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78 (2011-07)

Page 1

Dharma Garden Bi-Monthly

本期專題:談生論死


֪! ᗁ!

編者的話 ........................................................................................................................

؏ Ԡ

1

ࡰᄌೢఄ 南傳佛教史緒論(上) ................................................................................................

2 淨海法師 中國佛教史話(四) .............................................................................................. 6 慧璉法師 古印度思想史簡說(上) .......................................................................................... 10 親嚴

ಝឞͭ ̴ᑗ֟ᑡ‫」ة‬

生滅滅已 寂滅現前................................................................................................. 無痕的波濤 ................................................................................................................... 談生論死 ........................................................................................................................ 旅程 .................................................................................................................................. 揭開生死的面紗─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

16 20 24 25 26

超定法師 宏意法師 覺壹 塵拂 寬謙法師

‫݌‬኶ᢆࢡ 塑化食物 ........................................................................................................................ 14 宏意法師 ࡰਾԚᖬ 《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讀後 ............................................................... 32 李瑋 盂蘭盆及供僧.............................................................................................................. 36 法會籌備小組 為什麼要禪修? ........................................................................................................ 38 圓福法師開示 慈弘整理 心藥方子 ........................................................................................................................ 40 楊祖愛

਺Ԛᖳᖬ Mindful Eating......................................................................................................... 43 Rosa Morgan Lockwood

ၱ኶ᠶ 活動翦影 ........................................................................................................................ 44 2011年菩提獎學金得獎名單.............................................................................. 46 七、八月份法會活動 .............................................................................................. 47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Publisher: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編輯者:

佛光法苑編委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封面攝影:潘英俊 封底攝影:潘英俊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78, July 2011.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 www.jadebuddha.org Email: dharmagarden.tba@gmail.com


編者的話 時光飛逝,轉眼又是編輯〈佛光法苑〉的時間。由於法苑的編輯群多數是有班 要上、有家要理,甚至有幼兒要照顧、接送的義工,所以每期編輯法苑,都是一項 大工程(牽涉到很多家人眷屬)。編輯們經過兩、三個星期輪番上陣的校對、排版, 最後終於把四十八頁的版面確認,送進印刷廠。每當看到印刷出來的雜誌時,心中 真是充滿了無限的感恩,感恩義工們的發心,感恩家屬們的護持,感恩法師及讀者 們的鼓勵,沒有眾緣的成就,法苑是不可能出刊的。 此次法苑編輯期間,電腦美編的師姊有感於大家日常上班及週末生活的忙碌, 所以提出試用「雲端伺服器」的構想,把編輯資料放到「雲端」,讓電腦編輯們可 以在家裡工作,看看是否可以提高編輯效率。 想想,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由E世代(電腦世代)、M世代(媒體世代) 進展到今 天的雲端(cloud)科技,讓現代人的資訊傳遞越來越方便,生活空間越來越擴大,的 確帶來很多方便和享受。但是如果我們未能在心靈上提升加強的話,是不是真正能 得到更多幸福與快樂呢?這是值得我們省思的問題。因為人生在世,最多百年,三 萬六千五百個日子,轉眼就過去了,我們要追求的是什麼?我們如何才能過一個有 意義的人生呢? 本期法苑以「談生論死」為專題,特別邀請超公長老、宏意法師及寬謙法師撰 稿,法師們從不同的角度,帶領我們探討生死課題,讓我們能如實的正觀生命、坦 然的面對死亡。同時,也感謝主動賜稿的作者們,給法苑的支持和鼓勵。更感謝佛 教會的資深會友觀世心居士,將他費時多年,從藏經及民間文獻中蒐集整理,編輯 而成的《佛門成語》提供給法苑刊登,以饗讀者。 《無常經》云:「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今年 休士頓的夏天,既炎熱又乾旱,希望本期法苑的內容,能像炎炎夏日午後的陣雨, 消除您的熱惱,帶給您清涼、帶給您法喜。


南傳佛教史緒論 (上)

淨海

南傳佛教

等,也在這些國家中交替興衰存在過。

佛教發源於印度,後來向國外傳播發 展,分成兩大系統:向北方流傳的,經過中 央亞細亞傳到中國及西藏;再傳到韓國、日 本、越南等地,是屬於北傳大乘佛教;向南 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 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 南傣族等地區,是屬於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三藏及註釋因用巴利語( P<li),故又稱巴利佛教。巴利語原是古印 度的一種俗語方言,與梵語很接近,公元前 3世紀由佛教帶入斯里蘭卡,進而傳到緬、 泰、柬、寮等國家。至今仍是三藏經典的重 要文字,而在印度自14世紀佛教滅亡後,基 本上巴利語也絕滅了。

公元前3世紀,佛教由印度傳入斯里 蘭卡,經過斯國大寺派保守傳統比丘的整 理,然後再傳入緬、泰、柬、寮等東南亞 地區,傳統上他們自稱是正統的上座部( Therav<da)佛教。然從歷史上考察,斯里 蘭卡的大寺派,是出於上座部分別說系傳 到斯里蘭卡的銅鍱部(Tambapa@@>ya)。 亦有說是屬於上座部系的法藏部南派。但 斯里蘭卡佛教認為自己保存的最原始、最 純潔的教義。

也有人稱為南方佛教,因為這一系統的 佛教,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 斯里蘭卡,再傳到東南亞,這些地區都在印 度之南。如就所屬部派來講,凡是信仰上座 部佛法及皈依其教團的,都可稱為上座部佛 教或南傳佛教。如盛行我國雲南傣族已有 六、七百年的上座部佛教1,流行於越南南 部的上座部佛教2 ,甚至近代傳到歐美西方 的上座部佛教,我們亦可稱為南傳佛教。

早期的南傳佛教國家,並不純粹流行上 座部佛教,而是還有其他的部派,這包括不 同的小乘佛教部派、大乘佛教、密宗等。甚 至婆羅門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土著宗教

早期我們習慣上稱北傳佛教為大乘佛 教,稱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不過南傳佛 教的信仰者,自始就非常排斥小乘佛教的 稱呼,而自認是正統的上座部佛教。

【第178期‧佛光法苑‧ 】


南傳佛教的系統化,多半由斯里蘭卡大 寺派(Mah<-vih<ra)的比丘們,在公元前 第3世紀及在公元第5世紀所完成。這種傳統 佛教被引進東南亞的時間及經過情形,並沒 有確定的說法。大概在公元11世紀才開始, 首先是緬甸,其次是泰國。直到12世紀末, 受到斯里蘭卡大寺派佛教影響的,一個傳統 的上座部僧團才在緬甸成立。泰國正式承認 上座部佛教,是在13世紀中期;柬埔寨及寮 國,是在14世紀初期。 斯里蘭卡、緬甸、泰國佛教史上,都記 載佛陀住世時曾經親往訪問過他們的國家, 還留下佛足印等遺蹟,這種說法僅可認為是 信仰傳說而已,並非歷史事實。因為佛陀住 世時,遊化區域僅及印度中部及北部,是在 恆河中下流地帶,足跡從未到過南印度,更 不可能去到斯里蘭卡及東南亞地區了。公元 前3世紀後期,印度阿育王在位(公元前 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結集, 然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支由 摩哂陀長老領導的至斯里蘭卡,一支由須那 與鬱多羅二位長老率領的到達金地。但金地 的方位至今尚不能考證確定,也未發現任何 公元前確證的遺物。有人認為金地是泛指下 緬甸以迄馬來亞一帶,泰人則主張是在泰國 的佛統。

古代東南亞佛教,小乘和大乘是彼此興 廢交替不定的,初期大乘佛教較為興盛,但 後期南傳上座部勢力增強,影響最為深遠, 不只與其他小乘部派相頡頏,且與大乘佛教 爭雄。公元7世紀末葉,義淨稱當時印度及 南海小乘佛教部派有四:大眾部、上座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其情形大概是這 樣的:下緬甸之孟人及泰國中部墮羅缽底, 信仰上座部;占婆(Champa約在今越南順 化至芽莊等地)以信仰婆羅門教為主,亦多 有正量部,少兼有部;柬埔寨之扶南時代, 信仰婆羅門教,大乘佛教也同時流行。至於 爪哇及蘇門答臘等島,在公元5世紀初以 前,都在婆羅門教支配之下。公元423年, 求那跋摩抵達爪哇,王與母都皈依受戒,佛 法乃流行。至義淨抵達爪哇時,各島已「咸 遵佛法,多是小乘;唯末羅遊(Malayu指今 印尼占碑)少有大乘耳。」這裡指的小乘佛 教,是以根本說一切有部為主。 所以東南亞緬甸和泰國等,自公元2世 紀至11世紀,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比南 傳上座部佛教更具影嚮力;但自此以後南傳 上座部傳播取得明顯的進展,情況發生了變 化,在公元11~14世紀才逐漸完全形成南 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圈3。

公元2世紀,有小乘佛教在泰南出 現過;5世紀時在緬甸中部舊勃朗(Old Prome)存在過。在孟族人建國的墮羅缽 底(Dv<ravati)信奉上座部,是從公元6至 11世紀,這包括今日泰國及下緬甸的大部 分。墮羅缽底的佛教是受到南印度菴摩羅 缽底(Amar<vat>)的影響;也可能是受到 斯里蘭卡佛教的影響。緬族、泰族、柬族, 依次受到小乘佛教的影響,是通過與孟族人 的接觸的結果。

【第178期‧佛光法苑‧ 】


2,300多年前,南傳上座部佛教由印度 傳入斯里蘭卡,在斯國本土裡生根成長了。 自公元11~14世紀,南傳上座部佛教又由 斯里蘭卡逐漸傳入東南亞緬、泰、柬、寮等 地。當斯里蘭卡在18世紀中期佛教接近衰亡 時,又從泰、緬兩國回流傳入南傳上座部佛 教,而形成近代斯國佛教的三個新派別。斯 國佛教僧伽既施恩於東南亞,而後也接受了 東南亞佛教的回報,這是一種佛教文化雙向 的傳播,歷史上形成互為因果的關係。

五位比丘、一位沙彌、一位居士,一行七人 抵達斯里蘭卡傳教,與當時統治斯國的天愛 帝須王相見。初次說法即得到國王的皈信, 使上座部佛教在斯國弘揚,得到迅速的發 展;並在首都阿耨羅陀(Anur<dhapura) 建造大寺(Mah<vi<ra)供養僧團。不久, 阿育王出家的女兒僧伽密多比丘尼,也受到 邀請帶著菩提樹分枝抵達斯國,成立比丘尼 僧團。在以後約200年間佛教的發展,都以 大寺教團為中心。

斯里蘭卡佛教

約在公元前43年,南印度陀密羅族人侵 入斯里蘭卡,因戰爭而發生飢荒多年,很多 僧人被迫逃難,佛寺也被放棄。一些有遠見 的比丘們,由佛授及帝須領導,選在斯國中 部較平靜的摩多羅(M<tale),集會阿盧精 舍(Alu-vih<ra),形成中部佛教中心,決 議將一向以記憶口誦相傳的巴利三藏及註 釋,完成書寫於貝葉上,以作永遠的保存 和傳承,這是巴利聖典在斯國非常重要的 一次結集。

