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中文系畢業製作紀念冊

Page 1


不必多慮自己的生命是否有無價值, 只要能體貼地為他人付出, 溫柔地擁抱世界與自己, 就是君子不器


01

前言


03 總籌序

總籌序 文 / 陳欣襄

「畢業製作」為清大中文系延續近三十多年的傳統,每年應屆畢業生根 據自己四年所學,與同儕們討論當屆主題,並帶領全系學弟妹,利用戲 劇、展覽與文字創作等方式將思想、概念呈現出來。 每次一到畢業季,應屆學生們面臨人生另一階段的挑戰時,總會忐忑不 已,尤其是身為「冷門科系」的中文系學生們,對於自己所學的專業與 自我價值總會產生質疑與不安,去年壹玖級中文畢製即以「一無是處」 為題,反應中文系學生們對自我價值的質疑,並集合眾人的生命故事, 一同據實以告對「一無是處」的看法。今年貳零級畢業製作─「器」, 試圖用另一種角度解構人的生命價值與人生選擇。源自於《論語》中「君 子不器」的「器」,既代表了一種能讓我們安身立命的價值或能力,卻 也似乎是世界設下的框架,讓人感覺窒息。面對「器」,我們是否可有 不同的選擇? 本次同名主題展覽《器》即引領觀者進入「房間」與「房間之外」,透 過十二項互動性展品,提示觀者生命可以活成各種姿態,選擇在於自己; 畢業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以「堅持定義」與「打破定義」的兩 方辯論,反思我們在賦予定義的同時,或許也被束縛著。此次畢業製作 也規劃了與以往不同的系列活動:水木書苑主題書展和告白器球野台宣 傳,吸引了不少民眾駐足。最後則由系上蔡英俊老師與羅仕龍老師主講 的閉幕式講座,為畢製劃下圓滿的句點。 此次畢業製作面臨了許多困難,尤其是毫無預警的瘟疫流行,使得畢業 製作不得不做出調整,例如畢業公演不開放團隊外的觀眾入場,改為以 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四位演員們也全程戴上口罩演出;展覽、野台活 動無不繃緊神經,全力配合防疫工作。畢製團隊籌畫整個活動已經心力 交瘁,面對防疫需求與對畢製品質的要求,更是戰戰兢兢,深怕大家已 經投注將近一年心血的畢製被迫中止,也怕成為防疫漏洞。 幸好,畢製還是順利且圓滿的落幕了,有趣又引人深省的展覽與畢業公 演也成功獲得熱烈迴響,這是所有畢製團隊的夥伴們努力的成果,也要 感謝各單位的支持與協助:感謝系主任李貞慧老師總是在背後默默支持 著我們,並在我們面對意外的打擊時給予我們溫暖的力量;感謝蔡英俊 老師擔任閉幕式講座的講師,深厚的文學底蘊,給予了我們更深、更廣 的思考方式;感謝羅仕龍老師為公演劇本提出諸多建議、接受我們的邀 稿、擔任閉幕式講師,還特地撥空來野台打卡、參觀展覽、觀看公演, 對畢業製作的宣傳與支持不留餘力;感謝簡良如老師接受邀稿,老師細


總籌序

04

膩的文字題點了我們,不必多慮自己的生命是否有無價值,只要能體貼 地為他人付出,溫柔地擁抱世界與自己,就是君子不器;感謝邴尚白老 師一直默默關注我們的畢製,還在課間撥空參觀展覽;感謝楊佳嫻老師 與許銘全老師讓我們在必修課上招募畢製夥伴;感謝系辦千惠姐與淑美 姐大力提供行政上的協助,讓畢製能夠順利進行。 在行政與場地器材上,畢製團隊要感謝清華學院租借給我們教育館中庭 這麼好的場地,謝謝林福仁執行副院長、郭育廷先生和陳英文先生的協 助;計通中心為畢業公演現場直播、星穎整合行銷的韓博康先生和陳奕 鈞先生為畢業公演處理所有燈光與音響設備,您們總是很有耐心地跟我 們討論每個細節;感謝水木書苑的協助,讓我們能無所牽掛地辦書展; 還有課外活動組的大哥大姐們,感謝文婷姐給予畢製諸多協助,過程中 還一直讓您擔心!感謝明德哥幫助畢製展覽在防疫上更加周全;還有器 材室的吳惠松大哥、彭顯璋大哥和袁昭平大哥,您們總是很溫柔地為我 們處理器材上的事情。 畢業製作完全是由學生們自己發起與籌劃,無任何營利收入,因此要負 擔龐大的支出費用是很吃力的。感謝教務處、大清華傳媒、老玩客股份 有限公司、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台灣之星、貳貳柒和壹伍級陳靖文學 姐的贊助,沒有您們,畢業製作是辦不成的!謝謝! 最後要感謝所有參與畢製活動的你,沒有觀眾,畢業製作就等於是失敗 了。在資訊快速傳播也快速流失的網路世代,畢製團隊也在思考,在畢 業製作結束後,我們可以如何保留珍貴的心血成果,於是這本《國立清 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貳零級畢業製作紀念冊》於焉而生了。裡面收錄了畢 業製作點點滴滴,希望參與過畢製活動的人在閱讀後能夠回味當初美好 又驚奇的回憶,沒有參與過的人也能透過書本體驗畢製當時的氣氛。願 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能夠感受到在 2020 年的清華大學,有群把畢業 製作看得比自己的肝還重要的中文系學生,正在為自己最後的青春奮力 吶喊。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貳零級畢業製作總籌 陳欣襄 2020 年 5 月 2 日


05 清大中文畢業製作緣起

清大中文畢業製作緣起 文 / 陳欣襄改寫自過去學長姐們傳承下來的企畫書

民國七十四年,第三屆捌伍級大四學生籌備首次的「公演」活動,至今, 「公演」傳統已經延續三十幾年。直至壹陸級中文系大四學生發展戲劇 之外的中文系可能性,加入讀劇會與環境劇場的元素,畢業公演蛻變為 「畢業製作」。而清大中文畢業製作中間雖經歷壹柒級與壹捌級的斷層, 但壹玖級以展覽與表演藝術兩種型式開創清華中文畢業製作的新篇章。 藉由親身參與大型的畢業製作,清大中文系大四學生帶領全系學弟妹, 將四年所習得的人文精神、古典陶冶、語言訓練,充分鎔鑄發揮在各項 企劃之上,並期盼透過各活動籌備團隊間的合作,增進彼此情誼,在畢 業前給予清華中文全體師生一份和清華大學與新竹這座科技城市之間深 深羈絆的禮物。 從畢業製作的整體架構到活動內容,如劇本製作、舞台設計及展場設計 等,都為清大中文系學生原創,並特別邀請系上專任教授給予意見。主 題展覽部分藉由文字語言與裝置藝術等呈現,為期一週的展出,企圖啟 發觀眾們思考對於科技社會與人文價值的衝突;表演藝術上,我們雖非 戲劇科班出身,但我們一向要求高品質的公演,更期待能藉由清華中文 人特有的關切角度與觀點出發,帶給清交學生、全新竹市民,甚至是來 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一次「人文議題」與「表演藝術」融合的視覺饗宴。 最後期盼能透過本年度畢業製作,在清華大學注入一股嶄新的人文精 神,使民眾與學生接觸更多元的文藝領域,盡載人文的芬芳而歸。


貳零級畢業製作介紹 06

貳零級畢業製作介紹 文 / 陳欣襄

回顧畢業製作的歷史,貳零級決定沿用展覽與表演藝術的呈現方式。而 在成本的考量之下,我們也重新思考環境劇場的可能性,直接將展覽的 空間作為表演藝術的舞台背景,讓我們得以透過行動藝術的公演,直接 衝擊正在參觀展覽的觀眾,使其思考展覽空間與展覽、表演內容的關 聯。 今年的主題─「器」─的發想來自 2019 年系上的校友回娘家活動,系 辦邀請多位學長姐來分享他們身為清華中文人,在求學與職場上遇到的 心得與挑戰,其中吳淑敏學姊以「君子不器」為主題的演講,讓我們不 禁思考孔子所謂的「器」與現今社會的關係。 認為一個人的養成不應該以具有用途性與物質性的「器」為目標,而要 成為一個學識淵博、見識高明、超越「器」的通才。但是,「器」是因 應這個世界的需求而存在的,實際上,在現今社會中,因為對高經濟效 益的需求,產生了大量的高知識專業人才,若某人不具有生產價值,就 會被世界淘汰,但是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是否能被定義?於是這次的畢 業製作,我們由《論語》「君子不器」的「器」為出發點,討論人的價 值與世界、群體和自身的各種關係。


07

歷年畢業製作列表

歷年畢業製作列表 整理 / 陳欣襄

85 級

86 級

88 級

89 級

90 級

《霍小玉傳》改編

養魚人家

自由萬歲

錶葬

愛樹的風箏

95 級 鐘,它到底也差了一秒

16 級 即時備忘

98 級

00 級

雨,終究是會停的

走過花季

96 級 女女女女

07 級

08 級

09 級

10 級

11 級

12 級

垓下歌

你愛我嗎

驚夢

圓缺

再見樂園

是夜 ‧ 上海


歷年畢業製作列表

08

91 級

92 級

93 級

94 級

關鍵

親愛的,你今天說謊了嗎?

