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秋季號
1
目錄CONTENT 3
15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
8
Entertainment And Politics
總編的話 EDITORIAL NOTE
9
回顧 Glance
9 11 12 14
飲水思⋯⋯鉛 ? 兩岸回顧 Global News Glance with a comic
16 幽「政」一默:談幽默在政 治言論的定位 28 狹義與廣義:左中右眼中的 消費社運 41 自處的藝術和政治
47
投稿 submissions
48 「伊斯蘭國」有否免於被別 國軍事干涉的權利? 50 一台拙劣的戲 52 傘後區選形勢不容樂觀 54 Jeremy Corbyn: In Context
2015 秋季號
副校長任命風波—— 院校管治的隱憂與前路 陳文敏事件特別報導 香港大學百年基業,於國際享負盛名,卻因一次副校任命,聲譽毀於一旦。副 校長(學術人事及資源)一職懸空多時,陳文敏教授經物色委員會嚴格遴選成 為唯一候選人,卻淪為政治鬥爭的箭靶。港大前路、本港學術自由、院校自主, 岌岌可危。這次事件揭露了現時港大校委會組成的弊端,甚至《大學條例》根本 的漏洞,等等。今期《政萃》希望透過引用前港大副校長、港大教育學院榮休教 授程介明一篇早前刊於《信報》的文章當中部分的觀點,對比其他海外院校之校 委會組成制度,及整理各界對後續行動之意見,為各位讀者提供更全面的總結。
「一位深受尊敬的學者,接受邀請、按照程序、申 請一個學術行政職位,卻在委任程序接近完成的階 段,捲入一場莫須有的政治風波,被無辜擺上桌 面,任由揶揄,成為各方鬥爭的犧牲品,這是港大 的悲劇,也是香港的悲劇。」(程介明,2015) 資料來源: 《誰也幫不下,誰也不會贏!》/程介明 (信報財經新聞,A21,2015 年 10 月 6 日) 《大學條例──大學的基石抑或暗箭?》/法政匯思(評台,2015 年 7 月 14 日) 《再蹉跎、再猶豫,港大必然倒下!》/韓連山(獨立媒體,2015 年 10 月 11 日) 《【副校任命】陳祖為預警 整頓港大的第二波是⋯》(蘋果日報,2015 年 10 月 8 日) 《請 12 位港大校委辭職》/王永平(am730,2015 年 10 月 2 日) 香港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官方網站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Facebook 專頁
3
程介明
港大政政 政萃
前港大副校長、港大教育學院榮休教授
物色過程嚴謹
校委會不宜評價
籲向社會交代
校委會不應迴避
政治介入任命
性質乃前所未有
校委荒言連篇
扮小丑自曝其短
「按照程序的設計,物色委員會是從專業、學術、經驗等各方面篩選候 選人,然後提出推薦。這個過程是非常嚴格的。校務委員會當然有權否 決推薦,因為校務委員會是大學與社會的介面,它可以有專業、學術、 經驗以外的考慮;但是校務委員會不會扮演一個超級學者的角色,從專 業和學術的角度,來評價或者推翻物色委員會的評價,否則,那是對大 學的學術尊嚴的最大侮辱。」
「此次委任不成功,校務委員會的確須予社會一個合理的解釋。在社會 極度關注之下,『大學的長遠利益』這種說法,就很難交代了。社會上 的意見很分歧,但是不論站在分歧的哪一方,有一點是共同的:這次的 委任,是一個政治事件。校委會應該對於這一點,有一個表態,而不是 迴避,這才能維護大學的尊嚴。如何表態,表態又會有什麼後果,那是 校委會必須承擔的,不能用迴避來代替。」
「風波,是一場政治風波。香港從來沒有因為學者的政治傾向,而影響 其聘用或者委任。現任各大學的領導,包括校長,不乏政治立場鮮明的 人物,但是從來沒有人擔心他們領導的學校,會變成『愛國學校』或者 『泛民基地』。這是香港長年建設下來的專業精神,香港人覺得是一種 難得的優勢。因此,這場風波的性質,在香港是前所未有的。」 「9 月會議以後的餘波是還有不少人咬着『學術』問題不放。明明是政 治因素,卻偏偏要說成當事人一錢不值,不少人因此出了洋相,扮了小 丑,暴露了無知,也敗壞了自己的聲譽。」 4
2015 秋季號
環顧歐美著名學府,著名大學的管理及決策機關之師生比例 較大,校外人士佔少數,與港大校委會現時的組成正好相反。
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院校自主。首先,校監是由校友 與教職員投票選出,亦需持有該校學位。校監雖為大學之首,但只屬榮 譽性質,一般不會干涉大學行政。再者,校委會(The Council)的作 用是處理學校行政和學院之間的事務。當中的組成只有 4 名外間委任人 士,多達 16 名委員是由教職員投票選出,另外亦有 3 名學生代表。
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的校董會(The Yale Corporation)主要由校長與耶魯學院院士 所組成,為大學管理和政策制定之機關。相比其他院校,校董會規模較 小,在大學管治之中亦扮演較積極的角色。校董會有 10 名耶魯大學學 院院長以及 6 名校友代表,但同時亦有校外人士加入校董會,以保學校 行政的透明度。另外,大學位於康乃狄克州,故該州之州長及副州長為 當然校董,但當然校董只佔 19 席之中的 2 席。
香港大學
劍橋大學 耶魯大學
校外人士 4位
2位
14 位
校內人士 21 位
10 位
17 位
各院校之校委會成員比例
「放眼英國首屈全球的名校,如牛津及劍橋大學。要成為校監,原來只有一 個條件,就是參選人必須為該校學位持有人,經提名後由選舉產生。選民包 括所有校友會成員,當真是絕無小圈子成份,如假包換的「真普選」。且當 選的校監並無實權,只是名譽上的一校之長。香港是否還要默守眼前這些不 合時宜的《大學條例》?」
梁麗幗
前港大學生會會長
5
港大政政 政萃
IT IS JUST THE BEGINNING.
「很多人擔心副校任命是整頓高等院校的第一波,我認為需要警覺。第二波 就是誰當下屆校委會主席,他會以甚麼心態管治。另外親中報章已批評校長, 我擔心通過政治輿論批評,接著校委會配合會拉倒,這波及日常的行政高層, 那真的很危險。」
陳祖為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公開交代因由
檢討校委會之組成
「第一,校委要公開交待,糾正錯誤。第二,檢討校委會的組成及運作。 2003 年的檢討報告建議 5 年一檢討,上次檢討已是 2009 年,加上今次 事件,審視校委會變得更有逼切性,當中包括其構成方法、人數、校監 角色等,而現時外來的校委成員確實過多。」
陳祖為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檢討大學條例
保障院校自主
大專修例公投
聯校商議出路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認為應檢討現行的大學條例,並修訂有關行政長 官的權力及校董會架構的條文,加強對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的保障。方 向包括: • 行政長官應否兼任各院校的校監或監督 • 削減或取消由行政長官委任的校董會席位 • 引入更多的師生代表,包括學院院長、職員校董、學生校董等 • 增加校監行使權力時的透明度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將會聯同各間大專院校之學生會在校內舉辦「大專修 例公投」,依據各校會章正式程序啟動公投,凝聚學生共識,修改大學 條例中授予政權不合理的權力。修改大學條例的方向將會是廢除特首校 監必然制、增加校董會及校委會校內人士的比例、增加學生校董等,以 達致員生共治、學術自主的願景。各院校學生會亦陸續展開宣傳工作以 及學生大會,與學生共議未來行動。
6
2015 秋季號
無懼政治打壓
決意罷課罷教
「我們唯一的有效武器,就是罷課罷教!不要再懼怕學業受阻,不要再 考量飯碗升遷問題,這場關鍵戰役,必須乘勝追擊,再蹉跎,再猶豫, 港大這座『淪陷中的保壘』必然倒下!即使能畢業,能保飯碗,也只是 共產專制政權下的附庸,害了自己,害了兒孫,遺憾萬年。」
韓連山
「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若真顧全大局
校委應即辭職
「港大校委是受託人,不是港大的老闆,更不是某權力的奴僕。事到如 今,假如這 12 位校委真的是以港大的長遠、最大以至即時利益著想, 他們應該體現真心愛港大的偉大情操,立即辭去校委職位。這樣做會讓 校委會有個新班子帶領港大重新上路。」
王永平
前教育統籌局局長
程介明教授在信報文章中指出現時本港面對來自中國的政治 衝擊,不能單單用抗爭解決。而本港一直運行的程序和機制, 正正是本港法治的體現,亦是公認的優勢。 「香港正在而且將會不斷受到內地思路(或曰政治文化)的挑戰。筆者 會把這看成是文化差異的必然,不是簡單地用「抗爭」思維就能解決。 這些挑戰,衝擊的不是具體決策的結果(比如說,委任誰),而是決策 的程序;而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在紛紜的利益與意見 之中,決策過程是唯一足以包容多元思想、維持社會穩定的要素。經濟 形態,決定她的社會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香港的法治,是大家 公認的優勢,原因在此。 這一點,在奉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裏面,一時是不容易理解的。 類似港大風波的事件,一定還會不斷發生。香港的一整套運行的程序與 機制,得來不易,受到外來的政治衝擊之時,是保護這些程序與機制, 還是摧毀這些程序與機制?這是我們現在必須面對的。 像港大校委會,假如摧毀了她的機制,即等於打開大門,讓各種政治勢 力肆無忌憚地操縱校務決策。不少聲音說要改革,那不是摧毀的藉口, 但是「摧毀」似乎是目前反對者的主要意向。在沒有改革方向以前,就 把她搗碎,後果不堪設想。」
7
港大政政 政萃
總 編 的 話
如今紛亂不休的政局下,當權者打著「改善民生、發展經 濟」的旗號,暗地裡逐步蠶食制度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 在關乎民生的議題上推卸責任、遲遲拖延問題、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一切都令本應欣欣向榮的社會變得烏煙瘴氣。 今期《政萃》嘗試把隨時間流逝但值得大家回顧展望的事 件記下來,為時代作一個見證。除了總結陳文敏教授一事, 了解連篇謬論背後,事件對制度和價值的衝擊,亦會從不 同向度回顧擾攘多時、至今仍未圓滿解決的鉛水事件。 雨傘運動過去一年多,加上連串荒謬絕倫的事件,令不少 港人疲倦不堪,無力感甚大。如何令政治議題重新得到大 眾關注一直是焦點之一。資訊爆炸的年代之下,為了令議 題更加引人注目,不少傳媒工作者嘗試輔以幽默,將嚴肅 的時政議題帶進群眾。政治娛樂化是否大勢所趨?市民又 有否因此而提高對時政的關注?另一邊廂,不少機構以社 運作題材,售賣與不同社運相關之周邊商品,希望引起關 注討論,收「深耕細作」之效,引來本土派人士口中的「消 費」社運之嫌。這個現象是否毀譽參半?同時間我們留意 到社會更趨政治化的大環境之下,不少藝人或公眾人物的 言行都會跟政治扯上關係,他們的自處變得日益困難。公 眾人物在時下政治氣候所面對著的是什麼挑戰和掙扎?今 期「娛政在弦」的專題將首次以一問多答的方式,就著同 一議題專訪不同界別之人士,一共十位受訪者,嘗試立體 多導向地逐一詳細探討。
來到任期內最後一本的《政萃》,在此僅代表學會向眾多 受訪者、投稿同學、編輯的支持致以由衷的謝意。編採過 程所面對的困難得以迎刃而解,更是有賴編委會核心成員 一直以來的配合。出版工作最令人鼓舞的,是見證製成品 流傳後的迴響,這亦是推動出版工作更上一層樓的原動力。 最後,本人衷心希望《政萃》春秋兩季曾經為各位帶來少 許的衝擊和啟發。 後會有期。 總編輯 邱可勝
2015 年 10 月 8
2015 秋季號
由今年七月起至今三個月,本港大部分公共屋邨、居屋、私人屋 苑、甚至教育機構被揭發食水含鉛量超標,引起大眾恐慌,市民 對公共行政信心動搖。政府自七月起推出一系列補救措施:水源 方面,陸續更換含鉛量超標的水喉部件,同時亦向部分受影響居 民派發樽裝水,安裝臨時供水系統及派出水車向居民供水;健康 影響方面,為居民免費驗血;解決根本問題方面,成立由水務署 帶領的專責小組,調查事件起因,與承建商商討補救措施。
飲水思 ......
