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九月份總監月報

Page 1

3520地區總監月報 9

月號

September 2014

國際扶輪 3520 地區新世代 服務交換 New Generation Service Exchange ( NGSE)


智慧 ‧ 扶輪

目錄

RI 社長文告

目錄 智慧 ‧ 扶輪 RI 社長文告 地區總監文告

3 5

澤恩被榮選為 2016-17 年度國際扶輪社長

8

全球 ‧ 扶輪 策略 ‧ 扶輪

跟未來的世界領袖連結 國際扶輪新世代交換 ---NGSE 德國 NGSE 國際交流傳真 地區重劃及 RYE 對外窗口之整合兩議案

10 11 14 15

扶輪電影『等一個人咖啡』特映會 《熱血扶輪 - 送愛到部落》--- 台北圓山扶輪社 聯合社區服務:愛心捐血活動 ---13 分區 自立少年生命成長營 --- 台北市華安扶輪社 扶輪日活動的心得分享 - 台北新都扶輪社

16 18 20 21 22

2014-15 3520 地區扶輪基金研習會 8 月份 3520 地區眷屬聯誼會

24 25

「智慧社區」的扶輪新典範

29

美善新聲慈善音樂會 勇於自主、堅毅、優雅的羅蘭珊

32 33

八月份出席率報告

36

服務 ‧ 扶輪

生生 ‧ 扶輪 經典 ‧ 扶輪 清雅 ‧ 扶輪 無畏 ‧ 扶輪

2

敬愛的扶輪社友們: 身為國際扶輪社長的特權之一,就是有機會參訪扶輪世界 的許多地方。通常我會去參加扶輪的活動,到扶輪社、地 區年會、研習會中發表演說,鼓勵從事服務的扶輪社員。 可是身為社長,我要為扶輪家庭所有的成員負責。這表示 我也有權要支持扶輪最年輕世代的服務:我們的扶輪青年 服務團團員、扶輪少年服務團團員、扶輪青少年交換學生、 扶輪青少年領袖獎參加者。 當我看到扶輪社員的工作,總是會感動、振奮、深受啟發。當我看到我們新世 代的工作,也會有同樣的感覺──而且還經常感到驚喜。驚喜的不只是他 們工作的品質──因為我早知道可以期待他們的精彩表現──而是他們思考的 創意與聰慧。我看著他們所做的,心裡不只是想「做的真好!」還會想「構想 真棒!」因為每個世代看世界的方式都不同,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觀點。面臨同 樣的問題,我們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這就是為何在扶輪,我們的多樣性── 不管是文化、語言、專業知識、性別、和年齡──就是我們的長處。 在扶輪,我們試著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我們的服務。我們企圖讓我們的服務創造 的不同能長長久久,可以在我們的參與結束後能持續發揮影響力。就我的經驗 來看,我們的年輕世代也有相同的感覺,著重以創新的方式來處理環境議題, 運用於全球。當我加入扶輪時,環境議題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腦海。對今天的年 輕人來說,這些問題是當務之急。他們的觀點對扶輪服務是寶貴的貢獻,我們 全都應該鼓勵且大力支持。就像他們會向我們學習一樣,我們也應該以他們為 師。今天,參與服務加入扶輪青年服務團及扶輪少年服務團服務以及參加青少 年交換與扶輪青少年領袖獎的年輕人,都是未來的扶輪社員。當我們支持他們, 就是在支持我們整個組織的未來。我們正在幫忙培訓的這些青少年男女,他們 是未來的扶輪社社長、地區總監、國際扶輪理事、及國際扶輪社長。

Gary C.K. Huang 國際扶輪社長

3


RI 社長文告 RI 社長文告

地區總監文告

DEAR FELLOW ROTARI ANS,

O

ne of the great privileges of being president of Rotary International is havingthe chance to visit so many parts of the Rotary world. Usually I travel toparticipate in Rotary events; speak at Rotary clubs, conferences, and institutes; and encourage Rotarians in their service. But as president, I am responsible for all branches of the Rotary family. This means that it is also my privilege to support the service of Rotary’s youngest generations: our Rotaractors, Interactors, Rotary Youth Exchange students, and Rotary Youth Leadership Awards participants. When I see the work Rotarians do, I am always impressed, always excited, and always inspired. When I see the work of our new generations, I am all of this – and frequently I am surprised as well. Not by the quality of their work – for I have learned to 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them – but by the creativity and ingenuity of their thinking. I look at what they have done and think not just “What a great job!” but “What a great idea!” Because every generation sees the world in a unique way, and every individual has a unique point of view. Faced with the same problems, we arrive at diff erent solutions. is is why, in Rotary, our diversity – of culture, language, expertise, gender, and age – is our strength. In Rotary, we try to take the long view in our service. We aspire to serve in ways that will make a lasting diff erence, that will continue to have an impact after our participation ends. Our younger generations, in my experience, share this sentiment, and apply it globally, by focusing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new and innovative ways. When I became a Rotarian, environmental issues were barely on our radar. To young people today, these concerns are front and center. eir perspective is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of Rotary service, and it is one that we should all encourage and support. Just as they are learning from us, so should we be learning from them. The young people who are serving in Rotaract and Interact, and participating in Youth Exchange and RYLA today, are the Rotarians of tomorrow. When we support them, we are supporting the future of our entire organization. We are helping to train the men and women who will be the club presidents, district governors, RI directors, and RI presidents of tomorrow.

各位敬愛的扶輪先進,大家好, 炎夏已過,初秋到來,一世幸福、精采絕倫的 14-15 年度,已熱烈展開兩個 月份,不論是地區、分區與各社的各項活動與服務,都已依計畫陸續執行中, 可喜可賀!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少年是未來的希望,青年是社會的棟樑,9 月份是國 際扶輪的”新世代月”,30 歲以下的兒童、少年與青年,就是國際扶輪定義的” 新世代”,對這些新世代,扶輪人有責任及義務來幫助、支持並提攜他們,讓 這個世界的未來,能夠變得更美好。 國際扶輪運用扶少團 (Interact)、扶青團 (Rotaract)、扶輪青少年領袖獎 (RYLA)、青少年交換 (RYE) 等建構性的計畫方案,提供一個優質而安全的環境, 協助青少年增進身體健康、了解人的價值、給予教育的機會、以及加強他們自 我開發的能力,更讓他們了解扶輪的宗旨與濟世救人的宏大目標,並期盼他們 日後能成為扶輪社友,一棒接一棒的將扶輪志業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在此, 特別請各社在 9 月份在社內及社外,利用各種活動來宣揚扶輪”新世代服務” 的意義與成果。 本 3520 地區已在 8 月接待日本大阪 2660 地區及香港 3450 地區的扶少訪 問團, 非常成功的讓跨國的扶輪少年及其家長,有一次溫馨圓滿的交流、觀摩、學習 與體驗。而獎助青年學子的”生命橋樑清寒學生獎助計畫”與”等一個人咖啡” 合作的首映會也在 8 月 16 日舉行,展開對青年學子的關懷與獎助。 此外,地區重劃及 RYE 對外窗口之整合兩議案已於 8 月 25 日開出結果。地 區重劃案總投票數 125 票,其中 114 票為贊成票,9 票反對,2 票廢票。而 RYE 議案總投票數為 114 票,110 票贊成,3 票反對,1 票廢票。兩案皆獲得 絕大多數之贊成,在此感謝各社對此兩議案的關心及支持。爾後,地區將進行 後續之規劃,朝此兩議案所訴求之目標前進。 而有關 731 高雄氣爆受災戶的捐款活動, 原訂新台幣 500 萬元的目標,在大家的踴躍 捐款之下,已超越目標並突破千萬,充分展 現我 3520 地區救災不落人後的慈悲胸懷, 大家的慷慨解囊,必將為高雄受災戶,帶來 實質的幫助,協助他們渡過難關,並領會扶 輪人的溫暖與愛心,感謝各位社友的大愛與 支持。 最後 敬祝 闔家平安 社運昌隆

國際扶輪 3520 地區總監

Gary C.K. Huang President, Rotary International

4

5


地區總監文告

地區總監文告

My dear fellow Rotarians,

S

ummer has nearly come to the end as the autumn is coming near. Two months has passed since the fabulous year of 2014-15 started. It is nice to see many activities and services took place as they were planned whether they were carried out by district, sub-districts or clubs. Children are the masters of the future. Teenagers are the hope of tomorrow. Young people are the supporting pillars of our society. September is Rotary’s “New Generations Month”. For the young generations, Rotarians are responsible helping and supporting them and further leading this world to a better future. Rotary International has many constructive and meaningful programmes such as Internact, Rotaract, RYLA and RYE, offering a very good and safe environment to assist young people in enhancing health, understanding the value of humanity, providing educ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self-development in the hope that they could know the purposes and goals of Rotary and that they could, in the future, become Rotarians and then pass on the spirit of Rotary. So, I would like to request each club to promote the meaning of “Youth Service” of RI through each event. Our district has hosted interactors from D2660, Osaka, Japan, and from D3450, Hong Kong, and successfully given those interactors and their parents an experience in which they were communicating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Additionally, the movie premiere of “Café. Wating. Love”, which is incorporated in the “Life Of Bridge Service Project” also took place on the 16th of August. This also signals the start of our supports and cares to the young people who are educationally in need.

RYE one-stop window have also been decided on August 25th. With respect to redistricting, the total number of votes is 125. Of those 125 votes, there are 114 votes “YES” with 9 votes “NO” and 2 spoilt votes. Whereas the proposal regarding RYE received 110 votes “YES” with 9 votes “NO” and 2 spoilt votes, out of 114 votes. I would like to hereby thank all the clubs for your regards and supports to these two proposals. Given the positive results, our district will proceed on planning the next procedure and will try to achieve what the proposals plea for With regard to the fundraising for the 731 gas explosion in Kaohsiung, we originally set the goal of NT$ 5 millions. Because of your donation, the total amount raised has exceeded NT$ 11 millions. You generosity will bring practical help to those victims and help them to get over with this tragic disaster and furthermore let every one knows the warmth and love of Rotary. For this, I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s. Lastly, I wish you and your club as well as your family a prosperous and healthy future.

