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鄉村建築學 II /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II

Page 1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II Studio tn̂gtétshiū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2

向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學習

08

Stage 1

34

批判性建築學

38

Stage 2

62

走過合院與透天厝─邁向鄉村第三代家屋

68

Stage 3

70

對角之家

94

重之宅

112

窗之宅

130

拓之家

152

雙面之家

172

疊置的家

190

敘事與敘事 — 作為一種行為及作為一種知識系統

214

Appendix


I

向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學習

02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1964 年在西方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尾聲中出現了一場與當時正統主流 的建築史脈絡格格不入的展覽,Bernard Rudofsky 在 MoMA 策了一場 名為”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的展覽,展覽內容同時出版名 為《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的著作。展覽揭示與批判主流建築史僅著重 於政治與強權,長期忽略小人物或非專業建築師建造的建築物,這些建 築物的空間型態在過去往往僅受到人類學家、社會學者和少量建築史專 家的關注,鮮少受到主流建築界的關注與討論。在後現代思潮蠢蠢欲動 的年代,1966 年 Robert Venturi 的《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問世前,Bernard Rudofsky 提供另一種角度,填補現代主 義強勢影響下建築界缺乏的視野。 Bernard Rudofsky 並非是唯一一位關注無名建築的建築工作者,對材料 質感掌握得宜,空間精神性注重的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也曾言受 到 1957 年出版的《Native genius in anonymous architecture》著作影 響甚深,作者 Sibyl Moholy-Nagy 亦是讚頌無名建築非經設計之下所渾然 天成的風采。與此同時,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則因為二戰後受到全盤引進西 方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以東京工業大學清家清與筱原一男脈絡為主的建 築師反思日本傳統精神,以調查研究既存的傳統民居作為建築創作的出發 點,試圖探索出得以接承傳統日本性格主要展現於住宅設計的現代建築。 與此同時,Aldo Rossi 則對於六零年代歐洲都市的理解有著即將走入後現 代主義的思考,於 1966 年出版的《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則是 在既存的歐洲都市現狀下,思考建築類型與都市集體記憶與建築的關係, 試圖重新拾回現代主義所丟失的精神價值。


I

04

七零年代則是資本主義全球擴張的年代,1972 年 Robert Venturi 與 Denise Scott Brown 合著的《Learning from Las Vegas》與 1978 年 Rem Koolhaas 的《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分別對拉斯維加斯與紐約這類城市高度資本化現象有獨特 的紀錄探討,並藉此產生批判性論述。Rem Koolhaas 的書名副標「補寫 式的曼哈頓宣言」更展現對既存現象的提煉與詮釋。九零年代開始,由 Koolhaas 領軍的 AMO 都市研究團隊陸續對包含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 非洲奈及利亞的 Lagos 這些快速都市化的區域出版研究型刊物,而對亞洲 都市高度發展後泡沫化現象的研究代表作我們認為是到了 2001 年 Atelier Bow-Wow《Made in Tokyo》問市,才對亞洲混雜的都市現象有較寫實的 紀錄。當然,對於這些現存的建築與構造物的關注不僅止於建築工作者, Bernd Becher 和 Hilla Becher 這對德國籍的攝影家夫妻檔,他們 以實踐 「類型學」攝影為人所知。在《Typologies of Industrial Buildings》一 書中,以類型學的方法並置如水塔、工廠、民居等各種在外觀上相似的既 存建築物,而這些建築物的型態往往直接展現其功能的意義,這樣的觀念 與創作形成一種抑制主觀情緒結合類型學攝影學派,影響著歐洲紀實攝影 圈。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臺灣這位於東亞邊緣的島嶼在整個現代主義向東方席捲的熱潮之下並未完 全缺席。戰後國民政府遷臺,隨政府來臺受西方現代主義教育的建築師及 與美援合作的建築思潮伴隨教會建築、校園的規劃與公共建築新建,展現 其東方哲思體系與現代主義的融合。六零年代王大閎、陳其寬、張肇康、 賀陳詞與陳仁和等建築師,透過建築實踐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精神 性、國族意識的議題,他們接承現代主義主流思潮,移植至臺成為臺灣後 現代思潮的起頭,主導臺灣後日本殖民時代的新方向;七八零年代的經濟 快速發展,伴隨一群帶著西方後現代思潮的歸國建築師開啟資本與後現代 建築思想結合的商業建築與集合住宅;直到了政治解嚴的前後,九零年代 伴隨著各種文化活動的相互激盪,在本土文學、臺灣新電影運動等皆偏向 更寫實的往常民與地域性文化對話。建築活動則伴隨解構主義的思潮,探 索本土性、公共性的建築實踐。這樣的公共性與地域性的發展二十多年後 逐漸成為民主化公民社會成熟的養分,伴隨經濟發展日趨緩慢,我們終於 有更多的能量重新回看臺灣自戰後的建築發展。


I

06

至 2017 年為止,臺灣實施都市計畫區面積總計 4826 平方公里,僅占 國土面積約 13%,卻居住著將近 80% 的總人口數,顯示臺灣並未缺席全 球都市化潮流。換句話說,另外 87% 的非都市計畫區土地住著另外 20% 人口,以⻄ 半部平原鄉村地區而言,景觀不外乎是農業景觀混雜巨型工業 廠房與住宅,它們主宰著大部分平原景致。在《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出版六十多年後,在 Bernard Rudofsky 的精神感召下,我 們將焦點放在臺灣鄉村地區,它往往是整個主流建築領域發展的末端甚至 被忽略的區域,卻因此發展出更趨向與生活場所息息相關的沒有建築師的 純粹建築。鄉村地區的人為建築物與現代主義觀念背道而馳,它們如同蘑 菇般野生生長,蘊含如電影場景般魔幻寫實的氛圍;寫實感來自於鄉村建 築往往直接反映日常需求,而魔幻感除了來自於非日常所見的建築,也來 自日常性建築過於坦率反映所需而產生不符既定認知的形態。日常性與非 日常性,兩者間存在著既對立又依賴的矛盾。 我們以特定的方式看待這些鄉村既存的建築物,一方面試圖將它們被建造 時的目的中解放,另一方面也從導致它們理應被那樣建造的社會約定中 解放。我們嘗試將這些新舊並置的建築從時間、場所切割出來,視為純粹 的建築或物件理解,它們開始脫離社會學的意義,僅展現秩序性的原則 (ordering principles)。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因為這些距離 我們年代不遠的建築往往因為我們對它們理解太多而無法提煉出更純粹的 意義。不可諱言,我們正面對的即是長久以來建築學領域總無法忽略課 題,建築是主張自主性的空間形式,還是回應各種社會的外在因素的文化 工具。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

0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

1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

12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

14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SECTION 0

0.3

0.6

1.2

3 (m)

PLAN 0

0.3

0.6

3 (m)

1.2

SECTION 0

0.3

0.6

1.2

3 (m)

PLAN 0

0.3

0.6

1.2

3 (m)

SECTION 0

0.3

0.6

1.2

3 (m)

0

0.3

0.6

1.2

3 (m)

0

0.3

0.6

1.2

3 (m)

PLAN


16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PLAN PLAN

SECTION

0m

0.3m

0.6m

0m

3m

1.2m

0.6m

0.3m

0m

1m 0.5m 1.2m

2m

5m

3m

PLAN PLAN

SECTION 0m

0.5m

1m

2m

5m

0m

0.5m

1m

2m

5m

SECTION

0m

0.3m

0.6m

0m

0.5m

1m

5m

2m

PLAN

1.2m

3m

0m

0.3m

0.6m

1.2m

3m


I

18

0

0.3

0.6

1.2

2.4(m)

0

0.3

0.6

1.2

2.4(m)

0

0.5

1

2

4(m)

0

0.5

1

2

4(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

1

2

4

8(m)

0

1

2

4

8(m)


I

20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0

0.4

0.8

1.6

3.2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

22

物在和另一物建立關係時,才具有功能和意義。 透過物件、構造、建築體三者層級之間的來回比 對,模糊了物的既有狀態。 整體和局部的反覆參照,產生關係上的懸置; 部分曖昧的交疊,引出物與物的矛盾; 彼此些微的差異相較,暗示隱藏於表面後空間的 錯動。 在相互參照的架構下,物的置入標定空間中關係 的歧異,並使物抽離既有的功能和意義,開啟抽 象閱讀的可能。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雙重性


I

24

彼此互為參照, 恍惚之間, 在認知層面上交相疊合。 於一長串的連續面中, 以一定比例的間隙,翻轉了原有的關係。 於一整組的符號上, 讓一個習慣的動作,崩解了既定的象徵。 於一系列的殘跡間, 用一種現在的語法,重敘了舊時的意義。 於一組連貫的行為, 在全然的開放場域下,產生了曖昧的調性。 內與外,成了一種模糊的狀態, 你以為身處其中,卻未必如此。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內外疊知


I

26

是汰換殘缺的局部 是替代支離的表面 是受文化約束的整體 在遞進的時間中,重疊過去與現在, 成為系統中的變異。 是一種偽裝,也是一種類比, 卻將新與舊契合在一起。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假肢


I

28

是熟悉性的拆解,是片段性的附加,是完整性的鬆動, 它是發酵的原點,賦予死寂空間生氣。 於是,封閉的生命找到出口, 它索性撇開常態的盤踞,框住可見不可見,錨定邊際; 它毅然擾動個體的區別,搭起在乎不在乎,渴求共處; 它隨意聚斂半醒的感知,托著意識無意識,構築場域。 或許,變動的連結成為必然, 收納日常流動的介質,肌理因而突顯, 它存在於不確定性中,事件得以延伸, 時而遮蔽,時而失焦,時而拓延。 然而,滲透的異質不留痕跡, 烙印下的每瞬間,在實現的當下成為過去, 在他者之域進出,感知的疊加是否被看見, 而變換,而消長,而變形。 它稜角鮮明,同時輪廓模糊, 在圍合後,被解放。 它,成為它 ’。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閾越


