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聲影樂動–文獻與檔案主題成果》數位出版品

Page 1


歌謠樂曲 傳唱不停 1.1 四月望雨 再來一曲

吳岱容

1.2 泰然心 台灣情

吳岱容

1.3 低音歌王 遊唱寶島

王珮瑜

1.4 寶島風情 盡在詞中

王珮瑜


歌謠樂曲 從日常生活中緩緩滲出 低吟高唱間 釋放人們的快樂悲傷 數位,讓聲音與情感流傳更廣

2 本圖由李坤城先生暨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四月望雨 再來一曲 文/吳岱容(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鄧雨賢數位典藏博物館計畫提供

鄧雨賢,30年代的流行音樂之父 「獨夜無伴守燈下,冷風對面吹」樂聲一起,熟悉的旋 律四溢,《望春風》幾乎是響遍台灣大街小巷,老老少少 都認得這一首歌,人人都可以

上一曲。同樣廣為留傳的

還有《四季紅》、《月夜愁》以及受風雨吹落地的《雨夜 花》,此四曲合名為「四月望雨」,是台灣具代表性的歌 謠,也全來自於鮮少人知道的台灣名作曲家──鄧雨賢。 出身於「一門三秀才」的漢學世家,鄧雨賢三歲就搬到 台北艋

生活,備受閩南語言及文化的薰陶。二十四歲因

著對音樂的嚮往,毅然辭去教職,隻身前往日本,潛心研 習作曲理論等音樂創作相關課程。一路的成長經驗,除了 為他往後的台語音樂創作奠定了厚實基礎,更讓他深深記 著不能忘本,永遠要以漢人自居。 3


1932年,鄧雨賢以「大稻

行進曲」和「挽茶歌」

其實最早的文創產業在1930年代就開始了。當時的鄧

嶄露頭角,次年獲古倫美亞( Columbia)唱片公司賞

雨賢就好比現在的周杰倫,因為自己作曲,又是做流行

識,獲聘為專屬作曲家,從此開始了他專職創作的音樂

音樂,用這個角度來比擬,就不難了解當時鄧雨賢在音

人生。

樂界的地位了。

從1932年起至1940年,鄧雨賢可謂參與了台灣流行

廣播媒體出現、台灣新文學運動興起,鄧雨賢就在這

音樂的黃金八年,那是台灣歌謠最蓬勃的時期。當時電

樣的環境趨勢下,創作了大量的「流行歌曲」,包括

影《桃花泣血記》來台放映,由大稻

《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作品。

著名「辯士」

(默片電影解說員)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的電影宣 傳曲,風靡大街小巷。加上正逢廣播媒體出現、台灣新 文學運動興起,鄧雨賢就在這樣的環境趨勢下,創作了 大量的「流行歌曲」,包括《跳舞時代》、《望春 風》、《雨夜花》、《月夜愁》等作品,不只運用了西 方的作曲理論和技巧,更真切地採以「編」曲手法,將 真正的台灣情感融合優美曲調編織成型,希望做出貼近 大

、專屬於大

的台灣音樂。

執行「鄧雨賢數位典藏博物館計畫」的雲科大莊育振 教授(現任教於台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學位學 程)曾說:「我常跟學生講,現在大家都在提文創產業, 學生時期練小提琴的鄧雨賢

4


四月望雨,流傳不停 從27歲成名到39歲辭世,曾於文聲唱片、古倫 美亞、紅利家、黑利家、日東等公司服務的鄧雨賢, 所創作的歌曲將近百首,成名的除「四月望雨」之 外,還有《跳舞時代》、《青春讚》、《碎心花》、 《一個紅蛋》等,每首歌的淵源流轉皆不同,點點滴 滴各有樂趣。 曾經被世界知名男高音多明哥所演唱的《雨夜花》, 原為廖漢臣(筆名文瀾)寫的一首兒歌──「春天 到」,輕快跳躍的旋律是後來經周添旺填了《雨夜花》 的歌詞,再由鄧雨賢做了一些曲調上的修正才紅的。而 李臨秋引自西廂記一句:「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所創作的《望春風》,也是先有詞才有曲,那愛在心裡 《四季紅》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 1938年由日東唱片公司發行

口難開的少女情懷,透過婉轉繚繞的曲調呈現,更能傳 達台灣過去純樸憨直的年輕愛情。 現為鄧氏家族對外窗口的鄧泰超(鄧雨賢三孫),在 完成碩士論文〈鄧雨賢生平考究和史料更正〉後,發現 5


祖父的作品還有「模組化」的特色。「像《望春風》和

連進了廁所也常拿門板當樂器敲個沒完,有時甚至已到

《雨夜花》就可以串起來直接演奏。他作品中還有首歌

渾然忘我的境界,讓他在外急著乾等差點就尿

叫《孤雁悲月》,它的間奏就是月夜愁。」鄧泰超認為 鄧雨賢的模組化特色,可以讓自己的作品互相結合,然 後創造一種不同組曲的風貌出來。

子了!

鄧雨賢本身沒有作詞,只單純譜曲,由於專職為唱片 公司作曲,因此較不像一般人印象中的創作才子一樣, 每每創作都帶有濃厚的憂鬱情感。「鄧雨賢其實是一個 很開朗的人。大

對於創作,鄧雨賢是要求完 美的。在長

家可能都聽他有

子鄧仁輔的

名氣的幾首歌,

心中,父親是

就覺得他很哀

一個瘋狂熱愛

愁,但他的歌曲

音樂又自我要

是多元的,你給

求甚高的創作

他什麼樣的歌詞

者。當他作曲靈

意境,他就能用

感來時,還會吃飯

很簡單的五個

吃到一半,放下碗

音,幫你詮釋出 來,像是跳舞時

,立刻拿筆記下 腦中的旋律。次子鄧

代、四季紅等,

仁侃回憶父親在芎林

都是非常活潑的

生活時也提到,爸爸

鄧雨賢任職日新公學校時的履歷表

曲子。」分享家 6


屬看待鄧雨賢的觀點,鄧泰超為祖父存於大

心中的形

再是問題,反之,如何有一個網站能容納所有收集來的

象又重新做了一番詮釋。

史料並永久保存,才是他們現階段思考的關鍵。莊育振

永續,是典藏唯一的路

說:「這次申請國科會計畫,是因為我們覺得這邊的機

關於鄧雨賢相關作品的數位典藏,其實起源很早, 在2006、2007年間,莊育振教授就已和鄧泰超共同合 作,為桃園縣客家文化局建置「鄧雨賢數位博物館」網 站;之後又在國家文藝基金會的經費贊助下,執行製作 了「鄧雨賢音樂文化網」。鄧泰超表示,鄧雨賢的許多 第一手資料,在25至30年前曾毀壞過一次,當時祖母 所住的芎林國小學校宿舍是採日式建築,許多手稿樂器 就安放在房子與地板間,

此,對莊教授而言,進行數位化最困難的「授權」已不

高用作儲藏的空間裡面。待

祖母旅美回國,發現裡頭文物都被腐蝕

掉了,於是將

制很健全,鄧家其實希望這些東西被全面推廣,而這正 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此外,鄧泰超也成立了「台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 會」,攬起保存與推廣的使命。對此,他說:「這條路 得一步一步慢慢來,我們現在還在很初期的階段,也不 想大張旗鼓地高調宣傳。未來的遠景甚至希望能跟教育 結合,提供獎學金給有意願研究本土音樂的學生,而不 只是鄧雨賢這個音樂人,這樣才能真正推廣這個領域的 文化,讓更多人聽見台灣的聲音。」

大多數無法挽救的收藏珍寶都燒毀了。曾經不當保存的 損失,讓鄧泰超感到無限遺憾,他說:「僅剩一些手 稿、老照片,在接觸莊教授之後,就希望有機會把它典 藏起來。」 經過好幾年的合作與情感培養,莊育振和鄧泰超早 已跳脫了純粹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以好友相稱了。也因 7


泰然心 台灣情 文/吳岱容(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蕭泰然博士作品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親的啟蒙。從小即展現優異的音

20世紀的台灣味國民樂派作曲家

樂天分,蕭泰然在長榮中學時,

什麼樣的一隻手,拿筆寫出一種

就立下畢生追求音樂理想的志向

歌曲,朗朗上口,讓離鄉的孩子聽了

了,雖然遭到醫師父親的否定,

都要落淚;什麼樣的一個人,費心想

但當時校長戴明福先生站在教育

出一種旋律,讓在地歌謠變成交響樂

者的立場,非常看好他的音樂才

曲,連西方人聽了都要讚嘆「It s

能,於是向他父親說:「(台)

western!」這是一位出身於台灣高

兜泰然將來若作醫生,只不過

雄的音樂家──蕭泰然,他不僅是融

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伊的志

合浪漫派樂風與台灣本土素材的音樂

向沒在茲,若予伊學音樂,未來

家,更成功站上國際舞台,與世人分

的發展一定無可限量。」因為這

享專屬於台灣的樂音風情。

一席話,使得蕭泰然得以繼續朝

獲頒第22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

音樂路前進。

樂類的「特別貢獻獎」,蕭泰然一生 成就的源頭,可追溯至留日鋼琴家母

1963年起,蕭泰然先後畢業 2000年在布拉格史梅塔納故居內彈奏李斯特用琴, 彈奏的曲子是《嘸通嫌台灣》

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及日本武藏 8


野音樂大學,師事李富美、許常惠、中根伸之、藤本秀

和。在他心中,自己的最佳寫照是──「金銀我

夫等前輩,除了繼續深造鋼琴,也開始學習作曲。返台

只有將我所有的給

無,

── 就是我的音樂!」

後教書幾年,看似一帆風順的生命卻不如想像中順遂, 1977年因家中遭逢巨變,蕭泰然全家遷移美國,開了 一家藝品店,偶爾在店裡彈彈琴變成他的每日生活。 有一天,店裡來了三位婦人,在聽見他的琴藝之 後,緩緩地對他說了句:「Young man! Why are you here?」簡短的一句話對蕭泰然有如當頭棒喝,是 啊,為何自己還在這邊

?至此,蕭泰然才算是完全確

立了自己對音樂的熱情與使命,於是,他收起店鋪,到 加州大學與女兒一同繼續深造,也開啟他迎向巔峰的音 樂之路。 由地域性的作曲家,蛻變為國際性的音樂家,蕭泰 然不但介紹台灣作曲家的作品給海外同鄉,也栽培了無 數國際水準的演奏家。曾拿過第8屆國家文藝獎、第10 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及第28屆台灣行政院文化獎等殊 榮,站在高崗上的蕭泰然,卻總是輕聲細語,非常謙

9


真心譜出台灣情 「蕭老師的作品真 的是走到

裡大家都喜

歡。他可以把那麼簡單 的東西,跟本土化那麼 有關係的生活題材,用 美的聲音讓大家來接 收,無形中就是對文化 音樂很大的貢獻,這是 他音樂的價值。」由衷 表達,這番話是本計畫 主持人林明慧教授對蕭 老師很直覺的讚嘆。 在蕭泰然的觀念 中,作曲者必須使用成 熟且令人感到熟悉的創作技法,做出一種大家都覺得好 聽的音樂,才能讓不同背景的人跨越文化鴻溝,進而真 正達到音樂無國界,成為世界共通的語言。不同於二十

《嘸通嫌台灣》樂譜手稿影本

世紀許多作曲家努力發展新式理論與創作手法,希望尋 找新的音樂表達方式,蕭泰然依舊選擇了傳統西方調性 與浪漫樂風的手法來創作,真摯的情感流露,更讓音樂 與大

零距離。尤其在旅美之後,或新創具臺灣本土風 10


味之樂曲,或融入大量的台灣故鄉民謠來作曲,不僅樹 立了個人獨特音樂風格,更在

多新音樂的台灣作曲家

中走出了另一種可能。

蕭泰然曾在自述中,將自己的作品分成三期:前期 (旅美前)的創作多為宗教音樂及兒童合唱曲,代表作 品有神劇《耶穌基督》及小提琴獨奏曲《台灣頌》等。 中期(1977年旅美之後)主要從事台灣民謠的改編及 民歌創作,代表作品有獨唱曲《出外人》(創作)、合唱 及管絃樂曲《出頭天進行曲》(創作)、弦樂四重奏 《黃昏的故鄉》(改編)等。後期(1985年後)創作 則為大型的樂曲,這段時間是他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創作 時期,除引入現代作曲技巧,更致力於提升歌曲的藝術 水平,代表作品有《一九四七序曲》、女高音獨唱曲 《上美的花》及三首協奏曲。 夜

寧靜的氛圍是蕭泰然創作的靈感來源,所以從整

理的手稿資料中可以看見其完成作品的時間常常都落在 凌晨。而他的創作速度之快,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一回 與朋友一同至拉斯維加斯賭城玩樂,在大家都還賭性堅 強地黏坐在牌 蕭泰然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樂苑》 第六期發表之〈中華交響詩的設想與演奏〉

上,他已完成了一首《美國西裝》,曲

名用了台語諧音來形容美國西裝之大,消遣這些流連賭 城的朋友們,再賭下去可能就「大輸」了。 11


慷慨待人,藏品難「全」 因為蕭泰然難得的音樂風範,開啟了 數位典藏的契機。在一剛開始的資料收集 上,讓林明慧最頭疼的,沒有別的,就是 摸不清藏品「全」的底限在

裡。「蕭老

師有很多東西,常常一個曲子好多個版 本,連蕭老師都不知道什麼才叫『全』, 我們更不可能知道全部是

些了!」林明

慧口中的蕭老師是一個極為慷慨的人,常 常為朋友、教會寫歌曲,親筆真跡走到 就給到

。也因為他了解自己這樣的個性

和行事作風,因此特別感謝林教授讓他有 一線希望,有機會見到自己全部的創作。 典藏過程中,計畫團隊也蒐集了許多

1987年11月9日於《太平洋時報》發表之〈沿溪踏花去:台灣音樂家的當代使命〉

「二合一」手稿,這是蕭泰然在作曲時常 有的修改痕跡,當有更好的旋律出現在腦海中,他就會重新寫在新的紙上,再朝原本寫好的舊手稿黏貼、覆蓋上去。 「有時候拿到的手稿是兩頁被黏合起來,我們很好奇裡面那頁到底寫了些什麼曲調,就會問他,但蕭老師都只是推推

12


眼鏡,緩緩地說:『(台)我現在老了,也看不清楚,

林明慧而言,這些歷史的軌跡走過去就不可能再回復、

是感覺不好,就把它擦掉去就好』。」談及數位化

不可能再重製了,因此,更要看重這樣一個別人放在自

過程的趣事,林明慧分享了蕭泰然較不為人知、可愛的

己身上的責任,唯有將典藏做到盡善盡美,才能確實地

一面。

保存這屬於台灣也屬於世界的文化財。

另外,在整理資料時,林明慧也看見了一件別於蕭 泰然慣性風格的創作。有一回在蕭師母的鼓勵下,蕭泰 然也嘗試創作現代新音樂,他寫了樂曲,拿去參加音樂 比賽,並且得獎。一回到家,蕭泰然如釋重負地對師母 說:「這樣好了,我有交代了。」藉由這段回憶中的小 插曲,可以發覺,即便蕭泰然偏愛傳統音樂曲調,其音 樂才能卻蘊藏了深厚的功夫底子,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樂 曲創作,他都能有所成績。 「雖然知道這個工程很浩大,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能 力可以負擔的來的,可是就試試看吧!幫蕭老師的一些 作品典藏起來,將有聲資料放在網站上,一方面是保 存,一方面也是推廣。」林明慧感恩一路走來,有許多 同為師大的音樂人不吝提供當年蕭泰然隨手送出的真跡 手稿,讓他們得以收集到更趨近於完整的作品面貌。對 13


低音歌王 遊唱寶島

男兒哀歌

夜間飛⾏行 相思河邊

可憐戀花再會吧 舊情綿綿 寶島曼波 ⼭山頂的⿊黑狗兄

台北發的末班⾞車

相逢有樂町 淡⽔水暮⾊色愛河月夜 難忘的⼈人 河邊夜嘆 再會夜都市

快樂的牧場 祈禱你幸福

寶島四季謠

文/王珮瑜(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財團法人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寶島歌王 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提供 14


洪一峰,唱遍大街小巷 「我心內,思慕的人,你怎樣離開,阮的身邊……」 這深情的歌聲,相信你我都相當熟悉,這就是洪一峰的 代表作之一〈思慕的人〉。洪一峰是台灣台語流行歌壇 里程碑式的人物,經歷了走唱、電台、黑膠唱片和台語 文藝片各個時期。所以,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見蘊藏在 音樂背後的文化現象、美感轉折與歷史演進。 洪一峰1927年出生台南,本名洪文路。十九歲之前 是個街頭畫師,只零星參與過幾次公會堂(現中山堂) 的演唱活動;十九歲那年,與兄長洪德成組織小型業餘 歌唱樂團,在淡水河邊自彈自唱,並印製附有洪一峰手 繪插圖的「歌仔簿」來宣傳表演曲目。這是他六十多年 歌手生涯的起點。 他的音樂才華無師自通,先是四處走唱,然後進電台 表演,就這樣漸漸打開知名度。1959年,日本僑領蔡 東華引薦洪一峰赴日表演,於東京有樂町「日本劇場」 參與演出,成為戰後台灣第一位到日本發展的歌手。 1960年開始,他在亞洲唱片灌錄多首暢銷金曲之後, 15

那卡西、露天演唱時期的洪一峰


音樂天賦,開始積極進行音樂訓練與培訓,帶他登台, 為他寫歌。 洪一峰音域廣闊,創作力豐沛,作品融合東洋歌 曲、歐美音樂和台灣民謠等元素,搭配上寫實的歌詞與 渾厚

音,為台灣歌謠開創出一條新路。洪一峰演唱過

的歌曲不計其數,難得的是在那個還流行日歌台唱的年 代裡,光是他個人原創的歌曲就已經超過百首。由此可 見,他寶島歌 王的地位不只 來 自 演 唱 魅 力,更來自於 其音樂創作的 才氣,以及對 廣播時期參與現場直播演出實況,約攝於1955-1960間

台灣歌謠傳承

揭開了歌壇的「洪一峰時代」。因為紅透半邊天,所以

的堅持。目前

他也開始拍起台語文藝電影,陸續推出《舊情綿綿》、

對洪一峰的相

《何時再相逢》、《祝你幸福》、《歌星淚》等片,搭

關研究仍多著

配當時最流行的「隨片登台」宣傳方式,萬人空巷,事

眼於他的作品

業成就達到巔峰。之後,更在長子洪榮宏一歲時發現其

分析,但石計

亞洲唱片公司發行的「洪一峰歌唱集」, 收錄有〈心心相愛〉、〈母親請 放心〉 等歌曲 16


四處走唱,用足跡拼湊人生 洪一峰從1944年開始在台灣各地走 唱,他的足跡從台南延伸到台北,範 圍十分廣闊。各地走唱期間,他除了 演唱當時流行的歌曲之外,更執著地 發表自己的創作;後來廣播盛行,他 便組成「天聲音樂團」、「小鳳歌唱 團」等演唱樂團到各個電台去表演。 洪一峰年幼時住在萬華,之後為爭 取演唱機會而四處奔波。1944至 1947年間,洪一峰在西門町與淡水河 畔的露天歌廳表演;1953至1956

舊情綿 〈舊情綿綿〉歌單

年,開始進入廣播電台且以現場演唱

生老師從一個社會學者的角度出發,認為蒐集此類台灣

的方式展露名聲,足跡也從台北轉戰

歌謠個案的資料,對於如社會變遷、台灣歌謠風格史、

到台南各地,亦配合產品廣告歌曲從事公演宣傳的活

音樂在地化等領域的研究也會有相當大的幫助,他認為

動;1957到1960年,洪一峰錄製了約50首黑膠唱片

這是數位典藏工作的價值之一。

歌曲,並前往日本發展,同時居住在當時以黑膠唱片工 業聚集的的三重;之後便是洪一峰音樂生涯的全盛時 17


期,不僅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更將演藝事業轉移至 日本,在台日之間來回演出。他一路耕耘,但政府在 1976年頒布的廣電法中卻有「電視台與廣播電台宜 少播放台語歌」的禁令,頓時所有台語歌曲的創作 者、演唱者和唱片公司都失去舞台!洪一峰無計可 施,逐漸將演藝重心移到日本,一直到1975年為 止,他都在日本發展演唱事業。 石計生說:「其實,沒有人天生喜歡流浪,他的 流浪除了個人生命史的起伏之外,更是因為時代氛 圍。面對禁歌時代,洪一峰選擇迂迴以對,想方設法 讓自己的音樂生命能延續下去。」計畫團隊為了表達 出洪一峰作品所反映的社會性,以年表的方式將洪一 峰的生命歷程與台灣過去的歷史做交互參照、比對, 來說明洪一峰這一部份的經歷。同時,為了追溯洪一 峰的足跡,團隊成員更實地走訪了台灣各地的歌廳、 廟

,拜訪文史工作者、地方耆老和資深藝人,搜集

台灣歌謠的歷史資料。 計畫的主要目標以洪一峰黑膠唱片的音樂重製、創作 18

洪一峰與作品手稿


樂譜和早期宣傳照的數位化保存工作為主,但石計生希

時代與科技之間的共識

望,未來能繼續帶領東吳大學GIS中心的團隊成員,利 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跨領域的力量,將洪一峰全省走唱的路線標 示出來,用不同顏色的路線圖代表不同

台灣早期音樂,都被記錄在一張張的曲盤當中,從 蟲膠到黑膠,從78轉到33轉,每一次載體的變換都新 增了一些什麼,但也流失了一些什麼。即便到了今天,

時期走唱的行跡,展現充分的空間與時 間訊息,完成一幅可穿插、可交會的 「跨時空台灣歌謠走唱地圖」。 「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 館」網站以flash真人導覽方式呈現, 除了有生平事蹟介紹之外,還有洪一峰 的宣傳照與生活照、黑膠重製音樂、歌 仔簿、樂譜、手稿、歌曲賞析和剪報資 料等,以及一張初步示意的走唱地圖。 這個網站就像個收納洪一峰走唱足跡的 電子抽