Rotary International District 3520 District Governor Audi Lin

The results of the two proposals regarding redistricting and

6

7


全球 ‧ 扶輪

澤恩被榮選為 2016-17 年度國際扶輪社長 Ryan Hyland 扶輪消息 2014 年 8 月 5 日《扶輪月刊》

美國田納西州查坦努哥 (Chattanooga) 扶輪社社員,同時也是國際根除小兒痲痹 等疾病計畫委員會主委的約翰 ‧ 澤恩 John F. Germ,已由社長提名委員會選出為 201617 年度國際扶輪社長。如果沒有挑戰候選 人,澤恩將於 10 月 1 日成為社長提名人。 澤恩說,為求扶輪強盛,社員必須以 「 熱 情 passion、 熱 忱 enthusiasm、 堅 持 perseverance、 以 及 最 重 要 的 -- 正 直 integrity」,來面對目前及未來的挑戰和 機會。 澤恩說:「我看見扶輪正以果敢創新的方式致力根除小兒痲痹、 處理社員與相同議題、強化扶輪社、與年輕人 -- 我們未來的生力 軍 -- 一起合作、與建立關鍵的策略夥伴,預期必會成功。201617 扶輪年度對國際扶輪及扶輪基金會的統一與強盛發展,都是 大好時機。」 澤恩說不應該有人還提問:「扶輪是什麼?」 澤恩說:「因為我們會提升扶輪的公共形象,成功且熱忱行銷 我們是誰、我們正在做哪些多麼驚人的好事、並且在地方及全球 已完成哪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服務。」 因為全球經濟展望難測,澤恩說扶輪必須使參加扶輪的費用 讓人負擔得起,並「努力使我們的每一塊錢都沒白花,且有效 益。」 澤恩在美國空軍服役 4 年後,於 1965 年進入坎貝爾聯合工 程顧問公司擔任工程師。他目前是該公司的董事長暨執行長。 他也在數個組織的理事會服務,包括公共教育基金會、橘林 殘障服務中心、及安全供血中心。他是查坦努哥州立科技社區大 學基金會的創辦人兼財務長,也是田納西州青商會會長。

他曾在 1970 年被表揚為田納西州年度風雲青年、年度工程 師,並於 1992 年被表揚為年度模範募款義工。 澤恩自 1976 年加入扶輪成為扶輪社員迄今,曾擔任國際扶輪 副社長、理事、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及副主委、扶輪 2 億美元挑 戰委員會主委、及國際扶輪社長伴侍。他曾獲頒國際扶輪的超我 服務獎及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及特優服務獎。他與夫人茱蒂 Judy 都是阿奇 ‧ 柯蘭夫會會員。 澤恩說:「扶輪將會在我們傳統與價值觀引導下,以努力創 新來適應快速變遷的世界。積極擁抱新科技、社群媒體、及嶄新 機會,個人與企業都會明白扶輪努力促進良好公民及公共形象, 並可提升他們的信譽。」 本屆社長提名委員會委員為美國俄亥俄州紐沃克扶輪社的 T.D. Griley(主委);巴西聖保羅省歐薩斯科扶輪社的 José Antonio F. Antiório;英格蘭朵賽特郡波特蘭島與皇家莊園扶輪社的 Keith Barnard-Jones;美國加州科曼扶輪社的 Kenneth R. Boyd;美 國紐澤西州磚鎮扶輪社的 Michael Colasurdo Sr.;印度哈瑞亞 納省安巴拉扶輪社的 Yash Pal Das;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扶輪社 的 John Eberhard;挪威皆斯罕扶輪社的 Barry Matheson;印 度西班加爾省加爾各答 - 馬哈那嘎扶輪社的 Shekhar Mehta;義 大利米蘭網扶輪社的 Carlo Monticelli;烏干達坎帕拉扶輪社的 Samuel Owori;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扶輪社的小澤一彥;德國 比克堡扶輪社的 Ekkehart Pandel;韓國全羅南道順天扶輪社的 朴俊穎;美國佛羅里達州拿坡理扶輪社的 John C. Smarge;澳 洲新南威爾斯省派斯陶扶輪社的 Barry E. Thompson;及美國明 尼蘇打省伊登大草原午間扶輪社的 Thomas M. Thorfinnson。

8

9


策略 ‧ 扶輪

跟未來的世界領袖連結

國際扶輪新世代交換 ---NGSE 地區新世代服務交換主委 南海社 朱自忠 PP JC

新東社 吳哲生 PP Hermes

國際扶輪 3520 地區新世代服務交換 New Generation Service Exchange ( NGSE)

更具包容性的人類家庭 為貫徹國際扶輪第五項服務「青少年服務」,我們提供各種資源、交換計畫與機會,讓青少 年 --- 未來的世界領袖增廣國際見聞 , 擴充視野 , 彼此認識,交流,連結,希望在這些活動 中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人類家庭(human family) ,逐步體會存異求同的「天下一家」 (we are one family) 。 「接觸假設」 幾乎所有交換計畫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讓年輕人接觸不同文化來促進國際的了解與 和平。當你認識一個人,就比較不會去恨他。科學家們稱之為「接觸假設」(contact hypothesis), 不 論 是 1920 年 代 從 歐 洲 發 起, 每 年 送 出 8,000 個 學 生 到 80 個 國 家 的 Rotary Youth Exchange,或是 Seeds of Peace 及 Kennedy-Lugar Youth Exchange and Study Program。 從痛苦與血腥中突破 當 Rotary Youth Exchange 開始之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痛苦與血腥的記憶仍然鮮明。那 是增進不同國家與文化彼此聯結的大型運動的一部份。911 以後的 Kennedy-Lugar Youth Exchange and Study Program 也是如此,希望透過彼此認識,交流,連結,能夠促進不同 國家與文化的年輕人相互理解,避免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痛苦與血腥 。 狹隘利他主義 聖塔菲研究院(Santa Fe Institute)曾對阿根廷螞蟻(Argentine ant)作過研究,發現它 們對「群內」(in-group)的螞蟻十分友善,但是對於非我族類的螞蟻卻極端敵視,科學家 們稱之為「狹隘利他主義」(parochial altruism)。 人類與螞蟻最大的不同 幸運的是:人類與螞蟻最大的不同是:當我們跨越群體的界線,我們可以看到這界線是多麼 地細 ---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定義,來變更群體的範圍。所以先賢們「天下 一家,中國一人」的理想,在科學上也有一定的基礎。 青少年服務各項交換計畫立基於此,希望能促進國際的了解與和平。

一 , 宗旨 為貫徹國際扶輪第五項服務 ”青少年服務” 以國際扶輪社現有的資源提供新世代的青年 男女人道或職業訓練與實習的服務使其增廣國際見聞 , 擴充視野 , 認識扶輪 , 進而成為扶輪社 之永久社員 , 繼續為社會服務。 二 , 緣起 •New Generations Exchange( NGE) 成立於 1997 年是一種屬於青少年交換 ( YEP or RYE) 委員會項下之 18-25 歲的短期交換 , 曾經一度被建議用 Young Adult Exchange 來稱 呼。 國際扶輪立法會議在 2010 年通過並核准第五項服務 : 新世代。 隨後理事會於 2012 年決議 , 自 2013 年 7 月 01 日開始 RYE 的 New Generation Exchange (NGE) 脫離 RYE 另成立提供人道或職業訓練與實習的服務的委員會。 而此改變後的交換計劃稱之為 New Generation Service Exchange ( NGSE) 如果商標權無 慮的話 . 並由青少年服務委員會 Youth Service (New Generations Service) Committees 監 督。 •此交換計劃不再屬於地區青少年交換 ( RYE) 委員會也不必有 RI 認證的需要。 •** 此新型態的交換計劃雖經 RI 董事會通過自 1 July 2013 開始 但是對於已在 RYE 委員 會進行中的活動得延至 30 June 2014** 三 組織 1. 委員會 : 由數位扶輪社社友組成委員會 , 並設主委一人 , 副主委一至兩人 , 主委由總監聘任 , 副主委及委員由主委推薦總監聘任或由總監直接聘任。 2. 任期 : 一年 , 連聘得連任。 3. 可指派委員擔任國外聯絡人 , 協助主委尋找國外合作夥伴。 四 種類 個人 Individual。 團體 Vocational tour (group) 4-6 人為一個隊 (Team)。 服務計劃團隊 Service Project Team。

五 工作方針

10

11


1. 參加的年齡層 : 18-30 歲。 2. 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或在職青年 , 針對未來的職業或目前的工作到國外體驗工作環 境。 3. 扶輪社贊助並提供工作實習地點 ( 公司或組織 ) 及接待 ( 包含當地的交通 , 住宿及 舉辦活動 )。 4. 交換的時間與期間雙方議定 , 可先來後往或同時來往。 5. 活動的規劃要由接待地區為之 , 主要的架構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支持一個或數個扶輪基 金的六大焦點領域的職業服務 ( 如專業的發展以及領導統御的訓練 ) 或是當地與青少年有關 的活動 , 必須要有密切的人道主義服務或是與職業服務相關內容組合的計畫與活動 ( 如參加 當地的服務計畫 , 工作實習或職業訓練 ) 。 6. 合格的參與者必須要有當地扶輪社及地區的推薦 , 以及地區青少年服務主委及總監的贊 助。 7. 所須經費必須自籌如 RYE 一樣。國際扶輪以及扶輪基金無經費來源。 8. 期間 : 數週至最多六個月。交換的時間與期間雙方議定。 9. 可對等交換或單向交換也可先來後往或同時間來往。 10. 個人交換 (individual) •Focused on an individual’s profession or area of study 針對個人的職業或學習的領 域 , 是一種無薪給的工作實習或學徒的工作 Unpaid internship/apprenticeship。 •Organize placement at corporation or organization for up to 6 months 安排在公 司企業或合法的組織 , 時間最長六個月。 •Home hosting is suitable 住宿在接待家庭為宜。 •Involve intern in local Rotaract/ROTEX activities 參與扶青團 /Rotex 活動一起來學習。 11. 團體交換 : Vocational tour (group) •Group performing multiple activities surrounding a certain profession (law, tech, etc.) 可執行在一定的職業上做多方面的活動如法律 , 科技等等。 •Group can stay in both host family homes and hotels/hostels 可住宿在接待家庭或 是旅館 / 青年旅館。 •Ensure time for fellowship and Rotary events 確定要有時間聯誼及參與扶輪社的活動。 •與 GSE ( GROUP STUDY EXCHANGE ) 類似。 12. 服務計劃團隊 ( 團體或個人 ) Service project teams (group or individual) •Group of young adults interested in particular area of focus (water, education, etc.) 對於特定的六大交焦點領域有興趣者如水資源與衛生 , 提升教育與視字率等等。 •Organize participation in Rotary service project abroad 安排參與扶輪社的海外服務 計劃。