今晚,最平靜不過了

紅色浮羅多

01 級 暗戀

02 級

03 級

樓上樓下(未演出) 愛情就是這樣

13 級

14 級

15 級

《封三娘》新編聊齋

痟戲

小熱海

04 級

05 級

06 級

銅豌豆

糖醋排骨

華實

20 級 器 19 級 一無是處


畢業製作完全是由 學生們自己發起與籌劃, 無任何 營利收入


02

團隊介紹


11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總體籌畫 總籌

陳欣襄

隨和的處女座 外表看似國中生 內心住著一個老靈魂 喜歡看畫逛展 家有一隻外星貓 還有一個跟外表不符的 偶像宅身份

副籌

黃俊宇

總務

施筠宣

我 討 厭 介 紹 我自己

喜歡吃 喜歡睡 喜歡中文畢製 喜歡努力的自己 也要再朝更好前進!


團隊介紹 12

團隊介紹

公關書展 公關/書展策展人

翁定文

公關/書展策展人

鄒佩玲

「我的學生證不見了。」 「我好餓。」 「我手機要沒電了。」 只想寫名字就好的懶人 有個比我更懶的室友

只想寫名字就好的 廢廢偷懶仔 有個比我更廢的室友 「蛤有嗎? 我忘記了耶」 呵呵呵呵呵


13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美術設計 股長

昌易臻

中文大肆 畢業與延畢 就在一念之間

主視覺

翁慧倪

異鄉人,清大中文二〇 喜歡火鍋和清心福全多多綠 興趣是,躺在床上不事事 特長是,一秒臭臉和迷路 願望呢?成爲一朵溫暖的太陽(沒有花,誰要當花) / 目前狀態:緩慢但持續前進的龜 未來期許:烏龜烏龜爬快點

股員

凃欣渝

噢,那字唸ㄊㄨ ˊ 卑微憑依造字存在 在點名前做好糾正準備 罕姓的悲哀, 勞碌命、 擅長替自己找麻煩 但討厭工作。 純一類、三類骨 靠文學、科普、搖滾樂對抗厭世的廢物


團隊介紹 14

股員

李安晴

跟五月天的第一張專輯同年誕生 但不在五月天 而在一月天 覺得自己的身體裡 無時無刻都有 無數不盡的反應正在發生 反應前與後的自己,真的是同一個人嗎 我自己也不敢肯定 不然,該怎麼解釋 以前的自己覺得複雜的事 現在的自己卻愛上這種複雜 呢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介紹我的文字 跟你眼前的我 大概也不是同一個我自己吧

刊物排版

馮沛涵

中途加入書本設計的 中文 20 級夥伴, 新竹人 喜歡貓咪 :3 二專心理學或許是為了更認識自己 所以自我介紹大概是: 我是 Holland 興趣代碼的 SAI


15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宣傳攝影 股長

李旻庭

股長

林俐君

我叫 Minting 請多指教 (真的不知道該打什麼ㄌ

木木 亻禾刂 ㋡ 0 尹 ↖︎ Z 丿口 ☆ G 網路宣傳

蔡宜蓁

野台籌畫

李宥萱

跑跑卡丁車閃雞蛋女神 喜歡旅行、攝影 愛好自由不受拘束 外表看似氣質內心卻古靈精怪有時候又很老媽 的任性之人

日復一日的 將世界活得黯淡無光 以為荒蕪是世界的樣子 忘了 自己也曾開過花


團隊介紹 16

攝影剪接

鐘元廷

攝影剪接

蔡郁蘋

攝影剪接

許瀞予

大四了 還是躲不掉自我介紹 接下來的人生 還有無數次自我介紹 都避不開嗨我是鐘元廷 興趣看書看電影 跟鍋島老師課堂上一半的人一樣

終極貓奴,但因時勢所逼,暫為鼠奴。 請給我好吃的東西,若不好吃,臭臉,然 後咬你。 一個 ⚓。飄來盪去,卻總有一個安靜港 灣在闌珊處等待歸航。

雲林人 貓奴才 吃好吃飽 週期型生活


17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場地器材 股長

江昆峰

股員

許容瑄

有人說 我像從古書裡走出來的

我是誰? 四年中文人 喜好有些非主流 古箏學習者 偏好傳統的文化 選擇困難症 喜歡貓也喜歡狗 什麼都可以 沒什麼好執著的 這 就是我


團隊介紹 18

股員

武念臻

我 大四 中文人 喜歡拍貓 討厭雷隊友 正確聯絡方式 找到我朋友就行 陌生時很安靜 熟悉時很吵 話講不停 就會想 說聲 噓


19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表演藝術 導演

蔣逸玟

在台灣 沒有買一送一不能解決的事 如果有 那就辦兩天。

導演助理/演員

林韋宏

狗派不是美國派 電影之王,一周不看會死亡 沒有外號但有綽號 人稱清大粥湯蠔,媲美溫生蠔

編劇

陳霽心

我不會寫詩。


團隊介紹 20

演員

賀星辰

捲捲捲捲捲

嘿對,沒錯,就是捲

演員

鐘皓佑

演員

湯昀潔

《有沒有殺一點的名字》 不過就是 那麼的這麼的想要又糾結的這樣的那樣的 枯燥的又富有的天殺的 要做首糞詩 可是我這樣了那樣了做了躺了想了忘了說 了笑了哭了懷疑了寫了洩了啊又如此了又 怎麼了 詩 卻寫的太好 不要吧這樣吧還好嗎有事嗎問你啊你說吧 沒事啊那樣吧你要嗎還好吧我要啊啊又怎 樣了 詩人玩到這 就不想寫了

喜歡吃美食 討厭苦瓜 希望擁有怎麼吃也不胖的超能力


21 團隊介紹

音樂設計

劉于玄

音樂設計

周子謙

燈光設計

謝昀蓁

把音樂當水喝 奶茶也很重要 但是不能喝太多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甚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跟古人不熟的中文系大一 喜歡冬天的被窩 不喜歡讀古文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莫過於 追劇一整天 再吃一頓美味的晚餐


團隊介紹 22

服裝化妝

陳思伶

我 目前職業考研仔 喜歡的事情是睡覺 討厭的事情是離開床 沒有中文系的氣質 只有滿滿的厭世 最喜歡的一句話 只要好好活下去 人生就會充滿無限打擊 對於未來 只能說一句 啊!好累

舞台道具/服裝化妝

張祐禎

我不想謀生 興趣是做感興趣的事 心願是成為怎麼吃都 不會胖的人 我不想謀生 我想要生活 舞台道具

邱郁棻

小小小大一 初來中文系 不愛 古文詩詞曲 只愛 美食排球懸疑劇


23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展覽策畫 展覽股長/舞台總監

展覽股長 舞台總監

邱怡慈

一隻鯨魚 一條爛命。

展覽股長/舞台助理

蔡宜庭

熊皮之下的外星生物 愛耍懶 愛冬眠 不用創世紀的食指交流 只求隨緣的嗨嗨

股員

蔡瓅萱

如果當貓就可以 不愛說話 不理人 不想玩遊戲 只想吃 只想唾 很機掰 還有人愛 如果當貓就可以 (最近發現當小海豹好像也可以)


團隊介紹 24

股員

葉欣嵐

股員

謝騏隆

文字圖像音樂 通常是雜食動物 虐文勝過甜文 某些區塊的記憶力 堪比金魚 最近常吶喊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嘛 也常 掉進神秘小宇宙 回 不 來

一星期適合出門四次 可是課有五天 不知系上必修 今夕是哪節 與斜陽依偎在牆角 暖暖的我撸著貓 扔出以死線編織成的逗貓棒 歡欣鼓舞 教授打一旁走過 輕輕地問: 「噢,你也在這裡嗎?」 「... 喵」


25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展覽策畫 股員

簡愷瑢

中文 22 級暗黑系角落生物 幫女宿貓貓取名為幻幻 僅有的朋友:起司、檸檬、薯條 想要和她們一起踩著棉花糖 飛去人社院鐘塔看日出

股員 林子喬

用腦生活太累了 所以 想當一隻水母 或是不受寵的姨太太 只要吃 只要睡 不必用腦 就可以好好過一生 不必用腦


團隊介紹 26

股員

楊馨婷

中文貳貳起司少女 進入牛奶乳酪熱芋泥的世界 說聲晚安,進入睡眠 擁有食物與床鋪 隔天 你又會元氣滿滿

股員

陳世御

他是誰 我不管 你給我解釋清楚 在坑的邊緣掙扎 來不及投月涵 一點浪漫


你說高麗菜沒有藍色? 嗯…… 身為一顆高麗菜是不能 自我設限


03

美術設計


29 主視覺概念介紹

美術設計

主視覺概念介紹 文/陳欣襄、翁慧倪

主視覺,是畢業製作的門面。設計者透過圖像傳 達主題,也藉由圖像吸引觀 者,這次的主視覺首 先透過團內徵稿,再由畢製所有人票選出最喜歡 的設計。最後由翁慧倪的作品獲得最多人 青睞! 究竟,慧倪設計的主視覺背後有什麼含意呢?有 請慧倪來向我們介紹吧!


