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和 愛上帝?
如何教導兒女認識和愛上帝? 大多數的父母都熟悉申命記 6 章 4-9 節的吩咐,要將上帝的誡 命“殷勤教訓”兒女。但是,將有關上帝的知識和祂的慈愛 銘印在孩子的心靈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在生活中如何實 踐呢?作者白瑞雪博士( Patricia Batten)探索了這條命令,
並分享她自己的見解,同時提出了實用性的指導,讓我們知 道如何教導兒女認識上帝是誰、祂做了什么,以及我們當如 何回應祂。
白瑞雪 (Patricia Batten)和家人自2007年就住在波士頓,她 在戈登康威爾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 任教,並著有關于父母如何傳承信仰給兒女的書籍 ( Parenting by Faith: What Jesus Said to Parents)。她和丈夫 瑞奇特別感謝上帝賜給他們孩子,這幾個孩子每天都會帶給 他們無限的驚喜。
歡迎瀏覽我們的網站 simplified-odb.org/ds ,閱讀不同主題 的探索叢書。
許多人支持靈命日糧事工,即使是小額奉獻也能聚沙成塔,幫助我們將改變生命 的聖經智慧帶給他人。
odb.org | simplified-odb.org


前言
教導兒女認識和愛上帝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 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 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 申命記 6
章6-7節)
如果能有一本操作指南
,讓我們可以按照步
驟教養兒女,使他們會體貼人、有禮貌、善 良且堅韌不拔,這豈不是很棒嗎?但如果有比這些 品格更需要我們看重的呢?如果你能給自己的兒女
打好堅實的根基,使他們能更好地應對人生中各樣 的風暴,那會怎樣呢?
在這本小冊子中,作者白瑞雪博士( Patricia
Batten )探討了在這複雜的世界中教養兒女的挑 戰。她從申命記 6 章 4-9 節中對上帝的信仰宣告
示瑪 ( Shema ) ,找到了實用的指導,讓我們能用 以教導兒女認識上帝是誰、祂做了什么,以及我們 當如何回應祂。
其實,沒有任何可以套用的公式能讓我們教養 出完美的孩子,但藉 着 將上帝的誡命殷勤教訓兒 女,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堅實的根基,並引導他們 行走在上帝所預備的人生道路。
靈命日糧事工
目錄
(一)
誰應負責將上帝的道殷勤教訓兒女?.....5
(二)
要將什么 殷勤教訓兒女?. ............ 11
(三)
盡一切愛上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 17
(四)
應在何時何地將上帝的道殷勤教訓兒女? 27
(五)
不完美的父母如何將上帝的道 殷勤教訓兒女?...................... 35
作者:白瑞雪(Patricia Batten)
譯者:沈振華
編輯:鐘怡靈、蘇鳳嬌
審稿:金玥璽、朱尉寧、譚慧婷、謝翠玲、劉芸仙、羅婉儀、 許美如、高良維
封面與內頁設計:覃玉麗
內頁影像:Shutterstock
本書內容改編自白瑞雪(Patricia Batten)的英文著作(Heart, Soul, and Mind: Raising Kids to Know and Love God)。
版權所有 © 2024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請勿翻印。
所有的經文若無特別註明,則表示引自和合本聖經。
Simplified Chinese "How Can I Raise My Children to Know and Love God?"

(一)

誰 應負責 將上帝的道
殷勤教訓兒女?
在教導兒女認識上帝
和基督信仰時,你有沒
有遭遇過困難?我有,而且有好多次。
一天早晨,當三歲的兒子拖 着 沉重的步伐走進 廚房時,我立刻意識到 有些不對勁 ,因為 小孩子 走
路不會 這 么 費勁 ,他們總是活蹦亂跳 的 。接 着 我聽
到他用力吸鼻涕的聲音,那的確很誇張。其實,孩 子們就是想向你證明他的鼻塞有多不舒服,樂于 讓 你知道他的狀況。
兒子走到我身邊,把鼻子高高翹向天空,就 像狗嗅聞氣味一樣。“ 你 看!”他說:“我感冒 了。”他的鼻子又紅又腫,鼻腔濕黏,鼻孔堵塞。
“妳想聽嗎?”他問道。(我當然 想 聽呀,哪個媽
媽不想聽聽孩子鼻塞的聲音呢?)
“ 好啊! 讓我 來 聽聽你鼻塞的聲音 哦! ”我儘 量帶着輕鬆的語氣說道。
他把雙肩拱起,抬到了耳際,似乎想吸盡廚房 裡的所有空氣,但 鼻子塞住 了。鼻塞使他無法用鼻 子呼吸,感冒讓他無能為力。
“看,我無法呼吸了!”他低聲說話,發音也 模糊不清。
然后,這小傢伙說了一句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話:“上帝昨晚沒有聽我的禱告。”
“祂沒有嗎?”我問道。
“沒有!我求祂拿走我的鼻塞,但祂沒有這么 做。祂沒有聽見我說話。 媽咪, 祂為 什么 不聽我說 話呢?”
