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甘錦 城
▲花開見佛
◆
原 載台 加月刊 2 01 9年 元月 起至 20 21 年6 月
膠彩
台加月刊
January 2019
藝海風情
Artist Corner
唐朝韓幹 ( 約 706 – 783) 畫馬,拜曹霸為師,他除了學老師外, 更經常到馬廄中寫生體會馬的形態,後來被召入宮,玄宗皇帝命 他再拜畫馬名家陳閎為師,但後來發現他畫的馬跟陳閎的不ㄧ 樣,問其原因,他說:「臣自有師,陛下內廄之馬皆臣師也。因 為他不喜歡只是模仿他人畫法,細心觀察馬的生性姿態,而能獨 創風格,成為畫史上的畫馬名家。 北宋畫家易元吉 (公元 11 世紀) 為了畫動物猿猴,常到萬守深山,
師古,師心,師造化— 談寫生造境 (一)
觀察揣摩猿猴獐鹿的生活習性。之後又於長沙居家後院,疏鑿池 沼,置亂石,種植花草,畜養各種水禽山獸,並將居室後牆鑿ㄧ
林玉山 (1907 – 2004) 教授昔日常以「脫韁唯賴寫生勤」這句話來
小洞,觀察動物游走飲喙的生活習性與動態。所以他畫的動物盎
教導勉勵後學,並且身體力行。他說年輕時,為了寫生麻雀,在
然生趣,藝評家皆以易元吉為開啟猿獐畫的第一人。
農民剛收割好的稻草堆裏,先做一個窩可以容身,人躲在裏面,
另一位宋朝名家,自稱寫生趙昌(公元 11 世紀)。他每日清晨曉露
然後再用稻草遮掩自己。成群的麻雀在四週嬉戲跳動,喙食飛躍
未乾時,即徘徊花園,手調顏料,細心摩寫,他用薄彩敷色,栩
等動作便ㄧ覽無遺。因為勤於寫生,所以他筆下的畜獸禽鳥花卉
栩如生,獲得「妙於敷色」;「寫生逼真,時人無與倫比」的美
無不生動自然。
譽。(文/甘錦城 圖片資料來源/部份來自網路) ▼近代 林玉山 麻雀 ( 局部)
▲五代 黃荃 寫生珍禽圖
▼唐 李嵩 花籃圖
▼唐 韓幹 牧馬圖
本月起,台加月刊新增「藝海風情」專欄,由虔誠藝術家-甘錦城 執筆,甘老師認為「生活即藝術、創作即修行」,堅持自由創 作,其書法不論篆、隸、行、楷、魏碑、甲骨文等無不鑽研,繪 畫則勤於工筆、寫意、膠彩反覆練習,作品講究言之有物、經久 耐看。將陸續與大家分享藝術創作及欣賞的內涵。值得大家萬分 期待與深入品味。
1
台加月刊
February 2019
藝海風情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豬事大吉---肖形印之美【裝飾性與趣味化造型】 (一)
舞等種類繁多。表現出渾穆樸實,自然生動的趣味。 元代流行一種長方形押印,上刻文字,下刻一圖形的肖形
印。這種印除有徵信作用外,極具裝飾趣味。當時並未為 書畫家普遍使用。明朝王冕發現花乳石(青田石),由於石 材較軟,容易刻製,使得篆刻藝術迅速發展,加上文人墨 客喜以詩詞入印,篆刻呈現趣味化與多樣發展。(元押) 直到清代才廣為文人書畫家重視,經趙之琛,吳昌碩,趙 之謙等人極力推廣,書畫家在其作品上使用印押已非常普 遍。(文/附圖肖形印作者 甘錦城)
己亥豬年諸事大吉
豬事大吉,亦即【豬年諸事大吉】之意。這是中華文化巧 妙利用【諧音】傳達吉祥意涵的幽默。例如畫家畫柿子、 荔枝表示【事事多利】;又如新人結婚時送一幅畫有牡丹 花、白頭翁、竹子的畫,來祝賀新郎新娘【富貴平安到白 頭】,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祝福!
招財進寶
肖形印章,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從現存的殷代三璽 中(圖一),可見似字非字的圖形,《璽印通識》中所說陶 馬首是瞻
工雕製的印模;有的考訂為宗氏族徽,有的說是文字印。 但不管怎麼說,這三方璽印,都有或多或少的肖形圖樣。
Ann
元朝(蒙古人)流行一種姓氏加畫押的圖章,叫做「元押」 (圖二),大概根源於此。 佇立
傳世的璽印中,圖形印居多,題材廣泛,舉凡自然界的
松鼠
蟲、魚、鳥、獸、花草,生活中的騎射、宴飲、耕織、歌
台加月刊「藝海風情」專欄,由虔誠藝術家-甘錦城執筆,甘 老師認為「生活即藝術、創作即修行」,堅持自由創作, 其書法不論篆、隸、行、楷、魏碑、甲骨文等無不鑽研, 繪畫則勤於工筆、寫意、膠彩反覆練習,作品講究言之有 物、經久耐看。將陸續與大家分享藝術創作及欣賞的內涵。 圖一古璽
值得大家萬分期待與深入品味。
圖二 元押
2
台加月刊
March 2019
藝海風情
師古,師心,師造化 — 談寫生造境 (二)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寫其生意、生機,也就是透過觀察思考,去蕪存菁,強調主題 特色而簡化造型,達到神形兼備或遺形寫神的境界。寫生就是 觀察,描繪客觀景物以便創作時的參考。林玉山教學生作畫前 先作仔細的觀察,包括物理、物性、結構、組織,以及陰 晴、晨昏、寒暑季節等的不同變化。然後忠實的描寫景物,作 為日後創作時的再現,變化的藍本。昔時張道林教授也常以到 市場買菜來比喻「寫生」;要做甚麼菜? 怎麼買? 如何烹調? 這就是如何取捨? 簡化再創作的過程準備。嘗見陳慧坤教授在 台北植物園寫生,油畫作品已在別處完成三分之二,帶到植 物園補景,他這樣用心的寫生作畫態度,令人動容。 (文/甘錦城 圖片資料來源/部分來自網路) ▼郭雪湖 南街殷賑
▲ 石濤 寫生圖
▼上:陳進 合奏
下:林玉山 蓮池
石濤(1642-1707)曾以他北游風景創作了《搜盡 奇峰打草稿》圖卷,且刻「搜盡奇峰打草稿 印」蓋在他的畫上。 他創作不離生活, 近代 大師如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蔣兆和及現代 吳冠中等,
無一不是從事寫生而創作出不朽
的作品, 這也驗證了「脫韁唯賴寫生勤」的創 作方向。 當年台灣舉辦第 一屆台展, 有三位年紀不到 20 歲的年輕人入選台展;而資深前輩畫家都 慘遭滑鐵盧, 引起了畫壇很大的震撼。陳進、 郭雪湖、林玉山「台展三少年」,也名噪一時。 媒體爭相報導,
因他們都是從寫生而創作作
品,作品中散發出台灣鄉土的氣息, 有一種臨 場感、 親切感,讓觀者彷彿身臨其境,所以贏 得評審委員的青睞。 謝赫六法中,應物象形、隨類賦彩, 講的就是 寫生。 至於寫生的意義是甚麼呢? 簡單的說是
台加月刊「藝海風情」專欄,由虔誠藝術家-甘錦城執筆,甘老師認為「生活即藝術、創作即修行」,堅持自由創 作,其書法不論篆、隸、行、楷、魏碑、甲骨文等無不鑽研,繪畫則勤於工筆、寫意、膠彩反覆練習,作品講究 言之有物、經久耐看。藉此專欄與大家分享藝術創作及欣賞的內涵。 3
台加月刊
April 2019
藝海風情
師古,師心,師造化 — 談寫生造境 (三)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膠 彩 畫 家 謝 峰 生(1938-2009) 嘗 言: 【寫生4分,想6分】他說景物是給你 參考,不能全盤盡收;又告誡弟子: 【想7分,畫3分】;你畫畫很辛苦、 很用心,看你畫的人才會很舒服、很 開心;相反的你沒用心畫,那看你畫 的人就會很痛苦。 寫生先求形似,再求神似,等到形神 兼備,終乎隨心所欲而不踰矩。這是 學習創作的不二法門。所以師古,師 自然,師心而後成就風格,也就是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米勒 拾穗者 / 油畫
(圖片資料來源:部分來自網路)
西元1830-1840間,在法國楓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 (Barizon) 村,有一群畫家在戶外直接面對著自然風景寫生,畫面給人感受 到活生生的平凡人民的生活,從此繪畫不再專為貴族、宗教的題 材而畫;轉而描寫現實眼前的風景、農民當下的生活,改變了整 個歐洲的繪畫,也影響了印象派的誕生,他們是米勒(Millet, 1814-75) ,柯洛 ( Corot, 1796-1875 ) 等。
莫內 日出 .印象 / 油畫
謝峰生 海港集舟 / 膠彩畫
塞尚 聖維克多山 / 油畫
西元1874,第一次印象派的畫展在法國舉辦,有30位巴黎的青年 畫家參展,其中莫內(Monet,1840-1919)展出一幅「日出.印象」, 被當時的媒體及民眾嘲笑而得名。他們面對自然寫生作畫,注重 光與色的變化,表現剎那間所捕捉到的印象。因大部份都是現場 完成,畫畫速度要快,因此忽略簡化了細節而專注於瞬間光影的 描繪,具有強烈的臨場感。到了後期出現了高更(Gauguin,18481903)、梵谷(Van Gogh,1853-1890)、塞尚 ( Paul Cezanne,1839 1906) 等畫家,他們以個人主觀的情感、見解從事寫生,因此畫 面有明顯的個人風格。直接影響了現代繪畫的發展。大師林風眠 嘗引述芬奇名言:「到自然中去,做自然的兒子。」唯有從大自 然中觀察體會,才能表現真實的美感。 畫西洋畫,寫實寫生是一般畫家都有的經驗,甚至有些畫家終生 追求著。我們經常看到畫家在街頭、公園、農場用油畫、水彩、 丙烯在寫生。很少看到有人帶著宣紙在街角寫生,多數拿著寫生 本畫速寫,再回到畫室作畫。畫家許深洲(1918-2005)常裁好一疊 宣紙,用硬筆作速寫,通常只畫輪廓,回家後再重新構圖。
▲畫家許深州在蘭園寫生 ►許深州 自立 / 膠彩畫
台加月刊「藝海風情」專欄,由虔誠藝術家-甘錦城執筆,甘老師認為「生活即藝術、創作即修行」,堅持自由創作,其 書法不論篆、隸、行、楷、魏碑、甲骨文等無不鑽研,繪畫則勤於工筆、寫意、膠彩反覆練習,作品講究言之有物、經 久耐看。藉此專欄與大家分享藝術創作及欣賞的內涵。 4
台加月刊
May 2019
藝海風情
印章的欣賞與收藏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篆刻是中華文化很特別的一種藝術,「篆」古作「瑑」,從玉,
的最愛,溫潤綿密,手感很好。青田石以燈光凍最令人嚮往,昌
說文解字注釋說: 「圭璧起兆,瑑也」。在古代,凡屬於雕玉、
化石以雞血石馳名,好的昌化雞血可比美於田黃,隨個人喜好而
刻石、銘銅雕竹等,都叫篆刻。篆刻是以金石之學,書法之道,
定。巴林石中荔枝凍、巴林雞血等都是文人或收藏家把玩的寵
結合雕刻的技術,在方寸的範圍內,佈局章法,呈現出刀刻趣味
兒。
的一種藝術。 那志良先生在他所著的《璽印通識》中述及印的起源,係由於製 陶時,陶工將雕花的印模,印在陶胚上,作成花紋裝飾陶器。再 進一步的發展,便是雕製的印模,這種印模大多是陶工的姓名里 籍,開了印章的先河。 古代印章材料是採用金、銅以及玉石來製作,故黃帝印章稱玉
▲圖一 丁敬身印
璽。金、銅印章是用鑄造或鑿印的方式,玉印則用輾的。當時印 章是身份的象徵,在朝當官的才能用印,同時印的大小也有規 定。古時候官印流行金印龜鈕,所以釣個「金龜婿」,就是嫁個 當官的好人家。
▲圖二 寸心千古 田黃石
▲ 圖三 巴林雞血石
明朝王冕發現花乳石(青田石),由於石材較軟,容易刻製,使得 篆刻藝術迅速發展,加上文人墨客喜以詩詞入印,篆刻呈現趣味 化與多樣發展。一時名家輩出,丁敬,文彭採用切刀法刻章,繼 起的有黃易、錢松、蘇宣、陳鴻壽、陳豫鐘、巴慰祖等浙派八 家。至今精美的石章已是書畫收藏家的最愛了。 一方印章分印面、印身、印鈕等三部份。印面是刻印文圖案的主 要部份,印身(側)則是篆刻家簽名落款之處;好的印材往往有 名家刻的印鈕。所以印章的欣賞是多方面的,除了欣賞印面章法
▲圖五 下調無人采 高心又被瞋 不知時俗意 教我若為人
刀法之美外,可以欣賞邊款之美,還有印石印鈕之美。 印石大致可以分為壽山石系、青田石系、昌化石系以及巴林石為 主,大概硬度在2.5度到3度左右最適合刀刻。壽山石中以田黃最
▲圖四 芙蓉凍石
為珍貴,價格往往是黃金的數倍。其次芙蓉石也是篆刻家收藏家
▲圖六 壽山石
台加月刊「藝海風情」專欄,由虔誠藝術家-甘錦城執筆,甘老師認為「生活即藝術、創作即修行」,堅持自由創作,其 書法不論篆、隸、行、楷、魏碑、甲骨文等無不鑽研,繪畫則勤於工筆、寫意、膠彩反覆練習,作品講究言之有物、經 久耐看。藉此專欄與大家分享藝術創作及欣賞的內涵。 5
台加月刊
June 2019
藝海風情
紫砂壺的千姿百態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3、造形藝術--「圓無一相,方非一式」。自古以來,不變的定 則是:把、、嘴,三點一線;圓器口蓋,旋轉緊密滑順, 幾無空隙;方器挺括;花器刻劃傳神,師法自然而不拘泥 於自然。
喝茶,自古是東方人流傳久遠且很普遍的一種文化。喝茶不 止能解渴提神,紓解一天的疲勞和壓力;透過飲茶更能交流 人們情感,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文化特質。
4、藝術品味--茶文化的內涵:透過泡茶、倒茶、分茶的飲茶過 程,達到修身養性的文化底韻;欣賞壺作品的精、氣、神, 體會創作者的藝術風格,造形特色。如顧景州、王寅春、呂 堯臣、朱可心、裴石民、任淦庭、吳云根、蔣蓉等,各具藝 術特色。 資料來源部份來自網路
方巖祖永禪師曾書「茶味本禪味」,也就是「茶禪一味」, 晚唐從諗禪師把「喫茶去」,作為接引學人參禪的一種方 式,吃什麼樣的茶,茶是什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 愉悅的瞬間,體驗感悟人生 ; 星雲大師說:「若能喝出歡喜 心、感恩心、平常心、就是體會茶禪一味的真意」。 茶與壺是分不開的,好茶往往也需要好壺來沖泡,才能把茶 香茶味發揮得淋漓盡致。俗話說:「茶必武夷,壺必孟 臣」。孟臣指的是宜興的紫砂壺,素有「紫玉金砂」之稱。 根據明代陽羨長物誌的記載:「回甘悠長,既不奪香也無熟 湯味」就因為原礦的紫砂壺透氣性佳,不悶,可以留住茶 香,茶味雋永醇厚;並且茶葉放在壺裏隔夜不餿。泡久了茶 壺表面自然形成包漿,潤澤如美玉,所以能讓人愛不釋手, 把玩不已。
