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驻校作家 开幕茶会及作品展
【问候语】 因为父亲爱书,很小的时候就从父亲的藏书里接触了小说,小学五年级初读巴金的 《家》《春》《秋》,读得眼泪直流,此后不知不觉为小说着迷 十七八岁糊里糊涂写起小说,全靠胡思乱想,人生路一步步走下去,听多、看多了, 尤其后来长期从事采访工作,经历了自1980至1990年代新加坡在语言、教育及文化上无语 而巨大的转变,发觉生活里尽是教人欲语还休的小说素材;自1980年代中至本世纪初,创 作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描绘了一群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被牺牲的一群, 虚构的故事与人物,他们的失落与悲伤,作为作者,我却为之不安。回头望去,仿佛已是 一个远去的时代,但又未必…… 长期从事采访工作,作为一名写小说的记者,我一直觉得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有极其 微妙的关系。小说很多时候取材于现实,但人间万象相较于小说世界之曲折难料真是不遑 多让。许多触动人心的小说,虽然交织着小说家的想像与虚构,却也来自小说家对生命、 人性与人生的体验与领悟。 有机会到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是一种缘分,而小说创作发展至今有太多值得探讨 的空间,希望与同学们一起走进这个有无限可能的创作地带,漫游繁花盛开的小说园林, 分享、分析,借鉴中外一些经典小说的创作技巧,探索不同小说家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