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六四」廿四周年紀念特刊

Page 1

紀 念 ﹁ 六 四 ﹂ 廿 四 周 年


p. 2

p.3 編 者 的 話

p.4 六 四 時 間 表

p.6 專 訪 李 卓 人

p.8 六 四 x 大 學 生 x 民 主

p.12 內 地 生 看 六 四

p.16 永 久 六 四 紀 念 館 遙 遙 無 期

p.18 談 平 反 六 四 與 香 港 民 主 路 輔 車 相 依 的 構 連

p.21 六 四 問 答


身邊很多同學認為,大學生與政治無關,只要 讀書、享受大學生活便已足夠。六四和大學生有甚 麼關係?當年敢在北京「佔中」的,正正是和我們 一樣身份的大學生。當時學生發起學運,從追悼胡 耀邦,慢慢轉往更嚴肅的要求,如反貪污及民主等 訴求,並聚集於天安門廣場,學運不斷升級,學生 絕食、百萬人上街遊行,最終官方下令清場,釀成 六四事件。

六四精神,不僅是刻下歷史傷痕,警惕獨裁者 的不是;更重要的是追求民主改革的勇氣,這種反 對建制、追求進步的精神,更應該讓大家銘記心 中,民主中國遙遙無期,但民主香港卻可以據理力 爭,今天香港普選在望,卻屢次受阻,先有梁振英 遲遲不推行2017普選特首諮詢,後有喬曉陽提出「 愛國愛港」的篩選機制。有人發起佔領中環,推動 普選,大學生處於這個時局,能夠獨善其身嗎?編 者希望藉此特刊,勉勵「六四」二十四年後的下一 代。

姚文基 「六四」特刊執行總編輯


p. 4

1 9 4 月 為官清廉的中共前總書記 胡耀邦在北京病逝,學生 15 們到天安門廣場悼念,並 日 提出「反貪污,反官倒」 的口號,要求與政府對話 。

5 月 凌晨,李鵬稱北京進入 無政府狀態,下令戒 20 嚴,軍隊開始駛入北京 日 城,但遭巿民反抗,軍 隊沒有強制行動。

4

人民日報發表《必須旗幟 月 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 26 論,將運動視為「動亂」 日 ,引起群眾不滿,翌日學 生上街遊行。

5 月 13 日

中央漠視學生的 議。

6 解放軍部隊強行開入天 月 安門,坦克車掃除路 2 障,軍隊射殺學生,長 至安 街 上 的 學 生 死 傷 無 3 數。 日


8 9 5 總理李鵬面見絕食學生代 月 表,但雙方態度強硬,不 18 歡而散。 日

的要求,學生開始絕食抗

6 月軍隊進駐天安門廣場清 場,生還的學生及巿民被 4 逼撤走。 日

5 月 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與 19 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日 温家寶前往天安門廣場探 望學生,肯定運動愛國, 呼籲學生停止絕食,並聲 明不會秋後算賬。

6 月 公安部通緝民運人士,包 括學者方勵之、學生王丹 12 等。 至 「黃雀行動」,即香港接 13 送民運人士往外國的行動 日 開始。

資料來源 : 支聯會


p. 6


誤認「李卓仁」 四廿四年過去,全港首個因事件 而被內地拘捕的李卓人,至今已 成為支聯會主席。回顧過去,從帶捐 款到北京,至被大陸拘捕,再到廿四 年後的今天,當時發生的每個細節, 李卓人說起來,仍猶如昨天。

1989年,李卓人已參加工運近 十載,主要負責糾察社會運動。5月 22日,港人知道有大批學生在北京 天安門廣場參加民主運動後,在「民 主歌聲獻中華」活動中籌得千多萬款 項,需要有人把錢帶到北京去,但民 主派的領導要在香港指揮大局,故由 派裡較二線的李卓人負責拿100萬到 北京。 當時,戒嚴部隊己經進入北京 城,但仍有很多人在遊行,故李卓人 還不害怕,因革命熱情而想參與運 動。香港的學生組織在天安門廣場負 責物流,例如點算帳篷,運送物資, 李卓人把錢交給香港學生。 6月3日晚上,回了北京飯店, 在記者房間的窗戶望向長安街,忽然 聽到「砰、砰」作響的槍聲,李卓人 知道死了很多人,不過並未睹屠城的 情況。翌天重返天安門廣場,不見了 昨日廣場上坐得密密麻麻的學生,心 知不妙。後來收到電話,知道香港學 生們在醫院,趕往醫院,才看見很多 傷者和屍體,李卓人便趕忙帶香港學 生回酒店,然後才想辦法安全撤退。

聯絡香港政府和英國領事館後,又有人說當時住的北京飯店已經不安全 了,李卓人等便搬到別家大飯店去,6月5日本有專機載大伙離去,像逃亡一 樣安全,學生、記者和支聯會成員一同乘坐港府包機,準備回港。過關時, 內地職員讓李卓人輕易離去,李卓人估計可能因為自己在北京簽名時寫的「 人」字,寫得像「仁」,過關時可能職員誤以為李卓人的真名是「李卓仁」 , 再三詢問是哪一個「人」,李卓人直說是「人」,結果上了飛機才有公安 來拘捕李卓人。 李卓人被抓時,香港許多記者都在場,更與公安談判,說沒理由讓同伴被 拘捕。公安稱李卓人不跟他們走,整架飛機便不能起動,糾纏了約半小時, 李卓人終於跟公安離去。李卓人想,「當人生去到呢一刻,無得諗,槍斃 我?沒可能吧?不過可能要坐牢」。

