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學生刊物
07
四月號 期 2017-18 年
「一換一」計劃 車主未受惠
電動車配套不足難普及
生活文化
人物專題
百年港齋世俗化 形變而神不變
衝破紀實界限 尋常處覓不尋常 ──攝影記者陳焯煇
生活 文化 新聞 專題 「一換一」計劃 車主未 受惠 電動車配套不足難 普及 P.3
百年港齋世俗化 形變而 神不變 P.9
體育 港產地壺 球自立門戶 促 進傷健共 融 P.13
教育 中學學生會認受性低 欠 實 權 難 助 實 踐 公民教育 P.6
人物 專題
衝破紀實界限 尋常處覓 不尋常──攝影記者陳焯 煇 P.17
四月號
07
2 0 1 7 - 1 8
期 年
新聞專題
「一換一」計劃 車主未受惠
電動車配套不足難普及 本 年 度 財 政 預 算 案 推 出 新 的 電 動 車「 一 換 一 」 計 劃, 合 資 格 車 主 可 在 銷 毀 舊 私 家 車 後 更 換 電 動 車 , 並 最 高 可 獲 25 萬 首 次 登 記 稅 減 免。 惟 有 政 黨 及 關 注 團 體 批 評 計 劃 部 分 條 件 並 無 必 要, 門 檻 高 反 而 無 法 惠 及 車 主。 政 府 曾 在 7 年 前 訂 立 目 標, 希 望 於 20 20 年 全 港 3 成 私 家 車 屬 電 動 車 或 混 能 車。 不 過, 現 時 不 論 公 共 或 私 人 的 電 動 車 充 電 設 施 仍 不 足 , 政 府 亦未制定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增加電動車普及難度。 記 者 、 攝 影 : 徐卓藍 編輯:黃永亮 3
計劃門檻「無必要」 難惠及燃油車主 今年2月出爐的財政預算案,首次推出電動車「一 換一」計劃,合資格的車主在銷毀舊有私家車後,即可 獲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要符合參與計劃資格,登記 車主須連續3年持有車齡達6年的燃油私家車,及在取消 登記前24個月內,領有至少20個月的有效車輛牌照。 車主陳先生於2016年購入一輛燃油私家車,在政 府推出計劃後,曾考慮趁機轉駛電動車,但他認為計劃 門檻偏高,令在最近2至3年購置燃油私家車的車主無法 受惠。計劃將於2021年3月31日結束,陳先生指,若即 時「趕尾班車」買入一輛二手車,亦難以預計新購入的
▲剛於前年買入燃油私家車的車主陳先生認為,電動車「一
車輛能否於計劃期內「力保不失」,「若然這3年間(
換一」計劃規定車主須持車至少 3 年的門檻偏高,難以吸引
車輛)有什麼意外,便不符合資格,故車主參與計劃的
車主參加。
誘因很小。」 香港電動車協會主席關卓明指,二手車或於買入後3 年內出現性能衰退或損壞等,需要報廢或換車,以致車 主未能參與計劃。交通政策關注組早前建議將車主持有 舊車的年期減至12個月,關卓明認為建議合理,「香港 人換車的週期快,約為1至2年。」香港汽車及交通關注 組召集人葉世雄則指,規限車主必須持車3年以上,是 為防止市民為了參與計劃而特意購買二手車,令二手車 的需求急增,造成炒賣。惟葉世雄認為這項規限沒有必 要,他解釋,只要計劃在政府公布當日即時生效,並規 定只有在計劃生效前已成為車主才可參與,已可避免出 現炒賣二手車的問題。
▲香港電動車協會主席關卓明表示,「一換一」計劃下,車 主最高可獲 25 萬元稅務寬免,可鼓勵市民轉用電動車。但 他亦批評政府未有提供額外資源提升配套設施。
兩款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性能及售價比較
馬力
同性能電動車平2萬 未吸引車主換車
寶馬 218D Gran Tourer (燃油車)
福士 New e-golf (電動車)
關卓明認為,雖然計劃門檻高,但去年政府將電動
150 匹 / 4,000 轉時
136 匹 / 3,000-12,000 轉時
