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向明
城市生长,新陈代谢。 拆除、建造。 发现、表述。 我们来聊聊,这所中学——向明。
“城市漫步:发现与表述” 作 者|朱恬骅 赵爽 指 导|梁捷 瑞|象|校|园|系|列|活|动
目
录
|
Contents
法租界内,一所中学被拆了 | Part 1 它叫向明——你知,或未知 | Part 2 在向明的往事 | Part 3 告别少年时 | Part 4
法租界内,一所中学被拆了 | Part 1
2009 05.11
时间悄无声息,变迁缓 慢,难感端倪。
2015 09.27
在瑞金一路-长乐路— 一带,这几年内,有一 个地块一直处于“进化” 之中。 这次“进化”,推翻的是 一所中学。现今,这里 已 经 是 地 铁 站 了。 正 如 它 还 是 工 地 时, 施 工铭牌上所显现的那 样——这里曾经是一所 中学——“向明中学”。
2009 10.04
2015 01.04
2010 02.13
隐去的历史,好奇者追 问,亲历者流连。
2014 03.16
被抹去的时空在此割 裂,相关之人持着“碎片” 分散各去。
图 : 向明中学所在范围变迁卫星 图(白色虚线为范围标示)
向明中学不在了,那就 在此,拼凑、贴补,重 构一个向明。
它叫向明——你知,或未知 | Part 2
旧法租界内,旧卢湾区内,现黄浦区内。 如果不是从别人口中拾来一点零星介绍,这 所学校在我的内存里是不会存在的。如果不 是某次简单的路过,匆忙的一瞥,这所学校 于我,甚至,只会停留在上一句。 与其说“向明中学”的历史,不如说,是地铁 13 号线“淮海中路”站的史前史——这所老卢 湾名校在 2009-2016 的 7 年间,因 13 号线“淮 海中路”站建设,损失大半面积。或许这些年间, 老式住宅的普遍遭遇在一所老牌中学身上上 演,不再那么稀奇。 但对于“向明中学”来说——卢湾区,卢湾人, 卢湾的向明。卢湾地标性的中学拆迁,意味 着什么呢?重新审视过往与当下,寻迹求索, 就此开始……
向明中学-区位图
协会楼 共有五层。协会楼的底楼沿街开设店面和学校的宣传栏,因此从 设在户外的楼梯走上去。协会楼是各社团活动的地方,二楼进来 的大厅里有许多面收起来的社团会旗。后来社团大部分搬迁到了 逸夫楼边上的“小洋房”,于是便基本处于废弃的状态。音乐课和 劳技课也都在这幢楼里进行。在协会楼利用寒暑假准备机器人比 赛的时候,整幢楼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当时曾有传言,说 协会楼要和南楼一起被爆破。 现仍存在,为国际部。 南楼 共有五层。 南楼整体上说是破败的。上美术课会到这里来,在昏暗的房间里, 大家心不在焉做各自的事情或者干脆睡觉。美术老师的苹果电脑 大概算是一个亮点,当时还算很稀奇的物事。除此之外,在南楼 里还有过数学和化学竞赛班等等,都在放学之后进行。因为竞赛 班一般都要到 6、7 点结束,在开始前,常常我们会去小卖部买一 包泡面,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边吃边上。竞赛班的老师常会训说, 这样虽然可以,但以前边吃边上课的同学,往往做完题再吃,面 还是热的;而现在大家是做不到了。 现已拆除。
它叫向明——你知,或未知 | Part 2
新教学楼 共有五层。一楼有双向视频教室,可容纳大约 100 人同时上 课。 是高一正式开学前“创新班”和“理科班”提前上课的教室, 也是高一上心理课的教室。高一的迎新晚会时,我们班借用 双向视频教室放电影。新教学楼是高一、高二上课的地方, 顶层有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新老教学楼之间直接相通。 由于班主任是生物老师,我们常用生物实验室开展班会活动。 新教学楼的教室里是悬挂式的电视机,中午可以收看到有线 电视,于是常常就着体育新闻吃午饭。 现已拆除。 老教学楼、大礼堂 向明中学-平面示意图
