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暖靑年】
金門、馬祖離島困境 推廣成果輯
揹著兒童權利公約環島去 這一站:金門! 來到金門是各種巧合聚集後產生的結果。九
作為一位兒童權利的倡議者,我念茲在茲的
月初以來,我展開「揹著CRC環島去」的兒
希望可以在日常生活裡實踐所言。我也同樣
童權利公約宣講計畫。本來只在台灣本島巡
觀察了在金門的兒童相關工作者,我發現他
迴,就已經很忙了,壓根兒沒想到有機會到
們的改變(或現狀)來自於自我認知與現實的
金門。
衝撞。
但近來,我的生活莫名和金門接近起來。我
這種衝撞很常發生在台灣,這些家長、老師
自己有一個小夢想,想要把台灣所有的島嶼
不斷的「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煩惱」,也想要自
都去過一次。自從高二去過蘭嶼、綠島後,
己跟上時代脈動,願意接受更多衝撞和嘗試
就默默的把澎湖、金門、馬祖納入自己未來
。然而,當今天一個地方(如本文的金門)擁
的必去行程裡。今年四月的拓凱論壇上,有
有許多資源,而孩子不需要面對壓力與競爭
一組來自金門的團隊因為意識到自己故鄉的
時,家長、師長對於「教育」的內心時刻衝撞
洋樓逐漸破敗,所以邀請居民們走進這些文
可能就容易頓然而失。
化資產。
特殊地理位置,教育觀念也跟著封閉? 到了當地演講後,發現金門跟我想像的實在 相差太多。本來只是想記錄走過的景點。後
金門離台灣島很遠,對台灣本島而言,金門
來發現金門的教育問題更是有趣,問題的產
和馬祖就好像散落在遠方的珍珠。當我們想
生也不光光是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更多的
像「台灣」的時候,金門似乎很難納入我們心
反而是一種反動的慣性。
裡想像的台灣地圖。
這篇文章,我決定記錄下五天在金門的教育
他們和中國的往來更為頻繁,因為地緣位置
觀察。
,金門和中國廈門、沿海城鎭須要保持良好 的互動才能維持經濟來源(觀光)。也因為如 此,金門居民往往面對「經濟發展」與「生活 品質」之間的拉扯,但其他台灣人卻只能「狹
01 揹著兒童權利公約環島去
隘」看見金門人「不問統獨」的曖昧態度。
因為距離台灣遙遠,金門對比台灣有著明顯 的資源落差,所以政府投入了很多心力來補 足金門的教育缺口。除了維持師資需求,例 如讓師保生可以回鄉服務外,升學管道也增 加許多「保障名額」與「外加制度」。這些措施 在後面的篇幅裡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除了這些因為距離而產出的「教育補償政策」 外,另一個我想談的議題,我覺得影響金門 本身更多,就是金門作為島嶼的封閉性。 金門特殊的地緣戰略位置導致他們必須某種 程度的保護自己(例如小範圍的開放小三通 ,而非全面開放資訊流通),所以產生了一 種尷尬的自我封閉現象。既無法連結區域鏈 ,也沒辦法和台灣文化接軌,導致金門帶有 一種「特殊」而「難以取代」的「中華文化」。 擧例而言,金門在觀光上不僅強調自己是「 中華民國的戰地遺址」,同時也承繼了中華 文化下的科擧制度、書院、傳統信仰。他們 仍然固守某種「金門人的慣習」,這種習慣在 想像中擁有榮譽且具有「不可撼動性」地位。 如果改變了這些傳統,金門人可能會感到更 不自在,甚至到了焦慮的地步。「固守」,漸 漸成為一層隔絕的保護膜,在外來的知識、 價値觀(mindset)進入金門前,他們會產生 一種自然的排外反應。
當外加與保障成為另一種限縮
生展現一樣的實力。這個政策看來立意良好 ,逐漸在金門當地成為升學模式的「傳統」。 這種情況下,我觀察到一個現象,而這也是 部分家長發現到的問題。金門學生經常不被 鼓勵參與「課程」、「成績」以外的活動,不被 鼓勵的氛圍是一種「不希望你異於眾人」的眼 光,因為這樣的嘗試違背「傳統」。 我們能注意到,當學生的主動性成為一種鶴 立雞群的特質時,他們會害怕自己無法融入 群體而選擇沈默。當他們做出勇敢的選擇, 卻沒有辦法獲得左鄰右舍、甚或家裡認同時 ,感到沮喪的他們變得被動與不敢表達。 在升學過程中,看似為了解決金門教育落差 的「外加名額」,卻反倒限制金門學生升學最 大的枷鎖。當特定大學系所,開放了「離島 外加名額」,無論學生是不是眞心喜歡,在 安全且有保障的條件下,都比較容易因為「 較安全」而做出有壓力的選擇。而這些選擇
上個段落提到,金門的長輩會較傾向以「傳
的來源,很大的原因是來自父母與長輩的凝
統」的教養方式來管教下一代。在這裡我要
視。當今天學生學測分數眞的追不上台灣的
更深入的談論兩個制度,一個是離島外加名
其他學生時,最安全的做法絕對是:從外加
額、另一個是「醫保」、「師保」制度。這兩個
名額的抽籤池裡做出選擇。
管道顯示過往的主流升學方式對金門的不友 善。因為教育資源的分配,課程內容的不合 適,讓住在金門的學生沒辦法像其他台灣學
揹著兒童權利公約環島去 02
有著類似選擇困境的則是「公費保送」制度。
