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77 (2011-05)

Page 1

Dharma Garden

177 2011 • 5 Bi-Monthly

本期專題: 煦煦春暉


֪! ᗁ!

編者的話 ........................................................................................................................

ࡰᄌೢఄ

ಝឞͭ ̴ႲႲঊၳ」

؏ Ԡ

1

新任方丈超定法師簡介 ......................................................................................... 2 住持如來正法.............................................................................................................. 3 峰迴路轉 ........................................................................................................................ 6 與同學論大小乘佛法之互融............................................................................... 9 中國佛教史話(三) .............................................................................................. 12

編輯組 超定法師 宏意法師 親嚴 慧璉法師

懷念親恩 ........................................................................................................................ 母親的智慧 ................................................................................................................... 獻給我敬愛的母親 ................................................................................................... 慈輝永煦 ........................................................................................................................ 感恩母親之言教及身教 ......................................................................................... 母親節讚母親..............................................................................................................

宏意法師 宋台育 李祝華 翁定台 思親 李瑋

18 20 22 24 26 28

‫݌‬኶ᢆࢡ 無來無去 ........................................................................................................................ 16 宏意法師 ࡰਾԚᖬ 新疆之旅(四) ............................................................................................................... 30 宏意法師 令人留連忘返的佛國淨土 .................................................................................... 千羽鶴の菩提.............................................................................................................. 佛學研討班的一角 ................................................................................................... 錫蘭佛教習俗見聞錄 ..............................................................................................

33 34 36 38

劉元澄 楊祖愛 徐小玲 宗輝

਺Ԛᖳᖬ Dhammapada Sutta ............................................................................................... 40 Ven. Narada ၱ኶ᠶ 活動預告 ........................................................................................................................ 42

活動翦影 ........................................................................................................................ 44 五、六月份法會活動 .............................................................................................. 47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Publisher: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編輯者:

佛光法苑編委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封面攝影:危沁淇 封底攝影:潘英俊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77, May 2011.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 www.jadebuddha.org Email: dharmagarden.tba@gmail.com


-佛光法苑‧第177期-

編者的話 佛經中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三月十一日,日本東北的宮城縣在一陣九級地震 後,接著又遭海嘯席捲沿岸城鎮。從電視上看到海嘯張牙舞爪侵吞仙台的畫面,真像是一 隻可怕的怪獸,爬到陸地上來,看了令人驚心動魄。此次災難,造成一萬多人的死亡,及 一萬多人失蹤,並有十多萬人在災後一個多月,仍住在避難所,無家可歸。「有因有緣世 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觀察世間的現象,我們也清楚的看到,因緣具足時,大家可 以安居樂業;但是當因緣產生變化,負面的因素太多,破壞了我們的生存條件時,人類的 生活就受到很大的影響了。德州佛教會慈善組在災難發生後,立即展開賑災的募款活動。 我們虔誠祝願,希望日本災區民眾,平安健康,在政府和全球大眾的關懷協助下,早日恢 復家園。 隨著春天腳步的邁近,大地彷彿從沉睡中被喚醒,嫩綠的新芽,千紅萬紫的花朵,將 大地點綴得格外生氣,充滿生機。在春風送暖的三月裡,德州佛教會在觀音聖誕法會當 天,也隆重舉行了玉佛寺新任方丈陞座大典;加州觀音禪寺住持超公長老,慈悲應允承 擔玉佛寺方丈,是我們全體會眾的福氣。本期特別刊登新任方丈超公長老陞座的開示: 「住持如來正法」,相信在超公長老的領導下,玉佛寺的弘法事業一定更能隨機設教, 福利大眾。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母親對兒女的照顧、關懷與包容是無條件的,是無怨 無悔的,母愛的光輝仿若晨曦和煦的陽光,溫暖了兒女的心房,照亮了兒女的生命。本期 法苑特別邀請法師及會友撰稿,分享他們對母親的緬懷與感恩。也將無數的感謝,化為一 份最真摯的祝福,獻給全天下的母親們,祝福您吉祥安康!


新任方丈超定法師簡介 超定和尚,台灣台南人,童真入道,在台南竹溪寺虛妙老和尚座下剃度,開始學習佛 門禮儀,過沙彌生活。十六歲,進入新竹靈隱佛學院、福嚴學舍,親近印順導師及續明、 演培、仁俊等諸大法師,專修佛學,接受正式完整僧教育。 1975年冬應美國佛學研究會之邀,來美弘法。1978年秋創立觀音禪寺於洛城,領導四 眾共修,並隨緣到處宣講佛法。 歷任開元佛學院、慈明佛學院、圓光佛學院教師和香港內明雜誌主編。在美國本土, 曾擔任德州佛教書院副院長,美國佛教會副會長。 現任觀音禪寺住持,德州佛教會玉佛寺方丈,美國佛教會教授法師,台南妙善寺導師, 佛教衛視佈教師,曉光空中佛學院講師。著有「緣起的面面觀」和「緣起的人生觀」。其 他佛學文章,散見於海內外各佛刊。 超公講經說法,執筆寫文,深入淺出,契理契機,頗得聽眾讀者歡迎。


住持如來正法

─德州佛教會玉佛寺陞座致詞 今天佛陀紀元2555年夏曆2月16日,西 元2011年3月20日,德州佛教會玉佛寺舉行 慶祝觀世音菩薩聖誕暨宏意方丈和尚退居, 本人繼任陞座的日子。作為大乘佛教徒,大 家歡聚一堂,恭賀我們共同崇仰的觀音大士 誕辰,在歡欣鼓舞之餘,共同發心來學習菩 薩的大悲精神,宣揚觀音的聖德,相信在座 的每個人內心都充滿了法的喜悅!讓我們來 祈求大悲觀世音,為苦難、黑暗的人間,帶 來真理的光明與慈悲溫暖,人人究竟離苦得 樂!

陞座感言 此時此刻的心情﹐可以借用成語來形 容﹕「誠惶誠恐」「忐忑不安」。玉佛寺 大雄寶殿的講台,我不知站過多少回,每 一堂課,都是輕鬆愉快,演說佛法,侃侃 而談,如話家常,暢所欲言。可是今天,仰 望我佛世尊,面對各位法師和佛友們,感覺 卻很不一樣,戰戰兢兢,覺得很惶恐。為什 麼?任重道遠也。薄福慧淺,恐難勝任,有 負三寶宏恩。記得去年五月間,會長淨公、 副會長兼方丈宏和尚,率領一班會友來加州 參訪道場,最後一站便是到洛城觀音禪寺。 臨別的座談會中,突然由董事會秘書代表遞 交住持聘書。我在一片歡樂氣氛中,從會長

超定

淨公手裡接過來,原以為只是名義,為配合 佛教會的制度,成人之美而已。事後,仔細 查看其內容:「茲敦聘超定長老為德州佛教 會玉佛寺方丈,綜理寺務,廣宣佛法,為期 三年。」如所週知,大道場的「寺務」,行 政人事,多麼複雜;負責一部份已不容易, 何況「綜理」那麼繁重的法務?佛法深廣如 大海,略說法要,不成問題;如何「廣宣」 如來正法,啟導群迷?恐非加強聞思,大勇 猛大精進不可了。思量再思量,不免後悔起 來,當時不該接受那張聘書。靜心想一想, 自己已是退休的老人,還去當什麼住持?簡 直是自尋煩惱,自找苦吃。不過,一轉念, 如理作意,馬上想通了。古德說:「吃苦當 作吃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 退屈。」既然發心走在菩提道上,惟有勇往 直前,絕不容退縮。當知佛菩薩是從凡夫地 位,發菩提心,長期修菩薩行而成就的。往 事歷歷如在眼前,我在玉佛寺大殿,在菩提 中心,站在講台上,鼓勵同道們一起奉行 人間佛教,攜手合作來行菩薩道,嚴淨國 土,成熟眾生,法音多麼響亮。如今,出 爾反爾,勸請別人向前走,而自己卻萌生 退志?勇敢地去面對吧!會長、副會長暨 全體會友,同願同行,一起來荷擔如來家 業,住持如來正法!


-佛光法苑‧第177期-

住持之名義 言歸正傳,何謂「住持」?原是住持正 法,續佛慧命之意。佛教傳來中國,住持演 變為道場裡的職位,也就寺主或院主。此一 職稱創自唐代百丈懷海禪師。佛門成語,「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藉人持其法,使 法永住不滅,故云住持」。住持的職責,依 百丈清規所記:「說法、安眾、修造等。」 禪林寶訓云:「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懼,無 事莫尋,是非莫辨,住持人達此三事,則不 被外物所惑矣。」意思很清楚,做一寺的領 導人,要有菩薩不怕苦不怕難,「為償多 劫願,浩蕩赴前程」的凌雲壯志,再繁重 再複雜的事務,絕不畏懼。其次,傳統叢 林守則:「道場以無事為興隆」,道場無 有俗事,惟有法務,不要如世俗的事業, 焦心苦慮,千方萬計,落於世俗化、商業 化!第三,「是非以不辯為解脫」,所謂 「辯是非不如得諒解」,此一是非,彼一 是非,牽涉世情,人我對立,利害紛爭, 真相何在?是非如何界定?做住持者,一 落世俗是非漩渦,解脫遙遙無期!住持三 大忌:怕事、多事、是非。戒之,避之, 就不為外緣所困擾、迷失方向了。

一體無別。如今佛陀入滅已逾二千五百五十 年,流傳在世間的三寶,稱之為住持三寶。 也即我人所見的佛像、佛經和出家僧團。此 一時期的三寶,以僧伽為中心,有僧伽在, 由法師宣揚正法,我們才知道三寶是真歸依 處。也就是說,僧在即法在,法在即佛在。 如沒有健全的僧團存在,佛教徒便失去領導 中心,群龍無首,不能負起正法久住的艱鉅 任務。雖然佛弟子有四眾之分,出家的僧尼 而外,還有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也是佛 教團體的一部份。不過,僧伽是佛教的專 家,專業的修道者、弘法者;他們是佛教信 仰的領導人,信徒因法師如法的指導,才具 足正見、正信與正行。更重要的,他們是佛 陀正法的承續者,住持正法,代代相傳,故 如來法身常在,慧命永續。這是佛陀的大悲 大智,付與僧團的神聖使命! 剛才我在法座上拈香法語,第一枝香專 伸供養住持三寶,而非祖傳所說的「常住三 寶,剎海萬靈」。因為常住三寶,端賴住持 三寶,尤其是住持僧寶的弘法利生,意義才 能彰顯;依事顯理,若事相住持三寶沒落, 則理體常住三寶何在?佛法的興隆,有情的 利樂,根本在於住持三寶。

佛法弘揚本在僧

什麼是如來正法

佛教三大支柱(棟樑)─ 佛法僧,如 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三寶,分為化相三 寶、住持三寶、常住(一體)三寶。佛陀在 世時代,佛是真理(法)的體悟者,僧是隨 佛出家修行,真理的奉行者。法是佛所證所 說,令人離苦得樂,轉迷啟悟的方法。從人 間佛教而言,佛為法本,由佛成道說法,才 有佛法流傳世間;因佛陀的見法、說法,才 有因聞法而出家的僧眾。如從常住的一體三 寶說,若佛出世不出世,法界常住。真理是 本來如此,永遠如此,普遍如此的。法在即 佛在,佛法在即僧在;即佛即法即僧,三寶

佛法在人間,歷經久遠而廣大的時空, 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宏宗演教諸大善知識, 他們悲願宏深,為廣度眾生,適應深淺不同 的根機,滿足眾生的希求,大開方便門,宣 說無量法門。其結果,什麼是如來正法?其 本質為何?愈來愈模糊了。何謂究竟了義正 法?何謂暫時權宜,契機而不了義的方便之 道? 全盤佛法,從歷史的變遷來區分,有原 始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在佛教 界的思想,一向有兩大極端:一是「愈古愈


-佛光法苑‧第177期-

真」,一是「愈後愈究竟、愈圓滿」。從古 董鑑賞角度看,當然是愈古愈真,愈有價 值;從流行時尚而言,則愈後愈新,愈受俗 人歡迎。佛法既不是古董,也不重視時尚; 中道的佛教,作為今日的弘法大德,正信三 寶的佛教徒,必須打破世俗的迷思,如理思 惟,抉擇流傳中的佛法,既不以偏概全地提 倡原始佛教,主張唯有阿含聖典才是佛法。 但也絕不容許穿鑿附會,強調印度晚期的大 乘,認為那才是即身成佛的妙法。 佛教的宗派,大乘、小乘、空宗、有 宗,顯教密宗,二千多年來諍論不休,而 沒有一致結論的議題,姑且擱置不談。佛 法的共同觀點,也即是佛弟子的共識是什 麼?釋尊於菩提樹下成正覺,發現了什麼? 說法度眾生,令眾生轉迷成悟,離苦得樂, 正法的中心本質又是什麼?一言以蔽之,緣 起正法。根據阿含聖教以及空相應大乘經, 異口同音宣示:緣起是佛法根本,不共世間 的特質所在。儘管後期大乘佛法,對緣起有 不同詮釋,如性空緣起、阿賴耶緣起、真如 緣起、法界緣起等。佛陀坐在菩提樹下金剛 座,成佛前夕,以其定慧力,正觀緣起,由 現實有情的生滅,云何而有老病死?一直往 上推究,發現無明、行與識,也即是起惑造 業,故招感生死苦果。這是雜染的緣起流轉 門。反之,清淨的緣起還滅門,正本清源之 道,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憂 悲苦惱滅。滅苦解脫之道為何?緣起正智、 四諦現觀,依古仙人道 ─ 八聖道,能入於 涅槃。佛說一切法,世間與出世間,有為與 無為,有漏與無漏,善惡因果,六凡四聖的 差別,都必須依緣起而建立,現實界與理想 界,無不從緣起去說明。約三法印而言,以 緣起無我為中心,依此而說明世間的無常諸 行,也藉此而進入涅槃寂滅的聖域。 以上這番話,了無新意,不過是老僧常

談,基本的佛學常識。問題重點是:如何住 持如來正法?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佛法有 變與不變二部份,我們佛弟子的職責:為佛 教、為眾生,也即是契理與契機的問題。為 了廣結善緣,不捨一眾生,這是契機的方 便。為佛法的普及,契機的方便,絕不可 缺少。如不能契機,眾生無法接受,就失 去佛法利樂有情之目的。然而,假使一味 投合眾生所好,置如來正法於腦後,所宣揚 的不契合緣起正理,那也不成其為弘法利生 了。在契理與契機二者之間的掌握,如何拿 捏得當?方便能向於究竟,有契合於正法的 本質,由少分而多分、乃至於滿分!

結說 德州佛教會創立於一九七九年,至今 已經三十二年的歷史,從佛光寺、佛光講 堂、玉佛寺,到美洲菩提中心,開山祖師 淨公、惺公長老;繼往開來,發揚光大的 宏意和尚。幾位領導者,一脈相傳,弘法做 事謹守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契理又契 機。不契理之事,不合佛法正信者,避之唯 恐不及,絕不提倡。如來正法,必須堅持; 即使正法難弘,眾生難度,當以智慧抉擇、 善巧方便,顯揚聖教,轉迷情成正覺。這是 本會會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有目共睹的 事實。回憶本人與佛教會的深厚因緣,今天 獲得會長、副會長暨諸會友、護法居士的慈 悲,邀約山僧來共襄盛舉,推動法輪,勸導 與佛有緣人,及時搭上菩提列車,同登正覺 彼岸。應聘為方丈,歡喜踴躍之餘,加重責 任感,承擔了艱鉅使命。而今而後,唯有堅 定信願,全力以赴,自覺覺他,以報淨公宏 公知遇之恩以及報三寶救度的宏恩! 最後,祝福在座法師們,法體勇健,廣 度眾生!在家菩薩眾以及各界嘉賓,身心安 樂,吉祥如意,謝謝!


