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63 (2009-01)

Page 1

Dharma Garden Bi-monthly

163

2009 • 1

本期專題:如何遠離是非


֪! ᗁ! ࡰᄌೢఄ

ඏ163ໆ 2009؏1Ԡ

新年吉祥 ........................................................................................................................

1 宏意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八) ................................................................................ 為什麼要學佛..............................................................................................................

2 淨海法師 5 智一法師

ಝឞͭ 人我是非躲得開嗎﹖.................... .......................................................................... 10 李瑋 ̴‫؁‬٢ጇធ঎ࣦ」 如何遠離是非.............................................................................................................. 12 荷悅 紅塵是非多 ................................................................................................................ 15 果璟 是是非非地 明明白白天 ...................................................................................... 17 若異 走出是非 ........................................................................................................................ 19 和亞

‫݌‬኶ᢆࢡ

伊江椰林僧 ................................................................................................................... 22 宏意法師

ࡰਾԚᖬ

請抱抱我 ........................................................................................................................ 佛經故事選輯.............................................................................................................. 朝聖日記 ........................................................................................................................ 學習感恩 ........................................................................................................................ 錫蘭佛教習俗見聞錄 .............................................................................................. 佛法問答 .....................................................................................................................

਺Ԛᖳᖬ

Dhammapada Sutta ............................................................................................... 36 Ven. Narada

֟াဨ‫ײ‬

一種藥草一個故事─銀杏(Ginkgo biloba) ............................................... 46 菁菁 菩提素齋─秋葵燜茄子 ......................................................................................... 46 梁國慶

ၱ኶ᠶ

菩提中心捐款芳名 ................................................................................................. 菩提獎學金申請通告 .............................................................................................. 活動預告 ..................................................................................................................... 活動翦影 ..................................................................................................................... 一月、二月各項活動時間表 ............................................................................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

25 26 28 30 32 35

善淨 若水 宏意法師 慧海 宗輝 編輯組

38 41 42 43 47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Publisher: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編輯者:

佛光法苑編委會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封面攝影:麥靜茹 封底攝影:王郁琮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63, January 2009.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www.jadebuddha.org Email: jadebuddhatemple@gmail.com, pt.szy2006@yahoo.com.cn


新年吉祥 二00八年,充滿了各種變化,讓我們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又增添了新的體認。 四川的地震和緬甸的風災,突顯了政府應以民為本之重要;北京的奧運和美國的 大選,揭示了族群互依互融的現實;但最令人措手不及的,還是全球化的經濟發 展,給世界各地帶來的金融危機,直接影響了千千萬萬人的生計。依佛法講,正 當的投資,合理的賺取,是世間正常之道,但把投資轉為投機,人性的貪欲,一 旦失去控制,謀利的經營就會出現問題,破壞了基本的互惠之道。希望在痛定思 痛之後,有遠見者能擬出一套有效的方案,對治金融界的種種弊病,早日恢復經 濟秩序。同時也祝福十方信眾,諸事吉祥,平安度過這一危機。 人生幸福的條件是多方面的,除了安定的經濟收入,更需要有和諧的精神修 養。在菩薩道的十善法中,特將口業的清淨,細分為四條戒相-不妄語、不綺語、 不兩舌、不惡口。其目的就是要說明,行菩薩道時,為了眾生的和樂歡喜,要防 範口業的過失,不要因為言語的疏忽,是非的傳播,而製造家庭的不安與團體的 不和。口業是有聲而無形,正因為無形,以為講完就過去了,其實有些話會令人 受用一輩子,有些話也會令人長期不安。 為了分享說話的技巧,增進語言的智慧,本期法苑特以「如何遠離是非」為 專題,廣邀各方大德,從個人的不同角度,來敘述處理是非的方法,希望讀者能 細細品讀。 在忙碌的生活中,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陽曆新年又到了。謹此虔誠祝福所 有信眾會友,在新年裡,平安健康,諸事如意,六時吉祥。


-佛光法苑‧第163期-

《大 乘 廣 五 蘊 論》 略 解 (八) 淨海 【本論】云何增上慢?謂未得增上殊勝 所證之法,謂我已得,如是心高舉為性。

者,及有德者,而起倨傲,不生崇重。

【釋論】增上殊勝所證法者,謂諸聖

【語譯】什麼是邪慢?自己本來沒有功

果,及三摩地,三摩缽底等,於彼未得,

德,而認為自己有功德,這是一種高傲自大

謂我已得,而自矜倔。

的心,為其自性。

【語譯】什麼是增上慢?自己的修行還

因依邪慢,不能生起敬重他人之心,是

沒有證得增上殊勝的果位(果法),卻說自己

其作用,即對於尊長之人,及有德者,而起

已經證得,這是一種高傲自大的心,為其自

倨傲輕視,不生崇敬尊重。

性。

【本論】云何無明?謂於業果諦寶,無

增上殊勝所證法,是指四果、菩薩、

智為性。此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

諸佛等聖果,及禪定(sam<dhi)、三摩缽底

又欲界貪瞋,及以無明,為三不善根,謂貪

(sam<patti),對於這些聖果和定力,自己未

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證得而說已證得,自負驕矜倔傲。 【略解】增上慢,增上自驕之心,以未 證聖者果位或定力,自以為證得。 【本論】云何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 己少分下劣,如是心高舉為性。

【釋論】此復俱生,不俱生,分別所 起。俱生者,謂禽獸等;不俱生者,謂貪 相應等。分別者,謂諸見相應,與虛妄決 定,疑煩惱所依為業。 【語譯】什麼是無明?即對於業力、

【語譯】什麼是卑慢?即對勝於自己很

果報、四諦、三寶等愚昧無知,無智為自

多的人,認為自己與他只少分不及,這是一

性。這有二種:一者是俱生的,二者是經

種高傲自大的心,為其自性。

由分別而生起的。又在欲界眾生,有貪、

【本論】云何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 德,如是心高舉為性。

【釋論】不生敬重所依為業,謂於尊

瞋及無明,稱為三不善根:即貪不善根、 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佛光法苑‧第163期-

此無明,又有俱生、不俱生、分別所起

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

三種:俱生者,即指禽獸等;不俱生者,指

障善見,招苦為業。」意思是:

與貪、瞋等相應;分別所起者,指與諸見相

惡見是對一切真理顛倒地推度,

應,依疑煩惱而猶豫不決,是其作用。

以染污的智慧為其本性;能障礙

【略解】無明即是癡,無明是十二因 緣之首,即對佛法義理的愚昧無知。這有 二種:一者俱生,即與生俱來的,對外境 自然本能的而生起煩惱;二者分別,經由 邪思惟等的分別而生起煩惱。 無明,有俱生、不俱生、分別所起三

善見,招致苦果是其作用。 又惡見的差別,有如下的五 種: 【本論】云何薩迦耶見?謂於 五取蘊,隨執為我,或為我所, 染慧為性。

種:俱生者,是與生俱來自然而生起;不

【釋論】薩謂敗壞義,迦耶謂

俱生者,指與貪、瞋等煩惱相應的人,而

和合積聚義,即於此中,見一見

迷於事;分別所起者,指與諸見相應的人,

常,異蘊有我,蘊為我所等。何

由思惟分別而生起,唯迷於理。與虛妄決定

故復如是說?謂薩者破常想,迦

者,即與邪見為先,而後生疑,二者都以無

耶破一想,無常積集,是中無我

明為所依。

及我所故。染慧者,謂煩惱俱,

《成唯識論》卷六說:「云何為痴?於

一切見品所依為業。

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

【語譯】什麼是薩迦耶見?

依為業。」意思是:什麼是痴?對於各種道

(satkay<d[&%i),是對於五蘊假合

理和事物,迷惑無知,為其自性;能障礙不

的身心,不是妄執有一實我,就

痴,成為一切雜染法的所依,是其作用。

是妄執為我所。這是以染污慧為

【本論】云何見?見有五種;謂薩迦耶 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取。 【語譯】什麼是見?見有五種:薩迦耶 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其自性。 薩是敗壞義,迦耶是和合積聚 義;外道們於薩迦耶見中,不是 執著一,就是執著常,認為離五

【略解】見是見解,唯識論典中多處用

蘊別執有我,而以五蘊為我所。

為不正見或惡見(mity<d[&%i),即錯誤不正確

為什麼又要這樣說呢?為破外道

的見解,對於四諦等道理顛倒推度,能障善

謬見,指薩是破常見想,迦耶是

見。這些錯誤的見解歸納起來有五種:薩迦

破一想。因為五蘊是無常積集,

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在此身見中無我及我所。染慧,

如與正法或正慧相應,就是正見。

即不淨的慧,因與煩惱俱有,成

《成唯識論》卷六說:「云何惡見?於

為一切惡見的所依,是其作用。


-佛光法苑‧第163期-

【略解】薩迦耶見,意為身見、有身

【語譯】什麼是邊執見?即依於身見增

見,是對於五蘊虛假和合的身心,妄執為

強的力量,執取我及我所,隨起邊見,執著

我、我所(我見、我所見),這種錯誤的見

我為常,或執我為斷,是以染慧為自性。

解,產生自染污慧。薩迦耶見,薩是敗壞

執常一邊的人,認為事物恆常不變(自

義,敗壞即非常,迦耶是和合積聚義,積

在),遍滿一切處。執斷一邊的人,執有我

聚即非一;而外道們於身見中,不是執著

者(作者),或我所受用的五蘊身等,認為人

為一,就是執著為常,此為即蘊執我、我

死後,就斷壞無有了,不會再生,就如已破

所。異蘊即離蘊,異蘊有我者,指離開五

壞的瓶器,不可再盛用。這些邊執見,能障

蘊,別執有一實我。蘊為我所者,即不論

礙中道,不能出離證滅,為其作用。

即蘊離蘊,都是執五蘊為我所的。廣論為 破外道謬見,指薩是破常見想,迦耶是破 一想。因為是無常積集,在此身見中無我 及我所。不清淨的染慧,因與煩惱俱有, 一切惡見都依身見而產生。

身見隨執為常為斷。執著常見的,認為事物 恆常不變(自在),生命形態永久不變,以為 人死為人,梵天生婆羅門永久為婆羅門,奴 隸永久為奴隸,狗死為狗等。執著斷見的,

《成唯識論》卷六說:「薩迦耶見,

認為我人的五蘊身死後,就斷壞無有了,人

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

只有一次生命,無前生和來世,不再轉生。

業。」意思是:薩迦耶見(身見),即執著五

這些常見和斷見,都能障礙中道及出離的正

取蘊為我及我所,並成為其他一切惡見的所

見。印度外道,以我為作者。丈夫或士夫,

依,這是它的作用。

指人或實體我之意。

【本論】云何邊執見?謂薩迦耶見增上

《成唯識論》卷六說:「邊執見,謂

力故,即於所取,或執為常,或執為斷,染

即於彼,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

慧為性。

業。」意思是:即對身見所執的我,或執

【釋論】常邊者,謂執我自在,為遍

著我死後為斷滅,或執著我為恆常不變,

常等;斷邊者,謂執有作者,丈夫等彼死

這些錯誤的見解,能障礙中道及出離的滅

已不復生,如瓶既破更無盛用,障中道出

諦,是其作用。

離為業。

【略解】邊執見,即執著一邊之見,於


-佛光法苑‧第163期-

的回答是含糊的,甚至是錯誤的。對於佛教

為 什 麼 要 學 佛

的發展前景,這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和障礙。 作為一位僧人,我很是擔憂。學佛而不知學 佛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又如何能學好佛呢? 一個學佛觀念含糊,甚至是錯誤的佛教徒, 他又如何能夠進步,我們又如何期望他能堅 心或誠心地護持佛教,推動佛教事業的發展 呢? 為信徒解惑,引導信徒確立正確的學佛 態度,這是僧人的責任。前段時間,西北區 佛學班的同學正好在討論這個問題,並邀請 我主持討論和解答這個問題。西北區的同 學這麼用心學佛,我深覺這是一個很好的 契機,便不揣淺陋地對此問題提出了自己 的一些看法,希望對西北區的同學有所幫 助。為了讓更多的佛友一起來思考這個問 題,後來我在玉佛寺大殿裡又重複討論了 智一

近些年來,漢傳佛教不但在中國本土發 展迅速,而且在海外及西方國家裡也有著很 大的發展。就拿美國來說,這些年來華人寺

這個問題。現在,我把我這兩次討論的主 要內容寫出來,以饗讀者,也希望能因此 而糾正一些學佛人的錯誤觀念。

一.錯誤的學佛觀念 根據我的觀察和了解,錯誤的學佛觀念

院不但在洛杉磯、三藩市、紐約等一些重要

通常有以下幾種:

城市裡遍地開花,就連我們這偏遠的美南地

1.為追求世俗功利而學佛

區-休士頓也先後出現了多所寺院。隨著寺 院的增多,學佛的隊伍自然也在壯大。作為 一個「以弘法為家務」的僧人,看到這種景 象,內心自然是歡喜的。 然而,隨著與信徒的更多接觸,我卻發 現了一個極其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大部分的 信徒並不明白學佛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有很 多信徒,當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學佛時,他們

追求世俗功利是世間人的通病,所謂「 天下熙熙攘攘,無非名來利往。」有很多學 佛人,便是在這種功利心的帶動下學佛的。 在這些人的觀念中,學佛無非是要得到佛菩 薩的加持保佑,希望能夠生意興隆,事業順 利,陞官發財,子孫滿堂,或消災免難,家 庭平安,身體健康等。 當然,一個虔誠學佛的人,理所當然


-佛光法苑‧第163期-

會得到佛菩薩的護持加被,並因此而事事

解脫痛苦,得到幸福,也無法讓人們脫離生

順利,有願皆成。不過,學佛如果僅是一

死輪迴。因此,佛陀在世時,他雖然並不禁

味追求世俗功利的話,那麼他對學佛的意

止弟子們修習神通,但也不鼓勵弟子們修習

義並沒有正確認識。如果是以這種心態學

神通。如果一個人學佛只是為了追求神通,

佛,就好比是「明珠彈雀」。本來,隨便

他並不明白學佛的真諦,也得不到學佛的真

用一顆石頭便可以把那微不足道的麻雀打

正利益。

下來,卻用珍貴的明珠去彈它,這不是浪

3.為消遣娛樂而學佛

費寶貝,讓人心疼嗎?如果只是為了追求 世俗功利,又何須學佛呢! 再者,佛法處處強調淡泊名利,去除貪 欲。如果學佛人一味追求世俗功利,豈不增 長貪欲,與佛法相違背嗎? 2.為獲取神通而學佛

遣娛樂而來學佛的。這種人由於平時忙於工 作或生意,覺得生活太過單調乏味,於是在 週末或閒暇之時,便到寺院轉轉。他們到寺 院來,既不參加義工行列,也不認真聽聞佛 法,修行用功,而是到處找人聊天,閒話是

說到神通,總是讓人感到很神秘。在

非,把寺院視為娛樂場所或酒休閑地方。其

許多人的觀念裡,神通總是與一些神仙或

實,若要消遣娛樂,消磨時光,大有所在,

某種超自然的力量聯繫在一起。總之,神

無須到寺院來。到寺院來,不但一點也不好

通是一種超凡的力量,並非凡人所有。因

玩,而且還會妨礙許多人修學佛法,實是罪

此,如果有人擁有神通,他便會被視為超

過無邊。

人或神仙,他能達成凡人所無法實現的願

4.為逃避現實而學佛

望和夢想,或解決生活中無法解決的困難 和障礙。正因為如此,神通成了許多人所 極力追求的對象。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整個社會都 處在一種強烈的競爭當中。競爭固然激發 了人們的潛能,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

有很多人便是抱著這一目的來學佛的,

的發展,但嚴酷的競爭無形中也給人們帶

因為佛經提到,通過禪定的修持,能獲得

來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壓力,讓人們活得更

六種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

累,更辛苦。

他心通、宿命通和漏盡通。佛經裡也處處 提到,不但佛陀擁有無上的神通,他的許 多弟子也都擁有無上的神通,如目犍連、 蓮花色等。

在學佛的人群中,也有一種人是為了消

面對競爭,人們必須更加努力,更加用 功,才能生存,才能出人頭地。於是,孩子 們的功課加重了,大人們的工作量增加了。 孩子們玩耍的時間沒有了,大人們休閒的功

的確,佛教是承認神通的存在和作用

夫沒有了。現實生活的重壓,幾乎把每一個

的。不過,佛教也指出神通並非究竟之法,

人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有人不堪重壓,精

因為神通敵不過業力,神通無法真正讓人們

神崩潰了,成了精神病人;有人對生活失去


-佛光法苑‧第163期-

了勇氣,選擇自殺;也有人對現實失去了信

什麼回事?即使科學昌盛的今天,我們仍然

心,選擇學佛以逃避現實。

無法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正是對宇宙人生

事實上,這是一種誤會,因為學佛並不

的無知,導致我們人生的無所適從,讓我們

是逃避現實,佛教也從來不鼓勵人們逃避現

無法建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於

實。相反,佛教一直以來都是鼓勵人們要積

是,有許多人燈紅酒綠,過著放蕩、麻醉的

極地生活,勇敢地對面對現實問題,解決現

生活;有許多人隨波逐流,過著渾渾噩噩的

實問題。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

生活;有許多人,爭權奪利,殺盜淫妄,過

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意思是

著罪惡的生活。當然,也有許多人不甘墮落

說,佛法的真諦必須在現實生活中求證,離

和麻木,苦苦追求和思考宇宙人生的真諦。

開現實生活是無法求得真正菩提的。因此,

我們學佛之人便是這種人,我們學佛的真正

禪宗提倡:「運水搬柴,無非是禪」。若是

目的便是要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相,使我們的

為了逃避現實生活而學佛,這並不是一種正

人生不再迷茫和墮落,使我們的人生充滿著

確的學佛態度。

價值和意義。事實上,佛陀之示現於世,也

二.正確的學佛觀念 什麼是正確的學佛觀念呢?以下幾點看 法可供大家參考: 1.為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學佛 這個世界是什麼回事,我們的人生又是

