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聲第51期 (2012年4月)

Page 1


何雪凝

剪影‧心語

〈白梅〉 白梅素雅 清純爽朗 勝利的青春


目錄Content 剪影‧心語 2

編輯的話: 封面專題: 人的精神變革展

人間「鴿」命 白鴿,和平的象徵。除了和平鴿外,我們還可以透 過甚麼方法去宣揚和平的訊息呢?答案就是我們每 一位的人間革命。我們一個小小的改變都可以有大 大的推動,去影響身邊的人和事,和平文化要靠我 們每一位去植根於民眾之中。就好像和平鴿一樣, 它不張開翅膀,永遠不能高飛。和平,由你我開 始,一起為和平開始我們的人間革命吧!

4

體驗:吳天怡 10

芋頭兵團: 麒麟會 12 年 導:給 指 匠 師 寄 們── 友 朋 輕 角 代的主 時 新 語

1 14

18 特集: 婚禮大解構

放眼世界: 在南京,我愛 上了崑曲

20

親子劇場: 拔苦與樂

鳴謝: 譚嘉明 吳天怡 李菀梓 July 邱素貞 程家琦 蘇宏鋒 許茜妮

譚筱瀅 馬奕麒 譚媽媽 Alex 蔡潔欣 顏世芳 吳瑋婷 陳庭軒

李思敏 馬奕麟 李焯芬 黃秋萍 黃慧如 王俊暉 何炫樺

徐國豪 何雪凝 周偉立 嚴瑋稀 文英毅 郭心心 李子軒

22 3


封面專題:

從暴力文化到和平文化 人的精神變革展

6

7

8

4

世界和平‧由人的精神變革開始

專訪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教授

專訪香港大學學生事務長周偉立博士

July、Alex、黃秋萍、嚴瑋稀

青年‧推動和平的大使 香港大學學生感想


開幕禮

工作坊及分享會@香港大學

“Peace is up to all of us, ”和平並不是一個人或一小撮人的 事,而是所有人的事。為此,繼2009年第一次展覽後,學會再獲香 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邀請舉辦為期一週的和平展覽──「從暴 力文化到和平文化:人的精神變革」,希望透過展覽提高大眾對戰爭 的關注及認知。 展覽由2012年2月13日(一)至2月19日(日),假香港大學梁銶琚樓 地下大堂舉辦,而開幕禮於13日下午1時15分在同一地點舉行。是次 邀請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教授、香港大學學生事務長周 偉立博士及吳楚煜香港國際創價學會理事長為主禮嘉賓。經主禮嘉 賓與和平友好大使代表剪綵後,開幕禮便完成了,為展覽揭開序幕。 是次展覽導賞由我們學生部與香港大學學生組成的「和平友好大 使」擔任,為前來觀賞展覽的人提供展板介紹服務。雖然招募時間不 足,但港大學生非常踴躍報名,最後一共誕生70名和平友好大使, 當中有31名是港大學生。他們透過介紹展板內容,與觀賞人士展開對 話,踏出創建和平之路的重要一步,以充滿熱誠的講解,播下和平的 種子。從中亦可感受到現今青年人對推動世界和平之熱情,以及世人 對戰爭的厭惡。 在為期7天的展覽中,和平友好大使總共達成1082次對話,相 信這1082位參觀者定必留下深刻印象,心中建立起對和平的堅實信 念,確信和平並不是在遙遠的他方,而是建基於自身的腳下。

工作坊@學生部

花絮

5


採訪:許茜妮 ( 香港中文大學 工程系三年級 )

世界和平,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十分遙遠,而且總覺得無能為 力。但對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教授而言,他認為最 有效克服這無力感,從而達至世界和平的方法,則如展覽的主題一 樣──從人的精神變革開始。

「戰爭是由人發動的,人的心若是和平就不會發動戰爭。」李 焯芬教授引用佛家用語:「一念善是天堂,一念惡是地獄」。很多 時候戰爭與和平都只是在人的一念之間。「如果我們能成功改變自 己的精神狀態及想法,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去除暴力,有一個和平 的心境,我們就不會去發動戰爭,那世界和平就有希望。」李教授 並引用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先生的說話補充:「正如池田會

李焯芬教授

長所說,我們應該用一個和平的心去構思和平世界。每個人都有生

-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

存的權利,我們沒有權去剝奪別人生存的權利。相反,應尊重每一

-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座教授

個人,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培養一個和平的心,那世界就會跟著

-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

變得和平起來。」

-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 - 地質工程師及水利專家

對於這次展覽能邀請到不同國籍的香港大學交流學生一起擔當 和平友好大使,提供導賞服務,李教授認為透過不同背景、文化, 甚至宗教的交流絕對能把世界和平的漣漪擴大。「香港大學是一所 國際化的大學,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我們很希望透過國 際學生的網絡,把世界和平的信息帶到世界不同的角落。」整體而 言,李教授對這次展覽予以高度評價:「我認為是次展覽舉辦得非 常好,內容言簡意賅,透過一系列的圖片,能夠把戰爭的成因很精 簡地介紹出來,例如:為甚麼人類要發動戰爭呢?怎樣才可以達至 和平呢?其實這關鍵都是我們要做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 精神 變革 ),即是改造自己的精神狀態、心理,那我們就可以由心的和 平達至世界和平。」