逸夫楼 共有三层。底楼是乒乓房(或曰体操房),雨天体育课就在 室内上。二楼是图书馆和专用教室(如打击乐教室)。图书 馆是上专门“阅读课”的地方,平时似乎不太有人去,里面的 书大多也颇旧。曾有一段时间班级里流行“travian”网页游戏, 午休时,大家纷纷到三楼的“电子阅览室”(简称“电阅”)玩。 现已拆除。
共有四层,但顶上加盖了简易板房,是化学实验室所在地, 所以实为五层。顶层有旗杆,传言中,毛主席当年前来视察 上海时,曾从此平台俯瞰中心城区。老教学楼中,底楼为大 礼堂和英语视听室(后改为食堂,提供微波炉给带饭的学生 加热)。二、三楼为高三年级教室及电脑房、教务处。四楼 为教师办公室,有一面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扶梯到 头之后有略高出四楼的一个小平台,上常放置一张桌子。还 藏有一个教工俱乐部,常有同学窥探到化学老师们打牌。 老教学楼的每间教室中有一台背投电视,还安装有电脑,于 是高三早上早到的同学会在教室里上“校内网”偷菜。 现加建的化学实验室已拆除,并按当时图纸恢复立面原貌。
效仿日本,《壬寅学制》 (1902)和《癸卯学制》 (1904) 均 明 确 规 定 了 独 立 设 置 大 学 预 科, 并 且进行分科教育。
辛亥革命 次年,《壬子癸丑学制》 停办各省高等学堂,改 大学预备科为预科,预 科附设于大学,不分科。
教会见震旦学院办 学有成,企图完全 控制学院,学生爆 发抗议,马相伯称 病。1905 年,更名, 成立“复旦公学”。
震旦学院由教会重 办,迁址到马相伯 捐赠的新址(即今 交大医学院),课 程均用法语教学。
马相伯先生在教会 支持下,利用徐家 汇天文台空余房舍 开展震旦学院教 学,设立预科和专 科,学制分别为两 年。课程用英语教 学。 耶稣会创 耶稣会创 美国圣公 美国圣公 办圣依纳 办圣芳济 会在沪开 会在沪开 爵公学。 书院。 办圣约翰 办圣约翰 书院。 书院。
11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 规定“取消大学预科,一方将中学程度提高, 一方将大学年限延长,以为补充”,从而 取消了预科教育制度,以三年制的高中作 为替代。学制模仿美国,实际并未执行。
《外人捐资设立学校 请求认可办法》 坚持“私立”、“中国人 控制”、 “教育与宗教分离” 的三大精神。
成立震旦附中 (高中) 震旦学院改称 震旦大学。胡 文耀担任校 长。
震旦学院改为六年 制,分设博物医学、 法政文学、算术工 程 3 科。
圣约翰大 1906 年 成 学成立预 立的浸会神 科。 学院定中文 名 为“ 沪 江 大学”。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大学 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与《私 立中等学校及小学立案条例》, 规定大学及专门学校须直接向 大学院申请立案。
圣约翰大学 预科改名为 “圣约翰中 学”。
美国圣心会在蒲石路(今 长乐路)创设震旦女子 文理学院(现向明中学), 名 义 上 属 震 旦 大 学, 实 际 财 政、 行 政、 教 学 完 全 独 立, 教 学 语 言 为 英 语。 6 月,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新楼(现“震旦楼”)奠基。
成立震旦附中 (初中)
3 月,已立案的金陵大 学和沪江大学仍违令 开 办 宗 教 系, 教 育 部 要求两校停办宗教系。 圣依纳爵公学开设高 中部
圣依纳爵公 学改为徐汇 公 学, 又 称 徐汇中学。
在教育部反复 预科令后,大学 才得到彻底执 政府教育部发 学校应行注意各
它叫向明——你知,或未知 | Part 2
