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學生德育小組工作回顧特刊

Page 1



澳門培正.義工隊 學生德育小組工作回顧特刊

轉眼間,義工隊已成立了 8 年。從 2007 年開始,每年約有 180 位學生 義工,參與校內及校外團體服務。為加強同學在品德教育的認識與認 同,義工隊開設了學生德育小組,以學生作為德育學習的主體,透過系 列活動每年培養一批「有品大使」,以主題形式在校園內推廣正確的德 育價值和信念。活動裡透過師生相互探詢交流,對各德育和價值問題進 行深入了解,從而達致提升學生品德和個人修養的目標。透過主題形式 的小組研習,訓練學生批判思考、創新思維,培養知識型社會公民的素 養。經過三年時間,學生德育小組策劃了不同主題及形式的活動,發揮 正面的影響力,逐漸建立起「有品校園」的氛圍。 藉母校成立 125 週年的大日子,出版「學生德育小組工作回顧特刊」, 記錄學生德育小組歷年工作花絮及主題研究報告。並同時介紹義工隊的 日常隊務運作及歷屆表現優良的金章得主分享心得和感受,以對義工隊 的工作作一次總回顧。 最後,對教育暨青年局的資助、母校的支持、校友同學的努力及馮朗祺 校友的技術支援,表示衷心感謝。

義工隊敬啟


總 目 錄 1

義工隊常規工作與非常規工作介紹

p.6 - p.7

CATALOG

2 3 4

4

學生德育小組第二期刊物 - 網絡/網奴

p.8 - p.35

學生德育小組第三期刊物 - 三十而盛?剩?

p.36 - p.51

學生德育小組第一期刊物 - 我們這一代

p.52 - p.63


5

學生德育小組報告 - 兒時回憶

p.64 - p.65

6

學生德育小組報告 - 愛護動物

p.66 - p.67

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歷屆金章隊員

p.68 - p.74

7

8

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大合照

p.76 - p.77

5


非常規工作 常規工作

6

義工隊平日究竟在做甚麽? 義工隊平日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常規工作和非常規工 作。常規工作主要是指校內的每位義工於每周內需要參 加固定時間的義工項目;非常規工作則是指特定的義工 項目,如探訪活動、接待等等。以下為工作列表:

‧ 家長會接待

‧ 高三畢業典禮接待人員

‧ 救世軍活動

‧ 中學班際烹飪比賽

‧ 校園綜合文藝晚會工作人員

‧ 全澳學生繪畫比賽工作

‧ 校史室接待

‧「不離筆器」義賣活動

‧ 心意咭製作活動

‧ 家長會接待

‧ 探訪兒童院合

‧ 遊戲桌

‧ 紅藍同善暖萬心籌款活動

‧ 參觀澳門監獄

‧ 課程延續班

‧ 園遊會禮物處理

‧ 參觀少年感化院

‧ 明暉護養院義工活動

‧ 家長會接待

‧ 探訪明暉護養院

‧ 趣.智空間

‧ 紅藍敬師遍校園 ( 教師節慶祝活動 )

‧ 探訪聖類斯之家

‧ BB 天使


常規工作

非常規工作

家長會接待

探訪明暉護養院

趣.智空間

參觀少年感化院

7 遊戲桌

探訪兒童院舍


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學生德育小組

8


目 錄 CATALOG

5

3

4

本校學生網絡使用情況大檢閱

p.28-33

你是否一個沉迷或依賴網絡的人呢

如果命運能選擇

總結 p.34-35

1

2

p.10-11

p.12-17 p.18-27

9


學生德育小組第二期

10


PREFACE

就以下數據,你們有甚麼發現嗎? 我們發現: (1) 本澳流動電話的數目正按年上升 (2) 今天澳門人口只五十五萬多 (3) 撇除其他可能性,平均每澳門居民擁有 2.5 部電話 到底是什麼導致流動電話的數目大幅增加呢?

抱着這個疑問,本小組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當 中參與者包括本校老師和同學。我們由「Draw」

小小調查開始,一直探究下去。我們透過問卷調查了解 同學上網時間及進行之活動,到食肆觀察同學的上網行 為,設置「意志王」讓同學挑戰停止使用網絡一天的活 動等等。希望藉着這次的調查和此刊物的出版,使參與 學生德育小組的成員以及各位同學能了解我們對網絡的 依賴及其影響,最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從 2005 年至 2011 年澳門流動電話數目和澳門人口比較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流動電話數目 : 532,758 636,347 794,323 932,596 1,037,380 1,122,261 1,353,194

總人口 484,300 509,900 531,800 543,100 533,300 540,600 557,400

資料來源: http://m.dsec.gov.mo/Indicator.aspx?Type=S&ID=668http://m.dsec. gov.mo/Indicator.aspx?Type=S&ID=668

11


本校學生 網絡使用情況大

12


STATISTIC

為了解同學們日常上網時間、原因、活動內容以及喜愛瀏覽的網站等,我們 向本校師生進行了調查, 包括 11 位老師,132 名高小學生,240 名初中學生,以及 124 名高中學生。

13


QS 1. 上網時數 ( 包括使用電腦 /Ipad/ 手機等電子產品 ) 上網時數 P5( 小五 ) P6( 小六 ) S1( 初一 ) S2( 初二 ) S3( 初三 ) S4( 高一 ) S5( 高二 ) S6( 高三 )

1 小時 38 49 48 26 11 7 3 5

1-3 小時 12 18 36 36 29 26 24 13

5 小時以上 8%

3-5 小時 5 5 10 14 10 13 11 6

5 小時以上 3 2 6 11 3 4 9 3

總人數 58 74 100 87 53 50 47 27

1 小時 38%

3-5 小時 15%

每天學生上網時數 Time Flies

1-3 小時 39%

Conclusions 上網的時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每天上網 1 小時和 1-3 小時的同學最多,分別佔 38% 和 39%。 小五至初一學生每天上網 1 小時的人數較其他年級學生多。 14


R ATIO

QS2. 各年級上網做功課的比率

上網做功課

上網做功課比率 30% 以下 P5( 小五 ) 16 P6( 小六 ) 27 S1( 初一 ) 27 S2( 初二 ) 32 S3( 初三 ) 21 S4( 高一 ) 17 S5( 高二 ) 14 S6( 高三 ) 9

Inverse

30% 15 15 25 18 13 18 14 11

50% 9 9 22 19 14 11 15 5

70% 15 15 18 13 2 1 4 2

100% 3 8 8 5 2 2 0 0

總人數 58 74 100 87 52 49 47 27

受訪初中及高中學生各有一位同學沒有回答以上問題。

上網時間

Conclusions 接近一半的受訪者上網做功課的比率為 30% 或以下。 上網時間的長短與上網做功課的比率是呈相反關係, 即上網時間越長不代表用更多的時間在網上做功課。

15


16


nd

st

rd

1

2

3

Facebook

其他

eClass

48% (243)

18% (91)

th

th

4

5

Youtube

Online Game

10% (52)

4% (19)

同學平時上網在做甚麼呢?

RANKING .

QS3.

12% (62)

th

th

th

7

8

新聞網站

微博

Email

3% (17)

2% (9)

1% (5)

6

17


你是否一個

沉 迷

絡 網 或

依賴 18

的人呢?


ADDICTION

從以上問卷調查證明網絡已深入我們的社會與生活,學生上網時間逐漸延長以及 豐富的網絡活動都反映出網絡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形態。這到底對我們有甚 麼影響呢?你又曾否思考過網絡是否已成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而你是否一個沉迷或依賴網絡的人呢 ?

19


尋找這世代 最具影響力的電子產品 要發揮網絡的功能,工具是不可缺 少的。因此本小組於 3 月 23 日午 間上學高峰期在校園內不同地方向 師生們問:「如果世界末日到了, 你會選擇把哪一種電子產品留在身 邊?」被訪問者需把答案畫在白板 上,是次活動共得到 53 人回應, 包括中學生 37 人、小學生 5 人和 老師 11 人。

20


師生們積極參與活動!