I

30

因不同功能而存在的 兩套系統 以各自節拍來共構出 一個整體 關係平行看似互不影響 基調相異卻又默默來往 共面疊合、抽離並置、陣列開展 視覺節奏與空間感受的韻律波動 構築邏輯中的亦此亦彼 觀點移轉間的主從互換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複節奏


I

32

疊置,是關於我與她之間構成整體的依存關係。 我與她,在框架上共用著相似的位置, 雙重結構的框定之下,於是產生了邊界上的推移。 我與她,在構築上使用著不同的工法, 差異構造的表現之下,於是產生了辨識上的對比。 我與她,在序列之間, 構成了整體中的複層介面,創造出場所中的選擇性, 在無主從性的疊置之下,於是產生了兩者之間相互彰顯的來回解讀。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疊置


II

批判性建築學

34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美國建築理論家 K. Michael Hays 於 1984 年發表了一篇名為《Critical Architecture: Between Culture and Form》的論文中,揭示了建築學領 域中「建築作為文化工具」與「建築作為自主形式」兩個對立的闡釋性知 識系統的拉扯,並認為這兩種模式分別因為純化極端性的追求,讓建築實 踐變得僵化無新意。為了對建築進行更積極的描述與對複雜的文化領域分 析,我們闡釋的基準點應從兩端回退,將每個建築放置在其屬於自身特定 的處境中,得以獲得某種「在世性」的限制,令建築展現其闡釋的可能。 一個具批判性的建築能夠同時具有在世性與自身意識,這樣的位置與前述 兩種極端的知識觀念產生了抵抗性與對立性,這種關係狀態便對文化與 形式二分的建築闡釋產生了批判性。日本建築團隊 Atelier Bow-Wow 的 主持建築師塚本由晴則在《Genealogy of the Critical Spacein Japanese Houses》文章中,闡述關於「批判性空間」的看法。他認為在建築學領 域中,每當出現一種特定建築形式,會圍繞其產生一種批判性空間。它被 不同的建築物共享,人們以不同角度考察,不同方式解讀,引發不同的回 響,當代建築作品唯有通過批判性空間才能與過去的作品發生對話,並使 我們在對事物慣性認知之外發現別種可能。


II

36

在既有批判性建築論述與實踐中,我們關注二戰後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建築 學系以篠原一男 (Kazuo Shinohara)、坂本一成 (Kazunari Sakamoto) 學 派建立的「批判性空間」(critical space) 與瑞士建築師 Valerio Olgiati 的 「無參照建築」(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他們一方面各自圍繞於 批判性建築學有多樣性的思考,另一方面相互交織出一張橫跨近八十年的 傳承系譜與影響脈絡。篠原一男師從清家清而產生橫跨自身建築生涯的四 個樣式時期:認為傳統是出發點而產生「住宅是藝術」強而有力論調的第 一樣式,反傳統與充滿封閉性的「龜裂空間」的第二樣式,自東京都市快 速擴張與高度發展產生混亂野生感而與之對話的「零度機器」的第三與第 四樣式;其學生坂本一成在住宅類型中嘗試自封閉走向開放的探索,對 七八零年代日本對住宅消費市場批判的「家型」觀念,以及抵抗現代主義 窠臼的自由架構思考;Valerio Olgiati 則是當代瑞士建築界中極具思辯氣 質與實踐能力的建築師,他的作品體現了對當代建築文化的批判,反對將 建築傾向移轉到多種學科領域相互參照的都市主義或都市與建築之間交互 影響的結果。他年輕時候極力想擺脫父親 Rudolf Olgiati 批判性地域主義 的陰影壟罩,著迷於古老印度與日本文化,在深受篠原一男影響下,發展 出圍繞在建築學內部進行建築思辯的自主性建築。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建築需以其完整性表達其「強度」,展現自身獨立同時又需與周遭融合, 兩者間既對立又依存的矛盾狀態,是「批判性鄉村建築學」主要關注的面 向,我們將建築創作的起點放在存在鄉村已久「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上, 透過學習瑞士與日本建築師脈絡中,自基本建築學建築元素 ( Element ) / 材料 ( Material ) / 比例構成 ( Proportion ) 建立意義思考體系,將建築物 適度地抽離於時間與場所,成為「觀念的事物」,試圖建立這些已普遍存 在的建築類型新的閱讀可能,並開啟具操作可能、與社會對話的批判性空 間。


II

38

雙重性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

40

0

0.7

1.4

2.8

5.6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

0.7

1.4

2.8

5.6 (m)


II

42

內外疊知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

44

PLAN 0

0.3

0.6

1.2

3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SECTION 0

0.3

0.6

1.2

3 (m)


II

46

假肢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

4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

50

閾越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

52

0m

0.3m

0.6m

1.2m

3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m

0.3m

0.6m

1.2m

3m


II

54

複節奏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

56

0

0.3

0.6

1.2

2.4(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

0.3

0.6

1.2

2.4(m)


II

58

疊置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

60

0

0.4

0.8

1.6

3.2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

0.4

0.8

1.6

3.2 (m)


III

走過合院與透天厝─邁向鄉村第三代家屋

62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十多年前的城鄉移動經驗中,我們不曾在兩個小時內一覽臺灣西部平原的 景色,自 2007 年起高鐵全線陸續通車後,我們終於能以新的高度與速度 觀看臺灣西半部的城鄉風貌。車窗外景致大部分的時候是非都市區綠油油 的農業景觀,其間混雜巨型工業廠房與住宅,它們共同主宰了大部分的平 原地景。 第一代家屋與第二代家屋 鄉村人造建築物中,我們對合院式傳統家屋與獨棟透天住宅類型感興趣, 它們的型態和日常居住行為密不可分。我們將以土磚、編竹夾泥、紅磚構 造的閩客合院式傳統家屋定義為鄉村「第一代家屋」,它們普遍為一層樓 高;而將以加強磚造為主要構造,普遍兩層樓半的獨棟透天住宅定義為鄉 村「第二代家屋」,兩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脈絡與性格。第一代家屋跨 越二次大戰時期,其生活空間與格局和傳統文化價值有深刻的連結,一條 龍、單身手、三合院、四合院甚至腹地更大的簇群都遵循著嚴謹的組織邏 輯,宅院規模與裝飾細膩與否和家族的富裕程度有關,在七零年代本土文 化論戰與鄉土民居調查的潮流下,陸續累積出不少珍貴的文史資料。


III

64

第二代家屋則是六零年代美援影響下,臺灣經濟迅速發展,同時鋼筋混凝 土材料與技術逐漸普及,鄉村居民憧憬於西式生活而自西方橫向移植的 住居型態。不同於郊區或都會區的土地開發模式—在建設公司或開發商主 導下,先有預售屋或成屋,再找尋買家,它們大部分由地主自地自建,卻 也走進如同郊區街屋型住宅的泥沼中—建築類型的複製與仿效。不過當我 們細細比對後,發現它們彼此不盡然相同,正立面上的彩色磁磚、西洋古 典柱式雕刻的圓柱與窗台上的浮雕等建築元素的差異,都是居民表達對美 學的看法的方式,而隨著生活習慣與家庭結構改變,原來的空間漸漸不敷 使用,居民搭建鐵皮輕構造物於原有露台、陽台與門廊等成為室內使用空 間,不僅展現了新生活想像,亦造就五顏六色而持續變化的鄉村景致。 現代性是二十世紀全人類共同面對的生活命題,它將全人類連結在一起, 卻是種無法聚合的集合,破碎、短暫、混亂與變化取代了歷史的連貫性。 而臺灣鄉村的現代性,恰巧透過一二代家屋的差異與並置,將生活型態轉 變赤裸地展演出來。我們歸納這兩代住宅類型的特色,有一部分兩者隨 著時間產生演替關係,第一代全部或者部分被拆除,新建第二代;另一部 分則是在足夠大小的土地上鄰棟並置而存。兩代家屋不論演替或者並置, 都代表著鄉村現代化的進程中,所展現的一種建築文化現象,傳統的、地 域的材料轉變為鋼筋混凝土構造系統,漢儒禮教規範的空間格局轉變為西 式鄉村生活的三房兩廳格局,斗栱上精雕細琢的圖騰轉變為花台欄杆上西 洋柱式的雕刻,客廳中大電視螢幕亮光取代主廳堂內供奉神明祖先的暗紅 光,乾淨明亮的衛浴空間取代陰暗狹窄的茅廁,系統廚具取代燒柴爐灶, 陽光下光澤耀眼的私家車則成了曬穀院埕上重要的主角。

代溝空間 第一代家屋與第二代家屋各自擁有自己的正立面,並置在同一個地塊上而 沒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組織邏輯往往和土地大小與臨路狀態有很大關係, 第一代恪遵風水方位,與合院自身配置格局限制有關;第二代多半考慮汽 車使用與進出行走方便,與道路關係密不可分。兩代住宅間共同夾出的空 間我們將之稱為「代溝空間」,這空間小至幾十公分寬的夾縫,大致幾米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66

寬的小廣場,居民為了增加兩代住宅的連結性與空間使用的便利性,往往 於其間搭起鐵皮棚架,卻因為兩代住宅彼此在結構系統、高度與外觀差異 極大,棚架在彼此相互遷就下,呈現一種臨時不穩定感,卻不得不為的構 築姿態,恰恰忠實地反映了居民以功能為主、美觀其次的生活態度。 棚架下方的半戶外場所有時消極地被當成停車區、堆滿雜物儲藏區,有時 積極地成為一個居民淋不到雨吹得到風、挑菜閒聊與鄰居互動的乘涼空 間,隨著兩代住宅之間尺度的差異,它被賦予不同的使用功能與意義,並 將室內活動延伸至半戶外,模糊了室內外原本一刀兩斷、過度清晰的性 格。充滿活力的代溝空間雖然不在居民原居住計畫內,卻隨長期居住後逐 漸出現,活絡了兩代住宅間消極而存的空間,成為住家的新活動場所。代 溝空間是鄉村住宅文化突然遽變的產物,亦象徵兩種住居類型的極大差異 與持續互動的過程。

