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他人讓你感到厭倦嗎? 你心中是否充滿罪疚、怨恨或苦毒? 這樣的景況讓你很難繼續信靠上帝嗎? 照顧他人本來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然而,身為基督徒還需 面對另一個挑戰,那就是在時間不足、精力與資源有限的情況 下,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不忽略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因此,我 們特別預備了這本《祂伴我同行:在照護的路上不孤單》,祈 盼能帶給你幫助與激勵。每篇簡短的文章從屬靈與實踐的層面 上,為身為照顧者的你提供聖經智慧及實用的方法,幫助你應 對挑戰。 盼望這本靈修材料能幫助你在照顧他人的過程中,以全新的視 角來看待上帝、自己以及他人,並且明白上帝永遠關愛我們, 我們能從祂那裡汲取所需的力量和安慰。
書中的靈修文章改編自美國作家畢雪莉(Shelly Beach)的兩
祂 伴 我 同 行 : 在 照 護 的 路 上 不 孤 單
祂 伴 我同行 在照護的路上不孤單
本著作。畢雪莉是個經驗豐富的照顧者,她深知照顧他人並不 是件容易的事,而且需付出極高的代價,但她也發現在這過程 中自己的內心及生命都得著改變。
XV444
靈命日糧 照顧者靈修特輯
祂伴我同行 在照護的路上不孤單
此書翻譯自 He Walks with Me,這本英文靈修材 料改編自 Ambushed By Grace: Help & Hope on the Caregiving Journey by Shelly Beach (Copyright © 2008) 以及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by Shelly Beach (Copyright © 2012). Used by permission of Discovery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封面與內頁設計:覃玉麗 封面圖像:shutterstock.com 版權所有© 2019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請勿翻印。 所有的經文若無特別註明,則表示引自和合本 聖經。 Printed in Indonesia Third Printing in 2021 Traditional Chinese “He Walks with Me”
目錄 前言..................................................5
I. 與主同行........................................ 9 神聖的使命...........................................10 反映基督.............................................12 永無窮盡的資源.......................................14 先愛上帝.............................................16 向上帝提問!.........................................18 得不到回應時.........................................20 每一個細節...........................................22 得著真喜樂...........................................24 試煉的果實...........................................26 恩蕙的見證:走過人生的風暴...........................28
II. 自我省察...................................... 33 自我的改變...........................................34 專注於上帝...........................................36 怨恨的危險...........................................38 處理心中的怨恨.......................................40 真正或不實的罪疚感?.................................42 處理不實的罪疚感.....................................44
目錄 認清你的角色.........................................46 盡力已足夠...........................................50 好好照顧自己.........................................54 麗明的見證:堅信上帝掌管一切.........................57
III. 與人同行..................................... 63 當生命交匯時.........................................64 給予恩典.............................................66 為何要寬恕?.........................................68 饒恕的藝術...........................................70 饒恕的操練...........................................72 為何需要界限?.......................................74 設立界限.............................................76 與長輩相處...........................................78 放手.................................................80 耶穌是照顧者.........................................82 資料來源和致謝.......................................85
前言 照顧人是個既困難又難以承擔的責任。你需要 做很多事,包括同時扮演多種角色:父母、護士、 輔導員、供應者和幫助者。你需要無時無刻扮演好 這些角色。不僅如此,你還得為對方犧牲自己和所 擁有的一切,就如你的時間、愛好、家庭、夢想和 幸福。 事實上,更困難的是,照顧人往往由不得你提 前就做好準備或訂定計畫。照顧者所承受的極大壓 力、疲憊和挫折感,實在令人感到震驚與訝異。當 你大多數時間都是在付出而從未得到回報時,你的 身體、精神和情緒都會不堪負荷。 更糟的是,你或許會受困於照顧者的角色中,認 為自己不能離開,除非你所照顧的人完全康復或離 世。這種情況會讓你充滿怨憤,尤其是當身邊的人都 不願意犧牲他們的時間,而是希望由你全權負責的 時候,更是如此。似乎沒有人明白身為照顧者的你, 其實就跟你所照顧的人一樣,都在承受著痛苦。 也許,你在內心深處會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 許多照顧者知道自己不能丟下照顧的責任,但又想 要脫離現況,便會在日常的工作中問道:我能從哪 裡支取更多的力量?當我精疲力盡時,該如何繼續 保持同情心和耐心?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能使我重 新看待照顧者的角色?
5
我們將在這本靈修特輯中探討以上這些問題。 特別考量到照顧者繁忙的日程,因而每篇文章的 篇幅並不長。希望文章中發人深省的內容、新的觀 點,或是處理各種照顧問題的實用技巧,能帶給你 實際的幫助。這本特輯就像一本靈修書籍一樣,每 篇文章都附有聖經經文、禱文和今日默想。 此外,我們還穿插了幾位照顧者的見證,他們 也經歷相同的情況,努力承擔照顧者的任務和責 任,並且學習以基督的心思意念來服侍人。最後, 我們會陳述如何以基督為榜樣,效法這位真正的照 顧者。 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希望這本材料能幫助你,從 一個新的角度來看照顧的工作,這不僅是一項任 務,更是一趟旅程。 照顧人確實是一趟漫長艱辛之旅。但可以肯定 的是,上帝總是在你身邊,永遠與你同行。這段旅 程能增進你與上帝的關係,能改變你的生命,也能 改變你的人際關係。當你與上帝同行,你會在祂的 真理和應許中得著力量和更新,並得著一道活水, 使你不再乾渴,身心得滋潤,心靈得安慰。 在這個旅程中,你會意識到,身為照顧者的你 並沒有受困於目前的處境,也不是被迫承擔責任, 而是獲得服事上帝的機會。上帝呼召你走上一條接 受挑戰和改變的道路。這就是為什麼本書的章節著 重在與照顧者息息相關的三個對象:上帝,你自己 以及別人。請注意,「別人」是排在最後! 6
我們祈盼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上帝會賜你力 量、勇氣,並使你能敞開心,重新思考以新的方法 來照顧人,幫助你在與主同行中成長,並且成為更 堅強、更忠心的門徒,效法耶穌基督去關愛他人。
靈命日糧事工
7
8
I. 與主同行 照顧人能讓你一窺上帝對人的關愛之心, 也是與祂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
神聖的使命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 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章31節
受
呼召成為照顧者,意 謂著需要自我犧牲。 在我們適應照顧生病
的配偶、年邁的父母或有特殊 需要的孩子時,人們會期待我 們完全無私地付出、放下自己 最重視的事項,還會不斷地要 求我們一再付出。如果有人認 為這種經歷最終會讓我們得益 處,我們可能會不滿並且反駁 說:「作為一個照顧者能獲得 什麼好處?」 然而,不妨這樣想:照顧 人是個神聖的使命。 怎麼說呢?可從兩方面來 看。首先,當我們適應照顧者 的角色,試圖平衡自己的需求 與被照顧者的需要時,我們學 會先評估自己的優先次序、價 值觀和感受。在這個過程中,
10
我們會更認識自己、上帝,以 及我們與祂的關係。 此外,照顧人能揭露我們 內心的光景,讓我們看清自己 真實的動機、心中的熱忱、如 何安排日常事務和優先次序。 同時,這也讓我們明白,效法 耶穌真正的涵義,就是像耶穌 一樣熱切、無私地為人奉獻自 己的生命。 其次,當我們感到極度挫 敗、怨恨、憤怒和無助時,我 們能學習從上帝汲取力量繼續 前行。當然,有時我們會感到 心情沉重,甚至難以開口向上 帝禱告。有時候,我們會想要 舉白旗,乾脆放棄算了。 然而,就在我們最軟弱之 時,反而能更深刻地親身經歷 上帝(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在路加福音15章3-6節,主耶穌 描述了一個景象:牧羊人歡喜 快樂地將他的羊放在肩膀上扛 回家。想像一下,在你最軟弱 的時候,這位上帝有如慈愛的 牧者將你扛起,用祂慈愛的雙 手帶你回家。這是多麼令人欣 慰啊! 難怪先知以賽亞如此描述 從上帝得著力量的情景:
哦主啊,祢已應許我,祢 的恩典夠我用,因為祢的能力 在我的軟弱中顯得完全。求祢 賜我信心,繼續仰望祢從而得 著能力。因我深知,在我最脆 弱的時刻,祢會扶持我。求祢 賜給我新的眼光看待身為照顧 者的使命,把這趟旅程看為一 個神聖的經歷,並對祢的恩典 有全新的認識。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 必從新得力。 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 他們奔跑卻不困倦, 行走卻不疲乏。 (以賽亞書40章31節)
照顧人是神聖的使命。 11
反映基督 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 藉著祂感謝父上帝。—歌羅西書3章17節
你
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 照顧者嗎?也許你照 顧的人抱怨說,你沒 有充分滿足他的需求;也許親 戚朋友批評你照顧的表現;也 許他們希望你可以在照顧的任 務和身為父母、兒女、配偶或 員工的優先次序中取得平衡。 如果你覺得自己失敗了, 那麼請記住:上帝不會像一般 人那樣看待照顧者。祂不會根 據你如何滿足你所照顧之人的 需要,或如何有效率地履行你 的職責,來評定你的表現。相 反地,祂只關心一件事:我們 如何反映基督。歌羅西書3章17 節的教導:「無論做什麼,⋯⋯ 都 要 奉主耶 穌 的 名。」這節經 文不僅適用於照顧者,也適用 於基督徒各方面的服事。
12
照顧人是光榮的呼召!這不 僅讓我們能效法基督的形象, 也使我們有機會展現全心為人 付出,像耶穌一樣去愛上帝所創 造的人,顯明基督救贖的能力。 我們的行動、態度和言語,將 反映出上帝如何以恩典與憐憫 服事眾人,我們也因此成為祂 慈悲、救贖和愛的管道。 這確實不容易。畢竟,要 像基督一樣愛人,就得撥出時 間,放下自己的工作和事務。 有時,可能會與朋友疏遠,甚 至忽略自己的健康。但我們來 到祭壇前,應全心順從上帝的 心意,讓祂將我們塑造成祂兒 子的樣式,不再一味要求公 平。我們必須願意並省察自己 的內心,特別是讓上帝的話光 照我們的言語、行為和動機。
因此,不要讓這世界甚或 你自己,根據你付出的程度來 判斷自己是個成功或失敗的照 顧者。相反地,要讓你的心 思、行為、言語和思想都專注 於如何更像基督。這才是上帝 所看重的。