採訪後感

6

這次能代表學會訪問李教授,我實感非常榮 幸。在訪問的過程中,我非常認同教授的意 見,而且深深被他的說話感動和啟發,尤其是 當他引用池田先生的思想回應時,就像再一次提醒我代表師匠 當和平友好大使,實在使命重大,要率先在校園帶起和平運動, 並且從自身的變革開始。 訪問李教授及擔任和平友好大使後,除了讓我更清楚知道暴力 文化的影響,亦令我更明白到一人立起的精神之重要。每當介 紹到展覽最後的數塊展板,都會更讓我感受到三代會長的偉大 ──要在自己的圈子裏首先奮起去消除核武這「絕對惡」本來 已經不容易,還要向陌生人宣揚為人幸福且自己確信的這個信 念,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他們的勇氣和確信實在令我深感佩 服。我們也要跟隨師匠,一人立起,在和平與幸福的大路邁進!


採訪:陳庭軒 ( 香港大學 工程系二年級 ) 兩年前在香港大學舉行「從暴力文化到和平文化:人的精神變 革」展覽時得到許多正面的回應,許多學生都覺得展覽很好,亦有 些同學看完展覽後思考和平的問題,多閱讀了這方面的書籍。因此 周偉立博士很想再次把這個展覽帶回來。這兩年來,世界局勢及其 他方面都有變化,而學生亦不同了,有學生畢業離校,亦有新生入 學,因此周博士覺得是時候在校園多舉辦一次展覽,促成今次在香 港大學再次展出這和平展。

周博士認為年青人可以從不同的方式去為和平努力。在讀書時了解 多些這類問題,先建立知識的基礎,多看書,多關心國際時事,了解國 際形勢,了解有甚麼事物影響世界和平,接下來便可以做公眾教育,例 如做展覽導賞、進行演講、帶領中學生了解世界和平議題,或在大學搭

周偉立博士

建平台讓學生走出香港作學術交流,出席國際會議。周博士之前亦曾資

- 香港大學學生事務長

助學生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因為氣候變化影響天災、資源,對和

-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平構成威脅,同學可以就此做許多許多事。而今次有三十一位香港大學

- 香港大學通識教育總監

的學生擔任和平友好大使,亦是其中一個學習方式。首先,他們會對整 個議題了解更多,若果只是看展覽,所得便流於單向了。擔任和平友好 大使要先學習展板內容,然後才能為他人講解,這樣一來便會對整個議 題了解更多,亦讓他們反思更多,思考自身的將來。另外,他們會有許 多機會,跟其他同學、公眾人士緊密接觸,對開闊視野、培養溝通能力 等有莫大幫助。

除了展覽外,周博士亦很支持有更多機會讓港大學生接觸世界和平 的訊息及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例如多辦講座。在展覽的開幕禮中,周 博士亦跟一位社會學系教授洽談,談及可否進行和平研究。撇除學分問 題,校方還可以提供工作坊或課程讓學生參加。

7


你從哪個途徑得知這個和平友好 大使計劃? July: Alex: 黃秋萍 :

我通過學校才得知這個和平友好大使計劃。我 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可以接觸到不同背景的人, 互相交流。這個議題很切合我的興趣,因為我 主修的科目跟世界和平,都與全球化的趨勢有 關。 我參加這個計劃,是因為我想瞭解不同團體對 這個問題的解讀。創價學會是一個佛教團體, 而我覺得佛教的思想很有啓發性。我很想知道 佛教的理念對暴力文化有甚麼看法。 我經學校通知才接觸到這個和平友好大使計 劃。以前我以德國青年大使的身分參加過很多 文化交流,所以被「和平友好大使」這個名 字吸引住。以前,身為德國青年大使,從來沒 有想過有關世界和平的議題。在歐洲,世界和 平是一種遠離事實的概念,從來沒有機會深入 探討。我參加這個計劃,是希望身為和平友好 大使能為「達致世界和平」的目標作出一點貢 獻。 我透過學校的電郵得知今次的展覽招募和平友 好大使,我對此感興趣,所以報名參加。

嚴瑋稀 : 我透過學校的電郵得知這個計劃。

8

透過參與這次和平友好大使計劃,你對 「達致世界和平」這議題有何看法? July:

我覺得從這個展覽的主題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在這 一刻要讓所有國家馬上放下武器是沒可能的。透過參與這次計 劃,讓我發現要改變這個暴力文化是有賴潛移默化的力量,而 推廣和平文化應該要先從個人的層面開始,關鍵就在於我們那 麼多人都擁有這個希望,向這個方向奮鬥。「達致世界和平」 以後的發展就要靠我們了!