12

•Give participants leadership opportunities! 給於參與者領導統御的機會。 •Ideal for Rotaractors and ROTEX 最好與扶青團 /Rotex 互動。 六 招募 每年應定期舉辦招募團員的工作 , 對像可鎖定在各扶輪社 , 大專院校 , 社會在職青年 , 年齡在 18-30 歲的男女青年或由扶青團及 Rotex 中甄選。 七 講習 合格的團員在出發前應給於適當的講習 , 說明團員在交換期間的權利與義務以及應注意事項 如性騷擾侵害等的預防與防治。 八 接待 接待地區或扶輪社必須負起上述第五條中的接待的責任。 九 其他 1. 與地區青少年服務主委一起工作 , 經總監 / 總監當選人的允許由社區服務主委 / 職業服 務主委處認識並參與服務計劃。 2. 由目前的交換合作夥伴 , 國際服務夥伴以及前 GSE 夥伴來推廣 NGSE。 3. 地區最好要與國外的合作夥伴 , 對於交換有關的 , 如統籌安排 , 參加人員的挑選 , 講習 , 還有經費的來源和活動的安排 , 單向或是雙向交換等內容訂立一個協議書。 4. 應當要鼓勵現有的扶青團員和前扶少 / 扶青團員 , RYLA 的參與者以及前交換學生來申 請 NGSE。 5. 參與者應當要表現出強烈對服務的承諾以及扶 輪的理念。 6. 地區應該要有一個審查的程序來確認接待安排 的適當與否。

資料來源 Resources •Letter bulletin from RI NGSE •Presentation (New Generation Ser vice Exchange) by Kate Hoeppel RI Senior Supervisor.

13


德國 NGSE 國際交流傳真 NGSE Outbound 團員 淡水社 黃瑀晴 Sunny

回想第一次開會時,就有種要出國的感覺,見到其他 GroupNGE 的成員, 更是滿心期待的討論我們的行程,沒想到才第一次見面的七個人,就決定在去 德國前,先一同前往法國自助旅行,真得很特別,幾乎要忘了德國的事,帶著 這份期待的心,開了三次的會,終於終於,出發的這一天到來了,在機場和父 母到別後,展開了我們的旅程,前一個禮拜我們照著之前所安排的行程,在法 國自由行了七天,我們搭乘火車前往柏林,就這樣開始了三個禮拜的企業參訪, 每天他們都有為我們安排不同的企業進行參訪,像是醫院、能源公司、水利公 司、垃圾場和銀行等等,我們的第一個參訪,就讓我永生難忘,我們參觀了一 間醫院,並進了手術室,我們穿上與醫生相 同的手術服,在一旁觀看開刀的過程,這是 ㄧ個很特別的經驗,其實醫生說要讓我們進 去時,真得有些害怕,因為我超級怕血,根 本是半瞇著眼看,但看到第二個手術時,我 似乎變得比較不害怕的,這個經驗我想是很 難再有的,有一天我們參觀一間很大的會計 公司 KPMG,這是跟我所讀的科系比較有相 關的企業,所以這天的參訪我特別的認真, 他們很詳細的介紹公司的所有運作,而我們 在德國的每個假日會有家庭日,我們男生住一個家庭,女生住一個,接待我們 的 home 爸,假日帶我們前往一個湖邊,所有的人都全裸只有我們穿衣服, 真得很害羞,但我想在他們眼裡我們才是怪咖,我們穿著泳衣到湖裡玩水,跟 他們一樣在湖邊曬日光浴。對我來說,這趟旅程最大的難題是講英文,因為在 台灣很少有機會用英文對話,從一開始都不太敢說,到漸漸的可以有簡單的對 話,我還記的第一個禮拜我在聽企業介紹時,常常有聽沒懂,到第三週時,我 的聽力進步不少,大多聽得懂了,但我萬萬沒想到更大的挑戰是在後頭,老實 說在德國期間,因為是團體行動,與組員 大多以中文溝通,只有對德國人才會說英 文,說英文的時間比較少,GroupNGE 有 一點很特別的是回國後換我們接待他們的 GroupNGE,當他們到台灣時我們開始安 排輪流接待他們,每天都帶他們到不同的地 方遊玩,當然也有企業參訪,他們有八位成 員,我們一個人負責一個,平時他們一起活 動,假日我們就各自帶回家,而我說得更大 的跳戰就從我到機場接機的那一刻開始了,

14

我需要與他們一對一對話,並為他們解決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都需 要英文對話,接待他們的這三個禮拜真的蠻累的,但過程中我也學習到很多, 也參予了許多,跟著他們遊 山玩水,國際交流,從和他們的談論中了解他們的 文化,我們年紀差不多,但許多想法 大不相同,我想這是因為文化上的差 異。 我 很 開 心 2013 年 的 暑 假 參 予 了 GroupNGE,這對我有相當大的意義, 到外頭看看可了解不同的世界,看的 更遠,想法和思路也會更清晰。

地區重劃及 RYE 對外窗口之整合兩議案 國際 3520 地區於 2014 年 8 月 25 日 ( 星期一 ) 下午 2:00 假地區辦事處進行 兩案通信投票開票作業, 提案及開票結果如下: 「本地區重劃案」 同意 114 票 不同意 9 票 廢票 2 票 10 社未投票。 「本地區加入台灣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委員會案」 同意 110 票 不同意 3 票 廢票 1 票 21 社未投票。 兩案皆獲得絕大多數之贊成,在此感謝各社對此兩議案的關心及支持。爾後, 地區將進行後續之規劃,朝此兩議案所訴求之目標前進。

15


服務 ‧ 扶輪

扶輪電影『等一個人咖啡』特映會 地區服務計畫主委 瑞安社 馬靜如 CP Sara

2014/08/16 扶輪電影『等一個人咖啡』特映會活動感言 參與扶輪將近十六年,今年 2014-15 年度受總監 Audi 委以地區服務主委之重 任,是我覺得最具挑戰的任務 ! 既希望舉辦 的地區服務能夠對內感動社友、對外發揮 公共形象效益;又希望不增加各社負擔。 在此前提下,籌劃了一個地區服務計畫『生 命橋梁清寒學生獎助計畫』。這個計畫也 感動了九把刀改編電影 -『等一個人咖啡』 製片公司崔震東總裁,無條件捐贈台灣票 房盈餘 1% 捐贈此計畫,作為台灣清寒學 生獎學金。 為了回饋崔總裁的捐助 , 地區服務委員會乃籌備 8/16 扶輪特映會。從一 開始選擇松菸誠品戲院三廳全包,報名截止日期屆至前即已供不應求 ! 嗣後加 上第 14 分區新民生戲院的兩場包場,仍不能容納踴躍的報名人數,因此決定 在樂聲戲院大廳及豪華戲院三廳全包。最後,達到一日特映會共 2000 人次的 盛況! 進戲院前,幻想著是否有如天階夜色涼如水,看牽牛織女星如此羅曼蒂 克的意境,又或者是在等待一個人而終究悵然失落的淒美。沒想到情節可稱是 『創意之上的創意』,讓所有老老少少的扶輪社友、扶青團員、及親朋好友, 又哭又笑、笑中帶淚。 許多社友觀賞後還熱烈分享、討論,我瑞安社的社友 Timothy 孫當天生 日,卻把自己購買的票捐給瑞安社所助養的孤兒院孩子們,並等孩子們看完電 影後,與社友們帶領孩子一起做分享討論,是扶輪人無私奉獻的另一典範 ! 何其有幸,能和扶輪社友們共同輕鬆 地欣賞一部電影,也輕鬆地結合了文 創與公益!經由這一場扶輪電影特映 會 , 希望大家可以記得 : 那一年 ~ 我 們一起看電影 ! 此外,更希望大家能 夠記得,參與這場電影也支持了地區 本年度的服務計劃 : 『生命橋樑清寒 學生贊助計劃』。

16

誠然,需要幫助的人實在太多,而我們的能力畢竟有限。台灣已有超過 六十三萬九千人的清寒人,在貧窮的巨浪中,仍有這些逆流向上的清寒學生們, 我們除了贊助他們獎學金外,更準備了學習課程,也要求贊助社為受獎學生指 定社友作為『生命導師』,帶領參與扶輪聯誼及服務。 以持續、專注的親力親為,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夢 : 讓扶輪能夠幫助全台灣 貧窮的學生們,搭建一座生命的橋樑 ! PS: 由於希望各社社友一起參加特映會同樂,並能安排電影卡司謝幕,特別找 了大廳院,以爭取男女主角跑場場次。但就位置上的配置,考量到報名先後順 序、如何讓每個社的社友都可以坐在同一區塊、以及各社所訂購的畸零票數也 可以湊在一起……等等,座位安排上很難讓大家都滿意,尤其對於因抽籤而座 位落在前幾排的社友,在此再次致上歉意。

