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序
社區動能是城市韌性的血脈 在推動都市再生的過程中,社區的凝聚力與行動力
大學青年陪伴平宅社區孩童共同成長、關注老舊街
更新處長期致力於培力社區團隊參與公共事務及促
群運動保健風氣、或是促進在地傳統甘蔗祭文化的
一直是都市新陳代謝的關鍵動能,因此臺北市都市 進社區行動的展開,使社區議題能持續推展並建構 緊密的網絡關係。
為突破傳統培力政策常見的限制,「臺北眾力方程
式 」 以「 社 區 專 戶 」 及「 社 區 集 資 」2 種 提 案 類 型
進行徵件輔導;在「社區專戶」類型中,以 2 年期 的輔導方式擴大執行期程及效益,讓社區能完整發
揮提案內容的影響力,今年也將「財務透明可視化」 及「公撲滿」的概念作為輔導重點,鼓勵社區將財
務以圖像透明化的形式、多方共管的機制向大眾公
開,提高「社區專戶」的公信力;在「社區集資」 類型中,今年也與集資顧問共同設計出「集資關鍵
績效指標」,從提案團隊籌備線上集資的過程中進 行紀錄,呈現透過社區集資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
而今年 7 組團隊提案,也呈現出都市議題的多元樣
貌,包含在世代傳承的生態社區中培育新一代解說 員、在都市化浪潮中守護關渡最後一塊農田、協助
區的新住民營造,將運動科普導入社區培養高齡族 傳承及創新,抑或透過食物實驗凝聚地區社群等,
充分顯示繁盛城市的光景是多元社群交織互動的共 同創作。
而在「臺北眾力方程式」累積 3 年的輔導經驗下, 雖然今年面對疫情肆虐的衝擊,但透過線上工具的 操作及團隊的共同努力,呈現多元的城市韌性,今
年的 3 組「社區集資」提案團隊皆達成第 1 階段集 資目標,展現數位工具在社區工作中的重要性,也
凸顯許多社會行動藉由創新策略,將不再只受限於 地方社區,而能透過線上倡議及實體互動,觸及更 多關注議題的群眾,使相同理念的夥伴得以集結,
共同打造理想城市的生活樣貌,這也是臺北眾力方 程式一直以來提倡的「集眾人之力,成眾人之事」 核心目標。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5
計畫主持人序
在網路時代 營造虛實整合的社造網絡 全促會推動社區集資六年,特別感謝臺北市都市更
造的人更多的選擇。如果比較同屬都會社造背景的
擴大社區集資的實驗,我們透過這些實踐,對於社
會的缺席。全促會有另一個小組協助輔導台北市的
新處支持,以「眾力方程式」的社區媒合補助政策 區集資的精神、潛力與局限有更深的了解,對於如
何推動社區集資所需的條件、方法和策略也發展出 清晰的藍圖。在這過程中,我深刻地體認到社區集
資既是社造結合公民社會演化發展的新工具,也同
時建構且豐富了網路時代促進多元社會溝通的生活 樣態。目前雖然小眾,進入門檻高,但觸及時代的 發展趨勢,雖然帶著倡議的運動性,但也同時進入
生活世界的內裡,我相信操作的技術性門檻會越來
越低,虛實整合的社會連結模式經驗會越來越成熟, 實質的社群連結內涵在社區集資的介面將會更加繽 紛多彩,由這個角度看未來的發展,我看好社區集 資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明顯。
由 2018~2020 年, 眾 力 方 程 式 一 共 支 持 八 個 提 案 團隊,募資金額由上百萬到十萬。這些參與團隊有
老 牌 的 社 造 組 織、 想 擴 大 社 區 參 與 能 量 的 倡 議 型 NPO、有意深耕社區生活的青年人社群與熱情社區
人士、以及想啟動特定議題的店家與工作室。雖然 6
樣本數還不多,但是在社會組織型態的光譜表仍然 可以發現廣泛的分佈樣貌,社區集資提供了想做社
其他縣市,特別要提出來的差異應該是社區發展協 社區發展協會,我們還在分析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 以及面對解讀出來的意義,態度與對策應該是什麼, 這是我們下一階段待釐清的問題之一,這裏先不細 說。
在第三年,我們和更新處的朋友共同發展出一些概 念工具幫助我們整理三年的執行成果。我們建立了
一個「社區集資整體績效評估表」幫助我們分析「社 造結合群募」所產生的新經驗,看清楚這些新經驗 在都會社造的意義與影響,點出網路時代可能的都 會社造新發展與新變化。
整體評估表由五個構面組成,A提案者、B提案內 容、C對象、D工具手法、E網絡連結。
A提案者:社區集資的提案者與傳統社造的差異,
是不是集中在青年世代,傳統社造組織以及社區發 展協會對於群眾募資的接受度如何?有沒有擴展社
造同溫層,誘發新的社造組織出現?此外,有別於 申請政府補助的社造協力政策,在社區集資的輔導 方式下,提案者的自主性與動機是否如預期提高?
或者有什麼新的觀察洞察?
發動社區集資成功引入外力灌注能量於社區之後,
可親近性高,在方法上強調說故事的能力,那麼,
詳細的總體分析內容將會呈現在年底的「社區型集
B提案內容:理論上,社區集資對於新興議題社群
由社區集資計畫的主題和內容,我們可以看到什麼
整體傾向與特性?在「在地自明性」與「社會共通 價值」之間,社區集資提案者偏好的敘事觀點與敘 事手法又會是什麼?
C對象:社區集資從申請政府補助款轉為向大眾募 款,說話的對象由運用專業術語對公部門及專業委 員會闡述計畫價值,轉為對非特定大眾述說,爭取 大眾支持,關心的課題除了特定的社區議題之外,
也需要激發社群與社會的共鳴,因此在溝通的語彙、 路徑、影響的社區範疇都可能呈現與以往的社造計
能否持續維持與深化社區關係?