邁向第三代家屋的可能 透過對常民住居類型的紀錄與歸納,我們得以理解一個地區的棲居狀態與 流變,而兩代家屋與代溝空間的類型脈絡不只限於建築文化領域的討論, 亦與鄉村長期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產業轉型、青壯人口外流、隔代教養 與高齡化問題息息相關。經我們田調發現,目前鄉村居住者大多已年老, 部分與晚輩同住,而與外籍看護同住由他們提供照護也不在少數。因家庭 人口減少,不少臥室成為堆放雜物的儲藏空間,室內空間往往未被充分 利用,與都市寸土寸金需高度利用的空間形成強烈的對比。然而,建築物 終會衰敗,許多第一代家屋逐一汰換掉傳統屋瓦,以更耐用且施工快速的 塑膠瓦取代,而第二代家屋混凝土材料逐漸接近五十年使用壽命,建築物 本身因不少裂縫導致漏水的困擾。我們基於上述基地的現實基礎上,深化 發展前兩階段鄉村調查紀錄與空間創作的過程,重新思考第一二代家屋與 代溝空間彼此之間的關係,新建或增建的建築物需以其完整性表達其「強 度」,展現自身獨立又同時需與周遭融合,被視為「觀念的建築」,亦成 為鄉村地區的「第三代家屋」。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68

對角之家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重之宅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窗之宅

拓之家

雙面之家

疊置的家


III

70

對角之家

吳昕叡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以既有鄉村第一代住宅的結構系統和尺寸為參 照,透過一隻封閉的旋轉樓梯模糊清晰幾何,在 45 度與 90 度之間來回比對。第三代住宅的系統 回應一代的中心性和對稱性,中心結構柱、空間 尺寸、屋頂構造、相似的使用配置等,並且三代 因為 45 度角的差異,使得自身在結構系統、構 造、物件的層級間,產生內部雙重性的來回解讀。


III

72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74

UP

-300cm 平面圖 0

40

80

160

320 (cm)

DN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UP

-100cm 平面圖 0

40

80

160

320 (cm)


III

76

DN

+150cm 平面圖 0

40

80

160

320 (c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剖面圖 0

40

80

160

320 (cm)


III

7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8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82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84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86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8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9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92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94

重之宅

李奕廷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循著慣常路線行走。 於單薄的面下, 藉由陣列的韻律,模糊了遮蔽的有無。 於連續牆面內, 去除地坪的鋪陳,延續了之前的步伐。 於穿透的廊下, 挪用室內的行為,演示了矛盾的場景。 於廊道包裹內, 拉起一定的間隙,裂解了厚體的阻隔。 於開門動作後, 以相對拉張尺度,消弭了天花的存在。 在方盒子當中, 透過漏出的洞口,洩去了圍合的封閉。 連貫的行為體驗,重新定義了空間, 將把外收納於內,也把內釋放於外。


A

A

III

96

B 1F PLAN

A-A SECTION

B B

A

A A

A

B 1F PLAN 1F PLAN

GSEducationalVersion

B

2F PLAN 2F PLAN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2F PLAN

B

A

A

B 2F PLAN

1F PLAN

B-B SECTION

A-A SECTION

B-B SECTION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23.23.62.38

0

0.5

1

0.5

2

1

2

4 (m)

4 (m)


III

98

PLAN

PLAN

SECTION

SECTION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23.23.62.38

0.5

1

2

4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PLAN

PLAN

SECTION

SECTION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23.23.62.38

0.5

1

2

4 (m)


III

10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III

102

配置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1

2

4

8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A�

B

B�

C

C�

D

D�

A

1F 平面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0.5

1

2

4 (m)


III

104

A�

B

B�

C

C�

D

D�

A

2F 平面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0.5

1

2

4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A-A� 剖面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0.5

1

2

4 (m)


III

106

B-B� 剖面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0.5

1

2

4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C-C� 剖面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0.5

1

2

4 (m)


III

108

D-D� 剖面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0.5

1

2

4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北向立面圖 0

GSEducationalVersion GSPublisherVersion 448.23.62.38

0.5

1

2

4 (m)


III

11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12

窗之宅

胡顥蓁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參照第二代住宅的建築元素,借用窗戶的假肢, 形塑不一樣空間性質。利用玻璃、水泥板、海綿、 紗窗的材料,改變窗框內介面,塑造出半戶外、 室內、公共與隱私不同的空間;窗戶不同的開窗 方式與位置,可以作為通道的門、分隔出半戶外 與室內區域的牆、日常生活的家具和連繫兩代人 感情的樓板。


III

114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16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18

紗窗 海綿窗 玻璃窗 水泥窗

1f

2f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紗窗 海綿窗 玻璃窗 水泥窗

2.5 f

3f


III

120

LAYOUT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B

A

C 1F Plan


III

122

B

A

C 2F Plan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B

A

A

C 3F Plan


III

124

SECTION AA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SECTION BB


III

126

SECTION CC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ELEVATION


III

12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30

拓之家

張芷菱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關於拓延後的,是建築化的外部, 托起,以局部的包覆,填入,於相對的空隙。 當你游移於他者之域, 目光所及,是相似的肌 理,系統的輕與重,共構感知; 當你順應於垂直連結, 身體所感,是相似的斜 率,介面的虛與實,擾動覺知。 關於拓延後的,是瞬間又連續的日常。


III

132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34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36

0m

0.3m

0.6m

3m

1.2m

- 200

DN

- 200 +100

UP

0m

0.3m

0.6m

1.2m

3m

0m

0.3m

0.6m

1.2m

3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m

DN

+175

+0

+100

0m

0.3m

0.6m

1.2m

3m

0.3m

0.6m

1.2m

3m


III

138

UP

+0

UP - 240

DN

SITE PLAN

0m

1m

2m

4m

10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UP

+0

UP - 240

DN

1F PLAN

0m

0.5m

1m

2m

5m


III

140

UP

DN

+120

+0

UP

1.5F PLAN

0m

0.5m

1m

2m

5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DN

UP

+320

DN

+420

DN

2F PLAN

0m

0.5m

1m

2m

5m


III

142

DN

UP

+640

3F PLAN

0m

0.5m

1m

2m

5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 230

UP

B1F PLAN

0m

0.5m

1m

2m

5m


III

144

SECTION

0m

0.5m

1m

2m

5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165° 165°

SECTION

0m

0.5m

1m

2m

5m


III

146

165° 165°

SECTION

0m

0.5m

1m

2m

5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SOUTH ELEVATION

0m

0.5m

1m

2m

5m


III

148

165° 165°

WEST ELEVATION

0m

0.5m

1m

2m

5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NORTH ELEVATION

0m

0.5m

1m

2m

5m


III

15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52

雙面之家

趙璽維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面路背埕,透天結構的對分表露其外; 面埕背路,合院開間的三分反映於上。 新住宅的雙重正面各自挪用了一二代住家原有的 模矩。 在雙模矩之下,柱梁成了空間的隱形格線,牆面、 樓面、開口在對分與三分的系統 格律下作出了選擇並於水平與垂直向度上成對出 現,產生了所屬系統的關係互換。 節奏差異則反映於構件間的不和諧關係中,時而 相消、時而互長。 模矩格律中的亦此亦彼,觀點移轉間的主從互 換。


III

154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56

B

A

A'

1F Plan 0

B'

0.5

1

2

4(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2F Plan 0

0.5

1

2

4(m)


III

15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60

UP

UP

UP

UP

Site Plan 0

1

2

4

8(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D

B

B'

UP

C

C'

UP

UP

UP

A

A'

D'

1F Plan 0

0.5

1

2

4(m)


162

DN

III

DN DN

2F Plan 0

0.5

1

2

4(m)

DN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North Elevation 0

0.5

1

2

4(m)


III

164

South Elevation 0

0.5

1

2

4(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A-A' Section 0

0.5

1

2

4(m)


III

166

B-B' Section 0

0.5

1

2

4(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C-C' Section 0

0.5

1

2

4(m)


III

168

D-D' Section 0

0.5

1

2

4(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7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72

疊置的家

陳冠宏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走進深厚紮實的大牆之內, 原來還有個淺而細密的屋頂,在其中緩緩觸地。 在家的內部,感覺多了一種輕細感。 私密的生活片段被輕巧地上抬了, 在清晰組構的屋頂之上, 原來還有個厚實一體的大牆,在其上綿延展開。 在家的外部,也發現多了一種包覆感。 進入家的狀態, 由寬闊逐漸貼近身體的每個動作, 在深重與輕細的包覆之間,爬、坐、臥、躺, 而有了在家的感覺。


III

174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76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m)


III

17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80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m)


III

182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m)


III

184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m)


III

186

(m)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m)


