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后,我需要在忙碌且
睡眠不足的生活中,找到一種簡單方便的方式 來照顧好自己。跑步很符合這需求,因為只要穿上跑步 鞋,就可以出門了。
但對我而言,跑步並非輕而易舉之事。我的身體需 要時間適應這種新的活動。我的腳底磨出了水泡,雙腿 持續酸痛,而且要在每次跑步中保持前進的動力,更是 一件不容易的事。
然而,儘管有許多挫折沮喪,我還是找到了一些堅
持下去的方法。特別是在天氣寒冷,或不想再多跑一公 里時,當地的競賽活動提供了激勵我前進的目標;朋友 的鼓勵也能讓我在看似無盡頭的里程中,加快腳步;我 也發現穿上合適的鞋襪,能幫助自己堅持到終點。
儘管如此,我還是在跑了無數公里之后,才真正開 始享受跑步的樂趣。這一新操練所帶給我的好處,比預 期的更大且更豐富。我對自己的社區鄰里更加瞭解;我 認識了許多新朋友;當我陷入低潮時,可以找到前進的 動力;我也明顯感到自己的健康狀況大有改善,體力和 耐力都增強了,這讓我在遠足徒步中可以跟上孩子們的 步伐。
此外,我對聖經中將屬靈生活比作旅程或賽跑的美 和意涵,也有了新的體會。摩西吩咐以色列百姓要跟隨 上帝,“遵行祂的道,敬畏祂”(申命記8 章6 節)。希
伯來書的作者鼓勵信徒要“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 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 書12章1-2節)。
瞭解賽跑和屬靈旅程之間的類比,可以幫助我們洞 察上帝在屬靈層面對我們的心意。雖然這不是一個完美 的類比,但卻是聖經中常見的比喻。探索這個類比,並 尋求聖靈的引導,會讓我們獲益匪淺。
夏莉珊(Lisa Samra)
作者:夏莉珊(Lisa Samra)
譯者:沈振華
編輯:鐘怡靈、蘇鳳嬌
審稿:金玥璽、譚慧婷、高良維、謝翠玲、劉芸仙、羅婉儀 封面影像:© Shutterstock.com / Andre Gie
封面設計:Amy Cerra、張雪明
內頁影像:(p.1) © Shutterstock.com / Andre Gie; (p.4) Skeeze via Pixabay.com; (p.8) StockSnap via Pixabay.com; (p.12) RawPixel via Pixabay.com;(p.19) Maxmann via Pixabay.com; (p.25) Skeeze via Pixabay.com; (p.31) Geralt via Pixabay.com
版權所有 © 2023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請勿翻印。
所有的經文若無特別註明,則表示引自和合本聖經。
並不是輕鬆有趣,林間的步道可
能也不易到達,但體育活動對我們仍然至關重 要。我們的身體設計是需要活動的,保持活躍身體就會 更健康。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而靈魂就是生命 的屬靈和永恆的層面,也同樣需要保持活躍。與這位創 造主連結時,我們的心靈就會更健康,
徒步山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我們知道到達步道 頂端時,可以欣賞到一覽無遺的壯麗美景。我們會因期 待偏遠的瀑布底端的絕美風光而踏上旅程,忘記了這趟
旅程需要經過的崎嶇小徑或陡峭斜坡。
我們的屬靈旅程也有高低起伏。一路上,有時我 們會經歷美好的階段,那就是有“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 平安”(腓立比書4 章7 節)支撐
一樣,我們能夠在上帝的引導中享受安歇的時刻。祂領 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讓我們躺臥在鬱鬱蔥蔥的青草地 上,使我們的靈魂甦醒(詩篇23篇)。