斯里蘭卡古稱楞伽(La+k<),或稱楞 伽島(梵La+k<-dv>pa,巴La+k<-d>pa), 楞伽是一座山名。又古稱僧伽羅國(梵 Si}hala,巴S>hala),意譯師子、執師 子國,僧伽羅是民族名及僧伽羅語系。 1972年改稱斯里蘭卡(Sri Lanka),即在 古國名稱楞伽(Lanka)之前加一個形容詞 師利(Sri),合為師利楞伽,意譯吉祥的 楞伽。楞伽和蘭卡,都是巴利語Lanka的音 譯,師利和斯里是Sri的同音,所以師利楞 伽是古譯,斯里蘭卡是現代人新譯。

斯里蘭卡為南傳上座部佛教主要的根據 地,也是佛教巴利語三藏聖典編集傳承下來 的國家。依巴利語歷史記載,印度阿育王出 家的兒子摩哂陀,於公元前247年頃,率領

據說這次結集,阿盧精舍住持坤德帝須 長老在會議中問:「諸位尊者,今有經、律 二藏,當以何為先」?眾答:「長老,律藏 乃佛教生命之所在,律藏健全,佛法才能久 住,因之先誦律藏。」因此遂決定把律藏放 在第一位,然後是經藏和論藏。 公元前29年後,教團分裂為大寺派與無 畏山寺派,兩派佛教各自弘揚教義,也常彼 此形成對抗,歷時達10世紀之久。大寺派堅 持上座部佛教傳統精神,而無畏山寺派採取 開放態度,與印度佛教各派進行交流,更容 納大乘佛教各派。至公元4世紀初,從無畏 山寺派之中又再分出祇園寺派,或稱沙竭羅 部,至此形成三派鼎立。其中以無畏山寺最 盛,住五千僧,大寺住三千僧,祇園寺住二 千僧。

【第178期‧佛光法苑‧ 】


13世紀以後,斯里蘭卡因為長期戰亂頻 仍,到16世紀以後,西方葡萄牙、荷蘭、英 國前後入侵,殖民統治斯國長達441年,他 們提倡天主教、基督教信仰,佛教受到極大 的壓迫。

公元400~430年頃,佛音論師至斯里蘭 卡大寺求學,著《清淨道論》,成為三藏註 釋的綱要書,其後更領導註釋巴利三藏。同 時代的佛授及稍後法護二人,繼續註釋巴利 三藏未盡完成的部份,遂奠定了大寺派復興 和教學的基礎,影響最為深遠,而成為日後 及今日流傳的南傳佛教。 公元11世紀初,南印度陀密羅族朱羅人 侵入斯里蘭卡,統治斯國達53年,斯國的陀 密羅族人因信仰婆羅門教,便大力提倡婆羅 門教。至維舍耶巴忽一世(1055~1114) 復國後,佛教衰微,清淨比丘不足十人,於 是遣使至緬甸,邀請緬甸孟族僧團到斯國弘 揚佛法及傳授比丘戒法。 12世紀下半葉,波羅迦摩巴忽一世( Parakramabahu I, 1153~1186)協助佛教 推行改革,促使大寺、無畏山寺、祇園寺三 派團結,雖未能完全達成,但從此大寺派勢 力逐漸繁榮起來,東南亞佛教國家有不少比 丘旅行到斯里蘭卡求戒及接受教育,促成斯 里蘭卡大寺派的僧團,而後傳到緬甸和泰國 等地。當後來斯國佛教衰微時,又從緬甸和 泰國返饋引進教團及戒法,這種佛教文化交 流,互相學習及補充,歷時達4、5百年,對 南傳佛教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 力最為深廣。

19世紀後葉,一群有志護國衛教的佛教 徒,喚醒民眾起來用非暴力的間接方法抵抗 英國殖民統治。其中有位傑出的比丘羯那難 陀(Mahotti Vatta Gu@<nanda),舉行與 基督教公開五次大辯論,從1864~1873的 九年間,在不同場地,辯論結果都是佛教取 得勝利,徹底擊敗了基督教徒,大大振奮了 斯國人心。而引起國際人士的反應與同情。 當時還有斯國的達摩波羅居士及美國奧爾高 特上校夫婦,進行斯國佛教復興和復國運 動,取得極大的進展。斯國終於在1948年 2月4日脫離英國獲得獨立。(待續) 1.

有人說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傣族地區已有 1,300多年,如早期確有佛教存在,應為其他 部派,而非南傳上座部。因為雲南傣族地區的 上座部佛教,是經由緬北和泰北傳入的。在公 元12世紀中期,緬甸蒲甘王朝很強盛,統治了 泰國北部清邁,並傳入上座部佛教;到14、 15世紀,又由清邁傳入緬甸北部撣族人的景棟 等地,再經由景棟而傳入我國雲南傣族地區, 所以南傳上座部佛教(大寺派系統)傳入雲南 傣族等地區,不會早於公元14世紀以前。

2.

越南南部鄰近泰國和寮國,在公元20世紀中 期,自泰、寮傳入部分上座部佛教,發展迅 速,有僧眾約三千人,寺院約四百座。

3.

賀聖達著:《東南亞文化發展史》,第 194頁。

【第178期‧佛光法苑‧ 】


中 國 佛 教 史 話 (四)

釋慧璉

譯經高僧鳩摩羅什(343或344- 409或413)

鳩摩羅什的出生與學歷 鳩摩羅什(童壽)的父親鳩摩羅炎是印 度某國宰相之子,系出婆羅門種(為印度最 尊貴的階級),聰慧超群,德學俱佳。根據 隋吉藏所說,鳩摩羅炎因國破家亡,所以東 度蔥嶺(帕米爾高原),抵達龜茲(今新疆 庫車)。龜茲國王的妹妹耆婆,年少美貌, 才解過人,不肯輕易許人,直到遇見鳩摩羅 炎,才肯委身下嫁。耆婆懷有鳩摩羅什時, 慧解倍於平常。耆婆生了羅什的弟弟弗沙提 婆後,因見枯骨,深感人生無常,便捨俗出 家,受戒習禪。羅什七歲隨母出家,並從師 學習經典及小乘毗曇,每天可背誦千偈(共 三萬二千字)。九歲時隨母翻越蔥嶺至印度 的罽賓(在今巴基斯坦北境),追隨名師槃 頭達多受學《雜藏》、《中阿含經》及《長

阿含經》,大受達多的賞識及揄揚,因此連 國王也聽聞他的名聲。十二歲時隨母返回龜 茲,途中在疏勒(今新疆喀什)停留一年, 誦習《發智論》及《六足論》等說一切有部 的論書。至此為止,羅什所學,皆屬小乘的 經論。當時有二位莎車(今新疆莎車)王 子,兄名須利耶跋陀,弟名須利耶蘇摩, 都出家為沙門,也來到疏勒。其中蘇摩專 擅大乘之學,為羅什講《阿耨達經》,敷 演大乘法義;羅什起初驚怪不服,繼而反 覆研讀大小乘經典,最後終於信受,從蘇 摩受學大乘中觀學的《中論》、《百論》 及《十二門論》。 羅什返回龜茲後,長年專攻並敷講大乘 經論,聲名四揚,西域諸國都佩服他的慧解 及辯才。

苻姚二主迎請羅什 大乘佛法東傳中土,始於東漢末年支婁 迦讖在洛陽譯出大乘經典,其中《道行般若

【第178期‧佛光法苑‧ 】


經》為大乘般若經在中國的首譯;其後《般 若經》相續譯出數個不同的譯本。漢末以來 士大夫崇尚「老莊玄學」,般若思想與時代 學風相應,因此廣受僧人士子愛好。在羅什 來華之前,研究般若成名者,便多達五十餘 人。但因受「老莊玄學」所囿,對般若空義 始終不能做正確的理解。執義學牛耳的道 安,也因經論缺乏,經常掩卷仰空嘆息, 希望能往生彌勒淨土以抉擇空義。 漢地沙門僧純及曇充曾遊學龜茲,返回 長安後盛稱羅什之學,道安聞知此事,奏請 前秦國君苻堅禮請羅什東來譯經講學,苻堅 也為了向西域各國誇耀兵威,便在建元十八 年(382)派大將呂光率兵七萬西行,二十 年(384)攻破龜茲,俘獲羅什,凱旋而 歸。 當時苻堅已統一北方,躊躇滿志,有意 揮兵南下,一統宇內。不顧道安、王猛諸人 的勸諫,於建元十九年(東晉孝武帝太元八 年,西元383年),大舉出兵,號稱百萬。 東晉孝武帝即位後,謝安掌政,以姪兒謝玄 為兗州刺史,鎮廣陵(今江蘇揚州)。淮南 江北一帶,民風剽悍,謝玄於當地募兵, 施以嚴格訓練,不數年即成勁旅,號「北 府兵」。建元十九年十一月,晉秦大兵對 峙於淝水(今安徽壽縣南)兩岸,謝玄要 求秦軍略向後退,以便晉軍渡河決戰,苻 堅亦想趁晉兵半渡時,以鐵騎殲滅之,於 是麾師後退,但秦軍因兵多,指揮不能統 一,竟兵退而不能止,晉兵渡河,乘勢攻 擊,秦軍潰散敗亡,全軍損失十之七八, 苻堅僅以身免。 戰後,胡族紛紛乘機獨立,北方又陷於 分裂的狀況。建元廿一年(385)八月,苻 堅被手下姚萇縊殺,而道安也已於該年二月 無疾而終。同年,羅什隨呂光至姑臧(即涼 州,今甘蕭武威),因苻堅已死,呂光遂於

姑臧獨立建國,史稱「後涼」。 姚萇所建立的國家,史稱「後秦」。 他死後,兒子姚興繼位。姚興篤信佛教, 對義理的研習也有深厚的興趣,為了迎請 羅什,於弘始三年(401)派大將碩德西 伐「後涼」,「後涼」國君呂隆大敗,上 表歸降。 在姑臧投閒置散達十六、七年的鳩摩 羅什,於該年年末抵達長安,姚興待以國 師之禮。鳩摩羅什終於能大展長才,在西 明閣及逍遙園進行譯經的千秋大業。直至 棄世為止,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予漢傳 佛教莫大的貢獻。

主持譯業 羅什在姑臧時,一邊學習中國的語言文 字,一邊了解中國佛學流布的情形,而西晉 敦煌菩薩竺法護所譯、流通於河西的經典, 在這方面給予他很大的幫助。道安在長安六 年,特重譯事,培植了不少人才,如法和、 僧導、僧叡、僧略、曇影等人,當羅什譯經

【第178期‧佛光法苑‧ 】


時,他們都在長安助譯;羅什承受道安的遺 惠,開創了譯經的空前盛況。當時中國的義 學沙門雲集長安,外國的律師、禪師亦紛紛 聞風而至,法化之盛,前所未見。僧肇甚至 有「自不睹祇洹之集,餘復何恨」(雖看不 到祇園大德群集的盛會,也不再有所遺憾) 的讚嘆!…… 羅什譯經是採用譯講並行的方式,譯場 就是講堂,既譯經又講經,譯場內既有協助 譯經的大德,更有不少來聽聞佛法的沙門、 居士,因此人數可多則數千,少則數百。

經》、《十住毗婆沙論》之於「淨土宗」; 另《成實論》的研究,在南北朝時,形成了 「成實學派」。《大乘大義章》則是與慧遠 以書信方式討論大乘義理的作品。 羅什所譯的經典,文筆雅正流暢,直至 今日,仍廣為佛教徒所喜好誦讀,如《金剛 經》、《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等, 這當然得歸功於羅什譯經的審慎精求,及其 門下的傑出比丘,如僧叡、僧肇、慧觀、慧 嚴等人「詞潤珠玉」的文學高才。

