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哀傷

Page 1

羅賓森(Haddon W. Robinson)著

走過 哀傷



2

i

走過哀傷

作者: 羅賓森(Haddon W. Robinson) 譯者: 吳淑惠 審稿: 王美靜、趙妙玲 設計: John M. Lucas, Mark Beldheer, 陳愛珠 ISBN: 978-1-62707-392-9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8年初版二刷 書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均取自和合本及新譯本。

探索經銷社(DHD)附屬於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美國密西根大湍市。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GRIEF Comfort for Those Who, Grieve and Those Who, Want to Help

© 1996 by Haddon W. Robinson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special arrangement with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P.O. Box 3566, Grand Rapids, MI 49501.

Traditional Chinese


頌讚歸與我 們的主耶穌 基督的父上帝,就是 發慈悲的父,賜各樣 安慰的上帝。我們在一 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 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 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 患難的人。 (哥林多後書1章3-4節)


目錄

n 人人都渴求得到安慰

7

n 哀傷的各個階段

21

n 守護生命的重心

41


穌說: 「哀慟的人有福 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馬太 福音 5 章 4 節)


j

人人都渴求 得到安慰

「你曾否經歷哀傷?」

當我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我感到很驚訝,因

為這是來自一位八旬老人的詢問。他剛剛失去了 63歲的妻子。

這問題好難回答。哀傷是痛徹心扉的,想到

這點,它提醒了我們人生境遇非我們所能掌控。 它也提醒了我們,許多我們試圖遺忘的事物。傷 痛至深,以致於無法將它存留在內心深處。

是的,我也曾經歷哀傷。11歲那一年,母親

逝世。在那之前,她已住院 2 年,我已學會過與 她分離的日子。但她走了,我得習慣過永遠沒有

7


8

i 她同在的日子。我還記得她的葬禮,太平間花束 的味道,甚至記得那天下午,牧師安慰證道的片 段。我記得父親低頭啜泣,在這之前,從未見他 哭過;我不斷想起母親過世後,我所需面對的一 切。有一年多的時間,特別在夜裡,我感受到極 深、揮之不去的孤寂之痛。連續好幾個月,我的 學業成績一落千丈。

多年之後,我為父親過世哀傷。那年他

八十八歲,已是高壽辭世。我們將他葬在德州, 離他所生長的紐約市,以及他的朋友很遠。當我 站在他的墓前,心中有股衝動想朝著鐵柵欄外 面,向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的車潮大喊:「停車! 停車!有一個好人走了,難道沒有人在乎嗎?你 們都不停下來看一看嗎?」但車流持續奔馳。父 親過世幾天後,每當我獨自在辦公室或駕駛時, 眼淚總是不聽使喚流下來。

還記得那時,有一對夫婦和我一樣,也經歷


j 著喪親之痛。他們在一次打獵意外中,不慎失去 了5歲的幼子——馬特。事發時,他的父親隔著鐵 絲網試射步槍,而槍卻失靈,走火擊中了他們的 兒子。孩子倒地,當場不治身亡。身為他們的牧 者,我花了許多時間陪伴他們,並主持了馬特的 喪禮,陪著他父母站在墓旁。這是一個蕭瑟的冬 日,但即使是一個明媚的春日,也不會有任何分 別。有好幾週,那股深深的哀傷在我心裡徘徊, 久久不能散去。

「你曾否經歷哀傷?」是的,我當然經歷

過。相信你也一樣。

每個人都經歷哀傷。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 h a w)曾說過:「死亡的統計數字非常驚人。 每一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死。」換言之,人難免 一死。死亡既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哀傷又緊隨而 至。因此,人人都必須經歷哀傷,無人得以倖 免。

9


10

i

哀傷並不僅限於死亡。失去任何深愛與在乎

的人、事、物,都會讓我們感到哀傷。一位截肢 者因失去一隻手臂、或一條腿而經歷哀傷;搬離 家園,與親人道別,滿懷不捨與哀傷;年輕女孩 因與男友分手而哀傷;妻子因與丈夫離婚而哀 傷;一位雇員不管收到裁員通知單,或是因退休 而獲頒服務金錶,均表示他失去了長年的工作, 而令他感到深切的哀傷。父母在兒女長大離家求 學,或從軍時,經歷哀傷。當我們失去情感上給 予安全與滿足感的人、事、物時,我們都覺得哀 傷。