一換一」計劃的稅務寬免最高可達25萬,故新計劃 仍
車首次登記稅的寬免額由全免減至9.75萬元,而是次「 有吸引之處。在「一換一」計劃下,將兩款性能相若的
扭力
330 牛頓米 / 1,750 轉時 290 牛頓米 / 0-3,000 轉時
零售價
約HKD $359,899(連稅) 約HKD $547,480(連稅)
燃油車與電動車售價比較(見圖表),燃油車寶馬型號 218D Gran Tourer連稅售價約為36萬,而電動車福
「一換一」計劃 寬減後售價
士New e-golf車款售價連稅則需約55萬。使用「一換 一」稅務寬減優惠後,該款電動車可以約34萬元購入,
/
約HKD $337,490
資料來源:香港海關、BMW Taiwan官網及Volkswagen Hong Kong官網
價格較比燃油車少近2萬。 不過,現為燃油車車主的謝先生認為,即使使用稅 務優惠後電動車的售價比性能相約的燃油車低,亦不會 考慮轉用電動車,「香港的充電配套不足,轉用電動車 可能會遇上找不到充電站的問題,造成不便。」
4
5成為慢速充電 公私充電設施仍不足 儘管政府有意鼓勵市民轉駛電動車,惟相關配套設 施不足的問題仍未解決。根據環境保護署的資料顯示, 截至今年2月底,全港共有11,103輛電動車可於路面行 走,而現時全港設有1,862個電動車充電站供公眾使 用。關卓明指當中有近1,000個為慢速充電站,充電須 時15小時至兩日不等。他建議政府應加裝更多高速充電 站,減少電動車車主須尋找充電站或排隊輪候充電等問 題。 葉世雄亦指出,部分屋苑的業主立案法團,因對建
▲現時香港有 1,862 個公共電動車充電器,惟當中近 1,000 個
設電動車充電站的工程和費用缺乏認知,而拒絕於停車
為慢速充電站。圖為設在旺角朗豪坊的中速充電站。
場加裝充電站。葉建議機電署提供一份合規格加設充電
長遠計劃未落實 電動車難於香港普及
站的大廈列表,增加車主與法團的談判理據,「(機電 署)甚至應到不同屋苑,向業主立案法團講解充電站的
政府在2011年表明要以「2020年香港30%在用私
設置工程,例如電源問題等。」
家車屬電動車輛或混合動力車輛」為目標。不過,根據 運輸署統計數據,目前電動私家車只佔全港登記私家車
環保署表示,政府在規劃電動車充電設施的發展
約1.8%;在去年4月政府宣布取消豁免電動車首次登記
時,首要是促進和鼓勵私人樓宇安裝充電設施;而政府
稅後,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數目從3月份的2,964輛急
除了牽頭在政府停車場提供及改善其公共充電設施外,
跌至0輛,直至11月亦只錄得81輛登記,普通私家車的
亦鼓勵私營機構設立及提升非政府公共充電網絡。
首次登記數目卻於同時期內持續上升。
關卓明指,政府雖曾調整地積比率的優惠,鼓勵地
關卓明指,只要政府收緊稅務寬免限額,市民便缺
產商在旗下的商場或屋苑停車場增設充電站,惟有部分
乏誘因轉用電動車。他認為政府目前仍未訂定長遠計劃
屋苑停車場的充電站被發現未有電力供應,形同虛設。
推廣電動車,令電動車難以普及;相比台灣及丹麥等地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同為電動車車主,他認為政府未有監
已有落實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香港仍未見眉目。關卓
察大廈及新落成樓宇的充電站運作情況。他指樓宇發展
明亦認為香港有能力禁售燃油車,「但礙於政府或會受
商雖有依從土地租契,為新落成的屋苑停車場加設充電
到來自燃油公司等多方壓力,因此未能定下普及電動車
站,但部分發展商利用地契漏洞,未有為充電站接駁電
的發展計劃」。
源;而政府亦沒有指引列明如何處理燃油車長時間霸佔 充電車位等問題。
環保署回覆指,針對電動車輛使用情況快速改變, 政府現正檢討各項推廣使用電動車的政策和措施,包括 探討如何鼓勵配合電動車輛的使用,來設置充電設施, 及在現有停車場加裝充電設施。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認為,政府制定禁售燃油車的限期,能向 社會和車廠表達政府普及電動車的決心,和為電動車發展定下 明確的目標。
