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ditorial Board Kao Kuei-hui(Chengchi University) KAWAI Kozo(Kyoto University) Wang Wen-yen(Chengchi University) Wang Der-wei(Harvard University) Wang Ay-ling(Academia Sinica) Oh Soon-bang(Soongsil University) Lin Chi-ping(Chengchi University) Lin Ching-chang(Academia Sinica) Chu Chia-ning(Chengchi University) David R. Knechtges(US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Barbara Mittler(Germany Heidelberg University) Chen Ping-yuan(Peking University) Chen Chang-min(Cheng Kung University) Chen Si-he(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K. K. Leonard Chan(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hen Li-kuei(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Yeh Kuo-liang(Taiwan University) Liao Dong-liang(Chengchi University) Tsai Shin-fa(Mingchuan University) Chief Editor : Liao Dong-liang Executive Editor : Lin Shu-chen Assistant Editor : Pan Tzu-hui, Lin Chou-ping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NO.15 Founded:June, 2004 Publication:June, 2011 Periodicity:semiyearly ISSN:1684-4246 GPN:2009302005 Publisher: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ZhiNan Rd., We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1605, Taiwan (R.O.C.) Telephone:886-2-29393091#62302 Fax:866-2-29393834 E-mail:bulletin@nccu.edu.tw POD Printing press:Showwe Information Co.,Ltd. Sales agent:Showwe Information Co.,Ltd. 1F,No.65, Lane 76,Rueiguang Rd., Nei-Hu Dist.,Taipei,Taiwan114, R.O.C. Telephone:886-2-27963638 Fax:866-2-27961377 Price:NT.30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大中文學報 2011 年 6 月
第十五期
政大中文學報 編輯部
目次
編輯報告
特稿 川合康三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1 專題論文 (本期專題:現代中國神話研究的多元視野) 導言:通過神話思考──神話研究的新視野 .........................................21 葉舒憲
玉石神話信仰與文明起源 .......................................................................25
高莉芬
九尾狐:漢畫像中西王母配屬動物圖像及其象徵考察 ..........................57
田兆元
論神話學的民俗學研究途徑....................................................................95
研究新猷 「文」的發源──從「天文」與「人文」的類比談起 ........................ 113
鄭毓瑜 一般論文 林啟屏
先秦儒學思想中的「君」、「臣」與「民」 ........................................... 143
張書豪
從奏議到經義──西漢晚期廟數之爭析論 ........................................... 169
黃啟書
試論《續漢書•五行志》撰作及其體例因革之問題 ............................ 197
顏崑陽
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之「詮釋模型」的重構初論 ......... 231
編輯部
《政大中文學報》第 16 期專題論文稿約
編輯部
《政大中文學報》1-15 期總目錄
【本刊獲選「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 【本刊榮獲 99 年國科會人文學中心補助期刊編輯費用,謹此致謝】 【本刊榮獲國科會人文中心「期刊加入全球性引文索引資料庫」補助,謹此致謝】 【本刊論文除特稿外,均經兩位校外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匿名審查通過】
政大中文學報 2011 年 6 月
第十五期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NUMBER 15
C ON T E NT S Special Article KAWAI Kozo
The Life and Death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1
Theme Thesis Preface: Thinking Through Myth-A New Vision in Mythological Studies ............................................... 21 Ye Shu-xian
The Mythical Jade and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 25
Kao Li-feng
Nine Tails fox: The Research of Xi Wang Mu and Her Animal Images and Symbols in Han Stone Engraving ....... 57
Tian Zhao-yuan
On the Folklore Approach of Mythology Study ............ 95
A New Vis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Cheng Yu-yu
“Wen”文 and “Ming”明: Based on the Analogy of “Tian Wen” and “Ren Wen” ................................... 113
Thesis Lin Chi-Ping
“Jun” (君), “Chen” (臣) and “Min” (民) in Pre-Qin Confucianist Thought................................ 143
Chang Shu-hao
A Study of the Ancestral Temple Number in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 169
Huang Chi-shu
A Study on the “Wuxing Zhi” of Xu Hanshu ...............197