重申废止大学 学预科的废止 行。南京国民 布《查察教会 各点》。
政务院教育部颁布了《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 行办法》(教会大学属于私立学校),其中 明确规定:“私立学校的行政权、财政权及 财产所有权均应由中国人掌握”,所有接受 美国资助的教会学校要加快转为人民自办。
新中国成立
4 月,震旦女 子文理学院新 震旦女子文理 楼落成。 学院部分启用 新楼,部分仍 利用旧圣心修 道院(现上海 社科院)老楼。
2 月, 天 主 教 会 在震旦女子文理 学院召开“全国天 主教教育大会”, 讨论加强天主教 会的办学,以应 对基督教会办学 的蓬勃态势。
7 月,华东教育部派 王国秀担任震旦女子 文理学院院长,协调 与震旦大学合并事 宜。 传教士退出学校,天 主教会停止拨给震旦 大学经费。
5 月,中央教育部在全国工学院会议的调整基础上制定了 1952 年高等 学校院系调整方案。该方案于同年 7 月下达上海各高校。 8 月 2 日,华东地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成立,并于 8 月中旬指定 华东地区院系调整最终方案。 9 月 24 日,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完成,10 月中旬至 11 月初开学。
12 月, 成 立 合 并 后的校务委员会。 但两所学校并未 真正“合并”开展教 学,而是处于悬置 状态。
震旦大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师、设施、书籍按院 系调整直接去往新工作单位。震旦附中和震旦女中实 际上失去了继续办学的条件。 9 月,成立向明中学,校址为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所在 地(原圣心会修道院归属华东党委党校),由胡文耀 担任第一任校长
日 本 投 降 前, 强 征 震 旦 女子文理学院作部队医 院 使 用, 学 院 教 学 迁 至 震旦学院旧址进行。 日本投降后,修复新楼, 恢复教学。
10 月,“辅仁大学事件”,辅仁大学成为政府接办的 第一所教会大学。12 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 国圣公会脱离关系。教会大学相继被政府接办,不 再开设违背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或“社会主 义的”学科,女子大学面临停办。 基督教吴耀宗等人于 1950 年 9 月 23 日联名发表了“三 自宣言”,发起“三自爱国运动”。
“以办好独立自主的中国基督教会 为目标”,成立中国基督教抗美援 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筹备委 员会,展开筹备工作。(天主教 会的类似组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要到 1957 年才成立。)“中法中学” 改名为光明中学。
教会大学如上海圣约翰大学、震旦大 学、沪江大学等被瓦解并分配到其它 院校内。 圣芳济书院转为北虹中学(今北虹高 级中学)。
在向明的往事 | Part 3
“论向明中学的动迁” 2016.07.29 朱恬骅、黄彦东、朱安娜、郑力敏…… 几位向明动迁期间的“向明人” 在 定海桥 谈论这所中学
