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道-透过关系传福音

Page 1

佈道

透過關係傳福音

探索叢書
古傑克 Jack Kuhatschek

建立關係至關重要

上帝創造人類時就賦予我們能力,可以與上帝、與其他人建立 關係。在現代社會中,人情淡薄,不易尋得真摯的友誼,因而 人們都盼望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群體。故此,如果基督徒願意無 私地向人伸出友誼之手,必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一個充滿恩慈 的基督徒群體具有無比的吸引力,人們會渴望進入這樣的群 體,成為群體的一分子,但他們或許還不知道,我們能恩慈待 人是因耶穌的緣故。所以讓我們與人建立友好關係,並以恩慈 的言行與人分享福音⋯⋯然后看看上帝如何成就!

作者古傑克

密西根州貝克出版集團( Baker Publishing Group )的執行 副總裁及出版人,目前和妻子珊蒂住在佛羅里達州迪蘭市。

若想參閱其他主題的探索叢書,歡迎瀏覽我們的網站 simplified-odb.org/ds/。若要索取多本《佈道:透過關係傳福 音》,請與鄰近的辦公室聯絡。

許多人幫助靈命日糧事工將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帶給他人,即使是小額奉獻, 也能聚沙成塔。我們並沒有任何機構或宗派提供基金或資助。

ourdailybread.org | simplified-odb.org

SF748
撰寫了多本研經指南和書籍( Applying the Bible and The Superman Syndrome )。他曾經擔任美國

佈道 透過關係傳福音

「基督徒和非信徒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對 于談論福音的事都覺得有壓力。」

—貝碧琦(Rebekah Manley Pippert)

然這聽起來有些嘲諷的口吻,但恐怕 是最接近事實的說法。我們或許會擔

心無法回答別人的問題,或在向人講述福音

時遺漏某些重要的訊息。我們也可能會擔心 遭人嘲笑或奚落。雖然有這些負面的情緒,

1
前言

但我們心裡有一股與之抗衡的力量,那是一

種根深蒂固的強烈推動力,鞭策我們與人分 享有關耶穌的好消息。

讓人認識耶穌是我們該做的事,也是 最重要的事。在這本小冊子裡,作者古傑克 (Jack Kuhatschek)提醒我們,對于傳福音, 耶穌曾如此吩咐門徒:我們若彼此相愛,世 人就會知道耶穌是上帝所差來的。

佈道 2
靈命日糧事工

作者:古傑克(Jack Kuhatschek) 譯者: 郝海雯

編輯:鐘怡靈、蘇鳳嬌

審稿:金玥璽、朱尉寧、譚慧婷、劉芸仙、黃國權、謝葆芳、 謝翠玲、羅婉儀

封面影像:ThinkstockPhotos / IR_Stone

封面設計:Stan Myers

內頁設計:Steve Gier

版權所有 © 2019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請勿翻印。

所有的經文若無特別註明,則表示引自和合本聖經。

Simplified Chinese "Evangelism"

目錄 (一) 在乎關係的信仰..................... 5 (二) 受造本為群體....................... 9 (三) 基督徒群體的力量.................. 17 (四) 過群體生活........................ 23 (五) 二十一世紀的佈道.................. 27

(一)

在乎關係的信仰

我並不是在基督徒家庭長大的

那時,我和一個朋友決定參加一個基督教的青年 俱樂部,我們並不是想在靈性上有什么追求,而是周 圍許多朋友都參加該俱樂部舉辦的聚會,其中包括不 少可愛的女孩!其實我們不打算與上帝建立關係,只 是想與同齡的年輕人交朋友。

這些聚會有許多有趣的活動,有讓人笑翻的幽默 短劇,也有要大家做動作的歌曲吟唱,例如跺腳、拍

掌,一連串急速的起立坐下。在聚會中,已經歸向基 督的朋友也會分享他們的見證,這些基督改變生命的

5
,事實上,我直 到上了高中才歸向基督。

見證頗令人感動。在每次聚會結束之前,一位俱樂部 的同工會簡單地分享福音。

我參與這些聚會主要是因為這個社交活動對我有 極大的吸引力,但是隨 着 日子一天天過去,一種靈性 的饑渴開始在我心裡滋生。通常在聚會當天,我的朋 友大衛會主動聯絡我,然后開車一起去聚會。但那一 個星期我卻沒有接到他的電話。于是,我打電話問他 當晚是否去聚會,因為當晚我們小組打算先在一個地 點集合,然后開車到戲院看一部有關葛培理的電影。

