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4‐1 布‐洛酸鹼理論 阿瑞尼士的酸鹼學說 1.解(電)離說: (1) 1884 年,阿瑞尼士(S. Arrhenius Thery)所提出。 (2) 內容: a.酸:凡在水中可產生 H+(質子)者或與水作用產生 H+的物質。
1859~1927
b.鹼:凡在水中可產生 OH-者或與水作用產生 OH-的物質。
c. 強酸與強鹼反應:為 H+(aq) 與 OH-(aq) 反應生成水 d.電解質在水中會解離出帶正電的陽離子及帶負電的陰離子。 當此水溶液通電時,陽離子會游向負極,而陰離子會游向正 極,電極表面會有反應發生。 酸鹼之實驗定義:(必須在水溶液中) 酸性化合物 (1) (2) (3) (4) (5)
嚐起來有酸味 可使石蕊試紙呈紅色 可與活潑的金屬產生氫氣 可與鹼中和生成鹽類 為一種電解質
鹼性化合物 (1) (2) (3) (4) (5)
有澀味及滑膩感 可使石蕊試紙呈藍色 可與油脂反應生成肥皂 能與酸中和生成鹽類 為一種電解質
1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2.電中性原理:電解質水溶液中,陽離子數與陰離子數未必相等,但陽離子所帶之總電荷必等 於陰離子所帶之總電荷,故溶液呈電中性。 說明:氯化鈣水溶液 說明:硫酸鈉水溶液 3.水合氫離子與水合氫氧根離子: H+與 OH-並非單獨存在,而是與水分子結合 成水合離子。
1.有關阿瑞尼斯酸鹼觀念的敘述,何者正確? (A)依實驗的定義,酸鹼的共同特徵為其溶 液皆可導電 (B)凡溶於水中產生 H+者為酸 (C)依阿瑞尼斯學說,凡分子式中含有 H 者為 酸 (D)凡分子式中含 OH 者為鹼 (E)酸性溶液可使石蕊試紙由紅變藍色 (F)討論酸鹼時,限定在水溶液中 2.硫酸(H2SO4)是電解質,硫酸水溶液中有哪些離子呢? (A)H (B)H 、S2 、O2 (C)H 、OH 、HSO4 、SO42 (D)H 、OH 、S2 、O2 (E)SO42
3.在下列反應中,HCO3-在哪一項顯示酸的行為? (A)HCO3 (aq)+H3O (aq) 2H2O(l)+CO2(g) (B)HCO3-(aq)+HCl(aq)H2O(l)+CO2+Cl-(aq) (C)HCO3-(aq)+CH3COOH(aq)H2CO3+CH3COO-(aq) (D)HCO3-(aq)+H2OCO32-(aq)+H3O+ -
+
4.下列物質中何者可作為阿瑞尼士鹼? (A) NH3 (B) C2H5OH (C) CO2
(D) KNO3
(E) NaOH
2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布-洛的酸鹼學說 1.提出者:由丹麥科學家布忍斯特與英國科學家洛瑞於 1923 年所提出。 2.定義:認為酸鹼反應僅是質子(氫離子)在物質間的轉移反應,其中質子的提供者為酸, 而質子的接受者為鹼。所以「質子予體」與「質子受體」同時存在。
布-洛的酸鹼學說應用較廣,不限於水溶液。
3.共軛酸鹼對: (1)所有酸鹼反應是一種酸和一種鹼反應,產生另一種鹼和另一種酸。 (2)結構相似,僅相差一個 H+。
NH3(aq)+H2O(l)
NH4+(aq)+OH-(aq)
+ NH3 是 NH4+的共軛鹼;NH 4 是 NH3 的共軛酸。 OH-是 H2O 的共軛鹼;H2O 是 OH- 的共軛酸。
3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4.兩性酸鹼物質:可以為酸也可以為鹼 共軛酸
兩性 共軛鹼
OH
H2O
-
-
HSO3
NH3
-
HS
- - HSO4 HCO3 H2PO4-
1.依照布‐洛酸鹼學說,下列何者為鹼? (A)能使溶液中 [OH-] 增加者 形式,能產生 OH- 者 (C)提供電子對者 (D)質子接受者
(B)具有 MOH
2.下列有關酸鹼學說的敘述,何者錯誤? (A)阿瑞尼斯酸鹼學說認為,鹼是能在水中產生 OH- 者 (B)在水溶液中布‐洛酸鹼學說的酸不一定可以讓石蕊試紙呈現紅色 (C)阿瑞尼斯酸鹼學說認為,酸是能在水溶液中可產生 H+ 者 (D)布‐洛酸鹼學說的酸鹼反應亦必為阿瑞尼斯的酸鹼反應 (E)依布忍斯特‐洛瑞的酸鹼學說,酸鹼中和必生成水 (F)布忍斯特‐洛瑞的酸鹼必定為阿瑞尼斯的酸鹼 (G)阿瑞尼斯的酸鹼學說不只限於水溶液中 (H)酸鹼反應中,質子受體即為布‐洛鹼 (I)布忍斯特‐洛瑞的酸鹼學說建立酸鹼強弱是相對的概念 (J)依實驗定義,酸鹼的共同特徵為其水溶液可以導電,皆為電解質 (K)布忍斯特‐洛瑞的酸鹼學說可以補充阿瑞尼斯在非水溶液方面的不足 (L)阿瑞尼斯酸鹼學說的酸鹼是絕對的,布‐洛酸鹼學說的酸鹼則是相對的 (M)依布忍斯特‐洛瑞的理論,布‐洛酸必可讓活性大的金屬產生氫氣。 (N)水分子在不同的反應中,可為酸,亦可為鹼,屬於兩性物質 (O)氨水在水中的反應可表示為 NH3+H2O → NH4++OH- (P)過氯酸(HClO4)與氯酸(HClO3)互為共軛酸鹼對 (Q)酸鹼反應即物質間所發生的質子移轉反應 (R)去離子水就是不含任何離子的純水 (S)檸檬汁與石灰水混合時會發生質子轉移的反應 (T)檸檬汁太酸,可以藉由加入糖分予以中和並減低酸度 (U)碳酸鈣是鹼性物質,可中和被酸化的湖泊;故將碳酸鈣丟入純水中,可使酚酞指示劑 呈紅色 3.已知 H2SO4+H2O → H3O++HSO4-;HClO4+H2SO4 → H3SO4++ClO4-,則下列何者正確? (A) H2SO4 僅作酸 (B) H2SO4 僅作鹼 (C) H2SO4 可作為質子受體 (D) HClO4+H2SO4 → H3SO4++ClO4-,是在非水溶液中進行 (E)依布‐洛酸鹼學說,酸鹼反應不一定生成水
4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1.下列有關酸的敘述:(甲)純硫酸中的 H+ 比稀硫酸的 H+ 多;(乙)凡是酸的水溶液都有酸味; (丙)溶解度大的酸稱為強酸;(丁)解離度小的酸稱為弱酸,何者正確? (A)(乙)、(丁) (B)(乙)、(丙)、(丁) (C)(甲)、(乙) (D)(甲)、(乙)、(丙)、(丁) 2.下列何者是共軛酸鹼對? (A) H2CO3、CO32- (B) HF、H+ (C) NH4+、NH3 (D) H3O+、OH- (E) HNO3、NO2- (F) H2CO3、CO2 (G) NaH2PO3、Na2HPO4 (H) HCl、Cl- (I) HClO4、HClO3
3.在 H3O++OH- H2O+H2O 反應中,根據布‐洛酸鹼學說判斷何者正確? (A) OH- 為鹼 (B) H3O+ 為酸 (C) H2O 為弱酸亦為弱鹼 (D) H2O 為強酸及強鹼 (E) H2O 不為酸亦不為鹼 4.依布‐洛酸鹼學說,下列何者可以為酸,亦可以為鹼? (A) H2O (B) CH3COO- (C) H2PO4- (D) H2PO2- (E) NH3
5.下列反應屬於阿瑞尼斯酸鹼中和且又屬於布‐洛酸鹼反應者? (A)CH3COOH(aq)+OH-(aq) H2O(l)+CH3COO-(aq) + - (B)H2SO3(aq)+NH3(aq) NH4 (aq) +HSO3 (aq) (C)HCl(g)+NH3(g) NH4Cl(s) (D)F-+BF3 BF4- (E)HCO3-(aq)+H3O+(aq) CO2(g)+2H2O(l) (F)H2S(aq)+NH3(aq) NH4+(aq) +HS-(aq) (G)HNO3(aq)+NaOH(aq) NaNO3(aq)+H2O(l) (H)ClO4-(aq)+H2SO4(aq) HSO4-(aq)+HClO4(aq) 6.下列各物質中,根據布‐洛酸鹼學說有幾種是兩性物質? - - - - + - H2O; CO32 ; HPO42 ; HPO32 ; H2PO2 ; H3O ;Ba+2;NH3;HCO3 ;Al(OH)3
5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酸鹼的相對強度 1.由醋酸解離看酸鹼強度: CH3COOH(aq)+H2O(l)
CH3COO-(aq) +H3O+(aq)
(1)達平衡時,反應偏向左方(大部分 CH3COOH(aq)未解離) 酸的強弱:___________ ;鹼的強弱:___________ (2)酸鹼反應的方向: 較強酸+較強鹼→較弱的共軛酸+較弱的共軛鹼 2.酸鹼強弱是相對的: 易失去 H+的酸其共軛鹼難以再將 H+收回。 不易失去 H+的酸其共軛鹼較容易得到 H+。
強酸的共軛鹼是_____;弱酸的共軛鹼是_____ 強鹼的共軛酸是_____;弱鹼的共軛酸是_____
1.醋酸根(CH3COO-)可與鹽酸反應:HCl(aq)+CH3COO-(aq) → CH3COOH(aq)+Cl-(aq),其中鹽酸 為強酸,醋酸為弱酸,根據布‐洛酸鹼學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CH3COO- 是質子予 體,HCl 是質子受體 (B) HCl、CH3COO- 為共軛酸鹼對 (C) CH3COOH 供給質子的能力較 HCl 強 (D)鹼性強度:CH3COO->Cl- 2.下列各酸鹼反應均有利於產物:(1) CH3COOH+HS- → H2S+CH3COO-; (2) H3O++H2PO4- → H3PO4+H2O;(3) H2S+OH- → H2O+HS-; (4) H3PO4+CH3COO- → CH3COOH+H2PO4-。下列各布‐洛酸的強度順序,何者正確? (A) H3PO4>CH3COOH>H3O+>H2O>H2S (B) CH3COOH>H3O+>H3PO4>H2S>H2O (C) H3O+>H3PO4>CH3COOH>H2S>H2O (D) H2S>H3O+>H3PO4>CH3COOH>H2O 3.酸強度:HI>HNO2>HC2H3O2>HClO>HCN,依布‐洛酸鹼學說,何者為最弱鹼? (A) CN- (B) NO2- (C) C2H3O2- (D) ClO- (E) I-