,一打開,彷彿就能見到「寶

島歌王」精彩豐碩的音樂人生。

洪一峰無師自通,勤學各樣樂器,本圖攝於家中鋼琴前 19


我們仍然找不到一種可以永恆不壞的載具,除了藝術的

延續珍貴資產的生命,並從實體藏品轉化到網路虛擬媒

價值不變之外,紙會爛,墨會淡,唱片會朽壞,數位

介上,讓人文精神廣播於社會大

案也可能再也無法解開。

之間。

「洪一峰是個真正的藝術家,擁有不斷燃燒、無法

不平凡的洪一峰仍然與多數的平凡人一樣,必須接

停止的靈魂,內在有一種力量驅使他不斷去創作,過程

受時代與科技的考驗。不過目前可得影像資料的,僅有

中會有焦慮,這種焦慮也讓他顧不了太多事情,無法討

電影《舊情綿綿》一片,而早期的黑膠唱片更是毀損連

好社會的某些價值。但他毫不造假,是一個非常、非常

連。在這樣的情況下,「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

真誠的生命。」石老師這樣說。也是因為這一份感動,

館數位典藏計畫」團隊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

讓東吳大學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尋求洪一峰家人與亞洲唱片的支持,取得了一部份的音

Science,地理資訊系統)中心裡面分屬於不同研究領

樂授權,也透過訪談洪一峰重要親友的機會,又開拓出

域的助理們願意勞心勞力,四處奔波,完成這項計畫。

更多獲得資源的管道。「

裡有曲盤,就往

藏」是團隊的信念,因為數位

裡去作典

案有助於文化的傳播,

卻無損於曲盤的價值,這種合作、雙贏的模式,是他們 能順利完成工作的關鍵之一。 「數位典藏」四個字,對石計生老師來說,意義 對不只於數位化轉換或資料蒐集而已,其中還有一份使 命感,希望這項工作對於台灣歌謠的推廣,能有更實務 面的貢獻;換句話說,就是用目前能做到最好的技術, 20


寶島風情 盡在詞中 文/王珮瑜(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葉煥琪與葉俊麟閩南語歌詞及文物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日頭將要

落西,水面染五彩,男女老幼在等待,漁船

到返來……」這情景交融的描述,相信你我都不陌生,這 就是葉俊麟的代表作之一〈淡水暮色〉。葉俊麟的詞讓台 灣台語流行歌曲走向更多元而且細膩深刻的風格,他的作 品取材範圍廣泛,舉凡對自然景物的歌詠、對事業前途的 理想與抱負、對繁華都市的嚮往、對純樸鄉間的眷戀、對 感情得失的嗟怨等,在他筆下都曾經出現過。 21


葉俊麟,寫盡人情冷暖 葉俊麟出生於1921年,本名葉鴻卿,自幼便對文 學、戲曲和音樂有很深的興趣,6歲入漢塾,青春期後 酷愛寫作。早年創作劇本,曾發表處女作《潮流》,後 來《皇民道》、《蜘蛛網》等劇本也被「劇作家協會」 買下,獲得劇壇肯定。1940年代,葉俊麟母親離世, 父親抑鬱而終,加上太平洋戰爭的餘燼在基隆蔓延,他 首次體會到流離失所的痛苦與無奈,於是將生命的重心 轉向歌詞與文學創作之中。 1957年,葉俊麟發表了詞曲處女作〈秋風落葉〉, 其後又陸續完成膾炙人口的〈放浪人生〉、〈舊情綿 綿〉、〈男兒哀歌〉、〈快樂的牧場〉、〈異鄉風雨〉 等歌詞,達到創作的巔峰。在葉俊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他從容穩健的筆力以及敏感細膩的心,他總能帶給聽 畫面感,營造出深切動人的場景,將思念、鄉愁、

與嚮往之情描繪的絲絲入扣;而從主角傾訴心聲的語氣 裡,更可發現葉俊麟揣摩角色的功力。張清榮老師認 為,葉俊麟的歌詞就好比是《詩經》中的〈國風〉,因

葉俊麟中年時期照片 22


為其中的內容多在描繪台灣各行各業的樣態,反映當 時的社會狀況和風土民情,貼近庶民百姓的生活,毫 不矯作賣弄,足以將之從流行歌曲的層次提昇到民歌 的層次。 葉俊麟的珍貴手稿目前由其子女葉賽鶯、葉煥琪妥善 保存於家中,今年葉家總共提供76筆手稿、21筆舊照 片、40筆新聞資料、19筆葉俊麟文物,讓數位典藏團 隊進行數位化轉換。手稿內容包括詞曲作品以及葉俊 麟重要創作自述〈七十感言̶台語歌詞寫作四十年追 懷〉,這些資料在數位化之後,便成為台語文教學的 材料,無論是修辭、句式、語法、用字甚至是社會面 的探究,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寶島風情,用歌詞描繪美景 1972年,受到當時政府限制台語歌曲政策的打擊,

〈七十感言--台語歌詞寫作四十年追懷〉手稿

葉俊麟的創作進入蟄伏期。葉俊麟和夫人吳秀鑾女士 在這段時間進行了一

「寶島之旅」,到台灣各地名

勝去遊覽;旅程很快地結束,但感動依然在葉俊麟心 中持續激盪著,使他無法忘懷。 23


在家人的支持下,葉俊麟拋開市場口味與商業利 益,開始投入「寶島風情畫」系列作品的創作。從 1972年到1988年葉俊麟病逝為止,這個系列的寫作持 續了約16年之久,是葉俊麟

期最重要的作品。他投入

很多的心力,甚至在肺疾纏身時,仍執意在病榻上翻閱

澎湖的地理資料,不顧家人擔憂,完成了最後一首作品 〈澎湖之美〉。 葉俊麟以詞曲創作風靡當代,也正因為他對於語言 的音樂性有相當純熟的掌握,才能將詩句一般的文字化 為歌詞,無論是歌是誦,皆有獨到韻味。多產的他對於

葉俊麟於草山公園 24


靈感的掌握也非常執著,一有靈思就會全然忘我地進入

各系所支援的計畫團隊透過「舊曲新製」的方式,去落

寫作狀態,據家人描述,葉俊麟創作時總是煙不離手,

實問題背後的無限可能,創造原曲與新聲之間的對話。

常常會用左手拿著打火機敲擊

面打節拍,右手則拿筆

寫下詞曲,同時間,嘴裡竟還高聲

著旋律,可說一心

三用!令人不禁猜想著,坐在家中創作的葉俊麟,腦海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林信志老師在計畫中負責數位化技 術與網站管理,他規畫了線上播放音樂的功能,提供使 用者更多元的賞聆角度;音樂系侯志正老師則負責音樂

裡面或許正上映著一幕幕美麗的寶島風光吧。 1998年,詞人離世,「寶島風情 畫」的創作也因此結束;但今年,透過 「葉俊麟閩南語歌詞及文物數位典藏計 畫」所典藏的手稿、相片和物品,葉俊 麟創作時專注忘我的神思、描繪台灣人 情的字句,得以藉著新時代的網路與數 位化技術,重現於世人眼前。

原曲與新聲之間的對話 一 首動人的旋律能穿越多少時空?

此刻聆聽音樂的人們,又能透過什麼的 方式與久遠的過往對話?這個看似抽 象、浪漫的問題,已經由包含台南大學

「葉俊麟閩南語歌詞及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團隊合影 25


重製的工作,他找來音樂系 的師生,重新詮釋葉俊麟膾 炙人口的歌曲。 「同一曲子我們搜尋到的 很多版本,有的歌手會加入 自己的變化,有時候快,有 時候加上附點,每個都不 同,所以重製的時候我會以 紙本樂譜當作基準。但是, 這些歌曲當時可能是洪一峰 唱的,那現在我們進錄音室 重新編曲、演奏、演唱,也 會有每個人不同的詮釋。這 就是音樂美妙的地方,是音 樂的本質,它就是允許不同 1958年夏天,於台南亞洲唱片公司大門口合照 (左五為葉俊麟,右四為洪一峰)

的人有不同的詮釋。」音樂

26


學系主任侯志正透過編曲表達他對葉俊麟作品的看法, 如果我們對照新舊版本,就彷彿聽見現在的年輕音樂 家,隔著五十年的距離,與亞洲唱片錄音室裡的樂師展 開一場遙遠的對談。

【相遇1957】 對台灣歌壇來說,1957年是非常關鍵性的一年。 該年洪一峰錄製日曲台語歌〈山頂黑狗兄〉獲得市 場青

,之後在朋友介紹下結識了剛發表處女作

除了穿越時空的對話之外,「新聲」還能對現在的人

〈秋風落葉〉的作詞家葉俊麟,兩人才華洋溢,相

們產生什麼影響?國語文學系教授暨計畫主持人張清榮

互激盪,共同創作台灣歌謠。他們懷抱著理想與志

很簡潔的回答了這個問題:「教學。」對比於無法取得 原演唱者、製作公司和演奏者授權的狀況,「新聲」能 公開、完整而且免費的播放,也為團隊解決了音樂授權 的難題。未來,這些資料將會被應用在教學上,只要透 過這個網站,就可以規畫出跨越文學、音樂與數位遊戲

氣,認為台灣應該要有自己的歌曲,所以一反當時 「日曲台唱」風氣,決定推出台灣原汁原味的作 品,因此如〈舊情綿綿〉、〈思慕的人〉、〈淡水 暮色〉、〈寶島曼波〉等原創歌曲得以面世,幾十 年後的今天,這些歌曲早已成為經典,永遠被後人 傳唱。

等不同領域的教案,典藏的意義將持續的更遠、更久。

27


原聲原影 奔騰躍動 2.1 原住民音樂研究與典藏在台灣

錢善華

2.2 你將可以在我的歌中找到你的足跡

徐千禾

2.3 舞蹈與歌聲的傳承演繹

呂怡屏

2.4 在雲上造山海:記「山海雜誌社」 台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呂焜霖


原住民豐富多元的語言、 歌舞、祭儀、 文學⋯⋯ 是島嶼最美的風景。 數位,典藏的不僅是這片豐饒景緻, 還有背後連綿不息的生命力。

29 本圖由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原住民音樂研究與典藏在台灣 文/錢善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教授) 與生活息息相關,承載著遠古傳說、歷史文化、禮教 祭儀、日常生活描述與娛樂活動……等意義的原住民音 樂,為口傳文化的媒介之一。音樂以歌唱為主,歌舞合 一的形式,與以竹製樂器為主的器樂演奏,為臺灣原住 民音樂的特色。

台灣音樂館、國科會、原住民委員會……等,都陸續有 相關研究計畫與補助案的執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自1950年代至今,陸續發表學者們對原 住民音樂相關的研究成果。而「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

自二十世紀初以降,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們,持續

藏計畫」【註1】則以胡台麗研究員長達二十餘年的田野

進到部落作田野採集,記錄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原住

採集影像為主,在2007年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的支持

民音樂面貌。近年來,除了以個人為單位的研究之外,

下,陸續完成影像素材的數位化典藏,並開放典藏內容

政府機關也開始重視原住民音樂文化研究的議題,如中

供外界瀏覽,為許多研究計畫提供豐厚的參考資源。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0


文化部臺灣音樂館就現有館藏資料,以取得合法授權 的資料為基準,設置包括漢族、原住民,以及當代音 樂…等線上資料館【註2】,提供聲音

案聆聽與文字

解說。此外,在2009年與2010年,分別進行「臺灣傳 統音樂年鑑」計畫【註3】,邀請各專家學者就台灣傳 統音樂的現況與發展,包括漢族、宗教、原住民、客 家、福

……等,作觀察記錄與文化評介。此外,還包

括許多相關計畫與工作坊的進行,如96-98年度「原住 民音樂採集專案補助計畫」、原住民音樂採集田野調查 工作坊,與「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 原計畫第一至四期」……等。而於2010出版之《重返 部落‧原音再現: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曲選(一)花蓮 縣阿美族音樂篇》,更於2011年榮獲第三屆國家出版 2003年排灣土坂五年祭 (胡台麗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提供)

獎優等獎。 近十年來,除了持續的研究與田野採集外,數位典藏 的觀念也開始進入原住民音樂研究的領域。在國科會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支持下,多 個分項計畫紛紛開始對既有的原住民音樂採集內容,進 行數位典藏的研究保存。「許常惠音樂資料數位化計 31


畫」【註4】 與「史惟亮音樂數位典藏計畫」【註

音樂歌謠相關著作的出版,以及兩者計畫資料庫的建

5】,從典藏的角度出發,將兩位臺灣重要的民族音樂

置,從數位典藏的資料整理、研究與分析,到目前成為

學家暨作曲家的作品與田野採集錄音,進行數位典藏保

加值應用,提供線上資源檢索與協助出版的管道之一,

存、詮釋資料建置與分析,重現1966、1967年民歌採

為原住民音樂研究與學習,提供不同面向的豐富資料。

集運動的風采。透過早期採集資料的公 開與整理,提供學術界更多原住民音樂 研究的素材。而「原音之美──臺灣原 住民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簡稱「原音 之美計畫」) 【註6】與「蘭嶼媒體與 文化數位典藏計畫」(簡稱「蘭嶼數典 計畫」)【註7】,則與多位長年投身於 原住民採集研究的文史工作者們合作, 透過典藏品的徵集與評估,進行數位典 藏。透過文史工作者們提供的,超過十 餘年的觀察與豐富的採集資料,呈現原 住民音樂在不同年代的面貌與變遷。除 了典藏過去珍貴的採集資料之外,「原 音之美計畫」的樂譜與音樂教案編輯、 「蘭嶼數典計畫」協助文史工作者進行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計畫製作之網站 「達悟歌謠與庶民文化」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提供) 32


綜觀台灣的原住民音樂研究與典藏,進行原住民音樂 研究者,從非原住民族學者專家,透過與族人報導者 (informant)提供 翻譯與溝通的合作,到近期由學者專家與族人「共同 著作」,以及現今許多在學術機構的協助下,由族人主 導、編著的出版品,顯示出原住民民族意識的抬頭,以 及對本身音樂文化的重視。對現今原住民音樂研究而 言,必須深度瞭解部落的生態文化,同時也必須站在學 術客觀的觀點思考,兼具局內人─局外人(insideroutsider)的觀察研究,由族人與學者間建立良好、互 部落豐年祭曲譜 〔阿美族馬蘭部落傳統歌謠〕

信的合作管道,借重彼此的優勢相互研討,而非單一方

(原音之美-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面的主導,才能得出不失偏頗的研究成果。

式。透過網際網路的呈現,對資料的交流與更新,有相 在數位典藏計畫的執行下,各計畫團隊,與部落文史

當大的助益。

工作者及族人們,搭起良好的合作橋梁。無論是對過去 資料的重新建置整理,或是持續進行的藏品徵集與田野 採集,在取得合法授權下,計畫成果透過資料庫與網站 的建置,提供完全公開或半公開的資料檢索,使研究資 源在圖書館與出版品的流通管道外,建立新的傳播方

原住民音樂研究與典藏,實為永久、持續性的研究課 題。在現今蓬勃發展、熱絡進行的各項計畫,無論是研 究或數位典藏,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成果與資源如何 進行永續經營。 33


出版品的發行與成果報告書,為階段性成果的展現, 而研究期間所建立的合作管道,才是研究的基礎。期望 在各研究計畫持續蓬勃發展的同時,能多方進行跨計畫 的橫向溝通與資源整合,同時能使成果在學術研究傳 播,以及維護族人智財權的議題上取得平衡。使原住民 音樂研究與典藏,除了在學術界內紮根之外,也能正確 呈現族人觀點,獲得部落的認同,真正落實原住民族音 樂的研究與典藏。

【註釋】 註1:〈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簡介〉,「台灣民族誌 數位影音典藏計畫」網站,資料取得日期:2013年4 月7日。 註2:〈主題音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網 站,資料取得日期:2013年4月7日。 註3: 〈主題網站〉,「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網 站,資料取得日期:2013年4月7日。 註4: 「許常惠音樂資料數位化計畫」成果網站,資料取得日 期:2011年11月20日。 註5: 「史惟亮音樂數位點藏計畫」成果網站,資料取得日 期:2011年11月20日。 註6: 「原音之美計畫」成果網站,資料取得日期:2011年 11月20日。 註7: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網站,資料取得日期: 2011年11月20日。 34


你將可以在我的歌中找到你 的⾜足跡

你將可以在我的歌中找到你的足跡 文/徐千禾 圖/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35


音從喇叭中傳來,夏曼.藍波安凝神傾

調,他時常不斷地反覆聆聽同一首曲子,藉此思念著父

聽,這是他父親遺留的記憶;悠悠自如的歌聲旋律宛如

親。隨著計畫2005年起在蘭嶼當地展開,主持人郭良

平穩的波浪,令人

醉在乾淨的歌聲裡。一波、又一波

文教授的團隊在文史工作者早期採集的錄音帶中,找到

地像是在人之島上度過的一生;海浪殘餘的泡沫在岸邊

了7首由他父親吟唱的歌謠,另外「原音之美:達悟

像殘存的記憶,歌聲被海風帶走,留下了漫長的遺憾與

(雅美)族與魯凱族歌謠數位典藏計畫」也提供了3首

當熟悉的

追憶。 2008年4月,「達悟歌謠與庶民文化數位典藏計 畫」邀請蘭嶼知名作家夏曼.藍波安以「從人類學觀點 看達悟歌謠的社會文化意義」為題於工作坊中擔任講 師,課程中他播放了父親吟唱的一段歌謠,提起他在 2003年去世的父親,用歌聲傳達祖先的知識與對過去 的時光、過去的人、過去的記憶的思念;就像他於《海 浪的記憶》一書中所提到:「海像一張張無情的黑影日 日淹沒感情的足跡,又像一波波的浪不歇息地翻開每天 的思念在腦海。」 可惜因為一場大雨,土石流毀損了家裡大部分的錄 音帶,夏曼.藍波安身邊只剩下一首父親當年吟唱的古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網站首頁 36


案,就像一道浪花在

賦予這些文物另一個生命,讓他們有更好的來源可以去

心中掀起無數的波瀾,換得滿滿的感動,而一個家族的

應用這些東西,這是我覺得我們這個計畫最有意義的地

記憶輪廓也因此而圓滿。

方。」林素甘教授在訪談中提到。

歌謠給他。收到這些歌謠的錄音

為了不讓一切隨風而逝 大概就是為了這樣的感動,郭良文與林素甘教授投注 了許多的心力在人之島上,為了文化的保存,也為了另 一段記憶和生命的延展與存續。「我們用數位化的方式

事實上,蘭嶼在過去的歲月中,累積許多官方的、學 術的調查與研究,不論是文獻的記載或是各類關於神 話、傳說、儀式的田野調查研究,都關注於分析達悟族 人的家庭形態、社會組織、經濟結構和禮俗習慣。這些 由外來學者、研究單位所進行的報導,揭開了島嶼神秘 的面紗,例如民國76年4月出版的《人間雜誌》第36 集,作者關曉榮在《蘭嶼紀事系列̶​̶孤獨傲岸的礁 岩》一文中提到:「雅美族人的老一代,依舊深深地紮 根在蘭嶼的土地與海洋生計之中。」從各種生產、勞動 的角度報導當地人們和大環境之間的衝突與

扎,搭配

黑白卻極具張力的照片,為蘭嶼留下深刻的影像。透過 這一類文章的報導,讓外地人得以窺見蘭嶼的面貌,十 分真實,卻讓人好奇當地的生活情景,同時理解到在那 些更深入、更微小的細節中,達悟族人是如何在大海與 錄製達悟歌謠

高山之間,找到自己的論述和定位。 37


1977年,一位年輕基督徒林茂安,在上帝奇妙的帶領 下,隻身前往台灣東海上的蘭嶼,他在雅美社會中生活, 深切感受到文明的潮流正不停地衝擊這裡,使蘭嶼成為充 滿原始與文明矛盾的土地。他藉著教育、醫療、信仰、傳 播及社會服務,與蘭嶼人攜手面對文明衝擊,並且在 1979年創辦了「蘭恩文教基金會」。除了希望協助當地 人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同時也透過「蘭嶼雙周刊雜誌 社」、「蘭嶼地方電台」……等媒體,一邊參與、一邊報

工作紀錄與資料

導、一邊記錄,隨著達悟族人一起感受大海的潮漲潮落。 這幾個媒體關注於島上的人、事、物,由地方產製,堅持 從蘭嶼人的角度出發,紀錄了大量在地生活的軌跡,而郭 良文教授在因緣際會下取得聯繫的管道,於是,數位典藏 就像是一艘時代的巨輪,緩緩向蘭嶼的岸邊靠近。 「蘭恩文教基金會」在過去30年間所累積的資料內容 與當地的生活緊密地結合,如部落裡新居落成、大船下海 蘭恩文教基金會青少年活動中心

等地方新訊緊扣在地生活脈絡;而郭教授也將所有的內容 建置成全文

案,提供使用者於資料庫中進行檢索、搜 38


尋,促進地方上的資訊流通。同時,在「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中,將各類新聞事件歸類整理成專題報導,以蘭嶼 人的角度檢視與回顧社會事件的發生經過,將達悟族人的各種信仰、習俗、傳說等資料彙整製作成專題,閱讀網頁內 容,每一個字句都那樣新鮮,彷彿帶著大海的氣息,字裡行間透析蘭嶼的社會文化脈絡,清晰展示當地的人文景貌。

十人大船下水 39


如浪般湧來的記憶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提供了計畫一個良好的 溝通管道和平台,成為對外說明願景的雛形。在「達悟 歌謠與庶民文化數位典藏計畫」執行的第2年,當計畫 要接觸當地其他的關鍵人物(key

許多內容因此不斷地湧現,資料越來越豐厚,來源也 越來越廣。為了彙整前後幾年的成果,計畫團隊新建置 了「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網站」,其中也針對各類 特殊而難以歸類的蒐藏主題,特闢了「人之島」的專題, 展示各類精彩的文化片段,如紅頭天主堂的壁畫、董牧

persons)時,讓對方了解數位典 藏計畫的宗旨與目標是溝通時最重 要的前提,此時透過一個已經建置 的資料庫,能夠向所有人說明和確 保物件著作權的歸屬,資料庫僅作 為中介的平台,一切的工作謹守保 存、推廣和教育的初衷,後續的發 展和利用仍將遵照所有者的意願進 行後續的規劃。隨著這些關係的建 立,島上的人逐漸認識郭教授的數 位典藏團隊,當手邊擁有想要保存 的文物時,也就樂意提供給計畫團 隊來進行數位內容的轉換。

董森永牧師拍攝的角

幼鳥 40


師的笑話和趣聞、以360度環景拍攝技術呈現當地的景 物等等,跳脫傳統資料庫的框架和

限,用更多元的形

式和架構,提供更加貼近當地生活與景物的視角。

用數位換取感動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在建置過程中,逐漸成為 認識蘭嶼民俗、文化與地方事務的窗口,同時,在研