鉛 ? 房委會
房委會鉛水小組向運輸及房屋局提交中 期報告,指出「鉛兇」為含鉛焊料,報 告批評房屋署、水務署監管不力,並提 出三項改善措施。三項措施包括將焊料 列入監督名單,焊料由總承建商統一採 購,並設登記機制。其次要求水務署向 樓宇發水紙前須驗鉛、鎘、鉻及鎳四種 金屬。第三是房署、水務署及承建商分 別用快速儀器抽樣檢驗。 此外,房委會投標小組舉行會議,決定 暫時不接受涉及公屋驗出食水含鉛量超 標的 4 間承建商工程,在 3 月至 9 月提 交的標書,包括保華、中國建築、瑞安 及有利。另外又將其中 3 間承建商從優 質承建商名單除名,意味他們日後可以 承造的公營房屋工程將減少。
立法會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對中期報告表示極度 失望,形容報告是「五無」:無真相、 無跟進、無時間表、無問責及無懲處, 提出成立專責小組,並引用權力及特權 條例調查,追究政府及承建商的責任。 惟議案在功能組別分組點票中遭否決。 另外,內務委員會就食水含鉛召開特別 會議,吳亮星提問水中含鉛是否人類延 年的基礎之一,要求政府回覆會否推動 科學研究,調查鉛對壽命的變化。林鄭 月娥聽後不禁發笑,指公職人員應多留 意身邊事物,叮囑在場議員無知就應該 慎言。有網民直斥:「吳亮星是否飲得 太多鉛水弄到腦袋有問題?」 9
政府
港大政政 政萃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在事件 中,「從來沒有迴避責任」,亦會按承 建商合約,及水務設施條例等追究承建 商或分判商。政府未來會研究修訂法例 或推出行政措施,完善制度。至於公屋 免租、減免水費等補償恩恤,政府需再 作研究,不可輕舉妄動。 她指,在食水含鉛事件中,看到泛政治 化的現象,又引用前人指「人到無求品 自高」,但她認為「官到無求膽自大」。 她強調,自己有膽承認制度有不足,有 膽指出事件被政治化的現象,有膽冒著 被批評護短的風險,為盡心盡力的公務 員討回公道。一直跟進事件的民主黨黃 碧雲形容林鄭月娥的發言具挑釁性,批 評她「膽生毛」,又指她「有膽但沒有 心肝」,並無將焦點放在追究官員責任 上。
醫學界
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 卓端:若「一生拉勻」計,飲用水的含 鉛量平均低於世衛標準,不會明顯威脅 健康。 「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醫生直言「幾 多鉛都不安全」。衞生署應用更科學的 方式向市民解釋,而不是簡單一句「拉 勻一世」,在此重大事件發生時,政府 如此解說只會令市民陷入恐慌,政府不 了解市民憂慮。黃質疑「拉勻一世飲」 論一說是否應從醫生口中說出。 10
建築界
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前會長李 智明質疑:「一條水喉有多少焊接點?」 他認為焊接點與水直接接觸的機會不 多,認為水中的鉛有機會來自水管及水 龍頭。有本港水龍頭銷售商指出,本港 入口不少內地的平價水龍頭,然而品質 參差。
幼童發展問題
逾百幼童被驗出血鉛量超標,衛生署早 前為血含鉛超標幼童進行發育及發展評 估,當中至少有 8 名小童被評為發展遲 緩。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不 排除 8 名確定發展遲緩的幼童當中,有 一部分小朋友在未發生事件前,已有遲 緩情況。
教育界
陸續有學校的食水樣本驗出含鉛量超 標,早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回應指應加 強教導學生正確飲水態度,例如「不可 以飲用未經過濾的食水」,被網民怒轟。 教育界亦有意見要求政府替全港學校驗 水,但吳克儉重申,政府期望集中資源 優先處理公屋,因學生並非長時間留在 學校,飲用校內食水,故不會為學校驗 水。有網民指責,教育局不知所謂,花 大量公帑推行國民教育及資助國內交流 團,卻不肯花分毫為學校驗水,罔顧學 生健康。
2015 秋季號
兩岸回顧
國民黨前榮譽主席連戰不顧民意赴北京閱兵引 起極大爭議;前副總統呂秀蓮等人到台灣高檢 署遞狀,告發連戰涉犯外患等罪,並籲檢方立 即限制連戰出境。國民黨內部對連戰閱兵有不 同看法。黨主席朱立倫昨表示,事件將交中央 考紀會和中常會討論如何處理。副主席郝龍斌 則稱,國民黨對此表示遺憾。民眾對此事反應 甚大,連戰更遭抗議民眾掟鞋。
2 0 1 5 . 0 9 .0 8
西藏拉薩以隆重儀式慶祝自治區成立 50 周年, 北京派出以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為團長的高規 格代表團參加紀念活動。代表團帶給西藏新一 輪大批援藏措施,涉數百億元人民幣,亦向民 眾派發中共五代領導畫像。當局希望藏民用此 取代達賴喇嘛畫像。但有分析指,習近平依然 沿用中共一貫經濟利益加高壓手段治藏,難緩 藏區緊張局勢。
習近平一向提倡「中國足球夢」,上任後力促 足球大改革。教育部近日公佈 2015 年 8,000 多間中小學校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 校及試點縣名單,預計投放大量經費在中小學 生的足球培訓、場地建設等。有內地網民批評 教育部搞「足球大躍進」,諷刺習近平「上有 所好」,教育部立即逢迎。
2 0 1 5. 1 0 .1 7
2 0 1 5.0 9.0 5
2 0 1 5.0 9.22
距離台灣總統大選只有三個月, 前國民黨總統 參選人洪秀柱,因「終極統一」言論而選情落 後。「終極統一」意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 和國現狀雖為分治的兩個政府,但未來將重新 統一為一個中國。國民黨最終通過廢止洪的參 選提名,又徵召黨主席朱立倫參選。洪對此無 法認同,但身為黨員惟有接受。而民進黨和台 聯立委日前向最高檢察署告發朱立倫,涉嫌違 反選舉罷免法中有關利誘候選人放棄參選的條 文,特偵組表示已把朱立倫等人列為被告,將 展開調查工作。 11
港大政政 政萃
12
2015 秋季號
13
港大政政 政萃
Glance with A comic
A
26-year-old gunman killed nine including his English professor at Umpqua Community College in Oregon where he was a student on 1 October 2015. In light of the landslide of mass shooting inci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seem to become numb about such tragedy.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even described such mass shootings ‘have become routine’. The gunman in the Oregon mass shooting was armed with six guns, all obtained legally through a federally licensed firearms dealer.
Credit: Chris Britt/Creators Syndicate Gun control has been debated for decades though consensus has not been reached in the country. It is criticised in the comic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legislators mourned the death of victims while did nothing to support gun control. Rather, they chose to protect the huge interested parties behind gun rights such as the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NRA) for their constant monetary donations to political parties. 14
春季號 2015 秋季號
15
港大政政 政萃
幽「政」一默: 談幽默在政治言論的定位 ──專訪陶傑、曾志豪及黃洋達
採訪 邱可勝、袁向凡、李詠文、陸凱俊 編輯 袁向凡、李詠文
在討論時政的時候,為求吸引大眾,傳媒工作者不時會輔以幽 默元素,令時政話題更吸引。譬如在美國,幽默論政的電視節 目與媒體不計其數,部分具影響力的更邀得美國總統客串節目, 把華盛頓政治透過輕鬆幽默的手法傳遍萬千觀眾。近年,政治 議題在社會廣泛流傳,不少媒體趁機把嚴肅議題娛樂化,引人 注目。究竟香港市民對政治娛樂化的接受能力有否提高?整個 媒體及娛樂行業是否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今期我們有幸邀得 三位幽默大師,他們分別是《光明頂》的陶傑先生、《頭條新聞》 的曾志豪先生以及《笑死朕》的黃洋達先生與我們作分享。
16
□ 幽默在政治傳播的作用
2015 秋季號
陶傑認為幽默可以「踢爆」假面具, 將政治入面的盤算、機心和謊言一語 道破。政客自嘲的方式尤其能令觀眾 引伸一些道理。
曾志豪則形容時事為「藥」,較為 「苦口」;他形容幽默為包裹藥品的 「糖衣」,他認為幽默令時事更加 「易入口」。他指出近年年輕人對政 治普遍比較冷感,而新興的「毛記電 視」,當中的幽默、諷刺的手法,就 使年輕人覺得「這種藥能夠下嚥」, 聽得入耳。相對而言,被開玩笑的政 客亦「嬲唔落」,很難為情。
▲ 黃洋達亦曾客串於毛記電視之節目。
對於幽默會否反客為主,曾志豪說很 難避免受眾會依賴幽默,而忽略事情 的本質,因人的本質好逸惡勞,不喜 歡嚴肅的東西。曾留意到近年各式各 樣的「懶人包」佈滿傳媒界,好像免 費報紙,就算是多嚴肅的話題都能 變成一分鐘的懶人包。他形容「懶人 包」為大眾化的快餐店,受眾若嫌不 夠,像吃不夠漢堡包,市面上一樣有 內容像飯盒般充足的長篇文章。曾指 每個社會都很類似,肯花時間了解時 政始終佔少數,慨嘆指唯有安慰自己 「懶人包」暫且是以難民為題,而不 是港姐。
黃洋達就覺得幽默感對溝通及傳訊 上非常重要,它能夠容易地引起大眾 的注意,令大眾以戲謔的角度去接 觸到事情。他指出恥笑是一件很「超 然」的事,是站在較高的位置去觀乎 整件事,而這很符合香港人的政治取 態:他們不太願意對社會不公義的事 表達憤怒,但當提及興建第三條機場 跑道的開支足以舉辦一個「火星計 劃」,他們就願意站在第三者的角度 去笑,去分享。 □ 比喻在幽默的作用
作為一個電台主持,曾志豪指比喻是 把事情具體地描述給受眾,他說節目 理應較通俗,迎合大眾,要「易入 口」,不可以「硬崩崩」。譬如最近 他在節目中提及早前警方篡改網頁 中六七暴動的字眼,他以網頁瀏覽器 的中「瀏覽紀錄」作比喻,問聽眾何 時會有意欲刪除記錄。接著便以丈夫 瀏覽「鹹網」,不欲讓妻子知悉,於 是把記錄刪去,只把例如「明報新聞 網」的「良好紀錄」留下的情節描繪 事件。這令聽眾明白到凡是需要刪除 的都是不欲讓別人知道的,只會留下 所謂的「良好記錄」。 大學修讀文學出身的陶傑則認為比 喻(metaphor)是文學寫作技巧的
▲ 陶傑向來敢言,多番發表惹火言論。
17
港大政政 政萃
一種,為最生動和容易吸收的方法, 將抽象的概念簡單化。他舉例說中國 著名作家錢鍾書,當外國的學者慕名 求訪,他託人說看他的作品就足夠 了,他推搪並說:「如果那隻蛋是 美味的,又何必執著去看那隻母雞 呢?」。陶指幽默是一種通俗、淺白 的邏輯,讓人一想就意會背後的意 思。他指伊索便是擅於運用比喻的高 手,他所著的寓言將人性險惡和社會 陷阱,用動物跟農村的故事來說明。 恩將仇報的意思,便是透過農夫在冬 天用自身體溫救回一條蛇,但蛇被救 後咬死農夫的故事解釋得一清二楚, 農夫與蛇的畫面和人物於當時不難 理解。他評論時事與政治的接觸面很 廣,更加要深入淺出,故需要用到比 喻。
是由頭到尾地講解一次民主黨在多 年來犯下什麼錯誤。當然這些資訊必 須要說的,但每一次都要徹頭徹尾的 說會太冗長,沒有人會仔細聆聽,而 比喻正正令事情簡單化。而對黃洋達 來說,比喻還有另一個作用:攻擊政 敵。他本身是參與政治的,所以很多 時候都會用到比喻為一種攻擊的方 法,對政敵的一個戲謔,加上花名及 更誇張的手法來表達一些舉動,讓大 家知道事情的荒誕和過分。
▲ 黃洋達與陳秀慧在節目中妙語橫生。
▲ 陶傑指政治正確侵犯言論自由。
作為網台主持人,黃洋達認為比喻能 更方便理解。為了令人容易消化事 情,他會把一些複雜艱澀的事情形象 化。例如他在 2011 年,把親建制及 在他角度上的偽民主派描述為負面 的意像,用「喪屍論」來解釋為何要 追擊偽民主派,來幫助大家消化。事 關這個追擊實在太複雜,別人未必知 道為何要在選舉中追擊在大家印象 中是支持民主的政黨,而唯一的方法
18
□ 幽默與政治正確
(political correctness)
陶傑指幽默不需理會政治正確,皆因 會幽默嘲諷某些人。如果按照現在不 必要的政治正確,在錢鍾書的例子, 他反問錢是否把知識分子貶為「母 雞」呢?他指西方常說最幸福的人生 是擁有「日本人的妻子、法國人的廚 子、 德國人的工程師」,當中鮮明 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不能說是 標籤、歧視,而是對生活文化的長期 歸納,形象化地概括各國人民。他說
2015 秋季號
現時的人「越來越小器」,假借弱勢 社群、人權平等,「乜都唔俾講」, 他續指社會各群體若有胸襟,應該會 接納這些描述。倘若動輒便說冒犯了 某種族或職業,豈止是沒有幽默,更 是沒有言論自由。
當被問及會否收回早前對難民的惹 火言論,陶指他說的不是「激進」, 而是常識,並指言論出台十日之後, 事實便證明他是對的,因為德國總理 已經開腔表示負荷不了難民的不斷 湧入。他接著打了一個比方,有兩口 子,丈夫是牧師,妻子是廚師,他們 於心不忍,決定接納難民,妻子也會 說「唔夠餸」,拒絕接受更多難民。 這並不是因為她是法西斯主義者或 者冷血,而只是善意提醒身為牧師 的丈夫而已。他反問我們會否標籤 妻子作「激進」。回應早前在大氣 電波呼籲意大利教父與難民打巷戰, 陶傑指他只是說如果伊斯蘭國混入 難民群,就會「以毒攻毒」,在街頭 發生巷戰。他只是構思很有機會發生 (likely)的戲劇性場面(dramatic situation),並希望製造娛樂性。 但他明言幽默亦有界線,是為有品味 (有「taste」)的嘲諷,絕不把殘障、 貧窮、種族膚色等來說笑。
▲ 難民潮在歐洲引起熱烈的道德爭議。
曾志豪說凡是政治正確就會四平八 穩,很難幽默。他說他只會衡量「好 唔好笑」,政治正確的考慮就較為 少。雖然如此,歷屆《頭條新聞》的 編輯和他也是有底線的,他歸納出兩
▲ 曾志豪與吳志森於《頭條新聞》中 「串」盡時局。
個大原則。第一,他不會取笑人先天 的層面,他解釋香港電台始終為主流 傳媒,尤其身體缺陷更是絕口不提。 此外,例如老弱關寡,亦不會拿來說 笑。這是否應用到新移民、少數族 裔?他坦言這是頗尷尬的話題,很 視乎創作人本身的立場。就他而言, 新移民的確有其可憐之處,一定會留 有一手。第二,視乎被說笑的對象是 不是有權勢的人。如果是政府官員, 幽默與諷刺就很少留手;如果是普通 人,例如「懷仔」和「巴士阿叔」, 只不過偶有失言,他會顧慮取笑的力 度。當被問及陶傑早前對於難民的惹 火言論,曾志豪指滑稽地說與政府官 員打巷戰是幽默,與難民打巷戰當作 笑話則叫「刻薄」。
黃洋達覺得幽默並非一定要政治正 確,因為這是個專制的想法,但是利 用一些難以忘懷的傷痛,例如是戰爭 的死難者或是悲劇中犧牲的人來創 19
港大政政 政萃
作笑話,就是一種惡俗的笑話,並不 有趣。就算在創作方法而言都會有界 線,他指出笑話的一個方程式:「笑 話(comedy)=悲劇(tragedy) +時間(times)」。一個悲劇經過 時間的沉澱和消化會變成笑話,前設 是那個悲劇是可以忘懷、淡化及沉澱 的。但是某類悲劇是不能沉澱的,例 如是納粹的集中營、九一一死難者及 汶川地震的死者。所以汶川地震中巡 視災區的溫家寶可以取笑,但對其死 難者就一定要尊重,其死難的悲痛是 經歷多久的時間都沉澱不到的。他認 為在創作上來說,這並不涉及政治正 確與否的問題,但必須考慮同理心及 普世的人道價值。如果沒有了這些考 慮,這會是一個惡俗的表演。 □ 幽默需不需要運用到粗言?