是為了這一大事因緣的,即是要讓眾生明了 宇宙人生之真相的。 2.為離苦得樂而學佛 佛說世間一切皆苦,苦是人生的真相。 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少,或是古今中外, 又有誰沒有經歷過痛苦,感受到痛苦呢?由 於工作事業、婚姻家庭、人際關係、身體健 康等諸多方面的不如意,再加上水災、風 災、雨災及地震等自然災害,人們普遍生 活在恐懼與緊張之中,無時無刻不經驗著 身心雙方面的痛苦。 如何才能脫離痛苦,獲得幸福呢?深 受痛苦折磨的人類,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著 這個問題,探索著這個問題的答案。遺憾 的是,大多數的人對這個問題都缺乏正確 的認識,誤以為擁有財富、名利、地位和 愛情等,便是擁有幸福和快樂。於是,一 生的光陰都花費在這些虛幻不實的外在追 求上。結果,不但沒有得到快樂和幸福,


-佛光法苑‧第163期-

反而更加痛苦不堪。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離苦得樂呢?兩千

行善者生天,造惡者入地獄,這是必

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已體悟到世間四諦之理,

然的因果法則。如果我們在生時,行為

即痛苦是世間的真相(苦諦),產生痛苦的

端正,我們又何須擔憂死後的歸宿問題

原因是貪、嗔、痴(集諦),痛苦是可以

呢?依據佛法,如果在生時,我們能夠

滅除的(滅諦),滅除的方法即八正道(

積極行善,造福人群,死後,即使不能

道諦)。我們學佛的目的,便是要親身體

得證三乘聖果,也能得享人天福報。

證佛陀所啟示的這四諦八正道之理,以求

4.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而學佛

離苦得樂。 3.為了生死而學佛

學佛的另一目的,便是要莊嚴國 土,利樂有情。所謂:「以此殊勝莊嚴

生死問題,歷來是人們最關心的重大

福,利樂一切諸有情。」所謂國土,即

問題。所謂生從何來?死至何所?生應當

是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或地球;有情,指

如何,死又應當如何?我們應當如何看待

有情眾生,即一切有情識的生命。

生死問題和解決生死問題呢?我們學習佛 法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的。

現今,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已經充 滿了種種的染污和不淨,出現了嚴重的

生即生命的存在,死即生命的消亡。

環境污染、聲音污染、文化污染等。並

簡單地說,了生,即是解決在生的問題;

且,過度的開發自然資源,已把我們的

而了死,即是解決生命的歸宿問題。在生

地球弄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醜陋不

的問題,即是現實人生的問題。如何面對

堪。生活在這麼樣的一個環境裡,自然

現實人生,解決現實人生的問題,這是學

是非常地不舒服和不安全。莊嚴國土,

佛人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即是要美化或淨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要解決現實人生的問題,必須要參透人 生的意義,明了人生的價值,建立起正確的

不但給自己,也給他人創造一個美好的 環境。

人生態度。所謂正確的人生態度,就是要珍

在我們這個時代,不但生活環境不

惜人生,把握因緣,深信因果,正命生活,

好,而且社會問題也多多。翻開報紙,

棄惡行善,積極地為自己及他人的幸福和安

觸目皆是暴力、色情、兇殺、綁架、勒

樂而努力奮鬥。不應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索之類的新聞。此外,便是種種自然災

或醉生夢死,虛度光陰;更不應追名逐利,

害,如風災、水災、海嘯、地震等。所

造下萬般惡業。

有的這一切,都給有情眾生帶來極大的

如果生的問題解決了,死的問題基本上 也解決了。一個人在生時,如果能夠深信因 果,棄惡行善,死後自然會有一個好的去

處。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痛苦和煩惱。利樂有情,即是要幫助 有情眾生,使有情眾生脫離種種身心痛 苦,讓他們獲得永恆的幸福和快樂。


-佛光法苑‧第163期-

本期專題

如何遠離是非 談談說說所為何 有時歡喜有時磨 若保童真無心計 處處蓮花處處佛


-佛光法苑‧第159期-

人我是非躲 得開嗎﹖ 李瑋

這一期《佛光法苑》的討論題目,是

樣的態度,都會有人對我有意見,讓我感

「人我是非能不能躲開。」看到這個題

覺無所適從。就像兩個人有爭執,你說甲正

目,我首先聯想到佛陀在精舍說法時,

確,乙會對你有意見;你說乙正確,甲會對

曾遭遇過一位少女的誹謗。少女在衣服下

你有意見;你若不表態,甲、乙都會對你有

面藏了一個臉盆,誣蔑佛陀使她懷了孕。

意見。在這種尷尬中,你恨不能揪著自己的

幸虧當時有目犍連尊者在場,施展神通,

頭髮昇天,或者按下自己的腦袋入地,可是

揭穿了少女的謊言。佛陀告訴弟子們,他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你只好仰天長嘆:「

在往昔劫中,曾因嫉妒誹謗過他人,所以

我福德如何這般不夠?﹗」

即使現在已經成佛,卻因業報未盡,還免

我學佛的最初、最基本的動機,是離苦

不了要受少女的誹謗。我想,以佛陀的大

得樂,所以慢慢養成了一個習慣,碰到不如

功德,都不能躲開人我是非,躲不開過去

意的事,首先接受事實,然後去思考怎麼去

的業報,那麼我們這些生活在娑婆世界的

面對它、了解它、處理它。對人與人之間的

凡夫,又怎麼能奢望不遭遇人我是非之擾

是非問題,我也是這樣,先去試圖分析形形

呢﹖

色色的是是非非是怎麼造成的,再想辦法儘

和很多人一樣,我厭惡人我是非,然 而我發現周圍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各種是非

10

量減少這些是非對自己的干擾。下面是我學 習和思考的結果,與同參道友們切磋。

卻好像一個密密的蜘蛛網,有的和我直接

民間的一些俗話,很有意思,頗能反映

有關,但也有很多時候好像是我被拉扯進

現實生活的眾生相。有一句俗話說:「紅人

了其他人之間的是非網,無論我表示什麼

是非多」。這是因為樹大招風,名人特別惹


-佛光法苑‧第159期-

人注意,甚至惹人嫉妒,所以貪圖名、利並

人情味兒。可是,東方人生意夥伴以及家庭

不是好事情。因此,即使單純為了減少是非

成員之間,因為賬目不清鬧矛盾的情況並不

的干擾,我們也應該樂於分享榮譽、金錢、

少。有的甚至對簿公堂,反目成仇。回想我

物質。不過,當我們為了利益眾生做事情

小時候,我為父母親買東西,他們都要求我

的時候,社會可能會給予我們不同形式的

記賬,找回的零錢如數上交,和我的零花錢

承認、讚揚和表彰。面對這樣的榮譽,只

不混在一起。他們的做法,在我們的很多鄰

要我們做事的動機是清淨的,不妨直下承

居和我的小朋友們看來都挺奇怪,但是我很

當,不必非要拒絕不可,因為好人好事宣

感謝父母幫助我從小養成了不愛佔小便宜的

傳多了,會起到移風易俗、鼓勵人們向善

好習慣。人若不貪小便宜,做事透明度高,

學習的作用。我

會減少是非。

們的社會確實存

除了妥善處理

在著「好事不出

名、利,要想遠

門,壞事行千

離是非,我覺得

里」的現象,我

還要儘量少造口

們佛教徒應該反

業。佛法五戒當

其道而行之,改

中對口業有最詳

變這個風氣,多

細的規定,那就

多隨喜讚嘆別人

是不可以妄語、

的功德,真心實

綺語、兩舌、惡

意地為別人的成

口;俗話也有「

就高興。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的說法,

民間還有一句俗話說:「常在河邊走,

可見言語的極端重要性。在任何有人群的

哪有不濕鞋」。這句話特別適用於和金錢、

地方,我們都應當注意為別人保守秘密,

權力、異性打交道的情況。近來美國、大

不隨便談論別人的隱私,更不去傳播不實

陸、台灣等地都有關於錢、權結合,導致貪

之詞。大陸在「文革」期間,無中生有的

腐的新聞報導。這些醜聞提醒我們,任何公

人身攻擊,謠言成風,人們出於憤怒、無

司、團體、國家,都必須有健全的機制,對

奈,大聲疾呼「造謠可恥,傳謠可悲。」

財物和權力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衡。這樣的

雖然這兩句話在當時並沒有止息謠言,但

做法是極為必要的,因為人類絕大多數都有

是我對這兩句話很欣賞。我們如果真的實行

貪心,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依我觀察,美國

這兩句話,社會上的是非肯定會大大減少。

人在熟人、家人之間,只要是和生意、金錢

為了避免聽到不實之詞和傳播不實之詞,我

打交道的事,通常會有書面協議,「公事公

覺得另外一句俗話說得也很有道理,那就是

辦」。這在我們東方人看起來,好像太缺少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所 11


-佛光法苑‧第163期-

以,不要對「小道消息」感興趣,不需要我

放棄有機會時做必要的解釋。過去我以為有

們知道的事情,更不必去打聽。還有,不要

修行的人不應該怕被別人誤會,要能做到「

去那些是非多的場所交朋友,這都會幫助我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不為自己做任

們遠離是非。

何解釋,「日久見人心」嘛。可是,事實教

前面說過,我的周圍總有是非發生,依

育了我,在自己還沒有達到聖人那樣的境界

我看是躲不過的。但是我要試著努力改善自

的時候,如果在修行路上好高騖遠,只是增

己的環境,避免增加新的是非。第一步要做

加自己的煩惱。從世間法講,該解釋的事情

的是自覺地少造口業。另外,我越來越體

不解釋,也是不對的,因為你不解釋,誤會

會到「是非以不辯為明」的智慧。佛法這

就變得越來越深,矛盾也越來越大,於己於

樣講,我認為至少有兩個道理。第一,我

人都無益。該解釋的就在適當的時機、場合

們對是非的認識不見得正確,所以辯論越

解釋,至於對方能否接受我的解釋,就不是

多,犯的錯誤越多;第二,大多數人不願

我能左右的事了。反過來說,當別人向我做

意服輸,當我們指出對方錯誤的時候,對

出解釋,甚至要我原諒的時候,我也應該給

方通常會更加堅定地為自己的立場辯護,

別人機會,不能得理不讓人。「謠言止於智

結果是徒然浪費我們的修行時間,而且雙

者」,是非也可以止於智者。

方矛盾反而升級。不過,不爭辯也不等於

孩子問我:「媽媽, 妳幾歲? 」

如 何 遠 離 是 非 12

媽媽:「四十四」 孩子:「媽媽,妳只有二十二歲」。 媽媽聽了很高興,孩子真懂事! 孩子:「妳其實只有二十二歲,因為 人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覺。」 媽媽和孩子的這一番對話一直提醒著 我,也警惕自己如何讓人生真正的一半時 間不浪費,特別是不停留在煩惱是非中,

荷悅

儘量單純。然而今日社會,由於手機、網 絡等高科技產品的出現,雖然一方面給我


-佛光法苑‧第163期-

們帶來了交流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給我 們帶來了更多的人際困擾和人我是非。如 何應用佛法的覺照智慧來處理今日社會的 人我是非,成為我們學佛者所必須面對和 探討的課題。 謹言慎行

的聲音。(自在清淨無染) 重要的是擁有跟隨內心和直覺的勇 氣。(內在平等慈悲) 你的內心與直覺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 麼樣的人。(一個真正覺者) 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面對的課題和挑戰有如開門七件事,

傾聽內在的聲音能減少外來的干擾,

每一天都在重複,每一天都會以不同的風

讓我們有多一點心靈的空間,也由於我們

貌呈現。瑜伽行者道:「說得太多是危險

所知道的真是有限,所以要學習謙卑和寬

的,沈默可以避免不幸,愛說話的鸚鵡,

容,因為心量寬了就不容易受生活裡的人

其籠門永遠無法打開,不會說話的鳥兒卻

我、是非層層包裹而心起煩惱,對人的態

能夠自在地飛翔。」謹言慎行能使自己遠

度要溫和低調,多為別人的立場著想。每

離是非。但是平日說要遠離是非,好像是

個人都從自己有限的窗口框架看出去,這

再簡單不過的事,臨到自己頭上能夠用智

個框架是成長環境、經驗、人生際遇和與

慧化解才是真正的功夫。如果能多安排自

生俱來性格的綜合價值觀念,孰是孰非,

己寶貴的時間在有益的事物上,除了有必

可能也無法說個明白,遑論對錯。既然如

要的溝通或告知事項,儘量減少無意義的

此,自己堅持所認為的「對」是需要用各

言語,思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念念不

種角度檢驗的,執著它似乎也沒甚麼意

空過,能滅諸有苦」的真義,時時觀照自

義。畢竟,我們要理解到每個人的緣份

己當下一刻的身心。

不同,好惡各異,只要盡力而為,不須強

謙卑和寬容

求。過於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反而使

蘋果公司總裁史蒂夫、喬布思 Steve Joe Bush 在二00五年對哈佛大學畢業生 所做的一次演講中,有一段話和佛法的覺 照頗為契合: 「你們的時間有限, 所以不要浪費在 別人的生活裡。(生命是有限的) 不要被信念所惑-盲從信條是活在別 人的生活裡。(要有實證功夫) 不要讓任何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

自己心潮起伏,不能平靜。楞嚴經云:「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所謂:「一念萬年、萬年 一念。」在短短百年中,我們追求的是甚 麼?是是非非,無不是在紅塵的財、色、 名、食、睡中無盡的掙扎與起落。既是人 生如夢,何必自苦於境緣中無法忍下的一 口氣,扛著沉重的情緒包袱呢? 學習放下,以慈悲心轉念 扛著沉重的情緒包袱,只會使生命更 13


-佛光法苑‧第163期-

加黯淡。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的人生,如 何學習放下,以慈悲心轉念,自利利他,

聖嚴法師的一本書中有一段話語,細

是我們一生的功課。身為佛教徒,我相信

細思維,希望也能幫助我們學習放下,遠

多聽聞佛法,能幫助我們遠離是非。在佛

離是非紛擾,找到真正的自己,過一個自

教會的大家庭近二十年,我有時也會對時

在快樂的人生:

光的飛逝頗為感傷。在自己和周遭的親愛 的師兄師姊們留下的歲月痕跡,他們由青 年步入中年,在經營事業工作與家庭的同 時,還能精進勤修佛法,幫助法師們推展 寺務,照顧大眾,需要多少的耐心、慈悲 和智慧?經由善知識的影響和鼓勵,親近 法師和師兄師姊,使我們走在佛法正道, 時刻提醒並溫暖我們。 念佛、靜坐和運動 我也認為平時多作戶外運動和靜坐可 以強身並且消除壓力,將它當成動中的佛 法修行。在經行中,可默念佛號,使身心 專注,和諧一致。我也這樣實踐十多年晨 跑,時間充裕時,就在公園靜坐一會兒, 作為一天的開始。師父經常提醒我們:「 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有機會多參加 活動。比如感恩節假期,在菩提中心的家 庭聯誼共修學佛營,讓大眾在幽靜的大自 然中,跟隨宏意法師作了一趟原始森林的 巡禮。精心設計的多樣化節目,具有知識 性的專題講演,滿足了我們與生俱來對自 然荒野的渴望,學習尊重所有的植物、動 物和生物。一家人除了享受清晨寂靜的大 自然與初昇金色陽光的喜悅,內心溢滿了 法喜和感恩。透過這樣的身心洗滌,轉移 環境和心情的機會,更進一步幫助我們遠 14

離是非與煩惱。

「所謂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 有煩惱的時候,所面見的世界是醜惡的, 實際上是因為人心醜惡,世界才醜惡。有 大智慧的人,心不隨境動,環境如何是環 境本身的事,他的內心不受影響,也就等 於跟他無關,但他依然會照著環境的動向 作適當的處理,那是智慧的功能而非煩惱 的心動。」


