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暨 ESG 管理之理論與實踐-上冊-1

Page 1

1 目錄 01 02 聯合國永續發展之沿革與SDGs / 顧洋 國內外企業永續之發展與因應策略 / 江惠櫻 序言 簡又新董事長 6 1-1 緒論 11 1-2 永續發展之意義及歷程 12 1-3 聯合國推動全球永續發展之歷程 16 1-4 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之內容及績效 17 1-5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內容 19 1-6 結語 26 2-1 緒論 29 2-2 全球永續趨勢 29 2-3 全球環境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議題 30 2-4 企業永續組織與倡議 34 2-5 綠色消費 36 2-6 策略型CSR與 SDGs 38
2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03 04
國際永續金融之發展與因應策略 / 溫麗琪 3-1 緒論 43 3-2 循環經濟發展及挑戰 43 3-3 循環經濟核心價值與因應策略 49 3-4 案例剖析及探討 57 3-5 結語與未來展望 66 4-1 緒論 69 4-2 金融與永續發展的關係 69 4-3 金融業對永續發展的貢獻 72 4-4 永續金融發展趨勢 73 4-5 歐盟環境永續分類法 75 4-6 永續金融架構下的資訊揭露 78 4-7 結語 80 05 公司治理3.0與永續發展藍圖/ 黃玻莉 5-1 緒論 83 5-2 公司治理3.0五大推動主軸 83 5-3 ESG資訊揭露與國際接軌 85 5-4 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 87 5-5 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 提供多元商品 89 5-6 結語 90
國際循環經濟之發展與因應策略 / 林萊娣
3 06 國際企業人權管理之發展與因應策略/林美杏 6-1 緒論 92 6-2 《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GPs)簡介 93 6-3 「臺灣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推動背景及簡介 102 6-4 「臺灣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執行機制 104 07 08 國際供應鏈管理中永續消費與生產之發展與因應策略/郭財吉 企業永續相關標準之發展沿革與重要趨勢/郭財吉 7-1 緒論 106 7-2 供應鏈管理發展的介紹 106 7-3 綠色供應鏈管理與永續供應鏈管理 107 7-4 永續供應鏈管理 110 7-5 永續消費與生產 112 7-6 循環經濟 114 7-7 聯合國的第12項的永續消費與生產 114 8-1 緒論 119 8-2 企業社會責任 119 8-3 環境、社會與治理 (ESG) 120 8-4 ESG 評比 122 8-5 ESG標準,自願性準則,與倡議 124
4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09 全球永續報導準則(GRI Standards)/黃雪娟 9-1 緒論 131 9-2 GRI準則之發展歷程 131 9-3 GRI準則:2016之架構與內容 133 9-4 如何使用GRI準則來編制ESG報告書 135 9-5 GRI準則2021改版介紹 137 9-6 總結 142 10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準則、整合型報告/曾于哲 10-1 緒論 144 10-2 全球ESG發展與永續報告的倡議趨勢 145 10-3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準則 146 10-4 整合型報告(Integrating Reporting, IR) 150 10-5 價值報導(Value Reporting)的整合行動 152 10-6 結語 156 11 企業永續報告書保證標準(AA
11-1 緒論 159 11-2 AA 1000系列標準簡介 159 11-3 AA 1000 當責性原則要求事項介紹 160 11-4 AA 1000 AS v3保證標準及保證實務 167
1000)/韓蕙如
5 12
12-1 緒論 178 12-2 ISAE 3000背景、用途與效益 178 12-3 ISAE 3000重點說明 179 12-4 確信流程與常見問題 181 12-5 國際趨勢與未來發展 186 13 14
企業永續報告確信標準(ISAE 3000)/陳盈州
企業氣候治理與碳管理/莫冬立
13-1 緒論 191 13-2 CDP 191 13-3 G20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之TCFD 198 13-4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s) 202 14-1 緒論 207 14-2 ISO 14001:2015 208 14-3 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 210 14-4 Sustainability Bond永續債券 213
永續環境相關之其他標準規範/郭祥亭

序言

簡又新大使 台灣能源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廿一世紀是人類生存發展關鍵的世紀,地球氣候變遷、新冠疫情肆虐、社會不公、漠視 人權、貧富差距拉大、國際經濟動能不足、全球水資源缺乏等問題日益嚴重,尤其全世界人

類遭遇嚴酷險峻的COVID-19疫情衝擊,成為除氣候變遷外全球超級顯著的風險議題,影響 全球永續發展甚鉅。盱衡近年國內外企業永續關鍵性發之議題包括: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 EGD)成為全球永續主軸,企業綠色轉型加大力度,全球各國及企業紛紛宣告以 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國際市場對於企業環境、社會及治理(ESG)之永續資訊揭露日益重 視,要求提高ESG資訊揭露和績效透明度; ESG成為永續投資熱門議題,各先進國家大多數 公司專注於揭露和執行ESG策略,ESG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之重要因素;國際氣候治理倡議 (如CDP, RE100, EP100, TCFD, Climate Action 100+等)陸續推出,引發企業重視與跟進熱 潮,並陸續成為國內外永續供應鏈要求之主要議題。以上這些國際企業永續關鍵性議題之發 展,對於未來整體產業脈動及社會影響甚為深遠。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下稱本會)為倡議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推廣企業永續 作為,鼓勵我國產業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提升臺灣各界社會責任水準及永續議題之落實層 面,邁向企業永續發展,15年來持續舉辦「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評選活動,並舉辦企業 永續相關研習會以及企業永續菁英培訓班,提供國內企業永續報告書與永續績效相關之資訊 交流與觀摩平台,獲得企業及社會各界熱烈回應。截至2021年為止,歷屆累計家數達463家, 其年度營業額總和與我國2020年GDP比值約143%,顯見在政府、民間、產業及學界的共 同努力下,以及隨著綠色金融ESG投資理念日漸興起,推動企業永續已蔚為風潮,更成為時 下企業經營之顯學。

2016年起,本會成立「台灣企業永續學院(Taiwan Academy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TACS)」,賡續推動本獎之評選活動,並分別頒發四大獎項類別-鼓勵各界執 行永續績效之「永續綜合績效」、「單項績效領袖獎」、資訊揭露透明之「永續報告」及表 揚致力於推動企業邁向永續發展相關工作貢獻卓著、足堪典範之個人的「永續傑出人物獎」, 並於2018年起連續四屆結合全球企業永續論壇(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Forum, GCSF)盛大辦理頒獎典禮,表揚永續模範企業。為順應時勢潮流、擴大各界參與範疇(如大學、 醫院及政府機構等),以符合實際運作需求,2021年起獎項名稱更名為「TCSA台灣永續獎」。

此外,為呼應聯合國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2030)」 並通過17項永 續發展目標(SDGs),明確擘劃全球未來2016-2030年間之努力方向,為充分展現臺灣與亞太

6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地區推動永續發展之豐沛活力與成功案例,於2021年舉辦「台灣永續發展目標行動獎(Taiwan Sustainability Action Awards, TSAA)」,結合首屆台灣永續發展目標論壇盛大辦理頒獎典禮, 表揚永續模範企業。2022年起並將TSAA擴大為首屆亞太永續行動獎及第二屆台灣永續行動 獎(合併名稱為「2022 AP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結合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博覽會 盛大舉行,提高國際能見度與社會影響力。

有鑑於近年來國際間以永續投資為策略管理之資產規模快速成長,市場逐漸認同ESG(環 境保護、社會共融及公司治理)與企業成長潛力、長期收益與緊密相關性,發掘永續投資機會 的投資者不斷增加且趨多元化,並逐漸蔚為風潮,以及為呼應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積極 推動之「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及「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之相關政策及行動方案, 本會於2021年首次舉辦「台灣永續投資論壇」(Taiwan Sustainable Investment Forum, Taiwan SIF)並頒發「台灣永續投資典範機構獎(Taiwan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wards, TSIA)」,表彰致力於國內推動永續投資之機構。

未來台灣永續獎將以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台灣永續發展目標行動獎(TSAA)及台灣永 續投資典範機構獎(TSIA)等三大評選活動為主軸,以全方位的面向持續提升國內企業永續資 訊揭露品質、永續績效,接軌國際SDGs潮流,以及提高企業永續投資量能,並藉由全球企 業永續論壇(GCSF)及全球企業永續獎(GCSA)之舉辦,全面提升台灣企業永續表現之國際能 見度及全球影響力。

為因應各界對於企業永續專業人才日趨殷切的需求,自2018年起由本會台灣企業永續學 院(TACS)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推動開辦「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班」,本培訓班以「管理 師關鍵知能育成」及「管理師實務操作」兩大教學目標為主軸,規劃「發展趨勢」、「標準 規範」、「輔導實務」及「案例演練」等四大模組訓練課程,計80小時課程,交互解構的教 學操作,成功協助學習者快速吸收課程、育成專業知識,並融合個體經驗轉化創造實用能量。 講師陣容由國內產學具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顧問、專業經理人組成講師群,親自進行授 課及實務研討,除引導學習者窺見探索專業永續管理師的領域面貌,亦逐步導入專業管理師 的專家思維、語言、方法與行動,充足完備跨企業/機關學校或組織機構的專業永續管理師實 力,俾利於各領域展現培訓成效。迄2021年止已訓練完成且通過評核合格的學員已超過500 人,結訓者分布於產業、顧問業、確信/保證業、學術機構及政府單位等,將所學順利發揮於 職場工作中,學習成效獲得學員及各界廣泛好評。

為能滿足各界更廣大的資訊需求,以及強化「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班」之教學與培 訓成效,本會特邀集學者專家編撰《企業永續暨 ESG 管理之理論與實踐》系列專書,分為上 下二冊,本書為上冊,包括:第壹篇國際趨勢與因應(第1章至第7章)內容含括全球永續發