主視覺概念介紹

30

嗨大家好,我是 Winnie,這次的主視覺設計者。 首先呢,我以「器」字作為主軸進行發想。 「器」,方正的形狀代表的是生硬的容器,即是外在的刻板印象。 從中間切開象徵著打破世俗的框架。內裡填滿彎彎曲曲的線條,希 望既有剛柔並濟的意思也同時有著「即使人生很難也可以生活得游 刃有餘」的寄望。 彎曲的線條所代表的是高麗菜(很抽象沒錯,但它就是高麗菜 啦!)這是與公演相呼應的部分。藍綠色則是展覽的主色調,什 麼?你說高麗菜沒有藍色?嗯……身為一顆高麗菜是不能自我設限 的。


31 文宣品介紹

美術設計

文宣品介紹 文、圖/陳欣襄

從徵 才、宣傳到畢業製作呈現期間,文宣品都是 不可或缺的存在!文宣品的設計不但要能吸引人, 上面的資訊 還要清楚明瞭,一起 來 看 看這些文 宣品背後的故事吧!


文宣品介紹

畢 業 公 演 節 目 冊 這次唯一沒有實際印刷出來的文宣品就是畢業公演節目 冊。原本預計在公演現場發放給觀眾,並在上面附上公 演所需的投票貼紙,可惜因為疫情的關係,畢業公演不 開放觀眾入場,改以線上執播的方式呈現,畢製團隊就 決定不印刷節目冊,而改將節目冊的電子檔傳到粉絲專 頁。節目冊為昌易臻所設計,上有畢製介紹、公演的劇 情簡介與演員的排練照片,最後一頁有完整的公演部份 的工作人員名單。

32


33 文宣品介紹

畢 業 製 作 徵 才 酷 卡 此為易臻所設計的徵才酷卡。為了降低學弟妹丟掉徵才 報名單的機率,畢製幹部們決定將報名單做成精美的酷 卡, 希 望 學 弟 妹 們 能 感 受 到 貳 零 畢 製 的 用 心 與 獨 一 無 二,點燃他們對於畢製的熱情! 徵才酷卡於到各年級必修課宣傳時發放給同學們,有興 趣的人填寫完個人資料、股別自願序與動機後,將酷卡 投入在教師休息室的畢製報名箱就報名成功囉!不過, 最後僅有一位同學將酷卡投入報名箱,其他人都是以網 路表單的方式報名的!據說是因為酷卡設計得太漂亮, 大家捨不得投呢!而酷卡上的高麗菜圖案,算是畢製主 視覺的雛形。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8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 協辦 課外活動組 貳〇級畢業製作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 贊助

04.22

| 粉專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清華大學 | 協辦 課外活動組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 贊助

文宣品介紹

04.22

| 粉專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清華大學野台

清華大學野台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34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清華大學野台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 協辦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 粉專 | 協辦

04.22

04.22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

04.28

| 粉專 | 協辦

04.22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04.22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水木書苑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清華大學野台

清華大學野台

清華大學野台

清華大學野台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04.22 - 04.28 10:00 - 2 主題展覽《器》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 贊助

| 協辦

| 粉專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 粉專

| 協辦

04.22 /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

04.28

04.28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 協辦

| 粉專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22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清華大學野台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 協辦

| 協辦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04.22 /

04.28

| 粉專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清華大學野台

| 贊助

水木書苑

清華大學野台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 月 主題書展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 贊助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 粉專

| 協辦

| 粉專

04.22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22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 粉專

04.22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清華大學野台

清華大學野台

清華大學野台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清華大學野台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 贊助

| 協辦

| 粉專

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 | 協辦中國文學系 課外活動組 貳〇級畢業製作

| 粉專

| 贊助

/

| 粉專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清華大學野台

04 月 主題書展

水木書苑

水木書苑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清華大學野台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教育館一樓中庭

清華大學野台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04.22 & 04.24 19:00 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 粉專

| 協辦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中國文學系 | 協辦 課外活動組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04.22 - 04.28 10:00 - 20:00 主題展覽《器》

| 贊助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 | 贊助 課外活動組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28

| 協辦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2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

水木書苑

04.22

| 協辦

| 粉專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04.20 - 04.22 野台宣傳

教育館一樓中庭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貳〇級畢業製作

/

04.28

04 月 主題書展

| 協辦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教育館一樓中庭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04.28 19:00 閉幕式座談

教育館一樓中庭

教育館一樓中庭

| 粉專

| 協辦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 課外活動組

| 贊助

畢 業 製 作 宣 傳 酷 卡 同樣由易臻設計,用於向外界宣傳畢業製作的酷卡,放 置在學校各個餐廳、水木書苑書展與教育館主題展覽, 也用於野台宣傳。正面為主視覺海報的縮小版,後面為 展覽與公演的簡介。酷卡的產出過程可謂一波三折,第 一 次 送 印 出 來 取 件 後, 總 籌 發 現 酷 卡 正 面 的 器 字 logo 缺了一大塊,原來是影印店在轉檔的過程中出了問題, 最後老闆幫我們重新印製一次。 後來總務發送酷卡給師長後,發現不是所有人的手機都 可 以 掃 到 酷 卡 上 的 QR CODE, 因 為 它 太 小 了, 總 籌 趕 緊印製較為大張的 QR CODE 用迴紋針別在酷卡上,易 臻也趕緊調正酷卡的排版,之後加印酷卡時(因為野台 消耗酷卡的速度太快)就採用調整後的版本了。

| 粉專

| 贊助

| 粉專


35 周邊介紹

美術設計

周邊介紹 文、圖/陳欣襄

為了畢 製 不同的需 求,如 提 升 粉 絲 專 業曝 光 度、增 加 觀 眾 填 寫 展 場回 饋 單的 動 機 等,美 術 設 計 股 也 製 作了許多周邊呢,我 們一 起 來 看 看 這 些精 美的周邊吧!


周邊介紹

36

君 子 不 器 資 料 夾 由凃欣渝所設計的資料夾,以主視覺中的高麗菜 圖樣為底,再印上欣渝手寫的「君子不器」,即 這次畢製主題「器」的出處。此資料夾僅供團隊 內購買,每日也會於畢製展場內發送給填寫展場 回饋單的前六名者。


37 周邊介紹

高 麗 菜 貼 紙 起 初, 高 麗 菜 貼 紙 是 美 設 股 長 昌 易 臻 設 計 來 用 在 公 演 《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的投票環節。後來因應學校的 防疫措施,這款高麗菜貼紙也成為了展覽專屬的防疫貼 紙,展期間每日下午四點後,顧展人員會量測進出教育 館人員的體溫,合格者即可以領取一張高麗菜貼紙。而 高麗菜貼紙與公演的投票板在公演後後來也成為展場的 一 部 份 ,參 觀 者 可 以 將 貼 紙 貼 在「 禁 止 高 麗 菜 進 入 展 場 」 或「禁止嬰兒進出展場」的板子上,也算是參與了公演 中的環節。(請見展覽章節的〈高麗菜〉展品介紹)


周邊介紹


39

周邊介紹

高 麗 菜 抱 枕

此為 Winnie 以主視覺的高麗菜圖樣設計成的抱枕,兩 面 各 是 藍 色 與 綠 色, 印 有 N T H U C L ’ 2 0 標 籤。 在 此,充滿泥土味的高麗菜,搖身一變可以放在生活工場 或pinkoi販賣的生活單品。此抱枕作為粉絲專業 抽獎活動使用,特別邀請系上的周昱伶同學來拍攝宣傳 照。照片一出,股長群立刻發出「無與倫比」、「想當 抱枕」的讚嘆。


周邊介紹

40


41 周邊介紹

畢 業 製 作 紀 念 衫

因為擔心美設股工作量太大以及可能沒有人想要買, 紀念衫原本沒有被列入周邊設計的名單,但美設股長 昌昌一時心血來潮做了,總籌覺得設計的蠻好看的, 幹部們也覺得不錯,就開始統計要購買的人數了。 圖樣也是以主視覺的高麗菜為發想,做成像浮世繪裡 的波浪一樣。實用耐穿,百搭的黑色經典款,顧展、 野台宣傳、當公演工作人員、聽閉幕式座談會,都可 以穿。我們也送了蔡英俊老師、羅仕龍老師各一件, 沒想到仕龍老師後來在大三的成年禮活動上穿了!


周邊介紹

42


唯一的小困難大概只有 再三催促畢製團隊的工人們 推薦書單吧(笑)


04

主題書展


48 策劃書展の祕密大公開 書展策畫の祕密大公開


書展策畫の祕密大公開 46

主題書展

書展策畫の祕密大公開 文圖 / 陳欣襄、翁定文、鄒佩玲

今年畢製首次舉辦了書展,一進水木書苑,就可以看到漂亮的宣傳 掛布與畢製團隊們根據「器」推薦的書。究竟書展的發想從何而 起?策展過程中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一起來聽聽兩位策展人 定文與佩玲的分享吧!

Q1:策展的動機與緣由? 定文:最一開始應該是怡慈發想出可以由畢製團隊來選書,將器的 概念藉由書籍分享給更多清大同學。但礙於一些因素,在展覽中擺 放不太方便,在欣襄討論時,我們想到或許可以詢問看看清大蠻多 人會去逛、也是校內唯一的書店水木書苑。雖然以前並沒有畢製跟 書苑合作的先例,但我們認為值得一試!也花了一些心思發想出可 以使畢製團隊、水木書苑互利的一套運作方案,在寫好企劃書並跟 水木書苑的偉鳳姐溝通後,她很爽快的答應了我們!也提到水木書 苑的老闆很支持學生的活動,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在討論過程中,水木書苑完全讓我們自行選書、佈展,並努力訂到 我們所指定的每一本書,大力的幫忙我們。最後不僅達成我們想宣 傳畢製、透過書跟更多同學分享「器」的概念的目標,書苑也向我 們反映書展的書銷售量也很不錯,真的很令我們開心!