6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1.已知下列反應均有利於向右反應,關於酸鹼強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1) H2CO3+HS- → HCO3-+H2S;(2) HI+HSO4- → I-+H2SO4; (3) H3PO4+HCO3- → H2PO4-+H2CO3;(4) H2SO4+H2PO4- → HSO4-+H3PO4 (A)酸性:H2SO4>HI>H3PO4>H2CO3>H2S (B)酸性:HI>H2SO4>H2CO3>H3PO4>H2S (C)鹼性:I->HSO4->H2PO4->HCO3->HS-(D)鹼性:I-<HSO4-<H2PO4-<HCO3-<HS- 2.已知下列反應均利於向右。各項有關酸鹼強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 HCO3-+OH- → H2O+CO32-;(乙) HC2H3O2+HS- → H2S+C2H3O2-; (丙) H2S+CO32- → HCO3-+HS-;(丁) HSO4-+C2H3O2- → HC2H3O2+SO42- (A)酸強度以 HC2H3O2 最強 (B)鹼強度以 OH- 最強 (C)可預測 OH-+HSO4- → SO42-+H2O 反應是利於向右發生 (D) HC2H3O2 與 C2H3O2- 為共軛酸鹼對 (E) HCO3- 可為布‐洛酸,亦可為布‐洛鹼
3.酸強度為 HClO4>HCl>H3PO4>HF>CH3COOH>H2CO3>HCN>H2O>NH3,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鹼強度的強弱順序為 NH2->OH->H2PO4->Cl- (B) NH2-+H2O NH3+OH- 反應中,H2O 為鹼 (C) CH3COOH+HCO3- CH3COO-+H2CO3 反應利於向右 (D) F-、CH3COO-、CN-、HCO3- 對氫離子的結合力大小順序為 CN->HCO3->F->CH3COO- (E) H2PO4- 可為布‐洛酸,亦可為布‐洛鹼 4.下列各反應皆利於右方,排出其所有布‐洛酸及布‐洛鹼的強度順序。 HCN(aq)+OH-(aq) → H2O()+CN-(aq) H3PO4(aq)+CN-(aq) → HCN(aq)+H2PO4-(aq) H2O()+NH2-(aq) → NH3(aq)+OH-(aq)
7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3.常見酸鹼的相對強度: 共軛酸
共軛鹼 -
Ka1
HClO4
ClO4
large
HI
I-
large
HBr
Br-
large
HCl
Cl-
large
-
HNO3
NO3
large
H2SO4 H3O+
HSO4-
large
H2O HC2O4-
large
H2C2O4
5.4X10‐2 ‐2
H2SO3 HSO4-
HSO3- SO4
1.3X10‐2
H3PO4
H2PO4-
7.1X10‐3
HF
F-
6.7X10‐4
-2
- C6H5COOH C6H5COO HC2O4- C2O4-2
1.7X10
(強酸 Ka 極大)
過 典 秀 麗 削 柳 丁 (中強酸 Ka=10‐2~10‐4)
草 溜 溜 林 福 亞 (弱酸 Ka<10‐4)
笨 醋 蛋 留 氨 親 水
6.6X10‐5 5.4X10‐5
CH3COOH
CH3COO-
1.8X10‐5
H2CO3
HCO3-
4.4X10‐7
H2S
HS-
1.0X10‐7
NH4+
5.7X10‐10
HCN
NH3 CN-
HS-
S-2
1.2X10‐15
H2O
- OH
1.8X10‐16
4.0X10‐10
4.影響酸鹼強度的因素: (1)含氧酸或鹼均可以此結構式表示: (M 表示中心原子,可以是金屬或非金屬,其上可以附有一個或多個‐OH) NaOH Mg(OH)2 HClO
HClO2 HClO3 HClO4
H2SO3 H2SO4 HNO2 HNO3
