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童軍團電子團刊10905

Page 1

北極星童軍團

電子 團刊

出刊時間:2020 年 04 月 25 日

五月行事曆 Sun

Mon

Tue

Wed

Thr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詳細團集會內容請洽各團團長。 國際活動請儘早報名,額滿為止。 標示 * 號活動需另行報名。

好想伙伴們啊, 線上團集會開始啦! 詳情請洽各團團長!

本期內容 園丁工作坊 休刊一次 圖騰紀事 線上團集會、工程營記事、來去古道聽故事 專欄 - 童軍史略 海德公園裡的猴死囝仔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 回味無窮 電話:02-2305-7013 連絡信箱:scout.nssg@gmail.com 地址:100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 467 巷 10 弄 18 號

P2 P7 P9 P10


圖騰紀事 第七屆崇善休閒工程營 主委/ 羅浮顧問 楊永欽

4/18-19 兩天是第七屆崇善休閒工程營辦的日期 , 我是第一次報名參加。會知道有崇善工 程營這活動是去年到美國參加世界大露營,崇善團楊惠鈞總團長與我一同在總團部服務,因此 聽了不少崇善工程營的事情。 二月中開始報名的時候,經過汪總團長的同意,我就開始詢問夥伴們的參加意願。我原本 最大的用意是希望能帶童軍及行義夥伴去參與學習,畢竟搭設斥候工程算是童軍與行義的基礎 技能之一,但因為疫情影響,報名參加者只有四位童軍以及二位行義,反倒是服務員報名了 9 位之多。 本次活動主辦單位讓各團自行規劃所要進行的工程,我們團隊在茂熙團長主持討論之下, 決定了搭建四腳瞭望台加上垂降檯面,讓瞭望台功能不僅只有爬上去,還可以利用垂降回到地 面。活動前一週,崇善主辦團告知,星宿海童軍團報名了四位女團長及一位女行義,因為她們 五位女生都沒有架設斥候工程的經驗,所以就併入北極星團一起搭設四腳瞭望台。全部 20 位 夥伴 , 除了我跟茂熙、錦龍,加上永承在音比沙搭過 , 其他人都是沒有做過斥候工程的經驗, 因此,茂熙團長認為必須先進行教學解說,然後才開始搭設瞭望台。因為多數人沒經驗,所以 活動當天,就從講解開始,再實地操作。 開始搭設後 , 多數夥伴所綁的方回結因為不夠牢固或是繩結打錯,都被我要求拆掉重打 , 而夥伴們也都願意重複來過。就這樣地重複練習,逐漸地就能把方回結打到 80% 堅固,隨著 練習增加而越來越進步。

主委

電話:02-2305-7013 連絡信箱:scout.nssg@gmail.com 地址:100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 467 巷 10 弄 18 號

2


圖騰紀事

第二天早上,所有人一起把瞭望台站立起來 , 穩定度及牢靠度都很有水準 , 也很美觀。這 一座雖然不是我搭過的瞭望台中最牢固的 , 但卻是比例最好看的其中一座 (2.5 公尺比 1.8 公 尺 )。瞭望台的功能就是要讓人上去,所以一定要夠牢靠 , 才能讓大家站上去。整個瞭望台做 好後,所有人都一一登上,並進行垂降練習 , 垂降的體驗在茂熙團長的主持下十分的順暢,這 是很成功的一次設計,結合瞭望台以及垂降的功能。 崇善吳慶華團長說 , 去年工程營有 200 人參加 , 架設了四五種斥候工程, 但都因為不穩固 而有安全疑慮 , 所以沒有讓參加者攀爬。 他對於我們北極星團隊可以搭出這麼堅固的四腳瞭望 台並且能夠操作垂降 , 他感到十分敬佩。而且吳團長也給了我們不少的指導與批評,讓我們收 穫不少。 這一次,這一批 40-50 歲的服務員團隊 , 尤其一半是女生 , 大家能夠有這樣的好表現 , 架 設出一座有水準的瞭望台,我對各位的表現感到敬佩。另外也要提 , 本次活動中的 4 位童軍以 及 2 位行義夥伴,他們真的可以做得到超乎我預期的表現 , 綁工程結都很到位 , 甚至可以來教 服務員團長們怎麼打工程結 , 再加上年輕有力氣所以對於瞭望台架設貢獻很多。 這些夥伴在 本次活動學到經驗後 , 他們未來再次參加時就會更進步,就可以帶著北極星的童軍跟行義夥伴 們挑戰各種斥候工程。崇善工程營每年都辦一次,明年希望更多夥伴可以參與。 最後 , 要感謝崇善童軍團 , 他們主辦活動提供了 100 支新鮮竹子以及所有器材均無償供應 , 吳慶華團長甚至個人捐款贊助,揪感心。因此主辦單位原本是打算讓大家免費參加,但因為各 團的堅持所以活動還是酌收費用。 很多的團體都會也能夠操作童子軍的技能,斥候工程是幾乎只有在童軍活動場域才能看得到, 也只有童軍才有能力來展現。搭設斥候工程並不是只有把繩結綁得很緊而已,架設過程背後的 團結與分工以及架設前的規劃與討論才是重要的。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希望下一次,能有更多 人報名,有更多人就可以架設更大型或是更有趣的斥候工程。