“那个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向明’已无迹可寻”,从“怀旧”形式出发,在公共性挑战之下, 审视向明过去的历史与记忆,“怀”、“旧”,空间、地位、时间……一场重构尝试, 向明“动迁”自身的问题得到解答。 空间中的“动迁”是建筑的拆除和重建,地位上的“动迁”是随着卢湾区与黄浦区的合 并而从“卢湾区的向明中学”更改为“黄浦区的向明中学”,由“独步卢湾”的市重点而 成为黄浦区的第三名;而还有一种时间中的“动迁”:正如挖掘机暴露出“深挖洞广 积粮”时代的遗迹,这一系列的变迁亦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我们通过“震旦女子文理 学院旧址”的历史保护建筑,重新认识这所学校建立的历史,并审视其今日的拆去。 空间与地位上的重新安置或许是宏观层面权力博弈的结果,但时间上的重新安置 则为个人提供重新审视高中记忆,从而开启理解“拆 / 建学校”的象征意义。
在向明的往事 | Part 3
扫描二维码,回到向明那一年
论向明中学的动迁 2010 届向明中学一班 黄彦东 0. 基于纯粹理工男的立场来谈
很普遍的现象,所谓“新生情节”大抵如此;然而,很特殊的是,动迁一事使得我们直到毕业都没有融
今天来这里谈向明中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有从建筑设计而论,也有从历史沿革而论的,都涉
入意念中的那个向明中学。
及了许多文化有关的学问。而我不太一样:身为一名纯粹理工男性,知识可能懂一点、文化那是离我 甚远,所以我没有办法像大家一样优雅地以文化理论来谈论向明中学。
2. 然而,动迁带来的衣食住行上的隔离,将 10 届的我们塑造成新的种群
因此,我打算结合一些自身的感受,粗浅地阐述一下向明中学动迁带给我们的影响吧。
由于本部校区的装修动迁,校方吃下了马路对面的东风中学校区。高一时的我们是向明中学的第一批 新校区入驻者,也是当年唯一的一批;在网路上,同学们都称这里为“西界”。
1. 初中时的我们想融入名为向明中学的地方 我想先引述马克思的一句话来为我要说的“文化”做一个解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西界念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句话讲的是人的社会性,在中学这样一个社群里自然也有它的推论:学生是由一所学校的氛围所定
这意味着我们虽然在向明中学念书,却与向明中学隔离了。瑞金南路不宽,将我们意念中的那个向明
义的,而一所学校的氛围本质上建构于师、生以及其他要素的社会性互动。也就是说,当我们谈及向
中学拦在彼岸却足够。
明中学的文化,本质上我们是在说向明学子们这个群体。 在生物学上有生物隔离机制的理论,其中就包括了生殖、地域或其他因素的隔离会使得两种不同的种 这样一个观念,对我很重要。
群产生。这一条观念用在我们的向明中学时代上正合适:由于衣、食、行、学、娱上,我们与上下届 的不同,使我们与上下届并不隶属于同一个种群。
记得初三的时候因为创新班的关系,我们需要经常进出向明中学。高中校门早晨的光景大家是知道的,
例如“衣”,我们与上下界所穿系完全不一样的校服。服饰是一种身份的具象化信物,制服更是如此;
两排男生女生站得笔挺,目视着进门者;而一旦看到老师,便扯开嗓子气宇轩昂地喊道“老师早!”老师
从校服色系上就独立于上下界的我们特立独行、格格不入。无法获得身份的认证牌,又何谈融入呢?
们听着乐呵呵,学生们也图个热闹,而我们——并不属于这片地方的外来者,总是觉得很紧张。
有时“融入”一事也蛮简单,和学长学姐们穿着同样服饰进出同一个校门,那便是了。
紧张源于我们与这个学校之间的陌生感,是我们与向明学子间缺乏社会性互动的表现。这本来是一个
为什么关注学长学姐?因为高中生的生活,需要大神。
在向明的往事 | Part 3
3. 学长学姐离我我们太遥远,缺失标杆的我们探索并自我定义
4. 毕业之后,我们带走自己的文化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说,人在中学阶段有着自我同一性的诉求。简而言之,在那个阶段你
向明学子塑造向明文化,于是我们在彼岸,塑造了属于我们的独特的向明文化。我们毕业了,我们
