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森(Haddon W. Robinson)著
走過 哀傷
2
i
走過哀傷
作者: 羅賓森(Haddon W. Robinson) 譯者: 吳淑惠 審稿: 王美靜、趙妙玲 設計: John M. Lucas, Mark Beldheer, 陳愛珠 ISBN: 978-1-62707-392-9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8年初版二刷 書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均取自和合本及新譯本。
探索經銷社(DHD)附屬於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美國密西根大湍市。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GRIEF Comfort for Those Who, Grieve and Those Who, Want to Help
© 1996 by Haddon W. Robinson Grand Rapids, Michigan. All rights reserved.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special arrangement with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P.O. Box 3566, Grand Rapids, MI 49501.
Traditional Chinese
願
頌讚歸與我 們的主耶穌 基督的父上帝,就是 發慈悲的父,賜各樣 安慰的上帝。我們在一 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 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 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 患難的人。 (哥林多後書1章3-4節)
目錄
n 人人都渴求得到安慰
7
n 哀傷的各個階段
21
n 守護生命的重心
41
耶
穌說: 「哀慟的人有福 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馬太 福音 5 章 4 節)
j
人人都渴求 得到安慰
「你曾否經歷哀傷?」
當我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我感到很驚訝,因
為這是來自一位八旬老人的詢問。他剛剛失去了 63歲的妻子。
這問題好難回答。哀傷是痛徹心扉的,想到
這點,它提醒了我們人生境遇非我們所能掌控。 它也提醒了我們,許多我們試圖遺忘的事物。傷 痛至深,以致於無法將它存留在內心深處。
是的,我也曾經歷哀傷。11歲那一年,母親
逝世。在那之前,她已住院 2 年,我已學會過與 她分離的日子。但她走了,我得習慣過永遠沒有
7
8
i 她同在的日子。我還記得她的葬禮,太平間花束 的味道,甚至記得那天下午,牧師安慰證道的片 段。我記得父親低頭啜泣,在這之前,從未見他 哭過;我不斷想起母親過世後,我所需面對的一 切。有一年多的時間,特別在夜裡,我感受到極 深、揮之不去的孤寂之痛。連續好幾個月,我的 學業成績一落千丈。
多年之後,我為父親過世哀傷。那年他
八十八歲,已是高壽辭世。我們將他葬在德州, 離他所生長的紐約市,以及他的朋友很遠。當我 站在他的墓前,心中有股衝動想朝著鐵柵欄外 面,向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的車潮大喊:「停車! 停車!有一個好人走了,難道沒有人在乎嗎?你 們都不停下來看一看嗎?」但車流持續奔馳。父 親過世幾天後,每當我獨自在辦公室或駕駛時, 眼淚總是不聽使喚流下來。
還記得那時,有一對夫婦和我一樣,也經歷