羅什所譯經論約有三十五部三百多卷, 以大乘經典居多,其中不少是重譯本,因具 有劃時代的特色,故被稱為「新經」。羅什 之譯,可大分為以下數項: 1、 大 乘 經 典 -《大品般若經》、《小 品般若經》、《金剛經》、《思益 經》、《維摩詰經》、《妙法蓮華 經》、《阿彌陀經》等。 2、 禪學經典-《坐禪三昧經》、《禪祕 要法經》等。 3、 律 典 - 《 十 誦 律 》 、 《 十 誦 比 丘 戒 本》等。 4、 論 書 - 《 中 論 》 、 《 十 二 門 論 》 、 《百論》、《大智度論》、《成實 論》、《十住毗婆沙論》等。 5、 傳記-《馬鳴菩薩傳》、《龍樹菩薩 傳》、《提婆菩薩傳》等。 另外,羅什的著作有《實相論》二卷、 《大乘大義章》三卷,並為《維摩詰經》、 《金剛經》作注。 由以上分類,可明顯看出鳩摩羅什的譯 經,與隋唐宗派成立的關係,如《中論》、 《十二門論》、《百論》之於「三論宗」; 《妙法蓮華經》之於「天台宗」;《阿彌陀

法義大明 印順導師在〈三論宗風簡說〉一文中, 對羅什的譯經,有如下的評說:「什公的譯 品中,包括了大乘與小乘,經、律、論三 藏,所以他不是專弘局部的學者,而是一 位全體佛教的大通家!但他的教學中心, 無疑是般若經論,特別是龍樹與提婆的論 典。」(《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25)《 大品般若經》、《金剛經》、《中論》、 《十二門論》、《百論》、《大智度論》 等的譯出,使得紛擾於教界的有關般若的「 六家七宗」之說歸於沉寂。前言提及中國人 對般若空義不能作正確的了解,才造成諸家 異說的局面,羅什為避免「六家七宗」之說

【第178期‧佛光法苑‧ 】


的影響以及為消除國人的疑慮,在翻譯《大 品般若經》之後,開譯《大智度論》,並在 翻譯《大智度論》的過程中,若發現經論不 合之處,隨時加以訂正,因此《大智度論》 譯畢,《大品般若經》才算定稿。《大智度 論》是解釋《大品般若經》的論書,如此「 以論印證經文」,既可取信大眾,亦可澄清 對般若空義的誤解,所以大乘法義得以大明 於中國,皆歸功於羅什的苦心與善巧。中國 佛教自此完全擺脫「格義」的困擾,可以「 以佛法研究佛法」。

折翮之嘆 羅什來華,原希望盡全力貢獻所學,卻 遇上「好簡」的秦人,常令他有抑鬱不得志 之慨,如節譯《大智度論》為百卷,而文學 之士仍認為煩難,又被慧遠等刪為二十卷, 羅什無奈,有「折翮於此」之歎。僧傳的原 文如下: 吾若著筆作大乘阿毗曇,非迦旃延子比 也。今在秦地,深識者寡,折翮於此,將何 所論。(我若執筆寫作大乘阿毗曇,不是說

一切有部的迦旃延尼子所能相比的。現在秦 地,能深刻了解我的人很少,我在這裡,好 像鳥折斷了翅膀,難以飛行,還有甚麼好說 的呢!) 羅什過世後,有外國沙門來到中土,見 其所譯,感慨地說:羅什所精擅的法義,尚 未譯出十分之一。羅什雖傳譯精彩的龍樹「 中觀學」,但不久有關「如來藏」的經典大 量譯出,漸漸席捲佛教思想界,成為中國佛 教的特色,龍樹「中觀學」遂在唐武宗滅佛 之後,日趨式微,直至近代因印順導師的抉 擇研發,才令慧日重光。 假若沒有羅什,中國佛教將減褪多少的 光芒?而他若不東來,是否他的大名將在歷 史的長河中凐滅無聞?後人將不復記得龜茲 國曾誕生過這麼一位天才型的義學比丘。

僧肇與《肇論》 羅什弟子僧肇(374-414),因家境 貧寒,抄書為生,而他天資聰慧,竟因此 飽讀詩書,博學多聞;年少出家,便能兼 通三藏,名震關中。羅什至姑臧, 僧肇遠去請益,後陪侍羅什入長安, 在逍遙園助羅什譯經,羅什稱讚他是 「解空第一」。羅什譯出《大品般若 經》後,僧肇便寫作《般若無知論》 二千多字進呈羅什,羅什讀了讚歎不 已,對僧肇說:「吾解不謝子,辭當 相挹。」(我的理解不比你差,但文 辭表達不如你)僧肇著有《肇論》, 內容包括《般若無知論》、《物不 遷論》、《不真空論》、《涅槃無 名論》四論,另有<答劉遺民書> 等,並注《維摩詰經》。其著作文字 優美,說理精妙,為當時佛學著作中 的精品。

【第178期‧佛光法苑‧ 】


古印度思想史簡說(上)

親嚴

甲、緒說 印度是一個思想極度發達的國家,所 謂思想,就是包括宗教和哲學兩方面。印 度的宗教與哲學,自始便一體不離,混融 地發展。所以,在印度的宗教與哲學是完 全不可分離的。在古印度時,他們是祇有 宗教的,其後在宗教的自身上要求合理的 基礎,於是產生哲學。哲學成為宗教的指 南,使宗教乃有種種發達,所以二者共同 發展而至不可分割。 印度人的思維性格,不但要滿足智能上 的好奇,而且更注重實踐,由實踐而獲致理 想的生活。他們認為,現實生活是具有痛苦 的因素,如果能克服這些痛苦因素,苦痛便 不復有,而克服則要尋求苦痛的根源,以至 人生的意義,宇宙的性質。未克服之前,人 在無明迷妄的狀態。既克服後,則進入解脫 境界,名之為涅槃,此為印度思想共同的說 法。 因此,印度思想的特色,是拿思想和生 活一致作理想。它所主張的為永恒的生活, 而要從現實人生跳躍至無限的宇宙中,便自

然要以哲學作為根據,以圓其說,鞏固信 仰。所以,哲學和宗教乃連結在一起了。 同時,因為他們的理想生活是永恒的生活, 要追求則需要內在的思維和觀察。於是,禪 定或瑜伽就成為印度各派思想所共同施行的 修行方法。 古印度的思想時期大致可分為三期來說 明,即吠陀時代、梵書與奧義書時代及教派 並起時代。

乙、四吠陀時代的思想(大約在公 元前二千年以降) 吠陀(Veda)一字,原從梵文翻譯而 來,義為知識或智慧。在中國,音譯有韋 陀、毘陀、吠陀等類;意譯則作明論或智 論。古婆羅門以為此乃聖人受神的啟示而誦 出,裏面充滿神明叡智,所以有這個名稱。 因此漸受尊禮,而成為了印人的聖典。 吠陀共有四種,就是: 1、梨俱吠陀(Rig-Veda)

讚誦明論

2、夜柔吠陀(Yajur-Veda)

祭祀明論

【第178期‧佛光法苑‧10】


3、娑摩吠陀(Sama-Veda)

歌詠明論

4、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

禳災明論

從狹義來說,吠陀就是指這四種,但從 廣義而言,吠陀除四吠陀外,還應包括梵書 及奧義書兩個部份。四吠陀是本集,梵書對 此本集加以注釋,闡揚它的隱義;奧義書則 申述梵書的幽玄思想,亦即間接地將四吠陀 的教義予以哲理的說明。所以,梵書和奧義 書都是由四吠陀引生出來的,故我們稱四吠 陀為本集。不過,由於四吠陀、梵書、奧義 書三者之間的思想各有不同,在思想史上便 分為兩個時代,以便學者研究、解說。 四吠陀是為各種儀式而作的聖歌和祈禱 文。依其內容說,梨俱吠陀用以讚誦諸神的 功德,故稱讚誦明論;夜柔吠陀乃祭祀供犧 牲時的祈禱文,故稱祭祀明論;沙磨吠陀為 祭神時祭僧按音節諷詠的歌詞,又稱歌詠明 論;阿闥婆吠陀集錄退治惡鬼病魔毒獸怨賊 及日常一切招福禳災的梵咒和祈禱,故又稱 為禳災明論。所以,四吠陀的內容混雜,包 括頌詩、祈禱文、祭辭、祭儀、巫術、以及 歌詠大自然的壯麗詩歌等。 四吠陀之中,最重要的為梨俱吠陀。梨 俱吠陀顯示出古時的阿利安民族崇拜自然, 把天地、山川、日月、風雨等自然現象,都 崇拜為神,顯示出他們的泛神主張。在第十 卷之梨俱吠陀內載有最重要的五首歌曲,稱 為五聖歌,為印度宗教哲學起源的重要詩 歌。此五聖歌就是: 1、無有讚歌 2、生主神讚歌 3、造一切神讚歌 4、祈禱主神讚歌 5、原人讚歌 此五首詩歌顯示當時阿利安人對於宇宙

形成之漸次看法,將宇宙之本體由混沌界的 「彼一」而進展至具體人格化的原人,因他 而生出宇宙間之萬有現象。吠陀的思想亦漸 由泛神論而漸漸歸向一元論了。

丙、梵書與奧義書時代的思想(大 約公元前一千年以降) 梵書與奧義書時代是由四吠陀時代引生 出來的。梵書(Brahmana)即婆羅門書, 又名淨行書,乃附屬於各吠陀的註釋書。 它的內容是說明祭祀的儀規及其神聖的意 思。 由於祭祀的婆羅門不止一派,故諸吠陀 有多家註釋,亦即各有不同的淨行書。這些 淨行書既只說祭祀的事,其言自然煩瑣而乏 新意,如此,乃造成一個唯祭祀是從,而思 想則陷於沉滯的時代。 梵書思想中較有新意的,是輪迴與業之 說。其謂人死後,靈魂會依生前所作的善惡 業,往生相當的境界,行善的受善生,行惡 的得惡報。這種輪迴與業的思想,實開以後 印度同類思想的先河,而具劃時代的重要意 義。 梵書注重外表的祭祀儀式而致思想沉 滯,到了末期,極為剎帝利種性的有識之士 所不滿,便是教內有見地之婆羅門,亦不能 忍受。加上剎帝利已經不必對外或對內的爭 鬥,可以轉過來對心靈修養之事措意,於是 形成一股研究真理人生問題的熱潮,終至釀 成了一部古印度的哲理精華錄—奧義書。 奧義書(Upanisads)本是秘密教義的 義思。簡言之,就是秘義、秘語或秘教。 奧義書探出了吠陀的理智本源,發揮了吠 陀教理的哲學意義。它原附屬於梵書的卷 末。換句話說,亦即為附屬於吠陀本典的 哲學書。

【第178期‧佛光法苑‧11】


奧義書的思想,包攝廣泛,內容複雜。 總括來說,其根本理路就是「梵我不二 說」。所謂「梵」,即宇宙原理,也就是宇 宙最高的實在,生命的歸趣。對個人我(小 我)來說,梵是大我。宇宙一切現象都是大 我發展或顯露的結果,就這方面說,梵是本 體。本體的真相大多只從否定方式來描畫, 說「不是這樣、不是那樣」,「沒有此、沒 有彼,非此亦非彼」等。總之,梵是言詮思 慮所不及,而只可從反面去形容他。但間中 亦有從正面處來說明的,則本體是智慧、妙 樂、實在。 對於梵與我的關係,奧義書有兩個說 法。先出的奧義書認為梵我是不二,而正 如小火星從大火跳出來一樣,是為「梵我 同體論」。然而,後來的奧義書卻主張個 體我之外,另立大梵,但梵與我體雖異, 但本性卻無不同。個體雖具梵性,但亦各 各有獨立性。在迷妄時,獨立性顯現,在 覺悟後,自我的本性便與梵融合,此之為 「梵我同性論」。