▲香港汽車及交通關注組召集人葉世雄認為,「一換一」計劃 無必要限制車主在取消登記前 24 個月內,須領有至少 20 個 月的有效車輛牌照。
5
66
教育
中學學生 會 認 受 性 低 欠 實權 難 助實 踐 公 民 教 育 公 民 教 育 課 程 旨在提升學生對社會時事 的關注及公民意識,並裝備學生面對社會不 同 議 題 。 現 時 中學主要透過通識教育課 傳授公民概念,有學者則指出,學生會是學 生 在 校 內 實 踐 公民概念的唯一途徑。惟 有學生指中學學生會缺乏影響力,只淪為活 動 搞 手 , 未 能 參與校政討論;且有學校 提倡「去政治化」,令學生會推行公民教育 的效用減低。 記 者 、 攝 影 : 梁浩揮 編輯:陳菀雩
選舉拼人脈 學生會欠認受淪「活動搞手」 必須先經老師同意,缺乏自由。 「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慨嘆中學學生會在舉辦活動時 ■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的學生會候選內閣曾因政治 立場而遭校方打壓,學生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 林為該內閣候選幹事。他指參選期間,有老師阻止他與 同學於校內派發宣揚香港獨立的傳單,並提醒他不應將 政治帶入校園,「甚至有老師在票站呼籲學生不要投票 給我的內閣。」他所屬的內閣最終落選。鍾翰林認為, 學生多以內閣成員的人脈作為投票考量,故即使競選政 綱不合期望,選民仍會為「人情」投票,缺乏批判能 力,令中學學生會的認受性不及大學學生會高。故他認 為校方有責任向學生解釋選舉的意義及目的,否則學生 無法認識投票的公民義務。 鍾翰林又指,校方只會期望學生會舉辦康樂活動, 但他認為,中學學生會應如大學學生會,擁有自行舉辦 活動的自由,及參與校政討論的權力,「學生會不應只 舉辦康樂活動,還應該鼓勵學生關注時事議題。」他認 為學生會屬民意授權,校方應下放權力,增加學生在學 校事務的政治效能感。
拔萃生參校政會議 學校盼增學生自主 拔萃男書院現屆學生會會長胡顯樑表示,該校學生 會的部分內閣成員可出席學校的校董會會議,並就校內 活動甚至學校財政等校政發表意見。如來年為拔萃男書
為, 樑認 想。 顯 理 胡 會長 動才算 會 辦活 學生 書院 自由舉 男 拔萃 意見及 ■ 學生 反映
應可
就校服樣式舉行投票。學生會亦會於會議前舉行諮詢會 仍未能透過學生會推動公民教育。 拔萃男書院公民教育組老師洪翠蘭認為,大部分中學 ■
會 學生
院創校150周年,學校計劃修改校服設計,容許學生會
方 向校
收集學生意見,並定期發表工作報告交代會議內容,故 胡認為該校學生校政參與度高。 拔萃男書院公民教育組教師洪翠蘭指,為增加學生 自主性,該校公民教育組委員會由學生組成,委員會可 自行籌辦時事活動,如模擬特首選舉。不過,為確保活 動不會偏離公民教育的原意,校方亦會從旁輔助並給予 意見,「因為學校難以評估學生會成員的公民意識,故 由老師和同學合辦較為理想。」
7
學生會選舉實踐公民概念 惟實權難及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客席副教授梁恩 榮指,公民教育主要分為3方面:第一,讓學生認識基 本政治概念;第二,培養學生對政治及時事議題的價值 判斷能力;第三,讓學生體驗並實踐所學。他續指,學 生會是學生在校內實踐公民概念的唯一途徑,但其擁有 的自由度和校政參與度有限,「學生會只能就洗手間的 洗手液供應不足等問題向校方反映,但卻未有機會就修 訂校規發聲。」 ■ 拔萃男書院公民教育組不時舉辦時事活動,如立法會補選論壇,
他指學生會作為學生領導,可從兩方面推動公民意
讓學生接觸不同的社會議題。