III

18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III

190

Narrative, as Behaviour and as Knowledge 敘事與敘事 — 作為一種行為及作為一種知識系統

前言 當敘事普遍地被談論及應用,究竟在建築的世界裡它扮演著什麼樣的角 色?如果建築是敘事的,是誰在說話、誰是觀眾?吸引我們的,是建築本 身還是其挪用再現的時空?究竟它是將我們帶離了空間、還是更接近眼前 的事物呢? 敘事,不單單只是富感染力的情境式附加價值,也許我們應該視之為一種 組織或思考工具,如同語言作為知識的基礎一般,畢竟敘事本就存在於我 們的日常。 "We make narratives many times a day, every day of our lives. And we start doing so almost from the moment we begin putting words together (Abbott 2008)." 本期建築相對論,訪談了 LANZA Atelier、FALA Atelier、衍序規劃設計, 透過與三組建築工作者的對話,觀察敘事分別以什麼樣的姿態存在在她們 的作品以及對建築的思考中。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0 建築的敘事性 (Architecture Tells Stories) 雖然與那些我們已習慣的敘事形式不同,但建築是會說話的;「建築是否 應該視為一種溝通行為?」,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疑問。事實上, 一個住所起源於對人類居住行為的「保護」—— 一種同時引起心理活動 的身體經驗。Umberto Eco 在他對符號學與建築學 [1] 的討論中提出的 例子,提供了一些線索: 想像一個石器時代的人類在洞穴中避風雨,他 注意到了「有風雨的外部空間」被隔斷在外,而他站在「內部空間」中; 在那瞬間他感到鬆一口氣,同時引發了一些模模糊糊、疑似在母體內穹頂 般的遙遠記憶。 這個假設故事,描述了一個空間如何通過其存在來影響人類認知的能力, 當我們感知並意識到空間給予的影響力,我們可以假設這就是「認知建 築」的起點。更進一步地說,當我們透過這樣的感知行為而與面前建築產 生連結時,能引發具有特定質感的心理活動。而這個連結,是建立於一種 「訊息傳遞」的模式,也就是來自於建築特有的空間性而生的「無聲對 話」。 這個特性是固有且無可取代的,隨著一個空間的出現而存在。一個建築或 甚至一個空間,源自於伴隨著常規及創造力的人類意志,也因此一個空間 在暗示功能的同時,代表著特定的文化現象。作為人的本性,即便僅是單 純佔據一個空間,我們或多或少會產生思想與感受,並持續將其延伸;這 種敘事的可能性,難以忽視或避免,只在於程度上的不同。敘事作為一種 行為 (Narrative as Behaviour) 整體來說,建築是一門涉及多種領域的學科,而其主要意義通常被認為是 空間所提供的功能。然而我們也認同,在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它畢竟是 一種文化產物。作為建築師的我們,創作編寫著各種空間經驗,該如何面 對建築固有存在的敘事性、以及被觀者各式各樣地詮釋的可能性呢?


III

192

1 敘事意圖 (The Narrative Intention) 當我們為觀者編寫空間經驗時,借用語言學研究 [2] 的觀念並延伸,我們 處於「敘事作為一種行為 (narrative as behaviour)」的狀態;當語言作為 行為時是屬於處境式的、關係式的,涉及作者、觀者、以及兩者之間的溝 通模式與狀態。 首要問題是,我們的意圖是什麼、以及希望有什麼程度的影響力?在許多 情況下,不帶有敘事意圖的空間是存在的,而觀者自發性的詮釋隨處都有 可能發生,因此我們討論的是由作者出發的意圖性。除了解決問題或滿足 需求外,如果沒有附加的價值或訊息,我們視之為無意圖性的;換句話說, 該建築元素中的可能意義並沒有特別被關注,或被安排以產生新的表情。 在這個層級中可被閱讀出的事情,多是意外中的或無特殊意義,且作者角 色是缺席的。 1.1 意圖性層級 (Intentional Level) 另一方面,有建築是講故事的;這個層級,存有許多建築敘事展示著空間 精神,有無數的建築師透過作品進行思考對話,甚至實驗性、批判性的宣 言,涵蓋了由低到高、各種意圖性的程度。 LANZA Atelier 即是其中之一,他們的作品展現了由建築出發的批判 性觀點。位於墨西哥市,此建築團隊由 Isabel Martínez Abascal 和 Alessandro Arienzo 成立於 2015 年。他們的作品包括展覽設計、空間 裝置、傢俱、建築及室內案,曾獲得 2017 年的 Architectural League Prize,以及於 2018 年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SFMOMA) 進行第一次 個展。 Steps Table 是為 Mesa Nómada (Nomadic Table) 而做的案子。 Mesa Nómada 是在墨西哥城市中不同地點提供獨特用餐體驗的活動,在兩週 年的紀念活動上, 他們需要一組二十六人的餐桌椅。LANZA 不僅僅為需 求提供了功能,他們企圖創造一個不尋常的體驗,而且從建築立面的角度 去思考,讓一個能開啟傢俱、身體、和空間之間對話的物件逐漸成形;最 終結果是一個由十三組不同高度的單元組成的長桌,從六十公分逐漸變化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至一百二十公分;每個單元的桌面相差五公分高,並相互支撐而站立,並 配有兩張面對面的、有相應高度的椅子。 這個案子想討論的是人們對於「適當高度」的認知,並挑戰對於物件運用 的常規思考。Isabel Abascal 提到,「人們通常被設計師或建築師教導應 該使用什麼物品以及如何使用;在這裡,我們對於『桌子是什麼』提出質 疑,某種程度上我們也為使用者和物件提供了自由。」參加活動的對象被 邀請在這些「選項」中選擇,於是他們被迫開始思考「哪個高度」,並透 過自己的身體與桌椅互動。建築師企圖引發的敘事,是一個在物件、身體、 甚至所在空間之間的開放式對話;藉此,「一個桌子」的價值與含義,被 重新檢視與強調。

2

1

3

4

5

1. 2. 3 Steps Table, 2017 | LANZA Atelier 為 Mesa Nómada 設計的傢俱物件 。 4. Steps Table, 2017 | 於 Mesa Nómada 活動現場。 5. LANZA Atelier |由 Isabel Martínez Abascal 和 Alessandro Arienzo 在 2015 年 成立於墨西哥。 (圖片提供:LANZA Atelier)


III

194

另一組年輕建築師團隊同樣也透過建築展現批判性的觀點—— FALA Atelier, 由 Filipe Magalhães、 Ana Luisa Soares 和 Ahmed Belkhodja 在 2013 年成立於葡萄牙波多。他們同時也在世界各地教書和演講,包 括歐洲、英國和美國等;並形容自己是一個「天真的建築事務所 (naïve architecture practice) 」,認為保持天真是一種思考方式,重視嘗試新事 物、相信直覺的判斷力。 House in Rua do Paraíso 是他們眾多住宅翻新案之一,具有獨特的語彙 及批判性意圖的意味。這是一棟由十九世紀單戶街屋改造成的集合公寓, 有四間含獨立衛浴的一室公寓、一座連接兩層樓的樓梯、和一條通往私人 後院的廊道;他們對於幾何形狀和趣味性元素的熱愛,展現在階梯狀、或 曲線的牆面,以及總是色彩鮮明的門窗。在背立面的外觀上,運用了白色、 綠色及黑色的大理石材,構成一幅亮眼的垂直條紋圖樣;至於街道側的立 面,除了更換需被淘汰的磁磚外,沒有太多新表情。

8

6

7

9

1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在葡萄牙很多特定區域,對於街道上建築立面的整修是有規範的,除了必 要的修復或表面材的替換,即使整棟建築後方的結構和牆體都已毀壞,整 個立面仍必須保留;FALA 認為這是一種觀光產業與城市自然發展之間的 不平衡,且是不合理的。如同他們的其他街屋翻新案,這個案子必須為舊 建築的新表情找到一個適合的空間,也就是只面向街廓內的背立面;藉此, 在歌頌城市中被隱藏之處的同時,背立面比沿街立面更具有正面特質,表 現了一個從質疑城市規範開始的、反常理的處理方式。「這幾乎是一個『將 正立面做在背面』的宣言;」Ana Luisa Soares 說:「這才是人們應該在 街上看到的建築外觀。」 除了滿足使用者的空間需求之外,這成為了一種回應該特殊情況的批判性 宣示。換句話說,不僅僅是重視及強化空間的使用價值,在很多情況下, 建築師也有意圖地透過建築,挑戰慣例及重新審視普遍認知。 而 FALA Atelier 的另一個作品—— Bauhaus Museum 的競圖,透過一個 不尋常的方式,根本地、激進地展現了對基本建築元素的重新思考。他們 提出的規劃包括三個基本系統:結構柱網格、劃分空間的牆面網格、及覆 蓋整個建築的屋頂,三個系統分工合作,除了幾個大型的聚集空間和服務 性空間之外,是一系列使用上幾乎通用的相似空間;結構柱網格和牆面網 格在間距尺寸上相同,但彼此錯開,於是柱子脫離了牆面而存在於空間中;

11 6. House in Rua do Paraíso, 2017 |有亮眼垂直條紋的背立面。 7. 8. House in Rua do Paraíso, 2017 |街屋前立面、室內階梯狀元素。 9. FALA Atelier |由 Filipe Magalhães、 Ana Luisa Soares 和 Ahmed Belkhodja 在 2013 年成立於葡萄牙。 10. 11. Competition for Bauhaus Museum, 2015 |連續的展間內些微不尋常的柱 子、結構柱與牆面網格系統彼此錯開。 (圖片提供:FALA Atelier)