*參考資料:文化快報--前宜興紫砂工藝廠廠長李志平專訪
紫砂壺從北宋開始,到明代供春壺的問世,製壺技術不但成 熟,而且具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蘊含其中。經時大彬,清朝邵 大亨等名家輩出。詩云:「石瓢看景州,花器數可心,方壺 觀小馬,掇球追大亨,井欄有曼生,筋紋王寅春」。
▲日本方巖祖永禪師 茶味本禪味
▲ 茶禪 一味
一把好壺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紫砂的材質「天下茶器,紫砂陶為最」。紫砂陶土有三 ▲朱泥西施壺
種,即朱泥、紫泥、本山綠泥,產於宜興市丁蜀鎮,黃龍山 下方圓一公里。俗稱五色土,特色是質地細膩柔軔,外表肌 理有柑橘般的顆粒狀,溫潤如璧玉,輕敲,壺聲有如金玉之 聲,但不如瓷器般清脆。
▲ 黃金本山段泥梨形壺
▲明朝 供春 樹癭壺
2、製作工藝--紫砂壺奠基於傳統手工成形的特殊技法,師承有
序,三年有小成,而製作藝術品味高的壺,非十年八年的努 力,甚至於一輩子競競業業,也很難做到的。
▲青灰本山段泥石瓢壺
鑽
6
▲老紫泥神韻壺
台加月刊
July 2019
藝海風情
石不能言最可人 --- 奇石壽太古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典故而來,後人傳誦不已,因石有靈性而拜之。又在宋人費袞 《梁溪漫志·卷六》中,記有米芾拜石之事: 米元章守濡須,聞 有怪石在河?,莫知其所自來,人以為異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 治,為燕遊之玩。石至而驚,遽命設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見 石兄二十年矣。 (部分資料來自網路)
太湖石
巨大太湖石
初訝太湖石(上圖左) 之美,是在一九八四年到黃山寫生,順便 到蘇州獅子林、拙政園等地旅遊,驚見園中石頭,瘦、皺、 漏、醜、聳立其間,無奇不有。當時來去匆匆,未能盡賭靈石 之美,但始終餘音繞樑,無法忘情。 二零一二年來到溫哥華,再次驚見中山公園,到處太湖石林 立,彷彿蘇州園林再現。因此,經常前往觀察寫生,先後完成 了《雲城雪齋》、《平安富貴長壽》等,以太湖石為主體的作 品(圖一)。
圖一 甘錦城 雲城雪齋 絹布 水干 礦物顏料
今年二零一九年三月到宜興刻茶壺,偶然隨朋友到東吳石林遊 玩,又一次的驚喜,滿滿整座山的太湖石,矗立成林,壯觀極 了(上圖右)。震撼之餘,援筆記之,遂有《默如禪定》太湖石長 卷的完成。 自居易在《太湖石記》中云:「有盤拗秀出如靈丘鮮雲者,有 端儼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縝潤削成如珪瓚者,有廉棱銳劌如 劍戟者。又有如虬如鳳,若跧若動,將翔將踴,如鬼如獸,若 行若驟,將攫將鬥者。風烈雨晦之夕,洞穴開頦、若欱雲歕 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煙霽景麗之旦,巖堮霮,若拂嵐 撲黛,藹藹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狀不可。」 據太湖石志(宋朝范成大)記載:太湖石:「石出西洞庭。多因波 濤。激齧而為嵌空。浸濯而為光瑩。或縝潤如珪瓚。廉劌如劍 戟。矗如峰巒。列如屏障。或滑如肪。或黝如漆。或如人。如 獸。如禽鳥。好事者取之。以克苑囿庭除之玩。」 圖二 元代 謝庭芝 竹石圖
明朝陳洪授畫《米芾拜石圖》(圖三),係根據宋人葉夢得記載的
圖三 明代 陳洪綬 米芾拜石圖
台加月刊「藝海風情」專欄,由虔誠藝術家-甘錦城執筆,甘老師認為「生活即藝術、創作即修行」,堅持自由創作,其 書法不論篆、隸、行、楷、魏碑、甲骨文等無不鑽研,繪畫則勤於工筆、寫意、膠彩反覆練習,作品講究言之有物、經 久耐看。藉此專欄與大家分享藝術創作及欣賞的內涵。 7
台加月刊
August 2019
藝海風情
傳承與創新- 創作展覽的意義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一次展覽會的致詞中,陳剛毅處長引用了西方學者,對藝術 的定義反問觀眾,藝術是什麼?他說藝術是畫家創作了作 品,還要有欣賞者的觀賞,這藝術活動才有意義。簡單的 說,碗做好了,工藝師還不滿足,在碗上面刻畫起來,本是 無心插柳,當顧客每次吃飯時,看到圖畫帶來愉悅的心情, 吃飯時多麼快樂,這就是整個藝術活動的過程與作用。 台灣從1983年起,各縣市文化中心紛紛成立,如雨後春筍般, 絡繹不絕,積極推動文化建設,至今快40年了,現在展覽場所 之多,展覽之普及,真是目不暇接,可說達到了文化寶島的 程度。到底這麼多的展覽,對社會民眾起了多少潛移默化的 功用呢?對藝術家的創作,整個藝術提升了多少?今天是要 作深入省思、研討的時刻了。
張穆希 龍世界 書法
蓴波先生在其居山堂文存中提及:「畫不是嘩眾取寵,要從 內心感動,用繪畫語言,以筆墨表達出內心的最愛,感動觀 者,引起共鳴,這才是畫的真義。現代、前衛,一味求新求 變,卻忽略藝術與人性,生命與大自然的融合,終結愈陷愈 深,而不能自拔。」展覽更不是沽名釣譽,甚或淪為商展的 形式,那就失去了藝術創作的意義了,豈可不慎哉!
葉劉金雄 聚寶罐 陶藝
戴武光 梅枝上雀喳喳 工筆畫
畫會聯展旨在凝聚向心力,互相切磋,相互學習討論,每人 的性格、生長背景不同,感動的事物自然不同,所詮釋出來 的畫作當然有異,呈現多樣面貌,百花齊放。這次桃園市美 術教育學會在客家文化局的聯展,水墨、水彩、書法、油 畫、陶藝、錄像、混合媒材都有,可說五花八門,大家展出 一年來的佳作,互相觀摩研討,這樣的展覽就有可看性,是 有意思的畫展。
陳國增 香風荷影 水墨
桃園市美術教育學會也在1983年由知名畫家賴傳鑑老師召集縣 內美術家、教師成立「桃園縣美術家聯誼會」,1995年著名水 墨畫家戴武光老師向社會局申請立案,正式掛名「桃園縣美 術教育學會」深具意義。轉眼36個年頭,每年一到兩次的聯 展,激勵會員創作,並定期出版專輯。
甘錦城 粉態含香露未乾
2019年會員聯展,在客家文化館,展出蘭陽美術協會5件以及理 監事、會員的近作,共有近百幅佳作展出,顯示出會員對藝 術的執著與熱情。
裴之瑄 泊 水彩
8
趙世傳 呵護 膠彩
台加月刊
September 2019
藝海風情
傳統與創新--呂鐵州和南溟繪畫研究所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西元1927年,臺灣省舉辦「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當時 有三個未滿二十歲的年青人--陳進、林玉山、郭雪湖入選東洋 畫部;而多位資深的水墨畫家,意外落選,呂鐵州也名落孫 山。臺展三少年名噪一時,報紙爭相報導,非常轟動;而落 選的畫家,如蔡雪溪等不滿評審結果,策劃落選展,另外呂 鐵州接受了慘遭滑鐵盧的事實,那麼用心,這麼壯觀的百雀 圖居然落選,問題出在那裏?決定到日本從頭學習。 呂鐵州(1899-1942年),出生於桃園市大溪鎮上,一個書香世 家,家業興隆,但他愛好美術,於1928年到日本「京都繪畫 專門學校」學習,當時指導老師福田平八郎,教授寫生畫, 呂鐵州 《蜀葵與雞》
以直觀描寫當地花草景物,翌年寄回作品參加臺展,得到特
許深州
《秋興》
選殊榮,之後於1931年、1932年又獲特選,取得推薦免審查 資格,這是繼三少年之後,膠彩畫的另一個巨匠。 留日期間的呂鐵州,因寄託在朋友的財產,被捲款逃逸,不 得已回臺,為了生活,於1936年在臺北大橋頭,開設「南溟 繪畫研究所」,教畫授徒,當時慕名來習藝及求畫的人,非 常之多,如許深州、林雪州、黃華州,都是他的高足,尤其 許深州,確能繼承並發揚光大,他的學生中劉耕谷、趙世 傳、范素鑾、甘錦城等,在臺灣膠彩畫均有很好的表現。 呂鐵州
《戎客船》
綜觀呂鐵州在京都繪畫專門學校的學習,短短幾年,大大改 變了他的繪畫風格,使他躋身大畫家地位,關鍵在於他以寫 生為基礎,以精密的線描,再填上色彩,反映生活環境,觀 呂鐵州
察取捨,畫面描繪細膩,色彩豐富,強調表現客觀自然精神
《寫生稿》
的寫實主義風格,加上他勤奮不懈,才有今天的成就。1932年 後,開始自我突破,企圖融合現代客觀寫實風格,與傳統寫 意風格於一廬,如《戎客船》等。可惜在1942年因趕製大 畫,過度勞累而與世長辭。 參考書目: 《藝術家雜誌》1991年12月號 p224-230 《風土之眼--呂鐵州、許深州膠彩畫紀念聯展》國立臺灣美術館 《從傳統到現代的蛻變--呂鐵州紀念展》桃園市文化局 甘錦城
呂鐵州 《夕月》
9
《野鴨蓮塘水淺深》
台加月刊
October 2019
藝海風情
周澄與台灣山水藝術學會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韓等東南亞地區,更遠赴歐美等地。從實際觀察寫生中,驗證前 賢畫家的畫理畫法。不論樹石皴法,山脈走勢,與季節、地域等 變化都一一熟記於心而後創作。近十年來更帶著畫友、學生邊走 邊寫生,然後再融入生活,加上自己主觀感受,醞釀創作自己理 想中的畫作。他說:「過去寫生是將景物熟記於心而融會貫通,如 今發現許多山岩的紋理是古代皴法中從來沒有見過的,值得記 錄參考,所以一路走一路寫生。」 近年學會更推廣到海外,如書畫緣·兩岸情– 台灣山水藝術學會 文化交流展,2016 年在天津美術館開幕,近 80 幅作品,包含山 水畫,花鳥,書法等。津台兩地互相展覽,互相切磋,讓兩岸藝 周澄 《濤聲》 設色水墨 紙本 術文化互相交流,使兩地藝術氣息,文化底蘊更加滲透。共同弘 山水畫即西方所謂的風景畫,我國早期只是人物畫的背景,由 揚中華傳統文化,使其薪火相傳,不斷發揚光大。 於中華民族自然思想的發達,加上晉顧凱之、宗炳、謝赫等, 部分資料、圖片來自網路,居山堂文存 對山水畫理的發明,促進了山水畫的建立及發展。至隋代展子 虔,存世最早的【游春圖】,山水畫已經很成熟了,比起西洋 風景畫約早了一千多年。 山水畫到唐代取代了人物畫而盛極一時,至宋代而達顛峰。名家 輩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李思訓的金碧山水,也就是俗 稱的南宗與北宗,相互輝映。董源、李唐、范寬、李成皆為當時 大家。郭思的林泉高致集:「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 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 不如可游可居之為得…」。故畫者都以此為意造,影響後世極大。 台灣山水藝術學會,成立於民國一百零二年二月,會員來自國內 各地,周澄老師集合門生(春聲畫會會員、蘭心畫會、鏡秋雅集會 周澄寫生示範於明德水庫 員等)以及一些藝術愛好者組成,其中不乏美術專業而具有創作 條件者,周澄擔任創會理事長。首展在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舉辦,他在展覽序言中指出:「學會旨在會員們相互切磋砥礪, 使其美藝更上層樓,人品修為更加慈莊自在,在充滿藝術氛圍 中,各自創造自己的風骨與畫格;而在學會裡,各盡所能,貢獻 所長,使觀者認識台灣之美與人文深厚的底蘊。」
周澄 《春色催人不耐閒 》
周澄的山水畫繼承了溥心畬、江兆申一脈相傳的文人畫特色而 別出新裁。從小跟父親習得一手好書法,又從頭城康豔泉先生學 詩詞,有良好的文學素養,因此他年青時就「展卷即能題款」, 隨心所欲而不踰矩。現今國畫家能像他這樣詩、書、畫、印俱佳 者,實在少之又少了。 周澄山水畫,早期深得唐宋繪畫的精華,北宗的精緻;南派的瀟 灑兼而有之,他更師法自然,四處旅遊,足跡遍及中國大陸、日、 10
周澄與師母帶學生旅遊寫生
設色水墨
台加月刊
November 2019
藝海風情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另一類作品感性中又帶點理性,有著濃濃的設計味,如水母系列 等(圖6)。她將畫布塗好底色,貼上宣紙或泡咖啡的濾杯,使成 一幾乎有規則的圖案當背景,然後才將主題畫上去。這時候她用 刮板塗色或把顏料擠在畫布上,搖來晃去的把線條一條條的完 成,她用這種流動的線條,訴說她對宇宙的關愛… 圖片來源:張麗珍拍攝提供 部分來自網路 (圖1)
蘇東坡 寒食帖
蘇東坡嘗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圖1),大家耳熟能 詳,學畫論畫也多以似與不似為評畫的標準之一。但這句話的真 意,卻少人留意。 初學畫的人,從畫得不像而求像,這是形似。畫像了更求神似, 等到形神兼備,進一步追求「得意忘形;遺形寫神」的境界。這 是過程,循序漸進。形似是技巧,技巧要如庖丁解牛,像籃球國 手一樣,球在手上能運球自如,隨心所欲而不踰矩,這才是功 夫。神似是建立在形似的基礎之上的。透過簡潔化原則,去蕪存 (圖2) 顏真卿
菁,才能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寫意畫如此,書法未嘗不是如
裴將軍碑局部
此,所謂「能工而後能寫意」;「始知真放在精微」就是這個意 思。 大家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 - 王羲之《蘭亭序》,飄逸遒勁;而他的 《樂毅論》與《黃庭經》則是法度兼備,遒麗古雅。《蘭亭序》 是建立在[樂毅論]法度的基礎之上的。我們再看顏真卿的楷書氣勢 磅礡,實出於他忠貞愛國的節操,他的《祭姪稿》是在悲憤傷痛 (圖3)畢卡索 Woman in Armchair