j 著喪親之痛。他們在一次打獵意外中,不慎失去 了5歲的幼子——馬特。事發時,他的父親隔著鐵 絲網試射步槍,而槍卻失靈,走火擊中了他們的 兒子。孩子倒地,當場不治身亡。身為他們的牧 者,我花了許多時間陪伴他們,並主持了馬特的 喪禮,陪著他父母站在墓旁。這是一個蕭瑟的冬 日,但即使是一個明媚的春日,也不會有任何分 別。有好幾週,那股深深的哀傷在我心裡徘徊, 久久不能散去。
「你曾否經歷哀傷?」是的,我當然經歷
過。相信你也一樣。
每個人都經歷哀傷。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 h a w)曾說過:「死亡的統計數字非常驚人。 每一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死。」換言之,人難免 一死。死亡既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哀傷又緊隨而 至。因此,人人都必須經歷哀傷,無人得以倖 免。
9
10
i
哀傷並不僅限於死亡。失去任何深愛與在乎
的人、事、物,都會讓我們感到哀傷。一位截肢 者因失去一隻手臂、或一條腿而經歷哀傷;搬離 家園,與親人道別,滿懷不捨與哀傷;年輕女孩 因與男友分手而哀傷;妻子因與丈夫離婚而哀 傷;一位雇員不管收到裁員通知單,或是因退休 而獲頒服務金錶,均表示他失去了長年的工作, 而令他感到深切的哀傷。父母在兒女長大離家求 學,或從軍時,經歷哀傷。當我們失去情感上給 予安全與滿足感的人、事、物時,我們都覺得哀 傷。
因此,所有人都將經歷哀傷。或許你現在也
正處在哀傷之中。
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人,不分男女老少,正
處於哀傷之中。有時候,他們的哀傷如眼淚般顯 而易見。但有時候,他們把哀傷隱藏在各樣活動 裡,一抹微笑或是漂亮的妝容之下。其實他們是 極需要安慰的。我們也是如此,或許在某個時
j 刻,當我們面臨失落與死亡,我們也會渴求得到 安慰。
既然如此,當哀傷臨到時,我們該如何面
對?又該如何安慰那些正處於哀傷中的人呢? 並非所有哀傷都一樣。有些哀傷是「有益的哀 傷」、有些則是「無益的哀傷」,換言之,哀 傷,會帶來建設,也可能帶來破壞,一切都在於 我們如何處理它。
說來奇怪,雖然哀傷常臨到我們每一個人,
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如何面對它。哀傷是極為個人 的情緒,每個人走過的哀傷路也不盡相同。我們 可以透過許多書籍,了解別人的喪親之痛,然 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都是他人的經歷, 除非我們親身經歷了,否則我們無法切實了解它 的全貌。
「哀傷」是一個複雜的課題。社會學、精神
病學者與醫生當然不願在人哀傷時提問或拍攝影
11
12
i 片以了解哀痛如何運作。死亡是哀痛的同伴。在 我們的文化中,對於死亡的研究和探討並不多。 在許多文化環境及社會中,死亡的課題讓人感到 不安,連社會科學家們也不能免疫。因此,在某 種程度上,死亡與哀傷成了大家避諱不談的話 題。
雖然如此,還是有些人甘願冒險研究死亡這
個課題。其中一次發生在1940年。埃里克•林德 曼博士(Dr. Erich Lindeman),哈佛大學精神病 學教授,特別針對在波士頓椰林夜總會大火中失 去至親好友的人研究此課題。從中,他觀察並下 此結論,「哀傷和痛苦無法避免,最好的辦法就 是讓這些失親的家屬進入哀傷,體驗它,透過這 個哀傷的過程,經歷有益的哀傷」。他把它稱為 「哀傷的歷程」。透過此歷程,處哀傷的人得以 從失落的束縛中被釋放,並且與回憶共存、不管 是傷害、或喜、或悲,這些依舊是他們人生的一 部分。林德曼博士斷言,哀傷者無法逃避或掙脫
j 哀傷,直至他們經歷了整個哀傷的過程。他們或 許不能完全恢復過來,然而,透過經歷哀傷的過 程,他們能熬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主耶穌在登山寶訓(馬太福音5章)裡提