Yan Kun-yang
A primary study on reconstructing the “Interpretation Model” of the Chinese Ancient original “Sourcing Viewpoint of Literature History”................................ 231
編輯報告 一、本期共收稿件 29 篇(國內稿件 22 篇,海外來稿 7 篇)。初審委員審 查不通過 6 篇,逕予奉還。餘 23 篇,除特稿 1 篇外,其餘 22 篇分 送兩位外審委員審查。外審 22 篇計通過 8 篇。特稿不計,28 篇共通 過 8 篇,通過率為 28.6%,退稿率為 71.4%。本期共刊登 9 篇正式學 術論文,其中有 2 篇為本系專任教師的稿件,內稿率為 22.2%。提升 學術水準,開拓研究視野,是本刊的宗旨,我們誠摯邀請前輩時賢, 惠賜鴻文。 二、「文學是否死亡,文學研究是否沒落」的聲音此起彼落,縷縷不絕, 從古代席德尼的〈為詩辯護〉,到楊牧的〈文學的辯護〉,就可知道 這種焦灼是如何嚙咬著文學研究者的心靈。本期特稿,特別商請清 華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謝嘉文,翻譯日本中國學會會長川合康 三教授,2009 年 11 月 11 日在京都同志社大學的演講稿: 「中國古典 文學的存亡」 。川合教授憂心地指出在日本,中國古典文學正面臨「四 重苦難」的衰亡困境,導致形成中國文學研究的文化共同體也持續 崩塌瓦解中。雖然如此,川合教授仍然確信文學給人力量,乃因文 學可以超越時空,連結不同讀者的現實世界,並根據不同的詮釋, 產生多重意義的可能性。因此,只要人們繼續使用語言,並懷抱深 切的情感,文學是絕對不會消失,中國古典文學也能繼續作為傳統 發揮作用,而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當然亦得以開展。選刊此文, 願學術不朽,情誼長存。 三、回顧百年,中國文學研究無論在體系建構、觀念創新、方法運用等 都有令人矚目的成績。在臺灣目前具有範本性質、能夠標誌一個時 代研究水準的精品力作亦不乏多見。為提供後學參考,也作為學術 史的意義,本刊新增一個不定期的專欄:「研究新猷」,既介紹當前 中國文學研究的傑出成果,也著眼於這些成果具有前沿性質。所謂 「前沿」並非僅僅體現為時尚的理論話題和前衛的研究方法,而是 指研究本身的前瞻性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加以預測和引導。本期刊載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鄭毓瑜的〈「文」的發源──從「天文」與「人文」 的類比談起〉一文。鄭教授這些年來累積多篇關於上古連類模式的 研究,這篇綜論性的文章可以說是為這個系列性的研究標示出一個
整體定位,同時借助這個定位顯豁上古「文」的隱喻圖式,指出中 國「文學文化史」研究的新方向。這篇文章的創新處,也獲得兩位 匿名外審委員的充分回應。 四、本期專題由本系高莉芬老師主持,謹此致謝。第 16 期專題將由日本 長崎大學連清吉教授策劃,主題為「日本中國學的開展」。日本的中 國學研究雖然是中國的歧出旁支,但別系為宗,東洋學淵源流長, 既認同以中國為中心的漢字儒學文化,又確立「受容→選別→融合 →創新」之日本文化主體性。關於日本的中國學,作為世界漢學的 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學術的深度與廣度,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 專題論文截稿時間為 2011 年 10 月 15 日(一般稿件為 2011 年 9 月 30 日),歡迎投稿。 五、本刊繼 97、98、99 年連續獲得國科會人文學中心審核通過提供編輯 費用補助後,又獲選進入 2009 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 (THCI Core),並且榮獲該中心「期刊加入全球性引文索引資料庫」 補助,這些對本刊是很大的肯定與鼓勵,於本刊的學術地位與聲望 也有極大的提升作用,在此對長期以來支持並協助本刊成長的所有 學界師友,以及國科會人文學中心的支持,深致由衷的謝忱。未來, 我們更期待能進入 A&HCI、SCOPUS 等國際學術資料庫。 六、為使本刊能夠成為專業化、國際化、資訊化的嚴謹學術刊物,本刊 新建置《政大中文學報》專屬網頁,支援中英日三語介面,即時更 新發刊與徵稿訊息,並提供歷年期刊線上瀏覽及下載。期望能夠建 置一更通暢的投稿、交流平台,既增進閱覽流通,也與國內外學界 接軌。網址 http://ctma.nccu.edu.tw/chibulletin/main.php,歡迎學界多 加利用。 七、本期學報得以順利出刊,要感謝所有投稿者的支持、審查委員的撥 冗審稿,以及編審委員會全體委員、編輯部同仁和秀威公司的鼎力 協助,在此一併致上誠摯的謝意。 《政大中文學報》編輯部 2011.6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2011 年 6 月 1-20 頁
《特稿》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川合康三著*謝嘉文譯*
摘
要
我以為現今中國古典文學正面臨「四重苦難」 :第一,同樣屬於文 科,但和社會科學不同,人文學科正處於苦不堪言之境。其次,在人文 學科裡,與歷史、哲學相比,文學則在衰退之中。再者,文學領域之中, 東洋文學又比西洋文學更冷門。最後,同樣是東洋文學的範疇,相較於 近、現代作品,古典文學不受重視。可見,中國古典文學不論如何分類, 都處在衰亡的困境之中。 文學處在衰亡的困境,意味著形成文學的文化共同體正持續崩塌瓦 解。因此,讀者無法透過作品內容,進入作者所述的情境中,並共享此 一意義世界。李斯的故事與管仲、鮑叔牙的友情佳話,時至今日,竟有 人不能理解,或不被全盤接受,我以為這才是文學真正的危機。然而, 無論如何,文學給人力量,文學可以超越時空,產生多重意義的可能; 因此,我相信,文學絕對不會消失。我們正處在一個文學巨大變動的時 期,並且努力摸索、試圖建構新的文化根基;此外,中國古典文學內在 本蘊含強大的力量,是以使其延續至今。 關鍵詞:中國古典文學、四重苦難、文學的衰退、文學的可能性 * * *
本文是川合康三 2009 年 11 月 11 日在京都同志社大學的演講稿。 川合康三現職為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教授,日本中國學會會長。 謝嘉文現職為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2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The Life and Death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Written by KAWAI Kozo, Translated by Hsieh Chia-wen**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now faced with four levels of adversity. First, in the field of liberal arts, the humanities are falling out of favor compared with social sciences.
Second, in the scope of the humanities,
literature has been losing ground and declining in comparison with history and philosophy.
Moreover, with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oriental literature
is less popular than western literature.
Last, as far as Oriental literature is