專訪

李卓人 坐牢三整天

李卓人是第一個六四被拘捕的香港人,故港人情緒激動,更有傳言有人 要開貨櫃車撞港督府,要求港英政府救出李卓人。 公安沒有抓李卓人坐牢,只跟他在財經學院的地牢坐著聊天,坐牢三天, 都是吃飯、睡覺和談李卓人支援學生的原因,最後寫了悔過書便讓他離去。 剛回來後,北京政府設立了通緝名單,學生要開始逃亡,黃雀行動,與 美、法等領事館接洽,讓他們得到政治庇護和逃亡。

廿四年承傳 六四廿四周年,李卓人稱六四剛過去的首幾年,全港人民皆憤概,甚至有 些人說要買軍火對抗中央,建制派的程介南也有一段日子是支聯會的常委。 幾年過後,他認為時間久了,港人可能對六四的感情轉淡,出席燭光晚會的 人數由十多萬慢慢跌至98、99年的四萬多。 20周年時,出席晚會的人數卻忽然升至十多萬,港大民調指出,有約半 數人是30歲以下的人。李卓人指出,港人以參與六四象徵對中共的不滿,六 四是屠城,屠城顯示了中央的強暴,悼念六四,不是只要平反六四,更希望 爭取中國人民的人權,爭取民主,結束一黨專政。


p. 8

六四.大學生.民主 學聯 — 聯繫各界 提高港人公民意識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在今年六四週年紀念期間,將會發起64小時絕食 抗議,亦會舉行討論會,邀請海外民運人士作嘉賓。秘書長陳樹暉表示, 學聯今年有更重要的任務:反思今天如何在「佔領中環」行動中實踐六四 精神。當年大學生爭取憲政改革,以及反貪腐的訴求,正正在今日香港出 現,本港大學生在紀念的同時,可聯繫到現時社會的不公義,進而考慮參 與公民抗命。 秘書長陳樹暉表示,六四燭光晚會舉辦了24年,「平反六四」這個口 號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叫完口號卻沒有進一步行動。支聯會的堅持令港人 沒有忘記六四,但若要進一步發揮「六四精神」,便要依賴其他團體─大 學生是重要的一環。 「六四精神」提倡反貪腐,建設民主社會,而學聯亦會積極推動本港 民主發展,現初步議定成立三個部門,編輯部、行動組及研究部,招募全 港大學生加入,針對不同地區的問題進行文宣工作,讓各個階層知道他們 面對的社會問題,有助提高公民意識。他認為,各個黨派有各自目標,例 如公民黨以中產為主,而學生沒有這種包袱,在聯繫各界方面扮演重要角 色。

▲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秘書長陳樹暉

港大 — 堅定立場 推動平反過程 香港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周永康表示,今年學生會一如既往舉行清洗國殤之柱、重漆太古橋等紀念活動, 承傳六四精神。他解釋,當年六四事件發後,太古堂宿生會主席張銳輝在舍堂對面的太古橋寫上一副對聯:「 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誓殲豺狼民主星火不滅」,代表著經歷過六四事件的年輕人的感動和憤怒,每年為對 聯重新上色,象徵了港大學生對平反六四的立場堅定不移。 周永康直言,港大學生會近十年對於政治或社會大事的立場不定。以去年為例,學生會花38萬登報要求中 央關注特首選舉,有違一國兩制,令學生會名聲一落千丈。 他強調,港大學生會背有歷史和社會使命,要與一般香港人 的理念和價值觀一致。 就對六四事件的立場,周永康指學生會會堅守平反六四 的信念。他認為,六四事件關乎現今中國的狀況,當年學生 站出來反貪腐,而24年後中國的貪污依然停不了。作為大學 生,應該好好認識和記住六四事件,繼而理解何以中國會發 展成現在的模樣。他相信,短時間內難以成功平反,學生會 唯一可做的就是在有限框框裡盡力令同學不會遺忘六四,透 過舉辦不同紀念活動,加深同學對六四的印象,讓他們離開 大學後,在不同崗位上繼續六四精神,推動社會進步。 ▲ 香港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周永康


中大 — 「執石仔」 待時機成熟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舉辦了三個 活動,分別是在烽火台重製六四橫 額、電影《天安門》放映會及清洗民 主女神像。外務副會長岑敖暉指出, 活動反應不算熱烈,因為學期末同 學都忙於溫習及寫論文,無暇出席活 動。他認為,這是各大學生會都會面 對的問題,而且亦難以構思新活動吸 引學生。 透過舉辦這些活動,他希望能悼 念當年的死難者,亦能加深同學對事 件的了解,令大眾知道六四事件並沒 有被人遺忘。他形容每年舉辦這些活 動是「執石仔」,平反六四的確並非 短期內可做到,但他相信現時所做的 對未來都會有一定影響,「只要我們 一直關注事件,待時機成熟,如領導 人思想改變,就能平反六四」。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岑敖暉