Q2:策展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呢? 佩玲:基本上是沒有呢~一切都超乎預期的順利!在還沒向水木書 苑寄出書展合作企劃前,我們擔憂著很多事情,例如:要如何提出 一個對三方(水木書苑、出版社、畢製團隊)都有利的方案、我們 可以給出什麼能夠吸引水木書苑和出版社的回饋、書展的書如何取 得等問題。但在寄出提案後,水木書苑便給了我們正面的回覆,與 偉鳳姐當面討論後,我們更只需要提出書展日期、書單以及書展設 計圖即可,後續所有與出版社洽談書籍進貨的相關事宜,都由水木 書苑全權負責,可以說我們實在是相當幸運! 真的很感謝水木書苑的蘇老闆非常支持學生活動,讓我們可以在最 少限制的情況下,盡情策畫出我們心中理想的書展樣態,也在此向 大力幫忙策展相關事宜的偉鳳姐致上最高謝意!唯一的小困難大概 只有再三催促畢製團隊的工人們推薦書單吧(笑)


47

書展策畫の祕密大公開

書展一隅。 偉 鳳 姐 、定 文 、欣 襄 與 繪 本《 高 麗 菜 弟 弟 》 合 影。 很 可 惜 偉 鳳 姐 為 人 低 調, 不 好 意 思 在 大 眾 前 露 臉。 而 此 繪 本 最 後 由 畢 製 團 隊 買下,送給借嬰兒車給公演的夫婦。

要向來逛書展的人宣傳畢 製 ,酷 卡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呢 !

Q3:策展過程中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佩玲:特別有趣的事情倒是沒有,但回顧時想起了幾幅似乎再平常 不過的畫面。像是布置書展時,為了掛上橫幅,我們其中一人勇敢 地爬上了梯子,另一人則是站在稍遠處確認是否有掛正,來回喬了 一陣子後,發現由於新拿到的橫幅尚未熨燙過,中間總是突出一 塊,怎麼喬都無法平整,那個相視而笑的瞬間。 ​或 是偶爾路過水木書苑時,總會想走進去看看書展現在的狀況如 何。如果有書本歪了、酷卡少了,甚至是正有人在翻閱書本,都會 讓我的內心小小雀躍一下,再帶著微笑默默把書本擺正、整理整理 酷卡。這些有人曾經或正在參與書展的痕跡,便已是值得欣喜的事 情了。

Q4:兩位策展人也身兼公關的工作,會不會 忙不過來呢?

佩玲:其實不會喔~畢竟我們有兩個人,所以工作量還算是可以負 擔。不過每個人的生涯規劃都不同,特別忙碌的時間也不太一樣, 所以當其中一個人正忙得昏天暗地時,另一個人就會多幫忙些,互 相照應。


書展策畫の祕密大公開 48

Q5:有沒有想對中文貳零級畢業製作說的話呢?

定文:對於大二時就分別轉到科管跟經濟的我跟佩玲而言,一開始 收到欣襄邀請我們加入畢製團隊時,其實是非常開心跟感動的。還 記得在漢魏六朝文時讀到這麼一句話:「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 循性而動,各附所安。」在中文系的一年間,的確給了我們不同於 往後訓練的、更同理更關懷的視野去面對世界,讓我們在往後的日 子裡,面對種種不同的生活情態時,都能想起在中文系感受到的那 份坦然以及包容。而這也是讓我們想幫忙這次畢製的原因,希望我 們也能用自身之力,回饋豐富我們思想的中文系。 這次的主題君子不器我們也非常喜歡,即使我們所學的專業不同, 畢業後走的道路也獨一無二,但在未來我們做著各自的工作、過著 不同的生活時,這場畢業製作所帶來的精神與不被束縛的靈魂,是 牽繫我們能在回憶裡再度相聚、在未來再度共鳴的標誌。

兩位辛苦的書展策展人佩玲與定文合影。


49

書展策畫の祕密大公開

特別想推薦給你的八本書 1

2

當時得知《器》這個主題時,第一個聯想到 「小說的本命,該是撼動現實。」胡淑雯在 的便是人的價值,於是推薦了這本書。在一 本書中,寫精神病患、政治犯、性侵受害者、 個社會裡,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變裝皇后,為那些沒有發言權的人發聲。在 男性或女性都是一樣的,不需要因為他人而 追求成器、擺脫成器的同時,思考於器之外 犧牲自己。我希望大家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的世界,或許也是另一種解答。 都能夠不被外在拘束,勇敢地去追求並且展 —─翁定文 現自己的價值。 ──謝昀蓁

1

2

3

《太陽的血是黑的》 《82年生的金智英》 《像我這樣一個記者》 ​胡淑雯/印刻 ​​趙南柱/漫遊者文化 ​​​​房慧真/時報出版 3

4

《此生:肉身覺醒》 ​​​蔣勳/有鹿文化

4

肉身與靈魂的意義長久以來為人所論,而蔣 寫作即是一種「不器」。對於每一個被寫體 勳在歷經重病後,亦試圖梳理此千古謎題。 (借攝影名詞一用),必須採用不同的寫作 以過去走訪希臘、印度、埃及等古文明發源 策略,隨被寫體的特性變化視角,才能寫出 地的記憶,佐以自身對於宗教、美學的理 好的文章。《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是大一 解,結合自己的生命經驗書寫《此生·肉身 時佳嫻老師的基礎寫作課堂選書,對我來說 覺醒》。 這本書大概像是寫作散文的啟蒙書,讓我理 循著蔣勳的文字走入歷史的脈絡,瞥見人、 解好的散文該如何兼顧敘事與抒情,以及如 神、佛的喜怒哀樂,與之對話,或許能在此 何安排文章的結構。對於中文 20 而言,相 信也是一本有特殊意義的書! 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簡愷瑢 ──鐘元廷


書展策畫の祕密大公開 50

5

6

「我的身體是個容器。這是我懷孕後開始意 識到的 ......」以此身為器皿,培育嬰兒,這 是一位母親的身體告白,是真真切切,甚至 有點血淋淋的,以身為女人為傲的書。 李欣倫老師寫身體是那麼緻密入微,從結婚 到懷孕到生產,到產後心境與育兒點滴,你 會發現原來疼痛有那麼多種形式,原來生命 在疼痛之後才顯出珍貴。 ──張祐禎

5

《以我為器》

李欣倫/木馬文化

本書中的多篇散文讀來都令人耳目一新,對 習以為常的事物以獨特的視角,開闢多種可 能性,舉凡人情事故、價值觀、生活瑣事, 都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被引導出一種灑脫卻 又細膩,越辯越明的味道。在閱讀完本書之 後重新思考器與不器,也能產生不同的定 義。 ──翁定文

6

7

8

《我與狸奴不出門》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人間失格又怎樣》 ​​黃麗群/時報出版

​李屏瑤/麥田

7 我們都在社會中,讓社會決定我們是誰,被 強迫塞進某個模子裡,變成社會希望我們成 為的樣子。小光老師的《台北家族,違章女 生》說她如何在台北家族裡,不想長成社會 規定的樣子,成為「非典型女生」。 中文貳零畢業製作《器》也想訴說這樣的概 念,中文系的我們總是被別人懷疑應該長成 什麼樣子,薪水有多少,到底是不是個會餓 死的科系,我們也在被試圖塞進社會的模型 中。但我希望就算長成「非典型」,也能還 是我自己,只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施筠宣

​​太宰治/野人文化

8

太宰治《人間失格》被譽為文青書櫃上必備 書目,常被視為文青的中文系人不免俗地也 要推薦一把。畢製主題「器」在於探索「人 的價值」與「外在社會」的關係,或打破、 或順應、或路過;它探討關係的同時,也撐 出各式對此框架的想像。 《人間失格又怎樣》,書名本身就像我希望 能夠透過畢製主題的思辨所傳達的想法。身 而身而為人本無罪,活在邊陲又怎樣──雖 然要活得比別人勇敢一點,但我們也能透過 如此,而活得更像自己。 ──邱怡慈