但我們的屬靈旅程也有困難掙扎的階段,就如舊 約先知以利亞在戰勝巴力的眾先知后,因生命受到威脅 而奔逃。精疲力竭之時,這位曾目睹火從天降,燒盡濕 透燔祭的先知(列王紀上 18 章 16-39 節),竟然崩潰喊 道:“耶和華啊,罷了!”( 19 章 4 節)使徒保羅也曾 寫道:“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 致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哥林多后書 4 章 8-9 節)。他還寫道:“我們受到了過 于我們所能忍受的壓力,甚至活下去的希望都沒有了, 而且斷定自己是必死的了。”(1章8-9節,新譯本)
這些看似矛盾的經歷,也出現在教會歷史中。聖十 字若望(JohnoftheCross,1542-1591年)在所著《心 靈的黑夜》中,描述了人們懷疑自己迷失了方向的時 刻,讓基督徒能夠抒發這種感覺。前往中國的先驅傳 教士慕拉第(LottieMoon,1840-1912年),儘管見到 成千上萬的人歸信基督,但她寫道:“我祈禱再沒有
Graham , 1918-2018 年)在回顧他的人生旅程時說:
“基督徒的生命並非時刻處于高峰,我也有過深陷沮喪
屬靈的旅程包括這些類似感受的各種經歷。當我們 知道許多人都走過同樣的道路,就能得到極大的鼓勵。
我們可以從許多弟兄姐妹豐富的屬靈遺產中找到支撐, 他們留下了扎根于聖經的屬靈操練的寶藏,能夠鼓勵我 們一路前行。
我們稱這些操練為“屬靈操練”,因為聖靈會在我
們身上做工,而且我們不必等到旅程結束,就可以體驗 到聖靈的工作所帶來的益處。這些操練是 屬靈 的,因
為這些經歷和操練旨在培養聖靈所結的果子:“仁愛、 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加拉太書 5 章 22-23 節)。隨 着 聖靈在我們身上培養這 些特質,我們就能在信仰上日漸成熟(參閱以弗所書 4 章13節)。
這些之所以稱為 操練 ,是因為它們需要你刻意去 培養。保羅敦促我們,“當恐懼戰兢完成你們自己得救 的事”(腓立比書 2 章 12 節,和合本修訂版),但他也 肯定是上帝的靈在我們裡面生出這些品質(13 節)。總
一個傳教士會像我這樣孤獨。”佈道家葛培理( Billy
的時候。”
屬靈操練的恩賜
而言之, 屬靈操練 這個術語是指刻意培養的習慣和練 習,引導我們來到上帝面前,讓祂的恩典在我們裡面動
工,培養越來越多的屬靈特質,使我們能在屬靈旅程中 長進。
儘管屬靈操練必須刻意培養,但這卻不是要遵行 的律令或規條,否則就會變成律法主義的要求。將屬靈 的操練視為一套規則,也會讓人感到如負重軛、筋疲力 盡,這與上帝對我們的旨意相悖。相反地,這些操練是 有目的的練習,旨在幫助我們親近上帝,以便祂的靈可 以在我們身上動工。
無論你身處屬靈旅程的哪個階段,願這本小冊子能 鼓勵你更加認識屬靈操練的聖經基礎。當你探索這些操 練時,請讓聖靈幫助你有創意地運用本書的任何建議, 來配合你所處的生命階段和生活環境。
但讓我們先來探討屬靈操練一個常見的反對意見。
在希伯來書 12 章 1-3 節,作者希望幫助我們 在屬靈的旅程中,避開那些會讓人疲倦灰心的危險。試 從這段經文中找出可以幫助我們奔走天路的幾個鼓勵。
請描述一段你在屬靈旅程中經歷安適休息 的階段,以及讓你似乎走不下去的艱難階段。
在以上這兩次的經歷中,你記得你是從何處得到 屬靈的幫助或祝福的呢?它們如何幫助了你?
一家跑步裝備專賣店,會看見很多小配
件、用具和各種跑步裝備,琳瑯滿目。你可以 購買許多裝備,但如果你在訓練或比賽期間從未真正使
用它們,擁有這些昂貴的裝備盡都毫無意義。這些小配 件的設計,旨在幫助使用者實現目標,其本身並不是焦 點,也不是目標。
屬靈的生命也是如此。對于屬靈操練有一個常見 的反對意見,就是擔心這些操練會成為我們屬靈旅程的 焦點或目標,或被視為獲得救恩的一種方式。而這是有