嶺大 — 反思六四精神 不平則鳴 嶺南大學學生會今年以「後六四」作紀念活動主題,舉辦維權分享會、體 驗日等,讓同學從中認識六四背後的精神。會長葉泳琳認為,現時六四紀念活 動形式化,「每年的燭光晚會並無意義,市民歌頌亡靈,亦要了解六四的民主 精神」。當年六四學生絕食,只為爭取建設民主社會。她慨嘆,相隔24年,中 國政府並沒達到當年學生的要求,「現今貪污嚴重,就是中國沒民主所致」。 她以該會舉辦六四獨立音樂會為例,「我們深知邀請明星,可吸引人流,惟 我們不希望屈服勢利的考慮,以身作則打破主流」。她補充,音樂會中有反思 公共空間、不受共產黨約束等歌曲,對抗主流情歌。而圍觀的人隨意走動,亦 是自由的表現。相較過往學生會舉辦的活動只有20多人出席,此音樂會人流過 百,「這代表學生認同香港應有多於一種聲音」。 ▲ 嶺南大學學生會會長葉泳琳

葉泳琳提出,年輕人應用實際行動支持平反六四,如在校爭取話語權、參與六四活動等。但她直言,短期難以 成功平反六四,只要「我們不認輸,累積力量,最終屈服的會是政府」,現在只是平反的過程。

科大— 加入學聯 帶動關心社會風氣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今年正式加入學聯成為會員,外務副會長謝梓驄 指出,未加入學聯前,學生會一直有關心六四事件,只是之前沒有機會與 其他大學合作。他直言,科大內參與社會活動的風氣比其他院校差,可能 與學科問題有關。科大向來以理、工、商科為主,對比其他大學,人文學 科規模較少,每年只收四十人左右,「可能因此對社會的觸覺較差,但同 時,不少同學亦認為科大沒有那麼政治化」。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謝梓驄

不過,謝梓驄指出,即使沒有大規模的人文學科,亦不會阻礙科大同學 參與六四紀念活動,學生會同樣設有六四展板、論壇及紀念館導賞團,亦 鼓勵同學參加六四集會活動。對於六四何時可以平反,他認為,「只有六 四那時的中共領導死清,才有機會平反」。


p.10

城大 — 主動借場地辦紀念館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籌辦連串六四紀念活動,如 舞台劇、論壇等,希望帶出平反六四的訊息。會長 李浩賢表示,刻意選用創新活動吸引同學參加,因 了解歷史真相是愛國的第一步。24年前,香港舉行 《民主歌聲獻中華》音樂會,籌得過千萬港元,聲 援北京民運。今年城大再舉辦《民》,李浩賢稱錄 得200人出席,「這是大數目,過往的活動只有幾 十人出席」。 除重辦音樂會,位於深水埗的六四紀念館,移 師城大開設,導賞團申請熱烈。李浩賢表示,學生 會眼見深水埗的選址環境差,學生應為六四出力, 故主動聯絡支聯會,商討轉址問題。他續稱,城大 鄰近商場,吸引不清楚六四歷史的內地旅客前往參 觀,「連外國遊客亦關注六四,我們要加印英文版 的小冊子」。 有指現時六四活動過於形式化,李浩賢同意有 關活動或存政治色彩,但「這是無可避免,因不能 單靠一個人傳遞平反六四的訊息」。市民需要透過 紀念活動認識歷史,學習六四的精神,反思如何建 設民主新中國。

▲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會長李浩賢

浸大 — 港生時事冷感 內地生多參與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今年舉辦了為期一星期的校內紀念活 動,除了展示六四展板及圖片,還有六四紀念館導賞團、六 四打手印活動及六四論壇。當中,六四論壇邀請到當年在天 安門採訪的謝志峰、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及曾健成(阿牛)作 嘉賓,就六四向同學作分享。 會長馮靖汶表示,打手印活動象徵著同學踏出了第一步, 「每個人的手印都是獨一無異的,這代表了每個人對平反六 四的支持。」她又指出,今年活動的反應比往年好,更有不 少內地同學出席,但整體而言,參與同學人數仍是一般。浸 大同學的確存在冷感的問題。 馮靖汶認為,新一代年輕人對六四未必有深入的了解, 內地同學以往更未必有機會接觸相關史實,因此資料性的展 板是必須的。對於大學生與六四的關係,她認為,作為大 學生、知識份子,應高度參與。但無奈,除傳理、社工學會 外,其他學會的參與都偏低。馮期望,未來可以改善同學對 時事冷感的情況。

▲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馮靖汶


理大 — 活動場地偏僻 難吸引同學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羅卓堯表示,學校一向 不支持學生主辦的校內活動,包括六四論壇。「學校會批偏 僻場地給學生,人流多的場地留起用作其他用途」。羅慨 嘆,如何宣傳都好,同學見到校園中心進行活動,才會過來 看看;場地太遠,同學不會留意,「有一次,長毛出席學生 會主辦的論壇,見到太少人,拍枱離開」。 學生會今年籌備了六四放映會及校內燭光晚會,放映會 之後有約一小時的分享時間。「活動完結後,同學留下聯絡 方法。學生會之後嘗試再約聯他們出來,深化論述,希望同 學關心時事不只是限於大型活動上。」 羅卓堯亦留意到普遍大學生不關心時事,某一個議題突 然興起,他們只會視之為潮流,學生會希望藉著論壇,深化 同學對社會議題認識,不流於只看新聞、捐錢、罷一次課 等。

▲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羅卓堯

樹仁 — 喚醒同學關心社會 香港樹仁大學學生會舉辦了六四電影放映會,播放「The Tank Man」( 在六四事件中阻擋坦克前進的男人),讓同學了解當年廣場上發生的事。另 外,亦會在六四當晚,帶領未參與過燭光晚會的同學到維園參與集會,以 減低他們的害怕及陌生。會長吳仲達表示,舉辦紀念活動是想有更多同學 關注六四事件,不希望只得學生會成員參與其中。