的心情下完成的。悲憤交結,真情流露,溢於文稿字裡行間,裴 將軍碑更是篆隸行楷的綜合體,也展現了他書法的功力(圖2)。
(圖4) 創作中的Christine Zieron (張麗珍攝影)
西洋大畫家也是一樣,畢卡索少年時即有超人的寫實能力,歷經 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而創立了立體派,其後分析立體主義、 綜合立體主義,作品充分展現他的獨創風格。故能成就二十世紀 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圖3)。
The Roundhouse Exhibit 在 Roundhouse Community Centre 展 出,樣貌繁多,百花齊放,有平面作品,立體作品,有寫實、抽 象、半具象等風格表現,琳瑯滿目。之中有兩幅半抽象的畫作, 深深吸引著大眾的目光。之後到Christine Zieron 的畫室欣賞她更 (圖5) logs
多的作品,經她慢慢解說,才知道她的畫具異常簡單,幾瓶壓克 力顏料,一個近乎橢圓形刮板,作畫時總是一氣呵成(圖4),不 論風景、花草。她總是捕捉心中的那一份印象,介乎像與不像之 間,猶如中國寫意畫,簡潔有禪意。(圖5)
11
(圖6) fire
台加月刊
December 2019
藝海風情
微笑高棉 – 驚艷吳哥(一) 楓紅層層,體露金風的秋天及冬天,正是旅遊柬埔寨最好的季節。 吳哥窟一直是我嚮往寫生采風的好地方,幾十年了均未成行,每次 看到畫吳哥窟景致的畫展,內心都無限悸動。神秘又古色古香的老 帝國,宏偉的建築群,佛塔上雕刻著數百尊四面佛,壁面廊柱上刻 滿了淺浮雕,充滿了夢幻的傳說。實在等不及了,就這樣來了柬埔 寨。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宮廷日常生活及戰爭的場景(圖七)。與小吳哥,巴戎寺等處的浮雕 相呼應。 柬埔寨的民宅也很有特色(圖八),因為沒有颱風與地震, 而且絕大部 分是平地,河流很多。一般起居室都在二樓,第一層只有幾根柱子, 做為活動空間和停車,放雜物等之用途。 部分資訊參考網路
飛到金邊,飛機慢慢降落、河流、原野、塔式建築逐漸清晰、變大, 漸漸感覺到純樸與寧靜,莊嚴虔誠的氛圍。下禢的旅店有 15 層樓 高,可俯視整個金邊市,好不一樣的景觀,遂援筆速寫了一幅金邊 遠眺(圖一)。高棉式的古塔建築,到處可見,新建的摩天大樓,一 棟棟的蓋著,約略可見起飛中的國度,建設正在開始。 聽說皇宮是個必看的景點,位於金邊東方,湄公河、洞里薩河、巴 沙河交會之處的四臂彎。初建於(1866-1870)諾羅.敦國王所建。一入 門,即見巨大參天的樹,開著鮮艷斗大的紅花,啊!是菩提樹開花。 心中無限驚喜,這輩子第一次看到,(聽說連唐三藏一生也只見過一 次),趕緊畫下來分享眾生(圖二)。
(圖一) 金邊遠眺 水彩寫生 甘錦城
(圖三) 瑞鶴圖
(圖四) 飛舞和平 甘錦城攝影
絹布
宋徽宗
(圖二) 花開見佛 膠彩 甘錦城
【菩提元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偈 大家耳熟能詳,就是沒見過菩提樹,更何況開花呢?古籍記載佛祖在 菩提樹下成道,菩提一詞源自梵文(Bodhi)的音譯,意即覺悟、智慧, 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進入超凡脫俗的境界。 登上皇宮階梯,又是一個驚喜,皇宮屋頂上停了滿滿的鴿子,時而 成群飛翔,時而棲息,這景象,彷彿宋徽宗的【瑞鶴圖】(圖三)再 現眼前,於是拿起相機拍下這一景(圖四),取名【飛舞和平】,與 宋徽宗所見有異曲同工之妙。 轉了幾個彎,幾百米的迴廊牆面,畫滿壁畫,高約兩米,極有想像 力以及創造力,非常壯觀。據載是由 40 位畫家,根據高棉版的【印 度史詩】,繪製而成的,這不就是古代的超現實主義嗎?飛天馬車(圖 五) 、人面鳥身,長了翅膀,爪子(圖六) 、獸頭人身等等。主題描繪
(圖五) 飛天馬車
(圖七) 宮庭生活及戰爭場景
12
(圖六) 人面鳥身
壁畫
壁畫
(圖八) 柬埔寨民宅
壁畫
甘錦城攝影
台加月刊
January 2020
藝海風情
寫了梅花便過年 – 漢字趣味談春聯
Artist Corner
甘 錦城
嘗見曉雲法師禪畫【寫了梅花便過年】,很多畫家也喜歡在過年
還有一幅對聯也很有意思,那是相傳鄭板橋的 【坐,上坐, 請
畫梅花應景,增加氣氛。汪曾祺先生也畫了【山家除夕無他事,
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傳說有一天鄭板橋來到寺廟,和尚
插了梅花便過年】。古人過年時,把歲朝清供圖和吉祥圖,掛在
見他穿著普通,就隨便應和:坐,並對旁邊寺僧說:茶。和尚與
客廳,以迎祥納福。今年 2020 年,歲次庚子,生肖鼠年。一元
他交談中覺得他肚子裏面有東西,不是一般人,就請他到廂房,
復始,萬象更新。【倉鼠有餘糧】,有鼠代表生活富足,吉祥富
並對他說:請坐,交待寺僧敬茶。後來知道他是當過縣令,鼎鼎
裕。
有名的鄭板橋, 便請他到客廳, 很恭敬的說;請上坐,對寺僧 說:敬上等茶。當他要離開前,和尚特地請他留下墨寶,他就寫 了這幅對聯。 參考書目: Storys about Chinese Characters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 圖一 ) 元 錢選 桃枝松鼠圖
( 圖二 ) 明宣宗皇帝 朱瞻基
荔鼠圖
在文學家的眼裏,老鼠是趣味橫生的可愛動物。迪士尼的卡通米 老鼠(Mickey Mouse),和 3D 卡通動畫電影【鼠來寶 Alvin and The Chipmunks】;兒歌:【小老鼠,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 貓來了,咕嚕咕嚕滾下來!】,都是家喻戶曉,人人朗朗上口的 傑作。歷代畫家也畫了許多類似的題材,存世的畫跡,有元朝錢 選的【桃枝松鼠圖】( 圖一 ),明宣宗皇帝的【荔鼠圖】( 圖二 ), 還有八大山人等,近代則清末民初,著名的畫家齊白石,留下了 些許【老鼠油燈】之類的畫作( 圖三 ) 與(圖四) ,題詩曰;【昨 夜床前點燈早,待我解衣來睡倒,寒門只打一錢油,那能供得鼠 子飽;值有貓兒悄悄來,已經油盡燈枯了。】 漢字總是那麼有趣,著名的對聯如【蚕為天下虫;鴻是江邊鳥】, 【因火成烟夕夕多;此木為柴山山出】。
( 圖三 ) 齊白石 鼠燈圖 水墨
蚕是天和虫的合成
( 圖四 ) 齊白石 鼠燈圖 水墨
字;鴻是江跟鳥的合成字;烟是因火的合成字,兩個夕是多; 甘錦城 篆刻作品
兩個山是出。海報設計,繪畫意境,也常常利用漢字的諧音,傳 達另一種意趣。【清涼一夏】是一個廣告詞;又如魚與餘同音, 畫魚戲蓮葉間,傳達「年年有餘」之意;畫三條魚,表示「三餘 」 福、祿、壽等。 古代有一書生家貧,過年時在門上貼著這樣的對聯:上聯【二三 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披【南北】。寫的是甚麼意思呢 ? 原來上聯少一,下聯少十,橫披南北少了東西,是在說他缺衣少 食,家裏甚麼東西也沒有。這對春聯也是借用諧音的趣味,來自
( 圖五) 鼠來寶
我解嘲。
13
( 圖六 ) 有餘 (魚)
( 圖七 ) 恭賀新禧
台加月刊
February 2020
藝海風情
一片冰心在玉壺 — 話雪景
Artist Corner
甘 錦城
雪,天空中飄落的白色結晶體;是天空中的水蒸氣冷至攝氏零 所能企及。茲以榊原紫峰Sakakibara Shiho (1887-1971)畫作【雪 中棲小禽】(圖五)來欣賞,這幅畫韻味十足,色彩豐富,極盡 度以下,凝結而成的。 【梅雪爭春不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 變化之美,小鳥與茶花葉子,渾然一體,虛實之間,充滿著禪 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點明 味畫意。 了雪的明度,花的香氣。雪是潔白純淨,無邪與睿智的,所以 參考書目: 中國書畫 4 翎毛篇 林柏亭編著 有「文思獨出雪聰明」,冰雪聰明的句子。還有一首詩,大家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耳熟能詳【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 雪,與梅並作十分春。】,雪給大地無限生機,無盡美感,給 與文學家、畫家無限思維,無邊想像。
( 圖三) 甘錦城 瑞雪幽禽 膠彩絹布
( 圖一 ) 唐 王維 雪溪圖 水墨
( 圖四 ) 甘錦城 雪中紅 膠彩紙本
( 圖二 ) 宋 馬麟 暮雪寒禽 勾勒填色
唐代畫家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留下了不朽名作【雪溪 圖】(圖一),給我們不寒而慄,冷得發抖。這幅畫現藏台北故 宮博物院,有宋徽宗趙佶題簽【王維雪溪圖】,描寫鄉村大雪 荒涼景緻,稀疏寒林,錯落著幾間茅舍;前景ㄧ人獨行,與溪 中二人撐蒿擺渡,更顯得荒寒蕭肅,戰慄不已。
( 圖五 ) 榊原紫峰 雪中棲小禽 膠彩絹布
( 圖六 ) 雪中茶花 甘錦城拍攝
宋馬麟(1195-1264)也有一幅經典畫作【暮雪寒禽】圖傳世(圖 二),這幅畫行筆蒼勁有力,尤其荊棘用筆,頓挫轉折之間,輕 重提頓,充分表現骨法用筆之美。寒枝竹葉堆滿積雪;兩隻黃 尾鴝棲息枝上,兩相依偎,以禦風雪。馬麟簽名於畫面右下 角,左上角則有宋寧宗的題字【疏枝潛綴粉,並翅不禁寒】。 筆者嚮往雪景數十載矣,1995年前後到韓國雪嶽山,中國黃山 賞雪,但都是驚鴻一瞥,未能深刻體驗。2012年住在溫哥華, 每年到了冬天,總是期待下雪的日子,一旦下雪,人們躲在家 裏保暖,我卻終日在外頭,與雪為伍,撐著雨傘,看著雪花飄 舞,無聲無息的灑落大地。真的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卻有 著無盡無窮的靈感與體悟。看著這麼美的景色,恨不得一口氣 把它畫下來。
(圖七) 甘錦城
九年以來,陸續觀察、寫生,略有體會,加上觀摩研究前賢名 跡,如五代南唐名家顧德謙、元錢選(1235-1303)等名家畫作, 日本名家如竹內棲鳳(1864-1942)、橫山大觀(1868-1958)等大師 作品,深受感動。偶而臨摹比較,更加佩服巨匠的超人創作, 無論意境、色彩、構圖均有獨到之處,功夫之深,實非一般人
寒山積雪(Squamish 現場寫生)
彩墨紙本
( 圖八) 甘錦城 雪中佳侶 膠彩絹布
14
台加月刊
March 2020
藝海風情
2020 年桃園市美術家邀家展膠彩畫展筆記 首先感謝兩位留日專業膠彩畫家徐子涵、張貞雯擔任籌備委 員,幫忙規畫。我們依據新規定,在設籍桃園市,或居住、 服務於桃園市的畫家中,審慎挑選邀家,經文化局通過核定 36位畫家參展本屆展覽。張教授為讓更多新秀有展出機會, 提出縮小畫幅尺寸至40號以下,也獲文化局同意,因此展出 名額也比上屆增加。
Artist Corner
甘 錦城
間親情,生命意涵,在柔韌與剛強中,散發出濃濃的東洋畫 意、禪境,給予我很多啟示學習;莊士勳教授【池畔一隅】 (圖五),承襲他個人一貫風格,關注小世界的宏觀思維,雖 言未完待續,已洋洋大觀了。足證膠彩畫的魅力與層次變 化,一幅畫的完成,著實不易。
鄙人才疏學淺,恐多闕謬,敬家方家指正是幸。
本屆共有36件作品展出,無論在題材、構圖、技法思考表現 上,每位作者均能用心於獨自的想法、風格的建立,甚為難 得。展出的作品,依題材種展,以花鳥畫19件最多,占了一 大半;風景畫10件,人物畫5件,純粹意象畫作2件。有些結 合花鳥、風景、或人物於一爐。表現形式技法,則融合傳統 與現代西洋畫技法占絕大部分。多元而富變化。 回溯膠彩畫,源自唐朝勾勒填彩的重彩畫,日本在明治維新 時代,大量吸收學習唐宋繪畫,加以變化而形成日本畫,日 本致力研究開發顏料,除傳統天然顏料外,加上釉燒岩繪 具、水干、金屬顏料等,已有上千種以上不同色相、明暗、 彩度,不同粗細的顏料,提供畫家選擇使用,因此富貴體的 繪畫在日本大放異彩。
( 圖一 ) 饒文貞 初、絡
本市膠彩畫家,一些藉由大陸來台畫家,教授工筆畫轉換而 來,如金勤伯、喻仲林等在大學及畫室,教授工筆畫、沒骨 畫。另外則是經由留日,習膠彩的畫家,回台教授膠彩畫傳 承,如呂鐵州,弟子許深州,再傳弟子劉耕谷、范素鑾、趙 世傳,以及我等;現已傳至第四代了。少數畫家則直接從西 洋畫技法來製作;近十多年來,東海大學開設膠彩畫短期研 習,聘家日籍、台籍專家來教授技法,本市很多畫家前往取 經,造就了本市膠彩畫的蓬勃發展。
( 圖二 ) 簡佑任 養蜂人 ( 圖三) 徐子涵 千花
昔日謝峰生恩師,嘗以「佛跳牆」這道料理,來譬喻膠彩畫 的迷人韻味。他說畫膠彩畫要像燉料理,微火慢慢燉才入 味。膠彩畫敷色往往數十遍,層層敷染,色彩層次才會豐 厚,千變萬化而柔美。因它可厚塗,可薄彩,所謂濃妝淡抹 總相宜,表現多樣,重色可媲美油畫之厚重結實;淡彩則迷 濛空靈而給人無盡遐思。 可喜的是少數畫家,本次展出的作品風貌,有顯著的轉變。 饒文貞老師的【初、絡】(圖一),以山的造形與紅線的意象 組合,畫面暈染,讓人聯想到橫山大觀(1868-1958)、竹內棲 鳳(1864-1942),一脈相承的朦朧之美;簡佑任的【養蜂人】 (圖二),似有達利超現實主義的幻境;徐子涵【千花】(圖 三)、張貞雯【夢幻草】(圖四)兩位教授擅長以花卉來傳達人