我那學齡前的兒子臉頰通紅、睡眼惺忪,對 上帝感到失望, 只能 向我尋求解答。此時我不禁
感嘆,向上帝發出無聲的抱怨: 上帝啊,祢 為何 不醫治我兒子的感冒?或至少緩解一下他的症狀
呢?我一直在努力教導他認識 祢 ,他也向 祢 禱告 了!如果 祢 醫治他的感冒,他 一 定會體驗到 祢 的
真實,知道 祢 關心他,並會將榮耀歸給 祢 。但現 在,我該跟他說什么呢?
小男孩 流 着 鼻涕,完全沒意識到我內心情緒的
翻騰,只抬頭望着我,耐心等待我的回答。
儘管接受了多年的正規神學訓練,我 發現自己
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兒子 這 發自內心的問題。我給
了他一個 笨拙 的回答,然后,在接下來的 48 個小時
裡 ,我一直思考 着 這個問題 。我覺得很灰心,難道
我在信仰上給他的教導失敗了嗎? 具有挑戰的誡命
你呢?你曾否嘗試笨拙地回答一個發自內心的
問題?或是質疑自己笨拙但發自內心的回答?你曾 否覺得自己的回答是錯的?
在那個時候,或許你會認為父母應該把這樣
的問題留給在信仰方面有研究的人,如牧師、傳道 人、主日學負責人和老師。
7
但從摩西時代開始,上帝就已經要父母教導兒 女在信仰方面的事。
在以色列人即將進入應許之地時,摩西提醒 他們有關上帝的誡命和律法,並說:“我今日所吩 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
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 論。”(申命記6章6-7節)
摩西的話強調,父母要負責兒女的宗教教育。
他清楚明確地吩咐所有的父母:教導你的兒女認識 上帝。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為此感到重擔壓肩頭。要 將上帝的誡命殷勤教訓他們的兒女,該怎么做呢? 首先,總共有613條的誡命、律法和規條!他們又該 從何處着手呢?
不僅如此,“殷勤教訓”有銘印、鐫刻、諄諄 教誨、深刻地教導的含義,這個字和十誡被 鐫刻 在石版上是同樣的意思。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的工作,而是需要經驗豐富的工匠一點一畫地鑿出 來,為的是要留下深刻且持久的痕跡。
身為 21 世紀的基督徒父母,我們負有同樣的責
任,要與兒女分享我們的信仰,但這其中也存在 着 一些差異。
首先,現今的父母是生活在恩典之下,而不是 在律法之下。我們不是要給兒女刻下一長串的規章 條例,而是要殷勤教導兒女愛上帝,以此回應上帝 的恩典。
其次,我們並非獨自承擔這項責任。聖靈會引 導並鼓勵我們走好每一步。馬文·韋爾森( Marvin R. Wilson)著有《基督徒之父是亞伯拉罕》,他在 這本探索基督教信仰根源的書中說:
因為種種的原因,可能是忽視、方便或失 責,教會常常取代了家庭的角色。但上帝的教 會從來都不應該取代家庭。在上帝的計劃中,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家庭應承擔的主要責 任,就是向每位家庭成員傳遞基督信仰的價值 觀,並確保他們得到屬靈的糧食,生命能夠茁 壯成長。
• 請花點時間反思申命記6章20-25節。當兒女詢問 父母上帝所賜 的 律法 有什么 意義時,父母該如
何回應?你會如何 將 上帝的這些吩咐 ,應用在 現今的世代?
• 在教導兒女認識上帝時,你會信心滿滿還是感 到不安呢?為什么?
• 請列出目前你的兒女 正從哪裡或哪些人 (包括
你自己) 學習 認識上帝。 請 為那些教導你兒女
的事工和人員禱告,並感謝上帝。祈求上帝賜 你智慧,使你能堅持不懈地將上帝的道殷勤教 訓你的兒女。

(二)

要將什么 殷勤教訓兒女?
