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Encounter Unfamiliarity 為了與不熟悉相遇

Page 1

Encounter Unfamiliarity




59 | 116

53 | 58

49 | 52

45 | 48

43 | 44

37 | 42


/ /

35 | 36

07 | 34

05 | 06

03 | 04


不熟悉的相遇 – 台南將軍鹽田構築拓延術 關鍵字: 相遇encounter/不熟悉unfamiliarity/唯心與物質的糾結 Mentality vs. Actuality / 情境構築術 vs. 身體感知 Situational vs. Sensational 賴明正 實踐大學建築系 兼任副教授

從「島嶼誌」與「山嵐誌」多次移地教學後,這是第一次帶領實踐建築系的同學們,重新認 識台灣本島上也有被遺忘的邊陲之地-「台南將軍青魨鯓」與台灣極西點的「國聖燈塔與「頂 頭額沙洲」,用此接續本設計工作室之設計命題 Tectonic Becoming ,透過物質和構築的研究 並藉探索自然與空間的關聯性/articulation 帶起設計者對於大自然的渴望。

同學們也透過第一階段「不熟悉基地之公廁」設計來回應上述課題的相遇encounter與不熟悉 unfamiliarity/讓空間設計具有一定的物質構築性與對環境的敏感度。 另一個探討主軸就落在此設計工作室的另一個重心: “土地+情境+人們”透過短暫三天二夜微 旅行駐足於台南將軍區域的海岸線邊緣,讓我們身心暫時脫離北部陰霾氣候,重新體驗到水 平線的可貴,土地跟海水的味道衝擊我們的感官,恣意享受那屬於南方的風情,輕輕吹拂著 身體讓每一寸肌膚的毛孔打開接受那不熟悉的感知,南方溫暖陽光也是量多質優並賦予我們 五感外的溫暖享受,透過獨特光影投射不一樣的台灣角落,加上南部人的熱情與真誠加上台 南美食,更是陪伴我們這趟旅行中的最棒的犒賞。

本學期重頭戲是期末設計,基地位於將軍青魨鯓邊陲幾近被遺棄的廣大扇形鹽田場域上 ,同 學針對扇形鹽田的放射圓心端點為基地來進行不同空間計畫想像,思索在自然地景基礎上如 何發展大小不等的微型空間並考量景觀,將唯心與唯物的糾結對抗幻化成真正的設計企圖來 形塑最終的「構築獨特」。 最後,希望組員們都能透過這趟微旅行和整學期的設計操練,啟動作設計的熱情,並深層內 化設計思維與手段成為爾後做設計的基礎。



OLYOKMINSK, RUSSIA

ULANHOT, MONGOLIA

DALIAN, CHINA AHMEDABAD, INDIA RANCHI, INDIA

TAIPEI,TAIWAN ASSWAN, EGYPT

MUSCAT,MOSCATO

DHAKA, BANGLADESH

MANILA,PHILIPPINES

POSO, INDONESIA

NEWMEN, AUSTRALIA

ALBANY, AUSTRALIA

CASEY STATION, ANTARCTICA


Unfamiliar Sites’ Public Toilet 不熟悉基地的公廁

ZACATECAS, MEXICO QUEEN’S BATH, KAUAI ISLAND LA HABANA, CUBA

UNfamiliar Sites’ Wrap : 120.9°E (120E~122E) a1 OLYOKMINSK, RUSSIA a2 ULANHOT, MONGOLIA a3 DALIAN, CHINA a4 MANILA, PHILIPPINES a5 POSO, INDONESIA a6 NEWMEN, AUSTRALIA a7 ALBANY, AUSTRALIA a8 CASEY STATION, ANTARCTICA

Weft : 23.9°N (22N~25.5N) b1 DHAKA, BANGLADESH b2 RANCHI, INDIA b3 AHMEDABAD, INDIA b4 MUSCAT, MOSCATO b5 ASSWAN, EGYPT b6 LA HABANA, CUBA b7 ZACATECAS, MEXICO b8 QUEEN’S BATH, KAUAI ISLAND