黃洋達認為粗言本質上與幽默並無 關係,因為笑話有趣與否視乎是否在 意料之外。他指出笑話必然是牽涉意 料之外的狀況或禁忌,例如一個牧師 在祈禱時因說錯了禱文而衝口而出 說了一句髒話,現場信徒很容易便笑 出來。前提是你沒聽過,或一般來說 不會這樣做,那件事就會有喜感,就 正如突外其來的粗口。但這慢慢就會 沒有喜感了,因為慢慢經過時間的消 化,你便覺得每個人都說粗言穢語, 並不出奇,這個時候不說髒話反而更 有趣。
言當做「調味料」、「味精」來達至 喜劇效果。他指幽默最高境界其實是 「罵人不帶髒字」,譬如美國傳媒最 喜歡嘲笑前總統布殊,當眾指著一頭 驢並說「你兄弟喎」,取笑布殊經常 失言。
陶傑指幽默的層次遠遠比滑 稽(funny) 為 高, 並 說 喜 劇 (comdey)跟鬧劇 (farce)有著 莫大的分別。男扮女裝、粗言只是鬧 劇,只是「一炮過」,再做就不可笑 了。相反,幽默的本質是不重複的 (unrepetitive), 用 上 不 同 方 式 來呈現某個主題。他慨嘆現今觀眾買 票入場聽演員說粗言的現象,令人莫 名其妙。但陶指粗言諧音則是例外, 是幽默的一種。 他指莎士比亞的戲劇經常都會玩弄 諧 音,「lie」 便 是 一 例, 因 這 字 可 以解作說謊亦可以解作躺下。他指香 港人認為把粗言當作幽默沒有問題, 於英國人而言則是墮落。他引伸說
曾 志 豪 指 把 粗 言 當 作 幽 默 很「 低 手」,續指粗言只會在很壓抑的情況 下說出來才有幽默的效果。他說黃子 華一百場「棟篤笑」,只有一兩場會 用到粗言穢語,都只不過是覆述捱罵 ▲ 陶傑指要理解幽默,需先明白英國文 的經過。只有「低手」才會動輒把粗 化。 20
2015 秋季號
幽默視乎文化,雖則文化無分高等、 低等,但必須要承認文化是不同的。 他打個比方,指「打死」法國人也跳 不出「大媽舞」,並說「對不起,不 覺得漂亮」來形容,進而並解釋自己 為何深受讀者歡迎,是因為他們「鵪 春」、不夠膽量把心底話說出來,而 他是最敢言的,全因他有言論自由(I have a right to say that)。
知道讚頌(eulogise)。
對於有人批評他「當女性玩物來觀 賞」,陶表示只能慨嘆他們讀書少, 不求甚解。他引用《紅樓夢》中形容 賈寶玉為「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 處似弱柳扶風。」他反問柳、花是不 是物件,而曹雪芹又是否「物化」賈 氏?若被批評「物化」,陶指還要物 化多些,即使錄音室外滿佈婦權分子 等抗議,他都會這樣說。作為才子, 被問形容女性胸部為「飛彈」是否恰 當,他認為自己只是用文字,稱讚女 性婀娜多姿的身材,更何況飛彈是攻 擊性武器,代表勇武、陽剛,何來貶 低女性的意思。
▲ 早前本土派人士發起反「大媽舞」示 威,釀成流血衝突。 □ 人身攻擊是幽默的「雙刃劍」?
陶傑指標籤(name-calling)絕對不 ▲ 陶傑曾於一篇文章形容中國女兵方陣 是幽默,因幽默是間接的,甚至不 的胸部「像個個䭾着一對飛彈」,飛彈 應用極端的形容詞。被問及在節目 隨時準備向白宮發射。 中他說「棒打左膠」算不算是標籤 (name-calling),陶指「棒打」這 黃洋達認為在沒有任何前設考慮的 個標籤不是在對話中謾罵,而是用最 情況下,人身攻擊必然是錯的,但是 低限度的字眼去表達對某一種論調 很多時候,幽默及針對某些人的戲謔 的批判。陶說「左膠」的政治正確壓 是在誇大它的荒謬之處或缺陷,所以 制言論自由,類似中世紀宗教裁判的 它必然會涉及到人身攻擊。意思是 主流。即使在英國,也有很多傳媒抗 人身攻擊達到幽默是跟講粗口一樣, 議指這思潮慢慢侵蝕言論自由。當被 嚴肅地評論講粗口正確與否,那一定 問及他的作品經常仔細地形容女性 是錯的,但是說笑話其實有時是「遇 胴體會否「物化」女性,他指自己不 神殺神,遇佛殺佛的」:為了「好 知 物 化(objectise) 這 個 詞 彙, 只 笑」,願意背負所有罪名,什麼都顧 21
港大政政 政萃
不了,而問題在於你能否承擔。而另 一個關鍵在於人身攻擊這個人能不 能得到社會的認同,他曾經說笑過泛 民為「飯民」,之前黃毓民笑梁振英 為「689」,當中的含意十分粗俗, 但是「689」一詞受社會大眾認可, 所以人身攻擊恰當與否沒有一個絕 對的標準,這視乎社會整體的看法, 社會接受與否,而且恰當的標準是隨 ▲ 田北俊議員譏諷於政改表決中離場的 時代而改變。 議員。 曾志豪指人身攻擊便不幽默,因幽默 是「嬲完仲要笑得出」。田北俊的 「豬」言論是不會讓人怒氣衝冠的。 反而泛民不夠幽默,形容梁振英為 「狼」,過於形象化。曾指幽默是留 有餘地,讓人有解讀空間。他舉例 說若有人提出不如下午茶時段才吃 午飯,自作聰明,你就可以回應「真 係人不可貌相,你咁都識諗」,那就 可以給人有想象空間。他指外國尺度 較大,充滿就着種族、宗教議題的笑 話,香港相對而言是比較含蓄。另 外,他對電影《波叔出城》中的極度 政治不正確表達不滿,電影採用古舊 的方法來取笑同性戀者,雖然能引人
22
發笑,但他深信這個城市應有更高要 求。 □ 建制派缺乏幽默人才?
對於建制派人士普遍較為嚴肅,不諳 幽默之道,曾志豪說笑地指建制派的 幽默在於成為他的創作靈感。曾指建 制派普遍害怕開罪別人,不敢表露 個人意志,剛剛揣摩到「阿爺」的意 思,便要用自己的方法演繹,前思後 想還是保持沉默為妙。陶傑解釋說因 為建制派的根源(root)是極權政 府。 他引述 George Orwell 《1984》 裡面的國度,什麼都是嚴肅、鬥爭,
2015 秋季號
缺少自由、包容、想像力,幽默是絕 不會萌芽的。續說北韓是不會有幽 默,伊斯蘭國亦不會有幽默;相反 法國《查理周刊》和美國的 Woody Allen 便有。他指幽默代表自由、開 放,跟刻板、嚴肅相反,亦不要誤解 作代表紀律,應是壓抑、極權。
友」言論顯示出他有這個膽量形容同 事作「豬」,與其弟田北辰對比下更 是相映成趣。 曾指他不知曾俊華是 更上一層樓,還是辭官歸故里,踏入 官場多年,臨近歲晚,必定「清貨大 減價」,盡力表現幽默的一面。黃洋 達則認為兩人發表的言論之所以幽 默,是因為他們在反梁振英,在取笑 梁振英施政有問題的地方下才顯得 幽默,所以不是他們的身份反建制, 是他們的言論有反建制的原素。對於 曾、田的例子,陶傑相信關乎他們的 教育背景,因兩人曾到美國留洋讀 書,相比內地官員無半點幽默,證明 與教育背景有莫大關係。他指留學經 驗讓人「反應更快」以及受當地戲劇 電影所影響。
黃洋達認為幽默與反建制有著莫大 的關係,正如剛才所說,喜劇的原 素來自悲劇,在現今政治環境底下, 反對派會比較願意去承認現時的政 治局面是一個悲劇。而作為建制派, 他們並不願意去承認現時的政治局 面是一個悲劇,因為建制是負責歌頌 的。幽默的本質是反建制,那為何一 ▲ 黃洋達於《棟篤 笑死朕》中多番以 個笑話會惹笑呢?在於它挑戰某些 政界的刻板印象說笑。 禁忌,道出傳統建制的荒謬之處,幽 □ 黃洋達談刻板印象 默本身是挑戰現有約定俗成的認知 的一種態度,所以既建制又幽默是十 分困難的。 黃洋達表示自己的幽默中含有製造 刻板印象的元素,他認為刻板印象讓 曾志豪反例指田北俊、曾鈺成都很幽 人看到一件事的荒謬之處。他覺得某 默,皆因他們的共通點在於無畏無 種做法有問題,荒謬絕論,他便會為 懼。曾指幽默必然要開罪別人,但因 此加上一個荒謬的註腳。他舉出「左 兩位在陣營中的「超然」地位,「後 膠」在社運中唱歌及泛民飯盒會的兩 台硬」或者臨近退休,便能幽默。在 個事件作例。他曾恥笑「左膠」在每 政改一役,田北俊的「豬一樣的隊 一次的社運都是在尋找機會去唱《海 ●
23
港大政政 政萃
闊天空》,他們心裡的夢想根本是當 歌手,他們只不過是想透過社會運動 去聚集一班聽眾。當然這個不是真實 的全貌,黃只不過是把他們老是常出 現的行為套了一個刻板印象,而他 們唱歌的真正原因只有他們才知道, 他只是旁觀者。這當然只不過是欲透 過刻板印象,讓人看到箇中的荒謬之 處。另一個例子是泛民飯盒會,泛民 其實有一個共同的綱領,各個民主派 在選舉中有一個共識:爭取普選,於 是晉身立法會後便開了泛民飯盒會, 作用是讓大家在投票上達致共識,甚 至互相綑綁。但是商談完後,泛民主 派仍然是沒有投票共識的,那麼這個 飯盒會就只餘下飯盒,所以黃恥笑他 們每星期去飯盒會原來只是為了吃 飯盒,入立法會也志在找飯腳而已。 但這不是一個真實的表述,只是黃加 諸在泛民身上的刻板印象,放大其荒 謬之處,並讓大家找到其荒謬之處的 切入點。
▲ 泛民飯盒會部分成員
□ 陶傑談政治立場
陶傑認為沒有幽默感的人,會過於認 真地看待所有事,例如將民族主義及 愛國主義變成教條,「左膠」將開玩 24
笑變成挖苦。他指出人沒有對幽默感 的寬容,必定會越來越沒趣,越來越 繃緊,心理越來越狹窄,亦會累積越 來越多的憤怒,這些憤怒一旦控制不 住,就會變成專制極權。陶傑指出極
▲ 陶傑指幽默靈感來自中外文學與歷史
著作。
左和極右的人都不喜歡幽默,問題是 真理過一步就變謬誤。他表示自己 是個中庸之道的人,中間有時左傾、 右傾。用時鐘作比喻,這個世上沒有 人永遠是十二時正的,如果九時正是 極左,三時正是極右的話,他永遠是 十一時正至一時正;當整個社會都處 於九時正的位置(極左),十一時正 便變了極右;當整個社會位處於三時 正的地方(極右),十一時半也是極 左。所以他指出在納粹時期,他一 定是被剷除的對象;在毛澤東時期, 他又會是人民公敵。有些人說陶傑是 右翼的,而陶傑認為原因是他們在九 時正看十一時正;而在三時正看的, 就會說他是左派。他認為不論是左是 右,都不應該變成一種僵化的教條。
被指某些幽默涉及到性,陶傑指出提 及到性是其中一種包裝言論的方法,
2015 秋季號
▲ 陶傑坦言會把時事以性話題作包裝。
拿來開玩笑。當被問及自己在香港記 者協會籌款晚會的「棟篤笑」表演如 何與白宮的表演作比較時,曾志豪指 其實表演內容已是相當類近,他坦言 最大分別在於兩地的領導人。美國領 導人展示幽默是能力的一種,表現出 的急才與胸懷,是一種令人「加分」 的方法。他續指奧巴馬經常自嘲, 例如某名嘴退役時說要把他關起來, 來跟自己施政被抨擊來開玩笑。他指 自嘲的前提是自信,是一種把自己開 完玩笑後,別人都會給自己掌聲的胸 襟。而中國領導人並不善於表達自己 感情,其目無表情的面容,被當時訪 華的查理斯王子取笑說像「蠟像」一 樣。
因為性很普遍,很多人都會明白,並 覺得有趣。他強調自己並非道德潔淨 主義者。他經常用四種比喻,包括性 (繁殖)、食物(口腔)、森林(弱 肉強食的環境)及戰爭或黑社會(例 如油尖旺區),在中國人社會中這些 皆為較易明白的元素。 基於他的文 章受眾為蘋果日報的讀者,均為普羅 大眾,而不是哲學系學報的讀者,所 以必需用到淺白的比喻。他又舉出耶 穌講道的例子,耶穌說一顆種子埋在 地下後也是一顆種子,祂以農作品來 ▲ 曾志豪與柳俊江在記協晚會的棟篤笑 比喻是因為當時農作品在巴勒斯坦 表演 十分普遍。同樣道理,運用性的角度 作幽默是以簡單的比喻來說艱澀的 對於創作,曾志豪引述著名演員周星 道理,遷就大眾。 馳先生的一句「創作源於生活」。他 指最好的編劇都不能憑空創作,必定 □ 曾志豪談記協表演 要觀察社會發生什麼事。他以港鐵攜 帶樂器事件為例,他解釋社會的巨大 美國白宮記者協會每年都會舉行晚 反響是因為市民平時有留意車廂內 會,邀請美國時任總統、總統辦公室 大型物品如「水貨」,並拍下不少不 的核心成員與不同的傳媒工作者聚 少存照,才可以在事件發生後,拿出 首一堂。每年的重頭戲為娛樂界藝人 「關刀」、「床褥」的照片來抨擊港 在晚宴尾聲的「棟篤笑」表演,通常 鐵,製造幽默效果。曾表示通常會從 都會把過去一年的時事及傳媒生態 25
港大政政 政萃
比喻的方向開始,因為這種手法考驗 說故事的人明白時事的本質與否,例 如之前提及的刪除歷史,便要說書人 深諳事件爭議的根源。接著,他會運 用誇張的技巧,把荒謬的地方放大, 展示出若事情繼續的話,危害性會有 多大。曾解釋誇張有兩個層面,首先 是程度的誇張,其中一例便是取笑警 方認人的程序將會由被人認的「闔埋 眼」到認人「闔埋眼」;第二是擴大 應用範圍,應用到不同地方,例如斬 樹可以「求其斬」,殺校都可以「求