識:第一,透過選舉喚起學生的初步民主意識;第二, 透過參與學生會意識到自主角色。他認為,實踐公民概 念是公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故須給予學生權力參與 校規討論,學生才懂得透過表達意見促進社會進步,成 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洪翠蘭則認為,大學和中學的教育有別,因大學背 負社會期望,須尊重學生意願和學術自由;中學學校管 理層則掌握較大控制權,且中學生的思想或欠成熟、學 校須考慮家長教師會的意見等因素,故兩者未能實踐一 樣的功能。
■ 拔萃男書院內有設由民主牆,供學會和學生就校政發表意見。
通識推公民教育 被批「去政治化」減效用 鍾翰林認為,現時學校的公民教育屬緣木求魚,反 令學生對政治冷感。他解釋,學校主要透過通識科推動 公民教育,但科目要求大量書寫,或令學生予以排斥; 通識課程涉及的政治議題亦寥寥可數,且不合時宜,如 至今教師仍援引「沙士」和「五區公投」作為例子,令 公民教育的效用大打折扣。梁恩榮認為,由於課程更強 調學生的個人成長,故很多中學教師未必著重培養學生 ■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客席副教授梁恩榮表示,學生會
是學生在校內實踐公民概念的唯一途徑,但其擁有的自由度和校政參與 度有限。(受訪者提供)
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他又指,由於有學校提倡校園「去 政治化」,且教育模式以考試為主導,令學生較少機會 思考社會爭議。 通識教育科教師張家榮則認為,通識教育的本質並 非政治教育,而課程內容包含政制發展、法治精神、身 份認同等議題,已能發揮公民教育的作用。不過,他亦 認為公民教育不能單靠通識教育科推動,因通識科主要 為提升學生的「認知」層面,惟公民教育必須透過實踐 才可內化,故學生仍須參與學生會選舉及諮詢大會等吸
8
取經驗。
生活文化
百年港齋世俗化 形變而神不變 近 年 掀 起 一 股 素 食 風 潮, 愈 來 愈 多 年 輕 人 加 入 素 食 行 列。 不 過「 食 齋 」 與「 茹 素 」 有 別, 前 者 除 了 考 慮 食 物 種 類, 亦 須 遵 從 佛 教 規 條 限 制 進 食 時 間 。 但 時 移 勢 易, 有 百 年 歷 史 的 傳 統 齋 舖 亦 褪 去 宗 教 色 彩, 轉 趨 現 代 化, 更 關 注 個 人 健 康 及 環 境 保 護, 甚 至 容 許 員 工 於 店 內 進 食 肉 類。 融 合 多 國 文 化 的 新 式 素 食 店 亦 配 合 潮 流 相 繼 湧 現, 在 回 應 市 場 需 求 的 同 時 , 更 希 望 宣 揚「 餐 桌放生」的理念。 記者、攝影:鄧曦雯 編輯:黃詠榆
9
素食館三波湧流 素齋文化有別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席助理教授法忍法師指, 大清滅亡後,南方人逃難至香港,開始有僧人在香港興 建寺廟,將佛教傳入香港;並在 1921 年第一次正式舉 行出家儀式,亦開始有港人削髮為尼。 佛教發展與齋菜文化相長,法忍法師指香港素菜館 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本港首批齋菜館大多由寺院或 佛教徒開設,例如六榕仙館和東方小祇園等;次批湧現 的素食餐館則由「一貫道」教徒開設,至今仍為素食界 的中流砥柱;最後一批則是夾雜西方元素的近代素食 館,其數目正隨社會對素食的關注逐漸增加。 法忍法師指出,「一貫道」出現在晚清,是中國秘 密宗教教派,其學說與部分佛教概念重疊;但「一貫 道」強調對團體忠心及遵從規範行事,與佛教出於自我 覺悟而行事的動機不一。「一貫道」的飲食習慣和佛教 相似,惟沒有「過午不食」觀念。市面上大部分素菜館 均有「一貫道」背景,故法忍法師認為香港沒有真正的 齋菜文化,只有素食文化,「食齋除了講究食物,(進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席助理教授法忍法師指,出家
