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學生刊物
醫療
跟進
P. 6
P. 7
財政預算案號外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星期三
曾:佔領造成「內傷」 政府2.9億支援受影響行業 本
年度財政預算案今日出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一開始便提及佔領運動 阻礙政府施政,損害香港穩定、守法、高效的國際形象,造成「內 傷」,又表示佔領行動對旅遊、酒店、飲食、零售和運輸等行業造成不同 程度的影響。 針對受影響行業,政府推出四項短期支援措施,當中包括豁免1800間旅行 社半年的牌照費用、2000間酒店和旅館半年的牌照費用、食肆和小販,以 及受限制食物售賣許可證半年的牌照費用,以及的士、小型巴士、專營非
專營巴士、貨車、拖車和特別用途車輛一年內一次因續領車輛牌照所需的 車輛檢驗費用。曾又指要重建旅客對香港的信心,額外撥款8000萬予旅發 局。 市民關注的「派糖」方面,政府推出五項一次性紓緩措施,共預留340億 元。其中包括寬減75%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上限二萬元;另 寬免首兩季差餉,每戶上限為2500元。此外,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 津貼和傷殘津貼會額外發放兩個月津貼。
「派糖」略為增加 N無人士被忽略 P. 4
1.3億加強託兒服務 幼園:回唔到本 P. 5 註冊報紙一二四二號 二零一五年二月新報人號外 督印人 李月蓮 執行副總編輯 劉卓盈 梁銘恩 趙雅婷 出版及承印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公屋建成量目標形同虛設 財預僅考慮再注資 P. 2 顧問 黃天賜 總編輯 莊禮傑 副總編輯 黃靜薇 黃雅盈 黎明芝 執行總編輯 王丹麟 出版及承印地址 九龍塘香港浸會大學 電話 3411 7461 傳真 3411 5079 網址 sanpoyan.journalism.hkbu.edu.hk
2房屋及土地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 星期三
新報人財政預算案號外
支援受佔領影響行業 業界回應好壞參半 佔
領運動後,政府無論在施政報告或今日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均刻意提及佔領損害本港經濟及國際形象,更推出短期支援 措施共2.9億,協助受影響行業。
四項短期支援措施中,其中包括豁免一次的士、小巴、專營和非專營 巴士等於本年度內續領車輛牌照所需的車輛檢驗費用。的士小巴權益關注 大聯盟主席黎銘洪對措施表示不滿,「豁免車輛檢驗費根本補償不了佔領 運動造成的重大損失,質疑政府「為何其他行業可以豁免牌費,而我們只 得數百元的檢驗費用?」他斥責財政司司長沒有真正為他們著想,「措施 根本無作用」。 另外豁免食肆和小販,以及受限制食物售賣許可證半年的牌照費用 措施,料惠及二萬六千間食肆和商戶。有旺角食肆店主指豁免半年的牌照 費用只是數百元,對他們幫助不大;亦有藥房店主認為措施未有包括零售 業,對其不公平,「即使豁免半年牌照費用亦不足夠,涉及金額太少。」 豁免一千八百間旅行社半年的牌照費用的措施則獲得旅遊業議會支 持。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稱佔領運動對旅遊行業造成巨大壓力,營業 額大幅下跌。他們曾向政府反映,要求在財政上補償,認為豁免半年牌照 費用是「可以接受」。
公屋建成量目標形同虛設 財預僅考慮再注資 去
年政府公佈的長遠房屋策略指出,未來十年公營房屋 供應目標為29萬個單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案中 再次表明房委會長遠難以承擔有關財政開支,雖他在去年十 二月成立「房屋儲備金」,但在財預僅提及會考慮再注資。 專家指275億僅夠支持5至6年的公屋建成量,29萬公屋建 成量目標難以在十年內達成。 記者:姚慧儀 編輯:郭雅揚 缺錢缺人使目標落空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系主任袁偉基認為政府撥款予房委會以應 付10年房屋供應的做法適當,但不足以應付29萬建屋目標,起碼要加倍才 足夠:「反正有落成目標,為什麼現在不多撥儲備呢?」另外,他指出人 才及土地供應均是問題所在,認為輸入外勞能有效降低成本,畢竟目前建 築業最缺人:「十大基建、鐵路和私人發展商都爭人,工人才是生產成本 最大競爭。建屋要土地,政府可以賣資源,但人呢?」 政府要達成十年29萬公屋建成量目標就要平均每年落成2萬個單位, 但政府過去表現均未能達標。2014至2015年度的公屋建成量目標是1萬5千 個,不過,截至去年九月底,只建成了1000個,料最終全年度只有逾9,900 個單位落成,以此進度預計,29萬目標難以達成。
