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Page 1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December 2014, Volume 4, Issue 4, PP.124-127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Shuqin Gao, Tianwei Qian# Environment & Safety College,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Email: twqian@sohu.com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aims to do som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teaching content expanding,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y. It will be helpful for improving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Teaching Mode; Case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高淑琴,钱天伟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山西省 太原市 030024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总结近年来教学经验,从教材选择和

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方面探讨“环境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引言 “环境信息系统”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技术基础学科之一,是在环保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环境管理日益强 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正在新兴发展的、独立的工程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 该课程主要研究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式、基本功能和开发方法,以及新技术在环境信息系统中 的应用。其基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和 方法,具备对小型环境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的能力,了解环境信息系统的最新开发技术。 与其他课程相比,“环境信息系统”的讲授比较困难。因为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非常抽象,而现有 的教材还存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更新慢等问题。对于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计算机 基础还稍显薄弱,再加上学生对考查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达到课程教学 目标,必须探索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拓展

1

教材不仅应介绍现有的、成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同时也应将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新动态融入其中 。而目前我国出版的关于环境信息系统的书籍仅有少数几本,且多集中于 2004~2005 年之间,通过多方比

[1]

较与筛选,我们最终选择了曾向阳等编著的 21 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环境信息系统》作为主要教材,该书包 含了环境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开发方法,理论性较强,此外,还对国内外业已开发的环境信息系统进行 了介绍。 *基金资助:受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1

年)资助。

- 124 www.erfrontier.or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