3

服務。反哺。盡我所能。


圖騰紀事 來去古道聽故事 團刊阿編 整理記錄

感謝好伙伴的安排,趁著某個六日休假,幸運地和其他幾位伙伴一同前往瓦拉米步道。自 知體力不佳,對這段「聽說不難走」的路線倒也不敢掉以輕心。前一天前往花蓮玉里,待一個 晚上後隔天至步道登山口前行。這次很幸福的有當地布農族的講師跟我們一起,除了有大自然 的美景陪伴,走到哪就信手捻來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 瓦拉米步道是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全長約 13.9 公里。這是以前布農族人生活的 區域,在日治時期還有很多日本人設置的駐在所。步道沿著庫拉庫拉溪(沿途有很多無患子 喔! ) 緩上,沿途會經過山風、佳心、黃麻等地點。在登山口整裝的同時,看向前方平緩的步道, 心情放鬆了不少。 出發一小段後,跟我們一起前往的講師還有布農族耆老停下來,帶著我們進行入山儀式。 耆老說,要跟住在山裡的阿公阿媽們報告,我們這群小蘿蔔頭要進山了,請阿公阿媽們看顧我 們,讓我們行程順利。準備完畢,正式出發。沿途大家默默的行進,享受這翠綠的美景。出發 前有聽聞那兩日有熊出沒,不免有些擔心,不過 ... 看到沿途的告示牌,好像該擔心的是熊哥 本人? 走到佳心稍作休息,耆老帶我們往下去看複製的石板屋,布農族人的家屋,左右對稱,裡 面的設置原始卻又不失智慧,冬暖夏涼,而且堅固牢靠,保存期限隨意就來個百年起跳。回到 步道上,簡單的吃完午餐後,我們和一日遊的伙伴道別,要繼續往前走了。以前有摸黑走山路 的經驗,發現下午還有近 9 公里的路程等著,一時有點慌張,只好安慰自己說,一定是沿途的 美景讓我們貪玩,這樣舒服的景色真的不是天天有啊!

電話:02-2305-7013 連絡信箱:scout.nssg@gmail.com 地址:100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 467 巷 10 弄 18 號

4


圖騰紀事

我們趕在太陽下山前抵達瓦拉米的山屋,大家一邊休息一邊準備晚餐。我們原本的晚餐很 簡單,但一同前行的講師與耆老不知道從哪變出來好料給我們加菜,讓我們有頓豐盛的晚餐。 晚餐後又帶著我們去夜觀山裡的動物。我們很幸運地看到了飛鼠,也聽到了山羌的叫聲,夜晚 的山裡想不到這麼熱鬧。在這裡耆老又說了好多故事,我得在這裡賣個關子,伙伴們想聽的話, 自己去一趟吧! 隔天一早我們整理好就準備回程了。回去路上算是下坡,再加上想要去玉里吃美食,每個 人的腳步都快了不少。回程路上,我們也順道去拜訪了耆老跟講師們家族的家屋。雖然現在已 經是遺跡了,但看得出來當時也是很熱鬧的人家,前後左右不遠都還有左鄰右舍居住的痕跡 呢。(對了,還有養動物的屋子跟大穀倉)就算是下山,一口氣走這麼遠腳步還是有點跟不上, 除了抬頭看看漂亮的景色給自己打氣之外,還是得靠一點意志力、不然就是分散注意力了。 下山大家稍作休息及盥洗,回台北的最後一站就是玉里有名的臭豆腐了。不得不在這裡打 個廣告,臭豆腐真的很好吃,但也得說,真的很臭(哈哈),雖然離臭豆腐的爐子很遠了,但 我們最後還是帶著一股淡淡的臭味回到台北。 不管是哪一個民族在哪一個地方居住生活,都會有著不斷經驗累積下來的生活智慧藏在其 中,當我們身在那個地方的時候,務必懷抱著認真尊重的心,才能體驗到有趣的事物。而我們 總是認為人類是很厲害的物種,但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還是脆弱的不堪一擊,尊重虔誠的心態才 有可能讓我們全身而退,在山裡面,阿公阿媽的的先人智慧還是要聽啊!

