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個人作品集

Page 1


黃盈瑄

Michelle Huang



目錄

COMTENTS

05:自傳

About me

經歷 Experience

計畫 Study Plan

43: 藝術

50: 設計

木工

軟體

2.5D Pisel -

Auto CAD

梯間創意空間展

Rhino

結構橋 -

Adobe illustrator

元智大學烏龜池

Photoshop Indesign

工作營

Premiere

2009 Bicycle-Rebicycle 2010 Dream

企業 卓嶽設計公司

繪畫

大可意念設計公司

變心 -

乙力裝潢有限公司

藝創系系展

客林渥股份有限公司


10: 內壢里 Work in Nei Li

文化部補助: 藝術介入空間 計畫介紹 內壢里簡介 藝術設計在內壢

8323

About my work

里內走訪: 何處是我家? 骨塔觀察記錄: 鐵皮盔甲 介入內壢里: 平面花園 水管森林 空間色彩實驗


自傳

About me

// 源自 // 家庭中爸爸專攻工業設計、媽媽則是服裝設計,所以自小就 受到爸媽的薰陶,無形間培養了自己對於藝術設計的高度興 趣。因此在唸完所有基本的普通教育後,報考了藝術與設計 相關的大學。

除了藝術與設計領域之外,喜歡閱讀、音樂。個性雖然有點 龜毛猶豫不覺,但認真仔細、耐煩,對新的事物接受度和適 應力高。大學求學階段是我人生中的轉捩點,脫離制式化的 教學和書本之後開始有許多時間可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書 籍、電影,甚至加入社團學習新的樂器:吉他,並開始學習 到如何在社團內策畫、宣傳、舉辦活動。

在元智的藝術設計系裡,沒有人會告訴你應該做什麼才對, 包含了各種類課程,全看自己要想往哪更前進一點。因此我 全都試了一遍:空間、產品、平面、繪畫、影像、攝影…; 甚至在課餘跑去自薦實習,想先窺探畢業後的職場面貌。雖 然興趣屬性明顯,受到長期在設計產業內爸爸的意見影響, 自己常常在藝術與設計之間徘徊,由如濃霧中摸索前進,直 到將畢業前仍恐慌於自己是否已在對路中。

// 藝術與設計之不可分 // 畢業製作:進入學校旁的眷村-內壢里進行創作,是我人生 中很深刻的一件事,在環境中進行創作時 所碰到的種種問題與事件,都再再的顛覆了原本的認知;除

4


了創作觀念上的改變之外,也驚訝於自己 原來能夠擔任組長一職,以往在團體中習 慣於執行者的角色,而非發號施令與掌握 事情進度的統籌,進入內壢里必須從田野 調查、訪談里民、舉辦各種與居民互動的 工作坊…,最後再回到自己的創作;回也許 是因為深感畢製時仍有不足之處,投入職 場短短 3 個月後便辭職,決定接受陳冠華 老師的提議回到元智大學,繼續協助內壢 里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的執行。整個計畫將 在今年底做總檢討,而我在元智的”工作” 也將告一段落。

畢業後回元智的這段時間之中濃霧彷彿準 備散去,最吸引自己的就是那時心無旁騖 的在里內進行創作、舉辦活動之後的充實 感。因此在畢業一年後決定換個環境再繼 續進修深造,在有關於城鄉、創作、美學 之間的哲學;並在加強自己創作之餘對於 想法表達上的練習。

5


經歷 Experience

6


2012 內壢云-文化部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計畫執行

2011 客林渥 / 歐洲進口廚衛代理商:平面美編 藝術與設計系畢業展覽- 3404

2010 畢業製作-內壢里 藝術進入社區:組長 元智圖書館 節能減碳綠生活:布展

2009 電腦繪圖軟體:Rhino 助教 元智大學圖書館:流通櫃台工讀生 乙力裝潢有限公司:暑期實習

2008 2.5D Pisel 梯間創意空間展 吉他社 社團幹部:美術宣傳 大可意念設計公司:寒假實習

2007 變心-藝創系系展 元智大學 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 卓越設計公司:暑期實習