經過 師生們一輪投票後,

結果為? 21


尋找這世代最具影響力的電子產品

電視

2% (1)

22

22

智能電話

電腦或平板電腦

電子玩具

57% (30)

26% (14)

6% (3)


Conclusion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智能電話留在身邊。 電話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電腦,因為 智能電話的功能越來越多,可算是一部行動電腦,過去只 能用電腦上網、打機、收發電郵,現在通通透過電話可以 做到; 電話與網絡 (3G 服務 ) 結合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而 Facebook、微博、WwhatsAapp 等軟件廣受用者喜愛。

雪櫃

4% (2) MP4

4% (2)

相機

2% (1)

23

23


老一輩經常說我們年輕一代總是喜歡拿着手提電

突 擊

話,甚至是吃飯的時候也要上網。為了更了解電 話對我們的影響,我們進行了一個對於在校學生 的突擊檢查活動。

在 " 金隆雲南米綫 " 進行突擊檢查!

我們派了不同的同學,於最深受培正學生歡迎的 五間食肆 ( 雅馨、新潮、麥當勞、大家樂和金隆 雲南米綫 ) 進行檢查活動,看看到底學生們在午 膳時,這個那麼短的時間內到底對電話的依賴程 度如何。

在 " 高士德麥當勞 " 進行檢查!

24


‧ 店內學生共 7 人,受訪人數 2 人。

‧ 店內學生共 14 人,受訪人數 6 人。

‧ 擁有智能手機 6 人,手機擁有 3G 上網服務功能 6 人。

‧ 擁有智能手機 6 人,手機擁有 3G 上網服務功能 6 人。

‧ 大部分學生在用膳前會使用電話,用膳時便會放下手機與友人聊天,

‧ 等待餐點時出現「機不離手」的情況,主要在上網和玩「Draw

但亦有少部分學生出現「機不離手」的情況。

Something」。

‧ 主要瀏覽社交網站「Facebook」、玩「Diamond Dash」。

‧ 沒有上網的同學則在聊天。

‧ 他們都清楚知道自己手機月費。

‧ 不清楚手機的上網月費,因都是父母繳費的。

‧ 相比與友人外出用餐,他們表示與家人時使用手機上網會較節制。

雅馨

麥當勞

新潮

大家樂

‧ 店內學生共 4 人 ( 為兩組人 ),受訪人數 2 人。

‧ 店內學生共 5 人,受訪人數 5 人。

‧ 擁有智能手機 4 人,手機擁有 3G 上網服務功能 2 人。

‧ 擁有智能手機 4 人,手機擁有 3G 上網服務功能 2 人。

‧ 每組分別有一人在用膳時和用膳後都使用手機上網。

‧ 當中有 2 名學生在整個午膳過程中沒有使用手機。

‧ 有上網的同學用膳後溫習。

‧ 會使用朋友或家人的手機上網。

‧ 一位同學表示月費是澳門幣 119 元,另一位則不知道

‧ 不清楚手機的上網月費。

其月費,餘下没有使用手機上網的同學表示習慣透過 wi--fi 上網。

金隆雲南米綫

觀 察

‧ 店內學生共 14 人,受訪人數 2 人。 ‧ 擁有智能手機 10 人,手機擁有 3G 上網服務功能 7 人。 ‧ 一半人在用膳前使用手機,而沒有使用手機的則在聊天或溫習。 ‧ 主要瀏覽社交網站「Facebook」、「微博」,玩「WhatsApp」、「MSN」等。 ‧ 即使他們使用的智能電話並沒有申請流動數據,他們亦能要求別人分享熱點 ( 即 hotspot),然後使用手機上網。。

報告

25


26


CONCLUSIONS 學生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值得我們關注。 目前學生在外出用膳時使用手機上網的情況尚算節制,只有少數人會出現「機不離手」 的情況。 我們發現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與他們的月費息息相關。大部分經常使用手機上網的同 學,會較清楚購買的月費計劃,而收費介乎澳門幣 50 至 200 元間。我們推測常使用手 機上網的同學,怕超額造成支付更多費用而關注其月費計劃。 在用膳期間使用手機上網的同學,所瀏覽的網站大多數都是社交網站如「Facebook」、 「微博」等,亦會以一些當時熱門的遊戲來消磨時間,如「DrawSomething」、「Diamond Dash」等。 擁有智能手機卻沒有流動數據服務的人則會請求其友人分享熱點 (Hotspot),透過別人 的分享熱點來使用手機上網。

27


如果命運能選擇

28


為了解同學們對網絡使用的自制能力,我們設計了「意志王」活動讓同 學以自願參與方式選擇在周日連續 24 小時內選擇不使用以下其中一種服 務:(1) 智能手機 3G 服務、(2) 社交網站、(3) 網上遊戲。參與者嘗試過 遠離網絡一天的生活,看看到底離開網絡對我們日常的生活、時間分配 到底有什麼影響。

WILLPOWER

網絡,我能跟你分手嗎?

29


30


意志 王

結果 Result

所有參與者都能完成挑戰,而在過程中他們感受到: 辛苦 可以忍受,因為只是一天而已。 想放棄,有上網的衝動,因有任務在身,所以堅持下來。 想到別人可以上網時,部分同學反映感到少許不開心。 同學會以做其他事情來分散自己注意力。 同學反映利用平時上網的時間可以多做很多事情,有的同學溫習時間增加 了,有的同學抽更多時間陪家人,有的同學則外出運動。

31


網絡,為何你成為我的最佳損友? 一天只有 24 小時是一個恆久不變的定律,今天我們也不能過著日 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生活。我們有著功課的壓力、工作的壓力 等等,加上面對各種娛樂的引誘,常常勞碌一整天,卻忘了思考“究 竟我在忙甚麼?”我們相信,一天上網時間的多寡直接影響我們的 時間分配,最終刻劃了一天生活的形態。 我們走訪了 36 位同學,以放學後下午四時起,檢視同學的時間表, 最後歸納出同學上網 1 小時、1-3 小時、3-5 小時以及 5 小時以上 的典型生活方式:

Timeline 回家

看電視

食飯

做功課和溫習

看電視

上網 1 小時典型時間表 4:00p.m.

4:30p.m.

回家

6:00p.m.

休息

上網 1~3 小時典型時間表

4:00p.m.

4:00p.m.

7:00p.m.

食飯

功課 + 上網

7:00p.m.

4:30p.m.

回家

上網 5 小時以上典型時間表

32

6:00p.m.

回家

食飯

功課

4:00p.m.

上網 3~5 小時典型時間表

7:00p.m.

休息 + 功課 + 上網

5:00p.m.

梳洗 / 其他事

7:00p.m.

7:30p.m.


Conclusions 上網時數 :

1 小時

1-3 小時

3-5 小時

5 小時以上 ( 不關機 )

‧ 每天上網 1 小時或 1-3 小時者的 (56.5%)---

人數 :

3

17

9

7

- 娛樂與溫習功課的時間有明顯區分;

百份比 :

8.3%

47.2%

25%

19.4%

- 休息時間亦相對較長 ( 就寢時間於晚上 10:30-11:30 )。

受訪人數:36 人

‧ 每天上網 3-5 小時的與上網 5 小時以上者 (44.5%)--- 娛樂與溫習時間混淆;

有沒有發現自己是屬於哪一種類型?

- 休息時間亦相對較短 ( 就寢時間於晚上 12:30-01:00)。

借由時間軸的對位,你可觀察在同一時間點上別人在做的事情。 ‧ 同時分心兼顧溫習、打機、上網,溫習時間固然延長。

‧ 同學以減少睡眠的時間來換取上網玩樂的時間。 上網

8:00p.m.

溫習

收拾書包和梳洗

睡覺

10:15p.m.

9:00p.m.

10:30p.m.

第二天有測驗的話會溫習

上網和打機和功課

8:00p.m.

11:00p.m.

上網 + 溫習

上網 + 溫習 + 電視

8:30p.m.

睡覺

11:30p.m.

9:30p.m.

食飯

11:30p.m.

溫習 + 上網

看電視

8:00p.m.

睡覺

10:30p.m.

12:30p.m.

睡覺

12:30p.m.