concerned,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not valued as much as modern literature. It is thus evident that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in the adversity of declination no matter how it is categorized. The declination of literature indicates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culture that sustains it. As a result, read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the world created by the author, nor do they find the world meaningful.
For
instance, the story of Li Si could strike a chord, while nowadays, he is hard to be identified with.
Another example is that the story of Guan Zhong
and Bao Shu-Ya, which used to be a much-told tale and regarded as a model of ideal friendship, can’t be realized now.
I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language continues to be used and treated with deep affections, literature will never disappear. *
*
We are living in a time when literature changes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Letters/Faculty of Letters of Kyoto University. The Sin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drastically.
3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exts suggest the
inter relationship of the text and its readers. Readers interpret the literary work through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endow it with new meanings. Thus, with its intense power,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live and last until today. Key word : four levels of adversity,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declination of literature, the possibilities of literature
4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一、中國古典文學的「四重苦難」 以「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此一標題為文,或許有些危言聳聽,其 實並非如此嚴重,對學習中國古典文學者而言,雖曾想過將自己專門的 研究領域及其相關問題,與現今文化作連繫;然而,卻未曾仔細深入思 考。因此,我想借此機會,稍微理清思緒,敘述此一問題。今日諸位聚 集在此,多是從事外國語言、外國文學教育的老師,對於從事人文學門 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在某些程度上,或多或少應有所體悟。諸位手邊論 文摘要的標題是「現今中國古典文學的四重苦難」,我想先從這「四重 苦難」來展開主題內容。 首先,就廣義而言,中國古典文學屬於人文學科的領域,可廣泛地 分為理科和文科;在文科中,由於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性質不同,前 者是相對於「實學」,亦即並非切實有用的學問,本文暫時以「虛學」 指涉,依此可區分為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亦即: 人文學科(虛學) 文科 社會科學(實學) :法學、經濟學等。 因此,中國古典文學的第一重「苦難」即是:同樣屬於文科,但和社會 科學不同,人文學科的現況處於苦不堪言之境。近年來,法律或經濟學 等社會科學非常熱門,由大學教授的人數可以清楚反應此一現象。根據 廣島大學中文系富永一登教授的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一 人文學科教授
1998 年
2004 年
人數差
社會科學教授
國立大學
6193
5648
-545
+432
公立大學
1275
1335
+60
+120
私立大學
15496
16417
+921
+3263
(資料來源:富永一登: 〈減少中的人文學科大學教授人數〉 「大學教授 統計報告」 ,載《日本中國學會信息》2 號,2008 年。)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5
這項資料不是最新的,但六年後(2010),如果再做同樣的調查, 其結果可能更令人失望,至少不可能出現正成長的比例,特別是國立大 學人文學科的教授人數更是明顯減少;另一方面,人文學科的教授名 額,彷彿流入社會科學的領域,其教授人數持續攀升。和理科相比,文 科持續衰退;事實上,根據數據顯示,人數正在減少的,只有文科中的 「人文學科」 ,亦即與實學相對、對社會沒有直接貢獻的「虛學」 。 中國古典文學的第二重「苦難」乃是:在人文學科中,相對於歷史 與哲學,文學正處於衰退之中。我在京都大學的文學部任教,從大三開 始,學生們必須選填專門的主修領域,每一主修科系都有人數限制,但 至目前為止,每個學生幾乎都能按照自己選填的志願分配。當然,或因 科系的不同,也會產生超過人數或人數不足的情形發生,這正反應每一 時期,學生所關注、重視的科系焦點的相異。然而,最近卻有一個特別 明顯的傾向,若依照傳統,將學術領域畫分為「文、史、哲」三個專業 範圍,那麼,近年來,主修文學的學生人數明顯減少之中;另一方面, 主修哲學或歷史的人數並無顯著下降,此一情況和我在學生時期的情形 相較,則有天壤之別。當時,法國與英國文學是學生熱門的主修科目; 反之,英法文學至今卻乏人問津;再者,曾經有「文學青年」一詞,現 在卻顯少聽聞,不僅在當代年輕人的文化中,或是從文化整體而言, 「文 學」都處於衰退之中。 中國古典文學的第三重「苦難」是:同樣屬於文學的領域,相較於 西洋文學,東洋文學又更冷門;這個情況,早在過去百年間就已如此。 明治(1868-1912)以前,日本將中國古典作品視為典範般景仰,並且 崇尚學習中國文化;然而,此一觀念與態度在明治以後,發生了一百八 十度的轉變,日本開始學習西歐的近代化,並依此為目標,建立起近代 的日本國;進且,在日本文化中,已不再重視中國古典作品。到了戰後, 這種傾向更是明顯,以近、現代的日本作家為例,明治時期的作家群皆 普遍學習漢學,並且浸透在漢文學的知識之中,除了森鷗外 、幸田露伴(1867-1973) 、夏目漱石(1867-1916)等知名 (1862-1922) 、與其門 作家擁有很深的漢學素養之外,還包括尾崎紅葉(1868-1903) ,以及唯美派作家的永井荷風(1879-1959), 下的泉鏡花(1873-1939) 他們都能閱讀漢籍,並且將所讀的文本運用在創作之中。以永井荷風的 〈斷腸亭日乘〉一文為例,荷風曾自述自己每天披覽蕭統的《文選》;