7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展理念發展緣起、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國際企業永續、循環經濟、永續金融、人權 管理及供應鏈管理之發展與因應策略,以及我國金管會公司治理3.0與永續發展藍圖等;第 貳篇國際永續標準(第8章至第14章)內容含括企業永續相關標準之發展沿革與重要趨勢、 GRI永續報告準則、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準則(SASB)、整合型報告(IR)、企業永續報告保證 標準(AA 1000)確信標準(ISAE 3000)及準備實務、企業氣候治理與碳管理,以及永續環境相 關之其他標準規範。

本書各章作者雖已盡力蒐整相關實務及文獻資料,力求內容完整充實,惟因國際企業永 續議題多元且變化快速,如因時效之故而所有疏漏,恐難避免,未來將會定期更新,與時俱進, 以饗讀者,並祈各界不吝賜教。期待本書之出版與推廣可有助於我國政府企業永續政策之推 動方向與制定策略管理機制,以及提升企業治理高層之永續素養,精進企業永續從業人員之 專業知能,俾利提升我國企業之整體永續競爭力。

8
台灣能源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 謹誌

ESG 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企業永續暨
|上冊|
第壹篇 國際趨勢與因應

永續發展理念與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1 緒論

1-2 永續發展之意義及歷程

1-3 聯合國推動全球永續發展之歷程

1-4 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之內容及績效

1-5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內容

1-6 結語

0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顧洋 講座教授

永續發展理念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顧洋 講座教授

1-1 緒論

人類發展是極為複雜的整體系統成果,幾百萬年來人類在與自然生態環境互動中持續生 活、生產、發展,自然生態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鏈結,自然生態環境體系之正常運作, 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即使沒有人類,地球自然環境依然能順利運作,人類生存卻仰賴 空氣、水、食物等自然環境服務,但是人類顯然對於提供這些服務的自然環境基礎未善加維 護,以致人類發展已經危及社會福祉及環境生態系統。地球自然生態環境為全人類所必要且 必須共享的資源,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傷害最終還是會傷及人類自身。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歷 程,自然生態環境容量提供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也限制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和 潛力;而全球各區域自然生態環境條件的獨特性與多樣性,讓人類有能力自我組織成形形色 色的社會秩序,造就全球各區域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獨特性與多樣性,包括 更有遠見、更尊重自然生態環境的社會。

自從十六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興起,推動了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通常被認為是始於 煤炭蒸汽機的發明,從此開啟經濟面相主導發展的時代,也開始人類重新塑造社會及地球生 態系統的時代。至今數百多年以來,造成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生產消費形態大幅改變、 全球人口急遽增加、以及平均生活水準顯著提升。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對於刺激經濟成長、 創造財富、及促進科技發展確實有具體貢獻,但其強調競爭、效率、卓越,忽略公平、多元、 共利的本質,亦使全球無論國家或家戶間貧富不均及社會不公現象日益嚴峻,以致十九世紀 以來經濟發展及社會公義的爭議持續不斷,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摩擦、衝突、對 抗的暗歷史,典範轉移引發的激烈衝擊,時至今日仍為全球人類造成巨大傷害與災難。

即便經濟的持續增長、社會的持續分裂與環境的持續失衡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但是公 共與政治論述通常還是將經濟、社會與環境危機分開處理。1960年代以來,生態環境、社會 公義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衝突在世界各國政府、企業間更是不斷激化,尤其大多數政府、企業 對於經濟成長及資源需求有著無止境的期望,這引發各種全球性社會及環境問題的不斷發生, 不只對環境生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也造成人類社會經濟嚴重的損失。但是不論是全球國家、 企業、或是人類個體,似乎都不願犧牲現有的便利來避免加諸未來世代身上的懲罰。許多國 家都曾樂觀期望能達到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和環境保護兼籌並顧的目標,但是無論是已開 發國家、開發中國家、低度開發國家,現今都面臨到不同的發展困境。顯然目前的發展方向 及強度,明確突顯出經濟、社會與環境考量的深刻矛盾,已經無法完整滿足全球人類對於永 續發展的期望,似乎終將把人類文明推向崩潰。這些矛盾讓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深刻反省發展 的意義,並檢討調整現今的發展模式。

11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1-2永續發展之意義及歷程

永續發展理念其實是基於對於自然環境品質及社會正義快速惡化的反省,並嘗試扭轉過 去幾世紀以來僅著重經濟、創造財富的發展方向,經過數十年的探討論辯,永續發展思潮已 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重要的共同認知及典範,開始認知完整的人類福祉應同時兼顧經濟發展、 社會正義和環境保護的平衡。

延續自1950年代以來以「環境保護」為主要考量範疇的倡議,自1960年代開始國際間 逐漸開始討論永續發展相關理念,除了「環境保護」,並擴及至涵蓋「社會公平」及「經濟 發展」面相。1966 年英國經濟學家Boulding提出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理念,強 調應模仿自然環境生態系統,有效運籌循環使用地球的有限資源(Boulding, 1966)。1968年 美國生態學家Hardin延伸了傳統公共財悲劇(Tragedy of Common)理論,認為多數人共享 的利益(包括自然生態環境體系提供的環境服務),往往受到最少的照顧,是涉及個人利益與 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衝突的社會陷阱(Hardin, 1968)。而1972年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 發表「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報告,對地球環境資源和人類系統的互動作用進行模 擬,認為由於地球環境資源的供給是有限的,因此未來全球經濟不可能無限制成長(Meadows, et al.,1972)。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具體理念,是由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 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於 1980年出版之「世界保育策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提出以自然生態為基點, 首先將永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於不超出維生生態系統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 of LifeSupporting System)的情形下,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IUCN, 1980),認為人類在自然環境 系統的涵容範圍內,有追求自由、平等和適當生活水準的基本權利,以維持生命的尊嚴和福 利的水準。確認永續發展應以依循自然環境和社會正義原則為基礎,經濟發展必須確保自然 環境穩定與人類社會正義,並公開溝通相關資訊,匯集考量利害相關者之參與及立場,一起 共同規劃維護環境品質及資源公平共享的發展方式,以調和經濟、社會與環境系統,為未來 永續發展建立堅實之基礎。

其後永續發展的理念持續受到國際間廣泛重視及討論,由於影響全球永續發展的考量因素 相當複雜,因此逐漸將社會、經濟等面相的多項議題納入永續發展相關討論的內涵。自1990 年代開始推動全球化概念,永續發展也由過去關注局部性、區域性的相關議題,擴展為關注 涵蓋影響發展的全球性關鍵議題。

12

然而由於政治、區位、經濟和產業等因素的差異,各國政府、企業、社團對於許多永續 發展議題往往會有相當分歧的看法,並以各自特定的價值評判標準詮釋相關永續發展議題, 因此並不易建立共識。以政治而言,所謂大國強權、跨國企業是否都能摒除己私,負起領導 全球永續發展的國際責任,平視平等的尊重其他相對弱小國家、中小企業對於永續發展相關 議題的立場及參與權益?以經濟而言,已開發國家、跨國企業是否願意正視其數百年來的發 展歷程對開發中國家、中小企業造成的傷害?已開發國家、跨國企業對開發中國家、中小企 業的永續發展提供適當支持與協助?開發中國家、中小企業是否應重複已開發國家、跨國企

業的發展歷程?這些考量因素對於需要國際參與、共同合作推動的全球永續發展相關行動至 為重要。

經歷過去多年以來的努力,許多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的因果及應對策略,藉由科學研究、 糾紛抗爭和其他方式陸續被具體研析提出。有些永續發展相關議題已藉簽訂國際公約、規範 指令、或制定國內法令規定而得到抒解改善,但是仍然有更多永續發展相關議題需要受到全 球更多的關注及投入,以期能在非常有限的期間得以有效進展。

除了需要各國政府及國際間共同重視永續發展相關議題,由於企業體對於國家及國際社 會政治決策的影響力日益深遠,其追求持續成長與獲利的動力,造成全球經濟、社會、環境 的劇變,因此自1950年代開始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觀念

亦萌芽,企業利潤(自利)與社會利益(公益)之間的權衡考量被廣泛探討。而貿易自由化更 加劇了企業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現今國際貿易協定的最基本原則為國內產品必須和外國商 品一視同仁,亦即在加入這些國際貿易協定之後,將不允許獎勵在地經濟的措施,這將嚴重 打擊各國在地企業的發展,也可能加速環境資源的掠奪及破壞。

長期以來企業社會責任並無一致的定義及確定的範疇,一般認為企業營運的目的,不只 與追求利潤(經濟發展)有關,也應涉及社會正義及環境永續的考量。企業在追求利潤的過程, 應公正對待所有利害相關者,不致傷害其利益。美國管理學家Carroll於1979年提出企業社 會責任金字塔(Carroll Pyramid of CSR)觀念,是目前廣泛被接受的企業社會責任架構,提出 將企業社會責任區分為經濟(Economic)、法律(Legal)、倫理(Ethical)、慈善(Philanthropic) 等四個層次(Carroll, 1979; Carroll, 2016)。 自1990年代開始,一些跨國大型企業自發性積 極的將社會正義及環境永續納入其企業營運考量,開始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

13

圖 一 - 1: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 (Carroll, 2016)

近年來對於永續發展理念中經濟、社會與環境三面相的關係已有不同的解讀,有些學 者認為即使經濟面相是人類社會運作的重要核心活動,但不應為社會面相的全部,而整個 人類社會運作則應該包容於地球環境範圍內,以回歸1980年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盟 (IUCN) 以自然生態為基點對於永續發展的定義。據此部份學者提出行星邊界理論(Planetary Boundaries),認為行星地球的自然環境有其邊界極限,並提出有些地球環境邊界極限似乎已 經被超越,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地使用以及氮循環破壞等,超越這些邊界極 限可能造成非線性、災難性、不可逆性的地球環境變化及衝擊(Rockström, et al., 2009)。因