7


計畫

Study Plan

// 研究動機 // 2010 年的畢業製作,由陳冠華老師發起題目:內壢里。而在這 之前,班上幾乎沒有人發現這塊小地區竟然就位於學校主要幹道 旁的巷弄裡,因此在畢業製作的推動之下開啟了我們初次利用參 與、交流的方式去了解環境後,針對介入過程中所獲得的心得和 想法,以給予地方回饋的態度將作品呈現於空間場域中。 也是在這段進入內壢里的時期,讓我對所謂:社區營造、藝術介 入空間、公共藝術…等名詞產生了興趣,一方面是想了解其本身 意義是否和我們正在內壢里進行的事有關;另一方面,對於這個 領域還從未真正的接觸過,因此感到新鮮有趣並且充滿好奇。經 過一整年舉辦活動和創作之後,我深深喜歡上那用身體力行的方 式去感受和了解環境以及與人溝通交流後,創作靈感以此為基礎 萌生的感覺,雖所有的方式都看似是在和環境對話交流,但是當 整個結果猶如抽絲剝繭的出現後,卻又突然驚覺找尋到的似乎是 自己內心的某一部分。 我想正是因此,就算畢業之後已經找到穩定工作仍決定辭掉並答 應老師回到學校,繼續協助內壢里的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執行。 // 研究背景 // 誠如前述,執行了將近 3 年的內壢里計畫這過程中,協助老師探 討有關合作和介入的議題:試想”美學”如能夠經由介入者和地 方居民的合作、互的方式彼此成長,並以參與取代介入,以合作 創造更深入地方的藝術作品。而在這個經驗裡面,加深了我對於 在藝術創作中如想要有深度和內涵,其背後觀念想法思考的重要 性,因此對於貴所的理念和課程相當有興趣,希望能夠經由就讀

8


更專業嚴謹的課程加強自己對於空間、建築、城鄉相關的分析和 論述能力之不足,並學習加深創作與行動的深度;除了內壢的經 驗之外,也需要新的刺激再將其轉化成創作動力,讓自己在創作 中對於城鄉空間的關懷視野擴大到整個台灣,而非單一個案的內 壢里。 // 研究目標 //

1. 深入學習永續思維、在地文化等核心知識。 利用所上開設的專業課程:空間形象之社會文化分析、公共空間 的美學課題、永續環境…等,補強相關知識之不足和分析思維的 論述能力,並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發展的態度。

2. 維持創作熱度、精進創作知識技能。 除了修習所上開設的專業課程,也必須同時選修相關技能課程: 空間編劇、社會文化空間之實踐、創意繪畫…甚至使用校內的各 式專業工廠等設備,維持自己手腦並用實踐「做中學」與「做中 煉」之精神,同時也培養藝術行動企劃、策展等能力。

3. 結合所學,追求藝術設計的創意理論新方向。 由內在(獨立創意思考)到外在(創作技術與能量)的加強之後, 期望自己能發展出具前瞻性與創造力的理念和行動,回饋於自己 生長以及喜愛的城鄉環境裡。

9


內壢里 Work in Nei Li

文化部補助: 藝術介入空間 計畫介紹 內壢里簡介 藝術設計在內壢



內壢云:計畫介紹 大學藝術設計學系協同社區創建地方公共藝術計畫

二○一○年三月,現任內壢里里長林 勝傑先生,希望能夠和位於內壢里旁 的元智大學洽談社區藝術進駐社區, 美化再造環境的合作計畫,主動寄信 與元智大學洽談,經過初步的會面與 討論後,同年六月,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陳冠華老師與系上大四 設計組 A 班全體學生,前往內壢里拜 訪里長,並在林里長帶領下徒步認識 內壢里全區環境與部分耆老、居民。 此後,元智大學藝設系大四 A 班同學 便開始在內壢里進行居民訪談,了解 其生命故事和里民對於居住環境的看 法與想像。

12


型社區美化計劃與畢業製作展 示,結合自我成長的原鄉印象、 成長經歷與訪談內壢里民所蒐集 的他鄉故事,不斷地與當地居民

2010.11 / 走訪內壢里

最後於二○一一年六月發表了大

洽談、協調與合作,於內壢里境 內戶外與居民家中發表了一系列 的創作,並透過帶領社區居民進 行工作坊讓居民對於藝術與生活 美學有更多的認識。漸漸地,我 們開始更加深入認識這塊他們學 習、生活與成長四年的地方;認 識領略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面向, 並重新思考社區環境。

