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人間福報微閱讀_227 2022-02-14)

Page 1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 文/人間社記者黃月貴 圖/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大溪是桃園最早發展 的地方,早年可經由大 漢溪、淡水河對外貿易 ,因此造就許多商號。 大溪老街的巴洛克建 築已成大溪的代名詞, 加上角板山、慈湖、石 門水庫等景點,令人流 連忘返。


和平老街的巴洛克建築風格。


大溪因轄內有大漢溪流經而得名。


大溪因轄內有大漢溪 流經而得名,後來因水 運沒落,千帆過盡,繁 華漸逝,只留下巴洛克 建築洋行、百年木藝老 店等歷史建築。


早期,大漢溪上游盛 產樟木、檜木等珍貴木 材,再加上「台灣五大 家族」之一的板橋林家 曾遷居至大溪,在大溪 興建宅邸,延請許多唐 山雕刻名師,造就大溪 傳統木藝的地位。


大溪早期稱為「大姑 陷」,是凱達格蘭族霄 裡社語「大漢溪」的音 譯,泰雅族語意為「大 水」。漳州人移民大溪 開墾時,因嫌「陷」字 不吉利,就以當地河崁 地形,取名「大姑崁」。


大溪和平老街、中山 老街是大溪發展的動力 ,老街內有條不起眼的 小巷道,稱為「迷宮巷 」,是以前挑夫和苦力 居住的地方。中山老街 有傳統牌樓,靜謐古樸 ,其中「蘭室」為清末 秀才呂鷹揚的住宅。


傳統的大溪豆干,遵 循古法製作,以紅糖煮 焦成「糖烏」,加入香 料熬滷,再以手工將棉 質紗布反覆紮緊,好讓 豆干入味。


位於阿姆坪碼頭對岸 的薑母島,原名「枕頭 山」,因偶像劇《命中 注定我愛你》在此拍攝 ,並以「薑母島」為地 名,使得「薑母島」一 夕爆紅,成為熱門觀光 景點。


角板山公園又名「復 興公園」,為了替角板 山增添藝文氣息,桃園 市政府於2003年邀請吳 炫三等12名藝術家,在 園區內創作公共藝術作 品,也讓角板山成為「 雕塑公園」與公共藝術 教育園地。


大溪中正公園建於 1909年,原名「崁津公 園」,蔣介石生前住在 公園南端賓館時,早晚 都會到公園散步,因此 改名「中正公園」。


頭寮大埤有個圓形人 工島,島中有一座土地 公廟「屢豐宮」,當埤 塘水位高升時,只能見 到廟頂,甚至連廟頂都 沒入水中,相當特殊 。這座特殊的土 地公廟,是頭 寮的開庄土 地祠。


1967年,由於屢豐宮 也在大埤蓄水範圍內, 民眾有意將土地公遷往 別處,但屢屢擲筊卻未 獲應允,加上施工期間 機具一再故障,最後才 將廟地原地抬升, 形成「水中土 地公」的特殊 景觀。


頭寮大埤的「水中土地公」。


大溪各社頭以神將為關聖帝君 祝壽,非常熱鬧。


大溪普濟堂主祀關聖帝 君,每年農曆6月24日關 聖帝君誕辰慶典上,各社 頭以神將、龍陣、鼓陣為 關聖帝君祝壽,熱鬧的景 況,就像「大溪人的第二 個過年」,百年傳統文化 從未間斷。


中山老街的建成商行,是早年大溪 樟腦業與煤礦業商人簡阿牛的住所 ,2005年被列為歷史建築。

微 閱 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