8:1 Sanitary Aswan,Egypt / 陳宗承 「未完成的方尖碑」是亞思文的一個地標,是目前發現最高的方尖碑,但沒有成功立起。是埃及工匠歷史的 遺憾。 這個公廁設立在未完成方尖碑的軸線上,同時也是數個人流動線的交會。將人引進公廁附有精神性的路 徑上,迎東北風而上一座極長的樓梯,光線由量體間穿越。最終在軸線的端底是一個洗手台,使人不自覺得 經驗整個空間。洗完手走下樓梯,面對的是個廣場,也回應了方尖碑面對Piazza的本質。 總體而言,公廁期望能創造一個具有方尖碑的紀念性,也同時能匯聚人潮,具有指標性的Landmark,與 都市和文化產生昇華。 8:1這個名字除了代表著構造上的比例,也隱喻著由8個垂直量體來重現1個未完成方尖碑的精神。

A. Toilet B. Sink

C. Car lane A’

B +370

A

A

+0

2F Plan

C

UP

+0

1F Plan


+370

1F Plan

12M +370

+370

+0

+0

35M

Section BB’

+0

West Elevation

Section AA’


Exhaling Sanitary Olyokminsk,Russia / 陳宗承 這個公廁在勒納河岸像陸地推縮的端點,主要目的是可以同 時給予海線與路線兩種交通動線的旅客使用,更重要的是給 他們一個避寒的空間。 內部空間下挖,搭配著暖爐,使內部熱對流旺盛,使熱 氣可以集中在上方,房子就像在呼吸扳回了過來,也讓使用 者在生理和心理上有種轉換。 半透明的建築立面,也讓火光從隙縫和牆面中散發到外 面,使人可在遠方更清楚定位這個公廁的位置,有著燈塔的 意象。白天光線也會揉的灑落。回應了這個城市永晝永夜的 氣候特徵。

B

+0

UP

-200 A

A’ UP

A +10

B

1F Plan B’

C +540

2F Plan


+0

A

10M

+540 C

-200

Section AA’

10M

+0

+540

5M

-200

C

Section BB’


Albany, Australia

Coordinates : -35︒-2’-7.76”S, 117︒55’8.46”E

/ 林詩羽

新 與 舊 的 對 話 , 礁 石 上 的 點 金 石 燈 塔 遺 跡 留 下 曾 經 的 骨 雖 血 肉 已 逐 漸 風 化 殆 盡 , 讓 新 的 靈 魂 注 入 恢 復 過 往 的 生 機 , 即 便 照 亮 大 地 與 遙 遠 的 海 指 引 迷 途 的 功 能 已 不 復 返 , 新 的 她 依 舊 聚 集 人 群 , 讓 人 們 依 舊 駐 足 停 留 在 這 海 邊 之 地

B

B’

A

A’ "

!

!

A. Observatory B. Toilet

1F Plan


Section AA’

Section BB’


哈默爾的延伸 Cuba, La Habana

Coordinates : 23︒8’18.99”S, -82︒-22’-33.18”W

哈 默 爾 巷 弄 裡 聚 集 了 藝 術 家 們 吸 引 著 好 奇 的 異 邦 人 群 來 到 充 滿 熱 情 的 國 度 卻 於 平 房 之 上 建 立 起 如 洞 穴 般 , 彎 曲 , 延

反 倒 是 逃 離 熱 鬧 , 躲 進 山 洞

UP

離 開 人 群

+0

B

B A

A’ DN

A +490

C

A. Charge Booth B. Ladies’Room C. Mens’Room

1F Plan

B’


Section AA’

Section BB’


雲間

Ulanhot,Inner Mongolia

︒4′ 19.92′′ N, 122° 5′ 35.88′′ E Coordinates : 46°

/王梓貽

這個公共廁所位在內蒙古烏蘭浩特中最為重要的廣場, 早晨的早市到夏日夜晚的夜市,在這個城市中的重要集會都曾在這個廣場之中所孕育, 土生土長的當地居民生活,與這個場域有著緊密的連結。 希望創造這個公共廁所使到來的人們也能在此留下回憶 。 透過蒙古族經典的雲紋和蒙古包的結合,在延伸的哈那之下形成了迴廊, 廁所不再只是廁所。

Plan


Section AA’

Section BB’