益的提醒。正如跑步者使用的輔助工具一樣,屬靈操練 對我們的屬靈旅程很有幫助,但並不是讓我們獲得永生 或與耶穌建立關係的條件。聖經清楚告訴我們:“你們 得救是本乎恩,也因 着 信。這並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 帝所賜的;也不是出于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 書 2 章 8-9 節)。沒有任何活動或操練,可以讓人賺取救 恩,它完全是上帝的恩賜。
一旦我們接受了救恩這份禮物,上帝那奇異的應許 就會應驗,那就是我們都會到達最終的目的地:與祂永 遠同在。在體育比賽中,有些人永遠無法越過終點線, 但在屬靈旅程中,沒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們跑完全程。保 羅安慰我們說,那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的上帝,“必成 全這工”(腓立比書1章6節)。
然而,一個潛在的矛盾出現了。雖然我們肯定上帝 為我們預備了有保障的未來,但聖經清楚表明,我們也 需要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們藉 着 屬靈的活動(或稱 為“屬靈操練”)努力顯出得救的成果。
在保羅將屬靈旅程和賽跑所做的許多比較中,我們 可以看到這兩種實際情況(參閱加拉太書2 章2 節;腓立
比書 2 章 16 節;提摩太后書 4 章 7 節)。保羅觀察到訓練 的必要,因此敦促哥林多的信徒:“你們也當這樣跑,
好叫你們得 着 獎賞。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 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
9
冕”(哥林多前書 9 章 24-25 節)。保羅認識到,上帝所 賜下的恩典能讓我們得救,並確保我們的未來,同時也 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跑這屬靈的賽程。
我們可以將屬靈的操練當作訓練活動,以活出自 制、正直並且榮耀上帝的生活。屬靈操練可以幫助我們 專注于耶穌,祂會在我們疲倦時加給我們力量,在我們 面臨抉擇時賜下來自聖靈的引導,並且傾注恩典使我們 能夠堅持下去。
在整個教會歷史中,儘管屬靈的操練一直有助于基 督徒的屬靈旅程,但並沒有形成既定的或普遍認可的操
練清單。然而,許多信徒發現一些植根于聖經原則的常 見操練,能幫助他們重新調整生活方向,專注于上帝的 同在。
我們可將這些屬靈操練分為三類 1 :核心、個人和
互動式。我們在探索這些操練時,只強調每個類別中特 定的幾種操練。當然還有更多的操練值得探索,也有更 多實踐操練的方法,但因篇幅有限,請允許我把這幾個 想法作為進入屬靈操練的跳板。
1 美國作家魏樂德( Dallas Willard )在其《靈性操練真諦》一書中提到兩 類屬靈的操練:節制性的操練和從事性的操練。美國作家傅士德( Richard Foster )在其《靈命操練禮讚》中將它們分為三類:內在操練、外在操練 和團契操練。
我們將聖經提到的操練歸類為“核心屬靈操練”, 這是其他屬靈操練的中心。這些操練讓信徒從上帝的靈 得到力量,使他們有能力進行並體驗所有的屬靈操練。
核心屬靈操練包括讀經、禱告和教會團體敬拜。
個人屬靈操練 包括專注于聖靈對個人轉化工作的 操練。獨處和禁食便是兩種有益的個人操練。
最后, 互動式屬靈操練 是我們在屬靈旅程中與同 行的人進行的一種操練。服事和款待就是互動式的操 練,因為是在群體中進行,也是為群體而進行。
在接下來的篇章中,我們會探討聖經中各種屬靈操 練的模式,幫助我們將這些操練切實納入我們屬靈的旅 程。你或許需要根據自己的現況作些修改調整。我們希 望你會樂意嘗試一種你從未想過的新操練,或是覺得有 能力首次去探索以前不熟悉的屬靈操練。
在哥林多前書 9 章 24-27 節,保羅提到了他
刻意在屬靈旅程中進行操練。他將屬靈成長的操練與體 育競賽的訓練做了哪些對比?
反思問題: 你在屬靈操練中有什么體驗?你認為哪些 操練更容易實施,哪些較具挑戰性?為什么?
屬靈的操練是上帝的工作,這樣的提醒,如何讓 你能放膽去探索這些操練?