天父, 求祢教導我看到的 不單是照顧人的任務,更明白 這是祢對我的呼召,讓我藉此 能更深地體會祢的心意。教導 我以祢的眼光看待人,以祢的 雙手去照顧人,以祢的心去關 愛人。因為祢愛我們每一個 人,包括我、我所照顧的人, 以及我身邊所有的人。求祢向 我顯明,如何成為祢憐憫和恩 典的管道。
照顧人能讓我們明白耶穌的心意。 13
永無窮盡的資源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 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以賽亞書54章10節
我
們若長期照顧人,在 某些時刻不免感到精 疲力盡,覺得自己是
54章10節),唯有與這無止息 的泉源緊密連結,我們才能像 祂那樣有能力去照顧人。
勉強支撐、厭倦照料,甚或想
當你感到疲憊時,記得: 上帝渴望與你更親密,祂要聆 聽你的渴求和憂傷。祂要你歸 向祂,要傾聽你的心聲。除了 每時刻與祂親密溝通,向祂傾 心吐意之外,沒有任何事更能 討祂喜悅。
要放手不管。我們的體力及精 力雖然有限,但我們身為照顧 者的任務卻不會因而停止。 這時,所照顧的人表達的 感謝,朋友或家人的讚賞,就 成為我們堅持下去的力量。我 們對人的同情心及責任感、朋 友的扶持,或講台信息和靈修 材料的激勵,也都是讓我們能 繼續照顧人的動力。 諸如此類的扶持固然寶 貴,但並不足夠。唯有上帝才 能真正讓我們在照顧人的過程 中持之以恆。祂是唯一永不枯 竭的力量來源,祂的慈愛必不 搖動也不離開我們(以賽亞書
14
也許,你覺得身為照顧者 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每天花 時間親近上帝是個挑戰。若你 能把握時間親近主,即使時間 不算太長,也無需太過自責。 美 國 作 家 裴 喬 琳 ( Jolene Philo) 在 她 的 一 本 著 作 中 (Different Dream Parenting)鼓 勵撫育特殊兒童的父母,要相 信上帝會創造機會讓他們在忙
碌中尋求祂,也會讓他們找到 零碎的時間禱告和閱讀聖經。 她 提 到,上帝 不會 跟 你 計 較,也不會剝奪你照 顧 兒女 的 時 間 和 體 力。祂 讓 你 照 顧 孩 子,祂也要你與祂 建 立 親密的 關 係。所以,你可以相 信 祂 會 提 供 方法,增 進你 與 祂、與你 兒 女 的 關 係。你也可以相 信, 祂會為你製造這些機會,因 為祂定意要與你建立親密的 關係。
天父, 求 祢 燃 起 我 的 渴 盼,讓我想要更深、更親密地 認識祢。願我對祢的渴求與日 俱增,在每天的禱告中,幫助 我瞭解與祢親密溝通的涵義。
以創意的方式親近上帝 • 在駕車或做家務時,聆聽有聲聖經、朗讀版靈修材料或講 道錄音。 • 做重覆性的事務時,若情況許可,可以閱讀大字版聖經。 • 每早晨背誦幾節聖經金句,整日默背上帝的話語。 • 搭車時,用手機上網閱讀靈修材料。
從上帝汲取永無窮盡的資源。 15
先愛上帝 上帝啊,祢是我的上帝! 我要切切地尋求祢; 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祢, 我的心切慕祢。 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祢, 為要見祢的能力和祢的榮耀。 因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我的嘴唇要頌讚祢。—詩篇63篇1-3節
我
們都知道心中有愛才 能照顧人,但有時真 的很難。當我們與所
照顧的人關係緊張時,我們如 何全心全意地愛對方?當我們 感到氣憤、沮喪和疲累時,又 該如何無私地愛他們呢? 耶穌談到「愛」的時候,提 到了最大的誡命,祂說:「你要 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上帝。……其次⋯⋯,就是要 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 37-39節) 這帶有「雙重愛」的誡
16
命,是我們願意長期照顧人的 基礎。這兩條誡命的次序表明 了我們愛上帝,自然就會流露 出對人的愛。唯有全心愛上 帝,我們才能服事人、愛人、 寬恕人,並且關心人。 何謂愛上帝呢?就是認識 祂、敬拜讚美祂、在凡所做的 事上讓祂居首位、生活中渴望 祂的同在且順服祂。具體而 言,就是要花時間閱讀祂的話 和禱告,讓祂成為我們生命的 中心及首位,將我們的意志、 渴求、熱忱都交給祂,並順服 祂的旨意。
大衛王被上帝稱為「合祂 心意的人」,他對上帝的愛猶 如「渴想」祂的同在。他形容 上帝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因為上帝的愛甚至比豐盛的宴 席更能讓他得著飽足(詩篇63 篇1-6節)。
當你學習愛上帝時,你會 成為一個合乎上帝心意的人。 你能全心去愛那些上帝託付你 去照顧的人,並且成為一個合 祂心意的照顧者。
讓你的心充滿對上帝的 愛,甚至你的情緒和所思所行 也都充滿這份愛。這時,你會 察覺自己正藉著聖靈的大能彰 顯基督的本質,使你能奉獻生 命去服事人。不論這些人是否 可親、可愛,因著你對上帝的 愛,便會影響你對上帝兒女的 看法。
主耶穌, 有 時 我 很 難 去 愛我所照顧的人。但我知道祢 是滿有慈愛的上帝,祢也渴望 我愛祢。求祢今日讓我能全心 愛祢,並使我的心更深地渴慕 祢的同在。我深知,唯有先愛 祢,我們才能以愛待人。
學會愛上帝,就會懂得愛人。 17
向上帝提問! 你們要……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 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哈巴谷書1章5節
恩
蕙的媽媽跌倒後,腦 部受到創傷,恩蕙和 她的家人不停地問上 帝:「為什麼祢讓這事發生? 為什麼祢沒有出手干預?」 在我們一生中總會碰到看 似不合理的事。當我們所愛的 人長期病痛纏身時,我們很難 相信上帝的良善。為什麼上帝 不醫治我們所愛的人?為什麼 我們必須承擔照顧的責任,其 他人卻能撒手不管?我們的重 擔為何過於所能承受的?上帝 為何容許這些苦難發生? 很多人根本就不敢問這些 問題。因為我們都受教導不可 質疑上帝、要壓抑怨恨、要信 靠祂的權能,不可心存懷疑, 因為這等於是在挑戰上帝的 權威。
18
但仔細想想:我們的上帝 這麼偉大,絕對能回答這些問 題!對於這些問題,祂絕不會 感到驚訝或覺得受到侮辱。 挑戰上帝的權威,就是要 祂為我們所面對的難題負責; 謙卑尋求上帝的回應則是向祂 禱告說:「主啊,我不明白這 是怎麼了?為何會變成這樣? 求祢讓我知道該如何繼續信靠 祢。」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 我們面對問題時的心態,而上 帝喜悅我們以謙卑的心,向祂 述說最深、最難以向人述說的 疑問。 聖經也提到許多人在面臨 困境時,便向上帝提出疑問。 就如約伯經歷一波又一波的打 擊後,毫不猶疑地問上帝說: 「鑒察人的主啊,難道我的罪
傷害了祢?為什麼把我當箭靶 子射擊?我對祢竟是那麼大的 負荷嗎?祢不能饒恕我的罪 嗎?祢不能寬赦我的過犯嗎?」 (約伯記7章20-21節,現中修 訂版) 先知哈巴谷看到周遭許多 不公義的事,他也問上帝說: 「行詭詐的,祢為何看著不理 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 祢為何靜默不語呢?」(哈巴 谷書1章13節)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迫 切地求問上帝,這能幫助他們 回轉歸向祂,而不是遠離祂。 恩蕙說,向上帝坦承地述說 心中的疑惑,使她更親近上 帝,也讓她在看似不合理的 情況下,更深地明白何謂信靠 上帝。
當我們誠實、謙卑地將自 己的掙扎帶到上帝面前,就是 與祂建立關係。我們將學習信 靠祂,也會明白即使問題得不 到答案,仍能確信祂完全掌管 我們的境況,祂會按祂的時間 和方式處理我們的難題。最重 要的是,我們會因祂的同在得 安慰,並知道祂會在我們照 顧人的旅程中,一直陪伴著 我們。
主啊, 感謝祢對我的寬容 及忍耐,又容許我向祢提出這 些難題。即使從人的角度,我 不能完全明白也無法理解,但 仍求祢教導我能接受祢的回 應。當我學習日益信靠祢時, 求祢讓我能與祢更親密。
不要害怕向上帝提問, 祂是如此偉大,絕對能夠應對! 19
得不到回應時 我倚靠祢的慈愛, 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因祂用厚恩待我。—詩篇13篇5-6節
還
記得約瑟嗎?他受 雅各的寵愛,但卻 必須忍受所遭遇的
荒(創世記45章4-7節),他的
種種不幸。當時,幾乎無法證
中的疑惑,但我們也必須明白,
明上帝所做的是要「使他得益
可能會 得 不到想要的答案。我
處」。
們的內心或許會呼求上帝給個
疑問才獲得解答。 上帝歡 迎我們向祂 坦承心
約瑟被自己的哥哥丟進坑
合理的解答,但事實上,我們是
裡又被販賣為奴,不僅失去家
人而非上帝,因此我們 的 理 解
庭的溫暖、失去自由,且淪為
是有限的。我們 唯一 的 盼望就
奴隸。後來還遭到女主人的誣 告而被關進監獄裡。 與約瑟有相似處境的人都 會發現,在那樣的景況下確實 很難緊抓住上帝的應許。約瑟 若質問上帝:「為什麼會這 樣?」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直到多年後,約瑟看見上 帝差派他帶領以色列人免受饑
20
是信靠這位掌管萬有的上帝, 祂 使 萬 事 互 相 效 力。即 使 在 患難中,我們 也能得益 處。 所有的信心偉人,包括約 瑟和大衛,在遭逢不幸時都會 質疑上帝。但他們最後都降服 於上帝完全的美善與主權,而 這也是唯一的答案。因此,大 衛在困境中依然能向耶和華歌 唱(詩篇13篇5-6節)。
從聖經時代直到現代,這 都是不變的事實。就像是有位 姐妹求上帝醫治患病的雙親卻 未蒙應允時,也曾懷疑上帝的 慈愛。她需要照顧曾中風且失 智的父親,以及患有腎衰竭的 母親。她不時向上帝提問,卻 也開始發現,即使問題未能得 到解答,她也能接受現況。 她說:「這是一段旅程, 有時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做,但 我仍繼續仰望上帝。我對上帝 說,我不能,但祢凡事都能。 我學習信靠上帝的主權和能 力,相信祂深知明瞭。」 你不知如何信靠上帝嗎? 你不敢將心中摯愛或無法掌控
的困境交給祂嗎?當知道,約 瑟和大衛也有過同樣的掙扎。 願你能像他們一樣,以順服和 信心來回應並信靠這位愛你的 至高上帝。
親愛的天父, 祢深知 我無法理解,為何祢一直讓我 承受痛苦。求祢幫助我順服祢 的旨意,在我看來矛盾的事 上,確信祢的良善會帶來公義 與美意。求祢讓我明白,唯有 祢是衡量真理與公義的標準。 即使我無法感受到祢的同在, 求祢幫助我仍能信靠祢。
上帝永遠信實,值得信靠! 21
每一個細節 你們要從中享受, 你們必蒙抱在肋旁,搖弄在膝上。 母親怎樣安慰兒子, 我就照樣安慰你們。—以賽亞書66章12-13節
有
時候,我們不願意為 一些小事禱告,因為 我們認為上帝有更大 的問題要處理。但聖經告訴我 們,縱然是小事,上帝也會看 顧。在出埃及記裡,上帝頒布 給摩西的律法中也包括一些細 節,例如以牙還牙的條例、焚 燒造成毀損的賠償、境界的規 定、遺失之物的判定,以及債 務的償還。耶穌也提 醒我們: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 了。」(馬太福音10章30節) 上帝顧念你生活中的每個 細節。你隨時都可向祂敞開 心,傾訴心中的掛慮。不管是 多麼微不足道的事,上帝都樂 意傾聽。
22
你若感到疲累沮喪或軟弱 孤單,不妨閉上雙眼,提醒自 己上帝正在垂聽。你可以向上 帝傾心吐意、呼求祂,訴說心 裡的愁苦,懇求祂撫慰你的心 靈,打開你的眼、你的心,讓 你能感受祂的同在。接下來就 是耐心等候並期待祂的回應。 大衛王在面臨恐懼或灰心 失意時,總是毫不遲疑地尋求 上帝的幫助。即使當他感到被 撇棄時,也是如此求問上帝:
耶和華啊, 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 要到永遠嗎? 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 我心裡籌算,
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 (詩篇13篇1-2節)
望、幫助和醫治,如同一位母 親勸慰自己的孩子:
詩篇裡的「哀歌」表達出 人們最深的恐懼,同時也是發 自內心懇求上帝保守、拯救, 並給予我們明確的回應。這些 哀歌表明了我們可以坦然地將 愁苦和傷痛交給祂。
你們要從中享受, 你們必蒙抱在肋旁, 搖弄在膝上。 母親怎樣安慰兒子, 我就照樣安慰你們。 (以賽亞書66章12-13節)
我們無需否認內心的傷 痛。藉由哀歌,我們能坦然地 表達痛苦並尋求慰藉。這是唯 一可以安心地承認我們的傷 痛、過犯與憤怒的方式,因為 我們知道這位滿有憐憫的上帝 會垂聽我們的祈求。 上帝在乎我們心中的愁 苦,渴望我們將破碎的心和絕 望都帶到祂面前。祂聽見我們 心靈深處的呼求,並賜下盼
主啊, 感謝祢,因祢是滿 有慈愛的上帝,不單憐憫我、 耐心聽我的呼求與抱怨,而且 還非常愛我,樂意聆聽我講述 生活中最微小的事。謝謝祢, 因祢是我的牧者。
將困難帶到上帝面前,祂必垂聽。 23
得著真喜樂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身
為基督徒,我們都知 道在試煉中仍要喜 樂。即使生活艱苦, 仍應保持樂觀,經常微笑。
憑我們自身的力量 無 法產 生 這樣 的信心,而是在 於我們 的選擇。在照顧他人的旅程中, 我們應選擇保持喜樂的心。
但 說 實 在 的,身 為 照 顧 者 肩 負 重 擔,確 實 很 難 感 到 快 樂。當你的負荷已達極限,繁忙 的日程表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周遭人對你的要求讓你感到挫 敗,此 時 要你面帶 笑容 談何容 易,更遑論要有喜樂的心。
但要如何做到呢?如何讓 喜樂自由地流入並充滿我們的 生命呢?