三年上樓承諾不可能 房屋署預測,2014年4月至2020年期間,公屋輪候時間將上升至五年, 遠遠超出政府的三年承諾。比較1997年至2002年的公屋建成量,2002年後 每年平均公屋建成量減少了3,000個,2002年後的10年間共少建了13萬個單 位,使今天輪候冊積壓。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找合適土地十分困難, 且土地改劃為住宅用途的過程漫長,目前政府只得三成已覓得的土地已展 開改劃,故10年內即使政府能將目標土地改劃成住宅用地,並建成25萬4千 個公營房屋單位,仍與29萬個單位有大段距離。 中文大學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認為,港府可參考新加坡 資助房屋政策,從根本上改變:「新加坡將房屋看成公民權利,價格可負
擔,可租可買,人人有屋住,但香港則看成扶貧政策,只有通過入息審查 和資產審查,才有資格申請資助房屋。」他指政府現一窩蜂追回所需的公 營房屋單位,目標落空機會大。
3房屋及土地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 星期三
新報人財政預算案號外
政府推地勝去年 中產盼續壓樓市
財
政預算案加大私人土地供應,共 有29幅住宅土地納入賣地計劃, 預計可以提供1萬6千個私人住宅單 位,比上年度增加1倍半。地產人士期 望未來能夠每年持續供應1.8萬至2萬 個單位;學者認為供應量短期內未必可 以紓緩樓價,而未「上車」的中產人士 望政府推出更多措施壓抑樓市。 記者:許芳文 編輯:林美欣 業界重視供應量 冀政府持續推地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認為,今年度單位 供應量達到政府預期目標。他指出政府需要與各 部門調配資源,繼續做地。林表示業界較多關注 土地供應衍生的住宅單位數目,「最重要是政府 持續做」。
覓地建樓需時 樓價短期內未會下跌 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估計,未來5年私營房 屋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約有1萬4600個。雖然 建屋目標比去年增加了三成,但仍較2014年實際 落成量少。林子彬指政府要維持供應量並不容 易。他續稱近年推出的土地地形都不理想,因「 地形反映地價」,發展商因應地區和投資成本, 開價未必會太進取,故預測該類地盤的樓價會自 然調整。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政 府「物色土地慢,建樓慢」,供應量短期內未必 可以改善樓價高的情況。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 會建議未來十年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六比四,許 認為該比例尚算合理,若增加私樓比例可壓抑樓 價。
政府辦公室遷離核心商業區
地產界:「吸納量有限」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政府會將部分 位於核心商業區的政府辦公室,搬遷到 其他區域,以增加商業樓面面積。有地 產界人士認為此舉不能長遠地增加商業 用地的供應,建議政府加快九龍東發展 項目的步伐。 記者:黃金棋 編輯:張馨文 曾俊華指位於旺角工業貿易署大樓的政府辦 公室,會於今年中開始遷往啟德發展區,釋放1 萬8千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同時,為增加灣 仔區甲級寫字樓的供應,政府正積極推展灣仔3
▲李福基建議政府可以增加資助額及簡化 現時的病歷系統。(由受訪者提供)