5

服務。反哺。盡我所能。


圖騰紀事 初體驗—線上團集會 女童軍 301 團 洪玉娟

2020 是一個很令人難忘的年,一月份開始因為新冠肺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迫使從農 曆年後的校園暫停開放至四月底而一直延續到七月中,這也使得我們的團集會被迫暫停,但是 團長們並沒有因為這樣就停止想著如何讓女孩們延續團集會的活動,幾番討論後我們決定先採 用一次線上團集會的方式來試試。 幾位團長們先進行第一次的測試,感覺效果不錯,只是可惜的是這個 App 因為有資安問 題,也擔心家長們有疑慮,所以後來我們決定換 App,連續幾個晚上又測試了幾個視訊軟體, 決定了要使用的軟體後就期待女孩們跟我們一起進行線上團集會了。 當天上線的團長有在團部的、工作室的,還有遠在花蓮瓦拉米的,只是團長們都獻聲獻臉, 上線的女孩們都很害羞的沒有開鏡頭,應該不想讓我們看到吧!哈哈。 跟女孩們一起分享這段時間大家做了什麼,面對疫情我們可以做什麼,練習洗手,還教大 家一首在回到螢橋進行團集會時可以跟其他女孩問好的[問侯歌],很開心可以用這樣的方式 來進行,很久沒有看到大家了。 下次團集會也是一樣的時間喔 ...... 只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敬請期待!

電話:02-2305-7013 連絡信箱:scout.nssg@gmail.com 地址:100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 467 巷 10 弄 18 號

6


專欄-童軍史略 童軍史略一書係王國輝伙伴收集史料編彙整 理而成。本是為了演講而準備,後經許多伙 伴的邀請,故以幽默風趣、平易近人的筆法 編寫成冊,再以多位伙伴協助編校、排版, 但 礙 於 經 費 尚 未 出 版, 本 刊 節 錄 數 段, 除 留下史料外,也冀望拋磚引玉,若童軍史略 一書,成功出版,還請各位伙伴大力支持。

海德公園裡的猴死囝仔 進入正題之前先講一個 19 世紀倫敦的有趣 現象,那個年代還沒有鬧鐘這玩意兒,倫敦城西 有需要早起進城工作的人,會雇人在外頭叫醒他 們。 這 群 稱 之 為 knocker-upper( 往 上 敲 窗 者 ) 的 婦 人 或 是 老 先 生, 通 常 他 們 的 biphasic sleep (當時的作息法 , 日落後先睡一覺 , 半夜醒來幹活 兒或是與鄰居朋友聊天兒,到天快亮了再睡個回 籠)第二段就睡得晚一點,客戶期望起床時間到 的時候,他們會拿棍子,或者用一個細長管子吹 射乾豆來敲擊客戶的窗戶,直到客戶推窗回應為 止。 那 個 吹 豆 子 的 管 子, 就 叫 做 Peashooter。 (朝客戶窗子吹 peashooter 的阿桑) 另外,在街頭會有把馬路上的馬糞等穢物掃出一條過道來,好讓行人可以無礙的橫越馬 路的人。這不是正式的行業,都是窮苦的人幹的活,眼尖手快的看著有紳士往這兒來就趕快 掃開一條道兒讓他可以通行,好賺取一點賞錢。這樣的人叫做 crossing-sweepers( 過街清掃 者 )。在 19 世紀中倫敦海德公園裡很時興在湖裡放模型帆船來玩 , 無論大人小孩都很興趣這 個活動。

(在街口討賞錢的 crossing-sweepers,過街清掃者)