( 圖四 ) 張貞雯 夢幻草
15
( 圖五 ) 莊士勳
池畔一隅
台加月刊
April 2020
藝海風情
學買胭脂圖富貴 – 國色天香話牡丹
Artist Corner
甘 錦城
動,神采奕奕。圖一《玉堂富貴》傳為徐熙畫作。圖二為 清朝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的牡丹畫,他在徐黃體的基礎 上,加上西洋畫的明暗變化,形成另一種風格。 南宋文人畫興起後,寫意畫成為元、明、清繪畫的主流, 文人畫家擅長詩詞、書法,因此題字、鈐印,在畫面上佔 了很重要的部分。如圖三惲南田的沒骨牡丹,左側有王翬 的題跋數行;近代齊白石、張大千等都是題畫高手。 參考書目:牡丹譜 歐陽修等著/歷代牡丹詩詞名篇鑑賞 湯 兆基主編/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張大千
寫意牡丹
彩墨畫
齊白石
大寫意牡丹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 期。」;「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 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富貴花天授,有花王美譽, 天下無雙艷,人間第一香等,都是膾炙人口,千古絕唱的 佳句。周敦頤在其著《愛蓮說》中云:「…蓮,花之君子 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因此世人也把牡丹花, 稱作富貴花,雍容華貴也。其它別名有鹿韭、花玉鼠姑、 穀雨花、百兩金、白术、國色天香、花王、洛陽花等。清 朝慈禧太后,尤愛牡丹,把牡丹花定為國花。日本高僧空 海將牡丹傳入日本,日本人稱為唐獅子。 牡丹花原產於中國,屬芍藥科,本為藥用植物,初名木芍 藥。盛唐兩宋開始,觀賞價值遠高於藥用,普遍栽種,中 州成為培育中心,洛陽幾乎家家都有種植。栽培欣賞牡丹 花成為社會風氣。劉禹錫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 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一時文人 墨客吟詠牡丹的詩句,牡丹畫作,流傳大江南北,傳誦至 今。唐舒元輿在《牡丹賦》中寫著: 「…每暮春之月,遨 遊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或灼灼騰秀,或 亭亭露奇,…或迎日擁砌,或照影臨池,其態萬萬,胡可 立辨!不窺天府,孰得而見…」。
(圖二 ) 郎世寧 工筆牡丹
( 圖一) 徐熙
玉堂富貴 工筆
( 圖三 ) 惲壽平
沒骨牡丹
金代詞人元好問詩「…折枝圖上看精神,見來頻,畫來 真,辦作徐黃,無負百年身,也待不來花下醉,嫌笑煞, 洛陽人」。可見畫好牡丹花,真不容易,非得像黃荃、徐 熙這樣技藝高超的畫家,才能把它畫得栩栩如生。王石谷 題惲南田畫云:「牡丹最易近俗,殆難下筆,如近世工徒 塗紅抹綠,雖千花萬蕊,總一形勢,卻無神明。惟北宋徐 熙父子,趙昌、王友之倫,創意既新,變態斯備;其賦色 極妍,氣韻極厚,不守陳規,全師造化,故稱傳神…」, 點出了畫畫的要領。 五代花鳥畫的兩大流派,有黃荃富貴體和徐熙野逸體之 謂。黃荃善用勾勒填色法,層層敷染,故彩色艷麗厚重; 徐熙善長沒骨法,逸筆落墨草草,略施丹青,所以氣韻生
甘錦城
16
惜春 膠彩畫
黃牡丹 照影臨池 紙板
台加月刊
May 2020
藝海風情 Artist Corner
畫到到兼何敢何敢 – 淺談畫境
甘 錦城
光畫鼠,何曰: 「多讀書,不作歹,己亥歲末迎庚子鼠年。遲 遲。 」( 圖四 );畫小辣椒,則何「平生最怕」等等,以白話 文何款,易懂有趣。 予畫鬱金香( 圖五 ),何曰: 「皇冠為花,葉寶劍,黃金藏球 根。絅之。」係根據神話故事而作: 「傳說有一位善良的美少 女,同時受到三名男士的愛慕追求,一位是勇士以寶劍相許; 一位是富商,另一位是王子,以皇冠承諾。這位少女不想拒絕 其中任何一位,花神知道了,就把她化身為鬱金香 – 花是皇 冠、長長葉子為寶劍、球根是黃金。」 參考書目:中國書畫論集 華正書局/ 中國書畫翎毛篇 光復書局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圖一 宋 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
圖二 元朝 陳琳 溪鳧圖 水墨
我們讀一首好詩,常讚嘆說: 「非筆墨所能形容」;一幅好 畫,往往也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只能讚嘆! 唐人畫《桃源 圖》,舒元輿款何云: 「烟嵐草木,如帶香氣,熟視詳玩,自 覺骨戛青玉,身入境中,此畫中詩也,絕藝入神矣! 」
圖三 日本 竹內棲鳳 鬥雞 膠彩畫
古畫無款,蓋意思已足,畫境其中矣;或謂古人謙虛,名字往 往書於隱晦處。李思訓畫江而聞水兼( 圖一 ),韓幹畫馬而索水 草,皆極盡寫生之能事。寫生之極而後能寫意,然自南宋文人 畫大興以來,以神似為高;形似為下,寫意畫以簡單筆法,表 現複雜之物象。元朝陳琳《溪鳧圖》( 圖二 ),趙孟頫跋曰: 「陳仲美戲作此圖,近世畫人皆不及也。子昂。」一般人不審 寫生之道,獨創甚難,效顰容易,臨摹風氣盛行,以致水墨畫 空虛陳腐,每況愈下。 關於寫意畫,嘗見德‧陶德曼在《中國繪畫的蘊藏》一文中寫 道: 「有一個賣菜的去找畫家北歧,請他畫一個招牌,過了幾 個月,賣菜的催了好幾回,北歧總說還沒畫完,過了半年,賣 菜的又去催他,他立刻拿出一幅絹來,拿起筆,大刀闊斧的幾 筆便畫成了一只帶葉子的西紅柿。那個賣菜的非常驚奇,但是 聽北歧說,畫一只西紅柿,要一百圓日金,心裏未免躊躇,於 是北歧領著他到大廚,只見大廚前堆滿了,一層層的這幅畫的 草稿;這幾個月來,北歧反覆在摩一只西紅柿,經過多少修 改,直到最後,才得到他滿意的樣式。」同樣,杜甫何王宰畫 山水圖歌: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山,能事相促迫,王宰始 肯留真跡….」。參考 ( 圖三 ) 竹內棲鳳鬥雞圖。
圖 四 現代
圖五
據《芥子園畫傳》所說: 「元以前多不落款,或隱之石隙…至 倪雲林,書法遒逸,或詩尾用跋,或後附詩。文衡山行款清 整,沈石田筆法灑落,徐文長詩奇拔,陳白陽何精卓,每侵畫 位…」。這就是書法、詩文、繪畫三者的综合了。如畫家戴武
17
戴武光 多讀書不作歹 水墨畫
甘錦城 鬱金香 膠彩畫
台加月刊
June 2020
藝海風情 Artist Corner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 觀畢卡索畫展心得
甘 錦城
宣稱這幅畫是為了反抗殘暴和黑暗而作的。 《格爾尼卡》(Guernica)(圖四),描繪無辜的婦女和兒童,在家裡 遭到無情的轟炸,死傷慘烈,以兩個動物,六個人物為主,畫 了 45 幅草圖,他的模特兒朵拉(Dora Maar),參與製作過程的拍 攝。畢卡索只用了黑、白、灰三種無彩色,把法西斯的暴行揭 露出來。畫的中央是一匹受傷的馬 - 象徵被轟炸慘死的平民, 臀部被一枝長矛貫穿,極度痛苦的作最後掙扎。左方是一個仰 天哀嚎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嬰孩;右方高舉手臂的婦女,絕望 的呼叫、求救。地面一婦女橫躺,仰天長嘯,一隻手用力向前 伸,另一隻手握著劍,手的上方,開了一朵小花。左上方則是 一冷酷而兇狠的牛 - 象徵納粹的殘暴;馬頭的上方有一隻雪 亮的眼睛,在眼睛的右前方,窗戶裏伸出一個婦女的頭,他一 手持燈,一手撫胸,吃驚的凝望著這場悲劇。
圖一 畢卡索 彈吉他的老人
圖二
畢卡索 亞維儂的姑娘們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畢卡索,一生經歷了藍色時期(圖 一)、粉紅色時期、立體派時期、綜合立體主義時期,他自己說: 「十四歲就畫得跟拉菲爾一樣好,但花一輩子的時間,跟小孩 子學習自由自在的畫畫。」。
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同樣在極度悲傷、憤怒的心情下,寫成 了《祭侄稿》(圖五)。元朝張晏題跋:「….起草又出於無心,是 其心手兩忘。真妙見於此也,觀於此帖,真、行、草三法兼備, 名重當時 」。元.鮮于樞題跋云: 「….天下第二行書… 」。 參考書目:藝術品味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生平有幸兩次機會,面對真跡,仔細觀賞學習。一次是 1982 年, 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另一次是 2016 年在溫哥華美術館。 兩次都給我很大的震撼,最近重讀劉文潭大師《藝術品味》一 書,頗有感動,因此,願與大家分享個人心得。 圖三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長卷局部 常有人問: 「畢卡索的畫,好在哪裏? 我看不懂呢! 」這很正常, 甚至有些人說,他不喜歡畢卡索的畫,這也是個人賞畫的角度 不同。因他的畫不是唯美主義,尤其晚期的畫,融立體主義、 分析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於一爐,畫人一下子正面,忽而 側面,沒有固定的視點,好像交響樂般,難解、耐聽。我們就 以兩幅畫來跟大家討論吧!一幅是《亞維儂的姑娘們》;另一幅 是《格爾尼卡》。 《亞維儂的姑娘們》( The young Ladies of Avignon ) (圖二),當畢 卡索於 1907 年展出這幅畫時,大家都以為畢卡索瘋了。天下怎 麼有人畫出這樣醜的畫來?右邊兩張像黑人雕刻般的臉孔,醜 陋可怕,我想小孩子都畫得比他好,當時,的確很難讓人接受 這幅畫。甚至連他的畫友,立體主義大師勃拉克也對著畢卡索 說:「你儘可隨興提出種種說法,但你的畫使我感覺你是強迫我 們吃棉花子,並且還叫我們和著煤油吞。」的確這幅畫打破尋 常的審美眼光,他畫的是移動視點的組合,不是一般固定的視 點;猶如中國畫的長卷,《富春山居圖》(圖三),採用移動視點 的寫生方式,是畫他知道的,不是畫單一角度看到的東西。
圖四 畢卡索 格爾尼卡 776.6x349.3cm
畢卡索受政府委託,為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繪製一幅壁畫, 1937 年 4 月 29 日,他從報紙得知西班牙境內,格爾尼卡城中小 鎮巴斯克,4 月 26 日,被德軍納粹大轟炸的消息,內心充滿悲 傷、憤怒,於是把自己關在畫室裏,開始構思製作《格爾尼卡》。 圖五 唐朝 顏真卿 祭侄稿
18
台加月刊
July 2020
藝海風情 Artist Corner
耄耋圖二圖二
甘錦城
彭乘《墨客揮犀》,有這麼一段記載:「歐陽公嘗得一古 畫,牡丹叢下有一貓,永叔未知其精妙,丞相正肅吳公與歐 公家近,一見曰:此正午牡丹叢。何以明之,其花敷妍而色 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此 人之善於觀察如是矣。參考 ( 圖四 ) 沈周《貓圖》,冊頁。 清‧謝蘭生《長惺惺齋書畫題跋》: 「昔人畫貓都在花下,取 其襯托幽致。惟李藹之多寫藥苗間,或子母並戲,不用花草 襯貼,故推獨步。有何尊師,不知何許人也,凡畫貓之寢、 處、行、坐,聚戲散走,伺鼠捕禽,澤吻磨牙,無不曲盡態 度,氏以畫貓專門者。」,嘗見日本畫家竹內棲鳳 ( 1864 1942 ) 畫貓,雙眼碧綠,炯炯神氣,無疑是夜貓子了。( 圖五 ) 參考書目: 畫法要路二篇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圖一
宋徽宗
耄耋圖
圖二
宋徽宗
瘦金體書法
清‧蒲松齡在《聊齋誌異》書中有句: 「君無大貴,但得耄耋 足矣! 」。耄耋即80、90歲高齡的尊稱。我國稱50歲為梅花 壽;60歲為下壽,花甲之年、耳順、還鄉之年;70歲為中壽, 古稀之年、懸車、杖國之年;80、90歲為上壽,稱期杖、耄耋 之年,耄指90歲,又稱耆壽;耋為80歲;100歲稱期頤壽,米 壽為88歲;茶壽為108歲,故有「何止於米,相期以茶。」之 句。 歷代水墨畫家,每喜歡畫耄耋圖一類吉祥的畫,尤其為長者 祝壽,耄耋圖是很好的題材,貓諧音「耄」,寓意長壽。蝶 諧音「耋」,蝴蝶是美麗的化身,象徵美好和幸福。所以從 古至今,留下許許多多的耄耋圖。如唐刁光胤、宋徽宗、元 朝王淵、明沈周,清任伯年,近代徐悲鴻、張曾益等。 ( 圖一 ) 為宋徽宗皇帝(1082-1135)的耄耋圖,貓立石上,仰望 蝶舞花間,題曰: 「霞照穠芳依翠,貓逐舞蝶迷香。御製并書 ( 花押)。」。徽宗不但花鳥畫一流,他的瘦金體書法也獨樹一 格 ( 圖二 )。 ( 圖三 ) 為友貞張曾益 (1861 - 1936) 女史所畫,她是張大千的 母親。據傅增湘題識所云:「此戲貓舞蝶圖,內江張夫人曾 氏友貞所繪也...夫近人之物最為難工,宣和內府所藏畫貓者, 惟取李藹之、王凝、何尊師三家,蓋其難固在能巧之外者 矣。夫人既擅絕藝,晚歲盡以手絕授哲嗣、善子、大千·...而二 子亦咸勵志展能,飛聲海內...」,善子以畫老虎知名、大千早 年到敦煌臨摹壁畫,晚年因眼疾,一目失明,遂畫潑墨、潑 彩。蟄聲寰宇,兩位皆得到母親遺傳及啟蒙。
圖三 近代 張曾益 戲貓舞蝶
圖五 日本 竹內棲鳳
