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沙彌 開啟弘法路(人間福報微閱讀_16 2018-01-11)

Page 1

印度沙彌 開啟弘法路


楔 子

約西元前六世紀,古印度迦毘羅衛國(今尼 泊爾、印度交界)的太子──悉達多‧喬達摩 出家、修道、證悟正覺後,世稱佛陀。佛陀對 弟子教導,開啟佛教的濫觴。後來一度興盛, 北傳中國、南傳斯里蘭卡、東南亞諸國。 但現今印度十三億人口中,只有百分之零點 七是佛教徒,佛教在印度可說是名存、遺跡存 ,卻被砌入歷史的高牆中。


「印度沙彌學園」裡,新出家的沙彌。


沙彌年紀尚小,童心未泯。


轉 機

八年前,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認為「唯有重 視佛教教育,佛教的前途才有希望」,遂指示 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成立「印度沙彌學 園」,為「復興印度佛教」撒下種子。 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聽聞釋迦族的後人 仍存於世上,不惜千里多次走訪他們居住的村 落,物色有心出家的學生。


沙彌們於受戒典禮中披搭七衣。


沙彌學園辦學至今,學生人數從第一年的五人增加到八十人。


回 流

沙彌學園辦學至今,學生人數從第一年的五 人增加到八十人,分別來自印度北方的北方邦 、克什米爾省、比哈省;東印度的西孟省;南 印度的馬哈拉希特州;東北印度的特裡普拉邦 等。 沙彌從學園畢業後,繼續至佛學院、大學進 修,儲備弘法的能量,未來也盼他們再把釋迦 牟尼佛的法義,帶回恆河兩岸。


佛光山泰國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前往傳戒。


傳 戒

近年來,佛光山泰國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 每年都去為他們主持剃度儀式、傳授沙彌戒。 最初,心定和尚還需要帶著幾位比丘協助引 禮。三、五年後,所有唱誦儀軌,沙彌學長們 都自己承擔。 沙彌剃度受戒儀式,莊嚴神聖,讓不少朝聖 的信徒感動,熱淚盈眶。


沙彌剃度受戒儀式,莊嚴神聖。


教 育

沙彌的養成,需修習五堂功課、宗門思想、 星雲大師語錄、學佛行儀、佛法概論、出坡作 務,還有歷史、科學、地理、數學等。 弘法需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中文、英文、 巴利文、印度文,皆為必修,並用中、英文記 錄每日修行點滴。 課餘,他們也學習瑜伽、太極、中國功夫、 歌唱、手語、印度傳統樂器及中國舞獅等。


大沙彌照顧小沙彌。

威儀訓練。


一年級沙彌上課狀況。


當地的樂師教授沙彌印度傳統樂器。


沙彌以印度傳統樂器演奏練習多時的曲子,令人感動。


小沙彌學中國舞獅。


印度沙彌隨慧顯法師回佛光山,與「師公」開山星雲大師相見歡。


法傳印度

二○一六年,慧顯法師率二十位沙彌回佛光 山參加「佛光山徒眾講習會」。會後,星雲大 師於傳燈樓為沙彌們開示。 「要發願終身做和尚,把佛光山當成永遠的 家;長大後,要發心復興印度佛教。」大師勉 勵肩負「法傳印度」使命的他們,要把佛教從 印度傳播到全世界,但此刻最重要的,是要安 住身心。


星雲大師為沙彌們開示。


星雲大師與沙彌們合影。


受戒沙彌,肩負著印度佛教的未來。


微 閱 讀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