因此,所有人都將經歷哀傷。或許你現在也

正處在哀傷之中。

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人,不分男女老少,正

處於哀傷之中。有時候,他們的哀傷如眼淚般顯 而易見。但有時候,他們把哀傷隱藏在各樣活動 裡,一抹微笑或是漂亮的妝容之下。其實他們是 極需要安慰的。我們也是如此,或許在某個時


j 刻,當我們面臨失落與死亡,我們也會渴求得到 安慰。

既然如此,當哀傷臨到時,我們該如何面

對?又該如何安慰那些正處於哀傷中的人呢? 並非所有哀傷都一樣。有些哀傷是「有益的哀 傷」、有些則是「無益的哀傷」,換言之,哀 傷,會帶來建設,也可能帶來破壞,一切都在於 我們如何處理它。

說來奇怪,雖然哀傷常臨到我們每一個人,

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如何面對它。哀傷是極為個人 的情緒,每個人走過的哀傷路也不盡相同。我們 可以透過許多書籍,了解別人的喪親之痛,然 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都是他人的經歷, 除非我們親身經歷了,否則我們無法切實了解它 的全貌。

「哀傷」是一個複雜的課題。社會學、精神

病學者與醫生當然不願在人哀傷時提問或拍攝影

11


12

i 片以了解哀痛如何運作。死亡是哀痛的同伴。在 我們的文化中,對於死亡的研究和探討並不多。 在許多文化環境及社會中,死亡的課題讓人感到 不安,連社會科學家們也不能免疫。因此,在某 種程度上,死亡與哀傷成了大家避諱不談的話 題。

雖然如此,還是有些人甘願冒險研究死亡這

個課題。其中一次發生在1940年。埃里克•林德 曼博士(Dr. Erich Lindeman),哈佛大學精神病 學教授,特別針對在波士頓椰林夜總會大火中失 去至親好友的人研究此課題。從中,他觀察並下 此結論,「哀傷和痛苦無法避免,最好的辦法就 是讓這些失親的家屬進入哀傷,體驗它,透過這 個哀傷的過程,經歷有益的哀傷」。他把它稱為 「哀傷的歷程」。透過此歷程,處哀傷的人得以 從失落的束縛中被釋放,並且與回憶共存、不管 是傷害、或喜、或悲,這些依舊是他們人生的一 部分。林德曼博士斷言,哀傷者無法逃避或掙脫


j 哀傷,直至他們經歷了整個哀傷的過程。他們或 許不能完全恢復過來,然而,透過經歷哀傷的過 程,他們能熬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主耶穌在登山寶訓(馬太福音5章)裡提

到:「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我們必須先經歷哀傷,面對哀傷,才能從哀傷中 得到安慰。若我們拒絕處理心中的哀傷,則「有 益的哀傷」將會變成「無益的哀傷」。

「有益的哀傷」變成「無益的哀傷」。千古

以來,逃避是人們面對哀傷時最常用的方法。早 在幾百年前,斯多葛派教導信徒不要哀悼。他們 說,對付哀傷最好的辦法,就是否定它。許多虔 誠的男女信徒秉持這個堅忍克己的傳統。

許多男人從小就被教導:「長大了,不

哭」。當他第一次從鞦韆上掉下來,又驚、又 慌,準備開聲大哭時,媽媽這樣安慰他;低聲 說:「不哭,不哭,你已經長大了,不哭,沒事

13


14

i 的,沒事的……」;當他10歲時,即堅信,「男 兒有淚不輕彈」;當他 18 歲時,即使被女友拋 棄,仍不會想哭。因此,到了50歲,他已經不知 道該怎麼哭了。

有時候,女性也會被如此教導,「哭泣是軟

弱的行為」。也許在她們的成長階段,當她們放 聲大哭時,曾經受到別人的奚落。因此,長大 後,她們認定哭泣是一件尷尬的事。她們總以為 堅強就是要強忍淚水和哀傷!朋友們可能在參加 完喪禮後如此稱讚那位喪偶的寡婦:「看!她多 麼勇敢!一滴淚都沒掉。」其實,她的世界已支 離破碎,柔腸寸斷。從不流淚的人,不一定是勇 敢的人。哭泣,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心靈之語。