座政府大樓的搬遷計劃,大樓內的29個部門將分 階段遷往西九龍、長沙灣、啟德、柴灣和將軍澳 等地區,逐步釋放17萬5千平方米的商業樓面。 中原(工商舖)區域營業董事何淑貞小姐 說,遷離政府辦公室對核心商業區的租金影響輕 微:「自2003年朗豪坊落成後,旺角近年已沒有 大型寫字樓供應,呈膠著狀態,呎價和租金持續 緩步上升。現時旺角平均每平方呎租金為$40, 平均呎價已達$14000。」中原(工商舖)高級 營運董事黃國明又透露,在過去一年,港島核心 商業區的甲級商廈平均呎價為$23000,每平方 呎租金為$99.3;反觀九龍東甲級商廈的呎價 為$8000至$15000,每平方呎租金僅為$16至 $40。 黃分析指核心商業區呎價和租金一直遠高於 九龍東等新發展商業區,令其吸納量有限,故促 政府儘快發展九龍東,才能更有效增加商業用地 供應。但何坦言,雖然增加可租用的商業樓面面 積,未必會令租金有明顯升幅,惟這些地區的呎 價一直高企,故即使有發展配套充足的優勢,一 般企業都寧願租用九龍東等較遠離傳統核心商業 區的寫字樓,以節省營運成本。
樓市需求持續 籲統計新家庭數目 任職工程師、月入近3萬的陳先生表示「樓 價越來越貴,預算400萬的樓也越來越少」,組 織家庭始終需要買樓。陳希望政府能夠推出更多 「招數」壓抑樓價,助他儘快「上車」。 許智文分析樓價只升不跌是因市場供不應 求,加上受到環球量化寬鬆的措施影響。他建議 政府每年應仔細計算新家庭組成的數量,更準確 地決定公私營房屋的比例,回應市場的需求。
4紓緩措施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 星期三
新報人財政預算案號外
「派糖」略為增加 N無人士被忽略
本
年度政府的財政盈餘高達638億,財爺稍 微「加糖」,綜援、高齡津貼和長者生 活津貼等發放額外2個月的津貼,比上年多加1 個月。公屋則維持免租1個月,但今年「公屋富 戶」則不包括在內。有低收入長者認為紓困措施 聊勝於無,但有N無人士表示無法受惠於新一份 財政預算案,狠批「不合格」。
租住深水埗劏房的周先生表示失望,批評今 年財案「不合格」。他指政府沒有誠意支援N無 人士,每年財案均忽視他們的經濟困難和住屋需 求,例如租金、水電費及交通費等已佔他一半的 工資,他認為政府應將N無津貼恆常化,幫助他 們改善生活。
應盡快推行全民退保 記者:陳頴詩 編輯:黃韻盈 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居於公屋的許伯認 為,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不過不失」,「額外2 個月的津貼和公屋免租1個月是有勝過無,至少 這筆錢能幫補生活開支。」他亦表示,今次免租 對象不包括「公屋富戶」十分合理。
荃灣區區議員陳琬琛不太滿意今年財案的扶 貧措施,他認為1個月額外津貼是「基本」,而 2個月的額外津貼雖然足夠,但發放對象應為有 特別需要的人士,如單親家庭、長者等。他亦批 評N無人士根本無法受惠,政府沒有向他們提供 實質支援,更認為與其「派糖」,應盡快實行全 民退休保障。
財案不提N無人士 另推一次性津貼 是次財政預算案隻字不提N無人士,政務司 司長林鄭月娥在財政預算案發表後,表示關愛基 金會動用約4億5千萬元,第三度推出一次性的 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津貼,俗稱「N無津 貼」。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則 認為,一次過津貼能避免業主增加租金,津貼恆 常化反而令業主有藉口加租,令N無人士無法得 益 。
財爺派糖 中產受惠不全面
財
政司司長曾俊華今宣布向中產「派糖」,包括薪俸稅、個人入息課
稅及利得稅退稅百分之七十五,上限各增至2萬5千元;寬免新年度 首兩季的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為2500元;而子女基本及額外免稅額將由現 時的7萬增至10萬,個人及父母免稅額則維持不變。中產家庭表示派糖基 本符合他們的預期,但尚未結婚生子的中產表示失望。 記者:申開顏 編輯:黃芍淇
提高供養父母免稅額 平衡未婚中產福利 已婚並育有兩名子女的蕭震然律師對措施表示歡迎,「子女免稅額 一下子提高至10萬,這免稅額非常高,相信更能鼓勵生育。」但他對單身 中產未能受惠表示無奈,認為他們亦應享有同等的福利,否則兩者差距太 大。他建議政府提高供養父母的免稅額,平衡社會各方的利益。未結婚生 子的房地產公司諮詢師佘智勇先生表示,個人薪俸稅退稅額升至2萬元,退 稅近薪金一半,能推動他更積極工作,而退還利得稅能緩解中產的房貸壓 力。但已婚無子女的銀行交易員張超先生對政府此舉態度冷淡,「政府意 圖平息去年怨氣,但措施的力度不夠。就我個人而言,無兒無女,退稅額 亦不及半個月人工,幫助並不顯著。」