1:00p.m. 33


Balance 34


總結 其實由五、六十年代收音機普及開始,我們的在生活中,我們和電 子產品已經建立了緊密的關係。到了七、八十年代,電視成為了大 眾工娛放工放學後的消閒工具,而八、九十年代電腦令很多人都認 定它是自己的生活的全部,發展至今,智能電話取代了以上產品的 位置,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重要密不可分的電子產品。這種科技發 展對人們的生活的影響當然有好有壞,但無論如何,我們現在的生 活已經很難和電子產品「Say Goodbye」了。

時至今日,今天走在街上,不少年青人是一邊行一邊拿著電話在打 機、上網,甚至與親友吃飯時也是機不離手。其實餐飲聚會是一個 與朋友或家人進行交流的重要時刻,而「WhatsApps」、「MSN」等 的網上聊天工具已大大減少了人們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時間和機會。 所以我們勸勉同學應珍惜每次真實的人際交流機會,在適當的時候 懂得放下手機,珍惜眼前人,這個抉擇將帶給你不一樣的經驗。

網絡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亦不小,或許有同學會覺得自己無辦法 離開網絡,但實驗證明我們是可以做到的!減少上網的時間,令我 們更有條件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有規律。 希望以減少睡眠時間來換取上網玩樂時間的同學,不要再讓自己陷 入惡性循環當中,嘗試分配好時間,在各種學習、娛樂中取得平衡, 上網其實上網也可以是在繁忙生活中一個很好的放鬆平台。

35


MANNER

三十而盛?剩? 36

受訪者對 「盛女愛作戰」倡議的交友理論、方法的看法


CONTENTS 前言

P.38 ~ P.39

盛女愛作戰的交友「理論」和「方法」

P.40 ~ P.41

我們的同學認同瘦等於美嗎?

P.42 ~ P.43

我們的同學接受整容嗎?還是更愛自然美?

P.44 ~ P.45

現今青少年對兩性關係的概念

P.46 ~ P.47

總結

P.48 ~ P.49

意外收獲

P.50 ~ P.51 37


前香港無線電視台製作的處境真人節目 「盛女愛作戰」出街後,剩女以及兩性關 係的議題隨即成為熱哄哄的社會討論話題。無 疑這個節目能夠引起大眾對剩女的關注,因為 只要你在互聯網上輸入「剩女」二字,過百萬 的資訊便呈現在螢幕上,包括其成因結果改變 方法等。儘管該節目主要是針對剩女所開展的 一個專題節目,但節目中對兩性相處所倡議的 一些「理論」和「方法」,使本小組覺得這不 只是屬於大人世界的。

38

PREFACE

前 言

To

p ic


&

問卷調查 訪談活動

? 女 剩

由 兩性相處

中女

之態度

此本小組在 5 至 6 月期間在校內高 一 至 高 三 級 各 選 出 4 人, 合 共 12 名男女同學進行了小規模的問卷調查和訪 談活動,藉以解構現今青少年對於兩性關 係價值觀的看法。究竟這些歪曲的兩性關 係價值觀對我們有多少影響呢?究竟我們 是照單全收還是另有看法呢?

39


盛女愛作戰 的交友

法 論 方

「盛女愛作戰」節目提出了各式各樣的交友方法,如 女生與人交談需要 45 度角臉示人、發短訊時數字不 能超過對方的文字數目等,這些新穎的做法都帶給我 們思想的衝擊。對於剛成年的我們來說,回憶中小學 階段的人際交往一切都是來得自然,讓我們不禁思 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相處需要計算嗎?由此我們綜 合了節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五項交友條件和技巧,看看 受訪者對這五項要點的看法。

結論︰

40

我們的受訪者認為這些兩性相處技巧是無 用和過分刻意的,感覺這些技巧無法達致 節目中導師們的預期效果,運用了更可能 會破壞兩性關係。


度角看人

的字數亦不可多於對方 SD

「外向、善於表達、有幽默感、懂哄人、樂觀……這類男 人一定受所有女人喜歡,但是以你的條件又能否駕馭這種 人呢?答案或許是不行。」

兩性關係中總包含計算的部分

「十個男人裡,有十一個是喜歡美女的。如果他第一眼見到你已 經不開胃,他永遠沒機會發掘你的潛質和內在美。」

男生總愛外在美多於內在美

「發的短信永遠不要比對方的長,要讓對方成 為結束對話的那一個。」

不做最後完結那位, SD SMS

「人人都知道哪種女人會受到男人喜歡。漂亮、身形標 準、聽話、不駁嘴,做到這些不會沒男人。」

女性應活於在別人眼中好女性的條件下

「看著人的時候要以 45 度角的角度看,說兩句後,看看別處再看回來。 不要太興奮,情緒不要高低起伏。」

45

41


我們的同學認同

瘦 = 美?

現今「減肥」這個詞定必在不少女性心目中佔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人認為減肥為了追求美,因 為大家都喜愛瘦的人,漸漸地大家對「減肥」這 個字就聞者色變。多吃一杯雪榚內心就充滿了罪 惡感,餘下的一整天就嚴格計算食物的攝取量或 不吃任何東西了,連我們應得的正常生活都被慢 慢改變了。 回想在中國唐朝時代,女子肥就是美,時至今日 我們的社會以瘦為美的象徵,容不下我們身上的 一點肉,肥胖的人會失去自己的名字,通通被稱 作「肥妹」、「肥仔」,連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 尊重都欠奉。當然大家都知道肥胖會引致多種疾 病,對個人健康構成影響,所以亦有人因為健康 原因而減肥。但試問一個體重只有一百餘磅的成 年女性說要減至一百磅以下的想法,你又能認同 嗎?

42

NEGATIVE

瘦身文化


在是次訪談中,大部分同學表示不會單單因為一個 人的體形對別人下判斷,因為他們認為人與人的相 識絕不單純只依賴外表而欠缺內心交流的。同學在 瘦等於美的社會主流思想影響下,他們較偏向以整 體來看一個人,他們強調內在美與外在美同樣重要! 當中的重要訊息如下:

內在美

外在美

POSITIVE

BEAUTY

外表美、體態瘦可能會在人際交流中較有優勢; 但同學更喜歡性格率直、不虛假、真誠待人的人; 由此我們認為外在美可能是一種鼓勵,但 12 位同學 對外在美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而對內在美的定義 則較為一致:性格率直、不虛假、真誠待人的人。 同學們,你要追求別人塑造的美麗定義還是好好修 煉自己追求恆久不變、受人稱頌的人格內涵呢?

43


為甚麼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原貌呢? 是誰告訴我們不夠美呢? 到底現在誰為美下定義呢? 為甚麼我們要損害自己身體、承受不必要的傷痛呢? 更何況這種美麗真的可以維持一輩子嗎?為何要把 自己推進不停整形的深淵當中?

是次大部分受訪者較崇尚自然美,不是像某某明星 便是美,反而他們強調個人的基本護理,如頭髮整 齊、衣服乾淨整理便可;亦有同學接受以輕微的整 形 / 整容來改變外表,但不能變成第二個人。部分 同學從長遠的兩性關係來看,指出刻意為別人作出 外表的改變是不能維持持久的兩性關係,因為自己 的外表不是用來取悅別人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理 應存在著包容這兩個字。 當然愛美不是罪,當你整形後,也許你會得到一個 更高更直的鼻,或如鵝蛋般的漂亮面形,但卻使自 己的樣子變得不自然,終日害怕自己的樣子何時會 走樣,最後我們應用問自己:為何自己的美麗要假 手於人而不是由自己決定呢?

44

NATURAL

POSITIVE

自然美

古語有云:身體髮膚受諸父母。


我們的同學接受整形嗎?

NEGATIVE

COSMETIC

還是更愛自然美 ?