6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然而,此一情況逐漸改變,到了戰後更是完全不同,當時能夠閱讀漢籍 的作家已經十分稀少,除了少數擁有漢學根柢的石川淳(1899-1097)、 、到丸谷才一(1925-) 、古井由吉(1937-)等, 中村真一郎(1918-1997) 他們可說是其中的特例。 最後,中國古典文學的第四重「苦難」是:同樣屬於東洋文學的範 疇,相較於近、現代的作品而言,古典作品卻不受重視。近年來,隨著 國際情勢的轉變,中國近、現代等主題,因牽涉國家戰略而盛行,研究 者也多將焦點置於相關議題。目前在各大學學習中文的人數,比起我那 個年代,增加了十倍,甚至是百倍之多;然而,他們卻對中國古典作品, 採取了忽視的態度,不僅如此,還加以排斥。此外,對於長期鑽研中國 古典文學等相關領域的學生或研究人員,他們更是敬而遠之。 循此,中國古典文學不論如何分類,都處在被迫衰退與漸近滅亡的 困境之中,不僅在日本,還包含全球各地。以前在中國大陸,人文學科 中規模最大的科系是中文系,也是被排在文學院的第一個科系;然而, 最近卻由於法律與經濟等相關熱門科系的興起,中文系則逐漸被排擠。 依照此一趨勢,中國古典文學不久將淪為「死的語言」、 「死的文化」 , 並且被關在大學的研究室裡「苟延殘喘」,甚至由於學生人數稀少、經 濟效率低落,研究室都將面臨「倒閉」的命運。 人們面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危機存亡,大致採取兩種應對方式:其 一,以為衰亡是人類文化的必然趨勢,是以無可奈何,並放任其恣意發 展;其二,與此相反,在逆境中,高聲提倡中國古典文學的意義。我當 然極力贊成後者,是以極力呼籲保存中國古典文學;然而,抱持同樣想 法的人,更應注意兩點:首先,不要陷入保守派反對中國古典文學改革 的陷阱之中;再者,不能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或僅為捍衛自己的專業 領域,而來高聲呼籲古典文學存在的意義。 人們往往秉持保守的論點,依此呼籲並重新評估東洋文化,或認為 現今日本人的道德觀念日益淪喪,是以提倡恢復對君主忠心、對親人盡 孝的美德;但是這個主張,只不過是將舊有社會中,那些壓迫人們的思 想,或使人們遭遇不幸的歷史經驗,全部拋諸腦後,並純粹美化過去的 一偏之見,這是一種時空錯置、不切實際的幻想。再者,若僅為維護自 己的研究領域,或著眼於私人的利益而提倡中國古典文學,皆缺乏強大 的說服力;是故,應拋除種種個人因素,對人類文化而言,不論是現在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7
或未來,皆有倡導中國古典文學的意義與價值。然而,此一工程十分浩 大,並非我一人足以承擔,不過我深信,作為一位中國古典文學的擁護 者可以為此盡一份心力。 具體而言,首先,我想推廣一種閱讀的樂趣,使人們對中國古典 文學產生興趣。這種樂趣有別於電視搞笑藝人的喧囂吵鬧,是觸動人 們的內心、根植於文化的知性感動;感動能喚起人們的注意,進而挖 掘其中的意義與價值,並且讓人廣泛閱讀而享受樂趣。其次,我想培 育閱讀中國古典文學的學生與研究專家。現今,僅有少數的大學生選 擇主修中國古典文學,乃因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花費長久的時間去 鑽研。日本自古以來累積了一套特有的學習方法,即「訓讀」 ,是為了 以日本語言來閱讀中國古典文學;雖然「訓讀」有時無法避免產生背 離文本意義的缺失,不過這套技能卻是集結了日本人從古至今的寶貴 遺產,是閱讀中國古典文學的智慧與方法,並在文法上,確實能夠將 中國古典文學正確地轉換成日本語言,依此奠定閱讀中國古典文言文 的基礎。如果「訓讀」這個技能一旦喪失,日本人就無法閱讀並理解 中國古典文學;因此,培育後學「訓讀」的能力,對於保存中國古典 文學,絕對有其必要性。 雖然中國古典文學處於存亡危機之中,但我們首先應當審問:存 亡危機是否僅限於「現今」?我曾有機會和人一同探討中國古典文學, 當時聽說「在德國,哲學君臨所有學部之上,因工學部屬於實用之學, 因此另立工學相關的大學」 ,此一言論遭到在場專家的反駁,以為這僅 是世俗的一偏之見。在德國,哲學自歌德時期(1749-1832)開始,即 高喊著存亡的危機。最近,岩波文庫出版《芥川龍之介書翰集》 (石割 透編,2009),內容記載芥川(1892-1927)在明治末年,考上「舊制 第一高等學校」1,以往,這所學校的文科十分熱門,報考人數最多, 由於當時考生名額有數量上的限制, 「一高」是最接近額滿的情況;相 對於其它舊制的高中文科,則不滿規定人數,雖然這還需其它詳細資 料的佐證,不過對於時人傾向學習農科等「實學」的潮流,芥川卻感 到十分惋嘆。 1
「舊制第一高等學校」,簡稱「一高」,東京大學的前身,是現今東京大學教養學部 的一小部份,也是最早設立的公立舊制高等學校。「一高」是當時東京大學升學率最 高,可說在日本史上,第一個為大學預備門檻而設立的學校。
8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我想引述文學理論研究者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 1943-) 之言,作為我論點的佐證,這個資料是轉引自日本的文學研究者山形和 美(1934-)的敘述,其曰: 「人文科學的危機」一詞,成為修辭學者以同樣意思,反覆 說明的最好事例,因為「危機」對「人文科學」而言,…… 是天生固有的那般自然,從一開始就和人文主義學者緊緊相 隨,密不可分。 2 既然「危機」必須存在於「人文科學」,是以不論處在任何時代, 都有可能慨嘆人文學科的衰亡;然而,此一「危機」,在現今當下也許 因與自身密切相關,所以特別得到重視,但是人文學科的蕭條極可能是 其本質、注定的命運。我們既然面臨此一情況,就不能將哀嘆視為特權。 在過去人們一面感嘆,卻也一面付出心力,努力維持人文學科,並使其 保存至今;如今我們和往昔一般,仍舊高唱著存亡的危機,人文學科卻 也依舊延續至今,可見其內在蘊含著強烈的力量,使其不致消亡。在面 臨人文學科的存亡危機,我們除了哀嘆,別無他法;這同時卻也突顯, 若要積極追究並付予人文學科的存在意義,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任務。
二、文學的衰退──文化基礎的質變 在「四大苦難」中,我想先談「文學的衰退」 。以前,人們將文學 視為文化的中心,並且佔有一席之地;然而,現今人們不再親近文學了, 極可能因為現代人過著幸福的生活。過去,人們在真實人生中,遭遇的 種種不幸,往往透過文學來逃避現實,或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特別是 日本近代文學,其內容往往敘述個人在家庭或社會受到欺壓,為了取得 生存的自由權而奮鬥,志賀直哉(1883-1971)的小說即是如此。 志賀小說的內容多半記載有關自己為了擺脫家庭的束縛而努力,他 想和女僕結婚,卻因當時「門當戶對」的社會觀念根深柢固,導致他的 夢想破滅。如果志賀處於現今社會,不論階級身份的高低,可以自由談 戀愛而結婚,他就不會創作出《和解》 、 《暗夜行路》等小說。其實,真
2
﹝ 日 ﹞ 山 形 和 美 Yamagata Kazumi:《 文 學 衰 退 和 重 生 之 道 》 Wenxue shuaitui he chongsheng zhidao(東京[Tokyo]:彩流社[Cailiushe],2006 年),頁 38。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9
正屬於傳統日本的近代文學,其創作動機與故事內容,大體敘述著自己 與其家庭或社會,從衝突到和解的曲折過程。然而,現今家庭與社會的 結構已經改變,門第觀念並無過去那樣明顯,人們不必在巨大的壓力下 掙扎求生,個人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這應是人們遠離文學的理由之一。 再者,現今人們擁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娛樂方式,書本不再是唯一的 消遣,舉凡電影、音樂、旅行等的商品化,並且取得容易,如果突然心 血來潮,想飛到法國,也能馬上達成心願,那些感嘆路途遙遠的詩詞作 品已經過時。然而,我們當學生的時代,唯一的娛樂只有讀書,在書本 的世界中想像作者的親身經歷,和現今相比,可謂大相逕庭。 總之,不論是家庭與社會的壓力減少,或是書本以外的娛樂增多, 這些只不過是外在因素;比較嚴重的問題乃是,形成文學的文化共同體 正持續地崩塌瓦解。文學之所以為文學,乃因文學可透過一共同的基 礎,與人們的心靈互相溝通,並且讓人產生共鳴;當讀者透過作品的內 容,進入作者所述的情境中,與作者一同感受,並且深受感動。如今, 人們與文學內在的共同基礎逐漸改變,進且崩裂倒塌,一旦面臨共同基 礎的崩塌瓦解,文學也就瀕臨滅絕的命運。 我想從我的研究領域中,分別舉兩個例子說明,首先是「李斯之 言」 ,其次是「管鮑之交」 ,分述如下。 (一)李斯之言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前 280-208)是楚國上蔡人。楚 國,在戰國末期,是南方的弱小國家;上蔡則是窮鄉僻壤之地。李斯 「年少時,為郡小吏」 ,在鄉村擔任公務員,正當辦公之際,他在廁所 發現一隻瘦弱之鼠,這隻老鼠看見人或狗時,總是非常膽怯驚嚇;反 之,另一隻在穀倉之鼠卻飽食肥胖,同樣是老鼠,卻因身處不同環境 而有天壤之別。李斯思忖,現今自己身處僻壤之地,與廁中之鼠有何 差別,於是立刻辭職,出外闖蕩。他以為在戰國諸國中,秦國逐漸擴 大成為強國,於是決定離開上蔡,來到秦國。李斯一到秦國,從最低 階層開始做起,憑其天生的野心與才智,加上正值秦國強盛的時期, 因此地位爬升很快;不久,他和政商呂不韋(前 290-235)合謀,確 立了秦始皇的鞏固地位,並晉升至人臣之極的宰相高位,焚書坑儒的 秦始皇政策,即是李斯的計謀。
