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14年3月
華富邨 最後的歲月
新聞專題 護老業人手荒 「無咁老嘅照顧更老」 人物 鐵筆下的柔情 劉銳紹
第六期 目錄 封面故事
p.3 華富邨 最後的歲月
攝影
p.7 華富留影
新聞專題
p.9 北區交通欠規劃 港鐵日日逼到爆 p.12 護老業人手荒 「無咁老嘅照顧更老」 p.14 大學生學習被動 補習中求知識
人物
p.16 鐵筆下的柔情 劉銳紹 p.18 生命因愛動聽 「龍耳」創辦人邵日贊 p.20 現代大妗
文化
p.22 本地創作品牌 反思社會與自我 p.24 清新演繹 無伴奏合唱萌芽 p.26 香港製造 重掌生活自主權
教育
p.29 戲劇+教育=?
體育
p.32 棍網球 以球會友
攝影
p.34 空中·有機·農場 Roof Farm
封 面 故 事 記 者 黃 樂 宜 林 雯 - 編 輯 李 詩 欣
華富邨 最後的歲月 作為本港極少數享有海景,座落於香港島南區的華富邨在 落成初期,因租金較他區昂貴,加上交通不便,並非如 今日般大受歡迎。經過歲月的洗禮,屹立在香港仔47年的華 富邨快將拆卸,拆下的,除了混凝土外,還有街坊和商戶多 年的感情。
p.3
▲陳伯夫婦幾乎每天都會到華富邨不同 樂宜攝) 府重建後能保留小商舖。(林
流的中小企經營模式較和諧,希望政
有交 ▲華富米行東主吳漢彬(左)指出, 雯攝)
華富
(一)邨在1967 入伙,是本港首個 以市鎮形式出現 的公共屋邨,邨內圖書館、街市、 停車場及學校等設施一應俱全。華 富(二)邨的華興樓及華昌樓更是 全港首批落成的「雙塔式大廈」, 高低兩座樓宇相連,高座約24至 28層高,低座約21層高,此種設 計能令更多住戶同時擁有海景和露 台,「平民豪宅」之名因此而來。 經過47年光景,華富邨多幢 樓宇早已出現結構問題,需要鋼架 支撐。今年,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其 施政報告中落實重建華富邨,預計 整個重建區合共可建超過兩萬個單 位。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一班老街坊 都用力抓緊在華富邨最後的時光。
鄰里和睦 盼原區安置 「剛搬到華富邨時,在窗前望着 大海,吹吹海風,已經覺得很開 心。」吳太在華富邨住了七年,雖
然時間不長,但覺得華富邨是個好 地方。一家四口到華富邨附近的瀑 布灣海灘挖螺,帶回家煮成海鮮大 餐,是吳太在這裡居住的美好回 憶,「後來污染太嚴重,也可能挖 得太頻密,到海灘都看不到螺」。 除了挖螺,吳太最喜歡帶女兒到 同樓層的蔡太家聊天。蔡太與吳太 是同鄉,兩人一見如故,孩子年齡 相若,所以經常互相拜訪。採訪期 間,吳太就讀小二的女兒獨自到蔡 太家拿取功課的素材。吳太指華 富邨治安好,蔡太又是鄰居,並 不擔心女兒自行外出會有危險。 華富街市亦是吳太愛上華富邨的 原因之一,那裡的餸菜選擇較鄰近 的華貴街市多,價格也較便宜,檔 主也會與她閒話家常。她希望重建後 能夠原區安置,與街坊保持聯絡。
茶葉老舖 街坊聚腳處 走進邱禮賢的茶葉舖,首先嗅到
的,是一陣濃濃的人情味而非茶葉 味。熱鬧的茶葉舖總是擠滿了人,有 居住在華富邨的;亦有早年搬離屋邨 的;更有華富邨以外的客人,舖內不 但滿載茶香,還有此起彼落的笑聲。 邱禮賢在1993年入住華富( 二)邨的華景樓,並在2001年開 始在華富商場經營茶葉舖,20年 的街坊情誼對他而言彌足珍貴。他 表示,「他們就算不是來光顧,也 會特意走過來和我談天,大家一聊 就整個下午了」。舖面的當眼處擺 放着一套典雅的茶具,每當有街 坊到店裡探望,他都會倒一杯熱茶 招呼。邱禮賢笑指,上至國家大 事,下至家庭瑣事,都是華富邨的 老街坊們把「茶」當歌的內容。 陳伯夫婦是茶葉舖的常客,未見 陳伯的身影,已經可以聽見他嘹亮 的笑聲。邱禮賢一看到陳伯夫婦, 即殷勤地邀請二人坐下品茗。陳伯 在1971年搬入華富邨,至今已住 了超過40年,「日日見到街坊就很
同地方找街坊聊天,聯繫感情。(黃
▲邱禮賢(左)的
店內放着一套茶具
高興,我們每天都會到邨內不同的 地方走走,看看可否看見老朋友」 。陳婆婆也同意,「你可以看到附 近的人都會互相打招呼,停一停問 候對方的近況,氣氛十分融洽」。
人口老化 熱鬧不再 除了與熟客打成一片,邱禮賢亦 難忘商戶之間互相照顧的情誼。茶 葉舖和華富冰室相鄰,前老闆「肥 佬周」當年和他互相照應,「當時 肥佬周對我說,如果有人來店裡搗 亂或買東西不付錢,就馬上知會 他」。現在肥佬周已經把冰室轉 手,二人已有一段時間沒有碰面。 說到華富邨今昔的最大變化,邱 禮賢認為是邨內的熱鬧氣氛不再。 他憶述,昔日華富邨節日氣氛濃 厚,「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很多家 庭都在屋邨對出的空地拜神,把各 式各樣的祭品都搬到樓下,街坊街 里互相幫忙;在中秋節,一家人會 到空地齊齊整整賞月慶祝」。然
,常常和街坊一邊
品茗一邊閒話家常
而,隨着年輕一輩長大後逐漸遷出 華富邨,加上年老街坊行動不便, 以前溫馨熱鬧的畫面鮮有出現。 對於華富邨重建,一眾老街坊或 會各散東西,縱使心中有強烈的不 捨,但邱禮賢和陳伯夫婦均支持重 建計劃。邱禮賢指出,華富邨不少 樓宇超過40年樓齡,樓宇內外都 十分殘舊,天花、喉管等設施不時 需要維修,重建是遲早的事。陳伯 又指,縱然自己不捨與街坊多年的 感情,但只要政府有足夠的補償金 額,遷出安排亦是合情合理的。
良心小店 老主顧情誼 華富米行自1979年開業,已在 華富邨紮根35年,即使米行東主 吳漢彬不是邨內居民,但居民都視 他如老街坊,年紀輕的居民稱呼 他為「Dee哥」,年紀大的則叫他 「阿Dee」。採訪期間,有街坊問 阿Dee健康飲食知識,例如食用油 的膽固醇含量,他都細心解答。
。(黃樂宜攝)
這間小店內,東主與顧客之間,不 只是「多謝光臨」四字。阿Dee認 為,與客人溝通十分重要,「有 交流的中小企經營模式較和諧」。 「阿Dee,給我一瓶醬油」,溫太 是雜貨店的老顧客,她笑言自己看 着老闆長大,所以叫他「阿Dee」 。溫太在華富邨渡過了40個年頭, 認為屋邨治安良好,店舖老闆又老 實。溫太指,小商舖貨品的價格比 連鎖超級市場便宜得多,「同一瓶 酒,雜貨店賣22元,超市就賣30 元」,她希望重建後政府會保留小 商舖。至於重建華富邨,溫太認為 是好事,「樓宇太舊,重建可以 多建幾座樓宇,讓更多人入住」。 阿Dee亦表示,現時華富邨很殘 舊,有人口老化的趨勢,區內年輕 人不斷減少,令生意亦節節下跌, 希望重建後住戶增加,可改善區 內商舖的生意。他又期望重建後的 華富邨不會被超級市場壟斷,好 讓自己未來仍能服務原區居民。
p.5
▲華富邨的舊式樓宇設計,今時今日已屬罕見。(黃樂宜攝)
▲華富邨的長走廊,連繫着每家每戶。(林雯攝)
▲入夜的華富邨,萬家燈火。(林雯攝)
增公共空間 保社區聯繫 在華富邨從事地區工作多年,人稱「拉仔」的華富邨社區 主任黃才立表示,政府公布的五個重建選址,大部分土地面積 都較細小,如華景街只可興建一至兩棟樓宇,加上單棟式樓宇 設計下,居民被分散,居民難以維繫感情。 他建議政府在規劃重建時,應避免以停車場作樓宇的底 層,應保留地舖。他又指出,華貴商場由領匯管理,商品價格 較高,人流亦較華富商場少,所以希望重建後的華富邨不會讓 領匯收購,保持由房委會管理的運作模式。 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總監朱兆麟建議政府「原棟安 置」,讓以往同住的華富居民可繼續同住,有助他們維繫感情。 他強調,政府不應「為起樓而起樓」,例如建 60 層高的大樓, 既不方便市民使用社區設施 ,議員為市民提供服務也會很困 ▲華富邨社區主任黃才立期望,重建後的華富邨商舖繼 難,居民凝聚力會大減。 續由房委會管理,以保留家庭式小店。(林雯攝)
攝 影
華富
記 者
留影
「這 裏每一個居住單位都有寬敞的地方,有獨立廚房,有客廳, 還有浴室。每天下班回到家裏,用花灑洗澡,真是人生樂 事 ......」、「鄰近風景如畫的香港仔漁港,三面都是一片汪洋的 南中國海」。這些都是華富邨剛落成時,政府宣傳片的對白,以及 報章的形容,道出「平民豪宅」的美譽。47 年過去,年輕一代早 已遷出,這個清靜、無人打擾的「老人邨」,最近卻鬧得熱哄哄。
黎 明 芝 - 編 輯 楊 羨 庭
p.7
▼由於華富邨位置偏遠,很多年輕一代早已遷出,令華富邨的老人比例增加。(黎明芝攝)
▲華富邨以實用為主,沒有特大窗台,以一戶連一戶設計,予人一 種密集擠迫的感覺。(黎明芝攝)
▲隨着大商戶不斷進駐新市鎮及鬧市,新型屋邨的文具鋪掙扎求 存。(黎明芝攝)
▲華富邨是香港首個以市鎮形式出現的屋邨,內有商場、街市和公 園,在當時來說可說是一個創舉。(黎明芝攝)
▲華富冰室已經營超過 40 年。有在華富邨土生土長的邨民表示, 現時舊式冰室買少見少,擔心重建後,小店會被趕絕。(黎明芝攝)
北區交通欠規劃 港鐵日日逼到爆
新 聞 專 題 記 者 鄭 秋 玲
麥 智 軒 - 編 輯 王 方 南