III

196

當人們在這些展間移動時,由於每根柱子和空間開口等的構成關係些微不 同,他們會開始注意這些柱子的獨特性。 FALA 提出的是一個嘗試對「建築閱讀性 (readability of architectrue)」 明確的態度,「我們在尋找某種清晰性 (clarity),以及易於理解的建築。」 通過解開通常重疊在一起的兩個系統,這個案子闡明了「結構性」和「劃 分」兩個目的。一個柱子和一道牆分別代表什麼作用,是基本建築常識, 但當我們習慣於普遍性用法時,通常會被忽略。因此,這案子展現了關注 建築基本元素、重新重視它們各自特質的態度。 1.2 閱讀性門檻 (Threshold of Readability) 從上述三個案子,可以看到建築師們有意圖地透過作品傳達了他們的想法 和信念;即便在程度上或方向上有所不同,如強調、反思、或重新認知, 都是來自於建築的表達。另一件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些敘事的「閱讀性 門檻」;一個最基本的溝通行為,包含傳遞者、訊息和觀者,而訊息是否 能被接收,取決於觀者的閱讀能力及所處的環境條件。從任何人都能體驗 的基本特質,到需透過特定知識才能理解的主題,不同的訊息內容反映的 是不同特質與條件的觀眾群。如同 Steps Table 中任何人都能獲得該身體 經驗,閱讀到「日常物件使用」的敘事;而 House in Rua do Paraíso 的 背立面,只會被鄰居或城市其他角落不經意的人注意到,但即使低調,仍 是城市環境的一部分;至於 Bauhaus Museum 的競圖使用了較為建築的 語言,民眾也許會注意到柱子的特別存在,但可能只有屬於少數的空間專 業者能獲得更完整的思考經驗。 2 敘事內容 (The Narrative Content) 我們討論了建築被賦予意義或宣言,並以敘事的方式表現;關於物件與身 體經驗、可被質疑的城市處境,以及建築元素的基本認知。接下來我們可 能需要先釐清一些差異,以便進行下一步對於 「敘事作為一種行為」的 探索。 敘事是透過甚麼媒介傳遞的呢?在狹義的定義上,建築毫無疑問地,是 一個人類可佔據的實體空間;當敘事存在於其中,我們認定其為「敘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事建築 (narrative architecture)」。另一方面,我們也透過各種媒材進 行溝通、談論建築,以這種方式產生的敘事,我們可稱之為「建築敘事 (architectural narrative)」,無論這些媒材再現了建築或關於建築的想法, 一般都是脫離了實體建築而存在,我們暫且不在此文做進一步的討論。 2.1 藉由建築再現意義 (Representing Meanings via Architecture) 接下來,這些敘事是關於什麼的呢?該內容主旨可以做為一個主要切入 點,將這些敘事建築的類型做一個約略區分。第一個類型是「藉由建築再 現意義」,往往與過去已發生的故事或既存意義有關;常見於一些旨在回 應特定歷史事件記憶、展示文化身份或認同、標記宗教符號的地方。在這 一類別中生成的敘事,通常是指涉性的,且依賴既有知識或慣例去閱讀; 很多情況下,這些信息甚至與更廣泛的社會背景有關,並超越物理性的空 間限制,有時會導致有多個來源的移植或拼貼。許多較具公共性或社會 性議題的建築,會透過這種類別的敘事來體現或表達其意義與價值;如 BIAS Architects & Associates 衍序規劃設計團隊剛好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BIAS Architects & Associates 陳漢儒建築師事務所與衍序規劃設計有限 公司,是由陳漢儒、劉真蓉及 Alessandro Martinelli 成立於 2013 年,以 實驗性與議題研究的方式,投注於對建築、景觀、都市空間的思考,並透 過整合型的規劃策略和空間設計來實踐。許多具指標性的作品,探討了城 市空間、文化藝術、自然環境等議題。 鼓勵好室 Green House 是衍序規劃設計團隊於 2018 年桃園農業博覽會 中,提出的一個農業與居住結合的新生活型態,由五個連續的溫室單元組 成一系列空間,並在建築構造上有各自的表情。每一個溫室都有專屬的場 景與生活想像;從「蕨知院」進入,是一個與各樣蕨類植物相伴的迷霧花 園兼起居空間;接著是半戶外的「呷飯廳」,一張大餐桌聚集著來自各地 的人們共食共融,體現日常的食農教育,另一邊則是「光合灶腳」,利用 現代方式種植水耕蔬菜,垂直化的室內農場做為分隔空間之用的同時,提 供了廚房新鮮食材,讓產地與餐桌零距離;再從一座空橋穿過「日光埕」, 瞥見下方人們休憩的戶外小廣場,進到「蕈光戲台」,透過嗅覺及視覺的 感官刺激,在迷幻聲光中想像一個農業結合住宅的未來生活。


III

198

這樣一個近未來的新農業生活型態,代表一種能被廣泛應用的理想。鼓勵 好室雖只是一個該理想空間的示範,它借用了台灣各地常見的典型溫室型 態,企圖推動一個更廣的共同願景;此建築型態象徵著在我們土地上無可 取代的農業系統,透過人們的集體記憶建立這個空間敘事的基礎,且更進 一步地以現代方式再現五個不同的溫室單元。每個單元利用遮光黑紗網及 防水透明膠膜,組合出不同的光線、溫度、濕度條件,提供五個生活場景 不同的空間形態;同時所有構件都能快速組裝及拆卸,在卸下臨時性空間 的角色後,已回到原來的產業系統中。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案子象徵了 在農業、產業、文化意義上更高層次的系統,結合具感染力的空間場景, 描述了一個從社會普遍性、集體印象中建構出的新生活想像。 2.2 描繪建築與周遭的關係 (Render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urroundings) 第二個類型,當敘事引發於建築與周遭之間的事件時,我們可視之為「描 繪建築與周遭的關係」;這裡的「事件 (event) 」是屬於敘事詞彙的用法,

12

13

14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16

15

17

12. BIAS Architects & Associates 衍序規劃設計團隊|由陳漢儒、劉真蓉及 Alessandro Martinelli 在 2013 年成立於台灣。 13. 鼓勵好室 Green House |「蕨知院」各樣蕨類植物相伴的迷霧花園兼起居空間。 14. 15. 鼓勵好室|透過遮光黑紗網及防水塑膠膜,構成一系列不同表情的溫網室單 元。 16. 鼓勵好室|「光合灶腳」中垂直種植的水耕蔬菜。 17. 鼓勵好室|充滿嗅覺、視覺感官刺激,有著迷幻聲光效果的「蕈光戲台」。 (圖片提供:BIAS Architects & Associates)

指任何發生在實體空間或心理反應的明顯變化,而這些事件,反映著與該 空間直接相關的元素,如被凸顯的自然或地理環境、被展示的都市場景、 或其他被關注的現場元素。這一類別中,敘事焦點是發生在現場的,且待 感知的環境特徵或元素常常與空間形成一個不容易劃分的整體,讓兩者之 間產生某種程度的依賴關係。 演變舞台 Stage On the Move 以及 NEXT 鐵道博物館 Infrastructure On the Move ,都是由衍序規劃設計策劃的 2019 台灣文化博覽會的一部分。 演變舞台以表演藝術為題,企圖打破表演和展覽、前台與後台的界線;整 個空間以一個大舞台為主要焦點,但在到達真正的表演場之前,參觀民眾 會先看到一道空橋橫跨整個空間,上有燈光師、音效師、化妝師等,以及 其他為舞台提供效果的設備,如同窺見後台般的一個「表演製造過程」被 展示出來,而橋上或橋下時有表演者正暖身或練習。此空橋一個簡單的動 作將原本看不見的準備過程,呈現在入座前的觀眾眼前,將此後台與一旁


III

200

舞台之間的流動關係,在空間中被展示與描繪出來。而穿越空橋的同時, 一系列的巨型螢幕穿插錯置,輪流播放著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相關影像,參 觀民眾可想像自己與表演者身處同個時空,自由穿梭時彷彿自己成為表演 序列中的一部分。於是,這座空橋不僅界定空間性格,也牽起了後台、舞 台、表演者、工作者與觀眾之間的動態關係。 而 NEXT 鐵道博物館則以台北機廠為對象,為了恢復其與城市環境、市民 之間的關係,置入開啟對話的機會;衍序採取的策略首先是打開一部分的 沿街圍籬,並以穿透的金屬網替換,藉此每個經過的人都可以立即感受到 對比,並注意到內部的變化。他們在角落置入了一座階梯式看台與平台, 在那裡,民眾可以看到既有的舊鐵道安靜地沿著地面、穿過腳下平台,朝

18

19

20

21

22

18. 演變舞台|空橋旁的主要表演空間。 19. 演變舞台|空橋上的後台工作者及表演者。不分前後台,展場即是表演場。 20. 演變舞台|在表演藝術工作紀錄影像間穿梭、彷彿與表演者身處同一個時空。 21. NEXT 鐵道博物館|在平台上可眺望臺北機廠建築切面及地面上的舊鐵道。 22. NEXT 鐵道博物館|首次打開台北機廠和城市交界的空間,透過建築與地景的手 法,在靠菸廠路側打造一座觀景平台。 (圖片提供:BIAS Architects & Associates)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向市民大道而去。除了一旁的說明文字,民眾可從眼前的工廠群感受到這 個平台實際上只占據了整個台北機廠的一個小角落。於是,透過這個看台 與平台簡單而專注的暗示——觀看,一個長期支撐城市基礎設施的故事浮 現了。由於舊鐵路、現有鐵路、市民大道的路線重疊,一旁高架道路的存 在也成為演出的一部分,帶出了過去與這個場域有關的轉變故事。這個建 築裝置安靜但有力地,呈現著專屬這個場域的特質。 Without Number 是 LANZA Atelier 對墨西哥的廢棄哨站所做的研究提 案;1980 年代,政府陸續建造了這些哨站,為解決治安問題及緊急需求, 這些監控兼通訊站一共約有四百座,分佈在城市的十六個行政區 。提案 名稱來自於它們曾作為城市中一個重要空間而存在,完全不需街道地址或 門牌號碼;長期以來,居民對這些地方已相當熟悉,產生一種情感上的重 要聯繫。Alessandro Arienzo 調查並繪製了十六個主要的哨站類型,並提 出一套新的系統,將不同的再利用方式與這些類型配對,如圖書站、儲水 箱、花園、遊樂場、樓梯等物件,在移除哨站的舊有牆面後,與原結構框 架結合。一系列的模型與圖面呈現了這些提案想像,舊構造物的部分以棕 色牛皮紙呈現,而新置入的物件則透過不同顏色來代表各種新用途。 撇除提案本身的形式實屬於其他媒材的敘事形式,這些在假設中的新哨 站,開啟的是關於城市過去和現在、失去功能和再利用、框架系統和置入