資的未來」論壇。分別由政策、社會影響與方法說
明這三年的心得。還請各界朋友多多指教。三年前, 我擬定「眾力方程式」的名稱時,想像的是匯聚網
路力與實體的社造力形成更強大的社會力量。三年 後,我發現由網路與實體區分不足以精準掌握真正 的關鍵,社區集資營造的友善環境勾引出多樣化的 社群力才是構成這股渾厚社會力量的核心肌群。希 望這些微薄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匯聚眾力,引發更多 關於社區集資的社會討論與社會想像力。
畫不同的面貌。
D工具手法:社造結合數位時代的群眾募資,因此 對於網路傳播、關係社群的分析、數位工具的運用 都因之有所變化,也會需要新的工具與新的技術。
E網絡連結:社區集資志在網路時代連結網路動員 與實體的社區動員,因此,我們更需要深究每個社 區集資計畫在發動集資的前後,在議題社群、在地 社群之中產生的消長變化,以及更重要的提問,在
計畫主持人
7
目錄 關於臺北眾力方程式
2020 年社造團隊概述
10
公 私 協 力 破 框 : 社 區 專 戶 計畫
12
大安區-打造可以安心生活的在地運動生活圈
14
中正區-議題社群的在地「食」踐之路
16
萬華區-姊妹們的南萬華越南生活節
20
北投區-生態社區的青銀共作
互 助 新 介 面 : 集 資 輔 導 型 計畫
文山區-擁抱仙人掌-與孩子一起對焦未來 北投區-守護台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
萬華區-快樂的艋舺人與快樂的甘蔗祭
實 踐 中 學 習 , 學 習 而 後 看 見:社區集資 X 聚焦觀點 8
9
社區型集資輔導實務經驗與觀察 社區型集資在臺北的推動策略 國外社區型集資平台案例經驗
18
22 24 27 31
34 36 39
42
關於臺北眾力方程式 近年,臺北市的社區營造面貌有極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源於
網路時代風起雲湧,為公民參與社會的模式引航。2014 年,太陽花學 運如野火燎原,點燃網路社群與青年學子的熱情,臺灣長年累積的社
會動能迸發,由草根運動滲透網路,走向年輕世代,在當年顯現出不 一樣的意義。而當代社造逐漸增強網路傳播的色彩,隨著議題與社群
輻射,迸放新的活力。2018 至 2020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共輔導
29 個團隊,如探針偵測臺北市社造動能如何與嶄新的社會公民力接 軌。在社造理論概念、操作手法、世代傳承,持續有所突破。
今年度,我們在社區集資這部分,觀察老、中、青的社造團隊在群眾 募資的表現,分析「實體社會」與「網路社群」的有效銜接,能否成 為推動「新興社造」最重要的關鍵,同時也嘗試提出用以評估社區型
集資影響力的工具與方法;另一方面,在今年度我們也更深化了「社
區專戶」這項擬微型社區基金的設計,以社區公撲滿的共管機制為目 標,鼓勵團隊擴大行動網絡,深化與社區合作對象的關係。
這些新興的多元社群衝擊了固有的社區想像,進而產生多重認同,讓
臺北各處表現了蓬勃的生氣。「臺北眾力方程式」—引「眾力」成事
是我們對於「媒合」的詮釋。希望新公民力量、社區集資、新興社造 組織等力量相乘,充權社區生活場域真正成為改變城市的基石。
9
2020 年 社造團隊概述 一個計畫,兩個類型,七個社造團隊
「社區專戶計畫」探討新的公私協力機制,原意是透過公開帳戶,同
時存入公部門補助款、團隊自籌款 ( 如餐會捐款、企業贊助、其它單
位補助款等 ),並邀請第三方會計認證進場,以更嚴謹的社會徵信得 到更多支持。今年我們提出「社區公撲滿」的概念,討論聯盟型團隊
在公撲滿的使用上如何建立社區共管機制。並揮別過去傳統的財務報 表格式,透過可視化的圖表呈現,成為組織與外界溝通的媒介。
「集資輔導計畫」結合實體網絡與網路社群,鼓勵臺北市社區工作者 勇於嘗試新網路工具。今年三組集資團隊橫跨老中青三代,不論是從
線下發動到線上,或是從線上落地到線下,透過線上線下跨域的推波, 從外部引來的聲量強大了社區工作者的信心;線下面對面的溝通以及 社區內部支持的力量同時也強化並支持著社區工作者的底氣。
10
���� 臺北眾力方程式 社造點地圖
�
�
北投區
�
�
萬華區
�
中正區
�
大安區
�
文山區
�
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
南萬華越來越好創生聯盟
�
旺齡肌齊力
�
關渡田園夢想家
�
台北NPO聚落
�
微光盒子
�
北投區公舘路���號 北投區八仙六代園
糖廍文化協會
萬華區糖廍文化園區
萬華區越來越好小吃店
中正區重慶南路X寧波西街
中 正 區 頂 東 里、大 安 區 古 莊 里
文山區安康平宅
公私協力破框
社 區 專 戶 計 畫
12
社 區 專 戶型作為公私永續協力的共同資金撲滿,同時存入公部門補助款、 團 隊 自 籌款,團隊須籌計畫補助經費 30% 以上款項,以鼓勵社區內部共 同 參 與 ,集結眾財力、物力與人力。
具 體 執 行上,社區專戶型跳脫出補助款「會計年度」的使用限制,以兩 年 為 期 規劃計畫內容,經費使用則得跨年度並依據實際執行狀況彈性調
整 使 用 ,避免計畫藍圖為配合計畫期程而有所折衷,給予團隊更多彈性。 而 作 為 一個地方 / 社區微型基金撲滿,「專戶」強調其公開透明,經得
起 社 會 檢證的特性,以期能提升公私部門共同出資支持的意願。今年度 除 了 由 公正第三方進行查核外,亦延續去年「財務視覺化」以更嚴謹的 社 會 徵 信,提升對於計畫專戶的信任、而達到認證的意涵。
13
大安區X 中正區
長 輩 們 跟 著 小 鮮 肉 教 練 一 起 在 中 正 大 安 區 適 合 安 心 運 動 的 地 方, 拿 起健走杖一起活動筋骨,也逐步養成一起固定運動的夥伴情誼。
打造可以安心生活的 在地運動生活圈 當社區營造遇上高齡服務設計
執行團隊 旺齡肌齊力
旺齡肌齊力團隊,由已有數年合作關係的年輕創業
常態課程後的下一步,一方面將持續推播線上影片,
展協會所組成。藉由「(鮮肉)年輕世代」代表的
固種子學員,以大型健走馬拉松活動,讓長輩們也
團隊「肌齊力運動」、台灣旺齡協會及古莊社區發 肌齊力運動團隊,嘗試結合數位科技技術、客製化 運動課程與長者服務加值等方式,以橫跨三個里: 中正大安區頂東里、古莊里及河堤里為範疇,進行 在地運動生活圈藍圖的經營。
多方踩點辦理說明會與體驗課程,並田野調查在地 長輩們的運動偏好、習慣,探索低活躍度長者們不
願意出門運動的原因,是團隊在計畫初期的策略方 向。當對目標客群有一定認識後,再運用收取保證
金形式的常態課程與涵蓋「運動生活圈」周邊運動 設施、適合自主運動的場地及路線等元素之運動生 14
文 陳懿欣、編輯部、團隊
活地圖設計,以營造團體運動氛圍為目的,深化這
批種子學員的參與度及培養與同儕間的交流情誼, 也同步養成學員自主「糾眾」出門運動的習慣。
提升低活躍度長者出門運動意願,另一方面則將鞏 能參與大型運動賽事,從中取得運動成就感,也將
積極嘗試社區服務加值,轉為收費性課程,讓「運 動生活圈」得以持續經營下去。
陪伴員的觀察:建立健康且永續的社區支持系 統 「運動生活圈」是以推動社區銀髮長者運動為目的; 計畫團隊的組成模式是其特色,涵蓋了兩個以長者 為服務標的的小型組織—台灣旺齡協會、肌齊力專 業運動團隊,與一個在地服務能量雄厚的古莊社區 發展協會。此次嘗試透過不同組織間合作,以運動
為推手,建立起社區組織與居民間相互扶持的基石;
團隊踏查中正大安區中適合長者自主運動的地點與運動設施,繪製 成在地運動地圖,讓長輩們自主糾眾出門運動也能一次就上手。
由組織在陪伴社區長者運動健身,並鼓勵長者不斷 自我挑戰可成立自主社團。
而台灣已是高齡社會,為了減少國家長照負擔,期 望打破過往免費課程非永續經營的體制,期望開始
透過使用者付費,以社區消費力支持長者服務團體, 建立起健康且永續的社區支持體系。
山崎亮在「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一書中提到: 「當一個地區的人們都可以互相照顧、幫忙的時候,
不管制度怎麼變,或是不夠周全,人們仍然可以安 心生活」。
團隊的話:站在浪頭上的人 計畫的時程很長,怎麼妥善運用資源,把每一個需 要連結的點都盡量做到,才能夠產生更好的效益, 但這同時也是最困難的地方。
特別這次執行的計畫是屬於聯盟性的組成,怎麼在 溝通中取得共識,怎麼在共識中能以不違背一開始 計畫的概念;必須克服的事情很多,面對不同社區 族群,應對方式顯然會有很多變化,才能逐漸擴大
在社區裡的擾動,而產生更多的想法及後續方向的 修正。
當然,在過程中必須不斷的思考,必須去改變整個 社區環境的氛圍,透過社區單點的發起,不斷連結
周遭的資源,將維繫的線一步一步往我們希望的方
陳懿欣
陪伴員介紹
眼底城事共同發起人,淡江大學建築所博士,萬華社
大 輔 導 業 師。 空 間 議 題 觀 察 者, 專 長 領 域 為 都 市 規 劃、新媒體。
向去走,也正因為是在創造新的模式,每一個決定 都是試過了才知道;但也正因為是新的,沒有任何 的既定印象說明應該怎麼做。
過程會需要摸索,也會覺得茫然,但更需要時間的 發酵。也許未來即將會是一種日常,而我們的使命
就是去創造這個社會氛圍,因為我們是站在浪頭上 的人。
15
中正區
這幢顏色特別的建物,希望打開廚房及屋頂等空間,讓更多社區居民與社群聚集在 一起,讓 NPO 聚落轉化為「社區聚落」。
議題社群的 在地「食」踐之路
文 柯穎瑄、編輯部、團隊 執行團隊 台北 NPO 聚落
由食物、廚房到一幢樓,食驗室的新社群合作運動
自 108 年 7 月 甫 開 幕 的 台 北 NPO 聚 落, 重 新 裝 修
了荒廢近 20 年的北一女教師暨眷屬宿舍,搖身一變
成為中正文教特區中特別的一棟新建物。NPO 聚落 自開幕後即與許多企業與 NPO 社群合作,但之於這
個地方文教特區,NPO 聚落希望能讓更多的社區居 民進入大樓內,一起共作共創共生,進一步轉化為 「社區聚落」。
到聚落內,甚至可以從中發現到有些常客居民的存 在。再下一步,或許便是延續這些常客居民為志工
種子,讓更多的在地居民一起走進聚落,讓 NPO 聚 落化身成為社區中心之一。
在這四個月執行期中, NPO 聚落化身成為一個不同
陪伴員的觀察:「食驗室」創造的青世代社造 實驗
主題,「食育工作坊」及「共創工作坊」為設計主
NPO 聚落由 Impact Hub Taipei 團隊負責營運,
各類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團隊建立在地網絡的努
Hub Taipei 團 隊 成 員 設 計 下, 誘 發 出 更 多 單 位 與
年齡層思想衝撞之地,以「食物」這項貼近民生的
軸,邀請更多在地組織與社區家庭一同規畫並參與 16
邊的社區居民也因為一個個有趣的活動,開始進入
力逐漸看見成效。無論是進駐在聚落內的社群組織, 或是周邊學校如建中、北一女、北市大等,皆因為
NPO 聚落與這個計畫而開始發酵出合作與互動。周
在這三、四個月的互動過程中,可以看到由 Impact 單位間的協力關係發展,以及以議題作為社造網絡 串接發動機的嘗試,展現新創團隊在推動社造的新 樣態。
香草植物不只可以入菜,更可以做為食驗室 屋頂-社區園圃共同照顧、種植的作物。
柯穎瑄
陪伴員介紹
社區大學全促會社大與十二年國教暨地方學專案小組 組長。將教育落實於生活的實踐者,專長領域為社區 教育、食農教育。
NPO 聚落不一樣的社區「食驗室」由食育工作坊及
團隊的話:屬於大家的社區食驗室!