其殺」,把斬樹的程序不公義放到別 處,讓人意識事件的嚴重性。最後 才會動用「食字」的笑話,他指「食 字」笑話乃廣東文化特色,因廣東話 同音字比較多。但「食字」始終都是 屬於比較懶惰的做法,並沒有提供新 的角度去看待事件,所以他刻意避免 由「食字」的方向開始。最近的例子 是銅鑼灣的加租重災區不再叫「羅素 街」而是「羅雀街」,因那兒冷清得 「門可羅雀」。
幽 默 小 提 示
陶傑
“
26
多看英文書,因為上乘的英國小品必定 有幽默感,就算多嚴肅都會一定有笑點 (punchline)。 建 議 的 作 品 有《The Spectator》( 一本有上百年歷史的雜誌 ) 、 《Letter from America》( 作 者 為 Alistair Cooke)及 Bill Bryson 的作品。
”
2015 秋季號
“
黃洋達
思考笑話有一個方式,首先是搞笑的切入點,笑話永恆 的方程式:笑話(comedy)= 悲劇(tragedy)+ 時間 (times);嘗試跳出自己的文化、文明去看待一件事, 很容易便會發掘到事情有趣的地方。笑點是源由於很少 接觸一事,意料之外。例如有外國人會拍攝一群香港人 圍著垃圾筒吸煙(「打邊爐」),對此有感好奇、有趣, 他們在外國並不常見。所以多從外國人的角度去看周圍 的事物就會發掘到很多幽默之處。
”
曾志豪
“
《風騷快活人》有句口號是「搞笑要認真」,這句話雖然矛盾,但 是矛盾才「好笑」。沒有一個幽默的人可以信手拈來地說笑,只不 過是他認真地記下之前聽過笑,才可以一個一個笑話的「彈出來」。 幽默真的要很認真,我與拍檔是面紅耳赤地傾笑話的,不是嬉皮笑 臉的。此外,大家應該多加留意身邊發生的事,黃子華的「搵食姐, 犯法呀」與林海峰的「超低能、勁搞笑」之所以能成一時佳話,正 正因為我們每天都聽到很多次。不像我們「聽完就算」,他們有提 煉說話的精髓,多想背後的意思,製造幽默效果。
” 27
港大政政 政萃
狹義與廣義: 左中右眼中的消費社運 ──專訪黃毓民、賴卓彬、黃以恆、鄭司律及羅健熙 採訪 邱可勝、陸凱俊、朱善懷 編輯 陸凱俊
香港近年圍繞社會運動的討論不絕於耳,除了檢討多 年來不同社運模式的優劣,更有人提出消費社運的概 念。想必社會各界對該概念著實瞭解不多,是故覓得 身處政治光譜不同位置的人士與我等對談,他們分別 是普羅政治學苑立法會議員黃毓民議員、香港大學政 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助理教授賴卓彬博士、香港大 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黃以恆博士、工黨副 * 主席鄭司律先生以及民主黨副主席羅健熙先生。
28
* 羅健熙(民主黨)為 2015 年區議會選舉利東(二)選區之參選人,同區之參選人包括同區之參選人包括彭兆 基(民建聯)、鄧嘉樂(獨立)及蔡文龍(熱血公民)。
□ 甚麼是消費社運?
2015 秋季號
黃博士表示消費社運不是明確定義 (well-defined) 的 概 念, 它 在 國際政治及華文地方未曾出現,只 是一個香港本土創造出來的概念。 其中一個在國際政治學中比較接 近 的 概 念 是 政 治 消 費(political consumerism),即通過改變自己 的消費模式去爭取政治訴求,例如杯 葛某些產品或不光顧某些大商家。惟 與消費社運的概念未必相乎。簡單來 說,黃博士認為消費社運的消費一詞 有耗用的意思,一方面可以解作社會 運動裡出現有關於金錢或直接利益 的買賣行為,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透過 消費信念或支持,損耗了人們的精神 或時間及對社運的熱心和熱誠,從而 令到社會運動受損。
▲ 黃以恆博士
賴博士則從政治理論角度分析消費 社運,他強調在政治社會(political society),所有人均需要取得權力 的 來 源(sources of power) 才 可 表達訴求、參與政治。某些有若干社 會經濟地位的人很輕易便能取得權 力的來源,而在街頭發起社運和反對 社運的人,也同樣需要權力的來源。 故此,賴博士認為表面上被指為消費
社運和反對消費社運的人處事手法 不同,但其實兩者本質是一致的,均 是通過權力的來源來取得政治實力。
羅先生認為消費社運是很負面的用 詞,含意不外乎是傳統的「抽社運 水」,但這是一個抹殺他人努力和 功勞的污名化用辭,類似「左膠」和 「大中華膠」。羅強調自己從來不會 用這個詞語指罵他人,因為會為整個 民主進程帶來負面影響。與羅先生一 樣,鄭先生認為消費社運是一個負面 的用詞,亦是一個不準確的概念給予 左翼和右翼互相批評的藉口,但他不 認為現今的泛民和本土派均曾消費 社運。他認為政治、社運人士或組織 所販賣的商品或作出的舉動並沒有 政治訊息,又或與政治沒有關係的才 算是消費社運。
消費是動詞,黃議員繼而認為消費社 運有兩個意思。狹義來說是指賣方販 賣與社運相關的商品,買家則付出 金錢作交易,例如每年年宵販賣的 T 恤、書籍、杯子等等,本年初的年宵 亦有出售雨傘革命相關的產品。廣義 來說的消費社運則是濫用、玩弄和 「做膠」了一個具「神聖的目標、正 義的行動」。他指出泛民議員在雨傘 革命結束後一年還在立法會高舉黃 傘,便是在消費黃傘和運動,因為這 些「消費」並沒有實際作用,只是行 禮如儀。
29
港大政政 政萃
責的通常是社運界人士而非政黨人 士。例如新社運人士香蕉奶被人指責 集資一事,羅承認香蕉奶於雨傘運 被問及如何看待反對社運的人,賴 動中固然有其作用,但運動結束後 博士承認自己難以根據經驗性證據 他要如何發展他的事業是他的自由, (empirical evidence)來具體分析, 而支持他的人繼續會支持他,反對的 但他以網上一篇文章作論證,大意是 也一樣,惟不應指控某人借社運出碟 借《寄生獸》來形容本土派人士。本 土派人士的存在意義在於社運或民 主派人士做了一些所謂消費社運的 舉動後便出來批評攻擊,如果沒有社 運或民主派人士,本土派人士是不能 生存的。例如最近雨傘運動結束一週 年,學生領袖、社運人士和「佔中」 人士等先接受訪問,本土派人士隨即 ▲ 香蕉奶表示自己沒有消費雨傘運動。 回應和攻擊他們。當中的先後次序是 顯而易見的。賴博士認為在香港發起 和出名。羅亦以自己不喜歡「熱狗」 社運是「要人無人、要錢無錢、要關 為例,但只要有人支持熱血公民打擂 注無關注」,他以黃子華的名句「搵 臺、課金,他不會干預和有任何意 食姐,犯法呀?我想㗎?」來說明社 見,亦不見得有甚麼大問題。他認為 運人士面對現實情況的無奈。 政治立場不同可以批評,如民主黨就 經常被建制派和激進派批評,但不應 流於表面及口號式,應符合邏輯及具 充份理據。對於陳祖為教授日前於論 壇時撐起黃傘,羅健熙認為可能是因 為中午時分陽光太猛烈,而且正值論 題是雨傘一週年,故此陳教授才會打 傘。但羅補充,無論太陽有多猛烈, 假若要出席同類論壇,因為觀感問 題,他是不會打傘的。 □ 如何看待被指 為消費社運的人士?
▲ 賴卓彬博士
對於一些被指責為消費社運的人,羅 先生認為他們的舉動對社會運動的 推進或多或少帶來正面影響。而一些 被指控為消費社運的人其實亦不是 以賺取利潤為前提,因為發起社運是 需要經費的。他認為民主黨相對而言 較少被人標籤為消費社運,因為被指 30
黃議員指出自己在 2008 年開始擔任 立法會議員,一直推動議會抗爭,這 有別於以往的「和理非非」或在議 會投票後「呼天喚地表示功能組別 萬惡、民主最黑暗的一天」的方式。 他強調自己對泛民人士於 2003 年起 一直在選舉前爭取普選和真普選來 為自己拉票,獲市民支持了 20 多年 卻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成果的套路感
2015 秋季號
到憤怒和無奈。他質疑泛民政黨一直 宣稱自己形勢比對方強,又何以堅持 囿於基本法的框架下與敵人周旋,甚 至跟對手於中聯辦密室談判、討價還 價,他認為這是消費了民主、社會運 動、甚至選民。黃議員又以反高鐵為 例,指出泛民議員在鎂光燈前曝光、 表態,而不積極跟進事件,因為他們 只是確保自己能取得選票。黃議員於 議會內擲杯、撕毀財政預算案,泛民 人士則急於與他劃清界線,嚴詞譴 責。黃議員認為自己是揭穿泛民人士 偽善面孔的第一人,亦因為泛民人士 對他的抗爭方式感到不是味兒,故此 他於議會內是沒有朋友的。
▲ 黃毓民議員於去年行政長官答問大會 期間向特首梁振英投擲玻璃杯。 □ 狹義和廣義的消費
羅先生不相信所謂消費社運的舉動 可以達到即時效果,但至少社會普遍 均覺得不會壞了社運,那麼便可以 做。對於販賣社運商品就等於消費社 運,甚至壞了社運本身,即為爭取想 要的訴求,賴博士認為此推論未免過 分被演繹,同時,如果只看到有人販 賣社運產品和有交易的現象,就假定 那些買賣的人是「抽社運水」,未免 太不信任每一個人。賴博士傾向相信 每一名成年人均有判定自己處事是 否正確的能力,如果有人要所謂消費
社運,道德上看不到問題,而究竟消 費社運會否直接或間接或有因果關 係地構成社運失敗,他引用周恩來 評論法國大革命的一句話「It’s too early to tell」。
▲ 羅健熙先生
黃議員則認為要看產品背後的理念 才可斷定是否消費社運。他指出普羅 政治學苑及 MyRadio 可供人購買書 籍及繳交收聽月費,熱血時報則販賣 T 恤,而設計和銷售這些產品為營運 政治組織和網臺提供了主要的經濟 來源,與有些政黨或社運團體以便宜 的價錢販賣紀念性質的產品背後的 理念不同。黃議員亦認為這些產品有 助於推廣政治理念和凝聚支持者,故 並非消費社運。
▲ 黃毓民議員
31
港大政政 政萃 □ 行為目的和後果
究竟我們道德評價人們作社運行動 是應考量他的動機還是他的效果,例 如要衡量人們有否謀取私利的目的 和 動 機(intention), 抑 或 是 考 慮 人們獲得名聲、利益的效果或後果 (effect / consequence)? 賴 博 士認為難以界定和量度一個人動作 的背後有否夾雜私利。哪怕是強調動 機和義務責任的康德,也不會單單因 為我們利用他人以實踐自己的一些 目的,便認定我們在道德上是錯了。 例如我們趕急時或希望旅程舒適時 可能會選搭的士,而的士司機在某程 度上是被我們利用的,但康德認為這 並無問題,因為我們與的士司機之間 有 雙 方 協 議(mutual agreement) 須按的士錶收費。但如果抵達目的地 時,我們不按錶付款便下車,這便是 純粹(mere)的利用,這樣便構成 道德上的問題。如果從動機來看,賴 博士認為只要社運人士沒有純粹利 用香港人或他們的消費能力的話,我 們便沒有理由譴責那些製作、販賣、
▲ 民主黨於本年年宵售賣印有狼圖案的 廁紙,諷刺特首梁振英。
32
支持或購買社運產品的人。
賴博士不清楚某些團體是否真的有 所謂「不可告人的動機」。他以瞎子 摸象為例,說明每個人都有盲點,沒 有人可以掌握社會的全貌,政治科學 家亦同樣不能。他質疑有人認為某些 手法一定會成功、或會失敗的論調, 並認為這些觀點過分概括化,要小心 看待。 如果從後果入手,那些製作或販賣社 運產品的人已經承受一定風險。因為 投資涉及風險,他們難以確定哪些商 品會盈利或虧蝕。我們不會因為產品 上有社運相關的標誌便可推斷該產 品一定大受歡迎和能賺取利潤。羅先 生相信抱持發起社運可以賺取金錢 維生的念頭的人應該沒有經濟和商 業頭腦,因為發起社運是非常辛苦 的,而以那些發起社運的人的頭腦, 假使他們真的從商的話一定能賺取 更多金錢。他反而覺得一些網上設計 社運和時事相關的衣服商店,更接近 消費社運、「抽水」。
▲ 毛孟靜議員較早前於 Facebook 上載 了一張相片,內有印上雨傘圖案的月餅。
2015 秋季號
鄭先生亦同意真正希望賺錢的人不 會發起社運,因為發起社運,尤其是 泛民和本土派,均是無利可圖的。黃 議員則認為「搵錢搞社運」很重要, 因為社運團體缺乏金錢便無法發起 社運,例如直幡、海報、音響等等均 具成本。與此同時,他同意「搞社運 搵錢」非常困難,他坦言自己沒有這 樣的能耐,只有少數團體在特定情況 可以「搞社運搵錢」,例如每年七一 遊行。
▲ 鄭司律先生
□ 消費社運的負面影響?
