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發光 - 內容試閱

Page 1

一起發光 Together Alive

重新思考上帝要我們活在群體中的美意

Rediscovering community living in God’s family 藍國勇 | LAM KUO YUNG / 著 郝海雯 / 譯



一起發光 重新思考上帝要我們活在群體中的美意


一起發光: 重新思考上帝要我們活在群體中的美意 作者:藍國勇(Lam Kuo Yung) 譯者:郝海雯 編輯:錢占梅 封面設計:陳斯獻、吳敬雄、陳秀虹 內文編排:旭豐數位排版有限公司 封面圖片:Shutterstock.com 出版發行: 香港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Ltd 日糧事工有限公司 P.O. Box 74025, Kowloon Central Post Office, Kowloon, Hong Kong 電話:(+852) 2626-1102 傳真:(+852) 2626-0216 E-mail:hongkong@odb.org 台灣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Foundation 財團法人基督教真理文化傳播基金會 10399 台北大同郵局第 260 號信箱 電話:(+886-2) 2585-5340 傳真:(+886-2) 2585-5349 E-mail:taiwan@odb.org ISBN:978-981-14-6382-2 Printed in Taiwan 2020 年 9 月初版一刷 書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均取自和合本及新譯本。探索經銷社(DHD)附屬於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美國密西根大湍市。

版權所有 • 請勿翻印 Together Alive: Rediscovering Community Living in God’s Family © 2017 by Lam Kuo Yung. All rights reserved. Requests for permission to quote from this book should be directed to: Permissions Department, 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 P.O. Box 3566, Grand Rapids, MI 49501, or contact us by e-mail at permissionsdept@dhp.org Traditional Chinese


獻給 啟發我寫作本書的加東長老教會 (Katong Presbyterian Church,簡稱 KPC)



目錄 自 序

11

前 言

15

第 1 章 共同生活的技巧

21

第 2 章 奉獻分享的技巧

31

第 3 章 發揮恩賜的技巧

43

第 4 章 傳承信仰的技巧

55

第 5 章 使人和睦的技巧

67

第 6 章 接待人的技巧

79

第 7 章 共患難的技巧

89

結 語

97

附 註

101

致 謝

103

作者簡介

105

目錄

9



自序 所羅門王曾論及:「著書多,沒有窮盡;讀 書多,身體疲倦」 (傳道書 12 章 12 節)。然而, 在我們的城市教會中,有關社群生活的訊息既重 要又迫切,而且,這個訊息必須傳揚出去。這是 我的兩難。 身為牧者,肩負教導上帝子民生活方式的職 責,我該怎麼做? 我認為,在你手中這本言簡意賅的書中,我 已經找到解決之道。我相信,這本簡潔的教材不 會讓你感到困頓,而是引領你進入這個重要的課 題,它必會讓你躍躍欲試,最終驅使你採取步驟 實現上帝悅納的生活方式。 雖然你很快就會發現這本書很容易閱讀,但 請不要匆匆瞥過。你可以每讀完一章後,就花些

自序

11


時間反思你自己的生命旅程。問問自己:「我正 在操練、實踐社群生活的技巧嗎?我目前的生活 方式能榮耀上帝嗎?」 我祈求閱讀這本書能帶你進入一個察驗心靈 的歷程。

藍國勇

12

一起發光


城市的都會居民認為,活出名實相符的 正統社群生活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基督徒為了福音的緣故, 必須使它成為可能。



前言 2007 年 5 月 23 日代表人類歷史一個重大 的里程碑。 1 它是城市千禧年的開始—在這一 天,世界上的都會城市占了大多數。 但是,這和教會有何相干? 我認為,教會也因此進入一個嶄新的千禧 年。這是一個向新人類傳福音的年代,這些新人 類正快速地喪失對社群生活的記憶,他們以為, 開天闢地以來,都會居民向來就是利己、個人主 義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認的,自亞當和夏娃以來,人類都是 自私的。但是,在我們的時代,個人主義罕見地 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在個人主義出現之前,社會 主要受到共有價值的支配,社會和家庭的福祉總 是高於個人。但是,西方個人主義快速蔓延到全