之一亮。食育議題貼近生活,是吸引社區民眾的好
由台北 NPO 聚落所經營的不一樣社區食驗室計畫,
共創工作坊,在短短四個月連結的網絡令人眼睛為 議題,搭配 NPO 聚落擁有許多社造團隊欣羨的空間
場域,一路延展至屋頂園圃的系列活動,人的聚集、 空間的活絡、活動的滾動,三者創造出社區營造的 正向循環,也形成聚落內社群與社區居民網絡的交
會; 而 共 創 工 作 坊 連 結 的 在 地 網 絡 也 展 現 出 NPO 聚落團隊的豐沛能量,在與不同組織的合作中,可 以看到其於議題耕耘上從食育向外延伸,衍生出解 構餐盒、環保日用品、園療、城南文化等,多元的 合作議題個個隱含著向外觸發更多社造可能的創造 力。
「食驗室」以議題創造組織之間的合作,由議題社
群之間的連結,如何捲動更多的居民參與,滾動社 區的新風景?是我們在下一個階段觀察的重點。此 外,公撲滿的精神如何落實在合作的組織之間,成 為社區營造的新工具?也是明年這項計畫的目標之 一。
執行至今已有三個月的時間了!從零開始這一切實
為不容易,還記得第一場活動,我們經歷了 18 位夥 伴報名,卻是 0 人參與的百分之百缺席率;又或者 是,因為沒有經驗,而在工作坊上缺東缺西的尷尬 現場。這些跌跌撞撞都是我們成長的養份,因著每 位食驗員、食育前輩們的許多回饋,我們才可以在 這三個月的時間內,發展出系列課程與工作坊。此 外,也很感謝食驗員對於團隊的支持,一份的土壤 肥料、一式的都市養蜂箱、抑或是一盒簡單的麵包 餐盒,無不觸動著每個食驗室夥伴!
不一樣的社區食驗室,以「食育」作為和民眾溝通 的社區橋梁,我們更要感謝社區裡的夥伴:臺北市 政府都市更新處、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家樂福文
教基金會、臺北市立大學、大願文教基金會、以及 台北 NPO 聚落裡的每位成員,因為有你們的相伴, 在社區食驗的這條路上,我們不孤單!
17
北投區
穿 著 青 蛙 裝 下 水 打 撈 外 來 種 植 物, 維 護 生 態 池 的 過 程 也 同 時是一場生態教育體驗。
生態社區的 青銀共作
文 李伂俞、編輯部、團隊
執行團隊 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從生態到生活,在傳承中看見在地精神的延續 當老牌的社造組織碰上年輕的在地藝術工作者會激
甚至招生到臺北其他地區的居民。在這承先啟後、
媽媽從讀書會串起在地網絡、地方意識進而帶出社
下扎根的重要角色,期待後續能持續推動協會下一
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 奇岩社區發展協會過去由一群 區參與,讓居民對當地的社區議題成為生活的一部 分。現在在地媽媽們已經成為在地嬤嬤,她們的社
30 年社造精神。
造經驗、熱誠,遇上對於在地也有情感及熱誠的青
陪伴員的觀察:從生態維護看見生活態度
發展協會的前世今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已走過二十幾個年頭
年們,透過青銀間的世代傳承,交織而成奇岩社區 本次計畫,年輕的團員除了繼續串聯協會在過去推 動生態社區的舊有前輩、先進的人脈網絡,如荒野
保護協會陳德鴻老師、野步工作室陳信甫老師及過
去一起爭取白房子的淡江大學黃瑞茂教授等繼續深 18
廣結有志之士的時刻,年輕人擔負起對外拓展及向
根協會 30 年來的社區精神,另一方面也透過網路社 群,線上串聯 10 多個北投在地生態、教育、社大等
社群將生態課程招生活動推廣到大北投地區,最後
的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的最佳寫照。社區在過去奠基 良好的基礎下,持續地將地方生態議題擴大,發展 出本次的「生態尋奇岩究所-新生報到」計畫,讓 我們看見社區對於在地的熱情、向外拓展的野心、 接納和渴望突破的勇氣。
「岩究所」希望透過生態培訓課程、生態池維護工
作、生態導覽行程、藝術工作坊、展覽規劃及讀書
應 邀 來 參 加 社 區 說 明 會 的 社 區 民 眾, 把 協 會 擠 得 滿 滿 滿, 積極提出許多對於白房子及社區園圃等生態社區規畫。
會等不同的活動,培力大家成為「岩究生」,並開 啟在地成員與新一代成員的對話。
在這個計畫中,我們看到和以往不同的是,社區因
為在地青年的參與多了一絲新氣象,也藉由組織工 作,重新串接起過去曾一起走過風雨的地方夥伴、
地方上新遷入的住戶成員以及新一代的網路社群。 而「公撲滿」也在社區共購的支持下有了比其他地
方更穩健的起步,樂觀期待奇岩社造新型態的發展。 李伂俞
陪伴員介紹
前 臺 北 市 社 會 局 社 區 組 織 培 力 方 案( 南 區 ) 專 案 執
行。社區工作者,專長領域為社區組織培力、社區營 造。
團隊的話:傳承、交棒與新生培育 深耕地方二十年的奇岩社區發展協會,這一次在臺
北眾力方程式的計畫助力下,開啟了傳承、交棒, 以及新生代的培育計畫,從招集地方人士參與的公 民論壇到已進入第二堂課的【生態尋奇岩究所】課 程,對於地方空間活化的討論和人力資源的組織也 逐步成形。每一次會議中會聽見社區前輩們給予的 耐心提醒,也會看見青年參與所提出的全新觀點,
討論的現場有時也會有相互無法理解,但願意重複 解釋與聆聽的時刻,在面對地方樣貌逐漸變遷,自
然環境改變的時刻,期望透過更完整的學習和實務 操作,將這些需要紮實累積,一步一步走穩的經驗 傳承和守護及推廣地方的初衷延續下去。
19
萬華區
南萬華越南美食小旅行,運用食物這項貼近生活的議題來認 識越南文化與南萬華裡認真打拼的越南新住民夥伴。
姊妹們的 南萬華越南生活節 打造萬華「新南鄉」
執行團隊 南萬華越來越好創生聯盟
南萬華越來越好創生團隊由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為主
的「南萬華越南生活節」更在聯盟的努力與各方協
為聯盟組織。這次計畫除為嘗試建立南萬華越南新
美食小旅行、國服奧黛體驗講座、與萬華龍山寺合