就算野台宣傳已經不知道過了幾天了, 逢人總還是說著: 記得來看中文畢製


野台宣傳

05


53 野台

野台活動

告白「器」球 文 / 李旻庭

圖 / 鐘元廷、眾人

「野台真的不是老人該來的地方,but still 我還是來了,甚至連來 了兩天。」 早晨時分,天涼涼的四月初,問了 siri 天氣,21 度,果然端午節 前不能把厚外套收起來。如往常一般,盥洗著裝完畢,然後戴上口 罩(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接著就是驅車前往新竹的路程了。爸 媽超級講義氣,聽到我這禮拜要忙宣傳,還願意載我到北車客運 站,真的是痛哭流涕。只是在永遠時速 100、油門總是踩到底的新 竹客運上,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問自己:「到底為什麼大四了還要 如此作死?」一方面是跟中文系的同學比較熟一點(雖然真的只有 多一點點,我邊我驕傲),一方面也想為著當年給我許多養份的中 文系一點回饋(雖然我中文爛到炸鍋)。但接下宣傳股長之後,真 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人或許就是這樣吧?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同 時有太多東西忙著,結果就是沒有一樣能全心全意地把擺到第一順 位,還很怕大家說我皮卡丘(因為它雷系,希望大家覺得好笑)。 但是,這裏真的是鐘靈毓秀之地:宣傳股的夥伴都不用叮嚀,會自 動自發的打理好一切事物、總籌股永遠的 carry 跟溫暖,還有更 不用說的展覽表演公關股 ...... 相較之下,只站了幾個小時、做些 苦力活的我,能有幸發揮一點小貢獻到畢製之中、成為這裡的一份 子,真的不知道是幾輩子積來的福。 寫到這裡其實也該結束了。雖然這篇應該是要寫些心得啊、過程啊 什麼的,但我好像把它寫成了自己的 murmur 了(甚至還中英交 雜,LOL)。但說真的,寫這些文字的當下、回憶著這些日子時, 不知道為什麼,心裡總是暖洋洋的;就算野台宣傳已經不知道過了 幾天了,逢人總還是說著:記得來看中文畢製。 君子不器,集合了我們這些不同形狀的靈魂們,為著畢製一起努 力,刻畫中文 20 在清華中的最後一道身影。 雖然野台的桌子音響 早就還給課外組阿伯了。但都會記在心裡的,永遠都在那裡的啊。


野台 54


55 野台


野台 56


60


61

06

紙上公演


62 演員訪問 Q&A

公演幕後訪談

演員訪問Q&A


演員訪問

63


69 演員訪問 Q&A

公演幕後訪談

演員訪問 Q&A 文 / 蔡宜蓁

圖 / 鐘元廷

Q1:最初想要加入演戲的原因? 男人

因為跟中文系大四比較熟,也有看之前的畢製,因此希望自己可以 為畢製盡一份心力,加上自己也有戲劇相關的經驗,相信自己可以 好好發揮的。

女人

因為比較少參加系上活動,想藉此機會跟大家互動,再加上我本身 也喜歡看電影,很想嘗試看看演戲、成為演員,所以決定加入畢製。

保全

因為本身對表演有熱忱,也喜歡展現自己,加上有過演戲經驗,希 望透過一次次的表演加深自己對演戲的興趣。

高麗菜

因為我喜歡表演,之前也有相關經驗,所以就來了。小插曲是,第 △導演 : 他的外型跟 一次面試我就睡過頭遲到,股長們還特別另外開了一次面試給我, 個性實在都很符合這 個角色。 在此至上 100 萬分歉意。

"

第一次面試我就睡過頭遲到……

高 麗 菜 由 中 文 系 22 級 賀 星 辰 所 飾 演 。

"


演員訪問 Q&A 70

女 人 由 中 文 系 22 級 湯 昀 潔 所 飾 演 。

Q2:排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有甚麼收穫? 男人

最初的困難是一開始的獨白,因為要適應自己成為眾人焦點,並且 把角色的想法跟自身的想法平衡。而男人這個角色自帶自信的部 分,至今都還在努力適應(汗)。 此外,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常上台,透過演戲,可以發現自己許多 小動作,例如:踱步、晃動身體、語句念太快等等,平常可能不太 會注意到,但透過在舞台上演出,讓我藉機發現了自己的這些缺 點,也才有機會能改進。

女人

面對這個角色的情緒戲時,起初不知道如何揣摩「傷心」,怎麼樣 才叫崩潰或是超級難過,很感謝導演及其他演員不斷的給我建議, 我才能慢慢抓到訣竅。

保全

有時候自己覺得做的很好,但實際上動作卻是很僵硬,只好回去看 著鏡子不斷練習、改進。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一群很棒的人,一起 為了一件事共同努力。

高麗菜 個人對時間的掌控比較佛性,因此常常會不小心遲到 XD(感謝大 家包容)這個角色有一部份跟自己蠻像的,常常不小心把自身帶入


71 演員訪問 Q&A

角色,為了避免大家錯亂,所以要練習區分自己與角色的定位。其 他時間都算是蠻輕鬆自在、做自己的演出。 收穫的部分則是……變得比較不會遲到(?)以及看到其他人如何 改變自己形象、揣摩不同角色,這對於以後我可能需要展現不同面 相時,是個很好的參考。

男人與女人的排練照。

Q3:是如何揣摩、融入劇中角色的心境? 男人

前期沒有做太多的著墨,一開始覺得這只是個很嘲諷的角色,跟原 本的自己很像。後來發現,他其實跟想像中不太一樣,這個角色不 是單純去酸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的理念辯論。透過了解男人的邏輯 線去揣摩男人的心境以及語句、用意,並且站在他的立場去表述, 才慢慢地讓我完整看到這個角色的面貌。

女人

這個角色比較像媽媽,因為我身邊有一些阿姨,所以我會觀察這些 阿姨帶小孩的動作,去模擬一個媽媽保護自己小孩的心情。

保全

平時走在路上,就會不斷思考這個角色的心境跟反應。雖然一開始 跟其他演員無法對頻,還好後來不斷磨合,有漸漸改善。

高麗菜

對我來說困難度不高,因為就是把自己展現出來而已。頂多是讓自 △編劇:這角色不是天 然呆啊我要生氣了! 己在戲中更天然呆、更白目、更自然一點吧。


演員訪問 Q&A 72

Q4:到目前為止,對這齣戲劇相關你最想說的一 句話? 男人

對劇本想表達的是:沒有什麼東西是無所謂的,越無所謂的東西, 放久了不會消逝,最終還是可能釀成大禍。對整個劇組想說的是: 大家加油快結束了!

女人

從看劇本到演戲,都覺得很荒謬,如果不仔細思考,可能會不知道 要表達甚麼,但其實這是可以很深入思考的。也希望我們呈現出來 的成果,可以帶給觀眾一些有意義的感受。

保全

對於公演的話,覺得用高麗菜當主題還蠻有創意的;而對這個角色, 則是感覺彷彿是我自己生活中的縮影,跟平常的自己有幾分相似。

高麗菜

想特別跟陪我演戲的大家說:謝謝大家體諒我的笨拙、以及不知道 如何表達自己,因此常常讓排練過程中出現一些尷尬的場面。謝謝 大家面對這樣的我,還是願意接受並指導。

高麗菜與男人的排練照。


73 演員訪問 Q&A

Q5:用幾句話描述你對這次畢業製作主題「器」 的想法。

男人

一開始我總在思考為何是這個主題,後來與中文 系做連結後,發現就如我們每個中文系出來的人 一樣,畢業後大家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每個人 都是個器物,都在尋找自己的價值。

"

但 我 覺 得, 找 一 個 對 自 己 最 有 用 的 定 位 就 好, 不一定要是無私的為人 群 服 務 這 種 大 愛, 人 是 為 自 己 而 活 的, 找 到 屬 於 自 己 的 地 方、 自 己 的 價值更重要。

女人

對我來說,這個主題比較像是,要如 何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因為大環境 有時候無法改變。

因 此, 要 怎 麼 能 屈 能 伸, 融 入 這 個 大 的「 器 」 是 很重要的觀念。

"

"

"


演員訪問 Q&A 74

保全

這很像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事。

"

「器」讓我有種海納百 川的感覺,似乎可以包 含、容納許多東西。

"

高麗菜 一開始對這個主題很陌生,因為本來不知道君子不器。(被打) 然而,「器」雖然有很多種,但人不是,希望大家都有長才不要受 到限制。

此外,人面對不同情況時,應該更隨 和的去處理、應變,不須那麼執著與 堅持,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招來厄 運吧。

"

"


75 演員訪問 Q&A

Q6:演員私底下的互動大概如何、是否對戲劇演 出有間接的影響? 男人

透過欺負高麗菜、日常嗆排助啊(大笑),增加劇場歡樂氣氛。

女人

我本身比較容易緊張,有時候得失心會比較重,很感謝其他演員們 的活潑、喜歡講幹話,可以幫助我放鬆情緒。

保全

大家的互動都蠻好的,常常打成一片。也因為彼此都很熟,所以可 以提出許多意見一起進步。

高麗菜

演員跟導演間的氣氛很隨和,整體來說很舒服,排戲的時候也很放 鬆,不會太有壓力。

Q7:爆料時間 or 補充? 男人

高麗菜平時很愛製造困擾給自己,成為大家箭靶真的只是必然。而 排助則是很愛起笑,在排練時常常會ㄎㄧㄤ掉。

高麗菜

感謝大家不停的嗆我,幫助我成長,嗚嗚。


演員訪問 Q&A 76


72 演員訪問 Q&A

公演幕後訪談

舞台總監、導演訪問

Q&A


演員訪問

73


79 舞台總監訪問Q&A

公演幕後訪談

舞台總監訪問 Q&A 文 / 蔡宜蓁

圖 / 鐘元廷

Q1:接下舞監的原因? 怡慈、宜庭

主要是最初畢製團隊人數較少,加上這次公演的舞台設定在展覽現 △怡慈 : 當然還有本 人很喜歡看劇啦 XD 場,因此由展覽股長兼任。

Q2:舞台設計的理念? 怡慈、宜庭

此次舞台即展場,而展場設計是……

透過房間的內外之別,討論自我定 位、如何打破自我、看待自我等議 題。

"