打小孩,不打就不會乖啊」,但是我們卻很
就像很多台灣家長面臨的教養困境,都希望
難回應「我的小孩我自己來教」、「你們那些
自己的小孩能夠成龍成鳳、有穩定的工作,
都是舊觀念」。這些親密他者的經驗、眼神
金門的家長也是如此。這樣的期待,他們盡
和壓力,讓金門家庭管教的需求需要被特別
力的把自己的小孩推進「醫保」、「師保」的名
看見和關注。
額,這些選擇既安全也符合「為金門人而努 力」的集體意識。成績優異的小孩,看似擁
擔任教育部課審會委員的廖浩翔也在場。我
有更多機會,卻因為這些保障且安全名額而
們一起去金門時,就目睹一個家長的管教方
受困其中。
式實在令人難以接受。老師偷塞給前來作客 的弟弟一盒糖果。當他父親發現後,先是嚴
以上的兩種方式似乎都比較跟「學業成就較
厲問孩子:「你怎麼沒問過我?」當老師幫腔
高」的學生相關,另一群更沒有選擇機會的
緩頰後,不但沒有遏止這位父親,反倒命令
孩子呢?他們會隱藏在主流兒少之間,盡力
小孩,甚至用手指彈弟弟的嘴唇。
不掉出學校教育之外,卻持續在不了解自己 需求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可能會使用離島外
使我感到沮喪的不只是「彈嘴唇」的情況。我
加名額隨便選擇一間台灣本島的大學,也可
看見那個父親不斷談論幼稚園老師的教育出
能在高中時期就開始在社區內找尋打工(工
了問題,「從以前到現在,我們都是這樣教
作)機會,令人傷心的是,他們少有機會成
小孩的」,讓我意識到金門存在著某種堅不
為可以做出改變的自己。
可撼的價値觀。這位爸爸透過「樹立權威」再 次複製這樣的傳統。 有著新教育觀的家庭無法改變金門教育結構 嗎?我猜測目前還無法。在我們看不見的地 方裡,家長可能不斷向小孩重述自己的期待 與要求,透過獎勵、懲罰,讓孩子們朝著自 己想要的方向走去。 金門家長確實因為很多原因,難以接觸到較
從金門社會談到學校教育, 接下來要回到家庭這端。
新的教育、管教方式,在我想像裡,可能除 了「需要考試」外,就對於現今的多元升學管 道毫無所知。在資源相對多的情況下,家長
回顧前段所述,金門獨特的集體意識融合在
的確有資格要求子女精進成績。但面對新課
日常生活各處。家庭是非常親密的單位,你
綱、多元教育,這些家長是否還能繼續穩住
可能無法眞正直接拒絕親戚的說帖。他們會
陣腳,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還是
說「我們以前都是這樣教的」、「你為什麼不
會成為另一群焦慮的父母,繼續要求國家政 府在考試上投入更多專屬金門的「資源」 ? 在這次演講途中,很高興能有機會遇到來自
03 揹著兒童權利公約環島去
國小、國中、高中不同的學生與家長,他們
用各自不同的生命經驗讓我更快瞭解金門教
學生面對掙扎時,在島內找不到支持系統,
育的複雜性。其中也認識一些對於未來升學
沒有人聆聽他們的想法,所以開始封閉自己
迷惘的靑少年,直至現在他們還是有持續地
,成為大人想像的「乖巧的金門學生」。
問我關於特殊選才、課外參與的資訊。 但是,我依然樂觀地認為,學生有機會走出
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 為什麼結尾要從「孩子」身上談起?我先用一 個有趣的故事開始回答。在這一次金門 行
裡,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國中課堂上的 分享。那時我正在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活, 突然有一群籃球隊的弟弟們魚貫進入課堂 後,在教室後方站了一整排。 後來聽一個家長轉述小孩的話,原本班上 的小孩是很踴躍發言的,但那群大男孩一 走進來,我在演講裡問的問題大家都不敢回 答了,他們害怕自己的回答會被傳出班上。 孩子們是能夠感受到金門「無形的壓力」的。 這股壓力不但在家長、老師身上徘徊,金門 的學生也一定知道。他們從小到大,自己的 選擇很少被尊重;在這座島上,走到哪裡就 會被認出來,他們沒有辦法做出「不被接受」
自己的框架。我問過金門人:「你們一直在 學台灣本島的地理知識,不覺得很沒有用嗎 ?」後來才發現,配合課綱改動,學校端也 開始發展「金門學」的課程,從在地的歷史人 文窺見他們的過往。 學生也被鼓勵參加更多的活動,吸收更多來 自島外的知識,這不代表他們背離自己的故 鄉,而是他們開始嘗試把金門的特色向島外 輸送。這些學生會成為改變的起點,他們可 能成為父母眼中「叛逆的孩子」、也可能選擇 蜷縮回安全的角落,但是不怕,只要有人願 意嘗試,改革就會不斷滾動。 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已經不在家 長身上,時代的浪潮已經把決定權沖到金門 孩子的手上了。要不要踏出海,這是敢不敢 游泳的選擇了。
的事;因為太多學長都跟他們走向一樣的道 路,他們為什麼需要變成「不同的那個人」 ?