「春殘餘夢不能成,春暖貍奴飽飯行;鼠輩縱橫都不管,卻 來閒與蝶相爭。」以貓作為繪畫題材由來已久。俗語說「狗 來富,貓來貴。」,貓狗最親近人類,是人們的好朋友。宋
圖四 明 沈周 貓圖
貓圖
圖六 甘錦城
19
耄耋圖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August 2020
而立之年之年望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綠水畫會30歲了,又喜又驚且憂。喜見綠水畫會不斷茁壯成長, 歷經前輩畫家苦心經營,提攜後進,諄諄教誨,由台年三少年 ( 陳進、林玉山,郭雪湖 ) 及陳慧坤、黃鷗波等發起成立,剛開始 是台北市,後經張瑞蓉會長申請改為台灣省,會員也從一二十人 增加至69人了。驚則光陰似箭,一晃30年過去了,憂是我畫了幾 十年,還沒有滿意之作品,實在有負恩師教導。
有一天突然接到許老師電話,叫我去他家畫畫,喜出望外。當 時,跟呂燕卿教授、趙世傳師兄等一齊學,老師從繃絹布、調 膠、磨胡粉、顏料等一一示範,然後構圖描稿、上色等按部就班 之教導。就這樣沒課時,或放假,只要老師有空,我就去學畫, 從早上畫到下午,好像學徒一般之認真學習,持續好幾年,才奠 定了濕畫法之基礎。
欣逢綠水畫會創會30周年,在范素鑾會長之努力奔走,與長流畫 廊,黃承志董事長等之協助下,擴大年出,不但恢復綠水賞之徵 件競賽,獎掖後進;同時也年出前輩膠彩畫家之遺作,共襄盛 舉,提供大家觀摩學習。在這些年出之前輩畫家中,多位是我之 恩師,如林玉山老師、陳慧坤老師、黃鷗波老師、許深州老師; 而溫長順老師 ( 圖六 ) 、劉耕谷老師 ( 圖七 ) 是我師兄,亦師亦 友,常常給我指導。略述一二如次。
之後許老師之推薦,成為綠水畫會之會員,有機會跟台年三少年 一齊年,觀摩請益,眼界突然增進了許多。劉師兄看見我之畫, 會說哪邊要大塊一點;哪邊強一點;哪邊弱一點等等。溫老師會 跟我講一些畫理、真理。這些都是我之養料,一點一滴之累積, 進步。 轉眼老前輩羽化成仙,再也無法聽到慈祥之教誨聲。記得許老師 最後坐著輪椅,勉強言語,還關心問我有沒有繼續畫花鳥,怎不 教人感動! 圖片翻拍自綠水畫會畫冊、網路
圖一
林玉山
怒濤捲海
圖二 陳慧坤
阿爾卑斯山
剛接觸膠彩畫,是就讀師大時林玉山老師 ( 圖一 ) 教我們花鳥畫, 以寫意方法示範,有一次上課,教室突然飛進一隻斑鳩,老師就 當場寫生示範給我們看,大家都呆住了,老師寫生功力真是不得 了。畢業後我拿著寫生稿,到麗水街請教老師,老師笑瞇瞇之搖 搖頭,拿了許多畫給我看,教我如何選畫材,如何去蕪存菁,叫 我看看川端龍子、堂本印象等畫冊,鼓勵我說:川端龍子剛開始 胡粉都不會用呢? 回家時還送我畫冊,之後我就經常請益老師。
圖三 黃鷗波
暗香浮動
圖四 許深州
黃山餘暉
陳慧坤老師在大學時教我們素描課,每年系年都可以看到老師之 膠彩畫作品,印象中有十分瀑布等作品。有一年我到植物園寫 生,剛好老師也拿著畫了一半之油畫,到博物館後之大樹下補景 寫生,於是我就坐在老師旁邊,跟老師邊聊天,邊看老師畫畫學 習,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寫生畫畫是如此用心 ( 圖二 ) 。 黃鷗波老師 ( 圖三 ) 家裏教漢文,很會講笑話,談笑風生,作一些 俏皮詩,很能發人深省。當時劉耕谷、賴添雲等都一齊跟老師學 作詩,讀幼學瓊林等。偶而我也會拿畫請教他,老師告訴我,有 一位留日之畫家陳永森畫得很好 ( 圖五 ) ,並介紹我跟許深州老師 學膠彩畫。
圖五 陳永森 鶴苑
20
圖六 溫長順 洛磯山雪季
圖七 劉耕谷 窗外之音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September 2020
書畫欣欣與收藏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打開一看,不到半個字,出口道:“好東西”。再次給蘇富比張總 看時,同樣,兩秒鐘便說:“好、好”,最後還說:“這是用大千 特定的籤紙寫的”。相反的,有一次欣畫會,我拿出來給大家分 享,看了半天,真偽難辨?後來有一位詩人兼書家前輩,對我說: “我看可能是假的”。同樣看一件作品,居然有這麼大的差距, 眼光高下立辨矣。 曾見宋徽宗趙佶臘梅雙禽圖,有二版本,一是四川省博物館藏 (25.8cmx26.1cm)(圖五);另一幅為某出版社印製的(圖六)。顯然兩 幅作品水準差距很大,從落款、形態、神采,可以看出圖六當為 後仿,賢者可以比較體會其中差異。 參考書目,中國歷代畫論采英 宋人花鳥蟲 圖五 宋徽宗 臘梅雙禽圖
圖六
後仿 花鳥圖
部份圖片來自網路
「一個中年人推著三大箱收藏品,走出小房間,來到大廳,倒坐 在沙發椅上,一語不發,足足兩個多小時,然後黯然的默默離 去…」。這不是電影場景,而是我在畫廊看見的一幕,感觸良 多。每次拍賣公司徵集作品,都是半家歡喜百家愁。本來收藏藝 術品,是很喜悅的事,偶而交流交流,應該很開心的,怎會落到 這樣地步? 歷代很多畫家,多精於鑑欣與收藏。已故畫家戴武光先生,好收 藏,他說要花錢去買字畫,必須對作者有相當認識,包括人品、 風格、學習等,充分了解才能購藏。比如說他買沈耀初的水墨鴨 子,是因沈耀初先生在近代水墨的創作上,有他獨特的見解;又 說他收藏于右任的早期書法,基於右老晚年的標準草書,有些是 出自他秘書的代筆,真假難辨。而早期帶有魏碑筆意的楷書,可 以確定于老的真跡,因他臨習龍門二十品,下很深的工夫,頗得 魏碑筆趣(圖一)。 我讀大學時,開始收藏字畫,是為了學習,取法乎上得乎中,剛 開始買鄔企園的花鳥、周澄的小山水畫,跟自己的畫擺在一起, 天天看,隨時作比較。繼而買陳含光(圖二)、吳玉如(圖三)、丁治 盤等的書法來研究學習,總是抱著向大師致敬的心來購藏。後來 工作機緣,經常與前輩書畫家往來,長輩見我勤奮,有時會寫點 書法、花鳥畫給我,我都視為珍寶,收藏把玩。 唐朝名畫錄有一段記載: 「郭令公婿趙縱侍郎,嘗令韓幹寫真,眾 稱其善;後又請周昉常史寫之,二人皆有能名。郭公嘗列二畫置 於坐側,未能定其優劣。因趙夫人歸省,令公問云:“此畫何人”? 對曰:“趙郎也”。又云:“何者最似”?對曰:“兩畫皆似,後畫 尤佳”。又云:“何以言之”?云:“前畫者空得趙郎狀貌,後畫者 兼移其神氣,得趙郎情性笑言之姿” …」這就是神似與韻味。
圖一 于右任 魏碑對聯
圖二 陳含光 篆書對聯
圖三 吳玉如 行草 陸放翁詩 秋興
過去聽畫友長輩說: 「她好心幫朋友引見故宮書畫鑑定師,打開字 畫,不稍幾秒,即說:“贗品”。朋友不解,嫌其草率應付。」真 為這位畫友喊冤,因為行家只要看一眼,真偽難逃法眼。我有幾 次這種經驗;當我拿大千先生對聯(圖四),請示李蕭錕老師時,他
圖四
21
張大千
行楷對聯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October 2020
Artist Corner
蒸雲洗石–周澄畫作再現唐宋風韻,開創現代新境 繡,冰川切割鬼魔臉,三千階石扶欄下,汗漫來觀三疊泉。」參 考匡廬消夏圖(圖三)。遊壺口瀑布(圖四)詩句:「水底冒煙為壺口 瀑布的特殊景觀,前人有句形容至為傳神,水底雲煙上九霄,晴 空灑雨降甘露,蒸雲接天隨風飄,壺口激浪驚鬼神。寫此紀勝, 乙酉中秋。」 他從小家住五峰旗山腳下,在居山堂文存自序中云:大學時期常 遊五峰瀑布,一次約同窗上山,在晨曦微茫中出發,一口氣爬 到最上層瀑布底下,驀然見到一道彩虹,橫跨在斷崖之間,燦 爛奪目,美極。留下紀遊詩: 「五峰如幟徑如腸,荷月登臨不勝 涼。石潤苔青崖陡峭,蟬鳴日熾客輕狂。無心散玉凝彩虹,閒聽 奔雲奏樂章。塊壘方消情不舍,瀧湫化作玉瓊漿。」等二首。
(圖一)
畫家周澄先生
文化部主辦–【蒸雲洗石-周澄八十回顧展】,於2020年9月26日至 11月3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隆重展出,並於10月 17日在中山講堂舉辦研討會,意義重大。
畫有可看者,可讀者,有可心交者。可看者,止乎其表,筆墨技 巧而已;可心交者,必也境界超然、筆墨精湛,接之既能疏瀹五 臟,澡雪精神,又能心儀思慕,肅然起敬,周澄畫作庶幾矣! 參考書目: 居山堂文存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蓴波先生是當代詩、書、畫、印四絕的藝術家,在北京故宮博物 院,唯一受邀個展書畫作品的當代第一人,英國牛津大學授予榮 譽博士學位,幾乎絕無僅有的文人畫家了。他深耕傳統筆墨,究 得繪畫三昧之妙,寄情山川勝景,描繪現代山水畫,除台灣風景 情懷外,足跡遍及東南亞、北美等世界各地,無論小品、巨幅大 作,均能讓我們如臨其境,臥遊其中而莫測其萬千變化。 以蒸雲洗石來形容蓴波老師畫作,最貼切不過了。明代李日華在 竹嬾畫論云:「作畫如蒸雲,度空觸石,一任渺彌遮露晦明,不 可預定,要不失天成之致,乃為合作。學書如洗石,盪盡浮沙濁 土,則靈竅自呈,秀色自現。二者於當境時卓豎真宰,於擇用時 深加觀力,方有入路耳。…」蓴波老師五歲即得家父教以執筆寫 (誠實)二字,又得康艷泉先生教以魏碑、顏體,高中時又得江兆申 先生薰陶,因此就讀師大時,已有扎實的書法基礎。大學時曾寄 居靈漚館江老師宅,江師教他研習古畫,不論宋元名跡。加之他 鍾愛山水,遍遊世界名山大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豐富內心 與自然的對話,成就了他的藝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圖二)
周澄 (圖四)
郭亮村紀勝
周澄
黃河壺口瀑布 水墨畫 138x68cm
清代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云;「筆格之高下,亦如人品,故凡紀 載所傳,其卓乎昭著者,代惟數人,蓋凡幾千百人中始得數人 耳。苟非品格之超絕,何能獨傳於後耶? …」周澄老師無論教學、 修己,皆以品格為第一,因其品高,境界超然,加之筆墨精湛, 涵養天機之神妙,故作品超乎象外,得乎環中。
(圖三)
周澄
匡廬消夏圖 水墨畫
細讀蓴波老師畫作,畫中有詩境,詩中有畫意,渾然天成,選錄 一二,以誌其意境;題廬山三疊泉云;「夢繞匡廬數十年,情牽 奇秀詠詩篇,青蓮澗落迷蒼谷,赤日峰前映翠煙,崖壁鋪屏雲錦
22
99x36cm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November 2020
鳥蟲篆初探(一 一) 漢文字的起源發展,從結繩、八卦、陶 符、圖畫、曆數、河圖洛書、蒼頡造字、 甲骨占卜、金文、篆書、隸書、草書、 行書、楷書等等。 在眾多國家書寫文 字中, 能獨立成為藝術作品的,惟獨 漢文字。 《藝術品味》書中有一段紀 載: 「… 著名學者方東美教授曾透過 廣播電台, 向全國中學生講解「現代 青年所負的精神使命」時, 曾經談到 「遠在上古,我們民族生命真是出類 圖一 父丁觚 拓片 拔萃,優美絕倫,徵之在籍,這種偉大 生命及其創造雖多已淹沒失傳,漫漶難考,然而從近代出土的器 物,及現今所發掘的陶器、甲骨、銅器、玉石雕刻看起來,便知在 殷商以前,或商周時代,我們祖先有偉大的生命精神,有驚人的創 造天才。一種文字符號,他們能擺布刻畫,現出無限活力,透露絕 美的意態… 」如圖一、圖二、圖三,甲骨文拓本。
圖二 父丁爵 拓片
圖像父丁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回程留宿緱山昇仙太子廟時,撰寫的碑文。碑額「昇仙太子之碑」 (圖五),這六字筆畫絲絲露白,寓鳥形於筆畫之中,可謂「鳥蟲書 的飛白體 」,影響了懷素、黃庭堅、張旭等書法家的草書。黃庭堅 津津樂道:只有他和張長史,狂僧懷素三人,是數百年來把鳥蟲篆 的筆法,引用到行、草書中,悟得這種筆法之妙的。 2019 年某日在友人詹先生府上, 偶然欣賞他們的藏品,是一位 104 歲人瑞趙慕鶴先生的墨寶,楷體鳥蟲書“禪” ( 圖六),寓鳥形於點、 橫畫,田形、口部之筆畫之中;豎畫如鳥足,好像聚集了一群鳥, 很有趣吧! 參考書目:鳥蟲篆發凡 ,藝術品味,甲骨文、金文,漢字好好玩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鳥蟲篆,也稱鳥蟲書,鳥書、蟲書 等,古籍記載:「…伏羲氏畫卦而 作龍書,神農氏因嘉禾而作穗書, 皇帝見卿雲而作“雲書”,祝融、 蒼頡觀鳥跡而作“鳥篆”,少昊氏 作“鑾鳳書”,高陽氏作“蝌蚪 文”,高辛氏作“仙人書”,帝堯得 神龜而作“龜書” … 」。許慎《說 文解字,序》: 「… 改定古文,時 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 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 三曰篆書,即小篆;四曰左書,即 秦隸書;五曰摹篆,所以摹印 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圖四 楚 王子午鼎銘文 … 」。
圖五
武則天 昇仙太子之碑
碑額
根據容庚先生的研究報告: 「在出 土器物中,有人名可考者,始於楚 王子午鼎(公元前 554 年),流行於 越、吳、楚、宋、蔡等五國,流行 了一千五百年… 」。 這些鳥蟲篆 銘文,大小參差,寬窄長短,任其 圖三 父辛尊 拓片 自然。 文字形象, 充分發揮了線 條美,線的長短、曲折、粗細、平行、變化多端,運筆行筆的輕重、 疾徐、暫留,行止,充分發揮了線條的渾圓、雄偉、挺勁、嚴整、 圖六 現代 趙慕鶴 鳥蟲書 灑脫的美感。圖四為王子午鼎銘文,釋文「唯正月初… 亥王子午… 其吉金自… 彝齍鼎用… 」。 現存西安碑林中,有武則天書丹的碑額「昇仙太子之碑」,這是武 周聖歷二年 (公元 699 年) 二月初四, 武則天由洛陽赴嵩山封禪,