-佛光法苑‧第163期-

紅塵是非多

果璟 論是非,首先需要釐清楚究竟什麼是「

是非的人,大多具有一種共同的特性─愛

是」?什麼是「非」?簡單的說,是非即對

嚼舌根。三姑六婆閒來無事聚在一起東家

錯。但,「是非」並不是一體的兩面,也不

長西家短,即使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也

是絕對的。世間的事絕大多數都是,是中有

可以東扯西扯連成一線,編織成網。一件

非,非中有是。就如同「善惡」一樣,善中

小事情即可能演變成為大麻煩。輕則破壞

有惡,惡中有善,端看個人的立場和保持覺

個人、家庭或親友同事間的人際關係,中

知的程度。雖然人世間存在種種是非,但由

則引起社會團體的江湖恩怨,重則引發國

於我們衡量對錯的標準一直在改變,在判斷

與國之間的緊張衝突。因此如何避免「是

上又具有不夠客觀的分別心,因此依因緣而

非」,便是我們修行的一門重要功課了。

起的「是非」當然也是變化無常的。既然「

以「自淨其意」要求自己

是非」是從因緣而生,只是一個事件的外 相,又是無常的,那麼我們又何必執著一 個外相的對錯,落入是非的陷阱之中。 然而,人不能離開群體而自居,而有人 的地方就會有是非,紅塵中的是非真是無邊 無量的。俗話說,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就成 了菜市場,形容的頗為貼切。其實有許多 的「是非」是被人閒聊出來的。所謂:「 論人是非者即為是非人。」通常喜歡製造

那麼要如何才能遠離是非呢?「自淨其 意」是要求自己不成為是非者最方便的修 行方法之一。我們無法約束別人的身口意 製造事端,但是絕對能夠透過持守戒律, 廣修善法,淨化心念,要求自己的身口意 行為舉止端正清淨,不製造是非。只要我 們能夠時時刻刻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隨時保持自我的內心 清靜,則是非自然能遠離。而只要自己不 15


-佛光法苑‧第163期-

成為是非的製造者或傳播者,那這世間裡的

樹立敵人。只要身邊都是親近及愛護自己

是非至少可以降低一半。其實,「是非」就

的人,那麼是非也就自然遠離。

像「謠言」一樣止於智者。虛雲法師就曾告

由於我們凡夫一直身處於顛倒夢想之

誡過他的弟子:「修行的第一課要學習遠離

中而造就種種是非,舉凡個人有個人的是

是非」。當然,修行是非常不容易,不但需

非,家庭裡有夫妻、婆媳、親子等的家庭

要正確的理解佛法,並且還要身體力行地將

是非,社會有因環境、經濟、工作、地

佛法應用在生活當中。而紅塵恰好就是最好

位、金錢權力而產生的是非,政治有政治

的修行道場,因為人性中的貪瞋癡在紅塵中

之間的鬥爭及是非,國家有國家之間因為

是一覽無遺。假使佛法只是佛法,修行只是

爭奪主權、能源而引起的是非…這世間的

修行,而生活只是生活,不能妥善的加以運

種種是非全是因「人」而起。如果我們總

用,那麼佛法也只能稱為是一種理論或是一

是陷在紅塵裡的是是非非當中,我們將會

門高深的學問了。

花大量的時間和精神,陷入於製造和解決

以「慈悲心」對待他人

是非的循環裏,在是非中輪迴,被是非善

「智慧不起煩惱,慈悲沒有敵人」是聖 嚴法師108自在語的名言。是啊!我們身處

從佛陀的教導中,我們得知培養「正

在這五濁惡世裡,如果沒有「慈悲」和「智

知」及「正見」的重要性,期望我們透過

慧」,的確是很容易被捲入是非裡的。世間

學習並參透佛法來修得智慧,並得到解

中有絕大多數的人是身處於是非當中而不自

脫。因此,當我們以正確的知見看待「是

覺的。當一個簡單的事件發生,只要牽涉到

非」,明瞭「是非」只是一種無常現象,

自己個人立場和利益衝突時,很容易就會演

那麼,我們就能放下,而不會執著於它。

變成為是非,那麼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

加上「自淨其意」和「以慈悲心對人」的

有理」,茶壺裡也會有風波,是怎麼理也理

自我修行,即使是非處處在也處處不在;

不清的。我們凡夫就是因為「無明」,才會

又即使身在紅塵中,也可以是非不沾身。

造就出許許多多的是

當然,如果我們能

非,身處煩惱與是非

更進一步的學習佛

當中而不自知。如果

陀觀空智,及觀一

我們能以「慈悲心」

切我空、法空,那

平等對待對自己友善

麼在緣起無自性的

及不友善的人,不懷

世間裡,又如何會

瞋恨心,不以怨報

有一個自性存在的

德,不以仇報仇,那

人我及是非呢?

麼我們就不會為自己 16

惡所束縛而永無解脫之日了。


-佛光法苑‧第163期-

處身在俗世間,遇到是非之境幾乎是無 可避免的,遇事時該當以什麼樣的正確態度

是是非非地 明明白白天

去面對,實在是需要經過一番學習。有個故 事是這麼說的:有位銀行職員,在被懷疑侵 吞了一位客戶在夜間存款箱裡投遞下的一筆 現款後,選擇了保持沉默和不辭職離去。後 來,銀行在做內部整修時,意外地發現那封 裝著現金的存款被夾在抽屜和牆的隙縫中。 在事情真相大白後,這位職員提出了辭呈, 離開了這塊是非之地,卸下了一年來所遭受

若異

的鄙視和屈辱。 像這類的故事在我們周遭的生活裡幾乎

「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是弘一 大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用詞簡明 易解,意義卻十分深遠,發人深省。 我們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因為人 有我執、我見,當意見不能一致時,是非便 會出現。而「意見一致」幾乎是個十分渺茫 的事情,因為人的思想、念頭是經常地、不 斷地變化著。即使是同一個人,也常常會發 現自己的想法前後矛盾,後念推翻前念。而

是層出不窮的,有時還不能像這個故事一樣 如此的簡單明朗,是非僅在「偷錢與否」之 間,而結局也不一定都能如此的大快人心。 所以有時有事故發生時,它是以何種形式呈 現,或是向什麼方向發展,可能並不必特別 在意,而是處身其中時,是否總能保持寬厚 和覺醒的心。以這位銀行職員來說,從事情 初發生時,到事情澄清後離去,這其間,她 是持有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是自怨自艾、憤

人在遇到不順心的事,不願意接受卻又莫可 奈何的時候,常常會用「凡事自有天意」來 寬慰自己,希望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事情便 會自然的好轉、順利。「天意」,以佛法的 角度來解釋便是「緣起法」,萬事萬物因著 本身所造的業力,在因緣成熟時即會受到應 有的果報,這就有如我們常說的:「善有善 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候未到」是同 樣的意思。這樣的認識、理念,能幫助人解 除一些不必要的心理不平和障礙,也能鼓勵 人積極的行善去惡。 17


-佛光法苑‧第163期-

18

怒、怨恨?還是該留即留,該走即走的灑脫

非中而不生是非心是不容易的,如果自覺意

超然?若是事情不得因緣澄清,她又會如何

志力不夠堅強,也許可以選擇暫時的離開是

自處?而我們若是周遭的一分子,我們又會

非環境,如此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有一個思

持有什麼樣的心態?是懷疑指責?還是同情

考和調整的機會與空間。遠離是非並非只是

諒解?或只是漠然的靜觀其變?

單純的身體的離去,而是讓心能沉靜一下,

佛法教導我們,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是

讓自己對著外境來觀察並修正自己的意念行

虛妄不實的,是由概念、觀念幻化,是約

為,然後做出正確的抉擇。另外嚴格的遵循

定俗成的,同時它在不斷的變化當中。任

戒律也是一個方法,我們多生多劫以來所

何事情若是由不同的人,

養成的習性不是說斷即能斷

從不同的角度著眼,會得出

的,通過受戒持戒,依據戒

各種不同的結果。是非是相

體所產生的力量,規範和攝

對的,何嘗能有定論?這並

受自我,便能漸漸地使自己

非說我們都該是非不分,而

心平氣和,平靜地面對生活

是處身是非中時,我們是否

中的一切是非和幹擾。

能客觀而多面的去觀察、瞭

佛法告訴我們:「煩惱

解。再以銀行職員來說,若

即菩提」。的確,是非場即

她真的是偷了錢,即使因為

是道場,在是非圈中我們能

證據不足,銀行無法將她繩

看到人的迷茫、無知,和深

之以法,相信她自己良心的

重的執著,我們為著子虛烏

責備亦會十分嚴厲;若是證據確切,她將受

有的心識作用傷害別人,也任由別人傷害

到法律的制裁,那麼旁觀的我們,是落井下

而不自知,要到何時我們才能從一次次的

石?還是同情悲愍這個受苦的人?若她是被

痛楚中甦醒、覺悟?是非對錯都不是絕對

冤屈的,那麼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她是如何

的,也不是實有的,想要從改變外境、改變

的面對自己,面對他人呢?她有權利可以儘

他人,來改變自己身受的不可意,是沒有太

情的發抒她的不滿、憤怒,可是終究傷害的

大幫助的,我們真正需要改變的實在是我們

會是誰呢?仇恨,或是其他負面的情緒都是

自己的心。在佛法正知見的引導下,在戒律

從他處學習來的,自己再不斷的提醒和引導

的規範中,我們能一層層深入的認識和瞭解

自己,而讓自己和周圍的人皆受苦不已。

事物的本然與真實。而在過程中,我們要善

若我們深信「天意」,深信「緣起」,

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因為我們畢竟還是

那麼我們是可以沒有煩惱的,因為萬事萬物

凡夫,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修正

都是依照既有的軌跡自然運轉的。願意加入

的意願。長此以往,也許有一天我們果然能

善因善緣或惡因惡緣而讓身邊的一切朝向光

體會到所謂「萬里無雲萬里天」,究竟是何

明或黑暗,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處身在是

等樣的境界。


-佛光法苑‧第163期-

走出是非

和亞

俗語說:「只要有兩個人的地方,就有

在八年前,當時因為我先生的工作,全家定

是非。」人是喜歡群居的,而且無法長久獨

居在美墨交界的一個城鎮,剛開始那兒的華

自生活。人雖然明白彼此間相互依存的必然

人很少,生活也十分單純。直到一家著名的

性,卻會因為彼此立場、想法的不同引發出

台商在墨西哥設廠後,先後搬來不少華人家

各種錯綜複雜的是是非非。推敲這些是非產

庭,單純的生活也起了變化。原先只是先生

生的原因,無非是因為一般人會習慣性地站

們在工作上的利害衝突,後來竟演變成太太

在「我」的立場看事情、想事情,總認為自

們之間的分派對立。我的先生並不屬於那家

己是講道理的,別人才是不講道理的一方。

公司,我也只想誠心地對待每一個人,完

人活著就必須同時處於許多不同的關係之

全不想屬於任何一方。怎知天不從人願,

中,如父母子女、夫妻、婆媳、同事、同

基於同情心的我,因為常常接送一位不會

修、朋友、師生…。若我們總是以「自我

開車的太太,時日一久竟被認為是那位太

為中心」的思維方式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太的「同黨」。

是是非非恐難避免。

我在毫不自覺的情況下,捲入了這場兩

我從小以來的個性就不愛與人起爭執,

派失和的是非之中。之後我不斷反省,略知

或過於堅持己見,因此總會習慣性地遷就別

是有人辜負了我對她的信任,傳了一些斷章

人,也不太懂得拒絕別人,常被朋友戲稱為

取義的話,還是嘴巴惹的禍。當時的我深刻

「不會說no的人」。我一直秉持著避免與人

體會到人言的可畏,更對所處的環境與人感

爭執和儘量配合他人的態度,並不能使我免

到萬分失望。在極度的煩惱之中,我內心默

於惱人的紛擾。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事件發生

默向佛菩薩祈願:希望自己能搬離那個是非 19


-佛光法苑‧第163期-

之地,能搬到一個有佛教道場的城市,同時

無,你對我錯的心態,便容易放下對自我意

也發願要藉著學佛遠離煩惱是非。說也奇

見的堅持。」

妙,一個月過後我先生意外地得到一個新

2.尊重每個人的差異性

的工作機會,必須儘速搬到全美第四大城 ─休士頓。當時的我真是喜出望外,以為 從此就能逃離是非之地了。 休士頓的確回應了我的祈願,本地不 僅華人眾多,更有不少佛教道場。初來乍到 就幸運地由一位師姐引領到玉佛寺,第一次 在大殿與信眾同聲念佛時,感動莫名,彷彿

自然培養出不同的思惟方式和行事作風。若 能藉著培養慈悲心和學習以同理心去欣賞並 接受彼此的差異性,將有助於心量與包容力 的無限增長。

3.選擇淡忘或原諒

有種回到家的熟悉感。之後我參加由修智師

俗語說:「不要以他人的過失來懲罰自

指導的佛學研討班,這也實現了我想要次第

己」,因此當別人對不起自己時,千萬不要

學佛的願望。搬到休士頓至今已是第八個年

耿耿於懷,反而要選擇原諒對方或徹底地放

頭,學佛後的生活簡化許多,但與人相處時

下,才能不被憤怒與不滿的情緒所吞噬,這

的各種考驗仍然鮮活地隨處可見。因此我體

才是善待自己與他人的良方。星雲法師曾在

認到,所學的佛法必須要能活用在生活上,

福報上提到原諒他人的好處多多:

否則仍然難逃是非煩惱的困擾。

1.可得到他人的敬重

佛法是用來解決各種人生問題的法寶,

2.化解仇恨

但究竟要如何身體力行地去實踐,才能讓我

3.贏得人心

們擺脫是非的捆綁呢?

1.放下對自己意見的堅持 也就是不要「自以為是」,當自己與 他人意見相左又無法溝通時,我們可以暫 時保持沉默,千萬不要和對方搶著說「最 後一句話」。這樣的沉默不代表附和對方 的看法,而是不再過於堅持自己的看法而 已,達賴喇嘛曾說過:「保持沉默有時是 最好的回答」。以唯識的角度來解釋,人 修學佛法可逐漸將自己的觀點,由主觀的 遍計所執性逐漸轉變為較客觀的依他起性 乃至究竟的圓成實性。星雲法師也曾說過: 「內心若常保你樂我苦,你大我小,你有我 20

由於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與背景的不同,

4.能與他人和諧相處並擁有快樂

4.不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 佛法的修學離不開戒、定、慧三個範 疇,修學的開端可以持戒來收攝自己的眼、 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做到非禮勿 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持 戒讓我們不會去侵犯他人,相對地也能保 護自己免受他人的攻擊。俗話說:「禍從口 出」,一點也不假。在「十善」中,就有四 項與口業息息相關,即不綺語、不妄語、不 惡口、不兩舌。由此可見,太過隨意或不善 的言辭,是足以引發是非、釀成禍端的。清 淨地持戒,就能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不


-佛光法苑‧第163期-

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更能減少被捲

事論對錯。具有性空智慧是一帖去我執、不

入是非的機會。

著相最根本的處方,有了這帖良方,我們不

5.讓反應慢半拍

會再奢求外境給予自己的滿足感,而只會尋

透過禪修可培養定力、正念和了知自 己起心動念的覺察力,一旦有了某些程度 的覺察力,便容易捕捉自己當下心念的變 化,進而對不可意境的刺激,反應也就不 致於過份直接或激烈。正念和覺察力的增 長,有助於我們了知自己情緒的變化,卻 不會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積極的反應,亦即 說出或做出失當的言行,因此能為我們避 免一些是非衝突。

6.正確的了知因果 要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性,首先要具有世 間的正見,對於善惡、因果、凡聖、前世今 生有正確的認識。尤其對於三世的因果關係 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可以幫助我們以更開闊 的胸襟,去接受許多不合理 的對待與逆境。若能了知因 果並不是刻板的宿命論,我 們就會積極地去營造善因善 緣,儘量去化解人與人之間 的誤會與紛爭。

7.發展緣起性空的智慧 緣起法是佛法的中心 思想,是要我們了解一切 人、事、物的關係皆由因緣 和合所生所滅,並沒有一個 固定不變具主宰性的「我」 存在。既然沒有「我」的存 在,又何須處處爭長短、事

求內心定慧力的增長。 除此之外,卡內基創立的基本精神,對 促進人類關係的和諧也有十分正面、積極的 鼓舞作用。以下節錄卡內基的基本精神與大 家共勉,其內容如下:避免爭論、尊重他人 的意見切莫對他人直接說:你錯了、對自己 的錯誤斷然承認、以友善的態度待人、以他 人的角度了解一切、同情他人的想法和願 望、不批評、不責備他人…,若能以這些 健康正向的態度待人處事,應該能擁有一 個和諧快樂的人際關係。 暫時遠離複雜的人際關係,或儘量簡化 自己的生活,固然也能避免一些衝突和是非 纏身的機會,但這些畢竟還不是能徹底解決 人事糾紛的辦法。佛法中提到的:「境緣無 好醜,好醜在人心」,以及 「心淨則國土淨」,就是提 醒我們若要擁有和諧歡喜的 人際關係,的確要從清淨自 心做起,也就是要以修學戒 定慧來清淨自己的身口意。 一切都要先從自身做起才能 進一步影響周遭的人,自他 之間要以慈悲心、平等心、 包容心和慚愧心真誠對待, 進而培養互信、互諒、互敬 的好因緣。既便是非煩惱仍 會偶然出現,我們將會有能 力化解它並放下它。 21