現 在搭港鐵,日日上、下班,都 要和人迫。甚至連頭等車廂的 座位已滿,都有人寧願多付一倍車 費拍卡進去,為的是站得舒服些。 面對民怨載道,有政府高官卻呼籲 市民「多等一班車」。除了擠迫之 外,鐵路長遠規劃不健全,影響了 市民的生活。有居於較偏遠地區的 居民斥港鐵「逼到爆」,巴士班次 疏,每次出入都苦不堪言。
p.9
鐵路作為本港集體運輸系統的 骨幹,似乎已經不勝負荷龐大的乘 客 量。 運 輸 署 以 每 平 方 米 容 納 四 人的標準,計算港鐵列車車廂的最 高 載 客 量, 東 鐵 綫 在 繁 忙 時 間 的 載 客 量 已 經 完 全 飽 和, 載 客 率 達 100%,此數據仍未計乘客攜帶行 李所佔的空間。政府發表的《香港 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預 測,2017 年訪港旅客將達 7000 萬人次,而旅客主要選乘鐵路。東 鐵綫連結本港兩大陸路入境口岸羅 湖及落馬洲,沿線居民加上不斷增 加的旅客,東鐵線實難以負荷。
過海後轉乘火車,只需半小時,但 若乘上水至中環的 373 線,光等車 便要約半小時。」 粉嶺居民陳小姐認為,繁忙時間 的港鐵根本不勝負荷,怒指「塞到 上月台又塞唔上火車」。縱使如此, 陳小姐認為巴士亦非好選擇,座位 一早爆滿,班次不足、脫班問題嚴 重,即使路線經重組後亦未見好轉, 結果被逼選擇班次較穩定的鐵路。
東北發展須考慮鐵路乘載量
東鐵飽和 反映政府短視 身兼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 員會主席的民建聯議員劉國勳表示 身同感受,「迫火車好似沙甸魚, 莫 講 想 有 位 坐, 只 想 站 立 得 舒 服 些,不用面貼面。」東鐵於平日早 上繁忙時間列車班次平均約為兩至 三分鐘一班,劉國勳指出,早前收 到 港 鐵 回 應, 指 由 於 訊 號 系 統 問 題,很難加班次。
▲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吳祖南說沒可能因幾 次地鐵故障而增加巴士班次。( 麥智軒攝)
偏遠地區雪上加霜 記者於上月 24 日(星期一) 早上七時半由上水出發乘坐東鐵, 車上乘客雖已接踵摩肩,但尚可接 受。當到大圍站至九龍塘站一段, 乘客劇增,車廂內沒有半點空間, 乘 客 亦 開 始 面 露 難 色。 同 日 晚 上 六時半至八時記者再到九龍塘站觀 察,發現月台擠得水洩不通,需要 港鐵工作人員指揮秩序,乘客一般 要等候至少兩班車才能勉強上車。 乘客李先生激動地表示,對東 鐵的擠迫忍無可忍,「人迫人好似 趕墟」,加上偶爾出現故障,他平 日由紅磡去上水只需 45 分鐘,上 次 故 障 則 用 了 2.5 小 時 才 到, 他 稱對港鐵已失去信心,寧願乘坐巴 士。 香港大學地理系副教授吳祖南 博士認為,造成東鐵線飽和的因素 有二,包括設計鐵路時未有考慮大 量旅客湧現;長遠規劃運輸忽略了 居民跨區工作的需要,當區缺乏就 業機會,居民自然要到九龍、港島 跨區工作。
鐵路飽和,巴士又能否疏導乘 客? 以 上 水、 粉 嶺 為 例, 去 年 8 月 至 9 月期間,上水成為了香港首個 巴士重組計劃的區域,但當區的巴士 交通網絡仍未得到改善。北區區議會 議員,民主黨議員羅世恩批評北區交 通一團糟,線路迂迴,只令巴士公司 受惠可以節省開支。他又批評「運輸 處只服務了一小撮人,其他視而不 見。」 重 點 只 放 在 鐵 路 站 以 南 的 地 區, 粉 嶺 北、 上 水 北 的 居 民 出 入 不 便, 引 致 地 區 矛 盾。 有 居 民 無 奈 表 示,除了鐵路之外別無他選。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 2013 年的 《施政報告》提到要大力發展新界 東北,成為近 15 萬人的居所,新 界東未來人口將大幅上升,難以避 免東鐵線飽和問題。劉國勳批評政 府不斷重複「飽和、發展、填滿、 再飽和」,他擔心「人口多、未來 又 有 新 界 東 北 發 展, 古 洞 站 的 乘 客如何處理?粉嶺北又無鐵路站, 18 萬人搬了入來、但無完善的道路 網。」他又形容,政府現時的規劃 是「追落後」,要符合人口標準之 後才去建設運輸系統,希望政府有 前瞻性、甚至預留擴展空間。「不 是揮一揮魔術棒就可以建好鐵路。」 吳祖南博士則寄語執政者,不 要開歷史倒車,只是以鐵路沿站區 域為中心,古洞北新城鎮集有生態、 郊野、農地,不可只以巴士、小巴 連結出市區,否則「這些是 90 年 代的舊新城鎮概念。」他認為政府 建造新市鎮時,應促進當區區內流
上水居民王慈豐認為,巴士班次 太疏、難以配合上學時間,唯有等多 幾班東鐵,然後轉乘觀塘線到九龍灣 上課。粉嶺居民賴奕龍表示,不會考 慮由上水去東九龍的 277p,平日往 返位於薄扶林的香港大學上課,只會 選擇乘搭港鐵。 於港島上班、居於上水的何先生 憤怒地表示,「『焗』你搭火車囉! 巴士司機都話我趕時間就不應該搭這 架 (373 線,上水至中環 ),坐巴士
▲粉嶺居民賴奕龍認為上水巴士線的跨區覆 蓋網不廣,鐵路會是交通首選。( 麥智軒攝)
動,滿足當區居民在工作、居住、娛 樂的需要,減少來往市區的人流。
沙中線 4 年後通車 港鐵資料顯示,沙田至中環線(沙 中線)大圍至紅磡一段 2018 年通車 後, 估 計 有 23%( 每 日 74,000 人 次)新界南行乘客,會改為取道沙中 線前往市區,起了分流作用。吳祖南 博士認為沙中線的分流成效不大, 「自由行旅客來港,湧現東鐵線,而 他們的目的地始終是市區,政府亦需 要從分流乘客入手。」
沙中線紅磡至中環段落成時,現 有的東鐵線將延伸至港島,連接金鐘 站,組成「南北走廊」。屆時,南北 走廊的車廂數目將由現時一列 12 卡 減至 9 卡,北區區議會議員羅世恩質 疑,自由行旅客繼續增加,人口又會 繼續上升,對現有東鐵線的載客量可 能造成很大影響,「北區的乘客究竟 怎樣才可以上車」。 沙中線興建如火如荼,連接落馬 洲支線及西鐵線錦上路站的北環線卻 未見蹤影。吳祖南博士不滿「第二期
已經計劃,去到第三期時還說要研 究。」不解為什麼仍停留在研究階 段,「根本就承諾了,在城規會劃 了虛線,預留了位置用以興建北環 線,拖了十多年。」 他認為,新界鐵路網欠缺了一個 循環線,「講了十幾年北環線,南 環線已經連貫好可直達九龍市區, 假設加入北環線成圈,可以帶動分 流。例如發生事故,大學站、大埔 有事,可能荃灣那邊都達到我目的 地,不一定只可以行吐露港。」
北區巴士重組後部分新增的路線
▲上水巴士站人流稀疏,日常時間以全日 通行的 278X 人龍最長。( 鄭秋玲攝)
路線
走線
服務時間
班次
678
上水 -> 銅鑼灣
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 15 分鐘 (共 4 班)
銅鑼灣 -> 上水
一至五晚上繁忙時間 20 分鐘 (共 3 班)
270P
上水 -> 九龍港鐵站
一至五晚上繁忙時間 15 分鐘 (共 2 班)
277P
上水天平邨 -> 藍田港鐵站 一至六朝七晚六 星期日朝十一晚六
30 至 60 分鐘 60 分鐘(8 班)
藍田港鐵站 -> 上水天平邨 一至六晚四至十 星期日晚五至十一
30 至 60 分鐘 60 分鐘(8 班)
鐵路、巴士、小巴 層層欺壓? 自地鐵於 1979 年通車以來,同時間運送大量乘客,班次穩定,鐵路為公共交通運輸骨幹逐漸成形。 吳祖南博士形容,香港鐵路運輸環保、碳排放量,當線路以線、圈組成,跨區運輸就會有效率。 鐵路吸引力大,穩定性高,巴士公司亦未能正面競爭,巴士的角色就是輔助鐵路發展。隨著鐵路網 絡不斷發展,巴士路線不斷重組、改組,以完善當區交通網絡。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秘書長 黎銘洪認為,巴士優勢在遠程路線,在沿線各區上客,客運量相對小巴來說十分多。羅世恩明言,不少 上水居民,愛搭巴士多於鐵路,希望運輸處鬆綁,不要再偏幫鐵路及巴士公司。 黎銘洪指出,小巴能夠生存,有賴兩大客源:一是短程路線,接駁鐵路站;二是長途點到點服務, 中途不會上客,小巴的優勢是「上得車一定有位坐」。羅世恩認為,小巴更會開辦巴士公司不願意營運 的路線,為當區居民服務。但黎銘洪明言,鐵路網絡擴展,小巴亦都不能競爭,加上巴士公司路線重組 後,小巴及巴士路線越趨重疊,客運量高的路線隨時被巴士「搶客」,他覺得小巴的前景成疑,只能靠 路線及點到點服務保持優勢。
p.11
新 聞 專 題 記 者 何 寶 儀
護老業人手荒 「無咁老嘅照顧更老」
李 晟 謙 杜 世 安 - 編 輯 吳 慧 英
90 多個長者,卻只有九個護理員照顧他們,人手 一 間大埔的資助院舍住了 缺乏的情況護老行業非常普遍,入職者未能抵消轉行或退休的人數,加 上人口老化加劇,護理員更是供不應求。