-佛光法苑‧第177期-

峰迴 路轉

宏意 中國俗語有句話說:「船到橋頭自然 直」,此乃是一種安慰人的平常話,說者 有關懷之意,聽者聞了也頓感心安得益。 但是假如仔細做些深思:為什麼船到了橋 頭會自然直呢?裡面似乎又有些玄機,難 以了解。 為了檢驗這句話的真實性,多年前去聖 安東尼乘船時,我一直觀察划船者如何駕馭 船隻。每到橋底前,船伕還是要用些技巧, 把船划直,否則就會碰到橋墩。因此從因果 法上講,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待緣而生, 因緣不足時,乾著急是沒有用的。正如划船 者,與其憂慮過橋,不如練些技巧,也不要 急著過橋,等船到橋頭時,再用技巧平安划 過就是。 古人還有一句話說:「人生不滿百,常 懷千歲憂」。習慣於憂慮未來,是凡人的通 病。記得在佛光山讀書時,每逢寒暑假去南

投蓮因寺靜修,我總是喜歡把沿途搭車的事 假想一遍,有時還假設如果趕不上下班車, 又該如何應變,有點像軍事演練。後來發現 很多事前的憂慮都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了, 當時又有當時的因緣,不是事先可以完全想 像的,於是我也就漸漸改變心態,學習隨順 因緣,隨遇而安,少些憂慮,這是極有益的 一個轉變。 西元兩千年,開始正式籌建菩提中心, 數年間,很多關心的信眾,經常問我是不是 事事順利?有沒有什麼困難?心中是否壓力 很大?其實最辛苦的階段是向會眾說明中心 的理念。當時什麼都沒有,而又牽涉到需要 龐大經費的工程,大眾難免有些憂慮。其實 我並不是完全無憂,只是當我分析「所憂」 的時候。我覺得空憂不如實作,實際地做 了,若真有困難,再設法處理。同時,在 建設菩提中心的歲月裡,我把每日的工作, 都當成學習的機會,從中穩定自己,放寬自


-佛光法苑‧第177期-

己,同時歡喜地接受各種順與不順的變化。 期間,我也常對所有參與的義工說:「假如 籌建菩提中心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們可 能已沒份參與,正因為它有一定的困難,所 以我們才有機會修造這項功德。」 人在生活中,總是希望日子能過得無憂 無慮,自在如意,但我們是否具足了過自在 如意的生活條件呢?依佛法說,心是煩惱之 源,也是萬德之本,假如心念轉得好,再不 順的環境,也會峰迴路轉,漸漸祥和,我試 著提出兩點轉心之道,供有緣者參考。

一、轉欣厭心為平常心 我們在思惟人事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地 用欣厭心來考慮。譬如有人想搬家,你問他 為何要搬家?他或許會說是因為住久了,想 換間新房子。原來住的房子是不是有什麼不 好呢?可能全無問題,只是住久了,失去新 鮮感而已。從好的方面想,人類的欣厭心, 一直在推動社會的文化、經濟,我們不斷地 發明東西,製造東西,以滿足人對新奇事物 的欲望;從不好的方面講,當欣厭心過度強 烈而失控時,家庭的破裂,乃至社會的鬥 爭,也就隨之而起,失去了應有的和諧和 穩定。由是之故,有些人經常換朋友,但卻 一直無法找到可以長期結交的人。當人間的 一切都變成流行歌曲,流行服裝的時候,人 心應依何而安,依何而住呢?在道場中,我 們也發現,假如一位欲發心出家者,若過度 地厭惡世俗環境,出家之後,寺院的現實環 境,可能也難以令其安心長住。 印順導師即在「中國佛教瑣談」中提 到,修外道禪定的行人,因為其心態是「 厭下苦麤障,欣上靜妙離」,是以世俗的「 欣厭心」─厭離當前的缺陷,而求以上的美 妙;可是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再沒有可欣求 處,也就不能出離非想非非想處了。所以「

厭此欣彼的禪定行」,最後還是會從非想非 非想處退回來,返到欲界人間或三惡趣中。 書中又說:「淨土行者,厭惡五濁惡世而欣 求淨土,約三界生死說,欣厭心是不能出離 生死的。不過生在淨土的,由於環境好,『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蓮華化生,不會生老 病死不已。在這樣的環境下,是一定要解脫 生死的,所以『因中說果』,不妨說往生淨 土,已解脫生死了。」由導師的開示中,我 們應該體會到,欣厭心是一種比較心,看不 到因緣法的平等性,是有煩惱作用的,真要 解脫煩惱者,一定要轉欣厭心為平常心。 「平常心」在此文中,我的解釋是「平 穩」和「恆常」。如何使心境平穩恆常,不 要因為境界的差別,而起欣厭心,喪失主宰 力,令自己不得自在。在生活中,從食衣住 行以至功名富貴,我們如何平衡自己,安住 自己?與人交往,乃至學佛修行,我們又 如何堅持原則,精進向道?我覺得培養平 常心,保持平常心是一個基本功夫。平常 心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精神修養,其中一定 要以智慧為本,方能消除從不正知中生起 的欣厭心。

二、轉雜亂心為安閑心 我所提的安閑心,不是無所事事的閑散 心境,乃是一種包含喜悅、平靜、通達的心 靈境界。 我深深感覺,隨著科技的發達,社會的 進步,資訊的充塞,人的生活,看似隨心所 欲,但實際裡,可能是思惟雜亂,情緒雜亂 和目標雜亂。外在因緣的豐富,懂得取捨運 用者,或許是一種福報,但不知如何取捨, 無法適當運用時,肯定是一種負擔。過去為 人父母者,憂心小孩沉迷於電動玩具,不能 專心讀書;現代的家庭,又擔心小孩透過電 腦,聯繫不良網站。小孩不懂得照顧自己,


-佛光法苑‧第177期-

所以需要父母幫忙,已經成人者,是不是 人人都會照顧自己呢?我覺得有很多煩惱 是不分年齡的,也無關社會環境的簡單或 複雜,根本的關鍵是我們能不能轉雜亂心 為安閑心。 在現實生活中,人常常是矛盾的。忙時 想閑,閑時又想忙,總是無法安定於當下。 安閑心則是一種內在的穩定感,忙時安閑, 靜時也安閑,不會在忙中煩亂,靜時無聊。 如何培養安閑心呢?我覺得修習正思惟和正 念是基本方法。正思惟能引導一切思想向正 面開展,正念則能令人堅持自己,不為環境 所轉,隨波逐流。每逢為佛教會做一些決 定,我常反省自己有沒有依正思惟來思慮 現前的因緣,若有一絲私己的顧慮,都要 隨時看開放下。等事情做了決定,我也會 念茲在茲,依決定執行任 務,不再隨意更改。可能 是經過了多年的訓練,養 成習慣後,不管事情如何 忙碌,內心總是留有一分 安閑。 當然,追根究底,人 之不能安閑,主要是思 想觀念的問題─想不通, 如果想通了,煩惱也就不 存在了。世間每日都有種 種善與不善的事情發生, 我們不在乎的事,別人說 了,不是心不動就是一想

10

就通;若一旦發現有的事是與自己密切相關 的,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執著,用九牛二虎 之力也分不開,這時的心情,不但激動,而 往往不容易想通。所以當我們面對問題時, 要注意真正的問題可能不是外在的人事,而 是我們內心的迷惑和執著。我們學佛的人, 常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究竟這些佛陀的 開示有多少是已經成為我們的正念和正思惟 呢?如果佛法與生活兩不相干,內心想有安 閑,那是無法成辦的。

結語 在佛法修行中,我們雖也重視和強調環 境的淨化,但真正的根本功夫,還是要人淨 化心靈,轉惡為善,轉迷為悟。我覺得生活 在不圓滿的環境裡,與其憂惱不安,不如 培養智慧善巧,把塵勞轉成佛事,借因緣 的變化,把人間轉成 淨土。不但使自己當 下少煩少惱,同時還 能濟助無量大眾,讓 法水長流,令眾生得 度。若其不然,一直 讓欣厭心干擾自己, 雜亂心消耗生命,只 希望有一天船到橋頭 自然直,那是毫無把 握的。


-佛光法苑‧第177期-

與同學論

大小乘佛法之互融

親嚴 某某同學: 很感謝您送來的兩份文章,從學習經驗 所得,當撰寫文章時,得益的肯定是自己本 人,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上,要經過腦筋消 化,然後下筆化為文字,還要兼顧上文下 理,因此可以得到最大的啟發與收穫,相 信您亦有同感吧。 印度佛教從歷史的演變上看,先後分裂 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再而各自分裂至眾多部 派,形成部派佛教的時期,往後大乘思想興 起,成為後期佛教的主流。各部派與大乘之 間互相排斥攻訐,大乘批評著個別部派的不 究竟,並貶稱之為「小乘」,部派佛教亦批 評大乘為「空華外道」、非佛所說。到後 來,大乘又發展出中觀、唯識、如來藏三大 系統,互相對立數百年,再而匯合而成瑜伽 中觀派,演變成後來的密乘佛教,密乘興起 之後,亦自稱為佛陀最後最究竟的教法,他 們認為顯教的全部都是方便法,唯有即身成 就的密法方是最徹底、最究竟的法門。因此 之故,佛教各自系統之間,隨著所傳經典的

不同,本來是各自流傳在地區,各是其是, 各非其非,也是無可如何之事。這也是研究 佛教史的學者所大致同意的發展。 經過了二千多年的傳播、分化,佛教隨 著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的 吸收與消化,漸漸開出了不同的大系。其中 主要的有,流傳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的 南傳的巴利文上座部系統;流傳在中國、 韓國、日本的北傳漢文大乘系統;流傳在 西藏、青海、蒙古的藏傳藏文密乘系統。 三大系佛教在其傳播地區流傳均達千年以 上,深深地影響著當地的文化思想,其深 遠影響而致使佛教徒數以億計,令佛教成 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現時交通發達,資訊發展迅速,文化交 往日盛,不同的系統、不同的文化亦有很多 機會互相觀摩學習交流並容。就像玉佛寺, 現時也有接待不同國籍、不同系統的出家、 在家佛教人士。香港現時凡有公開的佛教活 動,例必邀請三大系代表高僧出席,以示隆 11


-佛光法苑‧第177期-

重其事。三大系統必須互相包容,才能使佛 教呈現完整興盛之面貌。 在我來看,在二千多年的時光流轉過 程上,佛教不同系統的發展,在不同的時 空裡,因緣條件限制各異,面對著不同環 境、文化、民族、地域的約制,加上古代交 通困難,要交流亦不容易,因此發展出不同 的方向,自是必然的事情,至於孰優孰劣, 則不同的角度便有不同的評價,學者論者各 有其見地,老師們亦可作為教學的手段,以 使弟子精進勇猛,專心求學求道。由於歷史 時代因素不同,不同的派別自然會有著不同 的側重,任何宗教及文化的發展,若抽離了 文化歷史背景來看,便不能看到其背後千絲 萬縷的關係。 從佛教的本質上看其演變,佛教亦由 初期追求生命的解脫,由生活中的佛教, 進成為學問上的佛教,再進而成為信仰上 的佛教、儀軌中的佛教,逐漸與生活中脫 節,而亦分途發展,一是成為了著重種種 儀式的民間信仰,二是成為深奧難懂的哲 學思想,致使佛陀的本懷逐漸被遺忘了。 中國佛教亦慢慢衰落,只能淪為儒釋道三 教不分的世俗民間信仰了。 在民國初年的佛教界,不少高僧大德對 復興佛教不遺餘力,亦對佛教作深刻的反 省,從多方面來提倡正法。其中不少高僧在 不同的方面作出了貢獻,致令中國佛教呈現 新興現象。例如太虛大師藉著交通資訊的漸 趨便利,接觸了世界各地的佛教界,看到世 界佛教廣闊的一面,於是提倡佛教改革,並 派出弟子前往各地學習,影響深遠。印順法 師隨後亦提倡人間佛教,在在都是為了復興 真正的佛法而作出貢獻。 其實,在我個人來看,佛教是一個有 機的整體,是包含著二千年來各宗各派的 12

發展,而其中又不出於佛陀的本懷,背後 有其精神貫徹其中。無論是南傳也好,漢 傳也好,甚至藏傳也好,都是整體佛教的 一部份,都應該以釋尊本懷為是尚。佛法 本來便是慈悲相容的,若果連自教發展的 不同系統都不能容納的話,怎能表現出真 正佛陀慈悲的本懷,又怎能表現出佛法的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無量心懷呢! 大乘佛法是佛教發展的一部份,而且 是核心的一部份,闡揚著佛陀真正教化的 精神。我們學人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將大 乘佛法的精神,相融貫徹於前期佛教、後 期佛教之中而已。我很喜歡印順導師的一 句立論: 「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 教(指「初期大乘」)之行解,(梵化之機 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 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 唯有將佛教作為一有機的整體來看,方 可明白印順導師的感歎及苦心,對印順導師 的努力與成果更能讚嘆! 當年太虛大師曾經感嘆中國佛教的問 題,他說: 「中國佛教所說的是大乘理論,但卻不 能把它實踐起來,不能把大乘的精神表現在 行為上。我國的佛徒──包括出家在家的四 眾──都是偏向于自修自了,大乘的經論, 雖有很多人在提倡和弘揚,但所提倡所弘揚 的也不外是自修自了的法門。這種說大乘 教,行小乘行的現象,在中國是普遍地存 在。如出家眾的參禪念佛者,固然為的自 修自了,即在家的信眾也是偏重自修自了 的傾向。他們都以為學了佛就不要做人, 什麼事都心存消極不願意幹,更有很多人 以為學佛作「了此殘生」的尾閭。他們都


-佛光法苑‧第177期-

說把國家社會家庭一切的俗務都捨下,才 可以入佛修行。這種不正確的思想,已經 深印在每個國民的心坎中。這種錯覺是復 興佛教的障礙物,是歪曲了大乘佛教的真 義。所以我們可以說:中國所說的雖是大 乘教,但所修的卻是小乘行。」 因此,太虛大師更明確的表示: 「我認為說錫蘭的佛教是小乘極為不 當,錫蘭應該是小乘教大乘行底佛教;和 中國大乘教小乘行底佛教適得其反。同 時,我還以為大小乘的分野,不應單在教 理上著眼,從實際的行為表現上來分別, 尤為重要。」 (出自《太虛大師全書》第十編《通 論》之〈從巴利語系佛教說到今菩薩行〉 一文 (1940年6月說於漢藏教理院)) 由民初的太虛大師至印順導師至今,中 國佛教徒的傳統觀念仍沒有多大的轉變。 年前緬甸出現政治動盪,不少僧人上街 示威,對軍人政府的統治提出了訴求,以致 出現了僧人死傷流血的情況,成為國際間的 大新聞。我在香港的一位佛教朋友,本身是 一位佛學班老師,學佛超過二十年,竟然 來電給我,問我那些緬甸小乘佛教國家的 僧人,為何也會為社會提出訴求?據他的 理解,那些僧人應該是躲在寺院中自修自 行,成自了漢才是。我聽到他的說法後, 不禁私下慨歎,我們很多自命為大乘佛教的 佛教徒,不明白南傳佛教在千多年來對當地 國家社會教育民生各方面的貢獻,不了解他 們的實際情況,只是一味說他們為自了漢, 認為他們不究竟,殊不知自己卻成了井底之 蛙,對南傳佛教對社會的貢獻卻懵然不知。 太虛大師當年已經明確地指出了這個毛病, 想不到七十年後情況仍然持續。

另外一位專研唯識學的老師,在十年前 亦曾親口對我說,泰國小乘佛教乃不究竟的 佛教,他更認為佛使比丘的書不值得看,不 值得學習,我聽後祇能苦笑而已。 正因如此,我曾竭力地融合南傳上座部 與北傳大乘之間的鴻溝,努力學習南傳內觀 禪修法,試圖了解他們的內容,將其精神 融匯於北傳佛教的理論教化中。在我自己 來看,小乘與大乘是佛教在不同方向的發 展出不同的歷史面貌而已,其中只是我們 貶低他們,貶稱其為小乘,他們卻不承認 的。我們要學大乘,便是要學習到大乘的 慈悲包容、平等不偏的精神,而真正的慈悲 並不是我在高處別人在低處,從高而下的慈 悲,而是在同一水平上所看的同體大悲,平 等觀念也是如此。佛法本無界線,是我們將 之分為界線,將之分門別派而已,能夠達到 目標的方法,都是佛法,正如佛教中有說: 「一切微妙言詞,皆是佛法」;六祖大師亦 說:「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我覺得 學佛的目的,就如大乘經典《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所說: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 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 想,究竟涅槃。」 我願能從佛法的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得 到啟迪,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亦期望 大眾能夠學習佛法,解脫憂悲惱苦,達致究 竟解脫的目的。 我更期望將來可以與您繼續討論佛法, 互勉互勵,共同進步。專此敬祝 身心安穩,如意吉祥!

