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16-17年 第三期

Page 1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實驗刊物

03

11 月號 期 2016/17 年 新專 / 工廈公屋無人問津 計劃無助加快公屋輪候

人物專題 / 捨體育進修中文 粵走粵前教粗口——斯文講師 Ben Sir


| 封面故事 元朗自然保育區遭倒泥 政府執管不力

| 新聞專題

P. 3 - 5

工廈公屋無人問津 計劃無助加快公屋輪候

P. 6 - 8

酒店賓館供應過剩 政府發牌制度過時

P. 9 - 11

港鐵攜帶大型行李計劃 成效受質疑

P. 12 - 13

港售酒法規含糊不清 年齡限制形同虛設

P. 14 - 16

| 醫療 罕見病政策支援遠遜多國 僅少數患者獲藥物資助

| 環保 通風廊建 34 層居屋 北角恐再現屏風樓

P. 17 - 19

P. 20 - 22

| 人物專題 捨體育進修中文 粵走粵前教粗口 ——斯文講師 Ben Sir

P. 23 - 24

| 體育 港產摔角雙子 戲假拳真打入國際

2

P. 25 - 27

11 月號

03


封面故事 |

▉元朗石崗甲龍

村附

的自然保育區 近一幅逾 1 公頃

地段遭非法掘泥

平整和傾倒建築

廢料。

新界鄉郊農地遭傾倒泥頭事件屢見不鮮,但保育地段受建築廢料破壞的情況亦「不遑 多讓」。本報記者發現,元朗石崗甲龍村附近一幅面積逾一公頃的自然保育區地段,疑自今 年初地權易手至發展商後,遭非法挖泥、平整和傾倒建築廢料。有環團批評事件揭示非法倒 泥活動正逐漸入侵自然環境與發展區的緩衝帶,質疑政府執管工作不力。規劃署回應指,有 關工程屬違例發展,署方已發出一封強制執行通知書,正考慮採取進一步行動。

記者、攝影:周幸盈 編輯:李慧娜

元朗隱僻綠化山坡 半年驟變堆填泥地 涉事地點為元朗石崗甲龍村附近一幅面積逾一公 頃的綠化山坡(地段編號第 114 約 1484 號、1485 號 A 段、1485 號 B 段、1487 號和毗鄰的政府土地)。 該處位置偏僻,人煙稀少,附近地段主要為露天貨倉。 記者日前實地走訪,發現該山坡上方已被挖泥覆蓋, 下方則堆滿大塊瓦礫、鋼筋和廁所板等廢料。 ▉涉事地段堆滿大塊瓦礫、鋼筋、棄置石管和家居廢料。

3


根據衛星圖片,涉事地段於 2015 年 4 月仍是 一片草林,今年 7 月卻已遭開闢為泥地。在附近 居 住 的 陳 先 生 指, 今 年 初 陸 續 有 挖 土 機 進出,工 人 把 山 坡 泥 土 掘 平, 並 在 竣 工 後 圍 起 鐵 欄。土地 正義聯盟成員區國權指,涉事人員或透過傾倒建 築 廢 料 鋪 路, 讓 挖 土 機 駛 至 山 坡 上 方 作 壓平。他 又 推 測 肇 事 者 為 大 型 發 展 商,「 此 處 面 積 大, 位 置 又 偏 僻,還 有 這 麼 多 建 築 廢 料, 很 可 能是發展 商有意夷平山坡興建貨倉! 」

5 年前地權轉易 買家或同屬一發展商

▉涉事地段於 2015 年 4 月仍是一片綠化山 坡,未被開發。 ( 來源 :Google Earth)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涉事地點中的 4 幅地段 為私人土地,自 2011 年至今年 4 月,其相繼以約 200 萬 港 元 分 別 轉 賣 給 3 名 人 士, 包 括 作 為 20 多間公司董事的關錫錚、栢昇國際有限公司和佳 嶺有限公司。 記者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發現栢昇國際有限 公司的董事譚麗霞,名下的高達發展有限公司另 一董事譚浩然,與佳嶺有限公司董事顏祥華和關 錫 錚 同 屬 茶 果 嶺( 前 進 ) 發 展 有 限 公 司 的董事。 記者曾嘗試聯絡該發展公司和涉事業主查問事件, 惟未能在其提供的通訊地址尋獲該公司辦事處和 相關人士。

▉涉事地段於 2016 年 7 月已被掘泥平整為逾 1 公頃的泥 地。 ( 來源 :Google Earth)

保育地帶「最後防線」淪陷 環團批評事件離譜 根據《石崗分區計劃大綱圖》,涉事地段主要 為「自然保育區」地帶,其規劃原意是保護和保存區 內現有的天然景觀、生態系統或地形特色,以及分隔 開易受破壞的天然環境,如:郊野公園,以免鄰毗地 區的發展項目對自然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自然保育區 一般只准作教育和農業等用途,若進行挖泥堆土工程 須事先獲規劃署批准。而規劃署表示,涉事工程並無 規劃許可。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批評,是次事件反映發展 商傾倒廢物的矛頭正逐漸從鄉郊農地轉至保育地帶, 情況「非常離譜」。他表示,在自然保育區傾倒泥頭 屬嚴重違規,該區能為發展區和易受破壞的大自然作 ▉環保觸覺現任總幹事譚凱邦批 評現有法例不足以讓執法 部門加強檢控力度。

緩衝效用,乃保育地帶的「最後防線」,保留意義重 大,「就算這地方沒有半點生態價值,政府亦應妥善 保育! 」

4


部門分工過散 保育區命危難救 去年天水圍尖鼻咀紅樹林遭發展商傾倒建築廢料, 檢控和收復工作至今仍未完成,涉案泥頭車司機只被罰 款共 3 萬元。規劃署回覆是次事件指,已確認該工程違 反《城市規劃條例》,並於 2016 年 8 月 23 日發出強 制 執 行 通 知 書, 要 求 涉 事 者 在 7 日 內 中 止 工 程, 但 現 時未有覆核巡視和要求涉事者復原地點。環境保護署則 指,早前已作多次巡查,未有發現泥頭車出入或棄置廢 物,而且一位自稱土地佔用人表示工程是作耕種準備, 因此該署至今未有任何行動,只稱「會聯絡相關部門在 各自工作範圍跟進」。地政總署則稱,涉事地段屬舊批 約,地契並無限制土地用途,署方無執管權力。

▉天水圍尖鼻咀紅樹林去年被揭 發遭發展商傾倒建築廢 料,至今檢控和收復工作的進度 未如理想。

區國權批評政府分工過散,事隔兩月仍未作檢控, 涉事地點被劃為自然保育區亦難以執法。他認為,劃分 保育地帶只協助規劃署作檢控,環保署和地政總署只依 照涉廢物棄置方式和地契內容作調查。因為分工過散, 部門成功檢控機會不太,成功檢控機會不大。他又不滿 執管人手不足,讓發展商有機可乘,「政府往往要待保 育地區已遭破壞才開始行動,檢控過程又漫長,待調查 完畢,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已難以收復了! 」 譚凱邦則 強調,是次倒泥事件涉部分官地,政府應優先處理,並 建議規劃署、環保署及地政總署成立跨部門合作小組, 簡化執管程序。