8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2)影響酸鹼強度的因素在於_____與_____的相對強弱。 ★含氧酸的強度判斷: ★非含氧酸的強度判斷: ★鹼性的強度判斷: (3)氧化物的酸鹼性: a.酸性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_________為中性) 。 b.鹼性氧化物: 1A 與 2A 之氧化物,不溶者為中性。 c.兩性氧化物: Be、Cr、Al、Zn、Pb 等之氧化物可溶於強酸或強鹼。 d.過渡元素之氧化物: 氧化數高者為酸,氧化數低者為鹼。
9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重點整理: 1.無機酸的強度比較: (1)強酸有:
2.鹼的強度比較: (1)強鹼有: (2)先比較酸強度大小,其反過來之大小順序即為鹼強度大小。 (3)強酸共軛弱鹼,弱酸共軛強鹼。
10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1.下列五種氧化物中,哪一種化合物的水溶液鹼性最強? (A)P4O10 (B)NO2 (C)CaO (D)SO2 (E)Fe2O3
2.下列氧化物中,何者易溶於水且為鹼性? (A)Na2O (B)NO2 (C)Cl2O7 (D)CaO (E)Al2O3 3.下列氧化物中,何者易溶於水且為酸性? (A)CaO (B)MgO (C)N2O5 (D)P4O10 (E)ZnO 4.有關下列氧化物的性質 (甲)Al2O3 (乙)CaO (丙)SO3 (丁)ZnO (戊)P4O10 (己)Na2O (1)那些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2)那些氧化物可當作酸性溶液所揮發氣體的吸收劑? 5.關於 H2PO4-+HCO3- H3PO4+CO32- 之平衡系中,下列各項敘述,何者正確? (A)平衡有利於向左 (B) H2PO4- 與 HCO3- 為共軛酸鹼對 (C) HCO3- 與 CO32- 競相爭奪 H+ (D)鹼性強度:H2PO4->CO32-
6.下列哪一個陰離子與 H+ 的結合趨勢最大?
(A) Cl-
(B) NO3-
(C) S2-
(D) HS-
7.下列各水溶液的反應,何者有利於產物? (A) CH3COOH(aq)+H2O() (B) H3PO4(aq)+HPO42-(aq)
CH3COO-(aq)+H3O+(aq) H2PO4-(aq)+H2PO4-(aq)
(C) H2O()+H2O() H3O+(aq)+OH-(aq) (D) CH3COOH(aq)+F-(aq) CH3COO-(aq)+HF(aq)
8.下列酸或鹼的強弱排列順序,何者正確? (A)鹼性:I->Br->Cl- (B)酸性:Al3+>Mg2+>Na+ (C)酸性:HClO4>HClO2>HCl (D)酸性:H2SO4>H2S>H2SO3
11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1.依布‐洛的酸鹼學說,下列哪一個離子與 H+ 的結合趨勢最大? (A) SO42- (B) HSO4- (C) H2PO4- (D) HPO42-
2.下列物質(甲) HCO3-;(乙) OH-;(丙) CN-;(丁) HSO3-;(戊) ClO4-;(己) H2O 在水溶液中 對 H+ 的結合趨勢大小為何? (A)(乙)>(丙)>(甲)>(丁)>(己)>(戊) (B)(乙)>(甲)>(丙)>(己)>(丁)>(戊) (C)(乙)>(丙)>(丁)>(甲)>(己)>(戊) (D)(乙)>(丙)>(戊)>(己)>(甲)>(丁)
3.下列反應,哪個反應傾向右方? (A) H2CO3(aq)+HSO3-(aq) HCO3-(aq)+H2SO3(aq) (B) CH3COOH(aq)+F-(aq) CH3COO-(aq)+HF(aq) (C) HNO3(aq)+NO2-(aq) NO3-(aq)+HNO2(aq) (D) H2PO4-(aq)+H2CO3(aq) HCO3-(aq)+H3PO4(aq) (E) HBr(aq)+Cl-(aq) Br-(aq)+HCl(aq)
4.下列各反應中,何者畫線物質作為酸,且為向左進行的反應? (A) HCO3-+ (C)
-
+H2O
(E) H2O+H2O
CO32-+H2S NH3+H3O+
(B) H2CO3+H2O (D)
H3O++
+HPO42-
-
H2PO4-+H2PO4-
+OH-