錦華敬上

13


-佛光法苑‧第177期-

中 國 佛 教 史 話 (三)

釋慧璉 晉室南渡──東晉(317-420) 晉武帝司馬炎於太康元年(280)滅吳 統一天下後,便耽於游宴女寵;而漢末曹魏 以來,政風敗壞,王公卿相奢侈驕恣,士大 夫亦普遍寡德鮮能。太熙元年(290)武帝 死,太子繼位,是為惠帝。惠帝稟賦低下, 當時天下饑荒,百姓多餓死,他竟然說:「 何不食肉糜?」皇后賈南風藉機擅權亂政, 以致引發諸王擁兵作亂,骨肉相殘,史稱「 八王之亂」。 惠帝末年,諸王忙於相爭內鬥,中國 境內的胡人乘機舉兵叛變,史稱「五胡亂 華」。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氐、羌、 羯,他們從西漢以來陸續歸順中國,為了 便於管理,他們被遷徙於中國邊地,甚至 向內地發展。五胡稱亂十餘年,便掩有整 個華北,他們和少數擁有武力的漢人前後 成立了十六個以上的國家,史家統稱之為 「五胡十六國時代」。 西晉經歷武、惠、懷、愍四帝。建興四 年(316),愍帝於長安投降匈奴人劉曜, 14

次年遇害。同年(317)三月宗室琅琊王司 馬睿在他鎮守的建業(今南京)即晉王位, 次年即帝位,改元太興,是為東晉元帝。 南北分治的中國,佛教的發展也有不同 的風貌。

佛圖澄(232-348)及其門下 懷帝永嘉四年(310),西域高僧佛圖 澄抵達洛陽,卻不幸遇上隔年的「永嘉之 亂」,匈奴族的劉曜攻陷洛陽,俘獲懷帝, 縱兵燒掠。 佛圖澄,或云姓帛,為龜茲(今新疆 庫車)人,或說是印度人,也有說是安息 國人。他以近八十的高齡來到中國,親見 山河殘破、生靈塗炭,淪為胡人角力戰場 的華北,漢人及異族皆慘遭虐殺。 當時羯族的石勒屯兵葛陂(今河南新 蔡),石勒生性兇殘,專以殺戮為務,許 多出家人不幸遇害。佛圖澄心生不忍,想要 度化石勒,正好石勒的部下郭黑略為一佛教


-佛光法苑‧第177期-

居士,佛圖澄便投止郭家。從此郭黑略每次 追隨石勒出征,總能預言勝負,而引起石勒 的疑心,郭黑略乘機將佛圖澄推薦給石勒。 佛圖澄知道石勒是不能以佛教高深的義理來 折服他的,因此特用神通,使其信服。石勒 尊稱佛圖澄為「大和尚」,凡有軍國大事, 必先諮詢而後行。因為尊敬佛圖澄,石勒經 常為他止殺,竟有高達十之八九的人因此而 得以存活。 石勒後來建立「後趙」國(319- 351),石勒死,族子石虎廢勒子石弘自 立,對佛圖澄更加禮敬,稱為「國之大 寶」;上朝時,百官幫助扶輿,太子諸公 扶持上殿。佛圖澄時時教以「不為暴虐, 不害無辜」,石虎雖然不能盡從,但也常 能順服。 佛圖澄門下僧眾,有不遠萬里、足涉流 沙,來自天竺、康居的;中土有道安、竺法 雅、竺法汰、法和、僧朗等一代俊彥,跨越 關河,親聆教誨。追隨身邊的弟子常有數 百,前後親近者將近萬人。他興建佛寺八 百九十三所,王公大臣、庶民士人因之奉 佛者,不可勝數。法化之盛,無人可比。 佛圖澄門下安令首尼,亦深得石虎敬 重,隨其出家尼眾多達二百餘人。 高僧中的高僧──釋道安(312- 385)

道安的成長 道安,俗姓衛,其家以儒學傳家,永 嘉六年(312)生於常山扶柳(今河北冀 縣),正逢離亂時代。幼年父母雙亡,由 表兄孔氏撫育。七歲啟蒙,夙齡英發,再 覽成誦,鄉鄰親友都嘖嘖稱奇。 十二歲剃度為小沙彌,由於容貌醜陋,

皮膚黝黑,不受師父重視。在田間操持長達 三年之久,才敢向師父乞求經典誦讀,第一 日師父給予《辯意經》,約五千字,道安持 經入田,休息時誦讀;薄暮歸來,以經還 師,再乞求其他經典,師父說:「昨天才給 你一部經,你今天還要?」道安回說:「全 背誦好了!」師父心雖驚訝,但並不相信, 又給了他《成具光明經》,近一萬字。道安 晚上把經還給師父,師父考他,竟然背得一 字不差,師父大驚,從此對他另眼相看。二 十歲受具足戒後,師父任其外出參訪。

道安與其師友 當時天下大亂,佛圖澄在後趙鄴都(今 河北臨漳)弘法安僧,道安便前往依止。佛 圖澄初見道安嗟嘆不已,與他相談竟日, 而大眾見道安其貌不揚,都不以為意,因 膚黑,眾人謔稱他為「崑崙子」、「漆道 人」,「崑崙子」是當時人對南洋土著的 稱呼。由於不服佛圖澄對他的賞識,當佛圖 澄講經後,由道安覆講時,眾人故意輪番攻 難,道安從容不迫,挫銳解紛,大眾心服之 餘,有「漆道人,驚四鄰」之嘆。 佛圖澄入滅後,許多門人因服膺道安, 追隨他流離播遷。北方兵燹不斷,道安率眾 在黃河以北九易其居,雖不遑寧處,但他講 經、注經、造寺、領眾修行,勤苦奮勵、護 教護生的菩薩精神流露無遺。 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道安年五 十三,因鮮卑慕容氏攻略河南,道安只好離 開洛陽之南的陸渾,向南投奔東晉國境內的 襄陽。中途,道安認為時難年荒,不依國主 則法事難以進行,加以正法宜廣令宣弘,因 此在新野分張僧眾,勸請竺法汰前往東晉首 都建康(今南京),因為建康多博學君子、 清談名流,與竺法汰風格類似;從此二人長 別,竺法汰弘教於東南。道安又勸請同學法 15


-佛光法苑‧第177期-

河和入蜀,因為蜀江水碧蜀山青,而山水可 以怡情養性。 竺法汰是道安的同學,籍屬東莞(今山 東莒縣),雖然才辯不及道安,但身長八尺 (約一百九十餘公分),風姿俊朗出眾,為 人深沉蘊藉,吐詞典雅脫俗。法汰由荊州下 建康,停止瓦官寺,流名四方,受東晉簡文 帝之請講《放光般若經》,深受王洽(王導 子)、王珣父子及謝安的欽敬。法汰弟子曇 壹、曇貳,博綜經義,又善於《老子》、《 周易》,與道安弟子慧遠齊名。另有一弟子 道生,更在法汰身後,名震江南。

道安在襄陽與長安 道安在襄陽共住十五年,每年都講《放 光般若經》,並注解諸經,解釋疑義,更作 了一部經錄,世稱《綜理眾經目錄》。東晉 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前秦苻丕攻陷襄 陽,恭請道安西入關中。稍前,道安又派 遣數位弟子,包括慧遠在內,前往各處弘 法。 前秦(310-394)是氐族苻氏所創立的 國家,首都在長安(今陜西西安)。當時國 君苻堅對道安非常欽仰,道安在他的護持之 下,晚年得以安心主持譯場、校定譯文、寫 作經序。道安有感於當時三藏不全,障礙了 正法的弘宣,因此成立譯場,禮請沙門竺佛 念、僧伽提婆、曇摩難提、僧伽跋澄等傳譯 經論百餘萬字,包括《中阿含經》、《增一 阿含經》、《阿毘曇毘婆沙論》等,他親自 覈訂譯文,撰寫經序,並提出「五失本,三 不易」的譯經理論。

道安的貢獻 經典初譯時,因外人不精漢文,而漢人 又不懂天竺西域文,加以中印思惟方式、文 字語法、傳統哲學宗教等,均有甚大差異, 16

佛教的名相 很難在漢文 中找到相同 內 涵 的 詞 彙,因此譯 文無法達到 涵意明確、 文字雅正的 要求,甚而 有些經文文 義 晦 澀 難 通,研讀者 容易產生謬解。道安研究經典便深有此感, 他又不懂天竺西域文字,想要釐清法義,他 所能做的就是廣搜譯本,特別是同一經典的 不同譯本,憑藉深厚的佛學素養,透過比對 文句,鉤玄探微、剖析疑義,也因此他才能 注解經文,提出前人所未見的精義。 佛典漢譯,由東漢經三國、西晉,至 此數量漸多;道安為明經義,廣求經本, 時人因敬服他為學勤勵,道德標著,常將 經典送達他的處所,道安既博學深識,治 學謹嚴,又閱經最廣,因此嚴加考訂,作 成經錄一卷,「眾經有據,實由其功」( 梁傳本傳)。 當時戒律不全,道安為了僧眾的威儀、 僧團的運作,制定〈僧尼軌範〉、〈佛法憲 章〉,共整理出三項,以作為準則,一是行 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二是常日六時行道飲 食唱食法,三是布薩(月中月末說戒)差使 (懺悔接受處罰)悔過等法,天下佛寺都加 以採用實行。 起初魏晉僧人都依師為姓,如師父來自 天竺,弟子便姓竺,來自龜茲,弟子便姓 帛,並代代相傳,道安依《增一阿含經》 「四姓為沙門,皆稱釋種」之說,提倡僧


-佛光法苑‧第177期-

人當以「釋」為姓,因此時人稱他為「釋 和尚」、「釋法師」。

道風與讚語 道安弟子法遇在苻丕攻打襄陽時,被道 安分派至江陵,住長沙寺,受業弟子多達四 百多人,是領袖一方的人物。當時有一僧人 因飲酒,晚上沒有上香,法遇只處罰他而沒 有將他逐出。道安在長安知道此事,以竹筒 盛一荊條寄給法遇。法遇拆封見到荊杖,知 道是為了此事,就教維那鳴槌集眾,自己伏 於眾前,命維那對他行杖三下。道安是良 師,法遇能承教,這件事感動了道俗許多 人,由此也可看出道安對於有關道德修持 的大戒,是絲毫不茍且的。 襄陽名人習鑿齒曾給宰相謝安書信稱讚 道安:「我在此見到道安,他真是非常殊勝 的修行者,師徒幾百人,一同講經不倦。他 沒有神通變化可以迷惑常人,也沒有重大的 威權可以整頓門人的參差不齊,然而師徒道 風嚴謹,彼此尊敬,人眾盛多,是我從所未 見的。他的為人簡素質樸,涉獵極廣,教內 教外典籍,大都遍覽,陰陽算術,也能通 達;至於解說佛教的妙義,更是游刃有餘, 在義解方面,可以媲美於法蘭、於法道。只

恨您不能與我一起去拜訪他,他也常說希望 能和您見面一敘。」(梁傳本傳)生動地描 繪出道安其人及其領眾的情形。 道安對中國佛教的貢獻遍及多方面, 概括而論,不出四項,即校訂經論、注解 經文、編纂經錄、制定戒規。近人湯用彤 在其《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八章對 道安評道:「梁慧皎《高僧傳》〈序錄〉 曰:『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 實之賓也,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 適時,則名而不高。』(今譯:前代以來的 僧傳,大多稱為名僧傳。然而「名」本來就 是「實」的從屬。僧人若潛隱實修,將德高 而無名。若德行卑下,迎合世俗,是有名而 無德。)蓋名僧者和同風氣,依傍時代以步 趨,往往只使佛法燦爛於當時。高僧者特立 獨行,釋迦精神之所寄,每每能使教澤繼被 於來世。至若高僧之特出者,則其德行,其 學識,獨步一世,而又能為釋教開闢一新世 紀。東晉之初,能使佛教有獨立之建設,堅 苦卓絕,真能發揮佛陀之精神,而不全藉清 談之浮華者,實在彌天釋道安法師。道安之 在僧史,概幾可與於特出高僧之數矣。 」 可說是非常公正而符實的讚語。

17


-佛光法苑‧第177期-

見聞覺知

無來無去 宏意 在住持陞座的前兩日,有居士問我說, 即將卸任,有何感想?當時在場的超定長 老,不假思索地用台語幫我回答:「無來 無去,無歹事。」這是台灣廣欽老和尚圓 寂前的開示,也是龍樹中觀思想中的八不 中道之一 ─ 不來亦不去,表示法性一如, 無有動相。從世間法看,人有上下來去,但 從出世法觀,實相無相,但有名言,本無所 得,亦無所失,何來真實的陞座和退居呢? 我想超公長老和我都有同樣的心情,一切皆 是順著因緣,為教服務,並不在意個人有何 增減。 俗語說萬事起頭難。德州佛教會在初創 時期,出家大德中,除了永惺長老、淨海長 老積極參與領導外,第三位最關心者,就算 是超定長老了。他不但經常過來弘法,寺中 無人時,也會特別抽空來此小住,看護道 場,同時鼓勵信眾發心護持三寶,把德州佛 教會的道場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修玉佛 寺,超公各處宣傳,要大家支持;我們建菩 提中心,超公更是想盡辦法,為中心籌募善 款。世間有的事是會頭熱尾冷,時間一久也 就淡了,但三十年來,超公對德州佛教會卻 是一本初心,一直護念不已,這是讓我非常 敬仰和感激的一股道誼。 一九九九年我陞座前,原本是希望能恭 請超公擔任玉佛寺第三任住持,無奈觀音禪 18

寺剛購置新址,法務、事務繁重,完全不可 能作此安排。所以九八年春,我去加州拜訪 超公時,我開玩笑說:「法師!你破壞了我 們佛教會的計畫。」沒想到事隔十年後,因 緣又慢慢形成,終於如願的請到超公擔任本 寺住持。 從團體的人事制度上看,佛教會的各項 職位有任期,可以輪替,也是有必要的,而 且玉佛寺和菩提中心是十方道場,不是子孫 寺院,只要是賢者、能者,都能在佛教會的 道場中,擔任重要職務。唯一的要求,就是 要參加做會員,同時要經常參與弘法利生的 工作,有能力領導大眾。 我十五歲時,去台灣前,家師叮嚀我到 台灣後,不要收徒弟,不要做當家住持,看 來這些交代是越來越難奉行了。不過,有一 點倒一直是老樣子,我喜歡靜修、寫作,整 理佛經,其餘都不是興趣;若有所作,也是 一種責任感的驅使,以求報三寶之恩和施主 之恩。或許正因為有這種心情,不論參與多 少,我內心總是簡單而平靜,少有起伏變 化,否則也可能不會留在德州三十餘年。 超公長老擔任住持後,我答應他我們會 繼續為常住服務,料理日常寺務。不過希望 他每年多來一些時間,多給我們一些開導, 令玉佛寺繼續弘揚如來正法,利益大眾。


-佛光法苑‧第177期-

本期專題

煦煦春暉 愛兒不分晝夜 念兒常忘春秋 欲拜家中菩薩 觀音莫須外求

19


-佛光法苑‧第177期-

懷念親恩 宏意

從某些修行的觀點看,佛教是一個提倡 感恩、報恩的宗教。譬如講種福田,佛經中 就說有「敬田」、「悲田」、「恩田」。報 恩是種福田的一種方法。修學佛法者應報 那些恩呢?經中又說有「佛恩」、「父母 恩」、「師長恩」、「眾生恩」。若是出 家者,還需要想到有「施主恩」,因為無 施主之供養,修行者是無法安心辦道的。 今適逢母親節,「法苑」編輯邀稿,我 藉此機會,也談談懷念親恩的一些感想。 本來自幼出家,一直生活在寺院中,照 理講,我與家中親人的關係應該是很淡薄 的。可能是由於小時候的一些片段記憶, 讓我對母親的懷念,總是有增無減。母親 是一位平凡的婦人,但是在平凡中,她的思 想、個性,都深深影響了我,讓我覺得,母 親不只是生養我們,同時也做了某種示範, 教我要有勇氣面對困難,要用平常心來過日 子。 一九五七年,我們從中國雲南逃難到緬 甸北部,生活還沒有安定,約三年不到,某 次,父親外出經商,在動亂不安的環境中, 即不幸罹難逝世,丟下母親養育三個小孩。 20

不管生活怎麼艱難困苦,年輕的母親總會想 盡辦法,照顧我們的衣食,從不乞憐於人。 有一天,我們胃口好,想要多吃一碗飯,母 親蹙起眉頭說,怎麼米貴的時候你們個個飯 量大,米便宜時,反而吃得少呢?當時家中 就靠一缸米過一年的日子,菜多是母親自己 醃的種的。肉食非常稀少。每逢我們有病, 母親就自己當醫生,首先用手幫我們推背, 拉脊骨,接著再用茴香煮一個荷包蛋做藥, 吃完就睡覺。醒來時,如果病好了,就平安 了,不好也沒有別的辦法。在當地的村裡, 我們是極貧窮的一個家庭,再加上沒有丈 夫、父親的保護,也是弱勢的一群。因此, 我自小羨慕別人有父親,由於父親的遺體無 法運回來安葬,心中總覺爸爸還活著,白天 希望會突然遇見父親,晚上又想夢見父親。 一直到了解佛法後,十七歲那年,我才放下 這個執著。 其實我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恩,是隨著 年齡不斷增加的。人生的閱歷越多,越知 道人情世故的道理,也就越佩服母親的堅 毅和判斷。 我出家是姑姑瞞著母親安排的。母親雖


-佛光法苑‧第177期-

然不同意,但是到了一九六九年,師父要送 我去台灣時,我不敢一個人去,吵著要母親 帶我回家。我記得那天下午,母親正色對我 說,台灣一定要去,書一定要讀,至於是生 是死,那是你的造化,不要怨任何人。母 親斬釘截鐵的幾句話,堵斷了我想回家的 念頭,開啟我生命的另一章,讓我與佛教 繼續結緣。 一直到一九九二年,我去雲南瑞麗與母 親相見時,有一天母親才正式對我說,經過 十年的會面觀察,她很高興有我這個出家 的兒子;在親友中大家也羨慕她,說她有 福氣,不管是出家或在家的兒女,都非常 孝敬。母親說這是她一輩子之中最大的欣 慰。因此,從今以後他不會再勸我還俗, 希望我用心為佛教為大眾做些好事。 母親是既有個性又喜歡獨立思考的人。 我們鄉間由於佛法不興,神佛不分,母親對 佛教有些誤解,再加上僧人在社會中不受尊 重,所以不管怎麼艱苦,總不想讓我出家。 去台灣前,她說到台灣之後要出家不出家隨 我決定,她沒意見。但一九八二年我第一次 回緬甸探親時,他又叫弟弟遊說我還俗。因 此,姑姑帶我出家的事,一直是母親心中的 結。慶幸的是,想不到在九二年春,母親終 於做了大調整,歡喜的肯定我出家的志願, 甚至以此為榮耀。當然,最令我感動的是, 母親終於正式學佛修行了。在她往生前的 五、六年,她每日上香禮佛,每日念佛五千 聲,每逢初一十五,或特別節日,也經常吃 素,一改非肉不吃的習慣。一九九八年四月 間,一日午飯後,母親感覺有點累,要弟弟 扶她回房休息,就這樣,母親就往生了。弟 弟說,頭一天,媽媽還是照我安排,在院子 裡走五千步,唸五千聲阿彌陀佛。那年春, 母親雖然有些不舒服,但沒有太痛苦,臨終 前一日,還會記得念佛做功課,也算是正念