▲ 香港樹仁大學學生會會長吳仲達

吳仲達坦言,校內同學對政治議題並不熱衷,雖然知道事件發生了,但會 否關注及參與是另一回事。他們較投入一些切身的議題,例如「反加學費」 ,學校亦不鼓勵同學參與政治及民生議題。然而,他指年輕人有責任關心社 會,因此希望喚醒更多同學對社會議題的關注。

教院 — 承傳六四精神 參與公民社會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會長陳宗廸表示,每年六四事件週年紀念期間,學 生會都會舉辦電影放映會、嘉賓講座,以及展板展覽等活動。今年更增設摺 紙花活動,由同學所摺的紙花會先掛於校園四周,之後會把全部紙花燒掉, 代表即使中央鎮壓學運,但紙花會留下灰燼,爭取民主的心不會熄滅,一直 承傳。 對於香港學界在爭取「平反六四」的定位,陳宗廸指現階段最重要的是 反思如何承傳六四精神。現時的教科書對六四事件的描述「很微妙和神秘」 ,未經歷過六四的新一代難以全面了解事件,學界應思考如何把事件的真相 和精神承傳下去。 陳宗廸提出,承傳六四精神的具體方法就是積極參與公民社會,當學生 遇到威脅民主的事件時,應作出強烈反抗,因為「對民主社會的追求就是要 求平反六四的表現」。他認為,任何政權都害怕人民聲音過大,造成衝突, 但「我們不應該為穩定而生,必要時要發出反對聲音」。 ▲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會長陳宗廸


?

?????????????????? ? ? ? ? ? ? ?1. 你知不知道天安門事件是怎樣一 ??????????? ? ? ? ? ? ? ? ? ? ? ? ? 2.? 在內地上學時 ????? ?????????????????? 3. 除了上學,會從什麼途 ? ? ? ? ? ? ? ? ? ? ? ? ? ? ?4. ?在香港 ?? ? ? ? ? ? ? ? ? ? ? ? ? ? ? ?(如有,所 ??? 5. 對天安門事件有什麼印象? ? ? ? ? ? ? ? ? ? ? ? ? ? ? ? 6.?會不會 ?? ?????????????????? 7. 看見港人紀念六四有什麼感覺? ?????????????????? ?????????????????? ?????????????????? 內地生 ?????????????????? p.12


?

????????????????? ????????????????? 一回事? ????????????????? 時有沒有老師提及過天安門事件? ????????????????? 途徑知道天安門事件或相關資訊? ? ? ? ? ? ? ? ? ? ? ? ? ? ? ? ? ? 港有接收過與天安門事件的相關資訊嗎? ?所得知的資料會否與在內地所得有別?) ???????????????? ?會參與6月4日維多利亞公園的集會? ???????????????? ????????????????? ? ? ? 8.?請說出天安門事件的經過。 ?????????????? ????????????????? ????????????????? 生看六四 ?????????????????


?????????????????? ?????????????????? ?????????????????? ?????????????????? ?????????????????? ?????????????????? ?????????????????? ?????????????????? ?????????????????? ?????????????????? ?????????????????? ?????????????????? p.14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 韓

香港浸會大學 理學院 東(化名)

1. 知道。 2. 沒有。 3. 沒有在內地聽說過。 4. 在Youtube上看紀錄片和在大學上歷史課時有 聽過。 5. 很多學生採取遊行示威,絕食,演講,宣傳 外國較先進的思想。 6. 很難說。 7. 像文化大革命,早晚要平反,在中國要平反 64,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不知要多久,在香港 的運動,能引發很多中國人對事件的思考。 8. 只在歷史課上學過,當時學生不滿政府,在 天安門集會表達意見,當時的社會環境導致這 個結果。

?

香港理工大學建造工程及管理系 P小姐(化名)

1. 知道。 2. 有。 3. 父母那時是大學生,經歷過這件事,會跟我說。 4. 大陸官方網站不會提及這件事,但大家翻牆或到微 博,便會知道。 在香港的大學,看到民主牆或者學生會宣傳,便能接 觸相關資訊。 5. 知道是政府控制學生示威的事,最後有人被殺, 但只有這個地方發生這事,還是其他地方也有,不清 楚。 6. 不會。 7. 巴黎和會後,中國權力受影響,學生覺得不妥,便 群起發聲, 因為學生是一群容易受感染的人,所以很 多不太清楚這事原委的人,也參加了(天安門運動) ,不只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有,因為有太多學生運 動,所以北京政府覺得難以控制,最後出現了大家都 不想見到的結果。 8. 這事一定是政府不對,但在那種情況下,有什麼 方法可以解決事件,則是另外一個問題,自己沒經歷 過,所以不知道。需要時間讓中國人和中國政府看到 這是什麼一回事,然後讓中國高層看誰要負責。

1. 有聽過 2. 中學時,學校不准提及六四 同學知道。之後在來香港大學諗 有common course,當中也有提過 什麼民主和自由,就上街遊行。 政府怕會失控就用武力去驅趕學 3. 當我從同學口中得知道這年 人。他們說是有的。當時很多地 爸對這件事的反應是平靜的,他 4. 沒有。 5. 就是有一班滿腔熱血的學生 為了犧牲品。 6. 可能會去看一看。 7. 我覺得他們其實也不是找出 方,維持言論自由﹑民主精神。 8. 畢竟事件已經過了二十多年 不一定客觀。政府和學生大家也 就是不應該再糾纏在這件事上, 經發展的不錯,沒有必要再追究


????????????????? ????????????????? ????????????????? ????????????????? ????????????????? ????????????????? ????????????????? ????????????????? ????????????????? ????????????????? ????????????????? ?????????????????