前言

15


球,推翻了這個價值觀。今天,大部分人只談個 人權益,毫不考慮更高層次的群體福祉。我們現 今活在崇拜自我的風氣中。 然而,福音和社群是分不開的。在沒有社群 的環境下傳好消息是件危險的事。至少有以下三 個理由可以說明它為什麼是危險的。 第一,社群的誕生來自福音。與上帝和好自 然而然引導得救的人和平相處。凡福音傳到之 處,就應形成以基督信仰為核心價值的家族。 第二,福音要體現在社群當中。上帝的家是 活出基督教導最主要的環境。社群必須作為基督 智慧的寶庫。 最後,福音必須從社群傳揚出去。見證福音 好消息的是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我們若彼此 相愛,世人就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約翰福音 13 章 35 節)。 因此,缺了基督徒社群的環境,福音就像離 了水的魚。事實上,我們的信心歷程若完全沒有

16

一起發光


真正經得起檢驗的社群經歷,福音信息就有招致 敗壞的風險。 在我們的城市中,社群價值快速地被侵蝕, 教會發現自身正處在史無前例的危機中。 趁著社群生活的記憶尚未從教會中完全消失 之前,我們必須趕緊重拾那漸漸失落的社群生活 技巧。

前言

17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 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 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 2 章 46-47 節

「沒有人是孤島,能獨處自全; 人人都是一方陸地的一角,隸屬一個主體。」 —約翰 • 多恩(John Donne)



第1章

共同生活的技巧

在城市有它的優點,例如:便捷的交通、

便利的生活及娛樂設施、高水準的公共衛

生等等。但是,所有的好處都要付上一定的代 價。 都會化的過程帶來社會的疏離感,這是一個 很獨特的現象,人們住得愈近,卻愈有距離。人 類是慣於群居的物種,這種人際關係的弱化造成

第 1 章 共同生活的技巧

21


極大的心理壓力。 難怪精神疾病與自殺的比率逐年升高。 許多較年長的基督徒經歷過基督徒共享的美 好歲月,他們納悶以往的「村莊」生活型態是否 一去不返。現代社會是否能重溫新約中分享生 命、造就信心及帶來喜樂的社群生活? 照作者的看法,基督徒在社群中生活不只是 個不錯的想法,更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因 為,福音的功效與基督徒社群的健全與否息息相 關。 可惜的是,絕大部分教會每周主日的聚會並 不能保證它能形成真正關係緊密結合的社群。今 天,依循新約的社群範本進行的小組也做不到。 為了重新找回我們城市中能真正緊密結合的社 群,我們需要找回失落的社群生活技巧。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無意中發現在英格蘭的 中心地區,有一個蓬勃發展的城市福音社群,名 稱是「熱鬧的家」(The Crowded House)。針對

22

一起發光


在都會中共同生活的技巧,這個教會的會眾花了 很多心思。他們發現社群生活中三個眾所認同的 元素,分別是:一起從事日常之事、互相幫助扶 持,以及決策過程中徵詢彼此的意見。2

一起從事日常之事 一個真正的社群一起共事,也享受共處的時 光。因此,這個社群的成員會刻意調整自己的生 活方式,以便納入各種共處時光。他們一起購 物、烹飪、用餐、清潔整理,也一起看電影。他 們不把這些活動看成教會的節目,反倒視為正常 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生活圈超越了父母子女組 成的「核心家庭」 ,進入「福音家庭」。為了過這 樣的生活,有些人甚至採取更積極的手段,使社 群成員便於聚會,例如,遷移至彼此相距在步行 或腳踏車可以到達的範圍內。