Alex:

通過這個展覽,我的世界和平觀起了很大的變化。我明白到原 來要確保人類安全是可能的。從展板的資料上得知如果我們把 全球十分之一的軍事支出金額作為解決千年發展目標的支出, 就能讓人類免於陷入恐懼與貧窮。我認為我們應該把目標轉移 去解決全球性的人類安全問題,確保世界持續發展,而不是繼 續浪費金錢,試圖用武器保護自己的國家。

黃秋萍 :

雖然達致世界和平是一件很遙遠的事,但不是沒可能的,可以 由自身的改變開始,逐步向這目標進發。從生活上的例子來 說,我們可以用溫柔的方式解決問題及紛爭,而並非只用衝突 和暴力解決問題。

嚴瑋稀 :

透過今次的活動,我對和平有新的體會。和平不單只是國與國 之間的關係,更有需要改善國民的生活。我從展覽中也學到達 致和平不單只是靠國家元首,每一個人都有力量去改變這個世 界。


在這次和平友好大使計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甚 麼?或最有得著的是甚麼? July: Alex:

最能打動我的就是策劃這個展覽的團隊!他們真的非常厲害!那麼普通的大 學生都能規劃這樣的工作坊,真的很了不起!而在每次的工作坊裡面都存在 著他們努力過的痕跡。無論是工作坊或展覽場,整個氣氛都非常和諧,清楚 反映了我們真的在為和平文化出一分力。 最有得著的就是跟每一位參觀者的對話。通過有價值的對話,能從不同的角 度深入探討這個議題。

雖然我不是創價學會會員,但是我很認同這個佛法的價值觀。而因為這樣, 我請了同學來參觀這個展覽。本來我的同學認為世界和平離我們很遠,但是 我與他看完整個展覽之後,他獲益良多,對這個議題也改觀了。 每一次的導賞都很獨特,因為我都會在對話裡應用到我在政治學上的知識。 我的政治和歷史觀點都會隨著每個參觀者的提問而有所改變。

黃秋萍 :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參觀者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向我們詢問關於展覽的內容,更 可能問到歷史、時事,甚至邏輯上的問題。通過這些提問,可以更加豐富自 己的知識和見聞,同時學習到與人對談交流的技巧。最有得著的則是透過今 次活動可以向身邊的人宣揚和平的訊息,同時從中留意及學習到更多關於和 平的知識。

嚴瑋稀 :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從展覽中感受到參觀者參觀展覽後,對和平的看法有所改 變,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改變了身邊的環境,甚至能為達到世界和平而努力。

如果港大再舉辦這類型計劃, 你會否參加? July:

我每次做導賞員時都會講到世界和平,這崇高和偉大的理 念,讓「達致世界和平」的種子在我心裡埋得更深。遇到類 似的活動,我會更願意推動身邊的朋友一起支持它。 這次的展覽啟發了我,讓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其實我一 個人的力量可以發揮得很大,天天累積下來的行動可以慢慢 影響到別人, 從而推廣和平的文化。不要小看關心別人這 個小小的動作,表面看上去很細微,但是力量無比大。

Alex:

我一定會再參與這一類的活動。這個活動完了,整體上激勵 了我向這方面努力。如果以後我能在國際政治層面上付出一 分力,我希望能改善整個人類安全的情況,從而推動和平文 化的發展。

黃秋萍 : 會,因為很有意義,在展覽中可以感受到自己能以對話影響 身邊的事和人,更可以學到如何與身邊不同性格的人接觸和 交流。 嚴瑋稀 : 我會再參加,因為覺得這活動富有意義。

9


採訪:邱素貞/香港大學/通識教育系/三年級

吳天怡(Jennie),香港大學法律系一年級生、學校宿舍15 樓樓主、班代表、辯論隊成員、女子部員、女學生部員、學會 天虹舞蹈組組員……鬼妹仔性格的Jennie十分愛笑,健談、外 向,有朋友無數。Facebook上有過千個朋友,天天有新相片, 身邊的朋友總是「源源不絕」,但原來童年時的她卻受盡排 擠。現在,她可站起來自毫地說:「好好學習及交友,就是世 界和平的第一步﹗」

學‧而不倦

學 校 欺 凌 事 件 「年少時我是一個十分害羞的小女孩,加上中學時遇到學校欺凌事件, 曾有段時間十分『難捱』。」因為爸爸的心願是希望女兒成為律師,故此 Jennie小三時轉讀國際學校,打好英文基礎。「升上中學時也曾轉校,但因 其他同學自幼認識,已形成小圈子,我完全沒有機會『埋堆』。而且,我更 因無心之失而「得罪」了學校的 Queen Bee (即學校的風頭人物,欺負其他 同學),結果不斷給人排斥及針對。」Jennie十分感謝媽媽在這段時間送了很 多題目給自己,令她也想嘗試以每天唱題15分鐘、抱持確信的態度為目標。 第一,要增加信心;第二,要努力學習;第三,先將交友煩惱暫時放下,放 鬆心情,把精神集中在書本上。通過自己有明確的祈願作為奮鬥目標,她更 衝破障礙,主動向老師請教學習上不明白的地方。「隨著自己努力學習,成 績有顯著進步,身邊的同學開始主動找我問功課,就連那 Queen Bee 也不 例外,因為我們在道別時不但沒有帶著怨恨,而且更成為了朋友。」原來 Jennie跟這位同學在臨別時相擁祝福對方,那一刻她實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 白費!

天怡


後記 學 懂 為 人 點 燈 不得不佩服Jennie的活力,日程密 密 麻 麻 , 當 初 連 約 這個訪問也有點困 難!Jennie的忙,絕對不是營營役役。 相 反 , 從 她 的 笑 容 、活力,你會感受 到 她 活 在 當 下 、 樂 在其中的積極人生 觀。Jennie十分感謝媽媽的純粹信心, 令自己可以受持此佛法,媽媽更時常以 《御書》的「為人點燈,明在我前」勉 勵Jennie,令她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同 時也產生出一份慈悲,果敢向身邊的人 訴說佛法!