此維持行星地球自然環境的穩定才是永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相關活動應於社會架構內運作, 而整個社會相關運作應該包容於地球邊界的安全範圍內(Raworth, 2012),因此永續議題中經 濟、社會與環境三面相間關係應如圖一-3之同心圓式包容關係所示。

14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15
圖 一 - 2:永續發展中經濟、社會與環境三面向間三葉草式之交集關係 圖 一- 3:永續發展中經濟、社會與環境三面向間同心圓式之包容關係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1-3聯合國推動全球永續發展之歷程

聯合國於1984年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簡稱WCED),以關注全球環境保護及經濟發展相關議題為宗旨。該委員 會於1987年發表之「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WCED, 1987),將永續發展

定義為:「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說明永續發展的理念, 在於追求經濟、社會與環境三面相的均衡發展,必須包含公平性、共同性及永續性原則,特別 強調生生不息的權利,具有系統整合的觀念以及跨領域、跨國界及跨世代之特性。這項對於永 續發展的定義當時是非常前瞻的概念,得到世界各國政府、企業、社團的廣泛迴響與認同。

其後聯合國又於1992年舉行地球高峰會議(World Summit),通過「廿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做為世界各國共同推動永續發展的依據,提出「全球考量,在地行動」概念,呼 籲世界各國政府制訂並實施永續發展策略,並加強國際合作(UNCED, 1992)。其後聯合國於 1993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以 協助及監督世界各國政府推動執行永續發展相關工作為宗旨。2000年聯合國舉辦千禧年高峰 會(Millennium Summit),與會各會員國及國際組織共同簽署「聯合國千禧年宣言」(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claration),承諾於2015年前致力於推動八項「千禧年發展目標」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MDGs),作為2001至2015年期間推動全球永續發展 的共同努力目標(United Nations, 2015)。

聯合國於2002年舉行永續發展全球高峰會議(The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或稱為Rio+10會議),發表「全球高峰會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及「約翰 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其中特別強調建構國際間多邊合作機制是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的重要基 礎。2004年聯合國全球合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發佈「Who Cares Wins」報

告,將企業社會責任(CSR)理念進一步延伸闡述企業應重視環境、社會、及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對其長期財務表現的影響(United Nations, 2014)。強調環境、 社會、及治理(ESG)是聚焦於兩個考量:一是經營者或投資者的社會責任,另一是企業風險管 理。相較於企業社會責任(CSR)著重於理念架構,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的內容更具體廣 泛且更實用,是呼應後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促成全球經濟及企業創新轉型的重 要推手。

2005年聯合國環境計畫(UNEP) 發佈「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強調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應納為評估投資決定的要項,並提出六項

16

責任投資原則(PRI, 2005):

原則一:將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相關議題納入投資決策制定程序中考量

原則二:成為積極所有者,將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相關議題整合至所有權政策與實務 原則三:要求所投資之企業體能適當揭露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相關議題 原則四:促進投資業界接受並實施責任投資原則(PRI)

原則五:共同合作強化責任投資原則(PRI)實施之效能

原則六:報告責任投資原則(PRI)執行之活動與進度

目前常有可持續投資、社會責任投資、道德投資和影響力投資等不同名稱,都可以被認為 是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投資或責任投資(RI)的一部份。

聯合國於2012年舉行永續發展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或稱為Rio+20會議),呼籲世界各國政府應再提出長期議程來延續承千禧年發 展目標(MDGs)之動能及努力成果,會議再度重申聯合國及世界各國政府對於落實全球永續發 展的支持,並設定七大關鍵議題,包括:能源、水、海洋、糧食安全、永續消費及生產、永續 城市、以及災害預防回復等。會議並發表「我們想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決議應 考量不同國家的現況、能力、發展程度,共同研議以行動導向、簡明、易於溝通、有抱負且以 全球適用為依歸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其後聯合國 於2015年提出「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30)」,其內容包括17項永續發展目標(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UNSDGs)及169個細項目標(Targets), 作為聯合國及世界各國政府於2016至2030年期間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的努力目標 (UNSDG, 2019)。

2000年世界各國簽署之聯合國千禧年宣言(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claration), 承諾將共同努力於2015年前實現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經過十五年的積極運作,其執行 架構、績效及經驗是後續聯合國規劃並執行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主要依據,也為後續世界 各國政府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奠定紮實的基礎,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包括以下八項 目標:

17
1. 消除極端貧窮和飢餓 2. 全面普及基本教育
1-4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之內容及績效

3. 促進兩性平等及婦女權力

4. 降低兒童死亡率

5. 改善產婦保健

6. 對抗愛滋病、瘧疾以及其他疾病

7. 確保環境永續

8. 促進全球發展之伙伴關係

八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自2000年以來經過世界各國政府及聯合國多年來的共同努 力,在全球大致都得到了顯著的進展。依據聯合國發表的「2015年千禧年發展目標報告(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15)」,彙整說明全球推動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

的總合績效,提出即使是全球一些最貧窮國家在推動貧窮、飢餓、健康、教育、性別、環境 等千禧年發展目標方面,也有相當可觀的進展。其中具體成果包括:全球生活在極端貧窮人 口數已從1990年的19億人降低至2015年的8.36億人,減少一半以上;全球大多數國家已 實現小學教育普及與性别平等,全球各國女性擔任民意代表平均比例增加近一倍;全球五歲 以下兒童死亡率從1990年的每千人死亡90人降低至43人,減少一半以上;全球孕產婦死 亡率下降約45%;拯救全球約620萬人避免死於瘧疾,约3,700萬人免死於结核病;全球衛 生設施大幅改善,露天便溺比例幾乎减半;已開發國家提供的發展援助按實際幣值計算增加 66%等等 (United Nations, 2015)。

經過世界各國及聯合國的積極推動,千禧年發展目標所達成的具體改善成果,顯示全球 合作是推動永續發展確實有效而且唯一可行的方式。然而「2015年千禧年發展目標報告」亦 強調,雖然全球在各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的整體表現與2000年時的狀況比較,都有顯 著改善,但其中很大部分的改善歸因於幾個大型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快速成長,尤其是中國與 印度在各項發展目標展現的大幅改善,顯著減少貧窮及飢餓人口,提昇其本身發展狀況,但 這些表現可能誤導或掩蓋其他開發中或最貧窮國家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的現象。整體而言,由 於各國政府間推動相關發展目標的進程仍有顯著差距,以致於各國發展表現的落差反而越來 越大,部份發展目標全球表現的落後程度甚至遠遠出乎預期,因此還是留下許多未來尚待努 力改善的空間,有些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之相關行動仍應持續進行,尤其是針對最脆弱國 家或人民需求的相關發展目標,其中包括:全球仍有超過八億人口仍在極端貧窮及飢餓狀態 下生活;無論國家間或家戶間,財富落差依然相當顯著;全球女性在工作、經濟、決策參與 等仍遭遇歧視,性別不平等問題依然普遍存在等等。該報告也提出全球發展相關重要基本數 據及資訊仍然缺乏、品質欠佳、過時,都會嚴重影響永續發展相關行動決策之規劃,未來應 迅速建立永續發展相關數據及資訊的國際標準規範,並提昇各國對於彙整永續發展相關數據 及資訊的技術與能力。

18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1-5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內容

自2010年開始聯合國召開多次會議,檢討全球推動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之執行狀況, 除確認部份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的執行內容及成果仍待持續落實之外,並考量將多項未 納入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但為當前推動全球永續發展所面臨之的重要議題納為年發展目 標,包括:全球各國、家戶、性別間的貧富、權力、機會落差仍然顯著;全球各地持續發生 的分歧衝突、暴力、恐怖主義成為人類發展的最大威脅,有數千萬人因戰爭衝突等威脅離開 家園;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增加,氣候變化、自然災害以及環境生態系統惡化情形遠超 過預期;全球生產與消費失衡,經濟、失業、及能資源匱乏問題嚴峻,且能資源效率仍待提昇; 全球城市與社區的發展快速、但基本服務及建設不足等等。因此推動永續發展,還是有許多 議題尚待世界各國及聯合國等持續合作,共同努力解決。

因此聯合國於2012年提出「基於人權的作為(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一個都不能放棄(Leaves No One Behind)」、及「性別平等及女性賦權(Gender Equality and Women’s Empowerment)」三項基本原則,並涵蓋人類(People)、地球(Planet)、 繁榮(Prosperity)、和平(Peace)、及伙伴關係(Partnership)等考量的「2030年永續發展議 程(Agenda 30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接續已完成執行期程的千禧年發展目標 (MDGs),作為全球於2016至2030年15年期間世界各國及聯合國繼續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的 努力目標。其中對於人類(People)的考量,是期望在2030年終結全球任何形式及程度的貧 窮與飢餓,使所有人都能尊嚴且公平的在健康環境中發揮其潛力。對於地球(Planet)的考量, 是期望能保護地球環境免於破壞,包括藉由永續消費與生產、資源永續管理、及對全球氣候 變化採取行動,以支持當代及後代人之需要。對於繁榮(Prosperity)的考量,是期望能保障 全球所有人都可享受繁榮滿足的人生,以及與自然和諧的經濟、社會、及科技發展。對於和 平(Peace)的考量,是強調沒有和平就沒有永續發展,沒有永續發展也沒有和平。期望全球都 能發展和平、公正、及共融的社會,所有人都能免於恐懼及暴力。對於伙伴關係(Partnership) 的考量,是期望能基於強化全球團結的精神,重塑全球伙伴關係,運用各種必要方式共同 合作,以實施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特別要關注最貧窮、最脆弱人們的需求以及所有國 家、以及所有利害相關者的參與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nowledge Platform, 2015)。

至於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主間的關係有兩種不同的銓釋:主軸相互配合的五角 關係(GDRC, 2015),如圖 一 4所示;或強調基於和平與夥伴關係的良善治理(Governance),