羅先生則認為自己難以為消費社運 會否降低抗爭意識、力量、話語權作 出評價。他以 1997 年前香港前途談 判作例,指出黃之鋒近日聲稱如果自 己生於八十年代,不會選擇民主回歸 路線,但他解釋,以當年社會氛圍、 輿論和公民社會發展程度來看,很少 人有做好抗爭的思想準備。羅認為人 們可以現今批評現今的政治人物有 何不足,但難以把現今的觀念套入以 往的時局作評論。他認為一方面需要 有人負責提升抗爭力量,但另一方面 亦需要有人繼續尋求較溫和力量人 士的共識。
黃議員對於泛民多年來號召市民集 會,然後和平散去的模式、以及嘉 年華、卡啦 OK 式的鬥爭模式感到厭 倦,繼而提出「沒有大臺,只有群 眾」,卻遭泛民和社運人士批判。 賴博士則稱沒有數據明顯支持所謂 卡啦 OK 式的活動對抗爭實力和話 語權有任何正面或負面影響,香港 市民對一些「和理非非」、依法表 達訴求、申請不反對通知書的手段 是受落的,但這些手段又是否能促 使訴求被滿足?答案是否定的,因 為需要討價還價(bargain)的對手 政治上的實力比他們大千倍萬倍。
鄭先生認為所謂消費社運並不會降 低抗爭力量和話語權,因為港人有 思想和表達的自由和權利,港人接 受「和理非非」是對五十、六十、 七十年代暴動的反射回應。黃博士同 意批判來說,香港社運確實一直是 失敗的,但可取的地方是如果有一 天果真能成功爭取訴求的話,群眾、 政治和社運人士一直以來所堅持的 便是可敬的,如果現階段就說他們是 消費社運、緬懷失敗,致使降低了 抗爭力量和話語權,未免有點武斷, ▲ 黃毓民議員認為「唱到爛晒、膠化晒」 抹殺了他們一直以來的努力和堅持。 的《海闊天空》。 33
港大政政 政萃
黃議員認為如果以現行抗爭路線走 下去,香港終會沉淪,因為與對手的 實力非常懸殊,所以他只能期望新 生一代的年輕人為了他們的前途命 運去奮鬥。他以雨傘運動和本土運動 作佐證,論述現今的世代之爭與過 往位置之戰的不同。現今年輕人享 受不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和看不到前 景,是因為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控制了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所有的資 源,而這些資源的分配出現了問題。 臺灣的年輕人覺醒,亦有世代之爭, 與臺灣年輕人相比,他認為香港年 輕人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實力不夠強 大。黃議員堅信年輕人是香港的未 來,只是有些人不斷與年輕人作對, 他否認「教唆」年輕人勇武抗爭, 而反指是年輕人「教唆」自己。他 直指泛民人士一直希望領導年輕人, 但他卻相反,希望被年輕人領導。
▲ 被指消費社運的《撐起雨傘》膺本年 叱咤樂壇頒獎禮「我最喜愛歌曲」 ,該 曲由何韻詩﹑黃耀明、葉德嫻等歌手主 唱。 □ 未來應如何看待消費社運?
黃 博 士 提 醒 不 要 覺 得 香 港 人「 好 蠢」、容易受人擺佈,如果消費社運 可以幫助社運的發展,只要是合理和 正當的,即那些群體對社運有貢獻, 34
▲ 工黨於本年年宵售賣我要真普選鳩嗚 袋、一飛飛中獨裁者標靶、人民對政權 發出警告的旗幟及踩「689」踩到底拖鞋 等產品。
以及他們賺取金錢、利益後是投放 作社運或組織經營,便可以接受。
賴博士認為香港尚算是一個有足夠 自由的社會,我們儘管不認同部分人 士的個別手法,但我們需要承認和忍 耐(tolerate),他認為市場定律可 以解釋所謂的消費社運,因為有供應 便應該有需求,與此同時,社運或政 黨人士又未有本錢創造需求。北韓是 沒有消費社運的,但在香港,消費 和被消費社運的現象是存在的,這 未必說明消費社運是達致成功爭取 訴求的充分的手段(full means), 但至少可以說它是一個部份的手段 (partial means)。不管是正面自 由(positive freedom)或負面自由 (negative freedom),香港作為一 個仍有足夠自由的社會,才會有權力 的來源,而出現這個現象正正是因為 有人支持、有市場,群眾有自由意志 選擇,故此是合理且正當的。他認為 不同人可以支持和批評消費社運,但 不應惡意人身攻擊、詆毀他人人格。 賴博士認為本土派如果真的希望衝 擊,是不用待「雙學」衝擊後才批 評,而是可以自己任何時候去衝擊。
2015 秋季號
羅先生認為需要探討社運是否需要 社會大眾的支持,繼而考慮消費社 運。如需獲得大眾的支持,他認為 社會各界需要兼聽,避免雙重標準, 在批評他人手段的同時,亦不要合 理化自己使用與對方同等或更惡劣 的手段,亦要注意自己不要變質。 正如尼彩所說:「與怪物戰鬥的人, 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 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羅 認為社會可以對不同看法和路線更 開放,因為不到最後無人會知道誰 是誰非。鄭先生則主張各界不要再 以消費社運作為攻擊政敵的理由, 雖然他認為泛民與本土派的路線存 在少許差異,但兩者在大方向上是 一致的。黃議員卻認為社運的參與 者、支持者需要改變抗爭方式,他 堅 信 需 要 抗 爭、 不 妥 協、 本 土 第 一,令當權者尷尬,或對在位者的 統治施加壓力、構成威脅或挑戰。
□ 香港社運一直失敗?
黃議員主張消費社運的人均希望永 續社運和永續失敗。賴博士則認為 從公民教育來說,只要能喚起市民 關 心, 沒 有 社 會 運 動 是 失 敗 的; 但 如 以 政 治 訴 求 來 說, 根 據 John W. Kingdon 的 Policy Window Model, 不 是 社 會 上 有 Political
demand,Policy window 就 會 被 打開,訴求便可以被反映出來,還需 要政黨和政治制度內的人配合,或政 府亦把該議題放在議程(agenda) 上。雨傘運動爭取不到任何東西便算 失敗的話,社會運動百分百都是失敗 的。如果一定要以社運能否充份滿足 訴求的話,門檻太高,是沒有意思 的。
賴博士稱如果門檻太高,是真的要 完全充分滿足政治訴求才可被稱為 社運成功的話,放諸歷史各國,可 能要一萬次社運中才有一次算成功。 他認為社運永續失敗的意思是無限 輪迴的發起社運,社運失敗,再發 起社運。但這個思維是有問題的, 他以醫生和病人的關係作類比,抱 持這個念頭的人會認為所有醫生都 不想醫治好病人,因為萬一所有病 人都被治好了,醫生便會失業。先 不論醫生的動機和效果,但作為社 會現象,是一定先有病人,才會有 醫 生。 事 實(fact) 只 不 過 是 有 病 人,然後去求醫,然後才有醫生。 如果一些人士是按上述的事實和因 果關係,對社運永續失敗加以推論 的 話, 賴 博 士 認 為 是 不 合 理 的。 黃博士認為社運永續失敗與甚麼人 發起、怎樣發起、以甚麼模式發起 是沒有太大關係的。黃鮮有聽聞外 國發起社運多年均不能爭取訴求的 例 子, 因 為 在 民 主 制 度 國 家 或 地 區,如果社運強大的話,在下一屆 選舉便可影響政府決策,並將民意 帶進議會。而在一些非民主政制, 如果有充足的人支持社運或加快民 主化的話,便能成功推翻政制,例 如阿拉伯之春。所以香港是一個奇 35
港大政政 政萃
特(peculiar / unique)的例子, 是不斷發起社運,不斷失敗,不斷 升級,但又不會後退或降低要求, 故此外國是很少關於社運的討論, 更遑論消費社運。至於兩岸四地, 臺灣經歷一段時間後才開放政制、 開放黨禁、全面民主化,又如近年 的太陽花學運取得大部分人支持, 政府至少會有一些政策改革作回應。
決,表面上看似反戰、愛好和平的 日本人以及尋求獨立的蘇格蘭人失 敗,但這可能只是個過程,最終仍 有成功的機會,因為未來是屬於這 些年輕人的,他們可以帶來改變。 羅先生認為提出社運永續失敗論述 的人只是不斷批評其他人、將事實的 上文下理抽空、不斷製造分裂、使溫 和人士退縮,是不能令整個社運成功 的。他堅信,參與和組織社運的人是 不會不希望社運成功的。他解釋,有 些人士是基於對別人的不信任,便對 他人提出質疑,甚至上述指控。但羅 仍對社會上不同社運人士充滿信心, 例如是反高鐵、新界東北、三跑、政 改等。他也不相信因為那些社運人士 所推動的社運模式致使社運失敗。他 認為因為政府的因素,社會不斷出現 具爭議性的議題,社運人士可謂「做 完一單就做下一單」,又何苦要使某 一或某些社運失敗來達至所謂的永 續利益以及維持自己的影響力呢?
▲ 社會主義行動被批評於反對德育及國 民教育科期間消費社運。
▲ 2010 年的反高鐵社運
對於社運永續失敗,鄭先生表示很 難想像不發起現行社運模式的香港 的模樣,故他很難斷定香港社運是 失敗還是成功。他希望香港終有一 日會成功,即香港免受外間影響、 民主自由植根社會,達至民主自治。 而過程中的成敗得失則交由後人判 斷。鄭以日本人大多不理會政治, 但日前因反對安保法案竟然引發十 多萬人上街集會抗議,以及許多人 支持蘇格蘭獨立公投為例,安保法 案最終獲通過,蘇格蘭公投則被否
36
2015 秋季號
的事和自己的生活。他認為發起社 運的人要思索是要批評這些沉默的 (comfort zone)? 大多數還是去爭取他們的支持。他 不相信指責他人「港豬」能令香港 賴博士理解香港人是不希望離開舒 市民醒覺、認同自己有盲點或認為 適區。以較理想的社運成功定義, 那些社運搞手是優越和高高在上的。 即政治訴求充份完滿地實現為例, 他認為如果要趨向、鼓吹激進,但 社運只是作為達至成功爭取牽涉資 八、九成香港市民反對的話,是毫無 源分配或其他政治議題的手段,而 意義的。羅認為自己的工作是要與 社運的成功是不需要全部人的支持, 部分仍留在舒適帶的人一同走出去。 但 需 要 有 充 足 的 支 持 者(political 黃議員苦笑並表示他發起了多年社 advocates), 同 時 間 要 有 不 充 足 運,是感到悲觀的,他認為部分在 (insufficient)的人反對。他同時 社會上具影響力的人是「垃圾」, 認為唱歌、紀念品等所謂消費社運有 又以近日港大校委會部分委員為例。 其正面作用,因為有些人可能會留在 而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大多追求溫 舒適區,他們自己不會抗爭,但會支 飽穩定。搞「勇武抗爭」的人士一 持這些行為,故會令消費社運有充足 方面需要面對來自既得利益者的打 的人支持,同時有不充足的人反對。 壓,另一方面亦遭受追求「和理非 非」的人士反對,故他對現今有年 羅先生認為不只是港人不願離開舒 輕 人 不 計 成 敗 得 失, 為 大 多 數 人 適區,因為每個人都有他們所關心 走出來抗爭是樂見其成和支持的。 □ 香港人喜歡停留在舒適區
37
港大政政 政萃
結 語
對社會運動、民主進程的看法
黃以恆:悲觀 黃 博 士 認 為 香 港 社 運、 民 主 運 動 「搞」了 20 多年都不能成功,因為 政治格局太封閉,以前人們覺得簽 名聯署、上街遊行已算激進,但多 年以後的現在,靜默遊行、苦行絕 食、衝擊政府部門等亦為更多市民 所接受,而凡此種種均對社運發展 和民主推進的效果不顯著。在一國 兩制框架下,如果沒有北京這個因 素和中英談判,香港可能早已民主
受,政治和社會人士所爭取的訴求 叫價通常都是很高的,他們往往不 會輕易妥協,故訴求是很難達成的。
化,但因為北京這個因素的存在, 令香港內部有反對民主化的聲音, 令香港親民主和親中鬥爭,致使運 動 成 效 低 落。 自 2010 年 政 改 起, 特區政府在民主、政制發展上已經 完全沒有話語權,北京已把民主化 及政制改革收入她的議程內。黃博 士對民主進程感到悲觀,例如剛過 去的政改,北京已經作了一些小讓 步,給出了一個具一些民主成分但 有些問題的普選,只是民主派不接
羅健熙:積極等待 羅先生坦言民主黨在短時間內處於 一個守的格局,就是說要等待對方 弱 勢 的 同 時 積 極 爭 取 支 持, 維 持 民主黨在社會內的影響力和話語 權, 爭 取 群 眾 擁 護 和 支 持, 使 有 朝一日實踐某些行動計劃時,增大 成功的機會。他認為忠實的反對派 是會認同一個選舉制度,但現行的 制 度 不 公, 故 在 制 度 完 善 之 前 民 主 黨 是 不 會 成 為 忠 實 的 反 對 派。
38
鄭司律:無感 鄭先生對未來不感到樂觀或悲觀, 因為過分悲觀可能磨蝕意志或過分 樂觀也可能會永續失敗,他認為大 家應客觀面對。除了處理工黨對外 傳訊的事務外,鄭亦關注香港政制 發展和中港關係,亦盡力發表看法。
2015 秋季號 黃毓民:悲觀 黃議員對香港未來感到悲觀,因為現 在港人只是賈其餘勇,只能作宣傳、 傳訊的工作。他評估自己現在於立法 會的工作相對他剛進入立法會時已 經減弱了,故他仍未考慮是否競逐連 任立法會議員,他解釋自己並不在乎 議員身分,只著重效果,如衡量當選 議員後能否協助他作政治文化的傳 信以及推動本土運動。黃議員認為交 棒給年輕人是非常重要的,而非流 於表面之談,他指出民主派表面上 宣稱提攜後進,但他們那些所謂「年 輕人」晉身議會時已歷五十多歲。 他以自己於上屆立法會選舉為例, 指出自己實質使到年輕人進入議會, 如人民力量的陳志全議員,而熱血公 民的黃洋達亦只差一點點便告當選。 賴卓彬:近乎絕望 賴博士對民主進程感到近乎絕望,