食)時間也佔極大考慮。修道者過午不食,但在香港會
人一般不會外出進食,若獲善信邀請,會盡量支持有質素
遵守時間進食的人少之又少。」
的齋館小店。
▲東方小祇園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齋菜館之一,最初由佛教徒歐陽藻裳 創立,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讀者黃向欣提供)
10
▲彭任均是東方小祇園的第三代管理人。他形容餐館經歷百年風雨仍不死,而現時的營運理念經 已趨現代化。(讀者黃向欣提供)
傳統齋舖現代化 准員工外出「斬料」
法忍法師認為有員工在素食餐廳中進食肉類,會影 響素食者對餐廳的觀感,但他亦表示,「以往化緣時出
儘管不少舊式齋菜館仍然會秉承佛教觀念,如於店
家人沒法要求對方給予齋菜,可能會得到肉類,但只要
舖內擺放佛像、不殺生等,但隨時代變化,齋舖的經營
分開有肉的部分,用水洗淨,未能食出肉味便可。」故
模式亦與時並進。東方小衹園是香港第一間齋舖,第三
他認為即使有人在素菜館進食肉類,或以同樣的爐具烹
代掌門人彭任均並非佛教徒,他指小衹園的營運理念已
煮素葷,均對佛教徒影響不大。
變得現代化,比起單純跟從佛教規條,現時更為著重飲 食健康和環境保護,「近年有更多研究證明食肉對環境 有害,養一頭牛所需資源是蔬菜的幾百倍。」彭任均坦 言,東方小祇園的宗教色彩經已減退,他更希望店鋪成 為客人與朋友「傾佛偈」的聚腳地,故現時只要能把「定 期食齋」的習慣推廣開去,已相當理想。 不過作為百年老店,店內仍保留始創者歐陽藻裳訂 立 的 習 慣, 如 初 一、 十 五 食 齋、 不 煮 肉。 但 彭 任 均 表 示,曾有廚師向他反映,廚房工作對體力需求極大,要 以肉食補充能量。但基於店內不可殺生、避免烹煮肉食 的原則,彭任均容許員工出外「斬料」,「曾聽說有素 菜店會命員工到後巷用(含葷菜的)午膳,非常不尊重 員工。」
▲圖為東方小祇園於百年前的菜單。彭任均指,雖然菜名 極具詩意,但實為「清茶淡飯」。如名為「滿載金錢」的 菜式,只是下鍋油炸過、夾有餡料的麵包。
11
彭 任 均 表 示 店 舖 堅 持 使 用 上 乘、 天 然 的 材 料, 例 如 圖 ▼ 中的素雞以腐皮一層層壓製而成,極費工夫。
(讀者黃向欣提供)
齋舖守業難 素食店倡「餐桌放生」 近年新式素食餐廳湧現,面對同行競爭,彭任均認 為守業非常困難,唯有透過不斷革新、保持質素來維持 客源。為豐富菜單選擇,彭任均於十年前從外國引入黑 松露、紅藜麥等新食材,「客人越來越年輕,(對食物) 要求也更高。」隨素食風潮掀起,彭指東方小衹園獲得 不少媒體採訪,加上網絡的宣傳攻勢,有不少素食者及 遊客慕名而來;東方小祇園亦有和旅行社合作接待旅行 團,令餐廳生意持續增長。
素食店「素食分子」提供多國素菜自助餐,創辦 人陳依迎指店舖開幕初期只提供西式素菜,惟反應不 佳,便改以自助餐形式營業,加入印度咖哩、意式薄 餅、日式炸物、甚至中式燉湯等菜式。餐廳轉型後生 意大幅好轉,最高峰一天內曾接待超過 500 名客人。 身為佛教徒的陳依迎希望藉經營素食店推廣「餐桌放 生」的意念,以素食替代傳統「放生」,「(傳統)『放 生』有時候反而是殺害動物,只要不食肉,已可以
▲彭任均指大廚在處理肉食時皆嚴謹小心,不會讓嚴格守齋的善信意外
拯救生命。」她又指,餐廳每個月都會向長者免費供
食肉,因絕不可以打爛「齋盤」。(讀者黃向欣提供)
齋,及向露宿者分發自助餐剩餘的食物,實行佛念。
陳依迎為「素食分子」的創辦人之一,餐 ▲ 館 融 入 多 國 文 化, 除 了 提 供 泰 式、 意 式 食
物,更有設有西方及日系擺設。
12
體育
戶 門 立 自 球 融 壺 共 地 健 產 傷 港 進 促