但喜 樂 的 意義 並非 如此。 喜樂並非假裝快樂或強顏歡 笑,故作輕鬆地說一切都好。 喜 樂 是 信 靠 上帝 和 祂 偉 大、榮 耀 的 計畫,知 道 這 超 乎 你 的理 解;喜 樂 是發自內心地 相 信上帝掌 管一 切。只要你已 竭盡 所能,就 能安心地 將 結果 交給上帝,因為祂會負責到底。
24
我們要住在基督裡,每天 持續地與耶穌保持連結,便能 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帖撒羅 尼迦前書5章16-18節明確地告 訴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 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 的旨意。」 當我們專注於耶穌的身 分、屬性、作為和應許,我們 就能倚靠祂的力量,以祂的眼 光看待人生。一段時間後, 我們便能以不同的心態與觀點
面對這些試煉(雅各書1章2-4 節),也會明白最後的結果將 勝過現在所承受的任何痛苦。 正如彼得前書1章6-9節所 說,我們能滿懷喜樂,因知道 我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在耶穌 基督顯現時將得著稱讚、榮耀 和尊貴。彼得說:「你們雖然 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 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 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 是靈魂的救恩。」
天父, 有時我會把喜樂當 成是情緒反應,求祢幫助我將 喜樂視為一種選擇。今天,我 選擇在任何景況中都要喜樂。 祢已揀選、救贖了我,並以仁 愛和慈悲為我的冠冕。我所能 做的,就是讓喜樂充滿我的 心,好回應祢那無比的慈愛, 因祢深愛著我、我所愛的人, 以及這破碎的世界。
得著喜樂的方法 • 在禱告中親近耶穌。 • 尋找各種理由讚美上帝。 • 為祂所賜的福分獻上感謝。 • 專注於耶穌的身分、屬性、 作為和應許。
喜樂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感覺。 25
試煉的果實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 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 章2-4 節
前
面提到喜樂是一種選 擇,而非感覺。藉著 住在基督裡、花時間 閱讀上帝的話語,並專注於祂 的良善與應許,我們就能選擇 喜樂。另一種選擇喜樂的方式 就是堅守一個重要的真理,那 就是經歷了試煉與苦難,屬靈 生命必有所成長。 雅各書1章2-4節說:「我 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 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 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 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 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同樣地,羅馬書5章3-4節 也提到:「就是在患難中也是 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 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 望。」
26
雅各與保羅都強調,上帝 要達成救贖我們的最終目標, 塑造我們更像祂的愛子耶穌, 所使用的一種方式就是試煉。 藉著試煉,我們才能結出聖靈 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 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 柔、節制(加拉太書5章22-23 節)。 若能緊抓著這能使靈命成 長的應許,我們對試煉的態度 將有所不同。我們不會對試煉 避而遠之而是能夠接受,知道 上帝會使萬事互相效力,使我 們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值得留意的是,在這個應許之 前,保羅也真實地描述我們所 經歷的苦楚,包括「歎息」(8 章22-23節),聖靈更是以歎息 為我們代求。
一段時間之後,當我們明 白試煉的意義和結果,我們就 能像運動員一樣,將苦難視為 一種訓練。即使每次訓練都令 人感到痛苦且疲憊困乏,但仍 能充滿動力,因為知道這是為 了最終的比賽及獎賞做準備。
親愛的上帝, 有時我 覺得缺乏喜樂,有時覺得不堪 負荷。但我知道,我可以信靠 祢及祢的話語。並且深知我所 背負的重擔,符合祢的計畫和 心意。無論我的感受如何,我 都選擇信靠祢。
這 也 呼 應 了 羅 馬 書 8章 18 節,保羅所寫鼓舞人心的論 述:「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 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 不足介意了。」
我們能喜樂, 因確信上帝要以試煉讓你我如精金。 27
恩蕙的見證:
走過人生的風暴
恩蕙的母親因摔倒造成腦部
每當我看到路上有母女同
損傷,需要全時間的照顧。她
行時,不禁會問上帝:「為什
喪失行動能 力,生活無法自
麼我不能和她們一樣?媽媽
理,只能透過眨眼、眼球的轉
是愛主、敬虔的基督徒。她愛
動和手 部的動作表達自己的 需求。恩蕙和她的哥哥及父親 決定不將 她 送去療養院,並 且不惜一切全心地照顧她。
祢,也愛她的家人。從小,媽 媽就教導我們要認識主、要敬 畏上帝。為什麼她必須受苦 呢?」 直到大約三年後,我才慢 慢開始接受這種情況。我的問
起
初,我不停地問:「為 什麼?」我與上帝搏 鬥了三年,常問這樣 的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這種 事?為何祢不介入?」
28
題始終沒有答案,但這似乎不 重要了。我開始看見上帝如何 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告訴哥哥 和父親說:「或許上帝要教導 我們如何信靠祂。」
當我們努力面對這場導致 生活劇變的意外時,我們決定 不再埋怨上帝,也不再讓自 己心懷苦毒。如今,我們不斷 向上帝表明,即便媽媽撐不下 去,我們仍會敬拜尊崇祂,僅 僅因為祂是上帝。祂配得我們 敬拜,不是因為祂能夠或已經 為我們做些什麼,乃是因為祂 是上帝。 那段時間也給我的家人帶 來極大的衝擊。兩年前,我父 親動了兩次心臟瓣膜置換手 術。那時,他在醫院住了兩個 星期,我和哥哥蠟燭兩頭燒, 必須同時照顧雙親。 有好幾次我都在想:「我 們還能撐多久?」有時我難免 會感到沮喪挫敗,覺得沒有人 能瞭解我的情況,也不想因此 而造成朋友的負擔。但上帝總 是派人來關心我,教會小組的 組員也給了我莫大的支持。 父親難免擔心我和哥哥的
工作。我一直想從事旅遊業, 但現在卻必須盡可能避免外出 旅行。我也常常需要請無薪假 來照顧媽媽。 有 時,我 也會 擔 心自己 的 未來,但仍願 意以 照 顧 媽媽為 重。我和哥哥雖 能找到更高薪 的工作,但卻因需要 更 長 的工 作時間而不得不放棄。我們都 想趁媽媽還在時好好照顧她, 畢竟 她辛 苦地 將我們 撫養 長 大。此外,我們沒有別的想法。 我一直為這個問題感到糾 心,總想著:應該持續這樣的 生活方式嗎?媽媽離世後,我 該怎麼辦?然而,我相信上帝 過去供應我們,現在依然會供 應。這真是一段信心之旅。 的確,我們看見上帝在各 方面都豐富地供應我們,就像 媽媽從前是位老師,因此醫 療費能獲得補助。我們也有能 幹、善良和愛主的全職幫傭。 我們求上帝賜給我們好的幫
29
傭,而上帝所給的總是超乎我 們的預期。她們照顧我母親就 像對待自己的媽媽一樣,甚至 在休假時也願意照顧她。 我們也感謝上帝,讓媽媽 的狀況日益改善。醫生雖說她 永遠不會好轉,但我們卻看到 她逐漸進步。她的反應越來越 快,而且認知能力並未衰退。 她現在可以用右手打手勢,如 大拇指朝上或朝下,或緊握我 的手。她也會用眨眼回答問 題,眨兩次代表「是」;一次 代表「不是」。她看得到、聽 得見,還能思考和回應,甚至 還聽得懂我們講的笑話。 上帝也給了我們極大的喜 樂和平安。每次回家時,我們 都很高興能看到媽媽。照顧媽 媽讓人疲憊不堪,但我們還是 很高興能看到她。或許,天父 也是這樣看著我們。 曾經有人問我,有沒有想 過上帝已經離棄了我們。我回
30
答說,如果我們這樣想,心中 就會產生苦毒,也會對上帝不 再抱持希望。 這讓我想起,約翰福音11 章描述拉撒路死後發生的事。 耶穌聽說拉撒路病了,但並沒 有立即趕去伯大尼。當耶穌到 達時,拉撒路已經死了。馬利 亞和馬大一定問過耶穌為什麼 不早點來,但耶穌說,這件事 的發生是為了祂的榮耀。我們 也相信這些事情發生,是為了 上帝的榮耀。 我已經學會全然倚靠上 帝。每當有事情發生時,我們 總是先尋求上帝。若沒有上 帝,生活將會令人感到沮喪絕 望。我會坦然直率地面對上帝 並與祂角力,相信祂也會珍惜 這個過程。 我還學到禱告是關乎勇氣 和信心,我要鼓起勇氣向上帝 祈求那不可能的事,以及相信 祂所定的時間。我們仍希望媽
媽有一天能得醫治,就算在這 世上不一定會痊癒,但她在天 堂一定會得到完全的醫治。上 帝藉著詩篇71篇告訴我,祂是 我們永遠的磐石和避難所,我 們隨時都能投靠祂。
祢是叫我們多經歷重大 急難的, 必使我們復活, 從地的深處救上來。 求祢使我越發昌大, 又轉來安慰我。 我的上帝啊, 我要鼓瑟稱讚祢, 稱讚祢的誠實! 以色列的聖者啊, 我要彈琴歌頌祢! (詩篇71篇20-22節) 最 後,我 學 會了在 人 生 的 風暴中讚美上帝。我知道,祂會 平靜風 浪,並 且最 終成就祂 的 美意。 31
32
II. 自我省察 成為照顧者的這段經歷,讓上帝有機會改變你的心, 並且處理你個人的感受和問題。
自我的改變 但摩西進到耶和華面前與祂說話,就揭去帕子; 及至出來的時候,便將耶和華所吩咐的告訴以色列人。 以色列人看見摩西的面皮發光。-出埃及記34章34-35節
每
一回摩西上西奈山面 見上帝之後,他就有 所改變。他的面容發 光,以色列人甚至無法正眼看 他,所以他必須用帕子遮住自 己的臉。由此可見,人迎見上 帝之後,總會有所改變。 成為照顧者也能讓我們有 所改變。若我們不把照顧人當 作一個任務,反倒視為與主相 遇和同行的奇妙歷程,這段經 歷就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 我們。也許我們對可能發生或 已經發生的事感到疑惑,但只 要堅持、繼續信靠上帝,就會 看到祂在我們的生命中所帶來 的改變。在照顧人的經歷和過 程中,我們與上帝同行,見證 祂所啟示的事,祂也藉此讓我 們有機會改變自己。
34
這段經歷也可能會暴露我 們的本性,讓我們看見:我是 否會在與所愛之人意見相左時 大發脾氣?是否認為自己是犧 牲者而自艾自憐?是否只想到 自己應有的權益,在乎的是怎 樣才算「公平」?是否會苛責 我們所照顧的人,以及那些我 們覺得應該多盡些責任的人? 這些都是照顧者常見的心 裡掙扎。但上帝能用這些難 處,使我們的靈命更加成熟, 將我們轉變成祂喜悅的樣式。 當我們學習完全依靠上帝的能 力且順服祂的旨意,就會以不 同的態度對待所照顧的人。我 們會開始用上帝的眼光,去看 待按祂形象被造的人,並且像 耶穌無私、毫無保留地愛我們 一樣去愛他們。
如果我們願意接受這樣的 轉變,這個學習照顧及給予的 過程,就能讓我們明白生活中 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是什麼。 這個過程會讓我們看到全然獻 上的真諦,讓我們有機會能以 慈愛待人。更重要的是,這段 經歷能讓我們深刻體會上帝的 恩 典 夠 用 ( 哥林多後書12章 9 節)。
天父, 當我在照顧人的過 程中學習付出時,感謝祢賜福 於我。求祢幫助我敞開心,讓 祢的恩典來改變我,並教導我 願意省察自己的心思意念及動 機。幫助我降服於聖靈的工 作,好讓我更像祢聖子慈愛且 完美的形象。感謝祢那長闊高 深的愛!
照顧人能改變自己。 35
專注於上帝 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約翰一書2章6節
照
顧人的經歷如何改變 我們的生命?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與主 連結,讓上帝來改變我們,以 至我們能「照主所行的去行」 呢?(約翰一書2章6節)
往往看不好的事,但我們可以 學習去看到好的一面,且向人 表達感謝。求上帝開我們的眼 睛,看到祂所賜的福分。
看重聖經真理。必須讓 上帝的話成為我們思想和行動
以下是一些實際可行的原 則,能幫助你在照顧人的時候 專注於上帝。
的準則,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個
尊上帝為大, 操練讚美的
想、說話、行事和關心別人,
能力。讓你的心思、口舌只專 注於上帝的美好,祂的本質和 祂成就的一切。當我們發牢騷 時,其實是埋怨上帝不好,對 我們不公平。當我們尊上帝為 大,就是承認祂至高的權柄, 並確信無論發生何事,我們均 可信靠這位良善慈愛的天父。
意味著需將思想、意志及所有
感謝他人,每天學習發
和感受,想聽到他們說:「是
掘你生活周遭美好的事物。人
啊,他不應該這樣對你。」但
36
性、看法、喜好或舒適來做決 定。學習以聖經的原則來思
一切都降服於上帝。這或許表 示,我們必須放下本以為是屬 於自己的權利。
不再有負面心態。照顧 者極易以負面的心態說話、行 事,總想要發洩挫折和不滿, 希望別人也能認同我們的看法
這可能使我們陷入罪中。其實 「論述重要情況」和「描述細 節」,兩者僅一線之隔。舉例 來說,提到母親拒絕吃藥乃是 「重要情況」,但若只是「描 述細節」就只是宣洩不滿的情 緒。我們必須不斷問自己:我 講這些真正的動機是什麼?