到:「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我們必須先經歷哀傷,面對哀傷,才能從哀傷中 得到安慰。若我們拒絕處理心中的哀傷,則「有 益的哀傷」將會變成「無益的哀傷」。
「有益的哀傷」變成「無益的哀傷」。千古
以來,逃避是人們面對哀傷時最常用的方法。早 在幾百年前,斯多葛派教導信徒不要哀悼。他們 說,對付哀傷最好的辦法,就是否定它。許多虔 誠的男女信徒秉持這個堅忍克己的傳統。
許多男人從小就被教導:「長大了,不
哭」。當他第一次從鞦韆上掉下來,又驚、又 慌,準備開聲大哭時,媽媽這樣安慰他;低聲 說:「不哭,不哭,你已經長大了,不哭,沒事
13
14
i 的,沒事的……」;當他10歲時,即堅信,「男 兒有淚不輕彈」;當他 18 歲時,即使被女友拋 棄,仍不會想哭。因此,到了50歲,他已經不知 道該怎麼哭了。
有時候,女性也會被如此教導,「哭泣是軟
弱的行為」。也許在她們的成長階段,當她們放 聲大哭時,曾經受到別人的奚落。因此,長大 後,她們認定哭泣是一件尷尬的事。她們總以為 堅強就是要強忍淚水和哀傷!朋友們可能在參加 完喪禮後如此稱讚那位喪偶的寡婦:「看!她多 麼勇敢!一滴淚都沒掉。」其實,她的世界已支 離破碎,柔腸寸斷。從不流淚的人,不一定是勇 敢的人。哭泣,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心靈之語。
憑信,能擦乾所有的淚水嗎?有時候,由於
一些信徒抱著錯誤的觀念,誤以為信心與眼淚不 相容,於是,無法以正確的方式來處理自己與他 人的哀傷。他們的想法是:堅信上帝,並相信永
從
不流淚的人, 不一定是勇敢的 人。哭泣,是發自內心 深處的心靈之語。
16
i 生應許的,必不會哭泣或感到哀傷。然而,實際 上,感到哀傷並不代表沒有信心。聖經裡最短的 經文,約翰福音11章35節:「耶穌哭了。」言短 而意長,讓我們明白,耶穌和我們一樣,也會感 到哀傷。
這四個字,說明了耶穌的摯友——拉撒路的
葬禮之後發生的事。馬利亞,拉撒路的姐姐,俯 伏在耶穌腳前,痛哭失聲地說:「主啊,祢若早
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耶穌深受感動,問 道:「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裡?」
馬利亞和姐姐馬大,並村裡的村民將耶穌帶
到拉撒路的安葬之處。祂站在拉撒路的墓前,然 後,經上簡單的記述:「耶穌哭了。」周圍的親 朋好友見到從耶穌雙頰落下的熱淚,他們就說:
「你看祂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耶穌,迄今史上最偉大,完全之人,站在好
朋友的墳前哭泣。在這件事上,祂打破了「長大
j 的孩子不哭」的觀念。
有些相信「有信心就不會落淚」的基督徒,
他們或許誤解了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朋友的 一段話: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
不知道,恐怕你們哀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 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不幸的是,有些主內弟兄姐妹因為忽略了使
徒保羅的最後一句話,所以苦苦掙扎於無益的哀 傷之中。使徒保羅並非告訴讀者「不要哀傷」, 因為哀傷是人類的情緒之一,是正常的表達。正 如愛、懼怕、罪咎感、憤怒一樣,甚至,是綜合 以上情緒的表達。信徒對上帝的信心,並不會讓 我們對情緒免疫。正如試圖否定「笑」是無用 的,否定「哀傷」也是徒勞無功的。保羅告訴他 的朋友們,不要像那些未信者那般,因失去指望 而哀傷。信仰確實能幫助我們免受哀傷情緒的操 控,但上帝並不會因為我們拒絕哭泣而給我們任
17
18
i 何獎賞。
人們往往沒有察覺到,未經正視及處理的
失落與哀傷,會帶來更多負面的效應與更深的 傷害。一個 14 歲的男孩從 7 歲開始便受憂鬱症所 困。他是父母親離婚下的犧牲者,而他覺得自己 成了一顆棋子,被他們任意擺佈;穿梭於父親、 母親的家裡,他愛他們,但不管在哪裡,他從來 沒有「回家」的感覺。無論他的雙親或他自己都 不明白,他怎麼會突如其來地勃然大怒,還有逃 學甚至偷竊等等的行為。其實,問題在於這少年 人尚未好好處理自己的哀傷。