需要通过自己的不同侧面印象来拼凑出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的答案,是一种自我感的提升。印象从何
也就带走了我们的文化。
而来?通过寻找大神级的学长学姐,将他们作为镜子反照自己而来。
如果向明文化是一片大陆,那我们也许就是那旁边的一座孤岛;大陆架虽然相连,却是隔海相望。
可是因为地理隔离的关系,我们接触前辈的机会格外的少,对大神级前辈的印象更是支离破碎:例如恬
毕业后,大家回到学校也是探师、不探校;事实上何来校给我们“探望”呢?动迁引起的动荡按年消逝,
骅学长,只听说其是大神,但在视觉记忆里,仅仅是我们极其短暂的本部回归时光中,下课十分钟一道
我们面前是一个全新的学校,它虽然挂着一样的牌子,但却不再是我们学习与生活的地方。
飞驰而过闪进盥洗室的人影。 高中生的生活需要大神,可是向明中学的动迁使得大神们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于是我们寻求自我探索。
5. 总结语
我经常打趣地说,高一整年,我都是和郑同学在延中绿地里度过的;城市腹地,能够激发人的本真和野
最后,如果要回到主题,说几句向明中学动迁带给我们的影响,而且还是符合公共性要求的内容的话:
性的也就是这些草本植物了。我们想象自己正在深山老林中,探讨人生、探讨理想,计划着一次冒险、
动迁引起动荡,使得其中的人成长在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之中,使得相邻的两代人的旨趣得以不同的
规划着未来道路。
方式来满足;进而使得由人和人之间关系定义的文化群体,在传承上产生了断界。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傍晚行走在绿地,看到草丛中两盏地灯发出幽幽的光。郑同学说:你看这像
我们是生存在断界中的那些人,回头看,除了断界本身外便再无东西使人津津念叨。向明中学的动
不像地底巨人的眼睛?我说对,很像。我们是那么迫切地希望地底有一些什么强大的、有力的具有颠覆
迁究竟如何影响了我们?应该说,它使得我们因为动迁而忘却了向明中学吧。
性的事物,让我们有得探索;这是“大神缺位”所引起的兴趣转移,在我们当时看来是如此地正确。 自我塑造的结果,使我们对母校的情结比较奇怪。
向明日常 2010 届向明中学一班 朱安娜
向明少年日常
美的体验——美好的人,丰盛的日子
在向明的往事 | Part 3
拆迁之前的集体记念
——时过境迁我只记得拆迁是一个偶然发生的大事件, 然而翻出这么多的相片,原来我们是有意识地在准备 着这件事
我也不是专业爱拍照,只是当时好像就值得这么随手记录 每天好像都吃得好睡得香,日子过得特别充实有盼头, 遇见这么多当时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好同桌,灿烂的少年 当时知识真是丰富,还有这么多种多样有趣有爱的老师 如果有什么全人教育,在我心里向明可以算吧:) 说到拆除,其实觉得我们很幸运, 确知她一个时代的告一段落 于是借势完成了自己青春好时光的很有形式感的告别, 毕竟不是每个节目都像康熙那样有机会说再见,我感觉很圆满啦
也是以照片为证透露出个人意识想要留下的角落 南楼、操场、图书馆、校门,和拆除范围耦合,我心 里完整的校园格局应该是这样吧 场所格局完整性体现的是日常生活的价值,也是历史 建筑单体价值的载体。 一层层的生活层已经难分辨什么原真性。 空间生产的是向明人心里的领域感。 已经重建在下一代人的认知里。 百年历史格局变幻,向明人的气质长存。
淮海路上向明人
从国泰季风到延中绿地放学一路上 全是向明的领域
向明-周边店铺图
在向明的往事 | Part 3 罗森
麦当劳
鲜得来