評估動機。雖然我們都 真心希望能無私地服侍、照顧 人。但在過程中,我們的動機 往往很容易偏離。如果不小 心,可能就會讓貪心、自私、 犧牲者自憐的心態、自我保護 或驕傲潛入我們的心中。
慈悲的天父, 求祢讓 我看見,我是否按照不正確的 動機或扭曲的思想行事,是否 有貪心、自私、犧牲者自憐的 心態、自我保護或驕傲之處。 願祢的聖靈以真理的光照亮我 的內心,顯露出連我自己都未 能察覺的心態。懇求祢賜給我 更新的心及更新的靈。
專注於上帝 • 尊上帝為大 • 感謝他人 • 看重聖經真理 • 不再有負面心態 • 評估動機
更新自己的心思意念, 按照上帝的心意去照顧人。 37
怨恨的危險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 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 -雅各書1章19-20節
身
為照顧者,我們最難 克服的挑戰也許是心 裡的怨恨:因父母對 我們有諸多要求而怨恨;因兄 弟姐妹推卸責任而怨恨;因朋 友不願再聆聽我們的不幸而心 中不平。 我們為何會感到怨恨?可 能是因為我們認為要做別人不 願意做的事,或是別人佔了我 們的便宜,也可能是因為感到 失去了些什麼。或許怨恨的深 處,源自我們相信應該得到 更好的,而上帝對我們並不 公平。 這些是隱藏在深處的怨 恨,當我們省察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時,我們需要誠實面對自 己,也要誠實面對上帝。如果 我們察覺自己心懷怨恨,就應
38
加以處理,免得怨恨繼續生根 蔓延而引發更深的苦毒。 今天,就花些時間自省並 誠心自問:我是否覺得無法承 受上帝所給的一切?是否覺得 別人應向我道謝或應該支持 我?藉著禱告把你的答案帶到 上帝面前吧!祂樂意與你坦 承、直率地交談。不妨想想:
我是個犧牲者嗎?犧牲者 總認為自己是為別人受苦,期 待別人能肯定自己的付出,關 注自己的犧牲,好讓所有人都 看到自己的生活真是糟透了。 我們的內心可能期望藉此讓所 有人都覺得上帝不好,因祂對 我們不公平。
我拒絕寬恕嗎?苦毒和 怨恨可能會讓我們無法寬恕別 人。我們是否已經準備認清自
己的罪和驕傲,把苦毒與惱怒 帶到上帝面前呢?是否願意以 耶穌的眼光來看待那些傷害我 們的人呢?
我是否 將 自 己 的 行 為 合 理化? 理性的思考可以讓我們 不因自己的情緒或別人的要求 而受到影響。但當我們沉溺在 怨恨中,就可能會將自己不正 當的選擇、操控人的行為,以 及自私的行為合理化。我們可 能會認為,因我們的付出和犧 牲,別人都虧欠了我們。
我正在 為 自 己 辯 解 嗎 ? 有些 照 顧者選 擇退出,不 再關 心任 何 事,只提 供最基 本的服 務。在 照 顧 人 的 時 候,缺 乏真 心和恩慈。我們或 許會為這樣
的 行 為 提出辯 解,告訴自己有 權 這 麼 做,因為無 法承受 上帝 所給的重擔。「放棄」可能是撒 但最陰險狡 詐的武器,因為這 會 讓 我們 對上帝、對人不 再全 心付出愛心和熱忱。
親愛的天父, 我承認 自己是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願祢的聖靈光照我思想中的虛 謊,以及自認為是受害者的錯 誤想法。願祢所成就的一切使 我能更信靠祢,並能遵行祢的 話語,讓我能更加感謝並數算 祢的恩典。
怨恨其實是表示上帝對我們不公平。 39
處理心中的怨恨 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 行。⋯⋯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 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2章21-23節
當
我們覺得受到虧待 時,怨恨就可能油然 而生。但我們為何會 對生活、對上帝有所期待呢?
我們該如何脫離這種心態 呢?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 的動機、欲望和目標。我們想 要達成夢想、獲得認同,或得 到某種待遇。這些渴望其實並 沒有錯,只是我們或許沒有意 識到自己有這些渴求,直到承 擔照顧的責任帶來了壓力,才 顯出心中的渴望並面臨考驗。
聖靈改變我們的起點,我們應
當照 顧 人的責任和重擔令 我們難以達到這些欲望與目標 時,便 可能 產 生一種受害者的 心態。受害者 會 把自己的 困 境 歸 咎於 別人,覺得自己受 到 虧 負。這種心態可能會引發怨恨, 導致苦毒 在我們內心發芽成 長,至 終影 響我們 的信心以 及 與上帝的關係。 40
學習以上帝的眼光省察 自己的內心。我們的軟弱,是 學習從聖經的觀點重新看待人 生。例如,聖經教導我們對自 己的人生負責任,不再為家庭 問題、友誼觸礁與工作不順, 埋怨上帝、怨恨別人(雅各書1 章13-19節)。
以聖經的觀點看待自 己。 不要以旁人的意見或自身 的工作,這類變化無常的事評 論自己。上帝接受我們本來的 樣子,我們無需證明些什麼。
學習感謝上帝。感謝上帝 接納原本的、不完美的你;救 贖你,改變你成為祂愛子的模 樣;賜給你浩大無限的恩典。
心存感恩能使我們將焦點從自 己轉向他人且全心地服事。這 並非要證明自己,也不是要贏 得別人或上帝的認同。
學習以恩慈待人。煩躁或 憤怒時,我們可選擇以恩慈待 人。當父母責備你做得不夠, 或兄弟姐妹失信於照顧媽媽的 約定,你仍可選擇說恩慈的 話,或是微笑、保持靜默並向 上帝禱告。你也可以像耶穌一 樣,放棄報復或爭辯的權利。 我們可以藉著把事情做好 及表現得有耐心,來掩飾心裡 的怨恨;我們能為自己的苦毒 辯解,責難別人造成自己的痛
苦;我們也可以站在全宇宙 的 主宰面前大喊:「那我呢?」 又或者,我們可以在上帝 面前放下自己應得的權利, 並謹記我們蒙召去照顧人, 乃是個神聖的呼召。這個呼 召最終會改變我們,並使別 人蒙恩得救。
天父, 求祢賜我力量,讓 我能原諒那些得罪我的人。求 祢幫助我,不是要等到他們符 合我的要求才願意寬恕他們。
你感到怨恨嗎? 把焦點從自己轉向上帝吧! 41
真正或不實的罪疚感?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 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 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馬書8章1-2節
作
為照顧者,我們會覺 得有責任讓我們所照 顧的人快樂,或滿足 他們的需求,同時又要顧及自 己的家庭、屬靈生命、工作及 人際關係。我們需要在諸多需 優先處理的事務中做取捨,難 免無法盡到某些責任。 結果呢?我們會因著令至 親失望,或無法扮演好為人父 母、孩子、手足或照顧者的角 色而深感愧疚。以下種種的情 況也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愧疚與 自責:無法提供至親所需要的 照顧;為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受 到責難;必須違抗年長父母的 意願,作出困難的決定;忽略 自己的配偶與孩子。 但 你所感受的或許是一種 不實的罪疚感,這可能是照顧
42
者最大的困擾。「真正」與「不 實」的罪疚感有何不同呢? 真正的罪疚感源於我們錯 誤的行為。因做了或沒做某事 而造成了過失,讓我們不安或 覺得該為此負責。如果真的是 我們的責任,就必須向上帝認 罪(約翰一書1章9節)並嘗試 與人和解(馬太福音18章15-17 節)。真正的罪疚感是上帝提 醒我們的方式,告訴我們某些 事做錯了,應該改正過來。 另一方面,不實的罪疚感 是來自別人的期望,可能是源 於我們所照顧的人或家人,甚 至是我們自己。這些期望經常 不是基於道德標準,而是不切 實際地要我們去符合別人或自 己所訂的標準。 不實的罪疚感並不意味著
我們做錯事了,反而表明我們 試圖按照別人的期望而活。 如果你因為沒有達到別人 的期望而感到愧疚,請記得: 上帝不是完美主義者,也不是 嚴厲的老闆。祂沒有要我們做 所有的事,相反地,這位慈愛 的天父要除去我們的罪與羞 恥,讓我們能自由地生活。 當 謹 記,別 人 怎 麼 想 並不 是我們 的 責任。最 終,唯 有上 帝是我們需要達 到 的完美 標 準。別忘了,祂來不是要審判眾 人,而是要救我們脫離審判。 當你與罪疚感交戰時,求 上帝幫助你分辨這罪疚感的來 源。在禱告和讀經時求問祂, 或與你信任的人談一談,看上 帝如何向你顯明祂的心意。
你曾不順服上帝或得罪你 的鄰舍嗎?你正背負不公平的 期望嗎?讓上帝的話語釋放 你,擺脫不實的罪疚感,求祂 賜你勇氣拒絕錯誤的想法。
主啊, 祢知道我身為照顧 者,有時會感到愧疚,也知道 我會擔心自己對所愛的人做得 還不夠。求祢幫助我分辨這罪 疚感是否真實。若我得罪了 祢,願祢的聖靈指責我;若我 因不必要的期望而感到有壓 力,求祢讓我得著釋放。
唯有上帝是我們需要達到的完美標準。 43
處理不實的罪疚感 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裡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 來的,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 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以賽亞書6 章6-7 節
撒
但是邪惡的指控者, 總想讓我們在服侍人、 愛人的時候覺得有罪 疚感。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分辨 到底是因犯罪而產生真正的罪 疚 感,還 是因自責或他 人 的期 望,而產生不實的罪疚感。 當你心裡充滿愧疚時,可 以藉著禱告將這些感覺帶到上 帝面前,從祂的話語中尋求指 引,並公平、誠實地問自己: •我的罪疚感是因在行為或 態度方面犯了罪嗎? •我違反了聖經的原則或要 求嗎? •我試圖滿足不切實際的期 望嗎? •我力求完美嗎? •罪疚感是出於別人的指 責?還是自我譴責?
44
•我想憑自己的努力與服侍 贏得別人的稱讚嗎? •我是否全心相信我的滿足 是從上帝而來? 如果你誠實地評估後,發 現真正罪疚感的來源,就向上 帝認罪、悔改並與人尋求和 解。但若是不實的罪疚感,就 應設立界限以保護自己,避免 不切實際的期望帶給你不必要 的壓力。 不妨試著凡事以上帝為優 先考量。首先應著重於你的屬 靈生活:常常藉著禱告與讀經 尋求上帝,活出祂的教導,並 與主內肢體相互連結。然後再 花點時間思考其他的優先順 序,並與家人一同釐清什麼是 「想要的」;什麼是「必須 的」。
最後,當你更懂得分辨並 瞭解身為照顧者應擔負的職責 時,你就可以更專注於自己能 夠完成的職責,並且把那些做 不到的事交給上帝。
天父, 幫助我藉著祢所教 導的真理,除去不實的罪疚 感。教導我以榮耀祢為優先考 量,將不實的罪疚感交託給 祢,因深知這不是出於祢。謝 謝祢的愛與恩典賜給我力量, 讓我活在自由當中。
拒絕不實的罪疚感,你可以…… • 退後一步思考,若有朋友處在你的情況,你會給他什麼 建議? • 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 • 心存謙卑,尋求他人的幫助。 • 無須對自己太苛刻。 • 無須期望自己或別人表現得完美無缺。 • 不要認為每件事你都可以獨力完成。
倚靠上帝去做你能做的事, 將你無法做的事交託給祂。 45
認清你的角色 「你……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 -出埃及記18章18節
摩
西是一位充滿愛心的 領袖,除了在屬靈的 事上帶領以色列人, 還盡力解決他們日常的糾紛。 他從早到晚按著上帝的律法和 指示去排難解紛(出埃及記18 章13節)。這顯然花了他很多 時間,令他疲憊不堪,但是摩 西可能認為沒有其他人能夠擔 任這項工作。
事實上,別人過高的期 望,往往令我們產生不實的罪 疚感。其中一個處理方法,是 認清並確認你在生活中應當扮 演的角色。這能幫助你認清哪 些是上帝賦予你的角色,哪些 是別人加諸於你的;哪些工作 只有你做得來;哪些工作可以 委託他人。 首先列出你當前所扮演的
然而,摩西的岳父葉忒羅 卻指出他不能再這樣繼續下 去,並坦率地對他說:「你和 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 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 (出埃及記18章18節)
角色。不要將這些角色視為必
葉忒 羅 給予摩西明智的建 議:委 託可信任 的人 處 理小糾 紛,自己只承擔最棘手的事。這 是多麼明智的提議啊!