派糖小恩小惠 批力度不足 中產聯盟主席彭長緯表示欣慰,指出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在退稅方面, 例如各退稅上限提高至兩萬及十萬的子女免稅額,符合中產預期的要求。 但是他同時指出,差餉寬免兩季並不足夠,他建議寬免四季差餉,受惠更 廣,「該糖會更甜」。自由黨鍾國斌表示歡迎,並指退稅上限增加,中產 家庭受惠最大。時事評論員林鴻達則指出,是次派糖針對商界中產,但普 通中產最主要面對的是供樓問題,不過是「小恩小惠」。他認為,退稅不 過是金錢上的得益,但實際上能否改善中產實際生活,則有所保留。
5青年及教育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 星期三
新報人財政預算案號外
50億推動創新科技 業界:未如理想
政
府建議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五十億, 以對香港創新科研提供長遠及全面支 持。1999年首次50億撥款及透過外匯基金投資 所得的40億已經幾乎耗盡,現時基金只餘約兩 億承擔額。創新科技署預計,有關撥款能令基金 多運作約五至六年,否則待年中所有撥款全數批 出後,基金再不能運作。 記者:容如意 編輯:麥智軒
商業化阻礙科研發展
創科署:望將科技應用於社會
香港公開大學曾兩次向基金提交申請「微藻 淨化廚餘濾液」計劃,均被拒絕,現階段轉向與 商界合作。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香港公開大學檢 測及驗證課程助理教授李宏發博士表示「商界肯 出資金,比政府還容易。」李宏發預計,科研商 品化成為注資重要審批準則,從實驗室到產業化 中間需經歷很長的過程,亦很需要政府支持,過 分側重商業化反會阻礙香港科研發展。
創新科技署回覆本報時表示,已經發佈新 指引,基金著重香港應用研發活動。公營機構方 面,創科署冀能在廣泛階層應用研發成果,及在 私營機構中著重研發成果商品化,並期望能通過 在社會如長者的廣泛階層應用研發成果,為社會 帶來更大效益。
業界冀政府長期資助 香港理工大學企業發展院副院長朱智賢則 指,2010至2014年間香港本地研發總開支佔本地 生產總值僅0.75%,科研發展與本港經濟狀況不 成正比,落後於亞洲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南韓, 因此政府注資刻不容緩。「資源是永遠都不夠 的。」50億作為未來五六年間的創新科技投入, 朱智賢認為仍是未如理想,期望政府能投放更多 資源在香港本土創新科技產業。 去年成功申請基金資助的香港青年創業家 聯盟創會會長鄧泰霖認為,雖然創新及科技署計 劃使用五十億,資助公營機構的「各階層應用成 果」,但鄧泰霖希望政府應同時向中小型企業提 供研發成功後的支援,「政府若能動用資金,成 為牽頭人及第一個客戶,對中小企的幫助會大於 直接注資。」
1.3億加強託兒服務 幼園:回唔到本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1億3000萬元加強託兒服務,政府期望措施能釋 放婦女勞動力,但幼兒界人士和家長質疑撥款1億3000萬只是「半粒 糖」,不單無助婦女兼顧家庭和工作,對幼兒中心及幼稚園沒有實質幫 助,亦無助解決教師工作負擔沉重及流失率高企的問題。 記者︰陳子楠 編輯︰杜世安
▲朱智賢期望政府能投放更多資源在香港本土創新科技產業。
中港姊妹學校 細節未明憂政治化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指出,會於未來三年增撥2億 500萬支援青年人到內地交流和實習,配合特首在本年度《施政報告》提 到的「姊妹學校計劃」。「姊妹學校計劃」至今推行十年,政府今年首次 提出津貼參與計劃的學校,每校每年將獲得12萬元,惟教育局未就資助落 實任何審批及申請細節。 記者:何郁慧 編輯:羅霈潁
額外開支難達收支平衡
十年首度撥資助 推交流恐洗腦
周指,託兒服務原已是「貼錢服務」,增加託兒名額只會加重幼稚園 開支,令營運更吃力,她解釋,要保持優質的託兒服務,必須確保有最少 兩名教師和1名廚師,並規定1名老師對14名幼童的師生比例,增加名額等 同要增聘人手,但每所幼稚園得到的資源不足以回本。