23

24 23. Without Number, 2017 | 十六個哨站類型。 24. 25. Without Number, 2018 | 於 SFMOMA 展覽現場。 (圖片提供:LANZA Atelier)

25


III

202

的物件、由上而下 (top-down) 的監控系統與由下而上 (bottom-up) 的市 民需求之間的對話。在每一個被更新的構造物中,呈現著融合多個層次的 對比敘事,有著該地點的獨特性;而當它們作為一整個系統來看時,浮現 出具普遍性的都市環境狀態,提醒著人們這個城市待處理的現況,以及對 舊基礎建設的未來想像。 接著我們從都市尺度轉到單戶住宅的尺度,House for Three Generations 是 FALA Atelier 另一個在波多的住宅案;在空間需求上,除了單層樓和大 面窗之外,這個三代同堂的新建住宅,所有的房間需是套房且相互獨立。 FALA 的提案是在一個方正的平面中,有三個完全不同形狀且相互獨立的 房間,以及一個公共區域;房間分別是正方形、四分之一圓、以及三角形 的,再次顯現了他們對幾何形狀的熱愛;而房間之間剩餘的空間則成為不 規則形狀的起居空間,從那裡可以同時看到三種不同的表情:一個直角牆 角、一道曲線牆、以及一個對角線斜牆。 「在這個公共區域,你可以感受到一種多樣性。」他們總結了這案子的精 神——群體中的個體特徵。這些空間性格和構成的形狀,暗示了三種可能 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作為家庭成員之一而共享的部分。每個形狀在 公共空間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記,而公共空間以不特定的形狀包覆它們。這 棟住宅,以建築的語言反映出一個家庭的內部關係,同時也是對居住者與 空間之間關係的描繪。

26

27

26. House for Three Generations, 2019 |從平面圖清楚看見三個不同形狀的房間。 27. House for Three Generations, 2019 |在公共區域可以看到房間的弧牆、直角牆。 (圖片提供:FALA Atelier)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2.3 揭露建築自身 (Exposing the Architecture Itself) 第三種類別,當敘事在於呈現建築的獨特特徵或內在秩序時,我們將其定 義為「揭露建築自身」;它通常透過基本建築元素的部署而構成,從展示 有意思的材料物質性,到挑戰柱子結構力學的常理性。有些時候,焦點會 放在建築的內部系統架構上,無論是空間的構成和配置,或是操作結構與 空間劃分的網格系統,它產生了一絲微妙特殊感而使建築變得迷人。不過 在某些情況下,它涉及較高的閱讀門檻,需要一定的知識才能理解。 位於波多的 São Brás House,同樣也是 FALA Atleier 由舊街屋改造成集 合公寓的案子,典型地擁有兩層樓及一個後院。在二層,有兩個一室公寓, 一個面向街道、一個面向後院,兩個房間之間有一個連接兩層樓的公共樓 梯,還有兩個三角形衛浴空間,面向兩側供房間各自使用。如果將公共樓 梯空間視為一個模矩化的單元,兩個三角形也可併為一個單元,而每個房 間則由四個單元組成,如此一來,整個樓層平面是由一個二乘五的網格構 成的,作為空間需求解法的同時,也是一個疊加在舊建築上的新系統。 「對我們來說,讓這個網格系統顯得清楚是相當重要的。」為了更強調架 構,他們在每個房間的中央立了中心柱,由於不具結構性,柱子甚至沒 有觸及天花板;房間內的木地板鋪設方向則繞著該柱旋轉,於是房間的地 板被中心柱劃分成四個單元,使網格浮現出來。在地面層有一條走道通往 後院,此網格被六根新設的柱子凸顯出來,穿過廊道時可以清楚地感到其 韻律;其中有柱子剛好位於一個原有窗戶前,於是新與舊系統之間出現衝 突。「通常這就是展現能量的時刻。」在側立面上,新的網格系統也透過 裝飾線條標記出來,其中一條不尋常地劃過了一個窗戶。這些有點反常理 的「事件」,發生在建築本身的各個部位上,構成一個新舊系統相遇且疊 加的敘事;「假如我們總是抹去這些『瞬間』,那將是不誠實的。」 同樣在波多的 Building with Two Staircases,FALA Atelier 採用了另一 個揭露策略 (exposure strategy);這次是兩個典型的街屋類型,一起被整 修成好幾個不同單位的集合公寓。兩棟原建築的背立面已嚴重毀損,他們 選擇了金屬框架和玻璃帷幕作為新的表情,與前立面保存的既有封閉感相 對比。一個有意思且迷人的地方在於其原始結構,使用漂亮地保留了完整


III

204

樹幹形狀的木樑;雖然原建築大部分保存完好,但仍有些木樑因腐爛而需 更換。他們決定使用更銳利的鋼樑去替換,而不是方形的新木樑,於是, 一個強烈對比的層次再次出現,且人們可直接看到俐落的鋼樑與有機形狀 的樹幹木樑排列在一起,「我們試圖凸顯那些在原始結構中既存的附加價 值。」 除對比性之外,FALA 也透過此案思考關於「一或是二」的並存狀態;兩

28

29

30

31

32

33

34

28. 29. São Brás House, 2018 |廊道中柱列、新網格系統在側立面與原窗戶重疊。 30. São Brás House, 2018 |未到頂的中心柱與旋轉地板撲面。 31. São Brás House, 2018 |二乘五的新空間分割網格系統。 32. Building with Two Staircases, 2018 |兩棟量體與開放的新背立面。 33. 34. Building with Two Staircases, 2018 |樹幹狀木樑與新設鋼樑的現場與想像。 (圖片提供:FALA Atelier)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個量體實際上應視為一棟建築在運作,多數公寓的室內空間橫跨了兩個量 體;甚至兩個舊有的獨立樓梯,也被轉變為一個共享的動線空間。這案子 中無論是否與對比有關,幾乎所有事情都是雙重的,封閉的與透明的、銳 利的與有機的、又是一又是二的,這些「事件場景」共同構成了貫穿整個 建築,一致且清晰的秩序。 3 敘事途徑 (The Approaches) 建築的敘事需透過「經驗空間」的行為來閱讀,而每個建築有其獨特的 「事件」組合方式,也許是一個、也許是多個。因此,敘事的「佈局」—— 事件的部署模式,可作為思考的基礎;既然經驗是發生於空間與觀者之間, 則敘事的「介面」—— 事件引發的方式,也是一個有趣的切入點;說到 觀者,我們更不能忽略「視角」——在敘事中觀者所採用的角度。 3.1 佈局 (Layout) 每個敘事都涉及一個特定主題,發展出試圖傳遞的信息,並透過一些行動 表達出來;有些案例只透過單一事件完成,清晰而直接,就像一句話甚 至幾個字詞;但多數時候,建築持有讓多個事件以各種方式同時發生的潛 力。因此,一個建築敘事總是需要有組織性的架構來確立每個事件之間的 關係;例如,幾個有暗示關係的事件並置在一起,等待被聯想而形成清楚 的敘事;或是一系列有因果關係的事件,連續地累積成貫串所有場景的一 致敘事;又或者在一個總體主旨下延伸幾個具同等地位的事件,一同構成 一個框景敘事 (framing narrative)。 衍序規劃設計的鼓勵好室即是一個清楚的框景敘事,以未來農業生活為主 題來帶出五個子題,且這些空間以線性的方式被連續體驗,從蕨知院、 呷飯廳、光合灶腳、日光埕到蕈光戲台。而 FALA Atelier 的 House for Three Generations,是一個具有三個明顯子題的框景敘事,從連接彼此 的共享區域中可以看到清楚的差異,且非線性地被組織,彼此具有同等地 位。LANZA Atelier 的 Without Number 有類似的框景組織方式,十六個 哨站類型都有不同的表情,並結合不同的新用途;而在理解這些哨站代表 的是一個城市基礎設施的整體系統之後,敘事焦點轉移至該共同建構的主