韓小姐(化名)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一年級學生 敏(化名)

四的事,老師也沒有說過。但是有 諗書前,在內地讀基礎課程後, 過。當時一班在北市的學生想要 。由於當時的局面比較難控制, 學生,這是一個最後的方法。 年事的時侯非常驚訝,就回去問家 地方,包括上海也有遊行。但我 他覺得學生的行為非常衝動。

生要改變國家,所以走出來,但成

出六四的真相,是要在香港這個地 。 年,自己也沒有經歷過,很多資料 也有錯,難以客觀評論。我覺得 ,要向前看。我們的國家現在已 究。

1. 知道一些。 2. 沒有 3. 父母同學會說,來到香港後有更多機會認識。 4. 看過YOUTUBE上有關天安門事件的片段,知道有相 關書籍,但沒有閱讀過。 5. 歷史事件應該正面面對,不應迴避,要根據事實 說話。 6. 不會。 7. 歷史事件確實應該紀念,但我不是很了瞭解香港 人的實際態度。 8. 只是側面有些了解,學生運動遭到政府阻攔,政 府並派出軍隊與群眾抗衡。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一年級學生 阿耀(化名)

1. 有 2. 歷史書上沒有提及過,但高中時,有位老師跟我們說。 3. 來到香港後,有再上網尋找有關資料。 4. 從學校的聯通課程中也有聽過,與老師所說的大概相同。 5. 未從老師口中得知天安門事件前,我知道當日有些事發生,但不清 楚。當聽到老師說時,就覺得有點過份,覺得政府處理得不好,去傷 害學生。還覺得自己被欺騙,從小至大也不知有這件事,有點生氣。 但之後再找多點資料就會發現那些學生領袖中也有內部問題,就會開 始想多一點,未必會完全相信之前老師所講的。但會覺得政府以暴力 方法處理事件不太對。 6. 有機會會去看看,聽多點不同聲音。 7. 會開始想多一點,未必會完全相信之前老師所講的。但會覺得政府 處理事件的手法不太對。 8. 北京的大學生上街悼念離世的胡耀邦,這個幾清廉的領導,慢慢開 始聚集了一班學生,包括一些學生領袖,一起要求民主和言論自由, 希望「上面」聽到這些訴求。一開始政府就沒有理會,直至愈來愈多 人加入,政府決定要清場,用比較暴力的方式鎮壓。


p.16

永久六四紀念館 遙遙無期 臨時館城大開幕 今年是六四事件廿四週年。為了讓香港老一輩及 年輕人重溫歷史,支聯會今年在香港城市大 學舉辦臨時六四紀念館。有參觀者表示有更深的體 會,但希望展出更多文物。他們希望的不止於此, 和支聯會主席李卓人一樣,更希望早日興建永久紀 念館,讓這段染血的記憶繼續傳承下去。

去年,支聯會於深水埗一個樓上單位舉辦第一屆臨時六四 紀念館,今年得到城大學生會主動幫忙,借出場地。支聯會移 師到城大icafé開館,再接再厲,日前已經順利開幕。

新增 iPad影相 支聯會今年因應場地大小,將展板放於館外,以免館內聚 集過多參觀者,顯得擠迫。館內一如去年般播放六四影片及擺 放展覽品,讓參觀者重溫事件的起承轉合、當年傳媒的報導及 梁振英事後公開譴責。今年館內更新增iPad,讓參觀者影相, 再附以「平反六四」等的圖片說明。館內外都會出現照片。

血腥鎮壓感「心悒」 截至五月八日,有三十幾團中學生預約參觀,而人數亦比 去年同期上升。德雅中學是其中之一。同行的張嘉雯老師認為 學生未至於很投入,可能因為他們本身不認識,或者家人未必 會和他們去六四紀念活動,「最起碼讓學生認識六四,這樣才 做到道德判斷。連認識都不知,不可以再進一步」。德雅中學 的學生看完影片後,以「很恐怖」來形容血腥屠城經過。李樂 兒同學表示,參觀完清楚六四前後發生什麼事,「最深刻印象 是那段六四紀錄片,見到學生全身都是血,『好心驚好誇張』 」。 皇仁舊生會中學黃老師陪同幾名學生前往,他讚揚館外展 板做得詳細,老師可以跟著時序講解,甚至融入到自己當年上 街示威的經歷。但黃慨嘆文物不多,「我在1990年回內地, 見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彈痕,支聯會應多提供這一類的照片, 甚至子彈殼,容易感染到學生」。黃亦提議支聯會可能需要回 內地找尋。


內地客幻想六四成事 除了有學校預約參觀外,館內不乏內地 人。城大學生會會長李浩賢認為,多內地旅客 聚集於九龍塘,位置便利,所以吸引到他們。 在館內當值的職員笑言「講普通話多過講廣東 話」。 祖籍湖南的鄒小姐來港兩日,其中一個參 觀地點就是臨時六四紀念館。鄒表示,當時只 有一班熱血的大學生出來,政府軍隊一鎮壓, 就不能成事。「倘若六四成事,不知中國會變 成如何呢?」 從事納米科技的童先生偶然在九龍塘附近 知道城大有紀念館,前來參觀。童經常往返內 地工作,覺得在大陸及其他地方都沒有紀念六 四的活動,證明香港人非常關心民主自由和大 陸改革開放。