向明是一个很小的学校,它没有自己的食堂。没有食堂的一 个重要原因可能还在于有关学生午餐的种种繁复的标准。总 之,既然卢湾区有统一供应的盒饭,每天中午由厢式货车一 箱箱运到学校里来,那么学校也就没有必要自己给学生开伙 房。这种红色塑料饭盒装的盒饭,主要考虑的可能也就是那 些午餐标准而非色香味。总之,它们是为检验标准而存在, 并不是为了食用而存在,因此一旦到了高中,中午的校门可 以自由出入,盒饭就很快被大家所抛弃了。但是替代盒饭的 仍然是盒饭,或大同小异的方便饭团。每到中午,校门边上 的那家罗森总是人头攒动,尽管罗森的盒饭花色也不过就那 么几种——因此也是很容易吃腻的。但罗森还有包子,还有 关东煮,这些介于点心、餐食和菜肴之间的东西,可能是放 学之后最适合垫饥的了,因为放学常常只是意味着竞赛班或 补课班的开始。
可能有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地方,都有做作 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假期作业也大多拜 这两家快餐店所赐才得以完成。的确,淮 海路瑞金路口斜对过的那家麦当劳简直就 是为假期作业而存在的。进入这家麦当劳 要走下地下室,全无嘈杂的车流声,而只 有不断循环的那几首歌当柔和的背景音乐。 同学们点上一杯饮料象征性地“买下”座位, 掏出各自的作业本,愉快地“互通有无”。 还有一些原本便需要集体合作完成的作业, 通常是一个小制作之类的东西,也最容易 在麦当劳里进行。
鲜得来的特色在于它的排骨年糕,再加上 一份葱油拌面,物美价廉,此时仿佛服务 员的白眼与黏腻腻的辣酱油瓶一样,都是 极好的佐料。从鲜得来门前经过的话便是 走在了雁荡路上,这条短短的路尽头是复 兴公园的后门,再穿过复兴公园便到了复 兴中路的重庆南路。这条路线的优处在于 它闹中取静,而且是那种令人放松的静而 不是刻意为之甚至令人恍惚忧惧的静。周 五放学早,如果走回家,穿过这条路时便 有阳光从悬铃木宽阔的树叶间洒下来,不 会刺眼。 与妇女用品商店同属于培文公寓 曾称 培恩公寓。淮海中路 465 号。建筑面积 14362 平 方 米, 占 地 6000 平 方 米, 高 40.5 米,9 层,有住房 46 套。1923 年法 商万国储蓄会投资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境内早期现代化公寓。1930 年,为孔 祥熙购置。法商赉丰洋行设计。
三联书店
丰裕
和新华书店里占据半壁江山的教材教辅书 不同,三联书店只有一层,充满了幽暗、 静寂的文艺气息。高二的某天语文老师见 着我说,新出了复旦版的《中国文学史新 著》,快去三联买。
罗森有盒饭,丰裕也有盒饭。而且丰裕还 有面,有鸭血粉丝汤,有生煎包。相比于 罗森,丰裕的选择其实多了不少,尽管中 午总是人满为患,但至少可以打包。到了 夏天,冷馄饨和冷面都是很好的东西。一 年期末帮班主任在办公室登分,办公室里 的另一位老师请大家吃冷馄饨,拿着两张 百元钞去丰裕买 10 份冷馄饨,让收银员 和装冷馄饨的大妈都吃了一惊。
国泰电影院 新华书店 淮海路上的新华书店最早专营教材教辅,后来成为“上海书 城淮海店”,种类的多样性和装修都上了一个档次。但最有 印象的还是直对大门的小说和地下室里的科技类。2007 年 《哈利波特》第七部英文版首发,那时正是暑假,和同学们 一起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队,仿佛到这个时候童年才真正完结 了。
国泰常常意味着集体活动,但是又不全是 集体活动。从初中到高中,组织看电影总 是在国泰,一些令人昏昏沉沉的说教片, 而且诡异的是似乎与廉政之类的有关,不 清楚和中学生有何关联。和集体活动无关 的国泰电影院才是激动人心的。 民国 19(1930)年始建,民国 21(1932) 年元旦启用,初由外商联合电影公司经营, 称国泰大戏院。鸿达洋行设计。