的兄弟姐妹或堂(表)兄弟姐
46
須擔負的責任,反倒要將其視 為一種人際關係。例如,你是 上帝的兒女,也是你父母的孩 子。你可能是某人的配偶,是 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也是某人 妹。你可能是某人的密友,別 人的普通朋友,以及其他人的 點頭之交。
你也可以思考在家中、職 場、教會或在其他機構裡所扮 演的角色。例如,你可能需要 打點家裡一切,同時也是公司 的經理、教會的主日學老師或 接待員、導師、慈善機構的義 工,或是社區管理委員會中的 委員。
主啊, 當我評估自己在生 活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時,求 祢幫助我誠實地面對祢、面對 自己。幫助我,不要以為自己 是不可或缺的,讓我看見哪些 是祢呼召我去扮演的角色,又 有哪些工作是祢要我學習交給 別人做的。
(在接下來的兩頁,我們 設計了一份表格讓你釐清自己 的角色。) 你不必立刻填完這份表 格。不妨花點時間想想你所擔 負的責任,以及你在別人心目 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向上帝 禱告,求祂引導你如何去行。 填寫完這份表格後,再仔細看 看,你可以如何應用葉忒羅所 提出的建議。
47
你有哪些角色? 寫下你在各領域所扮演的角色。思考你所擔負的責任和你與他人 的關係,而不是你必須要去做的事。
信仰:(例如上帝的兒女)
家庭:(例如丈夫、母親、岳父、女兒、哥哥)
朋友:(例如密友、老朋友、點頭之交)
工作:(例如經理、銷售員、商人)
48
教會:(例如主日學老師、小組組長、接待員、詩班成員)
其他機構:(例如慈善機構義工、社區管理委員會成員、鄉村俱 樂部董事)
上帝會賜給我們力量,完成祂分派給我們的角色。 49
盡力已足夠 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 -出埃及記18章22節
為
免摩西操勞過度,葉 忒羅做了兩件事。首 先,他清楚表明摩西
的首要任務,就是在上帝面前 作人民的代表,並教導他們上 帝的律例(出埃及記18章19-20 節),這只有摩西才能勝任。 接下來,葉忒羅告訴摩 西,應將擔任人民審判官的工 作交給別人,由其他人審理簡 單的案件,而最棘手的糾紛才 由摩西處理。
別人接手,摩西就無需疲於奔 命,並能更有效率地為以色列 民服務。 今天我們如何應用這個原 則呢?先前你已列出自己所扮 演的角色,不妨仔細地再看一 遍,並標示出那些只有你才能 勝任的角色。 (你可以在前面第48-49頁 列下你扮演的角色,或者在接 下來的兩頁標明出來。)
葉 忒 羅 指 出 : 「 這 樣,你
例 如,你 的 角色可能 是 上
就 輕省些,他們 也可以同當此
帝的女兒;父母的兒子;丈夫的
任。你 若 這 樣 行,上帝 也 這 樣
妻子;兒子的父親,這些角色只
吩 咐你,你 就 能 受 得 住,這 百
有你 才 能 勝 任。你會 發 現,這
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
些角色大多或全都涉及你與上
處。」(22-23節)
帝、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若能分辨哪些工作只有自
認真思考之後再標記每個
己才能勝任,哪些工作可以由
角色,你可能會發現,有些角
50
色並不是「非你莫屬」。雖然 你可能擅長扮演這些角色,人 們也非常依賴你,但這並不意 味著你是唯一能夠勝任的人。 不妨問問自己: •如果我不在,誰能代替? •是否永遠無人能夠替補, 還是最終有人能取代? 你 標示的那些 重要角色是 上帝創造你的目的,也是上帝賦 予你的使命,將你 擺在 這些人 的生活中。至於別的角色,你可 以交給別人或請求他人協助。 對你自己和習慣依賴你的 人而言,當你試著拒絕或尋求 幫助時,會是一種挑戰,也需 要放下自尊。但你必須提醒自 己和其他人,有些角色不是你 的首要任務,因上帝已委派你
負責一些更重要的角色,例如 成為照顧者就是其中之一。 想想看,你可以找誰協助 完成那些次要的工作,例如, 你可以請朋友、親戚或會友幫 你購買食物和雜貨,或幫忙處 理一些家務。當你提出具體 的請求,他們就更容易提供 幫助。
天父啊,賜我力量,忠心 地履行祢給予我的角色。賜我 勇氣與膽量,將那些不屬於我 的角色交給他人去做。賜我謙 卑的心,讓我不認為自己是不 可或缺的,並且相信祢會看顧 我身邊的人。
51
你必須扮演哪些角色? 仔細看看你在第48-49頁所列下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現在開 始標出或寫下哪些是只有你能勝任的角色,哪些可以尋求幫助, 以及哪些可以交給別人做,或是能夠暫時擱置。 不妨認真思考,你可能擅長某些角色,而其他人也會非常依 賴你,但這並不意味著非你不可。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不在會 發生什麼事嗎?最終會有人接手這些工作,或無人能夠取代我 嗎?我能找誰幫忙擔任這些角色呢?
只有我能勝任的: (例如上帝的兒女、丈夫、母親、孩子、摯友、經理、導師)
可以找人幫忙的: (例如商人、主日學教師、小組組長)
52
可以委託他人或暫時擱置的: (例如詩班成員、接待員、慈善機構義工、管理委員會成員)
上帝不會要我們孤軍作戰。 53
好好照顧自己 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 -馬可福音6章31節
耶
穌服事時,總有許多 人來尋求祂的幫助及 醫治。祂與門徒所到 之處都難以避免大批的群眾, 即使想要歇息片刻,都還是會 有人來請耶穌施行醫治。 但耶穌不會因祂 無 盡 的憐 憫 而令自己或門徒 精疲力竭。 當祂看到門徒甚至沒有時間吃 飯時,就對他們說:「你們來, 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 歇。」(馬可福音6章31節)
年老的雙親,可能會持續多 年,如果是照顧孩子,可能要 持續一輩子。假如我們每天的 生活都圍繞著需要不斷照顧及 關注的人,便會覺得度日如 年。因此,我們也需要像門徒 一樣調整步伐。 首先,要記得的是:在照 顧人的過程中,你的健康就是 給對方最美的祝福。當你妥 善照顧自己,才能更好地照 顧別人。
耶穌知道門徒將要走一條 漫長的服事道路。在祂被釘十 字架之後,門徒將會繼續祂的 服事。祂清楚知道門徒的體力 與情緒都有極限,便要他們調 整自己的步伐。
所以,不要操勞過度,要 瞭解自己體力與情緒的極限。 別讓自己累壞了,以致瀕臨崩 潰。或許你可以試試:
照顧人就像跑馬拉松,而 不是短跑。如果照顧的對象是
• 留意自己的醫療需要。
54
• 確保有充分的休息,並能適 時地稍作歇息。
照顧自己的八個方法 • 禱告:持續地禱告尋求上帝,祂是終極的力量泉源。 • 歇息:稍作休息。記得當你休息時,上帝仍在你所愛 的人身上動工。 • 計畫:預期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及情況,當問題出現時 你能預先做好準備。 • 休閒娛樂:放輕鬆,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 • 運動:鍛鍊身體,保持健康。運動能使身體產生安多 酚,不僅能改善你的情緒,還能助你對抗憂鬱。 • 解決問題: 當問題出現時,應專心解決問題,不要 浪費精力或時間怨天尤人,這只會使你更加苦惱。 • 讚美:不斷找出感謝上帝的理由,如上帝在你家、你 的家人或工作當中所供應的一切。學習凡事感恩。 • 堅忍:放慢腳步。感謝上帝給你機會去照顧你所愛的 人,這是一段寶貴的時光。
• 健康的飲食及充足的運動。 • 有固定的休閒時間,每天或
• 加入支持團體,他們能帶給 你所需的鼓勵。
每星期都安排幾個小時去做 自己喜歡做的事。
• 每週利用暫託服務,或請親 友照顧幾個小時。
• 保有社交圈子,與朋友維繫 友誼。
• 當你可以設法獲得更多支援 時,就去請求協助。
55
對於照顧者而言,要意識 到自己並非無可取代是很困難 的。許多人都誤以為,自己是 唯一能照料摯愛的人選,這也 會令我們所照顧的人奢求我們 每時刻都在他們身邊。我們當 捫心自問:若我們是唯一的照 顧者,當我們有什麼事時,我 們所照顧的人要怎麼辦呢?
主啊, 在我學習照顧自已 時,求祢讓我明白如何放下自 己的標準及別人對我的期望。 賜給我創意去發掘恢復精力和 放鬆的方法,並能有智慧地照 顧自己的身體,因這是祢所賜 的聖殿。求祢以大能大力扶持 我,讓我的身心靈和情緒都能 靠著祢而振奮起來!
資深老年學專家林美蓮博 士(Dr Helen Ko)敦促照顧者 應避免為自己設定不合理的標 準。她 說:「量力而為,不要過 分要求自己。上帝不期望我們當 一個完美的照顧者,只希望我們 成為忠心的照顧者。」
你的服事應充滿活力,而非筋疲力盡。 56
麗明的見證:
堅信上帝掌管一切 麗明跟丈夫鴻威一直在照顧 腦 部受到損傷的小 女兒,以 及患有失智症的母親。
婷
婷出生時一切正常, 但她14個月大時,因 感染疱疹 性腦炎而 昏 迷了好 幾個月。這導 致 她失 去認知 能力,猶 如一 個初生嬰 兒,必須重新學習吞嚥、咀嚼、 轉身、坐下、行走、運用雙手、 學習語言,以及與人溝通。 腦炎致使婷婷的腦部受到 損傷,甚至醫生說她可能會成 為植物人。當她康復時,人們 都說她是個「奇蹟嬰兒」。
此後,婷婷接受了許多不 同的療育課程和治療,這些都 幫助婷婷恢復到了目前的狀 況。雖已有很大的進步,但她 仍需依靠別人的幫助。她現在 快要18歲了,但仍缺乏自理能 力 。 她 不 會 認 字 , 連 「 1」 到 「10」都幾乎不會辨識。她記 得老師說去露營要帶什麼,但 她不會自己收拾行李;知道要 怎麼洗澡,但無法把自己洗乾 淨;可以自己穿衣服,但有時 仍會前後不分或內外穿反;還 是不明白怎樣綁鞋帶。 外出時,我們必須時刻看 著她,因為她可能會迷路走丟
57
了。她很固執,這表示你只能 帶她去她想要去的地方。她喜 歡去學校及教堂,但要她準時 出門是每天都會面對的挑戰, 時間對她來說是抽象的概念。 我們也必須面對婷婷感官 特別敏感的問題。在剛開始的 前幾年,她不能忍受某種聲響 和噪音,如建築工地的嘈雜聲 或地鐵門板晃動的聲音。即使 是現在,當她在家時,我們都 儘量不使用吸塵機。 此外,她 對身邊人 的 情 緒 變 化 很 敏 銳,她能感覺到有人 生氣。當我們彼此生氣,她就 會不高興。有時,當她感覺家 裡有人爭吵或批評不休時,她 就會發脾氣表示抗議。 若我們要求她去某個地 方,或不許她去做她想要做的 事,她就會耍脾氣,大哭大 叫,以拳頭打自己的頭,或撲 倒在地板上。這情形要是在家 裡就已經很難應付了,若是在 公眾場所,更是難上加難。當 58
她在外面發脾氣時,我就得厚 著臉皮去應對,假設有人圍觀 或想要施以援手,往往只會令 情況更糟。 鴻威的爸爸離世後,他媽 媽搬來跟我們同住,這讓我們 面對更艱鉅的挑戰。他媽媽 被確診患上失智症後,愈發失 去自理能力。一開始,我們把 她送進日間照顧中心,但我仍 必須去那裡幫她洗澡及協助她 上廁所。當她多次在家裡跌倒 後,我們發覺她需要24小時的 照顧。 那時,我們不得不考慮將 媽媽送入養老院。這真是個困 難的選擇。若只要照顧媽媽一 個人,我們應該可以承擔,但 若同時又要照顧婷婷,我們便 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瞭 解媽媽需要更多的照顧,而婷 婷也要學習成長。如果我們不 趁現在訓練她,往後她可能成 為她姐姐及其他家庭成員的重
擔。只要她能藉著訓練以至可 以工作及照顧自己,我們都會 持續為此而努力。 但當我知道媽媽比較想跟 我們同住時,我就會有種罪疚 感,認為自己很不孝,我的 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她樂觀的 態度,以及她只是有些行動不 便的狀況,更讓我們覺得自己 遺棄了她。但若考量現實的因 素,還是得讓她住養老院,因 為這才能確保她的安全,並讓 她得到所需的照顧。 然而,在婷婷這方面,有 時我對她真是忍無可忍。當我 們不能令她明白以及遵行我們 的指示,或當她一次次地要求 她想得到或想做的事,我們就 很難愛她,也很難忍耐及體諒 她。更令人沮喪的是,當我們 必須趕緊出發前往某地時,婷 婷卻堅持站在那裡。 當我們看著她拼命嘗試去 做簡單、日常的事物;看著她 不被朋友接納並覺得她古怪;
看著陌生人盯著她的眼神,即 使我們知道上帝是至高的,祂 愛婷婷,祂對婷婷有最好的安 排,但這卻無法減輕我們心中 的痛楚。 我們曾經自問,也問了上 帝許多問題:如何堅持我們的 信仰及盼望?婷婷不得治癒是 因為我們缺乏信心嗎?是因為 我們得罪上帝嗎?我們要做些 什麼上帝才會醫治她呢?上帝 藉著她要教導我們些什麼?她 將來會如何?當我們不在她身 邊了,她會怎麼樣呢? 從一開始,我們就日復 日、月復月、年復年地為婷婷 得醫治禱告。當她稍有好轉, 我們就會期盼她能痊癒。但許 多時候,這都是她一點一滴的 進步。回想起來,我們發現她 所克服的困難和到達的程度, 遠超乎我們的預期。 我常從婷婷身上看到我們 跟上帝之間的關係。譬如,當 我們向上帝祈求時,我們會和 59