▲ 支聯會透過導賞團和展板向學生講解六四。

「應有永久紀念館」 童先生認為應該有永久紀念館, 「因為六四是中國唯一一件民主運 動的歷史事件,應該永久紀念。在大 陸,很多下一代不太清楚這件事情」 。 張嘉雯覺得有永久紀念館就可 以見證著歷史。目前臨時紀念館只能 容納二十多人,一班四十幾名的學生 需要分開兩批。「紀念館除了位置便 利外,如果由歷史建築改建就更加有 意義」。

▲ 六四真相不會被黑暗掩蓋。

▲ 有內地人參觀臨時紀念館,並觀看六四影片。

李樂宜亦表示支持。「六四是中 國史上一件恥辱,永久紀念館提醒中 國政府曾經犯過錯,切勿重蹈覆轍」 ,李更強調每一個中國城市都要興建 紀念館。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指,興建永久 紀念館需要五百萬左右,目前所欠一 百多萬,難以估計何時籌到,只希望 臨時紀念館可以籌到一百萬,「最大 戶反而是大陸商人,有一位參觀上屆 紀念館後捐了50萬,反而在香港沒 有商人捐那麼多」。李亦委託地產經 紀留意單位,「舊樓很貴,初步打算 在長沙灣工廠大廈地鐵站附近興建」 。

▲ 張嘉雯覺得需要有永久紀念館來 見證六四歷史。


p.18

談平反六四與香港民主路輔車相依的構連 李浩賢 城市大學學生會會長


六四事件今年走進了第二十四個年頭。這二十四年來「平反六四」成為了我們每 年六月必定聽到的經典口號。然而八九民運經歷了廿四個寒暑,隨著中港矛盾日益 嚴重,從「恐共」到今天對國民身份認同的懷疑等,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愛國」 以及「中國人,中國心」的審視及反思,提倡愛國精神舉步為艱。甚至,有人不承 認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並期望香港能重返英國殖民時代,脫離中國管治。更有人提 倡香港獨立,不依靠任何山頭,發揚自治精神。當然,我們不能籠統地批評這些論 述的對與錯,但似乎當這些思想,與倡導「愛國愛民」的八九愛國民運精神相比, 是有一定的背道而馳。 我們不禁問一句,推動香港的民主進程已經非常難行,何況由一個以打壓異見 以達維穩之效的極權政府專政的中國呢?正是俗語所云「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也。是故,社會上總有一些聲音認為六四不用平反,改善香港的政制發展才是我們 需面對及關注的方向。終究香港先有民主制度讓中國能模仿,或是中國必需出現民 主改革才能使香港出現真正的民主呢?這好比有雞先抑或有蛋先的問題,沒有人能 蓋棺論定。既然兩者並非二元對立的關係,故亦不應存在非黑即白的前設。司徒華 認為「香港是中國民主的最後一塊淨土」,但自回歸後我們看到的是「香港是中國 統戰的最後一個堡壘」。我們要追求民主的同時,要防範被統戰,實有外抗強權、 內除國賊之感。正正因為這個關係,說明了中港民主發展關係上的同存性,香港民 主路要走上高位,香港與中國對民主制度上的發展必須要同步進行,缺一不可,彼 此唇齒相依,互相依存。 有人點出現今中國經濟發展之狀況一日千里。無可否認,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 以來,內地的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日見富足。但這並不能掩蓋民主自由之 價值及重要性。今日經濟成就換上的代價是官商勾結惡化,人權被肆意侵犯,特權 當道壟斷資源。當年學長們提出的反官倒、反貪污、政治改革等要求,到了今天不 單不見有改善,甚至變本加厲。六四,並不是一件限於政治層面的事,而是近代中 國民主進程的一個轉捩點。八九之前中國曾經出現一段小陽春。1976年,毛澤東逝世 後,曾出現「北京之春」的政治自由時期。西方民主思想的引入,國人對歷史的反 思,人民為自由吶喊的聲音,在六四屠城當晚,隨著鎮壓之聲而沉默起來。八九之 後,中國的社會氛圍每況愈下,政府腐敗貪婪,道德淪喪,幹部上行下效,地方官 鸚鵡學舌,導致社會出現種種問題。四川雅安地震發生後,市民的反應沒有像當年 汶川大地震後般強烈,反而掀起了一陣不捐款風,鼓勵市民不要捐款,免得被貪, 甚至成為維穩的助力。這顯示了中國政府的腐敗以及人民對其長夜難明的管治之憎 惡及不信任。 屠城事件已過二十四年,中國的民主進程漸走下坡;維權人士被打壓,劉曉 波、譚作人、王永紅等被囚禁,李旺陽更被自殺;因此我們更要承繼先哲們的決 意,為建設民主新中國盡上一點綿力,這亦是我們作為學生的必然責任。並讓八九 民運的真相廣傳,要求中國政府平反六四,釋放維權人士,承繼六四精神,無畏地 堅持著知識分子應有的使命與責任,為公義發聲,不平則鳴,關心社會,發揚博愛 精神。這便是平反六四在意識形態上的表彰,然而近年欣見學生積極投入社會事 務,如去年的反國教事件和剛發生的碼頭罷工事件等。具體來說,承繼六四精神的 表現就是多參與,多關心,多投入。肩負起前人的抱負,開拓香港,甚至中國未來 的民主路,而所謂「民主」不單是指一套由人民作主的選舉機構,當中還包括社會


p.20

公義,階層平等,保障自由等不同領域的縮影。 然而,一直被喻為推動中國民主的民間四股力量(維權運動力量、互聯網力量、宗教 力量、環保力量)正日漸強大,儘管受到大力的打壓,但無疑這四道力將是促成中國民 主政制的支柱和動力。憲政民主夢指日可待,但別遺忘自身的本位,身在香港要繼續為 政改路線圖的定位來奮鬥;心在中國,要為活於中共極權下水深火熱中的十萬萬人民發 聲,成為推動內地民主鬥士的輔助力,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作戰,為中國推動民 主起鼓勵作用。