丁、教派並起時代的思想(公元前 六七世紀以降) 這個時代大概在紀元前六七世紀開始, 除了奧義書的影響外,另一因素就是社會進 化,人民的智慧提昇,視野及文化的範圍擴 大,於是逐漸分化,遂有種種不同的學派興 起,每種學派都窮其心智地為了解脫人生而 各有主張。 在這眾多學派當中,主要的有九派,而 此九派之中又分為兩系。凡是承認吠陀及奧 義書等婆羅門思想的,稱為正統派,共有六 派;凡是反對吠陀思想的,稱為異流派,共 有三派。現分別列出及概說如下: 古印度思想教派 正統六派 ─ 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 正理派、彌曼差派、吠檀多 派。 異流三派 ─ 佛教、耆那教、順世派。 其他各派 ─ 六十二見

由此,奧義書的中心就是直探真義而與 梵合一,由於這個宇宙最高的本體,和人的 本體是同一的。因此,便應從人的心靈深處 去求取宇宙的真實。所以奧義書之目的,就 是想憑藉正確的智慧,將各個自我的精神, 完全融合在整體世界的精神裏,從而使自我 得到解決,回到本體上去。要得到正確的智 慧,則要修養我們的心性,以禪定和瑜伽來 達到。

(一)正統六派

奧義書的形成,使古印度的思想界進入 一個新紀元。它不但開闢了古印度思想的大 路,而且由於它的內容複雜而矛盾,更為隨 後的印度思想界預設了不同的理路,引生不 同的思想系統,遂使思想界轉入一個教派並 起的時代。

本派開宗明義就說有三苦所逼故,三苦 就是內苦、外苦及天苦。而解脫三苦就要有 正智,明白宇宙萬有之真義,由智慧故則能 解脫生死,故此派十分重視智慧,而智慧是 由三量所獲得,所以此派亦很重視「現量、 比量、聖言量」此三量的。本派排除宇宙間 最高無上的神,而將宇宙萬有分為二十五

(1)數論派(Samkhya) 數論,亦譯作僧佉論。僧佉為音譯,本 意為分析思辯理論考究。《成唯識論述記》 中云:「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慧數。數度 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 此派為六派哲學中最古老而深奧的一派,主 要經論有《僧佉經》及《金七十論》。

【第178期‧佛光法苑‧12】


諦,表列之如下: 神我 | ┌—五唯─五大 自性─覺─我慢—| └—十一根

數論認為宇宙間精神的本源,稱為「神 我」;物質的本源,稱為「自性」,由於無 始以來的無明關係,神我與自性結合,於是 由自性開展出這宇宙萬有。

德州佛教書院暑期班招生 日期:7月11日~15日及18日~22日

(星期一至星期五¬)

時間:每晚7:30~9:30 地點:玉佛寺五觀堂 講師:大航法師 內容:真常唯心思想簡介

首先為「覺性」,亦稱為大,能生起萬 有之謂也,為有情之心理構成分子,由冥漠 渾然而轉為有知,亦即理性作用。由覺而生 「我慢」,我慢者又稱執,由執而起能所之 分別,即主觀與客觀的存在。於是開展出客 觀的「五唯」,五唯即單純的微細而不可分 的物質,有五種,即色、聲、香、味、觸。 由五唯開展為「五大」,即粗的物質,地、 水、火、風及空,於是由五大開展出山河大 地。另一方面,我慢又展開主觀的「十一 根」,即五知根(眼、耳、鼻、舌、皮), 五作根(口、手、足、大遺根、小遺根)及 心根(思想造作之主體)。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由於神我與自性因無明而結合,於是幻 化出宇宙萬有、根身器界,於是輪迴生死, 不得解脫。所以解脫的辦法就是使神我明白 現象之虛幻,繼而脫離自性而獨存,於是斷 除無明而得到真解脫。(待續)

三日齋戒靜修會 戒定慧的修習

機會難得,請把握機會,盡早向玉 佛寺辦公室報名 (281)498-1616。 大航法師簡歷: 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日本大正大 學碩士、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講師、圓 光佛學院教務長、福嚴佛學院院長、新 竹市佛教會理事長、僧伽醫護基金會副 董事長、現任新竹縣金剛寺與花蓮縣舞 鶴禪寺住持。

主持:宏意法師 日期:9月3~5日 地點:菩提中心 活動:受持八關齋戒、研讀佛經典籍、

禮拜八十八佛、念佛禪坐共修、

巡山出坡培福

報名:玉佛寺辦公室 (281-498-1616)

【第178期‧佛光法苑‧13】

菩提中心辦公室(979-921-6969)


見聞覺知

塑化食物 宏意 今年(二0一一)五月下旬,我抵達香港 後,每次聽新聞,總會看到有關塑化劑的 消息。這次台灣商人在飲食中摻塑化劑的 事件,不但影響台灣商譽,同時也影響了 廣大群眾的健康,確實是茲事體大,是一 個嚴重的飲食安全問題。 據說,塑化劑是起雲劑的替代品。 所謂 起雲劑,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在食品衛生 規範內可合法使用,顧名思義,就是要讓透 明無色的水產生質感,看起來有濃度,同時 保持飲料的均勻性。正常的起雲劑,是從椰 子中提煉,但成本高。塑化劑則是人工化學 合成的,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是材料 液化的添加劑,由於原料便宜,可以節省成 本,但具有毒性,不適合人食用。但因為塑 化劑可以產生和起雲劑一樣的效果,於是不 法的商人就拿來做起雲劑的代替品。 聽了幾天的新聞後,我一方面感嘆商人 的無德,怎麼能如此傷天害理,不顧食用者 的健康呢?另一方面,我又思惟,我們消費 者是否應改變購買食物的態度。 有一天,我在菩提中心有機園地與洪秀 瓊居士談話,她很有感觸地說,有的人在 玉佛寺選購有機蔬菜時,會嫌中心種的青 菜不夠大、不夠嫩、不夠美,因為有的被 蟲咬過。我說這需要時間來慢慢改變,因 為一般人的購物觀,就是希望樣樣美好, 不能有缺點。但是透過自然的栽種法,不 用化學肥料,不用殺蟲劑,是不是一定要 要求每棵菜都完美無缺呢?一般人似乎也 沒有深思。 這次由於塑化劑的事,也令我試著猜

想,假如我們去超級市場時,大家不再挑 肥大的水果;不再揀粗壯的蔬菜;不再買有 人工色素的飲料;不再要求長期保鮮;商人 是不是也會漸漸改變生產食物的方式呢?每 次去超市,看到架上的種種食品,我很驚奇 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購買那麼多種類的製成品 呢?同時也佩服做生意的商人,能想出那麼 多方法,將食品加工成不同的形狀和味道。 只是,當消費者買這些食物的時候,即使裡 面的成份沒有違反政府的規定,但長期食用 那麼多添加物,是不是於健康有害呢?其實 美國現代人的過度肥胖現象,已經是對我們 生活中的飲食,敲響了一記警鐘,如果我們 消費者沒有決心改變飲食習慣,最後受害的 還是自己。 香港有位居士非常重視飲食的健康。有 一天她買了一些蘋果送給我,說是有機的, 可以連皮吃。我看盒中的果子,比一般蘋果 小,而且顏色暗,不是那麼光鮮。假如用普 通購物的眼光看,跟超市裡的水果相比,在 視覺上是不吸引人的。只有在理性地了解 後,才會提醒自己說,這果子是要吃下去 的,應該從身體的實際需要上考慮,不能 執著於眼前的視覺。當然,對於味覺也應 如此,太講究以人工調配出來的味道,也 是不健康的。所以近十年來,我一直要求本 會香積廚典座組的大家,不要用人造的素食 成品,一方面是葷味太重,二方面材料不自 然,三方面台灣佛教界的法師已查出,很多 素肉都是以肉汁浸泡過,不適合真素食者食 用。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為什麼還不能下 定決心,斷除口味的執著,而繼續支持那些 不老實的商人呢?

【第178期‧佛光法苑‧14】


本期專題

談生論死 生死如瀑業如流 不知淵源在何頭 只待他日雲霧散 踏着正道任漫遊

【第178期‧佛光法苑‧15】


談 生 論 死

生滅滅已 寂滅現前 超定

一、學佛以了脫生死為目的 釋尊成道以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為 五比丘宣說四聖諦的真理。從現實世間的苦 因苦果,探求出世的理想,以及達成理想的 方法。這是佛法總綱,後起的大小空有,一 切學派,不論思想如何紛歧,總不出這一根 本教法。我人發心學佛,聽聞釋迦的正覺之 音,深感世間的憂悲惱苦,立志盡形壽乃至 盡未來際,精勤修法行,以了苦因脫苦果, 達到涅槃寂滅。 或以為:聲聞人厭離心切,視三界如牢 獄,生死如冤家,急於趣向解脫。大乘菩薩 道,悲願深廣,「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 己求安樂。」誠然,聲聞解脫道以了生死為 第一義;大乘菩薩道,以救度眾生為急務。 四聖諦的修持,在於知苦、斷集、證滅、修 道。解脫道的起點在於知苦、厭苦,而後才 能解脫世間苦。菩薩道何獨不然,只是在此 基礎上,進而發大心去解救眾生苦。試問: 菩薩度眾生,度他們往那裡去﹖《金剛經》 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 涅槃而滅度之。」何謂無餘涅槃﹖即是「憂 悲惱苦,純大苦聚滅」的境界,換言之,即

是了脫苦因苦果,無邊生死息滅的終極目 標。菩薩度眾生,布施、持戒、安忍、精 進、禪思,種種拔苦與樂的表現行為,無非 為達此究竟涅槃的方便過程;否則的話,捨 本逐末,充其量不過是世間的慈善家,不配 稱為真實菩薩。 涅槃—煩惱永息,生死不起,這是我人 修學佛法者所趣向的目標。所謂大乘與小乘 之分,不是所證的寂滅,本質有何差異;「 三乘同坐解脫床」,不生不滅,絕諸戲論的 聖境,法性本無二。菩薩的偉大,在於忘己 為人,發菩提心,普度眾生,共成佛道。

二、有情生命的流轉與還滅 生生不已的生命自體,在未證入無餘涅 槃之前,一直處在生死死生,前後相續,如 環無端,無窮無盡的輪迴。通常談生論死, 只是從有情的一期生滅看,一個人命根的存 在,壽命三十年、五十年或百年。從初胎兒 出現來到世間,名為生;經過數十寒暑,四 大分散,宣告腦死,生命崩潰,稱之為死。 然依佛法無常義,念念生滅,才生即滅,像 體內的細胞,新陳代謝,沒有常恆不變的實

【第178期‧佛光法苑‧16】


體。在一期生命中,有著數不盡的生與死。 另外,約生死的流轉與解脫而言,惑業未 盡,輪迴未息之前,五蘊生命往返於五趣 之中,總名之為生;當貪欲永盡,瞋恚永 盡,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之時,才叫 做滅,也就是本文命題:「生滅滅已,寂 滅現前」之意。 《無常經》言:「有三種法,於諸世間 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 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老病死 三者,乃是不可愛之果,依因緣果報的定 律,果從因生,絕無無因之果。我佛世尊 在未成正覺之時,菩提樹下專精禪思:世 間的苦難─老病死,為何會有老病死﹖透 過如理作意,慧眼觀察,發現:乃因生故 有老病死。如是層層逆向推究,往前追尋, 終於找到生死根源,在於無明、愛、取三煩 惱,及由煩惱的策動而造成的行業。在惑業 因緣的支配下,生老病死的果報,必然無法 逃避了。 從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 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佛法總名緣起生 滅,也就是有情的生死流轉。若能信解佛

法,奉行真理,正觀世間的緣起,如理思 惟,如實修行,無間慧觀現前,當下達到: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 死滅,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滅。如是緣起寂 滅,名為涅槃解脫的還滅。 現實界的有情,人人欣悅生而厭惡死; 見生則喜,逢死則悲。若依佛法緣起論,令 人厭惡的老病死,尤其是最悲痛的死亡。一 切問題來自生命的存在,有此生命,伴著 而來的是不可愛、不可念、不受歡迎,人 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老、病、死。但古今中 外,無有一人能倖免,除了體證寂滅的聖 者。以悲喜、欣厭之情來說,生生不已的 生死流轉,畢竟是可厭的、可悲的;唯有 體證無生的寂滅,達到涅槃還滅的境界, 才是我們欣求的、究竟常樂的理想目標! 然而,顛倒眾生,該厭棄的,反而欣求; 寂靜的涅槃,真實的福樂,卻不感興趣, 毫無取證的意願,奈何!