現退休潮 後繼無人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月公佈財政 預算案提出撥款,擴大「先聘用後培 訓」先導計劃,旨在吸引 1000 名 年輕人投入安老業。位於朗屏邨的仁 愛堂田家炳護理院,現有院友 80 多 名。該院院長孫淑貞指,該院的人手 雖沒有空缺,但護理行業的確是人手 不足。以該院為例,20 多名護理員 中,有九成是 40 歲以上,反映護理 行業青黃不接。她又說,香港實行安 老院牌照營運至今接近廿年,當年入
行的護理員只是 30 至 40 餘歲,但 這群人至今已逾 60 歲,邁向退休的 年齡,相信不久會出現退休潮。 兩位同在大埔資助院舍任護理員 十年的莊太和葉女士都指出,行內普 遍欠缺人手,尤其是「落手落腳」照 顧長者的護理員。莊太在職的院舍一 直想增聘人手,現時全院有 90 多個 長者,早更和午更各有九名護理員, 平均一人要照顧十名。夜更只有兩個 人當值,平均一對 40 多個長者。「津 貼院舍有規定的工作流程, 雖然只
工作八小時,但工作量可是密密麻 麻。」津院一天會提供六餐,有指定 的工作流程,時間緊逼。葉女士的院 舍限時六分鐘替一名長者洗澡,可她 直言:「部分長者身體狀態不佳或行 動不便,六分鐘怎能洗完呢?」
最低工資減吸引力 雖然工作流程忙碌,但兩位都說 入行初期,護理業具有吸引力,行內 人手充足。葉說:「我們學歷不高, 人屆中年,護理工作雖然辛苦,但勝
在工資吸引。」然而,短短數年間會 卻鬧起人手荒,與不少低技術勞動的 工種一樣,最低工資是元兇。 葉太有不少朋友在最低工資落實 後,轉職做保安。「護理員工資比保 安高不了多少,倒不如選一份輕鬆的 工。」葉選擇留下,是因為工作時間 短,而且捨不得一直以來與長者建立 的 感 情。「 做 了 這 麼 多 年, 人 也 老 了,還轉什麼工。」孫院長則補充指 他們院舍護理員的起薪點為 11000 元,其後可跳薪。勞工處網頁有大量 的護理員招聘廣告,月薪由 9000-
▲人口老化增加護理員人手的需求。( 杜世安攝 )
▲孫淑貞不抗拒護理業輸入外勞。( 林綽姿攝 )
11000 元,有些以時薪計算只有略 高於最低工資的 31-32 元。而保安 員則大概由 9000-12000 元不等, 難怪不少人轉職保安。 孫院長認為,其護理院在元朗, 較多中下階層居住,自己院舍有逾一 半的新血是新來港人士,所以不缺人 手。相反,九龍或港島南區等舊區的 院舍則難聘請人手,例如南區有許多 老齡屋邨,因人口結構老化,缺乏勞 動人口。
年輕人試完就走 莊直言護理是一門厭惡性行業。 「我們要照顧長者各種情況,嘔吐 物、大小便是例行公事。很多人覺得 護理業污穢,有些同事的家人都不喜 歡他們繼續做護理。」入行十年,兩 位未碰過二十多歲的護理員,以她們 工作的院舍為例,最年輕的一批都有
四十多歲,即使有更年輕的人入行, 都不會長久。「年輕人不會甘心做護 理員,他們旨在『試水溫』,有了護 理員經驗就升為保健員。就算要投身 安老界,也會選擇較輕鬆的上門家居 務老服務。」前線員工不斷老化,苦 無新血。「早幾年,有新人來,一聽 要幫阿伯洗澡,『走都走唔切』」。 做護理最難的是需要全面照顧長者, 並非人人能接受到。「有些人接受到 幫長者洗澡,但又接受不了長者的脾 氣。」葉感慨,現時護理員普遍是學 歷不高的中年婦女為主。她更笑言: 「找沒那麼老的,來照顧更老的。」 要吸引年輕人入行,孫院長認為 要多宣傳護理行業,建立正面的形 象。她提議本港可借鑒日本的做法, 日本人口老化問題更為嚴重,但日本 的年輕人願意加入護理行業,是源於 當地為護理行業建立了好的形象。此 外,護理是厭惡性行業,孫認為政府 應投放更多金錢,例如提供「辛勞津 貼」給護理員。
北上養老 遠水不能救近火 特首梁振英於施政報告提出「北 上買位」的政策,鼓勵香港長者北上 養老,涉及兩間本港社福機構—復康 會和伸手助人協會於內地營運的院 舍,孫院長認為「試驗時間有排都未 得」。全港有 700 多間院舍,有三 分之二是私家院舍,資助院舍只佔三 分之一,但大部分私家院舍仍有剩餘 宿位,入住率只有七至八成。有居住 私家院舍的長者亦正輪候資助院舍。
故「北上買位」不能有效分流長者到 私人院舍。 東華學院署理校長馮玉娟教授認 同計劃,認為越來越多長者接受北上 養老,但要確保兩地服務水平一樣, 建議以香港的老人院認證計劃標準審 視內地院舍。就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施政報告亦鼓勵居家安老。馮認為, 香港可推行長者友善城市,仿傚無障 礙城市,興建設施照顧長者的生活習 慣, 例 如 增 加 扶 手 等, 方 便 長 者 生 活。她建議安老院舍考慮提升設備, 輔助員工進行工作時的體力需求,以 減少人手需求。
輸外勞有好有壞 馮又說,資助院舍現時不宜輸入 外勞,需要保障本地勞工生計。孫院 長表示,不抗拒輸入外勞以解決護老 業人手不足的問題。她工作的是資助 院舍,不能引入外勞,只能從其他方 法解決人手不足;惟有私人院舍以公 司的名義聘請外勞,但需遵守許多限 制,如要向僱員再培訓局申請聘請外 勞的限額。
▲護老工作令人厭惡,未能吸引年輕人入行。 ( 林綽姿攝 )
p.13
新 聞 專 題 記 者 李 慧 妍 容 靜 怡
補習風氣由中小學蔓延至大 學,更有大型補習社以協 助學生「爆 GPA」及「一級榮 譽畢業」作招徠,開辦「大學 生補習班」,牽起全城熱話, 有 學 者、 網 民 更 直 斥 補 習 社 「摧毀教育」。 有學者表示,大學學習講 求邏輯分析,要求學生「自動 自覺」,認為有學生感到難以 適應,故繼續依賴補習,以求 考得佳績。
林 詠 雪 - 編 輯 伍 詩 雅
大學生學習被動
補習中求知識 就讀於中文大學工程系一年級的 Donald,去年 10 月透過同學介紹, 找到一名數學系畢業的老師補習數 學,「我由 M1(著重統計和應用數 學)升上去,只讀過數學 section1 ( 統 計 學 為 主 ), 但 大 學 直 接 學 section2(證明過程為主)。大學講 師不了解同學的學習背景,以為大家 都識,但其實 section 1 到 section 2 跨度很大,追得好辛苦,所以要搵 補習。」Donald 表示,曾主動向學 校任教老師拿取補充資料,但老師認 為大學生已有自學能力,無須額外補 課。「我除讀數學外,還有其它事做, 所以很難單靠自學補回 M2 內容。」
習,補習老師只針對不懂的題作出指 導,卻沒有教解題原理,遇到同類題 目亦不知解題原理,故只補習了一個 月就沒有再補了。
對於補習效果,Donald 尷尬地 表示,「原本希望補習時老師可以教 我做題方法,理解知識,但補習時發 現,老師只教上堂時的內容,做數學 書的題目。」他感覺猶如回到中學補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表 示,大學教授都是某個領域的頂尖人 士,「參考書的內容有可能會過時, 老師通常會教最新知識,有學生以為 走堂後可補回資料,但堂上重要內容
學者︰上堂聽書最有效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 寶城坦言,舊學制的數學課程內容比 新學制難,舊制同學在升上大學後銜 接性會較高,「我相信大學都有做好 多配套,課程設計會由銜接高考轉變 為文憑試,但對於教授來說不是每一 個人都準備好轉變,教書未必遷就同 學。」
不會全部在資料裡。」他直指,大學 生只會針對英文、論文補習,不可能 對教學內容有更多突破。
▼謝錫金認為,補習班改善學生英文和論文寫 作問題,難補專業知識。(容靜怡攝)
補習社︰準醫生﹑律師也補習 近年有補習網站為大學生提供數 學、英文補習課程,學生可根據個人 情況選擇導師以「一對一」的方式補 習,補習費用介乎每小時 100 元至 500 元不等。 補習社「The Perfect Tutors」 學生事務主任古詠欣表示,「每月會 有一百個 ( 學生 ) 左右,考試前一個 月會特別多人補。」她補充,大學有 助教、研究生為學生提供諮詢時間, 但人手和資源有限,不能向每位學生 講解細節,因此學生需要額外的輔 導。她舉例,學生有找師兄姐補習語 言科目,因為他們有過去的參考書, 但卻未能掌握最新課程內容。而私人 補習導師會先了解學生課程及筆記內 容,提供適合的教導方式,是令學生 補習需求增加的原因。 問及哪類學科較多學生補習,古 詠欣則表示,不少人會誤以為副學士 補習人數較多,但反而是比較出名的 大學多學生補習,如香港大學,科技 大學。香港大學不同學系也有學生補
習,包括 BBA( 工商管理 )、工程系、 法律、醫學。
▼古詠欣指中學補習以捷徑方法取得好成績, 但大學補習則輔助了解學科內容為主。(李慧 妍攝)
難以適應新學習文化 依賴補習 對於新高中學制課程難度降低, 令現時學生基礎變差,吳寶城則認 為,「有高級程度會考經歷的同學, 學 習 上 較 成 熟, 不 會 只 靠 老 師、 筆 記、「雞精式」補習,會得自己找資 源,但文憑試同學只經歷一次考試, 欠缺一些經驗,如管理時間、學習重 點,所以無可避免 ( 新學制 ) 同學普 遍較弱。」 但吳不認為補習社是想催谷同學 拿「一級榮譽」而開班。「現今同學 大多由中學開始補習,習慣有補習導 師幫助,但大學課程廣泛,有時一堂 便教完一本參考書,九成內容依靠同 學自行閱讀,不能適應的同學,便自 然會投靠補習導師。」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 課程主任蘇晏生亦表示,個別學生反