憑信,能擦乾所有的淚水嗎?有時候,由於

一些信徒抱著錯誤的觀念,誤以為信心與眼淚不 相容,於是,無法以正確的方式來處理自己與他 人的哀傷。他們的想法是:堅信上帝,並相信永


不流淚的人, 不一定是勇敢的 人。哭泣,是發自內心 深處的心靈之語。


16

i 生應許的,必不會哭泣或感到哀傷。然而,實際 上,感到哀傷並不代表沒有信心。聖經裡最短的 經文,約翰福音11章35節:「耶穌哭了。」言短 而意長,讓我們明白,耶穌和我們一樣,也會感 到哀傷。

這四個字,說明了耶穌的摯友——拉撒路的

葬禮之後發生的事。馬利亞,拉撒路的姐姐,俯 伏在耶穌腳前,痛哭失聲地說:「主啊,祢若早

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耶穌深受感動,問 道:「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裡?」

馬利亞和姐姐馬大,並村裡的村民將耶穌帶

到拉撒路的安葬之處。祂站在拉撒路的墓前,然 後,經上簡單的記述:「耶穌哭了。」周圍的親 朋好友見到從耶穌雙頰落下的熱淚,他們就說:

「你看祂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耶穌,迄今史上最偉大,完全之人,站在好

朋友的墳前哭泣。在這件事上,祂打破了「長大


j 的孩子不哭」的觀念。

有些相信「有信心就不會落淚」的基督徒,

他們或許誤解了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朋友的 一段話: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

不知道,恐怕你們哀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 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不幸的是,有些主內弟兄姐妹因為忽略了使

徒保羅的最後一句話,所以苦苦掙扎於無益的哀 傷之中。使徒保羅並非告訴讀者「不要哀傷」, 因為哀傷是人類的情緒之一,是正常的表達。正 如愛、懼怕、罪咎感、憤怒一樣,甚至,是綜合 以上情緒的表達。信徒對上帝的信心,並不會讓 我們對情緒免疫。正如試圖否定「笑」是無用 的,否定「哀傷」也是徒勞無功的。保羅告訴他 的朋友們,不要像那些未信者那般,因失去指望 而哀傷。信仰確實能幫助我們免受哀傷情緒的操 控,但上帝並不會因為我們拒絕哭泣而給我們任

17


18

i 何獎賞。

人們往往沒有察覺到,未經正視及處理的

失落與哀傷,會帶來更多負面的效應與更深的 傷害。一個 14 歲的男孩從 7 歲開始便受憂鬱症所 困。他是父母親離婚下的犧牲者,而他覺得自己 成了一顆棋子,被他們任意擺佈;穿梭於父親、 母親的家裡,他愛他們,但不管在哪裡,他從來 沒有「回家」的感覺。無論他的雙親或他自己都 不明白,他怎麼會突如其來地勃然大怒,還有逃 學甚至偷竊等等的行為。其實,問題在於這少年 人尚未好好處理自己的哀傷。

一位下肢癱瘓的人,談及再度騎上摩托車兜

風的事。他那年輕的妻子,仍記得在婚禮的誓言 「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愛他、幫助他」,但她不 明白,為何丈夫會無緣無故對她大發脾氣。其實 她的丈夫無法接受自己失去雙腿的事實。而她則 害怕會失去丈夫。於是,兩人各自掙扎於自己的


j 哀傷中。

唯有當我們面對及處理自己哀傷的情緒,也

幫助他人走過哀傷,才能將哀傷轉化成「有益的 哀傷」。哀傷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上帝賜與 我們淚腺以表達我們的難過之情。