號召者,萬華社大、萬華社區小學、萬華親子館等 住民及店家之間的經濟循環,在南萬華建立越南新
住民的歸屬感更是主要的目的。為達成這樣的目標, 團隊於計畫初期除了盤點南萬華越南相關資源,並 拜訪萬華曾經有店家串聯或地方創生經驗之團隊,
如萬華老城咖啡香、六庄、萬華社區小學等。對內 也透過多場的跨領域交流工作坊,凝聚聯盟團隊在 計畫中的共識,也逐步建立起新住民與聯盟間的夥 伴關係。
然而龐大的目標設定,使得團隊更加需要跨出過去 的社區同溫層,解決計畫過程中不斷浮現的各種困 20
文 鄭宇捷、編輯部、團隊
難,如拜訪南萬華周邊越南店家並進行陌生開發、
尋找地方越南族群入口意象等。而最終今年度首屆
助串聯下,擴充為一整個禮拜的系列活動,從越南 辦之「當越南中秋節遇到龍山寺的月老講座」,到
為滿足南萬華在地新住民姊妹們的願望而舉辦之 「越南好秋之夜」及「越南親子園遊會」,不僅讓
許多參與民眾打破過往的文化界限,更認識越南新
住民文化,也成功曝光計畫,讓在地議員、更多在
地社群組織與贊助單位認同越南新住民族群創生計 畫,進而納入未來的合作範疇。
陪伴員的觀察:屬於「缺席者」的非典型社造 行動 南萬華「越來越好」創生聯盟,由台灣社區實踐協
會領銜,集結一眾關懷南萬華地區人文發展的在地
越 南 的 文 化 飄 洋 過 海 來 台 灣, 從 美 食、 生 活到歡笑,一步步成為屬於萬華的新地景。
鄭宇捷
陪伴員介紹
臺 北 市 社 會 局 社 區 組 織 培 力 方 案( 南 區 ) 專 案 負 責
人。社區工作者,專長領域為社區組織培力、社區營 造。
組織而成。成員幾乎是青壯年,但在萬華蹲點、走 踏的資歷卻不簡單,能讓青年人安身在社區,除了
當地多元複雜的議題值得深耕以外,也因為前人積 極奔走,促成在地組織結盟合作如萬華社區協力聯 盟,提供社群們彼此之間良好的支持。近幾年更注 意到,在既有的聯盟基礎上,因深入議題而發展出
的社群合作相當頻繁,比較活躍的組織甚至參與數 個議題社群,社群間橫向的聯絡為彼此造勢也擴大 了行動的社會影響力。
筆者認為「越來越好」創生聯盟的計畫有三個亮點: 第一,團隊的網絡經營所創造及傳承的資源,可能
是人脈或是技術交換,比公撲滿帳面上的 39 萬資金
更為可觀;第二,打破社造同溫層,譬如與龍山寺 的講座合作、南萬華越南生活節選擇在青年社區舉 辦,皆顯示出團隊藉此讓多元文化、議題討論深入
基層的心思;第三,計畫關切的南萬華越南新住民, 是過去社造行動的「缺席者」,新住民本身如文化
隔閡、高工低薪等現象,限制了他們的社會參與, 團隊很敏感地覺察到這件事並願意投身,是很值得 持續給予支持的。
團隊的話:當萬華成為越南姊妹的另一個故鄉 打造萬華新南鄉計畫,是希望讓居住在萬華區的越 南新住民可以更有歸屬感。「臺北市已經很久沒有
舉辦關於越南新住民的活動了。我們要參加相關的 活動,都得到別的縣市去」一位越南新住民姊妹說 道。
感謝臺北市都更處,讓聯盟有這個機會舉辦南萬華 越南生活節這樣的活動,因為這樣的投資,也讓別
的基金會看見,他們也願意投注我們明年繼續舉辦, 持續將越南新住民的力量捲動起來。
越南新住民及眾多移民都富有他們的生命韌性,臺 北及萬華都是一個多元包容友善的城市,由新住民 的參與,一定使這個城市更加偉大。
最後感謝,承辦人廖家可專員,及其他辛苦的第一 線工作夥伴。因為大家,才能逐步一點一滴累積起 來。
21
互助新介面 集資輔導型計畫
22
傳統常民社會中的婚禮紅包、興學建廟的芳名錄,或互助的
「標會仔」,都是由鄰里小額促成的民生大事。當網路興起, 集資輔導型計畫協助社造團隊勇於嘗試新網路工具,探討實 體網絡與網路社群的關係。
在集資的過程中,在地人積極面向大眾、爭取社會的資源與 肯定,無形之中,先是凝聚了社區意識,擾動各方社區成員 如返鄉青年、在地頭人、組織等參與,作為社造資源募集、 資訊擴散、深化的新工具;同時也逐步踏出過往的社區同溫 層,擴散社區議題影響力,嘗試向外發生更多網絡連結,以 促成共同的社區夢。
23
文山區
鏡頭裡看到不只是現在,還有孩子的未來。
擁抱仙人掌— 與孩子一起對焦未來
文 李庚霖、編輯部、團隊 執行團隊 微光盒子
讓微光照進安康
微光盒子是一個由政大學生創立的社團,透過 USR
場都可以看到他們拿著不斷進化的說帖分享募資理
務超過兩年的時間,在這個被社會外界貼上負面標
就讓團員備感窩心。另外團隊也積極在線上作跨域
計畫(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已在安康社區服 籤的社區,孩子們透過身上的刺來保護自己;而微
光盒子的成員透過陪伴,帶給孩子愛與歸屬的支撐、 一個家的溫暖,他們相信每位孩子都值得被看見。
今年他們透過集資計畫,希望能延續去年的攝影課 程,讓孩子與自己的內心世界對話,也帶著我們用 簡單的角度看世界。
團隊在募資計畫前期除了積極籌備線上所需的文
案、行銷技能學習外,也積極動員在地能量,從附
近店家、鄰里社福據點、里長、到在地居民等都透 過地毯式拜訪、節日活動宣傳推廣集資案。此外, 24
宣傳推廣的場域也從據點社區、政大校園等原有地 區擴展到文山社大、大台北各地的擺攤活動,在現
念,過程中往往民眾一個認同的眼神、鼓勵的話, 串聯,攝影、教育、大文山的在地臉書社群、社造
組織甚至是議員、立委等都嘗試聯結、請益。計畫
期間已慢慢觀察出團隊從既有的社群網絡長出新的 聯結,讓團隊在未來發展中能創造更多機會,使微 光團隊聚集眾人之力繼續發光發熱照亮孩子。
陪伴員的觀察:年輕社造團隊,用實際行動帶 孩子看見光 今年,因為曾有募資的經驗,藉此認識「微光盒子」 團隊,陪著他們踏上了這條不好走的路。雖然只是
短短幾個月,但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共學歷程。 這個觀察來自長期從文化進入社區的我,實務上有
圖文並茂的自製小板板是每一場街頭突擊戰,分享集資提案內容的好工具。
安康的故事、孩子的故事,謝謝聽我們說每個正在發生的事。
25
對孩子而言,安心的地方叫作家;能帶來安心的陪伴,就是家人。
別於微光面對社區兒少議題的第一線工作,但我們
團隊的話:來場奇幻的集資冒險!