整形 / 整容文化 整形 / 整容是近年火速興起的社會潮流,過去的 醫學整形主要為燒傷或意外毀容的創傷病患者 回復原貌,使其能過正常人的生活。今天不少人 為了自己能像某某明星的五官或臉型而改變原 來容貌,可見現代人對整形 / 整容的觀念有著大 大的轉變。有人會認為一些簡單的整形如在臉上 注射 botox、割雙眼皮等,是一些見慣不怪的事; 亦有人說人天生就追求美麗,即使美麗是透過整 形 / 整容塑造的,但得到別人口中的一句讚賞是 值得的。

ATMOSTHERE 45


現今青少年對兩性關係的觀念

對 Gender

FEMALE

Attitude

於男女關係觀念的改變,就算在「盛 」 這個節目出街前,其實我們已經能感受到 時代的轉變。不論在我們身邊發生也好,媒體 看到的報道也好,就如初中生拍拖、未成年的小 伙子發生性行為等這看似已經是一些習以為常的 事情。甚至曾有報章指出青少年的心態是愈多伴 侶愈「威」,愈多經驗便在朋輩心目中愈有“面 子”,也許這並不是多數人的想法,但這些觀念 的確在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在是次訪談中,我們發現不同年級的受訪者顯示 出對男女關係不同的看法。總的而言, 高一二級同學反映出身邊有朋友錯誤處理男女關 係的情況較多, 而高三級同學則表示或許忙於升學或課業繁重的 關係,這種情況相對較少發生。

46


Re lat ion sh

MALE

ip

Concept

及時下青少年的兩性關係觀念,受訪者 圴表示胡亂發展關係的佔少數,但這 個情況仍有存在的。受訪同學表示不認同這 樣的行為,但他們甚少出言勸止,通常會靜 觀其行後加以討論。大部分同學能辦別對錯, 但對於指出別人不當行為的勇氣和技巧仍需 要繼續學習,因為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因為 有你和我變得有點不一樣。

無疑青少年對兩性關係難免會抱著好奇的態 度,有時朋友無心的推波助瀾更可能成為青 少年在兩性關係中走向錯誤的導火線,這情 況多數發生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學生身上。 愈多伴侶愈「威」的情況亦如是,一隻手掌 拍不出響聲,多人鼓吹才會使一件事情變得 有人推崇,因此對於兩性關係的發展,朋輩 間理應採取慎言慎行的態度。

47


48


總 結 社

會的風氣與態度對我們青少年的心智與看事物 的態度是有著一定的影響的。但作為青少年的 我們一定要學識獨立思考,明辦是非。同時亦要學識 接受別人的批評而改過自己的錯失。對於敏感的兩性 問題,由於所有事情都沒有規條明言對與錯,故我們 行事難免多數是根據自己的判斷而行。 在整個活動中,很高興的是時下青少年並沒有如報紙 所指出的那般惡劣,大部分的學生其實對兩性關係都 是抱有獨立的態度,並沒有被社會中的瘦等於靚,整 容,減肥等渲染過分改變價值觀,對於內外在美的看 法亦擁有自己的見解,這的確較我們預料中的結果來 得好。但無論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十分重要 的,不要以時代不同而否定長輩的勸言或主觀地反對 學校的主張,時代雖然是慢慢轉變,風氣潮流亦因時 代要變,但有一點是永恆不變的,便是兩性關係是一 個須嚴肅對待的問題。

不要有多發生便是正確的錯誤想法,在兩性關係中沒 有嘗試亦不是玩兒。初中十多歲雖然說是年輕要多嘗 試不同的事,但這絕不是對感情年少輕狂的藉口。雖 是次調查訪問的結果是理想的,但作為時下的青少年 亦要對正面的態度有所認識,不要走上一條使自己可 能抱憾終生的路。 49


意外收穫 同學對婚姻的看法 對於這個具將來性的問題,各年級的人都 抱著一個不同的態度。 但有趣的是大部分男生會偏向要結婚,

主張要結婚的多數認為因這是生命中的一部 分,實不可缺。而中立的多數認為人生中有很

而女生則偏向中立的居多。

多東西都很重要,結婚是一部分,但可遇不可 求,不會因為重要而胡亂結婚,故保持中立。 很感恩學生們的心態都不存為結而結或完全對 結婚沒有興趣等兩極思想,他們大多對自己的 將來有定位有方向,亦將結婚看成是莊嚴的生 命歷程。 在時下的世代,「結」、「離」、「結」的情 況再不特別,但不特別並不代表是值得跟隨的 風氣。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禮是唯一 的,這個關乎終身的決定是正確的。故寧缺勿 濫,對於兩性關係絕對是成立的。

50

Wedding Love


中女? 港女 ?

FAIR

? 女 剩

「剩女」是什麼 ? 不論是社會上大多人的解讀,還是節目中所帶出的 解釋,「剩女」多數是指年約三十歲後仍沒有伴侶 的單身女性。 而根據十二名受訪者的意見,「剩女」一詞大多表 示覺得屬貶意,而只有二名受訪者認為是中性。 實際上,「剩女」一詞是社會上對那群女性的統稱, 我們不應對她們抱著一個異類的態度,社會的潮流 思想把她們與所謂的「港女」混為一談,主觀地將 三十歲仍未有伴侶的女性標籤「有問題」。其實, 這個社會現象出現的成因有很多,現代人對兩性關 係的觀念、女性能力漸高、男女失衡等很多不同因 素湊合而成的社會結果,故我們不應對「剩女」一 詞有主觀的貶意思想,對事情我們亦應以不同的角 度思考分析,不要隨波逐流。 51


52


我 們 這一代

Part 1 - 「90 後」的定義

p.54 〜 P.57

Part 2 - 「90 後」看「90 後」

p.58

Part 3 - 老師眼中的「90 後」

p.59 〜 P.61

Part 4 - 總結

p.62 〜 P.63

探討 「 後」 的各種問題

老師們的看法

同學們的回應

90

53


前言

工隊學生德育小組是本隊於 2011 年度針對時事話題組成的探究小 組,是義工隊一個嶄新的嘗試。作為首個研究的主題,我們選擇了

與大家息息相關的「90 後」話題。概念源於現今社會對「90 後」有很多不 同的言論,有正面的,例如聰明、敢於發表自己言論……也有負面的,例 如任意妄為、做事不顧後果、有公主王子病等。對於現今的言論,身為當 代年青人的我們,心中都充滿著不少疑問。到底我們對這些言論的感受是 什麼呢?大家有什麼想法呢?大家同意現今社會的指責還是持有不同的意 見呢?而老師們對我們這一代的看法又怎樣呢? 就以上種種問題,我們開設了一系列的活動讓校內初一至高三的學生以及 老師們共同探討當今「90 後」的問題。我們分別進行了學生和老師的訪談 活動,開設了一個模擬家居的自理能力小測試,以及同學們分享他們最珍 貴東西的相片收集活動。期望藉著活動的過程和此刋物的出版,使參與學 生德育小組的成員以及各位同學都能有所得益!最後堂堂正正大喊:「我 們這一代」應由我們自己來發聲!

54


Part 1

0後 9 「

的定

QS.1 「90 後」的定義

QS.2「90 後」這個詞語對你來說是傾向於正面還是負面?

中性

以年齡界定

1%

20%

負面

45%

80% 以個人意見界定

據圖可知,80% 的受訪者認為「90 後」 一詞泛指 1990 年至 1999 年間出生的 小孩子,而只有 20% 的受訪者認為「90 後」一詞具有特別意思。

54% 正面

綜合圖二資料,較多學生認為「90 後」一詞是正 面的 (54%),但認為負面的比率亦相當接近 (45%), 兩者只相差 9%。同時只有極少數人認為「90 後」 是中性詞,僅佔 1%。

55


究竟「90 後」有甚麼特別意思呢? 以下節錄了部分受訪者的看法:

         

‧ 新一代「二世祖」,只想擁有不懂珍惜。 ‧ 自大驕傲,不耐煩且易發脾氣。 ‧ 不懂基本技能如看時鐘、打鞋結、洗澡和整理被單、連一層樓梯都討厭走。 ‧ 充滿夢想、勇於嘗試,但不斷有負面新聞批評的族群。 ‧ 帶有諷刺意味,指一直嬌生慣養、缺乏自立能力的新一代小孩。 ‧ 受同輩影響大,但有個人見解。 ‧ 衝動、社會責任意識低、富不過三代的第三代。 ‧ 身在福中不知福。 ‧ 極度自信、想做就做,勇於突破社會框架。 ‧ 喜歡揮霍,沒有責任感。

在眾多的個人見解中,大多數受訪者對「90 後」的感覺都是負面的, 只有少數認為「90 後」的定義是正面。他們認為「90 後」的人充滿夢 想,是青春活潑的一群。反之則指出「90 後」是任意妄為,嬌生慣養。 56


「90 後」的

反擊?