"


舞台總監訪問 Q&A 80

舞 監 由 中 文 系 20 級 蔡 宜 庭 與 邱 怡 慈 所 擔 任 。

Q3:遇到的困難 or 收穫? 怡慈、宜庭

最初也最大的困難是場地租借,後來選擇教育館的開放空間……

希望大家可以一進門就看見展場,並 有身歷其境的參與感。

"

"

後來遇到比較困難的部分是 idea 的發想,前兩周主要在於讓股員 們丟出想法再漸漸具體化,討論的過程中藏了許多驚喜的成分,而 大家都因此各自激發出許多好的點子。過程中最大的感動應該是向 老師們邀稿時,所得到的許多回饋。


81 舞台總監訪問 Q&A

Q4:兩位舞監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是否有過 爭吵或意見不合的時候?如何達成共識? 宜庭

沒有耶,大多時候都請教怡慈居多,相互配合得蠻順利的。與股員 的互動也都算不錯,大家都很有想法,不至於有脫序的狀況(目前 啦 XD)

Q5:對於主題「器」的想法?「器」對你而言是 甚麼概念呢? 怡慈

「器」涉及的東西很廣,涉及私人更涉及公眾,這主題常常受到關 注,也常成為一種壓力來源,例如從小常聽到長輩們寄予期待,希 望我們「要成器」等等。 即使因為非主流群體的長期努力,現代社會看似已經破除某些傳統 觀念,然而現代人對「器」的認知仍太過狹隘,例如讀理工科系就 會被跟「當工程師」畫上等號,我們自己本身也被灌輸著這種想法, 而無限循環……然而這本身就是一件諷刺的事,因此我們也必須警 惕與跳脫這種無限循環的過程。


舞台總監訪問 Q&A 82

宜庭

起初的討論總糾結在「器」與「不器」究竟該如何切割?它們的界 線應畫分在哪裡?但都沒有絕對的想法。因此近期常常在想「器」 或許不一定是限制,如果把它無限放大,它不一定是不好的──

我們也能在這樣「大」的器當中吸納 各種能力、包容各項長才──不用把 「器」當作是一個束縛,也不必刻意 去切分不器和器的劃界了。

"

"

Q6:有沒有想加碼爆料 or 額外補充的? 怡慈、宜庭

《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的故事發想其實是源自於系上的老師…… (噓)


83 導演訪問 Q&A

公演幕後訪談

導演訪問 Q&A 文 / 蔡宜蓁

圖 / 鐘元廷

Q1:當初為何會想接下導演一職? 逸玟

因為之前有待過戲劇相關社團,對表演有興趣。再來主要是畢竟畢 製是系上的大活動,希望可以盡量幫忙。 另外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謝編劇跟排助的幫忙,嚴格來說,這個作品 比較像三人一起完成的,而非我單獨承擔。

Q2:對於戲劇演出的形式或表達方式的創作理念 為何?希望透過這齣戲傳達給觀眾甚麼? 逸玟

前期採用大家討論居多,取得大家可接受的方式,再精細挑選。後 來大部分呈現的架構主要是跟編劇討論的結果。 劇情裡面有個投票橋段,除了讓觀眾有參與感、劇情設定生活化之 外,也是希望帶給大家一個反思,這部分除了符合畢業製作主題 外,我們劇組也討論很久……

關於每件事是否都該被定義,以及我 們是否該給這些東西下定義。

"

"

這次公演特別的還有結合我們的展覽部分,讓大家有身歷其境的感 覺(以及減少經費,笑)。


導演訪問 Q&A 84

導 演 由 中 文 系 20 級 蔣 逸 玟 所 擔 任 。

Q3:在擔任導演中,遇到最困難的事?或是最有 收穫(最感動)的事? 逸玟

其實從生活層面到技術上,都很困難。首先學校適合排練的場地真 的很少,很難借到或者貴鬆鬆 QQ 但其實最困難的是,系上沒有很多人有表演藝術相關的經驗,很多 事要從頭開始摸索,但又不太想麻煩學長姐老師,還是希望以自己 的力量嘗試、努力,目前為止也都還在一步步優化。不過看著戲劇 慢慢的成形,大家也慢慢努力進步,挺有成就感的。


85 導演訪問 Q&A

編 劇( 中 文 系 20 級 陳 霽 心 )與 導 演( 中 文 系 20 級 蔣 逸 玟 )。

Q4:導演跟編劇在分工與合作的過程中,是否會 因意見歧異而有爭吵? 逸玟

幾乎沒有,因為本來就熟悉彼此的個性,可以說是個蠻順利的合 作。中間需要討論意見就直接邀請編劇一起來排練,找到彼此的平 衡點。

Q5:對於「器」的看法? 逸玟

先從中文系的解釋出發,個人覺得單個字聽起來感覺很有氣勢!而 定義也可以有很多解釋,就像這次的劇本一樣,是由高麗菜為出發 點去符合這個主題。


導演訪問 Q&A 86

Q6:還有甚麼想要補充的? 逸玟

這齣戲表現的是在生活上會遇到的問題,或是隨時都會出現在社會 中那些關於定義的狀況,例如博愛座是否需要讓座等等。此外,這 齣戲沒有硬要強調一個絕對的正確理念,因為表演藝術跟戲劇本來 就不能有標準答案,就算是導演跟編劇也不該決絕的定義這齣戲。 「我們尊重每個觀眾的答案,沒有什麼是非對錯。」 另外這次公演蠻特別的一點就是演出地點不是在舞台上,所以會省 去一些上器材、換幕等過程。


如果自己是一朵白色的花, 那將自己染成當今顏色的 生命足跡又會是什麼


07

主題展覽


89 展覽

主題展覽

《器》

文 / 展覽股成員 圖 / 黃騏瑄

整體展覽理念 「君子不器」紀錄於《論語.為政》篇當中。「器」用以象徵各適 其用,卻無法互通之形體。在孔子看來「器」或為一種限縮,即便 身具才能,卻不可稱之為通才。 本次展覽主題計畫從「器」出發,表達對於「器」 之涵義的探討, 從策劃到展出便是自身對於中文系四年歷程的回顧。學習過程中或 許曾渴望打破社會強加的圈囿,抑或順服於大眾所認知的平坦路


展覽 90

途--反覆地對談及自我定位的探索,便是本次畢業展覽所欲呈現 並邀請與會者共同對話之主題。

展覽空間設計為「房間」與「房間以外」。「房間」是每個人最私 我的空間,也是建構自我認同的場合;「房間以外」乃象徵一種自 我與外在的對話--本次中文系畢業製作期以此次展覽,帶給觀者 對「器」不一樣的視點。


91 展覽

鏡子:策展理念與結尾 本展以「鏡子」的設計安排於展覽入口與結尾處,讓觀者進入與離 開展場時,所見者皆為自己--呼應展覽整體對「器」--也就是 對自身與價值的辯證與思考。


展覽 92

衣櫃 本展品以履歷象徵外在社會所賦予價值,模特架為社會上的個人, 而「衣櫃」身為每個人容納、建構自身風格的空間,雖看似自由, 但實際上卻只有既有框架下的少數選項可供選擇。 模特架採取半身無頭的設計,表現其實個人的思考往往難以撼動外 在環境的影響。履歷表則以市面販售或各大人力公司網站提供之履 歷模板為基礎,呈現一個人的「能力值」如何被量化與囿限。


93 展覽

燈 本展品以燈光象徵不受限制、向外擴張的力量,明亮卻不刺眼。邊 境柔和的光線暈開,如同初生時毫無規範收束的模樣。而各式各樣 不同形狀、色調的燈片則象徵塑型的模板。人於成長過程中,逐漸 接觸世界上各種事物,次次將自身放入不同「器」裡,試圖適應。 插入燈片,看到的是如此受到限制,而呈現出的模樣與圖形,似乎 束縛掙扎。 如何突破限制,則透過展品與觀展者的互動 : 做出選擇並替換燈 片。依據自己的想法而選擇、更換不同性質的燈片,這每一個燈片 的抽離、放置,皆是觀展者對內心某種概念的型塑,跳脫被規範、 單一之「器」的束縛,而能悠遊於自身想呈現的模樣。


展覽 94

花 國小自然教科書都曾教過將花莖放入顏料水中,花瓣的顏色會隨之 變化。但教科書上卻沒有教外在世界對形塑自我的影響力也如此巨 大--本展品以簡單的顏料、透明花瓶與白色花瓣的花種組成,觀 者需在一旁的日記本記錄下自身滴入的「顏料」顏色與相對應的心 情變化;展方三至四天會更換一次花瓶中的花。 花的顏色變化有足夠的足跡可尋,即觀者所寫下的日記記錄。本展 品希望誘引觀者們回顧自身生命經驗,如果自己是一朵白色的花, 那將自己染成當今顏色的生命足跡又會是甚麼。


95 展覽

盈科而後進 器,在提供限制的同時也給予了構築外型的框架,形塑出一個又一 個能對世界展示的姿態。 學歷、文憑、多益、托福,有如排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個酒瓶,恣 意地向生命的旅人索求辛勤與努力,必須要像水一樣流入其中去灌 注他之後方能繼續前行。於是將自己的一部分變為酒瓶所展現的樣 子,有如被分配進一個個「器」,雖獲得了能在社會上立足的形體, 卻也是不斷地被「器」消耗,看似終有用盡而力窮的一天。 然而在每個人成長的歷程中早已證明了一點:學習與成長總會帶來 更多的水源,每次蛻變都會使自己能夠克服更多挑戰,越過一個個 「器」的限制,而後走向遙遠的另一方。