現況,到設法解決,正面迎戰被資本社會有意無意
在安康社區服務兩年多來,我們看到孩子帶刺的外
同樣都選擇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從看見議題、理解 產生出的諸多問題與現象。最讓我感動的,是團隊 一開始因庶務繁忙,沒辦法迅速跟上專案節奏,但
卻能在提點後短時間內重整團隊運作方式,在每一 個成員各自都有業務重擔的情況下,仍共同轉動團 隊大機械裡的每一個齒輪,順利完成了原本卡關的 募資前置作業,一直到順利通過線上募資的第一階 段,抓緊機會繼續著線上線下的推廣。
我相信,安康社區的孩子一定會幸福,因為有微光 盒子,地方未來更有機會堅定突破每一個困境,有 更多的可能與發展。 李庚霖
陪伴員介紹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北投社區大學課堂講師, 唭哩岸石文化銀行募資案發起人。北投文史工作者, 26
近年來投身入社區營造培力,專長領域為社區集資、 空間文史。
表,卻藏著一顆脆弱的心靈。我們相信「攝影」將
開啟孩子與自己的對話,讓孩子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進一步重建自信,看見不一樣的未來。因此,擁抱 仙人掌募資計畫展開了,感謝都更處、全促會與社
會大眾的支持,讓我們能與孩子一起用攝影對焦未 來!
對於微光盒子而言,從籌備、上架到結束專案,這 五個月的時間就像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我們不知道 下個路口會冒出什麼樣的挑戰,也不知道以自身的 力量能夠走到多遠,很幸運的是一路上得到很多貴 人的幫助,讓計畫得以順利地進行!此次募資計畫
的成功,也代表著越來越多人看見我們所關注的議 題,我們相信當每一份力量被匯聚時,都將使社會
朝 更 好 的 方 向 邁 進! 未 來 團 隊 也 將 持 續 地 陪 伴 孩 子,希望陪著他們找到生命中的微光
✨
北投區
把握每一個推廣關渡田園守護理想、在地農食的機會,團隊走入每 一場活動、站在第一線向更多農產消費群眾述說理念。 文 郭明宜、編輯部、團隊
八仙六代園
守護台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
執行團隊 關渡田園夢想家
農家六代園的由來不只是因為在當地務農至今已經
的發文頻率、預熱問卷製作、文案撰寫等,每一小
的疼惜以及對土地的呵護。關渡八仙因為過去土地
習的過程中關關難過關關過。在募資期間針對贊助
第六代,亦是一對都市返鄉的青農夫妻對年邁父親
政策、建商的環伺,讓農地岌岌可危。我們是否可 以一起以友善耕種的方式守護土地,讓生態永續、
臺北人吃在地米?讓臺北產的米不再流落到被糧商 隨意喊價的地步,讓我們用吃米守護土地、走入關 渡看看臺北農業的新出路。
八仙六代園團隊主要由自然步道協會及六代園農家 組成,因為有一致的目標「讓更多人知道、並共同 守護關渡平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成員對於線下
的擺攤、演講、特展、走讀等實體推廣任何機會都 不缺席,集資案上架的兩個月以來參加、舉辦的活
動就超過 20 場,積極與每位可以面對面互動的民眾 對話;另外團隊也努力學習線上推廣工具,如臉書
步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但團隊都能在相互支援、學 者,團隊也運用線上線下整合方式,邀請線上捐款
民眾實際到關渡走讀,透過網路集結跨地域的力量, 在其中逐步找到理念相合、可以一起守護關渡平原 的夥伴。
陪伴員的觀察:集眾人之力 成就眾人之事 關渡平原曾是臺灣第二大水稻生產地,但這個「曾
經」已經被台北人逐漸遺忘,遺忘了台北其實還有 一片金黃稻田、遺忘了台北人也有著腳踩著泥土的 權利,關渡對台北人來說,只是一塊懸而未決的土 地開發用地。當一塊土地只剩下價錢,又怎麼能奢
27
28
人人都可以是土地修復師,成為關渡平原的守護者。
郭明宜
陪伴員介紹
108 年台北市社區園圃推廣中心專案負責人,曾任財
團法人陽光福利基金會資深行銷企劃。社區工作者, 專長領域為都市農業、行銷推廣。
望它能夠被溫柔對待,但萬物皆有裂縫,那正是光 照進來的地方。
在關渡平原上八仙六代園小智夫妻放棄原本的工作 返鄉耕種,立志從事友善耕種,儘管大環境對他們
並不友善,但他們的努力感動了長期關注關渡生態 的自然步道協會。就這樣,一群素人滿懷熱誠加入 了這個集資專案,要重新學習不熟悉的行銷技能、
不斷地練習要如何對別人說出這塊土地的價值與意 義。
在這短短五個月的實踐經驗中,我看到集資募集的 不只是金錢、更募集到了一群認同這個團隊理念的 社群。而重要的是,小智夫妻的父親也從原本的不
理解、質疑、擔心到後來肯定孩子們的努力,為他 們而感到驕傲。誰能想到一個集資案能帶來這樣的
影響與改變呢?也希望未來,在這塊土地上,能有 越來越多這樣溫柔而美好的事情發生。
團隊的話:讓人們與土地的距離不再遙遠 參與集資方案,顛覆以往申請經費執行計畫的傳統
社造模式。一切從零開始,團隊也是鬆散的,是為 了相似理念臨時拼湊的一群「夢想家」。雖然我們
都關心著相關議題,但其實是各自在不同地點工作, 也有些許不同觀點,因此努力的整合出這份募資方 案。很感謝過程中陪伴我們的輔導團隊,從不同角
度給予我們的協助和修正方向,引進一些專業人士 來拜訪農園和現場環境,指出我們計畫的盲點和缺 失,協助修改募資文案內容和預熱問卷,募資頁設 計等,讓我們跟著學習了新的領域。同時在這個過 程中,我們凝聚了合作夥伴的共識,也更清楚未來 在這個主題的努力方向,受益很多。
29
把握每一個推廣關渡田園守護理想、在地農食的機會,團隊走入每一場活動、站 在第一線向更多農產消費群眾述說理念。
30
集資案不僅希望作為呼籲大眾關注關渡農田保存議題的媒介,更是希望能募 集定期購買、支持在地青濃的長期穀東。
萬華區
以社區內自己栽種的甘蔗榨為甜甜的甘蔗汁,分享給所有社區居民, 是每年甘蔗祭中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快樂的艋舺人與 快樂的甘蔗祭 老牌社造協會的華麗進擊
文 葉冠筠、編輯部、團隊 執行團隊 糖廍文化協會
糖廍文化協會在 2000 年成立,20 年社造之路一路
策快速的小型社區社群團隊,而在地節慶議題所涉
為萬華在地眾人日常散步、生活互動的所在,糖廍
文案描述上讓「在地議題」轉化為「大眾支持標的」
走來,不僅成功保存了台北糖廠、糖倉,讓其化身 協會更是每年固定舉辦甘蔗祭,以園區中這片社區 共同認養、種植的甘蔗田中,甘蔗的甘甜滋味串接 起社區中的人情味與情感記憶。
今年糖廍文化協會希望透過群眾集資,讓第 21 屆的
艋舺甘蔗祭、20 歲的糖廍協會,以甫過成年禮之姿, 讓更多異溫層看見糖廍在地的美好,串聯社區店家、 企業、繪本創作、艋舺團圓辦桌等元素,讓社區居 民一同重溫糖廍過往的黃金年代。
及目標群眾仍以在地民眾居多,如何在內容規畫及 更是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而艋舺的土黏人,是台
北都會型社造中少見擁有豐沛社造底蘊與不斷創新 能量的地方,先有了快樂的艋舺人,才得以有這年
年快樂的甘蔗祭,期待這次的集資案作為一個引子, 讓新工具與新發酵持續滾動更多社區力量進入糖廍 在地。
陪伴員的觀察:地方品牌的建立與轉化
老牌社區組織和萬華近年越發蓬勃茁壯的在地社群