揹著兒童權利公約環島去 04
馬祖與小小文化點燈人 記桃連志工站東莒文化永續教育方案 一早搭第一班往南竿的飛機。與我同行的七 八成都是中高齡的男性。早上的太陽暖暖的 ,還不刺人。立榮的小飛機大約八十人座, 非常小台。想像著這台飛機將要把我帶到充 滿霧的南竿島…… 另一群人已經開始早上的採訪,第一班南竿 往東莒的船是早上七點。學生幾天前已經開 始穿梭於東莒起伏的巷弄間,採集、記錄馬 祖傳統文化特色。除了來自桃園中原大學的 學生外,他們也以工作坊的形式,募集了三 位馬祖高中的在地學生,一同加入採訪的行 列。 一個人拖著行李走下山坡,蟬鳴、綠蔭間, 我聞到酒糟的香氣從四面八方傳來。街上的 導遊賣力地介紹著八八坑道的演變史,說著 馬祖的釀酒過程;他們是一群宣傳者。他們 把自己所學所知的家鄉知識,一遍又一遍的 向遊客訴說著,深怕遺漏下什麼。而,馬祖 的孩子們,是否眞的了解那些應被保留下來 的傳統? 這個文化傳承的故事,我們要先從馬祖(或 更聚焦:東莒)的環境開始說起。 05 馬祖與小小文化點燈人
戰地歷史與閩東文化的交會處 在坐船至東莒前,我找了時間到幾個景點看 看。勝利堡、八八坑道等幾個景點和戰地的 演變史息息相關。枕戈待旦紀念公園及馬祖 民俗文物館則是偏向歷史的展演,尤其民俗 文物館裡,有很大部分是圍繞在馬祖的獨特 歷史人文做介紹。透過這樣簡單的走訪,我 們可以快速抓出馬祖的關鍵字:戰地、閩東 。而,東莒則更被戰地歷史所影響。 在金門、馬祖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後, 軍事機關逐步撤出馬祖四鄉五島。東莒的「 平衡」也因此而遭受打擊。東莒上三個聚落 :大坪、大浦、福正,其中的大坪聚落是東 莒島上唯一集中販賣外食的商業聚落。原有 的商店街是為了滿足軍人覓食需求,但是因 為軍人減少,商店街凋敝,只剩零星觀光客 能協助支撐。 這次籌備「文化永續教育方案」的團隊,是來 自桃園中原大學的「V落客團隊」。帶隊老師 永富,熱情騎車來東莒遊客服務中心和我碰 面,一路上他說著來馬祖服務的初衷,以及 四年前開始在中原大學帶隊的豐富旅程。 「原本的志工服務中心經過很多次轉型。靑 年署希望能夠連接不同區域的資源,所以從
去年起,中原大學就到新竹開始做起影像紀 錄方案。」永富一面吃著起司蛋餅,另一手 已經準備夾起煉乳銀絲卷。 桃園和馬祖的淵源其實並不只是地緣上的。 永富提到,桃園是馬祖以外最多馬祖人的地 方。「桃園當時的加工紡織業非常興盛,而 馬祖島上因為軍營逐漸裁撤,越來越多的馬 祖人失去謀生能力(沒有軍人買東西了),需 要來到台灣掙錢。桃園就成為許多馬祖人的 聚集地。」後來,在桃園的馬祖人也逐漸擴 散到土城、新竹一帶。這樣的人流擴散,讓 馬祖文化在台灣就像被稀釋般消失無蹤。 「台灣的馬祖文化和馬祖當地的馬祖文化, 已經變成不同的東西了。」 文化流失最有力的證明,顯示在馬祖人的母 語上。「上一代的馬祖人大多會說福州話, 但到了台灣後,這些人的腔調可能會讓他們 遭受欺凌及不公平對待。因此,他們教育下 一代時,都希望二、三代把『國語』說好,使 得孩子們和母語逐漸脫鉤。」永富憂心地說 ,「我希望他們在離開島上前,能夠更認識 馬祖的傳統文化,才能說給更多人聽。」 整船成籠的旅客再次下船,東莒的猛澳港不 斷吞吐來往的觀光客。有個軍人出現在飮料 店裡,摸摸店裡老闆娘兒子的頭,和老闆娘 寒暄。這個小島仍是執拗而有活力的模樣。 小孩正在奔跑、觀光客在福正聚落裡與閩東 式石頭建築合照、中原大學學生與馬祖高中 學生頂著豔陽,在聚落間穿梭。 東莒成也戰地、敗也戰地。大家都在尋求另 一個可能的出路。
東莒,也有一些可愛的人吶 促成此次「文化永續教育方案」的,不只有「 V落客團隊」。東莒當地的協力者⸺「大浦 plus+團隊」是牽起社區與學生的橋樑角色 。小葵從2018年加入大浦plus+團隊,主要 是負責兒童少年相關的計畫。在這次中原大 學所主辦的營隊前,才剛結束另一個手機拍 片製作工作坊,邀請島上的兒少學習影像紀 錄,透過影像紀錄的學習讓孩子知道手機的 另外一個可能性。 小葵瞬間出現在「找茶」二樓。「找茶」是東莒 當地嶄新建築的飮料店。走進店前,永富曾 打趣的說:「似乎走進台北的網美景點。」這 家飮料店有兩層樓,窗戶正迎海景,店內的 擺設精緻有品味。小葵帶著一股大海的氣息 ,皮膚黝黑的坐在店內,有種違和卻又親切 的感覺。她和永富開心地說著哪個婆婆煮飯 好吃、「東莒劉德華」出現在哪裡。我點了一 杯仙草奶凍,在一旁看著學生的「結業式」。 永富與中原大學學生在結業式時,首次揭露 了他們的擔心。「一開始招生的時候,聽到 有人說暑假找不到馬祖的高中生,讓我們非 常緊張。」後來,永富也和我補充,「很多馬 祖人其實在台灣也有家。馬祖的父母親會希 望孩子能夠趁暑假的時候,來到台灣補習或 者參加營隊。大多暑假還留在島上的,家裡 可能是開民宿的,或者孩子需要幫忙家裡的 生意。」 後來,馬祖高中的三個孩子:庭儀、昕妤、 宏諠,都順利完成了三天採訪工作坊,也陪 著中原大學學生們一起來到東莒到進行實地 演練。宏諠在結業式時提到:「在馬祖,很