自辨? 讓我們看看 90 後 的 真情剖白

「90 後」要告訴你 ‧ 部分「90 後」影響了社會對整群「90 後」的印象,使大 家認為「90 後」都被教壞了。但不是所有「90 後」都是差的, 只不過是部分「90 後」所做的事比較突出並引起社會注意 後,繼而對「90 後」作出抨擊,但還有很多優秀的「90 後」 存在。 ‧ 我認為負面的報導部分是事實,但也不能完全怪責我們。 這個社會也有責任,那麼「00 後」呢?他們的條件不是更 優越嗎? ‧ 我感到無奈,我覺得現今社會的「90 後」,只是社會看 到我們的一小部份。「90 後」也有很多是努力讀書、善良 和聰明的。

‧ 不論甚麼後,都有犯錯的人。人總喜愛將一類人的缺點無限放 大,並把那些缺點定性為那類人的特徵。雖然,「90 後」的確在 各方面都不太成熟,但每人都總會經歷青春,以已成熟的態度看 「90 後」的看法未免不夠客觀。 ‧ 我覺得「90 後」自理能力較差是因為現在的社會比較繁榮安 定,父母也十分愛惜子女。而社會上的確存在著這樣的「90 後」, 我們也不能作什麼辯護,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放眼看看我們這群所謂的「90 後」 如何出人頭地、獨當一面吧!! ‧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特徵,有好處也有壞處。但為何現今社會 常常都把壞處流傳開去,令到社會對我們「90 後」有所歧視。

‧ 無火不生煙,假如有相關負面的報導,我們應該好好檢 討自身的不足,同時保持清晰的頭腦,辨別新聞的真實性。 ‧ 社會沒有錯,但是每個世代就會有各自的問題,希望社 會能找尋問題的根源所在,而不是每次在事情發生後作出追

57


Part 2 「90 後」看「90 後」

初一二

58

總括而言,初一二受訪者較少接觸或聽聞關於「90 後」 的言論和事跡,他們對於自己出生的年代沒有太大的感覺。 而在同齡的女受訪者眼中,她們認為同齡的男同學較愛出 風頭,主要體現在喜歡在班上嬉戲追逐,或故意在上課時 大聲說話,引起大家注意。

為了更深入了解「90 後」對自己的看法,我們以自願報名 形式招募了十多名中學生並舉行了兩次小組討論活動。究 竟在同輩的眼中,我們又怎樣看待自己呢?高中學生又如 何看待他們的學弟妹呢?同屬「90 後」,大家又有何不同 呢?

相反初三以上的受訪者對於「90 後」有其他的理解,有部分受 訪者認為社會所指的「90 後」只適用於香港;而較多的受訪者 會感到社會總是針對一些個別例子加以放大,指責所有「90 後」 都存在同樣問題。

不同學習階段的受訪者均認為「90 後」性格的形成,除了受個 人因素影響外,父母、社會的影響力也不少。他們特別指出父母 教育子女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子女從小便以父母的行為馬首是 瞻,可見父母是子女的學習榜樣,他們的言行直接影響子女的健 康成長。最後,一些高二三受訪者感到部分初中的學弟妹在價值 觀和待人接物上轉變了,其中一位受訪者表示,曾在校內走廊被 追逐的學生撞到,他不但沒有道歉,反回頭怒目而視並指責受訪 者阻礙他遊玩。這反映出年幼學生對於群我與自我關係中失衡, 也許是家庭因素,或是長期使用網絡欠缺公共空間的意識以及日 常社交的訓練等,這些是我們應當注視的問題。

初三以上


PART 3 老師眼中的「90 後」

在聽完大家對「90 後」的真情對話後,我們為了探索別 人眼中的「90 後」,特地邀請了校內五位老師,與我們 一起談談對「90 後」的看法。與其說看法,更恰當應該 是對我們「90 後」的期望吧!

蔡力行 主任

{缺乏學習的榜樣} 蔡力行老師認為促成現今「90 後」的小朋友與上幾代不同的誘 因為:「90 後」孩子一出生便變成了各樣事情的中心,是家庭 的焦點。以前的孩子學習對象是家中的成員,可能是父母或兄 弟姊妹。但現在也許父母沒有太多時間教導子女,反而叫他們 看電視,孩子便從電視裡學習,缺乏人際互動的學習機會。慢 慢地他不會與其他人接觸,取而代之沉迷於電子的世界。此情 況往往與家庭經濟背景有關,經濟條件愈好的家庭愈能提供更 多的物質。相反一些社經地位沒有那麼高的家庭,孩子物質享 受相對較少,他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在面對面或人與人之間的 溝通,而父母則親身教導子女而不是用其他的東西來代替。

{以獨特的方式實現理想} 蔡老師回憶他的祖父是生於打仗的年代,隨時都會失去性 命。他們其實不喜歡那個年代,他們每天都要為生存想方設法。 而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的,他們可能想要穩定的生活,於是他們 需要好好讀書然後找份好的工作。我們無法去選擇出生於那個 年代,每個年代都有其自身的問題,家庭、社會、個人都是誘 因之一。他建議「90 後」應找出動力的來源,因為這世代的孩 子擁有很多資源,應該合理、理智和適當地運用現今所擁有的 一切,以他們這代獨有的方式來追求自己的夢想。 59


陳敬濂 副校長

譚達賢 老師

{ 明辨黑白,發揮年青人應有本色 }

{ 當最好的自己 }

陳敬濂主任認為無論是「80 後」或「90 後」,都不是一 個貶義詞。「80 後」與「90 後」的特點便是敢於發表個人意見, 這對整體社會發展有利。但「80 後」、「90 後」的言論有時 會較偏激,會使人反感。原因是現今年青人欠缺一些社會經驗、 或在特定時間地點上說話未經過思考便表達出來,致使令人聽 者有一種不良好的感覺。因此,他認為年青人可透過參加不同 社團,增加個人經歷,尋找一些合適的途徑去表達個人意見。 陳主任表示寧願年青人在激進當中反映意見,也不希望他們不 問世事,躲在家中如「宅男」、「宅女」,甚至社會上提及的 小公主、小王子的情況出現。

雖然社會上對「90 後」都有很多負面的評價,但對於譚達 賢老師來說,「90 後」只是一個中性詞彙,它並不涉及任何正 面或負面的評價,只是人們將有共同成長環境、生活經驗的人 歸納出來。但隨著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同的體驗,「90 後」與其 他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自然有所不同。九十年代出生的我們 生活在一個相對安穩及資源豐富的世代,可接資訊的機會非常 多,所以我們這一輩的年青人已經佔有優勢,有條件變得更好。 社會上存在廣泛途徑向我們提供資源,可是對於這麼龐大的資 訊量,我們卻未能好好把握和利用,相反把時間花在其他地方 上。對於大多數同學都認為社會是以偏概全地去批評「90 後」, 譚老師認為以偏概全是一種社會的常態,每一個人都會用不同 的角度和觀點去看待自己。既然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 法,我們可做的便是盡能力把自己做好。與其抱著負面的心態 去看待社會的評論,倒不如當最好的自己,從而減底別人對自 己質疑的機會。人生真正的悲哀並非失敗,而是自己沒有盡力 去獲得成功。

當然事情總不是非黑即白,年青人應該知道如何遵紀守法,慢 慢通過不同的方法建立讓自己在社會中發光發亮的途徑,這樣 社會才有進步發展。最後他堅信良好的品德是年青人最珍貴的 東西,即使能力再高,缺乏良好的品格,都只是一平平無奇的 人。所以品德比起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縱使沒有才幹,只要堅 持良好的德性,這定必是將來的優勢。

{ 閱讀新聞,提升競爭力 }

60

譚老師觀察,我校的同學普遍都較被動,欠缺一份危機感, 對於社會上越來越大的競爭,我們必須提升個人的競爭力。譚 老師建議同學們應該多閱讀新聞資訊,增加自身的危機感,如 果不趕上時代的步伐,我們只會原地踏步,所以閱讀新聞是很 重要的一環。最後,譚老師鼓勵同學們繼續努力,千萬不要把 自己看輕,應該抱著一種可以做得更好的想法,明白自己的不 足然後不斷往前進步,每年為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慢慢地積 小成多,這個社會便會因你而變得更美好!