廁壇 Ranchi,India

︒21′ 36′′ N, 85° 19′ 48′′ E Coordinates : 23°

位在當地著名的農夫市集當中。 目的是為了提供來到此市集趕集的人們。 更想要讓當地的女性及孩童能夠有一個安心如廁的場所。 「曼荼羅」 ,是「壇」的意思,原本是在瑜珈修行時所需要建造的小土台。 運用曼荼羅的規則,創作出一個神聖的空間, 願在此如廁這件事是神聖且安心的。

+10

Plan


Section AA’

Section BB’


a

CASEY STATION, ANTARCTICA

Coordinates : 66 ︒16’56”S, 110 ︒31’33”E

/ 吳孟晅 膠囊式分離廁所兩端是可以分離的狀態 中間入口進入是除風室,同時也是連結箱 底部站腳挑高是為了積雪不消融的地形 去做調節

1F Plan

Section A-A’


Perspective view


b

QUEEN’S BATH, KAUAI ISLAND

Coordinates : 159︒29’15”W, 22 ︒13’45”N

訂定基地後,查詢資料發現那邊有很多 起的死亡案件 觀光客卻依然前往朝聖這 暗流洶湧的表面之美 面對死亡卻依然前 行的舉動令我感到矛盾與不解 因此將此 矛盾與歷史文化做結合形成概念

1F Plan

Section A-A’B-B’


Pipeline diagram


a,

AHMEDABAD, INDIA Coordinates : 23.03°N , 72.58°E

/ 江佳軒 位於印度西北臨海,阿默達巴德於氣候上,面臨嚴重的沙漠化危機,北方是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的 塔爾大沙漠;經濟上,身為印度西北第一大城、工業重鎮及重要交通樞紐,其貧富差距嚴峻,以河為 界西岸便有高達25處以上貧民窟。選址時,挑選了致力推動貧困孩童獲得受教育機會的非營利組織據 點,選材時則著重更經濟快速的混凝土結構。外型上,為減少雜亂違建平房與廣場外緣路口處帶來的 壓迫感,將正立面作了流線型的向後退縮,試圖讓其能輕易被當地居民接受。一樓進入公廁的主入口 分別在左右側、動線男女分流,最後則在次要出口處的中間廊道合流,並通往二樓,上樓後再度分流 為左側的盥洗空間及右側的休憩場所,作為休憩與盥洗空間,希望能被貧民窟的住民完整的使用。

B A

A. Ladies’Room B. Gent’s Room


2F Plan

RF Plan

Section AA’


b,

NEWMAN, AUSTRALIA Coordinates : 23°21’ 14’’ S , 119°43′55’’ E

位於印度西北臨海紐曼——澳洲最大的人工礦山,生機盎然的小鎮集結了觀光區與礦工業、行政 、住宅、商業多種機能合併,由於地理位置處於三座紅色沙漠之間,因此氣候地理便成了我聚焦的 元素,並注重讓資源稀缺的沙漠能減少能源的消耗。排泄物過濾分離固體和液體後,在沼氣中加入 微生物靜置,甲烷分離後隨著管線上升到休憩空間,讓其能同時供應廁所恆溫與休憩區的餐飲供電 ,成為茫茫沙漠之中,一座機能完善、同時提供觀光客與礦業區司機一個友善的休息的空間。

C A

B

A. Porch B. Ladies’Room C. Gent’s Room

Level.1 Plan


A

B

A C

Level.2 Plan A. Lounge B. Restaurant C. Napping Room

Level.3 Plan B

A. Parking Lot B. Traffic Lane

Section BB’


鏡浮所

Dhaka,Bangladesh Coordinates : 23°43′44N 90°23′40E

/ 陳安妮 達卡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壅擠的城市, 「鏡浮所」則搭建依附在其中一個人來人往的天橋上, 透過鋼架結構懸浮於空中, 同時傾斜的梁柱與牆面就如同一面鏡子傾斜對應著原本天橋的模樣, 透過這個空間讓地面與高架橋上往返的人們得以在此駐足。

Plan Level+612

Plan Level+918


Section AA’

Section BB’