婷婷有一樣的想法。在等候上 帝回應我們的禱告時,我們便 擔心發愁,以為上帝沒有聽 見,或不會回應我們的請求。 然而,這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像 上帝那樣看待時間。 婷婷的情況正是如此。在 她看來,下週就如永恆那麼遙 遠。我們的欲望背後潛伏的危 險,是我們看不到的,而我們 的理解又很有限,因此我們無 法明白上帝的方式才是更好 的。在這方面,我們從婷婷身 上得到很多提醒。 上帝也派了許多天使來到 我們身邊,無論是信徒或非信 徒都讓我們得到幫助,例如那 些與我們一起禱告的人、願意 諒解並以恩慈待我們的人,以 及關心婷婷的治療師及老師。 這讓我們知道,婷婷深受許多 人的關愛。 上帝讓我們知道,雖然我 們家的未來充滿變數及困難, 但我們卻未曾孤單。上帝帶領 60
我們回到祂的話語,在各樣的 境遇中,祂的話語都賜下真 理及平安。上帝永遠與我們 同在。
麗明從照顧人的經歷中學到了⋯⋯ • 信靠上帝:無論發生什麼事,上帝依然掌權。當你感 到無助或被環境壓垮時,要知道上帝掌權,你就無需 懼怕將來。只要你肯讓上帝介入,祂就能幫助你。 • 心存恩慈:你所照顧的人未必希望依賴別人。其實, 因失去自理能力而需要別人幫忙,難免會讓人感到自 卑。所以,在給予幫助時,應心存恩慈。或許有一 天,我們也同樣需要這樣的協助。 • 知道自己的底限: 作為照顧者,我們很容易過度消 耗自己的體力和精力。你需要瞭解自身的極限,在體 力及情緒等各方面,都願意尋求並接受別人的幫助。 • 尋求支援: 跟朋友談談你的問題和挫敗,試著客觀 看待自己的感受。找個能在情緒及禱告上支持你的朋 友。他不會批判你且願意聆聽,並能以實際的方式幫 助你。不要嘗試獨自面對你的問題,也不要害怕去尋 求幫助。
61
62
III. 與人同行 學習像基督一樣去照顧人, 可以改變你與別人相處的方式。
當生命交匯時 焉知妳……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4章14節
當
耶穌向井旁的撒馬利 亞婦人要水喝(約翰 福音4章4-26節),祂 並不是要這個婦人來服侍祂。 相反地,耶穌精心安排了一場 會面,好讓她的生命得著永遠 的改變。
關懷照顧,更是生命交匯的時
耶 穌 的 言 行 讓 婦人明白, 耶穌深知並同情她的經歷與遭 遇,也 關 懷 她 的心靈 及 生命。 她與耶穌相遇,使她在 離開 時 生命不 再一樣。這全是因為耶 穌走 進她 的生命,並定意要改 寫她人生的篇章。
己是個罪人,且明白自己需要
同樣地,當耶穌醫治瘸 子、痳瘋病人、瞎子,祂不只 是要讓他們的身體得醫治。當 祂餵飽五千人,也不只是要滿 足他們身體上的需要。
程中,當你的生命與別人的
每一場會面都不僅是為了
64
刻。當人們處於困境時,耶穌 一伸出援手,就有機會向人展 現祂的恩慈、樂意與人親近的 特質,並讓人認識祂和天父。 與耶穌相遇的時刻能使人看見 上帝的慈愛與憐憫,意識到自 祂的救贖,最終將引領他們得 著拯救。耶穌遇到每一個人, 祂都扮演照顧者的角色,而且 祂也是一位救贖者。 這可能正是你今日生活的 寫照。在你成為照顧者的歷 生命交匯時,上帝可能會使 用你去幫助人,使人得到救 贖之恩。救贖始於生命的交 匯,正如耶穌接觸井旁的婦 人一樣。
當我們與所照顧的人互動 時,便會開始瞭解我們自己也 是同樣地破碎與不足,同樣需 要得著赦免與恩典。當我們照 顧別人時,便是走進對方的生 命,幫助他們真實地體會上帝 的救恩。在這過程中,我們的 心也會深受激勵。 照顧者常以為自己是個勞 工,要去服侍那些需要得到照 顧的人。但那只是一個起點, 當我們照顧人的時候,便與對 方的生命交匯,能有機會親近 他、同理他,並且恩待他。照 顧人真正的意義,或許就是讓 人有機會認識這份救恩。
親愛的天父, 感謝祢 賜下機會,讓我能將祢的恩典 帶到別人的生命中,也能喜樂 地參與祢拯救人的計畫,並且 揀選我與祢同工去觸動別人的 生命。求祢幫助我看見,照顧 的工作是一份美好的禮物,能 讓祢所愛的人生命得著改變。 求祢賜給我每日所需的恩典、 智慧及資源去完成每一件事。
當生命交匯時,上帝就開始動工。 65
給予恩典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彼得前書4 章8 、10 節
你
可能面對這些景況: 苛刻的母親因你不願 陪她過夜而大發脾 氣;父親不懂感恩,不滿意你 和弟弟所送的物品;姐姐指責 你,因她覺得你不關心媽媽。
配,而是讓我們看到上帝要我
但其實你已盡力做到最 好。你劃定了清晰的界線、明 確訂立你會做與不會做的事, 亦清楚表達你想要得到的對待 和尊重。但總有人無理取鬧地 意圖打破這些界限。這時你該 怎麼做呢?
積」恩典,也就是得到恩典之
答案是:給予恩典,以恩 慈待人。
但我們能成為給予恩典的
當上帝差遺祂的兒子為你 我受死,我們就從上帝領受了 恩典。恩典是我們不配得的善 意和慈愛;不以我們的言行審 判我們;不看我們的過犯和不
66
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得救 乃在乎恩典,正如以弗所書2章 8節說:「這並不是出於自己, 乃是上帝所賜的。」 然而,許多人卻傾向「囤 後,並未與人分享。就像馬太 福音18章21-35節的比喻中,那 個不饒恕別人的僕人一樣。我 們也不願寬恕別人,常因別人 的過失而加以論斷,卻忘記上 帝已饒恕我們自己的過犯。 人,將上帝無限的恩典分享出 去,作個忠心的管家(彼得前 書4章10節)。我們能不看別人 的過失,願意寬恕、祝福和愛 對方,並願放棄自己的權利, 以謙卑順服上帝的心服侍人,
效法耶穌謙卑的樣式。彼得前 書4章8節說:「愛能遮掩許多 的罪」,我們也當如此愛人。 我們能這樣愛人,乃因確 知我們在基督裡的身分,更因 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 切,那最大的恩典已賜給所有 的人,所以我們能向人述說:
事實上,最奇妙的是,當 我們成為上帝恩典流通的管 道,我們自己也會得著自由, 並且愈發成熟。我們不再以自 我為中心,反倒會以上帝的眼 光看待別人。我們便能在生活 中享受真正的自由,不再因別 人的言行或評價而受到影響。
「我知道自己的身分,因此我 能看見上帝為你定的計畫,我 願意寬恕你並恩待你。」 上帝所賜的恩典,不僅讓我 們能藉著基督的死和復活與上 帝和好,也能讓我們與人和好。 恩 典 是 醫 治 創 傷 和 疤 痕 的良 藥,且有能力改變人的生命。 即使對方不願與我們和好
天父,感 謝 祢 的 恩 典 與 赦 免,以及祢所賜極大的福分。願 我能 成為使人得恩福 的管道, 能甘心樂意 地與人分享從祢領 受 的愛及赦免。求祢賜我智慧 及洞 察力,能 對人說 恩慈的 話 語,或以行動體現恩典。
也不願接受恩典,我們的生命 仍因願意付出而有所改變。
我們白白地得來,也白白地給出去。 67
為何要寬恕?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馬太福音6章12節
身
為照顧者,你難免在 某些時候覺得受了委 屈或不被賞識。兄弟 姐妹責怪你讓爸爸生病,堅持 照顧他是你的責任。妳因照顧 子女已忙得透不過氣來,丈夫 還說妳冷落了他。你所照顧的 人,因為遇到困難而責怪你。 你如何處理憤怒和苦毒的 情緒?深感別人不公不義地對 待你,你會如何應對?即使你 知道應該寬恕,但你如何消除 縈繞心頭的怨恨? 寬恕人真的很不容易,但 首先要記得,即使我們是甘願 付出的照顧者,但卻沒有自以 為義的資格。為什麼?因為我 們都是悖逆的罪人,因苦毒而 破碎,因驕傲而墮落。只有藉 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傾流的
68
恩典和憐憫,我們才得赦免。 我們既領受了上帝的恩典,便 應出於感恩而寬恕別人。 在 馬 太 福 音 6章 , 耶 穌 教 導門徒祈求寬恕時,也同樣提 到:「求祢寬恕我們的罪,就 像我們寬恕得罪我們的人」 ( 12節 , 新 普 及 譯 本 ) 。 此 外,在18章21-35節的比喻中, 從那個不肯饒恕的僕人身上, 也讓我們看到:我們寬恕人, 因為我們先得了寬恕。 盼望我們能學習這個真 理。我們自己既得著極大的赦 免和憐憫,就有能力去寬恕 人。因此,寬恕是刻意去做的 決定,並且是日復一日的過 程。就如我們將白白得來的恩 典給予人,也當因白白得到寬 恕而寬恕人。
如何以實際的行動寬恕人 呢?接下來的篇章會提供一些 建議。最重要的是,寬恕意味 著放棄自己的權利,也就是願 意放棄以傷害別人的方式施予 報復的權利;相信上帝會秉公 行義;不再想要改變那些傷 害我們的人,也不再定他們 的罪。
親愛的天父, 求祢使 我敏銳於聖靈在我心中的感 動,使我能察覺到自己所受的 創傷和傷害,內心的苦毒、驕 傲、怨恨和固執。我願意向祢 承認並棄絕這些罪。感謝祢, 在我生命中傾注了寬恕這奇妙 的恩典,懇求祢讓我也能寬恕 別人。
當我們學習寬恕,最終便 會發現寬恕轉變了我們自己的 生命。當我們決定寬恕別人, 就會改變我們的態度、思想、 言語和行為,最終將改變我們 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我們多蒙赦免就應對人多加寬恕。 69
饒恕的藝術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 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 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章31-32節
在
以 弗 所 書 4章 22-32 節,保羅闡述上帝的 兒女要如何「活像基 督」、「脫去」老我,因我們 的老我已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並要「穿上」新我。這個概念 也適用於饒恕的藝術。 從31到32節列出了饒恕的 步驟:「一切苦毒、惱恨、忿 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 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 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 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 饒恕了你們一樣。」 那要如何化為實際的行動 呢?就是要避免說那些會激發 苦毒的話,也不要讓自己陷入 一直想報復別人的試探中。例 如,不再批評不肯照顧媽媽的 兄弟姐妹;不因爸爸未曾感謝
70
我們的照顧,而想著怎樣減少 付出。若能設身處地為他們著 想,我們就能心存慈愛與溫 柔,並能像已蒙基督赦免一般 地彼此饒恕。 最重要的是,饒恕意指我 們必須省察與克制自己的行為 與性格,學習把一切的犧牲、 苦毒與憤怒都帶到上帝面前, 這樣我們才能穿上基督所賜的 新裝,也就是憐憫、恩慈、謙 卑、溫柔、耐心與愛心。值得 注意的是,饒恕的根源在於:
憐 憫 源自我們知道自己的 身分是基 督 的子民,而非 在 於 別人的 眼光或 評價。當我們 願 意 饒 恕,就是接納上帝的觀 點 與祂 的特質。我們 的內心會 湧 出對別人的關懷,因為我們是 透過耶穌的眼光看待別人。
恩慈 是我們對待每個人的
愛心 是因耶穌在十字架 上
方式,不只是因為喜歡對方才 對他好。當我們以恩慈待人, 便會發現自己更喜歡對方,也 會開始喜樂地以恩慈待人,並 以愛心與榮耀上帝為動機來服 侍人。
所成 就 的 救 贖 恩典,看見自己 也 是 罪大 惡極 之人,同樣 需要 上帝的饒恕。唯有明白這點,我 們才 能毫 無 保 留 地 愛人,並 且 不求回報。
謙卑乃出於我們願意花時 間 禱告以 及 服 侍別人。我們 若 心 存 謙卑,就 會願 意 讓 上帝去 改 變 別人,而 不是 試 圖強 迫他 人改 變。我們 樂 意與人分享上 帝所 賜 的厚恩,並不單 單因為 祂要求我們這樣做。
溫柔 的語氣,並與態度、
天父, 謝謝祢讓我明白饒 恕的根源。求祢幫助我謙卑地 謹記,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饒 恕人,而是要倚靠祢的大能改 變我的品格與生命。祢是如何 憐憫我、赦免我,求祢使我也 能如此待人。
肢體語言完全一致。
忍耐 有時會讓我們痛苦並 需付出代價,但我們仍願學習 真誠地聆聽並願為人付出。
饒恕是內心的轉變,也是外在的行動。 71
饒恕的操練 所以,你們既是上帝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 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 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 -歌羅西書3章12-14節
饒
恕並非一蹴而成,乃 是需要花一段時間。 如同我們天天都要
穿衣 服一樣,我們 也需要每天 都認真且積極地活出饒恕的特 質,也 就是憐憫、恩慈、謙卑、
饒恕人?你可以試試:
尋求自由。 唯有饒恕,才 能使你不再受一直無法原諒的 人所影響。
記得你已先蒙赦免。饒恕
重要的是,饒恕是一種生
的基礎在於感謝上帝豐盛的憐 憫。我們應天天全心地活出認 罪悔改的生活,摒棄充滿罪惡 的態度、世俗的想法、自我中 心的欲望與扭曲的動機。