楊珮欣 主任

劉玉玲 主任

{ 面對挑戰,堅定不移 }

{ 團體生活,知不足然後改善 }

楊珮欣主任認為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社會和家庭背景都不相同,所 以她覺得看待每一代人,都在讀那一代人的歷史。她認為不應該以「80 後」、「90 後」等作整體比較,例如「90 後」是生於一個資訊科技的 年代,如果和一個「70 後」的人去比較,絶對是不公允的,要知道, 七十年代的家庭,大部分連座枱電話也沒有,手機根本是天方夜譚的 事,而電腦也是難以想象的。所以以其他年代與「90 後」作對比,似 乎不太恰當。楊主任感到「90 後」的年輕人所受的壓力也不少,因為 他們所面對的,不再是單一的社會形態,而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代,知 識面也隨之擴大。所以,現今的青少年,很多事情都要知,都要學,當 然,誘惑也增多,這一代人,必須以更堅定不移的信念去克服身邊的挑 戰。

劉玉玲主任認為這年代出生的跟「80 後」其實也差不多, 但與七十年代或之前的卻大不同。她感到「90 後」其實是比較 聰明和靈活的,知識層面也比較闊。可惜很少主動做事情,個 性較脆弱,容易受傷害。過去尊師重道、謙遜有禮的重要品格 也不被這一代人重視。但針對各種現象,如少與人接觸或少與 人相處等,劉主任覺得我校提供了多個培養青少年的社團,如 歌詠隊、球隊、讀書會等,讓學生有機會與不同的人接觸。學 生隨著參與不同的社團,慢慢學習繼而改善。最後她指出「90 後」是有很多的長處,只要針對弱點,配合團體學習生活,我 們定必是無可限量的一代。

{ 確立目標,完成夢想 } 她認為這一代人自理能力的確較差,因為大部分「90 後」都生活 在一個安穩而備受照顧的家庭裏,所以他們都在溫室成長;另外,這代 人的專注力也有不足,不過,她相信專注力是可以培養的 ,當中有一 個法則,就是要找到一樣自己衷心喜愛的興趣。例如排球隊員,因為他 們衷心熱愛排球,即使再累再苦、練習多晚,也會咬緊牙關練習排球、 堅持完成學業。她認為不管是「90 後」還是「80 後」缺乏專注力的原因, 是他們還未找到發自內心的夢想,沒有目標,又何以有所追求呢?她建 議在我們成長的每一階段,除了讀書以外,還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 但切勿貪心,努力做好一、兩件有價值的事情,就是了。在不同階段有 不同的追求,人生應該很精彩了。 最後楊主任希望同學們可以珍惜現有的一切,因為幸福不是必然的。至 於外界對大家的負面評價,絶對不可盲目責備,需要值得思考,如果大 家都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來處世,相信,我們的年輕人必 定能有所發展,為社會獻出心力。

61


PART 4 我們這一代 總括而言,我們這一代,擁有我們獨特之處。 我們獨立,敢於發表意見。 我們善良,勇敢,但懶惰。 出生於九十年代的我們, 生於一個社會較安穩,資訊發達的年代, 電腦、電話從奢侈品變成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我們較前人擁有更多的資源, 但我們卻缺少了前人對事物的堅持與決心, 亦遺忘了珍惜兩字。 我們要明白,現今我們所擁有的並不是必然的, 前人的努力,使我們能享受今天的生活。 安逸的生活,不是我們「90 後」放慢腳步的藉口, 若你擁有社會所指責的「90 後」特徵, 請好好反思今天的生活是否真正「多姿多彩」? 作為家中與朋輩中的「大家姐」、「大佬」, 就是代表你的未來也是這般「威風」嗎? 現今仍未找到學習目標,隨心情學習的朋友們, 你們有否為未來作好打算? 你們有否為未來高三的畢業考打好基礎? 為你人生的基本知識扎下根基? 倘若現在的你仍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希望今後能醒悟過來, 珍惜時光。

62


社會的種種評論, 把我們描繪得那般不堪, 儘管只是一人犯錯, 但我們亦逃不過社會的廣泛指責。

我們不應埋怨, 應當從錯誤中學習, 改善別人眼中對「90 後」的錯誤看法, 尋找自己所愛, 朝向理想奮鬥。

63


我們的那些年─培正高中學生的 學生德育小組

時 憶

研究背景和目的

研究方法及內容

目前我們身處的社會發展步伐急速, 帶動的潮流也走得特別快。眼見新產 品不斷上架,不少上架一個星期或不 足一個月的產品已被視為「OUT」,物 品的生命週期不斷縮短。雖然我們這 班高中生不算老,但有感我們兒時的 玩物已漸漸消失,故藉此問卷探索我 們擁有集體回憶的玩物,並找出曾陪 伴我們這班高中生成長且具代表性的 玩物,從而揭示我們這一代的成長歷 程。

受訪對象:本校高一至高三年級的同學 受訪人數:147 人

結果 ‧ 最為男、女同學熟悉的玩物是百萬富翁; ‧ 美少女戰士和還珠格格分別居女生的排行榜第 6 和第 7 位,卻沒有在男同學的排行榜位居前列;

訪問內容:本小組成員先選定 38 項在孩 童時具代表性的玩物,讓受訪同學透過 問卷選出認識以及三件印象最深刻的項 目,從而了解這些項目對同學的成長存 有甚麼價值和影響。 受訪項目: 38 項

‧Game Boy、數碼暴龍、超人迪加則在男同學的 排行榜上佔有重要位置,卻沒被女同學提及; ‧ 不同性別的同學在選擇孩童玩物時存有差異: 女同學比較容易被女性化角色和豐富故事情節的 劇集吸引;而男同學則比較追求視覺強烈的機械人 劇集,這個結果和兩性的心理發展需要是相符的。

百萬富翁 美少女戰士

64

數碼暴龍

東南西北


GAMEBOY  Game Boy 是一部掌上型兼電池性 能相對較高的遊戲機,當時大大改變 了同學打電動的娛樂習慣;受訪同學 對 Game Boy 的評價為:「Gameboy 在 當年簡直是巨作,遊戲機的經典,連 盤對戰的情景現在還是瀝瀝在目」、 「Game Boy 是我小時候最想擁有的東 西」; 通過電視傳播媒介放映的卡通人物角 色在榜上佔有 7 席,證明電視深深地 影響著我們這個世代,又或者應該說 ─我們是屬於「電視世代」的小朋友;

刻的玩

深 印象最

、女同學在首 10 項印象最深刻的 男 玩物與男、女同學最為熟悉的玩物沒 有明顯分別。

王者地位

總結 兒時玩物陪伴了不少同學的成長,但 同學在回想童年的生活時,想起的不 單單是哪一件玩物,而是跟朋友在課 室的某一角落中、學校的雨天操場裡、 龜池旁一起玩耍或扮演卡通人物的小 遊戲。亦有同學想起放後跟哥哥、姐 姐趕回家一起看卡通片的美好時光。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忽略了 這些真摰的互動時刻,各自玩自己的 網絡遊戲、各自在自己的房間中看劇 集,到最後我們的兒時回憶還剩下了 甚麼?

1. 科技進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前我們用的是家裡的電話跟別人聊天,現 在我們用的是手提電話的 Whatsapp、Line、Wechat 等的通訊設備。

2. 相比以前,我們聯絡更方便、更快捷,但同時使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減少 了,變得更倚賴電子科技。

3. 在從前的「電視世代」,電視好像是一家人共同分享歡笑、交流的一個媒介, 逢星期一至五的八時坐在沙發上跟家人一起等待最愛的劇集播出。現在,我們 可以在網上一次性地看完。所看的也不再只是局限於某電視台,而是可以跨地 域跨國界地欣賞其他劇目。 65


請愛護 學生德育小組

動物

選題原因 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旅遊業和博彩業十分興盛。 但在這個城市中,卻有一個隱藏的問題,就是虐畜。很多人 也沒有留意到這個問題,但其實虐畜在澳門是頗為嚴重的,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的出現呢?