一位下肢癱瘓的人,談及再度騎上摩托車兜
風的事。他那年輕的妻子,仍記得在婚禮的誓言 「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愛他、幫助他」,但她不 明白,為何丈夫會無緣無故對她大發脾氣。其實 她的丈夫無法接受自己失去雙腿的事實。而她則 害怕會失去丈夫。於是,兩人各自掙扎於自己的
j 哀傷中。
唯有當我們面對及處理自己哀傷的情緒,也
幫助他人走過哀傷,才能將哀傷轉化成「有益的 哀傷」。哀傷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上帝賜與 我們淚腺以表達我們的難過之情。
我們必須知道如何能幫助自己以及他人,將
無益的哀傷轉化為有益的哀傷。
19
耶
穌說:「你 們現在也是 憂愁,但我要再見 你們,你們的心就 喜樂了;這喜樂也 沒有人能奪去。」 (約翰福音16章22節)
j
哀傷的各個階段
當人們失去生命中極重要的人,也就是他們
的支柱或依靠時,他們如何面對哀傷呢?我們要 如何幫助他們走過哀傷呢?儘管哀傷並不僅限於 死亡,然而,以下問題或許有助於我們找到清楚 的答案,幫助我們面對失去至親的哀慟。 經歷哀傷的人,至少要走過三個不同的階 段。而在每一階段所感受的哀傷,程度也並不一 定相同。每人在各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也會因 人而異,並且根據失落的性質而有所不同。舉例 來說,失去孩子會比失去年長父母的人,需要經 歷更長時間與更深的哀傷。
21
22
i
人們若要走出哀傷,就必須在踏入哀傷的各
個階段時,持守一個共同原則,即哀傷需被充分 表達。因為哀傷好比引擎裡的蒸汽一樣。若沒有 正確的引導與控制,未洩的壓力將持續累積,而 導致引擎爆炸。哀傷的情緒也是如此,必須經過 適當的抒發及處理,當事人才能走出哀傷。
或遲或早,正確或不正確,完全或不完全,
以正面或扭曲的方式,我們還是得經歷哀傷與痛 苦。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哀傷者表達心中的情 緒,且當我們自身走過黑暗幽谷,也要把心中的 傷痛的感受表達出來。透過釋放情緒,哀傷者能 意識並接納自己的哀傷與失落,進而得到理性的 覺察,從靈魂深處知道他們已經失去了生命中一 個很寶貴的人。
第一:危機階段
哀傷的第一階段可稱為「危機階段」。以死
j 亡為例,這就是乍聞至親好友離世噩耗的那一剎 那。在此階段,哀傷者會接連出現不同的情緒。 起初是震驚和感到意外,特別若這是突如其來 的,腦袋就像被槌子重擊一般,感到不知所措。 即使這是在預期下的死亡,喪親者在聽到噩耗 時,生理也會出現一些反應,比如顫抖、呼吸困 難等等。接著,出於本能,人們由震驚轉為否 認,「這不可能!」人們驚呼,因為難以接受事 實。在此痛點上,麻木的感覺如同麻藥,暫時麻 醉心靈。此外,喪親者也會釋放傷痛的情緒,失 控痛哭。有些人會在朋友陪伴下,痛哭一場;有 些人則習慣獨自哭泣。在此哀慟的階段,鎮定劑 與安眠藥需少量慎用,因為淚水才是醫治心靈的 良藥。
朋友的角色。在危機階段,哀傷者的朋友要
如何幫助他們意識及接納自己的失落?首先,朋 友們要陪伴在側,讓哀傷者知道,他們並不孤 單。必要時,朋友可以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例
23
24
i 如:照顧孩子、聯絡、採購日常用品、洗衣、安 排交通等等。這些生活起居的一切細節也許會被 忽略。這時,朋友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朋友的傾聽。伸手援助固然重要,但是,好
朋友給予的聆聽也很重要。哀傷者往往需要談談 對死亡的想法,但這樣的談話內容,也許會令周 遭的人感到不安。正因為如此,有些人可能想轉 換話題,好讓哀傷者可以「想想其他的事」,但 事實上並非如此。一個好的聆聽者應該允許哀傷 者表達想法和感受,他可以問:「你想談一談 嗎?」而哀傷者總想再次述說他們聽到噩耗前後 又發生了什麼事,這對於身心健康是有所助益 的。因為這正是人們接受事實的過程。有時他們 會不斷重複細節,但是,體貼聆聽就是愛的表 現。當然,好友也應該尊重對方有沉默與保有隱 私的需要,若對方不願意談,也絕不勉強。