三、對無常生滅應有的態度 〈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 減……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人命無常

【第178期‧佛光法苑‧17】


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永別人世,嗚呼 哀哉。念死,乃佛弟子修行的法門,十念 之一。古德云:「我見他人死,心頭熱如 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己。」修學佛法 的人,時時把死掛在心頭,自我警策,精進 向道,為人天道上準備福德資糧。因為一旦 無常至,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進而思 惟:生死輪迴苦,念念正念,處處正知,為 解脫道上,積集智慧資糧。 貪生怕死,厭苦求樂,凡人皆如此。如 何活得健康、長壽、富樂,享受幸福的生 活,這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依佛法來分 析:五趣有情,人間是苦樂參半,天上唯 樂無苦,三惡道但受眾苦,無有快樂。成佛 之道第三章,敘述五趣苦樂的果報,而後開 示:「諸苦由惡業,樂由善業集,苦樂隨業 盡,修善宜積極!」接著又忠告言:「若時 能行善,而未作善業,一旦苦果臨,爾時復 何為?」人人厭苦而苦不盡,求樂而苦來! 當知苦與樂的果報,必有其感果的因緣,苦 果不會由於你不喜歡,厭惡它,心想事成, 隨著而消失;同理,樂果也不是求得來的; 善業不修,那來福報?至於悅生而惡死,其 實生與死互相因果,有生必有死,死乃由生 而來;不因貪生就得長生,怕死就不會死, (「驚死,愈驚愈死」也)。生不足喜,死不 足悲;有生有死,悲喜交替。這不是空談理 論而已,務必確立正見,在在處處,如理作 意,平時用功,厚植道力,當急要關頭,真 做到處變不驚,死神降臨,坦然接受;如聖

眾來迎,怡然赴會! 經言:「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 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 靜。」如上所述,證得涅槃,乃佛弟子共同 目標,如何隨順涅槃而契入寂滅的聖域?其 根本正見是無常、無我。無常故苦,苦故無 我;洞達無我無我所,當下就是涅槃寂靜。 世尊告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 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 明。」意思是:勸修無常觀、能斷招感三 界的無明與貪愛。佛門弟子常說,「超出三 界」,「跳出輪迴」。俗人沉迷五欲,超欲 界已難如登天,何況還有色、無色界!可見 向覺者的志行,在於三界之外,厭離欲樂, 又不貪定樂,多麼難能可貴!這必須秉持無 常、無我的聖教,切實做功課,「修習、多 修習」,而非偶爾修修,交差了事。語云: 「閒則修,忙則丟,死則休」;若然,則千 生萬世也修不成啊!

四、朝聞道夕死可矣 有一次,世尊著衣持缽,準備入王舍城 乞食,巧遇阿支羅迦葉,他向佛陀請教:「 苦自作耶?」「苦他作耶?」「苦自他作 耶?」「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前 後提四個問題,佛陀一一答言:「無記」。 因為那是落於常斷二邊的極端邪見。雖然非 自、非他、非自他,亦非無因。但「非無此 苦。」佛為開示緣起中道,也即如前所述,

【第178期‧佛光法苑‧18】


緣起的聚集與緣起的寂滅。阿支羅迦葉聞 佛所說,「遠塵、離垢,見法、得法、知 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 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由得法眼 淨的初果,乃至出家修梵行,成為阿羅漢 之一。) 當阿支羅迦葉向世尊辭行之後,不久即 為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 鮮白」。眾多比丘乞食回來,面稟世尊,奉 告這一消息,並請問:「彼生何趣?何處受 生?彼何所得?」佛告諸比丘:「彼已見 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已般涅槃, 汝等當往供養其身。」換句話說,他已經 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辦,自知不受後有。」既不在三界五趣 之內,當然不可能往生何趣,到那一道去 投胎。如中國佛教成語:「業盡情空」, 也即愛盡涅槃之意。 面臨生死大事,如世尊將入涅槃之時, 所作已辦的阿羅漢,內心自然很平靜,只是 感歎世間無常,「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其他所作未辦的弟子,像阿難尊者等人,凡 情未了,還是不免無限悲感。阿含聖典記 載,舍利弗入涅槃,弟子純陀沙彌,把火 化後的舍利和衣缽帶到王舍城,拜見阿難 尊者,告知他的師父舍利弗已入涅槃。阿 難聞訊,悲不自勝,往詣佛所,白佛言: 「世尊!我今舉體離解,四方易韻,持辯 閉塞。」阿難此刻,全身都要分解了,昏天 暗地,東西莫辨,失去平常的智慧辯才。佛

陀安慰阿難:舍利弗入滅的只是幻軀;他的 五分法身、四念處乃至八聖道,法身常在而 不滅也。佛告阿難:「汝莫愁憂苦惱!所以 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為敗壞之法, 何得不壞?欲令不壞者,無有是處。…如我 先說,所可愛念種種適意之事,皆是別離之 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阿難!當知如來 不久亦當過去。」事實如此,該怎麼辦? 「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 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什麼意 思?「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 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 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阿 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 不異依。」 這裡是約四念處法門,依此而修故, 「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 法。」其他解脫道品,八聖道等,無非是滅 苦之道。依大乘佛法,念念不離菩提願,大 悲心,性空見,處處實行六度四攝法,福慧 雙修,自度度人,於生死中得自在;通達生 死與涅槃不二,生死如幻如化,涅槃如幻如 化,是故不住生死,不入涅槃。 末了,謹錄法句經,以資共勉。佛言: 「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 得見生滅法。」深自慶幸,此生得聞正法, 八識田中,已播菩提種子;正見增明,願力 難思;一念出離,永成道種,肯定得解脫證 菩提!

【第178期‧佛光法苑‧19】


談 生 論 死

無痕的波濤

宏意

無論文化如何進步,科技如何昌明,一 談生死問題,人的心中,還是一團神秘,解 不了,說不清。雖然在生活裡,人人都有機 會親眼看見人之生和人之死,但我們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透過現實的經 驗,人既不能否定生命存在的事實,亦無 法了解過去和未來的真相。生與死,讓人 見證了存活的可貴,同時,也把人帶進無 邊的迷思之中,令人對生前死後,有說不完 的看法,給宗教信仰製造空間,增添不同的 解釋,以滿足人類對生的執著。生命猶如大 海中的波濤,說有還無,在洶湧澎湃中,不 留痕跡,任人猜想,似乎隨時都有答案,但 在林林總總的答案中,又沒有一個可以讓人 人肯定的答案。依佛法說,在我們看生死的 有色眼鏡沒有除掉之前,人的迷惘是不會消 失的,正如人在睡夢之中,不知夢境的虛幻 時,我們對生的執著,對死的怖畏是不會做 任何改變的,必須先打破「無明」之殼,人 才能從生死的迷惑中解脫出來。 小時候聽姑姑說,學佛虔誠的祖母,晚 年時,早早就請人買木料做了一付棺材,以 便往生時,隨時可用。偶爾心血來潮,還可 以進去躺一躺,感受一下。小孩不懂事,直 覺這是既有趣又可怕的事情。原來人老了,

就得準備死亡,離開親人。等到明白佛法 後,才開始敬佩老祖母的灑脫和坦然。老人 家在鄉間,可能沒有什麼機會多聞佛法,但 在真誠的信仰中,似乎已把生死連在一起, 輕鬆地面對。 八0年夏我來休士頓之後,本以為留在 佛光寺,只是單純的主持弘法活動和整理 環境,應該別無他事。想不到過了一些時 日,才發現應對信眾的生老病死,也是服 務工作之一,甚至有日本家庭,也來找我 為其亡母誦經迴向。我雖成長於寺院,也熟 悉佛門中的敲打唱念,但可能是性格習氣的 關係,我從小就不喜歡參加「延生」、「超 薦」的種種佛事儀式。也可能是不適應人多 熱鬧的聚會,總希望能免則免。但來到德州 後,當時寺院就是一座,法師就是我一人, 不得不如實面對世俗中的現實環境。當我不 斷地有機會直接與信眾們談論生死變化時, 內心才深深地體會到,人間的生老病死,是 一種不可逃避的問題,如果一位出家的弘 法者,不能關懷照顧人眾的現實需要,那 是不切實際的。 從這樣的覺醒中,我好像脫胎換骨,變 成了另一個人。從此之後,就真誠熱切地為

【第178期‧佛光法苑‧20】


識與不識的大眾,問病、助念和主持告別儀 式,把這些事,當成是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不需大眾相求,也不覺得是勉強自己。唯一 的原則就是,佛教會但結緣,不收錢,絕對 不將這些服務,作為捐錢的工具。或許是因 為不收錢的緣故,德州佛教會也趁機對喪葬 的儀式,做了很多改革,一方面要如法,一 方面也要適應時代。 隨著助念活動的增加,我也看到世人心 中的種種困惑。有的困惑是世俗本有的, 有的困惑卻是佛門中自己造成的。所謂困 惑,就是習慣與觀念的問題,當似是而非 的觀念造成了似是而非的習慣後,要改變, 還不容易。 在佛光寺時期,常常有人拿金銀紙來燒 給先人,為了尊重「孝心」,為了順應「民 俗」,只得在園裡設一鐵桶,以方便大家焚 化紙錢。但每次燒完後,我必定向燒者說 明可以不燒的道理。十年後,等玉佛寺建 成時,正信者增加了,自然地在道場裡形 成了一股好的風氣,不但不燒紙錢,連燒 香都減少了,終於在佛教會的道場中,斷 除了此一習俗。