5.濃度相同時,下列各組有關酸性或鹼性強弱比較,何者錯誤? (A)酸性:HClO3>HBrO3>HIO3 (B)鹼性:CO32->HCO3->NO3- (C)酸性:HI>HBr>HCl>HF (D)酸性:H3PO4>H2SO4>HClO4 (E)鹼性:LiH>NaH>KH>RbH 6.有關物質的性質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鹼性強弱:LiH>NaH>KH (B)鹼性強弱:F-<Cl-<Br-<I- (C)鹼性強弱:NaOH>Mg(OH)2>Al(OH)3 (D)酸性強弱:HF>H2O>NH3 (E)含氧酸的酸性:HClO>H3PO4>H2CO3
12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一、單一選擇題 ____01.0下列有關酸的敘述:(甲)純硫酸中的 H+ 比稀硫酸的 H+ 多;(乙)凡是酸的水溶液都有酸味 ;(丙)溶解度大的酸稱為強酸;(丁)解離度小的酸稱為弱酸,何者正確? (A)(乙)、(丁) (B)(乙)、(丙)、(丁) (C)(甲)、(乙) (D)(甲)、(乙)、(丙)、(丁)。 ____02.0依照布‐洛酸鹼學說,下列何者為鹼? (A)能使溶液中 [OH-] 增加者 (B)具有 MOH 形式 ,能產生 OH- 者 (C)提供電子對者 (D)質子接受者。 ____03.0下列反應中,HCO3- 在哪一組中顯示出酸的行為? (A) HCO3-+H2SO4 → H2CO3+HSO4- (B) HCO3-+HClO4 → H2CO3+ClO4- (C) HCO3-+CH3COOH → H2CO3+CH3COO (D) HCO3-+NH3 → CO32-+NH4+。 ____04.0下列何者為 HF 的共軛鹼? (A) OH- (B) HF+ (C) F- (D) H2O。 - H2CO3+HS- 之平衡系中,已知平衡傾向於左方,下列四者中何者酸性最 ____05.0在 HCO3 +H2S 強? (A) H2S (B) HCO3- (C) H2CO3 (D) HS-。 ____06.0下列是許多失去 H+ 所形成的共軛鹼(同為 0.1 M),何者的鹼性最弱? (A) NO2- (B) NO3- (C) H2PO3- (D) HS- (E) HC2O4-。 ____07.0下列各酸鹼反應均有利於產物:(1) CH3COOH+HS- → H2S+CH3COO-;(2) H3O++H2PO4 - → H3PO4+H2O;(3) H2S+OH- → H2O+HS-;(4) H3PO4+CH3COO- → CH3COOH+H2PO4 - 。下列各布‐洛酸的強度順序,何者正確? (A) H3PO4>CH3COOH>H3O+>H2O>H2S ( B) CH3COOH>H3O+>H3PO4>H2S>H2O (C) H3O+>H3PO4>CH3COOH>H2S>H2O (D) H2S>H3O+>H3PO4>CH3COOH>H2O。 ____08.0下列各反應中,H2O 在何者顯示出酸的行為? (A) HCOOH+H2O HCOO-+H3O+ (B) HCOOH+OH- HCOO-+H2O (C) NH4++H2O NH3+H3O+ (D) HCO3-+H3O+ H2CO3+H2O。 ____09.0下列有關酸鹼的敘述,何者正確?(甲) 0.1 M HClO4(aq) 的 [H+] 大於 0.1 M HCl(aq) 的 [H+];( 乙)依阿瑞尼斯酸鹼學說,凡分子具有 OH 者為鹼;(丙)溶解度大的酸,稱為強酸;(丁)解 離度小的酸,稱為弱酸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乙)、(丁) (D)(甲)、(丁) (E)(丁)。 ____10.0下列何者可作為阿瑞尼斯鹼? (A) NH4Cl (B) NaOH (C) CO2 (D) C2H5OH。 ____11.0關於 H2PO4-+HCO3- H3PO4+CO32- 之平衡系中,下列各項敘述,何者正確? (A)平衡 有利於向左 (B) H2PO4- 與 HCO3- 為共軛酸鹼對 (C) HCO3- 與 CO32- 競相爭奪 H+ (D )鹼性強度:H2PO4->CO32-。 ____12.0下列酸性強度的比較,何者正確? (A) HF>HCl>HBr (B) HClO4>HClO3>HClO2>HClO >HCl (C) HIO3>HBrO3>HClO3 (D) H3PO3>H3PO4。 ____13.0下列有關酸鹼觀念的敘述,何者正確? (A)依實驗的定義,酸鹼的共同特徵為其溶液皆 可導電 (B)依阿瑞尼斯酸鹼學說,凡分子中含有 H 者為酸 (C)依布忍斯特‐洛瑞酸鹼學 說,酸鹼中和必生成水 (D)布忍斯特‐洛瑞酸鹼學說的酸鹼必為阿瑞尼斯酸鹼學說的酸鹼