當我們傾聽時,不必驚訝於某些「天馬行
j 空」的想法。一些哀傷者會將藉著幻想以逃離現 實的打擊。他們可能佯裝若無其事,或突然恍惚 出神,心中暗暗希望一切只是惡夢一場,夢醒 了,他們所愛的人就會回來。他們也可能會為那 位再也不會回來的親人預備餐點。縱使他們的幻 想並不讓我們感到意外,但是,別支持這樣的行 為。我們應以仁慈、溫柔的方式,鼓勵哀傷者面 對現實。否認,或拒絕接受死亡的事實,都是無 濟於事的。
不幸的是,即使傾聽在危機階段是至關重要
的,但我們往往說多聽少。對於「哀傷」,我們 感到不自在,所以覺得非得說點什麼來化解尷尬 的氣氛。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試圖找點「屬靈」的 話說說,「現在,她已經在天家了。」;「他這 麼年輕就被主接回天家,上帝一定很愛他。」; 「吉姆在天堂過得更好。」;「他不會想回來 了。」即使這些老生常談可能是真的,但卻無法 安慰人。畢竟,人們不僅為著逝者已去而哀傷,
25
26
i 更為了自己的失落感傷。當一個哀傷者願意對我 們打開心房,我們可以簡單、誠實地表達我們的 感受,免去看似屬靈的用語。但總而言之,我們 的同在與陪伴,已遠勝千言萬語。
約瑟夫·貝利(Joseph Bayly)在他的書——
The Last Thing We Talk About: Help and Hope for Those Who Grieve中提到他失去孩子時,受人安 慰的經歷。
他說,「我坐著」,他如此回憶,「彷彿被
心中的哀傷撕裂」;「某人來了。他告訴我為什 麼上帝允許這件事發生,又說祂會如何幫助我度 過哀傷;死亡背後仍存有盼望……他不停地說, 而我知道這些都是對的。」
「但我卻不為所動,我只希望他趕快離開。
最後,他終於離開了。」
「又來了一個人。他默默地坐在我旁邊陪伴
我,至少一個小時之久。當我說點什麼時,他簡
處
哀傷的人 需要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28
i 單地回應我,僅僅為我禱告,然後離開。」「我 深受感動,大得安慰,真不希望他離開。」
第二:煎熬階段 哀傷的第二階段為「煎熬階段」。通常這階 段維持3個月或是更長的時間。又以葬禮後6週為 最激烈的煎熬期。在這段期間,哀傷者必須減弱 並中斷和逝者過去的情感聯繫,以及原先已與逝 者相約在未來的計畫。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非 做不可。正如格列佛在《格列佛遊記》中被小人 國的人們以木樁和繩索釘在地上一樣,哀傷者傷 痛的情緒,也如千萬個情感線般緊緊與逝者相 繫。
在此階段,人們經歷到各式各樣的情緒與反
應。難怪許多哀傷者被沮喪壓得喘不過氣,擔心 自己會瘋掉。他們經常會感到孤獨,與他人隔 絕,因為家人和朋友們在第一階段慷慨地給予支
j 持與陪伴後,又重回生活正軌。於是喪親者有時 數週,有時持續數個月,被一種孤獨感或持續不 斷的空虛感所籠罩。
魯益師在妻子過世之後寫到,「我從來不知
道,喪偶的哀慟和懼怕的感覺原來那麼相似。其 實,我並不感到害怕,但感覺猶如害怕,腹中有 一股力量在攪動,感覺被撕裂,心中焦躁,我只 能把一切感覺都嚥下去。
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Edna St. Vincent
Millay)在她的詩,「哀悼」裡表達了類似感情:
逝者被人遺忘, 生活仍要繼續。 儘管好人逝去, 生活仍要繼續。 安妮,吃妳的早飯; 丹尼,吃你的藥; 我已忘了為什麼, 生活仍要繼續。
29
30
i 愧疚與哀傷常為同伴。有時,哀傷和愧疚相 伴而來,因為喪親者後悔在逝者臨終時做了,或 是沒有做到什麼。有時,也會對那些「應該」愧 疚一生。我們總是以為自己還有明天,但人人終 究都得面對死亡。有些人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而 傷心,他們為著自己曾說過無禮的話,或輕率的 行為,而感到後悔不已。