鄭國康老師的寵物家人

有一部份是自身問題,可能他們一時貪玩或可能他們是有精 神問題,大部份是因為澳門對於虐畜的法例十分少,而且欠 缺保護力,在鄰近地區如台灣,宰殺犬或貓處罸新臺幣十萬 元 ( 約為澳門幣二萬五千元 ) 至五十萬元 ( 約為澳門幣十二 萬八千元 ),而在澳門以狗及貓作為食療用途吃只需罰款澳 門幣二十元至二百元,而且澳門對虐畜的法律只有兩條,由 此可見澳門對流浪動物的保護十分不足。 在上年的十二月尾,澳門保護遺棄動物協會舉行「凝聚力量. 關注動物愛心行」活動,由塔石廣場出發遊行至政府總部, 向行政長官遞交收集到的 3000 多個市民簽名。該會促請當 局盡快公開「澳門保護動物法」法案內容及進行公開諮詢, 把嚴重虐待動物或致死亡行為刑事化,這件事讓我們留意到 虐畜的問題,因此我們想籍著今次出版的刊物,使同學反思 一下現在社會對虐畜的問題。

梁家嘉老師的寵物家人

66 楊玉婷老師的寵物家人

姚曉輝老師的寵物家人

馮少嫻主任的寵物家人


校狗專訪

旺旺和丁丁都是從世紀豪庭前身的地盆中 收養,校工梁姐正當時見到原先的主人棄 養,便把兩隻剛岀世不久小狗帶回學校, 成為培正的「校狗」,旺旺身上有一層純 白色的短毛,與身上有幾個大黑點的丁丁 形成令人較易分辨特徴。

汪汪 !

平吧! 生 的 們 我 看看

!

每次晚上走過培正橫門,站在往內裏看,旺旺、丁丁 都會大聲叫喊,目的要嚇退所有人,誓保校園的安 全,作為看守員的小狗們,卻也會有一些鮮為人知的 事蹟。 一天晚上,幾個行人途經校門,望見這兩隻 小狗,被它們可愛的一面深深吸引,原意是上前與旺 旺、丁丁玩個遊戲,卻被忠誠的它們粗魯對待,行人 一時衝動,甚至用腳踢還擊,把校門都毀壞,幸好, 兩隻小狗都平安,自此以後,亮姐便在門口加上圍 板,保護雙方安全。 旺旺和丁丁也會有生病的時候,當他們生病時就由亮 姐帶他們看獸醫。整個校園內,跟旺旺丁丁接觸最多 的是亮姐,牠們的飲食都由亮姐負責。亮姐基本上一 年無休,所以旺旺丁丁每天都有人照顧。旺旺丁丁很 自律,都不會走上各棟教學大樓內,晚上只會在操場 內巡邏。

訪問調查結果

旺旺 丁丁 !

這是我們的

工作!汪汪

!

反映出受訪者大部分都想跟「主人」說話,受訪者 CarCar 說道:「當初決定要 我就照顧我一輩子,也許我只是你生活的一部份,但你是我生活的全部!」和 受訪者尤俊豪說:「此可見寵物的生命和自由都掌握在主人手中,無法反抗主 人對養寵物前請停一停,想一想!」,由它們所做的一切。而佔第二多數的是 「人類」,受訪者李瑋欣和 Cindy 說了:「或許我們很煩,但我們並沒有真正 打擾你們的生活,所以請不要傷害我。」、「請用心愛護我。」等等的話語。 在數據相比之下,你會發現「政府人員」沒有上頭三,那是因為政府對流浪動 物層面的立場和與其有關的法律並不明確,這圖表正好反映了政府和立法會的 不足。(注:受訪者約 30 人)

67


金章

歷屆義工隊 金章級人馬

義工隊每年會根據隊長和隊員們的表現,對優秀和卓越的隊 員們頒發義工隊獎章,獎章為金章、銀章、銅章等等,而本 篇章則是介紹歷屆由 2005 年至 2012 年間為義工隊貢獻良多 的傑出義工隊,本篇有他們對義工隊的一些感言與回憶,讓 各位年輕的義工們努力向他們邁進吧﹗

68


元老級 ?! 加入年份 2005~2006 年

黃海容

年 希社 Enoch 2006

感謝義工隊給我不同的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和參加不同活動 的經驗,參加貴州扶貧是我最難忘的經歷 . 因為從設計活動 計劃書 , 準備物資 , 分享會等所有事情都是我們自己負責和 設計 , 從中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和不同的經驗 , 最重 要的是認識自己隊友然後大家培養出深厚的感情。

吳子謙

Andy 2005 年 軒社

我 想 ,義 工 隊 對 我 最 大 的 影 響 是 讓 我 更 肯 定 自 己 的 能 力 和 價 值 ,以及能有機會將自己的一些潛能發掘出來 .在參與義工隊 之前 ,因為學業成績不是太理想 ,其實對自己沒太大的肯定 , 只感到好像除了上學放學 ,與同學吵吵鬧鬧 ,其實自己一無事 處 .參加義工隊讓我有機會在學業以外 ,能夠嘗試一些平時上 課不會接觸到的磨練和學習 ,而當中我能夠了解到自己其實在 其他方面的價值和能力 ,從而提升了我的自信 .更可貴的是在 義工隊跟著各指導老師能夠學習很多人生道理和處事方法 ,而 當中黃健老師曾經教我的做人道理 ,我至今在大學和工作上都 仍然很受用 .

盧毓源

Mango 2006 年 希社

義工隊不像其他校隊或社團能參賽獲獎,有時候默默付出了 許多卻沒有直接的獎勵,但我相信我們所做的都是非常值得 的,我們看的、體驗的、得到的都會比別人多,而且或多或 少能感染到其他人,希望義工隊的師弟師妹們在學校發揚助 人為樂的精神,離開學校後也要繼續延續這份熱誠和愛心, 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份愛,哪怕只是一點點。

69


2007~2008 年

加入年份

溫曉慧

林思余

周綺雯

蕭可晴 年 翹社 Dolphin 2007

當年是因為我哥而加入義工隊 但我到現在都未曾後悔過加入 , 了義工隊 充 , 實了我中學的生活 而 , 且讓我有了目標。義工隊 讓我為人生定下了一個目標 以 , 前從未去認真想過自己喜歡做 甚麼 但 , 參加了義工隊後 慢 , 慢發現到自己對這方面的興趣 , 同時亦都是我的夢想。

年 軒社 Ally 2007

年 卓社 Amelia 2007

希望義工隊各隊員都能從各項義務工作得到反省和學習的機 會,繼續本着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去關心身邊的事物。 在義工隊期間參與的各項義務活動不僅讓我認識到團體精神的 重要,也讓我了解到社會上各個階層的需要,擴悶視野之餘亦 變得更會關心別人,更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

黃美慧

加入義工隊,可以在課餘時間,發揮個人所長,既可認識新朋 友,擴閣生活圈子,亦能充實自己,加強個人身心發展。義工 工作,使我對社會服務有進一步認識,確定了我的人生目標。

年 卓社 Lsu Lam 2007

年 雋社慧 2007

年 軒社 Unun 2007 記得第一次到老人院舍探訪時,我們是走到他們居住的地方和 他們談天,起初是很害怕冷場的氣氛,但他們會主動和我們談 天,甚至跟我們說年輕時的經歷,會給他們不捨得吃的餅乾給 我們,最令我感動的是臨別的時候,她握著我的手跟我說很高 興我今天來探望他們。從來都不知道自己付出的微不足道是可 以令到他人心靈得到滿足。

劉錦盈

做小隊隊長是我一直的願望 ,義工隊令我在人生中第一次擁有 自己的團隊 ,在中學的時期已經學習到團隊相處的技巧和培養 領導才能。

溫溫

最難忘的經歷是義工隊記錄住我一個成長的過程,初初加入的 一位小學生,變成了今天的副領隊,是不可思議的。

70


馬佩瑩

Anita 2007 年 迪社

難忘回憶是成為小隊隊長,學了很多,例如統籌一個活動等 等。而且希望義工隊能夠一直平穩發展下去,給學生帶來不 同類型的活動及學習機會。

梁穎聰

阿聰 2008 年 軒社

看到近幾年義工隊的發展真的很自豪,也自豪自己曾是培正 義工隊的一份子,義工隊的學弟妹要加油啊,你們學到的絕 對比你們想像中的多 !!! 希望你們一齊為這個義工隊的精神 一齊承傳下去 ~~fighting

徐孜

徐豬 2008 年 迪社

有幸成為義工隊管理小組的一份子,所以除了能參與一般的 校內或校外服務之外,更會參與到其他有關行政方面的事 情,而這些經驗對於我來說是十分寶貴;也因為老師對我們 要求高,令我在做人處事方面更為嚴謹。