全港現時共有三百多間中小學參與「姊妹學校計劃」,外界擔心計劃 是港府的一項「洗腦工程」。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兆棠反駁指「姊 妹學校計劃」已推行十年多,教育局是在適當時機作出檢討,「香港學生 『無根』,與內地人交往少,兩地文化差異太大,政府是為學生找出路而 已。」故認為是次資助與政治目的無關。
從未解決人手問題 教育局零細節 審批制度模糊 周強調政府多年來並沒有真正解決教師流失率高企的問題,延長託兒 服務要求教師要輪班,要他們放棄私人時間,令不少老師卻步,不但導致 現職教師嚴重流失,更難吸引專業老師入行。幼兒教育畢業生殷淇認為幼 師工作量大,如果還要額外留校照顧幼童,就要犧牲私人時間,所以她絕 不會選擇在有託兒服務的幼稚園工作。
教育局學校發展分部發言人指,現階段仍未有就資助的審批及申請程 序訂立任何相關細節,但會儘快落實有關詳情,以便於下學年實施。梁兆 棠強調,要尊重學生及家長意願,「絕不會強迫學生參加內地交流團」。
國民教育交流成效不佳 正使用託兒服務的家長李先生歡迎措施,認為可以縮短輪候托兒服務 的時間,但他擔心學校的額外開支會轉嫁家長身上,最後由家長「埋單」 ,難以吸引更多家長使用託兒服務。他續指,託兒服務的質素和宣傳都不 足夠,未能令家長放心讓孩子在學校逗留。
教育局過去曾舉辦國民教育交流活動,惟參加者認為學術成效不顯 著。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的中五學生王嗣靖去年十二月參與由教 育局主辦的內地交流團,指參觀歷史景點時多屬走馬看花,並批評內地講 師主講的講座內容偏頗。
6醫療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 星期三
新報人財政預算案號外
推多項醫院工程 區議員指力度不足
現
時公立醫院的門診及牀位數目嚴重不足,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布撥款810億元推行 多項醫院工程,已動工或正在規劃的項目包括啟 德發展區的全科急症醫院第一期、天水圍醫院、 香港兒童醫院,以及重建廣華醫院、瑪麗醫院 和擴建基督教聯合醫院等,合共增加2800張病 牀,以應付長遠的醫療服務需求,但有區議員指 政府需增加更多醫療資源。 記者: 許卓非 編輯: 宋亮凝
舊醫院規模細 長者捱貴睇醫生
▲天水圍醫院正在興建當中,落成時間比預期遲了一年。
逾百億建新醫院 人手不足配合
針
對公共醫療服務不足問題,財政司司長於 上年度財政預算案大幅撥款五百五十億予 醫院管理局興建及重建多間醫院,並增加一千 四百張床位。醫管局數據顯示公營醫院去年只 聘請了34名新醫生,數目遠未能填補68名即將 於2016年退休的醫生。即使政府撥款興建新醫 院,或未有足夠醫生應付。 記者:黃心悅 編輯:郭燕美
人手不足 嚴重病患被迫住普通房
未來多一倍醫科生畢業 潘:非數目多能解決問題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隨2015/16年度及2018/19年 度起分別會有320名和420名醫科畢業生完成實習 培訓,預料屆時整體醫生人手會有所改善。但潘 佩璆指即使醫生數目增加,也不代表可解決人手 問題。「剛畢業的醫生需要進一步的深造和持續 的訓練。通常照顧高危病人的責任都是落在資深 醫生身上,而新醫生只可以照顧情況穩定的病人 或負責門診服務。現時問題並非單純因為醫生不 足而引起,背後更關乎醫生人手分配。」
兩間新醫院──天水圍醫院及香港兒童醫院已開 始興建,兩間醫院造價分別為39億1090萬元及 130億,醫管局發言人指預計工程分別於2016年 及2017年完成。
65歲的長期病患者鄧倩英稱「每月只靠拾紙皮及 做清潔工維生,有時靠親戚和兒女接濟,只能勉 強維持溫飽。但是在公立醫院看街症要等幾個小 時,失去時間工作、賺錢,所以寧願花200多元 看私家醫生,負擔沉重,有時只靠吃成藥醫病。 」85歲的何律堯稱身邊朋友時常「捱貴」看私家 醫生,「政府早就應該興建多些醫院,深水埗區 只有明愛醫院,規模也不大,裏面人頭湧湧,看 急症也要等半天。窮人也只能看私家醫生,比公 立醫院貴很多。」 新界西立法會議員梁耀忠指出舊醫院需要擴建, 「在醫療政策上,最重要的是整間醫院的改裝, 譬如葵涌醫院規模太細,無論門診或牀位數目都 不足。」他又指現時醫院的設施不完善,「例如 醫院有義務為傷殘人士設置無障礙設施,(但)現 在才切實執行,落後了超過20年。」