在這裡,我必須承認一件事,當時我並不知道葛 培理是何許人。我的家人不上教堂,所以,我對他一

無所知,那時我以為葛培理博士是一位政治人物。

話說回來,大衛告訴我,當晚他不參加聚會。于

是,那天我面對三個重要的抉擇,而這三個選擇都涉 及到「關係」。我自己從未單獨去過青年俱樂部的聚 會,也不太好意思單獨前往。所以大衛說他不去時, 我差點就決定待在家裡了。不過,最后我還是自己開 車參加了聚會,雖然這完全不符合我的本性。

當我抵達往常聚會的地點時,他們請駕車的人都 把車子停在前門,讓其他人能搭他們的車。我開了一

部很酷的龐蒂克敞篷車,我把車開到前門,信心滿滿 地以為一定很多人會搶

佈道 6
着 搭我的車。但是,事實並非

如此。其他的車很快就坐滿了,而我卻單獨坐在自己 的車上,窘迫卻無處可躲,因為我的車是敞篷的。我

真的很想立刻開車回家,給自己保留些顏面。不過, 我還是選擇把車停在停車場,然后問一組人能否搭他 們的車。他們熱情地歡迎我上車,讓我鬆了一口氣。

抵達戲院坐定之后,我們觀賞了一部電影( The Restless Ones),是由葛培理佈道協會(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製作的影片。看過這部影片, 我才知道葛培理不是政治人物,而是在宏大的禮堂,

甚至足球場,向廣大群眾宣教的一位佈道家。這部電 影的高潮,是講述他一次精彩的佈道運動。

影片結束之后,佈道協會的一位同工走到戲院前 方的舞台上,問是否有人願意到前面接受基督作他們 生命的主和救主。坦白說,我以為所有的人都會走到 前面,因為這不是一般的電影觀眾,而是一群有信仰 的青年俱樂部成員。但我卻不知道,他們很多人已經 接受了基督,所以不需要再做這個信仰的抉擇。正如 我之前所說的,我對這些根本一竅不通。

我坐的這一排沒有人站起來,而且我是坐在不方 便進出的中間座位。「隨大流」的強烈本能使我不願

意單獨走到前面,想要繼續留在座位上,但心中一股 全新而強大的動力驅使我站了起來,走到戲院的前

在乎關係的信仰 7

我對友誼的渴望

原本超過我對耶 穌基督的渴慕。

台。如今我明白了,這是聖靈在 動工。在那一晚,我最后一次

違背自己的本性,選擇獨自站起 來。跨過別人的腳、滿地的爆米 花和糖果紙,我走到台前,接受 基督作我生命的主和救主。

我講述這段經歷只有一個簡 單的理由。雖然我們都必須獨自

作出是否接受基督的決定,但很

少人在做這個決定時全然不受外界的影響。相反地, 他們與家中、工作場所、教會或其他社團中基督徒的 關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那之前,我對友誼的渴 望原本超過我對耶穌基督的渴慕。

這本該在我們的意料之中。畢竟,上帝最初照祂 的形象創造我們時,就曾說過:「那人獨居不好」(創 世記 2 章 18 節),我們是在乎關係的受造物。我們不但 需要與上帝,也需要與其他人建立關係,才能實現上 帝創造我們的目的。從這本小冊子中,我們將發現, 佈道要有效果,「關係」是重要的關鍵。

佈道 8

受造本為群體 在約翰福音17章

,耶穌針對門徒及他們未來在 世上的影響,向天父做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請 求: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 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祢 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 面,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祢所賜給我的 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 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裡面,祢在我裡面,使 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 我來,也知道祢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20-23 節)。

9 (二)

這段耶穌的禱告人們稱之為「大祭司的禱告」, 是基督為所有相信祂的人祈求合一。但是,祂所祈求

的合一遠遠超過世人所體驗的團結。耶穌祈求我們可 以經歷祂和天父在永恆裡享有的合一,乃是人類語言 無法描述的合一:「正如禰父在我裡面,我在禰裡 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