以利達成經濟、社會、環境綜效的內外環關係(UNSSC, 2017),如圖 一 - 5所示。

19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圖 一 4:永續發展目標(SDGs)主軸間的關係之五角關係(GDRC, 2015)

圖 一 5:永續發展目標(SDGs)主軸間的關係之內外環關係(UNSSC, 2017)

比較聯合國推動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2015年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可 以觀察到兩者在規劃理念有以下幾項之主要差異:

1.全球思考

2000年簽署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內容,主要是針對當時全球開發中國家之發展需 求而設計,如「終結貧窮」、「終止飢餓」、「健康與福祉」、「普及基本教育」等發展目標。 其後經過聯合國多年的檢討反省,認知到已開發國家之發展偏差,更將是全球永續發展的威

20

脅,因此2015年簽署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內容,同時考量當前全球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 之發展需求,將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目前共同面臨的幾項主要挑戰納入永續發展目標,如「尊 嚴就業與經濟發展」、「永續城市與社區」、「可負擔的潔淨能源」、「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 「氣候行動」、「水下及陸域生命」等;但仍將開發中國家應持續努力推動的幾項千禧年發展 目標(MDGs)保留,如「消除貧窮」、「消除飢餓」、「良好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 及「潔淨水和衛生」等,納入永續發展目標(SDGs)。

2. 溝通整合

自21世紀以來,由於全球資訊化及網路化的迅速發展,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 內涵比2015年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更為多元且複雜,充分涵蓋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面 相的相關議題,以反映全球各地區、各國發展的獨特性及多樣性。永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 強調必須透過建立尊重、民主、和平、共融的溝通程序及機制,以重新恢復堅實互信的全球夥 伴關係,包括企業、民間團體、政府、及國際間的積極參與、溝通、與合作等,共同推動所有 永續發展目標,基於和平與夥伴關係的相關理念及作為,應充分納入所有永續發展目標之執行 內容。

3.全面轉型

全球目前已經面臨許多基於現行社經體制治理(Governance)的艱鉅挑戰,2030年永續 發展目標(SDGs)強調多元全面之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效能,而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 關鍵為良善治理。各國政府、企業、及國際組織都必須透過溝通、宣導、教育、行動等方式, 重新檢視目前包括生產消費模式、環境理念、社經架構、甚至於政府、企業、及國際組織治理 的運作效能,建立所有利害相關者對於規劃運作模式及社會、經濟及環境目標的共識,人民也 可以透過生活型態及方式的調整改變,影響國家、企業、及全球永續發展的必要轉型,大幅調 整甚至翻轉目前社會典範及政經治理的運作方式,以確保其能充分應對全球永續發展的挑戰。

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30)之內容包括17項永續發展目標(Goals)及169個細項 目標(Targets),作為世界各國政府及聯合國未來持續推動永續發展之具體目標,以下是對於 17項永續發展目標之簡要說明(UNSDG, 2019):

目標一:消除貧窮

世界各國應致力於在2030年前消除包括最極端貧窮在内的各種形式貧窮,讓每個人都能 夠享有基本水準的生活;窮人及最弱勢人群應擁有基本社會保障,確保世界各國所有人 民在經濟資源、基本服務、以及土地與其他財產、繼承、天然資源、新科技與財務服務 都有公平之權利;提昇窮人和弱勢群體的抵禦災害的能力,降低其遭受經濟、社會、環 境衝擊和災害的風險和影響程度。

21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目標二:消除飢餓

應實現世界各國所有人民都能擁有充足且優質食物供給,享受健康生活的目標,特別是 要滿足對於兒童、青少女、孕婦、哺乳婦女以及老年人之營養需求。世界各國應採取彈

性有效的農業政策,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確保符合永續之糧食生產系統, 協助維護生態系統,強化適應災害之能力,改善土地與土壤之品質。國際間應改善及預 防全球農業市場交易之限制與扭曲,消除各國不同形式之農業出口補助及管制措施,確

保相關全球糧食產品市場發揮正常之功能,以降低糧食價格之激烈波動。

目標三:良好健康與福祉

世界各國應確保其所有人民在各生命階段的健康及福祉,其中更要致力於提高生殖健康、 孕產婦及兒童健康水準;消除愛滋病、瘧疾、結核病及其他經常被被忽視的其他流行病; 減少非傳染性疾病及環境污染造成的疾病;降低非疾病造成之健康影響,包括自殺、車禍、

中毒、災害等;各國應實現涵蓋所有人民的醫療保險,確保所有人均能獲得安全、有效、 可負擔的藥物及疫苗。世界各國應致力於支持健康及福祉相關研發,並提昇其管理健康 風險的能力。

目標四:優質教育

世界各國應確保所有人民能在各教育發展階段接受廣泛公平且優質的基本教育、技術職 業教育與培訓及终身學習的機會,以得到對社會有貢獻的知識、技能及價值觀。各國應 應確保學生都學習永續發展相關知識與技能,包括永續生活模式、人權、性別平等、和 平及非暴力提倡、全球公民、文化差異欣賞,以及文化對永續發展之貢獻等。建立及提 升適合孩童、身障礙者以及兩性之教育設施,並為所有人民提供安全、非暴力、有教無類、 以及有效之學習環境。

目標五:性別平等

世界各國應強化完善之性別政策及立法,提昇所有女性的權能,包括科技使用能力,確保 婦女有公平機會參與政經及公共決策,以促進兩性平等。各國應提昇婦女及女童的權能, 提供兩性均等的機會,保障發展的永續平等,讓她們充分發揮潛能。強調婦女家庭照護與 家事操勞之無給貢獻,提倡由家人共同分擔家事。世界各國應消除針對女性的一切形式的 歧視和暴力,包括親密伴侶實施的暴力、性暴力以及童婚等習俗。確保女性能獲得有償工 作,擁有性健康、生育健康和生育權利,享有公共和私人領域真正的決策權。

目標六:潔淨水和衛生

水資源對於地球和人類的生存至為重要,世界各國應關切水資源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關鍵

22

作用,強調飲用水、衛生及對於推動健康、教育及減貧等領域發展的重要作用,並關注 水的品質和永續性。世界各國應改善廢水處理及排放水質,大幅提昇產業用水回收與再 利用效率,確保永續之淡水供應與回收。各國應全面實施整體水資源管理,包括跨界、 跨國合作。

目標七: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使用負擔得起、可靠、和永續的現代能源對於國家及所有人民能實現其他永續發展目標 至為重要,不同國家取得能源的形式各異,目前全球能源的供需情况離實現永續目標所 需的進展有相當差距,特别是能源供應不足及消耗量大的國家更需要努力。世界各國應 擴大潔淨能源基礎建設並改善相關科技,大幅提高全球再生能源技術之共享,並為開發 中國家提供現代及永續之能源服務。

目標八: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共融且永續的經濟成長是永續發展的前提,有助於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水準。經濟成長 可為所有人創造新的和更好的就業機會,提供更好的經濟保障。特别是在低度開發國家 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經濟的快速成長,可以縮小其與已開發國家的工資差距,進而減低貧 富間明顯的差距。世界各國應改善能源使用與生產效率,減少經濟成長與環境惡化間之 關聯。鼓勵國內微型與中小企業之成長,包括其取得財務服務的管道。世界各國應保護 勞工權益,促進工作環境之安全,尤其是遷徙人口、婦女以及從事危險工作的勞工。

目標九: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本目標關注永續發展的三項重要因素,即:基礎設施、工業化及創新。基礎設施為社會 與產業發展的基礎硬體設施;工業化可促進經濟發展及就業,進而縮小收入差距;創新 可拓展工業部門的技術能力,進而發展新技能。世界各國應增加小規模工商業取得金融 服務之管道,應提昇工商業能資源使用效率,大幅採用清潔環保之科技與工業製程。各 國應擴增運用資通訊技術之管道,致力提供所有人民都可取得且可負擔之網際網路。

目標十:降低不平等

本目標要求應降低國家內部及國家間的收入不平等,同時降低基於性别、年齡、殘疾、 種族、階級、宗教及機會的不平等,尤其是提昇收入底層人口之所得。世界各國應促進 社經政治之融合,確保機會平等,作法包括促進消除歧視之法律、政策及行動。由於國 際遷徙對於共融性及永續發展的顯著影響,世界各國需透過國際合作,確保所有人民安 全、有序及正常的國際遷徙,關注並提昇全球開發中國家在全球決策及發展援助的代表 性。

23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目標十一:永續城市與社區

城市和社區能提供所有居民便利及高效率的規模經濟,包括商品、服務及交通等。因此 世界各國應致力降低城市和社區運作對自然環境生態之影響,其中包括特別注意空氣品 質與廢棄物管理,以維護城市和社區環境品質。世界各國應對所有城市和社區進行妥善 的風險規劃和管理,降低各種災害之影響,確保所有居民都可取得適當、安全,及可負 擔之住宅與基本服務,並催化創新和成長,推動永續發展。

目標十二: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

本目標要求將全球生產和消費過程使用的自然資源和有毒物質、及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 物質降到最低。並提出將全球零售與消費層級之糧食浪費減少一半,以減少生產與供應 鏈之糧食損失。世界各國應鼓勵企業採取永續發展之生產消費模式,尤其是大規模與跨 國公司更應配合,並將其永續性資訊納入定期報告。世界各國應確保所有人民都具備永 續發展相關之資訊與意識、及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之生活方式。國際間應藉由各種方式在 全球積極推動永續生產和消費模式,包括制定管理對環境有害物質的具體政策和相關國 際協定。