平反六四蘊藏著我們要求中國政府重新釐清歷史真相,回應及道歉屠城責 任,並對事件負上責任的訊息。 平反六四表示出我們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維權人士,並停止打壓異見人 士,讓言論自由在中國開花的心願。 平反六四承載了我們要求中國政府回應當年所提出的訴求,反貪打假、進行 政治改革,還人民民主真自由的宏圖。 平反六四不僅是平反六四,更是香港能否走上民主路之關鍵。 而事實上,若六四得以平反意味著背後的核心價值亦隨之而起,屆時香港定會出現 另一番新景象。誠然如此,平反六四與香港民主政改運動是我們首當其衝的任務,兩者 並無衝突,也沒有先後主次之分,因為彼等對推動香港民主進程各有果效,故兩者均需 重視,不可偏廢。中共為了鞏固政權,不惜犧生人民的大眾權益,放棄社會的均衡發 展。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今天 中共自取討伐,人民義憤填膺,平反六四可說是計日程功。可能有人認為這只是南柯一 夢,無法實現,但有一個夢,這是一個對中國民主憲政發展之夢,是不會死的。只有願 意持守著,這個夢會一直傳承下去,直至民主歸來的那天。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筆者圖以文字保存歷史,以筆尖見證真相,透過文章激 活同學對追求民主之熾熱之情。最後盼藉此機會趁水和泥叫喊口號一句,盼能震懾人 心,響徹雲際,讓遠方聽到我們的訴求: 「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 政,追究屠城責任,釋放維權 人士,建設民主中國!」

李浩賢 城市大學學生會會長 網絡圖片


學生 訴求 當年

今日

1. 公正肯定胡耀邦政績,肯定民主自由 今年是胡耀邦逝世24年,各大官方媒體罕有報道有關悼念胡耀邦的新聞。4 月15日, 官方媒體《解放日報》刊登《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輯周瑞金寫的文章,名為《正直無 私.坦蕩胸懷.光明磊落—懷念胡耀邦》,講述胡耀邦自70年代末的功績,尾段又提 到「我們紀念胡耀邦,就要像他那樣,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做一個真人、好人、善 人,正直無私、坦蕩胸懷、光明磊落的人!」 《環球時報》透過官方微博發表「24年前的今天,他走了......」的微博,悼念胡耀邦, 又引用其名言「中國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學四個字,我們為之奮鬥了近70年,付出了很 大的代價。現在還需要繼續努力。」 《中國新聞周刊》刊登了2008年出版的書籍《新聞背後的故事》中,由中央人民廣播 電台前台長楊正泉寫的文章,透露了當年中央媒體報道胡耀邦訃告的整個過程。 《新華網》發布胡耀邦的舊照,又表示「他在長達60年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人民的 解放和幸福,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為改革開放的實行和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的推進,嘔心瀝血、奮鬥不息,貢獻了畢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勳。」 2. 否定「反自由化」和「清污」兩個運動 1983年的「清污運動」(清除精神污染運動)是一種言論檢查,運動主要審查理論界 和文藝界中的言論,包括有關制度的批評和一些文藝作品。「清除精神污染」運動在 「六四」事件後沒有再發生,但在運動中蒙受不白的人民從未平反。 自由化即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崇拜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制度、自由思想,否定社 會主義。否定「反自由化」即是支持自由化。 現時有法例對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有所規管。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 「顛覆國家政權罪」第105條第2款,表明「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 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剝奪政治權利。」 3. 要求公布國家高幹及其家屬的財產狀況 2013年5月,中紀委正擬定官員財產申報抽查方案,目前以廣 東、上海等地作為抽查試點。而《國家公職人員財產信息申報公 開法》仍在建議階段。


p.22

4. 要求新聞自由,允許民間辦報 《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特刊」,遭廣東省委宣傳部長的直接干涉,由特刊標題、版 面設計、內文選稿等都被審查及修改,強行在編輯簽定版面後再作改動。「新年獻詞」 最初版本為「中國夢,憲政夢」,其中呼籲憲政、民主科學、平等自由之言論被刪除, 被要求將標題改為〈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可見,直至今日報禁仍然實施。 新聞自由指數調查。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2012年的新聞自由指數調查顯示,中國在179個地方中排行174位。