活模式。以恩慈或溫柔待人是
放下自己的權利。饒恕意
刻意的決定,不在於我們是否
味著放下別人對你的虧欠,絕 不再翻舊賬。
溫 柔、忍耐與愛心(歌 羅西書3 章12-14節)。若花時間操練,這 些就會成為我們生命的特質。
喜歡這個人。事實上,唯有先 以恩慈待人,我們才會開始喜 歡對方。 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個決定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我們可以用哪些實際的行動去
72
維持你的界限。饒恕不表 示要放棄適當的界限、聖經的 原則,或容許別人來傷害你。 反之,饒恕能讓你在人際關係 中做出適當、負責任的選擇。
不要否認你的痛苦。饒恕 不是否認別人對你所做的錯誤 行為,也並非不再為自己所受 的傷害感到悲痛。你可以向上 帝訴說心中的痛苦、難過和感 受。但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傷 害將會維持一段時間,要確信 當你以上帝的觀點看待事情, 你的觀點也會跟著改變。
不去批判。當上帝讓你 想起那些令你受傷害的人或 事,試著選擇饒恕。讓上帝施 行審判。
無須掩蓋。饒恕並非試圖
對 那 些 做了錯 誤 決 定 的 人 而 言,這或許是上帝的管教。 記得,饒恕需要操練,是 我們每日都要學習的功課,也 是一種生活模式。
親愛的天父, 求祢賜 我力量去饒恕那些傷害我的 人。幫助我不再要求他們達到 我的標準之後,才願意原諒他 們。求祢賜給我智慧,在與人 相處時,能在自己的責任範圍 內設立適當的界限。
讓對方免 於承擔犯罪的後果。
饒恕需要操練,這個習慣能改變我們的生命。 73
為何需要界限?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拉太書6章2、5節
我
們很容易自責,覺得 自己做得還不夠。前 面我們提到,當我們 因壓力而試著達到別人的期望 時,會引發不實的罪疚感。我 們該如何避免落入自責的圈套 呢?就是要設立界限。
讓別人知道他們可以做何種要
界限基本上是大 家都同意 的規定與原則,清楚界定該做或 不該做的事,以及每個人的責任 範圍。同時也包含 瞭解 個人的 行為與抉擇所帶來的後果。
的。如上帝創造人類時,就已
舉 例 來 說,如 果 你 在 家 裡 與你照顧 的人共享一個空間, 界限 就能界定誰是一家之主、 哪些是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行 為,以及如何尊重彼此的隱私。
界限能帶來祝福與保護,
如果我們在生活、情緒和 人際關係上沒有設立界限,我 們就很容易任人擺布。界限能
74
求,以及我們願意承擔的極 限。界限能讓我們瞭解自己的 權利與責任,好善用上帝賜給 我們的時間、才幹、情感、物 資、體力和屬靈恩賜。 設定界限是有聖經根據 設定了人類應扮演的角色與當 做的事,並在政府與人民、丈 夫與妻子、家族的成員,以及 社區居民之間,設立了界限。 以確保我們的生活是按照上帝 所定的方式與規矩。在加拉太 書6章2-5節,保羅提醒我們要 分擔別人的重擔,但各人也應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們各 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各 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
當然,要設立適當、尊榮 上帝的界限很不容易,尤其是 在強調孝道與崇尚犧牲自我的 亞洲國家中,尤為不易。許多 人在擔起照顧者的角色時,都 背負著沉重的社會壓力。而身 為子女者,總是害怕自己無法 達到父母的期望。 因此,設立界限時,應先 處理過去的懼怕與不安,以及 因文化背景所產生的傳統期 望。也要試著說服我們所愛的 家人,改變老舊的思考模式, 學習接受我們無法做到每一 件事。
記得,按照上帝所賜的渴 望與責任設立界限才是最適當 的。我們可以對別人說:「不!」 我們要效法基督的樣式,並不 表示我們必須時時順從別人的 意願。
天父, 謝謝祢在我的生活 中設立保護我的界限。求祢賜 給我敏銳的洞察力,好讓我能 與所愛的人設立適當的界限。 求祢教導我如何設立界限,使 我行事為人能合乎祢的心意, 並以愛激勵別人學習敬畏祢。
界限帶來祝福與保護。 75
設立界限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 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得前書3章8節
雖
然設立界限能為雙方 帶來保護,但卻必須 以愛為基礎。關鍵的 原則在於「雙重愛」的誡命,也 就是愛上帝並與人彼此相愛, 並且以最單純的動機,致力讓 我們所愛的人得著最大的益處 (彼得前書3章8節)。當你與 所照顧的人,以及你的家人設 立界限時,需記住以下這些原 則:
協商。 設立界限並不是制 定嚴格的規則,並堅持別人一 定要遵守,而是以愛心及單純 的動機與人討論和協商。如此 一來,大家才比較願意遵從。 此外,你還應儘可能掌握 現況(例如,哥哥可能無法 分攤媽媽的醫藥費,因為他 正在照顧他的岳父),以及找 尋別的途徑。試著為別人著
賦予自主權。上帝讓亞當
想,並理解對方的顧慮和限
與夏娃能自由地選擇,也讓他 們自己承擔後果。也許你需要 評估你所愛的人,是否有能力 做適當的決定。如果他們仍能 思考,你就應當尊重他們所做 的決定,並且讓他們為這些抉 擇承擔責任。但如果這些決定 會影響其他人的生活,你就需 要跟他們商量。
制。也要提醒他們,你和他們
76
的關係,跟你擔任照顧者一樣 重要。
尊重。 進行協商時應心存 仁愛、謙卑、恩慈,並願意尊 重對方。在尋求和睦的同時, 應謹記,尊重對方並不是為了 和睦而一味地讓步。
尊重是願意為對方著想, 並且努力與對方達成共識。同 時,你應該要確認在哪方面能 讓步。
聆聽。不僅要聽對方說 話,也要聽他未說出的話。當 別人表達他們的害怕與擔憂 時,試著重述或幫他們整理心 中的感受。這表示你真的在意 他們所關切的事。讓對方知道 你理解他們的處境,並表達同 理心,而不只是同情心,同時 也要避免論斷。 先試著瞭解對方,再讓對 方瞭解你,並在聆聽時省察自 己的動機。省思自己是已經想 好了答案或是打算反駁?是真 心地聆聽,或只是做做樣子?
說明要求與後果。我們都 想保護所愛的人,不希望他們 承受做錯事的後果。但上帝的 話已清楚指出罪會產生後果。 所有的家庭成員應負起責任, 秉持同樣的價值觀和做事方 式,若不願遵守,便應準備承 擔後果。
親愛的天父, 當我與 家人設立界限時,求祢教導我 耐心聆聽並有智慧地進行協 商。求祢讓我記得,這些界限 是為了扶持和保護我所愛的 人,而不是包庇他們,使他們 免受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幫 助我將界限視為改變與成長的 推動力。
設立界限必須以愛為基礎。 77
與長輩相處 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 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彼得前書5章5節
如
果你照顧的年邁父母
保有尊嚴。不妨試著說:「如
或長輩總是固守傳統
果⋯⋯我會非常感激」或「如
文化,也許你在照顧
果⋯⋯真是幫了我很多。」
時所面對的另一挑戰,就是讓
你會發現,與其直接提出
對方明白,你並非不尊重他的
敏感的課題,不如透過某個受
權威,也不是要「指使」他。
寵的孩子或由關係緊密的親戚
聖 經 明 確 指 出,要 孝敬 父
來傳達,會讓事情更順利地進
母、尊 敬 長 輩(彼 得前 書5章 5
行。當談到重要的大事時,許
節)。亞洲 社 會也 期 盼 年 輕 人
多亞洲地區的父母會更願意和
要讓年長者「保持顏面」。
自己信任的手足或親戚討論。
因此,當我們顧及父母的
資深老年學專家林美蓮博士
健康,必須否決他們的喜好或
說:「我的母親在世時,有一
決定時,該怎麼做呢?我們如
些事會讓我姐姐告訴我,或是
何以最好的方式照顧他們,又
透過我去跟姐姐說。」
能尊重他們?
此外,你也可以把問題提
首先應當瞭解,在亞洲地
出來。與其為處理父母居住的
區,許多長輩都不喜歡直接被
問題,強橫地說:「你們必須
人指示。因此,若將「指令」
搬去姐姐家。」不如邀請全家
改為「建議」,就能給長輩留
人一起討論說:「我這份新的
「面子」,讓他在做決定時仍
工作必須要在週末出差,你們 覺得該怎麼辦?」
78
與不合作的父母溝通,確 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無論 父母如何,我們都可以從聖經 的真理中汲取力量。學習孝敬 父母,不僅是正確的,也是蒙 上帝喜悅的。
主啊, 謝謝祢提醒我要順 從並孝敬父母與長輩。在照顧 的過程中,當我與他們相處溝 通時,求祢教導我如何持續孝 敬與尊重他們。
溝通的六大要素 • 相處。要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不單要做好照顧者的 角色,也需要花時間扮演兒女或朋友的角色。從長遠 來看,這將有助於達到更好、更有效的溝通。 • 同理心。試著瞭解對方的處境,設身處地從他的角度 看待問題。 • 探討。釐清問題或憂慮背後真正的原因。父母不願意 吃藥,是因為藥物太貴?還是難以吞嚥? • 取得支持。與對方一起討論敏感的課題。例如,讓他 們看見他們若配合你,其實就是在幫助他們自己。 • 教育。 讓他們瞭解一些解決方案對他們的幫助,例 如,服用某一種藥物對別人帶來的益處。 • 給予肯定。 儘可能讓對方做決定以建立自信。幫助 他們瞭解成功的可能性,並提出過去成功的案例。
以恩慈的心照顧,以尊敬的態度溝通。 79
放手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 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 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 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往哪裡去, 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約翰福音14章1-4節
許
多人在照顧長輩時, 往往會發現,他們必 須像對待小孩一樣對 待長輩:要替他們做決定;阻 止他們獨自做某些事情以免弄 傷自己。這是可以理解的,因 為有些長輩就像年幼的孩子一 樣,需要我們的關注與照顧。 但這可能會讓長輩感到沮 喪。有些人也許會因自己的選 擇一直被忽略而生氣,有些則 會受挫而失去自信,以致變得 更加依賴照顧者。 也許我們該問自己:年邁父 母的心智仍能作出明智的決定 嗎?若是可以,我們就應尊重他 們 的自主權和作決定的自由, 即使他們的決定可能會帶來不
80
太理想 的結果。如果這些決定 可能會傷害別人,我們應該先嘗 試與他們協商或討論。 這樣的尊重,對他們而言 不僅是重要的,也符合聖經的 教導。聖經教導我們要順服父 母,尊敬我們的長輩(出埃及 記 20章 12節 ; 彼 得 前 書 5章 5 節),同時也強調我們每個人 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馬太 福音12章36-37節;羅馬書14章 12節)。 我們要學習「放手」讓父 母自己做決定,並儘可能讓他 們親自去做一些事。他們做得 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好呢! 要知道,許多老一輩的人 經歷過貧困與種種考驗後,都
很容易凡事靠自己,又有強烈 的自我保護意識。你不必每時 刻都在他們身邊,當你需要好 好休息時,他們還是能自處或 找別人陪伴。 在這過程中,最後的放手 才是最困難的,就是讓他們進 入最終永恆的旅程。 有些長輩並不懼怕死亡, 反倒是擔心家人不願讓他們離 去。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不再 照顧他們,讓他們進入上帝慈 愛的懷抱呢?是否已準備說: 「媽,不要擔心,我們會照顧 自己,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 當門徒因耶穌即將離世而 哀傷時,耶穌提醒他們,將 來他們會在祂天父的家中重 聚(約翰福音14章1-4節)。
學習對父母放手會考驗我 們的信心,也會迫使我們正視 死亡。我們必然會因失去至親 而悲痛,但有了耶穌的應許, 我們就可以放心,知道有一天 我們終將再相聚。
天父, 求祢幫助我學會如 何放手,並相信祢會與我所關 愛的人同在,深信他們就在祢 大能、慈愛的手裡。主啊,求 祢提醒我,他們的永恆掌握在 祢手中,使我不再為自己的緣 故抓住父母不放,而是學會將 他們交在祢手中,讓祢親自照 顧他們。
放手需要愛與勇氣。 81
耶穌是照顧者
耶
穌基督來到世上,祂 不單是救贖主,同時 也是一位照顧者。祂 照顧生病的人,並在他們憂傷 時給予安慰。祂醫治人的身心 靈,祂的醫治所帶來的改變更 是超越今生,及至永恆。我們 能從主耶穌這位照顧者的最佳 典範身上學習些什麼呢?