III

206

題層級。FALA 的 Building with Tow Staircases 與前述案子有不同的模式, 前後立面、鋼樑與木材的對比,以及又是一又是二的雙重性,這些非線性 事件不涉及因果關係,且不屬於相同形式或層級,它們疊加起的是隱隱約 約卻又有豐富層次的二元性主題。 3.2 介面 (Interface) 一但牽涉到信息的傳遞與接收,總會與介面特質有關,建築空間可透過各 式各樣的方式,引發我們作為觀者的心理活動。Sophia Psarra [3] 提供 了一個線索可作為思考的出發點;在 Architecture and Narrative 一書中, 她提到 Umberto Eco 以資訊理論為基礎將對藝術作品的詮釋理解為「封 閉的 (closed) 」和「開放的 (open) 」[4],而 Bill Hillier 提出「保守的 (conservative)」和「生成的 (generative) 」空間模式 [5];「前者描述 了嵌於空間的文化意義,以再現文化模式。後者捕捉了空間佈局能產生豐 富意義的潛力。」[3] 兩者無論是否以不同層次或拼貼的方式一同出現, 此觀點提供了一個詮釋狀態的光譜,一端明確而錨定,另一端則未定義而 富有可能性。 以上述為基礎,我們可從區分符號性 (semiotic) 與直接感受 (direct experience) 開始。符號性是當一個物件指涉其他事物作為其主要或同樣 重要的意義,且依據符號媒介 (signifier) 與其含義 (signified) 之間不同的 關係,存在三種符號類型——相似符號 (icon)、指向符號 (index)、象徵 符號 (symbol),分別與形象相似、因果關係、常規習俗有關。另一方面, 直接感受是透過身體感官而產生的,關鍵在於發生的瞬間狀態。值得強調 的是,符號性可藉由各種類型的媒介產生聯想,而直接感受則來自於特定 的空間性,如涉及身體在場的傢俱、建築、自然環境等。 鼓勵好室利用了相似符號作為一個基礎——其建築本身即是常見的農業用 溫網室類型,喚起對農業地景中熟悉的構造物的集體記憶。FALA Atelier 的 Building with Two Staircases 則出現了指向符號——樹幹狀木樑是屬 於舊結構的一部分,而鋼樑則明顯是新結構系統帶來的。至於身體的直接 感受,在 LANZA Atelier 的 Steps Table 中,必須透過自身行為去體驗每 張桌子與椅子的不同高度。前述兩種模式在 São Brás House 則產生了有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趣的結合,木地板鋪面的旋轉可能導致身體無意識地產生動態感,廊道中 的柱列可被身體有韻律地感受,而未到頂的中心柱、重疊在一起的柱子與 窗戶等,都作為符號在指向此建築中新或舊的架構系統。 3.3 視角 (Perspective) 將審視範圍移至稍大尺度並保持一點距離,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 層面來觀看這些敘事。例如有著重於空間體驗的 (experiential)、也有關 注概念思考層次的 (conceptual),關鍵是從什麼焦點可以讀到最核心的敘 事;觀者是被期待沈浸在相對可直接感受的空間經驗中呢,或是要透過進 一步地詮釋來發現隱藏的意義? 藉著敘事理論我們可將這探索向前推進一步;一般來說,所有的敘事 都包含兩個世界:一個是事件本身存在的世界 (a storyworld in which the events take place),一個是此敘事被敘述及閱讀的世界 (a world in which the narration takes place) [6] 。而我們探討的敘事建築,缺乏 典型的「敘述者 (narrator) 」,觀者總是在體驗過程中為自己建構敘事, 因而同時也扮演敘述者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情況,觀者會進到敘事而扮 演重要的部分,因此「事件世界 (storyworld)」與「敘述世界 (world of narration) 」容易重疊。如果將著重體驗層次的部分視為第一層的主要敘 事,那麼觀者本身即同時是其中角色,而成為「敘事內 (intradiegetic) [6] 」的敘說者,例如在 Steps Table 中觀看並與桌椅互動的人們;但當他們 開始思考眼前發生的事情,以及這一連串相關行為的意義時,他們瞬間作 為旁觀者在理解該敘事,而成為「敘事外 (extradiegetic) [6] 」的敘述者; 更進一步,當這個向概念層次的移轉,引發更多吸引人的抽象思考時,則 形成第二層的敘事世界。 由於相對的抽象性,這種概念式敘事需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甚至在 很多時候,需以「全知視角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來觀看閱讀, 也就是建築師的角度。大多數的概念式與體驗式視角是互相補充與支持 的,且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在 FALA 的 House for Three Generations 中,三個房間的差異在建築平面中可閱讀得更清楚,但對直角牆角、曲線 牆面、對角線斜牆的空間與身體感受是無可取代的;同樣在為 Bauhaus


III

208

Museum 提出的競圖中,結構柱與牆面網格系統之間的錯置,在建築平面 中清楚地表達了,而從實際空間也許只能不斷地被提示柱子的關鍵存在; 於是,體驗式視角扮演了提問與挑起對話的角色,而概念式視角則提供了 這個敘事可能的答案。 敘事作為一種知識系統 (Narrative as Knowledge) 作為建築設計者,我們處於「敘事作為一種行為」的模式時,為這些假設 的空間經驗找到最理想的方式。儘管有各種類別、各種程度,我們從意圖 性開始、思考敘事的內容以及相對應的途徑。另一方面,我們也是觀者, 通過周遭事物來閱讀、學習和經驗,這些信息經過詮釋而被理解與重組, 並找到特定的連結關係,使其成為既存知識系統的一部分。這種透過各自 特定方法的採集與組織,成為創作者「敘事作為一種知識系統 (narrative as knowledge) 」的模式,也就是為自己的思考和創造力找尋養分和方向 的過程。 FALA Atelier 成立至今約六年的時間,剛好處於反思自我處境的階段。「我 們的作品不是一個個島嶼,更像是一組群島」Ana Luisa 這樣描述。他們 最近更新了工作室網站的瀏覽方式,每個作品圖像看似隨機地顯示,且很 動態地隨時連結到別的頁面。然而再進一步會發現,有好幾個「關鍵字」 串連起這些出現在不同作品中的圖像,顯示出他們的案子不是完全獨立而 彼此無關的。Ana Luisa 繼續說明,「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它甚至成為 我們一個更好的工具。」創作者有一致性的關注與興趣並不少見,但清楚 意識到並反覆審視,對於往前推進有更大的貢獻。「工作室所有的創作, 本身就是一個作品」Ahmed 進一步補充。 另一方面,FALA 提過「建築是一種策展行為 (architecture is an act of curation) 」這樣的宣言,意味著「我們並不試圖發明新的元素,而是用 屬於自己的技巧在打這副相同的牌。」他們樂於欣賞與研究其他建築師建 立的知識與信念,並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推進這些想法。在 2017 年的芝加 哥建築雙年展中,他們研究並展現幾個日本建築師作品中的「意義空間」, 包括篠原一男、坂本一成、長谷川逸子、伊東豐雄的作品。事實上,這些 作品帶有一種系譜式的關係,它們都各自擁有一個所謂的意義空間,這些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空間沒有既定的傳統機能,卻能引起一定強度的心理活動而變得具有象徵 性;其源自於篠原一男建築理論的一部分,他認為住宅是一種藝術。 除了這個象徵性的意義空間,FALA 對建築基本元素的熱愛剛好融合了日 本家屋中心大黑柱的精神,並在他們許多案子中顯現;這些有特殊意義的 柱子們,各自以不同的姿態在空間中展現,標記了這些空間的獨特性。「你 必須奪回 (claim back) 這些建築元素的主權,並在其中注入新的意義。」 所謂奪回,意味著在現代專業分工之下,仍要與這些基本但無可取代的建 築元素面對面,透過他們展現或物質、或心理的空間影響力,構成有深度 的意義空間。

35

36

38

37

39

35. Chiado Apartment, 2015 |金屬質感的柱子界定空間也成為室內傢俱的一個元素。 36. Garage House, 2016 |保有獨立性及中心精神的既有結構柱。 37. House and Atelier, 2018 |展現原結構狀態的新設柱子。 38. House with a Curved Wall, 2017 |將空間特性聚焦的金屬細柱。 39. Nine Symbolic Spaces, 2017 | FALA Atelier 於芝加哥建築雙年展之研究作品。 (圖片由 FALA Atelier 提供)


III

210

LANZA Atelier 以另一種角度看待對建築的信念;他們對各式各樣的事情 都有高度的興趣,並有辦法從中發現任何能提供靈感的線索,也許是一本 書、或是一部電影,但大多數的時候似乎都在街上發生。「妳可以在這些 出自非建築師之手的簡單事物中,找到智慧、找到美好的東西,甚至對建 築構造知識的啟發。」Isabel 解釋,「如果妳用建築師的眼光看待事物, 那麼一切都可以是建築。」這個理念同時回應了她對於都市環境的興趣, 畢竟一個城市是由不同領域的專業者共同建構的。即使總是想著與建築相 關的事,對她來說,與不同專業者在城市相關的各種議題上交流是同等重 要的。 Isabel 另一個關於建築的態度剛好呼應了本文出發點之一 ——建築師不 能忘記要為自己產出的事物負責。「建築完成的那一刻,它便開始暴露自 己 (architecture is exposing itself) 。」她提到作為一個建築師,必須意 識到一旦完成一個建築的工作,它就會被攤在陽光下,人們會看見它,且 會成為無論城市或鄉村環境的一部分。這種獨特的性格代表了一定程度的 責任,是她覺得建築迷人的地方。 而從衍序規劃設計的策展規劃及建築空間作品,可以看出劉真蓉對環境議 題、城市空間、和地域文化的執著。對這些事情不斷的研究及反思的過程, 她形容是「一個自我理解的過程」。來自於一個作為豐富物產集散地、山 與海之間的城鎮,她似乎長期以來對自然環境與人為機制的結合有很強的 連結與興趣;透過空間手法與設備,控制光線、溫度和濕度來營造特定環 境條件,如鼓勵好室中的探索與實驗,也曾在她過去許多提案中反覆思考 過。 「然而,我們與土地之間的連結實際上太薄弱了」,劉真蓉在研究地域文 化及在地故事時驚訝地發現了這個事實。儘管當習慣一件事情時,忽略或 遺忘其中有價值的部分是常有的情形,但對地方、甚至我們自己來說仍然 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我們的認知與價值觀,往往是以社會共享的集體記憶 為基礎;也就是說,社會條件、文化環境、以及我們居住生活的地方,培 養著我們的思想與觀念。「不僅僅是建築本身的事情,我們想做的就是讓 大眾建立對城市的基礎連結與記憶。」利用建築可容納各種事件在其中發 生的潛力,他們提供的是讓事件與可能性自由地發生的平台;同樣的,這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裡的「事件」,包含人們可體驗的實體活動或心理變化。這是一種「向外」 的方式或態度,除空間本身之外,他們讓更多的事情被注意,鼓勵大眾對 城市空間有更廣、更有想像力的認知;這樣的企圖,並不專注在特定建築 的單一敘事,反而透過可親近而易理解的事件,致力於培養每一個人對敘 事的需求及感受能力。 4 敘事——知道與述說 (Narrative — ‘knowing’ and ‘telling’)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製造了許多次的敘事;並且是從當我們把字詞 放在一起的那一刻開始 。 」 (We make narratives many times a day, every day of our lives. And we start doing so almost from the moment we begin putting words together.) [6] 如果我們回到敘事這個詞並重新審視它的基本,我們會找到更多線索 來理解這句話。H. Porter Abbott 在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6] 中引用一些理論家的觀點,解釋了「敘事的普遍性 (universality of narrative)」;他們將敘事或敘述視為「人類心靈的核心 功能或實例 (the central function or instance of the human mind) [7] 」及「習慣性知識的典型形式 (the quintessential form of customary knowledge) [8] 」。在這個意義上,敘事不僅是與藝術性表現有關,它 同時在每個人的思考中扮演普遍而重要的角色。畢竟,Narrative 這個字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老梵語的 “gna”,一個意味著「知」的詞根,並延伸 到拉丁語中同時以 “gnarus” 代表「知道 (knowing) 」,及“narro”指稱「述 說 (telling) 」[9]。 從這角度來看,在我們開始對外述說之前,我們必先向內建構知識系統。 我們可以借用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10] 對理解自然環境的分析, 來作為看待知識成形過程的切入點。他提到理解自然的第一種模式,是將 「力量 (force) 」與實體自然元素或「物 (thing) 」做連結,於是自然力量 的屬性,可以做為事物的特徵被感受及認知;例如土地的包容性、山的永 恆性、水的流動性以及樹的生命力。理解自然的第二種模式,是從事件的