第 1 章 共同生活的技巧

23


互相幫助 接下來,一個真正的社群會彼此扶持,而且 樂在其中。我們過社群生活時,生活重擔因著互 相幫助而減輕了。問題不再是個人一肩挑,而是 大家共同面對。倘若某晚陳家必須在教會服事, 他們的小孩就送到林家代為照顧。林家因為幫陳 家照顧小孩,沒有辦法採買生活用品,吳家到超 市採買時,順便為林家採購。隨時隨地都有人願 意伸出援手。

決策過程中徵詢彼此的意見 最後,一個真正的社群面對重大決策時,會 徵詢彼此的意見。這個社群的成員了解,決策就 像拋進池塘的小石子,它們造成的漣漪會擴散到 整個社群。因此,社群成員在做重大決策,例如 更換工作、搬遷到另一個地點、重大的財務投資 或婚嫁的決定之前,必然會聽聽別人的意見。他

24

一起發光


們知道,有整個社群的參與,最可能作成有益於 所有人的明智決定。 這些想法並非由於「熱鬧之家」這樣的社群 概念。畢竟,它只是重新發掘原本就存在的一項 群體生活技巧。 在使徒行傳,路加記載耶穌的第一批跟隨者 「恆心遵守……彼此交接(參加團契生活)」(使 徒行傳 2 章 42 節)。事實上,他們團結一心,以 至於「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 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 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 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 主 將 得 救 的 人 天 天 加 給 他 們 」( 使 徒 行 傳 2 章 44-47 節)。 所以,重點就是基督徒若愛上帝又彼此相 愛,他們會學習一起生活,一起彼此分享。他們 要玩真的。他們不會只滿足於單單從事宗教活動 或儀式。

第 1 章 共同生活的技巧

25


一小群熱誠又積極行事的門徒 可以引導一場寧靜卻勢不可擋的革命, 最終必由內而外徹底翻轉教會。

毋庸置疑,上述的委身需要有一個徹底改變 的心態:基督徒不再視教會為一個從事「屬靈 活動」,例如:主日崇拜及研經的場所,反倒是 將教會看成一個家庭;基督徒領袖不再將自己視 為管理教會計畫及預算的經理人,而是父母或兄 長。 有多少基督徒真正過這樣的生活?顯然,很 少。 但是,感謝主,即使這樣的人很少也能形成 影響力。因為這些人格外「帶著鹽味」 ,我相信, 一小群這樣的人可以引導一場寧靜卻勢不可擋的 革命,最終必由內而外徹底翻轉教會。何不加入 周圍和你有一樣心志的人群和家庭,攜手踏上這 個翻天覆地的旅程?

26

一起發光


問題討論 • 你對理想的教會社群有什麼看法?你能否分享 某些你認為代表這個理想的團體經驗? • 研讀使徒行傳 2 章 42-47 節。耶路撒冷的第一 個教會常常被稱為「使徒行傳第 2 章描述的團 體」。它有什麼吸引人之處? • 回顧「熱鬧的家」所提出社群生活中三個眾所 認同的組成元素。你認為你可以如何操練這些 元素?

第 1 章 共同生活的技巧

27



「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 眾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 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 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使徒行傳 4 章 33-35 節

「人人若只求自身的溫飽,飢餓必隨之而至。」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第2章

奉獻分享的技巧

種做法太極端了,基督徒又不是聖

「這

人!」「這個做法行不通,人們會利用

我們的善意占我們的便宜。」 「這不是共產主義嗎?共產主義不是不好 嗎?」 人們讀到使徒行傳中有關基督徒奉獻所有, 幫助貧困弟兄的部分(例如:使徒行傳 2 章

第 2 章 奉獻分享的技巧

31


44-45 節,4 章 32-35 節),往往會出現這些反對 的聲浪。 然而,令人玩味的是,有史以來,點燃許多 門徒的想像力、激發他們熱情的,正是這些經 文。那些基督徒從新約聖經的這些記載中看到千 真萬確的證據:平凡的基督徒確實能以超乎尋常 的方式分享他們的產業。 你屬於哪一類的基督徒?持懷疑態度的?還 是抱著希望的? 我的態度有點參半。 我相信,要做到使徒行傳作者描述那種幾乎 是「毫無保留的分享」似乎不可能。但是,我也 心想,若沒有嘗試像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基督徒 一樣生活過,會終生抱憾! 我相信,我們很難做到使徒行傳中徹底的 慷慨解囊,因為我們在對抗世上最厲害的神化物 質:金錢。即使是耶穌自己,在為信徒對抗金錢 的戰役中,也抬出上帝這張王牌(路加福音 16