學 習 目 標 清 晰 升上高中時,Jennie的人生目標更為清晰。「我也有一刻曾想:『到底成 為律師是自己的心願還是只為了滿足家人?』不過,其後我卻不太在意,反正 很多事情只要認真投入、付出,自然會在不知不覺間對其產生好感。」12及 13年級時﹙即中六、七﹚,Jennie決心專攻英文,以便日後應付繁瑣的法律用 語,同時,也加倍祈求,決意入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結果,公開考試成績非 常理想,順利成為香港大學法律系學生,全家也替Jennie高興! 剛過了一個學期,似乎Jennie已適應大學的生活,而且更探索不同的活 動!「我住在學校的宿舍,過往活動以廣東話為主。為了令國內及海外的留學 生也能參與其中,我擔任15樓的樓主,讓不同語言的人也可融合起來。雖然常 常要開會至深夜,但我覺得這十分有意義啊!」除此之外,Jennie成為自己學 系的班代表,收集各人的意見,向教授反映,促進師生的交流。另外,為了訓 練口才,最近更參加了學校的辯論隊,每星期要抽三個晚上練習,剛剛的三月 更代表學校往馬來西亞比賽,可謂忙個不停﹗話雖如此,Jennie卻以3.3分的優 良成績完成第一個學期的課業。

學 會 活 動 起 航 由於居住新界北區,距離會館很遠,故中學時期的Jennie很少參與學會活 動。直至完成公開試後,Jennie決意重新投入學會活動,她不但加入了女學生 部,還積極投入天虹舞蹈組的活動!初到港大報到時,她已積極地向身邊的有 緣人訴說佛法,希望同學也能受持偉大的佛法。本年的二月份,學會與香港大 學舉辦了「人的精神變革」展覽,Jennie參加了和平友好大使,向在場觀眾提 供導賞服務,同時也擔任開幕禮的司儀。她流利的英語大派用場,令是次展覽 生色不少!至於天虹舞蹈組方面,Jennie堅持出席逢星期五晚及星期日早上的 練習。她有那麼多時間嗎?她毫不猶豫說:「對啊!少一點智慧也不行!所以 我自發地堅持每天唱題1小時!有時室友在溫習,我便會往樓梯間向著窗口唱 題,同學經過也不打緊吧!就當是折伏的開始,與同學打開話題!堅持不放棄 是最快樂的事!」

11


採訪 : 李思敏 攝影 : 徐國豪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在學業上或工作上,我們也難以避免與他人合作、相處,然後了解彼 此的優點與缺點,繼而成為伙伴、朋友或戰友。正如池田先生在《青春對話 I》中說:「組織 當中有各種各樣的人,所以我們能受到刺激而成長。運動也是,只是獨自練習,不太能了解自 己的實力。在人群當中接受磨練,才會成長。把一堆未剝皮的黝黑的芋頭放進盆裏攪拌的話, 會因互相磨擦而逐漸掉脫表皮,變得乾淨。把人比喻成芋頭也許有些不敬,但是人也唯有在人 際關係當中才會獲得磨練。」沒有這些芋頭同伴,我們不會更認清自己,讓自己進步。 這期的標題為「麒麟會」,介紹廣布孖兄弟──馬奕麒和馬奕麟,讓他們分享多年來在學 會一同奮鬥、一同成長的體驗。

馬奕麒

Higher Diploma in Digital Animation & Character Design, IVE ( 數碼動畫及角色設計高級文憑 ) 副男初中部長

12

馬奕麟

香港嶺南大學 翻譯系三年級 第六本部男高中部長


成長 早在母親肚子裡時,他們已經開始接觸佛法。這對福子從小便一直跟隨著 媽媽出席學會活動,小時候主要在東區會館和西環會友的家開會。當時他們還 未感受到意義所在,只是靜靜的坐在一旁,玩著電子遊戲機,或在地毯上翻滾 玩樂。因此,小時候對於開會總是抱著好奇心和帶點興趣。直至慢慢長大,雖 曾不想出席學會活動,但因為媽媽一直勤勵信心和循循善誘地鼓勵,他們都很 順緣地出席學會活動。 直至 2005 年,他們同時被任命為未來部負責人,啟發他們了解自己的信 仰和使命。那年的未來部負責人研修會,他們有特別的感受:「在研修中,我 們感到很有趣和好玩,內容好像很有意義,但很深奧難明。」自此之後,他們 一直肩負著負責人的使命,鼓勵部員。

心意一致,做法不同 這對雙胞胎縱使外貌相似,但卻有著迥然不同的個性與使命。儘管他們從 小就讀同一所學校,但每年總被分配到不同的班別,故沒有太多的合作機會。 學會活動亦一樣,他們雖然都是未來部負責人,但任命卻不同,哥哥馬奕麒負 責男初中組,而弟弟馬奕麟則負責男高中組。 雖然他們一直強調彼此沒有心靈感應,加上學會的役職不同,但他們卻異