▉土地正義聯盟成員區國權建議 政府就非法倒泥頭問題 增加執管人手和簡化檢控程序。

5


|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

▉ 華廈邨前身是建於 1959 年的柴灣工廠大廈,在 2013 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工 廈公屋無 人 問 津 計劃無助 加 快 公 屋 輪 候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於 2013 年將二級歷史建築「柴灣工廠大廈」改建 為公屋項目,並命名「華廈邨」,提供約 187 個公屋單位,惟今年 7 月中 預配單位至今,只有 30 戶接受編配。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原因與屋 邨居住限制多有關,批評政策無助舒緩房屋短缺問題;有學者分析,從華廈 邨反映工廈改建公屋成效低,將來再發展的可能性不高。 記者、攝影:莫詠儀 編輯:姚慧儀

6


歷史建築住屋限制多 僅租出 30 伙 柴灣華廈邨裝修 7 大限制 1. 單位須採用開放式設計,住戶不可在租住單位內 加建任何間隔磚牆或模板間隔牆 2. 不得密封露台及不可在露台位置加裝窗戶 3. 開放式廚房只可使用煤氣或電力作為煮食燃料 4. 牆上電氣附件(如燈掣、插座、配電箱等)直上 至天花頂的位置,其指定範圍內不可打釘或鑽孔, 以免導管內的電線被鐵釘或螺絲貫穿 5. 不可更改租住單位的外觀,包括單位外的牆壁、 天花、露台牆壁、大門及鐵閘的顏色 6. 不應改動或拆除單位內已安裝的抽氣扇,以保持 室內空氣流通 7. 部分租住單位露台的牆身和天花、大門及客廳的 木門設有固定隔音裝置,以減低鐵路和道路交通噪 音的影響,住戶不得改動或拆除固定隔音裝置

為顧及文物保育價值,政府除了保留柴灣工廈原有 的 H 型建築外貌及「柴灣工廠邨大廈」的油漆字樣,單 位設計亦有不少限制,包括只能採取開放式廚房設計、 不可加任何間隔磚牆或模板間隔牆等,室內亦沒有對流 窗,只能靠露台通風。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何智 聰稱,單位不能間房,單身或二人家庭尚可接受,但多 人家庭未必會考慮。 劉先生一家 5 口獲編配華廈邨一個約 400 呎單位, 他坦言因居住限制太多曾想放棄入住,只因已輪候公屋 逾 8 年,不想再等才接受安排。他認為華廈邨整體質素 只是僅僅合格,「單位不能間房,只可用衣櫃分隔,而 且不可隨意打釘及鑽孔。雖然附近交通方便,但低層始 終有噪音問題。」他又批評項目不值得投放 3 億元,「政 府將工廈重建更好,不需要顧及保育。」招國偉表示, 華廈邨地理位置雖方便,但附近是巴士站、工廠大廈, 受噪音、空氣污染問題影響,不是理想的居住環境。

7


華廈邨反應冷淡 成本效益低 招國偉和香港理工大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均 認為,華廈邨成本效益不高,未來房屋政策決不輕易推 工廈公屋項目。鍾劍華解釋,現時工廈空置率高,適合 改建的工廈不多,加上華廈邨的成效不理想,將來發展 工廈公屋的可能性不高。招國偉指,華廈邨每個單位的 改建成本達 150 萬港元,是一般公屋單位兩倍,而且單 位數量太少,對舒緩房屋短缺問題作用也不大。房署曾 提及一般公屋單位成本約 50 萬元,因其在正常地基及 正常地盤情況下興建,該建築成本只包括項目的住宅部 分,零售設施等並不計算在內。而柴灣工廈改建住宅項 目的平均單位面積較一般租住公屋項目大,及包括地下 零售設施及保育相關工程,導致建築成本上升。

房屋署指,除柴灣工廠大廈外,現時未有計劃改建 其他工廠大廈為公屋用途,但會繼續將華廈邨的空置單 位編配給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若申請者拒絕華廈邨的 編配,署方亦不會計算該次編配在他們的 3 次有效編配 機會之內。

公屋建成量未達標 重建或成出路 截至今年 6 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近 29 萬宗,平 均輪候時間為 4.1 年。據政府的供應目標,2016/17 至 2025/26 年 度 10 年 間 擬 提 供 20 萬 個 公 屋 單 位, 即 平 均每年兩萬伙。招國偉坦言,對未來 5 年房屋供應量不 樂觀,他認為除了加快興建公屋及市區重建外,政府應 加強短期措施回應基層改善住屋的訴求,如提供租金津 貼、增加現時公屋項目的高度和密度、減少公屋綠化面 積以善用土地增建單位。 何智聰表示,工廈改建是一個好嘗試,但不宜發展 公屋, 「工廈並非不可住,只需改善消防設備和樓面間 隔,改建為過渡性房屋幫助面對清拆或逼遷的家庭,或 作創意產業用途,如前身為石硤尾工廠大廈的賽馬會創 意藝術中心就是成功的工廈改建例子,刺激區內人流。」 何智聰認為,政府應公布使用率低的工廈名單,提出改 建項目讓民間共同規劃。

▉ 招國偉批評政府沒有推出短期措 施,回應基 層改善住屋的訴求。

8

▉ 華廈邨地下部份會作商業及展覽用途,展示從柴灣工廈搜集得來 的藏品。 (受訪者提供)


新聞專題 |

酒店賓館供應過剩 政府發牌制度過時 近年訪港旅客人數持續下跌, 截至今年 9 月,整體旅客人次仍比往年低。旅遊業持續低迷,惟 未來數年仍陸續有酒店落成,亦有越來越多工廈向政府申請改裝成酒店或賓館。現時政府發牌制 度並沒有考慮現有酒店及賓館數目,有賓館負責人批評,政府統計酒店及賓館入住率的數據未能 代表業界實際情況。 記者、攝影:梁燕美 編輯:黃金棋 酒店賓館供過於求 掀減價戰吸引遊客

8 個月過夜旅客只有 1700 多萬人次,比去年同時段低 1.8%。雖過夜旅客的人數持續下跌,但近年酒店及賓

近 年 本 港 旅 遊 業 步 入 寒 冬, 旅 客 人 數 不 斷 下 跌,

館的落成量及供應量卻與旅客人數成反比。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統計顯示,2016 年 8 月份的訪港 旅客人數比去年同期下跌 9.4%(見圖表一),過夜旅

根 據 旅 遊 事 務 署 資 料 顯 示, 本 港 酒 店 和 賓 館 數 量

客人次亦錄得 6.5%的跌幅(見圖表一),而本年度首

於 2011 至 2016 年 間 升 幅 逾 5 成( 見 圖 表 二 ), 而 在

9


即使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假期 ▉ 中,余先生的賓館仍有兩成的空置率。

旅客人數(1-8 月累積數據)

▉ 圖表一

未來 3 年間,亦會再多 38 間酒店落成,加上現時仍有

酒店旅館空置率高企 政府數據不準確

189 間 賓 館 正 在 申 請 牌 照。 旅 遊 發 展 局 預 計, 未 來 陸 續落成的酒店會為香港客房新增至 85,136 間客房,比 2016 年 6 月增加 10,981 間客房,增幅達 14.8%。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度的酒 店及賓館入住率仍然高企,即使在表現最差的 2 月份, 酒店入住率都達 78%。然而,余先生直言政府的統計