32

一起發光


章 13 節)。這就顯明金錢是多麼難以抗拒。若以 為我們的教會中沒有金錢崇拜者,簡直是癡心妄 想! 對付金錢之神的難處在於牠的詭詐謊言。牠 透過謊言綁架、奴役了許多基督徒。下面列舉一 些關於金錢的誘人謊言,以及上帝如何以祂的話 語徹底擊垮這些謊言。

謊言 1 我最好不要奉獻太多,免得自己缺乏 不要發愁!絕大部分的時候,上帝不會要求 你傾己所有(除非有些時候上帝要考驗你!)祂 的確要求你供應自己的家人,但是,我們往往偏 向過度滿足自己的慾望,對天國的需求卻貢獻 不足。原因在於我們想憑一己之力保障自己的未 來,卻忘了上帝才是我們真正穩妥的保障。 每當我們想囤積金錢時,必須記得,凡為自 己積財,心想未來已經安穩無虞的,這種試探

第 2 章 奉獻分享的技巧

33


上帝的念頭是很危險的(路加福音 12 章 13-21 節)。我們必須常常提醒自己,記得主耶穌在登 山寶訓中曾提到的「有條件的應許」:「你們要 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 了。」 (馬太福音 6 章 33 節)

謊言 2 既然是我賺的,就是我理所當得的 我們若相信這個論調,就是中了撒但的圈 套。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前,上帝透過摩西指 示他們應當遵守的生活方式。上帝清楚地說: 「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為得貨財的 力量是祂給你的」(申命記 8 章 18 節)。這節經 文告訴我們,即使我們工作所使用的力量也源自 上帝。顯然,我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上帝賜下 恩典的結果。所以,申命記教導我們,要認清我 們所賺錢財的所有權歸屬於誰,若以為我賺的就 歸我所有,是非常不智的心態。我們擁有的一

34

一起發光


切,包括我們的生命,都完全屬於上帝,也應當 讓祂來掌管。

謊言 3 窮人太多了,我沒有能力救所有的窮人 我們甚至會引用約翰福音 12 章 8 節的經 文,來支持這樣的論調!耶穌的確不要求我們拯 救全世界,我們可以把這個擔子交在祂手中。因 此,面對周圍難以招架的需要,我們無須感到力 有未逮。 基督徒的奉獻是按著聖靈的帶領。我們若與 上帝親密同行,祂會讓我們明白我們必須對哪些 需要伸出援手。不過,一旦我們認知當給的,就 應慷慨施予。因此,我們的工作是培養一個敏銳 於上帝帶領的靈。祂必按著祂榮耀的豐富,供應 需要的資源,讓我們能援助他人(腓立比書 4 章 19 節)。

第 2 章 奉獻分享的技巧

35


謊言 4 快樂可以也必須用金錢購買 這可能是 21 世紀最大的謊言。這個謊言 假借「消費主義」之名欺騙世人。消費主義告 訴我們,惟有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我們才會快 樂。最能代表消費主義精神的,可能是萬事達卡 (Master Card)在他們的推銷活動中所使用的廣 告口號:「有些事金錢無法買到,除此之外,萬 事達卡使你無往不利」。其實,這個廣告用詞影 射世上少有金錢買不到的!但是,我們用上帝的 一句話就可以駁斥消費主義的謊言:「施比受更 為有福」 (使徒行傳 20 章 35 節)。對窮困之人慷 慨解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證明:施予帶來的快 樂遠大於消費。