長者歡迎 區議員失望 住在天水圍的蕭金妹原需要定期坐輕鐵到健康院 覆診及取降血壓藥,對舟車勞頓感到厭煩。對於 附近將會興建新醫院,她表示歡迎,希望醫院能 儘快落成。但葵青區區議員黃潤達對財案公佈的 措施感到失望,他指政府增加醫療資源的幅度遠 遠無法追上人口老化的速度,未能真正舒緩問 題。政府不應該繼續採取保守、被動的態度,而 是大力撥款完善公營醫療體系。他又認為增加 2800張病牀未達心中預期,他指現時増加的床位 數目僅及長者需要數目的一成,「(而且)其餘醫 院工程也沒有確實的時間表,政府行動速度慢, 未能即時回應市民需求,希望政府能夠投放更多 資源在長者醫療上。」
公共醫院人手長期不足,香港醫療人員總公會主 席潘佩璆擔心建成新醫院後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 填補空缺。他表示不時接獲醫生投訴工作量太 大,流感高峰期情況更為嚴重,「平常人手已經 只是剛剛好,到了流感高峰期情況更加嚴峻。其 實每年也有流感高峰期,醫管局不可能每年到高 峰期時才向醫生『買假』(額外支薪),短暫應 付人手問題。」他更表示曾有嚴重病患因深切治 療部人手不足,被迫住在普通內科病房。 ▲博愛醫院是元朗區唯一一間醫院。
公私營協作擴至全港
本
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將設立基金,利用投 資回報,擴展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 至18區。醫療界人士表示,政府以基金推動計 劃,穩定性成疑,對計劃的可持續性有保留,但 計劃有助改善現時人力資源錯配的問題。 記者:李慧娜 編輯:李晟謙 現行計劃在黃大仙、觀塘及屯門三區推行,共有 88位醫生參與;受邀參加計劃的病人中有約15% 應邀,轉到區內的私家診所內覆診。患有高血壓 及糖尿病的病人可以45元到私家診所覆診,價 錢與公營醫院覆診相同,連同醫管局資助的235 元,醫生每症可以收到270元的診金,但香港醫 學會會董李福基醫生指出醫管局的資助金額根本 不夠,形容現時參與計劃的醫生是「做義工」。 觀塘區區議員蔡澤鴻指歡迎計劃,他認為計劃 方便區內長者覆診,令長者免去公營醫院輪候的
計劃持續性存疑
時間。他希望政府擴展計劃之餘,亦可以增加受 惠病人類別,如病症較輕的內科病人。
近九成病人,計劃可以令私營醫院分擔公營醫院 的壓力。」
計劃持續性依賴基金回報 李福基醫生指出基金不同於一次性撥款,當中存 有不穩定性,他對計劃的可持續性有保留,「如 果基金虧蝕,政府就等於沒有對計劃撥款」。他 又指隨著計劃的展開,當中需要的資金愈來愈 多,「計劃滾存的資金應該要愈來愈多,所以我 們會繼續留意基金的組合」。
公私營合作改善資源錯配 李續指雖然計劃不完善,但公私營合作是全球大 趨勢,而且現時醫療體制的人力資源錯配,公私 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私營醫療的資源,減低病人 的輪候時間,因此公私營合作仍是必需的,「現 時公營及私營的資源各佔一半,但公營醫院接收
▲財爺於財政預算案宣布,將設立基金,利用投資 回報,擴展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至18區。
7跟進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 星期三
新報人財政預算案號外
安老政策未奏效 宿位少 服務券反應欠佳 ▲香港現時有3萬多個長者輪候資助安老宿位,輪候時間近3年。
財
協會購買了50個宿位,目前有十幾位長者已入住 護老頤養院。」
記者:彭愷欣 編輯:鄒詠詩
截至上年12月31日,社會福利署統計顯示全港共 有31694名老人輪候資助安老院舍宿位,資助護 理安老院津貼院舍的輪候時間為35個月。為長者 安排安老院宿位的「長者家」行政總裁區兆粼批 評政府增加宿位的進度過慢,「對於現時有3萬 多個長者輪候資助宿位來說,增加950個位無疑 是杯水車薪。」
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上年度財政預算案中 宣佈增加1500個「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 服務」名額、950個資助安老院舍宿位及派出 1200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現時安老院舍宿 位仍短缺,部份長者需邊住私院邊輪候資助院 舍;服務券反應亦未如理想,截至上年8月,有 約兩成半長者未曾使用,其中一成半服務券更已 作廢。
雙管齊下增宿位 供應仍不足
住私院輪資助宿位 服務券反應冷淡
上年度政府宣佈透過新建合約安老院舍及向本地 和內地買位來增宿位;向內地購買安老院舍宿位 的試行計劃於上年6月30日開始試行。在肇慶營 辦護老頤養院的香港伸手助人協會服務助理主任 林曉晴說:「在第一階段的試行計劃中,政府向