17


《熱血扶輪 - 送愛到部落》--- 台北圓山扶輪社 圓山社 王祥冠 Rtn. ENT

司馬庫斯部落 年度義診活動

緣起 司馬庫斯為偏遠山區部落,離竹東市區雖距離六十公里,但山區路崎嶇難行, 行車需耗時三小時,且公車班次極少,當地部落居民,光是小病就得花一天時 間往返,更何況是危及性命的急重症,急需救命的緊急時刻,就醫卻是天遙路 遠,加上部落老弱婦儒居多,貧病交加,迫切需要外界伸出援手、愛心,挹注 醫療資源。 台北圓山扶輪社人類發展委員會主委王祥冠醫師得知此狀況,積極與部落總 幹事優繞 ‧ 依將 聯絡,瞭解部落醫療困境後,在江清標社長大力支持下,結合 扶輪社與多位熱心醫師的力量,籌措經費,經過幾個月的規劃,終於順利展開 為期一年之義診活動。 義診首發團 整裝備藥挺進部落 8 月 16 日,為期兩天的扶輪社義診首 發團,一行十多人,起個大清早,備妥了 好幾箱藥物,腸胃藥、感冒藥、止痛藥等, 希望能深入部落,幫助貧病交加的村民、 和身體臨時不適的遊客,提供最溫暖即時 的幫助,緩解症狀。 「就算只有一個病人,也應該救!」義 診活動發起人王祥冠主委、也是國泰醫院主治醫師,他和熱情的扶輪社友們, 不顧路途顛簸,歷經四個小時車程,終於來到司馬庫斯部落。 醫療荒地 扶輪社伸援手 走進司馬庫斯小小的醫療站裡,設備欠缺,藥物也不齊全,但當司馬庫斯部 落的村民生病時,卻只能仰賴設備站裡的簡 陋醫材,如果遇上大病得下山看醫生,看病 一次往返就得花上六到八小時。

發現,妹妹罹患急性咽喉炎及支氣管炎,再不趕緊治療,恐怕就變成肺炎了, 還好有義診醫師正巧進駐,馬上開給口服藥物,還叮嚀媽媽要如何照顧妹妹, 她才稍微安心。 讓義診團社友們感動的是,隔天社友們前往衞生室途中,看到媽媽帶著妹妹 坐在部落廣場上曬太陽做日光浴,趨前問候,小妹妹的燒退了,精神也好多了, 露出可愛的笑容。 遊客腹劇痛 治療後開心扮婚攝 另一位遊客,也讓社友們印象深刻,一位在雪霸國家公園任職的 40 歲男員 工,和太太及爸媽到司馬庫斯三日遊,主要任務除了陪家人遊玩,第二天下午 還要幫朋友拍攝教堂婚禮,沒想到第一天下午抵達後,就開始右上腹劇痛,還 好遇到扶輪社義診,服藥後晚上症狀就明顯改善,參加晚會活動已經能活蹦亂 跳。 兩日義診行 年度扶輪情 雖然這是圓山扶輪社首度前進司馬庫斯舉行義診,但兩天的活動中,兩個診 次就幫助了十多位的病患和遊客,成功達成當初想為在地住民,及遊客緊急醫 療照護的義診目的,義舉也引發多家媒體關注採訪,相信接下來的一年當中, 義診能夠救助更多村民遊客。 社友們感謝司馬庫斯部落頭目及長老,對於這次義診活動的大力支持,使得 義診首發團能順利完全任務,也感謝部落住民熱情的招待。 不同於其它的義診蜻蜓點水,扶輪社年度義診,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吸引社 會有更多善心社團企業投入,為偏鄕醫療提供持續完善服務。 「後記:首發團由 Bill 社長率領,ENT 帶團,包括團員:社長夫人金燕、PP David、PP Constant、PP House 夫婦、S Alex 夫婦、Aquei 夫婦、Patrick、 湯達仁先生、護士王九華、 ENT 女兒王雲嘉等共 15 位」

小女童高燒 藥到復元曬太陽 義診開診了,有一位原住民媽媽,心急的 抱著一歲大左右的小妹妹匆忙進來,媽媽說,妹妹從前一晚開始發燒、嚴重咳 嗽,早上還發燒到 40 度 C 左右,小小的身軀虛弱無力,讓媽媽好心疼,診斷

18

19


聯合社區服務:愛心捐血活動 ---13 分區

自立少年生命成長營 --- 台北市華安扶輪社

首都社 張政傑 Michael

華安社 詹文凱 P Karl

7/26 活動當天,那一天是一個晴空萬 里的好天氣!預祝了今天的活動即將順利成 功!以前來到華納威秀影,不是電影欣賞, 就是跟朋友相約吃大餐來犒賞自己,而今天 有一個更為讓人驕傲的活動:國際扶輪社 3520 地區第 13 分區的捐血活動! 今年度十三分區聯合社會服務-愛心捐 血的大型社會服務,這一次的聯合社會服務 由台北中山扶輪社、台北首都扶輪社、台北 陽光扶輪社、台北仰德扶輪社台北中原扶輪社、台北芝山扶輪社、台北新都扶 輪社、台北中聯扶輪社、台北欣陽扶輪社,共九個社聯合舉辦,比起去年又多 了 2 個社:中聯社跟欣陽社。感謝各社友、社友寶 ( 尊 ) 眷、各社扶青團熱情 的參與,讓整個活動圓滿成功。 今年在首都社長 Jim 跟秘書長 Lawyer 的帶領下,申請了 2 台捐血車定點 在松壽路 1-3 號同時也搭了 4 個帳棚供大家遮陽等候跟休息 , 原本預估最大捐 血量為 1 車 170 袋,合計 340 袋,實際達成捐血袋數為 348 袋!相當成功! 事前的宣傳,讓活動還未開始、捐血車尚未抵達,現場已有冗長的排隊人 潮,再加上當天社友沿街在最熱鬧的華納威秀影城,利用大聲公廣播力邀看電 影的群眾加入捐血活動,我們的口號是愛心捐血送華納電影票。 為了爭取更多的捐血人,由扶青團在最熱鬧的街頭,沿街發送 DM,鼓勵 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的慈善做公益的行列。當然也有許多的社友、寶眷跟扶 青團的年輕人,一起捲起袖子捐出熱血。令人的印象深刻的是,部分資深社友 拿了號碼牌耐心的等候捐出熱血;還有,當天現場有另外一對情侶檔壯碩的男 友為了要請女友看電影也捐出 500cc 的熱血。扶輪社對每位捐血的人都送出華 納威秀電影票,如果捐 250cc 我們送一張,捐 500cc 我們送你兩張電影票, 不讓你的鮮血跟汗水白流 ( 當天的太陽還蠻大的 )。 這一次的活動在各社熱情的參與、同心合力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 血捐血,總算不辱使命圓滿成功,同時也要感謝 PP Milk 贊助的 5 箱光泉瓶裝 礦泉水,讓現場人員可以及時補充水分。 前一陣子,澎湖空難、高雄氣爆…等事件,引爆社會對捐血活動的重視,很 感動扶輪社的社會服務活動總是走在社會服務的前面,而捐血一袋救人命的口 號,也不再是那麼的遙遠了。

台北市華安扶輪社於 2014 年 8 月 16 日及 17 日在林口體育大學舉辦了「自 立 少年生命成長營」活動,共有 42 位自立少年參加。經過二天一夜的營隊 生活,活動於 8 月 17 日下午五點圓滿結束。 「自立少年生命成長營」是華安社一年一度的重大活動,今年是第四屆。這 個活動是和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合作辦理,服務對象是臺灣 各育幼院中已經或即將屆齡離院,年齡約在 16、17 歲的少年,讓他們在離院 之前,可以獲得在生活上、人際關係上、工作上及心理上的協助,以面對未來 獨立的生活。 今年度營隊的主題是「相信有愛,就有奇蹟」,藉由關懷、互助、建立自信 等方式,讓參加的少年感受到社會中的關愛,勇敢地走出人生的下一步。活動 從 8 月 16 日上午 8 點 30 分在桃園火車站集合開始,由二輛遊覽車將少年和 隨同的社工人員帶到體育大學營區。一進到營區後,立即進行一整天的「體驗 教育」。由體育大學體驗教育專業團隊帶領下,分成五組,進行不同的項目操 作。內容包括攀爬繩網、攀岩、高台跳鞦韆,高空獨木橋、高空鋼索等,均在 離地 10 公尺以上的高空中進行。讓每位少年嘗試,為自己設定目標,突破目標, 以體會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在每位少年操作時,其他同組隊員須協助他, 並確保他的安全。這也可以讓少年體認到互助、互信的團隊精神,和增強時時 助人的觀念和信心。操作完成後,雖然身體十分疲累,但士氣却非常高昂。 晚餐後,進行始業式和晚會。總監 DG Audi 親自到場致詞,給全體成員莫 大的鼓勵。晚會由知名的廣播主持人吳建恆主持,帶領彩虹天堂的教會團隊, 除了帶來了歌曲的歡唱,也由其中成員舞熊和名造形設計師陳其偉分享他們成 長的故事。由於成長背景與少年們相似,特別能引起少年們的認同和學習。 第二天為室內課程,由華安社社友就個人專業和生活經驗提供少年們工作、 金錢管理和人際溝通上的知識。華安社社友的賣力演出,和少年間的熱烈互動, 相信可以使少年們有深刻的印象和收獲。另外,邀請到體大學生詹上逸,講述 他為了替孟加拉貧窮孩童募款買鞋而赤腳步行環台的故事,以及桃園少年之家 大改樂團的生活分享,小巨人何美意老師講述一個天生肢障者的人生態度。都 在少年的心中造成莫大的激勵,建立 自信和目標。 本次營隊由華安社主辦,從場地挑 選、課程規劃、後勤補給、醫療保健 到參與小組活動和輔導等,均由社友 自行辦理,總計動員社友、寶尊眷、 扶青團等共約 50 人,可謂全員參與。 此亦充分表現了「親手服務」的扶輪 宗旨。藉由此次營隊,所有社友不僅 凝聚力量更強,心靈也有豐富的成長 和收穫,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社會服 務活動。