旅 客 人 數 減 少, 不 少 酒 店 和 賓 館 出 現 大 量 空 置 房

數字與業界的實際情況有明顯出入。雖然余不清楚政府

間,紛紛減價以吸引旅客,降低房間空置率。余先生的

是如何得出統計數據,但事實上很多小本經營的賓館都

賓館位於遊客聚集的熱門地點油麻地,他坦言近年生意

知道生意一般,有些同業於旅遊淡季時,更出現虧損的

越來越難做,要推出不同的套餐優惠才能留住客人,「以

情況。他認為,如果政府的統計數字不準確,未能反映

往每逢旅遊旺季,房間很早就會爆滿。」當時旅客致電

實際的入住率,所制定的旅遊政策根本不能對症下藥,

訂房的電話多至幾乎接不停,有時甚至同時有幾位客人

遑論令酒店業復蘇。

致電訂房。然而,即使是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假期,

10

他所經營的賓館仍然有近兩成空置率。而賓館的單人房

眼見同業持續虧損,更有賓館在數年間多次易手,

價亦由 3 年前每晚 480 元,減至現時的 290 元。余慨

余先生對未來生意不感樂觀,並預計過夜旅客人數在數

嘆,以減價作招徠,在業界十分普遍,「我不想減價,

年內不會回升。余又批評,面對現時旅遊業不景,政府

但眼見其他行家都減價迎戰,你敢不敢不跟著做?」

仍然濫發旅館牌照,導致酒店賓館林立,惡化供應過剩


酒店/賓館增長

▉ 圖表二 ▉ 余先生的賓館位於油麻地,他表 示近年內地團數目減少,生意愈 來 愈難做。

的問題。他建議政府應先重新審視目前酒店和賓館的數

政府發牌草率 政策計劃落後

量,以及未來訪港旅客數目,再釐定每年發牌的數量, 並審慎考慮工廈及商廈轉做酒店用途的申請。

現 時 旅 館 牌 照 事 宜 由 民 政 事 務 總 署( 民 政 署 ) 負 責,制度簡單,只需填妥申請表格,於表格內清楚寫明

本報就酒店賓館空置情況向香港旅遊發展局查詢,

旅館層數、消防安全設施等,並提交相關文件。齊備所

發言人解釋,在 2016 年 8 月份的調查報告中,有 193

有文件後,民務署便會發出牌照。本報曾向民政署查詢,

間酒店及 91 間賓館回覆香港旅遊發展局的酒店入住率

市場需求是否民政署考慮發牌的因素之一。民政署回覆

問卷調查。然而,回覆問卷調查賓館所提供的房間數量

指,其部門只負責審批申請牌照的旅館有否按程序遞交

只佔全部賓館房間數量的 17%,難以統計大部分賓館的

所 需 文 件, 總 牌 照 數 目 及 市 場 需 求 並 非 發 牌 的 考 慮 因

實際入住率。

素。其後,記者再追問政府有沒有相關部門負責規劃酒 店及旅館的數量,民政署則沒有正面回應。 港 府 在 2014 年 發 表 的「 香 港 承 受 及 接 待 旅 客 能 力 評 估 報 告 」 中, 預 計 2017 年 的 全 年 訪 港 旅 客 將 達 7000 萬 人 次, 更「 保 守 估 計 」2023 年 會 有 超 過 一 億 的訪港旅客,並指 2017 年本港酒店房間供應會出現供 不應求的情況。惟該報告已是 3 年前所做的調查,而近 訪港旅客有下跌趨勢,與報告預測情況不符,截至 8 月, 2016 年整體訪港旅客約為 3 千 7 百萬人次,比報告所 預測 2017 年訪港旅客將達 7 千萬人次少近一半。

▉ 因自由行人數減少,專門接待內地團遊客的賓館變差。

11


| 新聞專題

港鐵公司推出「登記攜帶較大型樂器試 行 計 劃 」 接 近 一 年, 有 音 樂 人 批 評 當 中 的 條 例 不 合 理, 質 疑 計 劃 成 效。 今 年 8 月 1 日起,條例擴展至體育用品, 計 劃 改 名 為「 登 記 攜 帶 較 大 型 樂 器 及 體 育 用 品 計 劃 」, 但 體 育 人 士 表 示 不 清 楚, 而 前 線 職 員 則 指 從 未 見 過 有 關 許可證,又指每個站的執法手法不同, 顯得混亂。

各地

記者、攝影:劉家敏 編輯:陳綺雯 12

台北 JR


器試 評當 。今 品, 器及 示不 有關 同,

家敏 綺雯

前線執法寬鬆 條例形同虛設

執法視乎投訴數字 各站行政不一

去年 10 月,港鐵因不准學生攜帶大型樂器入閘事

根 據 港 鐵 2015 年 的 數 據 顯 示, 每 月 平 均 約 有

件引起連串風波,揚琴教師龍文慧因此發起「號召各界

9000 宗個案涉及乘客因攜帶超出尺寸或重量上限的行

攜帶大型樂器搭東鐵」行動,召集音樂人帶同樂器到大

李而被要求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前線人員會視乎情況,

圍 港 鐵 站 表 達 不 滿。 事 件 發 生 後, 港 鐵 於 2015 年 11

對違例者作口頭勸喻、警告或採取執法行動。但前線職

月 2 日推行為期 4 個月的「登記攜帶較大型樂器試行計

員小晴(化名)向本報表示,雖然港鐵每星期也會安排

劃」,並於今年 3 月 2 日試行期滿後將計劃恆常化。

員工參加簡報會,並發佈新指示及安排,但自己卻從未 見過許可證,「我自己沒有查過許可證,據我所知,我

龍文慧認為,港鐵是為了平息眾怒、建立威信而推 出計劃,質疑當中的實際作用,「設不設許可證,其實

身邊的兼職同事也沒有,而港鐵的那張許可證,我實際 也沒有見過。」

完全沒有分別,事情沒有因為這張證而有任何的改變。」 經常乘搭的龍文慧多次在港鐵車廂上看到有傭人為小

對 於 檢 查 的 標 準, 小 晴 指, 只 要 行 李 體 積 不 太 誇

朋友攜帶大型樂器如大提琴等,但卻從未見過有職員查

張,她都不會主動攔截乘客,「因為把乘客帶到控制室,

閱。

為行李量度尺寸,再發告票,大大增加工作量,『打工 仔』的心態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不會特別去檢 因 經 常 需 要 帶 著 大 號 乘 搭 港 鐵, 音 樂 人 周 卓 謙 因