圓中亭

Poso,Indonesia Coordinates : 1°24′S 120°45′E

圓形、半圓形體呼應原先基地上的植栽, 一圈一圈的樣貌宛如在這個充滿雨水的漁村裡留下的水波痕跡, 走入延伸出的平台緩緩進入海平面,透過開口與玻璃去更加靠近其中, 一、二樓的開放、半開放和室內空間提供附近的居民可以在此活動, 使這裡除了廁所功能外更成為了一個休憩的小棧。

1F Plan

2F Plan


A

A’

Section AA’ B

B’

Section BB’


Manila , Philippines Coordinates : -35︒-2’-7.76”S, 117︒55’8.46”E

/ 周安琪

位於馬尼拉,奎阿坡市的拿薩勒魯黑耶穌聖殿附近設立公廁,以十字創造開口以通透流動 空間,目的為希望不因「佔據」而使空間消失,所以二樓為觀景台,當遊行活動進行時能到 此空間以疏散一些人潮,而植栽區想藉由摘花的行為,希望來朝聖的人自願捐款換取花作為 公益,屋頂以使用摺板系統呼應四周的棚子,藉由高低差排水,外層的屋棚的纖維網減輕屋 頂的壓力。

A作為菊科類(Asteraceae)的首字,在菲律賓菊花花語意旨長壽、忠誠、快樂

B

A

A

B

Roof Plan

Second Floor Plan

First Floor Plan


A-A Section

B-B Section


Zacatecas , Mexico Coordinates : 23° 18′ 0″ N, 102° 42′ 0″ W

位於墨西哥,薩卡特卡斯市近邊緣的山坡上,高山的地形和多風少雨日照常的氣候 ,設定為開放性的堆肥公廁,利用山坡地形的高低差在樓板下設置堆肥系統,在這 裡每年會有一場慶典大戲的活動,以六十乘六十公分的的格子系統為主要結構,設 定的尺度可作為收納櫃使用,連接到屋頂的每一層都因太陽的運行軌跡做稍微傾斜 避免曝曬

M作為此慶典(Morismas de Bracho)的首字,是上演一場摩爾人與基督徒的一場聖 戰,是薩卡特卡斯不朽的傳統

Roof Plan

A

B

B

A

First Floor Plan


A-A Section

compost system

B-B Section


01 新竹南寮 波光市集

05 頂頭額沙洲 06 國聖燈塔

02 嘉義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2021/11/25 Day1: 新竹南寮 波光市集 → 嘉義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2021/11/26 Day2: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 青鯤鯓扇形鹽田 2021/11/27 Day3:七股遊客中心 → 頂頭額沙洲、國聖燈塔 → 青鯤鯓扇形鹽田


UNFAMILIAR SITES 03 青鯤鯓扇形鹽田

04 七股遊客中心

07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 陳宗承

在扇型鹽田軸線端點是控制水流進出的要道,也是 視野最遼闊的一點。像1770年Claude Nicholas Ledoux在 法國阿凱塞南設計的皇家鹽廠,在建築中的幾何與秩序 襯托出了對於權力的顯現,以及透過平面與空間歸納不 同Program的精神。再回到我們的基地,也許能夠整合 扇型基地周圍道路的高到底,以及中間積水區域與周圍 道路的剖面關係,透過地形的天然條件與平面上的思考 賦予不同program不同精神上的意義。

基地位在扇形鹽田的端點,地形由外而內漸漸下降 ,地形對人的空間經驗再加上風的介入,以及水由密到 疏再到密的狀態,地景本身就有強烈的性格。

再來就是,中間積水有時高漲有時下降 若有似無的 感覺,或許能夠與空間建築產生某種浪漫的連結。又或 是透過某種機關控制水的疏密,創造景觀上的隨機性。 同時這些水又與光產生強烈的連結,可能會是我的材料 玻璃可以大展身手的時機。



The Salt Field Sport Center

基地位在扇形鹽田的端底,連接南北航道,狀態多元 有機,也是鹽田和海水的交界。所以說對於渠道汗水 砸門的處理和控制室必定會面對的。水經過渠道也是 專屬這個基地的現象,因此我想透過控制這個現象, 讓水的波動、起伏凸顯空間的性質和精神性。