我們通常不會這樣說話。彼此在對方「裡面」到 底是什么意思?我認為,耶穌是用這種說法來表示絕 對的合一和親密。容我闡述一下我對耶穌這個說法的 見解。

通常,人類以擁抱表達親密的關係。透過擁抱,

我們可以與另一個人十分親近。但是,我們仍然受到 身體上的限制。一男一女結婚之后,聖經說,這二人 要成為一體,遠比擁抱更親密。

但是,夫妻親密的程度在身體上

仍然有某種程度的界線。

但是,當兩個靈合一時,就 完全沒有身體的限制了。保羅

寫道:「但與主聯合的,便是 與主成為一靈」(哥林多前書 6

章 17 節)。因為靈沒有身體的限

制,他們可以融為一體而又不失

佈道 10
當兩個靈合一時, 就完全沒有身體 的限制了。

各自的特質。自亙古到永恆,聖父、聖子、聖靈享有 聖潔、親密、相愛、相互內住的關係;耶穌祈求天父

叫我們能與上帝、與他人,經歷這樣的親密關係。當 然,我們不會成為上帝,但我們能與上帝、與其他基 督徒在靈裡合而為一。

任何一個基督徒,不論他信主有多久,都知道這 種合一不會自發形成。上帝給人最大的誡命是愛上 帝,並且要愛鄰舍如同自己;罪卻使我們顛倒是非, 叫我們不以「上帝及他人」為中心,反倒「以自我為

中心」。換言之,罪破壞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也摧 毀了我們與人的關係,使我們沒有能力按照上帝的心 意來愛神和愛人。

只要看看每日的晚間新聞,就可以明白罪給人類 關係所造成的破壞,其影響遍及全世界。我們不僅看 到戰爭的場景,還看到恐怖主義、種族主義及毫無人 性的殘殺。家庭也因為外遇與離婚而變得支離破碎。

美國作家威廉·馬迪(William Mahedy)從事學

生工作,他發現許多學生的心理創傷都是來自父母離 婚、童年在心理上遭受的凌虐,以及在童年或青少年 時期受到的性虐待。他認為,這些遭遇和其他的類似

因素,導致年輕人的各種普遍問題,包括情緒不穩 定、自我形象低落、心靈空虛、消沉抑鬱、自殺念

11

受造本為群體

頭、對未來心懷恐懼、沒有盼望等等。他寫道:

這些問題的基本成因是遭受遺棄 ⋯⋯ 年輕人

遭到父母、摯愛之人、師長、政治領袖,甚至文 化本身的遺棄。如今,沒有人真正在他們身邊 ⋯⋯。 他們從出娘胎就進入一個自生自滅的世 代,他們的孤獨更甚于他們以前的世代。1

雖然我們希望基督的教會不存在這些受損的關

係,但事實卻不然。根據《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

(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的描述,今天,基督 教在全世界約有 33,000 個宗派。絕大部分新宗派 脫離 原宗派,都起因于針對許多議題的激烈爭論,比如各 種教義、做法、聖禮,以及無數其他的因素。這種全

球性的分裂完全違背了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的禱告!

與其全然持負面的看法,倒不如說,基督教中不同宗 派 的存在,反映出我們所服事的是一位何等豐富奧妙的 上帝。祂既完美全備又充滿慈愛;但從人的觀點來看, 祂既深奧莫測又看似自相矛盾。各個宗派的產生表明了 人類是多么想明確定義那位不可思議、難以解釋的上 帝。上帝藉由信徒來建立祂的國度,而他們分屬各種各 樣的教會,有不同的敬拜模式。因此屬于不同宗派傳統 的信徒們,更加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相愛,這對普世教 會及宣教使命的健全是至關重要的。

佈道 12

但耶穌知道,祂的禱告絕不是徒然的。信徒要真 正的合一不僅需要罪得赦免,還需要聖靈改變內在的 生命,而聖靈正是耶穌在約翰福音

17 章禱告之前應許

賜給門徒的:「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 惠師(或作「訓慰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 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 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 在你們裡面。」(約翰福音14章16-17節)

當然,聖靈住到我們裡面時,我們的生活態度不 會立刻從「以自我為中心」轉換成「以上帝及他人為 中心」。這個轉換的過程,是從我們這些基督徒信主

后便開始了,過后仍在生命中持續進行,直到主耶穌 再臨。雖然我們的合一還不完美,也不完全,這並不 表示它不存在。

我去過的每一家教會,會友都展現出許多合乎基 督心意的合一特質。會眾中若有人生病,會友們會為 他們禱告,到醫院或家中探訪他們,為他們備餐。若 有人需要財務上的援助,他們就從慈善基金中撥款協

