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邊緣-作品集

Page 1

乘載記憶的幼教縫合綠帶之規劃設計

歷史造就生活,生活產生故事,一座城市是由無數的故事堆 砌而來。 1895 年,日本人開始管理台灣時,在挑選進駐新竹的位置時, 選擇離漢人聚落相近的邊緣的地帶落腳,且開始建設大部分 新竹現有的城市公共建設,除了道路 . 鐵路等對外交通建設之 外,拆除城牆改善城內道路及衛生工程,並且為了公共衛生 防疫的急迫需求作市區計畫。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承接了日本人原本住的官衙建築, 並且加蓋以滿足人口居住需求,部分日本建築承讓給警察作 為宿舍使用,其餘的作為跟著遷移來台的軍眷居住。 學校 : 中華大學 指導老師 : 黃筠舒 設計 : 蔡佩均、黃穎姍

所選基地同時乘載著日本遺留的建築物以及眷村存留的住宅 和現今的公寓,看盡百年多的斗轉星移,在歷史與記憶的交 織下,而尋找他未來的定位。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