不忘。 母親往生後,我心中雖有正見,但內心 深處的感情,還是是有些反應。每逢想起母 親的辛苦、慈愛以及其堅強不屈的精神,我 總是有些激動。可能也是因為有感於親恩難 報,所以更堅定了我報佛恩、報施主恩的意 念。一九九八年春,我奔喪回美後沒有作什 麽 麼 休息,隨即抱病開始找地,進行籌建菩 提中心的計劃,我希望將父母所生之身,佛 法所薰之命,真誠的奉獻出來,施與一切大 眾,以期能報父母恩於萬一。 在念親和思欲報恩的過程中,我也不斷 地體悟到,真想報恩者,還必須好好思維如 何才能如法報恩。我覺得有幾點是值得和有 緣者分享的: 一、

如法修行是報恩之道

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要懂得好好地 照顧自己。佛教中說,如法修行,也就是要 人如理、如情的生活,不要傷害自己,也不 要傷害他人。若能持戒,求定,生慧,對諸 佛菩薩來說,即是「如法修行供養」。我想 身為父母者,又何嘗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活得 安定,活得健全呢? 二、

關懷體察是報恩之道

我覺得真有心報父母恩者,首先要具有 至誠的關懷心,並經常要體察他們需要,再 給予適當的照顧。而不是主觀的以為,供奉 衣食就是報恩。從恩字看,感恩是以心為主 的,父母子女若能心心相連,心心相印,那 才會成就最大的喜悅。 三、

發菩提心是報恩之道

華嚴經中說: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諸 佛歡喜。父母見子女有成,又能廣修善事, 21


-佛光法苑‧第177期-

廣結善緣,貢獻社會,子女即使不在身邊, 聞了也會無比喜悅。所謂望子成龍,到底 成那種龍呢?依佛法說,勇猛有力,廣修 六度者,就是龍象眾。能發菩提心,上求 下化,利益眾生,應是更殊勝、廣義的報 恩方法。 結語 我覺得憶念親恩,是人之常情,也是我 們應有的一種心態。但是如何憶念,如何表 達,可能也會人人不同,要個人去體會。母 親未往生前,我經常回緬甸探望,希望老人

安心,更希望老人學佛。母親往生之後,我 去緬甸的次數越來越少,似乎這個方向的行 程已經失去了一種動力。雖然我很少有機會 去母親的墓地掃墓,但從九八年四月起,我 每晨必定為母親誦一卷金剛經,誦完必定念 一次母親的名字,給老人家迴向。十多年 來,雖不知母親往生何處,但內心裡總覺 得此緣無盡,當來必會重逢。希望在佛法 引導下,父母和家人都能離苦得樂,早成 佛道。最後懇祈三寶慈佑,願天下所有母 親,平安自在,歡喜吉祥。

母親的智慧

宋台育

母親在17歲時離開父母,隻身來台和我 的父親團聚,從此展開她自己未來的人生。 她在沒有父母親、長輩或親人的照顧和幫忙 22

下, 憑著她的聰明智慧和靈巧的雙手,建 立起一個和樂的家庭。母親在18歲時生下 第一個寶寶—我的哥哥,接著兩年,年年增 加一個寶寶,再過兩年又添了一個。她想這 樣下去,她的快樂生活會受到影響,在那封 閉的時代,一般婦女都羞於與醫生討論節育


-佛光法苑‧第177期-

或避孕的事,但因顧及子女的教育、家庭生 活品質的提昇,她不要量產,堅持要求醫生 幫她做避孕防護,她的智慧為她開啟了對未 來生活更多方面的計劃。 母親在孕育4名子女的5年當中,要學習 照顧小孩、買菜、燒飯、洗衣服、清理房間 及和宿舍鄰居們互動往來。在日常忙碌的生 活中,她仍不忘記要抽空看話劇、看電影、 聽歌和上小館子等,使自己快樂地生活。她 不希望我的將來和她一樣,在家務事都不會 的情況下開始自己的的家庭。所以,我在上 幼稚園大班時,母親要我站在小板凳上學洗 米和洗碗。母親以簡明的方式,教我做家務 事。她告訴我,做事時,頭腦要靈活,雙手 要勤快,心情要愉快。需要做的事情就要快 速處理,絕對不要拖延。養成良好的做事心 態,不但處理事情有效率,同時自己也會有 更多的休閒時間可以利用。 母親向鄰居學打毛衣,她的雙手非常靈 巧,經常變化各種不同樣式的毛衣,有的毛 衣需要拆洗,重打新的樣式,我要幫忙拆洗 和繞毛線的工作。但毛線糾纏不清,那時我 才念小學二、三年級,根本沒耐心繞這些理 不清的毛線,我每次都想拿剪刀剪開,但我 母親總是教我要有耐心。她用毛線針將線挑 一下,使打結的部份鬆開,毛線又可以順利 地繞成線球了。由幫忙拆毛線的過程中,養 成我做事的恆心、耐心、和沈穩處理事務的 態度。

能在教會工作,實在是靠她的勤奮工作和圓 融的待人處事之道。 母親從來沒有時間用在憂悲苦惱、情緒 低落和生氣上。她除了認真工作、有效率的 處理家事外,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歡樂的生活 上。週末,她和我的父親會手牽著手出門 坐公車到西門町、上小館子、看電影、或 逛街。要不然就是和朋友聚會、看戲或聽 歌。她從不會盯著子女要唸書或守著子女 在家。她鼓勵我們要盡量用功唸書,但如 果沒有唸書的資質,就去學手藝。她認為 行行出狀元,而我們的未來,是掌握在我 們自己的手中。她讓我們有自我選擇和成 長的空間。 母親的人生哲學,將佛學的廣結善緣、 善巧方便、活在當下、和放下煩惱,運用得 淋漓盡致。她運用她的智慧,帶給我們一家 歡樂的家庭生活。同時,也帶給我們子女們 樂觀的思想和積極的人生觀。 後記:目前,母親除了不善用言語表達 外,身體健康良好,每天打一小時毛線。感 謝所有問候她的師兄師姐們。

母親曾在基督教會的附設幼稚園工作 十年,當時牧師希望我的母親受洗成為基 督徒。母親很誠懇的告訴牧師,她不能夠 受洗,因為她17歲離開父母來台時,她的 母親要她記住,除了拜觀世音菩薩外,不能 接受任何的其他宗教。她牢記並遵守她母親 的交待。她是皈依廣欽和尚的佛門弟子,卻 23


-佛光法苑‧第177期-

獻給我敬愛的母親 倘若有人問我「妳這輩子虧欠誰最 多?」我會毫不猶疑地回答「我的母親」。 中學畢業後父母便送我到美國念書,那時年 紀尚輕對母親的了解有限,只曉得母親努力 辛勤節衣縮食,把工作所賺得的血汗錢,一 分一毫全省下來供給我和弟弟到外國留學深 造,讓我們有增廣見聞的機會,希望我們有 遠大光明的前途。其實,當時我和弟弟都考 上了香港大學,父母並無需花費這一筆龐大 的學費,可是母親卻堅持,後來弟弟分別在 美國和英國完成了學士及碩士學位。這種成 全兒女心願,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的背後,又 付出了多少辛酸? 留學美國六年是我人生成長一個重要的 階段,在這決定我思想方向的六年裡,每年 只有兩到三星期的時間與母親度過,因而對 母親的內心世界並不了解,只懂得在心裡默 默地感謝母親的慈愛及支持。經過六年時間 的洗禮,原本剛出國時自由自在「讓小鳥飛 出籠外去」的感覺漸漸消失了,在受到委屈 或碰到困難波折時,便益加思念母親的噓寒 問暖和關懷鼓勵。尤其是每逢學期開始的時 候,收到母親寄來的學費、生活費及親筆 信,一股莫名的內疚及歉意即湧上心頭。腦 海中自自然然地浮現出昔日的畫面─母親努 力辛勞工作一整天後,回到家來滿臉倦容疲 乏的身影。後來,從父親的來信中得知母親 患了上腰骨骨刺病,夜半常痛得不能成眠, 我不禁黯然淚下。 由於長時間孤身飄泊在外,遊子思家之 24

李祝華

情越來越重,在完成碩士學位後便回香港尋 求發展,以為藉此可長伴雙親左右,給與他 們一點心靈的安慰,可惜好夢難圓─用不到 一個暑假的光景卻被我親手打破。因為,我 已經無法適應香港那吵雜的環境和狹窄的空 間了,我選擇重回美國。拋棄我童年少年成 長的地方,拋棄了日夜牽掛我的雙親,孤身 一人又坐上了令人看了都難過的747飛機, 背著內裏裝著只有離開家園才需要用到的 護照的空洞行囊,又再一次踏上「回美之 路」。那天,不知道為什麼飛機無法起飛, 在機場多等了一個小時,像有意作弄我一般 地,這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一小時。我的 心如被巨石壓住,呼吸如被棉被堵住,眼淚 像大雨般傾盆而下,我哭成淚人,心裡清楚 明白:於此一別此後不會再回頭,我恨自己 傷害了世上最愛我的人,一個我萬萬不能傷 害的人─我的母親,我恨自己狠心打碎母親 的美夢。至此我才明白自己是何等的自私, 母親含莘茹苦為女兒做那麼大的犧牲,我卻 一點都不肯委屈自己。我想此時的母親該是 世上最可憐的人了……。 易地而處,我想我是絕對無法承受這種 打擊的。可是在機場送行的母親卻沒有離愁 別緒的神傷,反而是處之泰然、淡淡地。母 親依然是往日那堅強的母親,從眉宇間,我 看到經歲月磨勵的她,越發勇敢和堅忍,有 一股強者的風範。那一份內在的尊貴,是我 一輩子都讚嘆佩服的。想起自己的種種,越 覺得自己的渺小及淺薄。母親把孩子的幸 福、志願、前途放在第一位,忘卻了自己


-佛光法苑‧第177期-

的能力和心靈的需要,勇於犧牲自己而成 全別人,這種克己為人,無條件奉獻的菩 薩精神,是何其的偉大啊! 有了孩子之後,我進一步對母親有更深 的了解,「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說得一 點都沒錯。母親在得知我懷了小孩後,便決 意把生意結束到美國來,以便全心全意幫我 照顧嬰兒。我勸母親說「媽媽,我與弟弟已 經花掉家裏不少錢財,現家中積蓄不多,妳 又為我而結束生意,讓我如何過意得去?何 等難受!」母親卻帶著堅決的語調說「傻孩 子!不用這樣想。人生有不同的階段,以前 妳姊弟兩人到外國留學,需要花錢便要做生 意,現在妳們都可以自立謀生了,家中的生 意可以不作,但小嬰兒可不能沒人照顧, 妳一人孤身在外,媽若不到美國誰可以幫 妳呀?妳在辦綠卡手續中,又不能辭掉工 作。錢財本是身外之物,我們還不是可以簡 單過日,只睡一張床,吃三頓飯而已!」我 聽後,只猛地按住自己的情緒,生怕被媽媽 覺察到我聲音的變動,放下電話後,淚水就 像泉水般地奪眶而出…… 母親很幸運地拿到十年無限次數的來美 簽證,她擔心大腹便便的我應付不下,在預 產期前一個月就來照顧我的起居飲食及家中 雜務,真是無微不至。因為沒有綠卡,每半 年就得離開,母親只好進進出出、飛來飛去 穿梭於美國香港兩地。後來因為移民政策的 變動,每次入境時都是戰戰兢兢的,恐怕移 民官不給半年的停留,當時的壓力是相當大 的,承蒙佛菩薩保佑攝受憐憫,每次都能順 利如願。在這期間,祖父母因年老而百病叢 生,母親在香港的時候也沒有喘息的機會, 她都日以繼夜地服侍,那幾年的日子都在奔 波勞碌中渡過,母親默默地承受從沒言苦, 為整個家庭犧牲奉獻。 我心裏常為增添母親的辛勞和負擔而難

過不安,有一天終於把心裏的話說出來「媽 媽,這麼多年來您東奔西跑的不覺得辛苦 嗎?您在美國因不懂英文像聾了、啞了, 不懂開車像斷了腿,爸爸又在香港照顧祖 父母,妳在這裏沒有親戚朋友,街道上連 人的影子都見不到。我們上班早出晚歸, 您每天只有守著房子和嬰兒,白天沒人陪 您聊天,日夜照顧哭鬧的小孩,夜裏還要起 來餵奶,您太辛苦了!」母親卻淡淡的說「 哪裡還顧得了那麼多?來美國是為了完成一 件事情,目的是把事情做好把責任完成,何 必想東想西,現在就是把孩子照顧好讓妳安 心工作,妳體質一向欠佳應好好調養,別擔 心這麼多。媽媽還年輕,身子沒問題,這不 算什麼。」 就這樣,憑著那無比的意志和毅力,經 過八年時間,待大兒子上了三年級,小女兒 也入幼兒園上學了,母親才功成身退重回香 港,與父親及弟弟團聚。八年來,母親不辭 勞苦日夜為我照顧孩子,是家中的大菩薩, 這令我想起「菩薩為普渡眾生,雖在苦中, 卻沒有苦感,反而覺得快樂輕鬆。」 每逢思念母親時,我都有「簷前滴水」 的慨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報答母親的似海 深恩,每想起母親的偉大,我彷彿看到一 個巨人的身影,我便只有躲藏在這身影的 一角,越覺自己的渺小慚愧,越覺對不起 她、虧欠了她。母親篤信三寶,每日唸佛 唸經,培養出如此高貴的人格,對我修持 佛學起了無比的激勵作用,她心靈深處的 美,可滌盪我塵世上的汙垢,使我奮發向 上,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以作為獻給母 親的一點慰藉。 我許下心願:「願母親年邁時我能回 到母親身邊,有因緣得以穿梭於美國、香 港兩地,盡我做兒女的本分,可照顧母親 終老,以報答養育之恩。願三寶加被,償 我心願。」 25


-佛光法苑‧第177期-

慈輝永煦 翁定台

每年玉佛寺慶祝母親節,我都是以很欣 悅的心情,由佛寺少青組的手中接過紅色的 康乃馨,但今年………。 一月七日,家母在睡夢中以九十三歲高 齡往生西方。母親一向慈悲喜捨、廣結善 緣,多彩多姿的一生充滿著喜悅與歡欣。 家母為了我們,不辭辛苦,把我和妹妹撫 養長大,以身教、言教鼓勵我們姊妹倆都 能努力學習,獲得博士學位;我的兩位女 兒都獲得醫科學位,服務人群。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 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 昊天罔極」,人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 養而親不在」;正是「養兒方知父母恩, 父母恩情永難報」,千言萬言也無法達我 對家母的思念。 叫母母不應

空對靈堂拜遺像

呼天天無語

敢將幽恨叩蒼旻

這正是我目前心情的寫照。 家母翁薛蕉治女士是印尼華僑,僑校中 學畢業。二次大戰時,她冒險至澳洲,戰後 赴台服務於「善後救濟總署」,將聯合國救 濟物資,發放給台灣貧民,於工作中與家父 相識。母親是剛柔並濟,一向是身教重於言 教,待祖母至孝,敦親睦鄰。親友們需要 幫忙均盡心盡力、當仁不讓;信奉佛教、 相信因果、持齋念佛、布施放生、與世無 爭。家母曾協助家父,創辦「新竹佛教居 26

士林」,出錢出力,做義工,至今已五十多 年。當年我唸初中時,才有機會聆聽諸法師 與居士們的佛學演講,親近善知識,並皈依 印順導師。家母做的一手好素宴,家中經常 招待諸法師與善知識用餐。 家母的記憶力特別好,常常是詩詞朗朗 上口,而且還會背很多詩詞與佛經。母親每 天晚上唸《無量壽經》,持之以恆,不管多 累,都要做完她的功課。家父常說,妹妹與 我、兩外孫女很會唸書,都是母親的遺傳。 家父母曾來美國分別在我與妹妹的家中生活 了二十多年,一直到近十年才返台定居。兩 位外孫女在成長的二十多年中,由外婆處學 到承傳與家庭的重要,並與外婆有深厚的感 情。家母常在兩外孫女下課打完排球後,準 備很多好吃的印尼點心與晚飯給她們吃。 家母常教她們作體操運動,包括太極劍與 翻跟斗。兩位外孫女暑假返台,常與家母 清晨起來爬十八尖山做健身運動。兩位外 孫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充滿著許多婆孫間