20

21


扶輪日活動的心得分享 - 台北新都扶輪社 新都社 廖耀鴻 P Yokon

八月十七日,籌辦二個月的時間的 3520 地 區 13 分區聯合扶輪日社區服務終於如期開始 了。新都扶輪社是創社兩年的新社,為了主辦這 一次的活動,全體上下總動員,13 分區目前有 9 個社,扶輪日是分區共同的社會服務,由分區 助理總監 AG Lee 指定新都社來帶頭籌辦。 活動當天真是幸福的日子,太陽高照、風和 日麗,早上九點不到,各社都已進場布置完畢, 總共有 60 個攤位,舉辦扶輪日活動的地點就在 圓山捷運一號出口-花博公園入口廣場處。 扶輪日活動主要是藉由大型的社區服務營造歡樂的氣氛,達到社友寶尊眷 的聯誼、增進公共關係、宣揚扶輪的服務內容,使社區民眾加深對扶輪的認識, 進而支持扶輪、加入扶輪。 綜觀當天 13 分區各社的展出內容,均符合上述扶輪日活動的要求,例如: 中山社舉辦口腔癌及直腸癌的篩檢;首都社舉辦慈善義賣,把社友募來的二手 貨新的各項用品義賣;陽光社舉辦眼科疾病檢查及衛教活動;仰德社舉辦扶輪 知識有獎徵答,由扶青團表演扶輪發展歷史後再來徵答,與群眾互動十分熱絡; 中原、新都、芝山、中聯、欣陽各社無不全體總動員,現場歡樂氣氛達到頂點。 特別視總監 DG Audi 到場參與致詞把現場帶到另一個高潮,大家都卯足了勁, 透過中央舞台的熱力放送,各社的表演活動輪番的上陣,十里外的過路群眾都 聽到了,高大的熱氣球拱門標誌國際扶輪 3520 地區 13 分區聯合扶輪日社區 服務活動,達到增進公共關係宣揚扶輪的最大效果! 此次籌辦扶輪日活動,得到 3520 地區 13 分區各社的鼎力協助,才能使 活動圓滿成功,在此特別給各聯合主辦社的社長、社友致上萬分的感謝!如果 下一回要舉辦類似這樣的活動,我們總結這一次扶輪日活動舉辦的心得,供給 大家參考如下: 1. 關於經費的掌握:大型扶輪日活動不可預見的費用很多,例如電力供應、 水源、攤位搭設、帳篷、中央主席台、舞台布置等等,這些有可能會超出原有 的預算,建議至少抓 15% 預備金應用。 2. 關於場地的選擇:都會區很多公共場地,事實上都長年被承包,實在不 容易找到交通便捷又有人潮的活動場地,所以能早預定要盡早。 3. 關於新聞發布:扶輪日活動前的新聞發布以及各社的信息發布有助於當 天來參加活動的熱絡,因此應指定信息主委負責,有計劃有系統不只一次的發 布消息。 4. 關於展出攤位應有統籌:扶輪日當天為了營造歡樂的氣氛,所以展出的 攤位必須多元才不至於枯燥乏味;另外,來參展的外部商家所要經營的內容也

22

要統籌規範,有些內容不宜在扶輪日活動的都要加以剔除。此外,對參加商家 的收費標準必須區分,好的位置不妨訂高價格,以便彌補租不出去的攤位。 5. 關於營造歡樂氣氛方面:扶輪日是歡樂的派對,吃的、玩的、喝的都要有, 所以表演團體的安排,特別是會場 DJ 音效的控制必須十分老練,務使整個活 動的表演熱潮不斷、歡樂滿堂!尤其是主持人必須能串場將活動帶往高潮! 新都扶輪社的秘書長 Roger 與公共關係主委 Jessica 就是這方面的高手,表現 可圈可點! 6. 關於攤位使用遊園券:遊園卷是強制參加扶輪日活動來賓社友一定要消 費的方法,也是確定攤位經營者一定會有營收的保障,必須在社友註冊聯誼時 馬上發給,鼓勵消費並約定使用終止時間以方便結算。入園的動線安排要流暢, 以方便路過的行人可以很方便的參加活動、增進活動的人流量。 以上簡短提報此次籌辦扶輪日活動的心得,還望各位先進不吝指教,謝謝!

23


生生 ‧ 扶輪

2014-15 3520 地區扶輪基金研習會

8 月份 3520 地區眷屬聯誼會

新東社 吳哲生 PP Hermes

2014 年 8 月 9 日,國際 3520 地區扶輪基 金研討會(DRFS) 在 主 委 CP May 及 團 隊 成 員 精 心 策 劃 下, 臺北市議會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國際扶輪 基 金 會 保 管 委 員 PDG Jackson、 總 監 DG Audi 及多位前總監連袂出席分享,成果十分豐碩。 研討會恰在高雄氣爆事件之後,總監 DG Audi 特別提出呼籲,並帶頭捐獻 10 萬元, 為受災朋友盡一分心力。在 DG Audi 以 身作則的號召下,原訂新台幣 500 萬元的 目標,在大家的踴躍捐款之下,已超越目 標並突破千萬,充分展現我 3520 地區救 災不落人後的慈悲胸懷,DG Audi 特別感謝大家的慷慨解囊, 必將為高雄受災戶,帶來實質的幫助,協助他們渡過難關。 研 討 會 並 請 仰 德 社 Jasper 社 友 分 享「 埔 里 基督教醫院醫療巡迴車」 的 服 務 計 畫, 提 供 許 多 經 驗, 也 獲 得 熱 烈 的 迴 響。

24

龍門社 Appraiser 夫人黃美蘭女士

2014 年 8 月份地區眷屬聯誼會活動紀要 在熾熱的夏日裡,各社寶尊眷 陸續來到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參加 八月份的眷屬聯誼活動。乍見會場 排滿各項例會特刊、旗幟、花束… 等。哇!真是令人眼睛放亮,好一 場隆重盛大的眷屬聯誼例會啊! 隨即耳邊傳來青春舞動音樂節 奏,頓時快樂洋溢整個會場中。第 七分區助理總監 PP Nina 許念椿小 姐領導寶尊眷們“練武功”,就在 唱跳歡樂氛圍下,揭開本次例會的 序幕! 餐後,議程正式開始,首先由司儀 劍潭社 P Gear 夫人許靜惠女士 介紹我們 眷屬聯誼會會長—總監夫人賴芳珠女士,為今天的月例會鳴鐘開會。東方社 PP Steve 夫人曾琇君依序介紹主桌重要貴賓後,會長歡迎大家踴躍參加本次例 會,旋以肅穆心情述說七月高雄發生的氣爆災難事件,造成重大傷亡,帶領全 場人員默哀一分鐘,祈求罹難者得以安息及傷者早日康復;同時呼籲扶輪社員 能慷慨解囊熱烈參與募款活動,發揚扶輪關懷社會之精神。接著會長又讚揚第 11 分區社員及寶尊眷,在台南大內區舉辦肝炎(癌)篩檢醫療服務活動,對於 扶輪人捲袖熱心、無私地奉獻的精神,全場又揚起了熱烈的掌聲! 緊接著是總監 Audi 林谷同先生致詞,他感謝大家熱心參與本次例會,寶尊 眷月例會是很好的聯誼平台,大家踴躍出席是對協辦活動的寶眷執委們最好地 回饋及鼓勵。尤其是每月安排知名 度高的強棒主講人,希望聯誼會成 為聯誼、增長知識及相互交換意見 的一個平台機制,讓 2014-15 年 度扶輪每個人都如一根蠟燭一樣能 發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照亮 全世界! 接著慶生活動由南山社P William 夫人洪虹麗女士及社友寶 眷 Amanda 女士共同主持,由於 該社部分社員是日本籍,所以她們

25


準備周詳且用心介紹日本人的慶生活動及八月重要節慶習俗,並蒐集中國及日 本的各種吉祥話及成語,真誠祝賀八月的壽星們;總監、會長和壽星一起切生 日蛋糕並接受大家的祝福。 接下來,由眷屬聯誼會主委 DS Casio 夫人美蕙女士報告地區七、八月活動, 及報告例會財務收支、以及各項才藝小班,鼓勵大家踴躍報名參加。另又說明 當日未用完的餐點,將捐贈台北市歐伊寇斯社區關懷協會,供輔導班弱勢兒童 加菜,當日活動贈送壽星蛋糕係訂購自喜憨兒庇護工廠,慶生之外,扶輪愛心 也能光亮小天使。 緊接著由 9 月份例會召集人—黃玉嬌女士、黃麗琴女士、吳桂英女士,預告 9 月份例會,時間定於 9 月 19 日,將邀請陳月卿女士為我們的主講人,她是 知名抗癌及養生專家,將分享她多年的養生經驗,也期待大家能參與此次精彩 的演講。 引頸盼望的時刻終於來臨!由南門社 P Roger 夫人莊惠娟女士介紹今天的主 講人—劉大偉(Davy)先生。劉大偉先生 他在動畫界的資歷令人刮目相看, 曾受聘於迪士尼動畫製片廠,參與多部知名動畫電影製作,之後陸續受聘於華 納兄弟及工業光魔特效公司,後來製作插畫,獲得全美最獨特插畫獎;2004 年起自行創業,埋首於繪本創作,2013 年完成自傳「別把鑽石當玻璃珠」, 也就是今天的講題。隨即,在熱烈的掌聲中,發光螢火蟲—劉大偉(Davy)先 生翩然上台! 主講人 Davy 先生,讚許現場扶輪寶眷媽媽們,能到場分享他的演講,因 為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一句話就能改變孩子成為「玻璃珠」 或「鑽石」,也希望這場講題能幫助更多人成為台灣之光! 他出生自一個充滿神蹟的 台中基督家庭,一生的傳奇 打從娘胎時就開始了。他尚 在母親肚子裡時心臟完全停 止跳動七天,當醫生決定剖 腹生產時,又奇蹟似地恢復 了心跳;父親經營「蘋果麵 包」公司,家境算是優渥。 但他從小對文字及鋼琴沒興 趣,成績總是放牛班的倒數 第二,既不是會讀書的蜜蜂, 也不是會彈琴的蟋蟀,但最