10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當李斯的地位攀登到權力的頂峰時,他十分惶恐不安,所謂「物極 則衰」,榮華富貴終不能永遠持續,這就為故事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不 久,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李斯和宦官趙高(前 259-207)隱瞞其事, 並依照兩人的計畫,迎接下一任皇帝即位,是為始皇二世。當時,李斯 和趙高完全掌握政治權力,然而「兩雄不并立」,因此產生激烈的權力 鬥爭,結果李斯失敗,被判處死刑,施行腰斬。他在前往刑場的途中, 對一同處刑的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 可得乎?」李斯臨刑之際,含著淚水,想和受死的愛子,牽著黃狗,走 出上蔡城門追逐狡兔,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已經是不可能了;然後父 子一同慟哭,這是《史記•李斯列傳》的記載。李斯從一名鄉村的公務 員,白手起家,攀升至權力的頂峰;然後失敗,被處死刑,他的人生大 起大落。臨死前的回憶,竟是自己默默無聞之時,和孩子一同追逐狡兔 的生活,那是一個平凡百姓,過著尋常、獵兔取樂的生活回憶,卻令他 無由地懷念不已。這只不過是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場景,卻僅能懷想, 並且永遠無法再度重現。對李斯而言,這是他一生中,無可取代的幸福 時光,其臨死前含淚所說的話,成為他生命中,最後的體悟。 「李斯之言」引發人們的共鳴,是以後人每每在詩作中引用此一典 故。雖然未必和李斯一樣,有面臨死刑的經驗;然而,他的情懷卻能讓 人產生共感。此一共感,我們至今仍可感同身受,並且能夠馳騁想像: 李斯當年處在上蔡的郊外,與孩子追逐狡兔的甜美回憶,勾起和李斯相 同的感傷與悲鳴。 以前我在課堂講解此段故事,竟有學生感到無法理解,並表示:如 果我是李斯,應該會想回到權力攀登至極、享有榮華富貴、一切隨心所 欲的美好時光;而絕對不會是當時身為一介平民,一貧如洗的生活。此 一看法,令我十分吃驚,學生們能夠不囫圇吞棗,並且學習獨立思考, 應歸因於現今社會,自由思考蔚為風潮。然而,對於李斯,我更希望學 生不僅能夠理智地思考,更能單純地體會李斯的心境,並與其產生共 鳴,如此而已。在課堂中,我並沒有給予學生任何的回應;不久,我才 將內心的驚奇訴說給我的朋友聽,他正任教於京都女子大學,聽完之後 也十分吃驚。而後他如法炮製,也在課堂中介紹李斯的故事,並問學生 的心得,和李斯心有同感的學生,竟只佔一半。此一結果正說明:兩千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11
兩百多年前,李斯的故事不斷在人世間流傳,並與人們產生共同的情 感;但是,進入 21 世紀以後,卻有一半的人不能夠理解他當時的心情。 若要說服這一半的人並非容易,李斯能與我產生共鳴,並觸動我內 心的感動,可能僅是因為「人性」 ,當人們已經獲得所追求的事物以後, 就會開始懷念起當時尚未取得的時光。因此,李斯死前,走到人生的盡 頭,他已經獲得所有個人的追求後,才會回憶起過往的平凡生活;或者 在榮華富貴達於頂峰,當「物極則衰」此一不安心情突然襲來時,也可 能懷念起過往一無所有的生活。 3我們會產生共鳴,其原因究竟為何? 若要勉強給予理由,不如強調「共鳴」本身的重要性。身為研究人員, 我們時常會被研究工作所束縛,總要根據命題的邏輯推理,依此設法解 決問題;若非如此,就不能稱之為「研究」。事實上,就文學而言,在 作理智分析之前,讀者內心的感受卻是最為重要。是故,我得強調,首 先就是自己「閱讀的感覺」,不僅要理解作品的內容,更要細細體會作 者的情感,這是研究的前提。然而,我們往往跳過此一前提而急於分析 道理。 秦朝的李斯,在陷入絕境之時,曾回憶起那段平凡的庶民生活場 景;此外,東漢的馬援(前 14-49)亦有類於此。馬援為了制服當時統 治交趾(越南北部)的徵側、徵貳兩姐妹,被命為伏波將軍而領兵討伐, 歷經苦戰,最後獲勝。馬援曾經敘說南方戰地的環境,那是一個霧裡彌 漫著毒氣,連空中飛翔的鳥兒也跕跕墜入水中,惡劣的生活環境,猶如 與死亡為鄰。此時,他也回憶起自己年輕時,野心勃勃的時光;然而, 堂弟卻對他說: 「人的一生,若能平平凡凡地渡過,是最幸福不過的了。 閉門鄉里而居,也就十分滿足。」馬援身處「毒氣重蒸」之地,竟然想 起這些話,是以不得不感嘆曰: 「何可得也。」4這種歷史人物不可枚舉,
3
4
在演講時,奈良大學的上野誠(1960-)教授曾給予意見,他以為學生們目前不能理解 李斯的心境,然而或許到了人生的某一階段,突然想起曾有這段故事,因而能夠與李 斯產生共鳴也說不定。我還未曾思考到此,誠然如此,這是閱讀帶給人們的影響。 馬援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 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史,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 當吾在浪泊、西里閒,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墯水中, 臥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南朝宋﹞Nanchosong 范曄 Fan Ye:《後漢書》 Hou hanshu(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shuju],1997 年),卷 24〈馬援傳〉 “Mayuanzhuan”,頁 838。
12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東晉末年,政局動蕩不安,諸葛長民(?-413)又是一例。他首先依附 桓玄,而後歸入劉裕麾下討伐桓玄;因此,他的地位逐漸攀升,不久被 劉裕視為競爭對手;雖然沒有被殺,卻感到內心不安,生命受到威脅。 當時,他十分感慨,一心想回到地位聲名全無的庶民身份,卻也惋歎為 時已晚。 5 東漢的馬援與東晉末年的諸葛長民,他們皆面臨死亡的威脅,都同 樣回憶起過往那段聲名不顯的平凡生活。這種心情,和李斯一樣,在遭 遇生命的危險時,嗟歎時光的不能重返,並且為此感到無能為力。這也 許是人性中的普遍特質,所以我們才能與古人產生共鳴,以致這些故事 能夠流傳至今。然而,時至今日,卻有某些人對此沒有任何感覺,意味 著古人與今人的共鳴基礎正持續地崩壞之中,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文 學危機」 。 (二)管鮑之交 李斯的故事是以人類共通的感性為基礎,因此可以超越時空,至今 我們仍可感同身受;或至少就目前為止,人們皆可受到他的感動。然而, 與「李斯之言」不同, 「管鮑之交」的故事,則隨著時代的更迭,人們 在理解其內容的方式,也隨之改變。 6 《史記》中的名篇〈管晏列傳〉 ,記載春秋時代,管仲與鮑叔牙交 好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以上所言。這篇文章被收入日本高中的教 科書,並成為眾所周知的故事。大意是說,管仲與鮑叔兩人非常友好, 幼時經常一同遊玩,管仲很窮,經常欺騙鮑叔,但鮑叔卻始終保持沉默, 並與之為友。不久,鮑叔輔佐公子小白,管仲則輔佐公子糾。公子小白 繼承齊國,即位為齊桓公;公子糾在爭奪皇位中被殺,所以管仲被魯國 囚禁。後來,鮑叔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因此在齊國受到重用,並且 做了宰相。當時齊桓公稱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全因管仲的謀略。 5