新式運動在爭取成為正規認可的體育項目 時 均須過五關、斬六將。大專講師李石椿遠 赴 英國,將曾被視為冰壺宣傳工具的地壺球 重 新改良,重新創造一套「地壺球」運動。 李 石椿有意將地壺球設計成傷健、長幼共融 的 運動,故將玩法簡化,並於短短兩年間培 訓 出400多名教練,成功建立口碑。不過要 讓 地壺球踏上國際舞台,仍須爭取國際奧委 會 認可及國際重視。 記者、攝影:郭芝琳
編輯:陳鈺霏 13
不同能力的 壺球能促進 地 , 為 認 潘慧貞 續參與。 及訓練主任 示有興趣繼 劃高級事務 表 計 更 勵 , 獎 面 年 評價正 ■ 香港青 對地壺球的 部分參加者 大 , 練 訓 團隊
人合作,有
助
規則簡單易上手 促傷健長幼共融 任職康體管理大專講師的李石樁受英國地壺球啟發,將地 壺球重新設計,並編制賽規,為香港等四季無雪的地區創出一 套「地壺球」運動。為吸引更多人參與,李石椿創作地壺球時 刻意將玩法簡化,為求讓首次體驗地壺球的參與者,都能輕易 掌握基本技巧。有別於冰壺必須於冰面作賽,地壺球僅要求賽 道地面平滑,即使在磚地或草地等不平坦的地面,亦可加設木 板,場地要求相對較低。 李石椿認為,現時大多體育賽事將傷健分隔,令兩者缺乏 交流。他以殘疾人奧運會為例,指一般人並不關注殘疾運動, 「平昌殘奧會沒有電視台轉播,實際上只有很少人知道並會進 場觀看。」李認為地壺球可達至傷健共融,因地壺球沒有直接 的肢體碰撞,即使傷健同場角力,亦不受差別影響。地壺球亦
■李 框架
石樁
,成
為「
為一
地壺
項全
球」
民參
運動
與、
的創 作者 ,他 希望 不分 地壺 彼此 球能 的運 打破 動。 傳統
不以年齡劃分組別,不論老中青均可組隊參賽。
14
■ 李石椿指,地壺球在小學成功發 展後,可吸引幼稚 園及中學參與,造成漣漪效應, 比由協會推廣有效。
■ 地壺球的
場地佈置方
便簡單,只
需將可摺疊
的賽道鋪在
平滑的地方
,就能進行
比賽。
球例上,李石椿考慮到長者及小童的體力不及成年人,故 12
中學。憑藉學校老師口耳相傳,令地壺球成功建立口碑,教
歲以下及65歲以上的球員可在較前的發球點推球。李石椿希
練團隊人數不斷上升。地壺球教練姚靜嫺指,她在推廣地壺
望地壺球能成為一項「終生」的體育運動,「除了地壺球,
球活動時,發現不少小朋友均對地壺球感興趣,且地壺球老
有甚麼(運動)能讓2歲到98歲都能參與?這就是共融。」
少咸宜、器材價格便宜,故她認為地壺球具發展潛力。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高級事務及訓練主任潘慧貞,曾組織員
雖然地壺球並未成為正規體育項目,但李石椿指教練培訓
工一起參與地壺球。她認為地壺球能包容不同能力的參與
嚴謹,學員需先進行12小時的基礎訓練,通過技術試、理論
者,適合團隊訓練。
試後會有3次實習,主要考核學員能否正確示範地壺球的打 法、教授基本技巧;其後須在4至6小時內讓3位學生成功學
兩年增400教練 擴展快靠口碑
習地壺球並進行比賽;最後學員要協辦一個6小時的比賽, 完成後便可註冊成教練,並獲簽發賽員証。
地壺球發展短短兩年間,已培訓了400多名教練,當中約 有200人為正式教練。李石椿認為發展迅速全靠口碑,他曾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地壺球教練能在
於仁愛堂田家炳小學舉辦地壺球體驗活動,學生反應熱烈,
短時間內增達 400多人,主要因為地壺球的技術要求不高,
故該校校長馬上訂購4套器材,更將地壺球推廣至幼稚園及
「只是將地壺推至內圈,技術含量較低,對體能要求亦不 高,容易考獲教練資格。」
■ 地壺球屬於團體 運動,當一名球 員發球時,另一 隊員便要發出攻 擊或防守指令, 並用指揮棒指示 理想的停球位置 。
15