我們必須知道如何能幫助自己以及他人,將

無益的哀傷轉化為有益的哀傷。

19


穌說:「你 們現在也是 憂愁,但我要再見 你們,你們的心就 喜樂了;這喜樂也 沒有人能奪去。」 (約翰福音16章22節)


j

哀傷的各個階段

當人們失去生命中極重要的人,也就是他們

的支柱或依靠時,他們如何面對哀傷呢?我們要 如何幫助他們走過哀傷呢?儘管哀傷並不僅限於 死亡,然而,以下問題或許有助於我們找到清楚 的答案,幫助我們面對失去至親的哀慟。 經歷哀傷的人,至少要走過三個不同的階 段。而在每一階段所感受的哀傷,程度也並不一 定相同。每人在各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也會因 人而異,並且根據失落的性質而有所不同。舉例 來說,失去孩子會比失去年長父母的人,需要經 歷更長時間與更深的哀傷。

21


22

i

人們若要走出哀傷,就必須在踏入哀傷的各

個階段時,持守一個共同原則,即哀傷需被充分 表達。因為哀傷好比引擎裡的蒸汽一樣。若沒有 正確的引導與控制,未洩的壓力將持續累積,而 導致引擎爆炸。哀傷的情緒也是如此,必須經過 適當的抒發及處理,當事人才能走出哀傷。

或遲或早,正確或不正確,完全或不完全,

以正面或扭曲的方式,我們還是得經歷哀傷與痛 苦。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哀傷者表達心中的情 緒,且當我們自身走過黑暗幽谷,也要把心中的 傷痛的感受表達出來。透過釋放情緒,哀傷者能 意識並接納自己的哀傷與失落,進而得到理性的 覺察,從靈魂深處知道他們已經失去了生命中一 個很寶貴的人。

第一:危機階段

哀傷的第一階段可稱為「危機階段」。以死


j 亡為例,這就是乍聞至親好友離世噩耗的那一剎 那。在此階段,哀傷者會接連出現不同的情緒。 起初是震驚和感到意外,特別若這是突如其來 的,腦袋就像被槌子重擊一般,感到不知所措。 即使這是在預期下的死亡,喪親者在聽到噩耗 時,生理也會出現一些反應,比如顫抖、呼吸困 難等等。接著,出於本能,人們由震驚轉為否 認,「這不可能!」人們驚呼,因為難以接受事 實。在此痛點上,麻木的感覺如同麻藥,暫時麻 醉心靈。此外,喪親者也會釋放傷痛的情緒,失 控痛哭。有些人會在朋友陪伴下,痛哭一場;有 些人則習慣獨自哭泣。在此哀慟的階段,鎮定劑 與安眠藥需少量慎用,因為淚水才是醫治心靈的 良藥。

朋友的角色。在危機階段,哀傷者的朋友要

如何幫助他們意識及接納自己的失落?首先,朋 友們要陪伴在側,讓哀傷者知道,他們並不孤 單。必要時,朋友可以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例

23


24

i 如:照顧孩子、聯絡、採購日常用品、洗衣、安 排交通等等。這些生活起居的一切細節也許會被 忽略。這時,朋友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朋友的傾聽。伸手援助固然重要,但是,好

朋友給予的聆聽也很重要。哀傷者往往需要談談 對死亡的想法,但這樣的談話內容,也許會令周 遭的人感到不安。正因為如此,有些人可能想轉 換話題,好讓哀傷者可以「想想其他的事」,但 事實上並非如此。一個好的聆聽者應該允許哀傷 者表達想法和感受,他可以問:「你想談一談 嗎?」而哀傷者總想再次述說他們聽到噩耗前後 又發生了什麼事,這對於身心健康是有所助益 的。因為這正是人們接受事實的過程。有時他們 會不斷重複細節,但是,體貼聆聽就是愛的表 現。當然,好友也應該尊重對方有沉默與保有隱 私的需要,若對方不願意談,也絕不勉強。