助。年輕夫婦迎接新生兒時,會友會送禮,或為新手 媽媽提供幫助。面對遭遇情感危機的人,他們會提供 合乎聖經的輔導。會友的親人辭世時,弟兄姐妹會給

受造本為群體
13
予無比的關懷。

然而,我們不僅僅是在這些特殊的場合中才看到 教會的合一。如今,在許多教會裡,小組是與其他基

督徒建立合一的重要媒介。我和妻子有許多親近的朋 友,我們的友誼都是在小組中建立的。我們參加的一 個小組已經超過十年。我們一起研經、出遊,在撫養 孩子的歲月裡,我們以數不盡的方式彼此扶持。

耶穌宣稱,這種關愛及合一對于傳福音具有驚人 的影響力。祂說,當世人看見我們的「合一」時, 他們就會相信耶穌真的是天父差遣來到世上的。

已故的美國基督教神學家弗朗西斯·薛華( Francis Schaeffer , 1912-1984 年)將之稱為「終極護教」,

意思是要證明耶穌真是上帝的兒子,是世人的救主, 「合一」是最終極的證據。耶穌在世上的時候,行了 許多神蹟,表明祂是上帝差來的救世主。祂醫治病 人,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使瞎子看見,最后從死 裡復活。然而如今怎么樣呢?要說服我們的親友,使 他們相信福音是真的,最佳的方法是什么?耶穌告訴 我們,世人今天需要看見的神蹟,就是我們付諸行動 的愛心與合一。

基督徒常常引用法國神學家布萊茲·帕斯卡

佈道 14
(Blaise Pascal,1623-1662年)的一句名言,他說人
心中有一個形狀像上帝的空洞 ,唯有上帝才能填滿

它。帕斯卡說得沒錯,不過,這只是一部分的事實。 我們心中還有一個形狀像人的空洞,渴求 着 耶穌在約

翰福音 17 章描述的那種愛及親密的關係。美國著名心 理輔導專家克萊布博士(Dr. Larry Crabb)告訴我們:

「群體非常重要。它就像氧氣對人體一樣重要。我們的 心靈需要群體的滋養,猶如肺需要空氣一樣。我們最初 受造的設計⋯⋯就是要活在與他人的關係中。」2

帕斯卡的原話這么說:「這份渴求、這份無助告訴我 們什么呢?就是人心曾經擁有一份真正的快樂,然而如 今存留的,只是一片殘留的印痕和一個空洞。人們試圖 以周圍的各樣事物填滿這個空洞,卻盡都徒然;原因是 他們不能從世上虛空的事物尋到幫助,因為唯有那『無 窮且永恆不變的』才能填滿這個無垠的深淵;換言之, 唯有上帝祂自己才能填滿。」

克萊布解釋說,我們的三一真神(聖父、聖子和聖 靈三位一體的上帝)本身是三個位格的群體,彼此有着 深邃的關係。

所以,當非信徒看到基督徒體驗這種愛的關係, 是超乎世界所提供的,許多人也會想要得到。起初,

他們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渴求有多深,誤以為 自己只是渴望得到互愛的友誼關係。一旦他們受邀進

15

受造本為群體

入一個充滿關愛、互相接納的基督徒團體,有些人終 會明白,我們彼此之間的愛乃源自我們與耶穌基督的 聯合,唯獨耶穌基督有能力醫治我們支離破碎的關 係。領悟到這一點之際,非信徒的眼光就會轉而仰望 我們合一的源頭耶穌基督,祂的話語在這人的生命裡 就會成為真實的經歷:「叫世人知道禰差了我來,也 知道禰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翰福音 17 章 23

傳福音要有效果,我們就必須在口傳福音以外,

讓人看到福音的奇妙。我們不要只用言語傳福音,還 要體現福音的神奇效果,建立愛心滿溢的基督徒團 體,就是那種讓我們和非基督徒都渴慕加入的群體。

1 參見William Mahedy and Janet Bernardi, A Generation Alone: Xers Making a Place in the World(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4), 28-29 頁。

2 參見藍迪‧弗萊茲(Randy Frazee)著作的前言(The Connecting Church: Beyond Small Groups to Authentic Communit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1), 13頁。

佈道 16
節)