馬祖與小小文化點燈人 06
少有這種類型的營隊……我以前不知道的東 西,因為這次採訪有更多了解。這是我參加 過最好玩的營隊!」他後來跟我說,自己其實 有參加過北醫的生物醫學營,但這次營隊更 強調實際採訪,所以讓他有更特別的感受, 也凸顯了馬祖的文化資源落差。 庭儀則表示,她屬於那種馬祖有活動就會參 加的類型,更可以顯示馬祖這類資源的稀少 。昕妤對攝影有高度興趣,透過這次營隊, 她可以精進自己的紀錄技巧,同時也更貼近 家鄉的傳統文化。他們三個都提到「訪談」的 困難性,也覺得馬祖的「寶貴」文化資料傳承 是重要的,「雖然一直走路很艱辛,但是傳 承這件事,透過這次營隊我更有感覺。」 中原大學的學生們也一個個給了馬祖高中的 學員回饋。有些學生哽咽、有些幽默以對。 在「結業式」現場,大家似乎宣洩了自己對於 這次「營隊」的壓力。有些壓力來自於招生, 有些可能是課程品質,有些只是單純不捨。 永富的回饋預示地給了一個總結:「這段時 間內,我最欣賞大家的就是眞誠。誠實面對 自己的內心,才能更有力量面對他人。」 小葵過程裡都很沈默。我能從她的眼神裡看 見某個穩重的注視。「雖然結業式像是一個 終點,但是,我覺得這是起點。希望大家都 能持續努力,繼續改變想要改變的事。」 結業式一結束,小葵就匆忙趕往下個行程。 她說,馬祖的每個靑年都身兼多職。雖然許 多人因為升學、工作而另奔四處,但留下的 這些人都是想讓馬祖更好。「明天早上我還 得去衛生所當志工呢!」她有朝氣且堅毅的看 向我。一時間我忘記我們還在訪談。
他們「發現」、搜集哪些馬祖傳統文化? 這三天在東莒的實際採訪,讓中原大學學生 及馬祖高中學生,看見了許多有趣的馬祖傳 統人文歷史。這趟旅程有點像重拾過往的記 憶,把那些散落在馬祖耆老腦中的時光片段 ,透過採訪的方式,擷取成為影像結晶。 宏諠的「信仰」採訪組,發現了東莒與南竿在 三太子遶境的習俗上微妙的不同之處。「在 東莒,遶境的音樂是比較傳統、古老的;南 竿的則是會稍微改編。」他也提到神明的長 相、數量皆有所不同,「東莒上沒有關公、 濟公……」他也提到「擺暝」遶境時的有趣之 處,「南竿的遶境繞的範圍較小,但是東莒 在閏年時則會有『全島大遶境』 !」 庭儀則是對「魚路古道」很有興趣。「我之前 有去走過,泥巴小路走起來有點危險,所以 我希望政府可以將它修整成安全的步道。」 以往大浦漁民從海邊捕獲魚貨後,都會從這 個古道步行前往大坪。中原大學學生總召慧 穎補充:「但是現在,越來越少人知道這段 歷史,懸崖邊的這段古道也漸漸被荒煙蔓草 凐沒……」東莒社區協會與在地的靑年,合 力除草、植樹,試圖為古道復原面目。 昕妤是北竿人。她特別提到北竿的信仰文化
07 馬祖與小小文化點燈人
其實非常豐富,「但現在越來越少年輕人傳
承這些民俗信仰……」她採訪的主軸也是「擺
他一樣也住在福正聚落,「我第一次眞的感
暝」 (意為排夜,馬祖話發音似:北漫),「雖
受到寒風刺骨的感覺。」第二次是七月,他
然馬祖島上還留有這個傳統文化,但是東莒
選擇去住在一位長輩家裡一個禮拜,不僅為
島上的年輕人不夠,只能從別的島上派人來
了搏暖打好關係,也因此認識到很多當地的
支援。」她希望可以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個
長者。第三次回來就是上營,福正聚落開始
習俗,捲動更多人投入信仰的延續與傳承。
有「人」氣。海灘很舒適,所以有觀光客,原 本空蕩蕩的福正聚落,馬祖人回來了。
在分享的過程中,他們反覆提及秋筠的名字 。秋筠在採訪工作坊時,曾經和他們分享自
百年老燈塔從福正聚落就能看得到。我們一
己投入南竿勝利堡再生的計畫。她的分享裡
路騎過大坪、大浦聚落,看到遊客和石牆拍
,提及自己與馬祖的關係,也聽聞許多馬祖
照、看見一家四口在海灘撿著貝殼星砂,也
人在台灣不敢說出自己的身份。
看見大浦村一面大石牆上,有用當地石材、 木材拼湊出的創作。「這是馬祖的『風火山牆
因此,作為馬祖人的庭儀、昕妤與宏諠,非
』寺廟屋頂,是大浦的駐村藝術家創作的。