當我們傾聽時,不必驚訝於某些「天馬行


j 空」的想法。一些哀傷者會將藉著幻想以逃離現 實的打擊。他們可能佯裝若無其事,或突然恍惚 出神,心中暗暗希望一切只是惡夢一場,夢醒 了,他們所愛的人就會回來。他們也可能會為那 位再也不會回來的親人預備餐點。縱使他們的幻 想並不讓我們感到意外,但是,別支持這樣的行 為。我們應以仁慈、溫柔的方式,鼓勵哀傷者面 對現實。否認,或拒絕接受死亡的事實,都是無 濟於事的。

不幸的是,即使傾聽在危機階段是至關重要

的,但我們往往說多聽少。對於「哀傷」,我們 感到不自在,所以覺得非得說點什麼來化解尷尬 的氣氛。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試圖找點「屬靈」的 話說說,「現在,她已經在天家了。」;「他這 麼年輕就被主接回天家,上帝一定很愛他。」; 「吉姆在天堂過得更好。」;「他不會想回來 了。」即使這些老生常談可能是真的,但卻無法 安慰人。畢竟,人們不僅為著逝者已去而哀傷,

25


26

i 更為了自己的失落感傷。當一個哀傷者願意對我 們打開心房,我們可以簡單、誠實地表達我們的 感受,免去看似屬靈的用語。但總而言之,我們 的同在與陪伴,已遠勝千言萬語。

約瑟夫·貝利(Joseph Bayly)在他的書——

The Last Thing We Talk About: Help and Hope for Those Who Grieve中提到他失去孩子時,受人安 慰的經歷。

他說,「我坐著」,他如此回憶,「彷彿被

心中的哀傷撕裂」;「某人來了。他告訴我為什 麼上帝允許這件事發生,又說祂會如何幫助我度 過哀傷;死亡背後仍存有盼望……他不停地說, 而我知道這些都是對的。」

「但我卻不為所動,我只希望他趕快離開。

最後,他終於離開了。」

「又來了一個人。他默默地坐在我旁邊陪伴

我,至少一個小時之久。當我說點什麼時,他簡


哀傷的人 需要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28

i 單地回應我,僅僅為我禱告,然後離開。」「我 深受感動,大得安慰,真不希望他離開。」

第二:煎熬階段 哀傷的第二階段為「煎熬階段」。通常這階 段維持3個月或是更長的時間。又以葬禮後6週為 最激烈的煎熬期。在這段期間,哀傷者必須減弱 並中斷和逝者過去的情感聯繫,以及原先已與逝 者相約在未來的計畫。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非 做不可。正如格列佛在《格列佛遊記》中被小人 國的人們以木樁和繩索釘在地上一樣,哀傷者傷 痛的情緒,也如千萬個情感線般緊緊與逝者相 繫。

在此階段,人們經歷到各式各樣的情緒與反

應。難怪許多哀傷者被沮喪壓得喘不過氣,擔心 自己會瘋掉。他們經常會感到孤獨,與他人隔 絕,因為家人和朋友們在第一階段慷慨地給予支


j 持與陪伴後,又重回生活正軌。於是喪親者有時 數週,有時持續數個月,被一種孤獨感或持續不 斷的空虛感所籠罩。

魯益師在妻子過世之後寫到,「我從來不知

道,喪偶的哀慟和懼怕的感覺原來那麼相似。其 實,我並不感到害怕,但感覺猶如害怕,腹中有 一股力量在攪動,感覺被撕裂,心中焦躁,我只 能把一切感覺都嚥下去。

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Edna St. Vincent

Millay)在她的詩,「哀悼」裡表達了類似感情:

逝者被人遺忘, 生活仍要繼續。 儘管好人逝去, 生活仍要繼續。 安妮,吃妳的早飯; 丹尼,吃你的藥; 我已忘了為什麼, 生活仍要繼續。

29


30

i 愧疚與哀傷常為同伴。有時,哀傷和愧疚相 伴而來,因為喪親者後悔在逝者臨終時做了,或 是沒有做到什麼。有時,也會對那些「應該」愧 疚一生。我們總是以為自己還有明天,但人人終 究都得面對死亡。有些人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而 傷心,他們為著自己曾說過無禮的話,或輕率的 行為,而感到後悔不已。