13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____14.0下列哪一個陰離子與 H+ 的結合趨勢最大? (A) Cl- (B) NO3- (C) S2- (D) HS-。 ____15.0有兩項實驗結果:(1)加磷酸於醋酸鈉溶液中可聞到醋酸味;(2)無水 Na2CO3 中加入醋酸 溶液時,可產生 CO2(g)。根據上述事實,下列三種酸的強弱順序應為何? (A) H3PO4> H2CO3>CH3COOH (B) CH3COOH>H3PO4>H2CO3 (C) H3PO4>CH3COOH>H2CO3 (D) H2CO3>CH3COOH>H3PO4。 ____16.0下列酸或鹼的強弱排列順序,何者正確? (A)鹼性:I->Br->Cl- (B)酸性:Al3+>Mg2 + >Na+ (C)酸性:HClO4>HClO2>HCl (D)酸性:H2SO4>H2S>H2SO3。 ____17.0已知下列反應均有利於向右反應,關於酸鹼強度的敘述,何者正確?(1) H2CO3+HS- → HCO3-+H2S;(2) HI+HSO4- → I-+H2SO4;(3) H3PO4+HCO3- → H2PO4-+H2CO3;(4) H2SO4+H2PO4- → HSO4-+H3PO4 (A)酸性:H2SO4>HI>H3PO4>H2CO3>H2S (B)酸性: HI>H2SO4>H2CO3>H3PO4>H2S (C)鹼性:I->HSO4->H2PO4->HCO3->HS- (D)鹼性 :I-<HSO4-<H2PO4-<HCO3-<HS-。 ____18.0H2PO3- 的共軛酸為何? (A) H3PO3 (B) H3PO4 (C) HPO32- (D) H3O+。 ____19.0已知反應 H2PO4-+HCO3- → HPO42-+H2O+CO2 可向右進行,根據布‐洛酸鹼學說,下列敘 - - - 述何者正確? (A) HCO3 是質子予體 (B) H2PO4 是質子受體 (C)鹼性強度:HCO3 >HPO42- (D)酸性強度:HCO3->HPO42-。 ____20.0下列水溶液中的反應,何者有利於反應物? (A) NH4++OH- H2O+NH3 (B) + - - - CH3COOH+NH3 NH4 +CH3COO (C) HI+HS H2S+I (D) HSO4-+H3O+ H2SO4 +H2O。 ____21.0依布‐洛的酸鹼學說,下列哪一個離子與 H+ 的結合趨勢最大? (A) SO42- (B) HSO4- ( C) H2PO4- (D) HPO42-。 ____22.0在水中酸強度:HA>HB>HC>HD,則下列反應何者傾向右方進行? (A) HA+C- → HC +A- (B) HC+B- → HB+C- (C) HB+A- → HA+B- (D) HD+B- → HB+D-。 ____23.0已知酸的強度順序為:HSO4->HF>CH3COOH>NH4+,混合下列各 0.1 M 的溶液,何組質 子轉移的反應程度最大? (A) HSO4-+CH3COO- (B) HSO4-+NH3 (C) HSO4-+F- ( D) SO42-+NH4+。 ____24.0(HO)nXOm 為某元素的含氧酸,試問下列何者不正確? (A)若 n=1,則此分子為單質子 酸 (B)若 m 值固定、X 為固定原子種類,則 n 愈大,其酸性愈強 (C)若 n 值固定、X 為 固定原子種類,則 m 愈大,其酸性愈強 (D)若 n、m 值固定,則 X 的拉電子能力愈強, 其酸性愈強。 ____25.0下面各項的含氧酸中酸強度之次序,何者正確? (A) HClO2>HClO3>HClO4 (B) HClO4 <HBrO4<HIO4 (C) HClO4>H2SO4>H3PO4 (D) H2SO4>HClO4>H3PO4。 二、多重選擇題 ____01.0下列何者不是共軛酸鹼對? +
-
(A) H2CO3、CO32-
(B) HF、H+
(C) NH4+、NH3
(D) H3O
-
、OH (E) HNO3、NO2 。 ____02.0反應 H2PO4-+HCO3- H3PO4+CO32- 有利於向左進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HCO3 - 與 CO32- 互為共軛酸鹼對 (B)鹼強度:H2PO4->CO32- (C)酸強度:H3PO4>HCO3- ( D) H3PO4 與 CO32- 互為共軛酸鹼對 (E) H3PO4 與 H2PO4- 互為共軛酸鹼對。