映新高中學制轉變後,課程較淺,難 以銜接大學。 但她認為,學生普遍問題是邏輯 思維薄弱,欠缺搜集資料、問題分 析、解決等能力,「可能跟以前填鴨 式教育的學習模式有關,他們只希望 有補習導師幫忙看完所有資料,比如 十本書,老師看完後變成半本,然後 再告訴我 A、B、C、D(方法)中, A 方法最有效。」令學生依賴補習, 而非自己尋求答案。
學生學習不主動 大學資源中心使用率低 為了協助學生學習,不少大學設 立學習資源中心。但學生表示不會使 用,有問題亦只會請教同學。學者 指,中心使用率低,認為是學生學習 不夠主動。 以香港中文大學為例,該校有自 學中心、網上教學平台等。就讀中大 商學院一年級生陳同學表示,沒有使 用學校提供的資源中心,若有不懂得 問題,多數會問同學。同系的高同學 更 直 言,「 不 知 道 有( 這 些 免 費 資 源),現時有的資料、參考書已經足 夠,再有更多(資料補充)不覺得有 什麼分別。」他補充,大部分時候會 請同學解答難題,如果同學無法解 答便放棄,但都不會找教授詢問, 「課程內容咁多,好難每事都問(教 授)。」
對於學校提供資源是否不足夠, 蘇晏生則認為是學生不夠主動,「學 校提供課程以外的服務,主要目的是 提升同學對學習的興趣,我們希望以 不沉悶的教學方法,令學生有興趣主 動學習。但 ( 資源中心 ) 面對的困難 就是同學不算很主動來(使用)。」 Donald 表示,曾在課後通過網 上教學平台找教授解答難題,奈何預 約時間偏長,同時需要相互遷就時間 表,後來逐漸減少使用。蘇晏生亦表 示,學生通過語言中心約老師,需要 提前一個星期,並自行準備好課程資 料。以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中心 使用情況來說,數據顯示中心自去 年 10 月啟用後,至今年 2 月 7 日共 457 人次使用,但約老師詢問(study tips)僅 16 人次,佔總體使用情況
3.5%。蘇晏生強調,教育需要老師 和同學互動,鼓勵學生主動請教教授 及使用學校資源。
▲資源學習中心會提供教材供學生取用。( 林 詠雪攝 )
p.15
人 物
記 者 葉 考 欣 - 編 輯 吳 慧 英
鐵筆下的柔情 劉銳紹 「台 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不僅可描寫舞台上的演員,更可形容時事評論員劉 銳紹。在新聞報導中,不時看到夫子評論中國國情、中港關係,也許只有不足百字 或一分鐘的時間,背後卻來自四十多年一個個採訪的故事。然而,夫子自己的故事除用鐵筆 刻劃外,更以柔情為墨,磨出對家庭的深厚感情。
▲劉銳紹現時在港台擔任嘉賓主持,分享 對時事的看法。(葉考欣攝)
▲劉銳紹笑稱「依家新聞一開波就埋身」, 需要隨時作出應變。(葉考欣攝)
▲劉銳紹指記者是人生探索者,接觸到很 多人和事。(葉考欣攝)
男兒志在四方,劉銳紹年少穿梭 各地採訪,往外地工作竟締結成家立 年輕時的劉銳紹已有遠大理想, 室的機緣。當時留守歐洲進行採訪工 希望能夠令社會成長,令公民質素提 作,每次他把稿件發回香港,都由一 升。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教書,他深 位女同行負責處理,工作上的接觸漸 信知識能改變一個人的素質,但同時 漸增多,令這女同行成為今天的劉太, 他又察覺新聞的作用更立竿見影,故 「她有她與眾不同的特點,例如對事 轉行做記者,由一國兩制到中英談判, 物的正義感較強,社會公義價值觀前 起草基本法到六四事件,工作逾四十 衛」,這些特質都吸引到劉銳紹。 載的劉銳紹都清楚不過。
掉粉筆 做記者
浪漫隨心 製造生活情趣
找出新聞背後的人性 「以前做突發新聞,人家叫我們 『棺材佬』,因為有人死的地方,我 們就會出現」,劉銳紹認為單純報道 意外或死亡並不足夠,如何能令新聞 更具社會性,便是追查新聞背後有血 有肉的故事。劉銳紹憶述一宗黑幫仇 殺,「當時有黑社會在橫頭磡『爭地 盤』,後來發現一家五兄弟參與其中, 而五兄弟分別屬於五個不同的堂口, 反目成仇,互相廝殺」。記者採訪看 到社會萬象,劉認為突發新聞的意義 就是找出新聞背後人性的價值。
堅持採訪 緊握筆桿 維護社會公義是劉銳紹堅持做記 者的原因之一。黃大仙曾發生警察五 尺之內開槍射殺青年的案件,最後警 察被判可原諒殺人,「當時殖民政府 偏袒警察,我認為非常不合理,所以 我放下手上的工作,跟進這宗案」。 最後,在社會的輿論壓力下,案件發 還重審,裁定警察不可原諒殺人,被 判死刑。劉銳紹認為傳媒的跟進報道, 令事件得到公義的結果。
發孩子的情緒。父子之間的感情就在 很多細節之中建立、鞏固,「理解」 能將能跨越一代的鴻溝,甚至「稱兄 道弟」。 他形容孩子兩歲前多以自己想法 為先,任何行動以「我」為中心。兒 子要入廚房,即使旁人說不可以,他 仍會堅持。劉銳紹想到,小朋友喜歡 耍樂,兒子喜歡玩車,就將家變成一 個交通城,走廊可以行車,房是迴旋 處,廚房張貼不准駛入,成為行車禁 區。兒子曾疑惑為何成人可進禁區而 他不行,劉便訂定一些條件讓他進入, 包括禁區開放時間、禁區的車輛不許 停留,又跟他說「爸爸是司機,我可 以駕車抱你進出」,如此一來,父親 滿足了兒子的願望,又達到目的。
劉銳紹是一個既浪漫又不浪漫的 男人。「很多人都認為,生日、情人 節、結婚紀念日都要送禮物給伴侶, 我都不會這樣做!」在一般人眼中, 這樣的男人似乎並不知情識趣。事實 上,他喜歡由心出發,沒有預謀地製 造驚喜,「花幾百元買一束花?當然 筆情傳承 不行!我跟太太事先說明不會送花」, 說起太太,劉銳紹臉上充滿笑容。 「若 非送不可,也行!我去街市買椰菜花, 在妻兒面前,夫子頓時變成一個 也好歹是花啊!又便宜又可以煮來 平凡的父親和丈夫,衣襟裡溢出萬縷 吃」,笑容溢出甜意,生活情趣就是 柔情。萬萬想不到他另一面,卻是以 這樣創造。 鋒利筆尖狠批各方的評論員。現時, 劉銳紹除了擔任評論工作之外,亦在 又一次大家要交換禮物,率性的 香港電台任嘉賓主持,分享自己對時 他從沒有想過要準備禮物,到送禮物 事的看法。「新聞離不開第一線接觸, 當天,他執起報紙,裹著一件身上隨 單看資料並不足夠,親身採訪才能完 手拈來的東西。太太看著那份像垃圾 整分析時局,但新聞永無休止,但我 的禮物,哭笑不得,她一層層把報紙 總不能採訪一輩子,社會需要培養一 打開,笑逐顏開,「裡面放著我的身 批新力軍」,理想重要,傳承理想更 份證,我說把自己完完全全送給你, 重要,因此他決定重執教鞭,希望透 留在你身邊」。沒有昂貴的禮物,送 過多年採訪經歷,令學生多思考問題。 上的卻是最可貴的心意。
親子互動 重視理解
說起家人,劉銳紹娓娓道出一套 「教仔經」,教子方法萬變不離「理解」 家庭關係融洽 「重質不重量」 二字。晚為人父的他與 16 歲兒子並 無隔閡,「我們不像父子,像兄弟」, 劉銳紹投放不少心力在採訪工作 理解兒子,就是「稱兄道弟」的不二 上,當時四兄弟姊妹結婚,他並無出 法門。劉銳紹相信大家長式的管教思 席,即使被派到英國採訪,也兩年沒 維並非好事,應先理解子女,「你要 有打電話回家,「我不能因私人理由 知道他為何發脾氣,如果只顧發父威, 影響工作」。從旁人看來,劉銳紹和 即使當刻能把他鎮住,都不能平衡他 家人之間關係疏離,但他認為若家人 的心理」。劉銳紹曾為兒子在家中劃 之間互相理解,工作與家庭之間並不 定 一 個「Crying Corner」 的 角 落, 矛盾,家人的理解甚至成為他工作的 當兒子哭鬧時,讓他在內放聲大哭。 動力,「我結婚時,兄弟姊妹都來了, 他認為小朋友心靈上需要依靠,所以 家人關係很融洽」。劉銳紹相信只要 當兒子哭時,劉會離兒子五尺看顧著, 互相關心,就能得到家人的諒解,工 哭完後,他會從後抱住兒子,讓他有 作和家庭並不對立。 安全感之餘,又避免眼神接觸再次觸
劉銳紹為妻寫下這 首詩,佳人面前流 露柔情萬種。 夫妻今日結成雙, 子問何處是樂鄉? 不羨王侯居帝苑, 只求正氣滿室香。 p.17
人 物 記 者 黃 凱 天 - 編 輯 陳 南 茜
生命因愛動聽
「龍耳」創辦人邵日贊 ▲阿贊做出「龍耳」的手語。(黃凱天攝)
何 謂「聾人」? 對一般人來說,是指失去聽覺的人。不過,邵日贊(阿贊)對於「聾人」卻有另 一番解讀。阿贊是一名健聽人士,六年前與友人合辦慈善機構「龍耳」,為聾人爭取權 益,協助他們自力更生。阿贊將時間、心血,全然奉獻給那些有耳未能聽,有口亦難言 的陌生人。原因為何?便要從他與聾人的經歷說起。 「龍耳」使許多聾人重獲新生, 但它的創立卻源於一宗悲劇。多年 前,一名嚴重失聰的女生苦讀多年, 完成大學學位,更當上了教師。這位 堅強不倒的「再生勇士」李菁,最後 卻選擇以輕生結束短暫的生命。 阿贊與她,曾是好朋友,二人在義 工服務時認識。他形容,「李菁是我 見過最特別的聾人」,事關李菁與其 他聾人不同,「她懂得思考人生」。 得知李菁的死訊,頃刻他感到很強烈 的失落,像一位親人突然離開一樣。 原來在李菁自殺前,與身邊所有 人斷絕來往,使阿贊未能及時阻止悲 劇,這切膚之痛在他心裡不斷縈繞。