「我們從事的是數位典藏的田野工作,很多的數位典

究、教學上也產生了莫大的助益。比方說,董森永牧師

藏計畫不需要像我們這樣密切的、跟合作對象建立長期

本身蒐藏了許多蘭嶼當地的紀實攝影作品,唯獨缺少了

的關係,進而獲得信任、取得資料;我們不像博物館本

生態照,後來透過資料庫,他找到可以應用的影像,讓

身就有許多的館藏,我們是必須尋尋覓覓的。我們必須

他在演講、課堂上可以向他人介紹蘭嶼的生態。資料庫

長期投入,讓對方覺得計畫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才與他

中內容與素材的交流和分享,補足了過去收藏者個人力

們接洽,而是真的有心要幫助他們,要一起發展。當他

量的

限和闕漏。

們信任計畫並看到我們執行的成果後,就會認同計畫對 蘭嶼的幫助。」郭良文這麼說。所以在執行期間,郭教 授對地方的需求總是義不容辭地提供協助,像是幫「蘭 恩基金會」錄製母語歌謠比賽的影音紀錄,或幫忙一般 家庭進行老舊幻燈片、VHS、DV帶的轉換,這些小小 的回饋和服務不只換來地方的信任和認同,更換來難得 的友誼。

「《蘭嶼雙週刊》20年來的資料都收藏在資料庫中, 接受使用者全文的檢索,如果要研究飛魚季,打入關鍵 字,全部的資料就出來了。」郭良文教授這樣表示。此 外,有時候當計畫團隊跟某位文史工作者提到:「你曾 經寫過很多的文章

!」可能連對方都不記得,反而訝

異於自己的文章在資料庫中被完整地收錄與保存著,並

41


透過網站呈現出來。以謝永泉傳道為例,過去幾年所錄

數位化科技將人之島的容顏、聲音與記憶放入電腦

製的廣播節目「黑潮傳遞」共有60多集的內容,每集

中,除了保存之外,更讓下一代的勇士循著海洋的歌

都講述一個蘭嶼的傳統故事,原本頗具數量的錄音節目

聲,在過去的回憶中得到前進的動力。夏曼.藍波安

透過計畫完成了逐字稿的整理,經過簡單的修改,就可

《海浪的記憶》這樣寫道:「母親搬回

以編輯成書,推廣蘭嶼的地方傳說和文化。

父親從此失去了對話的對象(說話的另一意義是心臟還 在跳動),除了海的變化尚可延續其記憶外,每個夜

有如海上行舟

他都在吟唱,是他減少失意的方法(偶爾分不清是早晨

計畫執行過程中,有認同、有支持、也有許多外界

或黃昏),而我是父親在黑暗角落裡最忠實而唯一的聽 ……」他深深地體認到吟唱古調歌詞的心境。只要島

給予的意見和批評,像是曾經有人詢問計畫團隊這個資 不 料庫對達悟族人有

原來的部落,

些幫助?如果用Li-bang-

,隨著潮起、潮落,生活仍將繼續,歌聲仍然悠

揚,而關於人之島的故事和記憶是怎麼也說不完的。

bang(達悟語飛魚的意思)去查詢,可以找到想要的 資料

?儘管目前尚未支援這樣的操作,「但這是一個

很好的回饋,當建立資料時,重要的名詞套用權威控制 的方式展現,就可以整合達悟族的拼音和漢語的文字, 鍵入任何一個,都可以顯示正確的查詢結果。」當郭良 文教授提起這些計畫可以再進一步執行的工作時,雙眼 炯炯有神,彷彿急著發展更新、更好的科技來延續這些 記憶的生命。

參考書目: 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巿:雄獅圖書 股份有限公司,1995)。 徐瀛洲,《蘭嶼之美》(台北巿: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1984)。 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台北巿:聯合文學出 版社,2002)。 42


舞蹈與歌聲的傳承演繹

文/呂怡屏(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原舞者」: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 《芒果樹下的回憶》─陸森寶百年冥誕紀念演出(2010)

典藏計畫提供 43


花蓮鯉魚潭畔的原舞者基地是個幽靜的小地方,與辦公室 對門相望的是排練場,平日沒有排練的時候,也是團員聚會 討論、製作道具的處所。在我們與計畫主持人林蒔慧老師以 及原舞者執行長吳雪月女士對談時,另一面的村長家仍不時 傳來人們或低吟、或高歌和歡笑的聲音。

結緣原舞者 起風的午後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野薑花香,計畫主持人林 蒔慧教授也輕輕地開口,說起自己與原住民文化、原舞者的 結緣。2003年甫取得博士學位的林蒔慧回到台灣,至國立東 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任教(林蒔慧現任教於國立政治 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由於系上有半數以上的學生是台灣 原住民,林蒔慧漸漸地開始接觸原住民相關研究,主要以花 蓮境內原住民語言分布調查、阿美語和撒奇萊雅語研究為 主。2007年後原舞者回歸部落,落

於壽豐鄉的池南村,因

地利之便,東華學生與原舞者之間時常交流、關係更形密 切。專長為語言描述研究的林蒔慧,開始對原舞者團員們於 田野調查文本中提及的詞彙及其變遷感興趣。

太魯閣族男女服飾

44


林蒔慧說,有些詞彙是田野調查時從老人家說話中

「原舞者」全名為「台灣原舞者文化藝術團」。他們

記錄下來的,但現在的人可能已經不使用了。老人家吟

自1991年創立以來,已詮釋鄒族、阿美族、卑南族、

唱的歌謠時常歌頌或緬懷過去的事情,當中會提到一些

賽夏族、排灣族、布農族、太魯閣族等十幾個部落的歷

具有文化意涵的地名,是現在地名所沒有的;此外,族

史故事或傳統祭儀樂舞。平均一年多推出一齣戲劇做巡

人使用的地名,又可能跟漢人的稱呼方式不同。觀察這

迴公演,二十一年來累積了豐富的劇碼、演出經驗以及

些詞彙的變化,可以看見時間空間的轉換和語言使用的

田野調查資料。

差距,也因此激發林蒔慧想投身研究、推敲這些文本訊 息與內涵的意念。這樣的想法獲得原舞者吳雪月執行長 的認同,同時,吳雪月近年有感於數位技術在保存、傳 承文化上的重要性,林蒔慧遂與原舞者團隊討論,希望 能有系統的整理原舞者展演活動的資料,進而建置數位

原舞者運用潛藏於原住民文化母體的能量,以動態 樂舞展演方式,讓述說千年故事的主體回歸原住民本 身。戲劇主題早年從神話、祭儀出發,尋找自己的根 源;近年則取法先人藉由歷史事件呈現族人夾在部落生 活與當代社會運作中間的處境。

典藏資料庫。 吳雪月告訴我們,大部分的劇作都是由團長、藝術

與祖先相遇──田野調查和戲劇製作

總監開始發想劇本,之後和團員們及部落討論,採集體

部落有太多老祖先的東西都流失掉了,原舞者作田野採集

創作的方式,最後再協調歌與舞。製作前,團員們平均

就是要

會花上半年的時間到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訪問老人家所

出這些流失掉的東西。

知的神話系譜、歷史記憶、音樂歌謠舞蹈和儀式祭典內 ──阿道.巴辣夫.冉而山口述

容。團員們親自進入部落,一方面能獲得來自部落的生 活、習俗、語言、歌謠等文化第一手知識,了解族人對 45


某些事物的看法;另一方面則讓部落人士和原舞者團員 能瞭解彼此的文化、或是促進當地年輕人傳承自身文 化。

身體是記憶與文化的載體 我的歌聲是因為我的

步順著礁岩,

我看海浪使我學會的舞蹈……    如果身體是一種符號,透過身體姿勢呈現的樂舞表 達了什麼?訪談中,團員胡克緯提到,每個文化的樂舞 都有其曲式、格律或禁忌,在學習與排練的過程中都經

你可知道我們的舞步來自海浪, 你可曾見過,海浪停止拍打……

過轉化,以區別出舞台上的表演和部落的真實兩者間的

──港口部落老頭目訓勉

差異。同一種舞步由不同的年齡階層或性別的人來跳,

舞蹈,是原舞者戲劇的要件之一。訪談中團員提

也呈現不同的精神和意義。舞蹈之間的一個

步或一次

擺手,都蘊含了豐沛的訊息。

「老人家就是活字典!」雖然團員來自各方,有 專職團員、特約團員、學生團員,然而,在傳統中謙 卑學習的心是相同的。他們將調查資料、神話、歷史 編入劇碼中、上演前再回到部落,在教導他們的長者前

到,原舞者的劇碼之形構,除了團長與藝術總監、團員 意見與部落意見,另一個要素是歌與舞。舞台上的樂舞 不能只表演「形」,更要花許多時間磨歌磨舞,以傳遞 「心」。有時會借助專業製作群的長才進行歌舞編排, 但最終表演的主體是團員,舞者以自己的能量,展現身 體的律動。

展演,往往都能獲得迴響。正因為這樣的觀察與實踐精

在舞蹈當中,身體動作、歌謠主旨和意義間,具有

神,原舞者的戲劇總是能打動人心。

層次性的轉喻關係。原舞者以傳統的儀式樂舞加上當代

46


《尋回·失落的印記》劇照拍攝(2009)

戲劇手法,架構出充滿張力的時間與空間。面對當代環

角的處境嘆息,這是舞者對家鄉、對文化最深切的關懷

境、傳統文化和身分認同等多重情境,舞者們運用身體

與告白。

實踐的經驗,將自己交織於現在與過去、回憶與現實 中,試圖舞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同時亦帶領觀者一同

以數位典藏保存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是豐富人類精神與智慧所無可取代的資

探索、反思。如同原舞者演出的《杜鵑山的回憶》,當

中有一句歌詞唱到:「あの山を恋し」,這不只是為主

源。原舞者是一股在地的力量,由下而上努力耕耘,薪

47


傳逐漸式微的傳統文化。「原舞者」雖然是數位典藏

的全民共享,同時,台灣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與教育又

計畫的新成員,但在計畫團隊的努力下,依循有條不

向前邁進一步,從實體舞台轉到數位劇場,繼續發光

紊的工作流程,將原舞者演出影像紀錄和照片清點分

發熱。

類、規劃,進行數位化工作、填寫後設資料、及影像 轉

,從而建置成果網站。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他們找出許多細緻的「老」

田調成果,團員可依此作為日後演出參考。原舞者詳 細的田野調查資料,不僅能加以利用、進行語言研 究,也為參與數位化工作的學生做了資料蒐集的示 範。   近一年的數位典藏工作,有收穫也有困頓,其中較 花心思處理的是權利盤點工作。原舞者的調查資料中 有照片和聲音資料,當中可能包含許多人像、人聲, 若要逐一申請授權,歌謠著作權的界定、聲音辨識等 工作,都是浩大工程。   樂觀看來,台灣原住民文化的研究與保存,已從過 去有形物件的蒐藏,擴大到今日身為民間團體的原舞 者之演出記錄、田調資料的數位化。這不僅促成知識 48


在雲上造山海 記「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文/呂焜霖(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究所博士生) 圖/山海文化雜誌社提供

山海心情   為什麼少數,會被定義為邊緣,而非核心?而被視為邊緣

者總有黃昏未遠的隱憂?例如美國原住民(Native American) 在迷路的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1451-1506)眼中被 視為東印度群島之人,而他們的歷史就在這命名的時刻轉入血 色的黃昏;經歷日本殖民,民國戒嚴治理的台灣原住民族,也 是如此,其語言、音樂、文學甚至民族認同都遭逢斷裂、散 佚、傾斜的危機。相異文化的交融本能為世界文化增添新血, 但是強力的文化統治則使得原樣失色、消音;更有甚者,成為 官方引以為傲的政績,成為一種刻板印象。 49


解嚴後,百家爭鳴,過往不被看見/聽聞的底層民

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共同建置的台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

站上街頭,為自己長期以來遭到的漠視發聲。原住民族

典藏館,則是再一次回首這一小段光陰的話語,在雲上

亦然。那要被看見的訴求,正是要反轉自身的邊緣定

搭建一道關於原住民文化運動的歷史之 橋。

位,走回核心,爭取自我權利

為歷史作預備

的普世價值。在這波民主化浪 潮中,「山海文化雜誌社」自

在進入該網站之前,我會建議讀

1993年成立,原先為中華民

者搭配閱讀,同樣由山海文化所建

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立的「台灣原住民百年文學地圖」

中,專門編輯《山海文化雙月

網站之山海文學大事記。透過大事

刊》的單位,雜誌於2000年

記的條列,能讓我們對原住民百年

停刊後,山海文化仍持續舉辦

以來的歷史圖景,有所憑依。

與原住民文化相關的活動,迄

此外,從年表中,我們也將認識

今也將滿二十年。

兩位重要的原住民前輩,鄒族的高

山海文化在這段時間,以雜

一生(Uyongu Yatauyungana ,

誌、文學獎、音樂,座談、研

1908-1954)、卑南族的陸森寶

討會等多樣形式,深化原住民

(Baliwakes,1910-1988)。原

自我詮釋的能力,再建過去遭

住民族本有著悠長的口傳文化,然

主流略視、避談的文化主體。

而從高、陸兩人的成長背景中可

而此次山海文化與國立政治大

計畫主持人孫大川教授

知,百年前的原住民在外來優勢文 50


化進入部落之後,被迫學習國家語言,與自身的文化相

「陸森寶音樂會暨研討會」等活動背後,實是抱著追念

互衝擊、交融。他們先是學習日語,成為部落菁英,且

前人的深切心情。

在台灣進入民國體制之後,重新學習中文。瞭解這段失 語/跨語歷程,當更能體會山海文化在2007年先後舉辦 「鄒之春神--高一生音樂‧史詩‧歌」紀念音樂會,以及

在該網站中,我們也能看到「陸森寶音樂會暨研討 會」的影音資料,取得歷史回身時的反饋。歷史如果真 是進步的,那是因為我們已能面對過去,唯有如此,才 有自苦難中昇華成理解的可 能;惟有看見/被看見,才 正式進入療癒的程序,懷抱 與傷痛共處的和平期望。從 這樣的角度來看,山海文化 將其所舉辦的座談、研討會 加以數位化,並非只是活動 紀念、消耗性的產物,而是 能幫助我們進入原住民族這 百餘年來備受壓抑的歷史語 境中,進一步思索島嶼人民 共同的想望與追求。

「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藏館」首頁 51


傳承文字的稻穗 山海文化在1990年代中最重要的紀錄便是《山海文 化雙月刊》(1993-2000)的發行。雜誌引領議題並 深化論述,諸如檢討原住民政策,關注原住民的藝術與 音樂,探討原住民文學及提供作家發表創作,或與國際 原住民族運動連線,或對瀕危的原住民語言投以關切等 面向。可以說,《山海文化雙月刊》記錄了台灣原住民 族在1990年代對自身文化身分的思索軌跡。 另外,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山海文化亦多次舉辦

排灣族歌手芮絲若絲的演出(2000)

網站另一項重要的工作,便是將文學獎的相關

案加

原住民文學獎、文學研討會、文學營、國際交流,以及

以數位化。山海文化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或尋求企業

作家文學訪談。計畫助理余順琪表示:「將這些活動影

贊助,或獨立運作,長期舉辦原住民文學獎。該文學獎

音、照片上傳並不是最困難的任務,雖然累積近20年的

的重要意義,除了鼓勵各原住民族的作家們執其筆,述

照片、

其事,更是要在漢族長期把持的文學標準之上,尋回自

案數量頗多,但是辨識其中的活動時間與內

容,再予以分類、裝冊、編號,才最費心思。」

身的語言美學。例如里慕伊‧阿紀、亞榮隆‧撒可努、巴

這使我們了解記憶歷史,數位典藏的工作,除了需要

代、霍斯陸曼‧伐伐等人,都是在山海文化所舉辦之文學

硬體設備,架構網站外,更要透過文字敘述,嫁接起文

獎上初試啼聲,並且持續的寫作,透過作品的出版豐富

物與網站使用者之間的時差。

了台灣文學的質地。 52


事實上,山海文化長期舉辦原住民文學獎,除了激 發出一枝枝健筆外,作家筆下文化交混譯寫的語言特 質,更成為當代台灣文學中的重要資產,展現原住民文 化復甦的力道,而這也是以往施行標準語言政策時難以 得見的成果。目前已有不少學者投入相關主題的研究, 因此我們也期待在此網站中,能陸續增加之後的文學獎 評審過程與成果,不斷活化網站的內容。

布農族獵槍祭(2000)

永遠的部落 山海文化的數位化工作,可以說是為了我們以及未

文學獎的評審過程,亦是評審回應作者挑戰的過

來世代預備,如孫大川曾在接受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電

程,那一篇篇不知來自何處山林海邊的文稿,帶來不同

子報的訪問時所說:「利用數位典藏的機制,這不只對

於漢族文化的思維想像,其語言表現也呈現出原漢語言

文化傳承有意義,更能夠讓我們的下一代、與其他不是

交會時的火光。因此,網站收錄評獎、頒獎過程的影

原住民的朋友們『看到』這個年代。」因為來到台灣原

像,日後也將公開評獎經過,這些資料對於觀察台灣文

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藏館,你看見的不是山,也不是

學與文學獎發展的研究者而言,會是相當重要的文獻,

海,而是山海文化以其近二十年的耕耘,為台灣原住民

因為我們會看見文稿最初的閱讀者,如何看待原住民作

族在雲上搭建的永遠的部落,也是原住民族給予世界文

家對於台灣漢語文學的衝擊與反饋。

化的贈物。

53


新舊交鋒 藝術不朽 3.1 上山打鼓 四方共鳴

廖智賢

3.2 舞動蘭陽

廖智賢

3.3 雕皮弄影

廖智賢

3.4 傳統是永恆的時尚

廖智賢

3.5 北管藝術風華再現: 國寶級藝師葉美景薪傳典藏

吳榮順、謝琼崎


數位, 令光影交融、時空交錯 新舊藝術風采 彈指間即來到眼前

55


山上打鼓 四方共鳴

文/廖智賢(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優人神鼓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56


直到老師在教室黑板寫下的學測倒數日期接近,才 想到需要翻讀已經被資源回收的課本來溫習;直到出了 社會準備應徵第一份工作投遞履歷,才在三更半夜尋覓 不知道存放在

個抽

的畢業證書;直到難得舉行的同

學會再與昔日戀人重逢,對方依舊充滿魅力,才想到過 去的情書不應該在分手的夜 翻箱倒櫃、除舊

搓揉丟掉。

新,或是存放的空間不足,或是

自己當下的決定,有值的家具、古董,無價的書信、卡 片,都可能面臨不得不取捨的命運。這是無論個人或團 體都曾經有過的生命經驗,儘管豐富的生命歷程像是一 座博物館,但是再怎麼仔細整理,還是免不了在未來嘆 出一句可惜。

藝術,與修行共生 時光流轉,要靠腦袋回溯記憶,一年半載還算容 易,只是累積漫長歲月,再回首,才發現編排、建

是那麼簡單。此刻,優人神鼓正要在表演謝幕的掌聲之 後走下舞台,面對文獻保存的急迫挑戰。優人神鼓的前 「雲

西台灣」 團員舞台演出

身是劉若

老師在1988年創辦的「優劇場」,成立後 57


經歷二十二個寒暑,從二十世紀跨越到二十一世紀,並 以木柵山區的大自然環境為劇場舞台。

優人的鼓音響起,那第一聲必定是從山裡面傳出來 的。現任優人神鼓的文獻室主任田麗卿說:「優人神鼓 擁有山上劇場,是台灣極少數擁有屬於自己的戶外排練 場地的表演團體。」優人神鼓的藝術總監劉若

,早期

在美國接受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 1933-1999)訓練,尋求在大自然變化中自我修練, 因此創團時選擇了山林作為練習的地點。早期,團員訓 練都是從一大早開始,打太極、靜坐,沒水沒電,天黑 就一定要下山,還要去提水,是一個很純粹的修行,表 現出來的是生活融入到藝術中,這樣的精神也一直延續 到現在。從2006年開始,每年都會有山上劇場的公 演,無論風雨,更不畏寒流,這座山頭已經成為優人神 鼓每齣劇作的起點,為了妥善保存這種人與自然互動的 藝術形式,台北市政府也在2007年正式將老泉里山區 的「優人神鼓山上劇場」訂為文化景觀。 提到優人神鼓的修行,除了上山,當然還有下鄉。 1996年,優人神鼓從墾丁出發,

上打鼓、白天行

,28天走過25個西部鄉鎮。隔年,35天走了800公 1988年劇團首演《地下室手記浮士德》海報

里,足跡遍及東台灣,跨著最大也最雄壯的步伐,積極 58


59

團員排練情景


參與地方文化祭典。2008年第三度下鄉,50天繞行台 灣,總距離長達1200公里,走訪100鄉鎮,巡迴表演 30場次。對優人神鼓來說,這樣踏踏實實,繞行台灣一 圈的過程即是「雲

」,有自我修鍊的精神在裡面,如

同人的成年禮,是一個新的階段開始,連結土地的生命 力,再次與台灣潛藏的力量相遇。

數位典藏的契機:搶救文獻,刻不容緩 文獻的價值不只在彰顯古老新舊,而是它對於這塊 土地的印證與記憶,紙張單薄而輕柔,卻承載時代的刻 痕。劇團經營以創作練習為第一要務,宣傳公演次之, 文獻典藏又再次之,對於優人神鼓的成員來說,專精於 表演藝術的他們不論是打坐、打拳、打鼓都不成問題, 但是怎麼去維護珍貴的文化資產,倒是個迫切需要處理 的狀況。 「木柵」、「二十二年」、「山區」,這幾個關鍵 字道盡了優人神鼓文獻保存上的種種困難。在劇作表現 上,藝術與修行之精神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但是文獻 資料的典藏可就面臨了潮濕、散落、凌亂的危機考驗。

「雲

西台灣」活動紀錄 60


「優人神鼓到現在已經二十二年,可惜的是,因為搬過

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柯皓仁教授解釋著合作的

幾次家,部分資料散落,當文獻不是很有計劃的保存

緣起。術業有專攻,三年前就主持過「雲門舞集舞作資

時,就必須回到我們以前的辦公室,把所有東西都

產數位典藏計畫」的柯教授執行過雲門、李泰祥的計

來。」田主任如此形容。不只是物理環境的雜亂,台灣

畫,認為同樣受社會矚目的優人神鼓是下一個數位典藏

地處亞熱帶,濕氣重,容易產生化學反應,部份紙本

的出發點。「剛好2008年國家文藝獎公

案泡過水,有發霉的情況,要把老舊的海報、傳單、剪

神鼓在其中,於是積極與優人神鼓接觸,很幸運的,可

,發現優人

報,劇本……等等

以說是一拍即

案資料找出來保存,

合。」柯教授笑

還要進行繁瑣的分類

著說道。

手續,可以想像執行

藝術創作是

典藏計畫時須面臨的

如此龐大而細

重重考驗。

碎,它所保留的

「其實優人神鼓

時代印跡,它的

知道典藏工作很重

喧囂與騷動,它

要,但是沒有後面的

的焦慮與不安,

動力推著他們,現在

它的震盪,皆化

有數位典藏,也是推

作演出,生動且

動著他們思考這件事

細緻地展現在每

情。」「優人神鼓舞

1992年《漠‧水鏡記》海報

一位觀

面前, 61


和人群達成了某種心靈默契。創作者的記憶與生命歷程

畫面記錄,有了豐富素材,我們就將它們呈現在網站

是觸動思緒的開關,當記憶深處畫面開啟靈感便飛騰地

中。」

打開,一切也活動了起來。儘管雲門舞集與優人神鼓都 是國家文藝獎的得主,但是內含的核心精神卻迥然不 同,創作的靈感泉源更是各異,呈現在網路平台的方式 也當然有所變化。