6
詳見﹝日﹞川合康三 KAWAI Kozo: 〈平凡的幸福──中國的另一個「樂園」〉“Pingfan de xingfu-zhongguo de lingyige ‘leyuan’”,載《亞洲遊學》Yazhouyouxue(東京[Tokyo]: 勉誠[Miancheng],2005 年) ,82 號,頁 6-11;又載《中國古典文學的彷徨》Zhongguo gudianwenxue de panghuang(東京[Tokyo]:研文[Yanwen],2008 年),頁 39-49。 參見﹝日﹞川合康三 KAWAI Kozo:〈友情的形象──以管鮑故事為例〉“Youqing de xingxiang- yi guanbao gushi weili”(大谷大學文藝學會: 《文藝論叢》Wenyiluncong 68, 2007 年),頁 239-252。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13
故事的結局是,管仲曾回憶道: 「以前我貧窮時,與鮑叔一同做生意, 分財利時,總是多拿,鮑叔從不以我為貪,因為他知道我很窮;我曾為 鮑叔籌謀策劃,反而使他更加困頓,並陷於窘境,鮑叔卻不認為我愚笨, 因為他知道時運有順逆;我曾經三次作官,三次皆被國君驅逐,鮑叔也 不以我為不肖,因為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又曾三次打仗、三次逃 跑,鮑叔亦不認為我膽小,因為他也知道我家裡有老母需要贍養;最後, 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之殉難,我被囚禁並遭受屈辱,鮑叔不認為我無恥, 他深知我不因小節而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於天下為恥。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鮑叔也」 ,這就是著名的「管鮑之交」 。 「管鮑之交」以友情的典範傳為美談,因此被選入日本高中的教科 書之中。這個故事說明了管仲與鮑叔牙兩人深厚的友情,至今仍舊觸動 著我們的內心。然而,故事的重點在於鮑叔為朋友犧牲的態度,鮑叔欣 賞比他能力強的管仲,並寬恕他任性的個性;最後,因公子糾爭奪齊國 繼承權而戰敗,管仲被俘,鮑叔救出囚禁中的管仲,並將其推薦給齊桓 公,管仲因此晉升至宰相的高位,是以能夠發揮長才。鮑叔為了朋友而 《跑 犧牲自己,類比近現代的文學,有似太宰治(1909-1948)的名作, 吧!美樂斯》 ( 《走れメロス》 ) 。 最近,對於《跑吧!美樂斯》的內容真實與否,產生許多不同的爭 論。事實上, 《史記》的「管鮑之交」也極有可能是作者司馬遷所捏造 出來的史實,乃因其原典故事是出自《韓非子》 。 《韓非子》記載同樣的 故事,但其內容卻完全與友情無關。首先,歷史的故事背景是,齊僖公 駕崩後,齊襄公即位,被遠房的公孫無知所殺,齊國失去君主,陷入內 亂的窘態。在混亂中,齊僖公之子公子小白逃往莒國,另一公子糾則逃 往魯國。公孫無知在戰亂中被殺,公子小白早先返回齊國,因此即位為 齊桓公。齊魯交戰,魯國被擊敗,依附魯國的公子糾被殺,輔佐公子糾 的召忽自殺而管仲被囚。齊桓公有意要殺管仲;然而,鮑叔說服齊桓公 而言: 「若僅為治理齊國,憑一己之力已經足夠;但若要成為天下霸者, 必須借助管仲來輔佐」,齊桓公聽從,不久管仲成為齊國的宰相。齊桓 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乃因管仲的輔佐,這是原本史實的記載。 這段歷史背景在《韓非子》和《史記》中的記載完全一樣;然而, 不同的是《韓非子》記載齊國陷入內亂,管仲與鮑叔討論,認為即位的 若不是公子小白,就是公子糾。因此,為了不讓彼此陷入艱困之中,雙
14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方相約,分別輔佐其中一方,贏的必須救援輸的。兩人決定後,管仲輔 佐公子糾;鮑叔則輔佐公子小白。結果因公子小白獲勝,鮑叔救了輔佐 公子小白的管仲。根據《韓非子》的記載,鮑叔只不過遵守承諾;反之, 如果情況相反,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獲勝,管仲也應該援助鮑叔,這與友 情無關,只不過是履行合約罷了。 除了《韓非子》之外, 《呂氏春秋》也有類似的記載,只不過又加 入了召忽,成為三人的約定。召忽輔佐公子糾,結果戰敗自殺。可見, 原先只不過是遵守契約的故事,到了《史記》竟轉變成友情的故事。究 竟是司馬遷虛構此一友情故事而被傳為美談,還是本來就存在以歌頌友 情為主的故事。此一問題,至今已不可考了;然而,目前所發現最早有 關友情的文獻記錄,卻是在《史記》。我並非要追究此一友情故事是否 為司馬遷所杜撰,亦或考據這個史實的真偽;重點在於,我們應該掌握 這個故事的轉變,在轉變中所呈現出人類的精神文化。在《史記》的時 代,或者更早,就已經產生了以朋友為優先考量的美德觀念,可見當時 世人已經開始尋求美好的友情故事;然而,在《韓非子》的時代,友情 至上被傳為美談的觀念尚未出現。 「管鮑之交」的故事,從「履行契約」衍變成「友情典範」 ,顯示 了在人類的文化中,人們所共同擁有的觀念,隨著時代更迭而改變。如 今,若重新閱讀管仲與鮑叔的故事,是否能夠真正代表友情的典範?我 想,仍舊有一些人不敢茍同。他們或許會想:鮑叔確實賞識管仲的才能, 對管仲而言,鮑叔是「知己」;然而,管仲卻只是利用鮑叔而已。儘管 如此,幸好管仲仍承認鮑叔是唯一賞識自己、了解自己、肯為自己盡心 盡力的人,並將鮑叔視為「知己」,這大概是故事中,唯一令人感到欣 慰之處。再者,整個故事內容,管、鮑二人的關係,常常是管仲單方面 獲利,這並非對等公平的人際關係。因此,我不知道此一友情佳話,究 竟還能流傳多久。 如果「管鮑之交」 ,在過去被傳為美談;然而,至今卻不被全盤接 受。可見,人類文化的基礎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改變。如同「忠」 、 「孝」 等傳統美德,在戰前的日本,人們為了一己之便,加以利用這些觀念, 並強迫別人接受,這就存在著人為的灌輸所形成共同文化的基礎。 人們所擁有共同的思考模式、理解方法與文化基礎,即使會因時代 的更迭而改變;然而, 「李斯之言」應該是在文化基礎中,更深層、更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15
具普遍性的故事,因此至今仍舊震撼著人心。我認為某些構成文化基礎 的觀念,會在某個時代因應社會要求而產生變化;另一方面,也會有某 些觀念,卻是超越時代而永垂不朽。因此,有關文學作品壽命的長短, 則根據文化基礎的不同,而有流傳時間的久遠之別。
三、文學的可能性──「紅旗征戎非吾事」 最後,我想探究文學多重的可能性,並舉中唐文人白居易(772,白居易四十四歲,因朝廷 846)的短詩為例。唐憲宗元和 10 年(815) 失職,左遷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司馬一職帶有政治犯的意味, 是遠離朝政實務的閑職。此時,白居易曾與劉姓好友徹夜圍棋,寫下了 〈劉十九同宿(時淮寇初破) 〉一詩,白居易曰: 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唯共嵩陽劉處士,圍棋 賭酒到天明。 7 詩題自注「淮寇」 ,是指吳元濟(783-817)留任淮西節度使時,持續與 ,到 12 年平定,共持續四 朝廷抗爭。此一抗爭,始自元和 9 年(814) 年。這首詩大約作於元和 12 年叛亂初定之時。此時朝廷內部主戰派與 主和派對立,藩鎮、朝臣與宦官之間彼此勾結,並展開激烈複雜的權力 鬥爭,而白居易被貶江州也與此有關。元和 10 年,主戰派宰相武元衡 (758-815)被暗殺,白居易立即上書,主張逮捕幕後主使者,此一越 職行為,導致他日後被貶的直接罪名。當時以吳元濟為中心,朝廷內部 利害關係互相糾結,白居易受到牽累,結果主戰派在裴度(765-839) 的領導下,以誅伐吳元濟為名而告終,參與討伐的官員還包括與白居易 。 齊名的文學家韓愈(768-824) 劉十九只知他姓劉,在家排行十九,是白居易在江州結識的當地 人。白居易詩中所言,手舉紅旗,向賊討伐,並不是我的工作;獎勵戰 功的黃色文告上,也沒有我的名字(因戰亂的平定而慶功,白居易並未 參與戰爭,當然沒有戰功),我與戰爭、論功行賞並無緣分,此時又該 如何,也只能與劉氏一同「圍棋賭酒到天明」 。 7