所以,滿載哀傷的人往往與難以察覺的罪咎

感摔跤。他們為自己的哀傷貼了一個錯誤的標 籤。當我們經歷一個無法掌控的痛苦狀況,我們 極可能會責怪自己。如果一個孩子死於癌症,父 母感到內疚;空難的倖存者為他們的倖存而他人 罹難而愧疚不已。不知為何,這種假設性的責怪 給我們一種似乎可以掌控生活的感覺。人們寧願 感到愧疚,也不要感到無助。這些虛假的罪咎感 蒙蔽我們的心思意念,因此,我們要揭開它的迷 思,正確地認識它。


j

然而,有些愧疚是真實的。對於那些玷污我

們生命的罪惡及隨之而來的罪咎,我們應當要記 住。因著耶穌為我們的罪受刑罰,上帝已完全赦 免我們。真正的罪,需要真實的悔改,也許這很 難做到。因此,我們必須接受上帝的赦免。祂已 為我們付上極大的代價,使我們得救贖。也因著 祂的赦免,我們得以饒恕自己。

在這個階段,哀傷者的心中容易產生敵意:

對生命、死亡、上帝甚至奪走性命的因素感到憤 怒。一位年輕的妻子,丈夫在車禍中喪命。她怒 吼道:「他為什麼這樣對我!」這樣的憤怒似乎 毫無意義,因此哀傷者便會找一個代罪羔羊來轉 移他們的憤怒。他們可能責怪主治醫師做得不 夠、牧師的探訪不夠、或是某位朋友的關懷不 夠。

倘若此憤怒是衝著我們而來,我們應當接納

它們。試圖爭論或為自己辯護反而會增加哀傷者

31


32

i 心中的愧疚,以致他們更難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敵意指向他人,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明事實, 例如:「據我觀察,牧師已盡上最大心力去做 了。」

或許,待過了些時候,當生活穩定後,再回

過頭來探討此問題會有所幫助。

朋友能做些什麼?在這煎熬的階段,身為朋

友,能給予什麼具體的幫助呢?再一次,我們可 以陪伴在他們身旁。在喪事初期,人們的憐憫與 幫助如潮水般湧入。但逝者離去一、兩個月、甚 至半年過後,哀傷者正承受著最強的孤單與失落 衝擊。這期間別人可能都忘了,但哀傷者仍難以 忘懷;這時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朋友陪伴在 側。

對哀傷者而言,黃昏與晚上的時光是特別難

熬的。哀傷者會想起平日晚餐時的美好對談時間 而觸景傷情,以致倍感孤單。貼心的朋友理解這


我們看見和我們同樣 經歷哀傷的人,找到 出口,走出哀傷。我們就找 到了勇氣與希望。


34

i 一點,可以邀請哀傷者共進晚餐,讓哀傷者感受 到他們的真誠。「週五晚上,我們一起吃晚餐好 嗎?飯後你想留下或先行離開都沒有問題。」載 他們去教會或去購物;帶喪親的孩子去看馬戲團 表演,或是看場球賽也是愛的表現;同樣地,為 寡婦除草或剷雪能減輕她的重擔;邀請她出席晚 宴或派對,也是一個彰顯恩慈的重要行動。因為 許多寡婦認為她們不僅僅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 一群老朋友。

在這期間,我們可以聆聽哀傷者的心聲。他

們需要說出對逝者的懷念,也需要好友陪伴在 側。一位小女孩的玩伴過世了。她的家人描述, 有一天,她前去安慰逝者的媽媽。小女孩的爸爸 問道,「妳說了什麼?」「沒什麼。我只是爬到 她的膝上,陪她一起哭。」小女孩回答。

每當我們探訪經歷哀傷的人,我們總是小心

翼翼,避免再提起與逝者有關的一切,深怕會勾


j 起對方的傷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回想過去 與逝者的對話,或和他相處的快樂點滴,表明我 們也愛、並思念這位已逝的人。