金章 希 " 望我們能成為你 們前進的道路。 "

崔穎瑜

2008 年 翹社

看到近幾年義工隊的發展真的很自豪,也自豪自己曾是培正 義工隊的一份子,義工隊的學弟妹要加油啊,你們學到的絕 對比你們想像中的多 !!! 希望你們一齊為這個義工隊的精神 一齊承傳下去 ~~fighting

鄧麗緩

緩姐 2008 年 迪社

可以嘗試很多事情 , 中學生涯幾乎沒有值得紀念的事 , 義工 隊的活動給了我難得的回憶。

71


鄧詠心

Elsa 2009 年 卓社

有幸成為義工隊管理小組的一份子,所以除了能參與一般的 校內或校外服務之外,更會參與到其他有關行政方面的事 情,而這些經驗對於我來說是十分寶貴。

梁嘉卿

最難忘的經歷是參與 2011 年的台灣社福機構考察活動。該次活 動讓我有許多第一次的體驗,與身心障礙人士交流,改變了我 以往對他們的看法。

2009 年

年 翹社 Erica 2009

何芷君

年 卓社 Fish 2009

年 翹社 2009

除了在參加活動期間能夠認識到一些機構 , 與小朋友或老人 家互動外 , 我認為義工隊更能訓練到我們籌備活動的能力和 團隊精神 , 而且這些對於我們將來在大學 , 甚至工作都十分 有用 , 因為每次策劃活動時都大家都需要討論 , 分工 , 做計 劃書時要考慮很多細節 , 必須再三修改 , 這次訓練都令我們 做事變得更細心 , 更著重大家的合作並互相學習 .

盧皓瑜

巨敏敏

72

Esther 2009 年 卓社

參 加 貴 州 扶 貧 是 我 最 難 忘 的 經 歷 .因 為 從 設 計 活 動 計 劃 書 ,準 備 物 資 分 , 享會等所有事 情 都 是 我 們 自 己 負 責 和 設 計 ,從 中 學 到 很 多 課 本 以 外 的 知 識 和 不 同 的 經 驗 ,最 重 要 的 是 認識自己隊友然後大家培養出深厚的感情 .

張麗敏

最難忘回憶誓必是作為籌劃人所參加的 2013 年夏天的之義工隊 智慧鐵人競賽。難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只有總副領隊三人 為全義工隊包括小隊隊長在內設計一個競賽形式的活動,過程 中遇到無數的難題,比起過往在義工隊中參與過的更加艱巨, 而最後活動雖然沒有完美地按計劃進行,亦稍有不足之處,但 同學們仍給予我們體諒和鼓勵,此次亦是我用盡全力準備的活 動,故此特別難忘。

顧樂恩

加入年份

Sherry 2009 年 卓社

義工隊是校內一個性質與別不同的社團。也許義工隊的活動 沒有像球類活動般有比賽,競爭和勝利的刺激感,但其實義 工隊的活動更注重的是學生們個人內在的培養。現在的義工 隊,相較起兩年前的其實有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讓學生們在 各方面學習以及發揮所長。希望各位現任以及將來有意加入 義工隊的同學們能珍惜和認真對待每個參與和學習的機會, 學到的知識和經驗是自己的 :) 再者,感謝 IRENE 和阿健多 年來的努力和付出,讓義工隊在短短幾年間有著如今的發展 和規模,要繼續加油努力呀!!


2010 年 雋社

區智傑

Jacky 2010 年 雋社

八年來,義工隊不斷蓬勃發展。除了在人數上的增長外,常 規、非常規工作和交流探訪活動漸趨多元化,我們都有目共 睹。最近一年,義工隊成功和明暉護養院合作,設立第一個 走出學校的常規工作,我認為是義工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 碑,希望義工隊未來也能繼續和更多校外機構合作。

2010 年 王仁曼 曼仁王 年 卓社 2010

感謝義工隊給我的不同機會,令我擴闊自己的 視野。希望義工隊能獲得更多教青局的資助, 令更多學生有機會體驗更多,繼續以點帶線來 影響身邊所有人。

林雪穎

年 卓社 Alice 2010

對我來說,義工隊是令我成長的地方,透 過各個參訪、交流以及隊內各類型活動, 我認識了不同年級的同學,擴闊了朋友圈 子,更開闊我的眼界。義工隊的經驗絕對 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吳珈瑩

這幾年在義工隊的時間讓我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和事,學習到很 多處理事情和待人接物之道,對我最大的影響相信是讓我發現自 己真的很喜歡與小朋友相處,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興趣。以前每個 星 期 的 中 午 都 會 以「 BB 天 使 」 和「 大 哥 哥 大 姐 姐 」 的 身 份 進 入 幼稚園和小學的課室,幫助老師照顧中午托管班的小 BB 和跟中 午在學校的小學生玩耍,這是我在中午最期待的時光。從這小小 的工作中讓我發覺自己很享受與小朋友相處的工作,所以現在在 大學也是讀相關的科目,希望將來可以從事相關的工作。

李瑋陞

Tiffany 2010 年 哲社

透過做不同的常規工作以及探訪過不同的地方,我明白到原 來我們平日經常掛在嘴邊的幫助人,其實是有很多不同方 法,有時候更需做不同的嘗試,並不只是紙上談兵。通常這 樣的實踐所學到的知識,是課堂外學到的寶貴一課。

回憶將成為印記,並轉化為 我們前進的動力。 73


馮梓恩

Iris 2011 年 卓社

最難忘回憶為參加大哥哥大姐姐和校園說故事。令我認識到 小孩子的心理和看到難得純真的天性。雖然小孩還小。但他 們已懂得大道理。還有的是過了幾年,還有位小妹妹空閒時 打給我聯絡,會關心對方。

周展鋒

阿 Rex 2011 年 雋社

「非以役人 , 乃役於人」 令我明白了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 實也是在進步和幫助自己

後輩級 ?! 74

加入年份 2011~2012 年

羅潔盈

Leng 2011 年 卓社

當初加入純粹因為可以同小朋友玩下 , 打發時間 , 但之後發 現原來其實義工隊除左同小朋友玩之外仲有好多其他活動 , 慢慢變得更加投入。

徐穎彤

水奶 2012 年 雋社

最難忘的回憶是做常規工作 BB 天使,當小朋友記得你的名 字會感到好開心,而且佢地又非常得意可愛 ! 最後一天離別 時,幾乎全部小朋友擁過來攬住我,那一刻好開心 !

夏曉榕

Mandy 2011 年 哲社

我最難忘的經歷必定是有幸在第六屆和第七屆嘉許典禮能夠 擔任司儀 , 我從小都是一個比較膽小 , 不善於在人前表現的 人 , 而這一次做司儀的經歷 , 令我有所轉變 , 使我開始變得 大膽 , 不再因為要向著一大班人說話而感到擔心 .


75


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 2011 年

76 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 2012 年


第一屆 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

77 澳門培正中學義工隊智慧鐵人賽 2013 年


編者的話 大家好,我是第三屆義工隊管理小組成員馮朗祺,本次有幸為 " 學生德 育小組工作回顧特刊 " 進行排版與整合的工作,感到十分高興。 雖然我已畢業數年,眼見義工隊從以前幾十人的社團,發展為今時今日 過百人的龐大社團,並且各方各面都大幅度地完善架構與運作,並一步 一步地成長,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 在排版的過程中,回看義工隊金章級隊員的感言,大家都從義工隊這個 大家庭中獲得很多。通過義工隊,讓大家能夠接觸並學習更多方面的事 物,擴闊你的眼界,哪怕只有一點點,只要義工隊能夠讓你獲得東西, 我相信社工和老師們辛勞地為大家規劃事情也會感到十分值得。 " 燃亮自己,燃亮別人。" "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馮朗祺 敬上


鳴謝︰ 協助完成各項數據收集、製作、整理和提供照片的師生們

出版︰

贊助︰


作者︰ 義工隊學生德育小組 顧問︰ 王桂芬老師﹑李艷琪老師﹑黃健老師 出版︰ 排版︰ 馮朗祺 電繪插圖︰ 黃淑凝

2014 年

通訊︰ 澳門高士德大馬路七號

http://students.puiching.edu.mo/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