-佛光法苑‧第177期-

美好回憶。 記得一九九五年時,祖孫三代同遊美國 大峽谷,兩位外孫女走到五千呎下的科羅拉 多河邊,住宿一夜,次日再爬上來的勇敢精 神,正如同家母於二次大戰時,由印尼冒險 至澳洲,戰後返台工作一般。母親鼓勵兩位 外孫女到全世界各地義診,她們曾去過非 洲、中美洲、中國、泰國等國行善。兩位外 孫女聽到家母離世的消息,立刻放下工作, 放下家庭,經過三十多小時飛行,風塵僕僕 由美國東部趕回新竹,就是想瞻仰外婆的遺 容,參加喪禮並致悼詞,母親大人的精神將 永存在我和女兒們的心中。 妹妹與我小時候,家母即鼓勵我們做善 事。四十多年前我在台灣時曾參與八七水災 沿街勸募的行列。家父母四十年前即為慈濟 人,每月都有慈濟義工來收善款,因受母親 的影響,祖孫三代有八位慈濟人。今蒙證嚴 法師賜『花開見佛』輓聯,並派代表致悼, 不勝感謝。 家父母早期在台灣即認識淨海長老,一 九七八年淨海長老剛來休士頓,正準備購買 房舍並成立佛光寺時,印海長老由加州來休 士頓訪問,父母親即招待兩位長老在家中住 宿。一九八五年,美國德州佛教會佛光寺推 我當義賣會的主持人,每天我去上班時,母 親便在家中幫忙做素菜準備義賣,父親則開 始打印數千張義賣券的號碼。母親喪禮蒙德 州玉佛寺淨海長老、宏意法師贈高架花籃, 並派代表致悼,德州佛教會的師兄,師姐在 我最難過的期間,用電子郵件,越洋电電話安 慰並鼓勵我,不勝感恩。 一九九五年,美國德州休士頓中華文化學 院的校舍慘遭祝融之災。當時我正好任董事長

額是當年個人捐款的最高額,獲得「捐資建 校,澤存百世」匾額一枚,成為最好的楷模。 蒙中華文化學院贈高架花籃,並派代表致悼。

二年前家父母結婚六十週年鑽石婚,當 年新竹市市長林政則公開表揚,送『百年好 合』金匾一枚,並出紀念刊物一份。父母親 發表鑽石婚感言:六十年相扶到老不容易, 非常珍惜這難得的緣份。感謝菩薩教導我們 互信互諒、感恩惜福、忍耐隨緣。今蒙新竹 縣長許明財與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並兼任台 灣省主席林政則各贈送『音容宛在』輓聯一 幅。 父親平常對母親的恩愛,是不輕易表露 出來的,但在母親喪禮的前幾天,熬夜為家 母寫輓聯,表露父母親恩愛的一生。輓聯內 容如下: 六十四年恩愛 鶼鰈情深

不捨

一旦撒手塵寰 安息極樂

去罷

家父以九十五歲高齡參加家母追思喪 禮後,即因過度難過,住院養病十二天, 出院後還是痛不欲生,十分悲觀,一直到 三月底,身體才稍微好轉些。 家母在睡夢中走了,她的人生畫下完 美的句點。雖然母親走了,但只是暫時的 離開,相信我們母女情深的緣份,在另一 個美好的世界,會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 為她祝福,讓祝福化成美麗的翅膀,乘著 風,羽化飛向無憂的菩薩世界。今年母親 節,我將以沈重的心情,戴上白色的康乃 馨,並以最虔誠的心,將這篇『慈輝永煦』 一文獻給母親大人,追思家母的行誼並感謝 她深如大海的恩澤,家母的永住精神,將長 存我們的心中。

一職。募款建校的責任即落在我的身上,家母 馬上慷慨捐款資助興建一間大教室,捐款的金

27


-佛光法苑‧第177期-

感恩母親之言教及身教 思親

母親已離世二年半了,父親不幸於一年 前也相繼過世。我在這一年獨居之日子,對 雙親思念很深,尤其現在母親節將至,讓我 更懷念我的慈母。 母親是生長在富裕家庭中的長女,外祖 父母心地善良,對子女管教嚴格又慈悲,對 親戚朋友也常幫助,母親學到了這些,這是 她以後教育我們的準則。 母親對女孩子保護很周全,假如天黑 前沒回家,她一定出外尋找。記得小學高 年級在校補習功課晚了,她當時正懷著妹 妹挺著大肚子,走二、三哩路到學校來接 我,而我都羞死了,怕同學笑我,為此還 常和她抱怨。 雙親逃難來到台灣,那時經濟尚落後物 資缺乏,家中孩子又多,父親微薄的薪水很 難維持生活所需,母親學會了勤儉持家之 道,家中大小事情全由她一人操勞,瘦弱 的身子每天提著沉重的菜籃,走二、三哩 路採買所需,回到家後又趕著做飯,而自 己永遠是吃剩的。弟弟常說媽媽為何只喜歡 吃肥肉及啃骨頭,他哪知母親只以此維持她 的生命,想到這裡真的是潸然淚下。母親菜 做得很好又好客,朋友來訪或同學來玩,她 一定做了一桌菜,朋友都讚嘆她。她的手藝 好會打毛衣更能縫補,改舊衣成新衣,幼時 28

我們的衣服鞋子和玩的布娃娃,都是她一手 做成,故弟弟常讚嘆母親的能幹。那時家中 沒有洗衣機,全家的衣服尿布,全靠她的ㄧ 雙手,雖然家事多又沉重,她只有勤奮工作 沒有半句怨言,這也是我們的榜樣。她也教 導我們做人要正直誠實守信用,絕對不能騙 人,要盡力用功念書,如果成績不理想,她 並不責備。 母親處事精敏,記得我大學畢業那年, 父親在家大吐血,母親非常鎮靜,能把父親 安頓得很好並送到醫院,媽媽在百忙中還要 安慰在一旁嚇得大哭的大弟。後來我才趕到 醫院,父親被診斷為第二期肺結核,以後轉 到台北榮總檢查出是支氣管炎出血,大家也 放心下來。母親臨危不亂,在緊急時刻將事 情安排處理得很妥當,看她個子矮小瘦弱, 辦起是來敏捷條理,這是我們該學習的。 我們家孩子多,常為搶玩具或食物而爭 吵,有時還大打出手,母親不會指責誰是誰 非,她說只要吵架,兩人都有錯。因為,如 果只有一只碗絕對只會靜靜在那不出聲,但 兩只碗碰在一起一定會叮噹響,如果碰重一 點兩只碗都會破碎。所以,大家一定要互相 體諒才是相處之道。母親還說,以後大家長 大各自奔波,想再相會都是困難事。這是真 實的,現在我們連關懷都是難事。當我們分 食物時,母親一定道出「孔融讓梨」的故事


-佛光法苑‧第177期-

教育我們,照理說大的要讓小的,但也要學 習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禮讓的德行。母親藉 此優良傳統,教我們眾緣和合相處之道,要 有一個和睦的團體,必須要如此才行。 那時上學都要搭父親公司的交通車,每 天早上媽媽忙著準備好大家的午餐飯盒及早 餐後,就要把孩子一個個叫起來,那時她真 的有點像催命劑一樣,她性子急,而我們總 是慢吞吞的。她又道出「窮人是人等車,富 人是車等人」,如不能及時趕上就得花大錢 叫計程車了,所以每天早上是很緊張的。 媽媽養成孩子絕不遲到的習慣,我們在車 上養成小聲講話不妨害別人、尊老扶幼禮 讓座位的習慣。 30年前她和父親移民來美和我共住,我 是多麼幸運 , 將到中年還有父親陪我出門 購物。一到家,她即開門接我,給我可口的 食物。但現在回到家裏,冷冷清清的,什麼 都要自己動手,想到要獨自過此滄桑之年, 更懷念他們給我的溫暖。父母來此以後我們 更加緊共修,媽媽每天都有一定的功課,殷 勤念經和念佛,遇有事就趕快加緊念「觀音 菩薩」聖號,而且事情很快就平安下來,所 以弟妹及一些朋友一有不祥之事,就請媽媽 念「觀音菩薩」聖號。 弟妹們常來看望父母,尤其在父母病中 的兩三年,大家在一起時都會提起「被欺」 的遭遇。這時,母親的格言又出來了「吃虧 就是福」,雖然好像被別人佔了便宜,其實 不然,能夠處處吃虧者,必然是很能容忍, 能夠慈悲待人者,因為多結交朋友,自己有 困難要求幫助時,也容易得到協助,惡緣減 少,成功的機會就大,福報也就在無形中得 來。母親知道我們天資差能力弱,只有努力 去做及接受吃虧,在事倍功半下,應該是 在社會上站得住腳,可以生活下去的。謝 謝母親的教導。

母親這一生跌倒了兩次都跌碎了腿骨, 另一次在父親車禍中斷了手臂,第一次發生 在台灣我們孩子都在美國,醫生幫她接骨放 了一條鋼筋在她腿中。父親怕我們擔心並沒 有告訴我們,仍是每星期給我們寫信報平 安。直到半年後表弟不小心透露,妹妹大哭 了一場,她仍安慰它妹妹說沒事,叫我們好 好唸書不要回去。第二次是在此地趕飛機去 看妹妹,我為了省錢帶他們搭公車。中途換 車時,她性子急,跑在人行道上被車撞倒, 又壞了一條腿。經一位好心的朋友介紹律師 處理,此案拖了很久才獲理賠了一些錢。之 後,父母立刻到佛光寺訂了兩個靈骨塔位, 又為我修理已經很破舊的房子,並留下了喪 葬費,不讓後事增加孩子的負擔。他們從不 為自己想,而我是最該懺悔的,為了省錢卻 使母親受這麼多苦。可是她依舊念念不忘孩 子,最後連瘦弱的身子也奉獻給孩子。 她在養老院住了一年,臨終前三個星 期妹妹來訪,她好興奮地說,昨日唸了一 夜〈大悲咒〉,現在覺得很好,已經痊癒 了,要我們為她整理衣物帶她回家,可惜 她沒能如願,十天後她再被送進醫院,因 腎功能衰竭,我們沒有幫她洗腎,醫生也 不願意,她自己在佛號中安靜的往生。為 了達成她回家的願望,她的遺體在家門口 待了三分鐘,讓她最後能看到辛苦經營的 心愛家園,我們也遵照她的遺囑將喪葬收 入款項全部捐給各個寺院。 清明節將至,這是我第一次在清明節時 去探望母親,她靈位的左邊是父親,右邊是 摯友賈媽媽,我對母親說:「媽媽您絕不會 寂寞,相信您在佛國一定有更多同參道友, 學佛更精進進步,早日回來度我們,我們兒 女一切安好勿掛念,您的言行將謹記在心 中。媽媽我們永遠懷念您!感恩您!」 29


-佛光法苑‧第177期-

母親節讚母親 李瑋

去年父親節前,我曾在《佛光法苑》雜 誌上寫過一篇「父親禮讚。」今年,《佛光 法苑》編輯希望我在佛誕節和母親節前寫寫 我的母親。湊巧的是,我現在人正在北京, 因為母親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之後,剛剛回 到家裏,我是來陪陪她老人家的。我清楚地 記得,我小的時候是在外祖母家長大的,父 母親因為工作的地方遠,只能在每個星期日 到外祖母家看我和弟弟、妹妹。那時候,我 們是圍在父母身邊轉,拉著媽媽的手不願意 放開。現在,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對我說:「 我多希望你就在我身邊,拉著我的手,一步 都不離開。」我感慨,這就是人生,人生是 一個圓啊! 我們的傳統文化,使我們在談到和父母 的關係時,不能不想到「孝」這個字。由於 難言的多種原因,我在自己的女兒小的時 候,沒能陪她長大;在父母年邁的時候, 不能親自在身邊服侍,所以親子關係對我來 說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過,我和《佛光 法苑》的讀者善知識們已經成為幾乎可以無 話不談的朋友。他們告訴我說喜歡讀我的文 章,這給我很大的鼓勵。我也告訴讀者善知 識們,我本來不是專業寫作的人,唯一可以 告慰自己的是,我一直以「誠」字指揮我的 筆,能供養讀者的只有真情而已。 最近媒體上報導的兩件事,讓我受到相 當大的震撼。第一個消息是,聽說中國國內 正在熱議是否應該立法,規定子女必須要「 常回家看看」父母。第二個消息是耶魯大學 法學系教授蔡美兒的新書《虎媽戰歌》所引 30

起的讀者大辯論。對於立法規定子女必須 常回家看看,國內有很多人為孝道淪落到 不得不靠法律來強迫執行這個地步而感到 悲哀;也有人稱讚政府對一個重要的社會 問題終於要採取具體的措施了;還有人對 現在的已婚獨生子女要面對四個老人的困 難表示理解和同情。我感覺,有兩千多年 歷史的「孝」字,在強大的物欲和金錢的 炮火猛烈攻擊下,正在歪歪扭扭從中文字 典裏迅速退化成為一個歷史字眼。 而蔡美兒教授的書《虎媽戰歌》在美 國讀者當中引起的反應,據有的媒 體 評 論說,已經可以與當年蘇聯搶在美國之前 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所引起的恐慌相「媲 美」。美國讀者有的嚴詞批評蔡美兒「望 子成龍」那種極為苛刻的教育子女的方式 方法,實際上已經構成虐待兒童;也有的 讀者驚呼,美國的家長對孩子太過寬鬆, 美國的下一代將無法與中國競爭。我個人 覺得,在慘烈無情的經濟和社會競爭的漩 渦中,慈愛的本能正在從不少為人父母的 血液裏大量流失,代之以功利主義 的 盤 算。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 我們重新為自己在社會上定位的時代,這 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地問問自己「你到底 要什麼」的時代。 我無力補天,我卻常常回憶母親是怎麼 養育我們三個孩子的。我要在母親節前, 感謝母親,她以言傳,更以身教,讓我們 懂得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佛光法苑‧第177期-

母親是一位堅強、自立的新女性。她從 十八歲就開始工作,經濟上獨立,並且贍養 她的養母。結婚後,父親和母親像並駕齊驅 的兩套馬車,共同擔負著上養老、下養小的 生活重擔。母親不贊同「嫁漢嫁漢,穿衣吃 飯」的舊觀念,她覺得婦女應該自尊、自 強、自重。中國大陸一九四九年以後的社 會,儘管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但是有一 條,母親是堅決贊同的,那就是她所說的, 男女平等了。夫妻儘管可能工作不同或者家 庭內分工不同,但是養家、教育子女應該是 兩個人的共同責任。 母親是一位孝順的女兒,也教育我們孝 敬長輩。她小時候因為家庭貧困,被陳家過 繼給李家,五十年代又找到了生母。母親對 生母沒有怨氣,對養母繼續盡孝,而且教導 我們對兩位外祖母都要有禮貌和尊敬。我在 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才知道始終關心我的 學習、和媽媽一起給我買玩具的「爹」是我 的繼父。母親告訴我和妹妹,應該給繼父寫 一份感謝信,感謝他對我們兄妹三人毫無分 別心。父母上了年紀後,母親多次諄諄囑咐 我,如果她老人家先於父親往生,我必須繼 續一如既往對繼父盡孝,不可有變。 母親是一位體諒子女、平等待人的家 長。從我們小時候開始,每次母親對我們 進行嚴肅但又不失慈祥的批評時,必然徵 求我們的想法,民主討論,不強加於人。 母親年輕時總是說,希望晚年能夠繼續經濟 自立,不給兒女增加「負擔」。但是,國內 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結果,使父母 僅靠退休金是不足以頤養天年的,所以我們 幾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盡自己的義務。父 母親是那種「生活上向低標準看齊」的人, 吃、穿、住、行從不追求時尚和高消費,至 今拒絕房屋裝修。

母親是我學佛路上的同參道友。自從我 開始學佛以來,母親尤其喜歡和我探討佛法 和人生的意義。最難能可貴的是她老人家不 恥下問,常常向我「請教」生活中的難題, 問我佛法和法師是怎麼教導的。對網路時代 的一些社會現象,譬如現在很多年輕父母溺 愛子女,還有未成年的孩子對家長講「隱 私」,交友、出入對家長實行資訊封鎖, 我們一致深不以為然。我們覺得,親子之 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應該惜緣,並且 要把親情擴大和昇華,關懷整個社會。 在母親節前,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父母 愛子女,是天性;而子女孝敬父母,則是需 要教育的。我在美國找到工作之後,曾有一 段時間以忙為「理由」沒有常常給家裏打電 話,母親不放心,所以提出要我每兩週定時 給家裏報平安。我感謝母親幫助我免於不孝 不義之名!看看當今的很多年輕父母,為孩 子買高檔名牌商品,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 談到孝敬父母,卻以父母不需要或者父母經 濟上有能力為藉口,該做的也不做。我痛 感,這樣做的社會效果是什麼呢?是傷心 的父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下一代! 母親節前,要感謝母親的話是說不盡 的。每當父母感謝我的時候,我心裏其實在 說,我要感謝他們培養了我,教育了我,給 了我做一個比較懂事的人的機會。對父母孝 順,不是為了得「孝子」的名,更不是我們 在給父母施恩。我們學習「孝」的過程,實 際是完善自己人格的過程。知恩、感恩會使 一個人的人格更完美。有的朋友對我說,在 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父母給予他們的 愛或者幫助很不夠,甚至很欠缺。對這些朋 友,我想說,學會理解和原諒也是完美人格 所需要的。能愛又能被愛的人是最幸福的。 我們的社會愛多了,幸福的人就多了! 31