展覽 96

高麗菜 此為本屆畢業製作公演《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所使用之高麗菜。 在展場中以不同擺放方式呈現,一方面希望讓觀眾思考「展覽這個 空間代表的意義」,另一方面,則希望達到宣傳公演活動的效果。 藉由荒謬劇的形式,呈現「過度堅持定義」與「強制打破定義」, 兩者相互爭辯的荒謬與可笑,進而探討:當我們為了某個定義吵得 不可開交時,有沒有想過,它真的可以、或需要被定義嗎? 關於 這個世界賦予的器,我們沒有要順應,也沒有要打破。我們只是路 過。


97 展覽

你的早八 從早八和大學生的關係切入,本展品試圖尋找「君子不器」與「器」 之間的平衡。若說「器」是外在具備的能力,那麼「不器」或許就 是因為有內心的觀念和理解支撐,讓人能靈活運用器。 以白色膠帶勾勒人形,避免塑造出特定形貌,讓每個人都能將自身 代入,也代表人既存在又不存在於這個空間,呼應心臟處未完成的 拼圖,突顯周遭鬧鈴的無用。 同時,每個整點鬧鈴會響起,邀請觀展人和展品互動,藉由關掉鬧 鐘再次反思「器」與「不器」的關係。


展覽 98

三個名詞 由觀展者在黑色塑片寫下對於塑片上標示的名詞的任何想法,同時 亦可拿取一旁的白紙板,置於黑色塑片下游移,觀看他人寫下的文 字。 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讓觀展者在記錄自身想法、閱讀他人看法 的時候,能從中了解到 : 每個人對於同樣一件事物都會有不同的想 法,沒有誰會和誰的意見完全相同。能吸收他人各式各樣的意見當 然是好的,但不必盲從他人的想法。一個人的本心,是不應受到外 在環境束縛的。


99 展覽

鯤鵬 本展品以莊子《逍遙遊》中的「鯤鵬」做為主體。鯤為北冥中的大 魚,可化身為名為鵬的大鳥,往南冥天池飛去。鯤化為鵬,飛往天 池,象徵掙脫「器」的狀態。當鯤鵬可在鯤與鵬之間自由轉換,能 夠決定自己的樣貌,便代表真正達到「不器」的境界。 以鯤鵬之蛋做為「器」的象徵,「器」是一個生命過程,如同蛋之 於雛鳥。蛋提供了生存的條件,但必須要破蛋而出,才能看見世界, 也才能被世界看見。蛋上寫著社會對中文系的各種印象,可以任選 一顆以小鎚子敲開,藉由裡面的文學摘句使觀者思考自己對其的想 像與之是否相符。 或許在社會大眾眼中你就只是你的「器」的形狀,但在器之中你可 以是任何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有一天你會突破器,在眾人面前展現 自己的模樣。


展覽 100

你的娃娃不是你的娃娃 「你成為的到底是別人眼中期待的樣子,還是你自己想要的樣 子?」 受到社會影響,人們總是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一切,以求更能成為 他人眼中「優秀的人」。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究竟是成就 了更好的自己,還是捨棄了原本的自己? 本展品以兩個相同樣式的娃娃作為基礎,一個的裝扮已經被固定, 而另一個則可以運用放置在旁的各種飾物,一次又一次重新裝飾出 不同的樣子。被固定樣貌的娃娃代表社會對一個人固有的期望,可 以由觀展者重新裝飾的娃娃則代表人們對自己的想像各有不同。 在人們手中流轉改變的娃娃樣貌仍可能受到既定印象的限制,但不 代表遵從社會期望是不好的,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選擇, 而非一味被他人加諸己身的框架限制住。


101 展覽


展覽 102

人生調配室 「你期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本展品以此疑問為出發點,參觀展 覽者可以透過揀選貼有短句提示的瓶子,猜想內容物為何,並選擇 貼近對於人生的想像、生活態度者將其倒入杯子中。最終調配出的 混合物可視為未來的雛形,酸甜苦辣皆須自行承擔。


103 展覽

集體創作 「生命這一首詩」是大四中文系學生的集體創作。以方塊字為素 材,揉合過往生活的經歷、社會的刻劃以及內心的成長體認,透過 自由的新詩體裁,匿名堆疊出對於「器」的看法。 最終展品在牆面呈現,背景以鏤空壁貼展示原詩樣貌,其上揀選詩


展覽 104

中隻字片語做成拼貼板,讓觀展人能就看展體驗或自我體悟,排列 組合出一件屬於自己的作品。


105 展覽


展覽 106


107 展覽


展覽 108


當你做到這件事情之後, 人家怎麼去看待它好像也 無損於他的好壞了


08

閉幕式座談


111 閉幕式


閉幕式 112

閉幕式座談

藏器待時 文 / 蔡宜庭

圖 / 鐘元廷、黃騏瑄

日期 2 0 2 0 . 0 4 . 2 8 地點 清大教育館 承德空間 與會者 蔡英俊老師 & 羅仕龍老師 主持人 蔡郁蘋

前言 「器」或為一種囿限,也可看作是規劃好的發展道路。究竟該依隨 社會的順遂規畫,抑或是衝破實際的限縮,是本次中文系畢業製作 想與大家一同探究的主題。

展覽的部分呈現出房間與其外的空間,穿越自我內心的構築,以及

與外界的對談,重新審視對於「器」與「不器」的想法;而透過公 演對於「堅持定義」以及「打破定義」的爭辯,引發「究竟能否被 定義?」以及「有無需要被定義?」的省思。

一系列探索旅程的最終站,邀請了中文系的兩位巨頭 –– 蔡英俊老

師以及羅仕龍老師,通過古典與現代,戲劇、評論和比較文學的交 錯維度,以對談方式帶領我們對於「器」有更深刻的思索。


113 閉幕式

閉幕式座談

藏器待時 文 / 蔡宜庭

圖 / 鐘元廷、黃騏瑄


閉幕式 114

Q1: 首先,想問問兩位老師如何去定義「器」和 「不器」?以及它們之間的連結是什麼? 仕龍老師

“我一直覺得,如果把器當成目標的話,其實你首 先一定要是不器的;反過來說,只有當你成為器 之後,你才有可能跨越到不器的目標。” 以我自己的切身經驗來說,在學的時候有一些製作相關的課程,課 程當中,會將許多非常有才華的藝術家聚在一起演出,但當大家要 一起完成一齣好的戲劇作品時,往往每個人要先把自己的某些東西 割除,去做一些妥協。只有當自己是處在不器的狀態下,才有可能 去組合成你想像中的、你要的那個「器」——最後的目標和作品; 如果一開始每個人都很堅持自己是一個器的話,那最後怎麼有機會 去組合呢?

英俊老師 當談到「器」這個概念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會是先秦中國傳統所 發展出來的概念:器本初是祭祀用的器皿,祭祀在一個以禮為主的 社會底下,是非常重要的活動,也因此,人們會將「用」的概念連 結到這些承載祭祀物品的容器之上。若器本身是帶有一點莊嚴意義 的話,那它所連結到的用,當然也不會是一般的用途概念。所以當 我們講到器的時候,其實也是對自己有一個期待,希望自己是能在 正式場合中承載某些東西,並為他人所見,以這個脈絡看來,器其 實是可見、有效用,而且是光采的。 那何以會談到「不器」?其實人都是有可塑性的,可塑性的發展在 我們過去的成長經驗裡,就是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能夠找到一個固 定的職業,並且發揮自己的長才。對照於當時孔子所說的「君子不 器」,中國傳統當中不僅要會讀書,還一定要能有所用。也因此, 在南朝的《文心雕龍》裡著有〈程器〉篇,指的就是去度量「器之 用」,在講述文學理論的著作中收錄〈程器〉一篇,就是要讓知識 分子能夠去度量自己的才能,這便是往後「器識」概念的發展根基。 所以,一個實際場合所要求於你的便是「用」,但你自身作為一個 容器,這個容器的內涵是由你自己去妝點、表現出來的。儘管時下 社會最強調的是通才、跨領域,但在談「用」本身容量的可塑性時,


115 閉幕式

個體都是要先被塑造成某種樣態後,才能去探究其移動跟可能性; 所以當我們缺乏自己的專業時,更遑論要去跨越了,只有當被放置 於一個扎實、確定的方向以後,其移動性和延伸性的邊界才能不斷 擴展。

“也因此,孔子所言的不器,指的是不要受限於自 身,但在此之前,要先確定器本身的功能,唯有 當把容器本身被設定的性質發揮到淋漓盡致之後, 才能夠有邊界移動的可能性。” 如此對應到即將從中文系畢業的各位,你們要去思考該如何定位於 這個社會?以及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容器也許會隨時代變遷而 被放置於角落,但它仍不失應有的光彩,也就是說,你們應該思慮 的是,在器的用度裡面,要如何去展示自己的光彩。

Q2: 羅老師舉自身的經驗從「不器」談到什麼是 「器」;而蔡老師則先引述《文心雕龍》中所談之 器,以此確立器的概念在於具有可塑性,比之於我 們中文系,便是說要具備本身的專業,才能夠去談 到用,於此闡述了器和用之間的關係。