故此,若哀傷者願意,我們應允許並鼓勵他

們表達感受、以及他們對逝者的思念。有些哀傷 者可以自在地分享其想法與回憶。有些人則以書 寫的方式來表達心情。魯益師與其哀傷抗爭,這 些思考成了一系列的專欄,最後集結成書出版, 即《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有位牧師 要求人們寫下失落和哀傷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雖 然這是痛苦的,但是這樣的練習促使哀傷者去思 考、感覺心中的失落和哀傷。經歷傷痛是醫治的 一部分。

從閱讀中得到幫助。當我們看見和我們同樣

經歷哀傷的人,找到出口,走出哀傷。我們就 找到了勇氣與希望。凱瑟琳•馬歇爾(Catherine Marshall)著書To Live Again, 抒發其哀傷;約

35


36

i 瑟夫·貝利( J o s e p h B a y l y ),在失去了三個 孩子後,於所著The Last Thing We Talk About: Help and Hope for Those Who Grieve提出他的 觀點;比亞·德克爾(Bea Decker)在After the Flowers Have Gone中,探討有關女性喪偶的問 題。伍斯特福(Nicholas Wolterstorff)在《愛 兒輓歌》(Lament for a Son)裡深情描述父母 喪子的傷痛與療癒的經歷。勞合及格溫多林• 卡爾夫婦(Lloyd and Gwendolyn Carr)在Fierce Goodbye裡寫下他們曾因女兒自殺感到絕望,重 新尋回希望的歷程。葛羅德·歐斯特敏(Gerald Oosterveen)在Too Early Frost一書中,道出了失 去罹癌孩子的痛苦經歷。梅格·伍德森( M e g W o o d s o n),遭受多重失落的打擊,在T h e Toughest Days of Grief描述了她如何在假日與特別 的日子裡面對哀傷,學習重新生活。鮑勃•德茨 (Bob Deitz)在其著作Life After Loss中更深入地 探討當你走過哀傷,當心已如槁木死灰、想要放


j 棄時,日子該如何繼續下去。

在此煎熬的階段,偶爾短暫的拜訪可以幫助

哀傷者走過哀痛,然而,牧師和親友們也應該考 慮安排正式的時間登門探訪。例如,第一個月, 預約每週一次的探訪;再來三個月後,約定隔週 一次的探訪。之後,固定每月一次探訪。不管探 訪時間如何安排,總好過流於表面的關懷:「若 你需要幫助,請與我聯絡。」雖出於好意,但因 過於空泛而模糊不清,讓人難以接受。

第三:建設階段

走過哀傷的第三個階段為「建設階段」。此

時哀傷者開始把對逝者的情感重新投注在新的生 活中。這時候,他們的情緒和心靈漸漸剛強起 來,需要身邊的人給予鼓勵和支持。藉著參與各 種活動,哀傷者可以走過哀傷。魯益師提到: 「哀傷者的惰性。」我們可以鼓勵哀傷者參與一

37


38

i 些活動,給他們時間,而不是給他們施壓,執意 要他們這樣做。如此,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邁向新 的生活。

讓生活回到正軌,有些人開始找工作;有些

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有些人則首次踏入職場。 對於那些沒有經濟負擔的人,則可參與教會的服 事或成為社區的志工。還有許多人重回校園、就 讀神學院或商業課程,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以 邁向積極的新生活。


j

39


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 安,必在基督耶穌 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4章7節)


j

守護生命的重心

在西北太平洋山路旁立著「注意落石」的警

告標誌,以告誡駕駛者開至該路段時,需格外小 心。但這警語看似無用。倘若這些巨石崩塌,儘 管駕駛者再怎麼小心翼翼,仍無法逃離被擊中的 命運。所以,在落石未落下之前,就應採取預防 措施。

了解哀傷的歷程

所以,在哀傷臨到之前,我們能做些什麼來

預防它的衝擊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哀傷的歷 程,也就是在每一個階段,人們對哀傷的情緒與

41


42

i 行為反應,藉此減少哀傷的襲擊,而不至於被出 乎意料的情緒反應給壓垮,或因而感到驚嚇、束 手無策。總而言之,經歷哀傷的過程是痛苦的, 卻也是無法避免的。但先了解哀傷的歷程,也許 可以把傷害減低。