常努力的想要找回馬祖人曾經引以為傲的傳
大浦plus+據點就在對面,幸福居民宿旁。
統文化。在方案的最後,他們會產出紀錄片
」我看向據點,一個小小的房子,融在聚落
⸺結合影像專業及田野採訪的視角⸺回
之間很難認的出來。
到台灣島、桃園中原大學、桃園市,和更多 人分享這些文化結晶。「V落客」團隊不只要
小葵提到「這次活動只是起點」,但是,看似
讓馬祖的孩子看見自己文化的珍貴,更要他
經費、人力到位的活動,卻仍充滿挑戰與限
們成為行動者,把自己的觀點轉換為一顆顆
制。永富單刀切入:「錢啊,錢是最大的問
鏡頭與訪談,藉此眞正地「返回」故鄉。
題。」我莞爾,請他再想想其他困境,「那麼 ,我覺得應該是計畫的KPI。」他認為,現 在的很多志工方案,都沒有依據離島的特殊 需求彈性處理,「應該要看看不同地區,提 供不同的因應方式。」他們也曾被質疑為何 去馬祖服務,團隊裡卻沒有馬祖成員。 「我找過啊,可是怎麼找都找不到。」 永富和我分享,他曾經和馬祖在地靑年討論 過,「讓外面(連江縣外)的靑年進來沒有不
從困境裡重尋力量的勇氣
好。現在的問題就是類似的培力計畫太少了
從東莒坐船回到南竿前,永富抓緊時間帶我
下來讓在地的團體接手,也是捲動當地靑年
用機車快閃三個聚落。他們這次師生全都住
的方式。」
。這些人如果可以來培力下一代,把成果留
在福正聚落裡。他提到,他為了這次活動, 他來了三次東莒。首次到訪是二月的時候,
馬祖與小小文化點燈人 08
我曾問他為什麼選擇東莒,之前是做什麼職
載我回港口路上,永富說他已經和馬祖高中
業的? 「我在中原大學服務四年了,之前都
洽談想認養下學期的週末。主題一樣和記錄
是帶海外的志工團到緬甸去。近兩年才開始
有關,但是想牽引更多本島的攝影資源及馬
發展國內的團隊。」永富曾帶過志工服務中
祖的在地文史工作者。我藏在心裡卻沒說的
心的記者團,也曾前往新竹服務。他覺得志
是,感謝有你們,如此溫柔的介入,試圖行
工服務不應該是短期服務,「很多志工團帶
動以成全馬祖東莒的文化教育。
出去,都是為了『自我』成長而出現。但那根 本就是『騷擾』對方。」他開玩笑的說,「在政 府喊停之前,我都還是會繼續服務東莒!」 遇到小葵和永富前,我私自想像這是個「平 面」的營隊。後來,我笑著和永富說:「結果 竟然這麼『立體』 !」 「 什麼是立體?」 「 立體就 是,每個參與在營隊裡的,無論是中原大學 學生、馬祖高中學生、受訪者、講師,甚至 是我,都活出自己的模樣。」永富聽完沒說 什麼,騎著摩托車就叫我上車。
09 馬祖與小小文化點燈人
【超暖靑年】
108課綱來襲, 金門與馬祖如何首當其衝? 我今年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來回拜訪金門與 馬祖,透過辦理工作坊、搭配深度採訪,了 解金門及馬祖作為離島(或偏鄉)的困境。在 此,特別感謝教育部靑年發展署「超暖靑年」 計畫,補助部分經費協助計畫執行。 以往,社會大眾(或者教育工作者)想像金門 及馬祖,很多人直接將其定位為「缺乏資源 的偏鄉」。但是,我在近幾次到訪的觀察, 看見了兩座島嶼的豐富脈動:他們不把自己 視為「弱勢」,而是把握現有的資源及文化, 更努力的向內挖掘。 順應教育環境的改變,許多教師與學校努力 的嘗試改變自己校內的課程模式,作為領頭 羊的角色,開發「鎔鑄在地文化」的教案(如 下文將介紹之金門學),也有學校將語言視 為重要的文化傳承工具,發展出多元的教育 資源,並且提供系統化的教學工具(如介壽 國中小發展的馬祖話教材)。 當然,我們也能看見侷限性。雖然金門、馬 祖的學校都透過自我賦能撐出了大困境下的 能動性,但是仍然有些結構面的問題仍須被 改善。這些困境可能不僅發生在離島上,台 灣本島上的偏鄉學校可能也蒙受同樣的困境 。本文想要讓更多人看見的,不僅是困境本 身,而是困境背後有多少人試圖在解決這些
金門學:校定必修與在地文化 我在2019年時,因為參與了「拓凱全國靑少 年高峰論壇」,認識了一位金門高中的地理 教師。一年後再訪金門,她與瀛海中學的另 一位地理老師合作擧辦了四天三夜的「金門 學、台江學」共備營隊,交流彼此在發展校 定必修及課程成果的經驗。兩校的校長皆到 場表達支持,展現了學校重視校定必修課程 的程度。 我因為沒有全程參與籌備,因此無法在本文 討論營隊課程內容與營隊結果。但是,我觀 察此形式的共備營隊與一個學期來的兩校執 行的校定必修課程狀況,看見了教學者(教 師)面對普遍性資源不足,以及教學內容發 展上的困境。 全台各校的校定必修課程發展,大多是由少 數教師自籌團隊,並且耗費大量時間發展課 程內容。尤其是針對在地文化的挖掘、與學 科知識的連結、並且要考慮到全校學生是否 有「能力」完成課程要求的情況下,校定必修 課程可能成為熱血教師消耗熱情的戰場,更 批判的說,只有對於「教育改革」有熱情的教 師願意投入,而他們投入後,也無法獲得情 感上的肯定⸺因為校園裡會有人認為「那 是你們自己想做的事」。