許多教會都發現

,基督徒群體具有力量接觸那 些不認識耶穌基督的人。舉個例子,幾年

前,我的一位牧師朋友遷居到美國德州,開始在德州 中部的奧斯丁建立一個教會,致力向那裡的非信徒傳 福音。從一開始,這個教會傳達兩條信息。第一條是 「歡迎真實的你」。每個星期,教會週報都印上這段 話:

我們的教會 歡迎真實的你 加入,我們是一 個由不完美的人組成的群體,一起經營人生,使

17

生命符合上帝創造我們的初衷。我們不在意你支 持哪個政黨,你是哪個收入階層,或住在哪個社

區。不論你從小就與上帝建立了關係,還是你不 確定上帝是否存在,我們都樂意認識現在的你。

把你的難題、疑惑、恐懼或傷害帶來,不需要把 任何東西留在門外。

許多奧斯丁的居民,尤其是二、三十歲的人,非

常認真地看待這個邀請。每個主日,你可以看到教堂 中有各式各樣的人:有飆車族的、搖滾樂團的、龐克

打扮的、同性戀的,也有異性戀者、從政的、企業 主、科技人士,這些人都比肩而坐。但是,那些比較 極端的成員,讓有些傳統的信徒覺得被冒犯了,他們 不想與這些人為伍。所以牧師提醒他們,法利賽人對 那些蜂擁到耶穌身邊的「稅吏」及「罪人」,也有這 種感覺!正如他們教會的週報所說的:

我們想幫助你與人有所聯繫,他們可能住在 你家附近,可能和你有同樣的興趣,或許你們剛 巧都處在類似的人生階段。我們歡迎真實的你加

求上帝的人,你可以學習充分體驗人生,越來越 像上帝當初造你的樣式,學習更深地愛上帝及愛

佈道 18
入我們, 但不要保持不變 。藉 着 認識那些也在尋

人相處,生命才會有持久的 改變。我們雖然都不完美, 但能一起努力!3

教會給奧斯丁社區的第二條 信息是「完美的人請勿進」4 。這

間教會的牧師和領袖深知每個人

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 所以教會應當歡迎每一個人。

教會不但邀請非信徒參加教會主日崇拜,也邀請他們 參加小組,參與服事,參加互助或更新小組。他們成

為教會大家庭的一分子,許多人都感受到某種程度的 愛、殷勤的接待、接納和關懷,這些都是他們前所未 有的體驗。

這位牧師邀請我與幾位教會的成員見面,聽聽他 們的見證。當天,我聽到最具代表性的是蘿拉的見 證。她說:「這個團體實在令我驚嘆。在這裡,我從 來沒有因為我駭人的長髮綹受到挑剔,不曾因為我的 赤貧被人瞧不起,也沒有因為我難聞的煙味受到排

基督徒群體的力量
19
人。 我們相信,在群體中與
擠。這個團體深深吸引 着 我,但是結交一個令我周圍 朋友厭惡的團體又讓我內心糾結不已5。」她家的門廊 坍塌后,教會的一群人為她募款,又花了三個星期幫
教會給奧斯丁社 區的第二條信息 是「完美的人請 勿進」。

她重建一座新的門廊。她車子的 離合器壞了,教會的慈惠事工組

幫她修好。耶利米和蘇珊這對夫 婦,邀請她與他們共享聖誕晚

餐。蘿拉回想這一切,說道:

透過這些人對我的愛, 我開始明白上帝是怎樣的上

帝。我希望像他們一樣,讓 別人也有同樣的經歷。我

基督徒群體能撫 平創傷,因為人 類當初受造時, 就是要相互依存。

開始相信某個人曾對我說的那句話,在我生命裡 有一個形狀像上帝的空洞,唯有耶穌才能真正使 我成為完整的人 ⋯⋯ 所以,現在我是基督的跟隨 者。我要遵從上帝的旨意,我稱自己是基督徒。 如今我已經覓得平安,也找到了一個給我有歸屬 感的群體,這是藉 着 基督而建立的群體。基督徒 群體能撫平創傷,因為人類當初受造時,就是要 相互依存。現在我屬于一個實實在在的群體,一 個我過去一直尋尋覓覓的群體,而我們正在改變

另一位女士雪莉在經歷過一段痛苦、失敗的婚姻 后,在教會遇見吉姆。后來,他們結婚了,在一個充

佈道 20
世界
⋯⋯
每次改變一個生命。6

滿愛的小組裡,共同重建他們的人生。經過一段時 間,他們體驗到耶穌在約翰福音 17 章為我們祈求的那

種合一。吉姆回憶說:

直到婚后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我們才真 正開始明白,這間教會的會眾不只是獨特、有趣 的一群人而已,他們活出了信仰。他們將福音付 諸于行動,所以不論順境或逆境,都能真誠地付

出 愛心 。我們最低潮的時候,我失去了工作,還 失去了寶寶,再加上永無止境的監護權之爭也讓

我們備受折磨。教會的朋友以實際行動陪伴我們 度過這些難關。有些人開車數百公里的路程替我 們作證;我們沒錢繳交手機費時,他們把自己的 手機借給我們;他們送給我們食物、金錢;我們 外出時,他們照顧我們的家。許多人每個星期上 教會,可能永遠都不會認識坐在旁邊的人,更談 不上照顧。如果你從未活出聖經中的教導,能背 誦整本聖經又如何?謝謝這個教會的人,讓我們 從他們身上認識了耶穌。7

從我知道這間教會之后,這些年以來,他們每週

參加主日崇拜的會眾已經超過四千人。但是,令人驚 嘆的不是人數的增長,而是成長的方式。會眾中超過

21

基督徒群體的力量

六成的人,或者是透過教會的事工成為基督徒,或是 從有名無實的基督徒轉變成向上帝委身的基督徒。這 種成果遠超過絕大部分教會的經歷。有一份研究報告 發現,美國一個典型的教會,不論是什么宗派,平均 每一百個會眾,只帶領四個人歸主 8。顯然,這間教會 強調以群體為基礎的宣教策略,還有以他人為中心的 生活方式,發揮了極深遠的作用!

3 這一點是我特別強調的。

4 這成為約翰·柏克牧師(John Burke)處女作的書名(No Perfect People Allowed: Creating a Come as You Are Culture in the Church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5)。

5 出處同上,194–95頁

6 出處同上,196–97頁

7 出處同上,295頁

8 參見雷納(Thom S. Rainer)所著的《教會增長》(The Book of Church Growth, Nashville: B&H Academic, 1998)。

佈道 22

過群體生活

這間教會的經驗

並非獨一無二 。幾年前,我在

一家福音出版社擔任編輯,和一位想出版書 籍的牧師見面。他告訴我,他的教會將事工重點放在 建立一個合乎聖經教導的群體上,從而經歷了極大的 成長。他希望寫一本書,介紹這方面的經驗 9。他邀請

我造訪他的教會,看看上帝所成就的聖工。

我抵達他的教會時,牧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車 帶我逛逛他所住的社區。我不記得他確實說了什么, 但他對鄰居熟悉的程度令我印象深刻。我們開 着 車在

大街小巷穿梭,他告訴我每戶家庭的姓名。當牧師夫

23 (四)

有另一間教會的歡迎辭是:「屬于、相信、轉變。」

他們邀請非信徒成為他們的一分子,雖然這些人還沒有

決定接受耶穌,但這間教會的會友已經接納這些非信徒 了,因為他們也曾跟這些非信徒一樣,尋找人生最重要 問題的答案。

婦在這裡買房子時,社區中有些人已經是基督徒了。

有許多社區的居民,因為基督徒鄰居的見證及行事為 人,使他們相信了耶穌、加入教會。還有一些人對福 音感到興趣,正認真考慮接受基督。我從來沒有見過

這么卓有成效的社區事工,就問他是怎么開始的。

他說,起初他和妻子買這裡的房子時,他們發現

教會中有少數家庭也住在附近。于是大家都同意組成 一個「家庭小組」,定期在各成員的家中聚會。聚會 的重點是團契、禱告、休閒活動,並與鄰舍建立關 係。在許多方面,他們的「家庭小組」類似于世界各 地教會的小組。不過,因為這家庭小組的成員都住在 同一個社區,他們發現,相較于每週一次的小組聚 會,他們更容易透過每天的接觸互相認識,並彼此服 事。隨 着 彼此越來越親近,他們體會到約翰福音 17 章 所描述「以他人為中心」的合一,這個家庭小組就開 始邀請社區中的非信徒參加他們的聚會。這位牧師寫 道:

佈道 24

在「家庭小組」中,我們將傳福音列為優先 選項。我們稱之為 社區佈道 ,它的效果不亞于我

所看到的其他方式。「家庭小組」的組員為他們 附近的非信徒或不上教會的鄰居禱告,也為附近 屬于其他教會的基督徒禱告,並與他們接觸,建 立友好關係。

透過日常的自然交流,「家庭小組」的一 位組員通常會邀請小組中的另一個家庭及一個新 的鄰居,到家中烤肉或外出用餐。在我們的社區

裡,「家庭小組」的男士每週三會聚集打籃球。 這是邀請其他男士加入我們、彼此認識的絕佳機

會。時機成熟時,「家庭小組」的組員會邀請這 些男士參加主日敬拜、社區團體或家庭小組的聚

會 ⋯⋯ 我們知道,如果非信徒能在社區中見識 到,真正的基督徒群體是一個充滿仁愛與關懷的 群體,必然會被吸引來認識這位滿有恩典和大能 的上帝。10

這些被充滿愛心的教會所吸引的人,不一定是那

些不上教會的基督徒,他們有可能是教會裡的人。有

一位男士分享他的生命如何被社區佈道改變。他透過

「家庭小組」開始對教會活動產生興趣,雖然他現階

過群體生活 25

段對上帝的恩典及救恩仍有誤解:

我這一生,對于上教會始終都抱 着 漫不經心

的態度。不過,在行事為人上,我認為自己算是 中規中矩的。最近,我的鄰居邀請我參加他們教 會的主日崇拜及在鄰里聚會的「家庭小組」。這

些活動讓我認識到,我只是一個行禮如儀、敷衍 了事的基督徒,真正的基督徒不止于此!「家庭 小組」的成員深入社區,與人談論信仰、查考聖 經、一起玩樂,並展現他們的基督信仰生活。他

們似乎找到了一種很特別的平安。「家庭小組」 無條件地接納我,在我追求屬靈生命成長的過程

中,他們透過討論及提供資料來幫助我,不斷給 我鼓勵。他們的支持⋯⋯實在好得無比!11

9 這本書最后出版時的書名為 The Connecting Church。請參閱先前之註釋。

10 出處同上,233–34頁(Kindle edition)。

11 出處同上,155頁。

佈道 26

二十一世紀 的佈道

現今我們生活在

一個關係日趨疏離的社會,實

在很難尋見真正的友誼。美國民意調查專家 小喬治·蓋洛普( George Gallup Jr . )在描述人們的 孤獨時寫道:「實際上,人們彼此隔離。我們經常變 換住處,有一份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不認識 他們的鄰居。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承認,他們經常處于 孤單寂寞的狀態,這是年長者自殺率偏高的主要原

27 (五)
因。」12

今天,我們若要向現今時代的人傳福音,就必須 邀請他們經歷唯有耶穌基督才能賜下的愛及合一。在 接下來的這個段落,我們將探討一些切實可行的做 法。

明白佈道必須是一項團隊同心協力的事工。 對于

一對一地向非信徒傳福音,許多基督徒都倍感壓力。 但是,針對向人傳福音的事工,孤軍奮戰向來不是基 督對我們的心意,我們可以將非信徒朋友介紹給基督 徒朋友認識。約翰·柏克牧師(

John Burke)表示,如

今在這個后基督教 的處境中,非信徒要尋得真道,成 為教會的一分子,往往需要三種元素相輔相成:

1 .非信徒需要與一位基督徒建立友誼,這基督徒 的言行真正效法耶穌,會傾聽、關懷、服事人, 並能坦誠、毫不施壓地談論信仰。

2 .非信徒需要與四、五個基督徒組成的小群體建 立關係,與他們一起消磨時間,從中獲得歸屬 感。

根據柏克牧師的想法,

運作不再以基督教為生活的基礎。一般的民眾不再認識 或理解聖經的觀念及記載,一般人也未必認為基督教的 價值觀具有特殊的權威。

佈道 28
「后基督教」代表一個社會的

3 .非信徒需要一個「歡迎真實的你」的學習環 境,從中學習有關耶穌的知識,通常為期六到 十八個月。

13

邀請非信徒進入你的小組 。 今天,在許多教會 裡,小組是基督徒之間團契交流的重要媒介。可惜的 是,絕大部分的小組成員都侷限于信徒,邀請非信徒 友人或鄰居的想法似乎不恰當。這實在很可惜。在小 組中,我們彼此代禱,關懷彼此的日常需要,經歷來 自上帝的愛及合一;有什么環境比小組更能讓非信徒

看見這樣的愛及合一呢?