11
能安全地進行訓練並完成比
賽,最重要的是確保他們都攝取大量的水分。 至于如何補充水分,則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偏好。有的參 賽者選擇飲用清水,有的可能更喜歡運動飲料或巧克力 牛奶;有些人喜歡分多次小量飲用,而有些人則選擇每 次大量攝取但減少次數。
屬靈的操練也與此類似。有幾種核心操練經常出 現在聖經中,而且傳統上都認為它們對促進靈命成長很 有幫助,甚至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閱讀許多聖經故事或 傳記,學習那些忠心信徒如何養成這些習慣,藉此多瞭 解這些操練。然而,雖說這些核心的屬靈操練 至關重
這些核心屬靈操練包括:研讀聖經、禱告,以及集 體敬拜。
正如身體健康需要水分和食物一樣,研讀聖經為我 們提供了新鮮、維生的養分,以滿足我們在屬靈旅程中 許多不同的需要。聖經是上帝傳達真理和引導的主要媒 介,幫助我們瞭解上帝的特質和心意。聖經向我們指明
如何與上帝和好,如何得到永生。當我們受苦時,聖經 也能安慰我們,並鼓勵我們頌讚上帝的信實和良善。
聖經一再呼籲我們研讀上帝的話語。上帝吩咐約 書亞說:“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 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約書亞記 1 章 8 節)。詩篇作者雖然只擁有被稱為“律法書”的幾本 聖經書卷,但他宣稱:“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 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篇2節)
耶穌在回應撒但的試探時,引用了申命記的話: “人活 着 ,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 話”(馬太福音 4 章 4 節)。這表明,聖經可以提供滋 養靈命的營養。保羅給年輕提摩太的臨終之言,就是鼓 勵他繼續閱讀聖經,因為聖經“于教訓、督責、使人歸
要,卻仍給我們很大的自由空間,能以特定方式將之融 入我們的屬靈旅程中。
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后書 3 章 16-17 節)。啟示
錄1 章3 節也這么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 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
設定閱讀計劃有助于我們在一段固定時間內,通常 是在三、六或十二個月內通讀整本聖經,並幫助我們花 時間思考上帝完整的話語。有些教會預先挑選聖經經文 彙集成冊,作為經文選讀,讓會友每天早上或晚上按照
既定的計劃讀經。或者挑選聖經某一卷書,比如詩篇, 每天研讀一篇。
另一個建議是選擇一份靈修材料,能夠每天提供對 特定經文的解釋,讓我們進行反思。
最后,嘗試背誦有意義的經文或有助益的段落。這 使我們能夠把聖經真理存在心裡,在無法接觸聖經時也 可以默想。較有效的方法是從較短的經文開始,或一次 只記住部分經文,然后逐漸增加經文或短句。
對于上帝子民的屬靈操練,聖經講述最多的可能就 是禱告了。耶穌基督自己始終將禱告融入祂的生活和事 工的節奏中(參閱馬太福音 14 章 23 節;馬可福音 1 章 35
節,11章1-4節,22章32節,23章46節)。
當上帝的子民禱告的時候,上帝與他們同在。摩西 告訴以色列人:“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在我們求告祂的 時候與我們相近”(申命記 4 章 7 節)。詩篇 145 篇 18 節
也肯定地說:“凡求告耶和華的,就是誠心求告祂的, 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
聖經邀請我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加福 音 18 章 1 節);又說“靠 着 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
(以弗所書 6 章 18 節)。聖經中列舉了許多人們禱告的 各樣理由。在撒母耳記上,哈拿懇求上帝應允她一個特 別的要求,賜給她一個兒子(撒母耳記上 1 章 11 節)。
詩篇 51 篇是祈求饒恕的祈禱文,由大衛王所寫。雅各 鼓勵基督徒“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各書 5 章 16 節)。保羅寫了一篇讚美的禱告,宣揚上帝的威 嚴(羅馬書 11 章 33-36 節)。雅各提醒讀者要禱告求智 慧,他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 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雅各書1章5節)