第二食品商店 除了这些可以堂吃或打包带走的餐饮店, 还有一类历史悠久的食品店分布在从陕西 南路到重庆南路(确切地说,雁荡路)之 间。关于它们的记忆几乎是每一代卢湾人 的共同记忆,但是近水楼台,这些商店即 便不常进入,它们也总是伴随着公交车站 而耳濡目染。况且许多时候并不需要真正 进入它们才能买到点什么:鲜肉月饼、糖 炒栗子,这些时令的小食总是摆在店堂口, 门前也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第二食品商店始创于 1920 年,原名万兴 食物号,主要经营进口洋酒、罐头食品、 糖果等零售兼批发。位于陕西南路口的原 址 为 1930 年 迁 建。1956 年 公 私 合 营, 1967 年改名第二食品商店。
美心酒家
巴黎婚纱
季风书园
少科站 弄堂
二百永新
巴黎婚纱
妇女用品商店
古今
在向明的往事 | Part 3 前人之前
钱乃荣 1956 年入学 《上海风情》 我进中学的那个年代,是上海人生活很生气勃勃的 20 世纪 50 年代。1956 年,暑假特别长,当我们接到通知要去中学 报到时,已是 9 月下旬。那天,我母亲带我去我们心仪已 久的名牌中学向明中学。一进校门,哦,给我第一个感觉是: 这么大!顿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特别兴奋。走完了视野宽 阔的大操场后.又转到了内操场。那时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 在即将转入内操场拐弯处,有一长条十多块的《向明通讯》 黑板报。……那初次醒目地吸引我的东西,就很快成了我浓 重的情结。…… 到了国庆节那天下午,全校的同学都来了。每个班级的教室 就是该班同学自己设计布置的各种创造性的小游戏场所,每 人手中都有一张进场券,进一个教室就撕掉印有该室编号的 一张纸。每一个教室里布置着多种游戏,全看各班同学各显 神通了。各班同学动脑筋设计安排的游戏真是五花八门,大 家都想有胜人一筹的花样。…… 真是一夜全校性的狂欢。初进向明中学,就经历了一场从未 有过的快乐,我更对以后的学习充满着幸福的憧憬。所以那 时我对什么都睁大了眼睛,都感兴趣,想着今后在中学里能 学到多少东西啊! 我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上海人 50 年代享受的具有全民性的海 派大众文化,既有个性化的设计,又是集体性的参与,不 论老幼,都沉浸其中,大家热情很高,真的很快活!可惜到 1957 年以后,就渐渐退潮了。
王安忆 1967 年入学 《今夜星光灿烂》
吴亮 1968 年入学 《我的罗陀斯》
当我们入学时,学校已经历一年半的革命狂飙,操场上的沙 粒很久没有铺设;露出灰白的地面,玻璃窗打破了未顾得上 补;大字报被日晒雨淋糊了墨迹,又破成丝丝缕缕;上几届 毕业生处在等待中,不知何去何从,却已从少年长成青年, 无聊地在空地上站成一簇一簇,神情落寞且又欲望萌动…… 我们最多的功课就是大游行和听报告,坐在教室里,拉线广 播传来大礼堂的集会声。那大礼堂在印象中相当灰暗,水泥 地上漾起凉森的灰尘气味,大喇叭的混响震动空气,嗡嗡地 响。…… 校史在这一个当口断裂了”。然而,“虽然是在那个荒谬的年 代进的学校,但还是在历史的衔接上。只要历史在,任何一 种邂逅,终会有结果。我满怀感激之情。
开学那天向明中学的印象已模糊,惟记得新生如蚁,教室窗 子没有玻璃,没有人学典礼,没有课本,也没有班主任。操 场近旁的读报栏和篱笆墙糊满了层层叠叠的大字报,全校教 职员工中间据称已揪出了六十多个“牛鬼蛇神”。两个月后, 学校“工宣队”(代替班主任管我们班的叫梁师傅,一个让女 生害怕的龌龊之人,整天披一件脏兮兮的军大衣)分配给我 们班一个牛鬼蛇神,“继续搞好斗批改”的活教材,供全班学 生监督批判用,姓李,原先教生物课的。平时没事就让他扫 厕所,闲着无聊想斗他了,则必须随叫随到。每天上午八点, 规定李老师到我们教室报到,对着毛主席像鞠躬请罪,事毕, 靠墙角罚站,脸必须低垂,稍一抬头,就会有学生将他的脑 袋摁下去,既然不能抬头,李老师便只得从眼角朝两边看人, 却又被警觉的学生说成“贼屑鼠眼”并来回抽他脸颊,他也不 躲,任凭抽。对类似闹哄哄的批斗场面,我已麻木,轻度暴 力,侮辱,戏弄,恶作剧,我早司空见惯。新学生们根本不 认识这位李老师,他只是一个符号(用今天的说法),一个 阶级斗争的反面角色。至于他后来怎样了,班上谁都没关心, 我也是。