控。」

「雖然未被職員攔截過,但避免日後引起麻煩」,在計 劃初便申請許可證。條例生效後,本以為會有職員檢查,

她又指,執法的程度是視乎投訴數量的多少。只要

但他表示,港鐵職員檢查次數不頻繁,通常為口頭提醒,

上級下了命令或到場巡視,她們便會嚴謹執法,「因為

「職員只是在繁忙或人多的時間循例問一問,其他時間

高層很怕被投訴,如果收到很多投訴,上級就會下令。」

也不會多管,這個真的跟以前沒有太大分別。」

被問到各車站間有沒有劃一的標準時,小晴認為每個車 站的執法程度不一,大圍、九龍塘等東鐵沿綫的車站執

擴大至體育用品 桌球仍不在內

法會可能比較嚴謹,而非東鐵綫的車站執法會較寬鬆。

根據港鐵的書面回覆指,截至今年 7 月 19 日,共

相 比 港 鐵, 日 本 鐵 道(JR) 及 台 北 捷 運 對 行 李 的

有 2900 宗許可證的申請,即平均每天約有 10 宗申請。

體積限制(見圖表)比較寬鬆。周卓謙質疑,香港是否

曾因攜帶長度逾 160 厘米的桌球棍盒,被港鐵拒載和發

有申請攜帶大型行李的必要,「如果在繁忙時間不能乘

警告信的前港隊桌球選手、現任香港桌球總會教練陳國

搭港鐵,上早課時可能要更早外出。」他又認為,香港

明指,因桌球棍長達 147 厘米,比條例多出兩厘米,屬

可以參考外國的做法,把頭、尾車廂劃為擺放大型行李

不達標。為了免受檢控,他現時已轉用可拆式桌球棍,

的專屬空間,避免於繁忙時間阻礙其他乘客。

但其他仍沿用原支桌球棍的桌球選手則擔心會被檢控。 陳國明 5 月曾代表桌球總會與港鐵商討,希望港鐵 在條例上能作出讓步,但港鐵工程及公關部以高舉桌球 棍有機會接觸到車蓋上的電纜,造成觸電的危險,以及 球棍太長會阻礙乘客逃生為由拒絕。陳國明批評,港鐵 說法不合理,「桌球棍盒上有手柄位,拿起來不會很高, 更不會造成意外。

各地區政策

長、 寬、 高 總和不超過 (厘米)

高不超過 (厘米)

樂器及體育用品

港鐵

170

130

申請許可證後,可帶一件長、 寬、高總和不超過 235 厘米, 高 不 超 過 145 厘 米 的 大 型 樂 器或體育用品

台北捷運

220

165

事先申請可獲豁免

JR 東日本

250

200

不受限制

▉ 攜帶較大型樂器及體育用品,而 持有許可證的人可於非繁忙時段 使 用港鐵服務。 (受訪者提供)

13


| 新聞專題

▉梁同學當日所買之酒精飲料一覽

港售酒法規含糊不清 年齡限制形同虛設 香港現行售酒法規只要求即場飲用酒類產品的場所(例如食肆)售賣酒精飲料時需申領酒牌, 而其他出售酒精飲料的零售商則未有作出監管,只單靠業界「自律」。本報記者發現,未成年 人士即使在大型零售商,仍能輕易購得酒精飲料。有專家認為,香港在限制未成年人士接觸酒 精方面的發展,嚴重落後於其他國家。 記者、攝影:羅智堅

未成年買酒「暢通無阻」 成功率百分之百

編輯:陳頴詩

制。不過,記者在 10 月初聯同 15 歲的梁同學走訪旺角 區內 7 間商戶進行買酒測試。整個過程中,未有任何一

14

本港現時未有立法禁止零售商販賣酒類予未成年人

間商戶要求核實梁同學的年齡。除卓悅於店內有標明未

士,僅靠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設立的同業守則,要求會員

成年人士不得購買酒類產品外,各商戶均沒有標示相關

商戶賣酒時,遵守「18 歲以上人士方能買酒」的年齡限

守則,測試成功率達百分之百。而在梁同學所買的酒類


有不願透露身分的便利店員工亦表示,曾有疑似未成年 人士前來買酒,惟擔心對方投訴,故最終亦有售賣酒給 該客人。 龐愛蘭表示,曾有酒樓老闆向她反映,現時「鬆緊 不一」的酒牌制度對他們不公平,政府應一視同仁。身 為人母的她更表示,若政府不正視問題,會令家長忽視 了酒精對青少年的影響,「替我(測試)買酒的少年的 家長與我在旁觀察時十分驚訝,原來他們能如此容易接 觸酒精。」

政府立法「嘆慢板」 專家促政府三管齊下 ▉ 卓悅於售賣 Four Loko 果味酒的價格標示牌上列明禁止未 成年人購買,惟付款時職員並未有懷疑梁同學年齡和要求查核 其年齡。

衛生署轄下的防控非傳染病督導委員會中設立了飲 酒與健康工作小組,小組於 2011 年發表的《香港減少 酒精相關危害行動計劃書》,當中提及「若具備本地證 據時,小組會向督導委員會及有關當局提出,在飲酒場 所以外限制售賣酒精飲品合法年齡的可行性建議」。不 過,小組對本地飲酒情況及相關危害的數據收集與備存

中, 不 單 有 坊 間 大 熱 的 Four Loko 果 味 酒( 俗 稱「 斷

方法,至今仍未清晰確立。衛生署回應指,政府在決定

片酒」),更有酒精含量達 25% 的韓國燒酒。

應否規管零售店鋪向未成年人士售賣含酒精飲品一事或 規管的模式時,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規管的可行性

記 者 隨 後 表 明 身 分 向 店 員 查 詢, 惠 康 經 理 則 回 應

和急切性,以及規管對社會各界如零售業的影響等。

指,公司有內部守則提醒員工,如懷疑買酒顧客年齡, 會要求顧客出示身分證以證明已滿 18 歲,他亦曾拒絕 疑似未成年人士買酒,但拒絕就是次事件作出回應。而 松坂庫職員則承認事件屬一時疏忽,並指未來會提醒員 工,拒絕賣酒予未成年或身穿校服之人士。 而 兩 間 便 利 店、 百 佳 及 世 紀 中 西 大 藥 房 職 員 均 表 示,老闆或經理不在,拒絕回應事件,卓悅職員亦稱不 作回應,著記者向公司查詢。曾進行類似測試的沙田區 議 員 龐 愛 蘭 認 為, 多 次 測 試 均 反 映 業 界 對 守 則 不 太 重 視,「在便利店多於銀行的香港,居然沒有法例監管零 售商出售酒精飲料,對青少年來說是很危險的誘惑。」

業界只籲自律 前線員工執行難 前食物環境衛生署副署長、「控酒聯盟」召集人麥 潔屏認為,現時商戶在「無例可依」的情況下,要求前 線員工「自律」地不賣酒予未成年人士是「不負責任, 不公道」, 她強調,比起改善酒牌制度及減少酒精零售 點,明確立法禁止未成年人士買酒更有效,「這不單能

▉ 多間零售商戶均沒有懷疑梁同學 年齡便直接將酒售賣,店 內也未見提醒未成年人士禁止購 買酒精飲料的標示。

讓相關部門能依法例執法,也方便零售業前線員工能有 法可依,成效肯定會比現時業界自律的方式來得好。」

15


麥潔屏表示,政府有責任主動收集本地數據,以加 快進行相關立法程序,並認為現時小組現時在跨部門統 籌上可以做得更好,但現時政府部門各自為政,例如衛 生署與海關就酒稅問題上有不同取態,令立法進程大受 拖延,她本人也感到相當無奈。她又指,海外早已有先 例證明最有效限制未成年人士接觸酒類的方法均由政府 政策主導,建議政府可以透過「先易後難」的方式解決 問題,例如先由爭議性較低的健康警告標籤入手,其後 再立法規管。 ▉ 「控酒聯盟」召集人麥倩屏表示,若政府因發展紅酒 貿易中心而減酒稅,無疑是鼓勵人飲酒,令患上酒類相 關慢性病的人數增加 。