在我們禱告時,我們可以擁有絕對的把握,就是無 論我們求什么,上帝都會垂聽(約翰一書 5 章 14 節)。
即使我們沒有完全得到我們所要求的,但我們知道天父 在乎我們的禱告(彼得前書 3 章 12 節)。耶穌在客西馬 尼園的禱告最激動人心,無出其右。當時,耶穌求問天 父,祂是否可以避免釘十字架的折磨和痛苦(馬太福音
26章39節)。最終,耶穌順服了天父的旨意,但這並沒 有否定基督曾向天父請求用另一種方式的事實,而上帝 選擇不提供其他方式。
當我們接受邀請,在禱告中與上帝親近時,無論 我們的祈求是否得到回應、結果如何,我們都擁有這樣 的應許,上帝會親近我們,而且祂“所賜出人意外的平 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腓立 比書4章7節)。
當上帝的靈感動我們進行禱告的屬靈操練時,請考 慮如下這些建議,但請不要被這份簡短的具體操練清單
撰寫禱告日記或寫出禱詞是一種有效的做法,許多 基督徒在禱告時以此來幫助自己集中專注力。保留禱告 日記也可以作為禱告得蒙回應的記錄。
設計一個簡單的禱告日程可以提供一個架構,幫助 那些因為禱告事項眾多而感到不知所措的人。我們可以 將經常禱告的事項分配到不同的日子,這讓我們能夠有 規律地將這些需求帶到主面前,不會感到不安。
禱告也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行動,可以考慮安排一次 步行禱告。當我們在社區、工作場所或公寓大樓等地區 步行時,可以為當地的居民或工作人員禱告,這樣的禱
告方式可以為我們的禱告生活提供多樣性。這種形式的 禱告,無論是出聲禱告還是默禱,都可以讓我們親眼目 睹我們在禱告時所提及的人和地方。
為了運用上帝所賜給我們的創造性恩賜,也可以考 慮將禱告事項畫出來。有藝術天賦的人,可以在禱告時 勾畫出他們的要求。其他藝術能力有限的人,可以嘗試 用文字和色彩來表達他們的禱告。將這些作品張貼在一 個看得見的地方,可作為一個有效的提醒,上帝會傾聽 我們這些禱告。
相對來說,集體敬拜似乎是一個較新的發展,但上
帝的子民一直都是聚集在一起的。在舊約中,以色列百 姓定期在節日和聖會中聚集來體驗上帝的同在,這在利
未記23 章有詳細說明。據新約使徒行傳記載,教會成立 初期,眾信徒“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 餅,祈禱”(使徒行傳 2 章 42 節),建立了初代教會群 體活動的雛型。雖然這不是詳盡的清單,但它反映了第
一批基督徒聚集時,一般的聚會形式。希伯來書的作者 深知這些集體活動的重要性,因此敦促教會不可停止聚 會,以便能互相鼓勵,親近上帝(希伯來書 10 章 22-25
17
環顧世界各地,群體敬拜的形式很多。除了專用的 教堂建築,基督徒還可以在家中、學校、電影院或上帝 所預備的任何地方敬拜。我們可以為我們參與敬拜的教 會感謝上帝;或者,我們可以祈求上帝的引導,幫助我 們找到一個可以與其他信徒一起敬拜的信仰群體。
參訪不同的教會,可以讓我們更深地體會到許多不 同敬拜方式所展現的榮美。你可以藉
一些教會,學會欣賞敬拜中的多樣性。
當我們準備與他人一起敬拜時,請思考我們在群體 中如何能成為他人的祝福或鼓勵。
后的囑咐中,他概述了聖經中一些可以幫助提摩太奔跑
靈程的具體方式。試列出聖經幫助我們的方式,並列出 每一種方式的例子。
反思問題: 請思考聖經中各種類型的禱告(例如:讚 美、祈求和哀嘆)。你在禱告中經常運用哪些方式,哪
些方式比較少用?為什么?
從核心屬靈操練中,選擇一項具體的做法,嘗試 做第一次的操練,或以新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在嘗試這 種屬靈操練時所帶來的祝福和困難。
探討問題: 在提摩太后書 3 章 14-17 節保羅給提摩太最
在 1897 年開創時只有 15 名參賽
者,但近年每次平均有 30 , 000 名選手參加。當
他們奔向終點線時,就像一大群相似的人穿街而過,但 每個選手都有獨特的號碼,能在人群中辨認出來。
我們的屬靈旅程也是如此。我們是朝 着 共同目標 前進的群體中的一員,但也有個別且獨特的體驗。詩篇 121 篇就提到了個體在群體中的雙重視角,這是以色列 人在每年的重要節期前往聖殿敬拜上帝途中唱的歌。
“保護以色列”(詩篇 121篇4節)的主,也“保護你”
(5節),強調上帝看顧以色列國和每個百姓。
雖然屬靈的操練與其他操練都有相互作用,但將其 余的操練分為兩類是頗有幫助的:個人屬靈操練關注自
己與上帝的關係,而互動式屬靈操練往往是與同奔天路 的信仰群體一起進行。我們在這裡強調獨處和禁食的操 練,因為它們與當今境況特別相關。
我們多數人都生活在即時通訊的新現實中,大量唾 手可得的信息和媒體,以及不斷推出的電子產品廣告, 宣稱要幫助我們完成家庭和工作任務。雖然我們對科技
進步心存感激,但連續不斷的嗶嗶聲、叮噹聲、警戒聲 和娛樂遊戲聲,也很容易控制我們,讓我們分心。