所以,滿載哀傷的人往往與難以察覺的罪咎
感摔跤。他們為自己的哀傷貼了一個錯誤的標 籤。當我們經歷一個無法掌控的痛苦狀況,我們 極可能會責怪自己。如果一個孩子死於癌症,父 母感到內疚;空難的倖存者為他們的倖存而他人 罹難而愧疚不已。不知為何,這種假設性的責怪 給我們一種似乎可以掌控生活的感覺。人們寧願 感到愧疚,也不要感到無助。這些虛假的罪咎感 蒙蔽我們的心思意念,因此,我們要揭開它的迷 思,正確地認識它。
j
然而,有些愧疚是真實的。對於那些玷污我
們生命的罪惡及隨之而來的罪咎,我們應當要記 住。因著耶穌為我們的罪受刑罰,上帝已完全赦 免我們。真正的罪,需要真實的悔改,也許這很 難做到。因此,我們必須接受上帝的赦免。祂已 為我們付上極大的代價,使我們得救贖。也因著 祂的赦免,我們得以饒恕自己。
在這個階段,哀傷者的心中容易產生敵意:
對生命、死亡、上帝甚至奪走性命的因素感到憤 怒。一位年輕的妻子,丈夫在車禍中喪命。她怒 吼道:「他為什麼這樣對我!」這樣的憤怒似乎 毫無意義,因此哀傷者便會找一個代罪羔羊來轉 移他們的憤怒。他們可能責怪主治醫師做得不 夠、牧師的探訪不夠、或是某位朋友的關懷不 夠。
倘若此憤怒是衝著我們而來,我們應當接納
它們。試圖爭論或為自己辯護反而會增加哀傷者
31
32
i 心中的愧疚,以致他們更難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敵意指向他人,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明事實, 例如:「據我觀察,牧師已盡上最大心力去做 了。」
或許,待過了些時候,當生活穩定後,再回
過頭來探討此問題會有所幫助。
朋友能做些什麼?在這煎熬的階段,身為朋
友,能給予什麼具體的幫助呢?再一次,我們可 以陪伴在他們身旁。在喪事初期,人們的憐憫與 幫助如潮水般湧入。但逝者離去一、兩個月、甚 至半年過後,哀傷者正承受著最強的孤單與失落 衝擊。這期間別人可能都忘了,但哀傷者仍難以 忘懷;這時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朋友陪伴在 側。
對哀傷者而言,黃昏與晚上的時光是特別難
熬的。哀傷者會想起平日晚餐時的美好對談時間 而觸景傷情,以致倍感孤單。貼心的朋友理解這
當
我們看見和我們同樣 經歷哀傷的人,找到 出口,走出哀傷。我們就找 到了勇氣與希望。
34
i 一點,可以邀請哀傷者共進晚餐,讓哀傷者感受 到他們的真誠。「週五晚上,我們一起吃晚餐好 嗎?飯後你想留下或先行離開都沒有問題。」載 他們去教會或去購物;帶喪親的孩子去看馬戲團 表演,或是看場球賽也是愛的表現;同樣地,為 寡婦除草或剷雪能減輕她的重擔;邀請她出席晚 宴或派對,也是一個彰顯恩慈的重要行動。因為 許多寡婦認為她們不僅僅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 一群老朋友。
在這期間,我們可以聆聽哀傷者的心聲。他
們需要說出對逝者的懷念,也需要好友陪伴在 側。一位小女孩的玩伴過世了。她的家人描述, 有一天,她前去安慰逝者的媽媽。小女孩的爸爸 問道,「妳說了什麼?」「沒什麼。我只是爬到 她的膝上,陪她一起哭。」小女孩回答。
每當我們探訪經歷哀傷的人,我們總是小心
翼翼,避免再提起與逝者有關的一切,深怕會勾
j 起對方的傷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回想過去 與逝者的對話,或和他相處的快樂點滴,表明我 們也愛、並思念這位已逝的人。
故此,若哀傷者願意,我們應允許並鼓勵他
們表達感受、以及他們對逝者的思念。有些哀傷 者可以自在地分享其想法與回憶。有些人則以書 寫的方式來表達心情。魯益師與其哀傷抗爭,這 些思考成了一系列的專欄,最後集結成書出版, 即《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有位牧師 要求人們寫下失落和哀傷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雖 然這是痛苦的,但是這樣的練習促使哀傷者去思 考、感覺心中的失落和哀傷。經歷傷痛是醫治的 一部分。