度比香煙更為嚴重。而根據酒精單位換算公式計算,

果味酒成時下大熱 政府學者同憂青年易飲用過量

一罐容量有 695ml,酒精含量達 12% 的 Four Loko 果味酒已含超過 6.5 個酒精單位,超出男性與女性的

近 月, 一 種 標 榜「 一 罐 斷 片 」 的 外 國 酒 精 飲 料

每天建議攝取單位,即 4 單位和 3 單位。[酒精單位

Four Loko 果 味 酒( 俗 稱「 斷 片 酒 」) 風 靡 全 港, 不

= 飲 品 容 量( 毫 升 ) X 酒 精 含 量( 容 量 百 分 比 ) /

少零售商戶及藥房均有出售。曾是香港社會醫學學院主

1000 X 0.789 ]

席的麥倩屏憂慮,青少年易受吸引,並指這類專攻年青 人市場的酒精飲品,對他們的健康構成危險。她指,朋

衛生署回應查詢時亦指,有特別留意現時市面上

輩影響有機會令「斷片酒」大行其道,例如不少「網絡

有愈來愈多酒精飲品在包裝及口味上造到更迎合年青

紅人」透過社交媒體發放「挑戰試飲」影片,網民更會

人,例如加入水果口味及以鮮豔顏色包裝。署方表示,

留言詢問售賣地點,或透過分享影片邀請朋友「挑戰」。

這類預先調配、帶有甜味的酒精飲品,會令飲用者因 感受不到酒精味道而過量飲用,故這些酒類產品比一

16

麥 表 示, 酒 精 會 影 響 中 樞 神 經, 對 青 少 年 影 響 更

般酒精飲料更危險。署方更指,混合了的咖啡因的酒

大,而且攝取過量更有機會出現急性酒精中毒,加上醉

精飲品會掩蓋讓人得以判斷醉意的感官提示。因此當

酒經常會伴隨負面影響,如自殘及暴力舉動,其危險程

人飲用這類飲料時,有可能使他比平常飲得更多。

各地區政策

香港

英國

美國

年齡限制

18

18 歲(官方);25 歲以下 人士買酒時需主動出示證件, 否則不能買酒

21

零售點執法

零售點向未成年人士賣酒屬 非刑事行為

零售點不主動向 25 歲以下 人士查核身分會被吊銷牌照

任何食肆及零售點向未成年 人士賣酒均屬犯罪

牌照制度

酒牌制度,牌照持有人不得 向未成年人士賣酒 *零售點無需申領牌照

設酒牌制度,牌照持有人不 得向未成年人士賣酒

設牌照制度,牌照持有人不 得向未成年人士賣酒,且只 能出售牌照容許之酒精飲料


醫療 |

香港的罕見 病政策和支 援一直落後 多國家地區 ,政府未設 立相關數據 庫,只有 6 種罕見病 的藥物被列 入藥物名冊 內並能獲得 資助,有患 者因負擔不 起昂貴醫藥 費而放棄治 療。香港罕 見 疾病聯盟會 長曾建平批 評,政府仍 未意識到有 關議題的重 要性,漠視 聯盟提出的 訴求。 記者、攝影 :官琳 編輯:馬婉 婷 兩腎長滿腫瘤 待標靶藥列入藥物名冊

28 歲 的 詹 慧 欣 同 樣 是 TSC 患 者, 受 病 情 影 響 而 患 有 嚴 重 智 障, 不 能 自 理。 本 身 超 齡 而 不 能

池燕蘭是結節性硬化症(TSC)患者,兩個腎

參 與 藥 物 試 驗 的 她, 因 病 情 嚴 重 而 獲 得 體 恤 治 療

長滿腫瘤,肚子日漸脹大,尿頻情況日益嚴重。結

的機會。但詹母擔心試驗計劃過後會否獲得支援,

節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遺傳病,患者多個器官會持

天 天 為 女 兒 操 心,「 我 最 怕 就 是 自 己 突 然 出 事 照

續長出腫瘤,大部份病人會經常抽筋,亦有病人智

顧不了她,試過心臟很痛但也不敢離開女兒半步,

力受損。不過她現時並無接受治療,因 10 年在公立

沒有看醫生。女兒出生起我一直都是自己照顧她,

醫院診症時獲得在公立醫院診症時醫生明言 :「換腎

不捨得她自己住醫院,院舍真的照顧得不太好。」

也輪不到你,萬一腫瘤爆了就去急症修補」的回應, 令她心灰意冷,決定不再覆診。 近年有醫學文獻發現標靶藥「伊維莫司」能抑 制腫瘤生長,美國、內地與台灣等地已開始使用該 藥為 TSC 患者治療,而香港則在一年多前申請將該 藥列入藥物名冊,現正等候審批,但未知何時會有 結果。目前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科及青少年科陳志峰 教授的團隊正展開臨床研究,供 18 歲以下的患者進 行免費的標靶藥試驗。池燕蘭為要照顧同樣患 TSC 的女兒,希望自己能盡快接受治療,但她已超過了 藥物試驗計劃的年齡限制。她說,「我現在最大的 盼望是這個藥正式通過,到時候我會積極尋找相關 部門跟進。」

患者成年後或無罕見病部門跟進 計 劃 於 2018 年 落 成 的 啟 德 兒 童 醫 院 將 會 為 罕 見病兒童提供醫療服務,池燕蘭擔心女兒成年後沒 有相關部門跟進病情,「我女兒快 13 歲,2 年後醫 院才開張,那麼最多只能在那裏看 4 年。」 ▉詹慧欣現在臉上仍然長滿肉瘤 ,但情況已經有所改善。

17


只顧成本效益 8 年僅增 1 項藥物支援

▉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曾建平 期望透過更多 的溝通讓當局知道罕見病議題的 重要性。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2013 年 的 一 份 報 告 指 出, 全 球 約 有 7000 種罕見疾病,大約每 15 人就會有 1 人患上罕見病。8 年來,政府對罕見病患的支援幾乎是原地踏步。自 2008 年 起,港府只為 6 種罕見病(高球氏症、龐貝氏症、一型/二 型/六型黏多醣症及法柏氏症)的個別患者提供支援,受惠 人數僅約 20 人。 今年 8 月,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新增 4 項癌症自費藥 物,包括一項治療罕見皮膚癌的藥物,是 8 年來首次增加罕 見病藥物支援。翻查過往立法會有關提問的答覆,及回覆罕 見病組織訴求的書信,「成本效益」是政府考慮因素之一, 令人數寡少的罕見病患者在這個機制裡明顯處於劣勢。 曾建平認為就「全民健康覆蓋」的觀念而言,「無論甚 麼病,罕見或常見,在我們這個公共醫療制度下都應該得到 平等服務,不應該只考慮成本效益。」池燕蘭亦對政府的做 法感到不滿,「政府醫院不是應該以治療病人為先的嗎?我 們人數少,難道就不用照顧嗎?」