因 為 制 度(institution) 和 規 矩 的 解釋權均不在港人手上。規矩是存在 的,但有人手上有修改和解釋規矩的 權力,從政治學的角度,如果可以玩 弄權力,沒有人會不加以利用,因為 很多事情都是利益驅使(interestsdriven)。港人並非完全沒有主導 和主動權,但港人的制肘是很大的。 被問及為何仍未完全絕望,賴解釋, 因為仍有尚未走過的中間路線,便即 管一試。他認為不論對手有多強或多 弱,也不應出現勝者全取(winner gets all) 的 情 況, 因 為 付 諸 實 行 所激起的反彈以及社會的撕裂、分 化會愈來愈大。最為可取的是雙贏 (win-win) 的 局 面, 在 這 假 設 和 想像之下,他嘗試游說足夠的人支 持,而如果有充足的人支持,這個 假設便有機會成為事實。對於社運, 賴博士認為可以留待給那些有心人 繼續經營,希望不會被「拆大臺」。
39
港大政政 政萃
40
2015 秋季號
自處的藝術和政治 ──專訪周博賢及鄺俊宇 採訪 邱可勝、吳漫叡 編輯 吳漫叡
要活在眾人的關注之下,從來都不會是一件容易的 事。當公眾人物和社政議題扯上關係時,他們所經歷 的困難、挑戰和掙扎是怎樣的呢?他們又該如何自 處?本文分別訪問了本港知名填詞人兼監製周博賢先 生以及集區議員、社工和流行文學作家三重身份於一 * 身的鄺俊宇先生,就此議題探討一二。
* 鄺俊宇(民主黨)為 2015 年區議會選舉北朗選區之參選人,同區之參選人包括黃玉珍(民建聯)。
41
□ 在狹縫中奮起發聲
港大政政 政萃
周先生認為香港核心的問題就是香 港人傾向於「去政治化」,人們只 關 注 經 濟 發 展 和 自 身 利 益, 不 太 關 心 公 共 利 益。 其 實 這 本 身 是 一 個 很 不 健 康 的 現 象。 現 在 他 感 覺 人們發聲得比較頻密,只不過是因 為現時不少政治議題的影響浮面, 對香港人有切身的影響,人們才發 現個人利益和政治息息相關,所以 這只可以算是「正常化」的現象。
但就娛樂行業而言,從業員要發聲 是漸趨困難的,行業的生態越來越 依賴大陸市場,公司高層基於商業 考慮,大多不想因為在政治立場上引 起爭執和衝突而得失客戶。他們的 政治取向是無可厚非,亦是無法避 免。但人始終要對自己的良心負責, 就政治議題表態,他們就要在狹縫 中尋找生存、發聲的空間,在自己 的立場和公司業務利益之間取得平 衡,或者在傾斜之後盡量取得平衡。 當中比較特別的例子就一定要數何 韻詩:周先生形容,她作出了清晰 的決定,全面地向自己的良心負責, 宣告離開唱片公司獨立發展,甚至 為了這個抉擇放棄了中國大陸的市 場,其敢言風格和犧牲令人欽佩。
▲ 何韻詩 Facebook 專頁的封面照
42
鄺先生亦面對差不多的問題,聯合出 版集團會冷待偏向個別政治取向的 書本,加上集團壟斷出版界,對於作 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他認為如 果因為遊戲規則不公平就完全放棄 嘗試的話,就連成功的機會也不會 有。要在這些不公平的規則之中達成 目的,可能要用上比較迂迴和低調的 方法。雖然在寫作的時候沒有刻意如 此安排,但透過小說的情節慢慢滲 出對政治現實的控訴,原意是想令 本身沒有主動接觸時政的人可以透 過閱讀流行文學了解政治,但這樣 看來,其手法還有避開審查的用處。
▲ 聯合出版集團旗下書局
□ 在紛亂中堅持理念
除了政權帶來的種種制肘和困難, 有時目標相近的人就著抗爭的手法 和理念而引起不少爭拗,甚至是衝 突。兩位選擇以文字和音樂等方式 表達自己對社政議題的看法並藉此 影響公眾,又會遇上怎樣的挑戰呢? 周先生認為要抗爭成功,就一定要 不同「部門」從不同方面入手。所 以他會支持新的政團出選進入議會 爭取話語權;他亦不會否定勇武派 所主張的衝擊,但強調在行動之前 必須有充足的訓練和周詳的計劃;
2015 秋季號
繼而忽視他們真心想為公眾事務出 一分力的心志。只因為他們最終能夠 因他們的行為受益就斷定他們動機 不純,並全盤否認他們行動的正面 效果,是片面的想法。回歸到音樂 和藝人的事例,如果能夠為觀眾帶 來力量,無論當中有否商業考慮或 市場策略,都應該視之為一件好事。
▲ 網民製作的深耕細作「潮語卡」
同時他亦覺得深耕細作有其必要性, 他認為透過這種方式能夠教育與自 己不是站在同一陣線的人,令他們理 解自己的理念,最終能夠加入自己 的陣營。音樂是其中一種文化手段, 令他們有一個情緒宣洩的平台,使 他們思考香港當下的問題,凝聚他 們,並為下一波公民運動調整心態。 與此同時,對於有不少人認為藝術工 作者都是在「抽水」:發聲只不過是 為了博取大家的支持,甚至只是市場 營銷策略的一種。他不否認在雨傘 運動中某些人的行為的確有所謂「抽 水」的成份,但只要懂得分輕重緩 急,不要在面對逼切威脅時仍然用錯 的方法抗爭,音樂表演確能夠凝聚群 眾,鼓勵開始散渙的人們願意留守在 佔領區。他希望人們先看客觀效果, 不要一概而論,須視乎情況才作出定 論或概括。絕大部分的行動都不會有 完全純粹的動機和效果。以議員為 例,他們積極爭取公眾利益,行動所 帶來的客觀效果就可能是眾人愛戴, 也會從而獲得一些政治利益,例如增 加知名度和受歡迎的程度,對於選 舉形勢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我們 不能說他們只是為了選票才這樣做,
▲ 雨傘運動期間的藝術作品
除了觀乎客觀效果,也要顧念別人行 動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公眾人 物在作出行動之前必先經過一番掙 扎甚至放棄很多利益,而在行動之後 亦如黃耀明先生所言「建制機器在 懲罰講真話的人」,是要承擔後果 的。所以,周先生認為這種不求甚解 就付諸強烈情緒的表達方式極不可 取。他會以「各有各做,各展所長」 來形容自己所認為最有效的抗爭模 式。他不會特別批評任何一種抗爭 手法,但對於近日不少人都認為很 多抗爭手法都毫無用處的思想則感 到不以為然。他認為這等思想其實 是只有批評沒有建設,在散佈一種 犬儒、無力感,虛耗群眾的意志和 能量,最終更加不能夠改變現況。 鄺先生表示自己很多時候都會背負 著政黨包袱,有些人在正式了解和 接觸他之前,會因為其政黨背景對 43
港大政政 政萃
他有偏見和誤解,繼而否定他。他希 望透過文字呈現最真實的自己,令 別人了解自己,透過文字動之以情, 取得別人的支持。就如台灣的例子, 不少選舉宣傳策略都是把政客打造 成人性化的角色,展現並讓人了解 真實的自己,而非展示人工雕琢的 形象。他亦提到寫作和解釋政策都 是動之以情的藝術;擅於說故事的 人通常都擅長把複雜的政策解說給 市民,分別在於政治是解決生活的 結,而寫小說或輔導是解開心結。
□ 在湍流中尋找定位
在現時的局勢,狹至個人層面、廣 至整個香港社會層面,我們必須仔 細思考社會定位的問題。當問及對 於個人及香港定位的看法時,周先 生認為自己的取態是處於支持港中 完全區隔和大中華主義之間。他之 所以關心中國事務並不是認為自己 是 中 國 人, 也 不 是 因 為 相 信 中 國 實行民主制度是香港人有民主的前 提。關心中國人是出於對被政權欺 壓的人的關懷,是人之常情,世界 上仍然有很多人被不同政權打壓欺 凌,但要以實際行動關心的話,可 以從最接近自己的國家或地區出發, 對周來說,中國正正是一個起點。
而在黨內,有時鄺先生提出比較新穎 的宣傳形式的時候,前輩也會採取質 疑與批判的態度,其中一例為先前他 打算採用微電影的手法作宣傳。他同 意傳統的一套不能完全摒棄,例如紮 實的社區工作仍然是選舉致勝之道, 不可以忽視,而新穎的宣傳手法只是 錦上添花,令人們對社區工作提高興 趣和多加留意。他認為沒有政黨會永 遠停滯不前而不被淘汰,所以自己 心裡也希望民主黨會有一番新景象, 甚至會支持區諾軒成為黨主席。然 而,他亦明白老一輩的憂慮,年青一 ▲ 鄺俊宇的部分作品 代必須思考如何令老一輩相信新一 代、思考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接棒。 鄺先生明白自己想達至的是令本來 不關心時政、甚至連對書本也沒有 太大興趣的人開始改變,至少嘗試 翻開一本書,閒時關心一下時政。當 被問及簡單通俗會否令內容深度受 限,他明白這種「易入口」的模式 未能把政治理念或社會議題裡裡外 外都解釋得一清二楚,但他認為每 個人一開始接觸文字或政治時都會 有一段初期,能消化或感興趣的東 西一定不會如涉獵這些領域多年的 人本有深度,所以總要有人提供入 ▲ 鄺俊宇所拍攝的微電影片段 門級的資訊,鼓勵他們作一個開始。 44
2015 秋季號
此外,鄺先生認為香港本身因其獨特 身份已經受到國際關注,加上香港人 充滿創意亦願意拼搏,亦有一定影響 力,所以香港文化絕不如某些人口 中所描述的「小眾口味」。但無可否 認,現時有人希望逐漸消滅香港的文 化,而且情況嚴重且不容鬆懈,有需 要重新思考和定義香港的核心價值。 他認為年輕一代拒絕認命,已經形 成一股勢力去捍衛本港文化和價值, 但這條路並不易走,他希望能夠盡一 分力鼓勵他們,至少能夠苦中作樂。
的社會中的辛酸故事。香港人比較 冷漠,每當有工人以行動爭取自己 權益時,市民首先關心的不是他們 的訴求,反而是他們的行動對自己 日常生活會否造成阻礙,當有阻礙 的時候,就傾向不支持他們的行動。 周希望透過和職工盟及不同樂隊創 作此專輯,讓這些屬於工人的歌曲能 夠變得更受歡迎,從而令市民更加 了解工人的實況,繼而能夠對這些 議題有全面的理解和感受。專輯的 效果不只是透過產物(即歌曲本身) 去傳遞關於社會議題的訊息,在製作 的過程中也花了不小心思,令參與 製作的樂隊率先對這些議題有了解, 務求令參與製作的人能夠親身感受 工人的苦況,才能用最真摯的感情創 作和演繹歌曲,方能引起觀眾共鳴。
同時,周先生認為必須重新思考究 竟香港人是否還需要用音樂來提高 對時政議題的關注度。時政和生活 ▲ 周博賢在職工盟七一遊行的街站宣傳 密不可分,由最近的港鐵事件以可 《野火》。 見一斑。他認為大部份人已經覺醒, 有些人之所以看似未有覺醒是因為 □ 未來的挑戰與展望 他們選擇性地沉睡。然而,在覺醒 和實際行動之間仍然有距離,只有 對於未來的方向,周先生感到十分 覺醒是不足夠的,要讓人們覺得自 迷惘,特別是在嶺南大學修讀文化 己需要採取行動和用什麼方法行動, 研究碩士的旅程為他打開了一道門, 才會真正帶來改變。利用音樂去令人 卻把他引進一個思想更加複雜的世 界。要把這些思想三言兩語寫進歌 曲裏面是很困難的。特別是流行曲 式很多時候都追求簡單結構和曲式, 務求讓聽者聽罷就能琅琅上口,所以 歌詞常有重複,要把繁複的概念完整 地放進一首流行曲是一項非常艱巨 的任務。《野火》專輯對他來說是一 個新嘗試。專輯講述香港一眾打工 ▲ 最近由音樂人發起的示威,抗議港鐵 階層活在一個精英主義及市場領導 禁止攜帶樂器的乘客乘車。 45
港大政政 政萃
覺醒是相對容易的,只要把社會實 況呈現給聽眾、吸引他們注意即可, 而反映生活的面向也是音樂人應有 之義;但要用歌詞去詮釋行動的必要 性或告訴別人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則 相對比較困難。他表示之後可能會有 更多實驗性的創作,朝著此方向嘗 試。對於就抗爭模式的爭拗,他衷 心希望隨著香港公民社會漸趨成熟, 能發展出行之有效的溝通機制,令不 同持份者找出實現共同目標的方法。 鄺先生在席間不斷提到八個字「越不
志在,越有意外」,對於未來的走 向他認為不要自定框限,才會有更 加多的驚喜。在寫作方面,他仍未決 定將來會寫什麼或用什麼方式書寫, 但他希望自己能夠和讀者一同成長, 漸趨成熟。在不久的將來他會在台灣 拍電影,題材源自他寫的一本有關時 光倒流的小說,內容會觸及菜園村保 育以至地產霸權等議題。他相信文字 能夠改變世界,融合其區議員的身分 更能加大效果。在政治方面,他不會 視立法會議席為最終目標,只希望 能尋找更大的舞台,有更好的發揮。
結 語
名氣,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令行動影響更 深、更廣、更為有效,但公眾人物往往要為 其行動付出更沉重的代價,甚至會招來更多 的批評與攻擊,種種猶疑與掙扎可能會限制 著行動。如何在這個時代中好好運用手上的 籌碼而又不要讓它們反過來傷害自己,確實 是艱深而重要的一課。 46
2015 秋季號
47
港大政政 政萃
