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邊緣-作品集

Page 1

乘載記憶的幼教縫合綠帶之規劃設計

歷史造就生活,生活產生故事,一座城市是由無數的故事堆 砌而來。 1895 年,日本人開始管理台灣時,在挑選進駐新竹的位置時, 選擇離漢人聚落相近的邊緣的地帶落腳,且開始建設大部分 新竹現有的城市公共建設,除了道路 . 鐵路等對外交通建設之 外,拆除城牆改善城內道路及衛生工程,並且為了公共衛生 防疫的急迫需求作市區計畫。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承接了日本人原本住的官衙建築, 並且加蓋以滿足人口居住需求,部分日本建築承讓給警察作 為宿舍使用,其餘的作為跟著遷移來台的軍眷居住。 學校 : 中華大學 指導老師 : 黃筠舒 設計 : 蔡佩均、黃穎姍

所選基地同時乘載著日本遺留的建築物以及眷村存留的住宅 和現今的公寓,看盡百年多的斗轉星移,在歷史與記憶的交 織下,而尋找他未來的定位。



nah S gni gnauH nuhC ieP iasT

Follow your mind.


Ying S han Huang Pei Chun Tsai

Design

[ 記憶邊緣 ] 乘載記憶的幼教 縫合綠帶之規劃


0 1

緒論

...........................................

- 0 1 -

0 2

基地位置

...................................

- 0 2 -

0 3

議題探討

...................................

- 0 3 -

0 4

基地分析

...................................

- 0 5 -

0 5

課題探討

...................................

- 0 9 -

0 6

定性定量

...................................

- 1 1 -

0 7

設計定位

...................................

- 1 2 -

0 8

配置構想

...................................

- 1 2 -

0 9

規劃設計

...................................

- 1 3 -


0 1 & 0 2

以舊建築再利用作為我們的初衷,我們一開始 希望可以從我們所熟悉的新竹來尋找所選基地。

緒 論

新竹市眷村形成的時間是和部隊移動有密切的關 係。而新竹市眷村的分布主要以東大路 . 光復路 . 延 平路作為主軸分布落地生根。在眾多的眷村之中, 我們挑選了擁有最多眷村分布的東大路開始尋找符合 我們心目中的基地,而最後我們挑選了介於新竹舊城 區與新城區間、且有發展性的空軍九村 . 空軍勞山新 村以及陸軍國防新村做為我們的所選基地。而所選基 地上擁有三種不同的建築形式座落著 : 平房、日式宿 舍、眷村。

基 地 位 置 & ◤ 日治時期

◤ 美軍轟炸後時期

◤ 國民政府來台時期

◤ 新竹市都更後時期

◤ 我們期望的未來

- 0 1 -


新竹市從都市層級來看的話,最為繁華興盛 的區域為過去的舊城區向東延伸至巨城購物商 城 . 向南延伸至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的區域。而 整體大致可分成三個生活圈 : 歷史文化生活圈、 生態生活圈以及教育生活圈,而所選基地剛好位 於這三個生活圈鄰近中心的位置。

新竹市

基地位於東大路橋旁由東大路一段 288 巷、 東大路、仁愛街 50 巷、仁愛街所圍塑出之範圍, 且由五個街廓所組成之長型基地。基地鄰近新竹 護城河與新竹市政府、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市影 像館 ... 等眾多歷史建築。 東區

3巷

23

6巷

12

路 大 東

街 愛 仁

80

仁 街 化 文

68

50

仁 街 後 府

▲ 交通系統分析

▲ 新竹市生活圈分析

車行動線

歷史文化建築

人行動線

渠道系統

人潮節點

公園綠地

閒置空間節點

學校及運動場

東大路橋

歷史文化生活圈 生態生活圈 教育生活圈

- 0 2 -


0 3

議 題 探 討 - 0 3 -


面對公共空間串聯,由於基地現況有一片閒置空地,從過去的歷史調查得知原為空軍九村眷舍所 在地,但由於近十年政府強制拆遷,並且經歷居民抗議以及建案遇上許多困難 ... 等問題之下,而呈 現出現今閒置空地的情況產生。 接著我們發現在我們基地上擁有三種建築與自然介面的關係。原本的一塊新生土地經歷蓋房子後 呈現的水泥叢林樣貌,以及建築物拆毀後留剩的殘餘瓦礫,接著在這樣的瓦礫閒置的地方生長雜草與 喬木之新生命,而之後因為都市更新的關係而將瓦礫拆除乾淨,而雜草叢生,自然環境又漸漸地復育 而生。從現況看出這樣建築與自然之介面的循環,我們開始好奇這塊基地過往的故事,於是我們做疊 圖分析,以期望可以了解過去的脈絡。 ▼表 3、疊圖分析