對身體破壞無法挽回 籲設優先審批機制 陳志峰表示,病人一旦延遲醫治,或會對病人造成終生 影響。他以結節性硬化症所致的抽筋和智力問題為例,若延 誤治療,腦組織已經被破壞,就算腫瘤消失,智力也未必能 回復正常。當腦裡形成了抽筋的中樞後,會在外圍再生一些 不正常的東西,即使日後切掉中樞也未必能完全解決問題, 因此越早醫越好。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均設有罕見病藥物的特快或獨 立審批機制,包括:台灣、新加坡、日本、澳洲以及歐美等 地。曾建平建議,港府可以仿效其做法讓罕見病患者能及早 得到治療的藥物。政府目前仍沒有作出承諾為罕見病確立定 義和制定支援政策。食物及衛生局回應指,目前國際間對罕 見疾病沒有一致定義,強調醫院管理局會不論病患人數,為 不常見疾病患者提供合適診斷、輔導及治療。醫院管理局則 表示,會密切留意臨床和科研實證的最佳發展,透過既定機 制定期評估新藥物和檢討藥物名冊。

▉ 陳志峰教授負責主導是次藥物試 驗計劃,為 20 多個結節性硬化症 患者安排試藥。

18


立法及有關年份

香港

內地

1. 2000 年 通 過《 罕 見疾病防治及藥物 法》 台灣 2. 罕見疾病患者亦被 列 入《 身 心 障 礙 者 保 護法》

1. 1983 年 制 定《 孤 兒藥品法》 美國 2. 2002 年 國 會 通 過 《罕見疾病法》

定義

罕見病藥物政策

政府向 6 種溶小體儲積症患者的 個 別 患 者 提 供 藥 物 資 助; 關 愛 基 金援助計劃為 1 種罕見皮膚癌癌 提供藥物資助。

仍 在 討 論 定 義,, 醫 學 界 傾向建議患病率為每 1 萬 人中不足 0.02 個個案

1 萬人中不足 1 人患病、 遺傳性及診治具困難性的 疾病

1. 國內上市的 130 種罕用藥中, 進 入 國 家 醫 保 目 錄 的 有 57 種, 10 種可以全額報銷。 2. 《關於藥品註冊審評審批若干 政策的公告》將防治罕見病的創 新 藥 的 申 請 執 行 單 獨 排 隊, 加 快 審評審批。 1. 透過健保計劃向低收入及中低 收入戶提 供全額補助;其他則獲 八成費用的補助 2. 10 年市場專賣權 3. 如果藥物仍未正式登記,而又 被判斷為在醫治罕見疾病時必須 使用,政府另設專案審批程序

患 病 人 數 少 於 20 萬 人 ( 即每 1 萬人中有不足 7 個個案 )

1. 政府資助的醫療計劃內一般包 括 罕 見 疾 病 用 藥 開 支; 另 外 大 部 份私人保險計劃都包括罕見疾病 用藥開支。 2. 7 年「市場專賣權」 3. 藥物審批過程較快速(約 6 個 月)

資料來源:香港罕見病聯盟《關注香港罕見疾病》倡議書,各國家或地區官方網頁

19


| 環保

規劃署於 2008 年提出降低前北角邨的住宅項目發展規模,又稱會保留 3 條通風廊以改善東區 的屏風效應,其中電照街、琴行街及書局街通風廊寬度達 50 米,而擁有籃球場及小型五人足球 場的電照街遊樂場更是附近居民的主要休憩場所。當年政府為通風棄高樓,現屆政府卻「反其道 而行」,打算通過改建電照街遊樂場為 34 層高的居屋,新增 240 戶「黃金劏房」。 記者、攝影:陳雅筠 編輯:許卓非

▉新居屋落成後,將與旁邊的海 關大樓形成屏風樓,影響北角區 通風效果。

20


▉圖 1:電照街遊樂場包含一個藍球 場及一個五人足球場,平日被不 少居 民選作休憩場所。 ▉圖 2:北角區議員鄭達鴻曾就電照 街遊樂場改為住宅用地一事進行 問卷 調查,發現 極大多數區內居民持反對 意見。

1

城規會今年 8 月 5 日宣布

屆政府多次「盲搶地」,忽略市

修 訂《 北 角 分 區 計 劃 大 綱 核 准

民的真正需要,「城規會的作用

圖》,並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

是令每一區的住宅用地及社區用

諮詢。於最新的北角分區計劃大

地達成一定比率,平衡居民住屋

綱 草 圖 編 號 S/H8/25 中, 渣 華

及生活需要。但現屆政府將很多

道、電照街及馬寶道交界的電照

社區休憩地皮用作建屋,情況令

街 遊 樂 場 由「 政 府、 機 構 或 社

人髮指。」

區 」 地 帶 被 改 劃 為「 住 宅( 甲 類)」地帶作住宅用途。該地段

他建議政府在市區選地建屋

預 計 用 來 興 建 最 高 110 米、 約

前,優先考慮公屋或居屋重建,

34 層 高 的 單 幢 居 屋, 最 多 可 提

重新規劃舊社區以釋放更多空

供 240 個單位。

間。若用社區休憩用地來建屋, 則必須設立補償措施,以免居民

屏風樓擋海風 令污染物殘留 北角區議員鄭達鴻狠批政府

失去合理的生活空間和品質。

居民意見各異 規劃署:會設計緩減方案

辦事不顧後果,「早於發展北角 邨時,我已指出電照街通風廊不

居民張先生擔心新屋落成後

可 被 取 代, 如 果 在 該 地 興 建 34

將破壞日常生活,「若在遊樂場

層居屋,會令污染物殘留在內街

建屋會構成屏風樓,影響北角的

及減低其通風效果。」他憂慮現

居住質素。而且北角區休憩地方

2

並 不 多, 要 居 民 到 哪 裡 打 籃 球 和 踢 足 球? 就 算 會 將 遊 樂 場 重 置, 也 非 一 時 三 刻 就 做 到。」 不 過, 亦 有 居 民 支 持 政 府 發 展 新樓盤,居民王先生激動地說: 「 我 支 持 政 府 建 屋! 現 在 人 口 越 來 越 多, 香 港 又 少 土 地, 如 果 不 建 屋, 下 一 代 要 住 在 哪 裡? 犧 牲 少 少 地 方 是 無 可 厚 非!」 規劃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 示, 政 府 會 根 據 房 屋 署 進 行 的 空 氣 流 通 評 估 報 告, 設 計 能 夠 緩減發展項目對附近地區可能 造成的通風影響的方案,例如: 樓 宇 採 用 斜 角 設 計、 用 地 界 線 後移及在地面第一層預留空間 等,均可加強街道之間的氣流, 從而減少屏風效應。

21


鄭達鴻:新樓無助緩解住宅 需要

政府插針建樓有前科

用作興建公屋。 根據環保觸覺統計,2015

由於電照街地皮臨近海傍,鄭

年由城規會批准改劃成住宅用

規劃署指,現時香港缺乏適

達鴻擔心該地樓盤定價昂貴,有違

地 的 項 目 高 達 58.51 公 頃, 其

合 用 作 房 屋 發 展 的 土 地, 改 劃

興建居屋的初衷,「因為該地臨海,

中 包 括「 綠 化 地 帶 」(32.96

「綠化地帶」、「休憩」及「政

是一塊優質地皮,而且預計落成的

公 頃 )、「 休 憩 用 地 」(4.25

府、 機 構 或 社 區 」 用 地 是 政 府

居屋,比現有的私人樓宇更高。因

公頃)及「政府、機構或社區」

應付房屋及其他發展需求的措

此我們質疑處於黃金地皮的居屋會

(21.3 公 頃 ), 共 24 個 土 地

施, 只 有 善 用 現 有 土 地, 方 可

否定價過高,市民是否會接受?但

改 劃 項 目。 其 中 青 衣 青 鴻 路 斜

應付香港市民對房屋土地的迫

政府暫時未能給出參考定價。」

坡地於 90 年代原本是用來阻隔

切需求。

躁音及污染的住宅「緩衝區」, 此 外, 電 照 街 遊 樂 場 佔 地 僅 0.12 公頃,「在狹小的地皮建 34 層樓宇提供 240 個單位,代表一層 會有 6 至 8 個單位,每個單位面積 非常小,讓人安居樂業的居屋卻變 成了市區劏房。」加上單幢樓宇的 高昂管理費,鄭達鴻認為電照街居 屋未必能成為市民的安居之選,無 需要犧牲區內環境質素來興建一幢 劏房居屋。