III

212

流動變化中抽取出系統性的「宇宙秩序 (cosmic order) 」,這個秩序通常 與太陽、基本方位及軸線有關,屬於較宏觀的系統,且有不易改變的週期 性。 這兩種模式是相當具空間特質的,且實際上可與我們談到的敘事視角相呼 應——經驗式視角與概念式視角。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似乎提供了 一個我們消化及重組信息的基本方式。From Space to Place: Leaning a Maze [11] 是一個在有視線限制的迷宮中移動的實驗,剛好將此兩種模式 反應其中,也就是—— 分辨出對我們有意義的關鍵事物,同時,為這些 事物連結並找到有系統性的清晰秩序;於是「物」與「秩序」,或「經驗 式」與「概念式」恰好形成像網絡一般的認知系統。很顯然地,在兩種模 式之間來回思考時,勢必融合一定程度的自我詮釋,涉及社會背景、文化 認同、個人價值判斷以及普遍接受的觀念,並且藉其解釋「已發生的事件」 以及暗示「將發生的事件」;於是,同時作為知識系統的敘事自然而然地 產生了,無論在實體世界或思考層次,一個中性的「空間 (space) 」,被 轉化成有意義的「地方 (place) 」[11];從那裡,我們開始了新的敘事。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1] Eco, U. (1997). 'Function and Sign: The Semiotics of Architecture’, in Leach, N. (ed.) Rethinking Architecture: A Reader in Cultural Theory . London: Routledge, pp. 173–195. [2]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 [3] Psarra, S. (2009). Architecture and Narrative: The Formation of Space and

Cultural Meaning . London: Routledge, p.5. [4] Eco, U. (1989). The Open Work.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Hillier, B. (2005). ‘The Art of Place and the Science of Space’, World

Architecture , 11(185): pp. 96–102. [6] Abbott, H. P. (2008).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 75, 169. [7] Jameson, F. (1981).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 13. [8]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 trans. G Bennington and B.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19. [9] White, H. (1987).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215n. [10] Norberg-Schulz, C. (1979).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 New York: Rizzoli, pp. 24–28 [11] Tuan, Y. (2001).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 25th Edition.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70–73.


Appendix

214

Puyuelo, A. (2011). 2G 58/59 Kazuo Shinohara:

Abascal, I, and Ballesteros, M. (2017). Exposed

Casas Houses . Barcelona: Gustavo Gili.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Interludes and Essays .

Rudofsky, B. (1987). Architecture Without

Zurich: Park Books.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

Macleod, S., Hanks, L., and Hale, J. (2012).

Pedigreed Architecture . New Mexico: University

Museum Making: Narratives, Architectures,

of New Mexico Press.

Exhibitions . London: Routledge.

Venturi, R. (1977).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王明蘅,1996,住宅學報,《類型設定:一種住宅設計

in Architecture .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方法》。

Art. 坂本一成 / 郭屹民,2015,《反高潮的詩學:坂本一成 Abbott, H. P. (2008).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的建築》,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to Narrative .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長短樹鄉村研究所,〈反高潮的日常探索 – 臺灣鄉村獨 棟透天住宅研究〉,《台灣建築 4 月號》,第 271 期,

Tuan, Y. (2001).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 25th Edition.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an, Y. (1990).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lph, E. (2008).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Ltd. Norberg-schulz, C. (1979).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 New York: Rizzoli. Norberg-schulz, C. (1966). 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 . Cambridge: MIT Press. Psarra, S. (2009). Architecture and Narrative:

The Formation of Space and Cultural Meaning . London: Routledge.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SHINOHARA TALK

SAKAMOTO TALK

第 1 樣式

封閉的箱體 The closed box

久我山之家 House in Kugayama ­· 1954

散田の家 House in Sanda ­· 1969

傘之家 Umbrella House ­· 1961

水無瀬の町家 Machiya in Minase ­· 1970

土間之家 House with an Earthen Floor ­· 1963 白之家 House in White ­· 1966

家型 House-type

地之家 House of Earth ­· 1966

代田の町家 Machiya in Daita ­· 1976

山城之家 Yamashiro House ­· 1967

南湖の家 House in Nago ­· 1978 坂田山附の家 House in Sakatayamatsuke ­· 1978

第 2 樣式

今宿の家 House in Imajuku ­· 1978

未完之家 The Uncompleted House ­· 1970

散田の共同住宅 Common House in Sanda ­· 1980

同相之谷 Repeating Crevice ­· 1971

祖師谷の家 House in Soshigaya ­· 1981

直角三棱柱 Prism House ­· 1974 自由架構 / 覆蓋 Indepentent structure / Cover 第 3 樣式

House F ­· 1988

谷川的住宅 Tanikawa House ­· 1974

House SA ­· 1999

上原的住宅 House in Uehara ­· 1976

Hut T ­· 2001

花山第 3 住宅 House in Hanayama No.3 ­· 1977

Hut Ao ­· 2015

愛鷹裾野的住宅 House in Ashitaka ­· 1977 上原彎道的住宅 House on a Curved Road ­· 1978

第 4 樣式 House in Yokohama ­· 1985


Appendix

216

OLGIATI TALK

GENEALOGY TALK

Single Theory

Go Hasegawa

House Kucher, Rottenburg a. N., Germany, 1991 School Building Paspels, Paspels, 1998 The Yellow House, Flims, 1999

Single Theory + Structural Thinking House K+N, Wollerau, 2005 Office of Valerio Olgiati, Flims, 2007 Atelier Bardill, Scharans, 2007 Visiting Center Swiss National Park, Zernez, 2008

Single Theory + Structural Thinking + Symbolic Meaning

House in a Forest 森のなかの住宅 , 2006House in Sakuradai 桜台の住宅 , 2006

House in Gotanda 五反田の住宅 , 2006 House in Komae 狛江の住宅 , 2009

Pilotis in a Forest, Gunma 森のピロティ , 2010 Townhouse in Asakusa 浅草の町家 , 2010 House in Kyodo 経堂の住宅 , 2011

Row house in Ageo 上尾の長屋 , 2014

House in Yokohama 横浜の住宅 , 2015 House in Kawasaki 川崎の住宅 , 2017

Pascal Flammer Architecture Office in a Large Garden with

Auditorium Plantahof, Landquart, 2011

Two Stairs, Zurich, Switzerland, project, 2000

Entrance to the Grisons Parliament Building,

House in Liguria, Italy, 2009

Chur, 2011

House in Balsthal, Switzerland, 2014

Villa Alem, Alentejo, 2014 Toyo Ito White U, 1976 House in Kamiwada, 1976 Silver Hut, 1984

SANAA Kazuyo Sejima (1987) Platform I Vacation House, 1988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Narrativew in Architecture

Platform II Studio, 1990 Villa in the Forest, 1994 Small House, 2000 House in a Plum Grove, 2003

Ryue Nishizawa (1997) Weekend House, 1998 House at Kamakura, 2001 Moriyama House, 2005 House A, 2007 Garden and House, 2013

SANAA (1995) S House, 1996 M House, 1997

What is narrative? The universality of narrative: the everyday narrative.

The basic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author, event, discourse, audience, context.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environments and its levels.

What can a narrative do? Space, place, narrative

The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in architecture

Narrative – knowing and telling


Appendix

218

2

Narrative as Behaviour š

Narrative as Behaviour

0. Does architecture communicate?

3. How is the sotry delivered? 3.1 Layout

1. What is the narrative for? 1.1 Intentional level 1.2 Threshold of readability

Event vs Multiple Event Linear vs Non–linear 3.2 Interface Conservative vs Generative

2. What is the sotry? 2.1 Representing meanings via architecture 2.2 Render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Architectural codes Semiotic vs Direct Experience 3.3 Perspective

architecture and surroundings

Experience vs Conceptual

2.3 Exposing the architecture itself

Extradiegetic, Intradiegetic, and

2.4 Making architecture in narratives

Metalepsis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Narrative as Knowledge 1. Where are we established from? Cultures from the Landscapes

2. What do we see from what we se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Return to the Things Ways of Being

3. How do we build the narrative? Thing and Order Perceptual and Conceptual Learning a Maze


Appendix

220


Critical Rural Architecture | Sep 2019 – Jan 2020


222

編輯、設計 / 長短樹鄉村研究所 Contributor / 雙重性 / 對角之家 / 吳昕叡 內外疊知 / 重之宅 / 李奕廷 假肢 / 窗之宅 / 胡顥蓁 閾越 / 拓之家 / 張芷菱 複節奏 / 雙面之家 / 趙璽維 疊置 / 疊置的家 / 陳冠宏

本書內容為長短樹鄉村研究所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垂直 Studio 進行之設計課程,研究影像、圖面、文字內容皆屬組內 學生各自所有(論述文章則屬長短樹鄉村研究所、部分圖片由 受訪者提供),未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使用。 Sep. 2019 – Jan. 202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