5. 增加教育經費,提高知識分子待遇 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在20世紀末要達 到佔全國總GDP比例的4%。最終在2012年完成目標,達到4%的水平,但仍然低於世界 4.9%的平均水平。 6. 取消對遊行的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的第七條和第十二條說明人民遊行集會的規則。 第七條: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必須依照本法規定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併獲得許可。 第十二條:申請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許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三) 煽動民族分裂的﹔(四)有充分根據認定申請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將直接危害公共 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 7. 真實報道今次學運 2011年04月20日,《人民日報》一篇名為《多樣社會 多重矛盾 多種選擇》的文章,仍 定性「六四事件」為「六四動亂」:「從共產黨執政至今,除了六四動亂,至今沒有一 次大的來自體制外的危及政權的社會動亂。改革開放三十年,特別是近年來,雖然社會 矛盾增加,衝突加劌,但是多是小型的、零星的、地域性的衝突,從來沒有形成一種完 整的社會整體衝突。」 2012 年03月13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一篇文章,題為《南方談話•歷史經驗•頂層 設計》,將「六四」形容為「六四風波」:1989年,在國內外各種因素的作用下,我國 發生了「六四風波」。在風波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由於未能正確地總結經驗教訓,改革 趨於停滯,對十三大的質疑之聲漸起,市場向被指責為資本主義,改革被認為是「和平 演變」,中國的經濟也因此陷入困境。 2012年12月12日,人民網一篇名為《改革開放後,圖文並重時代的到來》的文章中,提 到「六四」是一件政治事件,稱為「六四事件」:「1989年,春夏之交,就是發生了一 場政治事件,六四事件發生以後,中央把趙紫陽撤掉了」 由「六四動亂」至「六四事件」,可見中國政府漸選用中性字眼來形容事件。


Q : 「六四」事件的死亡數字為多少? A : 「六四」的死傷者數字說法眾多,至今仍然無法證實。中 國紅十字會6月4日宣佈有2,600人死亡,但後來收回說法。國 務院發言人在6月5日,講述有關天安門廣場「清場」事件時 稱,軍隊官兵受傷人數達五千多人,而群眾和「暴徒」則有二 千多人受傷。部隊戰士加上「罪有應得」的歹徒,有近三百人 死亡。大學生方面共有23人死亡。戒嚴部隊的代表說,當 晚在廣場上沒有打死過一名學生和群眾,更沒有用坦克車裝甲車壓死 或壓傷一人。2009年,前新華社總社國內新聞部主任張萬舒出版《歷 史的大爆炸》,她在書中引述中國紅十字會黨總書記譚雲鶴表示「六四」死亡人數為727人, 當中14名是軍人。另外,丁子霖的兒子在「六四」喪生,她發起「天安門母親運動」,其官 方網站紀錄死難者名冊人數,截止至2011年8月,共有202人。名冊上有死難者的資料和遇害 情況。

六四 問答

Q : 歷年來的香港行政長官如何回應六四事件? A : 董建華: 1999年,「六四」十周年,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曾經和支聯會 主席的司徒華會面。司徒華表示,董建華勸他不要再執著於「六四」,不要再 舉辦有關紀念活動。董建華否認要求不再舉辦六四活動,但坦言有說過「民主派 要放下『六四』的包袱。」 曾蔭權: 2009年,「六四」二十周年,當時的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答問大 會上,回應議員公民黨吳靄儀的提問「是否支持平反六四」。他說:「港人 對六四的感受及看法,我十分明白,但事件發生已經多年,期間國家在各方 面發展取得驕人成就,亦為香港帶來經濟的繁榮。我相信香港人對國家的發 展會作出客觀的評價。」吳靄儀追問:「是否經濟搞得好,就可以不承認殺 人呢?香港為了分享利益,是否應該埋沒良心呢?」曾蔭權後來補充:「我的 意見是代表香港人整體意見」十多名泛民議員不滿,離場抗議,曾蔭權會後就發言用字問題 致歉。 梁振英: 現屆特首梁振英表達「六四」的立場較早兩位特首多,多年來言論亦有所轉 變。 「六四」事件翌日,梁振英以個人名義在報章刊登聲明,表示「強烈譴責 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中國人民」。 2011年11月12日,當時是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梁振英到中大演講,回應劉 曉波得諾貝爾和平獎時,表示第一個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應是中國人鄧小平。鄧 小平是已故國家領導人,有傳他當年決定鎮壓行動。梁振英又提到,「六四是中 國人一件悲劇,這件事的所有真相,現在仍未完全清楚。」 2012年3月12日,當時是特首候選人的梁振英在一個論壇上被要求就「六四」默哀,全 程面帶微笑。對於六四,他說:「我們在當年有共同經歷。」 梁振英當選後,多次避談六四事件。 Q : 近年中央對「六四」事件的態度有轉變嗎?有望平反「六四」? A : 今年 4月1日,一群民運人士在河北省正定縣的一間殯儀館拜祭「六四」死者,為24年 來首次「六四」的公祭,當局未有阻止是次活動。胡耀邦逝世24年,各大官方媒體今年都有 報道悼念胡耀邦的新聞,情況罕見。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當時堅決反對「六 四」出兵鎮壓學生,而胡耀邦與習仲勛關係密切,令人聯想到今年報道「六四」的開放是跟 習近平上場有關。


2013年6月 特刊 督印人 郭中實 顧問 杜耀明 黃天賜 總編輯 吳嘉羚 副總編輯 陳璁 李詠珊 黃康婷 「六四」特刊執行總編輯 姚文基 「六四」特刊執行副總編輯 黎婉嫻 譚嘉意 林樂軒 「六四」特刊執行排版編輯 薛婧 陳嘉欣 工作人員 伍詩雅 梁崇碧 梁偉聰 張楚瑜 魏綺婷 楊羨庭

出版及承印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出版及承印地址 九龍塘香港浸會大學 電話 3411 7461 傳真 3411 5079 網址 http://sanpoyan.journalism.hkbu.edu.hk 社交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sanpoyan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