目標十三:氣候行動

氣候變化是當前對全球永續發展的最大威脅,其引發的影響空前廣泛,尤其加重最貧困 及最弱勢群體的負擔。這項目標呼籲世界各國應採取緊急措施,不僅需調適氣候變化及 其影響,而且要提昇因應相關氣候危害及自然災害的保護及復原能力。世界各國應強化 對天災與氣候相關風險之災後復原與調適能力,將氣候變化措施納入國家政策、策略與 規劃,增進氣候變化相關教育,提升社會意識,增進風險管理能力。已開發國家應儘快 落實募集氣候基金之承諾,以促進氣候基金之有效運作,解決開發中國家相關氣候行動 之財務需求。

目標十四:水下生命

海洋及海洋資源對人類福祉、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對於發展中小島國家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尤其如此。世界各國應預防並大幅減少海洋污 染,尤其是來自陸地之污染物流入,包括廢棄物以及營養鹽污染。應降低並解決海洋酸 化之影響,並以永續方式管理及保護海洋與海岸生態,作法包括強化其災後復原,維護 其健康及生產力。世界各國應有效監管過度捕撈,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至可永續之漁獲量, 提高海洋資源永續使用之經濟效益。確保各國全面參與並落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保護 海岸與海洋區。

24

目標十五:陸域生命

世界各國應針對性的保護、恢復並促進永續利用陸地及其他生態系统,特別是以永續方 式管理森林,制止和改善土地及自然棲息地退化,防治沙漠化,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世界各國應採取緊急措施終止受保護動植物遭到盜採、盜獵與非法走私,並解決非法野 生生物產品之供需。世界各國應採取措施以避免外來物種入侵陸地與水域系統,並應將 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價值納入其國家與地區之規劃發展策略。

目標十六:和平正義與有力制度

在尊重人權、依法治理及建立透明、有效且負責的機構的基礎上,促進全球社會的和平 與共融。一些國家仍長期經歷暴力和武裝衝突,很多人民因為政府機構行政能力薄弱, 而無法享有充分的司法、資訊及其它基本自由,如:缺乏弱勢群體各種暴力行為的數據、 以致無法公開取得資訊和訴諸司法等。世界各國應確保所有人民都有公平之司法管道, 促進及落實無歧視之法律與政策,確保其回應民意。發展有效、負責且透明之制度,減 少各種形式的貪污賄賂。世界各國應強化國家法制,並透過國際合作,以預防暴力並對 抗恐怖主義與犯罪。

目標十七:夥伴關係

要實現2030年發展議程的永續發展目標,需要恢復並強化全球夥伴關係,世界各國應 整合政府機構、民間社會、私營部門、聯合國系統及其他组織的可用資源,鼓勵促進公 民社會合作多邊合作,分享知識、專業、科技與財務資源。世界各國應加強對開發中國 家的援助,以財務支援開發中國家,協助其改善稅收與取得其他收益及清償長期負債之 能力。世界各國應促進國際間知識與科技之交流合作,對開發中國家實施有效且特定目 標的能力培養。並在世界貿易組織之架構下,促進全球貿易。世界各國應尊重其他國家 之政策空間與領導,提高全球總體經濟之穩定性,以建立及落實永續發展相關政策。

聯合國為積極有效達成2030永續發展議程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願景,已藉由其附 屬政治、企業及金融相關組織,透過連結世界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及相關企業建立策略夥伴 關係,共同協力推動永續發展;亦即各國政府或企業組織應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訂定國家或企業組織之永續目標,再藉由不同的倡議、法規或制定誘因等方式,引導企業等 相關組織訂定並達成其永續發展目標。

而新冠疫情的發生對於推動全球永續發展是空前的警醒,聯合國於2020年6月發表「對 於COVID-19復甦架構(Our Framework for COVID-19 Recovery)」報告(United

Nations,

2020),提及由於疫情可能源於人類與野生生物日益頻繁的接觸或基因技術的濫用,凸顯解決 自然生態系统保育及基因技術管制的必要性。報告並提及新冠疫情除了帶來嚴重的全球健康

25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風險,更暴露出全球治理脆弱的嚴重危機,引發嚴重飢餓貧窮現象,危及全球經濟、供應鏈 中斷、產銷失調等,過去國家或國際慣用的治理策略效果飽受質疑;而區域間、領域間、世 代間的認知差異,造成許多國家對於疫情治理的嚴重對立。而全球各國對新冠疫情的應對方 式和恢復能力表現差異極大,使得全球復甦的努力並不一致、不均衡、也不足夠。新冠疫情 造成全球人民健康與經濟的空前損失,大幅傷害了幾十年來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的努力,減緩 甚至倒退全球永續發展的步伐,但嚴重的全球風險也是強化防範因應未來突發事件及增加重 要公共基礎投資的關鍵契機。雖然新冠疫情挑戰嚴峻,但是同時也展現全球各地的社區韌性 以及各領域的無私奉獻,因應疫情的經驗,將有助於未來建立推動社會保障、數位轉型及全 球合作等全球永續發展相關的基礎機制。

1-6結語

近年來由於國際政局、環保意識、經貿情勢等變化,面對未來永續發展的挑戰,將有賴 於政府、企業、民眾以勇敢創新的思維,主動前瞻的方式,學習環境生態全球一命、平視平等、 互利共享的精神,基於生命週期理念,建立重視社會整體均衡發展價值的共識,建立堅強的 合作伙伴關係,建構有效的PDCA及社會參與機制,規劃永續治理架構,發展基於永續發展 考量之技術與管理工具、法律及行政架構,為永續發展投入必要投資及培養相關專業人才。 永續發展內容多元複雜,其實是極為複雜而艱鉅的挑戰,在在需要政府、企業、民眾團結合作, 共同努力以保障大家都能受到必要的服務及保護,達到發展公平共享的目的。

26

參考文獻:

1. Boulding, K. E.,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927091611/http://dieoff.org/page160.htm, 1966.

2. Carroll, A. B.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 497–505, 1979.

3. Carroll, A. B. “Carroll’s Pyramid of CSR: Taking Another Loo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1(3), 2016. https://doi.org/10.1186/s40991-016-0004-6

4. Glob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https://sdg.gdrc.org/post/128479353317/the-five-key-elements-5-ps-that-ledto-the, 2015

5. Hardin, 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 (3859): 1243–1248, 1968.

6.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1980.

7. Meadows, D. H., Meadows, D. L., Jørgen Randers, and Behrens III, W. W., The Limits to Growth. New York: University Books (1972).

8. PRI, https://www.unpri.org/pri/about-the-pri, 2005.

9. Raworth, K., “A Safe and Just Space for Humanity”, Oxfam Discussion Papers, 2012

10. Rockström, J., et al. “Planetary Boundaries: Exploring the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 Ecology and Society, 14 (2), 2009.

11. United Nations, https://legal.un.org/avl/ha/dunche/dunche.html, 1972.

12. United Nations, https://www.unepfi.org/fileadmin/events/2004/stocks/who_cares_wins_global_compact_2004.pdf, 2014.

13. United Nations, https://www.un.org/millenniumgoals/2015_MDG_Report/pdf/MDGOverview.pdf, 2015.

14. United Nations,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sdgs-framework-for-covid-19-recovery/, 2020.

15.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genda 21, 1992.

16. UNSDG,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sdgs, 2016.

17. UNSDG,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sdgs, 2019.

18. UNSDG Knowledge Platform,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post2015/transformingourworld, 2015.

19.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WCED), Our Common Future, 1987.

20. UNSSC, https://www.unssc.org/news-and-insights/blog/sustainable-development-what-there-know-and-whyshould-we-care/, 2017.

27

國內外企業永續發展與因應策略

慧與科技(HPE)永續環境部 江惠櫻 亞太區協理

2-1 緒論

2-2 全球永續趨勢

2-3 全球環境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議題

2-4 企業永續組織與倡議

2-5 綠色消費

2-6 策略型CSR與 SDG

2-7 公開對SDGs 的承諾

02

國內外企業永續發展與因應策略

慧與科技(HPE)永續環境部 江惠櫻 亞太區協理

全球永續發展議題已發想了超過30年,從一開始將永續發展的範疇,由傳統以「環境保 護」為主的基本作為,漸漸擴及應同時考慮「社會公平」及「經濟發展」的方向,並同時從 局部性、區域性,擴展成為全球性的議題。地球只有一個,永續作為應當考量全人類發展的 需求,然由於政治、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等種種差異,各國對於永續發展議題,共識性依 然不足,同時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在各方面依然處於不平等之地位,多年來依然無法取得共 識並得到期待性的結果。因此這些差異達成共識的考量,對未來如何持續推動國際共同參與 永續議題的發展,將更為重要,其可經由科學分析與研究探討、或是透過抗爭談判與其他方 式陸續開啟對話,也可藉著簽訂國際公約指令或制定國內法令規範而得到解決。

根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球每 5 人中就有

1

人每天以不到臺幣 60 元的金額在 過活,他 們生活在貧窮的環境中,缺少食物與乾淨的飲水,無法擁有基本的衛生醫 療和教育。而隨著 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企業於其供應鏈地方所從事的原料取得與生 產和銷售過程中,對環境與 自然資源的耗損與衝擊,更使得開發中國家的人民生活 環境愈加惡劣。2000 年聯合國啟動了 MDGs 計畫,到 2016 年啟動 SDGs 計畫, 主要的目的就是不放棄世界上任何一個人 (Leaving No One Behind),希望透過各 國政府、區域、組織、企業與民間的力量,實踐人類互助的精 神,善用地球自然資

源,以達共存共榮之目標。

企業在永續議題上佔有相當重要角色且影響整體永續目標的成功,唯有企業共同參與才 能真正完成聯合國的SDGs目標,因此企業如何運用其自身之影響力,結合核心能力與人才, 以策略型永續方案面對與解決人類生存議題,生生不息,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環境議題從70年開始漸漸受到重視,從一開始的環境議題,空汙、廢水、環境汙染,到 80年代的環境汙染議題,90年代開始重視有害物質的使用與回收,2000年開始消費者意識 逐漸抬頭,各國開始導入產品環保標章、碳標籤等鼓勵產業自發性參與的產品環保議題,從 區域性、國家到全球,環境議題發展不但沒有減少,而且有逐步擴充增加的趨勢。