古以色列人教導
他們的 兒女 關于上帝的哪些
事呢 ?申命記 6 章 4-9 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 佳的起點, 這段經文 以前是猶太信仰 的基礎經文 , 現在仍然如此。第4節通常被稱為示瑪(Shema),
取自該節的第一個希伯來文,意思是“你要聽”。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 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
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 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 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 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 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這極可能是耶穌在 幼年 時期學習的第一段經 文。 在 祂 蹣跚學步時,祂 的父親約瑟必定會教導祂 這 段 經文,而祂在三歲前 就已經 將 這段經文 牢記在 心。事實上, 當時 所有 猶太民族 的小男孩都會從他 們的父親學到這段經文。
示瑪 是銘記在耶穌心中的 一段 經文,深深 地 鐫
刻在祂的知識寶庫裡,以至于祂 在 成年 之 后, 也 可
以輕而易舉地汲取 這段經文中的精華 。當法利賽人 問耶穌最大的誡命 是什么時 ,耶穌 回答他們時 就 引
用了這一段經文(參閱馬可福音12章28-30節)。
“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 亙古不變的宣告
示瑪 的第一部分是一則信仰的宣告, 而 不是 禱告。“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這一宣告 表 達 了 對 上帝的基本 信仰 。事實上,以色列百姓承認
耶和華是他們的主,而且是獨一的 真神 。這也就是 說,主耶和華是我們的上帝,祂是唯一的神。
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祂是他們的上帝。他 們需要確認上帝是他們的主,是將他們從埃及為奴 之地拯救出來的那一位。他們也承認 上帝 是 獨一 的 真神 。以色列人 的周圍都是 異教國家 ,這些國家 崇 拜不同 的 神明 。以色列人與這些 鄰 近的國家有所 區 分 ,因 他們單單敬拜獨一的上帝,就是那位將他們 從為奴之地拯救出來的主。
以色列人 經過將近四十年的曠野漂流后, 來到 了 應許之地的邊緣 。在這暫居之地, 摩西提醒他們 有關 上帝的大能作為。上帝曾用令人敬畏的作為拯 救了以色列人,使他們知道耶和華確實是上帝,是 獨一的真神。正如摩西在申命記4章32-35節所說:
你且考察在你以前的世代,自上帝造 人在世以來,從天這邊到天那邊,曾有何民 聽見上帝在火中說話的聲音,像你聽見還能 存活呢?這樣的大事何曾有,何曾聽見呢? 上帝何曾從別的國中將一國的人民領出來, 用試驗、神蹟、奇事、爭戰、大能的手和伸 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像耶和華你們的
上帝在埃及在你們眼前為你們所行的一切事 呢?這是顯給你看,要使你知道 唯 有耶和華
祂是上帝,除祂以外,再無別神。
對今天的基督徒父母來說,這則宣告意味 着 什 么呢?關于上帝,我們這些基督徒父母究竟應該教 導兒女什么呢?
我們要教導他們,那位藉
着
耶穌基督啟示自己 的上帝就是我們的主,而且祂是唯一的真神。上帝 不是眾神之一,更不是眾神當中最好的選擇,祂是 獨一的真神。上帝藉 着 基督復活的大能、神奇的作 為,將我們從罪的捆綁中拯救出來。
當然,在我們現今的文化中,要做出這樣的宣 告可能很難讓人接受。我們的兒女在學校和玩耍中 所接觸到的許多孩子,從小就對上帝有不同的認 識,或者相信了不同的神。在信仰方面,有些父母 希望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然而,我們需要教導自己的兒女這則信仰宣 告,即使它並不太受歡迎。我們將這信仰宣告教導 兒女,是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兒女會自己做出這樣的 宣告,並將之傳遞給下一代。
殷勤教導信仰⋯⋯要帶着憐憫和恩慈
雖然幫助我們的兒女堅定地宣告相信上帝很重 要,但同樣重要的是要教導他們,在與他人分享信 仰時,必須要帶着愛心和寬容。
對于這位在耶穌基督裡啟示自己的上帝,並不 是每個人都相信祂是獨一的真神。當我們講述有關 上帝的真理時,當謹記使徒保羅給歌羅西信徒的教 導會很有幫助:“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 着 和氣,好
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 西書4章6節)
反思
• 你背誦的第一句經文是什么?是誰教你的?多
年來,這節經文如何鼓勵你、給你力量、讓你 知罪,或給你安慰?