不過,你的小組成員必須認

識到,非信徒可能會流露出對聖

經的懷疑,用詞可能會冒犯人,

也可能在聚會時出去抽根煙。我

們若要提供一個「歡迎真實的 你」的學習環境,就不能指望非 信徒的舉止像基督徒一樣。

邀請他們去你的教會。無論 你有沒有參加小組,你都應當考 慮邀請非基督徒朋友參加教會的 主日崇拜。許多教會的主日崇拜

「如今在這個后 基督教的處境中, 非信徒要尋得真 道,往往需要三 種元素相輔相

二十一世紀的佈道 29
成。」
—約翰·柏克牧師

都會包括一篇簡短的福音信息,也在講道當中闡明聖 經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及實踐的方法。不久之前,

一位牧師邀請我與他及一位曾是同性戀的女士共進午 餐。這位女士告訴我,她起初會到這個教會,是得知 這位牧師將針對性關係做為期七週的一系列講道。真 正引起她興趣的是最后一次講道,專門討論同性關

係。這位女士無法相信教會居然會討論這樣的議題, 于是,她決定參加整個系列。她不但在許多問題上得 到了解答,更令她驚訝與高興的是,人們都歡迎並接

納她。幾個月之后,她成為基督徒,后來更成為教會 的同工,致力于服事那些在性傾向上有掙扎的人。

與其他基督徒一同參與教會的社區服務。

許多教會為小組及主日學提供服事的機會,可以參與 社區的服務。有一個美國教會在他們的網站上公佈了 下列的服務項目:

接待難民家庭: 幫助難民熟悉公車系統及瞭解如

何購物,從而適應在這裡的生活。你可考慮在眾 多機構中作義工。

擔任補習老師: 每星期一晚間,小學年齡的兒童

聚集在某公寓接受課業輔導。我們急需義工在課 業上輔導這些兒童!我們週間也需要一對一的輔

佈道 30
今天,

導,可以根據義工方便的時間做安排。

填寫文件事工: 獲得重新安置的難民逐漸認識

到,美國是一個「充斥公文的國家」,因為他們 需要填寫的文件似乎沒完沒了!每個月有兩個星 期四,難民和義工會在某公寓聚集,共同填寫需 要的表格及申請書。今天,你就可以考慮這項服 事!

收集寄送禮物: 每年聖誕節,我們教會都為難民 社群準備禮物、衣物及家居用品。聖誕節期間,

我們需要義工收集物品,以及包裝和運送禮物。14

中,也會看到許多不同的需要,

例如:單親家庭、新移民、獨居 老人、外籍勞工、問題少年等

等。但願我們也樂意付出時間和 愛心,關懷與幫助他們。

當你與其他有愛心的基督徒

一同努力,實踐「愛鄰舍如同自 己」的真理時,在你社區的人會 同時得到物質與靈性上的雙重益 處。他們將發現,基督徒不但彼

「你們的光也當這 樣照在人前,叫 他們看見你們的 好行為,便將榮 耀歸給你們在天 上的父。」 馬太福音5章16節

二十一世紀的佈道 31
在我們自己的國家或社區

此相愛,他們也愛那些貧困和有需要的人。縱觀教會 歷史,許多人願意向福音敞開心懷,是因為他們看見

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用行動表現出的基督之愛。 正如耶穌所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 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 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12 小喬治·蓋洛普(George Gallup Jr.)著作, Emerging Trends , vol. 19, no. 3 (March 1997).

13 約翰·柏克牧師(John Burke)著作, Unshockable Love: How Jesus Changes the World Through Imperfect People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2013), 210頁。

14 參閱網站 http://www.gatewaychurch.com/refugees/

佈道 32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 變得易懂、易得。

探索叢書以溫和、生活化和容易理解的方式帶出耶穌 基督的真理,讓我們知道聖經的教導適用于生活的各 個層面。所有的探索叢書都是以不收費的方式提供 給讀者,可作為個人研經、小組查經材料或是佈道 工具。

若你想要與我們一同將上帝寶貴的話語分享給更多的 人,可以點擊以下的連結,以奉獻支持探索叢書和靈 命日糧事工。

我們衷心感謝許多人支持靈命日糧事工,即使是小額 奉獻也能聚沙成塔,幫助我們將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 帶給他人。

點擊奉獻 點擊奉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