問題,以及這些解決方式是否築建了更好的 教育未來?
超暖靑年 系列一 10
有人會說,這可能只是少數個案。當然,每 個學校的文化不同,學校的校長、行政人員 願意提供的協助與資源當然也不一樣。但是 ,我觀察到某種幽微的結構正在產生。108 課綱帶來的教育改變,未能眞的影響到某群 保守、動力低的教師,原先應該捲動全校各 學科老師共同發想的「校定必修」,成為炙手 山芋,接下的教師人人鼓勵,卻未能獲取必 要的支持(如減授鐘點、課程發展所需預算) 。扮演了影響學校內課程發展的「課發會」, 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應該扮演什 麼角色?我認為,這是各校及教育部應該積 極面對的問題。 因此,現在可以看見「亮眼而成功」的教案, 都是有一群默默燒著肝的自願(或者被迫)教 師撐起的。如何透過改變教師的教學結構、 提供足夠的資源連結、並且納入更多保守或 者資深的教師一同加入校定必修協作,可能 都是未來必須面對的議題。至少,在熱血教 師的熱情尙未磨滅之前。
甚至沒有共備:馬祖的師資困境 上一段金門的例子,其實對比而言還好了一 些⸺他們組織了互助的課程共備團體,透 過發展不同學科、不同教學方式的模組,協 調出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另一座島嶼連江 縣,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其中一個最大的原 因,來自於師資的缺乏。 我到訪東莒島時,聽聞當地夥伴討論今年度 馬祖一共開了十幾個正式教師缺。這麼大量 的師資流動,卻仍然沒有太多人願意來到連 江縣。「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跟台灣的 考試時間衝突了;第二、離島的生活還是沒 那麼舒適。」東莒國小劉碧雲校長補充。 我也採訪了介壽國中小的吳健忠校長,他提 到,雖然教育部提供共聘及巡迴教師制度, 但是某些科目還是聘不到教師。我觀察到, 大多數學校教師利用「第二專長」的方式兼任 相關課程,但仍略顯吃力。在這樣的情況下 ,發展校定必修課程、組成共備團體,聽起 來更像天方夜譚。 在這樣的限制下,連江縣的學校校長們成為 關鍵人物。因為教師員額缺乏,在爭取資源 上,校長們必須扮演非常積極的角色才能突
11 超暖靑年 系列一
破限制。但是,校長們畢竟只有隻身一人,
如何在各校內部,發展出多元且有趣的校定
計與教學品質。現有的制度沒有提供「願意
必修課程,還是得回到各校教師的數量、品
主動投入」校定必修課程共備的教師額外的
質與授課鐘點數。
協助,也沒辦法捲動更多「置身事外」的教師 接近108課綱的可能。現實的困境是「沒有
在共聘、巡迴教師的制度下,的確協助了學
人願意挺身而出」,只有「仍具熱血」的教師
校解決課程開設需求。但是,這些教師們也
隨和地幫忙。反面而言,現在負責校定必修
因為交通、時間因素,難以投入共備與課程
課程的教師群們,大多都是在半推半就間產
設計社群。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卻無法構
生。如何提供誘因,如何催生好的教案,這
築長期的課程規劃,並且無法發展「以校為
都是教育部可以思考的方向。
單位」的課程。學校裡負責校定必修課程發 展的教師,不是單打獨鬥(為了學校更好而
當然,上述提及的運作機制,有一部份來自
燃燒自我)便是消極以對。我不認為有中間
於校內的「課程發展委員會」,在此委員會裡
的路線。
也有學生代表的參與。課發會如何在課程設 計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非僅是搶學分大 戰的地方?無論是代課、代理及正式教師, 如何成為校定必修課程中的一份子,都是可 以透過這個機制更有效地被處理。否則,校 長、行政人員及個別教師便要承擔過多的責 任與負擔。 另外,我們也須改變自己(教育工作者)看待 金門、馬祖的方式。尤其是我採訪的幾間學 校,其課程設計都努力與在地的文化脈絡進
那麼我們該怎麼看待金馬的課程困境?