盼獲國際承認 力爭一國多隊參賽 李石椿希望地壺球能得到國際奧委會(IOC)承認,藉此將地 壺球推廣至200多個會員國,增加國際認受性。不過李石椿表示, 要待其他國家的地壺球發展成熟,如擁有完善的賽制及運動員意願 參與國際賽,才是合適的申請時機。 李石椿亦希望地壺球可以「夏季版」冰壺踏足國際舞台。而現 時地壺球的賽例與國際冰壺比賽有別,國際冰壺比賽只接受每個地 區或國家派發一支隊伍參賽;地壺球則不限各國的參賽隊數,只需 符合場地、賽制可容納數目即可。惟要成為受認可的體育項目,賽 制須經IOC批核,他表示會盡量爭取多隊參賽,如外圍賽可接納同 一地區有多於一隊參與,「希望能擺脫傳統觀念,讓所有參與地壺 球的運動員都可穿上香港隊隊服,享受代表香港的榮譽。」 為了讓地壺球踏上國際舞台,李石椿於2016年2月在哈薩 克舉辦了首個地壺球國際賽,並邀請韓國、以色列等國家參 賽。李石椿指,各國參與者在賽後均有意成立世界地壺球協 會。不過,仍有部分地區忽視地壺球運動的正規性,增加推廣 難度。以波蘭為例,李石椿表示當地只視地壺球為宣傳冰壺的 工具,未有嚴格遵守地壺球協會所定的賽例;而且波蘭同時
■仁愛堂田家炳小學是首間獲推廣地壺球的學校,學生對賽規熟 悉,亦投入地壺 球運動,是其中 一間發展成功的 小學。
採用香港及英國的地壺球,惟英國的地壺球屬傳統貴族娛樂活 動,器材未受規範。
學者指技術低 易失挑戰性 雷雄德認為地壺球能進入IOC的機會不大,他指地壺 球缺乏體力及技術比拼,只可稱為遊戲,如泡泡足球; 而且玩法變化不多,容易失去挑戰性,「進入IOC需要 有廣泛普及性,但地壺球是次文化運動,延續性成疑, 較難普及。」他又指地壺的觀賞性甚至較冰壺為低, 因為運動員無須「刷地」。不過,他認為地壺球容易上 手,能成為長者運動的新選擇。 ■地壺球能讓不同年齡、性別、能力的人一同進行比賽,體現共融精神。
16
■ 為達至傷健共融,李石椿設計了「推桿」,方便坐輪椅或不能彎腰的參加者。
攝 影 記 者陳 焯 煇 ── 尋常處覓不尋常 衝破紀實界限
人物專題
■ 紀實攝影必須建基於現實,不容許移花接木;藝術攝影則可天馬行空,建設舞台。
沒有頭 盔,也沒有面罩,陳焯煇穿梭磚頭橫飛的旺角街 頭,以 鏡頭見證歷史:小販的笑臉、示威者的怒顏、深 夜的火 光、街頭的硝煙,閃光燈一眨,將之一一記錄。 陳焯煇 是個不尋常的攝影記者,他不愛香港新聞攝影的 陳腔濫 調,刻意模糊紀實與藝術的界限,即使攝影發展 空間受 限,亦要從困境中找出自己的聲音。 記者、 攝影: 黃健朗 編輯: 湯銳彬
■ 陳焯煇任職攝影記者6年,面對如今香港新聞攝影的種種侷限,他 不禁思考,「相片是否真的需要迎合媒體要求?」
15 17 17
直覺牽引快門
突發現場的紀實本能
2016年大年初二凌晨,一名警員在旺角騷亂之中 向天開槍迫退示威者,槍口一度對準群眾。陳焯煇的相 機凝固了這轟動的一幕,令他成為寥寥幾位捕捉到這個 畫面的攝影記者。重返當時拍下照片的位置,陳皺著眉 回憶起來,「我本來準備走了,因為我以為結果又會是 大家示威後便解散回家。」怎料示威者與警方的對峙逐 步升溫,陳意識到事態並不簡單,按動快門的手沒有停 下。拍攝過程中猛然傳來一聲槍響,他馬上追尋聲音源 頭,「我按快門、走位、提醒自己保持冷靜」,最後拍 下警員舉槍的瞬間。陳焯煇笑指當下並無刻意構思攝影 畫面,「我第一時間思考是否需要換鏡,拍攝時其實沒 有思考太多。」 陳焯煇大學修讀中國文學,但深感自己沒有以文 字抒情的欲望,卻發現以攝影敘事更得心應手。故大學 畢業後,他報讀了觀塘職訓中心的攝影課程,對紀實攝 影心有獨鍾,從此踏上了攝記的路途。拍攝時陳焯煇多 數依仗直覺,但這種攝影觸覺並非與生俱來。甫入行兩 年,陳焯煇隨即遇上雨傘運動,他坦言自己當時不夠冷 靜,很多相片無法採用,構圖也多屬陳腔濫調。他事後 看了其他行內人的作品,才發現自己走位欠佳,未能捕 捉事態全貌,「我直覺以為催淚煙裏有東西可拍,一頭 栽了進去,現在想起來,應該要在煙外拍。」
藝術與紀實之間
「踩界」務求突破
大學時期的陳焯煇經常看書研究文史哲,又或是「 走堂」看電影。早於小學時,陳焯煇已從電視螢幕上感 受到影像的力量,包括王家衛的《阿飛正傳》及岩井俊 二的《燕尾蝶》,「那時候,我不知道它(電影)表達 甚麼,但我卻有所感受。」時至今日,陳仍愛在電影畫 面中尋找拍攝靈感。浸淫於文史哲,亦令他詮釋新聞事 件的角度與行內人有所不同,「文字記者偏好從政策切 入探究社會問題,我則喜歡從人性丶歷史等本質問題上 切入。」 陳焯煇曾在香港01及端傳媒等多間媒體工作,讓他 在攝影取材上獲得充分自由,亦鼓勵了他嘗試較破格的 攝影手法。陳焯煇指,其實新聞攝影與藝術之間存在灰 色地帶,只要保留紀實元素,表達手法仍可適當地「叛 逆」。陳的其一圖輯以「特首選戰荒謬劇場」為題,有 別於其他攝記爭相拍攝林鄭月娥與曾俊華相擁的一刻, 他刻意在選舉現場捕捉荒誔瑣碎的眾生相,具諷刺意 味。陳以淡淡悲涼的語調解釋作品原意,「雨傘革命以 後,有一連串針對特首選舉的抗爭,我開始感受到一種 荒謬感,縱使行動再轟烈,結果都是一樣。」