-佛光法苑‧第163期-

見聞覺知

伊江椰林僧 宏意

今年(0八年)十一月四日,我和香港的陸

地勢高,受災不太嚴重,大部份房屋尚算完

志華居士夫婦等,到緬甸南部的三角洲,探

整。找到一個餐廳,提早吃完午齋,我們再

訪了當地的一些災民。

乘車到江邊停泊船隻處,會見烏班紐達米法

本年五月初,在中國四川發生大地震之

師。他是底瑪底達佛寺的住持,現年四十五

前,一股熱帶風暴,名「納爾斯吉」,橫掃

歲,是一位有慈悲心、又有魄力的緬甸僧

緬甸南部沿岸地區。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三

人。他照顧著住在佛寺周圍的災民,透過他

角洲,更是災情嚴重。據星加坡聯合早報的

的努力,才能把外界的援助,帶進村落,因

報導,有十三萬人死亡,兩百四十萬人無家

為那一座村莊,離票蓬有一個半小時的水上

可歸,靠農業為生的居民,損失二十萬隻家

行程,必需乘小木船進去。

畜,其中有十二萬頭是耕牛,農業設施少了

我們一行人,徒步走過滿是垃圾的街

三分之一。對一個貧困的地區來講,這場風

道。登上船後,馬達一啟動,小船就沿江

災和海水倒灌所帶來的傷害,確實影響深

逆流而上。緬僧與從法法師坐在船頭,我坐

遠,不易恢復。

在中間,其他人各自隨意而坐。有時重量不

我們抵達仰光後,當晚即與中華寺的宏

平均,小船會有些偏斜,不過大家都非常鎮

通尼師商量賑災辦法,接著又得到觀音山從

定,很快就適應下來。十一月的緬南,氣溫

法法師的協助,我們決定到三角洲一個名「

還是在攝氏三十二度左右,加上溫度高,驕

票蓬(Pyapon)」的城鎮,探訪災民。據說災

陽照在身上,感到相當悶熱,所幸買了頂竹

難發生後,民間的救災工作,因政府的管

帽,尚能遮擋頭上的陽光。

制,確實有些困難,即使現在要去賑災, 依規定,還是要申請許可。 由於路途遙遠,道路狀況不好,我們一 早便開車出發,希望當日可以返回仰光。車 子到了郊區,大部份時間,都是走在凹凸不 平的碎石路上,偶爾經過村莊,才有比較平 整的柏油路。經過三個多小時後,終於抵達 「票蓬」。這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城鎮,由於 22

宏意法師〈前排中〉率眾前往災區賑災


-佛光法苑‧第163期-

三角洲的江口,水道縱橫,四通八達,

保留了下來,沒有被風吹倒,也沒有被水拖

只要有船,就能來去自如。江水流得非常

走,它的韌性,穩住了自己。同時,也見有

平靜,有很多漁民就把船停在水面,撒網

很多其他的大樹連根拔起,倒在岸邊。

捕魚。兩岸更有許多養鴨人家,讓一群群

與烏班紐達米法師交談後,我決定把兩

的大鴨、小鴨在江上自由覓食。其實江水

萬美金的捐款,作如下分配:一萬元修造民

並不清澈,一片土黃顏色,但很多兩岸的

房(可建五十棟民舍),三千元重修佛寺,二

居民就用這些江水洗澡、洗衣服。廣東人

千元贊助一間小學的校舍。餘下五千,我依

云:水流三尺清。或許流動中的水,真的 會自動淨化。 船航行了一個半小時後,終於抵達底瑪 底達佛寺,但望來望去,並不見佛寺的建 築,只看到用塑膠布覆蓋著的一座棚子。 原來佛寺的屋頂也被吹壞了,但由於房子 的地基高,二樓佛殿也就成了災民們的避 難所。至今,一有捐款進來,烏班紐達米 右起:從法法師、宏意法師、烏班紐達米 法師、姜慶昌居士與宏通法師(前坐者〉

照一位居士所託,將其中的三千美金,請我 弟弟姜慶昌,帶到中緬瓦城郊區的一座佛寺 辦的眼科醫院,濟助有眼疾的僧眾。另有兩 千美金則分別供養仰光巴罕區的幾座華僧 道場。這一趟緬甸之行,主要就是來慰問 從船上望見只用塑膠布覆蓋屋頂的佛寺

法師還是先建民舍、學校,把佛殿的修建延 後。正因為法師用這份心情照顧災民,所以 獲得信眾由衷的敬重。 登上二樓佛殿,禮佛後,大家席地而 坐,但見桌上擺滿了各種甜食、飲料。在 此貧困之地,這些已經是很熱情的接待了。 我喝了一些椰子水,果然暑氣消減不少。在 乘船的時候,我發現兩岸的椰子樹大部份都

這裡風災後的大眾。對我們德州佛教會信 眾的捐助和關懷,我實在萬分感激,由於 大家的發心,這裡的大眾,確實獲得了實 質的援助。 在烏班紐達米法師的帶引下,我們參 觀了兩所小學校舍,一所已在使用,有近 百位學生。陸志華居士聞說教室不夠,需 要擴建,也熱心表示願意贊助。另一所尚 未建好的校舍,就用前面所提的兩千元來 完成。這座村莊中間的主要小路,也是烏 23


-佛光法苑‧第163期-

班紐達米法師修的,若不是用磚和水泥鋪

有些屍體的污染,但並沒有瘟疫發生。緬南

在地上,下雨天時,村民往來就很不方便

三角洲也如當地人一樣,在經歷大破壞之

了。目睹法師的利生精神,使我看到了緬

後,由於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樹木草地

甸佛教的曙光。

又已欣欣向榮,我幾乎看不到有風災、水 災的痕跡。 約下午三點鐘,我們改乘另一艘更小 的木船,還多接了一位到村裡教書的女老 師,滿載了一船人,駛向票蓬。在來回的 行程上,我默默地念佛,回向給所有罹難 大眾,也祝福所有生還的村民,希望他們 平安吉祥,不要再遇上任何災難。約晚間 八點半,我們終於回到中華寺,結束了一

宏意法師一行與捐助的學校師生合影

日的行程。

我們在椰林間穿梭,探訪了一些村民

自從母親往生後,加上佛教會事情忙,

後,住持法師指著遠處的一個荷花池說,

我已六年沒有到緬甸。這次回來一看,巴罕

那是村民原來用作儲飲用水的水池,但經海

區的景物依舊,沒有絲毫改變,只有人是在

水倒灌進來後,這個水池的水已不能飲用,

不斷地老化。華人佛寺中的老師父們,很多

飲水需要另外處理。我們問為何不挖井呢?

位都已經往生,唯一還能拜見的,就是小南

原來這裡近海,地下水也不宜飲用。可能是

海的寬崇老師伯。老人家已九十餘歲,聲音

這裡的民眾已適應了大環境的種種狀況,身

仍然宏亮,只是視力不足,聽力不佳,談話

體的抵抗力也特別好,所以風災過後,雖然

時難以暢順交流。同時也看到了在好幾個道 場中,又收了一班年輕小孩,有的出家,有 的只是在寺裡讀書學習,將來有多少人會留 在寺裡呢?實在無法預料。我的同學根亮法 師講得好,再過些時,他就會是仰光華僧寺 中,資格最老的了。現在是老的少,小的又 太小,確實有些青黃不接。 此次去緬甸,雖然時日不多,但能再次 參訪各處道場,問候大家,同時也向南部地 區的災民,作了一些實質性的援助,同行的 居士們,內心都非常高興。祝願緬國政治清

宏意法師一行與學校校長(前排蹲者)合影

24

明,風調雨順,佛法常興。


-佛光法苑‧第163期-

請抱抱我 善淨 近日,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病 逝於美國紐約。

的表達方式之一。人,是情感的動物,在我 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情感的交流和愛

根據《世界日報》的報導:王文祥、王

的滋潤。

雪齡在接受商業週刊的記者訪問時,流露着

中國人,似乎對「抱」保持着 嚴 肅而拘

出對父親的敬愛和思念。王雪齡說:「以

謹的態度,既不輕易用言語來表達心中的

後在天堂相聚,我一定要抱抱你。」罹患

關愛,更少用肢體語言來表示自己心中的

癌症,並已接受完治療的王永祥述說:「

感受。

化療返台,他沒抱我,一直看着 我 笑,還是

親愛的朋友們,請時時主動的伸開自己

沒抱我」。這也可能是王永慶先生生前所

的雙手,抱一抱仍然健在的父母長輩,說聲

遺憾的-子女屈膝圍繞着 我 ,怎麼沒能抱一

謝謝或感恩的話;常常抱抱身邊的子女,不

抱我呢?

僅要對他們笑,更要說一些關愛的話來鼓勵

這一則新聞似乎也提醒了自己,自從有

和讚美成長中的他們。兄弟姐妹之間,需要

記憶以來,被父母抱是空白的記憶,而想抱

真誠相抱,相互關懷。而夫妻之間,更是需

一抱父母的渴求,更成為終身的遺憾。

要彼此的擁「抱」,感謝彼此的辛勞,增強

「抱」,震撼着我,令我百感交集,久久 不能平息。抱,不僅是身體上的觸覺,內在

牽手向前行的信心。人生苦短,請勿再失良 機,遺憾終身。

情感的交流,精神上的肯定和接納,更是愛

菩提中心徵求人才啟事 菩提中心為了正式開放給十方大眾參訪、使用,擬徵求辦公處行政秘書一名,以 加強本中心對外的聯絡和服務。其職責是:

一.接聽中心電話,聯絡各相關單位。

二.接待來訪賓客(通曉中、英語言)。

三.協助中心舉辦各項活動。

四.為中心記錄每週要事。

菩提中心提供食、宿,待遇面談。有意者,請與玉佛寺辦公室聯絡。 電話:281-498-1616

美洲菩提中心謹啟

二00八年十二月七日 25


-佛光法苑‧第163期-

佛經故事選輯 若水

鼠溺酥瓶

中。我們世間之人,不也因為貪圖(財色

從前有一位老人,他把酥油藏放在高樓

名食睡)五欲而沉淪在生死輪迴之中,不

上。由於沒有把藏放酥油的瓶蓋蓋緊,有一

得解脫。我們在讀這個故事時,可能會覺

隻老鼠爬入瓶中,日夜飲食酥油,不肯再出

得老鼠很貪婪、很愚蠢,但我們人類又何

來。由於吃酥的原故,它的身體慢慢地長得

嘗不貪婪、不愚蠢呢?聰明的人呀!趕快

肥大,漸漸地被酥油所掩沒。從外面看,整

精進修行,不要再貪著五欲,以期早日解

個瓶子裡的形狀跟酥油的顏色一樣。

脫生死輪迴。

有人到老人家裡,想要買酥油。老人拿着

─《出曜經》(卷5)

火把,爬到樓上去拿酥油。老鼠在瓶子裡, 頭下腳上的,已死在瓶子裡,化成酥油。當 老人取酥油稱量時,老鼠的骨架沉入瓶底, 頭骨和腳骨,各自分離。看到這一情景,老

水狗啖龜 在佛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的一棵樹 下修道,修了整整十二年。由於心中的貪念 妄想沒有去除,眼等六根追逐於色等六塵, 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雖然修煉了十二年,但 卻仍然不能得道。 有一天,佛陀觀察到他的得度因緣已經 成熟了,便化作一個沙門去拜訪他。兩人在 樹下共宿,沒有多久,皎白的月亮便已高懸

人內心思想:「我剛才取酥油的時候,見到 瓶子沒有蓋好,便想到是老鼠爬入瓶中吃酥 油,躲在瓶裡,不肯出來。等到酥油吃光的 時候,自己也死在裡面了。」 於是,老人又反省到:「無論道俗,如 果放逸不精進的話,也將像鼠溺酥瓶一樣, 沉淪在生死輪迴之中,永遠不得解脫。」 譯者:老鼠因為貪食酥油,溺死在瓶 26

上空。有一隻烏龜從河裡出來,直向他們的 樹下爬來。又有一頭水狗因為飢餓出來尋 食,正好與烏龜迎面相遇,就想吞食烏龜。 烏龜把頭尾和四肢都縮進龜殼裡藏起來,水 狗拿它沒辦法,便放脫了烏龜。 看到了這一幕,修道人感嘆地對化沙門 說:「這一隻烏龜因為擁有護身的鎧甲,因 此水狗沒有辦法吞食它。」化沙門回答說: 「我覺得世間的人都比不上這隻烏龜,他們


-佛光法苑‧第163期-

不知道無常迅速,整日放縱自己,追求種種

就得裸身蹲座在草坑上。當她自己裹被出外

的感官享受,使外魔有了侵犯的機會。一旦

時,她丈夫就得裸身蹲坐在草坑上。

形體變壞,神識離去,便會生死不已,輪迴

有一天,有一位比丘經過她家,勸她發

於五道之中,經歷種種痛苦。當知,所有的

心布施,以求來世福報。叔離認識到,自己

痛苦和煩惱,都是我們自己的心識造作,而

今生之所以如此貧窮,便是因為過去世吝嗇

不是父母或他人所給予的。因此,我們應當

沒有布施的原故。因此心中大為感動,便決

看護好自己的心識,就像那隻烏龜以甲護身

定要把家中僅有的那床被單布施。其夫說

一樣,不要讓外魔有機可乘。」

道:「我們家中僅有這床被單,還得靠它出

聽完了化沙門的話,修道人掃除了心中 的一切迷霧,修成了正果。

外求食,以求生存。如果我們把它布施了, 我們今後又如何生存呢?」叔離勸道:「人

譯者:心是一切善惡行為的根源。如果

終歸是要死的,即使我們現在不布施,有一

我們沒有看護好我們的心,它就會受到外魔

天我們也是會死的,我寧願現在布施而死,

的干擾,為色等六塵所染污。由此,造惡感

希望下生能夠脫離貧窮。」丈夫聽後,非常

報,經歷種種的煩惱和痛苦。如何看護好我

高興,便同意布施。於是,叔離便進屋脫下

們的心,或許我們可以從水狗啖龜的故事中

所披之被單,托比丘供養毗婆尸佛。

得到啟迪。

當比丘拿着被單回到精舍的時候,毗婆尸 ─ 《 法句譬喻經 》 (卷1)

佛正在向大眾開示佛法,聽眾有比丘、國 王、皇后和王公大臣等。毗婆尸佛親手接過

貧窮夫婦布施得報 佛世時,在舍衛國有一富貴人家產下一 女,名叫叔離(即白色之意)。此女不但生 來端莊美貌,而且還隨身裹有細軟白棉布。 長大後,美名遠播天下,登門求婚者絡繹不 絕。其父母正欲為其擇一佳婿時,叔離卻要 求隨佛出家。由於父母對她疼愛有加,不忍 拒絕,便讓她出家了。叔離出家後不久,便 證得阿羅漢果。 眾弟子對此不解,便問佛道,叔離為什 麼會如此快地證道呢?原來在久遠劫以前, 當毗婆尸佛在世度生的時候,叔離乃一極其 貧窮婦女,名叫檀膩伽。她與她丈夫二人,

那床髒被單,並對全體大眾開示道:「這床 被單是我今天收到最清淨、最難得稀有之物 品。」當大眾聽聞了這對夫妻的發心後,無 不肅然起敬。皇后及國王,立時脫下身上所 穿之華服,贈與叔離夫妻。叔離便因當時的 布施,感得九十一劫中,生生具足白棉布料 使用,從不乏少,並且世世聽佛聞法,精進 修行。終於在今生,遇到了釋迦牟尼佛,證 得了阿羅漢果位。 譯者:俗話說:「貧窮布施難。」有許 多人不肯布施,卻常以貧窮無物為理由。看 了這個故事後,不知道有何感想?

─ 《 賢愚經 》 (卷5)

只有一床白棉單。當丈夫裹被出門時,自己 27


.١‫ࡰ׌‬ਾ̄ඏ274ໆ.