企業在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除了現今全球特別關注的環境議題之外 ,還有公司治理、供 應鏈管理、人權、水資源管理,隱私權,社會公益,生物多樣性,海洋保護,化學品使用與 管理,利害關係人溝通,公開透明,性別平等,有害物質,移工與人權.....,廣泛而多元,使

29
2-1緒論
2-2全球永續趨勢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得企業在營運上產生更大的挑戰,更需要企業整體從上而下授權,從下而上發想與執行,讓 更多專業管理的人才加入企業並且共同面對這些挑戰議題的不斷發展與因應。

企業除了要面對日益受到重視的永續發展議題之外,自身也面臨了產業變化更多的挑戰, 例如:

千禧世代後的新世代對於企業在永續議題的策略與認同度,同時因為現今新世代在2005 年後新勞退制度後的轉職成本低,導致企業在面對人才招攬,留任與培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 挑戰,優秀人才難以留任與發揮對企業創新與發展將是一大難題。

1. 外包與組織扁平化對企業在人才招攬上的需求逐漸降低,主因來自各國雇用成本不斷 提升,組織管理在當今世代產生變革,組織需求外包對企業來說是減少成本支出與解決 勞資糾紛最便利的方式,因此企業逐漸朝向組織精簡減少人力成本支出方向運營。

2. 隨著社群媒體興起並且越來越蓬勃發展的年代裡,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隨時且無須負擔 任何成本的使用社群媒體發表對品牌的看法與評價,因此發展出客戶對單一品牌忠誠度 逐漸削弱而導致品牌經營需要更佳謹慎,同時隨著永續議題的高漲,客戶對於企業如何 因應永續議題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期望與要求就越來越高了。

3. 資源配置與價格遽增對企業在取得原物料的競爭越來越強大,很多的企業面對需求端 的強烈需求,卻苦無原物料供應產業鏈的生產製造,因此開始不斷地向政府與相關國際 組織提出警告與要求協助解決問題,如此造成許多惡性競爭與通貨膨脹情況日益嚴重, 造成產業發展越來越艱辛。

4. 其他如城市化的發展不斷成長,經營取得成本日益增加:人權議題因為戰爭、國家經 濟破產與氣候變遷造成區域生存危機而被迫遠離家園,或是因為人口販賣與難民為生存 需求而成為現代奴隸,國家就人權議題開始建置法規要求,對性別平等的要求也越來越 強烈等,都一再的挑戰產業的發展。

2-3全球環境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議題

氣候危機不斷升溫,洪水、乾旱、森林大火、暴雪等氣候事件所造成的衝擊也越發巨大, 全球新聞報導的「氣候異常」也逐漸成為新時代的「氣候常態」了。全球碳議題越來越多, 歐盟執委會在2021年7月14日公布了最新的碳關稅草案,公布2030年降低55%溫室氣體 排放的「55套案」(Fit for 55)一系列立法提案,重點措施與目標為:

1.歐盟碳交易體系 (ETS)再擴大, 2030年取消航空業免費排放配額。

2.完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非歐

30

盟國家的鋼鐵或鋁等高碳排商品必須購買配額,才能進入歐盟市場。

3.2035年開始禁售燃油車; 2025年建築營造與公路運輸的燃料供應者開始納入新的排放 機制。

4.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達40% (原訂目標為32%)。

5.實施能源稅賦改革,家庭供暖,航運、航空、漁業、電力供應將納入課稅範圍。

6.利用自然碳匯,在2030年減少3.1億噸二氧化碳; 2030年前在歐洲種植30億棵樹。

7.設立社會基金補助改善家戶能源效率。

其中全球最關注「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未來出口國若已實施碳定價措施,出口至歐 盟將可減免關稅,若出口國碳排標準優於歐盟,碳關稅將可能被遞減甚至是免收碳稅。 由於

歐盟加嚴減碳目標與加大了減碳力道,推動CBAM 目的在於促使貿易夥伴國負擔與歐盟境內 產業相同的碳成本,避免其產業外移至其他碳管制較為寬鬆的國家或區域,而最終形成「碳 洩漏」,因此除了歐盟之外,美國及日本等國也都正在積極進行研析如何針對進口商品徵收 碳費機制。

淨零(Net Zero)、負碳排 (Carbon Negative)、 碳中和(Carbon Neutral), 氣候中和 (Climate Neutral),碳足跡 (Carbon Footprint),這些都是當今最火紅最熱門的關鍵字,也

成為各國政府,各大國際企業與環境組織團體和民眾最關心的議題,這不僅僅是企業營運應 注意的風險,更是永續發展最好的契機。

2020年1月,微軟 (Microsoft) 甚至宣布將在2030年實現負碳排,也就是微軟將從環 境中消除的碳排放將超過其所排放的碳,微軟更承諾將在2050年實現從環境中消除微軟自 1975年成立以來產生的所有碳排放量,包括直接排放或因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量。

2020年7月,蘋果電腦 (Apple)

也宣布在其整個公司營運商業活動中,供應鏈製造與產 品生命週期都要在2030年達到碳中和,展現出比IPCC設定在2050年更積極的目標,期許 自身要盡快達到淨零目標,減少氣候衝擊。蘋果更起身串連並且領導產業共同一起面對這項 議題,包含Nike、 星巴克、聯合利華、賓士汽車等各產業領導企業成立了「Transform to Net Zero 」聯盟,致力於推動協助各個產業邁向淨零目標。

2015年開始,SBTi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從一個初發展的概念,五年之間就在全球 氣候減緩議題上躍升為成長最快、也最具有聲譽的倡議,目前受認證的企業已經涵蓋全球經 濟的20%。全球超過60個國家、遍布50個產業、總數超過1500家的企業,用確實、可 信、符合氣候科學的方式,開始制定減碳計畫。近期的數據也顯示,以科學為基礎的減量目 標正有效地協助企業減碳:2015至2020年間,當全球能源及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

31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升3.4%,減碳目標受SBTi認證的企業,同期減少了25%的排放量。SBTi 在2021年發布新 的策略,上修企業必須重新訂定減碳目標的最低標準,也就是企業需自2022年7月,最慢在 2027年開始,企業不再以「控制升溫在遠低於2°C以內」 (well below 2°C) 為減碳目標的 情境,也就是說「控制升溫在1.5°C以內」的情境設立減量目標。 過去IPCC的報告曾揭示

了企業的減碳目標必須更具野心,但倘若SBTi將標準提高到大部分的企業都辦不到的程度, 反倒會澆熄發展的動能。為了化解這個兩難,SBTi當時將最低標準從「控制升溫在2°C」, 提升到「控制升溫在遠低於2°C之內」(well below 2°C);同時,在2019年5月發布了 「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運動,加速與企業議和、設定1.5°C的目標。今非昔比, 如今全球減碳的野心已大大提升:中、美、歐盟、英、日等大經濟體紛紛宣示更具野心的氣 候目標;從2021年初至今,向SBTi申請認證的企業中,有66%以「控制升溫在1.5°C」的 情境設定減碳目標,1.5°C已然是企業最普遍的選擇。參與「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

運動的企業,也從一開始的28家,在兩年間成長至600家,涵蓋全球13兆美元的資本,僅 略少於中國的GDP。由此可知全球必須從「控制在2°C」、到「控制在遠低於2°C之內」、 再到「控制在1.5°C」。全球必須以1.5°C為減排目標,已是不可改變之事實。

候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 原定2020年11月於英國格拉斯哥舉行,受新冠肺 炎疫情爆發影響延後至2021年11月1日至12日仍於英國格拉斯哥舉行。COP26一開始預 期期望能達成之四項目標,包括:

1.確保於本世紀中達成全球淨零碳,以期能達成全球氣溫升高保持在不超過1.5°C目標 (Secure global net zero by mid-century and keep 1.5 degrees within reach)

2.調整保護社區及自然保育區(Adapt to protect communities and natural habitats)

3.活化金融(Mobilize finance),為協助各締約方達成以上兩項目標,已開發國家須達成 每年提出至少一千億美元氣候資金之承諾。國際金融組織亦應積極參與共同努力,以利 公私部門投入鉅額資金,確保達成全球淨零碳。

4.共同努力付出(Work together to deliver),面對全球氣候危機,締約方必須共同努力 完成巴黎協定規則手冊(Paris Rulebook) 與加速推動政府、企業、及公民社會之合作, 以因應氣候危機。

雖然主辦國英國認為「COP26是最具包容性的COP」, 事實上全球貧窮國家因為疫情嚴 峻或無法取得疫苗如期完成接種、出入境隔離等高昂成本,使得這些貧窮國家因此而難以抵 達並參與本次會議。經過漫長2個星期的會議結束後,整理出COP26重點觀察要點如下:

32
而聯合國秘書長Antonio Guterres 曾提出警告: 2021是氣候變遷的「成敗關鍵年」。氣

1. 2021年11月10日,美中兩國宣布達成《美中關於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 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兩國承諾通過各自在21世紀20年代關鍵十年採取加速行動, 並在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內的多邊進程中開展合作來應對氣候危機,以 避免災難性影響;

2. 將近40多個國家承諾到205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 100個國家的領導人承諾到2030年 結束或減少森林砍伐;

3.美國和歐盟宣布將合作減少甲烷排放;

4. 2021年11月13日,通過《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公約要求維持巴黎協定要求把全球 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1.5°C以內的目標以及逐步減少煤炭使用;

5.近200多個國家領袖同意並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議」(The Glasgow Climate Pact),確立2030年前將努力強化減碳工作並朝向均溫不超過1.5°C的共同目標。儘 管成果仍力有未逮,未來還有很艱難的工作與挑戰要全力面對才有可能達成目標,但更 重要的是世界各國在未來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能真正落實執行並且信守減碳承諾才可能 有機會完成;