是單純記錄,更在獨特的環境中獲得心性的鍛鍊。「優 人神鼓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的團隊,除了有駐點在 師大的成員,還有直接進駐到優人神鼓的成員張煦。

目前優人神鼓的官網與數位典藏的網站結合在一起, 關於優人神鼓的相關新聞及表演訊息也發

或許,參與計畫的成員們在嵐靄雨露的山中劇場不只

Facebook與無名小站,柯教授思考著更多使網站具有 互動性的機制,並以優人神鼓的需要為網站設計的優先 考量。

優人有情,數典用心

「儘管張煦之前沒有任何數位典藏的經驗,但是他具 有資管背景,對於數位化也有認識。」柯教授認為必須 要找到對優人神鼓有所了解的助理,於是曾經擔任過優 人神鼓志工的張煦,就成為田主任整理文獻的好幫手; 翻閱剪報資料、歷史文件,一筆一筆看到眼睛都

痛的

過程,讓張煦更充分掌握優人神鼓的淵源與發展過程, 包括劇團的核心價值以及透過表演所要表達的意涵。

怎麼呈現這座用雙手披荊斬棘、一石一柱打造的山中 劇場,也在計畫架構之內,無論是空景跟排練,攝影師

計畫執行第一年的重點是將「山上劇場」呈現出來,

已經在2009年12月到山上劇場取景,並且將照片作品

第二年則會將「雲

台灣」融入到典藏計畫中,在團隊

製作成環場影像,同時針對山中劇場正式公演拍攝影

默契漸入佳境的情況下,踩著循序漸進的步調,數位典

片。柯教授說:「公演當日山上淒風苦雨,本身駐點在

藏計畫的執行就與「雲

師大的成員陳健行隔天就重感冒。但也因此留下珍貴的

也相信,對優人有興趣的網友或觀

台灣」一樣穩健踏實。田主任 ,都可以透過優人 62


神鼓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網站獲得更多資訊,能利用 這個平台認識優人神鼓。 藝術總監劉若

與擊指導黃誌群,兩人帶領團員將生

活中修行的體悟,透過鼓面擊出內在自我的提問,形成 優人神鼓一再突破與創新的樣貌,然而他們可能沒有料 到,他們所撞擊出來的火苗,在計畫成員心中竟引發出 更盛大的花火:團隊中,負責採訪的編輯決定轉換 道、於優人神鼓文獻室任職;擔任志工的支持者因緣際 會加入數位典藏計畫;鑽研理工領域的研究生開始撰寫 充滿藝文氣息的網頁程式。柯教授笑得開懷:「之前還 有一個研究生,剛開始不認識優人神鼓,現在已經成為 粉絲,還會自己去買票看表演。」 表演藝術與數位典藏工作交織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世 界,在人際關係,也在網路平台形成紮實的鼓面,當優 人們潛心靜氣舉起手中的木棒敲擊,打出響聲咚咚,波 動成為一股浪潮,近處,也許不在山中劇場,遠方,可 能不是他鄉舞台,而是藉由數位典藏的網站傳遞內心、 掌中的能量。 《 聽海之心 》2005年澳門文化中心公演海報 63


舞動蘭陽 文/廖智賢(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蘭陽舞蹈團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64


蘭陽,國民外交推手 宜蘭縣列定為縣立古蹟的羅東北成天主堂,是蘭陽 舞蹈團的發跡地。秘克琳神父曾經在那裡待了七年,並 於1966年成立天主教羅東青年育樂中心(蘭陽青年會 前身),草創課程期間,開辦民族舞蹈、體育、美術、 國樂等研習班與夏令營,大開羅東、宜蘭地區的藝文之 風。 不幸的,在場地與經費的限制下,多項活動中止, 但是舞蹈班卻在困境中保留下來,除了孩子們表現傑 出,一方面也是秘克琳堅持的態度:「學習舞蹈可以培 養獨立的性格,也能夠開闊視野,民族舞蹈

對是世界

上最美的藝術之一。」為了鼓勵當時的孩子學習舞蹈, 不但免費,甚至秘克琳還要騎乘單車載送學員返家。 憑著持續的毅力與誠心,從此舞團人數多了,也逐 漸在宜蘭羅東享有聲譽。但是秘克琳不以為滿,希望將 台灣的舞蹈藝術,傳播到海外各國。 1986年臺北市藝術季民族舞蹈海報 65


「我在台灣雖然像是一個旅人,但是我知道藝術是很重要的,好像一個國家的生命,很可惜的是,國外很多人不 認識台灣。」秘克琳回憶起當年的信念說道。於此,1974年開始,他開始籌畫蘭陽出國巡演,當時台灣正處於退出 聯合國的艱困時刻,就連申請護照與入境許可都是困難重重,「為了那次演出,我從羅東天天

台北辦護照,幾乎都

沒有人幫助我。」秘克琳感嘆的說。最後,透過教會的交涉與協助突破外交上的困境,並在梵諦岡獲得教宗召見,創 下台灣舞蹈團體到義大利演出的先例。 2010年,秘克琳高齡75歲,距離創團已經四十四個年頭過去,蘭陽在國內外累積了超過千場的演出,成為蘭陽 平原上不可忽略的藝術風景。此時此刻,他還沒有打算停下

步,正與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攜手合作,將這些創編多

樣性,並且擷取台灣生活文化的民族舞蹈進行數位典藏,賦予民族舞蹈新生命。 66


《噶瑪蘭公主》舞出蘭陽精神 陳慧如現職是蘭陽舞蹈團藝術總監,同時是第五屆 團員,其實

也曾經離開蘭陽,到了台北念書,因為蘭

陽的一通電話,又讓

回來家鄉服務。「我離開蘭陽就

只有大學期間到台北念書,畢業了,蘭陽的行政人員就 撥電話問我未來規畫,我一聽就說好,決心要回來幫 忙。」陳慧如興奮地提起重返蘭陽的經過。

拍攝《敦煌綢舞》工作記錄

對於過去的演出

有著深刻的記憶。「曾經去了歐

洲三個月,當時才小學五年級,回來都是很風光的,縣 政府長官召見,學校會表揚,對我來說也算是為國爭 光。」陳慧如回憶著說。當時每次出國證件 著,包括父母親替

整理的新聞剪報。如今,

也都存留 的工作

不只是要編排舞蹈,要完成的不只是自己記憶片段的收 藏與整理,而是專門負責督導同仁執行數位典藏的專案 《敦煌綢舞》服裝照

−−關於整個蘭陽舞蹈團的歷史。 67


1993年起,蘭陽舞蹈團開始嘗試將舞蹈內容與地方 歷史文化做緊密的結合,1999年,蘭陽完成了第一齣 大型神話舞劇《噶瑪蘭公主》,是描述流傳在蘭陽平原 優美的民間傳說故事,主要演員寫上了宜蘭地名,場景

員,和當時的學員一起在舞台上表演,這樣傳承下來, 就是具有蘭陽精神。」陳慧如

目前舞劇已經可以在網站上瀏覽,藉由這些資料數 位化,陳慧如也期望讓研究台灣舞蹈的朋友可以得到新

就是蘭陽平原的風

知,並且讓蘭陽舞

景,音樂更結合在

蹈團的精神傳承下

地元素,包括歌仔

去。「為了舞蹈,

戲的腔調、原住民

蘭陽一直在以不同

的歌曲,透過舞者

民族作主題研究與

的肢體語言,改編

蒐集,我對於蘭陽

成一部動人心弦的

後期的經營很了

舞劇。對於陳慧如

解,執行數典時,

以及蘭陽,都是一

若是遇到前期歷史

個很重要的里程

有空窗時,就會再

碑。「我自己本身

請教早期團員與神

也有參與,當初主 要演員是以前的老 師,這些以前的老 師又是過去的學

道來傳承的重要性。

父。」因為執行數 《 噶瑪蘭公主》劇照

位典藏,讓陳慧如 得以溫故知新。藉 由這個網站的上 68


線,蘭陽也預計在2011年年中舉辦成立45周年的紀念

們先填,蘭陽再審核,好在他們第一屆的團員還有負責

活動,期待找回更多蘭陽的相關文獻資料,以及當年曾

行政工作,八十幾歲的老師傅也還在縫製服裝,關於歷

經在舞蹈教室揮灑汗水的團員們,讓大夥再次回娘家,

史的軌跡,老團員或秘克琳神父都可以憑著記憶回

一起用數位科技感受蘭陽精神。

答。」未來,除了資料經過管理後更便於搜尋,這個工 作流程也讓蘭陽認識到數位化流程的概念與意義。

老團員,佐證文獻資料 與重視傳承精神以及蘊藏民族特色的舞團合作,交 大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打破距離的障礙。「雖然資料在宜 蘭,但是正好有位蘭陽同仁在新竹有住所,計畫執行之 初就以地緣之便,請蘭陽同仁傳遞資料;後因雙方時間 難配合,改請蘭陽直接郵寄資料到交大,或是計畫團隊 至宜蘭蘭陽時順便取件。」主持人黃明居說。由於蘭陽 每次演出都會產出排練、演出等等為數

多的照片,以

前是放在一大本相簿,也不會註明相關資訊,於是計畫 團隊就按照Metadata著錄手冊編製且依序建

,完成

編碼、整理之後建立出一個清單,再交付給蘭陽確認資 料的正確性,另外,像裱框海報、

景、服裝資料,都

是直接至台北蘭陽藝術中心或宜蘭蘭陽青年會進行數位 翻拍。黃明居表示:「後設資料,欄位怎麼訂定,由我

1974年出國演出 《嘉賓宴》之服裝, 上有精緻手工刺繡 69


當然,計畫團隊免不了也要前往宜蘭羅東,親眼目 睹保存的環境與狀況,又是一道道困難的關卡迎面而 來。「蘭陽首要的目標

對是演出,現在要整頓過去資

料的確很花費時間與人力,我們的助理去翻箱倒櫃後發 現部分服裝都發霉了,比較嚴重的還有布類

景,有漆

料掉粉的狀況,舊照片也有股濃濃的霉味。黃明居提到 整理藏品與清點的過程,彷彿是家庭主婦要年終大掃除 的清潔作戰。蘭陽雖有保存的硬體環境,但是當地多雨 潮濕的氣候,維護藏品真的不容易,他們已經竭盡所 能,用最大的心力去整理、保存,經過了45年,現存藏 品的狀況雖然有些微缺損,整體來說,算是保存得不 錯。其實蘭陽本身對於道具、服裝與文獻等等藏品皆有 保存的概念,分類都有對應原本的戲碼,為了讓藏品在 數位化之後仍能減少損傷,利用無酸紙包裝、防潮箱儲 存,都在計畫團隊未來的規畫之中。

70


雕皮 弄影 文/廖智賢(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皮影戲館之影音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71


承先啟後,岡山皮影戲館

用獸皮,藉由雙手操控木桿子,在靈巧的抽放之間,牽 動舞台上造型千變萬化皮偶的靈魂,當燈光照射將皮偶

集文學、音樂、繪畫、工藝、戲劇之大成,皮影戲 可算是門綜合藝術,中國歷史文獻記載,這種表演方式

的影子投射到薄薄的簾幕上,影子生動靈活,配合著優 美唱腔、喧鬧鑼鼓精采演出。

在宋代最為興盛。最早戲偶的設計是以素紙雕成,後改 72


隨著漢人移墾台灣,源自唐山的皮影戲,依附移民 的農業生活型態與民間信仰而在台灣各地流傳,成為農 業社會中最主要的娛樂活動,也是廟會節慶、節令祭祀 中不可或缺的儀式。皮影戲演出的關鍵,在於操

戲偶

的能力和唱功,關鍵技巧都是經由師父傳授,學徒長期 苦練的成果。1950年代台灣民間戲班因民

需求而益

加蓬勃,光復初期的高雄據說就有多達五、六十團。皮 影戲的娛樂表演相當興盛,但是在1960、70年代隨著 電視台相繼成立,娛樂多樣化,皮影戲適應新時代的能 力不足,野台開始流失大量觀

群,戲棚

下也趨於冷

清,2007年,由張氏家族代代相傳經營的合興劇團也 停演,並將所有文物交付高雄縣皮影戲館典藏。過去的 宏興閣、復興閣、永興樂、東華……等等名家班雖然也 面臨沒落、慘澹經營的狀況,但是對於皮影戲的傳承與 推廣均不遺餘力。 此時,若要尋找光影布幕的樂趣、欣賞原汁原味的 皮影戲,踏入皮影戲館足以重溫舊夢。高雄市皮影戲館 位於岡山,在獨棟方正的建築內部規劃了主題與專題 館,典藏昔日戲偶、樂器及各式道具,展示了台灣皮影

高雄市皮影戲館甫於 2013年3月整修竣工,重新開館 73


皮影 光景

74


戲從盛到衰之歷史沿革,對外,也定期邀請民間劇團至

過數位典藏,內容單純只有圖片,突然發現館方有個櫃

文化局展演,並且深入中、小學教育推廣。承載著淵遠

子擺放滿了錄影帶,腦中就閃過了申請計畫案的靈光。

流長的文化資產,皮影戲館不因此停止步伐,2010年

「當初只是想到這些東西年份已久,清晰度如何都還有

更與樹德科技大學合作,針對館藏影音典藏品數位化,

待了解,但是不做就來不及了。」 陳定凱回憶說道。

推廣戲偶文化,從傳統到數位,是承先,也是啟後。

有機緣,更有熱忱

地緣關係上也是緣分,目前僅存的四團,東華(大 社)、復興閣(彌陀)、永興樂(彌陀)、福德(岡 山)都在高雄境內,岡山更可以算是皮影戲發源地,距

樹德科大與高雄

離學校不用半個鐘頭的車程,執行上有其方便性。

文化局合作源起於 2010高雄國際偶戲

團隊組成中,陳定凱負責規畫及協調,延攬資工領

藝術節,陳定凱教授

域、視覺傳達的人才,一步步整合學校的資源,更邀請

在2009年的夏天就

設計學院院長翁英惠教授一起投入。執行期間並成立諮

針對數位藝術展覽的

詢委員會,包含有各劇團團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

內容開始構思,希望

與劇場應用學系石光生教授、以及崑山大學通識中心林

使用互動的形式引發

永昌教授。

接觸文物。

透過文化局藏品來執行計畫,影片取得授權不是問

尋找資料的過程

題,但是進行數位化的過程就是錯中學,由於影帶的年

中,發現過去皮影戲

代久遠,潮濕發霉的狀況也有,雜訊更是頻繁,只能不

館針對偶戲也有執行

厭其煩地去處理;另外,網站希望能通過無障礙的認證 75


機制,影片就要有字幕,但是語言翻譯上的精確性,必 須一再驗證,以及劇目的詮釋資料,都需要蒐集資料佐 證,完成後再交付給文化局的專業人士審訂。 網站上線,其實不只是影片與後設資料,並會採用 類似YouTube的形式,讓使用者可以留言、推播,甚至 具備評選功能,也會有推薦影片,讓每一齣精彩生動的 皮影戲都有被看到的可能性,不會被埋沒在龐大的資料 庫裡。

水不好喝,杯子再好也沒用 一捲捲影片的轉

,一句句口白的聆聽,計畫團隊

的助理們跨越了時光鴻溝、數位落差,對於皮影戲有了 自己獨到的觀察。 「年代上就可以看出道具的落差,像一開始用燭火 油燈,光線不是很穩定,後來才有用燈光。」 「戲偶最初多是固定的大小,但是後來有很大的, 造型多是人物,慢慢演變成動物妖怪多樣化。」

76


「以前故事差不多都是《

鬧東海》《西遊

記》,現在很多劇碼都是老師推廣時自創的,或者 利用童話故事改編,大野狼小紅帽都出現了。」 一次次意見的表達,一筆筆資料的校正,皮影戲 似乎在以另一種形式傳承、交棒,甚至還有研究生 針對三到八歲的小朋友究竟為什麼特別喜愛幾齣經 典的劇目做過研究,其中有太多可能性,但答案也 許就單純如同喜歡海綿寶寶一樣,是因為鮮艷色彩 使人著迷。 投入藏品後設資料的時間如此細瑣、龐大,是陳 教授最初沒有料想到的,但是,這卻是保存文化資 產中最重要的步驟。「數位科技不是學生要去學習的重點,反而是數位內容與後設資料。內容能否吸引人,能不能讓 人了解,投其所好才是重點。數位科技、數位內容還有永續經營,好比是杯子、飲料與泡沫紅茶店的關係,杯子好 看、實用,但杯內的飲料不好喝,就無法吸引人去泡沫紅茶店消費,也就無法永續經營。」陳定凱如此提醒助理們。 除了偶戲節的舉行以及中小學教育推廣,皮影戲在文化斷層下擠壓出的問號,或許藉由這次數位典藏的成果,為 了皮影戲文化之生存與發展,現存的劇團皆授權本計畫各團之影片公開播放,高雄市文化局並配合舉辦「聲光顯影皮影戲文化暨數位成果特展」於2011年7月9日到9月30日展出。期待能夠透過數位典藏網路平台獲得更多關注與迴 響,帶動對於傳統常民藝術有不同需求的社會族群去思考,以及回應。 77


傳統是永恆的時尚 文/廖智賢(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國光劇團京劇經典劇目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78


國光,國家文化瑰寶 2010年底,京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 文化的人類共同遺產,建國百年,國光也製作了《百年 戲樓》這齣新編舞台劇,帶領觀

欣賞京劇發展的百年

歷史。這兩件大事,似乎也回應了國光簡介所述:「戲 在歷史中流轉、在歲月裡搬演,京劇融合戲曲百家之 長,歷經兩個世紀薈萃,成為當代文化資產的重要瑰 寶。」但是京劇這塊瑰寶,在台灣的舞台下、現實上, 也曾經在強調傳統與在地思維的洪流中被淹沒,甚至失 去了光澤。 國光的歷史沿革上溯至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 由軍方執行文藝工作的戲曲表演團隊,1995年7月, 京劇完成為軍方服務的階段性任務,原存陸光、海光、

《慶頂珠》劇照

大鵬這三支劇隊則整併為國光劇團。裁撤之後,整合的 草創期,因為人員來自不同單位,大約經歷三年的重新

仍然屬於教忠教孝的題材,不夠與生活貼近。在國光持

平衡與定位。當時的京劇也由台灣民間文學傳說汲取新

續探詢摸索之下,也逐漸改變了觀

的思維。「過去觀

題材,予以重新改編,創作了台灣三部曲《媽祖》、

是講究聲腔韻味夠不夠,台灣三部曲之後,國光超脫

《鄭成功與台灣》及《廖添丁》來嘗試接近本土,但是

傳統京劇的題材,劇評方向也隨之改變,大家開始在討 79


論,透過創作表現了台灣這群表演藝術工作者腦袋在想 什麼!」國光研究推廣業務科長張育華說道。 2002年藝術總監王安祈到團,國光彷彿換上一個具 有藝術眼光的腦袋,在原有組織架構健全的體制下,王 安祈的藝術理念可以有效執行,從劇場找到感動人心的 力量。張育華提及:「王總監擅於運用新編創作表達, 故事中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才能與觀

情感溝通,而且能

夠用現代觀點詮釋傳統文化價值。」終於,國光找到展 現自身光彩的方式,也陸續推出《金鎖記》、《孟小 冬》等佳作。2008年3月,國光改隸文建會附屬國立臺 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10年,國光除了致力於傳 統戲曲的永續經營,不斷地推陳出新,更與世新大學廣 播電視電影學系進行數位典藏合作,要將京劇光彩在數 位平台再現。

《釵頭鳳》唱出傳統經典 張育華的身分是國光研究員兼研究推廣業務科長, 以前也是京劇演員(復興劇校畢業),國光成立的第一 天就是

的報到日。「當時正好遇到國光成立,需要吸

新編創作讓國光找到展現自身光彩的方式,圖為改編自張愛 玲同名小說的《金鎖記》海報 80


《釵頭鳳》傳單

收具有傳統京劇背景,而 且進修過,擁有碩士學位 的人才,真是很難得的機 緣。」

回憶起16年前的

情形說道。對於國光的情 感,

也覺得與找一份工

作是不同的,因為過去曾 經是演員,那些在舞台上 的名伶都是師兄師姐,負 責藝術行政工作之後,最 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幫助這 些演員、劇作找到與外界 溝通的語彙,並且進行學 術研究與國內外推廣。 最初,張育華也有說服 不了自己的時候,直到 1997年,國光請來前上海 崑劇團當家旦角華文漪與 國光首席小生高蕙蘭合作 81


了。」看完演出的張育華感動落淚,這也是

第一次相

信,傳統戲曲可以讓人有非常真實的感觸。 也明白,演員在舞台上直接傳遞給現場觀

的感

動不一定能轉化到電視、電腦前,京劇包藏的情感若是 要進入現代人的生活,這樣的傳遞是需要被重新處理 的,於是國光推廣傳統戲曲至各個不同角落,從國家劇 院到廟口野台,務使民