多多關懷,及時守護所愛

此外,要及時守護我們所愛的人。很多人因

遺憾而感到哀傷,所以說,遺憾總是伴隨著哀傷 而來。人們往往為出言不遜、該釋出而未釋出的 善意、尚未來得及表達的愛意、或是因生活忙碌 而未展開的對話,而流下自責與懊悔的淚水。英 國詩人薩謬‧羅傑斯(Samuel Rogers)曾透過他 寫的Reflection表達他內心的遺憾與悲痛:


j

唉, 在輾轉難眠的夜,回憶往昔,

那些該說未說的話,該做未做的事,

逝者已逝。

愛要及時,把握當下,不要讓今天的來不

及,變成明天的遺憾。

尋找生命不變的軸心

當生命的軸心支離破碎,往往最嚴酷的哀傷

就會臨到我們。因此,我們應當謹守生命的軸 心。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好比一個輪子,以輪軸 為中心,支撐著輪幅。

有些人為了財富而活,生命中的一切:家

庭、教會、職業、娛樂、人際關係等等,都受到 財富的支配。若經濟蕭條,所有投資的錢財或畢 生的積蓄可能瞬間化為泡影,則人生砰然倒塌。

行使支配和操控人及體制的權力,或許給人

43


44

i 帶來快樂,卻也可能成為人生的軸心,導致人人 都為著獲得更大的權力而鬥爭。倘若不慎在選舉 中落敗,升遷不成或職位沒了,所產生的悲痛可 能會把人壓垮,甚至因此而喪失活下去的動力。

若我們以人為生命的軸心,家人可能會成為

我們活著的理由。我們的生命會因配偶或孩子而 充滿力量和色彩。確實,配偶或孩子會是我們很 好的輪幅,但卻是糟透了的軸心。若人生只以他 們為中心,單單以他們為重,那麼,伴侶的死 亡,或孩子離我們而去,都會使我們從此一蹶不 振。

耶穌基督——生命中永遠不變的重心

若我們找到生命中永遠不變的重心,哀傷就

會獲得緩解。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讓耶穌 基督成為你生命的重心,與永恆的上帝建立美好 的關係。


我們找到生命中永遠 不變的重心,哀傷就 會獲得緩解。


46

i

著名的蘇格蘭神學家,詹姆斯·斯圖爾

(James Stewart)說道:「在四福音書裡,耶穌 特意將自己擺在祂信息的中心點。這是至關重要 的。祂沒有告訴其他律法師,『真理是一切,我 什麼都不是』;相反地,耶穌說,『我是道路、 真理、生命……』;對於處在不確定環境的人 們,祂並不提供指導法則或哲理,告訴人們如何 面對未知的未來,而是說,『我必與你同在,直 到世界的末了。』」

極受以色列民喜愛的大衛王,是滿有能力的

王者,在詩篇23篇如此見證:

「我雖然行過 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祢與我同在。」 (詩篇23篇4節)

誠如大衛王一樣,許多人經歷上帝,與祂建


j 立美好親密的關係,因此,我們也能找到生命中 那堅不可摧的重心。

使徒保羅曾經歷各樣生命的風暴、艱難、掙

扎與失落,儘管如此,他仍堅定地說: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

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 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 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 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 耶穌裡的。」 (羅馬書8章38-39節)

相信上帝掌權,並有堅定不移的信心的基督

徒,不會否定哀傷。然而,處在人生最黑暗,最 煎熬的時刻,他們會向上帝支取力量。在淚水與 傷痛中,他們依然緊緊抓住這位對他們不離不棄 的上帝。救主耶穌基督看顧他們,同樣地,祂也 必如此看顧你。當人生遭遇風暴,生命中曾經熟

47


48

i 悉的美好,彷彿變得支離破碎的時候,你仍然可 以信靠上帝,而不必懼怕。你依然可以擁抱希 望,走過哀傷——堅信上帝必會擦乾你一切的眼 淚,引領你走出生命的低谷。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