朝聖日記 ‫ဲڭ‬

ˬ͡Ȉ˟͟!ߐഇˬ ӡԕңӴҢ᛽˷‫ׇ‬ᥒ຾ᄆᇛ؎બ࠰੬໠ ౲ጡᔕ๔࿦‫˷נ‬ၛ੭‫ה‬ॎ௓࢟ө՜୧ᔕ˷ࢗ ੩ၨ፽‫˹ݝ‬Ҏ༩ҥ੩ᔕ˷రҥ๬၅᡽‫ࠏ੽۝‬ ੭࢔࢟ӐԆҶ˷ࣝಧ‫ط‬᝔˷Նҥᑄ֖ӏ‫˷׶‬ ࢟ାӐ‫ޝࢫؙ‬ᅳ˷༴᡽ᦣ຃˹ ‫؞؟‬຾ᄆ˷‫࢔੽۝‬ጩ࿚অ۸ᜃ‫ߝ׃‬Ҷ˹ Էᓥ٘௪ᅋ˷ৄҖᗂެ˷؆ዻ‫֚˹ৄؙ‬Է ನ࿚˷৯࣡ଖ෿Ӑ࢔Ҏӭ‫׿‬೫˷ขၱ॓࿬

࡚ཛണ˹ញ࿕‫ה‬ॎ࣓˷੭‫ݎ‬࿬ᅳౙᦃᙷඐ߯

‫˹ٶ‬

ެ౲ၱ˷෰‫שݧ‬Ԕข‫ؙܕ‬࿕࠮˷ՠோ‫ݎת‬ҥ

࣒ᅵӧ઄‫װ‬Ҿଗ࢔੩ٌ˷‫ת੽۝‬Ⴠ‫ש‬ଗ ࿗ഄҥғ᛽ҕϽӬճՖ˷ࠥᅵ‫ה‬ॎ੫ขၨ

೚ུ๬ࢗ߁ᔕ๔˷ႚล֚ၨ፽‫ݝ‬੩߶հ

፽‫˹ݝ‬ңҔ੩ᔕ˷‫੽۝‬Ҹ࿚Җర˷‫ଁفם‬

ࡵቢ੫ขՆ፽ౚข˹‫ތ‬Ҕᔕ๔˷‫۝‬༪ൟҸ࣓

ུԎຟٌ۸˷ࡂ᣾َࠡ˷ଗҥଗң࢔‫݋‬Ҕ

Ҵቋ‫ש‬ขঅ޴‫˷ڦ‬ᤥಶᠧԳ၆ᇀ˹࿁Ҕᔕ๔

ҎధҺ˷ӌ‫ތݳ‬Ҙᇟසᘣচᅻᠥ˹֚࠰ᔕ

Ҹ᥽˷޴‫ڦ‬Ӡ༈էසขঅ˷٢Բಸ‫ؙܕݳ‬Җ

๔ֈ‫ת‬ᄻઈެᜌॏ˷‫ތ‬සขঅ‫ح‬ᇝ˹࿬‫ٶ‬

սೢᅻ˹༩ᔕࣾ˷ᘣচ॓ᡇ˷٣ட‫ۊ‬ഺ࿹˷

ጩ‫ٌތ‬۸˷୊ᠥ‫ݣ‬ӏᘣচ˷రҥ๬੭‫ࣾݎ‬

ᥦҖӏ࢘‫ݚמ݋‬ᄼ‫˹׶‬

߶ଖᗗ˹

੩ٌ਍‫ނ‬Ҿଗ˷‫ތ੽۝‬ᅵҔలӁधմՆ

޼࿗࢔ၨ፽‫˷ݝ‬ᔬԡ᛫ӏ౿࠷࣠˷٣‫ݎ‬

፽ౚข˹෰ᄼ࢔ᔕ๔˷৯ᇼ๬శെෝ‫֚˹װ‬

ᑹᛎঅ॓‫࢔੽۝˹װ‬ᅲᣉ‫˷ݎ‬࿕࿕హహ˷ࢻ

࠰‫ੁ੽۝‬ᖧᄘ‫ש‬០᠁˷ࠏԳ೫࿚֜ᑑଗ˷ࢻ

ҔҎ઄Ҿଗӌࠥᅵٓස˹

ҔӏԂଗ࿗˹੬໠඀֊‫݃ۀ‬Җ‫˷װ‬๬ၱᗂଗ

ˬ͡Ȉˬ͟!ߐഇα

Ն࿕ᆗҴ˷෰ᄼ๬‫ނ‬઄Җᖧө˷ଖिջ࿭ਓ

ӡആґ᛽˷‫੽۝‬Ճ༪ࣾ߶‫ה‬ॎ࣓˹ࠏᖒ ‫ה‬ॎ࣓˷‫ࢆۑބ‬৚٢ࡧ౲࢔ฬഀ࣓˷ࣝಧ‫ڪ‬ ᦃ˹‫࢔࣓ת‬ᕇᙈҥ˷‫ވ‬Ҕғყ‫װ‬઄ৄ౲ᢷ্ ࢔ੋҖߌ‫ࠏ˷ן‬Գ‫ה‬ॎ࣓‫پ‬অਊ߽ს˷࣓ң ‫ੋؙ‬Җ‫׽‬ᣋ˷Ԏ॰࣒ሶ˷‫ݯ‬ౙᦃࢦ˷၅‫ތ‬ା 28

ጂጂᦃഋ˷ᅤᅻ‫ع‬Ӆ˹

ԋ༾અ˹ ҎՃᔕ๔˷༪ൟరᅤข॓஡˷Җኹ‫ݎ‬ჹ ಧᘕ‫ת‬Ҏఉ˷‫ݎ‬Һࠏ೫Ճ࢔፵ାഺެ‫ح‬ᇝ˷ ‫ྌݯ‬ᅳ࢔ᙌᇟެ࢟ା˷‫ة‬ᔟӏ๓˹‫ٌݎ‬ҕϽ ӬᢍճՖ˷ࠥᅵଖᗗଗ˷ӅঅңӴ‫ނ‬᛽Ս˷ ՉՉ‫ס‬ᅻӴᗖ˷ࣤ੭‫ތݎ‬մ౗ౙᦃ˹‫ݎ‬Һჹ


-佛光法苑‧第163期-

過現任國王所住的地方,直達舊王宮。想不

後,走了一段山路,才乘車折回原來的山頂

到這裡是城中的夜市,到處商店林立,人

旅館午餐。來到加德曼都之後,每日的三餐

流不斷,同時只要有路的地方,不管大路

飲食,都由尼泊爾居士小李備辦,他為人客

小路,都有汽車和摩托車來往,所以幾個

氣、勤奮,心地善良,不斷地設法瞭解我們

小時走下來,不單是人與人爭道,同時也

的飲食習慣,令團員們感到非常貼心和歡

是人與車爭道,沿途刺激、緊張,別有一

喜。小李最難得的是,他不單幫忙魏教授

番體會。尼泊爾的一些古建築,很多都保

照顧朝聖團,同時還在尼泊爾山區設立孤

留下來,成為國家的文化遺產,有助促進

兒院,扶養因內戰而出現的孤兒,他說最

觀光事業。

高興聽到那些小孩叫他爸爸,使他感到滿

三月十四日 星期五

足和安慰。

今晨兩點多醒來,盥洗後,做完早課, 不覺已近四點。我們準備五點出發,到郊區 的一個山頂旅館,觀看日出和吃早餐。最近 可能霧氣重,大家企盼的時間到來時,東方 還是灰濛濛一片,不見太陽。等大夥進了早 餐廳,利用飯前時間做過早課,想不到太陽 卻從雲端升起來了,雖然光芒耀目有些太 亮,但可以欣賞到日出的景色,大家都很 歡喜。等早餐進行到一半時,雲霧又把太 陽遮蓋起來。 從山頂餐館出發,再開車向東南約一小 時,我們登上了南無菩提山,參觀創古仁波 切在此地興建的藏傳佛寺。此地海拔高一千 七百米,清早的氣溫很涼,但空氣清新,加 上整個寧靜的大環境,給人有超凡脫俗的感

午餐後,我們又乘車去巴克達布市參觀 當地的舊皇宮。其實在加德曼都鄰近的小 城,有多座皇宮,是馬拉王朝的建築,大 部分都用木材,手工精巧。有趣的是,凡 是舊王宮所在地,必有印度教的神廟,多 用石造,有的神廟則用木建,凡用木的, 看上去層層相疊,有點像日本奈良的佛塔。 時近傍晚,我們又走訪了釋迦族聚居的地方 ──巴丹市。在這裡,商店中大多數都流通 佛像,聽說他們造佛像的手藝非常著名。我 發現此地的聖像大部分以鎏金打造,多是藏 傳風格。相形之下,市裡的商店,即使開在 印度廟旁邊,賣濕婆神像的較少,賣佛像的 最多,據導遊講,可能是來觀光者,以佛教 徒居多的關係。〈待續〉

覺。據藏傳佛教的說法,此處是釋迦佛行菩 薩道時,捨身飼虎的地方,因此山上有菩薩 餵虎的虎穴,也有菩薩的舍利塔。但最引人 注目的是新修的藏傳佛寺,建築莊嚴高大, 很有氣勢。道場中也住了一些喇嘛,有些很 年輕,正在讀經、背經。由於山勢陡峭,所 以前進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我們往各處參拜 29


-佛光法苑‧第163期-

學 習 感 恩 慧海

30

中華民族有敬老尊師的優良傳統,現在

能力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了,而我們卻把

能秉承這一傳統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而遺

他們送到老人院,或對其不聞不問,任其自

棄,虐待老人,打老師的現象卻越來越多。

生自滅,那我們的心和豺狼的心又有什麼不

這或多或少說明了中國人輕視傳統文化,崇

同?

尚西方文化的趨勢。西方文化是有值得我們

有位網友一天在樹林裡散步,看見幾隻

學習的地方,但並不是全部。西方文化認為

小烏鴉陸續從幾個方向飛來,落在林中的一

金錢,權利,年輕纔是有價值的,值得追求

個鳥巢上。他好奇地爬上旁邊的一棵樹,想

的,而老人為社會,為家庭辛勞一生,在喪

看個究竟:原來鳥巢裡有一隻已經飛不動的

失勞動能力後,往往被社會,被親人所遺

老烏鴉,看來眼睛也不好,小烏鴉們就直接

棄。如果你見過老人院裡那一雙雙茫然的

將銜來的食物放進老烏鴉的嘴裏。親見烏鴉

眼神,多少能體會到一些他們那缺乏陽光

反哺這一幕,這位網友不禁淚流滿面。小烏

的精神生活。

鴉不會飛時,老烏鴉覓食餵養小烏鴉,老烏

素不相識的人幫了我們一個忙,我們往

鴉年老體衰了,小烏鴉們會反哺老烏鴉。而

往會感動,想要回報他,而對父母重若山嶽

我們有些人連小烏鴉做的到的都做不到。現

的恩情,我們卻往往熟視無睹,從來不曾感

代社會人們往往心裡只願接納財富,名譽,

動過,也很少想過要回囬 報 。當我們滿地亂

地位,美色,美食和高檔商品,對其他東西

爬,攙著我們的小手教會我們走路的是誰?

相對冷漠,不關心。就是面對如此深厚的今

當我們不會表達自己,模仿童語教會我們說

生今世都難以報答的父母養育之恩,很多人

話的是誰?當我們生病時,床前餵湯餵藥,

也能無動於衷。

背我們去醫院的是誰?當我們出遠門,一定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報道,說有位記者追

要等到我們報平安的電話才睡得着覺的是誰?

蹤調查十多位成功人士,發現他們有個共同

當我們結交了不良朋友,暗自流淚,苦心勸

的特徴徵: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對父母都很

告的是誰?為了我們成長,成才,默默工作

好。這一現象該如何解釋呢?佛法告訴我們

無怨無悔的又是誰?有一天,他們沒有工作

福田有三種:敬田(三寶);恩田(父母,


-佛光法苑‧第163期-

老師);悲田(窮苦困厄的人)。《菩提道 次第廣論》中開示具力業門時提到「由福田 門故力大者。謂於三寶尊重似尊父母等所, 於此雖無猛利意樂,略作損益,能得大福及 大罪故。」這段告訴我們如果造業的對象是 我們的福田,例如三寶,父母,即使我們只 對他們做了小小的利益或損害,而且做時就 算沒有強烈的要利益或要損害的動機,可我 們卻會獲得很大的福報或很大的罪報。這是 因為福田重的緣故。 三寶的事業是為了利益法界一切有情衆 眾生:幫助一切眾衆 生 得究竟解脫,直至成 佛。世間的事業再如何偉大,與此相比都 是渺小得微不足道。所以我們應該以恭敬 心供養三寶,護持三寶的事業,絲毫不做 有損三寶的事。 世間的師長教我們謀生的技能,我們應 該感恩。佛法僧三寶教我們解脫的方法,提 昇我們的心靈和生命,消除我們的煩惱和痛 苦,我們更應該感恩。父母這一世生我們, 養育我們,我們應該感恩。三寶生生世世滋 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更應該感恩。 有位在家的禪宗大德有一次遇見一些窮 困的人,他拿出錢財布施他們,然后還鄭重 地向他們道謝。他的一位弟子不解的問:「 師父,應該是他們向您道謝才對,您怎麼反 而向他們道謝。」這位大德反問道:「有人 成就我們的布施,成就我們的悲心,難道我 們不應該感恩嗎?」 我們生活在這世間,是不可能完全獨立 不依賴他人的,我們總是會和周圍的人,同 一世界的人,過去的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領受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和恩惠,所以我 們對他們也應該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中 我們常常把給我們順境順緣的人視為好人, 製造逆境逆緣的人看成壞人,對視作好人的 人感恩還不難,但要對製造逆境逆緣的人感 恩,把嗔恨心轉成感恩心似乎不容易。曾國 藩有句名言:「平生長進,全在承辱受挫之 時。」實際上逆境逆緣往往更能,或者更快 讓我們的心靈、智慧、品性、學識得到提 高。日常師父常常叮囑大家:「如果你觀 察別人的過失,他不一定受害,你一定受 害;如果你肯觀察別人的功德,感念別人 的恩惠,他不一定受益,你一定受益。」 如何才能最好的報答三寶的恩德呢? 我想諸佛菩薩最歡喜的就是看到我們能用 心聽聞思維正法,建立正知見,依菩提道 次第如法修行直至成佛。如何才能最好的 報答父母和衆 眾 生的恩德呢?父母和衆 眾 生最 需要的是脫離輪迴囬 的 苦痛,所以我們更應 該發願早日成佛,救度累世的父母及十方 世界一切衆眾生。 願以此文與諸位共勉!在生活中時時刻 刻注意培養對三寶,對父母,對衆眾生的感恩 心。 31


-佛光法苑‧第163期-

錫蘭佛教習俗見聞錄 宗輝

前言 根據佛教的流傳區域和路線,佛教有分

動,如供佛供僧等。通過這種宗教活動而

南傳、北傳和藏傳三大主要傳承。南傳依據

獲得功德,通常被認為是求證涅槃或解脫

巴利語三藏,北傳依據梵語三藏,藏傳依據

生死的資糧。同時,它們更是一種善業,

藏語三藏,因此這三大傳承又分別稱為巴利

一種可使人們有望於今生或來世獲得善報

語系佛教、梵語系佛教和藏語系佛教。巴利

的善業。

語三藏通常被認為是上座長老比丘們所傳承

其二:為求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或消災免

下來的原始佛法,因此依據巴利語系三藏的

難而舉辦的各種宗教活動,如念平安經和禮

南傳佛教通常又稱為上座部佛教或長老部佛

拜菩提樹等。

教。

其三:納自民間的各種習俗禮儀,如祭

自從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的兒子馬興

祀和跳神等。這些民間習俗禮儀經過佛教的

達(Mahinda)長老把上座部佛教介紹到錫

吸收以後,變成了半佛教半民間形式的宗教

蘭之後。錫蘭便成了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中

活動。在這類活動當中,民間所信仰的各類

心。據記載,泰國、緬甸、越南及高棉等

鬼神大都已被提升為歸依三寶的佛教護法神

國家的上座部佛教都是由錫蘭正式傳入。

靈並受到了佛教徒的禮拜。

佛教傳入錫蘭,不但給錫蘭人民提供了

所有禮儀性的宗教活動幾乎都是為了

正統的宗教信仰,也給他們建立了系統的文

種植福德。就此而言,世俗佛教的所有宗

化。從那以後,佛教一直是這個國家的主要

教活動都可以劃歸此類,如以上所列的三

宗教,佛教的文化也一直是這個國家的主流

種禮儀活動,前兩種基本上便是屬於種植

文化,人們的生活習性和思維方式無不深受

福德的活動。

着佛教的影響。

通過行善以求福德被認為是獲得來生更

錫蘭佛教不重佛果菩薩道,但以涅槃解

好生活的一種穩當方法,因為人們通常認為

脫為究竟依歸。因此,他們多注重禪修苦

善行有抵消或抑制前生惡業的作用。對世俗

行,盡力追求自我痛苦的解脫。但作為一種

信徒來說,涅槃解脫是要通過多生累劫的漸

世俗宗教,除了禪修苦行之外,它還有許多

次修行才能證得。因此,他們不斷行善的目

為世俗信徒所實踐的習俗禮儀以及維持僧團

的,更多是為了獲得更好的來生,而所有的

自身日常宗教生活的一些儀式禮節。

宗教禮儀活動基本上都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這

錫蘭佛教徒所實踐的各種禮儀習俗可以 泛泛地歸類為以下三種: 32

其一:為求功德而舉辦的各種宗教活

一需求。 本人在錫蘭留學七年,大部分時間居住


-佛光法苑‧第163期-

在寺院,親身參與了許多宗教活動,也目

心理被稱作Dola

睹了錫蘭佛教徒所實踐的種種習俗禮儀,

Duka,意為雙心。

深深地為它們豐富的宗教內涵和活動本身

一心代表孕婦本

所賦有的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所吸引。因

人,一心代表未出

此,在閒暇之時,收集了一些有關資料並

生的嬰兒。也就是

參訪了一些大德長老,編寫了這一本小冊

說,孕婦的挑食,

子。希望把它介紹給對錫蘭佛教感到陌生

不當出自她本人的

的北傳佛教的華裔佛教同修們,使他們對

心意,也是肚中小

斯里佛教徒的宗教禮儀有所了解。或許,

孩的心意。一般認

他們也能從中得到借鑒,有助於他們自身

為,如果孕婦的這

的宗教禮儀活動的實踐。但由於本人的所

種挑食心理不能得

知有限,錯誤在所難免,因此還望同修們

到完全滿足的話,

諒解指正。

將會影響到將來嬰兒的健康。

第一章 出生 孩子是明天的太陽,將來的希望,父母 生命的延續。因此,在每一個國家裡,生 孩子都被視為家裡的一件头 喜 慶大事。錫蘭 也不例外,生孩子被認為是家裡的一件头 頭 等大事,全家人都全心投入,為此而忙碌 着 、 歡喜着 。 孕婦從懷孕的那一天起,便受到 全家人的細心照顧,直到分娩。 在錫蘭,圍繞着孕婦的分娩前後有許多傳 統的風俗習慣,充滿着了濃濃的佛教氣息。