14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____03.0下列反應中,HCO3- 在何者顯示出酸的行為? (A) HCO3-(aq)+H3O+(aq) → H2O()+CO2(g) ( B) HCO3-(aq)+HCl(aq) → H2O()+CO2(g)+Cl-(aq) (C) HCO3-(aq)+CH3COOH(aq) → H2CO3(aq)+ CH3COO-(aq) (D) HCO3-(aq)+H2O() → CO32-(aq)+H3O+(aq) (E) HCO3-(aq)+HPO42-(aq) → CO32-(aq)+H2PO4-(aq)。 ____04.0下列哪些為共軛酸鹼對? (A) H2CO3、CO2 (B) NH3、NH4+ (C) NaH2PO3、Na2HPO4 ( D) HCl、Cl- (E) HClO4、HClO3。 ____05.0亞硝酸鈉(NaNO2)可與過氯酸(HClO4)反應:NO2-(aq)+HClO4(aq) → HNO2(aq)+ClO4-(aq) 。反應中, HClO4(aq) 供給氫離子的能力較 HNO2(aq) 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反應 合乎布‐洛酸鹼學說的酸鹼反應 (B)反應式中共有兩組共軛酸鹼對 (C)酸性強度:HClO4 >HNO2 (D)鹼性強度:NO2->ClO4- (E) HClO4 和 ClO4- 互為共軛酸鹼對。 ____06.0下列哪一組不是共軛酸鹼對? (A) H2CO3、CO2 (B) NH3、NH4+ (C) HCl、Cl- (D) H3PO4、HPO42- (E) NH4+、NH2-。 ____07.0下列有關酸鹼化學,何者可視為布忍斯特‐洛瑞的酸鹼學說觀點? (A)水分子在不同的反 應中,可為酸,亦可為鹼,屬於兩性物質 (B)酸鹼中和不一定生成水 (C)氨水在水中 + - (D)過氯酸(HClO4)與氯酸(HClO3)互為共 的反應可表示為 NH3+H2O → NH4 +OH 軛酸鹼對 (E)酸鹼反應即物質間所發生的質子移轉反應。 ____08.0有關酸或鹼的強弱順序之比較,何者正確? (A)酸性:HClO4>HClO3>HClO2 (B)鹼性 :KH>NaH>LiH (C)鹼性:ClO4->HCO3->HSO4- (D)鹼性:Mg(OH)2>Ca(OH)2>Ba(OH)2 (E)酸性:HClO3>HBrO3>HIO3。 ____09.0液態氨解離反應式為 2NH3() NH4+()(銨離子)+NH2-()(胺離子),有關此反應的各項 敘述,何者錯誤? (A)此反應中,一個 NH3 分子將質子轉移給另一個 NH3 分子 (B)此 反應的 NH3 屬於布‐洛酸,也屬於布‐洛鹼 (C) NH4+ 和 NH2- 為共軛酸鹼對 (D)布‐洛酸 強度:NH4+>NH3;布‐洛鹼強度:NH2->NH3 (E)此平衡系中,向右的反應趨勢大於向 左的反應趨勢。 ____10.0已知甲酸水溶液中有下列解離平衡存在:HCOOH+H2O H3O++HCOO-;H2O+H2O H3O + - +OH 。今將 1.0 莫耳甲酸溶於 10 毫升重水中,經長時間放置後,試問下列哪些物質可 能在此溶液中? (A) HCOOD (B) DCOOD (C) DCOO- (D) D3O+ (E) OD-。 ____11.0下列何者為路易斯酸鹼反應? (A) CaO+SO3 → CaSO4 (B) O2-+2H+ → H2O (C) AlCl3 +Cl- → AlCl4- (D) Al3++6F- → AlF63- (E) BF3+F- → BF4-。 ____12.0 濃度相同時,下列各組有關酸性或鹼性強弱比較,何者錯誤? (A)酸性:HClO3>HBrO3>HIO3 (B)鹼性:CO32->HCO3->NO3- (C)酸性:HI>HBr>HCl>HF (D)酸性:H3PO4>H2SO4>HClO4 (E)鹼性:LiH>NaH>KH>RbH。
解答與解析放在光碟內之''單元練習題詳解資料夾''
15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4‐2 酸與鹼的平衡反應 弱酸與弱鹼的游(解)離 1.弱酸的游離: (1)酸產生 H+有種方式 a.自身解離出 H+
b.與水中的 OH-結合
(2)酸的游離常數(Ka): 定溫下達游離平衡後,各物種之莫耳濃度間的關係。 (3)酸的游離百分率(解離度α):解離程度愈高,Ka 值也愈大,為愈強酸。 (4)水溶液中[H+]的計算: a.強酸(α≒100%)
各物種濃度間的關係: 1.質量守恆:
b.弱酸且α>5%時
2.電中性原理:
c.弱酸且α<5%時