無論在那裡都能認識傳統戲

劇,現在,更拉著光纖電纜進入家家戶戶開鑼唱戲。 「我們很有意識要拓展新的觀

,特別是年輕的族群,

2003年以後,國光積極辦理校園推廣,但是有時候不 《司法萬歲‧雨過天晴》推廣活動剪影

是演一齣戲,講座需要大量關於技藝方面的資料給民 閱讀,準備這些素材,也是整理過去的資料,慢慢的我

崑劇《釵頭鳳》,傳統戲劇,才開始在

身上有了共

們了解怎麼與外界溝通,跟學校結合研習課程、與老師

鳴。「國光成團第三年,我們年度大型巡迴演出《釵頭

討論如何寫教案,很有斬獲。」關於拓展,張育華也提

鳳》,那是一齣講述陸游與唐婉之間遺恨千年的愛情故

到了自身經歷的推廣。如今,

事,當時我是行政人員,直覺劇情好無聊,想說觀

廣的資料重新整理分類,建立所有劇目單元的

睡著才奇怪,後來華女士來到國光排練,因為要寫新聞

Metadata,更剪輯影片呈現精彩片段,以因應在數位

稿就去劇場一

平台上使用者的需求。

,哇!一看到那身段覺得被

迷住

除了將過去準備校園推

82


舊資料,首重整理分類 世新大學與國光合作數位典藏的契機其實早就埋下了種子。2009年,為了讓學生接受多元文化刺激,提升校內人 文素養,世新邀請了駐校學者,其中就包括國光京劇名伶魏海敏。這段接觸也讓主持人蔡念中觀察到可行性。「關於 文化藝術的數位典藏,我很早就開始注意,我在瀏覽過去的計畫發現,雲門舞集、優人神鼓這些表演藝術團體通通都 有執行過,但是京劇這部分很欠缺。」日 後,一場世新與國光的聚餐中,蔡念中就 與校長表示有意願申請計畫,國光的鍾寶 善副團長也允諾贊成之意,自此,國光的 場場好戲也得以在網路開演。 針對本身的長才與學校的資源,蔡念中 希望牢牢抓住數位化的趨勢:「許多數位 典藏在影片處理上畫質都不夠好,以目前 科技來說HD

對是發展趨勢,我們就希望

用目前最高的規格加以典藏國光。」至於 過去的演出當時沒有以高畫質拍攝,他也 表示,這些舊的劇目再有機會演出時,計 畫團隊就可以去錄製,然後再播出剪輯後 《烏龍院》演出劇照

的精彩片段。「目前我們也有訪問藝術總 83


對蔡念中來說,由於涉 獵數位典藏已久,對於如 何系統化的運用非常在 意:「早期的數位典藏是 將文獻掃描或以其他方式 數位化,就像都市裡沒有 分類的資源。」於此,他 一再強調不能只是典藏, 最重要的概念是要將資料 整理與分類,以文化創意 產業舉例,或許對於大多 人來講是遙不可及的名 詞,其實

大的創意是從

既有的衍生,像是新瓶裝 《鍾馗嫁妹》演出劇照

舊酒,重新包裝與行銷,

監王安祈的資料,未來有機會,我們也很願意訪問演員

替國光完成系統性的整理分類工作是將傳統經典醞釀得

名伶,因為以行銷來說,他們才是吸引觀

更香濃,未來運用到戲劇研習、示範講座或者加值服務

最有效的方

法。」台前演出台後花絮,蔡念中都替國光做了完善的

上,才能讓使用者順暢入口、得心應手。

規畫。 84


圖 / 葉國 美寶 景級 北藝 管師 手薪 抄傳 本典 與藏 傳︱ 習 數 位 典 藏 計 畫 提 供

文 / 吳 榮 順 ︵ 計 畫 主 持 人 ︶ 、 謝 琼 崎 ︵ 專 任 助 理 ︶

北 管 國藝 寶 級術 藝 風 師 華 葉 再 美 景 現 薪 傳 典 藏

85


北管音樂與常民生活 台灣北管盛行於清代中葉至中日戰爭結束之間。當 時不論在婚、喪、喜、慶各種場合之中,都可見到北管 的身影,有句俗語「喫肉喫三層,看戲看亂彈」,當中 的亂彈指的就是北管戲,由此可知北管在當時社會中, 的確是非常地受歡迎。早期農村時代,人民的休閒娛樂 和生活範圍多以廟宇為中心,許多對音樂有興趣的朋友 通常會在地緣關係或同業聚集的基礎下,成立北管子弟 團。對台灣社會而言,它不單是一項音樂藝術,也是一 種社會文化,它們的內涵具有戲曲藝術特性,而音樂活 動則彰顯出社會氛圍。 北管在台灣傳統音樂中自成一體系,樂曲種 且曲目豐富,傳統音樂研究學者呂錘

多樣

將其分類為戲

曲、細曲、絲竹及牌子四大類,其中戲曲又分為福路

葉美景表演時的神態

(古路)與西路(新路)兩大系統。從音樂文化圈的角

樂。它不但曾經是台灣常民的娛樂和愛樂人士的文娛節

度來說,它是多功能的,除了子弟型館閣外,地方戲曲

目,也因被廣泛運用在宗教、民俗、慶典、喪葬等場合

如布袋戲、傀儡戲、歌仔戲前後場都屬北管樂,民間宗

當中,而與人民生活緊密結合,使其音樂內容與活動生

教儀式、各種陣頭式的鼓吹所吹奏的曲目也是北管音

態與早期社會的歲時祭儀及生命禮俗息息相關。 86


逝之前,已98歲高齡的他仍樂此不疲地往返於台灣各地

典藏葉美景手抄珍本 為了將其珍貴寶藏予以傳承,本校於1995年成立

北管館閣,以及本校位於關渡的校區之間。

傳統音樂學系,並設有北管主修一門,陸續邀請多位成

通常,北管抄本中鮮少將特殊唱段以工尺譜書寫記

就卓越且教學經驗豐富的藝師前來授課。期間更定期記

錄,最多僅於唱腔地方點上板撩【註1】與上下句符

錄教學、演出與社會活動之聲音與影音、藝師總講與曲

號。但是葉美景的手抄本中為因應教學,葉師會將一些

簿抄本等,數量相當豐富。

唱段另外書寫,並註記清楚工尺譜與板撩,只是這部分 常以單張紙張書寫

生於1905年的葉美

並夾於抄本之中,

景,依傍故居台中縣潭

於抄本目錄中不會

子鄉地緣之便,12歲起

記載,因此需花費

便在瓦窯「餘樂軒」學

大量時間細讀翻閱

習戲曲,學藝三年便已

過後才得以撰寫。

登台演出。先生早年活

例如《晉陽宮》一

躍於中部館閣擔任館先

劇,內目錄有《金

生,約50多歲時移居台

殿配》、《破東

北,先後在中北部的子

吳 》 、 《 金 龜

弟班如台北瑞芳得意 堂、板橋福安社等處教 授北管戲曲,直至其仙

記》,並無《晉陽 直至其仙逝之前,已98歲高齡的葉美景仍樂此不疲地往返於台灣各地北管 館閣,以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位於關渡的校區之間

宮》一齣,因為該 抄本為節段,以單 87


張書信紙抄寫並夾於抄本中,內容為《晉陽宮》老生唱 腔一段,從老生唱腔〈西皮〉開始,接正旦與小旦的 〈海桐皮〉並於唱辭旁標示清楚的工尺譜,清楚標示板 撩與上下句符號。 另一方面,為了建立完整的北管戲曲曲目,他常向 不同藝師請益、討教,對於總講【註2】仔細考究、抄 錄,逐一整理劇本。其中不乏今已失傳之劇本,是不可 多得之珍本,不論於北管戲曲之教學或學術研究而言, 皆屬非常重要之資源。本校原收藏葉美景的北管戲手抄 本計146冊,但因為缺乏將手抄稿妥善保存、整理的人 力物力,導致目前有一本手稿佚失,共計145冊,每冊 中包含的內容有戲碼一至二十齣不等,另有細曲、牌 子、絃譜等,數量龐大且即具價值。本計畫第一年將以 一般北管劇本中,不會直接書寫鑼鼓名稱,大多以符號標示 之。初學者若想進一步了解每個鼓介符號的意義,則必須向 老師學習

葉老師於本系授課過之戲碼,及本校傳統音樂學系與各 北管館閣經常演出之戲碼為主,優先挑選16齣戲曲劇本 進行數位典藏。工作內容包含建立手抄本與劇目清單、 劇目詮釋資料之撰寫、抄本數位掃描建

工作及數位圖

掃描後製等。 88


在建立第一期抄本清單中我們發現,葉師所傳之手

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案標準格式儲

抄本中,各劇目分散其中,經助理篩選後共有62筆資

存。成品編號以劇目之漢語拼音縮寫開頭,中間為抄本

料。在劇目詮釋資料之撰寫部分,乃是為了建立完整的

冊數,最後為流水號。以第七冊之《雷神洞》的第五頁

資料庫平台而做,並供讀者與研究者更便利地參考與搜

為例,其編號便是「LSD-007-05」。掃描成品十分銳

索,我們將分散於各冊中相同劇目之抄本一一抽出進行

利清晰,但由於手稿裝訂以及書本厚度問題,還是會有

比對,經各本編寫年代可知,抄本應於不同時期抄寫

圖像歪斜的情況發生,這點則透過委外廠商加以修正與

(最早可追溯至日據昭和年間)。經分析後可大致分為

整理。

幾種情況,一、葉師學習時所抄寫的抄本;二、為教學 需要重新抄寫;三、至各地授課或交流時收錄;四、請 學生協助抄寫保存。又同一抄本,時常摘自全本戲中的 不同橋段,使之產生相同劇碼中的差異性。如《打春 桃》一齣,又名《合銀牌》,經抄本整理篩選後發現共 有八種版本,分別散於瓦磘仔餘樂軒中的拾貳冊、貳拾

在詮釋資料的撰寫上,即針對抄本的內容進行劇目 名稱、劇情、人物角色、板式運用、鑼鼓使用等,以及 此劇目現存狀態與手抄稿情況的描述,以利讀者與學習 者能藉此更加明瞭此劇大意及演出重點。在撰寫過程 中,會

到劇目手稿只寫到一半便中斷,或抄本汙漬破

損之情形,都將於現況描述中特別註記。

壹冊、貳拾伍冊、參拾貳冊、肆拾捌冊、伍拾陸冊、陸 物件經過數位典藏之後,將以手抄本、聲音、影像

拾本等。

及文字詮釋說明交互對照,展現菁華片段之特殊性與價

多樣化數位形式,全面性的呈現 在數位掃描建

值,亦可提供該傳習作品研究之重要參考文獻。也希望

工作的部份,我們使用全彩光學解

晰度600dpi之規格,進行一比一的比例掃

,並以

對不同劇種有興趣的藝術愛好者瀏覽網站後,能吸收更 多北管元素與特色,讓更多好的北管抄本、唱腔有機會 89


繼續被使用、發展、學習。本計畫成果網站首頁以劇目為主要呈 現方式,瀏覽者只要點選劇目名稱,就可以查閱該劇不同時期葉 師抄寫之情況;此外,我們亦具備典藏檢索系統,以利查詢者以 主題或展演

型、人物來檢索。換句話說,整個網站將朝向適合

各種表演藝術資料典藏與檢索之系統邁進,強調將各種資料詳實 分類、整理,並以主題相互

結以利交互檢索,呈現完整的表演

藝術知識脈絡。

註1:板撩為北管藝人對樂曲拍子的總稱,板為小節之強拍,撩 為其後之諸弱拍,係標示於音符右側,作為樂曲節拍強弱 的區分。 註2:總講又稱總綱、總工。為北管戲曲演出的 北管不單是一項音樂藝術,也是一種社會文化,它們 的內涵具有戲曲藝術特性,而音樂活動則彰顯出社會 氛圍

本,記載一齣

劇的劇目、角色、鼓介、科介、唱腔種類、唱腔點板、說 白與過場曲調等。

90


雜誌新聞 重現記憶 4.1 歷史數位化 資訊民主化

鍾宜杰

4.2 Awakening : 記憶覺醒的痕跡

張思瑩

4.3 陪伴你我成長的電視節目

陳彥均

4.4 力史=歷史: 從建置「體育新聞剪報資料庫」談起 4.5 典藏民主歷程的數位果實

趙春富 李品慧


新聞雜誌聚焦當下 記錄社會脈動 數位,串起每個當下 連結記憶 重塑時代脈絡

92


「五二0」週年紀念遊行中,僅有小衝突,未釀大事(中時攝影組 攝)

歷史數位化 資訊民主化 《中國時報》新聞攝影底片之數位化 −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裡的政府與政黨新聞,1988-2000 文/鍾宜杰(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秘書長) 圖/中國時報提供

93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令,因而解除黨禁與報禁;解

訊科技影響生產模式與生產關係,所以也關係傳播產業

除戒嚴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台灣人民因

的生產成本及生產效率。解嚴以後的資訊生產,受到網

而獲得言論與集會遊行的自由。其中報禁的解除,促使

際網路的普遍化影響甚鉅。1994年日本廣島亞運,台

許多民間人士投入辦報事業,讓台灣的報業市場從過去

灣攝影記者除了使用古老的美製滾筒式底片掃描傳真機

黨國箝制與國家干預的環境逐步走入市場的自由競爭環

(leafax)之外,同時也使用撥接式數據機,以Email

境。解嚴前舊有的幾家報社,諸如《中國時報》、《聯

或FTP傳輸技術將新聞照片從日本傳送回台灣。彼時,

合報》、《自由時

還只能算是半數

報》,以及後來結束

位時代,攝影記

發 行 的 《 自 立

者仍然以底片拍

報》、《自立早報》

攝,再將沖洗完

等,均在報禁解除後

成的負片掃描成

同時面臨市場競爭與

數位

資訊科技進步的挑戰

(滾筒式掃描傳

與壓力。

真機則是用類比 方式傳回四色底

市場競爭與資訊科

稿 ) 。 時 至

技進步可以看成是兩 個問題,但是兩者卻 也息息相關;因為資

案傳送

1999年底,九 1990年12月26日集結萬人的民進黨「1225大遊行」隊伍,遊行群 綁黃布條,表達強烈主張之外的柔性訴求(張家榮 攝)

手持鮮花、頭

二一地震後,台 灣主要報社多半 94


已經全面使用單眼數位相機了。爾後,攝影記者的隨身配備多了一台筆 記型電腦與各種傳輸設備。今天,十年的光景,數位攝影已經普及到人 人皆可攝影,處處都是數位影像。若說1888年柯達公司推出價格低 廉、操作簡單、使用乾式底片的輕便式相機,讓攝影走入家庭,是攝影 史當中一個重要的技術解放,那麼二十一世紀初數位攝影的發展,便是 繼1888年之後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 因為攝影技術的普及化與通訊技術的進步,讓今天資訊傳遞的速度 遠比二十世紀快速許多,也不再是掌握在少數專家手中的特殊技術。一 個國小學生,只要手中持有照相手機,便可以將眼前的事物拍攝下來, 即時傳送到地球上任何通訊可達的角落。打開網路相簿或部落格,我們 可以看到億萬張的照片張貼在網路空間裡;照片出現在今天的資訊環境 中,已經顯得極為簡單與理所當然。然而,正因為照片在現代化的社會 生活是如此容易取得,便能與二十世紀末期的底片攝影形成對照,突顯 出底片攝影時代的差異性與其珍貴價值。 採取較感性的描述方式,我們可以說,底片影像是有生命的。一張被 拍攝下來的影像,經過沖洗、放大,無論是底片還是照片,從定影完成 為抗議李登輝提名國防部長郝柏村出任閣揆及反對軍人 干政,發動萬人抗議軍人組閣大遊行(中時攝影組 攝)

後便開始老化,總有一天會死亡(氧化至損壞殆盡)。許多專業攝影師 絞盡腦汁想要延長底片的壽命,但也僅是延長,而非長生不老。一張照 95


片是不是一定要長生不老?這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議

與戒嚴時期相對照,1980年代所生產出來的大量寫

題。但現在我們所討論的,以及攝影數位化的科技發

實影像,自有其歷史意義與重要性。這些照片記錄台灣

展,則是一個讓影像能夠永久保存的企圖。

政治民主化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讓沒有參與歷史的人

戒嚴與解嚴時期的新聞攝影照片的今日意義

可以藉著這些照片了解當年所謂「老國代」指的是

戒嚴時期,人民不僅沒有充分的言論自由,資訊更是 受控於少數菁英與掌權者手中。在黨國一體的政治環境 中,傳播媒體傳遞的多半是歌功頌德的正面消息;報紙 上的新聞照片既少又小,呈現的內容不是安排拍攝的官 式照片,就是觀點與視角一元化的紀實拍攝。 198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黃金時期,為不滿於當時 政治與社會環境的知識分子展開了無限的發展空間, 多有志青年投入報導攝影行列,包含《中國時報》在內 的許多報社也在此刻召募了大批的攝影新血。這些熱血 青年投身媒體、走入群

原鄉、貼近底層社會、記錄人

間故事。他們懷抱著人道主義,勇敢地說出事實真相,

1991年9月24日立法院開議日,民進黨團提出廢除刑法第 一百條的主張(葉清芳 攝)

讓許多因為城鄉差距與資訊不對稱所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這段時間因而有機會在媒體上被揭露。 96


人、五二○農民大遊行的激烈狀況、少數民族與弱勢族 群如何爭取平等、冷戰結束與柏林圍牆倒

以後台灣跟

著產生了什麼改變、解禁以後的飆車族如何在社會中出 現、天安門事件發生時台灣青年知識分子做了什麼事、 萬年國會如何走入歷史……等重要的歷史與社會事件。

《中國時報》攝影部門發展簡史 《中國時報》自早年的《徵信新聞》時期成立了攝影 部門,1960年改名《中國時報》後,擴大了攝影部門 的編制,招募了許多知識分子擔任攝影記者。已故的余 紀忠先生在台灣報業間素有愛才惜才的雅譽,與今日資 本家經營媒體的

傭勞動關係有顯著

的差異,《中國時報》攝影組因此匯 聚了許多攝影菁英,分

在報系中的

《中國時報》、《中時

報》、《工

商時報》,以及《時報周刊》。 伴隨報禁解除的市場競爭及科技 進步所帶來的傳播革命,台灣主要報 紙均如臨大敵地面對這場難以避免的 割喉戰。《中國時報》自1987年以後 便不斷地調整組織結構、人事布局, 以及進行硬體設備的更新,其中包含 攝影部門如何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將 1994年7月13日立法院院會審核四預算,場外抗議人士與警方發生肢體衝突(陳孔顧 攝)

新聞現場的影像送到編輯台。為此, 97


《中國時報》是國內第一也是唯一自行購買底片沖洗設

1999年《中國時報》成立「聯合攝影中心」,統一

備的報社,也就是攝影記者拍攝的底片不必送到沖洗店

調度《中國時報》與《中時

報》兩組攝影記者。隨後

排隊沖洗,直接回到報社用自家的快速沖洗機沖洗出底

又將「聯合攝影中心」改制為「影像中心」,將報系下

片,再經過高階掃描後傳送到編輯台。這樣的投資,不

的《工商時報》也納入調度範圍。如此的整併工作有利

僅大幅減少了攝影記者舟車往返與排隊等候沖洗的時

於編輯部管理攝影部門的人員與照片,減少不必要的人

間、提高了發稿效率,同時也有效控管了快速沖洗機的

力浪費。舉例而言,過去往往一個新聞現場同時出現了

藥水品質、減少底片受損的機率與延長底片壽命。

《中國時報》、《中時

報》、《工商時報》三組攝影

1991年4月13日國民大會民進黨團抗爭(董俊斐 攝) 98


記者,各自攝得的照片同質性極高;整併以後,影像中 心主任則可以視情況需要而派遣適當人數到新聞現場, 有效掌握當日所有的新聞照片,不論對於發稿或是匯入 資料中心建

,均能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與財物虛耗。

歷史影像數位化的意義與幫助 《中國時報》便是前述完整經過底片攝影時代、半 數位化時代,以及全面數位化時代的國內主要報社之 一。作為一個社會重要的新聞資訊來源,《中國時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中國時報》出版了

將歷史新聞底片予以數位化自然有其正面的意義。尤

《台灣.戰後五十年》圖文書。這是一本以圖片為主的

其,將歷史影像數位化並有限度開放成為一定程度的公

編年史錄,記錄了自1945年到1995年間台灣所發生的

共財,更具有資訊解放的實質意涵。以往我們要進行歷

政治、社會、人文大事;《中國時報》當時對影像的重

史研究,總是要奔走於圖書館、國史館,以及各個民間

視,可見一斑。然而時至今日,報業市場萎縮、市場結

組織之中,才能瀏覽到罕見的歷史圖片。若能取得同意

構改變,以及該報經歷改朝換代與不敵市場競爭而易主

進行複製,頂多也只能以相機翻攝或者影印保存。這些

的殘酷事實,商人辦報取代了文人辦報。報紙成為

複製效果多半僅能達到「可辨識」的程度,很難獲得清

資訊商品中的弱勢商品,作為一種資訊商品,攝影部門

晰的影像,讓研究者與閱

儼然成為報系的圖片供應生產線;所生產的圖片不再是

像空缺。這些歷史影像的原稿若能夠透過數位化建

攝影記者獨到與敏銳的觀察,以及富創意且深具意涵的

類,對於學術研究必然是一項珍貴的資源。

優質影像,而是追隨市場取向、人云亦云的聳動畫面。 《台灣.戰後五十年》已成

響,攝影文人退場,取而

代之的是一群接單赴任的攝影工人。

僅能靠想像來填補失真的影 分

台灣的報社向來沒有重視影像資料的觀念,包含擁有 大量影像資料庫的中央通訊社在內,始終沒有有效地管 理影像庫。直至網際網路普遍化,以及港媒《蘋果日 報》登台發行以後,影像逐漸成為這些媒體重要的資訊 99


媒介,台灣媒體才在市場競爭中覺醒,開始重 視影像庫的管理與利用。以《中國時報》而 言,早期建

的數位化圖片皆是經過記者挑選

而發稿的新聞照片;這些為了符合當日新聞需 要而被挑選的照片,其影像的意義有其

性。換言之,不符合當日新聞需要的影像便被 閒置在底片庫當中,而這些底片也會隨著時間 逐漸老化,最終損壞至無法使用。 今日,《中國時報》欲將1988年至2000 年間的政治新聞照片數位化建

1994年7月13日立法院院會審核四預算,議場外民

反核四抗議(陳孔顧 攝)

,並提供給學

術單位使用,是媒體作為一個社會公器應盡的 責任,也是一項具有遠見的計畫,為時雖

但值得與時間追趕。不僅如此,更建議該報逐 步擴大建

類別與年代;不只是政治新聞,還

要擴大至各版各類的圖片,並追溯至所有尚能 使用的底片所屬年代。此外,許多僅留下「紙 本照片」的

案,也應該以高階平台式掃描的

方式加以數位化保存。 1994年9月17日立法院議場外抗議民

拉布條「自由結婚無罪」(陳孔顧 攝) 100


歷史影像經過數位化而成為一定程度的公共財,是資

意識形態透過更微妙、更隱晦的方式潛藏在資訊產品之

訊民主化的重要步伐。解除戒嚴對台灣人民而言是政治

中,使閱聽

民主化、言論鬆綁、資訊自由的象徵,然而媒體商業化

近用權的壟斷即是其與民主精神悖逆的主要之處。

卻也讓新聞自由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國家機器雖然 解除了對人民的言論箝制,卻將新聞與言論自由的權利