而我的設計的空間內容物是桌球國家隊培訓中心、操 場、和市場。桌球訓練中心代表的是外來全球性的元 素;操場則是給選手訓練用,但特定時間會開放給一 般民眾;而市場則是非常在地的空間文化場所。所以 從空間性質來看他是一個從Global到Local的變化。同 時在不同空間之間會產生異質的對抗,而不同空間的 介面會因為水和光的狀態和整體基地的現況而被重新 定義。


AA’

BB’

Site Plan


B1F Plan


SECTION AA’

SECTION BB’




/ 林詩羽

像是踏入異世界般的奇異空間, 越是投入深處越是被吸引的無可自拔, 著迷的看向那迷幻的光照射在花叢樹叢,甚至蝴蝶翩翩, 一切是那麼不自然卻他是真實發生在眼前。 高低差恰好賦予他隔絕風的侵害,像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堡壘, 人去樓空,像是災難後的重生,靜謐安穩的如桃花源般, 也許離開他便再也見不著的奇異之地。

風來來去去, 如人一般來來去去,皆是過客無法無止盡地為了誰而停留。 流動的過程也許會製造出某種未曾想過的空間,



停留, 讓萬物停止, 人, 風,停止。 留下空殼停留在那風乾,靈魂隨著風四處飄蕩,再度回到其中時, 已截然不同, 靈魂參雜風的訴說風的觸碰風的回憶, 當回歸於現實卻已不是當初的人事物, 不須論好與壞,而是新而是轉變,僅有自己知道其中心境的變異。 讓那奇異之地像是毒藥般, 渴望的再度回到與風相伴, 奢侈地望著天,

並進入空。


A

+300

+200

+400

A

+100 +200 +300

E +400

+100

+50

+200

C

D

+200

+400

B

D +400

Site Plan A’

A. Stargazing Tower B. Theater C. Dining Hall D. Picnic Area E. Dormitory


LEVEL + 100 PLAN

Section


LEVEL + 1300 PLAN

Section

LEVEL + 1300

LEVEL + 100

SECTION AA’




/王梓貽

踏入青鯤鯓扇形鹽田,走進扇形鹽田最底端。

如今鹽田早已荒廢,一旁的鹽工宿舍再也無人居住。

事 過 境 遷

植物四處肆意的盛開,

撐開磚瓦的樹、攀延綻放的花以及自在閒晃的狗,

而在之中的河道,重新聚集了釣魚的人們,

這些種種,

都讓此地充滿生氣蓬勃的氣息。



LOSE AND FOUND 迷路的、丟失的、迷惘的;找到、尋得。

這裡是動物的中途之家。 在這裡照顧那些在街道上流浪的動物。 那些流離失所的動物可以在這裡找到一個安全的居所。 中間的塔為主要的收容空間,動物可以在其中自由的移動, 在塔頂的觀景臺可以遠眺扇形的鹽田和大海, 連接的步道可以穿梭在樹木之間,通往過去的鹽工宿舍。 在這裡幫助的還有迷惘的人們, 可以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 去尋得自己遺失的角落。


G

F A

B

C

E

D

Site Plan


9

10

LEVEL +360 PLAN S=1/400

LEVEL -40 PLAN S=1/400

A

A’

Section AA’


LEVEL +1360 PLAN S=1/400

LEVEL +1060 PLAN S=1/400

LEVEL +1360 PLAN S=1/400

11 5

12

LEVEL +1360 PLAN S=1/400

LEVEL +760 PLAN S=1/400

B’ B

Section BB’



A A’

AA’ Section


/ 吳孟晅

對於兩者基地的觀察 個人覺得地景與建築的融合性不能減少。 觀察後可發現周遭建物都以輕便、容易建造的方式組合而成, 唯獨聲音讓我無法忘懷,水閘進孔造成的回音 雜草隨風擺動的 唏囌聲 風來回穿梭建物的聲音 都使我印象深刻。如何將聲音與 建築融合 來表現其特質及語彙 。 在基地中 我觀察到稀疏的釣客 可見這邊的魚不少 於是我開始好奇 魚跟聲音的關係是什麼?有關係嗎? 魚為什麼對氣泡的記憶這麼深刻呢?然而我查到的資料如下: 主要原因如下: 有氣泡的地方更多是水草產生光合作用較多,魚蝦活躍的地方。 水下有腐食性食物的地方,產生氣泡量較大。 地球表層含硫量高的地方,產生氣泡量較大。 胺基酸豐富、動植物蛋白多樣的地方,容易產生氣泡。魚類爭食 的地方必然產生氣泡。