6.完成「巴黎規則手冊」(The Paris Rulebook),藉此進一步確定《巴黎協定》第六 條(Article 6),完備碳市場機制及規則架構,進而宣告全球碳交易時代的來臨;

7.「系統轉型」是本次周邊會議中被使用與搜尋最多的主題關鍵字。相關主題除了強調淨 零目標或氣候行動的達成需要多元利害關係人(如產業、城市、非政府組織、社區、公 民團體)及公私部門夥伴的協力合作,亦有許多再生能源微電網、農業、運輸、建築及 循環經濟的系統改革案例;

8.「能源轉型」是此次關注的重點,從逐步減煤、擺脫化石燃料、改用再生能源,未來都 將牽動整個社會技術系統的變革。在此過程中除了必須檢視多元行動者如何在不同技術、 政治、經濟與社會網絡下的協力合作,也應關注不同社會族群所面對的氣候風險不平等, 更重要的是如何制定調適策略來因應這些問題;

9.「公正轉型」的議題受到更多的重視。針對今年周邊會議所關注的金融、調適、減緩主 題,都回應了公正轉型議題的框架。世界各國在邁向淨零或低碳轉型的過程中,應顧及 氣候變遷對最脆弱國家及社會族群所帶來的不對等衝擊。儘管開發中國家及小島國家極

33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力呼籲富裕國家提供資金挹注,然而這項促進氣候正義及公正轉型的資金承諾仍有努力 空間;

除了再生能源、淨零碳排,「生物多樣性」也是關鍵議題之一。過去「生物多樣性」議 題容易被企業忽略,且企業對於此議題一直無法找到切入點深入了解與回應作為,然其狀況 早已不可再被忽略。生物多樣性是穩定自然環境的基礎。當生態系中的生物種類越多元,就 不會因為少數幾個物種消失而產生重大的改變。然而,由於工業活動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 干擾破壞了自然生態,造成生物急遽的大量滅絕。當物種趨向單一化,就容易因爲單一環境 變遷或個別自然災難,引發更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科學家警告,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 滅絕」,速度比正常時期快上1000倍;未來20年內,還會有500種陸生物種迅速消失,這 將是人類文明崩潰的臨界點。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與流行疾病在疫情爆發後,有研究發現 三者之間有個密不可分的關係,彼此之間相互牽引 。當氣候變遷危害到生物多樣性樣貌時, 就會導致萬物生命網絡被切斷,逐步增進疾病從野生動植物傳給人類的潛在風險,最終反撲 回人體健康的崩壞。因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Antonio Guterres) 曾語重心長的指出,

人類正在對自然發動戰爭,我們必須立即修復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2020年一項研究發現地 球若能恢復30%的生態系統,對於挽救大量物種將有相當大的幫助,也有助於吸存過去200 年間累積在大氣中近半的二氧化碳含量。而聯合國意識到這個議題的嚴重性,因此仍在疫情 嚴峻期間堅持召開COP15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全球64個國家領導人立下30x30目標,承 諾2030年以前保護30%的陸地和海洋,以挽救未來10年內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並以此 因應氣候變遷議題。

2021年10月,聯合國COP15生物多樣性峰會,與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 舉辦的聯合國COP26氣候峰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場氣候峰會。

另外,水資源的短缺也是不可忽視的議題之一。近年來,氣候異常導致雨水供應的不均, 各水庫源頭的濫砍與汙染導致區域大水或缺水情況不斷發生,洪水、乾旱、森林大火在世界 各地從未間斷,因此水管理議題更是重要,企業除了減少水用量,水回收再使用,雨水捕捉 儲存淨化再利用,各項技術與應用逐漸受到企業重視,也是企業在永續議題上,除了能源管 理之外,另一個重大的挑戰。

2-4企業永續組織與倡議

國內自1999年由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開始推動會員公司出版環境績效說帖、企業 環境/永續報告書至今,不論是政府,非政府組織,投資單位,甚至是媒體都積極的投入了永 續組織的推廣與倡議工作。

34

政府部門

•經濟部工業局: 2000年開始委託各輔導機構執行各年度示範及持續改善輔導計畫, 歷 年來已陸續協助數十家企業製作完成環境/永續報告書。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0年開始開始推動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

投資單位

•台灣證券交易所:2010年開始推出各樣指數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2010年開始公告公告「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 責任實務守則」

•勞保基金:自2011年開始公布勞工保險基金投資政策書,宣示推動社會責任型投 資

非政府組織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008開始推動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

•台北大學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 : 2016發布台灣第一支與國際CSR評比接軌的台灣企 業社會 責任指數(Taiwan CSR Index)

媒體

•遠見雜誌:2005年開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獎

•天下雜誌:2007年開始推動企業公民獎

除了以上列舉國內之永續組織與倡議之外,國際上更是有非常多企業永續組織與倡議平 台具影相當大的影響力,例如:

•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 :全球目前最大的企業永續倡議,由來自80多 個國家,8,000家以上企業及4,000個以上的非企業組織參與,因應SDGs的各項目標。

•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 :成立於1995年,一開始是在1990年,由聯合國 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秘書長莫里斯, 他期望能找到一位真正的領導人,在永續及 環境問題的全球對話加入企業的想法與聲音能夠被重視。 一開始只有48位創始成員,現 在則已經超過120個會員,台灣也有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協會,目前有59 個會員,涵蓋機 構法人、製造、金融以及貿易銷售等。

•世界資源協會(WRI) :一個全球性環境與發展智庫,成立於1982年,其研究活動致力 於研究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世界資源研究所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全 球範圍內與政府、企業和公民社會合作,共同為保護地球和改善民生提供革新性的解決

35

方案。 WRI發佈了很多碳相關的標準與手冊,例如碳定價碳標籤的標準等等。

•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簡稱GRI) 為獨立的國際性組織, 自1997年以來率先發布永續發展報告的揭露架構,期望幫助全球企業和政府透過該架 構,能有效了解與傳達報導組織的重大永續發展問題所面臨的衝擊及解決之道,2016年 正式推出GRI永續性報導準則(GRI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成為全球第

一個使用最廣泛的永續性報導的全球標準。

•國際永續平台 (GreenBiz) :推動綠色經濟的國際知名媒體機構,一向致力於推動綠色 經濟,GreenBiz 在2020年攜手全球金融巨頭S&P Global子公司Trucost共同發布了 一份《2020年綠色產業趨勢報告》(The 2020 State of Green Business Report),內

文說明2020年中十大重點永續發展趨勢,其包含在永續發展的大環境下,企業應如何發 展評估方法以降低永續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採用一系列的策略來增強組織發展。本文 將分享十大趨勢中的五個關鍵要點,分別為:航運業的減碳力道增強、循環經濟衡量工 具輩出、AI科技優化ESG報告品質、氣候風險揭露成常態、遵循自然生態、環境友善解 方成大宗。

• 永續組織中心(Center for Sustainable Organizations, CSO) : 中心在永續發展領域

中與其他組織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堅決致力於企業可持續性衡量,管理和報告方法必須 基於實際情境下進行。

• 永續會計標準委員會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 : SASB

準則能特別提供投資人所需要看到,各產業別對財務有重大性影響的永續面向指標揭露, 此框架隨著投資人的推動,已逐漸成為ESG揭露的主流框架之一。

2-5 綠色消費

消費行為可以促使生產商及政府改變生產程序及運作架構,而綠色消費運動其中一個主 要目標,就是要改變現行的經濟運作模式,許多國家都以環保標章(Eco-Label, Green Mark)

認證制度,搭配政府採購法,提供消費者選擇綠色產品的依據。綠色消費自1992年逐漸跳脫 ISO標準平台的長久討論後,終於逐漸開始在全球蓬勃發展。綠色消費係指消費者在選購產品 時,考量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而選擇對環境傷害較少、甚至是有利的商品,其範圍涵 蓋了產品的生命週期從生產、運輸、行銷、丟棄過程、回收程度、以及產品包裝內含物。

36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消費行為可以促使生產商及政府改變生產程序及運作架構。綠色消費運動的其中一個目 標,就是要改變現行的經濟運作模式。 而綠色商品則是指在原料取得、製造、銷售、使用及 廢棄過程中,考量 可回收、低污染或省資源等環境保護理念,對環境傷害較少、 污染程度較 低之產品。 許多國家都以環保標章(Ecolabel)的認證制度,提供消費者選擇綠色產品的依 據。

環保標準與環保標章的類型可分為強制型與非強制型兩大類:

1.強制型屬於市場准入必須要取得標章,例如環保署四合一標章,能源效率分級標章等

2.非強制型標章則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 : ISO14024環保標章,預先設定標準,並經過第三者驗證,選擇對環境產生不利 衝擊較少的產品,頒發專用之商標,例如台灣環保標章,歐盟TCO, 中國十環標章以及 歐盟的CE。

第二類 : ISO14021環境訴求,由產品製造商、進口商、配銷商、零售商或任何藉由此訴 求而獲益的人士提出,指出環境考量面之說明、符號或圖形。 (有第三者驗證可提高公信 力)

第三類: ISO14025環境宣告,以預先設定的目標,並經過獨立者之確認(而提供給消費 者的)定量化環境資訊。

第四類: 針對單一產品或行業、單一環保特性或取自永續自然資源之原料的「環境標誌與 宣告」,且非為第一~三類環保標章產品皆在此列。 例如節水標章,美國能源之星等。

碳足跡標籤(Carbon Footprint Label) 也可稱為碳標籤(Carbon Label)或碳排放標籤(Carbon Emission Label),是一種用以