2010.10 / 拜訪里長

13


內壢里簡介 About Nei Li

內壢因域內有「黃墘溪」,又稱「內壢溪」流經而得名。 一八七一年陳培桂於《淡水廳志》中稱此地為「內壢溪 莊」,又稱「內澗仔壢」。光復以後,改稱崁仔腳,之後 中壢市從舊名「澗仔壢」改名中壢,「內澗仔壢」也省稱 為內壢。此地海拔一百二十公尺,為台地地形,土壤由紅 土及礫石層組成,土質偏酸而貧瘠,不利農耕,但氣候溫 暖、雨水充足,故清朝時代以茶樹栽種為主要產業。自鐵 路與水利設施 ( 水庫、大圳 ) 興建後,才得以種植水稻, 人口自此逐漸增加。一九五○年代,紡織業蓬勃發展接連 帶動內壢、中壢、楊梅等地的工業發展。內壢與鄰近區域 因眷村聚集,又有許多臺北都會區外移此地的新建住宅與 工廠,加上民國五十八年中央政府於上內壢設置「經濟部 工業局中壢工業區」,此地遂發展為工業重鎮。 內壢里臨近省道一號(中華路)旁,於民國五十六年興建 陸軍眷村「中華新村」,直至民國九十二年眷村改建大部 分村民才遷入鄰近的精忠六村國宅。因此內壢里現今仍保 有部份眷村及遺跡。中華新村舊址位中壢市成功路 48 巷, 目前為攤販停車的臨時停車場。環顧內壢里全境,有傳統 市場、眷村、新建公寓大樓,也有埤塘水浚與稻田,西北 角還有納骨塔與公墓,人口組成多樣而文化、地理景觀豐 富。 目前總人口數約為兩千六百四十人。共二十五鄰。根據中 壢市戶政事務所公告之人口資料統計顯示,內壢里境內居 民自民國九十二年起,有逐步下降的趨勢,顯示地方人口 流失問題日益嚴重。此外,根據二○一一年於內壢里一年 來的訪談與創作經驗,發現內壢里也同時存有人口結構老

14


為治安死角等社會問題。導致進 入內壢里的工作初期,里民對於 我們抱持非常冷漠且疏離的自我 防衛心態,但隨著不畏挫折持續 的拜訪,且多次在內壢里替居民

2010.10 / 眷村田野調查

化、隔代教養與夜晚巷弄黑暗成

創作公共藝術美化生活環境,舉 辦藝術課程,社區居民開始逐漸 放下心防,走出家門彼此交流, 參與社區活動。 2010.10 / 內壢里 200 : 1 基地模

15


第一屆 內壢云 2010 實際走入內壢里,經過無數次拜訪地

9. 28

方居民,訪談其生命故事之後,在內

我的鄉愁我的歌:家鄉調查

壢里巷弄間選定各自的區域創作個 人藝術作品,表達其對於內壢里的認 識、看法與期待,表現出根植於居民 對內壢里的想法與生活經歷。因此將

10. 4 - 26

內壢里田野調查 200:1 基地模型製作

主題命名為內壢「云」,取內壢里民 如何「訴說」其對於社區的看法與想 像之意。

10. 28

初次拜訪內壢里里長

11. 10 里長的內壢里導覽

16


2011 1. 7

5. 2

美的 IN 磁磚

下學期期中 Review

內壢里廢棄物拼貼

公共藝術專家 褚瑞基老師及陳曉朋老師

1. 16 美的 IN 內壢 工作坊 : 押花 & 染布

5. 30

畢業製作校內 Final Review

1. 25

上學期期末 Review

藝術家及建築師 涂維政老師及彭文苑老師

社造專家 曹羅羿老師及邱克豪先生

4. 24

內壢云: 巷弄美化 噴漆彩繪活動

6. 6 - 17 把頭放進雲裡 第一屆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展

17


第二屆 內壢裡

In Between

2011

2012

10. 8 - 14

1. 8 - 13

我的鄉愁我的歌:家鄉調查

彩繪牆壁: 新華街 88 巷

11. 25 - 26

1. 18

中華路一段 60 巷

迷迭香雞排教學 + 電影 " 雞排英雄 "

12. 1

2. 8 - 12

彩繪牆壁:

18

萬人迷迭香雞排英雄:

里民聯歡晚會:

彩繪牆壁:

桃太娘戲劇演出

中華路一段 60 巷 7 弄

12. 3

2. 22

內壢日:

文化部:

盆栽彩繪工作坊

執行期初簡報


2. 29

4. 14

里民活動中心:

瘋內壢里來風:

改造公聽會

環保風車工作坊

3. 26 期初 Review

5. 7

葉偉立-藝術家 林昕-資深社造工作者 邱克豪-社造工作者 凌天-實踐大學建築系講師

期中 Review 卜昱文- Columnist/ 專欄作家 李國弘- FIREXIT design 星火設計 鄭益豐-社區規劃師 凌天-實踐大學建築系講師

4. 7 - 13

彩繪牆壁:

6. 28 - 30 內壢裡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學系成果展

中華路一段 60 巷 45 號

霹靂火水布袋:小布袋製作工作坊

19


第二屆內壢里計畫將主題由「內壢云」變成「內壢裡:In Between」,讓里民與學生一起發想、討論、協調工作並且 完成創作 (work with),加強里民的涉入程度讓其心聲能夠更 清楚、明確的傳達出來,並藉由居民與學生親手創作的公共 藝術作品增進社區環境美學。 第一屆作品發表舉辦成功後,經由褚瑞基老師的熱心牽線之 下,獲得桃園縣政府支持,被推派為單位代表參加文化部藝 術介入空間補助申請,並於 2011 年 12 月簽約完成。讓內 壢里計畫在獲得資金補助的情況下,舉辦更完善的工作坊活 動,也讓里內的藝術作品品質提升、延長作品壽命。 今年 9 月第三屆的學弟妹將接續第二屆學生們的里內活動, 繼續在內壢里進行與居民討論互動的活動和參與式的介入。 同時間將進行意見調查之統整,作為檢討之根據。

20


第三屆 2012

10. 27 從心向外 - 內在心靈與外在世界的過度空間 台灣藝術大學 陳曉朋 台灣藝術治療協會理事長 蔡汶芳

10. 27 - 11. 16 我的鄉愁我的歌: 家鄉調查成果發表

To be continued ...

21



8323

About my work

里內走訪: 何處是我家? 骨塔觀察記錄: 鐵皮盔甲 介入內壢里: 平面花園 水管森林 空間色彩實驗


8323

中壢市內壢里:中華路一段 60 巷 52 弄

最令人興奮的一刻總是當你用所有的感官去 接收一個空間時,這時影像或是對這影像的概 念,會在心中形成。完成這幅圖像,卻是過程 中的最後步驟了。但是對空間的經驗永遠是進 行式,我們總是在聞到、聽到、看到和嚐到。 - Walter Niedermayr . 1980

24


我想,這是從大四到今年又再度回到內壢里後,最觸碰到內心的一段話了。《重返風 景》文中提到的義大利藝術家尼德麥耳 (Walter Niedermayr) 以拍攝一系列阿爾卑斯山區 多羅特地區的攝影作品而著名,對於風景定義的詮釋引起我的共鳴。走入內壢里巷弄, 總是在聞到、聽到和看到,不斷不斷的在感受里內的各種變化,就算是已經走過上百次 的巷子,每次都還是能有不同的發現。去年作品由基地上水溝蓋的馬賽克數字延續,依 舊是以 8323 命名,不想去宣告占領什麼,但又有點貪心的求那一點外來參與介入之感。 內壢里讓人感覺獨有某種說不出的莫名魅力,雖然老舊、寧靜、帶著些許複雜的社會問 題 ... 說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好元素,卻又是讓它在台灣並非不常見的眷村以及純樸鄉下地 方脫穎而出的關鍵;我想那也正是為什麼在畢業出社會工作後仍然時常想起它,甚至是 那與我無關的靈骨塔。對別人來說也許根本算不上什麼魅力,它就是個有點危險又老舊, 甚至是恐怖的小地方;但我想直到很久很久以後,都還能夠記得每天自己去基地彩繪牆 壁時那股平靜的感覺,以及在彩繪過程中碰到的所有人事物,然後就像日記中的各個片 段,收藏在 8323 的基地上。彩繪的是牆面,感受到的卻是背後那自然場域:環繞四周 的鳥叫、遠處火車隆隆聲響 ...。經過大四畢業製作時在慈善寺七寶塔和 8323 基地之間 反覆交換視角的觀察記錄,方式自個各附近里民拜訪,變成單一對象進行更深度的合作 交流,發展出這次的作品概念,希望能在地方上有些美好的改變。