緊接著另一問題又來了,很多家屬都要 為亡者做七。早期寺務不忙,我都歡喜成 就,而且帶著家屬誦經念佛,講講開示, 都是好事,為何要拒絕呢?但是不經一事, 不長一智,給信徒做七之後,我才發現,有 些人眾的思惟是不可思議的。有的人認為, 佛寺做七不收錢,亡者怎麼會得到功德呢? 有的人認為,法師一定要為亡者個別誦經, 不能將幾家人的七合在一起做,這樣會分散 功德。有的人認為做七一定要在正日,不能 調整日子。有的人認為,每個七要誦不同的 經,不能每次都唸《阿彌陀經》。聽聽信眾 們的意見,我只覺自己是孤陋寡聞,不學無 術,頓感讀了七年的佛學院後,還是所知有 限。不過,在不收任何費用和堅持弘揚正信 佛法的理念下,玉佛寺還是找出方法,處理 做七的問題。經不斷地宣導後,佛教會安排 所有要誦經做七的人,發心參加星期日下午 一點半在玉佛寺觀音殿的共修法會,這一堂 共修活動,就是專為所有要迴向的人而設 的,除了有重大的慶祝活動,每週風雨無 阻,定時舉行。二十年來,不但滿足了做 七者的需要,同時也改變一些觀念:不要 執著日子;不要以為人多會分散功德,相 反的,功德會更為廣大殊勝。

【第178期‧佛光法苑‧21】


討論過做七的事情,另一問題就是亡 者應停留多久方能移動。記得剛到休士 頓的最初幾年,家屬經常要我出面與醫院 溝通,請院方容許亡者在原病房中停留八 小時,不要做任何搬動。無奈醫院沒有這 種例子,也不贊同這種做法,認為人死了 就應移走,不可留在病房。那些年裡,我 英語不好,但出家的身份倒是佔了一些優 勢。我受邀在醫學中心的醫院,以及西南 紀念醫院,與院方的一些代表正式座談, 由我解釋佛教對死亡的看法和對臨終者應 有的照顧。我強調由於大家對「死亡」的 定義有不同的判斷方式,所以佛教要讓亡 者多休息一段時間,不宜馬上搬動,以免 令亡者辛苦。我說如果西醫診斷死亡的方 法,仍有發展的空間,那麼現在所用的死 亡的定義就要做些保留。經過一些接觸和 說明後,西方的醫護人員,確實非常尊重 宗教信仰,不過數年,此一訊息已經各處 流傳,讓佛教徒在醫院,得到適當的臨終 照顧。

能過度的刻板化,有時也應彈性的思惟、 彈性的處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善盡人事。 人之神識需要多少時間離開肉體,一般的 看法是,本來人人就不相同,有的即死 即往生,有的可能會慢些。停八小時的 觀念,是近代大德弘一大師在〈人生之 最後〉一文中提出的,讓人有個參考, 但不是說人人都要八小時。同時經論中 也沒有這一方面的解釋。唯一可以依據 的,是《雜阿含經卷二十一》說:「壽暖 及與識,捨身時俱捨,彼身棄塚間,無心 如木石。……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 分離,是名為死。」另外《俱舍論卷五》 云:「若爾此壽何法能持,即煖及識還持 此壽。若爾三法更互相持,相續轉故。何 法先滅,由此滅故餘二隨滅。 」表示體溫 是活命的條件之一。所以依次推論,當心 臟、呼吸停止後,讓亡者靜靜地休息,等 身體涼了,再搬動是有原由的。但如果我 們把八小時當成是判斷亡者是否能平靜往 生的標準,那是不正確的。

不過,當我們強調要讓往生者多休息 一些時間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停八小時是 一個標準做法,如果少於八小時,似乎就 是對不起亡者,令亡者不能平靜地往生。 譬如有的人死時親人不在現場,即使在現 場,也不知如何處理,事後才知應停留八 小時,於是心中產生極大的自責和內疚。 我的看法是,一切法本來就是不定法,不

從停八小時的觀念中,又引起另一問 題,即是否應作器官捐贈?如人死後可 能有知覺,那不是干擾亡者嗎?對這個問 題,印順導師即有些解釋,請參考《華雨 集第四冊》「中國佛教瑣談」。我的看法 是,如果我們有意捐贈器官,最好生時就 發願,有願者,一定會捐得心甘情願,再 苦不辭,若無意願,即使停了八小時,可

【第178期‧佛光法苑‧22】


能還是捨不得放不下。所以從真正的修行 角度來講,人要在活著的時候修,不要一 直期待臨終時的種種助緣,那是可遇而不 可求的。如真有人來照顧和助念,也是幫 忙性質,最後的去向,還是靠自己的正行 和願力。 過去佛教會人少事少,不論問病、助 念,或主持告別儀式,我幾乎都處處參 加。有機會目睹人間生老病死的現象,內 心的感受非常深刻,也不斷地提醒自己, 有一天,自己也會躺在棺木之中,由別人 為自己主持告別儀式。可能是對生死問題 想多了,講多了,不知不覺間,也培養了 一種務實的生活態度:要活得喜悅,活得 踏實,活得有意義。說也奇怪,當這種念 頭愈來愈強烈時,在現實的人事變化中, 我也能更看得開,放得下,心中很少會大 起大落,唯一的生活目標,就是要把每天 的日子過好,不要浪費因緣,虛擲光陰。 如果有什麼事放不下,我就作「死觀」, 觀想自己已經躺在棺材裡,正推向焚化 爐,當此之時,問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 什麼呢?通常都是在將點火之前,人就清 醒了。過去讀太虛大師的文章,隱約記得 大師有一句話說:「生的問題解決了,死 的問題也不存在了。」講得再簡單些,就 是:活得好,一定會死得好。因此,在我 心中,也很少思考死後的問題,生活的重 點,還是活在當下,把握當下。

結語 談生論死,確實是佛法的一個重要課 題,但佛法卻從來不把生與死看成是一個 實有的現象。生是緣起法,死也是緣起法, 在緣起的空性中,生是幻有的,死也是幻有 的,當我們覺知生死無自性時,自然就不會 貪生怕死,因為本無生死,又有何法可以執 著呢?所以我們凡夫心中的生死觀,乃是一 種幻覺,以為此是生、彼是死,將生死分割 成兩段,使二者對立起來,以為可以但求 生,不求死。殊不知,生死乃是因緣法的 一體兩面,生不離死,死不離生,有生則 有死,有死則有生。生與死是對因緣聚散 過程的一種形容,並不是真有一法可名為「 生」,真有一法可名為「死」。當我們執著 自己身體的存在時,人人都希望一生永生, 不要再死亡,但這是違背因緣法的,唯有如 實了解一切法都是在變化中,沒有一個固定 不變的實性,我們才會徹底放下,讓自我從 無明的幻境中解脫出來。其實我們此時此刻 的身心也在不停地變化中,不斷地生住異 滅,為什麼麽我們不去覺察呢?為什麼只是恐 懼於身體的衰老和死亡呢?我想這是因為我 們無法看見死後生命相續的變化相,由無知 而引起的反應。如果我們真相信三世因果, 真肯定修功德善業者是不會墮落的,那又何 必擔心肉體的死亡呢?因緣法雖無自性,但 善因善果的定律,還是絲毫不爽的。

【第178期‧佛光法苑‧23】


談 生 論 死

談生論死 覺壹

佛學很有趣,因為它很理性,很邏輯。 它教人很多做人的道理,擴展人們的思想空 間。在看罷上期〈佛光法苑〉雙月刊,它邀 請會友談生論死,題目很有趣,故本人亦大 膽嘗試參予討論。本人對佛學並不十分了 解,祇是用普通人的角度來討論。 記得在我大概15歲那年,我年輕精壯的 父親突然患病消瘦起來。他向來很嚴肅,很 少和我們六兄弟姊妹談天說笑,所以我們祇 知道他不舒服,並且不久就進了醫院做手 術。由於父母思想比較古舊,上下尊卑觀念 很重,很少和我們溝通,所以我們根本就不 清楚他患的是甚麼病,做的是甚麼手術。但 後來他進進出出醫院幾次,我們才意識到他 的病況不輕。可是父親和母親從不在我們面 前提一個「死」字,也從沒有提起「如果不 幸…」,「最壞打算…」等這些字眼,故此 我們從沒有想過父親會死的。不幸在幾個月 後的一天,我剛放學回家,媽媽便急急忙忙 地帶著我跑到醫院去見爸爸最後一面,可惜 其他兄弟姊妹,幼小的留在家,兄姊要工作 還趕不到來,他便去世了。 中國人迷信,若生病提到死,就是不吉 利。我相信我的父母不提死,不討論身後 事,亦不作最壞打算,就是避免壞兆頭, 害怕「死」真的會到來。又或者他們認為就 算和我們討論了,對事情也沒有幫助,那倒 不如不說。人對死亡存有恐懼和焦慮是正常 的,避而不談祇是逃避現實。

但是逃避事實,會使我們痛失很多珍惜 對方的機會。我們六兄弟姊妹就失去對父親 表達愛意的機會,失去和父親多些相聚的時 間。我記得靈堂上那句「樹欲靜而風不息, 子欲養而親不在」深深的印在腦海中。親人 走了,就永遠沒有了。工作可以停下來,書 本常識可以慢慢追回來,為什麼在至親快要 離去時,還不盡量爭取相聚的時間,這樣會 令人後悔一生的。 若果生命已經走至盡頭時,和親友談論 死亡後的打算,安排財務產業分配,也是照 顧親友的一種做法。一來令他們心理上做好 準備,接受親人離世事實,二來可妥善安排 身後事。我記得父親去世時,我站在他的床 尾,祇聽到媽媽在喊而自己就不知所措。腦 海中滿是問號,死亡就是這樣的嗎?父親祇 是無聲無息地睡著吧!他的靈魂還在嗎?他 還有知覺嗎?心裡還是不能接受父親去世的 事實。我見過有人在親友快要死亡時精神崩 潰,要在場的醫生急救。所以心理準備是很 重要的。 我看過一篇由法師所寫的文章,記不起 他的名字了。他說:「死亡是一個過程,行 過去便是。」我想它的意思是指死亡這個過 程,是無可避免的,祇要勇敢地走過去便完 成了。對一個普通人來說這是說易行難呀! 人對未知的事會生恐懼。記得有一次做一個 小手術,因為對藥物敏感而有休克現象,當 時一切混亂,口不能言語,但頭腦清醒,耳

【第178期‧佛光法苑‧24】


朵還聽到醫生在叫,但腦海中就浮現出一 幕幕景象,一對幼小兒女、年老媽媽、丈 夫……好像還有很多責任還沒有完成,多 麼不願就這樣離開他們,心中極度驚慌。 由此可知要面對死亡並非易事。那麼我們 應如何正向看待死亡呢!我相信佛法會給 我們答案。 我相信很多年輕人都從沒有想過死亡這 個問題,因為他們現在健康,亦如人在順境 時不會想到逆境一樣。但人無千日好,花 無百日香,誰知道明天會怎樣。所以我們 要在年輕時,生活順意時,就要思考生老 病死這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明白無常的生 命,無常的際遇,接觸佛法會使我們更能 了解生老病死之苦。了解因果、業報,它 亦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超越生死輪迴, 得到清淨涅槃。所以在年輕時就要歸依三

寶,學習佛法。 若不幸得到重病,就要設法醫治,不輕 易放棄。若到藥石罔效的地步,唯有順其自 然,接受現實,不怨天不尤人,並且向家人 清楚交待身後事,可使自己平和寧靜地離 去。死亡過程可長可短,那就要看個人的 業力了。有些人有愚昧的想法,想用自殺 去解決問題,可能認為這樣可減輕自己和家 人的痛苦。但有否想過,家人不單不能減輕 痛苦,反而為此承受更多壓力和傷害。而且 自殺還會增加自己的罪業,又怎能超越生死 輪迴呢? 我唯一不明白的是現代醫學,容許病人 選擇放棄治療,這是否正確?在我看來不盡 最後努力,豈知結果如何!在佛教裡又怎樣 看待這問題呢?