區兆粼表示,其公司轉介的長者大多邊住私人院 舍,邊輪候資助宿位,「有時老人家病得太突 然,唯有去可即時入住的私人院舍,再輪候資助 宿位;有些甚至要申請綜援,才有能力入住服務 中等的私人院舍。」
特首梁振英在最新施政報告中表示,「錢跟人 走」和「能者多付」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 試驗計劃」已完成首階段的工作,全數派出1200 張服務券。惟截至2014年8月,審計署發現1200 名參加「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的長者 中,約有310人未曾使用相關服務,其中約180 人的服務券因發出超過3個月而作廢,不可再使 用。
家居照顧服務撥款不足 需補近九千萬 「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旨在提昇對家居體 弱長者的支援。對於有關計劃的進度,社會福利 署社會工作主任陳倩儀指計劃將由2015年3月起 的6個月內,分階段將新增的1500個名額撥入非 政府機構營辦的10支新成立的照顧服務隊,預計 需約2.591億元,比2014-2015年度財政預算案預 計的1.7億多出8910萬元。
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計劃 進度慢 人手缺 上
年度預算案提及向獎券基金注資100億 元,推出「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 劃」(下稱「特別計劃」),鼓勵社福機構善用 擁有的土地,增加安老和康復服務設施。截至本 年二月,政府已通過3項申請,預計合共可提供 1405個安老宿位及948個復康服務名額。 記者:劉詠芯 編輯:潘希橋
人士增設17,000個服務名額的目標 。 外展社工黃務民表示,本港安老宿位需求大,尤 以葵青區最為嚴重。根據政府統計處2011年的人 口普查,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字超過94萬,預計 2025年香港將有超過170萬名長者。按照現有安 老宿位需求比例(5.5%),2025年尚欠6萬多個 宿位。
計劃進度緩慢 60申請年批3宗
港府力推安老措施 業內空缺嚴重
「特別計劃」推出年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 宗指,政府正跟進由40多個社福機構提交的約60 個建議項目,已批出協康會、匡智會及博愛醫院 的申請。
政府力推各種安老計劃,前線護理人員的需求有 增無減。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2013年進行的 「護理及專職醫療人員人力資源狀況」問卷調 查,家務助理及個人照顧工作員均有超過兩成的 流失率及逾一成的空缺率。以全港資助安老服務 單位約有8100個基層護理人員推算,人手空缺已 達1000人。
按現時每年提供約2400個名額的進度,政府或需 約八年時間才批出60個項目,而每項工程平均需 三年完成,或要到2025年才能達到為長者和殘疾
受惠於「特別計劃」,博愛醫院興建屯門藍地安 老院舍,最快三年後落成。博愛醫院企業傳訊及 籌募主任湯小姐指項目面臨人力資源不足的困 難,「新院舍需要大量人力,預計約需700個員 工,當中大部份為前線護理人員,包括護理員、 保健員、註冊及登記護士等。希望本地大學增加 護士學位後,能紓緩護理人員不足的情況。」
▲博愛醫院屯門藍地安老院舍預計2018年埈 工,提供1405個安老宿位。(受訪者提供)
8其他焦點
五推iBond 財
二零一五年二月廿五日 星期三
糖衣抗通脹無實效
政司司長宣佈再發行第五批一百 億元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 ,協助市民對抗通脹及發展本港債券市 場。過去四期ibond的迴響不俗,多次 出現超額認購的情況,但學者按政府數 字估算,第五期iBond的派息率會因通 脹放緩而下調至約3.5%。 記者:林子晴 編輯:趙雅婷 受經濟環境影響 回報下跌 首批iBond的年計回報率為4.5%,其後三次 推出iBond的回報率逐漸放緩。浸會大學財務及 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美國將會加息,美元升 值會導致人民幣匯率下跌,加上自由行人數回落 令香港通脹放緩,預期第五期iBond的吸引力會 受影響。 樹仁大學經濟與金融學系袁偉基教授認為仍 有很多人十分鍾情於iBond,特別是受一些比較 保守但仍想作小額投資的市民支持。分別持有兩 至三手第一和第三批iBond的周太說是看準它保 險、穩定的特質才多次購入,她解釋買iBond比