上帝對我們說話,但往往不是在雷鳴巨響或閃電火 光之中,而是用“微小的聲音”,就如舊約先知以利亞 在暴風雨過后的經歷(列王紀上19章12節)。
在喧囂的生活中,我們應刻意選擇獨處,目的是要 暫避日常生活中的重擔和紛擾,以花時間親近上帝,或 是幾分鐘,或是較長的時間。荷蘭作家盧雲寫道:“沒 有獨處,就幾乎不可能過屬靈的生活。”這不僅反映了 他的個人經歷,也反映了耶穌樹立的榜樣。
聖經讓我們多次看到,儘管面臨緊迫的事工需要, 耶穌的優先選擇卻是獨處。路加記述說:“耶穌的名聲 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
們的病”(路加福音 5 章 15 節)。讀到這裡時,我們可 能會以為耶穌將繼續醫病趕鬼,但實際上祂是如何回應 的呢?“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16節)。
如果耶穌需要獨處來禱告,我們當然就更需要獨處 禱告。在獨處時,上帝會藉 着 禱告、讀經或默想經文等 其他屬靈操練,邀請我們聆聽祂向我們說的話。當我們 在獨處時,讓自己心靈深處向天父敞開,我們就能夠體 驗到“深淵[與]深淵響應”(詩篇42篇7節)的經歷。
尋找獨處環境有時需要一點創意,但通常都不成問 題。或許你可以在閣樓的小角落,家人不會在清晨時進 入打擾你的地方,放置一把舒適的椅子。許多教堂會提
供獨處和禱告的地方,甚至醫院也有專設區供人安靜沉 思。戶外散步也可以作為我們反思和禱告的獨處空間。
即使在雜亂無章的茶水休息室裡,戴上耳塞坐在擺放得 當的椅子上,也能營造一個安靜的空間。
每次我們騰出時間和空間來聆聽上帝的聲音,就可 以體驗到慈愛上帝時刻同在的真實,並能感受到祂樂意 與自己的兒女相會。
在新約聖經中,耶穌表明基督徒能得到祂的引導, 祂提醒我們:祂是我們的好牧人,我們是祂的羊,“羊
4 節)。這一切都可以實現,是因為耶穌應許將聖靈賜
也跟 着祂,因為[我們]認得祂的聲音”(約翰福音 10 章
給所有的信徒(約翰福音 10章26節)。當我們倚靠聖靈 來進行屬靈操練時,我們能肯定是上帝在引導。
禁食這種屬靈操練,是為了讓我們擺脫一些事物的 控制,通常這些事物會奪取我們對上帝的愛和信心。選 擇放棄一些我們依賴的事物是個好方法,能肯定並提醒 自己,上帝是我們唯一真正的供應者和支持者。
在聖經中,舊約和新約都有許多有關禁食的記載。 舊約中的禁食,通常是禁戒食物。哈拿禁食禱告,為求
有個孩子(撒母耳記上 1 章)。尼希米得知耶路撒冷城 的城牆年久失修后,便禁食禱告,尋求上帝的指引(尼
希米記 1 章 1-11 節)。大衛王經常禁食,尤其在面臨巨 大壓力的特別時刻(撒母耳記下 12 章 16-23 節;詩篇 35
篇 13 節, 69 篇 10 節)。先知但以理,也數次禁食禱告 (但以理書9章3節,10章2-3節)。
在馬太福音 6 章 16-18 節,耶穌鼓勵門徒禁食,並提 出具體的指導方針,作為如何活出屬靈生命的教導。耶 穌一開始就說“你們禁食的時候”( 16 節),而不是說 “如果你們禁食”。在《追隨基督》一書中,德國作家
潘霍華(DietrichBonhoeffer)表示認同:“耶穌理所 當然地認為,祂的門徒會遵守虔誠的禁食習俗。”
我們看到,在耶穌復活之后,初代教會的領袖在
許多重要時刻都禁食(使徒行傳 13 章 2-3 節, 14 章 23 節)。而保羅鼓勵已婚信徒,禁食時可以暫時分房, “為要專心禱告”(哥林多前書7章5節)。
雖然聖經中的禁食通常是禁戒食物,但英國牧師鐘 馬田(Martyn-LloydJones)中肯地解釋說,禁食的定 義可以擴展,包括“為了某些特殊的屬靈目的而禁戒任 何合法合規的事物”。
若我們身體健康能夠禁食,可用溫和的方式開始, 先不吃午餐,利用這段時間閱讀聖經或禱告。接着 可以 操練不吃早餐和午餐,然后再考慮較長時間的禁食。在
禁食時,重要的是要飲用足夠的水分或飲料。
非食物的禁戒,可包括每個月一天禁戒社交媒體, 然后逐漸增加到每週一天。有些人發現,每晚幾個小時 禁戒收發電子郵件或短信很有意義,他們可以利用這段 時間與家人相處,閱讀聖經或勵志的書籍,甚至能早一
無論我們在屬靈旅程中想嘗試哪種禁戒方式,目的 都是要將時間用在屬靈的目標上,例如專心禱告(以斯 拉記 8 章 23 節)、聆聽上帝的帶領或引導(使徒行傳 13
章2節)、尋求保護(以斯帖記 4章16節)、認罪(撒母 耳記上 7 章 6 節)或敬拜(路加福音
2 章 37 節)。我還發
現,當我藉 着 屬靈操練親近上帝時,祂就悅納並賜下讓
人得安息的屬靈祝福(馬太福音11章28-30節)。
禁戒操練之后,我們再次享用食物或使用科技產 品時,我們也會重溫這一真理:“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
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 的。”(雅各書1章17節)
探討問題: 在馬太福音 6 章 16-18 節關于禁食的教導 中,耶穌給了我們一些禁食的指導方針。這些指導方針 是什么?我們禁食的時候,當如何將之納入其中?