旅程 塵拂

浮雲掩月映星辰

慣瞰紅塵眾愚生

既曉死亡為定數 為何焦慮亂心神 百年寒暑倏忽過 貴在如何渡此程 把握時機為上策 慎行莫作蹉跎人

重重塵埃勤拂拭

繭繭執著勿繫身

濁世崎嶇雖奈何

胸懷丘豁坦然承

貪嗔垢除痴隨解

戒定修得慧亦存

行善積德多自重

臨終無憾悔不生

【第178期‧佛光法苑‧25】


談 生 論 死

揭開生死的面紗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釋寬謙 中觀系(法性)與唯識系(法相) 我們學佛是跟佛陀學習,佛陀經過宿世 累劫修行到至高無上的圓滿境界,也就是親 證盡虛空遍法界的宇宙人生的真理現象,回 頭教導我們凡夫眾生真理法則。只要根據真 理法則的修行,所有眾生都有機會踏上成佛 之道,體會與實踐從凡夫行菩薩道,乃至到 圓滿成佛的足跡與心路歷程。 佛陀慈悲不捨眾生,為適應各種眾生的 根性,因此運用種種權巧便通的方法,「欲 以利勾牽,而後入佛智」,終究無非就是希 望導引眾生能體會明白最主軸核心的部分, 也就是佛智─究竟涅槃,解脫生死的智慧, 心量狹小者得以自我了脫生死,心量大者認 為既然我能了脫生死,為何不協助眾生也能 了脫生死?於是發大心行菩薩道,就是將了 脫生死的本質─涅槃(正覺),作量上的擴充 ─正遍等正覺,而達到圓滿成佛的果位─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正遍等正 覺,而覺(菩提種子)正是踏上成佛之道的關 鍵,也是我們凡夫行大乘佛教菩薩道最重 要的法種。

心,是我們累生累世修行所依據的慧學, 也就是「法性空慧」、中觀學、般若學, 藉著「法性」緣起法的理解,放下自性妄 執而累生累世地,提昇修行菩薩道的境界 與果位,然而不同的修行境界與果位,所 見到不同現象的聖智與凡情,則是唯識學 的專長,長於非常細密精確地描述。唯識 專談法相,透過唯識可以知道宇宙人生, 千變萬化瞬息萬變的現象;然而法性的認 知與體驗,則屬中觀、般若學的專長,長 於大原則性的掌握。印順導師也曾經說, 中觀與唯識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兩大軌則,

覺,是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 【第178期‧佛光法苑‧26】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中觀專談相中的因緣法則,而唯識則長於描 述不同因緣所結合出不同的外相。 譬如我們認識一個人要理解到深度的部 分,是這個人的個性甚至於家世種種背景, 或者只是他外在的表相?這二者其實不相衝 突,只是深淺的問題。所以「空不礙有」, 所謂空是性空的空;所謂有是相有的有。性 空而相有這二者並不矛盾,只是中觀談法 性,個性或特性的問題,最深層的特性就是 性空。有情眾生都是性空的,無情的器世間 也一樣是性空的,山河大地也是性空,所以 透過性空可以通徹一切,是很重要的大原則 ─真理法則。 唯識談法相,也因為性空(平等性的因緣 法)而轉換出千變萬化的現象,這些現象如何 產生?就是透過緣起性空的法則,眾緣和合 而緣生出現象來,眾緣離散而緣滅,消失了 現象,所有現象不離緣生緣滅,所以稱為緣 起法;而唯識學重在相有上,比較注重緣生 的部分。 般若談的是「緣起性空」,緣起包括緣 生也包括緣滅。所謂緣起法則是因為性空的 緣故,任何形成的現象都不是單一的因緣, 起碼兩個以上的因緣才和合得出現象來,因 緣彼此互動,因此也不會是不變的因緣,更 不會是主宰性的因緣。也就是所有參與排列 組合的因緣,都是充滿了平等平等的特性, 任何有情眾生都自動地排列組合出不同的因 緣福報,所謂「性空」也就是展現平等性, 所以能夠「緣起」。「緣起性空」,因緣 起的外相而深深體驗其內因緣的性空(平等 性),因性空(因緣的平等性)而緣起所有一切 現象;「緣起性空」是通徹一切的,也就是 真理法則。 因此我們藉著緣起性空的法則,體會修 行,其實是修到生命的層次才叫修行;如

果只是生活,那都還是表相的、短暫的。 當這一口氣還在的時候叫做生活,不在的 時候就不叫生活,已經面臨了死亡問題。 所謂生命,它不只指活著,還包括死亡, 活著的時候,我們可能爭名、爭利、爭地 位、爭種種……,其實那都還只是表相而 已,當我們一口氣不來,到底哪一樣跟著 我們去?哪一樣是我們的依靠?佛經云: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所謂業必 然是深到生命的層次的,也就是因緣的記 錄而造成了業的力量。

前六意識(生活層次) 以唯識學來看,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六 識的作用,主要是因為我們依著眼耳鼻舌 身意六根,緣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而起眼 耳鼻舌身意六識。因為有心(意識),所以知 道眼睛看的色境;因為有心(意識),所以知 道耳朵聽到的聲音;因為有心(意識),所以 知道鼻子聞到的香味;因為有心(意識),所 以知道舌頭舔到的酸甜苦辣;因為有心(意 識),所以感受到身體的觸覺;因為有心(意 識),所以腦海裡展現出種種現象,我們幾 乎都是忙於外面的一切,所以我們的心(意 識)也跟著外在的現象不斷地忙碌著。 這些境界都比較外在的,其實我們用的 心(意識)是很粗淺的,很表面的,都是浮在 上面,我們隨時都被牽制,被影響著,最 嚴重的是迷糊於外境的追逐,所以不斷地 起煩惱,而種下了許多的惡因緣。哪一天 死亡了,這個身體還有用嗎?所以前六意 識只是幫助我們生活的部分,但是世間再 高的學位、名份和地位,卻無法幫助解決 生死的問題。 假設我們把生活的重點放在前五意識( 眼耳鼻舌身識),例如年輕人上卡拉OK地 方,眼睛看著電視銀幕,點歌唱歌、有畫

【第178期‧佛光法苑‧27】


八個兄弟共一胎 一個伶俐一個呆 五個門前做買賣 一個在家把帳開

面、有聲音,要唱歌又要吃東西,還要摟摟 抱抱,眼耳鼻舌身是非常忙碌的,於是第六 意識的思考能力是會變弱的。如果思考能力 想要強一點,眼耳鼻舌身的部份就要單純一 點。 當我們思惟事情的時候,在人生徬徨的 十字路口,或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寫 報告、寫文章,準備發表論文的時候,我們 是會找個僻靜的地方,就是讓思考單純化, 這部分不要太大的干擾,才可以好好地思 考。我們幾乎都忙於前六意識,讓前六意 識太熱鬧、躁動,根據曾經有過的經驗, 學習過的,看過的,聽過的經驗,而作種 種的分別。 所有世間的知識學問文化等等,不離這 一切的現象而展現,充其量是可以改善生活 品質,但是世間法是離不開相對的兩邊,有 正面的部分卻也無法避免相對負面的作用。 因此唯有從法相而深入到法性,深觀因緣法 的平等性,也就是從知識轉到因緣法的智 慧,這是佛陀教我們的真理法則智慧,才 能徹底地解決這些世間的問題。 我們生活上的一切,幾乎都落在六識、

六根和六境,卻沒有人想到我一定要記得呼 吸,一定要記得循環,沒有人擔心會忘了心 跳,為什麼?因為第七意識就是一直非常自 動地、無間斷地提供生命的泉源,這是自然 的運作。我們透過第六意識的學習,才能理 解到第七、八意識的存在,理解第七、八意 識提供我們循環、呼吸、心跳等等所有生命 力的來源。 當我們休克的時候,前六識停止了作 用,視覺沒有了,連疼痛的感覺都沒有。當 有人發生重大車禍時,腦海一片空白,等到 醒來的時候,旁人告訴他已經昏迷了三天三 夜,可是對當事人來講,只覺得是一剎那的 時間,三天的過程竟然沒有任何感覺。所以 時間不是絕對的,時間是我們感覺出來的, 對昏迷的人,三天三夜只是一剎那的事,對 於關心他的人,每天卻都是度日如年。當事 者昏迷的時間內,上面前六識可以暫時停止 作用,但是下面的第七、八意識,因為如同 插頭還沒拔掉,能繼續提供生命的能源。在 危險期醫生會不斷地檢查瞳孔,衡量脈搏、 心跳等等生命現象的存在與否,只要瞳孔還 自動收縮放大,心跳、呼吸、脈搏等細微的 現象持續著,這個人就還沒死亡,如果停止

【第178期‧佛光法苑‧28】


了,就表示這個人死亡了。

第七、八兩意識(生命層次) 我們如何讓前六意識沉靜下來,才能 體會到還有更深沉的部分─第七、八兩 意識。唯識學把整個心分成粗淺的第六 意識,還有深細的第七、第八兩意識三 個部分來解釋,這樣比較容易解釋生命的 深淺問題。第七意識像插頭,它的電源來 自種子,第八意識專門儲藏起心動念的種 子,種子是生命的泉源。第七意識的特性 是雜染的、不清淨的。為什麼雜染?因為 我們一直有宿世的俱生我執、俱生法執的 習性,只要有執著就是雜染的,也因為這 份俱生性的雜染,所以我們再度地投胎轉 世,又來到了這個世間。 唯識解釋世間法相,是由眾多的因緣 所和合出來的現象,所謂法性就是專門達 於深細的因緣部分,也就是般若、中觀系 統,專門解釋因緣法,認清現象出現前的 因緣,先有因緣才有果報的現象,我們也 是由因緣的和合與離散,理解這些無常的 法相。 而我們應該裡外運用自如,也就是能 以法性(觀照內在的深細因緣)與法相(觀照 外在的粗淺現象),所以第七意識紀錄的是 我們宿世的緣,第八意識紀錄的是我們宿 世的因。而我們有生之年的根身(正報)與器 界(依報),就是由第七、八意識宿世儲存的 因與緣,成熟(因緣和合)而變現出來的果報 體,又因為眾多因緣還會離散而滅,所以 所有眾生,都必須面對生、老、病到死亡 的過程,這是誰都無法避免的。 上面的是前六意識,第七、八意識在 下面,死亡時就如同上面跟下面連結的 插頭拔掉了,我們的根身很像家庭電器用