祂知道自 己 的 身 分 從 而 得著力量。耶穌跟我們一樣, 會感到疲憊、困倦、失望和挫 折 ( 馬 可 福 音 6章 31節 ) 。 祂 也會感到責任沉重不堪負荷, 想要遠避一切。但祂知道自己 是上帝的兒子,擁有上帝這取
82
之 不 盡 的 資 源 ( 約 翰 福 音 6章 35-38節)。因此,祂從與天父 的關係中汲取力量,藉著聖靈 的工作,時刻與天父保持密切 的交流。祂的行動、思想、對 話與動機,都體現出祂從天父 那裡得到充足的能力,並與天 父有親密的關係。 我們也一樣,當我們以上 帝兒女的身分,承擔起照顧者 的角色與任務,就能從祂那裡 汲取無窮的力量,深信上帝不 僅知道我們最深切的需要與渴 望,而且能夠隨時供應我們。
祂堅信上帝。耶穌以堅定 的信心面對撒但的試探,因為
祂知道自己的身分,也知道祂 力量的來源(馬太福音4章1-10 節)。耶穌能以權柄回答彼拉 多的質疑,也是因為祂信靠上 帝(約翰福音18章33-37節)。 每當危 機 發 生 時,耶 穌 都 不慌 張、不 操 縱,也不會 怪 罪 別人。相反地,祂以上帝兒子的 身分,坦然無懼地陳述真理。 許多人活在恐慌中,他們 的言行就表露出,彷彿上帝已 不再掌管這個世界。然而,以 賽亞書32章17節提醒我們,上 帝的公義會帶來永久的平安、 安穩與信心。
祂花時間禱告。耶穌無 論多忙,總是會將工作放到一 旁,花時間禱告(馬可福音1章 35節;路加福音6章12節)。祂 知道與天父保持親密的關係能 更新祂的靈命,並給祂力量與 勇氣來面對傳福音時所遭遇的 拒絕。祂個人的禱告生活,使 祂大有能力地公開宣揚福音。
當我們遭遇困難時,也需 要花時間親近上帝。我們需要 深切地倚靠祂的能力,並向祂 祈求智慧。你上一次與上帝獨 處是在什麼時候?最近一次抽 出時間好好休息、睡覺、看夕 陽,或向上帝傾心吐意,又是 在什麼時候?
祂與最親近的朋友一起 禱告。 對耶穌來說,禱告不僅 是與天父交流,也是與摯友親 密相處的時光。祂可以避鬧取 靜地禱告,也能與眾人一同祈 求(路加福音11章1-4節)。 同樣地,我們也需要與至 親好友交流分享,彼此激勵。 知道他們瞭解我們的困難,就 足以讓我們得安慰。
祂公開將感謝與榮耀歸 給上帝。耶穌連日來辛苦地服 事眾人後,並沒有離開他們想 要自己安靜獨處。相反地,祂 公開感謝讚美上帝,讓人們關 注天父的良善與豐富供應(馬
83
太福音14章19節)。每當祂面 對質疑、困難和批評時,祂都 會這麼做。祂不但沒有埋怨或 責怪上帝,反而將這些轉為榮 耀上帝的機會。 當我們跟別人談到自己的 處境時,也可以選擇在談話裡 反映出聖經的教導。抱怨或指 責上帝對我們不公平,是把注 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但相反 地,我們可以選擇將榮耀歸給 上帝,並述說對祂的信靠。
祂授權委派別人。耶穌 雖有能力施行各樣神蹟,但祂 不會凡事親力親為。有時,祂 會選擇將工作與責任委派給門 徒。舉例來說,在讓五千人吃 飽時,縱使祂能輕易地讓每個 人手上都出現食物,但祂仍讓門 徒去分發五餅二魚(馬可福音6 章30-44節)。我們可以假設, 祂這樣做是讓門徒從經歷中學 習,並有機會參與這個神蹟, 親眼看見上帝賜福給他們。
84
或許,你的朋友想要幫忙 乃是出於關心。但你若堅持凡 事親力親為,或許是因為你不 重視或不信任他們。讓他們幫 助你吧!你若願意接受幫助, 就能顯明彼此間的友誼。
祂以永恆的眼光哀悼所 愛之人的離世。當耶穌聽聞施 洗約翰被殺時,便離開眾人獨 自哀傷(馬太福音14章13節)。 當聽到拉撒路死了,儘管祂會 讓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但祂仍 與馬利亞、馬大一起哀哭(約 翰福音11章32-35節)。 耶穌知道我們的感受。祂 明白我們的哀傷有多深,也瞭 解我們在照顧人的時候所感到 的失落與痛苦。然而,我們的 哀傷並非沒有指望,而是帶有 永恆的盼望。我們雖然哀傷, 但知道上帝已為所有人安排了 美好的結局。祂應許要救贖我 們,並賜給我們超乎想像的、 美好的未來。
資料來源 畢雪莉(Shelley Beach)所著 Ambushed By Grace: Help & Hope on the Caregiving Journey. Grand Rapids: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2008. 畢雪莉(Shelley Beach)所著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Grand Rapids: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2012. 斐喬琳(Jolene Philo)所著 Different Dream Parent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Raising a Child with Special Needs. Grand Rapids: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2011. 林美蓮(Helen Ko)、Kalyani K. Mehta、Ko Soo Meng 所 著 Understanding & Counselling Older Persons: A Handbook. Singapore: Armour Publishing, 2006. 林美蓮(Helen Ko)所著 Counselling Older Adults: An Asian Perspective. Singapore: Write Editions, 2012.
致謝: 林美蓮博士 張王麗明 許恩蕙
85
我們渴望能幫助你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靈命茁壯成長。 歡迎你今天就索取《靈命日糧》季刊! 備有印刷本、電郵版與APP供你選擇。
• 印刷本:每季寄送一本到你家或指定的地點 • 電郵版:每天發送靈修文章到你的電子郵箱 • App:下載《靈命日糧》APP
掃描二維碼或上網訂閱:traditional-odb.org/subscriptions 你也可以填妥表格,並寄回給我們。你無須繳付任何訂閱費用。
天路系列
®
你渴望花時間按卷閱讀上帝的話語嗎?《天路系列》是我們最新製作的 靈修材料,旨在幫助你有系統地逐卷查考聖經,並且將寶貴的真理應用 在生活中,歡迎索取! 《天路系列》涵蓋了: • 聖經教師提供的每日經文解析 • 個人反思問題 • 靈修心得筆記欄
掃描二維碼或上網 traditional-jts.org 訂閱《天路系列》。 若有任何疑問,請聯繫你鄰近的靈命日糧事工辦公室,聯繫方式請看 最後一頁。
我想要訂閱⋯⋯ 《靈命日糧》季刊 中文普通版
中文大字版
英文普通版
英文大字版
若你想透過電郵每日閱讀《靈命日糧》,請掃描此二維碼或上網訂 閱:traditional-odb.org/subscription
《天路系列》 中文版
你也能掃描此二維碼或上網訂 閱:traditional-jts.org
英文版
請提供下列資料。除了台灣地區,其他地區的讀者請用英文清楚填 寫。 姓名: 出生日期 (DD/MM/YY):
性別(男/女):
地址: 郵遞區號: 電話:
職業:
請沿虛線剪下
✄
所屬教會: 電郵: 請以電郵通知我!我想得到最新的屬靈材料和事工消息。 請勿在沒有通知對方的情況下,為他人索取。 我們將尊重你的隱私,你的所有資料將會被保密。 XV444
靈命日糧事工辦公室 請與你鄰近的辦公室直接聯絡 美國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PO Box 293, Grand Rapids, MI 49501-0293, USA Tel: (+1-616) 974-2753 • Fax: (+1-616) 957-5741 • E-mail: nal@odb.org 加拿大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Canada PO Box 1622, Windsor, ON, N9A 6Z7, Canada Tel: (+1-519) 956-2440 • Fax: (+1-519) 956-2449 • E-mail: chinese@odb.ca 澳洲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PO Box 15, Kilsyth, VIC 3137, Australia Tel: (+61-3) 9761-7086 • E-mail: australia@odb.org 紐西蘭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PO Box 303095, North Harbour, Auckland 0751, New Zealand Tel: +44 (0) 15395-64149 • Fax: +44 (0) 15395-64388 • E-mail: uk@odb.org 香港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Ltd PO Box 74025, Kowloon Central Post Office, Kowloon, Hong Kong Tel: (+852) 2626-1102 • Fax: (+852) 2626-0216 • E-mail: hongkong@odb.org 日糧事工有限公司,香港九龍中央郵政信箱74025號 台灣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Foundation PO Box 260 Taipei Datong, Taipei City 10399, Taiwan ROC Tel: (+886-2) 2585-5340 • Fax: (+886-2) 2585-5349 • E-mail: taiwan@odb.org 財團法人基督教真理文化傳播基金會,10399台北大同郵局第260號信箱 印尼 ODB Indonesia PO Box 2500, Jakarta 11025, Indonesia Tel: (+62-21) 2902-8950 • Fax: (+62-21) 5435-1975 • E-mail: indonesia@odb.org 馬來西亞 Our Daily Bread Berhad PO Box 86, Taman Sri Tebrau, 80057 Johor Bahru, Malaysia Tel: (+64-9) 444-4146 • E-mail: newzealand@odb.org 新加坡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Asia Ltd 5 Pereira Road, #07-01 Asiawide Industrial Building, Singapore 368025 Tel: (+65) 6858-0900 • Fax: (+65) 6858-0400 • E-mail: singapore@odb.org 你也可以上網站ourdailybread.org/locations,查詢有關靈命日糧事工辦公室的聯繫資料。
長期照顧他人讓你感到厭倦嗎? 你心中是否充滿罪疚、怨恨或苦毒? 這樣的景況讓你很難繼續信靠上帝嗎? 照顧他人本來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然而,身為基督徒還需 面對另一個挑戰,那就是在時間不足、精力與資源有限的情況 下,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不忽略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因此,我 們特別預備了這本《祂伴我同行:在照護的路上不孤單》,祈 盼能帶給你幫助與激勵。每篇簡短的文章從屬靈與實踐的層面 上,為身為照顧者的你提供聖經智慧及實用的方法,幫助你應 對挑戰。 盼望這本靈修材料能幫助你在照顧他人的過程中,以全新的視 角來看待上帝、自己以及他人,並且明白上帝永遠關愛我們, 我們能從祂那裡汲取所需的力量和安慰。
書中的靈修文章改編自美國作家畢雪莉(Shelly Beach)的兩
祂 伴 我 同 行 : 在 照 護 的 路 上 不 孤 單
祂 伴 我同行 在照護的路上不孤單
本著作。畢雪莉是個經驗豐富的照顧者,她深知照顧他人並不 是件容易的事,而且需付出極高的代價,但她也發現在這過程 中自己的內心及生命都得著改變。
XV444
靈命日糧 照顧者靈修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