▲ 阿贊與聾人朋友一同參與海上歷奇活動。(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過,阿贊並沒有沉溺在傷痛之中。 不久,他便萌生了一個念頭,「我希 望用李菁留下的養份,滋潤這世上其 他聾人」。於是,他毅然與李菁之姊 李鸝開辦聾人中心──「龍耳」。
不懂手語 感受聾的感覺 阿贊在認識李菁之前,曾與聾人 有過這樣的一段故事。「有次,我在 一間機構為聾人辦活動,那時候還是 手語初哥,膽粗粗嘗試對聾人用手 語,但都溝通不了」。活動過後,他 與幾名聾人同桌用膳。其間,聾人用 手語溝通,似乎談得興高采烈,坐在 一旁的阿贊卻因為不諳手語,不明所 以,「那次我感到非常孤單,那種找 不到人傾訴的感覺......我終於明白聾 人是甚麼一回事,是怎樣的滋味」。 聾人不像其他殘障人士,難以靠 外表辨認,故常被當作平常人看待。 那次的經驗,讓阿贊意識到「社會上 很少人了解聾人的孤獨,他們最容易 被忽略......聾人最大的缺憾不是耳 朵,是心靈」。
幫助聾人 反而被改變 阿贊坦言,不是所有聾人一開始 就喜歡他,「他們要不是非常喜歡 你,要不是非常討厭你,打破隔膜其 實也很困難」。阿贊憶述,曾有一位 聾人起初十分討厭他,「他覺得我沒 有花時間陪他聊天,感到被忽略,其 實我已用盡閑暇陪他。」縱然阿贊盡 力照顧,卻沒有任何改變。阿贊曾經 灰心,但沒有因此放棄,反正用更多 的耐性嘗試別的的辦法。「我試過找 第三者來調解,那位聾人很喜歡這個 第三者,較願意聽他的說話」。話雖 如此,但都未能軟化這位聾人。 直至有一次,那位聾人因工作惹 上麻煩,阿贊為他東奔西跑。「那時 候我每天帶着他到立法會,又到不同 地方處理事件,相處時間多了,我們 有更多時間溝通」。漸漸,這位聾人 被阿贊的努力打動,態度也轉好了, 到現在,仍不時贈送一些小飾物、食 物給阿贊。不過,阿贊沒有因此自 傲,「我覺得反而是他們幫助了我,
▲「龍耳」自2008年創辦,旨在幫助聾人自力更生。(黃凱天攝)
我從聾人身上學懂了耐性」。
政策不公 上街爭權益 眼前這位滿有耐心的義工,也有 剛烈的一面。幾年前,醫院管理局推 出電話預約門診的措施,「那時我一 聽到這個消息,沒有想太多就到醫 管局抗議,因為聾人根本不能聽」。 面對如此不公平的政策,不難想像阿 贊當時有多憤慨。「醫管局職員還親 自教授聾人用電話約診,說不用聽聲 音,單按幾個數字就可以......他們連
電話接通了沒有都不知道,你說多 荒謬?」 阿贊曾屢次召集聾人上街示 威,爭取更多權益,卻開罪了政 府,「有關部門致電給所有聾人組 織,通知他們和聾人有關的政策改 變了,就是沒打給龍耳。」話雖 如此,但阿贊認為「最緊要幫到聾 人,我不介意受到任何批評和冷 待」。
忠於自己 不忌諱「聾人」 如此義無反顧的阿贊,對聾人 有這樣的一套看法。「有些人會教 導聾人做一些健聽人的行為,例如 教他們跳Hip-pop,使他們看起來 與健聽人沒有分別。」阿贊覺得, 「每個人都有它的天賦、專長,不 用跟着別人的一套去做,做回自己 便可以」。又指,「聾人就是聾 人,沒有必要忌諱這個名稱......聾 人並無不妥」。
▲ 阿贊在前年行政長官選舉期間,向聾人群 體解釋三名候選人所制定的政策對聾人之影 響。(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回望這麼長的一段助人之路, 信奉基督教多年的阿贊表示,「我 幫人最大的動力是因為一顆愛人的 心」。只要心不聾,哪怕耳朵聽不 見,生命同樣也可因愛動聽。
p.19
人 物
記 者 鄺 慧 敏 - 編 輯
「飲 杯新抱茶,富貴又榮華」一對新 人結婚時,總會有一位身穿紅色 衣服的女士在旁說這些吉祥說話,或許 年輕人會認為此舉十分老土浮誇,可是 這正體現了傳統中國人的嫁娶文化。陳 月華(華姨)的工作就是以承傳中式嫁 娶文化為本,為一眾新人打點一切,帶 來幸福的現代大妗姐。
伍 詩 雅 大妗姐的工作是為新人服務,協 助新人在結婚過程中完成各項傳統中 式婚禮的儀式,為他們帶來福氣,令 他們的婚姻更加完滿。華姨強調,要 為新人添福,自己也要「夠福氣」。 11 年前,華姨初嘗弄孫之喜, 又兼享四代同堂之樂,認為自己有足 夠的福氣,就由一名製造業商人,搖 身一變成為大妗姐。成為「好命婆」 的華姨,不只想為別人的婚姻帶來好 運,更要承傳中式婚禮禮儀給下一代。 「傳統婚嫁禮儀是很值得保留,但看 著這些禮節日漸息微,我更有必要把 大妗姐的行業發揚光大。」雖然大妗
姐是一個較為冷門的職業,但華姨的 家人及朋友都十分支持她的選擇, 「這 是一個為別人帶來福氣的行業,是一 個好的行業,每人都為我當大妗姐而 高興。」
管禮儀
更管情緒
大妗姐並非只在婚禮當日才出 現,在婚禮前的各項準備儀式中,大 妗姐亦要從旁協助及打點一切,包括 擇日、過大禮、安床、上頭等。而這 些程序都要按照吉時進行,婚禮當日 亦要全程協助新人完成各種禮儀如拜 天地、敬茶等。
▲大妗姐要一路陪伴新人完成各項婚禮儀式(受訪者提供)
現 大
▲新娘上頭的用具,不論男女,上了
因大妗姐的工作時間不定,華姨 轉行後的生活亦有所改變,經常要早 出晚歸及半夜工作。不過,華姨並未 有任何怨言,「雖然生活模式有不同, 但這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所以會接 受。」而大妗姐的收入也不穩定,華 姨稱,結婚有淡、旺季之分,年中會 比較清閒,農曆新年的前、後較多人 結婚,所以大妗姐多靠這幾個月賺錢。
代
大妗姐需負責多項婚嫁禮儀,故 華姨形容大妗姐是整個婚禮的「總導 演」。由婚禮早上在女家為新娘著裙 褂、新郎接新娘、拜天地、敬茶、按 吉時出門,到達男家等的儀式都需要 大妗姐協助。至於晚上的婚宴中,亦 要協助新人向長輩敬茶。更甚連調節 準新人的心理質素及處理各項突發事 件,也是大妗姐一手包辦。 華姨解釋,結婚是一生人一次, 很多準新人不清楚各項禮儀,要靠大 妗姐的個人經歷及知識開解他們。 「我 會帶給他們正能量,調節他們的負面 心態及情緒。」
妗
了頭才算是真正的成年人(鄺慧敏攝)
婚禮中西共融 誓保傳統精髓 近年,準新人多喜歡行西式婚禮, 也會找婚禮策劃師籌備婚禮,中式婚 禮似乎買少見少。不過,華姨卻稱, 其實近年大妗姐行業重新興起,不少 準新人都會找大妗姐幫忙。中西共融 的婚禮亦十分常見,新人會於早上向 父母敬茶,下午在教堂行禮、晚上設 宴。 她續稱,其實多年來婚禮形式的 轉變不大,因為傳統的禮節必定會保 留,「畢竟是中國人,向父母敬茶等 傳統儀式就一定會做。」華姨又指, 婚禮策劃師與大妗姐的角色並不同, 兩者不會有衝突,「因他們是幫新人 安排、籌備及設計婚禮的流程,但他 們不熟悉傳統禮節,所以大妗姐負責 的角色仍然不可或缺。」
收徒弟傳授嫁娶文化
華姐慨嘆,大妗姐行業日漸息 微,加上新一代對中式婚嫁禮儀的認 識亦不多,「若熟悉傳統習俗的人 華姨憶述,曾有一位準新娘上頭 都不去做,傳統禮節就會逐漸被人遺 的吉時是凌晨三時,但在凌晨兩時半 時卻告訴她家裡沒有湯丸,華姨便立 忘。」在投身大妗姐時,她曾經答應 即到附近買湯丸,兜兜轉轉後才於通 過師傅要把這行業發揚光大,所以她 宵營業的超級市場買到。她形容,當 成為了導師,傳授當大妗姐的技巧, 時準新娘一家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亦會帶學生參與婚禮,了解大妗姐的 非常擔心會誤了吉時。但華姨卻氣定 工作態度,讓他們更熟習傳統的禮節 神閒地向準新娘解釋吉時共有兩小 及婚禮流程。她期望,日後每對新人 時,必定能完成整個上頭過程,令準 都會找大妗姐主持婚禮儀式,就如每 個婚禮都有攝影師及化妝師般普遍。 新娘的心馬上定下來。
▲華姨表示,每次工作都會視為自己的子女出嫁,會用心對待每對新人(受訪者提供)
p.21
文 化
記 者 黃 雅 盈 朱 婷 婷 - 編 輯 張 楚 瑜
▲紅衫魚推出印有看不清「香港」兩字的 T 恤(左黑衣),反思本港的核心價值。(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紅衫魚」(Red Fish Apparel) 是成立了一年多的本地新興品牌,產 品以衛衣及 T 恤為主。其創辦人是 四個現正就讀大學的大學生,他們眼 見時下港人都只愛穿著外國品牌的衣 飾,沒有人穿香港的品牌,希望能夠 創建出具本港特色的品牌,提倡「愛 香港,着香港」的理念。
創作抵死 玩轉社會議題 數到「紅衫魚」的熱門產品, 肯 定 是 印 有 外 國 潮 語「Hollishit」 的 衛 衣。 負 責 開 創 新 產 品 路 線 的 Lawrence 解釋,衛衣刻意將港人追 捧的外國品牌「Hollister」,改成與 英文粗口有關的字眼,諷刺港人過份 崇洋,只要是外國品牌,不分好壞都 會去買。 紅衫魚的所有負責人均不是讀設 計出身,所以和一般的香港本土品牌 不同,甚少自行設計產品,通常飾演 中間人的角色,尋找本地設計師合
作,再聯絡廠商生產。 其他產品包括印有「香港」的字 眼,加上特別效果,讓人看不清「香 港」兩字,寓言本港的核心價值愈來 愈模糊不清,讓人反思這地方仍否值 得去愛。而紅衫魚之前曾跟本地設計 師 Vivian Ho 合作,以在本港街市中 常見的魚類為意念藍本製作布袋等, 提倡本土文化。