• 選擇一節經文並與你的孩子一起背誦。

(三)

盡一切愛上帝: 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如果我們真正相信
, 這位在耶穌基督裡啟 示自己的上帝就是拯救我們的獨一 真神 , 那么 我們就 應該 以愛和敬拜來回應祂。申命記 6 章 5 節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 帝。”這就是 最大的誡命 ,摩西的意思似乎是說:
“你要用一切所有的來愛耶和華。”
用我們所有的一切來愛上帝,意味 着 用我們的
心靈、理智和雙手來愛祂。讓我們來仔細思考這三 方面的含義。
用心靈來愛上帝
我們透過 經歷和體驗 ,用我們的心靈來愛上 帝。這個領域包括感覺、情緒和態度。
以色列人藉 着 參加每年的各種節期活動,來表 達他們對上帝的愛。他們遵循農耕曆法的節日,不 僅慶祝豐收,也紀念上帝在歷史中的大能作為。
例如,在逾越節期間,他們吃的食物和苦菜,
提醒他們祖先逃離埃及的經歷。在住棚節期間,他 們前往耶路撒冷朝聖,並在帳篷裡住幾天,以此紀 念祖先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而當他們把羊或鴿子 帶到聖殿的院中宰殺,作為祭物獻給聖潔的上帝
時,他們體驗了對獨一上帝的敬拜。
所有這些和其他的經歷都使他們的態度、價值 觀和情感經受考驗和調整,最終讓他們的心靈在愛 和崇拜中轉向上帝。
今天,我們以類似的方式用心靈來愛上帝,就 是參加集體敬拜,在上帝的子民中間體驗祂的臨 在。在我們唱詩歌讚美上帝時,我們的心會充滿喜
但是,這類情感上的經歷並非侷限于集體敬拜 之時。當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看 着 襁褓中的嬰孩耶穌
時,內心深處肯定充滿了愛和敬畏。這份愛和敬畏 在敬拜中從她的心靈達到上帝面前。
同樣地,當我在臨睡前看望熟睡的孩子時,我 的心中充滿了對他們的愛。在我心中的這份愛,隨 着 我的讚美和感恩就會上達于天,這也是一種敬 拜。我並不是敬拜我的孩子,我是敬拜那位創造他 們並將他們託付給我的上帝。
用理智來愛上帝
“盡性”可以理解為“用理智”。在希伯來文 化中,這個字有時用來指思想、意志和慾望的來 源,類似于“心智”。我們盡性愛上帝,就會努力 想認識祂是誰、祂做了些什么,也想知道祂對我們 的期望。
當然,用理智愛上帝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閱讀 和研究聖經,上帝透過聖經向我們啟示祂自己,這
盡一切愛上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19 樂。當我們聆聽證道或領受聖餐時,聖靈會感動我 們的心。當我們目睹新信徒受洗時,我們的感恩之 情會油然而生。
是所謂的特殊啟示。
上帝也透過大自然來啟示祂自己,這就是 普遍 啟示。所有的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因此,當我們 研究上帝的創造,透過探索周圍的世界和各種學科 來發現祂的真理時,我們就是在用我們的理智來愛 上帝。
這也是我們可以與兒女一起做的事。將上帝和 祂的道路殷勤教訓給我們的孩子,並不侷限于一起 閱讀和學習聖經。
有一次,我們的一個兒子過生日時,收到了一
個蝴蝶園
一個養殖盒裝有五隻蠕動的毛毛蟲。
我們把這網狀養殖盒放在客廳裡,靜觀其變。幾天
后,我們看見毛毛蟲一隻接一隻爬上養殖盒的頂 部,各自找個地方結成繭。
約莫一週之后,毛毛蟲破繭而出,蝴蝶就出現 了!在隨后的幾天,我們將養殖盒打開,看 着 蝴蝶 在家中飛來飛去。從毛毛蟲轉化成蝴蝶的過程,上 帝創造的奇妙是顯而易見的,祂在大自然中啟示了 自己的某些特質。
透過閱讀聖經以及研究我們周遭的世界來認識 上帝,是我們用理智來愛上帝的兩個途徑。
上帝創造我們成為一個整全的人,所以我們身 體的所有部位,都要以愛來回應祂,包括代表我們 外在行動的雙手。
我們透過服事的行動來愛上帝。雅各書 2 章 14-26節指出,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我們參與宣 教、為無家可歸者提供食物、幫助某個家庭建造新 家,或在主日學教導真理,就是在用雙手愛上帝。
孩子們 都 非常善于用雙手愛上帝!記得有一個 聖誕節,我 看見 兒子們 圍坐 在一起,周圍堆滿翠綠 色 的 枝葉、紅色蝴蝶結、松果,以及色彩繽紛的聖 誕球和鈴鐺。他們 正 努力為他們的外祖母製作 一個 完美的聖誕裝飾。
從設計布置的角度來看,這個聖誕裝飾的得分 可能很低,但從我 母親 的角度來看,這卻是一個 了 不起的成就。孩子們在用雙手愛上帝。