25


何處是我家? 走訪內壢里:我遇見的人事物

走訪了幾趟的內壢里。驚訝於學校旁有這樣的一個小 地方,自己已在元智大學就讀了四年,為何從沒有注 意過他?也許正如大人們看現在的時下年輕人-活在 自己小世界中而不知世事-我? 不甘心就這樣被別人稱做什麼都不懂的年輕人。 於是我們走入了這個老眷村。 “在聚落的調查中,有的聚落會讓你感覺很有情趣, 面對它們,你會想到這裡的居民也許是有情趣的;如 果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聚落,或者你一進去就覺得陰森 森,你也會以為這村子居民的內心是帶有一種不安定 和恐懼感。所以從這些現象分析,你會發現很多聚落 的表情跟人的表情的關係是一致的,這是聚落研究者 實際體會到的現象。由此看來,聚落和人之間的關係 非常密切,而聚落也是建造和生活在聚落中的人們表 情的載體。”節錄自-像世界聚落學習.王昀 內壢里,比較偏向上述中的後者。初次進去時的就震 撼於他的寂靜狀態,好似時間遺忘了這個地區,街道 寂靜杳無人煙。我們像個發現新大陸的探險家一樣的 興奮,這裡拍張老磚瓦,那裡拍個生鏽鐵窗…直到居 民出來制止了我們的鏡頭和快門,方才猛然驚覺那無 知的莽撞和天真,慚愧之於開始認真的觀察這地方的 歷史緣由和人文景觀等等現象。 內壢里自古就是個南北(北通台北南往新竹等地)交 通往來時候的一個中間休憩站,加上位於內壢溪流 旁,古時被稱為「內澗仔壢」、「崁仔腳」。所以現 今的居民除了民國 38 年戒嚴抗戰時期留下來的軍營

26


老榮民們,大辦部分都是做生意而來 的外地移民,鮮少有自小生長在這的 原住民,許多都已經不在人世或遷走 他鄉。放眼望去的內壢里眷村景象, 留著的老舊磚瓦屋,上方幾乎全加蓋 了遮雨避風的現代鐵皮;狹小的巷弄 像是每個房子不斷擴建加蓋最後所 留下的走道,曲折複雜像座迷宮似 的。而造就現在這整個特殊聚落景象 的,便是當時戰爭來台的榮民們,慢 慢依生活需求所加蓋出的房子。 在走訪居民的過程中得知,內壢里的 土地利用和所有權非常的複雜,許多 老先生只是長期租房子但土地所有 權另屬於房東,有的房子荒廢多時, 而屋主或地主有的以回大陸的家鄉, 有些過世後沒有繼承的人便荒廢在 那無人管理…。 雖然現在是這般的安靜景象,我們卻 似乎能憑著老磚房拼湊想像出一些 當年內壢里居民們的生活情形,左邊 那條小巷都是每戶的後門,也許在陽 光徐徐的午後,不睡午覺的小孩們都 會偷偷從後門溜出到溪邊玩耍;前方 的交岔口正站著當年身強體壯的耿 爺爺和洪伯伯正在討論怎麼修建一 直漏水的廚房…。

27


鐵皮盔甲 5 : 00 - 6 : 00

靈骨塔觀察記錄

“人有登高的慾望,因為登高會打破日常性的視野, 帶來非日常性的感受。中國古詩「欲窮千里目,更上

8 : 00 - 10 : 00

一層樓」,以及「一覽眾山小」的意境,皆可以透過 塔的存在來實現。”節錄自-像世界聚落學習.王昀

進入到內壢里後第二個觀察到的特色便是這座高聳的 「七寶塔」。七寶塔是屬於慈善寺的其中一個納骨塔,

11 : 00 - 14 : 00

因擁有高達七層樓的高度,很容易就在眾多矮房中住 意到他的存在。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上塔頂,從上往 下再看一次走訪過的曲折小路、磚瓦圍牆彷彿又是一 幅全新景象。此時不知怎麼的,先前感受到的寂寥之 感更為強烈,由上往下看見的是層層堆疊的鐵皮,顏 色或深或淺像調色盤一般,但更正確的比喻我認為是 15 : 00 - 16 : 00

「盔甲」-從最高望下,這些鐵皮屋頂像極了覆蓋這 個小地方的盔甲。 盔甲下都藏著些什麼? 這個大問號讓我反覆的思索觀察了好幾天。內壢里似 17 : 00 - 18 : 00