參見﹝日﹞川合康三 KAWAI Kozo:〈「紅旗破賊非吾事」──白居易與吳元濟之亂〉 “‘Hongqi pozei feiwushi’-baijuyi yu wuyuanji zhiluan”,載《白居易研究年報》Baijuyi yanjiu nianbao(東京[Tokyo]:勉誠[Miancheng],2005 年),第 6 號,頁 1-22。
16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再者, 「紅旗破賊非吾事」詩句中的「非吾事」 ,其典故出自《莊子• 讓王篇》。相傳商湯即將伐桀,與卞隨謀議,卞隨曰: 「非吾事也」 ,不 肯參與;再找務光策劃,務光也說: 「非吾事也」 ,也不願介入,他們皆 表達了隱居之徒與世隔絕的生活態度。 「仕」與「隱」本是中國士大夫 重要的生存抉擇, 「非吾事也」一語,即表明拒絕政治,以追求富足的 人生為志向。白居易使用此一典故,乍看之下,十分符合他的心境。相 對於卞隨與務光,因高潔的志向而拒絕參與政治;白居易則選擇與朋友 埋首專注於棋奕,這也是隱逸的一種生存方式。然而,此一「坐隱」, 卻或多或少、隱約帶有憤世嫉俗的生活態度。白居易故意漠視因戰勝而 舉國歡騰的氛圍,並稱說自己與參戰或論功行賞無緣,這無非更襯托、 並表明了他的懊悔之情。白居易的詩句,充滿留戀官場的情懷,與其說 是表明「隱逸」的生存抉擇,不如說是更帶有憤世嫉俗之感,作品語氣, 十分消極。 然而,此詩傳到日本之後,創作內容更帶有深刻的意義,強烈的 情感不僅全部赤裸裸地展現,甚至演變成撕心裂肺般痛不欲生的情 感。藤原定家(1162-1241)的日記《明月記》十九歲條及其六十歲時 《後選和歌集》編後,兩度出現「紅旗征戎非吾事」的詩句,定家為 何將白氏原詩的「破賊」改為「征戎」 ,不得而知,乃因這並非符合平 仄格律。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在白居易的詩集中,雖然完全不見使 用「征戎」二字,但是定家詩句確實引自白詩。對白氏而言, 「紅旗破 賊非吾事」是因內心懊悔,隱藏自我以逃避現實,並依此作為防護的 言辭。另一方面,對定家來說, 「紅旗征戎非吾事」則表明自己對戰爭 毫無興趣,是以高聲宣告「征戎」不是我想做的事;而一心埋首在和 歌的創作,沉浸在和歌的世界裡。關於定家,已經有很多日本文學的 專門研究成果,在此不多贅述,讓我們跨越時空,閱讀堀田善衛 (1918-1998)的創作。 堀田善衛是日本戰後的重要作家,其代表著作《定家明月記私抄》 , 開頭即云: 第一次閱讀和歌作者藤原定家的日記《明月記》(國書刊行 會本,1911 年)時,尚處戰爭時期,內心總是忐忑不安,不 知何時將會收到戰爭的召集令。因此被迫前往戰場,《明月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17
記》記載:「世上征討叛亂之聲,雖不絕於耳,而我無意於 此,紅旗征戎非吾事」,讀到這裡,令我十分驚愕,這就是 故事的開端……。定家的詩句,對當時的文學青年痛心疾 首。然而,一場不是自己引發的戰爭,卻必須在自我的文學 之路尚未啟程之前,冒著生命危險到戰場衝鋒陷陣,他們也 想高喊「戰爭與我無關」,但卻無法宣之於口,這時「紅旗 征戎非吾事」,則有如胸膛即將炸裂一般痛苦。 堀田善衛並沒有將自己的心封閉在文學之中,與外界隔絕。反之,他時 常在日本或其它世界各國的情勢中,細細品味文學,以此遠離世情,沈 潛在恬逸和歌的世界中。堀田以標榜定家的詩句為出發,確實十分引人 入勝。然而,因為不知何時將被迫前往戰場的窘境,定家的詩句的確帶 給他巨大的衝擊與震撼,像是一支箭,直接射穿了他的內心深處,撼動 著他的靈魂。這種親身體驗的切膚之痛,造就了他在外在世界與個人內 心的緊張關係裡,建構了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學創作風格。 定家「紅旗征戎非吾事」的詩句,在捲入戰爭旋渦的緊張情勢之中, 特別震撼人心,不僅只是堀田善衛受到感動,還有日本著名學著加藤周 ,他也曾閱讀此一詩句,並云: 一(1919-2008) 「紅旗征戎」對定家而言,當然並非「夢中之夢」。戰爭不 是夢,是真實的存在,但卻並非「吾事」。可見,定家擁有 「吾事」的清楚意識,並且是第一個,還是唯一的一個。乃 因定家之前,詩人的精神是依附在朝廷的秩序之上;定家以 後,詩人視「紅旗征戎」與自己無關,一開始就置身於遠處, 不從根本上審問「吾事」究竟指涉為何。定家是在那個悲慘 淒涼的時代裡,又正值人生的啟程階段;不禁自問身為詩人 的意義何在,並賦予自我解答。戰爭期間,我從《拾遺愚草》 一卷中,及其所述的背景裡,發掘最多的是關於自己和周圍 的事。 8
8
﹝日﹞加藤周一 Katou Shuuichi: 〈定家《拾遺愚草》的象徵主義〉“Dingjia shiyiyucao de xiang zhengzhuyi”,載《加藤周一自選集 1》Katou Shuuichi zixuanji( 東京[Tokyo]: 岩波書店[Yanpo shudian],1948 年),頁 159-174。
18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白居易、藤原定家、堀田善衛以及加藤周一,這些與「紅旗破賊(征戎) 非吾事」相關故事的內容背景,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亦即皆處於文化 體制產生巨大變動的時代。就白居易而言,吳元濟之亂只是一個契機, 反應了藩鎮與朝廷之間,在敵對的關係中,動搖了唐王朝的安定局面; 進且預告了不久後,藩鎮中擁有最大勢力的朱全忠(852-912)消滅唐 朝此一結局。另一方面,就藤原定家來說,日本正處於傳統貴族支配下, 政治與文化受到嚴重衝擊,武士集團源氏的崛起,新時代的來臨與騷動 不安的變化初期。再者,堀田善衛與加藤周一則處於敏銳才智者開始產 生懷疑的時代,他們以為從明治時期(1868-1912)以來的擴張政策, 持續無限地發展下去,這極可能是錯誤的謀略。總之,不論身處任何時 代,不可能都一成不變;然而,類似以上所言如此巨大的變化,必將使 人更深刻地感覺到自身和周圍的緊張關係。 此外,這四人尚有其他共通之處,他們皆對自身周邊環境的變化感 到無能為力,並且痛切心扉。其次,他們都持續抱持著此一自覺的心態, 並以此用來解讀自我與外在世界的緊張關係。然而,白居易的無力感, 與其他三者不同,他多少帶有自暴自棄的感覺,因而埋首棋奕,沉迷在 短暫的享樂之中。即使白居易以消極的語氣,寫下「紅旗破賊非吾事」, 然而此一詩句從定家開始,經過堀田善衛以及加藤周一,依次給予不同 的理解,並依個人所處的時代,賦予更具時代特色的詮釋意義。再者, 白居易「紅旗破賊非吾事」的詩句,乍看之下,表現出作者自暴自棄的 消極態度;然而,白氏也許本無此意,是後人對此一詩句的理解不同, 是以產生了各種不同、並隱含著深刻意義的可能性。 「紅旗破賊(征戎)非吾事」 ,僅僅七字的詩句,就能超越時間與 空間,連結不同時空讀者的現實世界,並根據不同的詮釋,產生了多重 的意義,這就是文學給予人們的力量。
四、結論 在現今文化中,如果抱持著「文學繼續衰退,不久文學將消失在這 個世界上」的這種想法,肯定是錯誤的。我相信,只要人們一直不斷使 用語言,並且懷抱深切的情感,文學絕對不會從世界中消失。我們正處 在一個文學巨大變動的時期,因此造成某些人不能理解「李斯之言」,
中國古典文學的存亡
19
也無法與之產生共鳴。然而,只要身為人類,必將自動自發地尋求某種 文化的基礎。因此,我們正處在一個時代,一個與其說是舊有文化基礎 的崩壞瓦解,還不如說我們正在摸索,並建構新的文化根基的新世代。 「紅旗破賊(征戎)非吾事」 ,此一詩句的繼承與發展,暗示了作 品與讀者應有的相互關係。閱讀本身不能只是獲取書面的知識,還必須 將知識化為一種自我的經驗,讀者透過個人的親身體驗與人生歷練來詮 釋作品,並賦予作品新的內容,依此作品與讀者之間,將不斷地深入交 流往來,這就是文學本身所持有的意義。 【責任編校:林淑禎】
20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2011 年 6 月 21-24 頁