分娩前

在錫蘭古時,孕婦在懷孕期間尚有一 些特別的禁忌。今天,這些禁忌被認為毫 無意義或不方便,不再為人們所實踐。不 過,它們仍然被鄉下一些守舊的家庭所重 視。例如,禁止孕婦在懷孕期間以牛糞和 土塗抹房子的蟻窩鼠洞。這是受古印度文 化的影響,除了對耕牛的重視之外,也是 為了避免蟻蟲鼠類被堵死在房子的洞穴之 中。人們迷信,堵死蟲蟻鼠類的罪過會導 致孕婦難產。 其次,在錫蘭,孕婦通常要回娘家分娩 首胎。這種習俗也是根源於古印度文化的影

在孕婦分娩前,主要的工作是對孕婦

響。從佛傳裡我們可以了解到,佛母摩耶夫

的照料。傳統習俗,家裡人要極力滿足孕

人就是在回娘家,路過藍毗尼園時,在無憂

婦在生活上的一切需求,以確保孕婦安心

樹下,分娩了悉達多太子。依據習俗,產婦

分娩。在懷孕期間,孕婦通常會出現挑食

分娩後要在娘家住满滿三個月後,才可以帶着孩

現象,渴望着 自 己所喜歡的種種美食佳餚。

子回夫家。

孕婦的這種挑食心理,被認為是天經地義

為確保孕婦的平安分娩,在分娩前,要

的,家人和親戚朋友們通常都會極力地滿

請一位或兩位僧人到家裡誦平安經,通常是

足她的要求。在錫蘭,孕婦的這種挑食 33


-佛光法苑‧第163期-

誦《指蔓經》。這是為了防止孕婦中邪而導

或僧人去推算吉凶。萬一生辰八字不好,

导致難產,也為了确保嬰兒的健康出生产。

便要急時採取一些避凶順吉的措施,如請

分娩

僧人誦經或許願讓嬰兒到一定年齡時去寺

在分娩時,首先要準備一間稱作Timbiri Ge(暗房)的產房。產房只允許接生婆及 女性助手在內,禁止一切男性入內。如果接 生婆沒没有召喚,即使是產婦的丈夫或請來的 男性醫生,都只能一直在產房外乾等,哪怕 他們已聽到嬰兒的第一聲啼哭。 出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是女,都不直接 報明,而是以父母所穿戴的布巾來暗示, 稱作Kamb或Sarama。直到嬰兒被清洗包 裹好後,嬰兒的爸爸才可以踏入門檻,從接 生婆手上接過新生嬰兒,感受初當人父的激 動和喜悅。男嬰通常較受人們的喜歡,這是 父系社會的一種通例。其原因主要有二:其 一,只有兒子才能傳宗接代;其二,男丁可 以壯大家族,又能承擔家庭重任。

分娩後 分娩後,第一件事是為嬰兒餵頭奶。

34

院出家。 相命之後,便是為嬰兒取名,這通常是 在嬰兒產後幾個月才進行。嬰兒的名字稱呼 會給嬰兒的一生帶來影響,因此命名被視為 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要請相士或僧人推算 星位並依據星位為嬰兒取名。取名之後,通 常還要請僧人解說名字。 當嬰兒長到七、八個月後,還要為嬰兒 舉行斷奶儀式。在一個選定的好日子裡,把 混合椰奶、食鹽及米糕作成的奶米糕切成方 塊,平放在綠蕉葉上,與各種粗糖甜點及金 銀珠寶、錢和書本並放在一張鋪在地板上的 草蓆上,讓嬰兒爬在上面挑選他所喜歡的東 西。據說,嬰兒的選擇預示着 他 的將來。如 嬰兒選擇書本,他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有 學問的學者;如選擇珠寶,他將來可能會 很富有等等。接着 著 ,母親拿着 一 小片米糕去 餵嬰兒,這標誌着著嬰兒飲食的開始。

在錫蘭,人們通常要舉行一個稱作Rankiri

通常嬰兒長到三周歲時,便要開始受啟

Kata Gema的頭奶儀式,把母親的奶水用一

蒙教育。嬰兒的啟蒙教育是一件大事情,

個金飾物(金戒指或金匙)攪後才餵給嬰兒

它標誌着 著 嬰兒的人生起點,因此家長對啟

吃。金質物品象徵着 財 富和繁榮,也帶有驅

蒙老師的選擇極其嚴肅認真。啟蒙老師必

邪的作用。餵頭奶通常是父親的特權,但

須是一個被公認為大公無私銀、品德高尚

由於首胎是在娘家生產,因此頭奶常由舅

的人。由於這種要求,僧人通常被認為是

舅餵養。

最合適的人選。如果當地沒有僧人,村辦

頭奶後,接着 便 是為嬰兒相命。一般認

學校的校長或家中最有學問的人便自然成

為,嬰兒的生辰八字關聯着 嬰 兒一生命運的

為人選。這種啟蒙教育,一直延續到嬰兒

好壞,因此嬰兒的生辰八字一定要送給相士

長到合適的入學年齡。(待續)


-佛光法苑‧第163期-

佛法問答

答: 根據經律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他 所證悟的便是宇宙人生的道理──緣 起法。 「緣起法」是佛法的核心─「此有故 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 滅故彼滅」,即事事物物都是因緣的 和合而得以生起的法則。「因」 有 種子的含義,事物的出現有其前因 後果,「緣」即輔助條件。孤因不會 生果,必須眾緣和合才能引發因的潛

編輯組

能,令果報生起。例如,瓜的種子,

問: 釋迦牟尼佛是神嗎?

必須有水份、陽光、土壤等輔助條件

答: 釋迦牟尼佛不是神。釋迦牟尼佛是兩

才能結出瓜果。若條件不具,將影響

千五百年前,出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

果報的出現。例如,水份不足,會令

(現在印度東北與尼泊爾交界處)的一

瓜果枯乾乃至死亡。

位王子,名叫悉達多。他的父親是淨

緣起法不是佛陀所創造,而是佛陀觀

飯王,母親摩耶夫人。釋迦牟尼佛和

察宇宙人生的現象,所發現的自然法

我們所有眾生一樣,經歷生老病死的

則。不論佛陀是否出現於世,緣起法

人生過程。但不同的是,他證悟了宇

這必然的、普遍的理則都是存在的。

宙人生的真理,並用他一生的時間,

佛陀只是通過觀察思惟,證悟了這種

為眾生宣說他所悟到的真理,引導眾

法則,繼而為眾生解說,讓我們了知

生離苦得樂。我們尊稱他為佛陀,

一切的存在,都在「此故彼」的關係

也就是覺者。佛陀不但自己覺悟(自

中,都需要其他因緣條件的支持,才

覺)、也教導他人覺悟之道(覺他)。所

能存在。同理,每一個支持的因緣條

以佛陀是教導我們的老師,他是由人

件,也沒有例外地需要再依賴其他因

而成佛的,不是神。 「神」的概念

緣條件,才能存在。這樣的條件關

是:「自有,永有」、「全知,全

係,層層疊疊,相依相待,而找不到

能」、「萬物之創造者」。而透過對

源頭。由此,我們知道不會有創造宇

佛法的深入了解,我們知道事實上,

宙的主宰神;不會有萬物起源的第一

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神」的存在。

因;也沒有永恆不變的真我。

問: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的是什 麼?

通過對緣起法的理解,便能培養出正 見和智慧,繼而能斷除煩惱和痛苦。 35


-佛光法苑‧第163期-

Dhammapada Sutta Ven. Nàrada

Chapter 1 Yamaka1 Vagga The Twin Verses 1.

Manopubbaïgamà dhammà2 manoseññhà manomayà

Manasà ce paduññhena bhàsati và karoti và

Tato nam dukkhamanveti cakkam'va vahato padam.

EVIL BEGETS EVIL 1. Mind is the forerunner of (all evil) states . Mind is chief; mind-made are they. If one speaks or acts with wicked mind, because of that, suffering follows one, even as the wheel follows the hoof of the draughtox. 3

Story A middle-aged devout person, named Cakkhupàla, became a monk and was energetically leading a contemplative life. As a result of his strenuous endeavour he realized Arahantship 4, the final stage of Sainthood, but unfortunately went blind. One day as he was pacing up and down the ambulatory he unintentionally killed many insects. Some visiting monks, noticing the blood-stained ambulatory, complained to the Buddha that he had 36

committed the offence of killing. The Buddha explained that the monk had killed them unintentionally and that he was an Arahant. The monks then wished to know the cause of his blindness. The Buddha related that in a past birth, as a physician, that particular monk had given an ointment to a poor woman to restore her eyesight. She promised that, with her children, she would become his servants if her eyesight was restored. The physician's remedy proved effective, but the woman, not willing to keep her promise, pretended that her eyes were getting worse. The cruel physician, yielding to a wicked thought, retaliated by giving her another ointment which blinded her eyes. In consequence of his past evil action the Arahant became blind.


.١‫ࡰ׌‬ਾ̄ඏ274ໆ.

Endnotes:

this volition that constitutes Kamma, for the Buddha says - "I declare that cetanà (volition) is Kamma".

This is the retributive aspect of the law of Kamma, the other being the continuative aspect, that is - the transmission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mpressions, tendencies, etc. throughout one's wanderings in Samsàra.

Mind precedes all actions and serves as the principal element both in performing and in assessing deeds. It is mind that rules and shapes action. Words and deeds are also produced by mind.

An Arahant, though free from all impurities, has to reap the fruit of the seed he himself had sown in the remote past. The Buddhas and Arahants do not accumulate fresh Kamma as they have eradicated the roots - ignorance and craving- but, as every other being, they are not exempt from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s of both good and bad past actions.

In this pair of parallel verses the Buddha emphasizes the great part the mind plays in man's life, and then explains how deeds become good or evil according to the pure and impure state of the mind. Lastly He speaks of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s of such deeds, giving two homely illustrations. 3.

Annotation: 1.

2.

"(The mental) natures are the result of what we have thought" - Radhakrishnan.

Yamaka means a pair. This chapter is so named because it consists of ten pairs of parallel verses. Dhamma is a term of many meanings. Here it is used in the sense of Kamma or Karma which denotes volition (cetanà) and the other accompanying mental states found in any particular moral or immoral type of consciousness. In this verse the term Dhamma refers to evil mental states (cetasikas). Without a mind or consciousness no such mental states arise. Hence mind is the forerunner of all good and bad mental states. Cetanà or voli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mental states. It is

"Things are forerun by mind" - Mrs. Rhys Davids.

"All that we are is the result of what we have thought" -Irving Babbit. 4.

Arahant, literally, means a Worthy One or a Pure One who has destroyed all passions. He accumulates no more fresh Kamma to condition a future rebirth as he has eradicated ignorance and craving. He has put an end to both birth and death. He may reap the effects of his past good and bad Kamma till the expiration of the life-term of his last existence.

(To he continued...)

ቾ‫ړ‬๯ϲጓĂ๯͛๯߰ϲĄ ࡘ͟޸ѕ๯Ă‫ط‬ᄎ‫ط‬Ѹ߰Ă ‫ࡖܭޱ‬Ꮾ‫إ‬ĂФኩᏮᗻոĄ ǕĮ‫ړ‬ΐ༥į 37


-佛光法苑‧第163期-

感謝您的支持和贊助! 2008年9-10月菩提中心捐款芳名 AIG Matching Fund 費肇嵩 陳美卿 $2,950.00 Anonymous Elaine Yu $50.00 Anonymous Hsu Nei Yu $132.68 Anonymous Jane Huey Hong $600.00 Anonymous Jiawen Wong $200.00 Anonymous Kelly Wu $100.00 Anonymous Linda Lee $600.00 Anonymous Mary Lee $1,200.00 Anonymous Patrick Okell $700.00 Anonymous Stella Wu $100.00 Anonymous Tiffany $200.00 Anonymous Tihua Wang $300.00 Anonymous USA Sports $2,000.00 Anonymous Win Win Hung $25.00 Anonymous Y I Wei $200.00 Anonymous Yin Inc $100.00 Anonymous 方簡惠薰 $1,000.00 Anonymous 回向林永安 $1,000.00 Anonymous 回向陳宗琰 $100.00 Anonymous 朱薇 $200.00 Anonymous 李振淵 $100.00 Anonymous 依教法師 $1,200.00 Anonymous 邱美雪 $200.00 Anonymous 姚美玲 $200.00 Anonymous 施麗娟 $600.00 Anonymous 洪寶鸞 $200.00 Anonymous 衍璇法師 $1,200.00 Anonymous 翁錫權 $500.00 Anonymous 袁燊 $200.00 Anonymous 馬英杰合家 $40.00 Anonymous 張致剛 $200.00 Anonymous 梁金源 $200.00 Anonymous 梁福 $100.00 Anonymous 許新平 $20.00 Anonymous 陳仲文 $200.00 Anonymous 無名氏 $3,764.00 Anonymous 馮顯喨 $30.00 Anonymous 黃玉滿 $30.00 Anonymous 黃思敏 $100.00 Anonymous 傳覺法師 $1,400.00 Anonymous 傳覺法師 $800.00 Anonymous 達純法師 $1,200.00 Anonymous 靳智皓 $100.00 Anonymous 劉弘志 $600.00 Anonymous 慧西法師 $100.00

38

Anonymous 禪樂法師 $2,230.00 Anonymous 謝育敏合家 $20.00 Anonymous 魏賢風 $400.00 C&W Trucking 吳文龍 楊瓊昭 $10,000.00 Cantonese Class 粵語佛學班 $240.00 Cantril, Cheung Chu 許瓊珠 $650.00 Chan, Chi Moon 陳智滿 陳培禎 $550.00 Chan, Ida 陳美如 黃國啟 $500.00 Chan, Wai Chu 陳李慧珠 $200.00 Chan, Yen-Wen 詹硯文 $100.00 Chang, C. Nien 張彩娘 游宏宗 $20.00 Chang, Gwo-Ang 張國安 陳靖妃 $11,000.00 Chang, Philip 張麟 高毓玲 $100.00 Chang, Wei-Yao 張偉堯 羅翠娥 $200.00 Chang, Yung Ping 章榮彬 章淑麥 $100.00 Chen, Charng-Rong 陳劉素 $500.00 Chen, Danial 陳輝龍 陳筱茵 $1,000.00 Chen, Jane Hong 陳章振宏 $500.00 Chen, Mike 陳光炘 $200.00 Chen, P.F. So 陳蘇寶鳳 $1,000.00 Chen, Philip 陳懷明 $1,000.00 Cheng, Jason C.H. 鄭志賢 余淑瑛 $1,000.00 Chi, Shih-Lin 齊士林 宋狄 $1,000.00 Chiang, Chung Hui 王仲蕙 蔣立逵 $200.00 Chiang, Tracy 陳賢淑 蔣海民 $1,000.00 Chien, Nancy 陸嫣華 錢靈康 $100.00 Chou, Cathy 周李偉美 周培信 $100.00 Chou, Nory 周宗德 陳文文 $100.00 Chow, Judy/Edwin 周世傑 $100.00 Chow, Lina N. 趙玉蓮 $1,100.00 Chu, Eva 朱少玲 湯伯陵 $500.00 Chung, Chu 歐鍾珠 $50.00 Ding, Shelley L. 劉秀美 丁方印 $1,100.00 Duann, Jeremy 段昭明 林瑞薰 $1,300.00 Duann, Jeremy 段嘉美 $100.00 Duann, Jeremy 駱世杰 $100.00 Duh, Vicky 杜慧娣 朱慶平 $200.00 ELO Dental, 盧國卿 李玉玲 $3,000.00 Fang, Wayne 方偉明/方林梅 方香雲 $100.00 Fann, Celia 楊妙雲 范熙揚 $1,000.00 Fu, Hong 傅弘 馮震濤 $500.00 Fung, Nancy/Jason 唐金蓮 $200.00 Fung, Yen Fong $200.00 Giang, Louis 江桂芳 徐潤景 $60.00 Greene, Susan C. 陳淑芬 葛林 $71.00