口同聲地說大家的心意是一致的,目標清晰,只是做法不同。因此,縱使在商 議一些行事上,他們可能有一些爭拗,並且毫無保留地反映意見。 三年後的 2008 年,經過本部文化節及未來部文化節的磨練,他們開始了 解繼承師弟不二精神的重要性,同時發覺本部有人才不足的情況,所以兄弟倆 都苦思如何增加人才,皆認為「培育後繼」為非常具挑戰性的使命,負責人實 在須要「持續信心」,確切地關心每一位部員,所以他們也會結集其他負責人 一起聯絡部員。

信心的一點一滴 對於信心上的起伏,他們表示沒有經歷突然發心期,只因信心的累積都是 基於母親的強盛的一念與潛移默化,母親除了勤於帶他們出席學會活動外,也 鼓勵他們唱題及購買各式各樣的學會書籍,讓他們從多方面學習佛法,當中的 《佛教童話故事》及《人間革命》漫畫版都讓小兄弟閱讀得津津有味。如今長 大了,他們實感到媽媽當年用心良苦,現在在家中也開始負責帶領唱題及與媽 媽分享所閱讀的學會刊物。另外,2008 年的本部文化節及未來部文化節也無 疑是令他們信心飛躍的契機,成為本部負責人的他們決意帶領著後繼,將廣宣 流布的浪潮推向其他本部,令學會繼續發展。繼 2011 年大型文化節後,他們 的信心更為紮實,決意向創價青年學會的標竿奮鬥。

(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與部員交流是最滿足的 在未來部文化節中,負責人有一個表演環節。活動後馬奕麒聽到一位較 頑劣的部員分享他的感受:「真的很精彩,令我也想置身其中,實在很感動 呢!」部員能夠感受到他與戰友的共同努力,不但令他很雀躍,也為日後推 行活動注入正能量。另外,馬奕麟對於與部員直接對話和家訪感受尤為深刻, 他表示:「當部員坦誠分享困難或問題時,會感到很欣慰。例如,在一次家 訪中,部員主動分享在學校擔任幹事的經驗和樂趣,令我聽得津津有味。要 說難忘的時刻,大概是與部員交流的時候吧!」

盡在不言中

後記

縱使他們沒有太多共事的機會,但是他們的默契難以用筆墨形容。唇齒 相依的他們其實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就是出門前或回家後都會一起唱題三遍。 孖生兄弟看似有很多共同點,但他們知道每人的宿命及使命都不同,所以欲 與大家分享池田先生《青春對話 I》中的一句指導:「雖然性格是因人而異, 但原理是『櫻梅桃李』。櫻是櫻、梅是梅、桃是桃、李是李,各人有各自的 價值。說甚麼性格內向就不行、個性急躁就沒用,絕對沒這回事。只要活得

這對紋理一致的芋頭孖生兄弟,說不上有著南轅北轍的極端個性, 興趣都是動靜皆宜,可是卻有著同一顆心──承擔廣宣流布使命的心。 最有趣的是他們常被會友誤會是同一人,例如,有一天,哥哥出席了下 午的祈世會,而弟弟出席晚間的場次,會友便以為他們沒有吃過晚飯便 一直開會,非常勤奮。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可能被認為「角色重疊」,但他們現在正發揮使 命重疊的精神,攜手並肩在未來部培育後繼。

忠於自己──佛法就是以此為目的。」

13


給年輕朋友們 寄語新時代的主角

第一回: 何謂「成人」?(上)

翻譯:國際通訊部 翻自《聖教新聞》

在日本,當踏入20歲的時候會舉行成人禮,代表踏入成人的階段。八十後的大家,當你的歲數 踏入二字頭的時候,是否會認為自己已經是一位成人,還是會停留在青少年的階段?有甚麼條件要 達到才真正成為一位成人呢 ? 池田SGI會長開始了新連載「給年輕朋友們──寄語新時代的主角」。第一回的主題是「何謂 『成人』」,學聲將會一連三期連載。(提問者是聖教新聞社「給年輕朋友們」編輯委員會)

14


未來一切全屬青年! 來吧,開始奮鬥吧! 立下宏大願望,能夠開啟相對的偉大人生! 聖教 v 目前全國各地陸續有青年入信。在池田 先生生日的1月2日這天,各地也舉行了紀念入 信的勤行會。許多年輕地涌同志在創價家族的 熱情祝福下入信。

池田SGI會長 v 真高興!真的很高興!我常聽 說有關青年部奮戰的情況,還有新入信各位的 決意。在日本和全世界,青年不斷地成長和擴 大的時代已經到來。今年將在倫敦舉行奧林匹 克運動會。在英國和歐洲,青年部取得顯著的 前進。現代奧林匹克的創辦人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把青年時代描述為「人生的

春天」。學會目前正迎來滿溢希望的「青年時 代」、「人才的春天」。發掘和培養人才這項 艱苦的作業,正是廣宣流布即變革社會的偉大 民眾運動、全球性和平運動的動力。因此,希 望前輩傾全力把每一個新入信同志培養成優秀 的人才,成為互相了解,甚麼都能夠傾談的真 正的同志,一起點燃著希望前進。我亦會為大 家不遺餘力。我還有很多話要留給青年。

4SGI UK 會 館

聖教 v 謝謝先生。我們聽到很多令人高興的報 告,說新入信的同志懷著信心的喜悅,馬上挑 戰弘教和教學。此外,通過去年舉辦的創價青 年大會等,至今未能參加活動的成員因而相繼 奮起。