▉政府欲將北角電照街遊樂場改劃 成住宅用地,預計興建一幢 110 米 高的居屋。

22

僅 有 的 休 憩 用 地, 兩 塊 地 皮 現

深水埗大窩坪綠化地則是區內


人物專題 | 由出版捍衛粵語書籍到用廣東話寫租約,由字正 腔圓地出演《最緊要正字》到大打擦邊球主持 《粗口學堂》,歐陽偉豪(Ben Sir)敢於挑戰 自己、尺度及傳統,用獨特的方式去撐廣東話, 其搞笑風格獲不少市民支持。他藏著一顆貪玩的 心,「我想用語言技巧將通俗的語言變得好笑, 除了引人發笑之外,都是博一博,盼提高廣東話 文化。」 記者、攝影:陳樂彤 編輯:劉詠芯

▉ Ben Sir 在《 粗 口 學 堂 》 環 節 大 講 潮 語, 貼 近 年青人口味,容易引起共鳴。(無綫電視截圖)

教體育怕「唔郁得」 重返校園修中文 普羅大眾認識的 Ben Sir 除了教粗口,亦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 講師,但甚少人知道原來他曾是運動健將,20 多年前更當過小學體育老師。「我中學 時是籃球及排球的校隊成員,那時候覺得教體育吃香又好玩,所以想利用自己的優勢 成為體育老師。」雖然當時 Ben Sir 已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數年後他毅然決定重返 校園讀書,「我不想一世做一份工,到 40 歲我已經『唔郁得』(不能活動),做不到 體育老師。加上當時未有學位,就想繼續讀書。」 Ben Sir 在中大主修英文,副修中文,他獲得哲學碩士學位後,擔任老師兩年, 開始反思自己真正的興趣,「我一直問自己一個問題,一直教英文是不是我要的呢? 教英文維生沒有問題,但我又想研究自己喜歡和貼身的東西,外語是可以賺錢,但之 後呢?」於是 Ben Sir 就展開研究中文之路,更以漢語量詞作博士論文題目。

23


語言政策「埋身」 走出象牙塔盡綿力 Ben Sir 自 2010 年廣州的「撐粵語運動」中,留 意到母語是一個社會關注議題,因而出書撐廣東話,但 當時仍未有保育廣東話的決心。然而,近年的政治氣氛 及 語 言 政 策 改 變 Ben Sir 的 心 態,「 活 在 象 牙 塔 裏 面 是安全,但當好多事變得『埋身』(逼近),例如普教 中令講廣東話的人比例變少,這給我機會思考社會性的 問題,如果不發表意見會不會對不起自己呢?」他直言 自己不是主動捍衛廣東話的人,但因為語言學是他的專 業,總有些東西比其他人看得仔細,解釋得比其他人清 楚,所以略盡綿力。 雖然 Ben Sir 以小人物自稱,但他推動廣東話比其 他人走得更前。他曾用廣東話寫租約、建議大學生用廣 東話重考文憑試中文科,Ben Sir 希望可提高粵語在正 規文件中的地位,「廣東話是我們的母語,是我們的媽 媽,不需要講歷史,普通話只是親戚。」

上大台教粗口

▉ 拍攝《Ben Sir 學堂》時,Ben Sir(左)曾和前 兒童節目主持人譚玉瑛合作,大講蘭桂坊「蒲」的文 化。(受訪者提供)

為博觀眾一笑 節目,但我接受了晚上十點半的時段,我要對這個時段

Ben Sir 早期在無綫電視節目《男人食堂》中的一

負責。在大台講粗口,我是犧牲自己做實驗,但我衡量

集《粗口學堂》中,生動有趣地大談粵語粗口的起源、

過,我想博人一笑。」

如何靈活運用助語詞等,令他聲名大噪,現在更「擔大 旗」主持《Ben Sir 學堂》,可見觀眾對他的作風頗受

對於粗口與教養的問題,Ben Sir 不認同以講粗口

落。Ben Sir 在節目講解粗口收放自如,原來早有經驗,

判斷個人修養,「我們用語言是表達當時當刻的情緒,

「我對粗口不算陌生,在中大的通識課『追蹤粵語』早

而不是展示自己的修養和學識,大家有不同的方法宣洩

有講解粗口這個環節,我已經習慣面對一大

情緒,至於有沒有教養就要坐下來聊天才會知道。」

班同學,好正經又要講得出當中 的味道。對於我而言,新鮮

課程受學生歡迎 上高登了解潮語

只是在電視上面對廣大的群 眾。」

在電視節目中 Ben Sir 活演「鬼馬」形象,他在現 實生活亦同樣貪玩,喜歡引人發笑,其中兩位修讀「追

不 過, 在 電 視 節 目 上

蹤粵語」的吳同學和顏同學均表示,Ben Sir 為人有趣,

講 解 粗 口 並 不 是 Ben Sir

顏同學更指 Ben Sir 的課堂十分「搶手」,是逸夫書院

的 主 意,「 大 台( 無 綫 電

學生必選的通識課程。

視)問我對《男人食堂》 節目要解拆粵語粗口有沒

Ben Sir 除了上課時會主動問學生新詞彙的出處,

有興趣,我考慮了 59 秒

更 會 在 Facebook 和 高 登 討 論 區 了 解 年 青 人 的 流 行 用

就 答 應 他。 因 為 大 台 都

語,「好多人說我浪費青春,但我教書、搞語言,潮語

敢 玩, 我 為 何 不 敢 講?