不知不覺地屈從其下。其中,資訊與媒體

今日的《中國時報》已經是個完全由商業集團經營的 媒體,姑且不論其政治立場與商業利益考量,報社作為

交付給另一個宰制性更強的權力結構。這個權力結構將

一社會公器,能夠與政府及學術部門合作,將部 分的歷史影像予以永久保存並成為公共財,就事 論事,是能夠予以肯定的作為。我們希望這是一 個拋磚引玉的舉動,讓更多媒體集團能夠投入這 項工程,為台灣歷史盡一份力量。

於後的省思 歷史影像經過數位典藏而能獲得永久保存的 機會,固然對學術研究與資訊公共化有一定程度 的意義。然而除此之外,尚有一些重要且長期被 忽略的問題需要加以正視。 1989年11月6日 步到行政院「 皮球」不是一項運動,而是「表演」,一 群無殼蝸牛代表5日上午 到行政院前人行道上表演「 皮球比賽」,諷剌有 關部會對住宅政策互 皮球(楊光昇 攝)

長久以來,攝影記者在台灣始終是被忽略的一 群,許多珍貴、深具意義、震驚人心的照片,人 101


們總是記得影像卻不記得出自誰手。在台灣的新聞職業

處理上顯得尷

場域中,攝影記者向來僅是配角;在職業關係中是如

非常高。要付出這樣高的代價,往往就會思索另一個問

此,在新聞版面中也是如此。如今,攝影記者更是新聞

題,也就是「市場」在

場域中的影像快遞、攝影苦勞。我們該如何保障這些工

的攝影市場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也影響了整個攝影文化

作者的勞動條件,並提升其專業性?是新聞傳播研究必

的發展。如果台灣早有健全且成熟的攝影市場與文化發

須重視的課題。

展,那麼今天將歷史照片加以數位化典藏的機構可能不

此外我們注意到,這些新聞照片的「所有權」是屬於 報社,而非拍攝者;攝影記者與報社簽下著作權轉讓, 在台灣是長久且普遍的慣例。換言之,攝影記者在工作

之外,所需要耗費的時間與工程費用也

裡?台灣缺乏制度化與規模化

會是由國家主導、由納稅人付費,而是由市場與文化機 制內主動完成。國家力所做的,頂多只是收購並予以公 共化罷了。

中所產製的所有圖像,攝影記者自身都沒有權力作為他

上述的三個問題,突顯了國內長期忽視影像文化的現

用。生產者與其生產物之間產生了異己關係,其中代表

象,也是個人認為媒體改革過程中,關於影像部分務必

了什麼意義,已經不必贅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

正視的問題。時間會繼續流動、歷史會繼續累積,期待

讓這些影像工作者繼續保持高度的熱忱並維持其專業

再過五十年,我們的後代有珍貴的歷史影像可以參考 ,

性,顯然與期待有所扞格。因此,「所有權」亦是未來

也有豐富的影像文化研究成果,但不必再有這些困擾。

必須考量的問題。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家正積極地進行數位典藏 與永久保存,但這項重要的工程在攝影記者之間卻相對 地不是那麼積極。主要原因除了「所有權」問題讓記者 102


Awakening 記憶覺醒的痕跡

文/張思瑩(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台灣婦女新知運動史料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103


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

們喜歡用婦女活動這個名詞去關心女性議題,比較不願

個是他的紅玫瑰。

意讓人問起我們雜誌是在做什麼的。」吳嘉麗教授憶起

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

這段時期的婦女運動,總是因為盤根錯節的現實狀況而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產生糾結的複雜情緒。當時以「婦女新知」這樣保守的 名稱,取代較具爭議性的「婦女運動」,但雜誌社的英 文名字「Awakening」,卻隱隱浮動著劃時代的改變。

紅玫瑰總被世人誤解,

的開朗熱情被解讀為放蕩、

的積極被認作不矜持;羞赧的白玫瑰是溫良的婦女, 被賦予相夫教子的職責,在傳統家庭裡是一個沒有、 也不能有聲音的人。關於這類刻劃女性的文字,道盡了 自古以來女性在父權社會中如此簡單的二分刻版印象, 婦女運動的初始也因此充滿了艱困與顛簸。台灣婦女運 動起步雖

,但從1970年代早期,由呂秀蓮提出新女

性主義開始,即在這片土地中灑下了兩性平等的種

婦女新知與婦運覺醒 1982年李元貞等人創立「婦女新知雜誌社」。在戒 嚴的環境下,台灣婦女運動只能在不牽動國家政治、經 濟層面的前提下運作,持續關注著性別議題。「過去我

《婦女新知》刊創號封面(本期電子書下載) 104


解嚴後,「婦女新知雜誌社」改組為基金會,成為主導台灣婦運的重要團體,除了出版雜誌、舉辦各種成長活動 及營隊之外,也和校園性別研究社團合作舉行座談來提倡女性自覺,同時橫向串聯其他人權團體來推動體制改造。經 過這樣的努力,使台灣女性在參政權、財產繼承權、就業市場開放等多面向不平等制度上,比其他鄰近國家皆有顯著 改善。

反對剝奪婦女工作權遊行

105


「婦女新知基金會」擁載了如此豐碩的婦運資源,卻因 其為民間團體的本質,使得人員來去頻繁,無法有充足 經費建造一個專業的資料室以妥善保存雜誌社所珍藏的 婦運史料。於是,斑駁的書頁、殘舊泛黃的照片與活動 手冊

默地停留在滿是灰燼的書架上、櫃子裡,無人彙

整將其成一套完整的系統供研究者方便取得資訊並獲得 滿足。「當需要的研究人員到我們基金會來搜集資料 時,我們沒有多餘的人力幫忙,只能進行口頭交流,或 將十幾二十本雜誌給他們,叫他們自己帶回去參考。」 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坐在簡陋的辦公室裡苦笑著敘述當 時窘迫的情形。眼角帶著笑意坐在一旁的吳嘉麗教授接 著回應:「所以將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出版資料進行數位 典藏,在華人世界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經由婦女新知 運動史資料庫,可讓許多國、內外學者直接上網查詢, 以利婦運資訊的保存與傳播、提供給更多民

使用,對

《婦女新知》第32期, 單張報紙版(1985年1月15日發行)

他們及我們自己從事性別研究的人來說,這實在是太方 便了!」於是,這股熱烈情緒牽引著計畫團隊,展開 「台灣婦女新知運動史料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 的工作。 106


新知典藏軌跡 龐大的新知過往緩慢傾倒,許多歷時久遠的、較為 敏感的文章因大多數為筆名投稿,而苦尋不著原作者。 這情況造成計畫團隊在進行版權授予時遇到困難,經過 和盤點計畫的溝通協調,最後依據著作權法52條:「為 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 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來處理,數位 之旅的第一道鎖於斯悄悄解開。除此之外,基金會在民 國71年面臨了經費不足的問題,導致《婦女新知雜誌》 只能以單張報紙的模式發行,也讓助理在蒐集資料的過 程相當頭疼,所幸之後每一年都推出合訂本,才得以彌 補其不足。「台灣婦女新知運動史料資料庫建置與數位 典藏計畫」第一期是以民國71年2月創刊到民國96年停 刊之間的《新知通訊》月刊、女性主義思潮和運動討論 為主的《騷動》季刊文字資料數位化為主。進入第二期

「婦女新知基金會運動史料資料庫」收入多種婦女運動資料

冊》、民國91年出版的《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大事紀》 等,並加入了與資深婦運工作者及研究者如成令方、劉 毓秀、李元貞等20位女士的深度訪談、口述歷史及影音 紀錄。

後,則延續將18本議題倡導宣導性刊物、法律說明刊物 數位化的工作,譬如民國77年出版的《兩性平等教育手 冊》、民國87年出版的《1998女選民完全投票手

這些影音記錄都由完成口述史培訓的志工,將雜誌已 經紀錄的事件提供給訪談人士參考,並選擇某一個議題 107


與受訪者深入對談,提出如「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方法

當時社會未對此案多加關注,但是婦女團體集體聲援

去推動」、「這個選擇在當時的考量為何」等問題,藉

的結果,鄧女得以免除死刑與無期徒刑的重刑,最後只

著這樣問與答,得以補充文字內容所缺漏的資訊,同時

被判了三年牢獄。經過此一判例後,更促進了家庭暴力

這些婦運參與者的想法也能與《新知通訊》中的活動跟

防治法在1998年立法通過,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有家

事件有所連結、印證,提供了現代女性多面向的思覺。

庭暴力防治法與民法保護令的國家。「婦女新知基金

人類的記憶儲存空間有限,憶及過往發生的人與事 必定會有落差,但每個人對於事件的詮釋自有主張,後 人無從去判斷其中對錯,只能以多人不同角度的見解來 互相補差。 隨著數位典藏的軌道進行,沿途中我們拾起了蘊藏 已久的新知寶藏。 1993年,一名遭男子林阿棋性侵而被迫嫁給對方的 婦女鄧如

,長期遭丈夫凌虐,林男甚至將兩人所生的

小孩丟入洗衣機中,並威脅要殺害

的家人,其中雖然

有報警處理,但因為缺乏求助的管道及知識,加上當時 的法律觀念為「法不入家門」,因而鄧女無法獲得有效 的保護,使得鄧家終日惶恐不安。鄧女最後為了保護家 人,在精神耗弱的狀態下殺夫。

鄧如

手寫感謝信,刊載於1994年9月發行的第148期《婦女新知》 108


,此舉讓鄧

性別研究者來說,是相當便捷的一個數位化工具。現今

相當感念,於是將手寫的感謝函寄予新知,並刊載

的年輕世代不太清楚台灣性別議題的進展,對於過去的

在《婦女新知雜誌》上,這段歷史至今仍讓數位典藏工

台灣婦女運動史更是所知甚少,資料庫作為性別教育的

作團隊印象深刻。

素材,將帶領使用者更接近運動史料與性別相關的辯論

會」在當時發行的雜誌裡以文章聲援鄧如 如

案,將過去與現代的脈絡穿引成一線,延續到未來。

資料庫的應用 「婦女新知基金會運動史料資料庫」主要內容是呈現 已數位化的出版品,供民

永續的記憶

以關鍵字、年份、書刊名、

循序漸進,是計畫執行者的期許,台灣的婦女運動以

著作者線上檢索,資料庫中除了雜誌之外,也收錄有座

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記錄典藏的數位工作者在後方追

談會、公聽會、連署書、讀者投書等文章與圖片。資料

趕,奮力抓取珍貴的每一片段。「台灣婦女新知運動紀

庫主題分類相當多元,性騷擾、家庭暴力、性別工作平

錄資料庫」不僅將多年來台灣婦女運動的發展歷程、議

等、同居伴侶法、跨性別等議題都被容納進此資料庫

題倡導與性別教育做了完整保存,也將無限期接軌到下

中,這些主題更分別涵蓋了身體、教育、家庭及同志議

一個世紀。文明的進步讓資料得以永久

題,打造了一個擁有多元觀點的資料庫。

也得以見證當年女性的勇敢覺醒。

保存,我們

婦⼥女 新知

另外,口述歷史的影音記錄也匯入資料庫中,使用者 都能夠線上檢索。資料庫與「婦女新知基金會」之間橫 向串聯,層層環繞,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體。網站包含性 騷擾防治的修法歷史,該修法史列出年度相關的公聽會 或記者會,使用者可連結到資料庫去搜尋,對於婦運及

Aw

ake

nin

g 109


陪伴你我成長的電視節目 文/陳彥均(「華視教育文化節目之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 圖/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與「華視教育文化節目之數位典藏」 計畫提供

還記得陪伴我們長大的「每日一字」和「大自 然教室」

?經過了這麼多年,這些節目的主題

曲,我們是不是還能朗朗上口

?華視製作的一

系列教育文化節目提供社會大

豐富的語文與科

學知識,在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中佔有無可取代的 地位。 110


「每日一字」節目數位化成果

致力於教育的電視台 1962年,教育部國立教育資料館成立了「國立教育電視廣播實驗電台」,該電台不播出廣告,營運開銷完全由教 育部支應,經費十分有限。到了1970年,國防部為了提昇國軍的政治教育,於是改變政策,將此電台擴建為「中華 電視台」,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華視」。 雖然華視在老三台(台視、中視與華視)之中是最

開播的電視頻道,但因為肩負著國軍政治教育的任務,所以

許多偏遠地區都設有訊號發射站。在那個資訊有限的時代中,對於像金門這樣的偏遠地區而言,華視是唯一可以被收 看到的電視頻道,收視範圍遠超過另外兩家電視台。 由於華視源自於教育部,因此製作了許多教育文化節目,也開闢了一個教育文化專屬頻道,多次獲得新聞局與金 鐘獎的肯定。相較於其他的商業節目,不以廣告利益為主要考量的華視教育文化節目,不僅具有品質與深度,更對台 灣社會帶來很大的貢獻。 111


數位典藏,延續節目價值 目前許多先進國家的電視台都已經全面數位化,然

數位化轉換,五個經典節目 2010年開始,華視與龍華科技大學合作,針對五個

大多數的電視台,還是以類比系統進行節目的

經典的教育文化節目進行數位典藏工作,這五個節目分

製作與播出。雖然華視目前的業務已經開始數位化了,

別是「每日一字」、「河洛之音」、「大自然教室」、

但過去數十年來所製作的節目,仍然以Betacam與

「豐收的季節」和「鄉土情深」,總共有726集,總長

Digital Betacam錄影磁帶的方式,存放於華視的多媒

度約1萬3千多分鐘。

而台灣

體資料中心,其中就包含了這一批珍貴的教育文化節 目。

龍華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數位典藏實驗室」團隊成 員,這一年來進駐到華視的多媒體資料中心裡,針對上

這些具有重要價值的影帶,就這樣存放在華視的 案庫中,不但容易損壞,也無法再繼續推廣、應用。因 此,「華視教育文化節目之數位典藏」計畫的兩大目 標,首先就是將華視的經典教育文化節目數位化,並加 以典藏,讓這些耗費鉅資所製作的優質節目,可以永久 的流傳下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其次則是要 將這些優質的電視節目,利用網際網路等新科技,開放 給社會大

瀏覽,讓更多人得以欣賞這些精心製作的教

育文化節目,也讓這些投注大量經費製作而成的節目, 在未來仍能繼續發揮效益。

於華視多媒體資料中心進行數位化工作 112


因此,本計畫採用「隨選視訊

述典藏標的物進行數位化工作:將 這些節目從錄影磁帶,轉換成解析

系統(VOD,video

度720*480像素、DVC Pro 50格

demand)」來建置網站,將影片

式(資料流量為每秒50Mb)之數

放置在網站伺服器中,讓觀

位影音

。華視工程部與多媒體資

這個平台,可以在任何時間裡,隨

料中心勘驗後,都認同數位化影片

機選擇自己喜歡的頻道,觀賞不同

和原始影片的畫質極為接近,具有

的教育文化節目。這樣的模式除了

加值應用(如播放與授權)的品質

突破傳統收視的限制之外,更可以

和潛力,可見本計畫在技術與設備 上都能達到足夠的水準。

隨選視訊,開放公

成果網站採「隨選視訊系統」,可 隨 時隨地線上觀賞各種教育文化節目

透過

針對某些單元重複播放,提高學習 成效。 經過這麼多年,華視的教育文

瀏覽

電視節目是根據電視台所排定的

候甚至要等上好幾個禮拜。現代人

生活忙碌,常常會因為在該時段另

要觀賞節目,就得配合固定的播映

有要事,而錯過了自己感興趣的電

時間。在這樣的模式下,社會大

視節目,如果節目播出形式沒有一

往往必須等到特定時段,才能夠觀

個妥善的因應措施,不但降低了人

看當集播出的節目,如果不小心錯

們從電視吸收知識的動力,更可惜

過了,就要再等隔天的重播,有時

了這些好節目。

時間表,依序進行播映的,觀

on

化節目終於與觀

重逢,透過數位

化技術與VOD系統的協助,未來還 能繼續應用、繼續散播這些寶貴的 知識。

113


力史=歷史 從建置「體育新聞剪報資料庫」談起 文/趙春富(體育新聞剪報典藏數位計畫協同研究人員) 圖/體育新聞剪報典藏數位計畫提供

民國72年,台灣運動員稱霸亞洲男子十項競賽,成 為該屆包辦金、銀牌的體壇強國,為當時的台灣社會注 入一股奔放的活力。體力即國力,體育是國家發展的重 要方向,也是喚起民族自覺的原動力,對內可凝聚民族 共識、對外可彰顯國家榮耀,人、事、地、物環環相 扣,牽動著

我的心……

體育資料庫,搭建歷史的橋梁 歷史紀錄了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的點點滴滴,後人得 以透過前人留下來的寶貴史料,一窺當時的生活態樣, 從中汲取智慧、獲得成長、記取教訓、惕勵將來。然而 前人所累積的經驗一旦無處查找又雜亂無章的話,那這

2002 年《民生報》, 中華 職棒味全龍隊解散相關報導

114


段歷史不僅是一片空白而且還毫無用處。因此,若能藉

之間,那些讓人歡笑與淚水夾雜、緊張與憤怒交集的情

由科技化且友善的資訊介面來搭起過往與現代的橋

緒就又歷歷在目了。

對於史料的典藏與利用,將會有一大進展。 現今雖是便利的資訊社會,但仍須倚賴科技與人力, 才能縮短我們與過去的距離。本計畫所建置之「體育新 聞剪報資料庫」,即是憑藉最新的資料庫系統,將與體 育相關的報章新聞串聯起來,

只要點一下滑鼠,彈指

揭開體壇面紗,重現經典傳奇 楊淑君「黑襪事件」發生後,媒體的傳播報導讓國人 得以對於跆拳道有進一步認識,也紛紛為我國選手感到 不平,殊不知,這其實並非單一事件,早在數十年前就 已陸續發生過,至今未曾停歇。此一議題延燒蔓延,是 否讓

對我國體育所處的國際地位感到好奇?是否想暸

解多年來運動員奮鬥的艱辛?當王建民、盧彥勳、郭泓 志等選手於體壇發光發熱之際,

是否想進一步探索這

些運動員的年少時期?不論是賽事紀錄、評論檢討、政 策與行政措施,甚至是球員

案,每一件都是珍貴的體

育文史資產,這些資產藉由本資料庫的蒐集、彙整、分 類、聯結,得以系統性地呈現出來,滿足一般大

及學

術界的需求。 體育新聞的報導往往可在短時間內掀起一股社會風 潮,但發燒議題冷卻後,人們又變得一副毫無所悉的模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圖書館典藏《民生報》原件

樣,讓運動員的努力被社會長期的忽視,這是我國體育 115


水準始終無法提升的原因之一。運動不是年輕人或健 全人的專利,即使是老人、小孩、甚至病人、殘障, 都有適合他們的運動存在,運動不但可促進身體的健 康,更能增進我們心靈的成長,在暢談文化資產保護 之際,體育相關史料的典藏與應用更應予以重視,藉 由過去的經驗來喚起年輕人的熱血和鬥志,也讓台灣 在國際體壇揚眉吐氣。

用「科技」述說「歷史」 2004年,台灣體院(現已改制為國立台灣體育運 動大學)圖書館啟動了「體育新聞剪報資料庫」建置 計畫,本資料庫以國內各平面報紙為素材來源,突破 重重困難,取得了報社智慧財産授權,並經多層編輯 製作,將紙本新聞轉製為電子化典藏資料,藉由網際 網路無償開放。期間除校方投入

多資源外,亦獲教

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99年度開始,更在棒球傳奇 人物林華韋教授帶領下,獲得國科會數位典藏專案補

2010年11月18日《中國時報》 楊淑君亞運「黑襪事件」報導

助,完成自民國74年至99年,共計26個年度20萬則 以上的體育新聞數位典藏。 116


此外,各報版面編排和題材著眼點不同,例如近期報

制度沿革,甚至奧運源起、奧會模式等,均成為文章探

紙多以大型照片或斗大標題突顯重點,占據了他則新聞

討的重點議題,現今看來,實是相當寶貴的研究資源。

的版面;但早期報紙如《民生報》,賽事報導、人物故

但早期報紙的缺點是文章字體極小且排版雜亂,閱讀十

事、球隊興衰、組織成立和解散、國際體壇趨勢、體育

分不便,為了改善這個問題並提供更智慧化的檢索模 式,在進行數位典藏工作時就必須 重新排版和剪輯,並輸入後設資 料,每個步驟都必須仰賴大量人 力,以達到多重檢核、維護品質的 目標。 另一方面也考量到新聞報導往往 具有多重面向、多重意涵,故資料 上傳後,又依據新聞屬性進行分 類,增加多重關鍵字,如將〈為邁 向北京奧運,體委會將撥款修建運 動場館,民間企業贊助選手〉之新 聞同時設定在奧運會、體委會、企 業贊助、個人贊助、運動場館等分 類中,提高資料檢索的正確率。而

現今雖是便利的資訊社會,但仍須倚賴科技與人力,才能縮短我們與過去的距離

文字報導、運動成績統計表、攝影 117


原件等圖像資訊也都被納入資料庫中,完整地呈現新 聞的始末與後續發展。

傳承與永續 不論在檢索功能或內容方面,本資料庫都堪稱是我 國體育新聞最齊備的資源網站,為我國體育新聞之保 存大業奠下基石。為提高資料庫的實用性,並希望這 個資料庫與國際社會接軌,本資料庫以使用者習性為 規畫依據,功能與介面的設計都很友善,歡迎

進入

暢遊一番,藉此乘坐時光機回溯參與過去的歷史,穿 越任意門觀看不同時空正在發生的體育事件,讓

透視過往、預測未來。 文史工作猶如藝術般必須細細雕琢,其成果不能孤 芳自賞,應讓人們得以品味利用。我們利用有限資源 創造無限價值,並經由網路將典藏成果傳遞給全世

「體育新聞剪報資料庫」目前已併入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圖書館 建置的「體育文獻資料庫」中,可同時檢索體育剪報、照片、學位 論文、教職員著作、學報及系刊等資料,方便使用者查詢