從閱讀中得到幫助。當我們看見和我們同樣
經歷哀傷的人,找到出口,走出哀傷。我們就 找到了勇氣與希望。凱瑟琳•馬歇爾(Catherine Marshall)著書To Live Again, 抒發其哀傷;約
35
36
i 瑟夫·貝利( J o s e p h B a y l y ),在失去了三個 孩子後,於所著The Last Thing We Talk About: Help and Hope for Those Who Grieve提出他的 觀點;比亞·德克爾(Bea Decker)在After the Flowers Have Gone中,探討有關女性喪偶的問 題。伍斯特福(Nicholas Wolterstorff)在《愛 兒輓歌》(Lament for a Son)裡深情描述父母 喪子的傷痛與療癒的經歷。勞合及格溫多林• 卡爾夫婦(Lloyd and Gwendolyn Carr)在Fierce Goodbye裡寫下他們曾因女兒自殺感到絕望,重 新尋回希望的歷程。葛羅德·歐斯特敏(Gerald Oosterveen)在Too Early Frost一書中,道出了失 去罹癌孩子的痛苦經歷。梅格·伍德森( M e g W o o d s o n),遭受多重失落的打擊,在T h e Toughest Days of Grief描述了她如何在假日與特別 的日子裡面對哀傷,學習重新生活。鮑勃•德茨 (Bob Deitz)在其著作Life After Loss中更深入地 探討當你走過哀傷,當心已如槁木死灰、想要放
j 棄時,日子該如何繼續下去。
在此煎熬的階段,偶爾短暫的拜訪可以幫助
哀傷者走過哀痛,然而,牧師和親友們也應該考 慮安排正式的時間登門探訪。例如,第一個月, 預約每週一次的探訪;再來三個月後,約定隔週 一次的探訪。之後,固定每月一次探訪。不管探 訪時間如何安排,總好過流於表面的關懷:「若 你需要幫助,請與我聯絡。」雖出於好意,但因 過於空泛而模糊不清,讓人難以接受。
第三:建設階段
走過哀傷的第三個階段為「建設階段」。此
時哀傷者開始把對逝者的情感重新投注在新的生 活中。這時候,他們的情緒和心靈漸漸剛強起 來,需要身邊的人給予鼓勵和支持。藉著參與各 種活動,哀傷者可以走過哀傷。魯益師提到: 「哀傷者的惰性。」我們可以鼓勵哀傷者參與一
37
38
i 些活動,給他們時間,而不是給他們施壓,執意 要他們這樣做。如此,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邁向新 的生活。
讓生活回到正軌,有些人開始找工作;有些
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有些人則首次踏入職場。 對於那些沒有經濟負擔的人,則可參與教會的服 事或成為社區的志工。還有許多人重回校園、就 讀神學院或商業課程,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以 邁向積極的新生活。
j
39
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 安,必在基督耶穌 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上
(腓立比書4章7節)
j
守護生命的重心
在西北太平洋山路旁立著「注意落石」的警
告標誌,以告誡駕駛者開至該路段時,需格外小 心。但這警語看似無用。倘若這些巨石崩塌,儘 管駕駛者再怎麼小心翼翼,仍無法逃離被擊中的 命運。所以,在落石未落下之前,就應採取預防 措施。
了解哀傷的歷程
所以,在哀傷臨到之前,我們能做些什麼來
預防它的衝擊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哀傷的歷 程,也就是在每一個階段,人們對哀傷的情緒與
41
42
i 行為反應,藉此減少哀傷的襲擊,而不至於被出 乎意料的情緒反應給壓垮,或因而感到驚嚇、束 手無策。總而言之,經歷哀傷的過程是痛苦的, 卻也是無法避免的。但先了解哀傷的歷程,也許 可以把傷害減低。