據此想再詢問老師,器跟用之間更深入的連

結,以及如何建立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 用」?並且,要怎麼以這樣的「器用」關係去看待 我們現在所學習的文學? 仕龍老師 剛才聽到蔡老師分享的內容,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雙關語:一般人 常會有既定的印象,覺得中文系的人很有氣質,剛剛在聽蔡老師講 述的過程中,我的腦中便一直將氣質的「氣」對換成君子不器的 「器」,因為自己如何去形塑「器」,或者人家怎麼去看待它,其 實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於它的本質,


閉幕式 116

“若它的本質是精煉、純粹到一定的高度時,無論 時代的遞嬗、外在空間或認知的改變,都不會更 改其本質和光澤。” 中文系的學生或多或少都面臨過相同的問題,那便是「中文系到底 有沒有用?」其實我自己也曾為類似的問題困擾過,在我的教學歷 程中,因為自己不是出身於中文系的,所以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裡,我會對自己所教的東西,究竟能不能為中文系學生所用而感到 困擾。但有一天當我認識到自己的本質,並且更加了解到自己是什 麼樣的人時,我便能肯定於自己所能之事,也因此體認到,無論我 做什麼或是教導別人什麼,只要那是我本質上最好的、精煉的面 向,那它就是好的;即便他人要以框架去度量我,對我而言好像也 不會看得那麼嚴重了。

英俊老師 當談到器用時便需要去思考,究竟每個時代是怎麼看待「有用性」 的問題?就中國傳統而言,「用」在孔子的系統當中跟禮和祭祀相 關,所以他特別強調器之用;不過,若是從莊子的系統看來,在他 的時代中手工藝已十分發達,由莊子本身為「漆園吏」——掌管漆 器等祭祀器皿的職務——便可得知,但在他的論述中卻關注到「無 用之用」的概念,無用之用是不協調的,但就其本身而言,仍聚焦 於自我的形成以及光輝的展現,就好比方才仕龍老師提到的「器 質」概念。 用以比之中文系的學習,在汲取了整個中國的文學傳統後,要將其 做為一個對照,讓古典文化能在現代這個社會中發揮它的光彩,這 應該是做為中文系學生的職責和抱負。以漢字的系統而言,我們所 使用的正體字本身就是一個藝術的基模,語言文字的使用就是中文 系學生的專業之一,我們不應該對此保持沉默。所以,雖然我們研 究的是一個古典的文化傳統,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對照,將其比之 於當代的生活型態,古典文化傳統的價值與意義也是透過我們的解 釋才能夠呈顯出來,所以我們是要讓它發光、成為有器質的。 中文系的學生會對於自己的能力感到困惑,或許和傳統的訓練有 關,太多古典的東西妝點,使你不知道該如何去用。但你應該考慮 到當下的問題,並在中國傳統當中找尋知識階級的解決之道,

“例如若近期發生瘟疫,就能夠對比於蘇軾在惠州


117 閉幕式

時的治理:當時因飲水問題造成惠州當地感染嚴 重的痢疾,蘇軾便以節節的竹管做為運輸及過濾 設施,將山上的泉水導引下來供人民飲用,也因 此成功地免除了當地的傳染病問題。” 我們的責任便在於將傳統文化中的文字痕跡對比於現代社會,讓它 於當下的生活中發揮作用。 我自己從研究所畢業後最想做的工作就是翻譯,因為我發現我能很 好地閱讀並且使用文字語言,也希望藉此能引介新的東西來豐富我 們的知識內容。在語言的翻轉之中,你能夠對話,並且了解到自己 的古典文化傳統,這些都是我們可能達成的途徑,所以我們的職責 除了要讓古典文化發揮光彩,也包含利用漢字來表述其中的文化資 產。各位不要去限制自己的學習範疇,應該要去塑造自我的可能 性,也就是去增大器的容積,同時,不應將中國古典文化做為孤芳 自賞式的知識,而要將它轉化為現代語言闡述給他人聽,讓其器質 得以發光,這是我們做為中文系學生應該要去跨越、調整的。

Q3: 針對蔡老師剛剛的回應,不知道仕龍老師有 沒有什麼要補充的部分? 仕龍老師 其實方才蔡老師句句都說到我心坎上,就老師所提到的發光發亮這 點,我正巧看到這個會場前面擺了一面鏡子,便因此開始思索,

“人究竟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成為一個 人?可能就是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那一刻,通過 鏡面的反射看到自己。” 就好像我一直以來和中文系學生的互動關係:我以外文系的基礎為 底,它已經深刻地成為我經歷以及看待世界的角度;而如今我懷抱 著這個「底」與中文系學生交流,讓你們通過中文系的環境去看待 西方的事物,我們彼此是相互輝映、相得益彰的,在雙方對望的過 程中,也能因此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對方。


閉幕式 118

Q4( 現場觀眾提問 ):請問老師最喜歡本次展覽中 的哪件作品?或是對哪個展品特別有印象? 仕龍老師 每個展品我都非常喜歡,因為老實說我都做不出來,

“我覺得當你去做一個你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東西 時,那就會是最好的東西,而當你做到這件事情 之後,人家怎麼去看待它好像也無損於它的好壞 了。” 對我來說,這些展品都充滿著驚奇,我在參觀時從頭問到尾,每樣 東西都讓我有意想不到的感受。 而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衣櫃」,將履歷表放置於櫃子當中的作 品意象,讓我回想到自己大學剛畢業時,那種不安跟有點恐懼的感 受;我以前在準備履歷時,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段經歷都寫出來, 可是寫完之後回家可能就「啪!」地將它收到檔案櫃裡頭,但那個 櫃子它可以關,其實也是可以開呀,把它打開然後再將履歷拿出去 就好了!所以大家對於未來也並不用感到太焦慮,人生總有很多意 想不到的事情,重點是你認定自己的樣子,並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都做到最好,總是會有可能性存在的。


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社會中找到 屬於自己的「器」、自己的價值, 以及那個不被侷限的心。


謝幕 09


121 中文貳零畢業製作謝幕文

謝幕

中文貳零畢業製作謝幕文 文 / 蔡宜蓁

清大中文貳零畢業製作《器》完美落幕 。 籌備了半年多,實際發表約莫一週的中文貳零畢業製作正式畫下句 點。 回首這半年來,發生了太多太多事…… 雖然有不少大環境下無奈的改變,但也有許多感動時刻縈繞心頭。 一起排戲、一同佈展、深夜加工、凌晨寫文案等等,仔細回想起這 半年間的種種,內心都是滿滿的感觸啊! 正如我們一直想傳達的主題: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社會中找到 屬於自己的「器」、自己的價值、以及那個不被侷限的心。 不知道透過清大中文貳零級今年的畢業製作,是否有讓你對於人 生、對於未來、或是對於自己,有了不同的啟發呢? 清大中文畢製明年見啦!


中文貳零畢業製作謝幕文

122


123 中文系貳零級畢業製《器》全體工作人員名單

中文系貳零級畢業製作《器》 全體工作人員名單 總籌|陳欣襄 副籌|黃俊宇 總務|施筠宣 公關|翁定文、鄒佩玲 宣傳攝影|李旻庭、林俐君、李宥萱、鐘元廷、蔡郁蘋、蔡宜蓁、許瀞予 主視覺設計|翁慧倪 美術設計|昌易臻、翁慧倪、涂欣渝、李安晴 場地器材|江昆峰、許容瑄、武念臻 戲劇演出《只不過是半顆高麗菜》 導演|蔣逸玟

排練助理|林韋宏 編劇|陳霽心

演員|賀星辰、林韋宏、鐘皓佑、湯昀潔 舞台總監|邱怡慈 舞台助理|蔡宜庭

舞台道具|邱郁棻、張祐禎 燈光|謝昀蓁

音效|劉于玄、周子謙

服裝化妝|陳思伶、張祐禎


中文系貳零級畢業製《器》全體工作人員名單

124

主題展覽《器》

展覽總監|邱怡慈、蔡宜庭

策展人|蔡瓅萱、葉欣嵐、謝麒隆、簡愷瑢、林子喬、楊馨婷、陳世御 水木書展

策展人|翁定文、鄒佩玲 協辦單位|水木書苑

中文貳零級畢業製作紀念冊 主編|陳欣襄

文字論述|陳欣襄、翁慧倪、翁定文、鄒佩玲、李旻庭、蔡宜蓁、蔡宜庭 邱怡慈、蔡瓅萱、葉欣嵐、謝麒隆、簡愷瑢、林子喬、楊馨婷、陳世御 設計指導|木那斯 封面設計|李安晴

美術設計|李安晴、陳欣襄、馮沛涵 圖片提供|鐘元廷、黃麒瑄、簡愷瑢 印刷|墨跡設計印刷 特別感謝

指導單位|中文系系辦、課外活動組 劇本指導|羅仕龍老師

閉幕式座談|蔡英俊老師、羅仕龍老師 場地協力|清華學院

燈光音響| 星穎整合行銷

贊助|清華大學教務處、大清華傳媒、老玩客股份有限公司、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灣之星、貳貳柒、壹伍級陳靖文學姐 攝影錄影|計算機與通訊中心、黃麒瑄

大合照攝影|黃麒瑄(更多作品詳見 ig:focus_on_moment)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