糖廍文化協會自 89 年成立以來已經過 20 年的淬鍊,
老牌社區組織的權力結構不同於一般能更靈活、決
遺物、協會形象與作風皆是熱心積極參與社區公共
力量相結合,對於社區集資而言是一大觀察亮點。
從「市定 106 號古蹟」、「五分列車」、四顆清代
31
田鼠代表富饒的土壤養育甘蔗,也代表糖廍的土黏住在地人的心。
32
甜甜蜜蜜,不只是糖葫蘆的 滋味,還有糖廍的人情味。
葉冠筠
陪伴員介紹
新 莊 社 區 大 學 專 員, 新 莊 百 年 願 景 散 步 節 籌 畫 負 責
人。著迷於社區在地紋理與技藝的社區工作者,專長 領域為街區串聯、設計行銷。
事務(變電所的抗爭、艋舺大道的平面化、社區現
團隊的話:為一場城市祭典集資
畫、華江地下商場改建停車場等),甘蔗祭至今年
學習可以給力,快樂也是。與都更處、全促會、輔
有鄰里公園的改造、到鐘錶街以及成衣街的造街計
結束後已步入 21 個年頭,糖廍本身的優勢在於社區 自發熱心的動能、糖廍文化園區奠定的深厚文化歷 史背景、協會執行「艋舺甘蔗祭」文化季長年的經 驗,及在地良好的人脈。今年的甘蔗祭作為未來展 望的下一階段發展,除了重新整合內外部資源外,
也可以再度評估整體協會於未來創新規劃上有無需 要加強引入其他資源,尤以目標族群與品牌形象上 可以再精準轉化。
導業師陪伴員夥伴們跨世代跨領域一起熱鬧開會、 燒腦討論,是愉快開心的經驗,令社造前進的信心
值又有增加。組織立案 20 年的我們,接觸群眾募資
作為舉辦「2020 艋舺甘蔗祭」宣傳管道及經費來源, 是組織學習,也是社群串聯。甘蔗祭從慶祝由下而 上爭取公園成功、植蔗為念,到近年城市田園深耕
推廣,如今群募仍是秉持「以活動打運動」初衷, 只是社造與時俱進,議題已延伸為一場訴求包容性 城市的全民運動。
33
社區集資 X 聚焦觀點
實踐中學習, 學習而後看見
臺 北 眾 力 方 程 式推行社區型集資邁入第 三年,我們共甄選
並 輔 導 8 個 社 區 團隊將其社區行動計畫轉化為群眾集資方 案 。 在 這 過 程 中,我們想像群眾募資在 社造領域的可能角 色 , 並 逐 步 修 正輔導機制、工具的使用 、社區、社群的定 位 等 , 試 著 找 出屬於都會型社造的集資 方法。
今 年 我 們 舉 辦 三場座談,邀請經驗豐富 的集資平台代表、 社 造 頭 人 、 專 家學者,探討社區集資的 實踐經驗與下一步 發 展 的 方 向 , 並以社區集資輔導經驗、 未來推動策略及國 外 社 區 集 資 平 台經驗為三大聚焦觀點, 分別撰寫為三篇專 文 , 做 為 未 來 社區營造政策發展的參考 基石。
35
【觀點一】
社區集資輔導實務經驗 與觀察
臺北眾力方程式的社區集資輔導機制,走至今 年演變為每一提案團隊各自有一位集資平台顧 問近身輔導。我們邀請這些自三年前即協助我 們的平台顧問,就輔導過程中的觀察,提出社 區型集資的成功關鍵、未來輔導機制如何持續 優化等面向之建言。
文 / 鄭伃倢(眼底城事寫手)
集資的一小步, 社區的一大步: 社區型集資的回顧與展望
近年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與臺北都市更新處合
社區型集資的成功關鍵
財源,並進一步與大眾溝通社區營造理念,讓社區
與多數產品導向的集資不同,社區型集資非常強調
作,積極推動社區型集資,期望社區團體開拓多方
組織在線上與線下皆有可能建立更緊密與有互動性 的社群。臺北眾力方程式三年來共輔導了八件社區 型集資案例,今年的三件社區集資輔導案件採取了 雙業師制度,使社區團隊能同時獲得社造業師、集
資平台業師的專業協助,最後也都通過了第一階段 的集資門檻。
位於關渡的八仙六代園籌措到購買割草機的資金, 繼續以友善農法守護台北的最後一塊田地,萬華糖
廍文化協會得以順利舉辦來到第二十一個年頭的甘 蔗祭,而位於文山安康社區的微光盒子團隊將藉由 攝影,帶著 15 位小朋友踏上探索的旅途。然而,當
集資活動紛紛來到了尾聲,我們也重新檢視了過程 36
當中遇到的困難,並重新組織與想像一個更理想的 社區型集資,該是什麼樣子。
社區的理念與願景,如何說一個好故事、是否有相
應的資源去闡述一個有意義、易被大眾接收與理解
的故事,便成了最關鍵的問題。在三個案件當中, 每個案件的優勢各異,有的擁有強大的在地網絡支
持,有的則已有長期跟拍的攝影師能提供良好的視 覺素材,有的則因為團隊組織年輕,更擅長與網路 群眾溝通。反之,社區如果沒有懂得使用數位工具 的人才,或是組織本身的角色分工就長期不清楚,
就會在集資過程中造成很大的阻礙,而業師也會疲 於奔命,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調停社區內部關係,或
是尋找更多外部資源來補充社區組織內本身的不 足。
在集資的成功關鍵上,就實際資源面,我們可以大
致整理出「說故事的能力」、「數位工具使用」以
及「視覺素材的取得」三個重要的指標,而就實際
團隊聚精會神與輔導顧問交流社區型集資的實戰經驗及心法傳授。
執行的經驗而言,社區本身是否就具備關鍵的團隊
身的組織文化可能跟集資有很大的衝突。另外,在
就成了是否可順利執行的關鍵。
有的自身資產轉換為集資所需要的即戰力。擅長講
特質,相關資源是否能夠即時應用在集資活動上,
輔導團隊的角色與事前評估機制 在繁瑣且需要多方協力的集資專案下,輔導團隊又 該如何在事前做好可行性的評估,並在過程中給予 適時且到位的協助?我們發現更深入了解社區組織
原有的資源,增設測驗的環節,並盡早提供幫助,
可能會降低集資失敗或是開始集資才發現團隊缺乏 執行力的風險。
根據今年的三個案例,事前對於社區組織現有資源 的充分了解,降低了許多後續執行出錯的風險。然
而,也可能因為不了解社區組織實際執行的狀態而 有所誤判,建議在評估機制中增加實戰測驗,直接
讓社區團隊試寫社群貼文或是募資文案,進而從中 了解社區如何面對網路社區與大眾,或許是一個不
錯的選擇。最後,業師與輔導團隊也建議提前部署, 協助社區團隊進行分析,儘早開展更多的人際網絡 與資源連結,利用多方合作來完成集資。
社區型集資的隱憂與未來發展 在這次的經驗中,雖然集資都達成第一階段的成功, 但在了解社區對於集資的期待之後,會發現並不是 所有的社造行動都適合用集資來達成,例如社區本
實際執行面上,社區也不一定可以輕易地將原本擁 故事的社區耆老未必懂得跟網路群眾互動,擁有強 大在地網絡的社造行動者,也未必能掌控網路世界
的話語權,這對於中高年齡層級的社造參與者來說, 可能會是較難克服的門檻。
群眾募資本身是一項工具,社區如何將自身的社會 信用轉換為資金,考驗社區活動的議題性、本身的 組織動能、資源與在地人際網絡、甚至網路聲量等 多元因素。在這個過程中,集資不單純只是舉辦一 次性的活動,反而更像是社區自我培力的展現,社
區需要有開闊的心接收來自各方的意見,不斷地吸 收新知並實際運用,擁有必須成功的決心,才能誕 生出一場成功的集資,免於失敗收場。
社區型集資在國外已有許多成果,而台灣正在起步, 輔導社區團隊在鼓勵社區使用集資作為社區取得資 源、資金的新管道時,也需重新理解台灣社區的組
織文化特性,釐清社區使用集資作為工具的可行與 可適性,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培力並導入相關資源, 讓社區型集資成為社區自我成長的機會與可能。
集資考驗社區的學習能力與決心,社區需要懂得從 自身挖掘資源,了解自己的專長並不斷學習成長,
才真正有機會讓集資成為社區可持續使用的工具, 甚至成為社區面向大眾,打開訂閱制等多元可能性 的開端。
37