心靈、理智、雙手的平衡 談到用心靈、理智和雙手 來 愛上帝, 我們的孩 子 可能會 更容易被 其中一個層面 所吸引 ,超過其他
兩個。身為父母,我們可能也會較傾向于其中的一 個層面。我們 甚至可能 會徘徊在這三個層面之間,
但通常會有一個或兩個層面較吸引我們。
關鍵 在于要取得 平衡。要找出你往往 最常 在哪 個層面表現出對上帝的愛, 這 可能 也 是你向孩子所 強調的層面。要 嘗試 給你的兒女機會, 讓他們 在所
有三個層面(心靈、理智和雙手)上愛上帝。
為什么 用 我們所有的一切愛上帝很重要呢?因 為祂是我們的上帝,祂向我們 啟示自己 並捨棄一切 來拯救我們,所以我們當盡一切所有來愛祂。
以順服愛上帝
然而,申命記第6章告訴我們,愛上帝還有另一 種表達方式,那就是順服祂。
當摩西告訴以色列人“以色列啊,你要聽” 時 ( 4 節) ,他 並不 只 是 要召集 這群人。他不是說: “聽 着 ,我們要開始了。”“ 要 聽”意味 着 “順 服”。聽上帝的話而不順服,就等于根本沒有聽。
摩西到底希望百姓聽 和 順服什么呢?聽 和 順服 誡命,為何 這點如此 重要呢?因為順服 表明 了對獨 一上帝的愛。
同時, 我們也不要忘記 ,以色列人不順服的次 數遠遠多于順服的次數。儘管他們不斷領受上帝的
恩典和眷顧, 卻 仍轉身悖逆上帝。他們靠 着 上帝大 能的手,得以離開埃及,卻一而再,再而三地 違背 拯救他們的上帝。
我們 的情況 與他們有差別嗎?這樣我們還有希 望嗎?
答案很簡單:是的,仍然有希望!
想想看:當耶穌在孩提階段,第一次背誦申命 記 6 章 4-9 節時,很可能還住在埃及地,就是祂與家 人逃離希律王的憤怒 , 作難民時所居之地。接 着 ,
耶穌也品嚐了“從埃及出來”的滋味,但與以色列
人不同的是,祂完全順服上帝的律法,祂盡心、盡 性且盡力,毫無保留地愛上帝。
我們不僅有基督作 為如何 順服的榜樣,還有我 們這位救主差遣的聖靈幫助我們順服。
均衡的教導:聖經真理或順服?
父母注重某一方面而忽略 了 另一方面,會 怎么
樣 呢?如果我們教導兒女 順服 上帝,卻沒有教導他 們認識上帝到底是誰,又會如何呢?
盡一切愛上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23
答案是:他們的順服並非出于對上帝的愛,也 不會是 對 上帝的恩典和榮耀 的回應 。這種順服會滋
生怨恨,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在經歷人生的痛苦時 就蕩然無存。
或者,如果我們只教導兒女上帝是誰,卻從不
與他們談論他們對上帝的回應,會 怎么樣 呢?最終 會給他們這樣的印象:正確的答案比 正直 的生活更 重要。他們或許能夠滔滔不絕地說出有關苦難的聖 經經文,卻不知道如何幫助遭受苦難的人。
有些父母 過分 注重順服, 而另一 些 父母則很少 教導有關上帝的聖經真理。為什么呢?這可能是因 為對我們來說, 這個教導 比另一 個 更容易 、更自 然 。
一個 是 在我們作為父母的 舒適 範圍裡 , 而 另一 個則不是。
學習自我充實
當某 些事情超 出 我們作為父母的舒適 範圍時 , 我們就需要找出填補不足的方法。
如果 “ 心靈 ” 的層面 是我們的不足之處 ,那么 我們可以考慮為 孩子 們提供更多的方式, 來體驗 敬 拜並瞭解 救恩的意義 ,比如 鼓勵他們 在聖誕慶祝活
如果我們在傳遞信仰的“理智”部分有困難, 那些關于基本教義的資源會有所幫助,或者我們需 要一本教導基本信仰的問答手冊。
如果“雙手”需要更多活動,我們可以尋找服 務他人 的機會 。許多服事 都 可以在家中完成。我們 可以為老人院的居民 烤 餅干,可以探望獨居的孤獨 老人,或幫忙分發食物給貧窮人。
對于教導兒女認識上帝的任務,我們之中有人 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毫無準備。但我們 不必灰 心 !因 着 上帝 的恩典和憐憫,祂讓我們可以遵循日 常生活的自然節奏,來教導兒女學習祂的真理, 祂
也賜下聖靈來幫助和引導我們。
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作為耶穌基督的跟隨 者,我們已經有了聖靈,這是一份無價的禮物,並 賜給了每一位信徒。聖靈會引導我們,為我們代 求,安慰我們,並且教導我們(參 閱 約翰福音 14 章 26節;羅馬書8章14、26節)。
父母們,在養育兒女的任務上,我們不是孤軍 奮戰。聖靈並非遙不可及,上帝的靈住在我們裡 面,我們可以倚靠祂,在一切不足上向祂支取力
盡一切愛上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25 動中扮演一個角色,或參加基督徒音樂會。
量,成為合上帝心意的父母。
反思
• 你通常如何愛上帝:用你的心靈、理智還是雙 手?你在哪方面可以學習更愛祂?