7

服務。反哺。盡我所能。


專欄-童軍史略 貝登堡和他的兄弟們也很愛這玩意兒,不像圖中的紳士或小孩放一隻過過癮,這群孩子常 常一傢伙就放它個十來艘當作船隊來玩。很受公園的肥敦敦的 Park-Keeper 公園管理員側目。 放船放煩了,就在公園裡放風箏,(這算是從海童軍進化到空童軍的概念嗎?)年輕的貝登堡 技術特別好,總能把風箏放得比別人都高。放著放著不過癮了,這個瘦小精實的小毛頭就爬到 樹上,盡往那最高的樹枝上站,好把風箏放得更高一些。這種危險的舉動當然會被公園管理員 吹哨驅逐,但是這群孩子沒在怕的,因為他們手腳俐落逃得快啊。 最搗蛋的就是這個 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 Powell 了,每次做這種事,他懷 裡還總揣著兩三隻敲窗人用的吹豆管,跑給公園管理員追的時候還不忘向追逐者發射乾碗豆。 貝登堡出生時家住在倫敦小熊的家鄉帕丁頓一帶,那附近有火車經過,他打小就喜歡一個橋上 看橋下火車經過,讓火車冒出的蒸氣與煤煙把自己給淹沒。搬到海德公園附近後 , 還經常跟兄 弟們回到那座天橋上看火車。 每次火車一來,蒸氣和煤煙往他們身上竄的時候,這些猴孩子就樂得好像東歐北非一帶穆 斯林苦行僧跳的 Dervish Dance 一般不斷的轉圈,嘴裡還呼呼喳喳的樂著。把附近優雅的住 戶們搞得很崩潰,不免又上演一次次大人喝斥猴囝子竄逃的戲碼。 這些搗蛋行為多少都會投訴到貝登堡母親那裏去,但這個媽媽對孩子只盡力加強這些孩子的基 督信仰,對這些瞎搗蛋的事情不直接斥責的。(圖三,海德公園放小船是當年倫敦市民流行的 休閒活動) 這種教育方式不會壓抑小貝登堡的奔放活力與機巧,同時也薰陶了他的靈性。因此在 1865 年 2 月 26 日,8 歲的小貝登堡就給自己寫了「我長大後奉行著規律」這樣的短文: "I will have the poor people to be as rich as we are (which was not saying much). Also they ought by right to be as happy as we are. All who go across the crossings shall give the poor crossing-sweepers some money, and you ought to thank God for what he has given us. He has made the poor people to be poor, and the rich people to be rich,and I can tell you how to be good. Now I will tell it to you. You must pray to God whenever you can but you cannot be good with only praying, but you must also try very hard to be good." 「我將讓窮人與我們一樣的富足 ( 其實也沒在多有錢就是了 ),同時他們應該有權與我們同等 快樂幸福。所有過馬路的人都該給窮苦的過街清掃者一點錢,同時你該感謝上蒼賜予你的所 有。他安排了窮人窮,富人富;而我可以告訴你該如何為善。現在讓我告訴你吧,任何你可以 的時候,當向上帝禱告。但僅靠祈禱不能使自己變得美好,但也必須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 這個猴死囝仔,仰賴著靈性的成長,讓他的小搗蛋小機靈,終致往好的一面發展,說來這 位母親的教養方式,還真是有他深邃的智慧啊。

(海德公園放小船是當年倫敦市民流行的休閒活動) 電話:02-2305-7013 連絡信箱:scout.nssg@gmail.com 地址:100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 467 巷 10 弄 18 號

8


國際新聞 國際童軍新聞

新聞來源:https://www.scout.org/

六大青年組織保護世界就靠各位了!世界基督教青年會聯盟(YMCA)、世界基督 教女青年會(YWCA)、世界童軍運動組織(WOSM)、世界女童軍和女童軍協會 (WAGGGS)、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IFRC)、愛丁堡公爵國際獎基金會。 這六大青年組織點燃青年的同情心,讓年輕人了解做事的潛力,並有能力去完成。身 為其中之一的我們,在防疫的過程當中,能夠持續透過社區的志願活動,來建立社會 聯繫以及歸屬感。

2020 年 1 月菲律賓塔拉火山 (Taal Volcano) 爆發後, 該地區的童軍透過人道救援組織向社區捐贈了衣物、 盥洗用品和食物。菲律賓童軍總會的秘書長說,這是 一個童軍可以提供協助的機會可以讓大眾知道,在災 難時期總是可以依靠童軍。

9

服務。反哺。盡我所能。


回味無窮

主題式徵稿《童軍文物大搜密》 每次的活動都留下了精彩回憶在腦海中,但活動結束後帶回家 的文物紀念品呢?是不是被遺落在家中某個深處、某個角落呢?或 是每每看到這些富有深藏意義的紀念品或童軍相關文物,值得被人 讚揚或是經驗的累積傳承,卻苦於無人可分享呢?編輯小組這次擴 大徵稿,邀請伙伴們將身邊有意義的童軍文物分享給其他伙伴! 投稿信箱:scout.nssg@gmail.com 投稿格式:請將想與我們分享的文物拍照,以及介紹文物的文字 (150 字以上)寄到上述信箱,並註明投稿者姓名及所屬團次,我 們將擇期做專刊分享給各位伙伴! 歡迎踴躍投稿!

誠徵:活動小記者 每個活動的背後都有著數不清的小 故事及工作團隊的堅持,不論是大 人的小事還是小孩的大事,誠徵熱 血伙伴在第一線給我們最觀察入微 的報導!

詳情請洽 scout.nssg@gmail.com

誠徵稿件 投稿信箱:scout.nssg@gmail.com 投稿對象:不限,服務員、夥伴、 夥伴的家長皆可 投稿內容:參加活動的心得或 服務感言抒發 投稿格式:800 字以內,請註明投稿者 姓名及所屬團次,另請附上 與投稿內容相關之照片一至 二張 歡迎踴躍投稿!

電話:02-2305-7013 連絡信箱:scout.nssg@gmail.com 地址:100 台北市中華路二段 467 巷 10 弄 18 號

1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