集資團隊的輔導,不只在教室,走入場域、走入社區,才能走入議題的核心。
38
邀請集資平台顧問上課,團隊聚精會神學習在網路上說故事、對外溝通的心法。
【觀點二】
社區型集資在臺北的推 動策略
從臺北眾力方程式經驗切入,探討社區型集資 對社區營造帶來的改變,以及臺北都會型社造 脈絡與現有環境,與社區集資結合的潛力與需 面對的課題。
文 / 美熊 a.k.a. 柯穎瑄
網路時代的社群連結新路徑 社區總體營造是許多人熟悉的工作,在社區中集眾
此擴大影響範圍及議題延續的社會力,更提供了社
隨著時代變遷、數位工具的日新月異、多元的資訊
社區型集資的提案其背後代表的是以更為公共化的
人之力,成眾人之事,是我們對於社造的美好想像。 擴散,以及相較於過去時代脈絡,更傾向立基於個 人認同的價值思考,以議題為導向的「社群」逐漸 興起,打破了社造以社區為單元、以地方為疆界的 條件,在建構社造資源以及影響力網絡的取徑上, 開始有了更豐富的可能。
台北市具備都會型社造條件,對照於非都會型區域, 具備人口流動快速、人際關係疏離的特性。而數位
工具的高度近用則促使社群網絡的發展相對緊密, 新型多元的青世代組織挾著食農教育、水文環境、 弱勢關懷、文化復興等眾多議題,在在推進我們對 社造的新想像,構築出社造發展方法論的新篇章。
社區型集資是我們希望引入台北市社造的新方法。
相較於社區總體營造長久以來重度倚賴公部門補助 以扶植社區團隊成長,以及為回應提案計畫而須定 期展現單次性成果的特性,我們對社區型集資的期
待是在社造場域中,運用這個世代所熟知的網路工 具開啟多元的資源管道並獲取更大的關注聲量,以
區獨立自主運作、開拓財源的另一個可能。此外, 方式攤開社區議題,在公眾支持之下發酵出更多動
能;這同時也意味著,以社區型集資發動的行動, 必須在贊助者監督及檢視之下,發揮實質的行動效 益。
社區型集資的發動者及贊助者,在網路世界中交會, 首先是集資計畫發動者許諾募資成功所需付諸的行 動及回饋;接著是贊助者對於發動者擘劃之藍圖及 方案的信任;最後則是集資計畫發動者以行動落實
彼此之間的共識。一個個陌生的個體在集資過程中, 共同織成具備無限延展性的行動之網。而編織這張 行動之網的關鍵,是社區型集資發動團隊的提案如 何找到合適的敘述方式,以吸引贊助者的目光及支
持。簡單來說,採用集資方式所進行的社造行動, 必須具備對外發聲的能力,「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以吸引更大的群體關注、分享乃至贊助,是在資訊
多元紛雜的網路世界中獲取讚聲的重要能力,也是 社造工作者發動社區型集資時必須直面的課題。於
39
此過程中,社造團隊對於所欲於社區進行營造/改
網路工具的熟悉度,因此也必須思考設定的受眾對
人及其所凝聚的部分社區民眾,擴大為更大的群體。
三個集資案,正好也呈現出老中青三代組織在學習
造的願景及實務規劃,其溝通對象也因此由在地頭 此外,在過往的社區經營上,青年不易介入社造組 織,而社區型集資作為推動社造的新嘗試,也提供
了青世代進入社造的新管道。首先是以議題為號召 的取向,取代了傳統社造情感連帶的組織動員;其
次,過去被認為應長時間於社區蹲點才具備經營社 造之基礎的條件,也在社區型集資於網路空間運作 的特性而能有所突破,年輕人得以繞過向在地頭人
打通關的路徑,推動社區營造;再者,多元且具備 延展性的社群連結,亦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而能 以更為彈性的身段穿梭於議題與社區之中。
回到社造的本質來看,其所欲對應者仍是鑲嵌於地 方的課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鏈結所創造出的社區
改造。以空戰為主的集資工具如何降落、貼近地面?
這是採用社區型集資之策略時,需要審慎思考之處。 以下分述幾點臺北眾力方程式在陪伴推動集資的社 造團隊時面對到的課題:
其一,社區集資透過網路工具連結到的受眾,其參
與集資的因素可能包含支持社區團隊的理念、受到 團隊故事所牽引、吸睛的回饋品設計等,除了財源
的募集外,社區型集資所創造的社會力還需要什麼 樣的配套,才能使得更多的人落地、參與進社區推
動的工作之中?在臺北眾力方程式嘗試的幾個社區
型集資案例中,2018 年「守護.台北記憶之石」唭 哩岸石銀行設計「走讀活動」、還我特色公園行動 聯盟打造的「街道遊戲」,皆是募資成功承諾的行
動;2019 年《眷村・文藝・米其林》小南村「聞」 藝復興、2020 年《艋舺人 X 快樂的甘蔗祭-鬥陣來
作伙》,則是以「辦桌」做為集資的回饋品,上述
的設計皆是創造出將網路上的受眾引入社區及議題 場域的嘗試。
其二,操作社區型集資的技術及心法,如何為社區
團隊所用?這項課題首先指涉的是整個集資案由籌
備規劃、上架、宣傳、執行收尾,以至「如何將在 地議題轉譯成一個好故事?」的關鍵提問,其中涉 40
及的操作流程對於一般社區來說,實在相當繁雜且 陌生;另一方面,其過程中也牽涉到不同世代對於
於新工具的接受度。2020 年臺北眾力方程式陪伴的 數位工具上的差異。糖廍文化協會(艋舺人 X 快樂
的甘蔗祭-鬥陣來作伙)是社造界的老牌組織,對 於年紀稍長的大哥大姐們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
八仙六代園(守護臺北最後一片金黃稻浪)屬中生 代,線上操作的部分受到協作夥伴很大的協助,彼 此在各自擅長之處著力,執行上相對具有彈性;微
光盒子(擁抱仙人掌|與孩子一起對焦未來)則是 由一群政大畢業生/在學生為主的年輕團隊,其對 於集資工具以及相關配套輔導的回應能力極高,投 入的決心及調整反應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
其三,社區型集資在台灣仍有適法性的問題仍待解 決。推動社區型集資是否適用於公益勸募條例的規 範?集資發起者與贊助者之間的關係,以及贊助金
額所對應之回饋品的設計,皆是未來若社區型集資
的規模及案例逐漸增多時,遲早需面對的法律問題。 社區型集資開啟了我們對於社造未來的新想像,其 並非未來推動社造的唯一路徑,而更合適被視為一
種因應社會潮流且嘗試突破既有社造侷限的新工 具,也帶給我們對於以實體空間所劃定之社區本位 主義的反省。臺北眾力方程式推動社區型集資迄今
三年,透過團隊擬定集資計畫之前的前端提案會談、 執行過程中搭配網絡關係圖及績效表等評估工具的 業師及顧問訪問陪伴機制、社造同學會(臺北眾力
方程式團隊間的共學聚會)及擴大提案工作坊等觸 發社群連結的機制設計,逐步在經驗收斂及修正的 過程中,形成社區組織發動集資的輔導系統,也逐
步看到一個令人安心、具備未來願景的運作機制成 形。
從社區,到社群;從社區蹲點,到群募工具;從強 連帶的緊密動員,到網路上弱連帶,甚至完全陌生
的關係鏈結,我們要談的不關乎社造工作者的世代 差異,而是在於推動社造的核心——人的經營——
是否貫徹其中?社區型集資的興起確實使得我們能 夠對人與人之間的彼此認知及協作關係,有重新建
構的方式,但仍不外乎是期待能夠透過各式各樣的
社造推動,牽起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人,共創, 共好。
從眾力方程式過去三年社區型集資經驗出發,座談中透過產官學三方觀點相互交流,分享彼 此從中看到的計畫轉變及未來在經營都會型社區型集資上面臨的挑戰及社會影響力。
眾力方程式計畫執行專員分享一路走來的經驗,集資平台與北市社造前輩也針對未來推動策 略給予回饋與建議。
41
【觀點三】