• 在 你 教導兒女的 舒適 範圍 之外 ,你希望自己能
在哪方面有所成長?你可以採取哪些步驟?
如何教導兒女認識和愛上帝?

(四)

應在何時何地
將上帝的道殷勤教訓兒女?
你有沒有想過
,當摩西告訴那個時代的父
母,要把上帝的誡命殷勤教訓兒女時,他們
是否會感到焦慮和無法勝任?他們是否會覺得自己 的腦袋已經塞滿了許多責任,再沒有余力將上帝的 律法殷勤教訓兒女?
畢竟,這些父母已經承擔了許多責任,除了傳 承信仰的角色外,他們還忙于重大的遷移,要從曠
野邁向應許之地。他們 正在 收拾行裝,向新的家園 邁進,那不是一個鄰近的新住家,而是一個已經住 着許多異教徒的新國家。
巨大的變化在他們周遭不斷發生,這些父母在 應對生活中的重大挑戰之際,仍需要教導兒女信仰 的功課。
他們該怎么做呢? 在生活中教導兒女
多年前,我和丈夫搬家到另一個社區。我們的 新家距離舊家只有幾公里,開車只需六分鐘,但 我
們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將所有搬過來的物品歸置妥 當 。我們搬家的壓力遠不及以色列人所經歷的變 遷,但仍然讓我們忙亂不堪。
實際上 ,教養兒女認識上帝是無法脫離日常生 活的, 無論是 在工作或婚姻 遭遇困難 時,在與流行 感冒或經濟壓力對抗時,在照顧年邁父母或服事社 區時, 或是 在打掃居所 和 確保家人有足夠食物時 , 都要如此行。
我們 教導 兒女認識和愛上帝, 同時也 調停 他們 兄弟姐妹 之 間 的爭端,為他們提供如何應對霸凌的
實用建議,應對 他們 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以及健 康和行為偏差等問題。
我們靠着上帝的幫助 ,一邊過 日常生活 ,一 邊教導兒女認識上帝,這正是上帝的本意。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將上帝的誡命殷勤教訓他 們的兒女, 並 告訴他們 應 當在何時何地這樣做: “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 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 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命 記6章7-9節)
換句話說,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兒女認識 上帝。
正是在 日常生活 中,我們要 殷勤教 導 兒女 認識 上帝 。無論是我們拖 着 他們走出家門趕搭校車,從
學校接他們前往補習班,還是 在 家烹煮餐食、打掃 房屋,都可以將上帝的道銘刻在兒女心中。
⋯⋯當你坐在家裡
想想你和孩子們一同坐在家裡的時光。
你腦中會立刻浮現出吃飯的 時候 ,尤其是孩子 還小時,尚未參加各種活動,你如何能在晚餐時將
應在何時何地將上帝的道殷勤教訓兒女? 29
上帝 銘刻 在孩子的心頭?你可以花點時間暫停一切 活動,做謝飯禱告,這是提醒他們尊崇獨一上帝的 一種方式。
建立一個
有規律 的禱告模式,並給孩子禱告的 機會。我們有四個孩子,其中一個經常為家中養的 兩隻狗和一隻貓作真誠的感恩禱告,而不是為他的 兄弟或父母 禱告 !但這是好事,因為他在與上帝交 談,並學習感謝獨一的上帝。
其他的禱告時間 可能 就不那么 容易 預測了。當
有需要時,就抓住機會與孩子一起禱告。或許你的 兒子正擔心即將到來的考試,或者你的女兒正與朋 友發生一些不愉快,那就即時禱告,不管 我們 是在 巴士或地鐵上,還是正在家裡折疊衣服。
腓立比書 4 章 8 節 列舉了一些特質 :“凡是真實 的、凡是可敬的、凡是公義的、凡是清潔的、凡是 可愛的、凡是有美名的,若有 什 么德行,若有 什 么 稱讚,你們都要留意” (和合本修訂版)。我們 在 家的時候,看的 電視 節目 和 聽的 音樂 若包含了這些 特質,那么我們 也可以 抓緊機會教導 兒女 有關 上帝 的事。