多多關懷,及時守護所愛
此外,要及時守護我們所愛的人。很多人因
遺憾而感到哀傷,所以說,遺憾總是伴隨著哀傷 而來。人們往往為出言不遜、該釋出而未釋出的 善意、尚未來得及表達的愛意、或是因生活忙碌 而未展開的對話,而流下自責與懊悔的淚水。英 國詩人薩謬‧羅傑斯(Samuel Rogers)曾透過他 寫的Reflection表達他內心的遺憾與悲痛:
j
唉, 在輾轉難眠的夜,回憶往昔,
那些該說未說的話,該做未做的事,
逝者已逝。
愛要及時,把握當下,不要讓今天的來不
及,變成明天的遺憾。
尋找生命不變的軸心
當生命的軸心支離破碎,往往最嚴酷的哀傷
就會臨到我們。因此,我們應當謹守生命的軸 心。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好比一個輪子,以輪軸 為中心,支撐著輪幅。
有些人為了財富而活,生命中的一切:家
庭、教會、職業、娛樂、人際關係等等,都受到 財富的支配。若經濟蕭條,所有投資的錢財或畢 生的積蓄可能瞬間化為泡影,則人生砰然倒塌。
行使支配和操控人及體制的權力,或許給人
43
44
i 帶來快樂,卻也可能成為人生的軸心,導致人人 都為著獲得更大的權力而鬥爭。倘若不慎在選舉 中落敗,升遷不成或職位沒了,所產生的悲痛可 能會把人壓垮,甚至因此而喪失活下去的動力。
若我們以人為生命的軸心,家人可能會成為
我們活著的理由。我們的生命會因配偶或孩子而 充滿力量和色彩。確實,配偶或孩子會是我們很 好的輪幅,但卻是糟透了的軸心。若人生只以他 們為中心,單單以他們為重,那麼,伴侶的死 亡,或孩子離我們而去,都會使我們從此一蹶不 振。
耶穌基督——生命中永遠不變的重心
若我們找到生命中永遠不變的重心,哀傷就
會獲得緩解。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讓耶穌 基督成為你生命的重心,與永恆的上帝建立美好 的關係。
我們找到生命中永遠 不變的重心,哀傷就 會獲得緩解。
若
46
i
著名的蘇格蘭神學家,詹姆斯·斯圖爾
(James Stewart)說道:「在四福音書裡,耶穌 特意將自己擺在祂信息的中心點。這是至關重要 的。祂沒有告訴其他律法師,『真理是一切,我 什麼都不是』;相反地,耶穌說,『我是道路、 真理、生命……』;對於處在不確定環境的人 們,祂並不提供指導法則或哲理,告訴人們如何 面對未知的未來,而是說,『我必與你同在,直 到世界的末了。』」
極受以色列民喜愛的大衛王,是滿有能力的
王者,在詩篇23篇如此見證:
「我雖然行過 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祢與我同在。」 (詩篇23篇4節)
誠如大衛王一樣,許多人經歷上帝,與祂建
j 立美好親密的關係,因此,我們也能找到生命中 那堅不可摧的重心。
使徒保羅曾經歷各樣生命的風暴、艱難、掙
扎與失落,儘管如此,他仍堅定地說: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
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 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 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 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 耶穌裡的。」 (羅馬書8章38-39節)
相信上帝掌權,並有堅定不移的信心的基督
徒,不會否定哀傷。然而,處在人生最黑暗,最 煎熬的時刻,他們會向上帝支取力量。在淚水與 傷痛中,他們依然緊緊抓住這位對他們不離不棄 的上帝。救主耶穌基督看顧他們,同樣地,祂也 必如此看顧你。當人生遭遇風暴,生命中曾經熟
47
48
i 悉的美好,彷彿變得支離破碎的時候,你仍然可 以信靠上帝,而不必懼怕。你依然可以擁抱希 望,走過哀傷——堅信上帝必會擦乾你一切的眼 淚,引領你走出生命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