反思問題: 你在尋找獨處的空間時,面臨的最大挑戰 是什么?你會如何祈求上帝幫助你克服這些障礙?
應用:在接下來的一週,請考慮選擇一項禁戒來操練。 在你完成禁戒后,請花時間反思你的經歷。
而言 , 看 着 一個個參賽者從眼
前經過,可能會認為競賽是參賽者的個人挑 戰,每位參賽者都在孤軍奮戰。然而,大多數的競賽都 有陪跑者,他們的任務是幫助參賽選手從頭到尾保持理 想的速度。還有些人是跟一個跑步小組一起參與競賽, 目的是為了彼此督促並相互鼓勵。同樣地,雖然我們個 人的屬靈操練可能看起來是各自的努力,但其中包括了
互動,彼此給予並接受支持及幫助。聖經有一處特別強 調在群體中操練信心的內容,那就是保羅的一段話。他
將教會描述為一個相互依賴的身體,每個肢體都需要依 賴其他肢體來維持本身的健康和正常運作(哥林多前書
12
互動式屬靈操練 這個名稱,我們用來指那些強調
在屬靈旅程中彼此互動的操練。作為群體中的一分子, 我們在操練中互相幫助、彼此支持。我們將深入地探討 兩種互動式屬靈操練,那就是服事和接待。
“服事”這個詞,可能會讓人聯想到很不情願地做
些卑微的工作,或是要應付一大堆苛刻的要求。不過, 雖然服事確實涉及實際的行動,但服事這一屬靈操練的
服事體現出耶穌所教導的最大誡命,這個誡命要我 們全心全意地愛上帝,並且“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 章39 節)。耶穌在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中,為這種愛描 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撒馬利亞人遇見一個被打得 半死的人,他的行動竟遠遠超過當時一般人所做的。這
個撒馬利亞人還繼續照顧傷者,直到他恢復健康(路加 福音 10 章 25-37 節)。耶穌將服事的行為,從簡單完成
一項任務,提升到帶 着 愛的態度幫助人。祂從根本上改 變了我們對服事的看法。
儘管我們有最堅定的心志要與朋友和家人相互支
核心是靠着聖靈的力量,甘願奉獻自己,造福他人。
持,但我們若要體現以服事為屬靈操練的生活方式,唯 有靠 着 聖靈所賜予的力量。我們的服事若沒有聖靈的幫
助,就會覺得它是一項苦差事。我們若單靠自己的力量 就會感到疲累,或者為 着 錯誤的理由而服事。保羅寫給
加拉太教會的書信可以激勵我們,雖然不一定能完全消 除在服事他人時所遭遇的困難,但能幫助我們學習倚靠
上帝的靈。保羅將屬靈生活稱為一段旅程,敦促讀者靠 着 聖靈來生活。保羅寫道,那些靠聖靈生活的人,可以 選擇“用愛心互相服事”(加拉太書 5 章 13 節),那么
服事的屬靈操練還有一個層面,是要立定心志、刻 意為之。耶穌深知自己在地上作工的目的,就告訴門徒 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馬可福音10章45節)。提醒自己關于服事的目的,有 助于我們專注于為什么要做某一項特定的任務,並將任 務本身或實踐上的細節視為次要。
實踐服事這一屬靈操練有多種方法。我們可以簡單 地選擇重新審視一些我們已經參與的服事方式。我們或 許需要考慮,上帝已經放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人物和地 方,並邀請上帝的靈加添力量,使我們能夠甘心樂意、
帶着愛的態度去關心他人。
要尋找操練服事的途徑,我們可以選定一種服事他 人的事工,可以是在教會或社區服事。可在教會的兒童
主日學或在課后輔導班中,照料教導兒童;也可考慮在 社區的食物銀行,用你的廚藝或交通工具參與服事;或 服事教會中獨居的老人,幫他們修理水電。
此外,我們可以求主顯明家人或鄰舍的特別需要, 例如整理草坪或照看孩童,並主動為他們的需要提供免 費的服務。
當我們考慮將服事融入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時, 別忘了,服事的機會就在我們當前所處的地方。讓我們 祈求上帝的幫助,在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服事他人的機 會,無論是為他人開門,還是為家人做家務,都是在日
常生活中向他人展示上帝之愛的方式。
雖然今天人們對于接待的理解,往往等同于精心預 備的食物或裝飾精美的房屋,而且還顯得輕鬆自在,但 接待這種屬靈操練是歡迎他人進入我們的生活。接待的 目的不僅僅是提供膳食和住宿,而是要與他人分享上帝 的恩典和慈愛,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時,我們就能接受這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許多樂意接待的例子,包括為