⋯⋯當你行在路上
如今“行在路上”意味 着 在路上的時間,就是 在汽車、巴士或地鐵上。我們在高速公路和小路上
行駛時,如何 教導兒女有關上帝的事呢 ? 我們 可以 透過傳統的方式,即對話。
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在整個旅程中 對他們進行 說教,而是要充分利用任何交談的機會。
有時候,孩子們在外面經歷 了 不愉快的足球訓 練、失敗的考試或與朋友爭吵鬥毆之后,在回家的 路上 通常 會敞開心扉。請 別忘了, 他們是在和擁有
堅定信仰的爸媽一起回家,這會給他們帶來信心。
他們是你所愛的,也是獨一上帝所愛的。
也請 記得 ,接送青少年和接送幼童 ,就像駕駛 跑車和駕駛小型貨車是不一樣的 ,你需要根據 兒女 年齡的大小 , 運用不同的方法 ,來教導他們有關 上 帝的事。
幼童和嬰孩 對于一些兒童詩歌,如關于 耶利哥
城倒塌或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 兒歌, 可能會積極回 應。他們 通常喜歡響亮 、活潑、歌詞簡單的 歌曲 ,
也會開心地跟 着 唱,並加上誇張的手勢。 我們 可以
直接教導他們有關上帝的歌曲,或是教他們背誦一 節經文。 也 可以 尋找 其他有創意的方法,來幫助你 的孩子沐浴在上帝愛的福音中。
然而,對青少年通常需要較深入 的交談, 討論 不久前才發生的事,聽聽他們的感受,以及他們關 于對錯的想法。
⋯⋯當你躺下 要培養 有 規律的就寢 時間 。 可 考慮以聖經故事
和禱告來結束一天,你也能借助兒童聖經來進行。
有一位父親曾經要我為他蹣跚學步的孩子推薦 一本 兒童 聖經,于是我送 了 他一本我很喜歡的 兒童 聖經。大約一個月后,他來找我說:“我們讀完 了。你還有其他的嗎?”
我有一長串書單,但我鼓勵他繼續閱讀他已擁 有的那一本。一本包含聖經故事的兒童讀物 就是要 孩子反复 閱讀,直到 書頁都翻爛了 , 讓 孩子們 熟記 這些故事內容,並珍藏在心中。
讓你的孩子參與睡前閱讀,讓他們選擇每晚想 要聽的故事。 可以 配合動作演示出來,也可以讓他 們朗讀或填寫某些單字和短語。
像多數家庭一樣,在 孩子上學期間, 我們家的 時間都很緊迫。早上,我在送孩子們 出門時 , 會做 一個 簡短的禱告 。 每個學年,我們 也 會選擇一節經 文來背誦。孩子們 通常 在出門前都會背誦這句經 文。
這兩樣行動大概需要我們早上一分鐘的時間,
但 可惜 很多個早晨我們都會錯過。我 並不是要 把深 奧的神學知識 像三明治一樣塞 給他們, 而是要讓 他 們每天 得到 上帝話語的餵養。這是他們可以消化和 接受的, 讓 他們在一天 的開始 就能意識到,有一位 良善仁慈的上帝愛着他們,看顧他們。
一切都要刻意為之
我們可以討論制定一個時間表 ,要 在我們與孩
子 坐在一起 時,一起 出行 時,一起進行早晚的例行 活動時, 教導 我們的兒女 認識上帝。然而,或許更 應該討論的是,我們要如何刻意地用心教導他們。
上帝的話語應該 滲透到 我們 的 生活 當中 ,而這
需要刻意為之,並且也需要 我們 每天 倚靠 聖靈來獲 取智慧。
其中一些行動可以 預先 計劃安排, 比如 晚餐時 的祈禱和對話 、 晚上的聖經故事,或是清晨出門的 聖經經文。其他的時間很難計劃安排,但既然我們 要刻意 教導 兒女認識上帝,我們就能抓住時機,隨 時談論上帝的事。
教導 兒女認識上帝的計劃應該 是 實用可行 的 , 而 不是讓人感到不勝負荷的, 它 應該 是倚靠聖靈的 引導,在生活的自然節奏中流露出來。
反思
• 你面臨哪些掙扎或侷限,使你在 教導 兒女認識
上帝的事上步履維艱?祈求上帝賜給你智慧和 創造力來克服或勝過。
• 昨天你如何 教導 你的兒女 有關上帝的事 ? 你 是
在何時何地殷勤教導他們?
• 試想 出一些方法,可以讓你在今天和明天將上 帝的道殷勤教訓你的兒女。

(五)

不完美的父母
要如何將上帝的道 殷勤教訓兒女?