告别少年时 七年前高中的毕业典礼上,忽然暴雨如注,学校安排的放飞气球的 仪式也就取消了。有的气球被同学绑在学校的花草树木上,但它们 仍然留在了那里,等待自己最后的命运。然后我们便头也不回地离 开了教学楼,离开了我们的少年时期。每一年都有这样的告别,正 如每一年也有新的学生,怀着憧憬进入到每一所学校。有一点使这 场 7 年前的告别变得不同:教学楼的拆除成为了这种告别最为形象, 也最具破坏性能量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拆楼的过程本身对我们 这届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艺术”,一个外因巧合下所发生的事件,获 得了它比市政工程更多的意义。18 岁的成人礼似乎以此破开少年 时的种种迷梦,而显示出时间侵蚀的力量。 而从憧憬的方向来说,每一届的高中生,多少总有一些少年人的 期待:期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能“空前绝后”,在至少是学校的历 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哪怕很少有人真的留下过这种印迹。对于
2007 年入学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他们 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过渡阶段的校舍中,在那里静观其变,等待学 校旧教学楼的拆除。地理上的隔离,即便是一条马路之隔,也因此 象征了这种少年人的期待:他们将真的“空前绝后”,将是唯一一届 同时经历过校区的前后变化,从而见证到拆除与重建过程的学生。 被拆除的教学楼,建成日期已不可考。照片资料显示,它们有的在 1984 年、有的在 1993 年就已建成,而更多的文字资料,显示出校 舍在 1952 年建校之后到 1997 年之间发生过多次变更,但都已难以 考证它们的日期。就此而论,它们使命的终点可以得到确认,仍是 幸运的。但这同时也提示我们,任何一届,也许都在一定意义上可 能是“空前绝后”的。有一些被写下,更少的被传播,而那些幸运的 叙述的主人都是名人或作家。这固然是一项可行的工作,在自己功 成名就的时候回望过去的岁月,并使它获得一种新的认识;但由于
告别少年时 | Part 4
隔开漫长的时间间隔,难免许多事情已不再清晰。事实上,即便只 是离开了 7 年,许多事情对我而言也已不甚清楚。 这里搜罗和呈现的终究是目前仍然碌碌无名的我们所经历并记得的 片段。它是没有“学术意义”的,因为有司可以提供更“详尽”而“准确” 的事实材料。但也许它可以对我们,或是对那些也曾经在同样的楼 房中度过少年岁月的人们,以及更多早已告别又偶尔回想起自己少 年时光的人们有那么一点点的意义,启发他们回想起过往的吉光片 羽。感谢瑞象馆的“城市漫步”活动,成为召集回忆的由头,也使这 些回忆不至于“吟罢低眉无写处”;让这些个人的片段获得了存在的 可能,与“公共的”视野相并立。饶是如此,这卑微的作品也就达成 了自己的使命。毕竟——“记忆是脆弱的人类用来与时间侵蚀抗衡的 唯一武器;也是人类能够与时间并行的唯一理由。”
致谢 两位组员感谢以下同学的帮助:郑力敏、 朱安娜、黄彦东、陈思佳、江睿杰。
重构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