池田SGI會長

v

新入信的同志懷著要克服各

種煩惱和成長的決心而入信。《法華經‧方便 品》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希望 各位前輩衷心給予建議和鼓勵,使新入信的同 志能體會初信的功德和信心的喜悅,一步一步 地走向成佛這絕對幸福的境界。也許祈求的目 標不會馬上如願以償,希望大家能溫暖地鼓勵 新入信的同志不用著急。對家人未入信的同志 更需要細心周到的照顧。我剛入信時亦遭到父 親反對,母親站在父親和我之間,煞費苦心。 希望大家當作是自己的事情一樣,傾聽他們的 情況,加以鼓勵,使他們不會因信心而和家人

4學會目前正迎來滿溢希望的「青年時代」、「人才的春天」

15


吵架或感到痛苦。

是報父母之恩者也」(〈致上野函〉.同1612 頁)。通過這信心,能夠使家族的紐帶永遠堅

聖教 v 過去,池田先生在收到一名新入信學

如磐石。

生 的 報 告 時, 送 了 一 個 口 信 給 這 學 生 : 「 這 是偉大的佛法,所以請放心去實踐。要孝順父 母,讓父母親高興。」那學生目前在社會十分

聖教 v 今天是「成人日」(日本視二十歲為成

活躍,讓父母親高興不已。

年,將一月第二個星期天定為成人日,為青年 祝福)。今年,全國有一百二十二萬人加入成 人的行列。學會亦在各地會館舉行新成人的集

池田SGI會長 v 正如御書所寫「教主釋尊出世

會。此外,這次按先生的建議,在加拿大多倫

之本懷在示為人之道」(〈崇峻天皇書〉.御

多近郊的卡利登(Caledon)教育文化中心為

書1222頁)。佛法教導「為人之道」,而孝順

「新成人」植樹,種植了於大地深深紮根、筆

父母是最基本的「為人之道」。重要的是,自

直向天空生長的「白樺樹」。這消息令新成人

己率先實踐人間革命。自己本身成長起來,讓

成員喜出望外。

家人安心。總有一天會得到家人理解這信心是 正確的。日蓮大聖人還說:「持法華經之人,

4白樺樹

16


經受辛勞的人最後將獲得勝

度說「近來的年輕人甚麼甚麼」的成人是狡猾的

利。植樹的目的是祈望青年 不 會 敗 給 任 何 苦

人。我堅決相信青年。未來是屬於青年的。一切

難。包括新成人,成人節正是重新思索對青年

取決於青年。因此,我對青年寄予期望,作為一

來說何謂「成人」的意義的好機會。並非到了

個人,懷著最大的敬意來與青年接觸。我每天和

二十歲就自動地「成了大人」(笑),而是要

妻子誠心祈求大家「早日成長起來」。相信青年

開始認識自己對別人和社會都要負起責任。為

部各位的父母都和我有著同樣的心情。 (待 續)

池田SGI會長

v

了維護孩子免受殘暴的納粹黨所害而拼命奮戰 的波蘭教育家科爾恰克(Janusz

Korczak)

說:「成熟的成人,就是知道生存的目的、怎 樣與人相處和怎樣參與人類的歷史,然後根據 這些認知來行動的人。」歸根到底,就是作為 一個人,要秉持怎樣的信 念 和 哲 學 、 怎 樣 行 動。現今是一個動盪的時 代 、 尋 求 變 化 的 時 代。成人社會亦須有所改革,變為一個相信青 年的正義感、能發揮青年的行動力的社會。把 青年當做孩子對待,瞧不起青年,以輕視的態

17


特集:

婚禮大解構 整理:徐國豪 部份相片提供:文英毅及程家琦 有人說,「結婚是戀愛的墳墓」,我非常同意!而我的人生師匠池田先生亦對此別有一番 見解:「結婚從某角度來看是二人愛情的結果,是戀愛的終點,但結婚並不等於走進幸福這終 點」(《黎明聖報》2087號第八版)。的確,結婚意味著一對新人的人生新出發,「戀愛墳墓論」 具有開啟人生新一頁的含意。自古以來,結婚都是人生大事,中國有「大小登科」之說,形容 人生兩件重要的事,而當中的「小登科」就是指成家立室。既然是頭等大事,其儀式必定具有 特殊意義,現在就讓我為大家介紹創價學會婚禮的兩大儀式吧!

拜讀日蓮大聖人御書

18

完成勤行後,便是邀請信心前輩,為一對新人拜讀日蓮大聖人《御書》,原文出自〈兄弟 抄〉:「今爾二人,恰如隱士之與烈士,缺一不成。譬如鳥之二翼、人之兩眼。又、二人之夫 人,恰如檀那。女人者,隨物而使物隨之者也。夫樂妻榮,夫為盜,妻亦為盜矣。此尚不祇僅是 今生之事,世世生生,如影之與身,如華之與果,如根之與葉。棲木之蟲食木,在水之魚啖水。 芝枯蘭泣,松榮柏悅,草木尚且如此。比翼鳥一身二頭,二口進食,以養一身。比目魚各具一 目,故一生之間,永不相離。」 因為我還未結婚,恕我未能細味當中的酸甜,反而想跟大家分享這篇《御書》的小小背景。 當時作為大聖人門下弟子的池上宗仲、池上宗長兩兄弟,其父親受到極良寺良觀的唆擺,要他倆 在斷絕父子關係與放棄大聖人信仰之間擇其一。在池上兄弟極度煩惱之際,大聖人送來書信一 封,就是現在拜讀的〈兄弟抄〉。大聖人於信中鼓勵池上兄弟現在正是加強信心之時,折伏父親 才是最高的孝道。而上述的御文正是書信的結尾部份,當中指出池上兄弟二人務必互相支持,缺 一不可。而於上述御文之後,大聖人接著說「夫妻亦如是」,說明這不單是兄弟二人之事,更是 夫妻二人之事,從中展示出夫妻二人應有的相處態度。自此便成為學會婚禮上不可或缺的鼓勵。