上帝的豐盛夠我們用。 讓我們以我們的生活方式來驗證這一點。

36

一起發光


那麼,我們如何建立一個奉獻所有與眾人分 享的社群呢? 耶穌吩咐我們:「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 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 們得以自由」 (約翰福音 8 章 31-32 節)。 逐漸戒除「倚賴金錢作為保障」的方法,就 是堅持實踐上帝的話語,藉此得以信服上帝是信 實可靠的。我們必須藉由持續運用上帝的真理, 親身體驗使徒保羅以下這個論述的真實性:「上 帝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哥 林多後書 1 章 20 節)。 初代教會將上述原則應用得淋漓盡致。例 如:一位來自非洲,羅馬轄下迦太基的早期基督 徒作者特土良(Tertullian)在他的著作《特土良 的護教說》(Apology of Tertullian)中曾證實: 「我們〔基督徒〕這些在靈裡、魂裡合而為一的, 可以毫無掛礙地奉獻我們的財產。除了妻子之 外,我們共享一切。」3

第 2 章 奉獻分享的技巧

37


可惜的是,我遇到許多基督徒,都懷疑耶穌 有關金錢的教導可以應用在當今的世界。不知何 故,世人認為,聖經中有關管理物質資產的真 理,在 21 世紀的環境中,根本無能為力、毫無 作用。 因此,當我聽聞在我們的信仰社群中,有幾 位受真理光照的成員在討論如何完全奉獻他們的 財產讓大家分享;為了上帝的榮耀,讓大家都可 以使用他們的私人財產像是車子、房子時,你可 以想像我有多麼興奮。對於發展、維持一個不受 物質主義或消費主義驅使的城市生活模式,這些 男士和女士們的態度非常認真。 我一直抱著希望,不論是兩千年前或當今的 城市千禧年,我們的確可以成為基督的超自然社 群,由衷地與貧困之人分享我們的產業,讓金錢 從心中的寶座退位。 弟兄姊妹們,上帝的豐盛夠我們用。讓我們 以我們的生活方式來驗證這一點。

38

一起發光


問題討論 • 如果你教會裡的會友們都能奉獻自己所擁有的 並與眾人分享,那教會將會成為哪種社群?上 帝將如何得著榮耀? • 研讀使徒行傳 4 章 32-35 節。你覺得為什麼這 些基督徒能這麼慷慨解囊? • 你覺得你仍然陷在哪些有關金錢的謊言中?上 帝的話語可以怎樣幫助你突破這些謊言帶來的 轄制?

第 2 章 奉獻分享的技巧

39


一起發光

重新思考上帝要我們活在群體中的美意 受到現代個人主義的影響,人們似乎愈來愈我行我素、特立獨行, 使得美好的群體生活藝術漸漸式微。在城市裡,人們雖然彼此住得 很靠近,但心靈上卻又是相隔遙遠;基督徒在生活、工作、家庭與 事奉中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之餘,也很容易因為處在自己的舒適 生活圈裡,而無法更多與人連結,甚至陷入孤單之中。

然而,上帝呼召我們生活在群體中有其美好的計畫。你想知道要如 何更多融入群體生活,與人彼此分享、互相扶持,並活出美好嗎? 邀請你翻開本書,重新思考上帝要我們活在群體中的美意,與眾人 一起在群體中成長,進而彼此配搭,積極地向周遭的人傳揚美好的 福音,為主發光。

本書簡明、令人信服地描寫了基督徒社群生活的樣貌,包括:如何 在生活、關懷、分享、培育、服事、見證及苦難中,讓一切行事為 人都反映出福音真諦,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生活社群。在小組研經 和靈修時,善用這本書會讓你受益匪淺。

—— 蘇諾銘 | Dr. Robert M. Solomon 新加坡衛理公會榮譽會督

Q3306

QQ80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