會哭的卡通 反思自我價值 鐵 甲 奇 俠、 怪 獸 公 司、 多 啦 A 夢等卡通,清一色地以正義凜然的主 角,振奮人心的故事作賣點,賺人熱 淚。 但 本 地 品 牌「Ignoreds.」, 卻 反常道而行,扭曲卡通人物的正面形 象,添加頹廢的元素,創作出一個個 強忍眼淚,眼神空洞的卡通圖案,再 印上自家製的布袋及心意卡出售。 品牌的名字很易令人聯想到英文 字 「Ignored」,即「被忽視」。品
牌創立人兼設計師鄒嘉豪表示,品牌 的意念確與自己在學生時期的經歷有 關。他在小學時,常因口沒遮攔而得 罪 同 學, 打 從 中 三 起, 他 便 變 得 沉 默,並受到同學的忽視。 鄒嘉豪在修讀設計後,全新的開 始令他建立出自信。他希望利用反差 大的卡通人物,鼓勵年青人,「每個 人都有自己專長,只要好好發揮亦能 走出一條路」。例如他創作了與動畫 《史力加》有關的作品,身為主角的 史力加努力演好自己,卻不如其他配 角受歡迎,讓社會反思只要人有付 出,不論成績是否出眾,都是值得欣 賞。 鄒嘉豪表示,未來會設計更多不 同 種 類 的 產 品,「 我 買 了 新 的 油 壓 機,將畫作印在 T 恤上,始終衣服的 市場需求較大」,創作藍本亦會由卡 通人物,擴展至動物等元素。投資新 機器,滿腦子雄圖大計,生意看似不 錯。但鄒嘉豪透露,生意至今只能維 持到收支平衡,沒太多盈利。他成立
本地創作品牌 反思社會與自我 有 本地自家品牌將全球熱賣的卡通人物,扭曲成落 寞形象,鼓勵年青人發揮所長,亦有品牌以抵死 創作,玩轉熱門話題,反思核心價值等社會事。但在 本港走設計的路,從來不是容易的事。富意義的創作 背後,品牌創作人需要掙扎求存,他們一致希望政府 從金錢、教育方面,協助本地品牌發展。 ▲ Ignoreds. 的產品以扭曲卡通個性為主,突出 「忽視」的概念。(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品牌前,原打算考政府工,過穩定生 活,「我讀設計出身,始終想發揮所 長,便把心一橫,給自己幾年時間發 展。
本地創作難獲認同 鄒嘉豪批評,政府對本土自家品 牌的支援不足,「西九文化區也有這 些攤位,但很難去投標,而且空間不 大」。不少年輕人想發展自家品牌, 礙於經濟問題,怕虧損而卻步,故他 建議政府能提供更多的資助給年輕的 設計師。 紅衫魚在經營時亦遇到重重困 難。負責市場推廣的 Duncan 認為, 以地鋪的形式去售賣產品,是最易令 人接觸,奈何本港寸金尺土,一鋪難 租,目前紅衫魚的產品主要在網上平 台出售。他又指出,港人普遍有崇洋 心態,「對本地創作十分挑剔,甚至 是視而不見,覺得本港的產品質素一 定較差」,需要改變功利的社會風 氣。
▲ Duncan ( 右 ) 指港人崇洋,不支持本地品牌的心態需要改變。(黃雅盈攝)
▲紅衫魚借衛衣「Hollishit」,來諷 刺港人盲目崇洋。(相片由受訪者 提供)
▲ Ignoreds. 出售布袋為主,平均 每個 100 多元。( 相片由受訪者提 供)
p.23
文 化
清新演繹
記 者
無伴奏合唱萌芽
莊 禮 傑 鄭 朗 澄
「(人聲敲擊)Da......Do...... (合) 你存在 我深深的腦海裏 (人聲敲擊)Da......Do...... (合) 我的夢裏 我的心裏 我的歌聲裏......」 (節錄SENZA A Cappella無伴奏合唱版本《我的歌聲裏》)
- 編 輯
沒 有樂器,人聲哼出的節奏及旋律,形成了背景音 樂,無伴奏下唱出一首又一首歌曲。幾年前樂團 姬聲雅士在港推廣無伴奏合唱,以人聲和諧地唱出清 新的旋律,令人見識到此門藝術的魅力,打下發展基 礎。
楊 羨 庭
時至今日,姬聲雅士有隊員已成 為全職無伴奏合唱劇團的藝術總監, 也有大專生成立業餘合唱團,更獲商 業機構垂青贊助。無伴奏合唱在港迅 速發展,但仍處於摸索階段,又面對 資源貧乏的問題,樂團希望商界多多 支持。 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 顧名思義,是指在無伴奏音樂下, 以人聲合唱出節奏及旋律。每個無 伴奏組合都有不同的聲音分配,以 大專生業餘合唱團、浸會大學學生 組 成 的 SENZA A Cappella( 下 稱 SENZA)為例,他們主要分為女高 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以及 人聲敲擊。 為了讓各成員可以接觸更多聲 部,他們會輪流擔任不同角色,例如 唱者在下一首歌時會變成人聲敲擊, 或鄰近的聲部亦可轉換。主力人聲敲 擊的莊易熹指出,人聲控制遠比樂器
難,因人聲不同其他樂器般有按鍵或 把位,高低微調多靠經驗。 無伴奏合唱講求隊員間的默契, 莊坦言,困難「會永遠存在」,「如 果有人走音,就會令整隊人跟隨,要 衝破難關需要全隊人的合作。」職業 無伴奏合唱團「一舖清唱」(下稱一 舖)的隊員也指出,他們的默契會在 隊員演唱間的交流建立。
業餘組合 SENZA「夠集中」 「一舖」成員劉兆康認為,專業 樂團每天都接觸無伴奏合唱,清楚知 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比業餘樂團有優 勢。但他亦十分欣賞學界的組合,認 為 SENZA「夠集中」,更勉勵他們 要有心求進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練歌 方法。 以 業 餘 無 伴 奏 合 唱 團 而 言, SENZA 成績不俗,現時已逾 9 千人
訂 閱 其 YOUTUBE 頻 道, 早 前 更 獲 商業機構邀請錄製情人節廣告歌,並 贊助專業錄音機,SENZA 成員連婕 指,得到贊助是一種肯定,有助他們 踏出第一步面向大眾。 不過,另一名樂團成員馬婉晴則 表示,以往訂閱其頻道的觀眾大多是 無伴奏合唱愛好者,但這次的廣告歌 要面對大眾,包括不喜歡無伴奏合唱 或較喜歡原唱的人,加上錄製時間倉 卒、準備不足,最後有部分網民留下 負評。「雖然面對大眾的第一步未見 完美,但也不抗拒未來與其他商業機
▲一舖清唱 12 年在《藝聚政府大樓》的活動中 演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舖清唱
香港首個專業無伴奏合唱劇團,由三 位藝術總監及四位駐團藝術家組成。一舖 清唱於 2008 年創作首個無伴奏合唱劇場 《石堅》演出,得到各方讚許。該創作更 榮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 2009 CASH「最佳正統音樂作品」金帆獎。
SENZA A CAPPELLA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於 2009 年成立的無 伴奏合唱組合。「Senza」一字本為意大利 文,解作「沒有」,所有成員都是來自浸會 大學的不同學系。SENZA 以不同類型的樂 曲推廣無伴奏合唱,如自創歌曲,古典樂, 音樂劇,流行曲,爵士樂等。
構合作。」
非主流音樂難發展 非主流音樂在本港較難發展,無 伴奏合唱登陸本港多年,仍在摸索階 段。姬聲雅士成員兼一舖清唱藝術總 監趙伯承指,本港的無伴奏合唱仍在 發掘其特色,以台灣組合為例,他們 有較多舞台效果,喜愛擺動身體。而 本港組合也曾嘗試跟隨,認為這是發 掘本地特色的階段。 他又指擴闊眼界很重要,現階段 需要邀請外國出色的無伴奏組合到港 演出,為本地樂團帶來衝擊,啟發本 地樂團發展。 由於過去五年發展極快,趙伯承 對無伴奏的將來亦十分樂觀,希望十 年內參與者和觀眾可大幅增加。現時 一舖也有跟主流歌手合作,成員黃峻
傑認為有趣和具新鮮感的藝術形式的 確能吸引大眾,但幾年後見慣見熟便 再無吸引力,現時的合作只屬噱頭。 至於業餘的 SENZA,卻未想到 邁向全職,原因是成員畢業後大多不 會在音樂方面全職發展,難以抽空練 歌。
持續營運,捐款或政府資助都不是穩 定的收入來源,因政府資助不一定每 年獲批,故商界的支持更顯重要。趙 指出,現時無伴奏合唱的樂團需要參 與不同的演出活動,希望能打動商 界。
不過,他們也有向外推廣,如成 員會到不同學校演出,希望能推廣及 宣傳無伴奏演唱。他們會向學生講解 無伴奏演唱的歷史、技巧,介紹無伴 奏合唱從字面上的意思到實際的應 用,同時也會選擇較淺易的歌曲教導 學生。他們指學生反應熱烈,未來會 繼續舉辦。
商界支持極重要 面對資源貧乏的問題,趙伯承表 示,商界支持極為重要,要一個樂團
▲ SENZA 在 YOUTUBE 上 的 頻 道, 已 逾 9 千人訂閱。( 網上截圖 )
p.25
文 化
記 者 李 慧 筠 陳 以 禔 - 編 輯 易 淑 麗
香港製造 重掌生活自主權 香 港連鎖集團林立,看看我們手上的食物、洗澡用的肥皂、早 晚使用的護膚品,哪一樣不是從連鎖集團中買來?品質參差 的「中國製造」貨,亦因價錢超值而深受港人歡迎。假如要你從 即日起,從頭至腳、從內到外,食用和穿上「香港製造」的東西, 你能做到嗎?