把金錢放在銀行存定期更能保值,因此即使回報 下跌她仍會再認購第五期的iBond。同時,由於 她所持有的第一期iBond已經期滿,會把資金用 於認購新一批iBond。
新報人財政預算案號外
青年教育 ˙9.6億資助1000名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 課程 ˙提供259個東盟國家暑期實習名額 ˙2.05億支援內地交流實習
土地 學者:抗通脹只是門面工夫 麥萃才認為即使iBond不能完全抗通脹仍對 債券市場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他反認為如果政府 減低其發行量,市場會缺乏政府債券息率作參 考,不利發展。iBond投資者的中文大學社會學 系三年級羅同學指「原本債券對我們這些小市民 很遙不可及,發行iBond可以讓大家認識多一點 債券市場,有一個入門的機會。」 以往iBond息率一直徘徊於四厘左右,面值 一萬元一手的iBond每年大約只有800元的利息, 每人能認購的數目多數不多於三手。袁偉基指, 「iBond美其名叫抗通脹,實際上只是一個粉飾 櫥窗的行為。你說政府錢多我便派一點甜頭給你 們,沒有實質效用。」iBond投資者周太同指發 iBond不能使市民受惠,「政府推出iBond只因當 時通脹高,為回應市民的訴求才推出。實際上無 助市民抗通脹,從中的得益十分皮毛。」
˙推29幅住宅用地料建19000單位 ˙研補地價貸款擔保助房屋流轉
中小企 ˙為「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和發展支援基金」注 資15億; ˙計劃1.5億開展新一階段「夥伴倡自強」資助 社會企業
創業產業 ˙投放4億「創意智優計劃」 ˙再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2億 ˙撥款3億藝術發展配對贊助
工商產業 ˙推啟德郵輪碼頭旁「酒店帶」土地 ˙推動香港與廣東服務貿易自由化
醫療 ˙重建或擴建廣華等醫院,增加2800張病牀 (網絡圖片)
再注資4億支持文化產業 財
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再撥 出4億元予「創意智優計劃」,支援文化創 意產業發展。當中時裝丶電影及文化藝術等業界 均能受惠,資金主要用於提供培訓課程及人才海 外交流實習。
預算案中只提及培育設計人才並未足夠,應該做 更多輔助工作,例如改善市場規劃和運輸等。 電影界亦獲注資2億元發展「電影發展基 金」,當中「電影製作融資計劃」的預算製作費 上限將由1500萬元升至2500萬元。
就業 ˙1億助建造業議會培訓 ˙2.2億延續「自力更生綜合就業援助計劃」
政府同時推出一項新的「藝術發展配對資 助試驗計劃」,為本地藝術團體籌得的款項提供 配對資助,希望社會各界能贊助本地文化藝術活 動,令藝術發展得以持續。
記者:黃好婷 編輯:區芷君 時裝界未來3年將獲撥款5億元以發展業界, 措施包括推廣香港時裝設計師和品牌丶為新成立 和具潛質的時裝設計企業推行培育計劃丶為時裝 設計畢業生提供海外實習和進修機會,以及資助 業界參與國際比賽和展覽等。 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鐘國斌指,政府原 來只撥出2.5億元,現在金額多出一倍,「不可 以說財爺是孤寒財主。」他期望這筆撥款可將香 港時裝界提升至亞洲時裝中心的水平。
應加強輔助工作 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陳芊瑞認為 本港時裝界有發展潛力,政府關注時裝界發展是 「跟時代進化」的表現。不過,她認為今次財政
(網絡圖片)
工作人員 李慧筠 陳浩暉 鄭子峰 李卓穎 李咏潼 區芷君 鄒詠詩 張馨文 郭雅揚 郭燕美 林嘉淇 林美欣 林詠雪 李晟謙 廖欣楊 羅世娟 羅霈潁 麥智軒 潘希橋 宋亮凝 湯澤 杜世安 黃芍淇 黃韻盈 陳子楠 朱潔玲 龔閏通 何郁慧 許卓非 劉詠芯 李慧娜 李雪瑩 彭愷欣 申開顏 黃心悅 黃好婷 黃金棋 容如意 陳凱晴 陳頴詩 林子晴 姚慧儀 許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