清領 1842 年

竹塹是典型因設治而崛起的城市,扮演中國邊陲城市的 政治軍事要地。建城之後,鴉片戰爭爆發,因國防需求 而加強防禦,在石城之外加築土城。

日治 1921 年

日本人來台後,遷就市街現有空地及用地取得的問題, 選擇東門外這一片農地地區發展,規劃成日人高等小學 校與長官宿舍的用地。

日治 1944 年

九一八事變後,基於軍事戰備的需求,新竹開始往郊區 發展與擴大,因此都市計畫及區域開發計畫也相繼施 行。

日治 1945 年

棋盤式的路網為日據時期最常見的規劃手法,並在節點 上以圓環放射性規劃。市區道路隨著建地的擴展而延 伸,其道路系統承襲日據時的形態與規劃,將舊路延長 或擴寬。

民國 1999 年

民國 2005 年

政府搬遷來台,大量人潮隨著湧入,集中分布於都市地 區。國防部在新竹列管,屬於來台第一代居住的眷村總 共四十六個,而跟隨軍事用地周邊而發展眷村村落,並 加速都市化範圍的擴張。 政府搬遷來台,大量人潮隨著湧入,集中分布於都市地 區。國防部在新竹列管,屬於來台第一代居住的眷村總 共四十六個,而跟隨軍事用地周邊而發展眷村村落,並 加速都市化範圍的擴張。

透過疊圖分析可以得知到,在日本人剛進到新竹的 時候,他們一開始選擇在城牆邊緣的地帶建造新竹市 州廳等相關公家機關,並且在新竹市州廳的後面建造 了日本人的政府官舍落腳。現今從都市的尺度來看這 塊基地時,由於東大路除了 40M 的路寬外還有東大路 橋的存在,所以清楚的劃分兩邊的關係。 因此我們希望藉由基地它本身在新竹市都市中的 邊緣特性作為我們設計的出發點,並且結合我們在基 地中發現的建築與自然之介面的循環來開始進行接下 來的研究與設計探討。

▲ 圖 7、基地邊緣之特性 舊城牆界線 東大路界線

- 0 4 -


北 3巷

3巷

23

23

0 4

路 大 東

路 大 東

街 愛 仁

街 愛 仁 街 化 文

街 化 文 街 後 府

街 後 府

基 地 分 析

▲ 基地閒置分布圖

▲ 基地拆除分布圖

東 大 路 一 段

東 大 路

世 界 街

23 3 巷

仁愛 街

仁 愛 街

5巷 0 獨院式住宅 連棟式住宅 公寓式住宅

- 0 5 -

▲ 基地建築型式分布圖


6.35% 5.35% 12~17歲

7.07%

10.63% 12.08% 0~12歲

15.06%

東區

北區

5.63% 7.26% 0~6歲

8.33%

3.88% 5.26% 0~4歲

托育中心

台北市 新竹市

在基地附近有許多的學校,而補習班多為坐落 於新竹市區 ( 東區 ) 內,然而基地附近關於幼教空 間並不多,我們希望能夠在基地注入這樣的機能讓 新竹的教育機能可以更完整。

幼稚園 學校 ▲ 教育機能分布

5.62%

臺灣

補習班

90511

31769

東區

北區

20416

122824

56319

24502

紀念性公園

商務性質

休閒性公園

親子性質

親子遊憩性公園

背包客棧

▲ 公園分布

▲旅館分布

我們觀察基地周遭有許多的公園,而每個公園都有不同 的特色存在,我們將之歸類三種類別區分。然後將公園分布 與新竹市區域圖做疊圖分析發現所選基地位於中介處,也因 此我們認為我們的所選基地有潛力能夠加入綠帶公園的機 能作為串連,讓現在新竹的公園能使之更加完整。