都 有 其 研 究 價 值。 例 如 高 登 的 帖 文 雖 然 寫 得『 衰 衰 格

大眾都要認識敏感的東

格』,但其實好有節奏。」

西。」 雖 然 有 不 少 人 批

24

評在電視節目上講粗口

面前這個身穿粉紅色的襯衫,頭戴黑色波浪頭箍的

低俗,但 Ben Sir 認為

Ben Sir,雖然跟節目中「官仔骨骨」的他完全相反,

用通俗的東西,比較容

然而這就是他的真性情,他就要打破老師正正經經打領

易觸動觀眾情緒,「當

帶,穿西裝的刻板形象,「我無外形上的包袱要處理,

然我可以正正經經做

我就是這樣真。」

▉ Ben Sir 外表斯斯文文,但實際為人十分幽默,喜歡引人發笑。(受訪者提供)


體育 |

範摔角 港摔」成員示 ▉李杰森與「 「假打」。 拳到肉,絕非

動作,他們強

調比賽時摔角

手拳

25


何顥麟及李杰森在小時候觀看摔角電視節目,漸漸 對摔角產生興趣。他們透過互聯網結識一群志同道合摔 2004 年合資成立香港唯一摔角團體「港摔」,並致力 推廣摔角。「港摔」現有約 10 名摔角手,他們更曾到

一聽其名

角愛好者,繼而相約出來較量,一嘗摔角滋味。他們於

外國人 為擂台姓氏,是希望 李杰森選擇「李」作 ▉ 的摔角手。 便知道他是來自香港

仿李小龍特色 穿黃黑褲登台

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出賽,希望能夠揚威 海外。 摔角屬於運動娛樂,摔角手在擂台上鬥得你死我活 全屬表演。而每位摔角手也是一名形象鮮明的角色,每 人也有獨特外號、妝容、服裝等。李杰森原非姓李,為 了 令 他 人 一 聽 其 名 便 知 道 他 來 自 香 港 才 以 此 姓 出 賽, 「在外國人眼中,姓『李』或『陳』便會聯想起香港的

表演非「假打」 默契活演故事 不少人以為摔角是表演,拳腳便會放軟無力,何顥 麟則強調「摔角是一種表演,也是真打鬥。」他指摔角 是現場表演,觀眾能夠清楚看見摔角手有否擊中對手,

李小龍和成龍,因而選擇『李』作為擂台姓氏。」

故此不會假打,「比賽後手、腳、頸會痛,有時翌日更

除了為自己取一個具代表性的名字,李杰森每次上

如何保護自己,受傷全是意料之外。」他舉例指在一次

台比賽也會穿上黃黑色的功夫褲,絕招名字更與李小龍 創作的電影《死亡遊戲》同名,均為了配合角色形象。 何顥麟指,很少觀眾能牢記摔角手的名字和外貌,大多 只記得服裝的顏色,因此不論服裝款式如何改變,也會 保留代表顏色。

痛得不能起床。」李杰森補充,「學摔角時首先要學懂 比賽中,他事先知道對手會打後空翻再落地,但因對手 的落地位置有偏差,才令他的鼻子被撞傷而流血。 既然摔角是表演,何以比賽中仍有勝負之分?如何 斷定誰人能奪取冠軍腰帶?何顥麟解釋,比賽策劃人會 安排好比賽時間和勝負等細節,若無指定誰勝誰負,便 交由摔角手自由發揮。若然已預設勝負,摔角手在比賽 後 段 便 會 使 出 絕 招 擊 敗 對 手, 或 倒 在 擂 台 上 不 起 身 反 抗,一切也講求摔角手之間的默契。他強調,「摔角是 透過擂台上的發揮,去演繹一個故事。」

▉李杰森指學習摔

▉「 港摔 」成 員每 星期 集體

26 26

訓練 一次 ,每 次練 習會 先花

一個 多小 時操 練體 能。

角先要學懂如何保

護 自 己 ,在 擂 台 上

受傷多屬意外。


意外。

動手亦動腦 配合觀眾反應 打摔角除了體力要求苛刻,亦要求摔角手時常「用 腦」,學懂臨場應變。何顥麟指,摔角比賽沒有預先排 練,在台上不但要思考使出甚麼招式,也要感受觀眾的 反應,再調整比賽的節奏。此外,有時候賽前更會完全 不認識對手,需要事先了解對手的招式和動作,才能在 台上互相配合。 「 港 摔 」 自 在 2011 年 舉 辦「 輕 量 級 王 座 」 (AWGC) 賽 事, 獎 項 是 香 港 摔 角 界 的 最 高 榮 譽。 何 顥麟表示,每條冠軍腰帶背後,也有一個委員會根據摔 角手的能力、觀眾緣等,以決定腰帶誰屬。腰帶是摔角 公司對於摔角手的肯定,亦能增加摔角手的信心,並使 更多觀眾認識這位摔角手。第 7 代 AWGC 輕量級王者 的何顥麟稱,「雖然冠軍腰帶只是道具,但每位摔角手 獲取腰帶後也會感到興奮。」

康文署無摔角場地 借壁球場鋪墊練習 「港摔」摔角手每星期集體訓練一次,礙於沒有一 個屬於「港摔」的場地,每周只可預約康樂及文化事務 署的壁球場,在地面鋪上軟墊練習。何顥麟指,他們租 借場地屢遇困難,因為很多場地的許可活動中,沒有「摔 摔角 的認 識, 才可 以 角要 靠經 驗, 考驗 摔角 手對

▉何 顥麟 認為 打摔 在擂 台上 與對 手互 相配 合。

角」這一項分類。除了練習場地外,他們也難以覓得可 搭建擂台的比賽場地,目前本地只有柴灣青年廣場Y劇 場和西灣河蒲吧適合舉辦摔角比賽。

兩奪國際賽冠軍 嘆回港無人識 李杰森除了是第 1 代和第 6 代 AWGC 輕量級王 者,也是國家摔角聯盟 (NWA) 世界輕量級冠軍及國 際輕量級冠軍。儘管屢獲殊榮,現時摔角在港仍未受 人注目。李杰森笑言 ,「代表香港回來後也沒有人認

除租借場地困難重重,資金有限亦是一大難題。「港 摔」曾於 2008 年在火炭成立「港摔訓練中心」,是香 港首個設有摔角擂台設備的訓練基地,其後因資金不足 而要關閉訓練中心。李杰森坦言,如果有足夠資金,會 再次成立訓練中心,可惜現時租金昂貴,設立訓練中心 只會一直虧蝕。

識」,不過他不是想自己成名,只希望更多人會留意 摔角,摔角手在香港可以「有糧出」。 摔角手的收入按比賽場次計算,每月參賽約十次 才能夠維生。「港摔」每年在港會舉辦兩至三場比賽, 但每次只能僅僅收回成本。因此,何顥麟希望透過外 出比賽打響名堂,逐步在港發展摔角,「如果我們在 外國參加大賽甚至獲獎,香港人才會留意我們。」

27

27 27


註冊報紙一二四二號 第四十七卷 2016-17 十一月號 督印人 李月蓮 顧問 杜耀明 總編輯 陳凱晴 副總編輯 彭愷欣 許芳文 容如意 網絡版主編 陳子楠 何郁慧 林子晴 黃心悅 美術總監 朱潔玲 龔閏通 黃凱恩 資料庫 彭忻 姚慧儀 發行 陳頴詩 華鎧瑩 黃好婷 葉懿德 公關及宣傳 馬婉婷 申開顏 編輯 陳子楠 劉詠芯 黃心悅 華鎧瑩

陳頴詩 何郁慧 許卓非 林子晴 李慧娜 申開顏 黃好婷 黃金棋 姚慧儀 陳綺雯 馬婉婷 彭忻 葉懿德

記者 陳正心 陳雅筠 鄭佩琳 周幸盈 鍾卓瑜 鍾妍 黃靖茜 許惠愉 喬家頴 顧志恒 官琳 劉家敏 羅智堅 梁穎端 莫詠儀 冼康琳 鄧麗婷 黃麗嘉 陳樂彤 朱家俊 梁燕美 蕭美玉 郭曉韻 李瑩 出版及承印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出版及承印地址 九龍塘香港浸會大學 電話 3411 7461 傳真 3411 5079 網址 http://sanpoyan.journalism.hkbu.edu.hk/ 社交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sanpoyanpage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實驗刊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