圖七 甘錦城 大自在 鳥蟲篆
23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December 2020
鳥蟲書與書文 鳥蟲書出現於殷周時期的書文,書文是鑄在銅 器上,或刻在石器上 ,如石鼓、兵器的銘文。 殷朝末期書文與甲骨文並行,因 為書文是先刻在模型上再鑄造, 因此書文的筆畫圓潤、秀挺,呈 現出典雅、古樸、渾厚的莊重氣 質。與甲骨文刀刻的銳利感 (圖 圖一 甲骨文 一 ),感覺不同。殷器書文極簡 ( 牛往省 貞王丁卯卜) 單,一器一字或數字而已,將日 圖二 書文 常生活中的事物,與文字融為一體,分不出是文 ( 作且辛彝 ) 字或圖。如 (圖二),有人物的作且辛彝。
甘錦城
附錄釋文 圖三:父日己 父日辛 父日癸 中父日癸 大父日癸 大父日癸 且日癸 圖四:宗周旦王各穆 季右善夫克入 北卿王乎尹氏 圖五:齊陳曼不敢口 康肇堇經德作 皇考獻弔口般 永保用口 圖六:唯九月王在宗周令盂王若 玟王受天有大令在珷 久匿匍 有四方口正久民在 圖七:王若曰父厝不顯 厭久德配我有周 懷不廷方亡不閈 唯 天口集久命 圖八:戊王兀北曰 戊王兀北曰 圖九:其邦為天 而皇在口 虖昔者口 成王口弃 口人口口 參考書目: 甲骨文.書文 中國書法藝術 鳥蟲篆發凡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近代董作賓認為甲骨文是實用體, 而書文是裝飾體 「圖案化」,有很 強的造型與藝術性。容庚先生將書 文分為「雄壯」及「秀麗」兩種, 圖三 殷代兵器上的銘文 與日本人內藤戊申的 「圖象」及 「右上」 二體,不謀而合。「圖象體」文字 筆畫的某些部分,常予以加粗描肥 「多筆描 出」,使之接近圖畫,有人形、動物、器物、 舟車等等,裝飾趣味很濃厚。也就是容庚所說 的 「雄壯」如 (圖三) 殷代兵器上的銘文。 「右上體」 筆畫粗細比較統一,不像圖象 體,筆劃粗細相差數倍之多。如 (圖四) 西周後 期,大克鼎銘文。 書文到了西周後期,加粗描肥的筆劃不見了, 字形大小、筆劃粗細也變得一致,排列整齊劃 一,開啟了後世篆、隸、楷書,一字一格的形 式。
Artist Corner
圖八 越王兀北劍銘文
圖五 齊 陳曼 簠上的銘文
圖六 大盂鼎銘文 圖七 毛公鼎銘文
圖四 大克鼎銘文
趙明先生統整各派說法,將書文歸納為五派 一 、齊派 – 齊派文字出於殷龜,以齊陳曼簠上的銘文為代表, 筆劃方圓並用(圖五) 。 二、楚派 – 楚的書法出於殷書,多用直 筆,如楚公鐘盂鼎 (圖六)。三、魯派 – 魯秉周禮,故其文曲, 為周篆之正宗,婉通為其特色,如毛公鼎 (圖七)。四、越派 – 此派特色,結體甚長,字畫瘦硬,如越國兵器上的鳥書 (圖 八) ; (圖九) 中山王舋鼎銘文。五、秦派 – 字體很像說文裏的籕 文,如石鼓文。 清末民初書石學興盛,很多書畫家研究臨習甲骨文、書文,如 鄧石如、吳大澂、趙之謙、吳昌碩等均有成就,尤其吳昌碩從 石鼓文得到養料,而寫出風格獨特的篆書(圖十)。(圖十一)是筆 者嘗試書文創作的書法。
圖九 中山王舋鼎銘文
圖十一 甘錦城 篆書 花非花
圖十 吳昌碩篆書對聯
24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January 2021
璽印乾坤大 - 鳥蟲蟲印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作的印,或許這也是一條創作之路。如 ( 圖十二 ) 筆者試作大 自在一印,自字加鳥身於字下;在字加鳥形於字上。 參考書目:鳥蟲篆發凡 歷代鳥蟲篆印精粹
圖一
甘錦城
圖二 秦璽 尚
圖三 漢印 張健
圖四 方介堪 魚飲溪堂
圖五 玉珠
圖六 天下無雙艷
圖七 人間第一香
璽印乾坤大
鳥蟲篆印,顧名思義是以鳥蟲書的造形趣味、筆畫特色來入印 的一種篆刻形式,極富裝飾味的藝術效果。出土的鳥蟲篆印, 最早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而盛行於東西兩漢。 秦印一任自然,筆畫方圓並用,疏密變化大,「 疏可走馬、密 不容針 」。如圖二「尚」字,可惜先秦古璽,這類印章出土很 少。 漢代鳥蟲篆印,出土約四百餘方,可分為具象化的,以及抽象 化的形式。具象化的樣式,是寓動物圖形於筆畫當中,如圖 五,玉字最上一筆橫畫為一條魚的造型、圖三張健印。這些筆 畫必須符合原字的筆畫、曲折、向背等。抽象化的樣式,往往 寓鳥形、蟲形於筆畫當中,有時於筆畫中加以盤曲,以協調印 面。另一種則僅在筆畫加以盤曲,而無鳥形,這是蟲書的形式 變化而來。整體而言,漢印比較方整、留空較少且較平均。
圖八 絅之父
圖九 奇葩
圖十
大自在
明朝印人何震、汪關、甘暘;清朝錢楨、黃牧甫等都有鳥蟲篆 印傳世,近代鄧爾雅、方介堪、喬大壯、陳巨來等都是一代巨 匠,其中方介堪更是鳥蟲篆印集大成者,也是開拓者,當時出 土的器皿不多,可資參考的資料很少,而能創作出這麼多的精 品,著實不易。 當代韓天衡 、吳子建、陸康等印人,致力於鳥蟲篆印的創 作,有的將各式的鳥、魚、蟲、獸等混合入印,甚或加入各種 紋飾,促進了鳥蟲篆印的蓬勃發展。
圖十一 一枝紅艷露凝香
鳥蟲篆中,有一種加鳥形於筆畫之間,有加鳥形於字的上方、 或加於字的下方、或加於字的左右,惟目前我還沒見到這樣創
圖十二 邊款 一枝紅艷露凝香
25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February 2021
人閒牛亦樂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我國以農立國,對牛有一種很特別的感情。歷代畫家喜歡畫之, 留下的畫跡不在少數,譬如說唐朝韓滉的《五牛圖》、南宋李 迪的《風雨歸牧圖》,《平疇呼犢》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作品。近代的畫家中,黃土水及林玉山先生,是其中佼佼者, 作品中散發出的是一種親切的,濃濃的鄉土情感。 李可染先生愛牛,畫牛,名其畫室曰《師牛堂》,自題畫云: 「牛者,力大無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吃草擠奶,終生勞瘁 而安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犟,穩步向前,足不踏空,形 容無華,氣宇軒宏,吾素崇其性,愛其形,故屢屢不厭寫之。」
圖一 南宋 李迪 風雨歸牧圖
圖 二 民國 林玉山 歸途
禪宗以《十牛圖》,來隱喻人的修行,就是要找到人生真正的 意義,宋代郭庵畫了十幅插圖,分別是 (一) 尋牛、 (二) 見跡、 (三) 見牛、 (四) 得牛、( 五) 牧牛、(六) 騎牛歸家、(七) 忘牛存 人、(八) 人牛俱忘、(九) 返本還源、(十) 入廛垂手。 對牛彈琴,語出《牟子 ‐ 理惑篇》,原文:「公明儀為牛彈清 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為蚊蠎之聲, 孤獨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是說對一個聽不懂的 人講道理,白費口舌之意。然而,明末清湘老人石濤,卻另有 一番見解,多次畫了《對牛彈琴圖》,並作詩題云: 「古人一 事真豪爽,未對琴牛先絕賞,七弦未變共者誰,能使玄牛聽鼓 掌。一弦一弄非絲竹,柳枝竹枝款乃曲,陽春白雪世所希,舊 牯新犢羞稱俗。聳背藏頭似不通,徵招角招非正宮,有聲欲說 心中事,到底不爨此焦桐。牛聲一呼真妙解,牛角豈無書卷在, 世言不可汙牛口,琴聲如何動牛嘅,此時一掃不復彈,玄牛大 笑有誰爾;牛也不屑學人語,默默無聞大滌子。」;另題和楊 耑木對牛彈琴詩云:「非此非彼到池頭,數盡知音何獨牛;此 琴不對彼牛彈,地啞天聾無所由。此琴一彈轟入世,笑絕千群 百群裏;朝耕暮犢不知音,一彈彈入墨牛耳,牛便傾心寐破雲, 琴無聲兮猶有聞,世上琴聲盡說假,不如此牛聽的真;聽真聽 假聚復散,琴聲如暮牛如旦;牛叫知音切莫彈,此彈一出琴先 爛。」,蓋藉詩以明志。
圖三 近代 李可染 牧童悠然牛背上
圖四 明末 石濤 對牛彈琴圖
圖五 民國 黃土水 水牛群像
我家也養一頭牛,所以從小割草餵牛,牽牛吃草是每日功課, 這龐然大物,就是我的玩具,稍長因不擅農事,只有讀書一途。 隨著時代轉變,工商取代農村,機器代替勞力,尋牛見跡已甚 難得,因此畫了《何去何從》一圖。 部分圖片及資料來自網路 圖六 甘錦城 農家春曉
26
圖七
甘錦城
何去何從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March 2021
悲欣交集 - 弘一法師的書法藝術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弘一法師(1880 -1942),俗名李叔同,名文濤,又名成蹊、岸, 號漱筒,別號息霜、晚晴老人,奉母至孝,光緒三十一年,母 病故,改名李哀。自書《哀公傳》云: 「當湖王布衣,舊性李, 入世三十四年,凡易其名字四十餘,其最著者曰叔同、曰息霜、 曰壙盧老人,富於雅趣,工書,嗜篆刻。少為紈袴子,中年喪 母病狂,居恆鬱鬱有所思,生諡哀公」。出家後法名演音,號 弘一。 弘一大師自幼聰穎好學,七歲從仲兄讀三字經、文選,又從塾 師常雲莊讀孝經、四書等;十二歲就潛心研習篆、隸、魏碑, 十八歲拜唐靜岩師,臨習石鼓文等。 綜觀弘一法師的書法,約略可分三方面 來探討:一是受魏碑的影響;二受六朝 法帖的影響;三出家後逐漸形成的「弘 一體」。圖一《演壇》,筆畫凝重飽滿, 方圓並用,頗有魏碑餘韻,結體酷似張 猛龍碑,字體脩長,筆劃方中帶圓。
圖二 致葉為銘信札
圖三 致葉為銘信札
圖一 演壇 圖四
溫哥華觀音寺石刻
出家前後,與學生劉質平、豐子愷、朱穌典及葉為銘等的信札, 這些以行草書寫的信函,受王羲之的影響極深,有些許連筆, 或二字,或三、四字連筆。(如圖二),致葉為銘信中,弟安頓首 四字,筆劃相連,一氣呵成。原函如下: 「送上弟舊藏之書畫數 軸,託贈西泠印社,以供補壁。近日弟多忙,稍遲當走譪同訪 高僧。品三先生,弟安頓首。」 圖三是寫給葉為銘居士的另一封信函,「前承紹介澹雲和尚獲 聆法語,感謝無量。茲奉扇頭一,又缻盧印紙百張,便乞交龍 丁。此外有日本疇村印人手鎸丁未朱白曆,濱虹所藏印稿,日 本濱村藏六,手製刻印刀,皆贈社中。弟定於後日入虎跑寺, 通訊乞寄閘口大街裕豐南貨號轉交虎跑寺李口口收。即頌葉舟 社長大安,李息拜。小影一葉,呈奉足下。」 出家後為強太夫人寫完墓誌銘之後,將筆折斷,謝絕求書寫字, 後來范古農居士勸說:「若以書法改寫佛語,令人喜見,以種淨 因,此亦佛事。」弘一大受啟發,從此以書法廣結善緣。曾為 圖五、六 頌印光法師文鈔 圖七 弘一法師演京劇劇照 圖八弘一法師常用印 印光法師抄經,印光法師覆函云: 「寫經不同寫字,取其神趣, 不必工整;若寫經宜如進士寫策,一筆不容苟簡,其體必須依 正式體」。他得到啟發,苦練工楷,逐漸形成「弘一體」風格。 如他抄寫《頌印光法師文鈔》,運筆沉靜,結字工穩而略帶稚 拙趣味,(圖五、圖六)。晚年書法特重章法,認為他的每一 幅 字,應作圖案畫觀之則可矣。自評: 「朽人之字,平淡、恬靜、 沖逸之致也。」 弘一大師,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出家前無論在音樂、戲劇、 繪畫、書法、篆刻、文學、教育各方面均有偉大的成就。民國 六年在虎跑寺斷食,之後,於民國七年拋家離子,斷然了結塵 緣,在虎跑寺出家,遁入空門,成為律宗第十一代宗師,他的 絕筆書法《悲欣交集》,樸拙圓滿,正是他人生的感悟。
圖八 弘一法師油畫
參考書目: 李叔同 石頭出版社 弘一法師孫女李莉娟居士演講 稿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27
持扇的半裸女
圖九 弘一法師絕筆書法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April 2021
千金難買一文不值 - 藝術的價值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入迂法師曾命余刻「千金難買,一文不值」一印,以鈐書畫。 收錄於南山中學, 民國八十九年出版的《入迂上人書畫用印 集粹》,第 72 頁。這應該是三十幾年前的事了,當年法師經 常往來中壢圓光寺,因此他邀集了戴武光,黃智茂及他兩個學 生,徐仁崇、張夢雨,及我等組成三藝書畫會,即詩、書、畫 三藝。偶而雅集,曾在中壢藝術館舉辦聯展,當時他喜歡我的 印章及山水畫, 一次展覽會上他跟戴武光等三人,同時跟我 要兩幅山水畫,三人當中,他年齡最長,德高望重,我就把兩 幅畫送給他, 他很高興寫了對聯相贈,之後他陸續找我刻了 幾方章。文人雅士, 字畫往來是很平常的事,所謂「秀才人 情」,禮尚往來,宣紙一張。 文人雅集,合作畫畫,作詩寫字,可以互相觀摩砥礪,王羲之 的《蘭亭集序》,便是雅集的氛圍之下完成的。然而在現代商 業化驅使之下,很多畫展中,也會安排畫家在現場揮毫,以吸 引觀眾,民眾往往也趨之若鶩,湊湊熱鬧。劉文潭教授在《藝 術品味》一書中說到 :「畫家們當場表演的,除了一些國畫上 的基本技法之外,他們那「率意觸情,草草便得」的作品,究 竟能否使得一般觀眾, 真正了解到國畫的特質,想像出大師 的成就呢? 」當然,畫家揮毫示範,也有很多層次,畫家本身 修養也有很大的差異,識者自能明辨。
圖一 任博悟 共矢堅貞