透過疊圖分析時,我們發現基地在歷史的淬鍊 下,他具有「邊緣」的角色定位,然後我們開始思考 從過去日治時期時,基地為日本官員及家眷居住的場 域,而到了國民政府來台時期則變成了警察和軍眷所 居住的場域,因此想承續著這塊基地所擁有的特性。

- 0 6 -


A'

北 3巷

B'

3巷

23

23

F C'

A 街

路 大 東

路 大 東

B

0 4

E'

街 愛 仁

街 愛 仁

C

D'

D E F'

基 地 分 析

住宅

1~3F

商店

4~6F

▲ 基地現況圖

7F 以上 ▲ 樓高分析圖

基地範圍

東大路

3巷

23

▲ A-A' 剖面圖 街

路 大 東

▲ B-B' 剖面圖

▲ C-C' 剖面圖 街 愛 仁

▲ D-D' 剖面圖

被拆除

閒置 使用中 ▲ 基地居住狀況圖

日式宿舍群

- 0 7 -

▲ E-E' 剖面圖 閒置空間 虛空間 實空間 舊建築

新建建築 道路

世 界 街

空軍九村

空軍 大道新村

仁 愛 街 80 巷

空軍 大道新村

仁 愛 街 68 巷

陸軍 國防新村

仁 愛 街 50 巷

新建 集合住宅


3巷

23

A

日治時期的日本宿舍

路 大 東

B 民國時期的警察宿舍 擴建範圍 住戶劃分

鐵皮修補屋頂

日本屋瓦

街 愛 仁

▲ A 立面 鐵皮修補屋頂

日本屋瓦 路

▲ 1921 年舊地圖 ▲ B 立面 仁愛街 68 巷

3巷

23

東大路

仁愛街

路 大 東

仁愛街 50 巷 仍居住住宅

商店

被拆除住宅

過去公共空間

街 愛 仁

主要入口 次要入口

客廳

浴廁

▲ 基地現況圖

居室

廚房

工作陽台 住戶大小 竹籬笆 居室

擴建範圍 公共空間 私人空間

▲ 眷村住宅分布圖

▲ 眷村單元平面圖

- 0 8 -


歷史邊緣 過去與現今的邊緣特性,在未來又該是甚麼定位 基地本身的邊緣性質,造就出既開放又隱密的環境。 充滿歷史氣息的它,面對拆除外仍否有轉機。

0 5

公共空間串聯 私領域空間零星散落 課 題 探 討

透過在歷史中所定位的水文軸線做為未來公共空間的軸線。 附近多處綠帶公園,是否有綠帶串聯之機會 ?

新舊機能縫合 當住宅與幼教之相關空間相遇 擁有「三高一低」獨特 DNA 之城市。 透過歷史感與時間感架構出屬於這塊基地新風貌。

- 0 9 -

原本的使用者

新的使用者

在地居民

親子 . 青少年

原有住宅 幼教空間


幼稚園

單棟

多棟

室內

半室內

半戶外

室內

室內

屋頂

室內

半開放

半戶外

休憩玩耍

閱讀圖書

親子工作坊

餐飲

綠帶

速食

在地

媽媽教室

休憩玩耍

辦公

幼稚園 私密

民眾參與

住宅 住房

騎樓空間

住商混合

開放翻轉

綠帶

親子工作坊 閱讀圖書 喬木林立

遊樂設施

休憩廊道

- 1 0 -


基地面積 土地使用分區 停車位

0 6 & 0 7 & 0 8

舊有 38% 115%

建蔽率 容積率

樓層 1F

13800 M² 第二種住宅區 (60% , 240%) 汽車停車位 x3 設計 合計 8% 46% 8% 123%

原有建築面積 住宅 : 2,950 M² 合計 : 5,300 M² 商店 : 1,900 M²

定 性 定 量

集會 : 450 M²

2F

設 計 定 位 &

3F

4F

配 置 構 想 &

5F 6F 合計

住宅 : 2,150 M² 合計 : 商店 : 1,300 M² 集會 : 450 M² 住宅 : 1,900 M² 合計 : 商店 : 150 M² 集會 : 450 M² 住宅 : 1,750 M² 合計 : 集會 : 450 M² 住宅 : 1,600 M² 合計 : 集會 : 450 M² 住宅 : 100 M² 15,950 M²