導言:通過神話思考──神話研究的新視野 策劃人:高莉芬
神話承載著民族的心靈,言說著族群的神聖歷史與宇宙思維,攸關 著自我生命的認知與存在意義,是人類知識系譜構成的重要內容。世界 各民族都有豐富的神話流傳,但要替世界上敘事內容不同、文本形成各 異的「神話」下一個普世認同的定義,則是十分困難的工作。日本神話 學家大林太良曾云: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多少學者研究這種問 題就有多少個關於神話的定義。」 1由於神話涉及層面廣泛,神話的定 義常與研究者的學術背景知識不同而有著多樣的詮釋與定義。在西方神 話學引入中國之前,強調理性思辨與史學傳統的中國古代思想研究中, 神話一直未受重視,在傳統學術中並無神話的定義,亦無「神話學」此 一學科概念。20 世紀初,隨著「神話」一詞的譯介,及西方與日本神 話學觀念的啟發以及文化視野的擴大,神話在新的文化知識體系中獲得 了新的意義,使原本冷寂的神話日漸受到不同學術領域學者的關注與探 索。如蔣觀雲、夏曾佑、魯迅、周作人、謝六逸、茅盾、顧頡剛、楊寬、 凌純聲、芮逸夫、林惠祥、聞一多等或從文學、歷史,或從民俗學、人 類學等不同面向涉入神話研究,建構其神話觀也各自開展出不同的研究 成果。在中國神話學建置之初期,神話學就與文學、民俗學、史學、文 化人類學間有密不可分之關係。 進入 21 世紀的神話研究,除了仍保有跨學科研究傾向外,更試圖 建構「神話」學自身的體系架構,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中,將神話從「文 學」中獨立出來,神話不僅僅是文學中一種體裁,也不僅是文學修辭的 典故,或僅是做為文學原型的象徵顯現。英國神話學家西格爾(Robert. (Theories of Myth)其中文學批評部 A. Zegal)編著六大卷《神話理論》 1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 Lin Xiangtai、賈福水 Jia Fushui 譯:《神話學入門》 Shenhuaxue rumen( 北 京 [Beijing]: 中 國 民間文藝出版社 [Zhongguo minjian wenyi chubanshe],1989 年),頁 31。
22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份僅佔一卷 2,份量不多,神話已不再單純地僅做為文學的體類而存在。 21 世紀的神話學之趨勢乃在主動打通其他學科界限的突破性建構,如 「神話歷史」 、 「神話考古學」 、 「神話圖像學」 、 「神話民俗學研究」等, (Thinking Through 而神話學更給 21 世紀的人文學者「通過神話思考」 Myth)認識論的啟發。 3通過神話思考,是神話學觀念的拓展,也是人 文學研究範式的轉變。 4 本專輯的三篇論文中,葉舒憲教授〈玉石神話信仰與文明起源〉一 文,以比較神話學的視角,運用四重証據法,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玉石 考古材料,探索玉石神話信仰與華夏文明起源間之關係,發掘儒家的君 子觀中「君子比德於玉」以玉為仁義道德載體的生發過程,破礋國家體 制中「玉德」 、 「玉瑞」華夏正統觀之系譜學。而《紅樓夢》中賈寶玉含 玉而生的「通靈寶玉」的神話敘事,在文學的虛構想像中其實回應了華 夏史前石器時代大量玉石信仰的千年召喚。正如同美國考古學家金芭塔 絲(Marija Gimbutas, 1921-1994)在大量考古發掘材料的系統分析上重 新發現了歐洲史前母系社會的女神文明 5;葉舒憲教授也藉由考古文物 中「物的敘事」 ,重審了華夏文明的發生以及儒家哲學玉德觀的起源。 除了「物的敘事」外,在 20 世紀以來大量出土的漢代畫像石、磚 中,造型奇異的神祇形象與神話情節為常見的圖像主題。漢畫像中的神 話圖像,以直觀視覺的符號形式,表現出不同於文學典籍神話的「圖像 敘事」。漢畫像中的神話圖像文本有其自身的創作規則,不但可以與典 籍神話相互比較印證,也可以彌補或修正文字記載的缺乏或謬誤。不論 是「圖像證史」或「圖像敘事」,漢畫中的神話圖像研究提供了有別於 傳世典籍中的神話文本。本專輯筆者〈九尾狐:漢畫像西王母配屬動物 圖像及其象徵考察〉一文,即是結合傳統文獻分析以及圖像學研究方 法,探討九尾狐在傳世文獻與圖像資料間不同的敘事考察,及其在墓葬 2 3 4
5
Robert. A. Segal, Theories of Myth, New York: Garland Pub, 1996. Kevin Schilbrack, Thinking Through Myth, London and New York: Rontledge, 2002. 廖明君 Liao Mingjun、葉舒憲 Ye Shuxian:〈迎接神話學的範式變革──關於『神話 與圖像』的答客問〉“Yingjie shenhuaxue de fanshi biange”,《興大中文學報》Xingda zhongwen xuebao 第 27 期增刊,頁 635。 馬麗加•金芭塔絲著,米里亞姆•R•德克斯特主編,葉舒憲 Ye Shuxian 等譯:《活 著 的 女 神 》 Huozhe de nuushen ( 桂 林 [Guilin] : 廣 西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Guangxi shifandaxue chubanshe],2008 年)。
導言:通過神話思考──神話研究的新視野
23
藝術中所具有神聖敘事功能。歷來對「九尾狐」研究多探究其在志怪小 說中狐妖變的精怪敘事,本文對於漢畫中「九尾狐」的圖像研究,提供 了另一有別於傳世文獻的神話圖像文本。 地下出土的考古材料不論是「物的敘事」或「圖像敘事」 ,對於重 新解讀古代神話傳說,以及符號象徵皆具有積極的意義。而田兆元教授 〈論神話研究的民俗學路徑〉一文,則從學科性質與研究方法上重新檢 討神話研究與民俗學間之關係;本文深刻反省了 20 世紀初中國神話學 發生之際與民俗學之密切關聯,以及在神話研究中運用民俗學田野調查 等方法所得到的具體成果。明確指出顧頡剛、容肇祖等人以民俗學的研 究方法開拓神話研究的空間;而人類學者芮逸夫、吳澤霖結合口頭傳說 與實際民俗行為的研究;以及聞一多〈端午考〉中,通過節日習俗探討 龍神話之新路徑,都拓展出神話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成果。田兆元教授指 出,神話在民俗學的視野中,不僅是做為語言文本的形式,而是與民俗 行為結構(如禁忌、儀式、表演、認同)等有密切之關係,神話是文本 結構(口傳、書面、神像、雕塑、建築、自然物)與民俗結構的複合組 成。在民俗學視野下的神話研究,突顯了神話的能動性與再創力,強調 神話講述與展演的語境與功能。在此一視野之下,神話不再是冰冷的歷 史文獻,而是活潑流動的生活與生命敘事。 不論是「物的敘事」 、 「圖像敘事」乃至於「民俗學」之方法,現代 神話學對「神話」的生成認識研究不再侷限於傳世文獻上的詮釋分析, 也不再單純強調神話做為文學意義上的「原型」;而是探討在文字記載 之外,做為實物、圖像乃至於民俗行為的「文化原型」或「文化的原型 編碼」。神話研究的跨學科性質仍然存在,只是更突顯出神話觀念的新 界說與人文研究範式變革的意義。歷史學者林富士道: 「假如歷史研究 的目的或核心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重建』或『再現』『真實』的過去, 尤其不是為了找尋所謂的『事件』的『真相』,那麼我們何嘗不能透過 『神話』來理解『古人』(他人)的心理、情感、信仰與習慣?總之, 讓『神話』走進『歷史』研究的殿堂,才能讓天地壯闊、世界繽紛。6」 歷史學者以宏觀的學術眼光,已讓『神話』走入『歷史』研究殿堂,在 6
林富士 Lin Fushi:〈神話與歷史〉“Shenhua yu lishi”,《興大中文學報》Xingda lishi xuebao 第 27 期增刊《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Xinshiji shenhua yanjiu zhi fansi,頁 644-645。
24
政大中文學報
第十五期
21 世紀的今日,神話學更積極與不同學科對話,古老知識與學科理論 的有機結合,在跨學科、跨文化的參照下,以開放的視野與世界對話, 進而開拓出神話研究的新視域與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