董其昌在《容台集》云:「吳鎮 (仲圭) 本與盛懋 (子昭) 比門而 居,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畫者甚眾,而仲圭之門闃然,妻子頗笑 之。仲圭曰 : 二十年後不復爾。果如其言,盛雖工,實有筆墨 蹊徑,非若仲圭之蒼蒼莽莽有林下風。所謂氣韻非也。」吳仲 圭是元代四大家之一。 類似這類故事發生在現代的也很多, 如當年某畫家是總統的老師,求畫者,賓客絡繹不絕。每天起 床就為一大堆求畫者忙碌,風光得很,因此生前畫價一路飆 漲, 往生後畫價卻一再滑落,可為借鏡。相反的,畫家黃賓 虹,一生過得平實,五十歲前為研習傳統時期,七十歲前為師 法造化時期;七十歲以後是創作期,八、九十歲才是成 (晚) 熟期,一生研究創作不輟,終為世紀偉大畫家。年輕時,鄭善 禧老師常告誡我: 「生意好,不好;生意不好,才好。」大概 就是這個意思。
圖三 任博悟 雲衢朗邈
圖二 任博悟 沒骨皴法
圖四 元 吳鎮 竹譜 (雪竹)
收藏藝術品是文化修養與社會地位的象徵, 一般商人,往往 也附會風雅的,收藏一定水準的藝術品,不但提升生活品質, 這些藏品也成為畫家學習的寶庫。作家劉明儀寫給本慧上人 信中言: 「…您書畫展中的作品倒是有價,這還加上了情誼, 可真是無價之寶呢? 」 參考書目: 藝術品味 入迂上人書畫用印集粹 藝術史與藝術 批評的探索 部分圖文來自網路
圖五 元 吳鎮 漁父圖
28
圖六 鄭善禧 提線魁儡
圖七 鄭善禧 鄭家姊妹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May 2021
文姬歸漢圖 - 道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圖一 金 張瑀 文姬歸漢圖
一代曠世才女蔡琰,字文姬。 出生書香門第,卻有著極不平 凡的遭遇,長大後遭董卓之亂,父親蔡邕也被牽連死於獄中, 接著邊疆民族趁機入侵, 蔡文姬在戰亂中被擄到南匈奴,被 迫嫁給了南匈奴的左賢王,身心備受煎熬,日思夜盼,有一天 能回到自己的故鄉。十二年了,在她面臨絕望之際,忽然來了 一批漢朝的使節,帶著千金禮物, 來到了左匈奴,要贖回蔡 文姬,這一幕來得太突然了, 使得蔡文姬驚喜萬分,同時, 也陷入必須與兩個兒子分離的兩難局面。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兮難具陳。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抱胡兒兮泣下沾衣,漢使迎 我兮四牡騑騑, 胡兒號兮誰得知? 一步一遠兮足難移, 魂消 影絕兮恩愛遺, 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 子母分離 兮意難任, 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知兮何處尋 ? 今別子 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 泣血仰頭兮訴蒼蒼… 我與兒兮 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胡與漢兮 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讀之不忍心酸淚下。 圖文資料來自網路
蔡邕是曹操的老師,也是朋友,當曹操平定了北方的戰局之 圖三 明朝 仿李唐 文姬歸漢圖 第二拍 後,他打聽到蔡邕這位唯一的後代, 蔡文姬的下落,於是他 就派了這批使節,到左匈奴要贖回蔡文姬。文姬沒有選擇權, 圖二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第一拍 只能接受左賢王的安排, 她必須回到漢朝,而左賢王不會讓 這兩個兒子跟她回中原,母子離情依依,倍極哀戚。她在《胡 笳第十八拍》中寫道 : 離別稚子兮會無因, 天與地隔兮子西 母東等感人肺腑的詩句。 文姬歸漢圖, 歷朝留下的作品,最著名的有金代畫家張瑀、 宋李唐、陳居中,明朝陳洪授等。金張瑀畫了十二人的隊伍, 背景留白,好像特寫鏡頭 (圖一)。李唐根據胡笳十八拍, 一 文一圖, 完整的把文姬戰亂被擄、被迫嫁與左賢王、賽外荒 寒的生活、風俗飲食殊異、 歸漢與左賢王、兒子絕別的悽楚 場面、思念兒子等等的故事,一一描繪 (圖二、三、四、五)。 陳居中以 S 形的構圖,把漢使節,文姬,匈奴分段結合成一圖 (圖六),下段敘述漢使節迎回蔡文姬的隊伍;中段描寫文姬 與左賢王惜別、兒子依依不捨的場景(圖七);上段則是左匈 圖四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第十三拍 圖五 宋 李唐 文姬歸漢圖 第十八拍 奴送別的隊伍。明陳老蓮作品則以風景畫的形式, 這些畫都 以線描而後填彩的傳統樣式來繪製。 建安十三年,蔡文姬回到長安,奉命補蔡邕散失典籍, 憶寫 四百多篇,同時也將自己的遭遇,以敘述詩的形式寫下了《悲 憤詩》、《胡笳十八拍》。流傳至今。 胡笳十八拍的故事畫,第一至第十一拍...,極言戰亂之殘暴, 被擄逼嫁之苦,與飲食生活之不適應等,生仍冀得兮歸桑梓, 哀響纏綿兮徹心髓。如「第一拍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 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 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 非我宜,遭忍辱兮當告誰…,三拍:越漢國兮入胡城, 亡家 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 情…故鄉隔兮音生絕,哭無聲兮氣將咽…」 第十二拍至十八拍,以思念稚子兮心悲切為重心: 「…喜得生 還兮逢聖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十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
圖七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局部
圖六 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
29
台加月刊
藝海風情
June 2021
再讀東山魁夷的 畫
圖一
圖三
桂林山水
Artist Corner
甘錦城
圖四
宵櫻
林蔭樹影
初識東山魁夷的畫,是念大學時,請大姐託人從日本帶回膠 彩畫顏料,和幾本畫冊,有竹內棲鳳、東山魁夷等。當時畫 冊很少,常與畫友交流研究。他們的畫渾厚華滋,朦朧得那 麼美。甚為敬佩。 東山魁夷 (1908 -1999) 本名新吉,畫號魁夷。1931 年畢業於 東京藝術大學,後受企業家資助,留學德國柏林大學,攻讀 美術史。東山魁夷的畫,以風景畫為主,雖部分受中國山水 畫的影響,煙雨迷濛,構圖方式,則以定點透視為主,與傳 統山水畫的移動視點不同,他表現的是真實眼前的風景。茲 分三類來探討:一、中國山水畫的影響;二、西洋畫的影 響;三、主觀的描寫。 傳統山水畫的寫生,講求三遠法,平遠、高遠、深遠,以移動 視點寫生,走到哪畫到那,表現可遊可居的境界, 魁夷曾到 黃山、桂林,以及絲路寫生,採用定點寫生,畫的是水墨畫 (圖 一),畫中沒人,與明代倪雲林相同,但不像倪瓚表現孤寂, 而是像王維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他說「 我喜歡描 繪的並不是人跡未到的景觀,而多是隨處散發人間氣息的地 方的。但是, 在我的風景中可以說幾乎不出現人,其理由在 於,我所描繪的是作為人心象徵的風景,風景本身述說著人 心, 沒有對人的感動,也就不會有對自然的感動。」
圖五
秋
圖六
冬雪
他晚年工作忙碌,不便四處寫生, 便將自己經歷過的風景, 大量的寫生稿, 以主觀的印象繪製,這時的風景畫已脫離某 地方的描寫,而是他心裏的感悟,宵櫻、殘照、秋翳、青響, 凝結為大自然的魅力。 東山魁夷的畫,從極度寫實的客觀描寫 (圖七),接觸水墨畫的 影響、西洋繪畫的洗禮,到主觀的表現如 (圖八)、(圖九)。 展現了他堅實的寫實能力,與豐沛的創作力。 圖文資料來自網路
東 山 魁 夷 強 調 創 作 是: 「通過每 個人的眼 睛而 獲得的心靈的感知」,被 稱 為「日 本 心 象 風 景 畫 家」。他也是散文家,文 學與川端康成齊名。川端 康成曾評價他: 「…他自 覺服從命運的安排,…把 旅 行 當 作 人 生,當 作 藝 術,把流轉無常看成人類 圖二 有白馬的風景 的 命 運 ;…經 常 從 自 然 中獲取新鮮的感受…」。他以西洋繪畫理念,畫日本畫(膠彩 畫),從事風景畫的寫生創作,簡潔單純的畫面,表現詩一般 的風景畫,使我們有如臨其境的感受(圖二、三、四、五、六)。
圖七
圖八
窗
圖九
30
秋林
秋翳
【附錄一】《桃園之美》 藝術家叢書 膠彩類
甘
錦 城
▲加中藝術橋大賽獲書法金 獎文化部長頒獎
文/ 吳珮頎 學歷/
得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
桃園縣美展宜蘭縣美展臺北縣美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學碩士
獲國畫膠彩類 第一名
經歷/
53 屆臺灣美展膠彩畫 金牌獎
私立啟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美工科教師
69 屆臺陽美展膠彩畫 銀牌獎
私立成功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美工科教師
2009 宜蘭美展 宜蘭獎
省立北斗高級家商職業學校廣告設計科教師
2013 加中藝術橋書畫大賽書法 金獎
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美術教師
典藏/
展覽/
國立臺灣美術館、桃園縣文化局、宜蘭縣文化局收藏
2010 甘錦城個展於新屋鄉圖書館
紀慧能文教基金會、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友人收藏等
2011 「錦黻拾翠」甘錦城壢中教涯畫展
著作/
2012 「蓮花三喻」法華經旨意甘錦城工筆畫展
《中國篆刻百家-- 甘錦城卷》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3 「百般紅紫鬥芳菲」台加文化中心藝廊
《甘錦城畫集》芸香齋出版
2014 「笑舞春風」個展於台加藝廊
《錦黻拾翠-- 甘錦城壢中教涯畫集》中壢高中出版
臺灣水墨新貌展 牙山國際書畫展
《蓮花三喻-- 法華經旨意甘錦城畫集》
臺灣美術六十年特展等邀請展 ▲台加文化協會膠彩畫演講
歲歲念佛之室出版
臺日篆刻家兩岸篆刻名家聯展等數十次
以一變十,將各種畫技內蘊成武功 從小就喜愛畫畫的甘錦城,將家裡的曬穀場當作最大的畫布,他的顏料是溪流中的彩色石頭。在小時 候即展現出他繪畫方面的天份,連他要丟棄的習作,都被同學搶著收藏。 高中時受到林哲文的啟蒙, 踏入繪畫學習之途,日日夜夜的臨摹、學習大師們的作品,練習不下千 幅。而後,考試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視野更加廣闊,並受許多老師影響,像是鄭善禧、林 玉山、周蓴波(周澄)... 等人。甘錦城在大學畢業展前後做了一批重彩畫的作品,當時他仍不是那麼 清楚膠彩畫材的使用。之後雖從事水墨篆刻的創作,但仍無法忘情膠彩畫色彩的魅力,在鄭善禧的鼓 勵下,他繼續走上追尋膠彩的道路。那時他在桃園教書,許深州撥了通電話,讓他與膠彩通了上線, 與畫友一同在許深州門下學習,一開始連顏料都不知道怎麼調的他。憑著一股熱情,經常一早九點就 ▲秋聲( 2003) 91×116cm 膠彩 到許深州家學畫,一畫便是一天,連續著許多年。 甘錦城水墨初學周澄山水和書法,並從鄔企園寫意畫入手。1981 年受到林玉山啟蒙開始認識膠彩畫, 後來經黃鷗波引薦入許深州門下學習膠彩畫濕畫法。許深州往生後,再於 1995 年與謝峰生、曾得標 學習乾畫法,後來成為謝峰生的關門弟子。2006 年考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並在論 文指導教授李蕭錕畫室研習書畫直到出國。甘錦城這一路紮實的學習著各式不同材料的做法, 創造 了他獨特的美感與畫風。他也說在與鄭善禧學畫時,經常被老師考驗,要將一件作品做出十種表現, 時而具象,時而半抽象、抽象;渲染、乾擦;厚塗、薄染隨意運用,不急著建立風格,而是培養功夫, 這讓他日後在創作上累積許多養份。 膠彩畫對於甘錦城特別可愛的地方在於,膠彩畫能讓許多技法 混合運用,創作上是非常自由且多樣變化的。 由水墨入門,勤習書畫的甘錦城追求將詩、書、畫、印合為一境界,他日夜不懈的研究學習,認為這 一門功夫,必須要懂得謝赫六法等要旨,要像打太極拳般剛柔互濟,柔中帶勁。生活與閱讀都是創作 的養份,而繪畫要同撰寫文章,言之有物,這樣創作出來的畫作才會有涵養氣質並且耐看。
簡樸人生,忠於創作 桃園就像是甘錦城第二個故鄉,自他當兵時便與桃園結下了不解之緣,部隊裡的弟兄也多是來自桃 園,後來認識、結為連理的妻子也是桃園人,在桃園定居了三十多年。
▲坐雨觀荷 (2009) 89×130cm 膠彩