三三九度杯敬酒儀式 拜讀御書過後,便是敬酒儀式,但這種敬酒儀式並非由一對新人向雙方家長敬酒,而是 由一對新人相互輪流輕嚐日本清酒共九次,故有「三三九度杯」之稱。此儀式是日本的傳統 風俗,香港參照日本結婚儀式,故在學會婚禮上採用,但在其他地方,例如歐洲或美國等, 或有不同。此儀式具有結為夫婦長長久久、吉祥、三三不盡六六無窮的意思。一對新人在御 本尊前對飲,象徵著一同下決心邁向幸福。因此,一對新人的座位也應保持面向御本尊,而 在儀式進行時,全場應保持肅靜,以見證新人互相許諾的信誓。 三三九度杯敬酒儀式所需的物品包括一個酒壺、三個杯子(小、中、大杯,小杯疊在最 上面)、一個酒几、一個托盤、一個大茶几及清酒。次序是: 1. 主持人將小杯子放在酒几上,斟酒三次,向新娘鞠躬,敬上酒几。 2. 新娘拿起酒杯,分三次喝下,放回酒几上。 3. 主持人斟酒三次,向新郎鞠躬,敬上酒几。 4. 新郎拿起酒杯,分三次喝下,放回酒几上。 5. 主持人斟酒三次,再向新娘鞠躬,敬上酒几。 6. 新娘拿起酒杯,分三次喝下,放回酒几上。 7. 主持人將小杯放回托盆邊,換上中杯放在酒几上,斟酒三次,但次序為新郎→新娘→新 郎。 8. 主持人將中杯放回托盆邊,換上大杯放在酒几上,斟酒三次,但次序為新娘→新郎→新 娘,即最後一個喝酒的應是新娘。 9. 主持人斟完最後一杯酒後,將酒几上的大杯放回托盆邊,向新人鞠躬,取起几子後退, 把几子放回原位。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新人不擅喝酒,可否用其他飲料,例如以水來代替清酒呢?傳統上 酒是喜慶時用以增添喜慶氣氛及敬奉神明的飲料,故此婚禮至今仍用酒。如新人不擅喝酒, 可以用稀釋的酒來代替。至於用水來代替酒,由於在古代禮俗中,水是餞別時用的飲料,故 此少用於婚禮上。 最後送上池田先生針對結婚而寫的指導:「對女性來說,結婚可以說是第二的人生 吧!在踏入第二的人生之前,即使過去是『幸福』的人生,也不一定說第二人生一定是 『幸福』。相反,婚前過著『不幸』的生活,也不一定在婚後繼續『不幸』的人生。第二的 人生,對二人來說,如文字般是向著新的『幸福』或是『不幸』的一個出發。」(《黎明聖 報》2087號第八版) 特別鳴謝文英毅及程家琦提供一切協助。 19


放眼世界:

在南京 我愛上了崑曲

何雪凝 | 香港中文大學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四年級 遊學:中國 南京大學 | 哲學系 |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

池 田先生說,要欣賞一流的藝術,才能

成為一流的藝術家。身為文化本部成員、 又喜愛表演藝術的筆者,在南京遊學時有 個意外收穫,就是愛上了崑曲。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與非物質代表 作」,自此全球華人地區的崑曲演出和推廣如雨後春筍,旨在吸納不 同年紀的觀眾去傳承和保護這項中國傳統藝術。其中,江蘇省崑劇院 可謂崑曲推廣的表表者。劇院以南京為基地,除了國內外的演出和交 流,差不多每個星期都在南京指定的場地上演一至兩場折子戲。演出 時還設有中英雙語字幕和劇情介紹,吸引外國遊客。劇院還不時在南 京地鐵免費演出,與市民打成一片。 為了使更多人欣賞崑曲之美,演出的門票較其他表演類型(如話 劇、音樂會)便宜,只需要三、四十元人民幣就能欣賞一齣約三小時 的折子戲。筆者向來對中國戲曲沒有太大興趣,由於時間許可加上 價錢便宜,去年十二月便購票欣賞崑曲折子戲《紅樓夢》。演繹《紅 樓夢》這部巨著絕非易事,更遑論選擇合適的情節去改編成折子戲。 猶幸劇院選演的五部折子戲各有千秋,引人入勝的劇情,以及演員細 膩的演繹成功牽動觀眾情緒:《別父》描寫父女間的離愁別緒;《胡 判》展示官場的陰險和小人的可畏;《識鎖》看見年輕人富喜劇性的 情感交流;《弄權》體現權力階層不擇手段陷害無辜;《讀曲》中寶 黛細讀《西廂記》互訴衷情。

20


此外舞台、服裝和道具設計簡潔,讓觀眾更專注於台上演員的唱、做、唸、打,以及演出的節奏。三小時的演出教人如 癡如醉,散場時我和其他觀眾一樣站著拍手歡呼,捨不得離開劇場。 演出令筆者對崑曲愈來愈感興趣。同行一位有崑曲演出經驗的台灣交換生說,崑曲可算是中國眾多戲曲類型中程式和結 構最完整的一門。期望日後有更多機會欣賞崑曲,並與更多人分享它的美。

1

2

3

4 5

1.