乎有個自己的生理時鐘,每天每天不斷的在運行著: 早上六點後某一家會有穿著亮橘雨衣的人騎車出門工 作、六點半遠處的電車喀啦喀啦經過、狗吠雞鳴…,所 有事情都自成一個規矩然後默默的進行著像極了古老 的大鐘,而七寶塔就是大鐘的軸心。塔裡的是時間靜

20 : 00 - 22 : 00

止在某年的人們,塔外的是安靜生活的人們。站在塔

28

上我便是那旁觀者抑或是那些住在塔上多年的人們- 默默將下面的景象變化收進眼底心裡,看著下面的人 們生活、在屋頂上閒晃的白貓…,伴自己的是塔上呼 呼的風聲和各處傳來的聲響。


慈善寺自治委員

2010.11 / 拜訪慈善寺

主祀神祉: 觀音佛祖 配祀神祇 地藏王菩薩、萬善爺

29


平面花園 基地彩繪計畫

榮民眼中內壢里。當初暫時落角豈知竟是最後的老死之地? 時間空間凝結。住著住著也跟著地方一起凝結,終日的一成 不變。思考的方向朝著「突破」,利用鮮豔跳脫的顏色介入 這個場域,也許直接通俗,卻是快速可以達到效果的一個好 方法。 “名家所作的純裝飾性平面作品,在融入現實空間時,並不 需要觀者多費心思,只要它不礙眼且有助消化和談興,又何 必在意牆面作品是否只是一種裝飾性功能。它,本來就是一 種裝飾品。”(高千惠,藝術,以 x x 之名,2009) 利用彩繪牆壁,有一個充分的好理由長時間待在這個地點做 觀察。之前的走馬看花,到現在已經可以開始和里民們閒聊 討論環境生活上的相關議題。許多人認為在牆面上作彩繪是 很好的活動,本來不太關心的路人,在看到實際的效果之後 都紛紛改變態度,希望自己家附近也可以彩繪變漂亮;其中 也有碰到負面的意見:彩繪的顏色、圖案…等等,大家開始 會有些不一樣的話題。討論這樣畫好不好,開始關心自己的 住家環境,整個過程中學習到很多的寶貴經驗。

2011. 3 / 里民參與草稿製做

30


2011. 3.18 - 3. 30

31


水管森林 里內觀察體現

盔甲底下是一個水管森林 - 看不見的城市 ‧ 卡爾維諾

只有水管在原來應該是房子的地方垂直延伸,在原 本應該是地板的地方水平伸展:那是一個水管森林, 末端是水龍頭、蓮蓬頭、噴水孔,以及排水管。

房子的血脈,不同於門窗直白的開與關,曲折迂迴 流竄在屋內與屋外之間。檢視街道巷弄,最先看到 的是那股眷村味磚牆、矮屋瓦、新舊交織的鐵皮…, 來來往往間,某天終於發現了堅硬盔甲下充滿生命 力的微血管。裡承載了生活用水、油煙的出入口、 洗衣洗澡後的廢水…,安靜的巷弄中倏地以為房子發 出了飽嗝聲,那便是流動的水出入的痕跡,透露出 裡面仍有人在活動的訊息。

32


33


剪貼對談 合作里民:劉見安 中華路一段 60 巷 52 弄

劉先生很健談,對於同學們在內壢里活動抱持支持態度,也很樂於和我做交流。 聊天過程中發現,見安先生個性務實、看待事物從其機能效益等方面取向;像是 對內壢里地方的看法也都很理性,認為內壢里只是地區的代號,未保有特色文化、 地域也不大,並在談話中提出若台鐵高架化後是否能規劃出提高生活環境品質地 方的論點。是位很關心自身生活附近機能環境的里民,並一直認為內壢里地方巷 弄狹窄,形成安全上的問題,里內的監視系統也不夠完全。 經過這樣的交流過程中不難發現,我(外來者)看待內壢這地方和劉先生(居住 者)之間差異。除了本地和外地的分別之外,還加上生活文化背景皆不同的因素。 交流的過程中是有趣的,在對談中想知道劉先生是否也有感性的一面,並希望他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對美麗有趣事物也能有駐足欣賞的閒情逸致,使內壢里對於 劉先生不再只是個不值得留戀的地區代號,畢竟這也是他和父親最後一起生活的 地方。 要達到真正的一起創作討論完成一件作品,實則是件艱鉅的任務,以目前的經驗 得到的,多半是旁觀的里民,他們觀看我們學生的活動創作,並做出評論:有人 認為居住附近有些學生創意作品很有趣、內壢里也需要美化;毫不關心的居民也 大有人在,甚至採拒絕態度。建安先生雖有在關心地方上改變、有自己的想法, 訪談中發現他似乎有點些極的認為:一般的民眾是沒有影響力,只能任由政府地 方權利做決定,而民眾只是扮演著接受命令的角色。 最後我決定邀請建安先生加入我剪貼的創作過程,並在這過程中,開始從另一個 面向發現到不一樣的見安先生。藉由剪紙的互動方式,試圖拼湊出劉先生心中的 內壢里,而我也在這過程中剪貼出了自己心中的內壢里,讓剪貼變成另一種對話 的方式。在內壢里的影像與影像之間拼貼,並由見安先生所篩選出的房子安置在 圖畫紙上,窺見的另一個我所不認識的內壢里。