喜歡在一張空白紙上天馬行空的作畫。 母親遂於 13 歲時送他到美國佛州的黑人中學就學,他因語言及文化差異, 經常遭受欺侮、嘲笑及戲弄,他變得自卑又挫折。直到第一次上美術課時,遇 到他一生最重要的貴人—凱斯老師(Poppy Kincaid)。她總是肯定 Davy 的 繪畫才華及特別創意,經常對他說:「You can do it !」這句話,鼓勵他勇敢 而大膽創意繪畫。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畫了一張「東方的巨龍」,那幅作品 獲選為 1983 年全美中學繪畫競賽前 20 名,還獲總統寫信肯定;由於這位美 術老師肯定 Davy,這顆來自台灣的「玻璃珠」,逐漸被琢磨綻放出光芒!反 觀自己在台灣的 13 年裡,從未得到父母或老師一點點的欣賞及肯定,可見一 句好話,有著多麼神奇的力量! 他在 1990 年甄選進入迪士尼動畫公司,參與「獅子王」電影動畫的製作設 計,原本不被肯定的複雜題材,經他的團隊不斷修改,結合了音樂、攝影、故 事、繪畫等各項元素,以最簡單方式呈獻給觀眾,不但在票房上創下佳績,也 創造了週邊商品 96 億美元的廣大商機,使原本的不可能,創造出亮眼的成績。 所以 Davy 告訴大家,有信心而堅持做下去,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 Davy 先生陸續參與多部經典動畫電影,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花木蘭、 阿拉丁等,終於綻放光芒,在獲得一座座閃亮獎座的同時,他反而感覺空虛與 自卑;因為他不是台、師大畢業的律師或醫生,在母親的眼中仍是一顆不起眼 的玻璃珠。但想起父親曾提醒過他:每個人背後有個偉大的創造者—上帝!每 個人都是祂眼中一顆的美麗鑽石,祂造人不造垃圾,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 才華,因此,他需要確認自己是上帝眼中的鑽石。 這時候,他又遇上人生的另一位老師 —螞蟻先生。他仔細觀察螞蟻辛苦搬運 餅乾的過程:牠們找到一包被丟棄的餅乾,以為找到全世界最好的,根本無法 體會整個冰箱裡還有好多各式的食物。就在那一瞬間,Davy 先生清楚知道了, 在上帝眼中他就是那小小勤勞蟻,他一心追求的聲望,在上帝眼中,只是勤勞 蟻找到餅乾罷了,多麼的微不足道啊!上帝準備了更豐盛的人生等著 Davy 先 生! 當時,他為美國商業週刊、時代、華爾街日報等知名雜誌繪製插畫,並獲得 全美最獨特插畫獎(插畫界得奧斯卡獎),正是人生事業巔峰時,開始思考自 己未來的人生及夢想,難道離開迪士尼的光環自己就是 nobody ?他自信可以 成為上帝眼中的鑽石。因此,決定放棄高薪及未來豐厚的退休金,勇敢擺脫文 化的陰影及束縛,毅然離開迪士尼公司,成立了「卡動 KENDU 影業」動畫公 司,開始要為自己的人生夢想而活。 「毋須做成功之士,寧做有價值的人」,如果能將「金像獎」變成「人」, 去幫助小孩不是更有意義嗎?如果能啟發一個小孩,如同凱斯老師啟發他一

26

27


經典 ‧ 扶輪

「智慧社區」的扶輪新典範

樣,那不是比奧斯卡獎更具價值嗎? Davy 非常肯定「用自己的故事,去幫助 更多人完成夢想;用自己的創作,去幫助更多生命」,就是他人生的價值了! 他以一張牛仔與牛的圖畫來說明:「牛仔」是有創意的人,「牛」是辛勤工 作的人,他們的層次是有區別的,兩者所創造的價值是完全不同!台灣的父母 總是怕孩子長大「沒有好工作」;但美國的父母卻怕孩子長大「沒有夢想」, 常常對孩子說「You can do it !」。由於文化及教育之差異,美國在短短幾年 內,總能創造知名而又有價值的品牌,而台灣文化產業仍在代工生產中! 緊接著 Davy 先生介紹近年創作、出版的畫冊及準備拍攝的「小狐狸的夢想」 動畫。未來期望自己繼續做個有創意、有夢想的牛仔,作一顆發光發亮的鑽石。 他娓娓道述童年生活及創作歷程時,仍不忘謙卑地感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他 追逐夢想的夫人,也是他一生中的第二個貴人,讚頌成功的先生背後必有一位 偉大的太太!(會場人員一致鼓掌贊同) 近年 Davy 先生環遊世界,分享自己的價值觀,希望以動畫來幫助更多兒童,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及品格道德。他殷切盼望每個父母能鼓勵和支持孩子有人生 的夢想,千萬不要教孩子只作一隻會作工的蜜蜂;其實台灣之光就在自己家中, 並不是要去國外闖蕩才會發光發亮,只要每位父母看到自己孩子是獨一無二 的,那就是台灣之光啊!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父母要用心找出孩子獨特的生命鑽石,孩子就會想 盡辦法去琢磨,閃耀自己的人生,千萬不要再把鑽石當成玻璃珠了!一個不起 眼的作品要怎樣變成有價值的作品呢?惟有透過鑽石級媽媽的發掘及支持,這 孩子才會是台灣之光! Davy 先生演講結束前,他再次榮耀影響他一生最重要的中學美術老師—凱 斯老師,並不忘肯定扶輪價值觀,最後就在他帶領全場人員齊揚「You can do it ! I can do it ! We can do it !」,歡樂而有精神結束了例會!真是一場令 人驚艷、耳目一新的的人生饗宴呀! 主講人也帶來自傳「別把鑽石當玻璃珠」十本書,分贈給每桌抽籤得到的幸 運者;隨著致贈感謝狀及車馬費後,會長依例鳴鐘閉會,全場人員和總監、會 長、劉大偉先生大合照後,結束了今天 2014 年 8 月份月例會,並相約 9 月份 再相聚!

《英雄無私》 Frank Bures 曾經在我們國際扶輪的雜誌上,引介了 一位科普作家 Elizabeth Svoboda 在去年出版的《英 雄 無 私 》(What Makes a Hero?---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Selflessness),探討了人們為何會做出無 私奉獻的行為。這篇短文讓我們聯想到:扶輪的「智慧 社區」(wisdom community)似乎正可以協助更多的社會,共同打造出「無 私合作」的願景。

28

29

「親社會」「親生命」 該文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做出無私奉獻的行為,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中有一個假 設:在一定的情境下,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或是創造「我們都應有英雄作為」 的期望;或是最起碼要能與人為善地「親社會」(pro-sicially),如同生物自 然地「親生命」(bio-philia)。在扶輪的「智慧社區」中,「親社會」與「親 生命」的行為似乎是最自然的事情,扶輪核心價值中的「友誼」,正是這種「四 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情懷。 「因為大公,所以致私」 但是 Elizabeth Svoboda 同時也提出「利他行為」可能是出自於「利己」的動 機。她的書中也舉出一些研究的看法:人們的「利他行為」背後是一種「群擇」 (group selection)--- 因為人們相信「群體的生存」對我們所有的人都是有 利的,所以人們傾向於樂於助人。 正是這種「因為大公,所以致私」的理念, 我們扶輪的「智慧社區」中「互利公平」的網絡特別綿密。 「利他」「合作」的「文化基因」 社會生物學家 Charles Dawkins 在他《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出「基因是自 私的嗎?」的議題,引發了許多有趣的討論,並且提出「文化基因」(MEME; culture gene)的概念,讓「利他」、「合作」等等「文化基因」的內涵,逐 步影響了人類演化的未來願景。如同在我們扶輪的「智慧社區」中,在社友、 社與社、分區與分區、地區與地區、地帶與地帶、理事與理事間都發揮「利他」、 「合作」等等「文化基因」的威力,影響力的確不可小覷! 「團結力量大」 如同演化生物學家 Charles Goodnight 所說的:「如果單獨在森林,我們是野 獸的晚餐;如果是 20 個人在森林,我們可以建立村落。我們無法獨居存活,


但是可以群居而生」。對於有心結交好友來改善社會的扶輪「智慧社區」來說, RIP Gary 在雪梨年會利用筷子來表達「團結力量大」的隱喻,令人印象深刻! 樂此不疲的「多巴胺」 Svoboda 提供了腦神經科學的研究說明:「利他行為」或奉獻於有價值的目 的,可以在腦部特定區域啟動類似食物與性所帶來的反應,形成深度的動機。 Svoboda 也探討了為什麼「志工活動」可以增進健康與生命的滿足感。當我們 扶輪「智慧社區」的生命與生活中,充滿了「多巴胺」(Dopamine),似乎 正是許多扶輪先進樂此不疲的寫照。 「創造事實」甘之如飴 Svoboda 最後總結了她的看法,認為培養出「利他行為」的心態對人們十 分重要,因為「利他行為」可以讓人們體會到「創造事實」(make things happen)的愉快,並且歸屬於一個更大的人類家庭(human family)。真 正的英雄是那些願意主動關懷別人,並且甘之如飴(harness their desire to care for others and make an extraordinary commitment)的一般人,而正 是他們,讓我們的世界脫胎換骨。 《易經》「人類家庭」智慧 無獨有偶的,我們《易經》從【乾卦】、【坤卦】、【比卦】、【謙卦】、【同 人卦】、【咸卦】、【姤卦】、【萃卦】等等「群卦」,似的正好也印證了這 一個未曾滅絕,碩果僅存的古老民族,藉以傳承綿延,螽斯衍慶的珍貴奧秘。 如【乾卦】的「以美利利天下」,【坤卦】的「厚德載物」,【比卦】的「建 萬國,親諸侯」,【謙卦】的「裒多益寡」,【同人卦】的「同人於野」,【咸 卦】的「以虛受人」,【姤卦】的「含章中正」,【萃卦】的「聚以正」,加 上【師卦】的「能以眾正者王」的「人類家庭」智慧,扶輪「智慧社區」的形象, 似乎越來越鮮明。 「英雄無私」的「扶輪情操」 《老子》精妙地詮釋《易經》的「英雄無私」,「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處」,詮釋「以美利利天下, 不言所利」的「扶輪情操」,似乎讓扶輪「智慧社區」的境界,令人無限向往!