崑曲也「賣萌」? 崑曲《紅樓夢》折子戲的主辦方邀請了設計師 設計一式五張名信片,將五齣折子戲的劇照變成漫畫,吸引不少 年輕劇迷 (包括筆者!) 購買收藏。

2.

6

去年十月,筆者在南京有幸參加中國獨立電影年度展的義務工 作,為論壇的外籍嘉賓擔任翻譯。圖中的演講者是一位電影節策 展人,來自意大利。筆者從她身上學到不少電影的知識呢!

3.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內藏有不少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及 遺跡。其金字塔的外形以及撼動人心的雕塑,營造莊嚴肅穆的氣 氛,教人想起戰爭的殘酷。

4.

2012年南京大學慶祝創校110週年。在筆者身後的是南京大學鼓 樓校區(位處市中心、最古老的校區)最著名的建築──北大樓。現 時它是大學行政部門的辦公大樓。

5.

筆者在南京認識一群港台交換生,去年十一月我們相約攀登黃 山,大家不約而同被黃山壯麗的美景吸引著,身心皆感滿足。

6.

南京是六朝古都,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南京建都,明孝陵就是他的 陵墓,如今更是世界文化遺產。踏入深秋,明孝陵的四周長滿楓 葉,吸引居民遊客前來欣賞。

小貼士: 自問是文藝青年的你,應該聽過內地 網站「豆瓣」(www.douban.com) 。網站除了讓網友交流閱讀、觀影和 藝術創作的心得外,更設有「豆瓣同 城」一欄,裡面有內地主要城市的文 藝活動分享。如果你在內地遊學欲消 磨時間,或者提升一下藝術修養,不 妨多上「豆瓣」留意一下鄰近城市的 文藝活動,說不定跟我一樣有意外收 穫呢!

21


親子劇場:

樂 與 @ 薑汁撞奶 苦 拔 文:李 菀 梓 攝影:吳瑋婷

〈御義口傳〉中說:「一念三千是拔苦與樂。」﹝《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P. 807﹞從信心 的角度來看,這是指透過信受御本尊來消除謗法罪障,達到永不崩潰的幸福境界。從實際行動來 說,是指拔除他人苦惱,給予快樂,是慈悲行。如何能做到?很簡單!可從製作薑汁撞奶參透箇 中精神。

22


﹞:

材料﹝一人份

... 1湯匙 老薑汁 .......... ... 1盒 屋仔牛奶........ .....少量 白砂糖 ..........

做法: 1. 取新鮮的老薑,磨成茸,壓出薑 汁,留下新鮮的老薑汁備用; 2. 將牛奶置於爐火上加熱,加熱至快 要沸騰的狀態﹝鍋子邊緣的牛奶已 經開始有小氣泡出現﹞,加糖,熄 火; 3. 將加熱了的牛奶倒進另一個大杯子 中,來回十次; 4. 快速的將牛奶倒入新鮮薑汁中,蓋 上碟子; 5. 靜待3-5鐘,食得! 嘉 明 感 想: 媽媽往往會在我沮喪的時候給我一碗親 手制作的薑汁撞奶,食過後所有的不快 都一掃而空。能夠將不快掃走,除了因 為甜品能夠令人開心外,亦是因為媽媽 的一份心意和鼓勵。食著薑汁撞奶,口 裡首先會感受到薑所帶來的辣,然後就 會品嚐到奶的甜味,先辛後甜。就好像 媽媽將她的鼓勵都包含在這碗甜品當 中,鼓勵著自己跨越困難過後一定能夠 獲得喜悅。我也要親手制作一碗薑汁撞 奶給媽媽,拔苦與樂。

學會是一個大家庭,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志,大家有著不同背景、抱著不同想法、擁有不同的生活圈 子、甚至於不同年代成長。他們有的是老薑汁──信心上飽經歷練、渾身流著廣布熱血的戰友;有的是牛 奶──信心幼嫰,又或恰遇挫敗的同志。單有老薑汁和牛奶的混合物,理應食到你我「喊三聲」。但為什 麼薑汁撞奶會成為順德名點?就靠一點點砂糖來起畫龍點睛之妙。糖就是關懷,是鼓勵,是想要對方幸福 的心。只要有那丁點兒的糖作點綴,再大的矛盾都會被化解,取而代之的是互相鼓勵的話語,與對方同甘 共苦。這就是拔苦與樂。 (特別鳴謝譚嘉明小姐及譚媽媽接受訪問及提供食譜!)

23


池田大作: 沒有比和平更寶貴的 沒有比和平更幸福的 和平纔是人類應邁進的根本第一步 《新人間革命》第一卷〈旭日〉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