-佛光法苑‧第163期-

Greenworld International Inc 林靜秋 葉宗義 $1,000.00 Guo, Jing Jing 回向張仕蓮 郭中寅 $200.00 Han, Sing- Wah 鄺聖華 韓子偉 $100.00 Ho, Dennis 何汝材 林玉冰 $500.00 Ho, Kwai Fun/Alvin Ho Young 何桂芬 $50.00 Hong, Nancy 張靜 洪渙川 $600.00 Hou, Cheng Hui 侯正惠 張秀妍 $200.00 Hsu 許馬朱雀 許英鶴 $200.00 Hsu, Chao-Ching 徐兆景 $60.00 Hsu, Li Heng 徐立恆 $200.00 Hsu, Li-Yea 徐大為 $200.00 Hsu, Li-Yea 徐立瑋 $200.00 Hsu, Pei Yung/Carolyn Liu 許碚蓉 $2,000.00 Hsu, Yi-Hsing 續易行 $600.00 Hsueh, Jing 薛靜修 $1,000.00 Hu, Chimin 胡際敏 韓朋豪 $500.00 Hu, Wei 石薇 胡雄生 $200.00 Hu, Wei Ning 胡維寧 張景華 $400.00 Huang, Wen C 黃文貞 方松江 $1,000.00 Huynh, Le Phuong 吳春花 黃麗芳 $300.00 Hwang, Shiu-Yhu 黃秀玉 $2,600.00 Jao, Mien 饒勉 鍾文綺 $200.00 Jeng, Judy 英文班 $1,000.00 Kan, Haley F. 薛富文 甘子仁 $200.00 Kao, Cheng-Yuan 高成淵 張瑞英 $2,000.00 Kao, Lee Chu Lin 高林麗珠 $100.00 Ko, Kwong Fai /Tai Fung 高光輝 黃大鳳 $900.00 Ko, Stella 高黃麗中 高耀輝 $200.00 Koe, Sweeing 石梓英 $50.00 Koo, Kwei Lien 顧祝桂蓮 顧永蓹 $100.00 Kuo, Helen T. 郭丁淑芸 郭興國 $1,000.00 Kuo, Josephine 彭妤 郭忠文 $300.00 Kuo, Kathy 郭林淑華 $100.00 Kwan, Anne 溫綺蓮 關德沛 $500.00 Lam, Heiyung 林起湧 陳霞 $150.00 Lam/Subway, Bao K. 藍光裕 梁晶晶 $5,000.00 Lau, Gloria 劉思欣 劉賢貴 $200.00 Lee, Gwen 龔芬 李永升 $800.00 Lee, Leslie 林明玲 $100.00 Lee, Wei T 李渭東 $20.00 Li, Wei 李瑋 晏嘉玲 $600.00 Liang, Chienni Jenny 丁國珍 梁國慶 $300.00 Liang, Chienni Jenny 梁倩妮 $100.00 Liang, Chi-Hai/Shu-Fen 梁繼翰 沈淑芬 $100.00 Liao, Jean Hwang 黃台陽 $1,000.00 Liao, Jean Hwang 黃亞靜 廖國偉 $400.00 Liao, Wu-Hao/Shin-Shin 廖吾浩 王欣欣 $100.00 Lin, Grace 林孟芬 $200.00 Lin, Jen-Chieh&H.C. 林仁傑 劉新金 $5,000.00 Lin, Mineshyong 林敏雄 林柯玉珠 $1,000.00 Lin, Ming Fong 林明豐 楊芬芬 $100.00 Lin, Pik K 林碧豆 $100.00

Lin, Roger 林仁傑 吳珮璇 $200.00 Lin, Sun-Chiang 林三江 劉莉玲 $1,000.00 Lin, Tiffany 林麗芬 楊錦坤 $500.00 Lin, Tsai Seng/Jane 林財瑟 王雪娟 $290.00 Liu, Chen Hsien 劉貞賢 曾孟超 $100.00 Liu, Chi-Pin 劉啟斌 蘇淑惠 $200.00 Liu, Jeff 劉向朝 遲乃祥 $2,000.00 Liu, Kevin 劉坤松 汪秀絨 $100.00 Liu, Lan Tsu 劉蘭祖 $200.00 Liu, Yaw Hwa 劉耀華 莊維明 $1,000.00 Lu, Eric/Louise 呂振益 周樂儀 $2,000.00 Lu, Kang 陸康德 $500.00 Luk, Lawrence 陸斌鉅 陶美樂 $1,300.00 Luong, Hong/Luong's Enterprise Inc 梁偉雄 繆潔萍 $300.00 Ly, Lang Tieu 陳寶珠 葉家材 $800.00 Ly, Xiem 黃張惟秀 黃志雄 $40.00 Ly, Xiem 鍾錦成 王偉榮 $40.00 Ng, Caterina 伍善如 $5,000.00 Ng, Caterina 陳燕桃 伍嶽 $10,200.00 Ngiam, Hoo-Pang/Kim 嚴祜邦 崔常敏 $10,000.00 Organic Garden 有機農場 $60.00 Ouyang, Fengying 王飛 $60.00 Owens, Janet Y 楊秀環 楊無 $500.00 Phan, Kim Star $50.00 Pian, Chia Yuh 邊家玉 $400.00 Poon/B K Subs, Paul Kahon 潘遵名 郭慕潔 $200.00 Rev, Chao Ting 超定法師 $2,550.00 Rev, Hsu Chao 續超師 $700.00 Rev, Hung I 宏意法師 $850.00 Rev, Jan Hai Yuan 淨海法師 $10,000.00 Rev, Li Kuan Pai 日觀法師 $1,800.00 Rev, Yong Tong 融通法師 $350.00 Roan, Elia T. Chang 常則儀 阮天民 $300.00 Roeh, Kay Wei 韋啟欣 $1,000.00 Savaraj, Niramol 姚淑嫻 $500.00 Shen, Helen 郭瑜 沈武鍵 $100.00 Shen, Wenju 沈紋如 張巍凌 $200.00 Sheu, Hsifan 許錫藩 吳采玲 $500.00 Shieh, A-Ching 蔡阿錦 謝松義 $200.00 Shih, Tung Yu 劉同玉 石琮麟 $200.00 Shim, Judy Y. 岑吳毓花 $30.00 Souraphath, Mary 蔡玉蘭 $300.00 Stafford, Amy 林玉美 $100.00 Storli, Katie 李懿容 $800.00 Su, Chun Hui 蘇純慧 沈再威 $300.00 Su, Steve 蘇炳駿 $600.00 Sun, Jiali 孫嘉麗 $200.00 Sun, Lei 孫蕾 $100.00 Sun, Lei 孫宇 $50.00 Sun, Lei 劉作祥 $50.00 Sung, Douglas 沈鴻圖 周雅娟 $2,000.00

39


-佛光法苑‧第163期-

Sunly Enterprises Inc $5,000.00 Sunly Enterprises Inc 李葉共 包愛華 $300.00 Tam, Alice 譚洪秀瓊 譚錫康 $200.00 Tang, Anna 林成隆 $900.00 Tang, Huong 曾香茹 $200.00 Tang, Tammy Victor Tang $20.00 Thai, Goc 蔡瑞英 陳金星 $200.00 Tong, Shui Kee 湯瑞琪 王祥樂 $100.00 Tsai, San-Ping 蔡三平 楊淑娥 $500.00 Tsan, David/Rachel 回向丁呂鳳英 $200.00 Tsan, David/Rachel 林瑞姿 鄭篤庭 $700.00 Vee, Victor 費肇嵩 陳美卿 $600.00 Vora, Theodore Chen 陳振茂 王文嫻 $600.00 Wang, Bin 王濱 葉丹 $100.00 Wang, Chin Ying 王錦瑛 高麗月 $300.00 Wang, Chiung Fen Lin 林瓊芬 王傑人 $50.00 Wang, Chwen Chwen 王純純 林作興 $1,000.00 Wang, Karen 蔡蕙心 $500.00 Wang, Lian 王煉 $300.00 Wang, Ling 王玲 $200.00 Wang, Lisa Tai Fon 王高台鳳 $100.00 Wang, Theresa 蔣慧君 王一明 $2,000.00 Weng, Helen 翁定台 潘英俊 $500.00 Wong, Anni 王芬 $2,620.00 Wong, Florence Ching 黃程碧雲 黃凱 $600.00

Wong, Holly 李麗英 黃志樑 Wong, Jennifer 黃卓娟 Wong, Jick Yee 王植頤 黃建華 Wong, Yuen Ching 回向黃蘋英 Wongchukit, Rattana 林吉珠 Wu, Anna 伍安娜 Wu, Betty 吳春蘭 吳正則 Wu, Hsiao-Chun 吳孝純 郭慧真 Wu, Hwei-Ying Peng 巫彭輝英 Wu, Jack/Tina 吳堯明 周照照 Wu/Moda Investment, Roy 吳國寶 陳惠姿 Wulfe, Oliver 歐陽朗 Yang, Ching Sheng 楊慶盛 Yang, Mary 楊瓊祝 Yang, Shu Mien 楊淑棉 楊雅媜 Yen, Mu Shang 嚴木祥 Yen, Wei-Ming 林文敏 嚴士漁 Yu, chao Liang 余兆樑 Yu, Daw Ching 禹道慶 Yu, Jui Pin 游瑞賓 黃幸月 Yuan, Xiao Ya 袁源辰 Zhang, Jian G 張建國

$200.00 $1,200.00 $500.00 $800.00 $200.00 $2,100.00 $200.00 $200.00 $1,000.00 $10,000.00 $2,000.00 $1,300.00 $15.00 $5,000.00 $100.00 $300.00 $300.00 $400.00 $360.00 $100.00 $600.00 $4,0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

$212,247.68

贊助菩提中心─香港功德芳名 (2008年11月份──以港幣計算) 菩提學會助念組 張凰珍 周惠美 顏周俊卿 張李安

$1,240 $520 $1,000 $2,000 $100

顧太太 胡翠梅 林偉明

$10,000 $500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

$15,860

祈三寶慈佑 虔祝發心者 平安吉祥 所求如意 增福增壽 共成佛道 40


-佛光法苑‧第163期-

菩提獎學金申請通告 二零零九年的菩提獎學金又開始受理申 請了。獎學金的申請項目有以下幾種:

成績優良者為優先考量。此項獎學金 由德州佛教會一對善心夫婦捐助。

一、菩提清寒獎學金:是頒給將入或已入

五、陳逸松紀念獎學金:申請者為大三以上

德 州 公立大學的學生。申請者須準

或是法學院的學生,將來準備終身為

備 二 零零八年的正式報稅單(非正

亞裔族群謀求權益。陳老先生生前是

式者無效)以証明是低收入的家庭。

本會會員,他一生為弱勢族群奮鬥。

就讀高中三年級或已入大學的學生均

提供此獎學金者為陳逸松夫人。

可申請。將依合格者的需要來考量發

六、葉宗台獎學金:申請者須為高三或大學

放金額。此項獎學金是由陳明宏紀念

生,成績優良之外,特別熱心公益。

金、台美實業、薛瑞榮、王耀南、宋

除了推薦信証明之外,還得在論文上

駕翔、林菲薇、曹王味、黃潮懋、蔡

舉出實例和經歷。此項獎學金由葉宗

氏紀念金、陳許桂、羅吳美娥、陳剛

台的弟弟葉宗義夫婦提供。

猛、陳氏紀念金、汪介然、黃蘋英、 梁慰釗、黃王淑寅、鍾劉秀春、邱美 玉、廖呂素月、李端爾、吳木水、張 李煥珠等及多位無名善心人士的家屬 或基金會所贊助。 二、菩提成績特優獎:申請者為公、私立 學校的高三或大學成績特優者。此項 獎學金名額有限,申請者競爭激烈。 除了成績外,ranking、論文、領導才 能等都將列入評審考量。該項獎學金 由鄭傳贏夫婦、卓聶其純,洪鼎偉等 家屬捐助。

七、善生獎學金:申請者必須是德州佛教會 少青組的高三學生。參與少青組六個 月以上,並對此組織有貢獻者。須由 老師及少青組組長推薦。此項獎學金 由德州佛教會提供。 菩提獎學金是跨越宗教、種族和文化 背景,開放給休市有心向學的學子。名額 有限,申請者必須符合申請條件,請儘速 申請。有意申請者請至玉佛寺領取申請單 (自己來領)。申請者需由學校直接寄出成績 單(正式成績單,否則無效)。高三學生並需 附SAT成績和ranking。申請截止日期為二

三、菩提成績進步獎:申請者必須是家庭

00九年二月廿四日,以郵戳為憑,逾期不

或是個人的環境劇變,但仍能發憤圖

受理。將於四月十一日面試,五月廿四日

強,成績由低等提高到優等。此項獎

上午九點頒獎,地點均在玉佛寺。申請合

學金由德州佛教會善心人士捐助。

格者必須親自參與面試和頒獎典禮。任何有

四、工程學生獎:申請者為就讀大學兩年以 上的工程學系學生,並立志將來終身

關問題請電詢玉佛寺張景華小姐(281)4981616(Wed-Sat 10:00AM-5:00PM)。

擔任高科技的工程師,報效社會。以 41


-佛光法苑‧第163期-

活 動 預 告 佛寺辦公室報名。

除夕叩鐘 新春團拜 迎新春,慶吉祥,中國農曆新年即將來 臨,本會將依例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一月二十五日(星期日)是除夕,晚上 九時三十分於大雄寶殿舉行延生普佛,虔誠 禮敬十方諸佛。子夜時分(12:00AM)將舉 行叩鐘祝願儀式,祈求在新的一年裡,世 界和平,國泰民安,人人平安吉祥、事事 如意。 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一)農曆正月初 一,上午十一時二十分於大雄寶殿舉行佛 前大供。 一月三十一日(星期六)上午九時三十 分,將於玉佛寺觀音殿禮拜「藥師懺」。

可以分為「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 初期大乘的經典,主要內容為菩薩道的 深智大行與佛果的功德莊嚴。課程中將與學 員共同探討智增上的般若法門,信願增上的 淨土法門,廣明「佛國土」、「菩薩行」與 「佛功德」的華嚴法門,及開權顯實.開跡 顯本的法華法門。 智增上的般若法門中將介紹原始般若、 下本般若、中本般若等之教學特色及金剛般 若的核心要義。信願增上的淨土法門中將介 紹東西二大淨土的修學大要及由淺至深的四 種念佛法門──稱名、觀相、唯心及實相念 佛。廣明佛國土、菩薩行與佛功德的華嚴法 門中將介紹華嚴經的教學特色及悲願行的菩

二月一日(星期日)上午十時,將於玉

薩本業。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的法華法門中

佛寺大雄寶殿舉行新春團拜慶祝法會,會中

將介紹「三乘教學」與「唯一佛乘」的方便

將恭請宏意法師開示「保富之道」。下午一

與究竟──開權顯實;及佛身無數、佛壽無

時三十分,於觀音殿舉行「藥師普佛」。

量之意趣──開跡顯本。

法會期間,本會將懸掛「祈福平安

期望學員們在課程學習中,能深切掌握

燈」,希望會友信眾皆能發心燃燈供佛,

初期大乘菩薩道的精神:對無上菩提的無限

植福田、增智慧。欲知詳情,請與玉佛寺

嚮往與追求而忘己為人;積聚一切世、出世

辦公室聯絡。

間的功德善法以自利利他;及只問耕耘不問

佛教書院招生 教授大乘初期佛教 的精神及經典

收穫地修學廣大的菩提正道而不求速成。

德州佛教書院春季班開始招生,此次課

42

大乘經典的傳出,從內容的先後不同,

週日基礎佛學班課程 四十二章經 導讀

程主題為「大乘初期佛教的精神及傳出的經

由見石法師指導的週日基礎佛學班,下

典」,邀請台灣福嚴佛學院的長慈法師為教

一梯次的課程安排為「四十二章經導讀」,

授法師。上課時間,自一月廿六日至二月六

預訂二月十五日開始,每星期日下午一點至

日,週一至週五晚上七點半至九點半於玉佛

三點,在玉佛寺會議室上課。歡迎會友大眾

寺青年活動中心上課。有意參加者,請至玉

一起來研討佛法。


-佛光法苑‧第163期-

活 動 翦 影 是日天氣晴朗,由於氣溫從前一天的八

慈善捐助災區學童 九月初「艾克」颶風襲擊德州南部, Galveston地區受害極為嚴重。十月三十一

十餘度,驟降了約十五度,讓人不覺精神 一振,暖暖的冬陽更帶來了無限的溫馨、 和煦與愉悅。

日,本會融通法師、慧永法師和慈善組一

九點剛過,人潮便不斷地湧入,人人

行七人,親赴位於Galveston的Gladnieo Park-

帶著歡欣的笑容在食品、裝飾品、手工

er 小學捐贈文具、用品、衣物等,由校長

藝品、珠寶、花卉植物、佛教用品、書畫

Melvin Bouldin Jr及數位老師代表接受,並

等各攤位前流覽,尤其是面對著八十餘種

表示深切的讚歎與感激。

素食點心、小吃時,真不知要從何處「著 口」。卡拉OK檯前更是熱鬧非凡,每隔 數首歌便舉行摸彩抽獎,這次義賣會所準 備的獎品十分豐富,除了大獎有現金一仟 圓、LCD電視機、手提電腦、數位照像機 等,另外還有大、小獎品一百餘項。