30

What Makes a Hero? Elizabeth Svoboda delves into the science of how and why people act selflessly. If heroes seem to be everywhere these days, that’s because they are, according to Elizabeth Svoboda, who, in What Makes a Hero?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Selflessness (Current Hardcover, 2013), delves into the science of how and why people act selflessly. The definition of a hero has expanded from a quasi-mythical figure, she says, to include soldiers, firefighters, and “social heroes” – such as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who speak out about head injuries, and kids who stand up to bullies. This reflects our culture’s assumption that anyone can be a hero, and creates the expectation that we all should act heroically, or at least “pro-socially,” to help those in need. But there is a fine line between behaving altruistically and acting heroically, and Svoboda spends much of the book examining new research into why we help others and whether humans have evolved an instinct for what’s called “group selection” – meaning that we help others because group survival is better for all of us. As evolutionary biologist Charles Goodnight explains: “You put one person in the middle of the jungle and they’re dinner. Twenty people, you have a village. We can’t survive on our own, but we can collectively.” Svoboda reports on neuroscience research that has found that donating to a worthy cause activates the same brain regions as our craving for food and sex, suggesting a similarly deep motivation. She also explores how volunteering can boost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book closes with a practical look at how to cultivate a more altruistic mindset. Altruistic people tend to see themselves as capabl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and consider themselves part of a larger human family. They also, she says, see life through a redemptive lens, focusing on the good that comes out of the bad. These things make the difference. “Heroes,” Svoboda writes, “are mostly regular people who harness their desire to care for others and make an extraordinary commitment to reach out to them.” — Frank Bures

31


清雅 ‧ 扶輪

勇於自主、堅毅、優雅的羅蘭珊

美善新聲慈善音樂會

新東社 吳哲生 PP Hermes

國際扶輪 3520 地區台北新東扶輪社與由一群懷抱 著用音樂服務 ¬ 社會的中興大學校友所組成的心聲合唱 團,在東吳大學松怡廳聯合舉辦了一場慈善音樂會,¬ 音樂會公演收入全數投入新東扶輪社與台北啟聰學校的 「烘焙職能產學合作」社會服務計 ¬ 劃之中,希望協助 培訓學員習得一技之長。 社會服務是扶輪社的核心價值。希望台北新東扶輪社社 友們拋磚引玉的社會服務活動,能夠 ¬ 為台灣的聽障學 生提供在職訓練與業界實習的機會,協助職前訓練與就 業輔導,為產業提供 ¬ 豐沛優質的人力資源。 感謝國際扶輪 3520 地區第 6 分區助理總監、副助理總 監、副秘書長及各社社長及先進,台北啟聰學校葉校長 率領師生的參與,相信我們每人心中點燃的這一盞燭 光,即將匯聚成巨大的火把,把關懷與 ¬ 服務的精神傳 遞出去,共創一個美善的社會。 2014 年適逢音樂大師林聲翕教授 (1914 - 1991) 一百 週年冥誕。林聲翕大師 1932 年於上海音專隨黃自教授 習作曲。1971 年回到台灣舉行「林聲翕教授作品發表會」,於東吳大學、中 國文化學院任客席教授,兩岸三地華人樂壇受林聲翕影響至鉅。為緬懷林教授 對音樂的貢獻並向大師致敬,『美善新聲慈善音樂會』以半場演唱林教授所作 之經典合唱曲;除此之外,也為貴賓們獻唱安排不同的民謠及音樂劇合唱曲。 『美善新聲慈善音樂會』演唱的曲目為 : 林聲翕教授合唱創作: 《迎向春天》 《你的夢》 《夜雨聞鈴腸斷聲》 《祝福》 《山旅之歌》聯篇歌曲 世界民謠: 《嘎哦麗泰》 《Londonderry Air 倫敦德里郡之歌》 《赤とんぼ 紅蜻蜓》《The Turtle Dove 斑鳩》《Hiney Mah Tov 何等地美善》 音樂劇合唱組曲: 《Les Misérables 悲慘世界》 感謝每一位蒞臨的貴賓,喜愛合唱音樂的朋友,不但能共享這『美善新聲慈善 音樂會』的悠然午後,還可為台灣的聽障學生提供在職訓練與業界實習的機會, 協助職前訓練與就業輔導,以音樂服務社會,用旋律結合愛心,在台北啟聰學 校的新基地演奏餘音繞樑的新樂章。

追求獨特價值的《鎮痛劑》 << 鎮痛劑 >> Le Calmant 比煩惱的女人更可悲的是傷心的女人 比傷心的女人更可悲的是不幸的女人 比不幸的女人更可悲的是受苦的女人 比受苦的女人更可悲的是被遺棄的女人 比被遺棄的女人更可悲的是孑然一身的女人 比孑然一身更可悲的是被放逐的女人 比被放逐的女人更可悲的是死去的女人 比死去的女人更可悲的是被遺忘的女人 天蠍座的法國藝術家兼詩人瑪莉 ‧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1883 ~ 1956),為自己勇 於自主、堅毅、優雅的一生,寫下了《鎮痛劑》這首詩作,也隨著她的畫作,與扶輪的朋友 結緣,獲得許多迴響。 跨越領域的藝術家 在藝評界的看法,認為善於掌握女性柔美風格的羅蘭珊,與畢卡索、布拉克等藝術大師 平起平坐,也曾和法國知名詩人阿波里內爾相知相戀,曾被譽為「巴黎畫派最美麗的牝鹿」。 羅蘭珊長達近半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一共創作了兩千餘件油畫作品、三百餘件版畫,還有許 多水彩和豐富的書籍插畫,另外也為芭蕾舞劇設計多組舞台服裝與佈景,可以說是一位跨越 領域的藝術家。

與母親相依為命

瑪麗.羅蘭珊母親波麗.羅蘭珊(Pauline-Melanie Laurencin, 1861-1913)從諾曼地 鄉下到巴黎上流社會的官員杜雷(Alfred Toulet)家中幫傭,杜雷與波麗生下了瑪麗.羅蘭 珊,直到 1913 年母親去世時,30 歲的瑪麗.羅蘭珊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杜雷。她從 小從母姓,與母親相依為命,養成了她的自主、堅毅、優雅。

立志當畫家的念頭

據說【附傢俱的出租小屋】是羅蘭珊剛和法國詩人阿波里內爾瀕臨分手時期的創作。當時失 戀中的羅蘭珊回想起在學生時代搭的雙層巴士上層,抬頭瞥見巴黎路旁公寓的窗內,有個赤 裸上身的女子深情望著彈奏班卓琴的男子,這幸福的場景對比孤獨倚窗的自己,百感交集, 於是畫下這幅作品紀錄自己的心情。她曾說過,學生時代見到的那個場景讓她第一次有了想 當畫家的念頭,那畫面可說是羅蘭珊成為畫家的原點。

「洗衣船」與「立體派」的滋養

羅蘭珊創作早期,加入當時巴黎藝壇的藝術團體「洗衣船」,與畢卡索、布拉克等藝術家有 密切往來,彼此在創作的路上互相切磋。當時,年輕的羅蘭珊由於接觸到許多前衛的藝術家, 創作風格受到「立體派」畫風的影響。

自闢蹊徑

但後來,她開始轉而追求感性、憂鬱、柔美的風格。她與時尚設計師香奈兒和巴黎橘園( l’Orangerie)女主人居庸夫人的跨界合作,也為俄國芭蕾舞劇《牝鹿》(Les Biches)擔 任舞台佈置與服裝設計,均獲得極大的成功與迴響。而她充滿女性柔美的特質,以及能畫畫 寫詩的才華,建立了個人獨特的風格,成為「巴黎畫派」中最重要的代表藝術家之一,更是 「全方位」文化人。

32

33


在生命中與藝術重逢 外柔內剛的藝術家 古典跨界小提琴家蘇子茵說,羅蘭珊的情感是內斂的,許多情感只 留給自己。她觀察,雖然羅蘭珊的畫看似女性化,卻是外柔內剛的女 性創作者,「內心有所堅持、有其獨特的性格」,每幅畫都表露藝術 家的豐沛情感。

充滿生命力的風格

美 --- 超越年齡、不同時期心境的美。她許多的畫中也往往帶著自己的影子,也許這是一種 自我肯定的歷程。

追求美好事物的自由心

一生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羅蘭珊,即使在戰火中仍保有描繪出優美華麗的少女世界。這畫 風直到晚年還是一樣,她所想表現的是自身覺得美好的事物那種自由心。在 73 歲辭世前是 由從女傭變為養女的蘇珊娜照顧下度過曾平步青雲、曾四處流亡…但這一切從未擊敗過她, 反而讓她的畫作更加成熟、茁壯。

羅蘭珊是堅持優雅的藝術家,雖然她的一生中經歷過 2 次世界大戰, 甚至因戰亂被法國政府誣指為德國間諜,使她被迫流亡西班牙而感到痛 苦萬分,但羅蘭珊仍堅持感性的細膩筆觸與夢幻畫風。即使流亡時期的 創作大多是灰色的畫像,露出絕望和孤獨,但羅蘭珊依然保有粉嫩、充 滿生命力的風格。羅蘭珊最愛的兩個顏色:藍色和粉紅色。這兩個顏色 幾乎是羅蘭珊作品的主色調。羅蘭珊的配色很特別,她在油料與各種顏 料中多加了白色顏料,讓每一種顏色都變得粉嫩粉嫩,擺脫野獸派和立 體派的影子,沒了摺塊、也沒了線條,為了讓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畫的整 體概念和色塊線條,刻意不在五官表情上面著墨太多。

跟隨你心中的 G P S 他也喜歡引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 於哈佛大學對應屆畢業生演講的名句:「跟隨你心中的 G P S。」 「歐普拉說:『跟隨你心中的 GPS』,人活著 就是誠實表現自己」,陸潔民說,「面對生活、與無常打 交道,保持一顆單純的心面對選擇。」「簡而言之,便是 照顧好你的身體,使其健全,同時呵護好你的靈魂,讓其 完整。」當初賈伯斯在苦尋人生方向時,他的生命導師乙 川弘文也是啟發他:「跟隨內心深處真正的聲音」,於是 開啟了「i 典範」掀天揭地的革命。

幸運地追求真善美

幸運的是,她重返巴黎時正好碰上 1920 年 代的「瘋狂年代」( Les Annees Folles),幫 了許多時尚界和藝文界人士畫起肖像,又出了 名,並開了個人畫展大成功。 洏「三個年輕女子」則是羅蘭珊花了十年光陰創 作的心血結晶,是她藝術生涯集大成之作,蘊含 著她身為女性的感性,期待讓世人知曉唯獨女性 所能創造的藝術世界。這幅優美三女神象徵真善 美。裸體毫無保留的真,穿著高尚藍色代表善, 羅蘭珊最愛的粉紅色代表美。

