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ute read
你不知道的草地音樂祭(下)
from OBSERVE.NTHU 清華雙週報 VOL.06
by 清大媒創
清交草地音樂祭(以下簡稱草音)在 11 月 20 日晚間圓滿落幕,雖然本文出刊時距離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但筆者身為這次清大舞台的總召,還是希望藉此機會感謝每個參與的人,也謝謝周圍系館師生的包容,才讓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在上篇主要解答一些時常有人詢問的問題,而此篇文章在解惑之餘,也會提到關於整個草音的籌備與秘辛。
Advertisement
清交草音兩樣情?
許多人會問,兩校的實質合作到底有哪些?為何清大與交大草音風格如此迥異?首先,清交兩校共同合作的部分主要為「宣傳與時程」及「周邊紀念品」。雖然這是兩校合辦的音樂祭,但實質上要全盤合作進行仍有一定難度。且今年交大與校方藝術季合作,對於活動整體規劃與想法,或多或少還是會被限制住。因此除了上述必須要合作的部分,其他諸如歌手、贊助商、市集、學生團體等等,都是各自作業,基本上也不會互相干涉。
歌手陣容如何決定?
歌手邀請的部分,除了都是筆者本身非常欣賞的歌手之外,還須考量在極為有限的預算內,組合效益最大的模式。配合歌手檔期是一大重點外,同時也須顧及到各個不同面向的聽眾,更重要的是,希望邀請來的歌手,是真的能帶動校園中「創作與音樂」的風氣。
草音的初衷與主旨其實是給「兩校學生」一個表演的舞台,歌手反而不是主角。如何藉由歌手帶來人潮,同時也不全盤搶走學生團體風采,平衡取捨並不容易,這也是往後的主辦人需要繼續思考的問題。
幕後推手辛酸淚
許多人會想知道這樣一個大型活動,籌備團隊是不是也很龐大呢?草音的籌辦是由學生會活動部負責,而本次投入團隊的一共只有七個人,其實許多相對小型的活動,籌備人員可能都還不只七個。而因為這樣只好身兼硬體、歌手評審、市集、贊助商、設計的接洽,以及部分圖文的產出與場地洽談。尤其中間還面臨換場地的問題(詳細內容記於〈你不知道的草地音樂祭(上)〉),也造成不小的壓力。但值得慶幸的是,雖然籌備人員不多,但每個人都非常積極認真地做好份內的事情,包括接洽表演團體、對外聯繫、行銷等等,都分擔了不少的工作,也非常感謝活動當天前來支援的工作人員。
整體來說,雖然從各個平台看到的評價似乎以正面居多(也有可能是同溫層太厚),但還是有些可以著手改進的地方,像是因為人力不足,許多地方沒辦法做到很完整,還有因為預算有限而無法將整個活動以錄影的方式記錄下來,也是令人覺得非常可惜。
在〈你不知道的草地音樂祭(上)〉文中曾提到,清大喜歡音樂、靠音樂抒發心情的人其實很多,但這種大型的音樂活動卻相對非常少,個人認為活動不見得要更多,但至少希望草地音樂祭的品質與規模能夠不斷延續下去,並且一年比一年更好。
看到這裡,如果對草音的籌備也有興趣的話,歡迎隨時加入學生會活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