▼在這個約 100 呎的工作室,民創品牌設計師陳寶鋒打造出自己 的設計天空。(李慧筠攝)
▲昱日森林的店內全是手工製品,包括沐浴露、護膚品、有機 香油(圖)等。(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喜居生活透過擺賣本地品牌用品,讓消費變得多元化,實現香 港製造。(李慧筠攝)
▲除了天台種植計劃發起人陳家儀(圖左),她的伙伴 Emily(右) 都會一同照料天台的植物,希望做到自給自足。(李慧筠攝)
希望擺脫連鎖店珈鎖的陳家儀, 以自主生活為理想,兩年前創辦「習 慣 X 自然」天台種植計劃「香港好 薯」,研究並實踐食物自給,自行種 植蔬菜等食材;同時與伙伴合辦「喜 居生活」,寄賣本地品牌用品。
自給自足 拒假手予人 租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天 台,與其他的租戶、街坊和朋友一同 種植、分享和食用自己的成果。每當 有參觀者走過,對她們種植的蕃茄、 薯仔感興趣時,陳家儀都會跟他們閒 談講解。在五樓的設計室外,亦放置 了一個廚餘筒,不少街坊走過時都會 自發放下橙皮、豆渣等的廚餘。收集
之後,便會把它們化為肥料,回饋天 台的農田。
入口農作品的安全,化驗上始終有限 制。
「香港農業萎縮,是因為教育把 我們和農業分割開來。」陳家儀指 出,中國、台灣等地都有農耕科目修 讀,香港則沒有。她認為,社會政策 忽略了農業發展,如新界東北取農地 發展的做法,使農地被破壞後無法回 頭。
陳家儀認為,城市人「外判」食 物的主導權予超市、餐廳,把食物假 手予人,等於助長了連鎖店的盛行。 「你不種植,不自己煮食,不去看看 那些你放進嘴裡的食物,繼續光顧連 鎖店,就是支持它們繼續佔據你。」 但她坦言,完全香港製造有一定難 度,因為香港已經很少鹽、糖、油的 生產。她強調,香港製造這個夢想, 並非遙不可及,「夢想一定要有,即 使遠大也無問題。重點是,我們要行 動,不要停留在想像,要每天實在面 對自給耕種上的困難」。
她提出,中國有食物自給率的法 例,限制入口,保護本地農作品市場 以及確保食物安全的做法,如上海的 食物自給率為 90%。相反,香港只 有 2% 農作品是由本地種植,市民 無從得知種植食物的方法,即使監控
p.27
自製沐浴露 健康有保證 現今超級連鎖店林立,大品牌幾 乎壟斷商業市場,可是其生產的產 品,未必適合每個人使用。菁薇因而 創立昱日森林,寓意「森林陰暗,但 只要有太陽身處森林亦不可怕」,堅 持手造沐浴露、護膚品等貼身用品, 棄用超市貨。 大型連鎖店所售的部分品牌含有 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甚至有機會致 癌,菁薇隨手拿起一瓶大品牌沐浴 露,指着配方中的成份解釋,「看看 這個成份,其實是甲醛,可能會致 癌」。 菁薇本身患有濕疹,市面的產品 無法紓緩症狀,惟有將在外國學到自 家製作的理念和方法實踐,落手落腳 自己做。濕疹狀況隨着改用自製用品 得以改善,所以推己及人,設門市將 「自家製」產品推廣給有需要的朋 友。她認為,理念的實踐很重要,只 說不做的話不可能帶來任何改變, 「我們希望終有一天,所有洗髮水、 沐浴露、護膚品、彩妝品、清潔用品 將全部由自己製作」。
民創首飾 勾勒本土色溫
人體美學的範疇。有一次他與客人交 流間發現,自己和連鎖店的飾物款式 相若,不過他的設計可以進一步修 改,比連鎖店的更具彈性,照顧客人 不同的要求。
在火炭約 100 呎的工作室,設計 師陳寶鋒正雕琢打磨寄賣的自家製首 飾,由汽水蓋手鏈、鏍絲戒指至水龍 頭手鈪,都讓人想起 90 年代的香港。 陳 寶 鋒 的 首 飾 定 價 由 300 至 出身基層的他,自小在屋邨成長,生 800 多元,他指大連鎖店的生產大 活環境對他創作影響甚大。 量化,可以把價格降到最低,但忽略 陳寶鋒認為,這一代人對「香港 了設計師和客人之間的關係,客人往 本土」有既定的概念,政府總是以帆 往不知道誰是產品的設計者,門店的 船作為香港標誌,他偏喜歡在「香 售貨員亦未必能夠詮釋產品的設計理 港」兩詞加入自己的想法,「反叛是 念。 香港民創品牌要走的方向」。稚氣如 相反,在不同的手創市集、地攤 汽水蓋、舊式玩具(彈珠遊戲);草 活動,陳寶鋒都能夠體會與客人交流 根如金魚街的養魚工具;以致矇矓如 王家衛的電影,都是激發他靈感的生 的樂趣。他笑指,相熟的客人會說 「是寶鋒的作品,我識佢呀」,繼而 活細節。 代之向他人講解作品的理念。
自家製以質取勝 陳寶鋒對連鎖品牌的時裝不感興 趣,認為穿戴名牌,只是一種以錢買 身份認同的行為。他身上的衣服是接 手弟弟的,布袋亦是媽媽以舊牛仔布 親手縫製的。 他指出,連鎖店以量產為目標, 首飾追求一式一樣,有時很難顧慮到
▲天台種植的農作品,會拿到喜居生活以待用產品的方式擺賣。(李慧筠 攝)
他續指,連鎖店抹殺小商店,這 種壓倒性的競爭力令香港缺少可能 性,市民可作的選擇就更少。他認為 本土設計力量可以作出改變,除了在 市集擺賣,更要令產品更入屋一點。 但他明言消費者亦有責任,公眾往往 貪方便,「有乜揀就揀乜」,又稱「如 果要選擇臨近的百佳與遙遠的士多, 我仍然會選擇士多。」
▲透過和客人親身接觸,陳寶鋒改良設計,擺脫一般連 鎖店的形狀規限。(李慧筠攝)
教 育
記 者 黃 雅 婷 紀 思 清 - 編 輯
戲劇+教育=?
梁 偉 聰
鐘聲響起,拿來椅子,圍成圓圈,透過創作劇本,燈光設計、圍讀 對白和肢體訓練,同學們告別了平日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沒有 白紙黑字的陳套,沒有「有碗話碗,話碟話碟」的生硬──苦澀難明 的古文學、遙遠的史事、一言難盡的通識時事……逐一被搬上幕前,「知 識」的演出等候著上演。
p.29
▲戲劇教育下,學生走出班房,真正演活了青春的血汗。(相片為由受訪者提供)
▲陳玉蘭對香港戲劇教育的未來抱予寄望,因 為「戲劇使一切更美麗」。(黃雅婷攝)
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提高,新 高中課程強調培訓學生的適應力、創 意思維與獨立思考,讓不同能力、興 趣和志向的學生都能一展所長。在一 片「全人教育」,「多元人才」的呼 聲下,戲劇教育千呼萬喚「興」起來。
全人發展課程發長路向報告書》是香 港官方首次將戲劇與教育結合的「起 跑點」。「這份文件對整個戲劇教育 都有象徵性的意義,自那時開始,漸 漸有學校對戲劇教育產生興趣,並開 始研究相關的課程內容。」
戲劇自小眾娛樂走向大眾教育 戲劇教育是近十年興起的「新
潮」教育模式。根據香港學校戲劇教 育成果的研究與評鑑研究報告統計, 目前逾九成的中、小學校長均認為戲 劇教育有助學生發展他們的共通能力 和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負責策劃與執教的戲劇教育碩士 課程的香港藝術學院講師陳玉蘭指 出,香港課程發展議會於二零零一年 六月推出的《學會學習:終身學習、
▲歷史書中的一字一句終化成誇張的形體表演,活現台上。(相片為由受訪者提供)
二零零三年,將軍澳匯知中學就 開始將戲劇設為常規課程的學校, 是學界的「先頭部隊」。目前學校
聘請了兩名來自香港演藝學校的戲劇 老師。話劇則被設為中一至中四必修 課,每星期兩堂。課程出了基本的話 劇創意寫作,表演技能,也嘗試將話 劇融入中英文科目做跨學科教育。科 目成績依照考試及節目表演評核。
學生重新愛上學習 冗長的文本,險怪的出題模式, 接二連三的測驗補課──公開試的陰 霾使學習如洪水猛獸般嚇人,位於沙 田的台山商會中學卻沒有因為公開試 的壓力而刪掉高中班別的戲劇課。該 校戲劇老師葉柏亨表示,學生需要 「自編自導自演」,由創作劇本、公 開演出、設計舞台、到打燈和製作服 裝道具,均由他們一手包辦,令他們 深深體會團體精神,進而變得更有自 信,擅於表達,增強了口語能力。「學 校希望學生能均衡學習,發展所能, 我們的學生亦情願於課後另行補課也 不願失去學習戲劇的機會。」 匯知中學畢業生劉曉樺目前於 「團劇團」擔任舞台劇演員。有讀寫 障礙的她坦認從小對文字就沒有太大 的感覺,經常會把中文詞語倒轉寫, 「我不懂用文字表現自己的想法,明 明想寫油麻地,卻會寫錯為油地麻, 上課時更常常聽了半天也搞不清老 師在說什麼。」直至中一那年,她參 加戲劇學會,一切方才變得不一樣, 「它令我學會如何表現自我,雖然一 開始我並不知道戲劇是什麼,參加學 會只是圖個好玩,但學校的戲劇課培 養了我對戲劇的興趣,自那時起,我 開始一個人去文化中心看舞台劇。」
對於母校的戲劇教育,她笑說自 己就是活生生的成功例子。「我終於 不用拘泥於教科書中的一字一句,因 為知識已化成了誇張的形體表演,活 現紙上。」她笑說,這樣的學習讓身 體有了記憶, 把易忘、艱澀、抽象 的學問變成了具體清楚的內容,「從 戲劇教育中,我終於嚐到了學習的樂 趣。」
「戲假情真」 「戲劇是一個可以將人的身與心 連接的媒介,它不單單是一個表演一 個劇情,人們往往從中反思自己,了 解社會,親歷其境。」陳玉蘭舉例, 學生能通過扮演一個洗碗的老人而了 解社會基層人士的生活寫照。「曾經 有一個和父母關係不好,每天只顧追 星的厭學女生,參與了學校戲劇工作 坊後,成為了一個關心社會,熱愛 生活的人」陳指,這次的經歷令她十 分動容,而且課程結束後,女生告訴 她,是戲劇將死知識變成了活知識。 台山商會中學今年亦上演了一 套有關孩子命運與家庭反思的舞台 劇。故事圍繞多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孩 子,他們互相羨慕對方,但因為一場 劫案,終於意識到「家家有本難念的 經」,並開始珍惜自身擁有的幸福, 使人重新思考「家」的意義。「班中 有位男生平日沉默寡言,很少提及家 事,在這一次演出,他卻拒絕演出, 再三追問下才得知拒演原因是不認同 該角色的家庭,覺得劇本全是『虛假 的美好』,於是習慣沉默的他向我訴