柔美而對自我的肯定的力量

藝評家們認為:羅蘭珊的畫風混合了野獸派與立體派,她的畫裡的元素常以女性柔美的 肢體 ( 凍齡唯美 ) 、粉白的肌膚、高貴的妝束(尤其喜歡以帽子做裝飾),以及大自然和動 物 ( 他最愛的馬 、 狗與青鳥 ) 相佐,形成極具特色的隱喻(metaphor)。從羅蘭珊的畫中, 我們似乎永遠可以看到自己的本質的精神,而那個特質其實很美 --- 那是一種柔美,以及對 自我的肯定的力量。

勇敢面對自己的勇氣

羅蘭珊的自畫像是她畫作的一大特色,有先進認為:能夠真實的面對 自己似乎是羅蘭珊不斷審視自己的方式。年輕羅蘭珊自畫像中不掩 飾地呈現浮腫雙眼及厚唇,那是一種和自己的對話,或許也是勇敢面 對自己的勇氣。往後羅蘭珊隨著不同時期的自畫像所呈現出來的,無 論是流亡時期的憂鬱或功成名就的自信,所留下的更多是一份生命之

34

倚賴智慧 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陸潔民審視自己轉向藝術的心路歷程,認為老天爺是十分公平的,塑造個性的同時也賦 予了人們智慧,因為智慧是可以調整及平衡人的個性的。同樣的,人的智慧會隨著遭遇成長、 或者衰退,遇到苦難之際,人也必須倚賴僅有的智慧試圖前進,終其一生,為的就是追尋一 個解放的豁達人生——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藝術收藏最精華的關鍵在「不貪」

無論在人生道路,或藝術品的選擇上都是如此,陸潔民始終認為,藝術收藏最精華的關 鍵,都是建立在「不貪」的信念上。因為收藏家存在著一顆單純的心,並擁有複雜而充滿智 慧的頭腦,面對自己真心喜愛的作品,才能做出完美、正確的選擇, 甚至因為喜愛而「忘了賣」,而後獲得了更大的利潤。陸潔民認為: 「因愛而選,因愛而留,因愛而忘。」好的藝術品也才能就此經過 時間、空間的考驗,進而完整留存,最終證明它的價值。因此,當 一連過五關:碰得到、看得懂、買得起、藏得住、賣得掉,藝術收 藏與投資的報酬實在豐碩。而要過這五關,除了眼力、財力、魄力 外,其實還需要運氣,因此他鼓勵藝術收藏的朋友說:「收藏是深 度的欣賞」,若有未盡人意時,將缺憾還諸天地,也是另一種圓滿。 因為「不貪」,所以報酬豐碩 --- 這跟老子所說的「外其身而身 存,後其身而身先」的智慧,似乎可以相互印證。原來,藝術除了 可以充實生活與生命之外,還可以提升境界,真是一舉數得!

35


無畏 ‧ 扶輪 八月份出席率報告 2013-14年度8月份出席率報告 社名 Clubs 1-1 1-2 1-3 1-3-1 1-3-2 1-4 1-5 1-6 2-1 2-2 2-3 2-4 2-5 2-6 2-7 2-7-1 3-1 3-2 3-3 3-4 3-5 3-6 3-6-1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5-1 5-2 5-3 5-4 5-5 5-6 5-7 5-7-1 5-8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7-1 7-2 7-2-1 7-3 7-4 7-5 7-6 7-7 8-1 8-2 8-3 8-4 8-5 8-6

台北北區社 Taipei North 台北新生社 Taipei Hsinsheng 台北市北安社 Taipei Pei An 台北市北安及安衛星社 Taipei Pei-An Chi-An 台北市北安樂安衛星社 Taipei Pei-An Lao-An 台北長安社 Taipei Changan 台北瑞安社 Taipei Ruian 台北北辰社 Taipei PoleStar 第一分區小計 台北市東區社 Taipei East 台北仁愛社 Taipei Jen Ai 台北博愛社 Taipei Poai 台北市大仁社 Taipei Da-Jen 台北滬尾社 Taipei Full Wealth 台北市華新社 Taipei Ricardo 台北市松仁社 Taipei Songren 台北市松仁松勇衛星社 Taipei Songren Songyong 第二分區小計 臺北市南區社 Taipei South 台北市南欣社 Taipei Evergreen 台北松山社 Taipei Sung Shan 台北市民生社 Taipei Min Shen 台北逸仙社 Taipei Yie-shian 台北松青社 Taipei Songjing 台北松青東方衛星社 Taipei Songjing East 第三分區小計 臺北士林社 Taipei Shihlin 汐止社 Hsichih 秀峰社 Siou Fong 臺北市內湖社 Taipei Nei Hu 台北市101社 Taipei 101 台北市珍愛社 Taipei Precious Love 臺北市文湖社 Taipei Wenhu 台北雲端社 Taipei Cloud 第四分區小計 台北市陽明社 Taipei Yangming 台北百齡社 Taipei Pailing 台北市華岡社 Taipei Huakang 臺北市福齡社 Taipei Fuling 台北市華友社 Taipei Hua-Yu 台北市華朋社 Taipei Huapeng 臺北市九合社 Taipei Union 臺北市九合菁英衛星社 Taipei Union Elite 台北市陽明網路社 Youngming e-club 第五分區小計 台北東南社 Taipei Southeast 台北市新東社 Taipei New East 台北市東門社 Taipei Tungmen 臺北市東和社 Taipei Tungho 臺北市安東社 Taipei An Tung 台北市龍江社 Taipei Dragon River 台北市東鴻社 Taipei Tunghong 台北安聯社 Taipei Anlien 第六分區小計 台北市西南區社 Taipei Southwest 台北市南華社 Taipei Nanhwa 台北市南華璀璨衛星社 Taipei Nanhwa Dazzling 台北健康社 Taipei Jian Kang 台北高峰社 Taipei Summit 台北市南山社 Taipei Nanshan 台北市文華社 Taipei Wenhwa 台北衡陽社 Taipei Henyang 第七分區小計 台北市東北社 Taipei Northeast 台北市東昇社 Taipei Sunrise 台北市東方社 Taipei Orient 台北市東豐社 Taipei Harvest 台北市東誠社 Taipei Oriental Integrity 台北市東欣社 Taipei Glory

輔導社 31 Aug 2014 + 衛星社 衛星社人 總人數 總人數 總人數 總人數 人數 數 30 Jun 2013

85 27 46

43 50 251 46 46 31 49 27 28 41 268 54 45 30 31 21 27 208 86 38 15 49 51 29 32 300 45 52 38 46 31 44 30

286 33 50 55 27 21 23

209 50 40 21 27 40 25 203 73 60 33 29 31 40

30Jun 2014

92 30 43 20 13 37 54 26 315 50 48 30 53 32 29 45 8 295 55 43 31 32 31 31 5 228 86 39 13 55 55 29 37 35 349 46 55 40 42 25 51 25 16 29 329 33 51 54 24 29 23 24 22 260 50 38 7 27 25 39 21 22 229 71 56 29 31 30 50

31 Jul 2014

92 31 46 20 13 33 58 26 319 51 48 29 53 32 34 46 8 301 58 44 31 32 32 31 5 233 87 40 12 58 57 30 40 34 358 46 55 42 45 25 51 26 16 29 335 34 52 55 25 30 23 23 21 263 53 42 7 25 20 41 21 22 231 71 56 31 31 30 53

31 Aug 2014

93 31 46 20 13 30 57 26 316 51 57 31 54 32 34 48 8 315 58 43 31 32 31 34 6 235 86 40 12 58 58 29 40 34 357 46 55 43 45 26 50 25 16 29 335 34 52 55 25 30 22 24 21 263 53 42 7 23 21 41 21 22 230 71 55 31 33 31 53

第 1 頁,共 3 頁

36

79 33

79

33

56 56

8 8

40 40

0

6 6

0

41 16 41

0

16

0

49 7

49

7

增減數

出席率

例會次數

gain or loss

Attendance

Net gain

Rate

Number of meeting held

1 0 0 0 0 -3 -1 0 -3 0 9 2 1 0 0 2 0 14 0 -1 0 0 -1 3 1 2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2 1 0 0 0 1 0 -1 0 2 1 0

77.60% 72.00% 65.70%

4 4 5

78.00% 69.70% 62.00%

4 4 4

75.10% 87.72% 89.75% 83.32% 89.55% 77.70% 63.50%

4 5 4 4 4 4 2

84.00% 82.00% 79.00% 78.00% 71.00% 82.25%

5 5 3 4 4 4

79.46% 75% 67.50% 72.19% 54.21% 80.00% 70.63% 57.90% 86.41% 93.82% 76.80% 77.42% 70.00% 70.00% 68.25%

4 4 4 4 5 4 4 4 33 4 4 4 4 4 4 4

75.86%

4

89.36% 81.20% 86.25% 90.00% 82.00% 73.00% 70.00% 52.00%

4 5 4 4 3 4 2 4

72.50% 82.50%

4 5

70.50% 83.00% 61.25% 76.50% 67.70%

4 3 4 4 2

77.20% 80.25% 71.77% 75.66% 75.00% 70.28%

5 4 4 3 4 4

男 社友 人數

女 社友 人數

82 31

11

16 5 13 30 14 191 51 57 28 39 29 0 34 2 240 49 43 30 25 0 22 2 171 86 40 9 58 44 0 19 24 280 40 46 26 38 15 40 14 13 17 249 31 52 55 15 20 11 10 12 206 44 37 0 12 10 28 14 12 157 71 55 22 31 21 32

46 4 8 17 27 12 125 0 0 3 15 3 34 14 6 75 9 0 1 7 31 12 4 64 0 0 3 0 14 29 21 10 77 6 9 17 7 11 10 11 3 12 86 3 0 0 10 10 11 14 9 57 9 5 7 11 11 13 7 10 73 0 0 9 2 10 21

37


3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