聚泡 氣泡與聚魚有著不錯的關係 進而吸引 釣客來小試身手 所以我在保持兩者能 運作的狀態來去思考 如何將一片荒涼 廢墟濕地改造成遊客、釣客 小孩都能 娛樂的公共場所在一本書中 聲音的建 築 徐亞英是一位建築聲學的大師書中 提到許多的聲音代名詞 以利於我在聲 音的研究上更上一層樓


B. A.

C.

D. E.

Site Plan A. Fishing Area

B. Plaza

C. Dining Hall

D. Small town & Scenis viewpoint E. Toilet


SECTION A-A’

SECTION B-B’



SECTION C-C’

SECTION D-D’



對基地的發想: / 江佳軒

台南,第一日,青鯤鯓扇形鹽田,午後14時。強勁的風聲與海聲 呼嘯怒號、鼓動著脆弱的耳膜。遠眺時,地形呈現清晰的線對稱扇形 ;走入時,卻會發現它是如此破碎,形成一有趣對比,彷彿在與青鯤 鯓的住宅遙相呼應。歪斜不一的電線桿、遍佈淺堤邊上的貝殼殘片、 再無人居的休憩所---這些如經充斥著曾嚴謹規劃過的鹽田,與雜亂 無章的漁村住宅比鄰,兩相襯托下已分不清何者更像末日廢墟。

觀察1號基地:渺無人煙、海天一色的鹽田邊上,鹽工休憩所如同一 載浮載沉於鹽浪之上的飄浮島嶼,像娥蘇拉描寫的地海世界的島嶼一 般。 觀察2號基地:在人類的侵蝕後,人類離去,自然悄悄回歸。在大自 然的筆觸下,人類劃分的境界線逐漸模糊,那些尋求無意識型態的人 們,於是又慢慢流連至此,在時間軸上刻下這一來一往的對手戲。 2號基地的地勢造就了有趣的音樂性,地形起伏多變使風勢由鄰近出 海口的劇烈轉瞬即靜,彷彿大自然在撫平人類切割的空間時,也不自 覺地創造出自己無形的境界線,當海風貫穿於其中小徑時,好似在吹 奏盤根錯節的管風琴一般,是一首三度空間交織出來的無聲之曲。基 於這些更有趣的元素,我選擇了2號作為期末的基地及設計發想。



作品介紹:

期末設計 c. 台南-青鯤鯓扇形鹽田:在“對於基地的想像”時提到的 元素有: 1.基地因地勢造就的“音樂性”;2.地、海、風的“空間分 割”;3.“對稱中的不對稱性”這三個元素是我最想延續進新設計的 主軸。策略上,從四個不對稱的階梯式入口進入園區,將地勢隨機抬 升下挖、想將地勢作波動般的漸強漸弱,路徑盤繞其中,如迷宮一般 的園區,匯集的出口是音樂廳/劇場,用強烈的空白與外在的蜿蜒作 出對比,劇場橫空出世於鹽田的心臟,呼應扇形本身嚴謹的規劃系統 座落於青鯤鯓濱海而居的小漁村的對比。劇場周邊被改建成運河般的 階梯式河道,水再度將裡與表的空間作更明確的劃分。 回應命題的塔與公廁,想透過改造原基地上唯一仍持續運作的水閘門 作為主功能延伸與視覺上的錨定效果。公廁內部空間再度劃分成兩個 空間,內部中心區域為洗手檯,讓外圍廁所動線在此合流,洗手檯圍 繞著大樹生長,而大樹也與隔壁劇場中心的舞台區呼應——在兩個截 然不同功能導向的中心,是兩種截然不同型態的生命。高塔則為劇場 和公廁的異變體,內部不斷向上攀升,在最高處揭示了整座園區規劃 的巨型謎底。整座扇形鹽田的世界盡頭、同時也是這座園區的故事收 束點,則回到了一切的起點——水泥平房裡的簡易閘門。 第一天來到這座閘門,隨著波動、伴著風聲、閘門的擺盪聲不絕於耳 ,讓我印象深刻。當時一探頭便能望盡所有聲音的謎底,深覺這荒野 的神秘被揭穿得太過容易,所以最後保留閘門的功能,上頭透過混了 貝類的夯土牆建成隧道,讓迴盪聲音於其中,將這座被河道一分為二 的基地再度接壤起來,雜質則能讓聲波的反彈效果更不一致與層次, 在建築反面則設有窗戶讓尋找聲響的人能夠獲得解答,完成整個謎題 ,而鹽田的滷水也透過淺藏於地下的閘門在此回到了終點與原點。