顯示公司、生產製程、產品(含服務)及個人碳排放量之標示方式,其涵義是指一個產品從原 料取得,經過工廠製造、配送銷售、消費者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生命週期各階段所產生的 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的總和。英國政府於2001年所成立的Carbon Trust, 於2006年所推出之碳減量標籤 (Carbon Reduction Label) 是全球最早推出的碳標籤。

透過碳標籤制度的施行,能使產品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使企業調整其產品碳排 放量較大的製程,也能促使消費者正確地使用產品,以達到減低產品碳排放量的最大效益。 目前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澳洲等國家都已建立碳足跡相關政 策與工作,可見全球已朝低碳社會的道路邁進,並且也為企業帶來碳排放減量的機會與強化 公司品牌的聲譽。我國碳標籤也於2009年開始,期望以我國碳標籤政策,強化低碳產品的市 場競爭力,並提升消費者對於碳標籤產品的購買意識,達成低碳經濟的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37

減碳標籤為另一種碳標籤,是鼓勵廠商除揭露產品碳排放資訊外,能藉由產品本身、製程 及供應鏈中找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機會,甚至檢討產品綠色設計,進一步降低消費者在使用及 廢棄處理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實質減量成效,我國於2014年起推動碳足跡減量標籤

(Carbon Footprint Reduction Label),又稱減碳標籤(Carbon Reduction Label)

碳標籤使用權之產品,其五年內碳足跡減量需達3%以上,經審查通過後即可取得減碳標籤使 用權,讓消費者在購物時即考量減緩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問題,優先選購減碳標籤產品。

2-6策略型CSR與 SDGs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CED) 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書 (Brundtland Report) 中正式提出並給予「永續發展」的標準定義:「滿足目前世代的需求,又不危及未來 世代滿足其需求之能力的發展」,這是一個跨世代的想法。接下來,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 大會 (Rio+20):「我們要的未來」闡明綠色經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強調兼顧環境 保護、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成長模式,希望能兼顧永續發展的三重基線,除了持續發展經濟成 長與生存能力、兼具公義與共融的社會發展,同時還要保護環境,希望兼顧三方的平衡,維 持共融成長與發展綠色經濟。

2010年開始聯合國召開多次會議檢討MDGs執行狀況之後,許多國家呼籲應再提出長 期議程來延續MDGs之努力成果。2012年地球高峰會決議以SDGs接續MDGs,作為國際 間於2016至2030年這15年間的發展主軸。「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30)」經各 成員國簽署後,於2016年正式開始啟動,其內容包括17項目標(Goals)及169個細項目標 (Target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明確了2030年全球對 於永續發展的願景和優先事項,致 力於動員全球的力 量來實現一系列共同目標。 SDGs呼籲世界各國政府、 私營部門和民間社

會行動起來,消除貧困,為所有人創 造有尊嚴的生活和平等的機會。與之前的聯合國千年發 展目標不同,SDGs明確地呼籲 所有企業利用它們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來應對永續 發展的挑 戰。儘管各國政府已批准SDGs,但這些目標 能否得以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方的努力 與協作。 SDGs為企業牽頭開發和應用創新解決方案及技術,應 對全球最大的永續發展挑戰 創造了機遇。隨著SDGs被納入全球社會發展議程,領先企業將有機 會來展示他們如何通過 減少對人類和地球的負面影響 並最大限度地發揮正面影響,來推動永續發展。

SDGs涵蓋了與企業有關的廣泛的永續發展議題,包括貧窮、健康、教育、氣候變化和當 前環境的衰退,因而將有助於把企業核心能力與全球最應優先處理的議題連結合作。企業可

38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申請減

將SDGs作為總體策略的框架,用以制定、指導、溝通和報告整體策略、目標與業務活動, 可充分利用SDGs發展其策略型企業社會責任(CSR)方向。

當今企業的價值與潛力涵蓋了更多的無形資產,例如:品牌、形象、信譽、智慧財產權、 利害關係人的信任、創新能力、員工忠誠度、因應外部變遷的耐受力、承擔責任的表現、風 險管理與公司可成長的潛力。

聯合國前秘書長 潘基文表示:企業是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合作夥伴。企業可 通過其核心業務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呼籲各國企業評估其業 務活動影響、 制定遠大目標並對其成果進行透明的溝通。從以下幾個重要因素發現企業推動 永續發展之意義與影響將是不可被忽略的,

1.世界上超過200個國家的年財政收入,比不上美國最大的網路商店亞馬遜(Amazon)。

2.全球前10大公司的營收總和,超過世界上最小100個國家的總和。

3.全世界前100大經濟體中,有超過一半是企業。企業是全球財富最主要的創造者。

4.人類97%的財富是在近250年創造出來的,但成長過程付出極大代價。企業,是肇因 的禍首,也是救亡圖存的啟動者。

5.工業革命200多年來,企業的線性經濟思維和行為造成不永續的開發模式,造成過量的 環境與社會成本與負擔,循環經濟思潮正在國際間熱烈推動中。

然而真正驅使企業不斷地朝永續發展的主要外部驅動力,最主要的原因為:

•國內外法規與規範日增:國際間有超過200條國際環保公約,歐盟自2002年提出了「廢 電子電機設備及危害物質禁止指令 (WEEE、RoHS指令)」後,法令也逐年日益增加。

•綠色貿易障礙的形成:國際環保公約或協定中有近20種具有貿易制裁訴求的條款,如蒙 特婁議定書、巴賽爾公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生物多樣化公約等。

•因應國際大廠綠色採購要求:企業形象與其環境績效的重要性不亞於其產品的品質或價 格,企業已將其供應商的環境管理成效或產品的環保標準,列為採購的必要條件。國際上 第一件大事就是SONY在2002年成為第一個提出 「綠色夥伴制度--Green Partner」的企 業 。

•綠色消費的需求:國內外環保團體的訴求及消費者的自省,促使綠色消費的觀念漸漸普 及。

39

現今企業永續整個發展趨勢已經漸漸從「股東」轉向利害相關者,公司正在根據其對員 工及其經營社區的影響做出決策,而不僅僅是那些在財務上投資的人,同時也將顛覆行業優 劣發展,重視永續發展的企業將可受到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的青睞與關注,忽略永續發展的 企業將漸漸地從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淘汰,未來由企業所推動的變革將會取代公民或政府的角 色與地位。

然而無論企業如何發展永續,切不可遺忘永續的初衷,也就是企業社會責任表象上是動態 的,是跟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的活動變化而跟著變化,但企業社會責任本質上則是靜態的, 是圍繞著如何增進人類生活福祉這一個核心不變的,也就是說任何時代的永續行動可能不同, 但保有增進人類生活與工作的進步與繁榮的目的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企業在永續發展的過程中從單純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做慈善、高道德的觀念來推廣企業 社會責任,然後漸漸將企業永續納入企業核心,到當今企業體系整合後發展出的策略型企業 永續方案,這樣的作為可使用SDGs 來進行每一個階段與方法,說明如下:

1.發現未來商機

SDGs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引導全球公部門與企業的資金能真正回應該領域的永續發展挑 戰,提高企業永續發展的價值,幫助企業開發創新解決方案、實現全面轉型變革。提高企業 永續發展的價值,雖然這樣的商業案例已十分成熟,然而應用SDGs仍可有效地例如加強經 濟激勵措施等方式引導企業更高效地利用資源,或改用更永續的替代解決方案解決議題,因 為企業外部成本早已日趨內部化。事實上SDGs不但反映了利害相關人各方的期望,也明確 的指導了國際、國家和地區政策的未來走向。積極落實SDGs的企業可深化與客戶、員工和 其他利害關係人間的關係,反之,企業將面臨不斷增加的法律和聲譽風險。

2.穩定社會和市場

社會穩定是企業成功的基礎。致力於以SDGs為導向的投資是支持企業成功的支柱。

3.共同語言和共同目標

SDGs樹立了共同的行動和語言框架,有助於企業更統一、更高效地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 企業整體的業務影響力和績效。其目的在於匯聚合作夥伴的力量,發揮協同效應,共同應對 全球最緊迫的社會挑戰議題。

企業如希望能有效應用SDGs 制定策略型CSR,那麼以下幾個步驟是必須要逐一進行與 執行:

1.了解SDGs : 企業必須非常清楚並且熟悉什麼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40
企業永續ESG管理之理論與實踐

2.鑑別重大議題:企業必須要能把握重要商機並降低風險,因此企業必須能夠鑑別與評 估它們的業務在整個價值鏈上對SDGs所造成的正面或負面、當前或未來潛在的影響,並在 此基礎上確定其優先事項。

3.設定目標:目標的設定對於企業能否成功至關重要,有助於企業內部就優先事項與重 大議題形成共識、推動整體績效的提升。通過將企業目標與SDGs進行核對,管理者將可明 確的展現企業對永續發展的承諾。

4.整合: 永續發展必須要能整合到企業的核心業務和企業治理中,並將其落實到所有部 門,這是實現企業SDGs目標的關鍵。為了實現共同目標、應對系統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 企業開始與價值鏈夥伴、行業夥伴、政府和民間組織展開合作。

5.報告和溝通:SDGs可幫助企業利用共同指標和優先事項對其永續發展績效進行報告。

公佈全部或部分的企業目標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溝通工具,因為它們以簡潔務實的方式 闡明了企業追求永續發展的願望。這樣可以激勵和鼓舞員工及商業夥伴,並為企業與外部利 害關係人進行建設性對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公開宣布企業目標和任務有其優勢,但也可能因企業未能如期實現目標而招致批評,企 業應當妥善權衡其利弊。為管理這一風險,企業應定期、透明地溝通其所付出的努力、取得 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企業也可從中獲益。

參考資料

1. 資料參考自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231700

2. 資料參考自https://blog.xuite.net/clare.ko/sun/11428705

41
企業應將SDGs納入企業與利害相關人的溝通和企業社會責任 (永續發展) 報告中。
2-7公開對SDGs的承諾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