行接軌。他們的困境是被制度所構建的、是
首先,本文並不是在否定現有金門、馬祖自
(學習英文)或者成績優良時,他們更親力親
己發展出的校定必修課程形式,筆者反而是
為的想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思維。而這樣的嘗
讚嘆這些學校竟能夠在資源稀少的情況下,
試應該要被鼓勵,而非礙於現在的教學環境
展現各校的特色與能動性。再者,我也認為
而處處碰壁。
被大環境所影響的。當社會都在追求全球化
金馬的困境並不能僅以我一個「外來者」的觀 點一言以蔽之,有太多更細微的權力關係可 能存在,例如:金門與連江兩縣的歷史文化
「為什麼金門要跟台灣接軌?我們也可以跟 世界接軌啊!」一個金門的教師夥伴說。
如何和課程進行互動、兩縣家長的教養模式 及傳統的建構是否影響了課程的發展。這些
教育制度不斷改變,我們面對教育的態度也
都是還沒有被討論的互動關係。
應該不斷轉動,才不至於被甩出浪潮之外。
但我仍想指出,師資制度的確影響了各校發 展校定必修課程,甚或是一般課程的課程設
超暖靑年 系列一 12
【超暖靑年】
困境的雙面性: 金門、馬祖人如何看待離島困境? 我在今年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來回拜訪金門
我帶著這些問題,到訪金門、馬祖兩座島嶼
與馬祖,透過辦理工作坊、搭配深度採訪,
,試圖貼近當地人理解的困境。
了解金門及馬祖作為離島(或者偏鄉)的困境 。在此,特別感謝教育部靑年發展署「超暖
雖然問題看似顯而易見,但是我認為,透過
靑年」計畫,補助部分經費協助計畫執行。
實際採訪了解在地夥伴的想法至關重要。現 在我們對於「偏鄉」、「離島」的想像,都是由
「離島」在國語辭典中意指:「不與附近大陸
台灣本島的角度思考,並給予資源。透過把
塊相連的島嶼」。在台灣本島上的居民,會
「詮釋權」重新交回當地人的手上,讓他們自
把金門、馬祖、澎湖,更小一點的島如小琉
己說出困境的複雜性,便是本文呈現的關鍵
球、蘭嶼、綠島、龜山島歸類為「離島」。但
與重要性。
是,這些島嶼面對的困境是相同的嗎?或者 ,有沒有什麼共通的困境是他們面對的呢?
以下我寫作的方式,主要分成:重述在夥伴 採訪時提出的觀點,或在某些段落「直接引 述」他們的想法。但是,這樣的做法產生的
13 超暖靑年 系列二
可能限制,使得本文仍然是經過我篩選後的
有個馬祖媳婦(或稱馬媳)吿訴筆者,她覺得 馬祖最大的限制就是交通,但是,她也認為 不能加開太多飛機班次帶入觀光人潮。從她 所述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出離島的掙扎。服 膺供需法則的市場規則下,增加飛機班次必 須要有足夠的人會使用此項服務,而這些增 加的人次不一定會直接回饋到本地人身上。 現有馬祖島間的船班數非常有限,且大多是 配合公務員的上下班時間。住在東莒島上的 孩子,因為島上沒有國中,且船班時間與下 課時間無法配合,因此國中開始就得至西莒 的國中住宿。而東引島距離南竿島需要兩至 三個小時的船程,在就學及就業也造成了很 大的溝通困難。 另外,也有金門當地的教師認為:「金門獲 得教育資訊的速度比較慢,也因此錯過很多 機會。」獲取資訊屬於交通上的間接影響, 金門、馬祖島因為距離台灣較遠,人際關係 上與台灣本島的人脈也較難有交集,因此產 生了資訊落差。這樣的限制在台灣島上的其 他地方也會出現,例如南投山上的學校、花 結果。我並不想否認因此而出現的主觀性,
蓮台東的原住民部落、彰化的傳統農業鄉鎭
因為任何困境都是透過詮釋出現的。「離島」
等等。這個第二層的限制,使得離島在獲取
的出現也是放在「台灣」作為本島的視角,困
資源的管道上受到限制。
境本身就是非常政治的事。 當然,因應現在疫情影響,非常多的課程及
距離限制:交通與資訊流通 我兩次造訪金門、馬祖,透過飛機及船運等 方式去返。飛機大約飛一個小時,就跟台北 到台中的高鐵一樣快。船運則是要坐一整天 。我從南竿8:00啓航,傍晚19:30才抵達基 隆港。用這個例子作為開頭,只是想凸顯「
獲取知識的方式轉為線上收聽。遠距教學及 線上課程成為趨勢。但是,這樣的互動不免 缺乏溫度,如現今的遠端課輔等資源,雖然 創建了一個提供照護、陪伴的平台,我認為 仍無法與實際接觸到的文化資源相比擬。因 此,如何改變島上的生活品質是相當重要的
交通」對於離島的重要性。台灣本島與金門 、馬祖、澎湖跨了台灣海峽,這樣天然的阻 隔成為了第一層的限制。