此次玉佛寺捐贈的物品除了大量文具 將由Office Depot透過UPS直接運送到該校 外,該日並隨車攜有數十箱衣物用具,同 時更有十大盒包裝精美的禮物送給十位校 方選出的小朋友,各將得到兩套制服、一 件夾克,還有內衣、襪子、球鞋等。 慈善組表示,災區的重建工作是漫長而 艱辛的,希望大眾能抱持「人飢己飢,人 溺己溺」的慈悲心胸,伸出關懷的援手, 陪伴他們一起度過。

年度義賣會 無盡的餘味 十一月十五日,本會於玉佛寺舉行了一

將近十一點時,台北駐美經濟文化辦事 處陳方正處長與數名隨員一起抵達,受到 熱烈的歡迎,陳處長更應邀演唱了兩首歌 曲,贏得如雷掌聲。慈濟功德會休士頓分 會亦派有五位師兄代表,向德州佛教會捐 獻了一千元功德金,令大眾感念不已。 義賣會於是日下午三時圓滿結束,懷著 無窮的餘味、無盡的感恩與欣慰,人人期

年一度的義賣大會。 43


-佛光法苑‧第163期-

待著來年的再聚首、再相會。

計,大家如入寶山,學得開心、玩得盡興、

「禪七」靜修圓滿

吃得滿意,個個心存感恩更珍惜因緣。

由Ven. Seelananda禪師帶領,自11月 24日開始的七日禪修,於11月30日圓滿, 共有三十餘位學員參加。 Ven. Seelananda以行禪、坐禪和瑜伽來 指導禪修,培養學員的專注力和觀照能力。 禪師以各種方便引領學員觀察呼吸,並以此 攝心,更以「無常、苦、空、無我」的真實 來斷除內六根對外六塵的攀緣。禪師每晚的 開示以「三十七道品」為主要題目。

三天的活動,從第一天上午相見歡的報 到及開營,到下午的球賽及啦啦隊比賽,大 家已經從陌生變得熟稔。晚上熱鬧的晚會, 更讓大家打成一片。第二天清晨,悠揚的鐘 聲自禪堂傳出,學員們都快速地鑽出被窩, 齊聚禪堂前的丹墀,在宏意法師的帶領下跑 香。靜坐早課後,齋堂裡,豐盛的早餐已準 備好。上午,林間經行與佛學課程,提供 大家精神糧食;下午,養生與有機園地的 課程,指導大家如何照顧我們的色身。青 少年由圓福法師指導,兒童們由方淑媛居 士帶領,也設計有活潑的課程。晚上的才 藝競賽,更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後是 由顏憲欽師兄的布袋戲奪魁。第三天,智 一法師的「如何學佛」課程和宏意法師的 佛法問答,解答了大家很多有關學佛的疑 問。下午結營前的茶話會上,參加的學員 們都表達了對佛教會及對法師的感恩,也

禪修期間,學員們皆專心用功,並每日 參加與禪師的「小參」。七日靜修圓滿,相 信在日後的生活中,「七日」的專注修心定 能帶給大家極大的啟發和幫助。

菩提中心家庭聯誼共修學佛營 感恩惜緣歡聚一堂 德州佛教會於十一月廿八日至三十日, 假菩提中心,舉辦家庭聯誼共修學佛營,共 有一百四十多人報名參加。這次學佛營的主 題是「感恩惜緣」,參加的學員,無論是單 身或是闔家大小,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課程設 44

期待下次相聚的因緣。

喜迎新春 敦親睦鄰 本會於十二月十二日,假菩提中心舉行 餐會,邀請當地政府、機關和近鄰一起歡樂 相聚。 菩提中心所在地─華樂郡,是個不算大 的郡縣,中心自購地動土以來,七年多的時 間,因為工程與開發上的需要,與當地公營 或私營工程單位接觸頻繁。多年合作之後, 已建立起深厚友誼。十二日餐會中應邀者 有:水、電、瓦斯、廢水處理及其他相關 工程公司;郡政府道路與橋樑管理單位;


-佛光法苑‧第163期-

Camp Allen野營區經理;以及左鄰右舍等,

及近五十位居士。在參參觀報恩塔和瞻仰水月

三十多位賓客加上十多位義工濟濟一堂,相

觀音後,整個活動在下午三時左右圓滿。

聚甚歡。淨海法師與宏意法師均表示歡迎大

初級佛學研討班圓滿結業

家的光臨,也感謝多年來的幫助支持,並預 期這樣的友好互動能長久持續。聚會於餐後 愉快交談後圓滿。

初級佛學研討班─「菩薩行處」課程, 已於十二月十四日圓滿結束。上課學員共 328人次,十九位出席八堂課以上的學員, 滿心歡喜地從宏意法師手中領到了結業證 書,其中還包括八位全勤的學員,都收到見

德州佛教協會會友參訪美洲菩提中心 德州佛教協會〈Texas Buddhist Council〉 會長阿姜長老帶領領會員信眾數數十人,於十二月 二十日上午十一時十五分抵達美洲菩提中心

石法師精選的念珠做為獎勵。證書頒發後,

參參訪,宏意法師率率本會會友在現場熱烈烈歡迎

全班移師中國城一家新開的咖啡館,舉行了

及接待。

兩小時的座談。

首先,宏意法師引領來領來賓參參觀齋堂設施 及用午齋。隨後前往明心堂,在慈悲莊嚴的 佛陀聖像前,南傳北北傳的比丘和比丘尼眾, 以巴利利文誦經回向。接著,宏意法師向參參訪 者介紹菩提中心概況,並說說明在二00九年五 月開光落落成後,歡迎所有佛教團體來,至本中 心參參加各種共修的活動。儀式最後,由男眾 居士們代表德州佛教會以僧袍供養眾比丘, 以示恭敬之意。 此次前來參來參訪者,包括大休士頓地區各 族裔佛教道場十六六位比丘和三位比丘尼,以

慈悲關懷 先意問候 本會於十二月廿日,由融通法師、慧永 法師帶領慈善組及各組義工約五十人,前往 West Oak Nursery Home,與住院病患一起 歡慶耶誕。當日參加慶祝會的約有90人,絕 大部份皆坐輪椅或活動推床。本會慈善組除 了每年歲末與他們共慶耶誕外,每月第一與 第三個星期六皆定期前往陪伴他們,或是隨 緣幫忙,希望這些生活在黯淡角落的眾生能 得到些許溫暖、些許鼓勵。 45


-佛光法苑‧第163期-

一種藥草一個故事

銀杏(Ginkgo biloba) 菁菁 北京西山潭柘寺的銀杏樹高達30多米,周長9米,遮蔭面積60平方 米,相傳植於唐貞觀年間。清乾隆皇帝封此樹為“帝王樹”。傳言清代, 每一皇帝繼位,即自根間生新幹,久之與老幹漸合。 銀杏樹是二億年前原始植物中唯一的倖存種,葉有V字 形的裂痕。 如附近有雄樹、雌樹才會結出肉質黃綠色的果實,成 熟後變為橙褐色,硬皮是保護新鮮白色種仁,秋天全樹呈 金黃色。 葉子和種子入中藥治療肺病,綠色葉不用,等秋天黃 葉中抽取GBE,含維生素,能強化血管,能改善腦功能和 細胞活力。

菩提素齋

秋葵燜茄子

梁國慶

材料: 秋葵十五支,

水,燜熟至秋葵及茄

表皮洗淨,斜

子軟透,加入上列配

刀切段;茄子

料調勻即可食用。

三條,洗淨切 段,泡鹽水五

附注: 秋葵含維生素

分鐘;生薑六

B及蛋白質,購買時,選果長不

片,紅辣椒半個,斜刀切段。

超過10公分,形狀整齊,無斑點

配料: 素蠔油兩大匙,醬油約一茶匙,糖 一大匙,麻油少許(依個人喜愛而 定)。 做法: 鍋燒熱,放油兩大匙,先爆香薑 片,再放入秋葵、茄子及適量的 46

為宜。 茄子含有維生素A、B、C,生物鹽及 糖類,對蟲咬,皮膚潰瘍等均具有療效, 並增進體力,促進發育,是營養極高的食 物。


ϜҢъ 311: ѐ 2 ͡ă3 ͡‫߿ົڱ‬જ! ! ͟ഇ! ॡม! 2ԗ4ԕ)྿ӧ*! ! :;41b! –!23;11q! !21;11b! .! 21;56b! 2ԗ5ԕ)྿ԕ*! !22;11b! .! 23;11q! ! 2;41q! .! 4;11q! !21;11b! .! 21;56b! 2ԗ22ԕ)྿ԕ*! !22;11b! .! 23;11q! ! 2;41q! .! 4;11q! !21;11b! .! 21;56b! 2ԗ29ԕ)྿ԕ*! !22;11b! .! 23;11q! ! 2;41q! .! 4;11q! 2ԗ35ԕ)྿ӧ* ! :;11b! –!23;11q !21;11b! .! 21;56b! !22;11b! .! 23;11q! 2ԗ36ԕ)྿ԕ*! ! 2;41q! .! 4;11q! 9:30q – 1:00a *1月26日(週一) 11:20a – 12:00p *1月31日(週六) 9:30a – 4:00p 10:00a - 12:00p *2月1日(週日) 9:30q – 1:00a 3ԗ8ԕ)྿ӧ* !!:;41b!–!!23;11q !21;11b! .! 21;56b! 3ԗ9ԕ)྿ԕ*! !22;11b! .! 23;11q! ! 2;41q! .! 4;11q! !21;11b! .! 21;56b! 3ԗ26ԕ)྿ԕ*! !22;11b! .! 23;11q! ! 2;41q! .! 4;11q! !21;11b! .! 21;56b! 3ԗ33ԕ)྿ԕ*! !22;11b! .! 23;11q! ! 2;41q! .! 4;11q! 3ԗ39ԕ)྿ӧ*! ! :;11b! –!23;11q!

̰ट! ᜹५̣Ҹຂᡐ̤! ආҎჲ;֖ԕࡧၱ˸٘ࡧ࿕֥ ආҕჲ;٘ࡧ࿕֥˸౥གྷ! ഄ!ᑓ!‫!׈‬ઈ! ආҎჲ;߽ዠ˸٘ࡧ࿕֥! ආҕჲ;٘ࡧ࿕֥˸౥གྷ! ഄ!ᑓ!‫!׈‬ઈ! ආҎჲ;߽ዠ˸٘ࡧ࿕֥! ආҕჲ;٘ࡧ࿕֥˸౥གྷ! ഄ!ᑓ!‫!׈‬ઈ! ٘೵Ҙ࣓! ආҎჲ;߽ዠ˸٘ࡧ࿕֥! ආҕჲ;٘ࡧ࿕֥˸౥གྷ! ഄ!ᑓ!‫!׈‬ઈ! 除夕: 普佛、叩鐘禮佛 春節(正月初一)佛前大供 禮拜《藥師懺》 玉佛寺農曆新年團拜 藥師普佛 ᜹५̣Ҹຂᡐ̤ ආҎჲ;֖ԕࡧၱ˸٘ࡧ࿕֥ ආҕჲ;٘ࡧ࿕֥˸౥གྷ! ഄ!ᑓ!‫!׈‬ઈ! ආҎჲ;߽ዠ˸٘ࡧ࿕֥! ආҕჲ;٘ࡧ࿕֥˸౥གྷ! ഄ!ᑓ!‫!׈‬ઈ! ආҎჲ;߽ዠ˸٘ࡧ࿕֥! ආҕჲ;٘ࡧ࿕֥˸౥གྷ! ഄ!ᑓ!‫!׈‬ઈ! ߽!٘!ၱ!

͹޺ˠᄃᓾᗟ! ᕿෲࡧ૦! ᢾྯࡧ૦! ‫ھ‬၃ࡧ૦;ӧଗ।‫ז‬ൽ! ᕿෲࡧ૦! ᎀ֌ࡧ૦;! ຸҎࡧ૦;٘೵࢔Җ֖ᦃ! ຸҎࡧ૦! ֤݃ࡧ૦! ‫ھ‬၃ࡧ૦;‫ڧ‬ৱ࿩ఉଗ! ᢾྯࡧ૦! ! െ୊ࡧ૦;इ࿽̣ࡧդჹ̤! ࣒၄ࡧ૦;٘ࡧ‫֖ת‬঵Ӑ࢔ᥒൟ! ᕿෲࡧ૦! ᑒْࡧ૦! ᑒْࡧ૦! ! 宏意法師:保富之道 ᑒْࡧ૦ ᕿෲࡧ૦ െ୊ࡧ૦;इ࿽̣ࡧդჹ̤! ຸҎࡧ૦;Җ࢔‫ޱ‬ᅱՔԳ۲᥅ဒ! ຸҎࡧ૦! െ୊ࡧ૦;इ࿽̣ࡧդჹ̤! ‫ھ‬၃ࡧ૦;ۙᎺ࢔ᦇౕ! െ୊ࡧ૦! െ୊ࡧ૦;इ࿽̣ࡧդჹ̤! ‫ھ‬၃ࡧ૦;፫૲࢔฾ૼ! ᢾྯࡧ૦! ᕿෲࡧ૦!

! ߖຽ঵౒! ԕຽ!

ଗ࿗! ! :;11b!.!22;41b! ! 23;41q!.! 4;11q! ‫܅‬྿ԕ! ! 2;41q!–!4;11q! ! 4;11q!.! 5;41q! ‫܅‬྿ԕ! ! 2;11q!–!3;41q! ‫܅‬྿ҕ! ! :;41b!.!22;11b! ‫܅‬྿է! ! :;41b!.!22;11b! ‫܅‬ԗආҕ྿ӧ! ! 3;11q!.! 5;11q! ‫܅‬ԗආҢ྿ӧ! ! 21;41b!.! 3;11q!

঵౒Ӧ૕! ᗌ‫ڧ‬0਱ዢ٘ࡧ! ཀྵຟ‫נ‬ౣᇛᐐౣ! ჹᑘ৷௻୧! ౧᠀ҕϽᆫᚴᅁ! ٘ᓥࣆர৷௻୧! ٘ᓥ৷௻୧! ᗌ‫!ڧ‬ ჸዢ٘ᓥ୧! ࠮֖˸੖ᅲ˸஫੪คᗖ!

ԯ॰Җ0‫ש‬᛽! ‫ھ‬၃ࡧ૦˸չࡧස!)ᦃ੦ႈ*! ཀྵຟ‫נ‬ౣᇛ)Ҹ࿥ᡍႈ*! չࡧස)ၱिा*! ຸҎࡧ૦ԯ॰)ၱ᡿ा*! ֤݃ࡧ૦)ၱ᡿ा*! ᕿෲࡧ૦)ၱ᡿ा*! ᦃ੦ႈ! ‫ھ‬၃ࡧ૦! ၄བ඗!

\ොĈтѣՀԼĂ૟ΩҖ̳ο఼ٕۢĄ^!

47


-佛光法苑‧第163期-

- 下 期 專 題 -

生活中的佛法 有人以為佛法是一種深奧的理論學

下一期《佛光法苑》,以「生活中的

說,因此望而卻步;也有人以為佛法是

佛法」為題,邀請佛友們一起來探討佛法

一種為愚夫愚婦所迷信的宗教,因此不

與生活的關係,談一談大家是如何把佛法

屑一顧。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也說明

應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或者說,佛法

了這些人對佛法缺乏認

對大家的生活有哪些幫

識和了解。事實上,佛

助或引導作用。希望佛

法所揭示的是生活的哲

友們能踴躍投稿,與大

理、生活的藝術。如果

家共享你的學佛心得與

我們的生活中有了佛法

體會。

的指引,我們就不會走 彎路,我們將會生活得 更加幸福和美滿。

佛書助印功德錄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10/12/08 10/26/08 11/2/08 11/14/08 11/23/08 12/7/08

王淑香 章榮彬 徐兆香 回向林淑治 薛錦雲 黃亞靜,廖國偉 徐兆香 無名氏 章榮彬 回向黃炳元 許新平合家 廖吾浩 回向林多源,徐妙,林士才 蔣孟容 章榮彬 梁周婉玲

$40 $100 $50 $100 $1000 $50 $100 $50 $100 $200 $50 $100 $20 $50 $100 $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 48

$2,160

10/12/08 回向曾進益 $60 10/19/08 張偉堯 $100 10/26/08 Lee Lee Casey $30 Katherine Le $30 11/2/08 陳劉素 $80 蔡玉蘭 $20 11/14/08 回向曾進益 $60 11/23/08 陳劉素 $60 11/30/08 熊舸 $20 陳劉素 $80 12/7/08 梁周婉玲 $50 回向沈錦龍 $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

$690


水月湖畔觀自在

老樹不支眾人扶

晚會同歡節目多

大眾聞法齊回向

身手不凡人驚嘆

布袋偶戲笑開天

你裁我剪同創作

高手運球有威風

ཥ ປ ӌ ԇ ્ ૤ ᚃ ᑈ ׄ ઄ ᓡ ٔ ᘻ


Ұਨᡋ࡝ዞ‫״‬ফȒӋዤҒࣙᣜႌᗏ

፬‫هײ‬೤ၠ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