空間名稱 幼 入口 兒 等待區 園 教室 角落學習區 集合教室 生態教室 老師辦公室 儲藏室 教保準備室 餐飲 廚房 飯廳 茶水間 廁所 老師專用廁所 兒童廁所 寢室、飯廳 資源回收室

- 1 1 -

設計建築面積 幼教 : 520 M² 合計 : 1,040 M² 咖啡廳 : 110 M² 甜點店 : 50 M² 花店 : 50 M² 工作坊 : 110 M² 書屋 : 90 M² 共食 : 50 M² 公廁 : 60 M²

合計 6,340 M²

3,900 M²

3,900 M²

2,500 M²

2,500 M²

2,200 M²

2,200 M²

2,050 M²

2,050 M²

1,040 M²

空間性質 家長接送區域。家長與老師及其他家長短暫交流場域。

100 M² 16,990 M²

面積 50 M²

小孩等候家長接送區域,以及物品 . 背包 . 衣物放置區域。 30 M² 各式各樣兒童活動學習發展之空間,結合幼兒發展的需要,創設區角活動。 85 M² 作為平時教學匯集及進行團體活動之空間。 100 M² 半室內並設計錯層結合生態景觀之教學空間。 70 M² 老師辦公場所及放置辦公文件之空間。 30 M² 放置各式相關器具以及教學用品之空間。 10 M² 滿足教保服務人員準備教學、製作教材教具及交流研討之使用。 15 M² 確保衛生、安全且順暢之配膳路線,及提供幼兒園餐點之空間。 20 M² 孩童用餐之區域。 40 M² 孩童喝水休息及整理自我衣著狀態之區域。 5 M² 設置清潔用具之清洗及儲藏空間。 5 M² 設置清潔用具之清洗及儲藏空間。 15 M² 作為多功能使用,可作為孩童休息 . 午休之場域,並附屬寢具放置空間,亦可 40 M² 作為孩童用餐之區域。 垃圾蒐集並可做分類的區域。 5 M²


▲ 設計定位分析 車行動線 次要車行動線 主要車行動線 呼應環境節點 回應生態

幼教相關機能

生態教室

中班

連結幼教之綠帶中介空間

綠帶相關機能

連結生活之綠帶中介空間

生活相關機能

大班

小班

- 1 2 -


a a

b c

b

c

◤ A-A' 剖面圖

0 9

設 計 操 作

a

b

a

c

b

c

◤ B-B' 剖面圖

a

b a

幼教相關機能

2

3

4 1

5

6 7 8 9 7 10

11 12 13

連結幼教之綠帶中介空間

A

B'

連結生活之綠帶中介空間

c

◤ C-C' 剖面圖 生活相關機能 C'

39

38

40

36

32

15 10 23 22 24 25 17 16 26 27 10 29 21

綠帶相關機能

31

16 17 18 19 14 1020 21

c b

33 41

34

37 34

43

42

30

35

A'

1) 生態遊戲區 2) 後門 3) 角色遊戲區 4) 建構遊戲區 5) 飼養區

- 1 3 -

6) 實驗區 7) 塗鴉牆 8) 儲藏室 9) 戶外繪畫區 10) 廁所

11) 閱讀區 12) 說故事區 13) 美勞區 14) 創造性 遊戲場

15) 遊戲空地 16) 角色學習區 17) 益智區 18) 音樂區 19) 家長觀察區

B

C

20) 拼圖區 24) 辦公室 + 21) 菜園 家長觀察區 22) 後勤平台 25) 飯廳 + 23) 廚房 多功能教室

26) 集合教室 27) 積木區 28) 冒險遊戲區 29) 前門 30) 戶外飼養區

31) 咖啡廳 32) 表演廣場 33) 工作坊 34) 遊憩區 35) 生活農場

36) 噴泉廣場 41) 電影廣場 37) 公廁 42) 共食廚房 38) 運動球場 43) 甜點店 39) 書屋 40) 花店


Ying S han Huang Pei Chun Tsai

Follow your mind.

- 1 8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