E

E F

G

B

A C

D G

E

A. THEATRE B. TOILET C. WATCHTOWER D. VOICE TUNNEL E. TRAFFIC LANE F. SIDEWALK G. PATH

SI TE PLAN SCALE 1 / 1600


A. THEATRE

B. TOILET

D. VOICE TUNNEL





/ 陳安妮

佈滿著植物被遺棄之地, 映入眼簾的第一眼是長條型的建築量體, 封存著的窗與門直白的說明著鹽工們的早已離去, 牆與道路的開端是零散的牽牛花,彷彿對應著後面的景像。

繼續深入其中是更多的雜草植物的延綿,走到徑的尾端撥開彷彿圍牆般阻隔 內外的植物,是一大片像是另一個世外桃源般的花園, 隱身在宿舍的旁邊, 綠意盎然的種種周邊卻還涵蓋著強烈對比的人造物牆與枯草和水的流動。



桃花源 隱身於兩側山丘的世外桃源, 有著環繞中心的步道、觀景塔、各個不同活動的棚 人們, 划船、散步、休憩、展演、飲食、手作

願來這裡的人,都能不分年齡 享有遠離喧囂的一段日子。


05

04

06

03

02

07

01

Site Plan 01 02 03 04

停車場 烤肉區 展演&廁所 塔

05 06 07

室內休憩區 手工藝教室 & 廁所 獨木舟划船區


PLAN LEVEL +400

PLAN LEVEL +2440

PLAN LEVEL +2840

PLAN LEVEL +3200


A

A’ B

AA’SECTION

B’

BB’SECTION

AA’SECTION




/周安琪

在鹽田散射的起始點,那裡像是很多不同的類型的景物包圍,但比起基 地一,那樣的包圍更像是圍觀,像是不同的觀眾相約來看戲的狀態,像 那樣又因為外面隔了一條航道,裡面隔了一條兩台車寬度大小的道路而 形成一個滿和諧的狀態......

每一個區塊都像是沒被整理過的繁雜,往東走在比較大一條的馬路上, 看過的景色有 枯木 荒土 巴掌藤 牽牛花 像是紅樹林或是水筆仔的植物幾顆聳立著…

對於比較感到奇怪的是抽水系統前的平台,對稱的很令人疑惑,疑惑那 平台原本用意為何



01

以植物為主,棚為輔 植物為牆、為屋頂,棚為框架 藉由四季交錯,生長期之相異,植物交替為屋棚,棚為植物的安養所,植物為人 的庇護所,植物與棚共存

若談兩者之生命於有生之年,不以破壞為目的,相互依賴,相互共生,最終的目 的為好好活著僅此


a

c b

d

Site Plan a Canopy(for resting)

b Fishing Canopy

c Performing Theater Canopy

d Tower


A

B

A

B

a

d


Plan

a

d

b

c

1

1

b AA Section

c

BB Section





Encounter Unfamiliarity : 為了與不熟悉相遇/周安琪, 林詩羽, 陳安妮, 江佳軒, 王梓貽, 陳宗承, 吳孟晅文字編輯. -- 臺北市:實踐大學建築設 計系,2022.05 120面;20*25 公分 ISBN 978-957-629-430-3(平裝) 1.CST: 建築美術設計 2.CST: 作品集 920.25 Encounter Unfamiliarity 出版單位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指導老師 / 賴明正 老師 排版編輯 / 周安琪 林詩羽 地圖繪製 / 陳安妮 王梓貽 文字編輯 / 江佳軒 照片編輯 / 陳宗承 吳孟晅

11100665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