界,在無數次改善過程中,計畫團隊一點一滴累積經 驗,維護體育歷史之完整與延續,也期待體育人的努 力與貢獻都能留下足印,成為台灣的光榮。 118


典藏民主歷程的數位果實 文/李品慧(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運動

案及文獻之數典藏計畫提供

119


人權的概念並非二十世紀的新思想,但直到第二次 世界大戰引發大規模的迫害與屠殺,促使聯合國在戰後 重新思考基本人權的重要性。

戰後台灣民主信念的萌芽 1948年12月10日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即是希 望透過這項宣言讓全世界的人類意識到「人人均應享有 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基本權利」。然 而,當時的台灣卻因受到詭譎多變的國際政治影響,走 入長達四十年的威權統治。從1949年開始戒嚴時期的 台灣,任何形式的公開言論發表是受到嚴格控管的,更

台權會不但與國外人 權組織合作,聲援台 灣島內的政治犯,也 透過出版品和文宣傳 達人權觀念

遑論允許人民集會結社、遊行、請願、罷工等等活動。 1950-1960年,雷震所主持的《自由中國》雜誌意 在推動民主憲政體制的落實,卻不見容於政府當局。政 府當局先後以「毒素思想」、「反共無望論」、「涉嫌 叛亂」為由打壓,在1960年被迫停刊。另一方面,增 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受到1978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政 府斷交的影響,被迫暫時停止。值得慶幸的是, 1970 年代末期的台灣,雖飽受政府當局因國際情勢變化而一 120


再反覆調整國內輿論及參政權的自由度,但台灣人民追 求民主的信念已經在各地逐漸萌芽茁壯。

風雨飄搖,台灣人權促進會成立 當時黨外人士透過群

集會以及發行雜誌的方式,

在台灣各地宣傳理念,《美麗島》雜誌的發行即在此一 背景下而生。但伴隨的卻是政府當局更激烈的反制行 動。197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當日,《美麗島》雜 誌主辦的紀念大會遭到鎮暴部隊的鎮壓,主要的領導人 更以叛亂罪遭受到軍法及司法的審判。政府當局接二連 三採取高壓以及迫害的手段(1980年林宅血案、1981 年陳文成命案),以鞏固其統治權力。但追求民主自由 所累積的民間力量在此時已不容忽視,而當時擔任審判 的辯護律師們,日後也紛紛投入黨外運動,在台灣政壇 扮演重要的角色。 台灣人權促進會(台權會)正是在這樣的政治氛圍 下由民間發起的重要人權團體,不但與國外人權組織合 作,聲援台灣島內的良心犯或政治犯,也透過出版品和 文宣傳達人權觀念。對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來說,言論 121


出版的自由實為理所當然,但在當時威權統治下,無論 是與國外團體合作或是台灣境內出版的刊物或文宣品, 都必須經過政府部門的審查,若未經過許可,就必須遊 走法律邊緣,或與當時的情治機關或新聞局直接對抗。 今日的台灣已從威權體制逐漸邁向民主政治,而成 立於1984年的台權會則成為解嚴前重要的人權組織之 一。若要較全面地了解台灣民主發展歷程,除了閱讀官 方的資料之外,民間的觀點和想法也不容忽視。然而民 間的組織或團體可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失,台權會所 留存的記錄和資料更顯彌足珍貴。所以從2006年開 始,台權會其實已陸陸續續進行典藏籌備的工作。

投入數位典藏的契機 台權會意識到,隨著組織內部歷經數代的人事異動 後,若資料沒有經過系統的整理和適當的詮釋,新加入 的工作人員則不易了解早期社會運動內涵,可能無法提 出較好的策略來面對新的挑戰。另外,隨著科技的進 步,無紙化資訊流通的快速,早期台權會圖書庫裡堆疊 歷年見證台灣人權發展史的珍貴紙本資料,此時也是該 122


重新整理,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其多元價值的時候。而如 何將人權概念傳承給年輕的一代,讓他們知道今日享有 的民主自由不是輕而易舉就可得來的成果,這也是台權 會希望思考的方向之一。資料的重新整理與公開正可以 讓關心台灣民主化運動的朋友知道,台灣過去這段時間 是如何發展,而未來的路又該怎麼走。 台權會與薛化元教授團隊在數位典藏方面的合作可說 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形成的。現任教於政治 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的薛教授,早在學生時期,即接觸到 提倡民主與反共自由主義的《自由中國》雜誌及相關著 作。他的碩士論文所探討的是「中體西用論」,博士論 文所研究的則是中華民國憲法起草人張君

的思想和制

憲的歷程。另外從1987年末期開始,他也曾經協助台 權會撰寫人權報告及相關資料收集長達四年的時間。從 台權會將《年度人權報告書》以及定期出版的《台灣人權促進 會訊》、《人權雜誌》、《台灣人權雜誌》、《TAHR報》等 出版品訂為數位化工作的主要目標。本圖為《台灣人權雜誌》 第1期封面

學生時代到現在擔任教職,薛教授關心民主、人權運動 的熱誠未曾消減。當台權會向薛教授詢問數位典藏合作 案的可能性時,他欣然答應擔任主持人一職,「『台灣 人權促進會』人權運動

案及文獻之數位典藏計畫」也

就這麼如火如荼地開始進行。 123


數位典藏面臨的挑戰與回饋 因藏品類型或數位化方式的不同,每個執行數位典 藏的團隊面臨的挑戰也不盡相同。台權會將《年度人權

在此計畫中,徵得每一篇執筆者、每一張圖片提供 者、每一筆資料彙整者、每一位參與座談會或聯合聲明 的發言或參與者的授權其實需要花費相當的心力。相較

報告書》以及定期出版的《台灣人權促進 會訊》、《人權雜誌》、《台灣人權雜 誌》、《TAHR報》等出版品訂為第一期進 行數位化工作的主要目標。為了讓史料在 未來的運用上可以提供最精確的資訊,薛 教授以自身治史的態度要求進駐於台權會 的政大數位典藏執行團隊。「每一筆掃描 的資料都需要閱讀過,不可以只看標題。 每一筆後設資料不可用想像的,一定要確 認,不可望文生義。」這是他對團隊的叮 嚀。同時,為了力求整個團隊及數位作業 流程的順暢,計畫也請研究台灣史的博士 生加入協助判讀和比對的工作。而整個團 隊更定期開會,討論文章的分類及其他執 行時遭遇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方案。

「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運動

案及文獻之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

124


於至今仍然持續參與台權會活動的授權者,已經淡出相

有什麼不同,而官方和民間對於這些議題的反應又有著

關事務或是移居海外的授權者在聯繫上就增加了很多道

什麼樣的差異。總之,豐富的內容以及資料載體的改變

的關卡,常常必須透過人際網絡,抽絲剝繭,一層層尋

意味著更多元的資料運用、思考空間和解決方案。

找。至於當今仍活躍於政壇的人士,計畫執行者則需要 把握任何可以見面的時機來請求授權。這樣的過程雖然 辛苦,卻也讓台權會重新聯絡上失聯的會員或是早期寫 稿的作者,並讓他們知道台權會運作的近況。藉由再次 交流的機會,或許他們可以提供更多的資訊來協助數位 典藏的工作。

結語 對於台權會資料數位化後的加值運用,我們可以有 什麼樣的期待

?台權會和薛教授都抱持著很樂觀的態

度,也有很多想法。建置完成的人權資料庫除了可以成 為人權教育的素材外,同時亦可成為學術研究者的基礎 資料。例如,進行歷史追蹤時,出現在不同時空背景下 的相關主題將可以透過人權資料庫的資料相互比較。或 是更進一步透過跨資料庫作更深入的比對,進而了解 些議題曾經在何時被討論過、其過去和現在討論的方向 125


數位化⼯工作流程 5.1 留聲藏樂

廖智賢

5.2 典藏江湖之聲

薛宜真

5.3 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參考書目


留聲藏樂

文/廖智賢(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助理) 圖/李坤城與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127


談古論今,李坤城曲盤收藏家

愛愛,又有不同說法,要解謎,就是要找到原版曲盤」

日治時期,蓬勃的藝文生活加速了唱片產業的勃

李坤城說。

興,戲曲與流行音樂成為商業市場的主流,共同締造了

1997年開始,為期四年,每個周末他就駕駛一千多

臺灣錄音史上黃金時期,藉著黑膠唱片深淺不一的聲紋

公里,巡迴台灣鄉鎮蒐集曲盤,這次提供給師大的藏

流傳下來,是音樂遺產,也是那個年代生活的一部分。

品,幾乎就是當時的成果。

1989年,從台中到台北,李坤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

這一路上,不只載著曲盤,更裝滿了關於日治時期

幫羅大佑寫台語歌。當時台灣新文化掀起熱潮、民營電

的口述歷史,以及昔日的報章雜誌,也化作他詳實的筆

台興起,於此,李坤城開始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 整理關於台灣的音樂歷史,李坤城逐漸發現已經書 寫成文字的是主流,然而有另一段是故意被壓抑與遺忘 的歷史,這些故事無法在

面浮現,但是都留在民間。

為了期盼歷史重現,他前往公部門找資料,國家圖書 館、各地電台都沒有保存聲音

案,才了解文化流轉之

下每個時代製作唱片的環境、規矩不同,著作權、詞曲 演唱酬勞也不一,田野調查的內容因此容易出現受訪者 的記憶錯亂,種種困難遭遇,反而更堅定他的意志。 「比如說〈月夜愁〉,訪問林氏好,

唱的,訪問 128


記。「2000年,承辦了第三屆台北藝術節「歌謠‧百年‧ 台灣」,使台灣歌謠再次受到注意與關懷,活動之後, 也開始興起研究的高潮。」李坤城回憶著。有心人打開 了記憶之門,唱片錄音史料的出土,見証了日治時期台 灣唱片走過萌芽、茁壯、到枯朽的階段。但幸運的是, 不只是眼見為憑,此刻,也有機會細細聆聽。

利家唱片公司發行〈二集周成過台灣 月裡尋夫(其一)〉唱片圓標

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發行〈周成過臺灣〉唱片歌單 129


年,曾經執行過「音樂數位博物館−師大音樂60年數位

是數典,更是高規格 身分多重,也是音樂製作人的李坤城其實也曾經進 行私人數位典藏,使用廣播設備將曲盤轉 (DAT),只是很簡

到錄音母帶

典藏計畫 」、「提琴理想國−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 典藏計畫」、「許常惠音樂資料典藏數位化計畫」、 「南島語族音樂博物館─帛琉音樂數位典藏計畫」等 等,對於聲音資產的

單地希望聲音可以被

貢獻有著豐碩成果

保存下來,直到遇見 師大黃均人教授,才

就像為求解謎而奔波

有了另一階段的突

台灣的李坤城,黃均

破。「當初,黃均人

人為了數位典藏的成

老師的學生在寫論

果要符合國際標準,

文,研究林福裕的創

飄洋過海參加研討

作,探聽到我這裡

會、前往代表性的國

來,輾轉才讓我們認

際音樂典藏機構尋求

識,進而有這次合作

答案,並接連邀請維

機會。」

也納「有聲資料

由黃均人多方催生 的「師大音樂數位典 藏中心」成立於2004

日本蓄音機商會臺北出張所於1926年10月9日在《臺灣日日新報》上刊登 唱片廣告

案」前主持人舒勒博 士 ( D r. D i e t r i c h Schüller)訪台進行 工作坊、美國印第安 130


案主持人布戴德博士(Dr. Alan Ray

過去收藏了曲盤,李坤城只用普通的留聲機粗糙地

Burdette)、美國國會圖書館葉娜博士(Dr. Nora Yeh)

聽過,重新錄製進行數位化,也因為聲音品質優良而容

進行專題講座。「李老師的曲盤保存得這麼好,師大有

易進入情節與氣氛,李坤城常常聽著就感動地哭了,特

技術,也替國科會撰寫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這一次我

別是〈山伯英台〉,日治時期台灣歌仔戲四大齣之一,

那大學傳統音樂

們都照規範來做,拿到國外去 才足以符合標準。」黃均人有 信心地說。 為了降低曲盤在運輸上的 風險,計畫團隊將數位化器材 搬移到台中李坤城的工作室, 每次完成階段任務的聲音,還 必須經過他們耳

的專業檢

驗,黃均人老師滿意地說: 「記得有一次很有趣,放著78 轉唱片進行錄音,播完之後, 李老師習慣性的就準備找曲盤 要收,到處都找不到,因為放 出來的聲音就是用錄的,太逼

為了降低曲盤在運輸上的風險,計畫團隊將數位化器材搬移到台中李坤城的工作室

真了。」 131


總是讓他追憶起1933到1940年間,那個歌仔戲最精

明、科技在演變時如何改變了生活,也唯有經歷過這些

緻、唱片業最競爭的時代,彷彿傳統文化的光影片段,

爬梳剔抉的過程,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才會完整。

隨著曲盤轉動,從留聲機的喇叭傳出,流瀉在當下。

歌曲好聽,網站能放才有用 歌仔戲,本來是野台的

雜環境,為了取得曲盤市

場銷售,純純與愛愛曾經灌錄過一兩百張曲盤,但是從 來沒穿過戲服,當時稱做錄音室歌仔戲,不用粉墨登 場,但是曲盤中的歌仔戲會注意錄音、唱腔、編曲等

推廣這些相關知識,李坤城曾經在誠品書店開設過 講座,然而,數位典藏計畫一直與時間賽

,李坤城也

是。2000年之前他在推廣台灣歌謠是針對長者,希望 能讓老年人回顧自己的青春,後來在教育部邀請下到校 園演講,發現聽

都很有興趣,只是講座結束自己離開

現場之後,學生想要再找尋資料就投奔無門。十年耕

等,經濟條件與科技進步改變戲曲音樂的傳播方式,影 響了歌仔戲在日治時期逐漸表現音樂細膩及精緻的特 性,延續下來,直到今日又是一番新面貌。 或許我們都離日治時期那個時代太遙遠,其實當年 喜好留聲機的玩家,就像現今追求時尚手機、平板電腦 的群

一樣,是最跟得上潮流的,要了解那段歷史,就

要從留聲機外型、機械構造、音響去觀察,只是今日沒 有市場支

,曲盤、留聲機的製作已經無法回到昔日水

準,但是這些歷程,是值得去回顧的,它讓人看見文

將圓標採灰階對照處理,能將文字更加凸顯,並能看清黑色軌道 上的母盤編號

132


耘,他深感推廣上有窒礙難行之 處,終於,這些問題都撥雲見日, 明燦陽光就散落在無遠弗屆的網路

「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 簡介與數位化工作流程

中。 除了推廣曲盤內容,技術層面 上黃均人也規劃系列課程與誠品書 店配合,展出時間為2011年9月9 日到9月26日,從珍貴聲音文獻資 產的維護、數位化保存的工作流程 之經驗談起,讓民 理爺爺

知道怎麼去處

遺留的老唱片,保存屬

於台灣的聲音文化資產。未來,計 畫團隊更希望利用網站的上線來號 召使用者,一起透過這個平台了解 目前關於日治時期台灣曲盤的典藏 已有的類型是什麼,不足之處也歡 迎大家提供資訊與補充意見。

133


典藏江湖之聲 文/薛宜真(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專任助理) 圖/「楊秀卿唸歌聲音及歌詞數位典藏」計畫、 徐千禾、薛宜真提供

134


下著雨的早晨,採訪小組群聚在汐止山區的民宅客廳 裡,打燈的、錄影的、拍照的......人員一陣忙亂。只見楊 秀卿老師優雅地坐在鵝黃色的沙發上,抱著月琴,清咳 幾聲後,中氣十足地開唱,聲音出喉的剎那,小小的客 廳彷彿幻化為巨大的歷史時空,將所有人的思緒都吸進 古老的音律。

史詩 如果每個人都有鄉愁,或許歌曲中的鄉愁最是讓人難 以招架。數百年來,「歌仔」隨著開疆闢土的先民們來 來去去,渡過黑水溝、浪跡異鄉、攀過高山,將眼見耳 聞鑲進聲線,代代相傳、廣布四方,以傳唱的方式烙印 在每一個島嶼人民的心底,並讓每顆心都成為「歌仔」 的音符之一。就這樣,唱著唱著,短歌譜成了長謠,長 謠便集成為史詩,字字句句都化為台灣民間社會的歷史 縮影。 進入現代社會後,集娛樂、教育、警世作用的「唸 歌」逐漸消聲於廟口市集與大街小巷裏,新的媒體形態

楊秀卿不斷磨練歌藝與敘事技巧,搭配即興問答與時事情節, 演出深具魅力 135


很快地取代口耳相傳的古調與唸白。有鑑於獨特的台灣

說唱藝術永遠留住,讓民

史詩在時代浪潮中逐漸消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

藝術文化的結晶。

能在虛擬的網路中聆聽台灣

化及語言研究所李勤岸教授與台灣唸歌團的邱文錫先生 決定聯手合作,以數位典藏的方式,讓「唸歌」繼續傳 唱,不僅延續其原本的社會與娛樂功能,更因應時代需 求,肩負起台語文復興的任務。

保存 從日治時期至光復後,台語文受到社會環境與政策的 壓抑,加上近代社會的衝擊,許多台灣人都再也無法聽 懂這流傳千年的母語,遑論開口說。優雅的古音與詞彙 漸漸式微,如何讓民

對此產生興趣、進而保存活用,

成為一項挑戰。 計劃團隊靈魂人物李勤岸(右)與邱文錫(左)

長期從事台語文研究與推廣的李勤岸在一次研討會中

國寶

認識了邱文錫,兩人一見如故,對於保存台語文化都有 滿滿的熱情,於是,擁有學術資源的李勤岸與擁有民間

楊秀卿為台灣現存少數的說唱藝人之一,其藝術成就

力量的邱文錫攜手合作,以台灣國寶楊秀卿女士的「唸

來自於此生不懈的努力。幼年因病延誤就醫導致雙眼失

歌」作品作為保存對象,藉由數位典藏,將台灣珍貴的

明,父親為讓

學得一技之長,將

送給基隆一戶蕭姓 136


人家當養女。蕭家平時以走唱維生,楊秀卿在嚴厲的教

浪於江湖,從中國民間故事到台灣鄉野傳奇,從警世寓

育環境中,學會彈奏月琴與背誦唱詞。

言到淒美愛情,一個個故事不斷地被講述與吟唱。人們

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生涯裡,楊秀卿女士紮實地習得唱

演經驗中,不斷磨練歌藝與敘事技巧,並搭配即興問答

唸的技藝,從13歲開始,便開始流轉各地賣唱,如同 所慣吟的《江湖調》(曲牌名),身懷唱唸技藝的

醉於聽聞江湖各種軼事,而楊秀卿則從台灣各地的表

與時事情節,提升表演魅力。 早年台灣鄉間流行用表演藝術招攬圍 觀群

,以達到宣傳的效果,楊秀卿就在

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自身的唱藝搭配藥 品販賣,賺取微薄利潤維生。直到民國 58年政府開始實施藥品管制政策,街頭 賣藥的商業行為受限,楊秀卿因此從街頭 轉戰「空中」,不再輾轉於各鄉鎮村落, 而是直接受聘於藥商委託的電台製作人, 以錄製電台節目作為廣告招攬。工作型態 的轉變,讓楊秀卿的唱唸藝術透過廣播迴 響在整座島嶼。 楊秀卿錄製廣播節目的時期長達20 年,期間以受雇於台中孫正明10年為期 137


最久,其累積的盤式錄音帶數量龐大,並輪流於各電台

計畫團隊從電台製作人孫正明手中購入當時楊秀卿女

播出。當時楊秀卿與丈夫楊再興為錄製節目方便,會暫

士在電台錄製的盤式錄音帶後,便將錄音帶轉成電子

居雇主家中,待錄製當月節目應有進度後,再一同返回

案,並依劇目儲存整理。轉

汐止家中。邱文錫轉述,進行錄製工作的前一

步驟,困難之處在於逐字聽打錄音

,楊再

並非數位典藏中最困難的 內容,將唱唸內容

興會講故事劇情給楊秀卿聽,楊秀卿再編成 唸詞與唱句,隔天錄製節目時即可完整敘述 與唱唸,顯示其說唱技巧的成熟,對於台語 的使用,更有其精妙之處。

典藏 長期的錄製工作,不僅讓楊秀卿有穩定 的經濟收入,透過錄製節目,楊秀卿也完整 記錄了自己的表演資料,這批錄音音質清 晰,可視為台灣表演藝術的珍貴資料。有鑑 於此批資料的完整與珍貴,邱文錫與李勤岸 投入數位典藏的工作,以現代科技保存這些 聲音

,並開發適用的播放軟體,讓民

僅可以欣賞唱唸藝術,更可以學習優美的台 語發音,從中瞭解更多詞彙與俚語。

數位化過程中,邱文錫逐字逐句,聽音譯字,遇到聽不懂處就記錄下來,再當面 向楊秀卿請教 138


轉譯為文字,以漢字、羅馬拼音的形式展現。逐字稿聽

錫也同步建立台語字庫,希望讓對台語有興趣的民

打的工作難度甚高,因為謄打字型並非為一般國語字

從數位典藏的內容認識更多關於台語文的知識與詞彙。

型,而是須轉譯為台語字型,譬如「他」的台語字型為 「伊」、「在這」的台語字型為「踮遮」,必須花費許 多時間處理文字轉譯。

除了軟體的研發,邱文錫也親自投入聽打的基礎工 作,若遇到聽不懂的詞彙時,會馬上記錄問題,待問題 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親自拜訪楊秀卿尋求解答。從科

完成謄打歌詞與注音後,接著就是將文字做成字幕,

技跨足文化,邱文錫對台語文化始終保持熱情,楊秀卿

搭配自行開發的播放軟體,調整字幕的播放快慢,類似 時下KTV的字幕功能:歌曲唱到 跳到

,字幕的指示色彩就

。這項工作亦極為費神,須調整至分秒不差才算

完工。 數位典藏不僅保存了楊秀卿的唱唸藝術,更將表演 內容文字化,方便使用者一邊聽、一邊透過文字辨識唱 唸內容,對保存台語文有極大的幫助。

轉譯 數位典藏團隊核心人物之一的邱文錫,早期從事電腦 業,退休後積極投身台語文保存工作,此計畫中的應用 軟體多由他自行研發,除了克服數位技術的問題,邱文

打好的歌詞逐一標上時間點,做成如卡拉OK的字幕,讓使用者 能搭配歌曲欣賞 139


也樂見自己的作品藉由數位化的方 式獲得保存,這項傳統技藝不至於 在

「楊秀卿唸歌聲音及歌詞數位典藏」 計畫簡介與數位化工作流程

這一輩就嘎然而止。 將表演藝術歸類為文化語言,再

將文化語言轉譯為科技語法,這輾 轉的過程儼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傳 唱。數位典藏完整保留島嶼上的江 湖之聲,並且用更多元的運用、更 廣泛的傳播途徑,讓廟口市集上、 大街小巷中、耆老腦海中的共同記 憶,持續迴盪在虛擬的時空裡,永 不散佚。