34


2012.3 / 我所見之內壢 里民剪貼創作 / 見安先生眼裡內壢

35


作品骨架製作過程 / 施工設計圖

36


空間色彩實驗 2012 文化部藝術介入空間補助

37


空間色彩實驗 2012 文化部藝術介入空間補助

Nei Li Day and Night

38


8323 基地是中華路 60 巷一段 52 弄地區聯絡外 面的必經之地,也是見安先生每天出門都會經 過的地方。平時天氣好附近住戶都會把衣物、 棉被等曬在基地旁;同時這塊畸零地也是機車 在巷弄中臨時迴轉站停的的坊,功能多半經過 或是暫用而非駐足。 內壢里老舊的磚瓦加上日後愈增愈多的鐵皮加 蓋之間,似乎就是少了些什麼活潑的色彩,因 此 2011 年在牆上彩繪了大半的花草,希望能打 破一點內壢老舊的氛圍。今年在和見安先生合 作、討論、閒聊的過程中,我們一致認為內壢 里需要些美好的事物刺激,而那美好的東西必 須要是能夠被地方理解、平易近人的;加上之 前的創作經驗發現,內壢里的居民大部分喜歡 明亮鮮豔的顏色,因此討論出用多種單色重疊 的骨架充滿場域,讓陽光穿透色塊產生的繽紛 倒影在空間中 " 上色 "。隨著基地和陽光照射的 角度,每個時間將會有不同形式的光影折射在 基地上,形成一種多變的色彩。 冥冥之中似乎回應了當年,那段在長期由靈骨 塔頂往下望觀察的時光,隨著時間變換發現這 個鐵皮區域因光影轉換而些微的在改變面貌, 而如今的鐵皮區域中多了亮麗的色彩不再只有 硬梆梆的鐵皮紅綠色。

39



藝術 木工 2.5D Pisel 梯間創意空間展 結構橋 元智大學烏龜池

工作營 2009 Bicycle-Rebicycle 2010 Dream

繪畫 變心 藝創系系展


2.5D Pisel

梯間創意空間

樓梯間之牆面、櫃子與垃圾桶為「幾 何方塊」漸次排序呈現像素 (PIXEL) 風格,像素近距離即失真,縮小得原 圖像。集體創作的半立體牆面,2.5D 係二維的延伸,演進至 3D 的破蛹蛻 變過程。兩者與藝創系的 LOGO 變色 龍 --「變」的特質契合,展現開闊 與豐富多元的藝文內涵。 顏色大膽採用紅色與綠色,紅色本身 會促進腦中的興奮物質 adrenaline, 爬樓梯於是產生愉悅的情緒,綠草天 花板既有新意也代表著學校永續經營 的理念。紅與綠協調存在單一空間, 偶有的變色龍悄然出沒在壁面上,將 空間塑化 2.5D 的思維像素,為藝創 系大二學生發想。

42


結構橋 基礎構造系統

第三學年度的必選課程「基礎構造系統」 學期期中作業。結構橋發表於學生戲稱 「烏龜池」的「戲綠塘」上,設計橫跨湖 面的木橋,湖寬廿公尺,中間只能有一個 支架立在湖中全班五十位學生分五組,每 組設計一座木橋,從設計圖、採買材料、 木工鋸釘、組合到架設於湖中,都由學生 一手包辦。