-佛光法苑‧第177期-

新 疆 之 旅 (四)

宏意

六月二十九日 星期一 今日上午十點,去老城區參觀「高台民 居」。這是一座古老的磚、土建築群,有六 百戶,約兩千多維吾爾族人居住在此,因地 勢高,故稱高台。我們隨著當地講解員「古 力」小姐,在民居裡左彎右拐地走了近一個 小時,因為裡面有店鋪,所以團員也會順便 買些當地的紀念品,然後大包小包地提出 來,好不高興。 接著我們又去參觀當地的清真寺,這是 喀什一座很有規模的回教禮拜集會之宗教場 所。進大門後,有一片樹木茂盛的林地,最 後面之高地建築是一長形的禮拜堂,陳設簡 單,天花板也用卍字裝飾,很特別。胡姓的 導遊對佛門之禮拜法有些誤解,作回教、佛 教比較時,講解不正確,我也適時作些更 正,以免再以訛傳訛。 中午在城裡的一漢人餐廳用餐,廚房為 我們準備的素食,還算不錯,大家吃得很開 心,準備晚間再來。新疆有漢餐與清真餐, 32

清真餐則一定沒有豬肉,常以羊肉配菜。我 們一桌葷一桌素,讓團友自由選擇 下午最後的節目是去「巴札」,這是 喀什的百貨商場,購物中心,裡面吃的用 的,幾乎樣樣都有。對想買禮物者,是一 個機會。我與一些團員則隨意逛逛,觀賞 一下市場的情景。據說維吾爾族人,受環 境影響,很會做生意。 晚餐後,本應在十時半飛返烏魯木齊, 但由於飛機誤點,遲至十二點半才起飛,到 旅館休息時,已是清晨四點鐘。

六月三十日 今日上午十點出發去吐魯蕃。吐魯蕃是 古高昌國的地方,其間有位國王鞠文泰,曾 殷勤地接待玄奘大師,並挽留大師長住。 途中經過約八十公里的強風區,風力很 強,因此政府裝了很多風車,用風力發電。 據說新疆風力資源豐富,可以朝這個方向發


-佛光法苑‧第177期-

展。接著再經達坂城,這是鄰近隘口的小 鎮,古時作屯兵之用。

午餐後驅車去高昌故城。只見這裡斷垣 頹牆,一片廢墟,周圍有五平方公里,是高 昌國的主要城市,裡面有王宮,有寺塔。其 中有一座四方形的高台,據說就是玄奘大師 講經之堂,裡面可容二、三百人。據史料記 錄,鞠文泰非常虔誠,不但請玄奘大師長住 弘法,每次大師講經,他都伏跪在階前, 讓大師踏背登台。後來因玄奘大師不能長 住高昌,於是高昌王再要求與大師結為兄 弟,請求大師取經回來時,長住三年,再 返長安。可惜後來高昌國被滅,此一願望 也就無法實現。 吐魯蕃氣候乾燥炎熱,加上今天有沙塵 暴,所以在參觀景點時,都須戴上口罩,否 則呼吸很不舒服。到了吐峪溝千佛洞,只

見火熱的山下,有條河流,兩旁長滿樹木, 稍覺濕潤。吐峪溝千佛洞大部分是唐代的作 品,可惜經過回教的破壞,西方人的盜取, 以及紅衛兵的糟蹋,窟中的佛像、壁畫,已 是十室九空。剩下的又被人用泥漿塗抹,需 研究完善的清洗方法才能恢復。洞窟大多呈 捲軸狀,很多佛像都穿著涼鞋,是很稀有的 畫法。 離吐峪溝千佛洞,再去火燄山,山下有 根孫悟空的金箍棒,其實裡面裝了溫度計, 標示地表氣溫是攝氏42度,還好空氣乾燥, 人不會大汗淋漓。火燄山是深紅色的高山, 經風雨侵蝕後,一條條溝紋佈滿全山,草木 不生,飛鳥絕跡。只有五、六隻駱駝伏生在 山下,等待遊客,一付安閒安定的樣子,令 人感覺生命力的強韌。想想玄奘大師路經此 地的辛苦,今日的旅遊,已是天堂之福。 晚間托李美賢居士之福,我們受敦煌研 究院李最雄院長之邀,至一賓館晚餐。廚房 備辦的素食相當精緻,很有創意。

七月一日 星期三 今晨九點,去交河古城參觀。由於昨晚 的因緣,李院長安排張魯先生陪伴我們。張 先生是工程師,過去五年,一直在做交河故 城的修復和加固。整個交河城,是座落在一 狀如柳葉的高丘平台上,長1.7公里,最寬 處五百多米,山丘兩邊有兩條河,在東端交 會在一起,故稱交河。城中的建築,全用泥 建造,有的深挖,有的用夯土為基,有的用 坯土加高,是世界上保持得最大最完整的土 城。由於風蝕雨淋,建築群漸漸風化倒塌, 在斷裂的過程中,如能適時加固,還能保持 原狀,所以張先生以及一班同事,就是在此 作修復的工作。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 他還要繼續五年,他們的努力,實在令人欽 佩。 33


-佛光法苑‧第177期-

地荒漠中的一個綠洲,長八公里,寬兩公 里,裡面的居民多是種葡萄的,所以稱葡 萄溝。據說愈熱愈乾的地方葡萄愈甜,此 地產的葡萄是世界上糖份最高的。因為空 氣太乾,也沒有蟲害,因此不需噴灑農藥。 我們去一農舍作家訪時,主人很年輕,講 話很幽默,更會做生意。臨行團員們都買 了葡萄乾,本來已輕便的行李,看來又要 加重了。 交河古城是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 人開創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 盛,全城可住萬餘人,是東西方商人的必 經之地。城中有三百多口井,水源充沛, 兩條河的源頭是地下泉水,經年不絕,所以 雖然天氣乾旱,居住不是問題。可能正因為 雨量少,所以全城才用泥土建造。裡面除了 王宮、民居,尚有幾座大規模的佛寺。其中 大佛寺的佔地最大,有正殿、鐘樓、鼓樓、 僧房,若拿菩提中心的禪堂作比較,可能有 六七個禪堂那麼大。在佔地不多,寸土寸金 的交河城,能撥出如此多的面積建佛寺,表 示立國者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可惜經過回教 的破壞,以及大自然的侵蝕,原本充滿活力 的熱鬧古城,如今已是一片廢墟,再無人居 住。 今日氣候特別,不但不熱,且有涼風, 因此參觀時,人人都舒適輕鬆,盡情的觀 賞,隨意地向張先生提問,以作深入的瞭 解。據說吐魯番的氣候可高達攝氏75度,因 此有的旅遊團來到此地,只能下車照張相, 無法進城仔細參觀,我們算是非常幸運。 午餐後,再去坎兒井,是吐魯番的古代 水利工程。維族人用暗渠的方法,將天山的 雪水,引到居住的地方,工程浩大。據導遊 講若將飲水渠道連接起來,有五千多公里 長,實屬不易。 34

看了坎兒井,再看葡萄溝。葡萄溝是此

下午五點回到烏魯木齊,得李院長的安 排,我們又到市中「新疆考古研究所」參 觀。裡面有幾具古屍,都是三千多四千年 前安葬的,在新疆尼雅發現,保存得非常 完整。有位女屍是金髮白皮膚,面孔秀麗, 似乎在睡覺。其中有塊刺繡,是漢晉時代 的,上繡「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很有意 思。據說中國的出土文物太多,其研究、 整理、保存,反而是困難問題。 晚間隨團去城中二道橋附近的歌劇廳 晚餐,欣賞新疆少數民族的歌舞表演。我 們的素食,也是特別準備,不需去自助餐 台拿取,但由於菜量過多,大部分都沒吃 完,甚是可惜。這也是此次來新疆的一個 感觸,每日中午、晚上的菜量太多,等於 是日日都在浪費飲食,如果團團如此,則 其量驚人,不是一個理想的吃法,不知有 何方式可以改進。至於歌舞方面,音色都 太現代化,反而沒有純樸、親切的感覺。 特別是音響刺耳,令人無法輕鬆的觀賞。 不過藉此機會見識民間的眾生相,也是另 一類的參學。

七月二日 星期四 今晨六點半啟程去機場,搭八點四十的 南航班機回深圳再返香港。由於買了禮物和 葡萄乾,果然,多數人的行李都有重無輕, 劃位時,因團員大眾行李超重,只有將些小 件的拿出來作手提。 (全文完)


-佛光法苑‧第177期-

令人留連忘返的佛國淨土 ─ 記美洲菩提中心 劉元澄 近日,我們會同中國來的法師,釋法日 拜訪了休市頓市郊的美洲菩提中心。 從中國城驅車40分鐘,見到了這塊既是 淨土,又是旅遊的勝地,陽光明媚,春風和 煦,走進這片聖地,身上陣陣暖意,心中無 限崇敬。 只見一片片樹林,一塘碧水 密林深處, 一排排佛像,一座座聖殿。陶淵明曾描述出 一個世外桃源,今天我們眼前,出現的是一 個真實的世外桃源或者叫世內桃源吧。細細 留味著這幽靜的佛國,這裡除了幾分神祕更 增添了幾分莊嚴和神聖。 在禪堂敬拜之後,我們乘高爾夫球車 進入北邊的原始森林,這裡更是另一個天 地,這裡更有另一番情趣。只見一棵棵松 柏挺立,一堆堆灌木叢叢,一陣陣鳥語花 香,古樹參天蔓藤纏繞,小橋流水, 時時 發現鹿的身影,處處覓見野豬的蹤跡。漫步 在這靜靜的林間小道,享受著不可多得的森 林浴,進入了心曠神怡的意境,領悟到天人

為籌辦「德州菩提人文夏令營」

合一的境界。 在休息室裡,住持和尚宏意法師脫去沾 滿泥土的手套和我們親切的交談著,他那特 意的規則吸引著我們,他那服務眾生的精神 感動著大家。德州佛教會免費為會眾過逝的 親友助念,定期給社區老人送去溫暖,每年 給學生發放獎學金……。言談之間,我們感 受到他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正在努力, 希望宗教與宗教間更能和諧的相處。 王師姊這位全職義工,陪我們參訪了三 個小時,還沒能看完;Alice 也介紹了有機 菜園,幾十種蔬菜,沒有化肥沒有農藥,中 午讓我們品嚐了這些純天然食品,包括很少 見的蕨菜。 欣賞著美麗的神聖淨土,領會著博大精 深的佛經,沐浴在淨化心靈的環境,讓我們 久久捨不得離去。然而這只是開始,菩提中 心有待十方信眾共同開發,莊嚴國土,利益 有情,願菩提中心的明天更美好。

菩提中心籌建籃球場頂棚啟事

美洲菩提中心為加強對青年和青少年的學佛活動,今年七月間,除了舉辦原有的 青少年夏令營,並與台灣大學晨曦社合作,於七月七日開始,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德 州菩提人文夏令營」。屆時台灣將有三十餘位學子和約二十餘位家長、老師,在菩提 中心停留一個月,參加各種修學活動。有鑑於此,美洲菩提中心深感需要為現有的籃 球場加蓋一頂棚,以避免大眾參加球類活動時,受到炎夏烈日的曝曬和雨水的溼淋。 此頂棚蓋成後,將可以增進戶外活動的設計,福利大眾。 此籃球場頂棚,估計約需六萬元,懇請十方大德發心隨喜贊助,共襄盛舉,不 勝企盼。若蒙發心捐助,支票抬頭請寫ABC,請郵寄至:玉佛寺 6969 Westbranch Dr.,Houston, Tx 77072或交付玉佛寺辦公室。

35


-佛光法苑‧第177期-

千羽鶴の菩提

楊祖愛

─暗夜星空如此綺麗,仙台人啊,向上看! 這是日本東北海岸在三月十一日遭到芮 氏九級強烈地震及其隨後引發的海嘯後,一 位劫後餘生的仙台人,在缺水缺電沒有屋頂 的寒夜,仰望星空有感而發。 從他的嘆息中,我們看到了日本人面 臨災難的鎮定,接受損傷的寧靜,應對生 活的情趣,克服困境的希望,和共體時艱 的合作。仙台人啊,向上看!日本人啊, 向上看!前面會有順境的。 今日社會,太平無事之時,眾生汲汲營 營,人人為生活目標奔波忙碌,無暇欣賞路 邊花香,無興抬頭詠嘆繁星。災難來臨時, 又抱頭鼠竄,急於自保,怨聲載道,甚至趁 火打劫。日本重災之後,成為國際新聞焦 點,我們從媒體傳播中,看到了破瓦殘垣 後面的日本精神。 日本位於沿太平洋的地震火山活躍的火 環區,地牛要翻身,桃太郎也擋不住。日本 政府早已有所準備,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海嘯 緊報系統最詳盡的國家,此次地震發生後四 分鐘,日本政府迅速有效地發出海嘯預警, 媒體配合指引,關閉瓦斯線和電源、電梯, 火車、汽車減速或停駛,醫院停止開刀手術 36

等,將可能的損傷程度減到最低,一切都設 想得那麼周到有序,災民靜靜的耐心排隊購 物及使用公共電話的鏡頭傳達了日本人守秩 序,守法,禮讓及堅忍的精神。排隊的日本 人臉上的鎮定和堅毅,見証了日本能在二次 大戰後,由零點再出發,攀升到世界經濟強 國之列。 正當世人讚嘆排隊守秩序的日本人之 時,我去惠康超市排隊買便當,三五個人 不成形的排隊等候,瞬時不知從何方竄來一 位東方女性,箭步挺前到櫃台案旁,字正腔 圓的要三磅叉燒,還囑咐要切薄一點,她渾 然不覺後面排隊等候的冷眼。「妳搶先買到 了,留給外人的是什麼印象呢?」日本人災 後在饑寒交迫之下仍然寧靜的排隊的照片, 可曾對妳產生什麼啟示嗎? 全球正在驚愕於地震及海嘯帶給日本之 災難時,禍不單行,日本福島核電廠危機又 引起了更大的憂慮。核電站安全線之內,除 了搶救的工作人員,閒人免接近‧為什麼不 准接近?因為核能幅射有害人體,那些搶修 核電站的工作人員不怕核射嗎?當日本的鄰 國,人人搶著買碘鹽的時候,我們來聽聽日 本人的心聲:「停電了,有人去修;斷水


-佛光法苑‧第177期-

了,有人去修;核電廠有問題了,也有人 去修。東西壞了,不會自己恢復,不會因 為修核電危險而不去管了。」尊重職責分 工觀念的居民如是說。 「我知道核能幅射的危險性,這是我的 工作。我們組裡的人都知道,由於這次搶救 工作吸收過量幅射,我們不久都會死,但是 這是我們的職責,我們救了核電廠,救了全 國人民,死也是值得的。」年青的核電廠工 人如是說。 「我的兒子是參與核電廠搶救的工人, 我知道他不久以後會死,我雖然不願意失去 他,可是我以他為榮,他盡了責任,為全 國人的生命而犧牲,他是一個勇敢的男子 漢。」白髮年邁的老母如是說。 八大人覺經中第一覺悟即為「世間無 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 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天災人禍,萬事無 常,國土危脆,滄海桑田,明瞭苦空無我, 知生老病死的流遷變異是虛妄不實的,用智 慧觀察真心,寬仁放下,遠離執著,從而斷 絕煩惱,不昧生死輪迴,修成菩提。如何能 修習到這樣的般若大智慧,達到覺悟菩提的 境界呢? 慧由定生,定由戒始,佛法是建立在這 戒定慧三學上的。持戒是修行第一步,依戒 律將自我行為做有條理的規範,實踐於日常 生活之中,日久則生出定力,身心無論在動 靜之中,皆能清淨無染,不生妄想,而能集 中心緒,處亂不驚,心境於焉開朗,慧由是 生,能照真諦,了解真空,圓融妙用。

變事件中,純屬少見,是社會學家、歷史 學家、宗教學家探討的課題。 日本災變發生時,由日本航天局研製的 白鸛送子鳥二號太空補給船身(KOUNOTORI, HTV2)已於十多日前安全抵達國際太空站, 由我負責的機器人長手臂接駁停妥。災難發 生後,不僅地球上舉世同情,太空軌道上, 以九十分鐘繞行地球一周的國際太空站,也 傳達出了同情信息。站上的太空人,合力摺 了紙鶴,置於白鸛號上,在她補給任務完成 時,由機器人協助脫離太空站,於返回地球 大氣層時,照預定自行燒毀,圓滿結束任 務。紙鶴的祝福,佈滿蒼穹。 紙鶴是日本傳統的祝福,摺一千隻紙 鶴,願望會實現,千隻成串,是謂千羽。 日本今日國難當頭 , 國民無聲的展視了 鎮定和諧的大智慧,我們來摺一串千羽鶴, 隨著普賢十大願的詠誦,願眾人隨喜功德, 請佛轉法輪,恆順眾生,普皆回向,共證菩 提。