說了他平時不輕易透露的想法。」 該劇的指導老師葉柏亨笑言,這 場「拒演風波」令他深刻地明白戲劇 是假的,但人是真的。老師和學生的 距離因為戲劇課不再是黑板與學生桌 之間既近且遠的鴻溝,而是足以依傍 的──以心連心。
教局欠指引 強制常規化有利弊 雖然戲劇教育的成效令不少學校 趨之若鷔,但至今教育局仍沒有一套 完備的戲劇課程,話劇課程質素可謂 參差不齊。張志文希望政府可以盡早 推出新的課程指引而非單單只有實例 做參考。「沒有教育局的支援,我們 只能通過校內評估和其他學校定期交 流,並鼓勵戲劇老師持續進修從而保 證課程質素。」另外,陳玉蘭亦認 為,戲劇科不像中、英科有清晰的課 程指引,所以被許多學校看成是邊緣 課程,而有所卻步。 而談到強制性的戲劇課常規化, 專家和老師認為有利有弊。「一切的 興趣套上強制化的規條就會失色不 少。」陳玉蘭同時擔心,一旦政府加 插硬生生的課制管制將會破壞原有戲 劇課的趣味與彈性化的教學。而葉柏 亨認同這個說法,但另一方面認為如 教育局有意讓戲劇教育常規化,或會 增加投放在戲劇教育的資金,令學校 於財政上更為鬆動。而校長張志文亦 表示,若當局將戲劇科常規化等同肯 定戲劇教育的作用,可增加戲劇教育 的認可性。
▲畢業後,劉曉樺仍朝著舞台劇之路走去,全因戲劇能「真正表現自我」。(相片為由受訪者提供)
p.31
體 育
記 者 區 敏 媛 李 卓 穎
▲李子健 ( 左一 ) 在 70 多人的選拔中脫 穎而出,成功加入港隊。( 受訪者提供相 片)
- 編 輯
棍網球 以
▲棍網球有
短棍和長棍
球會友
魏 綺 婷
,前者用作
攻擊,後者
作防守。
( 李卓穎攝
▲李卓斌 ( 左四 ) 與隊友建立了深厚友誼。( 受訪者提供照片 )
在
電影《玻璃之城》的一幕,飾演 70 年代港大學生的舒淇揮動棍網球棍, 吸引男主角對她展開追求。棍網球 60 年代起在港大舍堂紮根, 時至今日,仍屬港大獨有。港大共有七隊舍堂球隊, 球員本是同根生,球技代代相傳,感情猶如家人。 沒有專業訓練場地、缺乏專業的教練, 他們仍憑著對棍網球的熱愛打入世界賽, 躋身國際體壇。
)
棍網球講求 速度和技術,節 奏非常緊湊,更以 近 179 公里的最快 球速列入健力士世界 紀錄,被喻為「陸上最 快的運動」,在歐美國家 十分流行。 棍網球的玩法與足球類似, 在與足球場大小相約的草地球場 上,兩隊互相攻擊防備,入球較 多的一方為勝。 棍網球隊每隊共有十名球員:各 三名前鋒、中場、後衛,以及一名守 門員。比賽時,每名球員要不斷轉動 球棍,施展渾身解數,利用離心力把 球射進對方龍門。比賽中途可以隨時 調配球員,無須吹哨暫停賽事。由於 比賽時有不少碰撞,所以每名球員均 須佩戴頭盔及護甲,以防受傷。
初出茅廬 遇強愈強
港大三年級生李卓斌,一年前起 擔任利瑪竇舍堂棍網球隊隊長,在隊 中是中場球員,負責發動攻勢、阻止 對手射門等,又是安排戰術的「軍 師」。他憶述帶隊初期,球員間各自 訓練,欠缺默契,比賽屢戰屢敗。 一場比賽扭轉當時士氣低落的局 面。當時他們比賽的對手是港大舊生 隊,隊中不少人是港隊成員,實力無 容置疑,反之,李卓斌帶領的舍堂隊 員只有一、兩年的經驗,雙方能力懸 殊,甫開始已打定輸數。 棍網球鬥智鬥勇,李卓斌與隊員 靈機一動,採取「體能消耗戰」策 略,巧妙地打持久戰,不斷換人,著 重攻擊敵方的主將,令對方消耗大量 體力,終意外地取得勝利。得宜的戰 術、隊員間的團結一致,令他們擊敗 對手,為日後比賽打下強心針。
▲棍網球球場短缺,各舍堂隊要同時練習。( 李卓穎攝 )
部份成員都曾經是港大學生,有剛畢 業的新鮮人、有參加過許多國際賽的 師兄,昔日大學球場上各為其主的敵 人,今天成了目標相同的戰友。 香港棍網球總會會長侯仲銘表 示,隊中內部以「Family」作團隊信 念,形容大家的感情好比家人。他又 表示,隊員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融入 這團隊,邀請他們一起玩棍網球。今 年七月舉行的世界棍網球錦標賽,贊 助商也主動資助隊員的家人一同前往 主辦國美國,「因為這是香港的事, 亦是家中的事」。 侯仲銘過往參加過四次世界賽, 認為是十分難得的經驗,十多天的比 賽猶如參加嘉年華。他們與其他國家 的球員一起聊天、吃飯、飲啤酒、交 換頭盔……大家都認同由日本隊帶出的 口 號「Lacrosse make friends」。 球場外,來自加拿大、台灣、菲律賓 等的各國球員互相交流,分享經驗, 現今仍保持聯繫。
近年愈來愈多港大學生投入棍網 球,由三年前只得五間宿舍有舍堂 隊,今年增至七間。李子健指出,「有 畢業生打過世界賽後,願意帶著經驗 到不同宿舍擔任教練」。他喜見棍網 球的發展步伐加快,也相信透過眾人 用心傳授,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人參與 這項刺激的運動。 香港男子棍網球代表隊正密鑼緊 鼓練習,預備七月的美國丹佛世錦 賽。李子健希望藉此機會汲取比賽經 驗,提升個人實力,向當地的發展模 式借鏡。現時香港隊在亞洲區名列約 第三、四名,成績相當優異。但對一 眾球員而言,棍網球可能是「相逢恨 晚」,李子健感慨本地發展緩慢,「日 本棍網球發展成熟,當地人在中學階 段便有機會學習棍網球,反觀香港學 生大學時期才初次接觸這項運動,兩 地水平相差甚遠」。 李子健估計,很少隊員畢業後會 繼續玩棍網球,運動生涯可能僅限於 在學的短短三、四年間。適逢今年是 四年一度的世界棍網球錦標賽,眾多 球員躍躍欲試,渴望晉身港隊,「如 果香港可舉辦不同賽事,定必吸引更 多人加入棍網球隊」。
球友遍世界 不分敵人 港大一直是棍網球的根據地,迄 今 51 年。不少球員畢業後繼續玩棍 網球,將球技薪火相傳,亦有經驗豐 富之士自願回校任教,不同年代的球 員濟濟一堂,互相切磋。 同是隸屬利瑪竇舍堂隊的李子 健,經過三年磨練後,去年三月加 入香港男子棍網球代表隊。隊中大
三年間增至七隊舍堂隊
▲侯仲銘表示,曾經試過練習後,持著球棍逛 街,遇到遊客要求合照。( 區敏媛攝 )
香港棍網球總會近年積極推廣運 動,拍攝宣傳片,與小童群益會合辦 課程和訓練營,亦邀請前加拿大國家 隊成員來港培訓本地球員及教練。侯 仲銘表示,長遠期望能在中小學推廣 棍網球,不過,場地問題仍然是最大 阻力,現時球員一般租借足球場來訓 練和比賽,場地供應非常緊絀,長遠 希望能爭取政府撥地建球場。
p.33
攝 影
記 者 文 羨 怡 - 編 輯 梁 崇 碧
▲農莊內種有多種植物,例如臭草、薄荷、番茄等等。(文羨怡攝)
空中 . 有機 . 農場 Roof Farm 石屎高樓驚現「綠洲」! 原來是一群熱愛耕作的發燒友,在一棟舊式大廈天台建立的農莊。 「天台農莊」三名負責人葉生、何生及 Wendy 皆認為,現時許多食 物都是基因改造,耕種過程使用了化肥或農藥,人們很難吃到天然無添 加的食品,何生甚至表示,「現在流行有機食物,但消費者並不知道這 些食物是否真的有機」,因此,他們萌起了「自家制」的想法,自己落 手落腳耕種。 其後,農莊成立一年多,吸引了更多農友參與耕作,但葉生坦言, 「雖然我們每塊田都有收取租金,但這並不是一門可賺錢的生意,而是 對興趣的一份堅持。」
▲由於農莊位於天台,不時引來雀鳥大肆「搶掠」農作物, 因此農友掛起光碟或圍網以嚇走牠們。(文羨怡攝)
▲負責人 Wendy 本身熱愛種植,她會向學 員授課,講解打理及收割農作品的要訣。(文 羨怡攝)
▲面對高牆,農作物仍強壯生長。(文羨怡攝)
▲由於蔬菜是農友自己親手種植,可確保一定是「有機的」。(文羨 怡攝)
▲ 農莊放置了一個個不同類型的種植箱,有淺土田、高架田及深土田,它們的分別在於 泥土的深度。 (文羨怡攝)
p.35
註冊報紙一二四二號 第四十四卷 2014年3月 第六期 督印人 郭中實 顧問 杜耀明 黃天賜 總編輯 姚文基 副總編輯 黎婉嫻 譚嘉意 林樂軒 網絡版主編 梁偉聰 唐芷晴 美術總監 陳嘉欣 薛婧 資料庫 伍詩雅 易淑麗 發行 王方南 公關 魏綺婷 楊羨庭 編輯 王方南 伍詩雅 梁崇碧 梁偉聰 陳南茜 吳慧英 李詩欣 易淑麗 張楚瑜 唐芷晴 盧于群 于奇偉 魏綺婷 楊羨庭 記者 鄭秋玲 葉考欣 紀思清 黃韻盈
黃靜薇 黃凱天 郭雅揚 容靜怡
黃樂宜 何寶儀 黃雅盈 區敏媛 黃雅婷 陳展希 陳浩暉 余庭瑋 鄺慧敏 李慧筠 陳哲 孫雷 陳家恩 莊禮傑 黎明芝 李雲 李慧妍 文羨怡 陳以禔 鄭朗澄 朱婷婷 林綽姿 林嘉淇 林詠雪 林𡝴雯 李卓穎 李晟謙 麥智軒 冼漢權 宋亮凝 杜世安 趙雅婷
出版及承印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出版及承印地址 九龍塘香港浸會大學 電話 3411 7461 傳真 3411 5079 網址 http://sanpoyan.journalism.hkbu.edu.hk 社交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sanpoyan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