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 惜字敬字博士鎮 盛開藍染紙傘花(人間福報微閱讀_234 2022-04-04)

Page 1

惜字敬字博士鎮 盛開藍染紙傘花

文/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趙啓超


高雄市美濃區原名「瀰濃 」,地形如一隻坐蛙,是一 個依傍月光山、靈山、雙峰 山的客家小鎮,美濃湖(中


正湖)在群山的映襯下,顯 得幽靜迷人,加上油紙傘、 客家藍衫等元素,充 滿客家古韻風情。


道光9年(1829年)廣興 庄民黃驤雲入京趕考,高中 進士,回到美濃,在東門城 樓門楣題上「大啟文明」四 個字,開啟美濃學子的讀書 風氣。 東門城樓原建於乾隆20年 (1755年),原城高10公尺 ,城樓頂供奉文昌帝君、武 聖關公等神像,砥礪子弟允 文允武。




林家宗祠濟南堂是美濃最 大宗祠,一進門的「雙桂第 」門樓對聯:「門對文峰雙 桂秀,樓迎吉水九龍騰」, 描寫門樓所對的半月池、灌 溉水圳,以及形似筆架的月 光山,其中「雙桂」更隱含 「林」姓之意。 美濃因文風鼎盛,向來有 「博士之鎮」的美譽。2001 年獲旅居馬來西亞的美濃鄉



親鍾錦富提供10萬美元基 金,成立「美濃博士學人 協會」。 敬字亭又名「聖蹟亭」 、「孔聖亭」。客家先民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敬字 成風,目前美濃有4座保 存較完整的敬字亭,分布 於金瓜寮、上庄、龍肚等 地。其中擁有300多年歷 史的「瀰濃庄敬字亭」, 供奉造字先師倉頡,列屬 三級古蹟。



客家文化重視「耕讀傳家 」,深信倉頡所造的文字為 「聖蹟」,凡寫過文字的廢 紙,都必須集中於惜字亭焚 毀。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舉行的 「迎聖蹟.字紙祭」,將一 年來的字紙餘灰送至美濃溪 畔,以傳達對文字的敬意。



作家鍾理和出身美濃,其 寫作的《原鄉人》曾被改編 成電影,「鍾理和紀念館」 是台灣民間合力興建的第一 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陳列 其手稿、影像資料與生平相 關文物。 鍾理和紀念館的庭園裡有 條文學步道,石碑上選刻了 35名台灣作家的作品名句。



藍衫是客家人的傳統服飾 ,以植物染成的靛青布料, 耐洗耐穿,唯一裝飾是以提 花織帶滾邊的斜襟,稱為「 蘭冠」。 傳統客家人不論是居家生 活或下田耕作,均以穿著藍 衫為主,藍衫樣式寬鬆,形 態簡單實用,符合客家人勤 儉刻苦的民風。



美濃因為靠山,所以容易 下雨,造就油紙傘製作的興 盛;在客家習俗裡,油紙傘 象徵吉祥,「傘」有5個人 字,象徵「多子多孫」;「 十」字是傘柄,是家族的核 心,承載客家精誠團結的向 心力。 美濃油紙傘製作精巧,在 客語中,「油」字諧音「有 」,「紙」與「子」同音,



在客家成年禮上,送油紙傘 給16歲男孩,寓意孩子已成 年,要承擔起家族大任;女 兒出閣則以油紙傘當嫁妝, 祝願早生貴子;傘打開後呈 圓形狀,象徵婚姻圓滿。 一般人都取傘的諧音「散 」,表示害怕失去,但客家 人卻從傘的造型及字型來正 向積極思考,成就善緣。


美濃栽種的蘿蔔,體型瘦 小,色如白玉,與客家人祖 堂對聯「地上生黃金,土中 長白玉」互相呼應,因此命 名「白玉蘿蔔」,由於口感 獨特,清甜無渣, 很受歡迎。


微 閱 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