日本今日,全國上下合力抗災重建家 園,這樣集體的鎮定和諧,是由個人戒定 慧的修習而來的嗎?在舉世頻傳的眾多災 37


-佛光法苑‧第177期-

佛學研討班 的一角 徐小玲 《瑜伽師地論》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佛 弟子要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這樣的修行,才能完成皈依的究 竟意義。我有幸在德州玉佛寺每個星期天下 午的佛學研討班,親近了班上的善知識,和 他們互相切磋,努力學習佛法並如理作意。 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珍貴而美好的因緣。 大約兩三年前,有一天巧遇剛剛參加完 玉佛寺佛學研討班的吳文琰師兄,他說能有 因緣聽到謝教授主講的《阿毘達摩》,是三 生修來的福氣,吳師兄不停的讚歎好像是中 了頭彩一般,我當時心裡好羨慕。 好在事情有轉機,沒多久我們家師兄也 開始參與佛寺義工,我鼓勵他去參加菩提合 唱團,每個星期天下午練唱。他在合唱團唱 的很開心,好不容易沒有人整天在家裡等著 你回家,我終於有機會參加盼望已久的佛學 研討班。 我的第一堂課也正好是謝教授的最後一 堂阿毘達摩。我雖然先前也上過Sujiva法師 的阿毘達摩;但是總覺得深奧難懂。從謝教 授的講課中我才發現,他不但聽課做筆記還 仔細研讀菩提比丘的”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amma”和南傳上座部典 籍的《清淨道論》。他還強調如果是重要的 字句,連巴利文都要認識和了解原意,這樣 才不會被翻譯的文字誤導。我看到謝教授八 38

十高齡還這樣認真嚴謹的研究精神。我心裡 想謝教授不正是我的善知識嗎? 以後的課我們開始討論印順導師的《中 觀今論》,佛學研討班在廿多年前佛光講堂 時,就已經成立,陸續研讀一本本的經書。 印順導師的《中觀今論》有人已經讀過好幾 次了。我則像愛麗絲遊奇異世界一樣,每次 上課都有新的術語和話題。我不斷的接觸到 新的觀念,我一向是一個「問題人物」,問 題特別多,一個接一個。但班上的師兄們也 不嫌煩我的問題。於是我們從南北傳佛教的 優劣長短、到如果唯識講「三界唯心,萬法 唯識」那麼我們所能見聞覺知到的,真的根 本不存在嗎?到如果「煩惱即菩提,生死即 涅槃」那我們為什麼要了生死等問題,無所 不問,無所不談。 黃小玲和許碚蓉師姊總是並肩而坐,他 們倆人學佛認真,多聞博覽又偏愛體方法師 在網路佛學講堂的課。我們討論到的問題他 們都加入體方法師的見解,像唱雙簧一樣。 我也好奇的去菩提庶講堂網路去聽了二十五 集體方法師講解的印順導師的著作「契理契 機的人間佛教」。這是導師總結他幾十年來 的論著為學佛的人提出來的指標。導師教導 我們要「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傳中期 佛教之行解,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導 師的見解正是我心中默許與尋求的解答,我


-佛光法苑‧第177期-

欣喜有如發現至寶,黃許兩位師姊不正是我 的善知識嗎? 鮑克南師兄是我們佛學園地的靈魂人物 和掌舵的龍頭。他的態度謙和持平,廣攝各 派別且融會貫通。他頭腦清楚富於理性,又 能清晰聆聽別人的意見和主張。他認真的準 備補充資料和講義而且觸類旁通,我們一有

研討班後,才加入的新園丁。美伶是個可愛 的女孩,有一次因派對而缺課,第二個星期 天上課時馬上懺悔:「真不該去派對,這麼 好的課題都缺漏了。」良美是我們的社交班 長,她為我們安排了年終團聚餐會,幾乎所 有的園丁都在「鄉親」享用了一席色香味俱 全,頗具創意,獨一無二的齋菜。 研討班的成員們非常認真,我很為他們 驕傲。每年暑假德州佛教書院開辦的佛學課 程,我們的成員都幾乎全程參加。厚觀、慧 蓮、開仁、淨照法師們以及來寺訪問的繼如 法師和超定法師等,都曾是我們的座上貴 賓,讓我們有機會更親近法師們,一睹他 們的風采和體驗他們更深邃的一面。

疑問,他就如數家珍地找到書上第幾頁第幾 行的為我們解答,好像整本書都在他的腦 海裡似的。我們在他的帶領下把《中觀今 論》和莊春江的《雜阿含經二十選》研讀 完畢。大家決定再回頭來讀印順導師的《 佛法概論》。討論方式也由鮑克南師兄主 講,而改為大家輪流主講。這也是鮑師兄 領導有方的功勞。 顏憲欽師兄是佛寺最資深的會員之一, 也是有功力的高手。他博學多聞胸有成竹, 不管我們討論什麼章節或話題他都可以馬上 侃侃而談,有典故有出處而且有深度,他和 鮑師兄是我們佛學園地的兩塊瑰寶。

佛學研討時,我們常常為了一個論題爭 得面紅耳赤,有時到第二個星期天還繼續 討論,真理愈辯愈明。我每個星期天,都 在盼望著這個法喜充滿的佛學研討班。我 們的課在三點半結束,但是每次學員們都 熱烈討論到三點半還未能停止。常常我離 開的時候,只見其他學員還依依不捨繼續 開聊研討。 我走出教室,看到做晚課的人剛結束, 見石法師的佛學課也快上完。星期天的下 午,居然有這麽多的人放棄派對和採買,在佛 寺裡認真地修學佛法,玉佛寺有這麼好的佛 學風氣,令人心裡充滿了欣喜。

李孟賢師兄和伍秉華師姊是標準的學佛 夫妻。李師兄深入哲理好學不倦,總是提出 令人難解思考的問題。而伍師姐平和優雅的 素養,令人敬仰而樂於親近。徐明師兄和王 一安更是可以奮戰群舌,不輕易放棄立場。 菁玉、美伶和良美是淨師父在大殿介紹佛學 39


-佛光法苑‧第177期-

錫蘭佛教習俗見聞錄

宗輝

當誦經的時間和人數確定下來之後,信 徒便得開始著手準備迎請誦經僧人的儀式和 誦經場所的準備。由於分段誦經是一種最簡 單最方便的誦經活動,因此場所佈置和迎請 儀式都很簡單。只要在家裡找一間清淨合適 的房間,把它打掃乾淨。然後,在房間的最 上方放一個案桌,根據所邀請僧人的人數, 在案桌的兩邊放上幾把椅子,再把案桌和椅 子都鋪上乾淨的白布,以示清淨和尊敬。接 著,在案桌上放一小壺淨水,用白布巾蓋 上,點上一盞椰子油燈,供一束鮮花和一些 簡單而又合適的供品,再在桌上準備一團白 線(Pirit nula)以供誦經時為信徒加持所用, 再在案桌上以及案桌和坐椅的周圍散上一些 白米和芥菜籽。最後再用薑黃水,把房子的 四周都稍微灑上一遍,以確保誦經環境的清 淨,準備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 關於這類小型的誦經法會,幾乎沒有什 麼迎請儀式。在誦經之前,信徒叫一位家人 或叫一部車到誦經僧人的寺廟裡,把他們接 到家就是。不過,在誦經僧人快要進入信徒 家門之時卻有一簡單的迎接儀式。首先,信 徒得在家門口準備一盆淨水和一塊乾淨的毛 巾,並讓兩位家人守候在門口。當誦經僧人 40

到達家門口時,一位家人為僧人洗腳,另一 位家人為僧人擦腳。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位 家人必須是男的,因為在南傳國家裡,僧人 是絕對不能讓女人的手接觸的。在這之後, 信徒便把誦經僧人引到客廳坐下,供上一些 方便的飲料和待客之物,如椰水、茶及萎葉 等。接著,信徒帶頭,全家人一一向誦經僧 人禮拜。 到了誦經的時間時,信徒便把誦經僧人 引進經閣並在事先準備好的椅子上坐下, 信徒和家人卻就地圍坐在誦經僧人之前的 空地上。通常,地上會舖有一塊草蓆之類 的東西。當大家坐好之後,其中的一位僧 人會起來把桌子上的那團白線散開,用它 的一端巧妙地把案桌上的各種供物連著。 接著,再把案桌上的那盞椰油燈燃上。這 樣,一切的準備工作就告完成了,正式的 誦經便開始了。 開始時,領頭的長老舉腔誦念禮佛偈和 三皈五戒三遍,信徒及其家人跟念三遍。接 著,有僧人站起來把那團白線的另一端傳給 眾人去握在手裡,包括信徒及其家人。他要 確保在場的所有人都握到那條白線,又確定


-佛光法苑‧第177期-

那條白線沒有碰到地板或被人踐踏。據說, 只有這樣才能使在場的每一位都得到誦經的 利益和加持。當確定在場的每一位都握有白 線時,正式的誦經便開始了。所誦的經典主 要是《大明護經集》和一些相關的讚偈,但 在一些特別的情況下,也會誦念一些特別的 經咒。若是為孕婦誦經,所誦念的可能會是 《央掘魔明護經》。若是為避邪誦經,所誦 念的可能會是《阿吒曩胝明護經》。若是 為慶祝或開業誦經,可能會誦念《大吉祥 經》。不過,不管為什麼目的而誦經,都 少不了《大明護經集》。 誦經完了之後,一位僧人會起來把那團 白線收回放在淨水壺上。接著,信徒便會供 上飲料和萎葉給誦經僧人。有時會送上一些 點心之類的東西,但如果是在下午和晚上結 束,絕對不能送點心,因為南傳僧人是過午 不食的。在誦經僧人離開之前,信徒會再次 領著家人向他們一一禮謝。這種情景在三段 誦經裡都是一樣地重複著,即使在五段和七 段的誦經法會裡也是同樣地重複著。不過, 在每一類的最後一段誦經裡,都要加上一個 迴向偈,把誦經的功德迴向給死去的六親 眷屬,天地鬼神和十方眾生。同時,那團 白線,會根據信徒的要求,擰斷分繫在信 徒及其家人的手碗上,起著保佑平安的作 用。那壺淨水也會分發給信徒及其家人去 喝,其功用相同。

二. 整夜誦經法會 整夜誦經法會通常是在晚上九點左右開 始,中間不休息,直念到第二天的凌晨五點 半左右才結束。這是一種屬於中型的誦經法 會,它的舉辦要比段落誦經法會隆重的多, 排場得多,花用也更大。因此,一般只有家 庭比較富裕的信徒才能舉辦得起這種誦經法 會。同時,也只有在一些比較重大的場合裡

才舉辦這種誦經法會。其次,參加這種法會 的人員,不僅僅是信徒自身一家,而且信徒 的親戚朋友和鄰人都會被邀請參加的。如果 是由寺廟舉辦,寺廟所屬的所有護法信徒可 能都會被邀請參加。 整夜誦經法會的請僧方式與段落誦經法 會一樣,在此不重複介紹。不過,整夜誦 經法會的準備和佈置工作卻要比段落誦經 法會繁瑣得多,複雜得多,在此有必要作 一番詳細的介紹。 首先,需要搭一座被稱作’Mandapa’的臨時經壇作為誦經場所。場地通常 是在信徒家裡選一間清淨方便的房間,通 常是客廳或大廳。如果是在寺廟裡進行, 一般是選在寬闊的禮堂或講堂裡,能夠使多 人參加。搭建這種經壇的材料是由布料,彩 紙,椰子葉等組成的,它的主要骨架是一些 能自由開拆的鐵架子,有時也可能是一些木 架子。經壇的形狀通常是四方形或八角形。 當經壇的架子搭好之後,四面便以彩紙或布 料沾貼。在沾貼之前,這些彩紙或布料都要 經過手工師父剪成各式各樣的漂亮圖案。椰 子葉只是起著一種裝飾的作用,通常是掛在 經壇頂端,按列狀排著。有時也不一定是椰 子葉,可能會是其它種類的樹葉。總之,整 個經壇的構造和裝飾,都反映了極高的傳統 藝術和手工。 經壇通常只設有一個入口,但如果空間 允許,可能會有四個入口。不過,主要的入 口卻只有一個,它通常是朝東或朝北,這樣 被認為比較吉祥。但在不方便的情況下,方 向也可能有所改變。入口的門框上通常掛有 數串形似紅瑪瑙之類的念珠,入口兩邊放著 兩個裝有盛開椰子花的小水缸,每邊的椰子 花上都掛著一盞椰子油燈。 (待續)

41


-佛光法苑‧第177期-

Dhammapada Sutta Chapter 4

Ven. Nàrada

Puppha Vagga Flowers

7.

Na paresam vilomani na paresam katakatam

Attano’va avekkheyya Katani akatani ca.

SEEK NOT OTHERS’ FAULTS BUT YOUR OWN 7. Let not one seek others’ faults, things left done and undone by others, but one’s own deeds done and undone. Story: A naked ascetic, through jealousy, prevented a female follower of his from listening to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She, however, invited the Buddha to her house through her son. When she was hearing the Dhamma from the Buddha the ascetic suddenly appeared on the scene and abused her and the Buddha. As the woman was perturbed in mind at this sudden outburst the Buddha advised her not to seek the faults of others but her own.

8. Yatha’pi ruciram puppham vannavantam agandhakam Evam subhasita vaca Aphala hoti akubbato. 9. Yatha’pi ruciram puppham vannavantam sagandhakam Evam subhasita vaca Saphala hoti sakubbato. PRACTICE IS BETTER THEN MERE TEACHING 8. As a flower that is lovely and beautiful but is scentless, even so fruitless is the well-spoken word of one who does not practise it. 42

9. As a flower that is lovely, beautiful, and scent-laden, even so fruitful is the wellspoken word of one who practices it. Story: Two ladies of the court studied the Dhamma


-佛光法苑‧第177期-

under the Venerable Ananda. One studied well, but the other made little progress. The Buddha declared that like a scentless

10.

flower. Fruitless becomes the Dhamma to the person who makes no effort to study it well.

Yatha’pi puppharasimha kayira malagune bahu Evam jatena maccena Kattabbam kusalam bahum.

DO MUCH GOOD 10. As from a heap of flowers many a garland is made, even so many good deeds should be done by one born a mortal.

Story: Visakha, the chief benefactress of the Buddha, erected a monastery at great expense. So

great was her delight that, with he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she went round the monastery singing paeans of joy. When this was reported to the Buddha He remarked that Visakha was doing so as she had fulfilled a past aspiration of hers and added that much merit should be done by all.

11. Na pupphagandho pativatam eti na candanam tagaramallika va

Satan ca gandho pativatam eti Sabba disa sappuriso pavati.

12. Candanam tagaram va’pi uppalam atha vassiki

Etesam ganahajatanam Silagandho anuttaro.

MORAL FRAGRANCE WAFTS EVERYWHERE

11. The perfume of flowers blows not against the wind, nor does the fragrance of sandalwood, tagara and jasmine, but the fragrance of the virtuous blows against the wind; the virtuous man pervades every direction. 12. Sandalwood, tagara, lotus, jasmine; above all these kinds of fragrance, the perfume of virtue is by far the best.

Story: The Venerable Ananda wished to know whether there was any fragrance that wafted equally with and against the wind. The Buddha replied that the fragrance of virtue wafts in all directions.