「伊斯蘭國」有否免於被別國軍事 干涉的權利 ? 陳泓錦 香港大學 社會科學學士 三年級 伊斯蘭國在 2014 年迅速崛起,攻佔了 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的部份領土,又懂 得大量運用社交媒體造勢,吸引世界各 地的「聖戰士」加入其武裝部隊,甚至 運用社交媒體作「勒索工具」,多次在 網上公佈虜獲人質以及聳人聽聞的「撕 票」片段。其時,伊斯蘭國勢如破竹, 更自 2014 年 7 月起聲稱自己為主權國 家,教西方國家大傷腦筋。縱然以美國 為首的聯軍已多番空襲伊斯蘭國的據 點,配合敘利亞及伊拉克兩國地面部隊 的反擊行動,但伊斯蘭國的實力並未因 此大幅削弱。
但既然伊斯蘭國已為一個自行聲稱的 「主權國家」,其他國家對其所作所為, 究竟能否合法作出軍事干涉(military intervention),抑或如鄰近經濟強國 所言,「不得粗暴干涉別國內政」?要 理解伊斯蘭國能否得到「主權國家內政 不受侵犯」此一權利保護,我們得先理 解不少人經常掛在口中「主權」兩字實 48
是何解,以及後來各國如何解決主權衝 突。 現 代 經 常 談 及 的 主 權 概 念, 早 在 十 七 世 紀 已 經 成 型。 在 1618 至 1648 年 期 間, 歐 洲 的 新 教 和 天 主 教 國 家, 包 括 神 聖 羅 馬 帝 國( 即 後 來 的 德 國 )、 法 國、荷蘭及瑞典等國,因為宗教紛爭、 利 益 衝 突 等 原 因, 陷 入 了 長 達 三 十 年 的 苦 戰, 歐 洲 因 而 死 傷 枕 藉, 元 氣 大 傷。因此,各國在 1648 年簽訂一系列 的條約,史稱西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當中的元素有二──「不 干涉」以及「平等」兩大原則,即各國 對於其他國家有關領土及內政的事務不 得干預,及各國不論實力強弱多寡,在 國際舞台上一律平等,由此打開了現代 主權之端。
但一路走來,不少國家都走上了窮兵黷 武,侵略別國之路,其他國家又是如何 應對?一次大戰前的聯盟合眾制度,理
2015 秋季號 應能令國家藉聯盟互相制衡,在戰前三 思,結果天意弄人反將整個歐洲捲進四 年大戰。各國因而痛定思痛,接納集體 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的概念,利 用集體會議裁決解決紛爭,並將以武力 解決紛爭此一方式押到最後,留中不發 以用來制裁違反協定的國家。大家耳熟 能詳的聯合國以及其前身國聯(League of Nations)正是由此方針而立。
主權,即等於否定伊敘兩國的領土完整, 及對其自身土地的主權。此行為無異於 當年英法兩國將奧地利、捷克等國拱手 相讓予希特拉。對第三帝國行綏靖政策, 即其貪得無厭的心不得遏止,進而令希 特拉得意地揮軍歐洲,歷史之鑑不得不 防。
再者,就假設伊斯蘭國為一主權國家, 其行為已經足夠各國利用第七章權力作 現 時 聯 合 國 憲 章 第 七 章(Chapter VII 出干涉。枉勿論伊斯蘭國現時與伊敘兩 of the UN Charter) 授 予 聯 合 國 安 理 國的戰爭是確確實實的侵略行為,虜獲 會權力,經決議後以「軍事或非軍事方 外國人質以作勒索,更對人質梟首、殘 式」,制裁任何「對和平威脅、破壞以 殺、火燒之能事,屬未經審訊的拘禁及 至侵略」行為的國家或組織。冷戰期間 用刑,剝削人權之餘,當中甚至有戰俘 部份的軍事行動正是由此名出師。另外, (如約旦空軍飛官 Kaseasbeh 君),對 近 年 興 起 並 廣 獲 國 際 社 會 認 同 的 R2P 其用刑屬違反日內瓦公約戰爭罪行,在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概念,亦 R2P 層面上亦必定要向此國作制裁,以 要求國家在行使其不被侵犯的主權時, 遏止其暴行。 得承擔保障其國內民眾不受大屠殺、種 族清洗、反人權罪行及戰爭罪行威脅的 總而言之,伊斯蘭國宣示的所謂主權, 責任。由此,對於何等國家應受保護, 並不能為其所作所為開脫,更不能成為 我們已有清晰的概念。 保護其胡作非為的金鐘罩。反之,筆者 認為伊斯蘭國對外宣示的主權論,儼如 再參伊斯蘭國現時的情況。首先,伊斯 一派胡言,只是用來掩飾其恐怖組織本 蘭國現時的土地,大多乃由攻佔敘利亞 質的遮羞布,此等組織一日不除,對世 和伊拉克兩國的土地而來,如果承認其 界而言只會是不斷擴張的癌細胞。
49
港大政政 政萃
一台拙劣的戲 黃子勤 香港大學 文學士 ( 文學研究 ) 及法學士 一年級 有女藝人說:「我討厭政治」。台上的 藝 人 討 厭 政 治, 台 下 的 觀 眾 也 憎 惡 政 治—誰不想好好坐下,拋開一切政治紛 爭,快樂地看一場精彩的戲劇呢?可惜 觀乎香港娛樂圈,聽聽李克勤的〈北京 北角〉、或陳冠希的〈東方快車〉,再 看看近年的中港合拍電影、乃至在國家 大事中(如中共抗日閱兵)香港藝人驕 傲自豪的表態,不僅代表著政治和娛樂 密不可分,也向人們展示了這些藝人的 拙劣和顢頇。
藝人是否不能表達政治訴求?是否不能 參 與 政 治? 不 是。 曾 拍 攝 電 影〈 藍 天 使〉、〈摩洛哥〉的德國女藝人瑪蓮迪 治(Marlene Dietrich) 在 三 十 年 代 遠 走美國發展,當時納粹德國曾邀請她回 流,除保證提供高薪,更給予她極大的 創作自由,可是她因納粹的暴政和極權 斷然拒絕。在二戰期間,她更放棄在荷 里活的事業,毅然到北非和歐洲前線勞 軍,並積極救助戰爭難民。瑪蓮迪治戰 後仍在影藝圈發光發熱,可是日常生活 並不好過,她回到德國後被部分人視為 「賣國賊」,更受死亡恐嚇,最後於巴 50
黎蒙田大街,在只有輪椅和酒精的陪伴 下,孤單度過餘生。儘管如此,她仍獲 美國和法國政府頒發勳章,柏林有一個 以她命名的廣場。
瑪蓮迪治與她那一代的藝人,在非常時 期,都用不同的方式,向殘酷不仁的極 權 說 不: 維 拉 琳 恩(Vera Lynn) 在 德 軍空襲倫敦時,日日登台,以歌聲帶領 群眾,唱出她的愛國名曲「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差 利 卓 別 靈 則 出 演 他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描 繪納粹的醜陋,並在片末道出他對和平 的嚮往以及自由的追求。他們這樣做有 沒有風險?有。除了影響生計,更面臨 生命危險——被人暗殺、在前線喪命已 不在話下,誰會知道納粹會否征服世界 而秋後算帳?他們冒著巨大的風險而發 聲,並不是貪民眾的支持,爭取曝光或
2015 秋季號 增加收入,而是出於藝人的風骨和對藝 術的執著:藝術的最大天敵,是專制, 是極權;藝術工作者的最大仇人,是政 府,是官僚。 常言道「人生如戲」,如果說瑪蓮迪治 等人的一生是精彩絕倫的奧斯卡,那麼 時下部分的香港藝人,則是金草莓(註 一)的最佳得獎者。發表愛國政見、擁 戴中港政權、出席維穩活動、甚至在影 視作品中強調「中港一家親」,並無不 妥,如果是發自內心、言行一致、出於 真誠的話。但部份老一輩歌手,現在「愛 國愛港」、「北望神州」,誰想到他們 在二十六年前,亦即一九八九年,竟是 大喊「打倒李鵬」、反對中共暴政,而 支持民主運動的一群?好吧,當時移勢 易,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立場,但 身為藝人,是公眾人物,有公權力,一 舉一動、一言一行皆受注目,倘若不顧 邏輯、情勢而發表政見,目的只為討好 大陸,那就是反智、庸俗。莫說和二戰 時的巨星比較,即使安排他們和鄧麗君、 梅艷芳同台表演,充其量只是二、三線 的跑龍套角色。
民間有一俗語:「演戲的人瘋,看戲的 人呆」,意思是大家明知只是一場戲, 演員往瘋裡演,力瑧至善;觀眾則正襟 危坐,看得如痴如醉,像呆了般。香港 的情況亦類似:台上的藝人已經瘋瘋癲 癲的演了十幾年的戲,可惜節目越來越 拙劣、低俗,而無辜的香港觀眾只能呆 呆的坐、呆呆的看,別無辦法。近年香
港人開始覺醒,覺得節目質素低下,紛 紛報以噓聲,繼而退票離席,留下的觀 眾越來越少。眼見這場鬧劇終告落幕, 誰想到每天竟有一百五十個新觀眾源源 不絕的湧進這個大戲棚 ? 這些新觀眾大 多品味低下,尤好台上的節目,於是觀 眾又多了起來,再加上有現場直播,衛 星轉送到一個有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 台上演員看見機遇,又抖擻精神重新出 發,這次他們為了討好觀眾,演得更低 俗、更卑劣、更無原則,於是香港的影 視歌唱作品,質素每況愈下,陷入一個 無底深淵。
明星藝人這行業,也要「搵食」,當然 也要看市場、看臉色,審時度勢、委曲 求全,在所難免,大部分人都明白和理 解。要把香港從深淵拉上來,香港的藝 人明星,不必像瑪蓮迪治等,在血雨腥 風中奉獻生命和前程,也不必如鄧麗君 和梅艷芳般,押上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 香港市民只希望,他們除了唱歌,還能 發聲;除了演技,還有真我;除了生計, 還有良知;除了市場,還有底線;除了 演著這台拙劣的戲時,還能覺悟到自己 的滑稽和荒誕。 註 一: 金 草 莓 獎(Golden Raspberry Awards)是模仿奧斯卡金像獎的負面頒 獎典禮,每年都搶先在奧斯卡頒獎前揭 曉,藉以揶揄備受傳媒批評的劣片。 51
港大政政 政萃
傘後區選形勢不容樂觀 陳梓敬 香港大學 社會科學學士 一年級 雨傘運動一周年剛過去,民間團體舉行 不少活動紀念。許多人以未能爭取真普 選為由,一口咬定佔領運動失敗收場。 筆者不敢苟同。佔領運動雖然未能爭取 更多民主成份,畢竟也喚醒港人開始留 意政治。用一堂課來形容佔領行動最適 合不過:一堂歷時 79 天的課堂。當然, 你不會期望一堂課足以立刻為社會帶來 翻天覆地的改變,能夠改變學生的心態 已是取得重大成就。雨傘運動雖成功喚 起港人對政治、對社會的關注,但同時 也帶來不少問題,尤其是社運權威主義 瓦解與橫向主義的誕生。
大家都忽略了兩地成功例子不單有民眾 的參與,而且亦包括領袖的帶領。在各 式各樣的團體當中皆有領袖,乃是因為 我們需要賢能之士帶領群眾朝共同方向 前進。沒有領袖,群眾變得群龍無首, 一盤散沙。許多市民以「不希望被利用 作政治抽水」為由,抗拒政黨或其他人 士作領導,從而產生了一種抗拒權威主 義。社運權威主義之瓦解意指群眾不再 信從固有領袖,並深信每人都有能力另 立幫派以參選區議會。傘兵成立組織參 選本來並非壞事,但當中不少參選人與 其他泛民政黨撞區也寸步不讓,堅拒到 他區與建制派對決。列根總統尤愛引用 一句美國農夫諺語 : 「當你身陷鱷魚群 中,就很容易忘卻,當初的目的是抽乾 沼澤。」傘兵原意雖好,卻與泛民政黨 互搶共同票源,變相助建制派一臂之力。
經過雨傘運動 79 天佔領,不少市民強 調是自發參與,並堅拒泛民政黨、佔中 三子,以及雙學的領導。他們身處這涉 及直接參與的民主運動,因而認為每人 皆是平等,只要對香港民主充滿熱誠便 能成功。這解釋為何筆者始終稱香港為 一個政治極不成熟的地方。佔領期間, 不少傘兵認為要在 11 月舉行的區議會 不少人以美國民運領袖馬丁路德金,以 選舉取得議席,從而抗衡建制派的長期 及南非反種族隔離代表曼德拉為模範, 壟斷,改革選區。可惜,多數傘兵皆是 深信香港也能仿效兩地取得成功。可惜, 52
2015 秋季號 政治新手,對政治根本認識不深,更遑 論對區議會的日常運作有深入了解。在 有選擇的情況下當然支持泛民政黨,因 為它們對議會運作,民生事務,選舉工 皆程具有經驗,並清楚遊戲規則。如何 投票從來不是難事,但如何使民主力量 最大化才是重點。雨傘運動後,中間派 選民更向建制派靠攏。溫和中立的票源 將流失甚多,而整件事更妙的是,建制 陣營亦無須再派「獨立人士」挑戰民主 派人士,而是明目張膽地派出擁有政黨 背景的人士參選。 區議會選舉向來予人 感覺非政治化,主要關注民生議題,而 今屆卻異常政治化。畢竟是雨傘運動後 首個選舉,乃量化民主力量的最佳指標。
地」,得失草根階層。因此,當單一選 區包含著截然不同的社會階層,無政黨 背景的建制參選人的確是最佳辦法。另 外,如果該選區泛民建制得票相若,我 們也可預見大多是獨立建制與泛民之 爭。在此情況,「獨立」人士大多在政 綱提及「爭取民主」,以開明形象,希 望從泛民候選人手中搶得中間溫和選民 的選票,以繼續讓建制派壟斷議會。 各位,但願我們能夠延續雨傘運動的精 神,繼續熱衷政治。你或許認為自己的 影響微不足道,但是,勿以善少而不為。 有人曾問德蘭修女:「難道你不認為自 己的善舉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只是微不足 道 嗎? 單 憑 你 一 人 之 力 怎 能 改 變 世 界 呢?」德蘭修女微笑著道:「儘管我在 慈善工作的貢獻猶如把水傾進大海一樣 微不足道,可是,沒有我的付出,海洋 就不再一樣。」 貢獻社會,關心政治,其實應由校園事 務做起。請想想:自己有沒有參與早前 的學生會校政方向會,有沒有參與黑衣 靜默遊行?身為港大一份子,難道我們 每人不應站出來,守護學術自主,守護 我校之百年基業?