18
■ 兩年過去,回到旺角騷亂事發現場,陳焯煇指當日的衝突出乎 意料之外。
後採用了槍口指向群眾的一張,認為畫面更具張力。 (香港01提供
陳焯煇攝)
對於他的作品應歸類新聞或藝術攝影,陳焯煇笑 言,「確實有些偏離新聞攝影。」他曾與自己的圖片編 輯討論,編輯亦表示不希望媒體的相片千篇一律,認 為這無法為讀者帶來啓示。陳指出,「相片若是沒有力 量,你很難影響到人。」至於作品或會因此淪於孤芳自 賞,一貫快問快答的他,低頭沉默了一會方開口,「讀 者是否理解也是一個問題。」但陳焯煇深信理解的人始 終會理解,不會因此心灰意冷,亦希望有更多人能接觸 自己的作品。
( 香 港 01 提供 陳焯煇攝) 陳 焯 輝 憶 述 自 己 苦 等 了 近 兩 小 時 ,才 成 功 捕 捉 梁 國 雄 點 煙 的 一 幕 。 ■
■ 在騷亂現場,陳焯煇雖有拍攝到警員向天舉槍的畫面,但最
拍攝侷限重重 遇困境反求諸己 不過,要拍出具力量的相片亦講求運氣。他憶述一 次影「長毛」的經驗,隨行記者與梁國雄無間斷地一問 一答,卻遲遲未出現一個有力量的畫面。陳握著相機一 直苦等,終於等到梁國雄拿出打火機點燃香煙。房間昏 暗,微弱的火光映照梁國雄的面容,快門一按,渾然天 成,「(這些時刻)有就有,無就無,有時真係無。」 陳指出,很多時候攝記都受時間所限,拍攝過程十分急 趕,若能有更多時間,或可拍攝出更具深思的作品。不 過,傳統媒體未必會採用較具藝術感的相片,「很多編 輯只要求簡簡單單,相片與文章扣題便可以。」 2017年4月,端傳媒因資金不足而裁員,陳焯煇亦 受波及。他離開公司後成為自由身攝記,雖然取材相對 自由,收入卻失去保障。很多時候,陳需要自資到外地 工作;而即使有媒體願意買他的圖輯,收入依然有限。 儘管如此,陳焯煇仍以雲淡風輕的態度面對,「有意義 就可以了。」 對於香港攝記面對的種種侷限,陳焯煇引用汪精 衛的詩句自我勉勵:「淒然莫作零丁嘆,檢點平生未 盡心。」他指出,即使取材設限、工作待遇欠佳,也 要反求諸己,在侷限之中尋找拍攝空間。陳焯煇曾在
■ 特首選戰落幕,有別於其他傳媒從正面拍攝林鄭月娥與曾俊 華相擁的一刻,陳焯煇選擇從旁側拍,令二人「似抱非抱」。 (端傳媒提供
陳焯煇攝)
訪問中提及,新聞攝影的要旨就是「環境唔好,都要 影得好。」如此一來,這句說話似乎多了一重意義。
19
註冊報紙一二四二號 第四十八卷 2017-18 四月號 督印人 李月蓮 顧問 李文 盧惠嫻 總編輯 李心怡 副總編輯 ( 紙媒 ) 陳彥彰 鍾梓儀 翁梓欣 副總編輯 ( 網絡 ) 李睿哲 美術總監 翟睿敏 陳翠珊 李慧盈 鄧綺婷 資料庫 陳鈺霏 張美婷 公關及宣傳 陳雯懿 馮智敏 發行 李奕鳴 蘇沛資 湯銳彬 黃永亮 編輯 陳雯懿 陳泳珊 陳菀雩 陳鈺霏 張美婷 馮智敏 黃詠榆 李奕鳴 梁碧盈 麥卓溢 蘇沛資 湯銳彬 黃永亮 記者 江柏謙 郭芝琳 林苑荇 劉凱怡 梁曉茵 梁浩揮 麥筠瑋 石欣桐 徐卓藍 黃健朗 王永欣 鍾嘉堯 林浩廉 鄧曦雯 出版及承印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出版及承印地址 九龍塘香港浸會大學 電話 3411 7461 傳真 3411 5079 網址 http://sanpoyan.journalism.hkbu.edu.hk/ 社交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實驗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