在臺灣生活時,甘錦城為了能有充裕的時間創作,選擇了教職。最早甘錦城是在桃園啟英工商美工 科(現啟英高級中學)任教,前後任教許多學校,最後任職中壢高中(現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無論個人創作或是教 學,甘錦城都是盡心盡力的,當時指導的學生在創作上也都獲得外界許多好評。 為了創作,甘錦城也放棄許多升遷的機會,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醉心於創作與研究。他忠於自己對於生活的感受與體驗,不為金 錢而動搖自己創作的本意。目前居住在溫哥華五年多的甘錦城,專心於書畫的研究。溫哥華氣候怡人,甘錦城經常拿著畫本到外頭 寫生,他說那裡繁花茂盛,連鳥兒都特別親人,有時候他散步看見了鄰居家花開得正好,就忘我地站在鄰居家門口寫生,畫累了主 人還拿把椅子給他休息。
▲春風拂襤露華濃(2015)
50×82cm
膠彩
▲瑞雪(2016)
60×92cm
膠彩、絹布
▲何去何從(2007) 145×112cm
膠彩
即使甘錦城人在國外,臺灣膠彩畫展時,他畫作的身影也從不缺席膠彩盛宴,創作上未因物換星移就斷了。甘錦城說,年輕時有許 多機會能與前輩畫家們往來,而這些長輩也都十分照顧他,提供他許多幫助,光是看著前輩畫家們創作,或是看他們拿出許多名家 作品給予他欣賞,就已令他受用無窮。現在回望,倍感珍惜自己在創作路上受到許多貴人相助。 (節錄自《桃園之美 》藝術家叢書 膠彩類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019-06-06 出版 )
【附錄二】大墩美展交流展筆記 作者:甘錦城 秋風起,紅葉飄,層層楓紅的雲城,景色怡情,美不勝收,令人陶醉的十月底,千里迢迢從台中運 來了大墩美展交流展的 60 件精品,在溫哥華台灣文化中心熱鬧登場,從 2019 年 10 月 29 日展至 11 月 21 日;另一端台中市也如火如荼的展開「花之禮讚」相互輝映。60 件巨大的典藏作品矗立在台灣 文化中心的一、二樓,顯得格外壯觀,是台灣文化中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畫展。包括墨彩、書法、 篆刻、膠彩、水彩、油畫、版畫、雕塑、工藝等九類。這些都是歷年來獲得大墩獎的典藏作品。 畫展於 10 月 29 日下午二時開幕,當天一大早導覽蘇玉珠小姐就把展場打理得井然有序,熱情的接 待佳賓,精闢解說。典禮由康燕青跟甘錦城共同主持,首先甘錦城介紹展覽主題,他以荷蘭因出了 林布蘭特與梵古兩位大畫家而舉世知曉, 台中市也因為舉辦了 23 年的大墩美展及國際展交流展而 躋身世界舞台,展出作品表現多元,內容豐富,最適合民眾欣賞研究。再以畢卡索繪製的格爾尼卡 畫作在世界博覽會展出時, 觀眾無不感動於戰爭的可怕;紛紛譴責納粹轟炸格爾尼卡小鎮的惡行,因此在這小鎮上已建立了世界人 權博物館,來引喻藝術感染力的偉大。 主辦單位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率領四位知名藝術家陳炫明、周良敦、孫澤清、莊明中以及許秀蘭課長、蔡青玉股長、陳麗華、 張月芬參加開幕典禮。他邀請加拿大的藝術家明年參加大墩獎的競賽,共創藝術高峰;也歡迎大家到台中市交流,相互切磋。台北經 濟文化辦事處處長 陳剛毅致詞時表示他本身也是藝術的逃兵,深知藝術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 台加藝廊原本小而美,所謂麻雀雖小,五藏俱全。這次大手筆把會議室及一間樓下共約一百坪的空間,佈置成展場,巧妙的運用現有 環境,集思廣益,終於把原本不起眼且有點雜亂的空間,轉變成氣派典雅的展場,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不可思議!非常震撼與超乎想像。 開幕當天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擠滿了展場,熱鬧非凡,幾位國寶級的書畫家現場揮毫,讓觀眾大開眼界,孫澤清老師以最平常不起眼 的角落而創作出讓人感動的畫作。莊明中老師則以壓克力顏料,彩繪台中公園及花卉蜂蝶,表達鳥語花香的歡樂人間。兩位書法家陳 炫明與周良敦老師,則以小品創作分送來賓,觀眾皆感動於大師的平易近人,在運筆的抑揚頓挫、行筆的律動輕重疾徐,與起筆、收 筆的節奏感中,大家體驗了一場美妙的書畫交響樂章。而卡到音樂團的即興演奏,增添了熱鬧氣氛。 文化藝術超越國界、語文的隔閡而無遠弗屆。大墩美展 23 年來的苦心經營以及 2002 年起開始全球徵件、到各國文化交流展,已使台 中市的名聲遠播全世界,今年舉辦的第 23 屆大墩美展徵件有來自世界 40 個國家的藝術家參賽,參賽作品 1390 件,即是很好的例證。 文化是立國的基礎,國可滅而文化根底是無法被消滅的,重視文化藝術的國家,社會比較祥和協調,這是不爭的事實。文化藝術的發 展除了政府的推展外,民間企業的投入,鼓勵藝術家創作,資助文化藝術團體的公益活動,才能使文化藝術蓬勃發展與永續經營,也 是急需的課題。 (本文原登載 2018-11-13 楓傳媒 FanMedia.ca)
【附錄三】台灣文化中心加拿大溫哥華歷次展出 百般紅紫鬥芳菲—甘錦城工筆畫展 展出時間: 2012 年 12 月 3 日 至 12 月 28 日 "Beautiful Vancouver",初到溫哥華,不禁大聲讚嘆:「太美了!」。正值暮春初夏,走在大街小 巷,百花怒放,木花、草花,爭奇鬥艷,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於是援筆寫之,未能自已。 今擇其一二,就教十方大眾。 Trinity Pacific Church Community Garden 是開放給教友、民眾共同種植的園地,這裡種植了一片 Zinnia,嫣紅姹紫、黃白相間,花瓣一層層如塔狀排列,小花瓣一片片由花心長出,初嫩黃、漸 長,背呈白綠;正面紅、紫,再轉為紅、紫等色,很特別。這幅「百般紅紫鬥芳菲」,花了兩 個月工夫才完成。 本次展出的作品, 部分選用生宣紙做精細的描寫,生宣紙具吸水性, 遇水即滲開,我即是利用這特性,讓墨、彩吸入紙內,而不 是浮在表層,用毛筆作出乾、濕、濃、淡、輕、重、緩、急的層次變化,使畫面具有渾厚華滋的感覺。指導老師李蕭錕教授評論: 這是繼承唐宋繪畫精髓而另一清新的風格,如〈佇立〉、〈去住隨緣〉等是。 另一部分則以篆刻形式表現,把花、鳥、松鼠等加上禪語結合為一作品,也是另一種新的嘗試。 在洪太太的引薦盧月鉛老師夫婦, 盧學姊的提攜與督促,讓我有機會在台加文化協會展出拙作,向加拿大畫壇前輩及朋友請益。感激之餘,敬邀大家前往參觀指教。 (原登載台加月刊 2012.12 月)
笑舞春風-甘錦城膠彩畫展 展出期間: 2013 年 11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 膠彩畫是 1981 年由林之助教授命名並成立臺灣膠彩畫學會,積極推 廣。因其色彩柔美,層次豐富,頗受大眾喜愛;又因其調膠敷彩費 時繁複,且顏料昂貴購買不易,也使許多習畫者不敢輕易嘗試。然 而礦物質顏料千年不褪色,韻味隽永,也是它迷人的地方。 畫家謝峰生業師常以佛跳牆這道著名料理來比喻膠彩畫,慢工出細 活,耐人尋味,絕非速食可以比擬。唐徐擬詩 (何人不愛牡丹花…疑 是洛川神女作, 千妖萬態破朝霞)。白居易句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 隱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 道出牡丹花之嬌美迷人, 與古人愛牡丹花之如癡如醉。 牡丹花是盛世繁榮的象徵, 譽稱富貴 花王,觀乎牡丹花而眾花之美畢矣! 台灣衫林溪在 1982 年左右種植牡丹花成功,與畫友一起寫生,第一次展出,卻意外有一家台北畫廊老闆跑到我家希望我辭去教職, 專門畫花,他要全收,拿了大把鈔票給我,一個月後,我全數奉還,感謝他的厚愛,魚與熊掌實難兼得。今日看到溫哥華的花美極 了,不禁徘徊賞花,寫生不停。尤其是去西溫上家教之便,大量寫生,集成一幅幅畫作,與大家分享我創作的喜悅,並請賜教。(原 登載台加月刊 2013.11 月)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甘錦城的繪畫 展出期間: 2021 年 3 月 1 日至 3 月 20 日 大學時即與吳昌碩在台唯一弟子,鄔企園老師,學習水墨畫。 四十年後,卻專心 研究工筆重彩畫,何以故?很簡單,不忘初心而已。 隨著年紀增長,對畫的體悟愈深,愈讚嘆老祖先畫作之偉大,尤其唐宋的精華,顧 德謙的蓮池水禽圖,范寬谿山行旅圖、李唐萬壑松風圖,梁楷潑墨仙人圖等等,實 在太多太多了,無不讓人陶醉再三。由於這種崇敬的心,愈發勤奮,把畫畫當作修 行,讀書、寫字、畫畫、刻章是每天的功課,也是運動。 這次應台加邀請,整理了 20 件作品,包括膠彩畫八件,水墨畫六幅,書法一件,
篆刻兩件,水彩一件,工筆畫兩件。畫作大的 135 公分長,小的僅 19 公分。有四十年前畫的「雙壽」,大部分是近十年的畫,有些 是近一兩年的新作,「拈花微笑」這幅畫剛畫好水墨,類似白描。還待以後再著色,種類繁多,有點像回顧展,又好像聯展、研究 展。 「歡樂滿人間」,是 2016 年台加舉辦 音畫派對在溫哥華女皇劇院旁,募 款捐給貧窮學生,學習音樂的資助。 我去當義工,順便畫了演奏豎琴的 音樂家,之後, 再結合象徵慈悲行 善意義的教堂、蓮花等完成;「雪溪 圖」是參加台加冬季賞白頭鷹的活 動,看著白愷愷的積雪, 現場寫生 的作品。 「向日葵」一圖,是我剛來溫哥華不久,原本準備畫靈巖山寺的活動,突然看到隔壁教堂太陽花開得好美,情不自禁的畫起了太陽 花,足足站了五個小時,後來教堂行政人員搬了一張椅子給我坐,並告訴我,椅子放在走廊,你以後來畫就自己搬去坐,又有一 次,某商會在教堂辦活動,展示台灣布袋戲偶,我就畫起來,忽然執行長搬了椅子給我坐,實在太感激了。 感謝台加文化協會給我展出的機會及盧月鉛老師的推薦,請各位朋友給我指教,謝謝! (原登載台加月刊 2021.3 月)
【附錄四】台加月刊紙上藝廊 虔誠的藝術家—甘錦城 生活即藝術,創作即修行 學習過程與創作的關係 初學周澄水墨山水、書法與鄔企園大寫意畫入手 周澄老師教學特別重視書法,嘗謂:「溥心畬教學,先教你讀書,書讀好了,再教你書法,最後才教 你畫畫。」這大概就是文人畫的典型。曾寫一條幅對子「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給我啟 示,意即游刃有餘,在嚴謹的法度中自由自在的創作,這是很難達到的高標準,我把它當成座右銘。 鄔企園老師是吳昌碩在台灣的唯一弟子,花鳥、山水、書法頗得苦鐵真傳,每次上課都看他畫得水墨 淋灕,非常驚喜,回家就學著畫一大疊,再從中選幾張請教老師,雖然常得到老師誇獎,但我知道還 差得遠呢! 膠彩畫的研究學習 1981 年受到林玉山老師啟蒙解說開始認識膠彩畫,後經黃鷗波老師引薦入許深州門下學習膠彩畫濕 畫法,好像師傅學徒制,每天早上九時到老師家,五點下班,寒暑假及學校沒課, 就去學習,連續了 好幾年。許老師往生後,於 1995 年與謝峰生老師學習乾畫法,後來成為他關門的入室弟子。這兩種畫 法截然不同,濕畫法接近水彩濕中濕法,沒有筆觸;乾畫法較接近西洋畫法,強調現代感,常用重疊、 ▲取暖 (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平塗、點描等技法,有明顯的筆觸。這其間多次參加美展,獲首獎多次。 膠彩畫乾濕畫法及與水墨畫的融合 結束教學工作與研究所論文發表後,隨即居住溫哥華,更專心於書畫的研究,每天在公園或大街小巷寫生,晚上就練書法, 試圖 將水墨畫與膠彩畫融合。溫哥華花特別多又美麗,鳥類也隨處可見又不太怕人,容易觀察寫生,因此先從花鳥入手,陸續完成幾 幅寫生作品及舉辦多場展出。 生活態度與創作理念 為了自由創作以及有較多時間作畫,選擇教書的工作,過儉樸生活,並且多次放棄行政職務 升遷的機會,堅持當專任教師, 教學之餘專心研究書畫。忠於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表 現自己的世界,也曾婉謝畫商勸說辭去教職,專門為他畫花卉畫的美意,收了大筆定金,一 個月後又如數奉還,堅持自由創作, 寧可粗茶淡飯走長路,當個藝術的苦行僧。勤習書法 及讀書以追求詩書畫印合一境界,書法不論篆、隸、行、楷、魏碑、甲骨文等無不鑽研,像 蚊子叮鐵牛般的日夜不懈。認為畫國畫是一種工夫,必須懂得骨法用筆、氣韻生動等六法要 旨,像打太極拳一樣要有內勁。同時勤讀詩書及充實生活蒙養,提升內涵,繪畫要像寫文章 一樣言之有物,作品才會耐看。 ▲ 麗日
「始知真放在精微」,年輕時學吳齊大寫意筆墨,總覺得再努力學習,筆墨韻味總是差一截,因此,勤於寫生,觀察物理物情,不 斷的做小圖打草稿,工筆、寫意、膠彩反復練習,像牛反芻一樣,這就是「畫外求畫,印外求印」的道理。 多種樣貌的表現形式,這啟發於大學時期鄭善禧教授的提示,教我同一題材作十種不同的表現,這是一個很好的磨練。時而具象, 時而半抽象、抽象;渲染、乾擦;厚塗、薄染隨意運用。如同石濤畫語錄所云:「…偶而觸及某家,是某家就我也;而非我就某家 也…」因此不急於某種風格的建立,水到渠成吧! (原登載台加月刊 2016.2 月)
▲魚戲蓮葉東
▲詠山泉
甘錦城簡介與作品賞析、論文著述網頁 芸香齋 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 http://www.joneskan.com/
▲雲城一片情
▲招財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