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和住所(創世記 18 章 2-8 節;路加
福音 10 章 38 節;腓利門書 1 章 22 節)。在新約中,樂意 接待和其他表達愛心的方式一樣,都是基督徒的生活標
誌(羅馬書 12 章 9-16 節;希伯來書 13 章 1-3 節;彼得前
書 4 章 8-11 節)。樂意接待也被列為教會領袖的一個條
件(提摩太前書3章2節;提多書1章8節),這肯定了上 帝看重接待。
選擇操練接待需要願意暴露弱點,也可能會受到傷 害,因為我們需要經常與其他外人接觸,雖然我們很想 維持既有的朋友社交圈。然而,靠 着 聖靈的幫助,並謹 記我們是因上帝的慈愛憐憫而被稱為祂的兒女(約翰一
書3 章1 節),我們就可以學習與他人分享我們的生活, 並歡迎他們加入我們的群體。
接待他人要從 留意 開始 ,例如:留意那些新來的或 被冷落與被忽略的人。當我們在教堂或工作場所留意到 新面孔時,就要抓住機會邀請他們加入我們的群體。
或許我們可以在教會裡,主動向陌生人介紹自己, 如果他有興趣參與聚會活動,可以提議和他一起參加, 這樣他就不會感到孤單。
如果住家附近的學院或大學有國際學生就讀,可以 查詢學校或當地教會是否需要有人接待學生。國際學生 通常喜歡瞭解他們居住學習的環境,並喜歡受邀品嚐傳
統的當地美食,或參觀附近的景點。
另一種接待的簡單方法就是舉辦聚餐,參加者各帶 菜餚前來共享。可以向彼此不認識的人發出邀請,以此 建立社群,並為人們提供一個溫馨的環境,讓大家一起 享受美食和團契。做點簡單的活動,或用一套問題展開 對話,可以幫助人們放鬆並相互交流。
探討問題: 閱讀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加福音 10 章 25-37 節),再將好撒馬利亞人與祭司和利未人作對 比。好撒馬利亞人的行動如何超過一般人所做的?耶穌 所說的“去照樣行”(37
初入大學、公司、教堂或其他社區的時候嗎?當時你有 怎樣的感受?別人主動接觸你的時候,他們做了什么讓 你覺得難忘且富有意義?
應用:挑選一種上面所列的具體做法,並思考如何實踐 其中一種。或嘗試創建適合你當前生活環境的服事或接 待方式。
反思問題: 你在什么時候曾經是一個“陌生人”,是
納入每週的例行作息中,
並且享受其帶來的好處,但有時我還是會覺得 很難找到動力去跑步或與孩子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總能 找到好藉口,甚至爛理由,推辭不去。給自己這種自 由,可以幫助我避免因繁忙的日程安排而感到負擔。然
而,每次在我努力鍛煉身體后,總會有些收益,最起碼 可以確定我做了一個有益于健康的選擇。
上帝的靈如何邀請你參與屬靈操練呢?你會怎樣將 這些操練融入你屬靈生活的節奏呢?
在我們最具挑戰的日子裡,憑着 信心,我們可以牢 記,即使在旅程最困難的階段,上帝也與我們同在。
當我們願意踏上這個旅程時,我們可以從保羅給歌 羅西教會的祝禱中得到鼓勵:“我們⋯⋯ 為你們不住地
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 上帝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
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道上帝;照祂榮 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好叫你們凡事歡歡
喜喜地忍耐寬容;又感謝父,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
我們的使命是讓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 變得易懂、易得。
探索叢書以溫和、生活化和容易理解的方式帶出耶穌 基督的真理,讓我們知道聖經的教導適用于生活的各 個層面。所有的探索叢書都是以不收費的方式提供 給讀者,可作為個人研經、小組查經材料或是佈道 工具。
若你想要與我們一同將上帝寶貴的話語分享給更多的 人,可以點擊以下的連結,以奉獻支持探索叢書和靈 命日糧事工。
我們衷心感謝許多人支持靈命日糧事工,即使是小額 奉獻也能聚沙成塔,幫助我們將改變生命的聖經智慧 帶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