許多人天真的認為獨立候選人真的是 「獨立」、「中立」,但是,中央的財 力和資源雄厚,建制派怎會找不到人選 「團結一致 力抗狼子野心 獨立自主 重 出戰區議會每一個選區呢?當 2011 年 光我校風華」 區議會仍有委任議席,你可知道中央一 直希望維持區議會的控制權。既然如此, 為何會存在一些選區只有「獨立」人士 與泛民競逐呢?思乎此,或許閣下已經 對選舉情況更為瞭解。可是,不少友人 問我:「既然這些參選人實為中央背後 支持,何不名正言順,由建制政黨派人 出選呢?」此等情況大多出現在高知識 水平選區,居民對政黨持負面觀感。另 一可能性是該選區高收入與低收入人士 居民為數相若,以單一既有政黨出選難 未局限票源。如果派民建聯、工聯會黨 員出選,無法迎合權貴要求,流失選票; 相反,如果派經民聯、自由黨、新民黨 等中產、工商政黨,則難免予人感覺「離 53
港大政政 政萃
Jeremy Corbyn: In Context Alexander Perrigo 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s I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
d Miliband’s spectacular failure in the recent general election, the result of a lackluster platform w i t h o u t a c l e a r a l t e r n at i v e t o t h e Conservatives’ policies of fiscal austerity, may lead to a radical shift in Labour’s core values and a return to the days of the “Old Left”. With the recent election of Jeremy Corbyn as the new leader of the Labour Party, the more vocally leftist factions of the Party, relegated to sidelines since Blair’s New Labour manifesto in 19961, have been returned to the forefront of British politics. Whereas previous disputes between Tory and Labour were a question of how much, how many, and to what degree: how much of the nation’s budget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maintenance of armed forces, how many social services should be eliminated to reduce the deficit, and to what degree
54
should industry and transportation be denationalized and deregulated, Corbyn’s ascension could cause a revisiting and questioning of Britain’s institutions, most notably the state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both the economy and the welfare of the citizenry.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e return of traditional Labour not as an isolated event or fluke, but as a response to decisions made by previous Conservative and Labour administrations. A brief history of modern British politics, therefore, i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se changes are placed. A Common Consensus Following the cataclysmic violenc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Britain’s industrial,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s were in
2015 秋季號 disarray. Factories were geared towards pro ducing t an ks, not to asters. The hospitals were overcrowded, their staff overworked. The people were exhausted after six years of bombing, rationing, and paranoia. Through the rubble, however, there was an opportunity for profound reinvention. William Beveridge, a wellrespected economist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was tasked with preparing a package of proposed reforms that would advise the social infrastructure of postWar Britain. His findings, now known
as the eponymous Beveridge Report 2 , would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At its core, the report sought to address what William Beveridge saw as the five “giant evils”: want, squalor, disease, idleness, and ignoranc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ddressment of these fundamental problems facing society, B everidge believed the government could even out inequalities caused by classist, pre-war modes of thinking. The legislation subsequently passed by the Labour government elected in 1945, most notably the National Insurance Act,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Act, and the National Assistance Act3, created a wide range of services and safety nets that are still available, though drastically reduced in scope and function, to the British public today. The state also adopted new methods and tool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ts
ever growing apparatuses. The economic theories of John Maynard Keynes, which emphasized public sector spending in order to stimulate demand, became the dominant school of thought in the Treasury (Cooley, Thomas, and Lee 441). Close coordination with trade unions and other labour organizations would become a defini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government well into the 1970’s, along with the nationalization of large portions of the economy. This “common consensus” was upheld by both Conservative and Labour parties, and while oft criticized, its implementation was accepted by the majority of Britons (Kavanagh). Beginning in the mid Sixtie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a nascent globalization wave started to rock the foundations of the common consensus. The Winter of Discontent The slow disintegra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unmoored the homeland from its dependable source of resources and consumers of manufactured go o ds. Simultaneously, explosive economic growth and higher productivity levels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most notably in West Germany 4 , saw Britain enter into a p erio d of p erceive d de cline. While it is difficult to disentangle this economic decline with the Empire’s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economists and historians broadly offer two differing e x pl anat i ons for s ai d ma l ais e. T he first group, representing the currently dominant neo-liberal viewpoint, claim that the explosively enlarged state slowed growth and made indigenous industry uncompetitive on the global market (Pemberton 991). The second posit the opposite, the government failed to intervene enough to ensure proper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ment 55
港大政政 政萃 of human capital (Pemberton 990). Whatever the reason, unrest mounted as interest rates and unemployment rose. In order to control rampant inflation, pay caps were instituted on public sector employees, a breach of the hitherto obeyed social contract between the state and trade unions. In response, the various constituent members of the Trade Unions Congress engaged in a series of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strikes that eventually forced concessions from the government, though usually below the strikers’ initial demands. This tension between Parliament and
union came to a head during the winter of 1979, now known aptly as the “Winter of Discontent.” Protests by public employees from each sector of service, ranging from gravediggers to railway workers to refuse collectors, effectively brought the country to a standstill. Not only was the state seen to be governing ineffectively, it was brought into question whether the state even had the power to govern in the face of growingly powerful trade unions and interest groups (Perkins). The groundwork was set for a change in the status quo which had defined life in Britain since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atcherism and the Second Consensus The ouster of the sitting government by 56
Margaret Thatcher and the Conservatives came as no surprise,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wild unpopularity of L abour following the Winter of Discontent. As we would later see, the damage done to the reputation of the old Labour Party, particularly the socialist and collectivist elements which had led many of the reforms of the Fifties and Sixties, would be irreparable for the rest of the century. Thatcher quick ly embarked up on a campaign of economic austerity, reducing taxes and drastically cutting government spending on social services. She also worked to defang the then powerful trade unions by both introducing legislation that impaired the unions’ ability to call strikes, as well as selling off and privatizing huge portions of the economy (Seymour). Heavy industry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was especially hard hit by this reduction in state ownership, forcing hundreds of coal mines, steel mills, and shipyards to lay off most of their workers or shutter completely. The underlying ideology of the Treasury was also transformed from the interventionist Keynesianism of the postWar period to a new theory of economic management, monetarism (Jahan and Papageorgiou 38). Monetarism differs from Keynesianism in that it sees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as the primar y corrective tool in a government’s arsenal,
2015 秋季號 rather than expansionar y spending. The metric which determines a healthy economy from a sick one also differs; Keynesians view unemploymen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ostmark of vibrancy, whereas monetarists see inflation as the key indicator (Jahan and Papageorgiou 38). Monetarism did work within the parameters it had chosen for itself, inflation was reduce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creased, and Britain became more globally competitive, but at a great cost. Poverty doubled (Scott-Samuel et al. 59), income inequality rose dramatically (Shepard 4), and the great cities of the North, once centers of industr y and progress, were left gutted and decaying (Skidelsky). The Iron Lady, as Thatcher would come to be called, governed strictly and efficiently, in direct contrast to the administrations which had preceded hers. She fermented growth in the economy and brought prosperity to many individual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classes, but at the expense of a large por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Her collective policy decisions, referred to today as Thatcherism, can be seen as a second consensus among the political elite of Britain (Kavanagh). Even with the return to power of Labour in the mid-Nineties under Blair, the neo-liberal and individualist ideals of governance would be extended. The rebranding a s “Ne w L ab ou r” c an b e s e e n a s a moderating, kinder branch of the same movement. Much like the Czechs had given socialism a human face, Blair and Gordon gave neo-liberalism a softer touch. The critics of such a system, however, argue that this “Third Way” cannot fix a fundamentally broken state of affairs. It is from this criticism that the left makes its return to the political arena.
A Third Crisis If one views political trends as cyclical, Jeremy C orbyn can be seen to be a response to the failures of neo-liberalism in the same way that Margaret Thatcher was a response to the failures of the post-War welfare state. His promises to renationalize the railways, establish stricter rent controls, and cut tuition fees are nostalgic policies which hail back to a time when, in many of the public’s historical perception, Britain was better, happier, more unified place. His charismatic speeches concerning classism, equality, and egalitarianism would have just ten years ago seen him labelled as one of the last of the “loony left”5. Yet today, the financial collapse of ’09 and North London riots fresh in the collective memory, his ideas seem not as unfathomable as they had in the era of Thatcher and New Labour. Unlike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however, today’s political climate is in many ways hostile to the strain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that Corbyn espouses. No matter the ultimate consequence, his rise illustrates a growing resentme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quo, and perhaps will allow us to predict change is on the horizon. Whether the old left will lead that change, however, is yet to be seen. 57
港大政政 政萃
Note: 1
See Dale 343-364 for a copy of the manifesto. See United Kingdom Committee on Reconstruction Problems for an online link to a copy of the Beveridge Report. 3 Please note that these three bills refer to the 1946, 1946, and 1948 iterations of said acts respectively. 4 For more infor mat ion on West G er many’s Wirtschaftswunder, please see Van Hook, which can be checked out from HKU’s Main Library. 5 Another, often disparaging, term for hard leftists in the Labour Party is Bennite – named after long-time party member and democratic socialist Tony Benn. 2
Reference:
C., Van Hook James. Rebuilding Germany: The Creation of the Social Market Economy, 1945-1957.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P, 2004. Print. Cooley, Thomas F., and Lee E. Ohanian. "Postwar British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Legacy of Keyn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5.3 (1997): 43972. Web. 3 Oct. 2015. Dale, Iain. Labour Party General Election Manifestos, 1900-1997. London: Routledge, 2000. N. pag. Print. Jahan, Sarwat, and Chris Papageorgiou. "What Is Monetarism? - Back to Basics, March 2014."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Mar. 2014: 38-39.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Mar. 2014. Web. 03 Oct. 2015. <http://www.imf.org/ external/pubs/ft/fandd/2014/03/basics.htm>. Kavanagh, Dennis. "Thatcherism and the End of the Post-War Consensus." BBC News. BBC, 03 Mar. 2011. Web. 04 Oct. 2015. <http://www.bbc.co.uk/history/
58
british/modern/thatcherism_01.shtml#seven>. Pemberton, Hugh. "Relative Decline and British Economic Policy in the 1960s." Hist. J. The Historical Journal 47.4 (2004): 989-1013. Web. 21 Sept. 2015. Perkins, Anne. "Then Was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BBC News. BBC, 05 Sept. 2008. Web. 01 Oct. 2015. <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 politics/7598366.stm>. Scott-Samuel, Alex, Clare Bambra, Chik Collins, David J. Hunter, Gerry Mccartney, and Kat Smith. "The Impact of Thatcherism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Brit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44.1 (2014): 53-71. Web. Seymour, Richard. "A Short History of Privatisation in the UK: 1979-2012." The Guardian. The Guardian, 29 Mar. 2012. Web. 29 Sept. 2015. <http://www. 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2/mar/29/ short-history-of-privatisation>. Shepard, Andrew. "Inequality Under The Labour Government." The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2003): 1-5. Print. Skidelsky, Robert. "Meeting Our Makers: Britain's Long Industrial Decline." Rev. of The Slow Death of British Industry: a 60-Year Suicide. New Statesman 24 Jan. 2013: n. pag. Meeting Our Makers: Britain's Long Industrial Decline. 24 Jan. 2013. Web. 02 O c t. 2015. <http://w w w.ne wst atesman.com/ culture/culture/2013/01/meeting-our-makersbritain%E2%80%99s-long-industrial-decline>. United Kingdom. Committee on Reconstruction Problems. 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 By William Beveridge. N.p.: His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42. Socialist Health Association. Socialist Health Association. Web. 23 Sept. 2015. <http:// www.sochealth.co.uk/national-health-service/publichealth-and-wellbeing/beveridge-report/>.
鳴謝 Acknowledgements
曾鈺成議員 , GBM, GBS, JP 謝偉俊議員 , JP 梁家傑議員 , SC Eastern Vision 信報財經新聞
黃毓民議員 賴卓彬博士 黃以恆博士 鄭司律先生 周博賢先生
羅健熙先生 鄺俊宇先生 曾志豪先生 陶傑先生 黃洋達先生
封底
封底照片來源自「Pasu Au Yeung」。
Back Cover Source of photos: Pasu Au Yeung
投稿須知
《政萃》歡迎任何關於政治科學、公共行政和時事熱話的投稿,所有 投稿均不限立場。我們歡迎任何同學就以上主題撰寫文章投稿。如欲 查詢,請電郵 ppaa@hku.hk 與我們聯絡。
Submissions The SRPS welcomes articles on political science 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commentaries on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al incidents written by students. Articles on any topic with any stance are welcome. Please feel free to send us an e-mail to ppaa@hku.hk should you have any enquiries.
免責聲明
本刊物內的文章和訪問稿僅反映作者及個別受訪者的意見,不代表本 會立場。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另行翻印或使用文章。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e various articles represent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interviewees but not the Association. The articles included must not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Editorial Board.
港大政政 政萃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