16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1.計算 0.10M CH3COOH 的[H+]、α和 pH 值? (Ka=1.8 × 10-5) 2.某種單質子酸 0.1 莫耳溶於 1 升水中,得 pH=3 之水溶液,則此酸之 Ka 值? 3.已知 0.1 M 之某單質子酸其 Ka=4.0 × 10-7,則此溶液之 [H+] 為若干? 4.已知 0.10M 的氫氟酸,α=8%,求 Ka 值? 5.在 25 ℃時,0.1M 的某單質子弱酸溶液之α=1.34%,同溫時,0.02M 的該酸溶液之α=? 6.在 25 ℃,將 1 M HF 水溶液加水稀釋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HF 的解離度變小 (B) [H+] 變大
(C)氫離子的莫耳數增多
(D) Ka 值變大
(E)
比值變大
17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1.將 0.069 g 某單質子酸 HA(分子量=69)溶於 50 g 水中,所形成水溶液的密度為 1 g/cm3, 若測得其凝固點為-0.056 ℃,則有關此單質子酸 HA 的解離,下列何者正確?(已知水的 Kf =1.86 ℃/m) (A) HA 的初濃度為 2 × 10-2 M (B)可求出凡特何夫因數 i=1.5 (C) HA 的解離百分率為 50% (D)已解離 HA 的濃度為 1 × 10-2 M (E)可求出 Ka=2 × 10-2
2.將 1.0 M 醋酸水溶液 1 升加水稀釋至 0.1 M,若溫度不變。試分別計算 1.0 M 和 0.1 M 醋酸之 氫離子濃度及莫耳數、解離百分率(解離度) 、導電度和 pH 值。 (「導電度」請填「大」或「 小」,醋酸之 Ka=2.0 × 10-5,log2=0.3,log3=0.48) H+ 莫 + [H ] pH 值 解離度 導電度 耳數 1.0 M 1 3 5 7 9 ○ ○ ○ ○ ○ 1 升 0.1 M 2 4 6 8 ○ ○ ○ ○ ○ 10 升 - - 3.有兩種單質子酸 HA、HB,在 25 ℃時,其 Ka 分別為 1.8 × 10 6、6.3 × 10 6,在 [HA]、[HB] 皆 為 0.1 M 的混合水溶液中,試求: (1) [H+] 為若干 M? (2) HA 的解離百分率為多少? 4.寫出下列物質的水溶液中,電荷平衡的關係式。 (1) H3PO3;(2) NaH2PO3;(3) NH3;(4) NH4Cl;(5) H2S
18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1.人體血液的 pH 值可利用 H2CO3 與 HCO3-的平衡系統控制,當 pH 值維持在 7.4,即 [H3O+]= 4 × 10-8 M 時,血液中 Ka2=5.6 × 10-11)
的比值最接近下列何者?(已知 H2CO3 的 Ka1=4.3 × 10-7,
(A) 7.1 × 10-4 (B) 0.093 (C) 11 (D) 1.4 × 10-3
2.下列哪一圖中的曲線可以定性描述:苯甲酸(甲,Ka=6.6 × 10-5)與氫氟酸 - (乙,Ka=6.7 × 10 4),在水中的解離度與其濃度的關係? (A) (B) (C)
(D)
(E)
3.HNO2 為弱酸,溫度固定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1 M HNO2 溶液的 pH 值比 10-2 M HNO2 溶液小 (B) 1 M HNO2 溶液的 [H+] 比 10-2 M HNO2 溶液小 (C) 1 M HNO2 溶液的酸解離常數比 10-2 M HNO2 溶液大 (D) 1 M HNO2 溶液的解離度與 10-2 M HNO2 溶液相等
4.有關解離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解離度與溶液濃度無關 (B) 解離度一般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C) 弱酸的解離度與其濃度成正比 (D) 相同條件下,酸的解離度大小表示酸的相對強弱 (E) 稀釋時,弱酸的解離度增大 5.某一極弱酸的解離百分率為 ,解離常數為 Ka,若以 為縱軸,溶液中 [H+] 濃度為橫軸, 則下列何圖之表示法為正確? (A) (B) (C) (D)
19
[莫斯利高中自然科學] 選修化學(上) 第四章 酸鹼鹽的平衡
2.弱鹼的游離: (1)鹼產生 OH-有種方式 a.自身解離出 OH-
b.與水中的 H+結合
(2)鹼的游離常數(Kb): 定溫下達游離平衡後,各物種之莫耳濃度間的關係。 (3)鹼的游離百分率(解離度α):解離程度愈高,Kb 值也愈大,為愈強鹼。 (4)水溶液中[H+]的計算: a.強鹼(α≒100%) b.弱鹼且α>5%時 c.弱鹼且α<5%時
各物種濃度間的關係: 1.質量守恆: 2.電中性原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