超暖靑年 系列二 14
事。若把島嶼看作是一個有機體,若它能自
生學習動機較低,可能跟保送制度有關。」
主永續運轉,那麼可能會提供金門、馬祖人
離島保送制度在長年的運行下,使得離島的
多元的機會。
學生更容易選擇「有外加的科系」。而這也跟 父母的教養模式有關,許多金門及馬祖的父 母皆特別強調孩子的「成績」,因為「這和他 們的未來有密切相關」。這兩座島上也仍存 在著「補習」文化,因為這樣,「他們才趕得 上台灣的學業」。 另一個與職業相關的便是簡稱「師保」、「醫 保」等額外的保送制度。雖然此制度立意良 善,希望這些「保送生」之後可以回到故鄉來
離島保送制度: 交織著教養、職涯與島嶼發展的難題 我們這次到訪金門,採訪了幾個金門靑年及 在地教師,發現一直盤旋在離島的教育困境 幽靈是「離島保送制度」。當然,我、金門及 馬祖當地教師都認為該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 ,但是,有許多複雜的因素交織在此教育制 度中,使得離島的學生一步步被編織進難以 逃脫的「升學網絡」。 一個金門靑年曾經這樣說:「我們已經…… 不算是這麼沒有資源,所以,大家的眼光還 是都擺在離島外加上面,我覺得這是體制下 來的一個惰性……」 離島保送制度原先設計,是希望能夠消弭文 化上的差異所造成的升學不平等。例如:金 門、馬祖的高中生,可能較難理解CBD、 捷運、公路圈等概念。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 知識,使得這些學生在應試上可以出現差異 與困難。因此,額外提供給離島學生以「外 加」的方式申請大學。 如同其中一個馬祖的教師所言:「馬祖的學
服務,但是,就傳統對於職業的想像而言, 在離島只要成績較高的孩子,就更容易被鼓 勵(強迫)選擇醫保。師保也曾是一時之選, 直到「增加了在校成績限制」才因而減少想申 請的人數。筆者觀察到,無論是師保、醫保 或是一般的離島保送,學生的選擇大多受制 於父母的期待,以及學生自己認為對於就業 來說較好的道路。(例如社工系在金門非常 熱門。) 另一位馬祖的教師也提到,離島保送制度使 得學生的「選擇相對固定」。金門的教師提供 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我覺得離島保送應該 要以學校『推薦』為主軸,否則,有些學生高 三就開始翹課不來學校,他只要在家裡準備 考好成績,就能上好大學。但是,這樣影響 了班上其他同學的學習。」 如何讓離島保送制度與「成績至上主義」脫鉤 ?如何讓離島的高中學生可以有更高的「自 主性」選擇自己想要的科系?學校內如何協 調出多元且不偏頗的外加科系?離島需要哪 些離島保送的科系才能幫助島嶼永續發展? 這些問題都仍待討論,且仍須深入研究。
15 超暖靑年 系列二
文化多元性:人少反而成為優點? 一位在馬祖服務的老師跟我說了一個小故事 :「在兩岸處於緊張關係的當下,一次在課 堂上,孩子想要發表有關大陸的主題。但在 他得知班上還有另一個孩子的媽媽來自大陸 時,他馬上更換了主題……在台灣,很容易 有大文化壓制小文化的問題,但是馬祖因為 相對人少,反而更能相互理解與尊重。」 在教育場域裡原先可能被視為問題的「人少」 議題,其實能夠拉出另一個軸線去理解它。 面對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們更強調對於孩子 「個別化」的協助,而這樣的教育願景,反而 在離島更加容易實現。
小時,看見教室內的設備嶄新不已,震懾當 下高二的自己。自小以來,我想像的偏鄉便 是缺乏硬體資源、缺乏設備的空間,自從該 次實地感受,我體會到困境並非只有一個模 樣。困境是會易地而變的,人的因素也會交 織在困境裡。 因此,我認為,從了解自己島嶼的文化開始 便是改善困境的第一步。當學生、教師與當 地人都能夠體察自己島嶼的特殊性時,我們 才能夠重新詮釋「離島」的困境。在台灣島上 被大眾認為可能是困境的議題,可能因為不 同人在不同崗位上的努力,而成為金門、馬 祖的特長。如何與社區、政府合作,撐出社 會的能動性,可能是改變困境的敲門磚。
當我們討論困境時,我們很容易落入「偏見」 的圈套。我仍然記得第一次到訪蘭嶼朗島國
超暖靑年 系列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