要將上帝的道殷 勤教訓兒女 ,你不需要有神
學學位,但你確實需要成為一個有上帝印記 的人,或說一個讓上帝喜悅的人。
聖經和基督的福音必須先 銘刻在 我們 的心中 , 因為我們無法在別人身上留下自己未曾刻下的印 記 。當然,我們或許可以偽裝一段時間,但孩子們
遲早都 會發現,而且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兒女敬 重的是我們 真誠 的 信心, 不是完美的 信心 ,而是 真
正 的 信心 。 真正 的 信心 或許 有時 會動搖,卻是緊緊 抓住十架真理。
在我讀大學時,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
(Itzhak Perlman)前來為學校師生聯誼會演奏。當 他托起小提琴時,他對演奏的激情和投入立即擄獲 了聽眾的心。那把精雕細琢的小提琴,不 再 是一件 與音樂家分離的樂器, 而是 他生命的一部分。一旦
談到小提琴,他柔和的語氣就充滿着熱忱。
我永遠無法像帕爾曼那樣談論小提琴,因為它 根本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帕爾曼對小提琴的體會 是深入骨髓 ,猶如 刻在他心裡,正因為如此, 當 他 演奏 和 談論 小提琴時 ,他也把對 小提琴 的欣賞 銘刻 在我的心上。
同樣地,當身為 父母的我們 內心被上帝充滿 時,這種愛上帝的熱忱自然也會影響我們的兒女。
當兒子問我,為什么上帝沒有回應他的禱告, 醫治他的感冒時,我張口結舌。這讓我對自己深感 失望。我 連 有關感冒的困惑 都 無法回答, 又 如何把 信仰傳承給我的孩子呢?
過后, 我意識到,兒子 是 自己 主動 向上帝禱告 的 !這個三歲的小孩 會主動 向上帝禱告 , 請求 祂的
幫助。他這樣做是從哪裡學的呢?是從我這裡學到 的 呀! 我是 一位不完美的母親,卻是一位對上帝有 深刻體會並倚靠上帝的母親。
當你的內心被上帝充滿時,你的兒女就會從你 身上有所學習。
反思
• 在教養 兒女 方面,你 是否經歷過 考驗、 遺憾或 愧疚 ?請 思考 上帝的憐憫 是 如此無法測度,祂
又是如何完全、慷慨且永遠地寬恕我們。
• 請寫下你教導兒女認識上帝曾使用的所有方 法,他們從中學到了什么? 也許其中的有些東 西是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
不完美的父母要如何將上帝的道殷勤教訓兒女? 37
我們的故事
1938年,创办人马汀·狄汉医生(Dr. M. R. DeHaan)在美 国开始了一个名为《底特律圣经课程》的小型广播节目, 我们的事工就此开展。如今,我们在全球有 30 多个办事 处,每年分发超过 6,000 万份属灵材料到 150 个国家和城 市。无论是透过电台广播、电视节目、播客、书籍、 APP 或网站,我们都渴望将属灵材料带给人们,帮助他们建立 以圣经为中心的生活,每天都能领受、反思以及回应上帝 的话语。灵命日粮事工是不分宗派的非营利机构。
我們的使命
让改变生命的圣经智慧,变得易懂、易得。
我們的異象
带领世人亲近耶稣,积极参与当地事工, 生命成长更像基督。
我們的資金來源
为了让不同阶层的信徒与非信徒都能透过我们的材料来阅 读并明白上帝的话语,多年来我们都坚持以不收费的方 式,为读者、教会、医院、学校、机构等提供各种灵修、 栽培与布道材料。我们感谢每一位愿意帮助我们继续发展 这项事工的支持者。即使是小额奉献,也能聚沙成塔。
可掃描下方的 QR Code
訂閱我們的靈修材料
靈命日糧
透过贴近生活的故事带出
圣经真理,帮助你天天与 主亲密同行。 1956 年,
我们首次出版了英文版

《灵命日粮》,至今此灵修材料已翻 译成超过 50 多种语言,深受各地读者 的喜爱。


天路系列
此系列是由可信赖的圣经
教师领航,旨在带领你按 卷查考圣经,明白上帝的

话语,并将真理应用在日 常生活中。除了提供经文解析,还包括 个人反思问题,以及供你写下灵修心得 的笔记栏。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 變得易懂、易得。
探索叢書以溫和、生活化和容易理解的方式帶出耶穌 基督的真理,讓我們知道聖經的教導適用于生活的各 個層面。所有的探索叢書都是以不收費的方式提供 給讀者,可作為個人研經、小組查經材料或是佈道 工具。
若你想要與我們一同將上帝寶貴的話語分享給更多的
人,可以點擊以下的連結,以奉獻支持探索叢書和靈 命日糧事工。
我們衷心感謝許多人支持靈命日糧事工,即使是小額 奉獻也能聚沙成塔,幫助我們將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 帶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