43


2009 Bicycle-Rebicycl 工作營 帶隊老師:曾瑋

44


為元智大學人社週將以藝術激盪校園,舉辦「人文 P 社會,藝術 K 校園」的主要系列活動之一。邀請國內藝術家許唐瑋、曾瑋及芬蘭 籍藝術家 Marco Casagrande、俄羅斯籍藝術家 Anna Kolosova 帶領藝 術創意與發展學系學生,使用意想不到的素材重新建構元智校園, 試圖在非正式的空間中表達創作概念。希望透過營隊的實際操作, 使學生具有設計規劃、綜合實務的工作能力。

45


「變 . 心」 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班展

46


Half 入學後的第一場展覽, 主題是有關於自己就讀 大學後心境上的變化。 對我來說就像是每天都 不斷的在動腦及運作, 不用拘泥於以前高中那 些課本上要背來背去的 死觀念,你可以自由的 去吸收知識、用心看待 世 界。 把 畫 面 切 割 開, 也許一半是表皮一半內 容 物、 半 人 半 機 器, 往 來拉扯之間她們既是個 體,又是「我」。 2007.4.11-4.30

47


繪畫習作 / 2007

48


直到進入大學,畫圖不再只是補習時為求術科考試成 績的項目,而是更自由的創作,也首次接觸壓克力繪 畫、裸體素描的藝術課程,從各項課程中逐漸培養出 對素描插畫、隨興潑墨色彩的興趣,常隨手在筆記本 裡塗鴉累積創作靈感。大一初次接觸裸體素描,請來 一位女性裸體模特兒來讓我們做練習。老師要我們多 觀察肌肉在活動時的變化,模特兒不斷變換姿勢,以 速寫的方式記錄。在短暫的課堂中使用簡潔線條勾勒 輪廓,方便快速的記錄模特兒的整體姿態。

49



設計 軟體 Auto CAD Rhino Adobe illustrator Photoshop Indesign Premiere

企業 卓嶽設計公司 大可意念設計公司 乙力裝潢有限公司 客林渥股份有限公司


Auto CAD Rhino 電腦繪圖軟體

Auto CAD 物品模擬習作 / 2009

52


53

Rhino Grasshopper 課堂練習 / 2010


百物膠台 基礎材料學 期中作業

Rhino + CNC / 壓克力 1mm / 2010

54


市面上常看到很多五花八門的立體拼圖,像是恐 龍造型、巴黎鐵塔…等,薄木片拼成的玩具。但 多半是觀賞用,所以發想階段時候以做出來可以 在生活中使用的文具物件當作自己的主題,並且 依舊保有拼圖的童趣。平常的膠台都把造型設計 重點放在檯座上,讓我突然發現其實膠台的轉盤 也可以有些不一樣的造型,設計許多不同種類動 物圖騰在轉盤上,每拉一次膠帶就會有新的動物 出現,半透明的壓克力材質還可以讓轉盤有若隱 若現的效果,讓人在使用文具之餘還有許多趣味。

55


企業實習 卓嶽設計公司 大可意念設計公司

Auto CAD 乙力裝潢股份有限公司 / 2009

乙力裝潢有限公司

56


總監:謝榮雅和影

2008 / 台中 大可意念

設計比賽投稿習作 / 2007

實習的工作主要多半是跟著設計師一起工作、觀摩、並 竭盡所能的提供協助,不過通常是觀摩見習占大多數。 我在卓嶽裡學習到第三樣繪圖軟體:Coreldraw,以及產 品設計的步驟流程。並把握剛學會的軟體當下,試著投 稿網路上的小型設計比賽。除此之外,在乙力裝潢學習 到的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設計和執行方面時常會碰到很 多變動因素需要更改設計和施工方式,也許是建築本身 結構問題、或是水管電線的安排…等等,都會牽涉到設計 的可行性。在繪圖和跑工地之間往來,除了了解到室內 設計和裝潢這中間是如何接軌以外,對於 Auto CAD 也更 熟習,不同於學校繪圖課作業,真正的施工圖讓人眼花 撩亂,每個地方都需要仔細的分類標記,才有辦法分發 給各個工人來施工。而我在實習期間主要幫忙的部分是 室內設計圖的平面轉立面,以及修改圖面…等。

Coreldraw 卓嶽設計 水瓶設計練習 / 2007

57


元智大學 藝術中心 / 影展海報

58


社團表演宣傳海報

59


2013 To be continued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