140


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參考書目 語料庫是龐大且具有組織架構的語言資料 庫,可以只收錄單一語言,也可以囊括多 種語言;語料內容則涵蓋文字、手語、聲 音等領域。語料庫為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成 果,也是研究工具,通常應用於語言統計 分析、語言學術研究等用途;對一般使用 者而言,則是學習語言的工具之一。 本書將語料庫建置工作分成語料數位化、 語料庫系統建置、後設資料建立三個部 份,說明建置語料庫流程。書中並有「語 料庫建置實例」收錄文本、口語、影像、

語料庫建置入門數位化工作 流程指南

語言地理資訊等類型的語料庫建置經驗, 供目前或未來其他單位或計畫進行語料庫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建置時參考。「語料庫與數位學習」介紹 作

影音資料

者:李佩瑛、邱智銘、郭或岑、

了兩個將語料庫加值應用於教學網站之實

曾淑娟、黃菊芳、詹景勛、蔡素娟、

例。「延伸議題」探討語料庫建置涉及的

盧秋蓉、蕭素英、賴佳旻、戴浩一、

數位內容保護、人力與設備成本等議題。

江 巧

謝沛諭、蘇秀芳、中文詞彙網路小組

期待透過執行單位的經驗分享,以深入淺

出版者: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出版者: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出的方式引領讀認識語料庫建置的基本概

出版時間: 2011年 6月

出版時間: 2010年 3月

念與工作流程。【下載本書】

者:黃均人、黃予祈、曾子嘉、 、 陳 秀 華 、 張 思 瑩

141


影音資料包含聲音、動態影像等多媒

期刊報紙記錄了當代流通的重要資訊

體素材,記錄於唱片、膠片、磁帶等

與社會發展脈動,是了解過去和研究

媒材之中。在保存過程中受溫度、

應用的重要資料來源之一。為了讓體

度、光線等外在因素的影響,易使媒

積龐大、資訊繁多的期刊報紙能被永

材受損,造成珍貴資料的流失。加上

續保存及廣泛利用,數位化為目前全

許多播放設備和技術逐漸被淘汰,影 音資料的運用因此受到

球發展的趨勢。

限。為了保

存珍貴文化遺產,擴大應用層面,利

本書專為以期刊、報紙作為數位化物

用數位化方式將影音資料進行回復、

件的機構單位或有興趣之個人所撰

整理與保存刻不容緩。

寫,並將重點放在全文輸入的數位化

本書將影音資料的數位化方式分成 「聲音(或稱音訊)」與「影音(或 稱視訊、動態影像)」兩部分,分別 介紹二者的原始資料、數位化規格、

方式上。藉由採訪數位化執行廠商,

期刊報紙

加上實際測試操作,針對當前全文輸 入的現況與技術進行分析及歸納,提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轉製和數位化方式,並融入國內典藏

供不同類型的使用者對報紙期刊數位

機構執行經驗,為影音資料數位化工

作 者:李佩瑛、程婉如

化工作流程能有明確而清楚的整體概

作提供一份標準化流程,以做為典藏

出版者: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念,同時能依據人力、時間、成本等

單位執行之參考、教育訓練之用,或

出版時間:1999年 4月

實際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數位化方

新進人員依循規範與操作的入門手

【下載本書】 案。

【下載本書】 冊。 142


⼈人物群像 6.1 賦予新生命再生: 專訪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組召集人黃均人 6.2 電影存

中:一切在生、一切在動

6.3 歷年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組成員

江沛航、郭怡 徐千禾


賦予新生命再生 專訪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組召集人黃均人

文、圖/江沛航、郭怡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專任助理)

144


聲音──既熟悉又抽象的存在

均人副教授,將與我們分享他長期參與數位典藏工作的

「聲音」是人們溝通的重要媒介,史詩與神話自古 以來常藉由吟唱的形式流傳,各民族間獨特的文化內涵 更往往蘊藏在音樂和歌曲中。如此熟悉的「物事」卻又 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存在,必須透過載體記錄並加 以讀取後才能夠重現。

經驗。

數位化──保存聲音的重要使命 初踏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時,各式 錄音設備和唱片清洗機器令

人大開眼界,黃均人如數

家珍般一一介紹各式機台的播放方式,從1880年代末

自十九世紀發明聲音記錄儀器以來,各種錄音與播

期興起的圓筒蠟管、每分鐘78轉的留聲機唱片,到每分

放設備快速更迭汰換,如何將一個世紀前的聲音轉換到

鐘33又1/3轉的黑膠唱片,都令人讚嘆不已。這些珍貴

數位時代的機器中,便成了讓人

的有聲資料,面臨溫度、濕度、光線

頭疼的問題。在當前世界各國紛

與有害氣體侵入危機,加上許多舊設

紛推動影音數位化的潮流中,台

備採用的技術已逐漸淘汰,一旦失去

灣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

了播放設備,有聲資料也就隨著設備

科技計畫執行多年來已有不少成

的消失而失去作用,有著極為迫切的

果。

數位化需求。

接下來,擔任拓展台灣數位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從小學習音

典藏計畫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

樂,自己也收藏大量唱片的黃均人

小組召集人,目前執教於國立台

說,他會關注聲音的紀錄與保存不是

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的黃

早期聲音的載體──圓筒形蠟管

偶然。1987年美國國會圖書館收到一 145


批三千五百多件的珍貴音樂文獻捐贈,花了十餘年的時

書館工作的經驗,讓他開始關注聲音保存議題,並投入

間才在2005年建立完整目錄,並於2000年挑選這批文

數位典藏工作。2004年在音樂系錢善華主任與民族音

獻中的珍品,邀請名家撰文解讀加以出版成冊。在此期

樂研究所許瑞坤所長支持下,成立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間,國會圖書館館長James Hadley Billington於1995

同時建立音樂數位典藏工作室,無論何種時期的載體,

年開始推動美國記憶國家圖書館計畫(American

在這個工作室都能找到播放的工具。

Memory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rogram),將館藏中與美國相關 的文獻

案與歷史資料進行數位

化,提供社會大

檢索使用,並用

來支援美國歷史與文化之研究。這 項史無前例的作法,帶動全球數位 典藏的風潮。90年代,黃均人在美 國天主教大學攻讀學位,恰好躬逢 其盛,藉著校方合作管道進到國會 圖書館,親身參與前述兩項工作。 歸國後,黃均人進入母校師大服 務,為了保存音樂系系史與系上收 藏的有聲資料,加上先前在國會圖

黃均人在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受訪情景 146


懷抱著保存聲音的使命感,黃均人帶領音樂數位典藏

的……,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將各種類型的有聲資料數位

中心團隊持續推動有聲資料數位化工作,從「音樂數位

化保存,呈現台灣不同時代、不同聲音領域繽紛多樣的

博物館──師大音樂六十年數位典藏計畫」、「提琴理

面貌。

想國──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典藏計畫」、「原音

標準化──與國際接軌的成果與前瞻性合作

之美──原住民族歌謠數位典藏計畫」到「日治時期臺 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古典的、流行的、民間

黃均人在2004年底加入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 組,與其他數典計畫執行者交流互動。在國科會經費支 持下,黃均人積極與國際間的聲音保 存權威性組織,如國際影音典藏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und and Audiovisual Archives, IASA)、國際音樂圖書 館 、

案 與 文 獻 中 心 協 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Libraries, Archives and Documentation Centers, IAML) 合作、參與相關會議並引介該領域知 名專家來台。他甚至有系統地翻譯 主持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組會議

IASA-TC03《有聲遺產的維護:規 147


範,原則與保存策略》,將該規範手冊收錄於拓展台灣

位典藏起步較早,因此相較於對岸剛起步的狀態,我們

數位典藏計畫出版的《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影音資

其實有內容和技術上的優勢。在國家型計畫將結束的當

料》一書,幫助國內的數位化工作者吸收國際先進技術

下,中國大陸也許是極具潛力的市場」。

與經驗。另外,他還進一步與IASA聯繫,將中文翻譯版 本掛載於IASA網站中,替台灣數位典藏計畫與國際重量 級組織的日後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永續──替數典十年經驗注入新血 聲音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為使這些歷史見證能永 續傳承,黃均人和其主導的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已經完 成無數聲音

案的修復、整理與保存工作。除了多項數

位典藏計畫,也致力於推動國際化、資源共享與知識傳

與此同時,黃均人也積極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 樂館合作,共同促成國家級的有聲資料保存中心之設 立。隨著黃均人不斷往前邁進的

步,衷心盼望台灣有

聲資料保存中心與數位典藏人才培訓中心能夠盡快成 立,接續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十年經 驗,共同將台灣打造為亞太地區影音資料數位典藏的第 一基地。 如同黃均人所說:「數位典藏不是僅將歷史物件以數

承,多次舉辦有聲資料數位典藏工作坊,希望協助更多

位格式重現,是一份歷史物件與數位化

數位化工作者保存難能可貴的有聲資料。

技進行知識建構與永續經營,是賦予新生命的再生。」

黃均人曾屢次受邀至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介 紹有聲資料數位化技術,在陸續接觸後,也開始與IASA 和中國音樂學院洽談建立華人地區的有聲資料保存訓練

案藉由資訊科

期待台灣各時期的聲音能夠透過數位典藏,以最完美的 形式保存、再生,將蘊藏其中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 知識與經驗永續傳承,在島嶼上「聲」生不息。

中心,希望讓台灣成為華人地區第一個為國際組織認可 的影音數位典藏人材培訓基地。他認為:「由於台灣數 148


電影存

中:一切在生、 一切在動 文、圖/徐千禾

電影是夢,電影是音樂。 沒有

種藝術像電影這樣表達我們的良心,

像電影這樣直抵我們的情感, 深深進入靈魂中的黑暗空間。

--英格瑪•柏格曼 ( Ernst Ingmar Bergman) 149


台灣人的電影夢 在台灣,有一群人夢想著能夠成立一個國家級的電 影文化中心,組織建全,專業分工;電影資料館有理想 的儲存環境,能夠永久保存台灣電影代代傳承的膠卷、 影像、文物與資料,以這些

案作為基礎,設置學術研

究單位、教學推廣單位、展演廳……等,藉由交流、學 習、研究、推廣與應用,讓影像的價值與影響力產生正 向的循環,讓大

透過電影了解到台灣這塊土地多元與

豐富的歷史脈絡與文化特色。 當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資料組鍾國華組長對我 們談起這個夢想時,眼底閃爍著熱情與渴望,對他們而 言,這是一條漫漫長路。今年館方才剛因為預算縮編, 擔心著是否會影響到庫房的租賃,為了爭取空間、人力 與資源,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工作人員們竭盡心 力,讓典藏能夠妥善地保存,並且於96年起,加入國科 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推動「台灣電影 數位典藏及推廣計畫」,將電影

案數位化,希望透過

「國家電影資料庫」的籌建,提供社會大

進行瀏覽、檢

索、觀賞、分享的平台。 2011年年底,金馬獎甫落幕,影展逐一開幕、閉 幕,我們前往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樹林片庫,邀請

150


鍾國華組長與王祖珮小姐與我們分享計畫執行的經驗與 感想。

走入台灣電影的寶庫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是台灣動態影像保存最 完整、豐富的地方,彙整了黨、政、軍三處的典藏」鍾 國華組長首先向我們說明,王祖珮小姐接著對我們感性 地陳述:「在來到這裡工作後,發現原來從小到大的東 西都記錄、保存在影像裡,這些都是台灣社會彌足珍貴 的文化資產。」 樹林片庫坐落在工業區中,我們穿越巷弄後,踏入 片庫,大抵因為工業廠房的緣故,空間十分

敞,一邊

陳設著幾台放映機,另一邊有胡金銓導演未完成的動畫 電影─《張羽煮海》的分鏡手稿,鍾組長領著我們走進 胡金銓導演的文物收藏室,房間裡一箱一箱的

案,分

門別類,箱子上貼有內裝物品的名稱與典藏編號。 在隔壁的辦公室,工作人員一邊進行電影海報的整 理,一邊操作機器進行數位化

案的建置工作。同時, 151


為了紀錄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的相關活動歷程,在 牆壁上貼著許多工作流程、活動海報,

訴說計畫一

路走來的歷程與經過。 參觀後,好奇詢問電影資料館典藏的經典為何?是否 有鎮館之寶?這似乎是一個太過簡單、卻又不好回答的 問題。鍾國華組長想了一下,細數道:「真要這樣來 看,我們常說『物以稀為貴』,因此若從年代久遠,或 者是孤本的條件來看,1927年的《吳鳳》,是台灣第 一部彩色

螢幕劇情片,有其重要的歷史地位。或者像

是《南進台灣》,這類攝於日治時期,對於地方景物詳 實描述與記錄的影片,提供了我們考證地方發展歷程, 重要的佐證資料。」 國家電影資料館,身為目前國內唯一的電影典藏專責 單位,多年來致力於電影文化資產的蒐集、整理與保 存,所典藏的早期台灣電影共計13,853部,包含台影公 司攝製的新聞片、紀錄片與劇情片﹔中國電影製片廠攝 製的新聞紀錄影片與劇情影片;以及其他公民營電影公司 胡金銓作品《張羽煮海》分鏡手稿

攝製的國台語劇情片……等。冰涼地空氣隨著庫房大門 152


打開迎面襲來,我們在走道上,一邊搜尋架上熟悉的標

另外,在膠卷、影像、文物、資料逐一進行數位化

題,彷彿親近了台灣電影的源頭,見證其發展的脈絡與

的過程中,國家電影資料館也同時檢視館內的典藏方

軌跡。

針,數位化

數位化的影響與助益

案促進了管理的便利,讓大方向的推動產

生更精準的評判標準,何者珍貴?何者重要?何者再不 典藏就再也來不及,數位典藏提供館方更多參考的依

「數位化對電影的保存來說,是一種手段、方法,讓

據,讓典藏的作業能夠更全面與更具前瞻性。

我們把典藏做得更好。」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資料組 王祖珮小姐表示,參與國家型科技計畫,一方面為典藏 建立了標準作業流程,一方面也改變了電影資料館的典 藏方針。 在執行計畫的工作中,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人 投入,不同專業背景的人跨領域參與計畫的執行工作, 1995年國家電影資料館成為FIAF(國際電影資料館聯 盟)的正式會員,為國內少數參加國際性電影組織的機 構,藉由國際交流的機會,參考國際數位化的技術與標 準,提供了大家學習的場域,並且將從中習得的電影美 學、電影史的元素帶往外界,讓我們對電影的討論產生 更多元的視角與觀點。

國家電影資料館樹林片庫內放置膠捲之保存室

153


電影中,看世界

穩健的態度,保存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目前,在網站

法國電影資料館創辦人Henri Langlois提出他的理 念:「全世界的電影、電影的整個世界」。他相信電影資 料館除了是看電影的地方,更是學習電影藝術及歷史的 聖地。

上,陸續建置了「台灣有影: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 「為影癡狂:歐威」、「電影數位美容院」、「環遊寶 島大進擊」、「李行的行李」等專題,以人物、事件等 主軸串連相關的故事與素材,生動、多元而活潑的界 面,讓大

得以更深入地探索電影的世界。

對此,鍾國華組長也有類似的看法,他 感性地說道:「電影中,有許多暗示,可能 因為一部電影的一段情節,甚或是一個畫 面,讓看的人內心被觸動,對於人生的想法 就改觀了。」涵蓋了許多生活的線索,透過 一部電影,可以照見世間百態,更深入地體 會人生。同時,電影也提供了社會的總總面 向,像是人、故事、歷史、土地、文化,電 影結合這些元素,讓我們從中得到體悟。 為了讓更多的人們能夠親近國家電影資 料館的典藏,從中找到需要的素材與

案,

電影資料館致力於開發更多元的界面,讓館 藏資源能夠被看見與再利用,紮穩

步,用

電影資料館數位化工作主要執行者鍾國華(右)與王祖珮(左) 154


未來的展望 國家電影資料館主辦的「浮世情懷2011台灣歷史與 影像研討會」於2011年11月落幕,會議中,邀請了

資料庫將於2012年春末正式上線,以及2012年秋天的 成果展。 「一切在生、一切在動」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數

多學者、專家進行電影多元面向的討論,像是從五、六

位計畫專案人員陳瑩潔在「浮世情懷2011台灣歷史與

0年代的台語電影看台灣社會現代化的發展,或者是研

影像研討會」中,借李行導演的「街頭巷尾」與我們分

究電影如何再現台灣歷史客家抗日英雄的圖像,這些討

享執行電影數位化的心得。這句話,讓我們體悟到,數

論激發了不同領域學者之間的論辯,在交流與互動中,

位典藏工作激盪的一切,透過故事的發展和延續,將持

讓我們看見台灣電影繽紛而熱鬧的一面。

續引領不同的人們走入,歷經

研討會的話題尚未歇止,腦海中還迴盪著盧非易教

掘、探索、互動與分

享,開創更多元的價值與意義。

授所提及的「回憶、想像和電影的關係,封存的畫面賦予 我們很好的途徑去了解這個社會,而電影是封存記憶最 好的媒介。」 明年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即將畫下 尾聲,電影資料館的工作人員也開始籌備呈現這幾年來 參與計畫的成果。「發行特輯?拍攝工作紀錄片?舉辦 展覽?」祖珮一邊講,我們一邊寄予無限地期待,不論 最後館方決定的形式為何,目前比較確定的是台灣電影 155


延伸閱讀

李行的行李

痴人說夢:胡金銓的戲夢人生

在還沒有電視新聞的時代,電影新

李行近一甲子的從影生涯,走過

曾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選為世界五

聞是唯一的動態影音新聞,來看

的足跡在台灣電影史上留下不凡

大導演之一的胡金銓,可說是華語「古

「台灣省電影製片廠新聞片」所記

的歷史意義。行李中裝載李行的

裝動作片」美學風格的開創先驅。透過

錄下來50、60年代台灣娛樂界盛

創作歷程、合作班底、電影特色

大師經典影像與珍貴手稿的吉光片羽,

況,大明星、彩色鉅片、時髦電影

與互動裝置。邀請

窺見一代電影藝術家不朽的光華。

院的風采,以及台灣電影史上珍貴

一同進入李行的電影旅程。

台灣有影: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

的歷史鏡頭。

打開箱子,

156


歷年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組成員 ■ 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組簡介 有鑑於影片、聲音與語言為記錄台灣歷史文化發 展的重要媒介,為全力保留這些瀕危之重要紀

■ 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小組召集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黃均人 副教授

■ 語言主題工作組召集人

錄,因此將與影音相關的語言、影音及新聞三個 主題工作組,聯合組成本主題小組。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本主題小組主要任務為協助相關典藏單位將唱

■ 影音主題工作組召集人

片、CD、廣播、電視節目、電影膠捲、錄影帶 等聲音與影像資料進行數位化,不僅能解決典藏 保存上的問題,更可將成果提供學術使用。例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蕭素英 助理研究員

黃均人 副教授

■ 新聞主題工作組召集人

活動除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提供計畫成員交流數 位化工作經驗外,亦協助建立數位化工作流程、 守則等作業規範。此外,不定期邀請業界人士或 專家學者介紹數位化技術與成果,俾使小組成員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郭良文 教授

■歷任主題小組與工作組召集人

能掌握最新的典藏趨勢。

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藏品類型: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鄭錦全 院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謝瀛春 教授

■語言: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語料、上古漢語文獻 標記語料、臺灣南島語、臺灣閩客語、濱危語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何大安 研究員

李道明 副教授 157


■ 參與計畫: 一、機構計畫

二、公開徵選計畫

●中央研究院

100年度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語言典藏計畫 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計畫

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II 蘭陽舞蹈團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II) 「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藏

●國立台灣大學

計畫畫( II-III )(2/2)

基礎物理實驗數位典藏計畫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2/2)

●國家電影資料館 台灣電影數位典藏及推廣計畫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國寶級藝師薪傳典藏−葉美景北管手抄本與傳習數 位典藏計畫2 生態攝影學家劉燕明生態影音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 第二年 國光劇團京劇經典劇目數位典藏計畫 II

台灣客家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原舞者」: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展演影音數位典藏

158


99年度公開徵選計畫

98年度公開徵選計畫

「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原住民文學影音數位典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藏計畫( II-III )(1/2)

1885 1969

《中國時報》文化藝術類與影視娛樂類新聞攝影

台灣本土音樂家之影音典藏李泰祥大師(室內樂與

底片之數位化,1980-2000

詩歌篇)

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

優人神鼓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 (I)

南島語族音樂數位博物館II

南島語族音樂博物館─帛琉音樂數位典藏計畫

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計畫 (III)

許常惠音樂資料典藏數位化計畫III

優人神鼓劇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 (II)

藏傳佛教在台灣:宗喀巴顯密教法傳承之語音記錄 典藏計畫

蕭泰然博士作品數位典藏計畫

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計畫 (II)

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數位典藏, 1995-2009(1/2) 「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運動

案及文獻之數位

典藏計畫

奇美名琴數位典藏計畫:德英法學派與名琴世紀風華 台灣原生藝術(第二年度)-林淵作品與生活記錄電 子典藏 達悟歌謠與庶民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II-III)

蘭陽舞蹈團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I)   159


97年度公開徵選計畫

96年度公開徵選計畫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打造福爾摩沙之聲--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數位典藏

1885 1969

計畫

台灣本土音樂家之影音典藏李泰祥大師(室內樂

提琴理想國-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典藏計畫II

與詩歌篇)

許常惠音樂資料典藏數位化計畫

打造福爾摩沙之聲-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數位典

原音之美-阿美族與排灣族歌謠數位典藏計畫

藏計畫II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數位典藏多媒體

案之研究與建置-西藏珍藏語音

案研究計畫III 原音之美II−達悟(雅美)族與魯凱族歌謠數位典藏

95年度以前相關計畫 台灣手語之研究計畫

計畫

台灣兒童語料庫計畫

許常惠音樂資料典藏數位化計畫II

國家圖書館期刊報紙典藏數位化計畫

史惟亮教授音樂數位典藏計劃

北平世界日報內容數位化開發計畫

歐陽無畏藏傳佛學教學語音記錄典藏計畫

電視新聞多媒體資料館

李天祿影音資料與珍貴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

案數位資料館

台灣傳統布袋戲珍貴照片及影音資料保存計畫 160


誌謝 7.1 感謝名單


誌謝 本書承蒙以下單位、計畫或個人提供圖

、影音、網頁

截圖與文字資料等諸多協助,謹此深表謝忱。 機構/單位 ‧山海文化雜誌社 ‧中國時報 ‧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人權促進會 ‧財團法人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 ‧國光劇團 ‧婦女新知基金會 16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