43


-佛光法苑‧第177期-

活 動 預 告 釋迦牟尼佛聖誕法會及正授三皈五戒祈福法會 德州佛教會慶祝教主釋迦牟尼佛聖誕,將於玉佛寺舉行系列活動: 5月7日(星期六) 上午9:00至12:00,於觀音殿開辦「佛教入門」課程。

5月8日(星期日) 上午10:00至12:00,於大雄寶殿舉行聖誕法會,宏意法師將以「生 活中的佛陀」為題,為大眾開示,並帶領大眾浴佛。 5月8日(星期日) 下午1:30,將於觀音殿舉行正授三皈五戒祈福法會。 法會中將舉行獻燈供佛儀式,敬希十方大眾隨喜發心,燃燈供佛,功德廣大。若有

任何詢問,請與玉佛寺辦公室聯絡。電話:281-498-1611

新任方丈超公長老佛學講座 玉佛寺新任方丈超公長老,將於六月份在玉佛寺大雄寶殿,為會友信眾展開一系列 的開示: 6月 5日 (星期日) 11:00~12:00pm大殿佛學講座開示 6月11日 (星期六) 2:00~4:00 pm 粵語佛學講座開示 6月12日 (星期日) 11:00~12:00pm大殿佛學講座開示

德州佛教書院暑期班招生 德州佛教會為弘揚正信佛教於美國社會,提高信眾對佛法的認識和實踐,特別開辦 德州佛教書院課程。今年佛教書院暑期班特別邀請台灣福嚴佛學院前院長大航法師來 授課,法師將以《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為軸,為學員們介紹真常的思想, 書院上課時間: 7月11日~15日(星期一至星期五) 每晚7:30~9:30 於玉佛寺五觀堂上課 7月18日~22日(星期一至星期五) 每晚7:30~9:30 於玉佛寺五觀堂上課 機會難得,請把握機會,盡早向玉佛寺辦公室報名 (281)498-1616。 大航法師並將於7月10日(星期日)上午11:00在大雄寶殿開示「四諦之原理與運用」 大航法師簡歷: 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日本大正大學碩士、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講師、圓光佛學院 教務長、福嚴佛學院院長、新竹市佛教會理事長、僧伽醫護基金會副董事長、現任新竹 縣金剛寺與花蓮縣舞鶴禪苑住持。

44


-佛光法苑‧第177期-

菩提學苑二十週年慶及春季班結業 德州佛教會「菩提學苑」中文學校, 將於5月15日上午於玉佛寺大雄寶殿舉行 2010~2011學年度結業典禮,會中除了頒 發畢業生獎學金外,並將頒發多項成績優良 獎盃和學習精神獎牌等。同時為了慶祝菩提 學苑成立二十週年,特別安排了許多表演節 目,包括:小提琴演奏、樂器合奏、歌唱、 朗誦、活動翦影幻燈片放映等。菩提學苑歡 迎大家能於是日親臨觀禮、慶賀。若有任何 詢問,請與玉佛寺辦公室聯絡,電話:281498-1616

一日兒童營將於7月3日(星期天)舉 行,活動內容為:淺談佛法、佛門禮儀、手 語教唱、水滑板遊戲、放風箏、HipHop舞 蹈教學等,並於當晚與少青們會合,共同參 加晚間的「點心燈」儀式。 另有「一日家長營」,將於7月4日舉 行,自上午九時至結營,活動內容為佛學、 財務、醫護、養生之道等講座。 兒童營的招收年齡為6歲至11歲;青少 年夏令營的招收年齡為12歲至17歲。歡迎 大家儘早至玉佛寺辦公室報名,若有任何詢 問,請致電:281-498-1616

三日內觀禪修 德州佛教會將於5月28日至5月30日的 連假日,於菩提中心舉行三日內觀禪修。 此次禪修將恭請菩提中心明心堂監院圓福 法師主持。 圓福法師原籍馬來西亞,於一九七八 年,廿一歲時,在馬來西亞出家受戒為南傳 比丘,曾於斯里蘭卡修學佛法十年,二00六 年來美前,駐錫於馬來西亞修行林。法師近 三年來,每週六於菩提中心帶領一日菩提禪 修會,廣受好評。歡迎會友大眾把握因緣, 為自己在五月底安排充電的機會。有意參加 者,請向玉佛寺辦公室(281)498-1616或菩 提中心辦公室(979)921-6969報名。

2011青少年學佛夏令營暨兒童營 本會將於7月1日(星期五)至4日(星 期一),於美洲菩提中心舉行2011年青少 年學佛夏令營。此次夏令營主題訂名為「反 觀自省」,鼓勵少青們努力培養自身反省和 觀照的能力,於日常生活中每一時每一刻, 都能保持心念專注以修正不善行為,致力於 身口意三業的清淨。

寬謙法師法的饗宴 生命唯識學:「八識規矩頌講座」 寬謙法師應德州佛教會邀請,將於7月 2日、3日(星期六、日)兩天,上午十點 至下午四點,在玉佛寺大雄寶殿開講生命唯 識學「八識規矩頌講座」。 有情眾生的生命如何流轉?心意識的變 化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寬謙法師將在課 程中有系統地、有組織地帶領大家進入「唯 識的世界」,並且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以觀 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念頭為例,介紹我 們的心識所執著的各種現象,進而教導我們 如何運用佛法智慧的觀念放下執著,將情緒 起伏的意識轉為清淨的智慧。透過運用唯識 學,我們也可以提昇生命的品質,開發更有 覺照的生命智慧! 寬謙法師現為台灣新竹永修精舍、覺風 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負責人。法師弘法的特 色,即是將佛教史及義理概念以數線及表格 等方式加以匯整,使得聽法者能精確地掌握 佛法大意,縱使初學者亦能很快地入門。 45


-佛光法苑‧第177期-

活 動 翦 影 觀音聖誕法會暨住持陞座大典 德州佛教會於3月19日(星期六)與 20日(星期日),於玉佛寺舉行兩日「祈 福發願觀音法會」,20日的「觀音菩薩聖 誕法會」中,並舉行玉佛寺新任方丈上超下 定長老陞座典禮。20日下午1:30,於觀音 殿共修「觀音普佛」。 20日觀音菩薩聖誕法會於上午十時於大 雄寶殿舉行,在迎請法師,嚴淨儀式後,會 眾虔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稱念菩薩聖 號,並舉行延生位前回向。之後陞座儀式開 始,在鐘鼓齊鳴聲中,兩位引領和尚率領十 位居士至觀音殿丹墀,跪請新任住持超定長 老,近八百位與會大眾透過轉播屏幕觀看所 有過程。在送位、佛前大供等儀式後,恭請 新任住持超定長老以「住持如來正法」為 題,為大眾開示。 此次陞座大典,德州佛教會禮請數十位 教內大德及中外嘉賓蒞臨觀禮。德州佛教會 菩提合唱團為法會和陞座大典獻唱了兩首 歌:三寶歌和楊枝淨水讚,住持陞座儀式 於發願回向和團體大合照後圓滿。

德州佛教會捐款關懷日本震災 聞悉日本發生地震和海嘯,本會除了在 觀音法會中為受災者祝福回向,同時亦發起 募款,濟助災民。經月餘,共籌得美金一萬 二千元(內含佛教會慈善基金之撥款)。經慈 善組呂振益居士之聯繫,日本駐休士頓總領 事館首席領事渡部隆彥於四月十五日上午十 點半,親臨玉佛寺,代表日本政府接受捐 款。渡部隆彥首席領事向宏意法師表示,他 非常感激華人對日本災情的關懷和協助。特 46

首席領事渡部隆彥(左三)接受佛教會捐款

別是本市多個佛教團體的熱心捐助,充份表 達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IM婦女團體於玉佛寺集會 休士頓宗教交流協會是休士頓最具歷 史,且最有規模的宗教協會,成員透過系列 活動、專題討論和相互參訪,來增進彼此之 間的了解與合作。德州佛教會是在1994年 正式成為協會會員。 2月24日(星期四)晚間6:30,休士頓 宗教交流協會屬下之婦女會於玉佛寺大雄 寶殿集會,共有約100人參加。玉佛寺住持 宏意法師應邀為大家做簡短演講。宏意法師 說:「佛教雖然要人們正觀人世間的無常、 不圓滿和苦迫,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教導人 如何能透過滅苦之道而體悟苦的解脫。」 休士頓宗教交流協會婦女會集會於晚間 約九時圓滿。

2011僧伽及護法委員大會圓滿 本會於2月26日(星期六)舉行2011年 僧伽委員及護法委員大會,會中除了頒發護 法委員証書予13位新任護法委員外,並由所 有與會委員選出9位本年度新董事。


-佛光法苑‧第177期-

11位小朋友由數位居士陪伴,於香雲堂 外草坪上玩耍。此次學佛營學員雖然大多數 都已學佛多年,但是歷來多為點或面的吸 收,這次於菩提中心參學,能夠全面性的 一窺佛法堂奧,可說是獲益良多。知青三 日學佛營於13日上午結營、圓滿。

美洲菩提中心有機園地一日遊

護法委員大會於下午二時於玉佛寺大雄 寶殿舉行,淨海法師和宏意法師均感謝委員 們多年來的發心參與,佛教會弘法事業才得 以往前推展。宏意法師亦特別指出佛教會雖 然仍有不足和須加強的地方,但32年來, 德州佛教會不失為一平實、正信、感恩念 舊、包容和精進的團體。護法委員大會於各 處、組作會務報告後,約下午四時圓滿。

美洲菩提中心三日知青學佛營 美洲菩提中心於3月11日至13日舉行三 日「知青學佛營」,共有25位成人和11位 小朋友參加。知青學佛營在佛學課程安排 上十分嚴謹:由美洲菩提中心住持宏意法師 講授佛教發展史和四聖諦、八正道等佛教基 本義理;修慧法師、圓福法師和見石法師闡 釋了十二因緣、三法印、蘊處界淺說、業力 觀、因果觀、禪與生活等理念,圓福法師並 帶領學員在明心堂禪坐和經行。

美洲菩提中心有機園地於4月2日(星期 六)舉行了一日遊活動,內容包括:太極拳 工作坊、有機種植工作坊、排舞工作坊,以 及「果樹及草莓等種植要則」專題演講。是 日下午,明心堂監院圓福法師帶領大眾靜 坐,並以「吉祥和最大的祝福」為題,為 大眾開示。 有機園地一日遊活動將於5月7日和6月 4日,亦即5月和6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各再 舉行一次,希望大家把握因緣,參加和贊助 這項極有意義的活動。若有任何詢問,請與 美洲菩提中心辦公室聯絡,電話:979-9216969

德州佛教會少青組春季露營 玉佛寺少青組2011年春季露營,於三 月十三到十五日展開。這三天兩夜的野外 露營,在距休士頓北方約50哩的Huntsville State Park舉行,總共有二十位少青參加, 這次的活動從事前的籌備,營地預訂,活動 安排到事後的整理,全部都是由少青組的幹 部自己負責規劃。活動內容包括營火晚會、 山野健行、泛舟、和各式各樣戶外團康。同 時孩子們也學習如何採購食物,炒菜野炊, 負責洗碗盤。和以往一樣,為了尊重生命和 培養慈悲,飲食均為素食,更為了培養孩子 們的環保觀念,少青一律自備碗盤餐具。 三天的活動,玉佛寺方丈宏意法師更在 百忙中抽空來訪,師父叮嚀孩子們要運用善 47


-佛光法苑‧第177期-

市民杜絕兒童的受虐事件。這個活動是由 Exchange Club所主導。Exchange Club是 全國性的組織。保護兒童即是該組織的中心 要務之一。The ARC的成員,邀請少青們參 加將於四月九日在休士頓市府前舉行的兒童 嘉年華會 (Children Festival)的義工活動。

孝親報恩清明法會圓滿

巧智慧觀照,在助人濟物時知機知時,量力 盡力,才不會被人欺騙,也不會造成自己日 後的煩惱。 玉佛寺少青組目前每個月的第三和第四 個星期天早上,有英文佛學講座,配合視聽 教學使佛學活潑化。也有安排老人院服務、 海灘環保服務活動、協助發放文具、洗車、 烤玉米義賣等。如果您有12-16歲的孩子願 意參加玉佛寺少青組,請和玉佛寺辦公室聯 絡。281-498-1616

德州佛教會於4月3日(星期日),於美 洲菩提中心舉行2011年「孝親報恩清明法 會」及親子踏青、郊遊活動,共有約450人 參加。 清明法會於上午10:00於報恩塔追思 堂舉行,美洲菩提中心住持宏意法師帶領 大眾虔誦《阿彌陀經》及念佛回向,虔心

年度河川、湖泊垃圾清理活動 玉佛寺少青組於三月二十六日,參加由 Houston Galveston Area Council 及多個環 保相關團體所舉辦的年度河川、湖泊垃圾清 理活動。少青組所選的清理場所,是距離玉 佛寺較近的 Upper Buffalo Bayou。少青們 在河畔及附近社區的林木中,收集了數袋垃 圾。中午,少青們在Terry Hershey Park享 用由主辦單位所提供的簡便午餐。餐後大家 在暖暖的陽光中互相告別,結束這辛勤但有 意義的一天。 玉佛寺少青組經由呂正益師兄的介紹, 參加三月二十七日下午,糖城The ARC (Association of Retarded Citizens) 的剪綵帶 活動。四月是受虐兒童認知月。這八百條 藍綵帶即將繫於糖城的行道樹。用於提醒 48

超薦過去先人往生極樂淨土。在舉行佛前 大供和發願後,宏意法師開示增加福德因 緣的方法,是勤種敬田、悲田和恩田。至 於如何報恩,可由三方面做起:1. 如法修 行 2. 關懷親人 3. 服務大眾。報恩塔法會 圓滿後,大眾在法師的帶領下,一心念佛, 沿著靜思小徑經行至明心堂丹墀,舉行延生 祝福法會。午齋後,是自由活動和巡山踏青 時間。下午三時,大眾陸續離去,一日追思 與參訪,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玉佛寺 2011 年 5 月、6 月法會活動

日期 5月1日(週日) 5月7日(週六) *5月8日(週日) 5月15日(週日)

5月22日(週日) 5月28日(週六) *5/28~5/30 5月29日(週日) 6月4日(週六) 6月5日(週日)

6月12日(週日)

6月19日(週日) 6月25日(週六) 6月26日(週日)

定期活動 日期 每週日 每週二 每月第二週六

每月第三週六

時間

內容

10:00a - 10:50a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11:00a - 12:00p 佛法開示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主持人、地址、講題

宏意法師

宏意法師:內心的聲音 續超法師

9:30a

– 12:00p

佛教入門

修慧

10:00a 1: 30p 10:00a 11:20a 1:30p

- 12:00p - 3:00p - 11:00a - 12:00p - 3:00p

釋迦牟尼聖誕法會 傳授:三皈五戒/晚課共修 菩提學苑結業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宏意法師:生活中的佛陀 宏意法師 菩提學苑 宏意法師:如何自我省察 修慧法師

10:00a - 11:00a 菩提獎學金頒發典禮 11:00a - 12:00p 佛法開示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9:30a 三

– 12:00p 日

淨海法師: 續超法師:高僧行誼(上) 融通法師

念 佛 會

融通法師

菩提中心三日禪修

菩提中心 / 圓福法師

10:00a - 10:45a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11:00a - 12:00p 第二節:佛法開示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9:30a

– 12:00p

法師

淨海法師: 融通法師:煩惱無盡誓願斷 續超法師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10:00a - 10:50a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11:00a - 12:00p 經論講解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10:00a - 10:50a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11:00a - 12:00p 經論講解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10:00a - 10:45a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11:00a - 12:00p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9:00a - 12:00p 念 佛 會 10:00a - 10:45a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11:00a - 12:00p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時間

活動內容

9:00a - 11:30a 靜坐/英語佛法 12:30p - 3:00p 菩提合唱團練唱 1:30p 3:00p 經論研討班

9:30a - 12:00p 佛學研討班及靜坐 2:00p - 4:00p 粵語佛學班 10:30a - 2:00p 放生、郊遊、素食野餐

淨海法師 超定法師: 修慧法師 淨海法師 超定法師: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 修慧法師:人間佛教要略 修道師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 續超法師:高僧行誼(下) 淨海法師

主持人/ 主持人 / 地點

宏意法師、弘法處 (觀音殿) 菩提合唱團(大雄寶殿) 鮑克南居士 修慧法師 宏意法師 融通法師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47


-佛光法苑‧第177期-

- 下 期 專 題 -

談生論死 人從一出生,即開始走向死亡,生老病死是生命的真相,死亡是會發生在人生的任 何階段。一般人都樂見新生兒的誕生,但對死亡存有恐懼與焦慮,避諱對死亡的談論和 準備。其實,能正向的看待死亡,才能活出圓滿自在的人生。下期法苑,將探討生死課 題,歡迎您提出寶貴的見解與會友大眾分享。 如蒙賜稿,字數:兩千至三千字,截稿日期:五月三十日。稿件請寄:德州佛教會佛 光法苑編輯組或電郵送至:dharmagarden.tba@gmail.com 03/25/2011 王淑娟 03/31/2011 修慧法師 $100.00 回向翁薛蕉治往生淨土 $500.00 04/06/2011 章榮彬 $100.00 週二佛學班 $20.00

$500 .0

---------------------------------------------------------------------

合計

$2,720.00

佛書助印功德錄

50

02/03/2011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15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1,00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1,000.00 回向伍安娜往生淨土 $100.00 回向伍安娜往生淨土 $100.00 02/05/2011 回向徐蔡秀珍 $100.00 Anonymous $50.00 Vronne K Hoh $100.00 Wen L./Jenny Liang $100.00 02/18/2011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1,00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5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50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50.00 回向沈錦龍 $60.00 回向Josten Ma雙親 $250.00 回向曾進益 $60.00 睢文 $2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40.00 回向鄭少波 $20.00 02/24/2011 周世傑 薛靜修 $50.00 03/04/2011 回向周四鳳 $100.00 03/10/2011 回向沈錦龍 回向曾進益 $60.00 03/18/2011 回向Gishiong

$800 .0

$300 .0

$200 .0

$500 .0 $400 .0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01/28/2011 Samuel Lai $50.00 劉啟烈 $10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100.00 回向張玉瑩 $20.00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100.00 回向伍安娜往生淨土 $50.00 蘇瑞林 $50.00 02/03/2011 回向黃志強 $20.00 章榮彬 $100.00 02/05/2011 Richard Lee $100.00 回向翁薛蕉治往生淨土 $100.00 林起湧 $20.00 趙椘雲 $100.00 02/10/2011 回向張劉昭暇 $100.00 回向張玉瑩 $50.00 無名氏 $80.00 回向張玉瑩 $70.00 回向翁薛蕉治往生淨土 $100.00 02/18/2011 回向余劍鋒往生淨土 $50.00 彭繼業 $40.00 翁傳彥 $100.00 阮仁傑 $100.00 03/04/2011 何大王 $100.00 03/10/2011 Anonymous $70.00 03/18/2011 Wei-Ling Chen $60.00 03/20/2011 黃亞靜 $100.00 回向林多源 $20.00


玉 佛 寺 方 丈 陞 座 住 持 如 來 正 法

玉佛寺新任方丈超公長老

德州佛教會董事及工作組長報告法務

加州觀音禪寺義工代表

加州觀音禪寺義工代表


德州佛教會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育兒不計身辛苦 但願兒心知母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