國外社區型集資平台案 例經驗
由國外社區型集資平台(美國 IOBY 社區集資 平台、日本故鄉稅及 FAAVO 社區集資平台)
案例經驗切入,對比臺灣過往或正在發生的社
區型集資有何異同。藉由國外豐沛的輔導經驗, 探討如何能透過輔導機制、政策設定等方式, 輔助臺灣社區型集資擴散議題甚至強化其資源 網絡,進一步成為未來地方發展政策的基石。 文 / 陳品嘉(眼底城市寫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 士生)
透過國外社區集資平台看 國內社區集資的發展 社區集資是甚麼?集資的用途又會是甚麼?為什麼
的生活,它囊括了食、衣、住、行、育、樂等區塊。
同?這些問題,都會是社區集資所要面對的疑問,
因此,社區單元是否要去重視並理解網路是如何運
要 以 社 區 為 單 位? 它 與 以 往 的 募 款 活 動 有 甚 麼 不 而且是必須加以說明的地方。台灣的社區集資行動 目前仍屬於牙牙學語的階段,而有賴於社區大學全 國促進會(以下簡稱全促會)近年來的四處奔走,
自 2014 年開始將目光投入在這個新興領域,透過
社區集資的行動手段,盼與城市社區營造和公民社 會形成穩固的三角關係,更將這項行動深入地方社 會,讓臺北市社區工作者熟悉群眾集資的方法與精 神。
社區集資的議題會受到全促會的注意,源自於網路
世界的崛起。「我們年輕的時候,網路剛開始發展, 42
然而現在 20 歲以下的年輕人由小時候就幾乎都浸泡
在網路裡」,全促會秘書長楊志彬說出了對網路世 代變遷的觀察。的確,網路的興起深刻地影響人類
再者,人類生活的流動為成就一個社區的關鍵因素, 作?回歸社區營造的觀點而論,傳統社區營造強調 面對面的處理大小事,包含各式資源的募集(如人
力、資金、設備等),但因網路的介入讓人與人之 間的互動產生了質變。雖然,這種質變為人詬病的 是缺少了「見面三分情」,但正因為這種社會網絡 的突變,導引出一種突破同溫層的募資行動。換句
話說,能讓理念透過網路媒介傳遞給他人,打破空
間的限制與團體的侷限性,透過說一則好故事的方 式,讓議題之外的民眾知曉某項議題的存在。這是 一項趨勢,如何在這個風潮來臨前開始超前部屬, 了解國外的案例是需要的,因此,本場論壇借助日
本與美國的案例用以審視台灣社區集資的現在與未 來。
日本故鄉 choice 平台,讓故鄉稅的繳納也能夠化作對各地方自治體在公共事務行動的一份支持心意。
民眾與政府的新關係:日本故鄉納稅制度的運 作與經驗 主講人 / 謝子涵(島島創生共同創辦人)
日本的故鄉納稅制度乃是結合群眾集資與地方發展 的一套實戰模式。這種集資手段將受款尺度拉大,
招募來自全日本的納稅人,無論是給離鄉背井的遊 子擁有回饋母鄉的機會;或是給認同某市町村的文 化內涵的人,藉由將稅金繳納至該地,強化當地的
財源並促使地方政府享有專注維護地方發展的權 利。換言之,這種制度給予納稅者在稅金支配上的
選擇權,並由此產生「四新」策略:新關係、新意識、 新活化、新資源。承繼上述之言,在稅金的用途上
採取「指定用途」形式,而這些用途皆具有公共性, 例如:教育、環境保護、文化、防災等,透過條列 式將地方政府的需求羅列出來,民眾也能確切地了 解地方想法。
不僅只是選擇稅金地點而已,這項制度吸引人的即 在那些回饋品上。為了感謝民眾對於當地的支持與 愛護,地方政府會利用在地的特產做為答謝,並透
過稅金繳納留下的資料與捐獻民眾產生互動,稱他
們為「股東」。這些股東散落在全國各地,成為該 地方政府的夥伴,運用這種實質(稅金)與虛擬(夥
伴關係)的建構,有效地阻止地方消滅與市町村的 被整併命運。
然而,這種募資模式也造成了所謂的地方大戰。因
各地方政府極度積極地透過媒體宣傳在地特色,導
致某些較無特色或是看似不怎麼需要稅金援助的地 方,沒有民眾想要將稅金投入。因此,中介組織便 開 始 出 現, 例 如 FAAVO、Rakuten 等, 透 過 穩 定 的系統管理,以及活潑的媒體行銷與各式議題的推 動,讓民眾能等量的將稅金投注,避免地方大戰的
再起。以「民眾包圍地方」的型態,激發在地的區 域意識,提出讓民眾能認同的議題,協助當地免於
邊緣化的危機,更因今年的疫情得到了廣大的回響, 以電商平台為基底的稅金募集制度,在日本持續進 行著。
從後院開始的行動:美國 IOBY 募資平台 主講人 / 廖家可(全促會專員)
美國 IOBY 是 In Our Back Yards 的縮寫,希望從 後院開始透過集資行動串聯社區生活,並重塑國家
與社會氛圍。此平台始於 2008 年,後於 2012 年走 出地區限制,成為以全國為場域的集資平台,現於
美國東岸六個城市設有工作站。IOBY 強調小規模的
43
美國 IOBY 社區集資平台,以啟發、鼓勵居民自發性地為社區帶來行動上的改變為目標,提 供了豐富的輔導資源與完整的集資策略協助,讓社區居民能夠藉由集資取得行動經費、也同 步找尋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社區型集資專案,為社區帶來真實、快速且有效率
循環。IOBY 以引導式的思考模式與介入行動,讓包
案平均有 71 人贊助,每人平均贊助金額為 50 美金。
處理事務上強調時間的醞釀,也就是提案前期的籌
的改變,也因此平台專案成功率高達 87%,每個專
該平台只要是對美國社區內公共利益有益、非為私 人利益的情況下,各種型態的議題皆可成為提案對
象。而提案議題多半以公共衛生、社區環境、社會 正義(食物、種族、性別等)、居民共作與空間營
備過程,這個階段為成就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後
續透過持續地輔導輔導網絡,強化了社區集資所帶 給社會的影響與效益。
造為主。有趣的是,這個募資平台不僅可以募來資
行動尚未成功,眾人能須努力
或是捐資方,皆能將自身想要和可以幫忙的經由平
回首台灣的集資行動,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台
金,可以一併募集志工人力與物資。無論是募資方 台呈現,並以此得到想要的結果。
在 平 台 營 運 方 面,IOBY 透 過 各 式 補 助、 捐 款 加 上 贊助者的小費,再加提案者平台處理費收入,期望
維持較低的平台收費率,以及高品質的提案輔導協
助。 在 提 案 方 面,IOBY 提 供 了 一 套 完 整 的 SOP,
從概念發想到最終的運作詳細地向要參與的民眾說 明。除此之外,IOBY 平台還有領導者(Leaders) 44
羅 萬 象 的 議 題 都 能 迎 刃 而 解。 於 此 同 時,IOBY 在
機制,透過培力提案團隊,將其晉身為所謂的社區
領導者,創造在募資平台中的意見交流機會與正向
灣社會不缺少熱心助人的公民,也不欠缺對地方社 會有貢獻的團體。但是要如何將社區的凝聚力再次 加強、如何在法源上進行修正、及如何向他人訴說
你的故事,都是社區集資在台灣所要提升的軟實力。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社區集資是甚麼?重點不該
為它是甚麼,而是你 / 妳認為它是甚麼,這種想法
的轉向才有助於我們更快速地了解它、建構它和運 用它。
當天參與民眾就社區型集資未來發展上的期待給予回饋,並提出更多集資結合公共議題開展的想像。
從日本與美國社區集資平台經驗,與這三年參與眾力方程式的臺灣集資平台業者相互對話,共同思考本土社 區型集資的發展之路。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