品,因為有插頭提供電源,所以我們能夠 活蹦亂跳充滿生命力,哪一天這個插頭拔 掉了,電源供應不上就動不了,一切停擺 了,根身會沒有生命現象會壞死的。於是 我們必須先處理壞死的根身,不管用的是 土葬還是火葬、天葬乃至植葬,總說埋葬 的是我們的根身。 當我們的一口氣不來的死亡,就是深沉 的第七、第八意識,跟前六識(也是六根)分 開,形成所謂的中陰身,中陰身就是從這輩 子到下輩子未投胎前的階段,中陰身因為沒 有前六意識的干擾,能力也變得強烈起來, 它所含藏的眾多因緣會大量地排列組合,而 因緣成熟為我們下一輩子的果報體,也就是 第七意識帶著第八意識,去尋找與我們業緣 最深的人為父母而投胎轉世。所以第七、八 兩意識,連結著我們無史的過去世來到這一 輩子,我們這一輩子所造作的因緣又紀錄到 第七、八兩意識,又透過第七、八兩意識流 轉到無盡的未來世,因此是第七、八兩意識 串連起我們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第八(阿賴耶)識是我們生命中,默默地 記錄著有生之年任何的起心動念及所作所 為的一切善、惡、無記性的業種子,如同 飛機上的黑盒子一般,飛機飛得好好的,它 只管作記錄,等到飛機失事的時候,它就成 為眾目之焦點,它是考察飛機狀況的主角。 我們活著的時候,第六意識依著六根緣著六 境,而起了善、惡、無記性的念頭,亦如同 一顆顆的種子,默默地紀錄進第八阿賴耶識 裡頭;等到死亡的時候,端看裡面記錄了多 少的善、惡、無記性的種子因緣。有一句話 就說:當我們死亡的時候,『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業』也就是第七、八兩意 識所記錄著善、惡、無記性的因緣! 我們有生之年,剛記錄進去的種子好 像睡著了一樣,沒有任何的力量,但是等

【第178期‧佛光法苑‧29】


待眾因緣和合成熟之後,就現出果報體來 了。原本是眾多的善因自動地相應著眾多 的善緣,他們會自動地物以類聚排列組合 而成為福報;但如果是眾多的惡因,亦自 動相應於眾多的惡緣,而排列組合而成為 業障的現前。

助的,尤其堅持49天的實質功德,是報恩 的最後機會,倒不侷限於儀式上的方式, 所以各人可能限於時間因素,提早回到自 己的家庭事業場所,最好還能持續地耕耘 功德,最少做完49天的誦經、念佛功德, 這段期間的功德是最為得力的。

中陰期(生命流轉的過渡期)

串起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的修行

當我們死亡時,第八意識裡會有大量的 種子成熟,中陰期時,就是這些種子開始大 量地變化,很像在化學實驗室裡,給了很多 元素做實驗,這些元素如果很複雜,就需要 很長的時間實驗,才能夠獲得最後的結果。 通常由上一輩子人身過渡到下一輩子人身的 中陰期,大約49天,現代不會因為科學進 步,就縮短許多。

《前世今生》這本書作者透過醫學上的 催眠術,竟然催到前世,為什麼要透過催 眠?其實是讓我們的前六意識沉靜下來, 沉到下面打通到上輩子去,不只上輩子, 上上輩子都有可能。催眠是被動的,我們 還可以主動地透過禪修禪定的方式,禪定 也有一種通叫宿命通,就是因為前六意識 會沉下來,往前追,追到上一輩子。這個 部分只要能夠沉下來,我們都可以往前 追。佛法不只有理論,還必須去實踐,所 以要論到生命的層次是比較深遠,生活的 層次只是解決我們有生之年而已。但是生 命的層次,從接受無始劫的過去世來到現 在,所以它像是數線上面的兩邊都是個箭 頭,沒有起始點;無始劫的過去到現在乃 至無盡的未來,這也沒有終點,這就是生 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例如子女輩為長輩奔喪,可能遠從海外 或遠地回到故鄉,或者年輕一代正在為家 庭、事業、兒女等打拼,無法停留太久, 於是把中陰佛事匆匆做完,縮短為21天或者 更短,這實在是不如法的。就像人懷胎必須 八、九個月胎兒才能成形,不會因為科學進 步而縮短為一半以上的,那是生命成長的必 經過程。因此為長輩或至親好友的中陰期, 多種下一些善根因緣往生善處是有很大的幫

【第178期‧佛光法苑‧30】


透過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深刻地認知與 體驗,讓我們凡夫認識因緣法,以深遠的 眼光視野,廣大的心胸肚量,在生生世世 的流轉中,尋找到生命流轉的主軸,累生 累劫累積我們的善根因緣與福報資糧,早 日培養我們的法身慧命(儲存於第七八兩識

的因緣),發心世世常行菩薩道,從凡夫菩 薩道開始(第一大阿僧祇劫),至超凡入聖後 的聖賢菩薩道(第二大阿僧祇劫),乃至八地 菩薩無生法忍後的菩薩摩訶薩道(第三大阿 僧祇劫),而圓滿成佛。

寬謙法師取消暑期弘法行程通告 我本來於4月初,安排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將作一趟『美國弘法之旅』的, 所以7月2、3日兩天預備到貴寶剎,與大眾分享《八識規矩誦》的學習心得。 但是4月下旬到紐西蘭的弘法之旅,備感長途旅行的艱辛,又7月28~8月10日 還有個新加坡行程,(美國的行程是擠在紐西蘭與新加坡之間)。8月10日回到台灣, 接著又是本常住年度盂蘭盆大法會,恐怕吃不消如此的長途弘法,還得適應時差問 題,將是更大的體力負擔,於是剛到紐西蘭就當機立斷,趕緊連絡美國取消行程。 果不其然5月初回到台灣,累了好一陣子,確實經過二十多年來長期弘法課程,以及 去年起又為北投貴子坑『覺風佛教藝術教育園區』的籌備與規劃,耗費大量體力與 腦力,加上逐漸衰老,更是不堪負荷。因此在此,對美國德州玉佛寺的佛弟子們, 深深地感到抱歉,情非得已,敬請見諒! 特以一短篇『接開生死的面紗』小文,供養大眾,不妥之處,尚請指正賜 教!

【第178期‧佛光法苑‧31】


《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讀後 (休斯頓「時代」中文電台發言稿)

李瑋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各位 分享的是美國作家戴爾‧卡耐基的暢銷書《 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讀書是一件各 取所需的事,我特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我覺 得它裡面有非常實用的智慧。我想從兩個方 面介紹這本書:(1)書的作者以及這本書 的有關背景和影響,(2)這本書的一個非 常中心、非常基本的理念:為什麼卡耐基說 我們不能批評別人、千萬不要批評別人;還 有,當我們覺得有必要批評別人的時候,應 該怎麼做。 首先,我想告訴聽眾朋友們,《如何贏 得朋友和影響他人》是西方最持久的一本暢 銷書,已經被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自從一 九三六年出版以來,七十多年當中在全世界 共發行了一千五百多萬冊。這本書的英文版 本在網上可以免費下載,中文版本在大的中 文書店和網上也可以買到。我在北京王府井 書店看到有卡耐基作品專櫃。就在這個專櫃 附近的暢銷書專櫃也同時有另一本叫做《厚 黑學》的書。顧名思義,《厚黑學》講的是

有人靠厚臉皮、黑心腸在職場生存,這是人 類的悲哀。 這本書為什麼這麼受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呢?首先,這本書的作者戴爾‧卡耐基不僅 寫了一本書,他更在世界很多地方為企業主 管、政界和商界領袖開辦了大大小小的培訓 班和專門課程。也就是說,他既寫書又辦 班、辦學,讓企業主管們學到在商學院裡 學不到的東西。那麼,他教給這些企業老 板、老總的是什麼呢?企業競爭取勝的兩 個訣竅: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如何 真正調動起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就 是企業主管們渴望學習的一門學問。卡耐基 滿足了企業主管們在商學院裡得不到的一個 重要的需求!其實,無論對教師來說,對夫 妻來說,對家長來說,要想在教學、婚姻關 係、親子關係、乃至任何人際關係方面做得 好,也都是要遵循同樣的原則和方法。我有 時候想,我要是早十年看了這本書,大概可 以避免我至今後悔的某些錯誤。

【第178期‧佛光法苑‧32】


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戴爾‧卡耐基這 位廣受讀者和聽眾歡迎的作家和演說家。我 想提醒各位的是,和他同姓的有一位安德 魯‧卡內基。後者是美國著名的工業家, 企業家和慈善家。不過,這兩位卡內基只 是同姓而已,他們之間其實沒有任何血緣 或者家族關係。 戴爾‧卡耐基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一個 農場。他的家離鐵路祗有十英哩,可是他在 十二歲之前連火車都沒見過。他摘過草莓, 砍過柴,餵過豬,擠過牛奶,他的家窮得幾 乎被銀行收回貸款。「窮則思變」。為了讓 卡耐基能上大學,他的家人決定賣掉在農村 的家,搬到離州立師範學院三英哩的另外一 個地方。盡管如此,他還是交不起在城市裡 寄宿的房租,每天騎馬三英哩從家去學校。 年輕的卡耐基穿的衣服不合身,交不起房 租,天天騎馬走讀,從學校回到家還要擠 牛奶,他覺得很沒面子,非常希望能夠找 到擺脫窘境的捷徑。他看到,學校裡受人尊 敬的有兩種人:足球隊員和辯論隊的獲勝學 生。卡耐基與體育沒有什麼緣分,所以決定 苦練演講,給牛擠奶的時候練,從家到學校 往返的路上在馬背上也練,可是在演講會上 他經歷的卻是一次接著一次的失敗,他絕望 得想自殺!可是有一天他終於突然成功了, 而且不是一次,而是在學校的每一次演講他 都贏!他的同學們爭相求他幫助提高演講技 巧。我們在美國生活時間長了,都知道美國 這個社會和文化多麼注重一個人的口才和演 講的才能。卡耐基的演講才能不是天生的, 而是苦練出來的。這對於他後來到世界各地 演講、辦班,都有極大的助益!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 他人》這本書到底談了些什麼。這本書一共 分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與人相處的基本 技巧;第二部分:六個讓其他人喜歡你方 法;第三部分:十二個能使別人跟你思路一 致的方法;第四部分:九個既能改變別人、 又不令人反感的方法;第五部分:如何寫能 夠產生奇蹟般的效果的信;第六部分:使你 的家庭生活美滿的七種方法。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只能單獨談談 為什麼卡耐基說絕對不要批評他人,還有, 當我們覺得有必要批評別人的時候,應該怎 麼做。 批評別人至少有兩大害處:第一,批評 別人極少能達到批評者想要達到的目的;第 二,批評別人經常給批評者帶來不利甚至危 險。 為什麼說批評別人極少能達到批評者想 要達到的目的呢?如果說批評的目的是希望 別人改變自己,那麼我們可以誠實地問問 自己,有多少人真能做到「聞過則喜」, 「從善如流」呢?我們自己是不是歡迎批 評呢?有多少人願意和能夠改變自己呢? 我們再看看生活實際。國與國之間的批評 結果是什麼?通常是惹惱或者激怒對方, 引來抗議,引來反彈。父母批評子女的結 果,老板批評員工的結果是什麼?通常是 不服氣,或者口服心不服,即便心服,還 有一個不舒服的感覺!所以,批評很難收 到什麼積極的效果。 卡耐基告訴我們,人類不是理智和講邏 輯的動物,事實上,人類從根本上講是感情

【第178期‧佛光法苑‧33】


用事、情緒化、充滿個人偏見、特別在乎面 子的動物。因此,人們聽到批評之後的第一 個自然反應就是替自己辯護,找理由,證明 自己沒有錯。批評的結果往往不是被批評者 持久的改進,而是引來被批評者的不滿和反 感。我自己的人生經驗也反覆印證了卡耐基 的觀點。我們常說的「忠言逆耳」啦,「我 是為你好」啦,用在我們自己修身還行,若 要用在別人身上而且期望別人理解我們,好 像不太切合實際。佛教禪宗講的呵責、棒 喝,依我看只對有一定根基和覺悟的人起 作用,而且呵責、棒喝的目的是在於用這 種特殊的教育方法幫助對方突破迷惑而頓 然開悟,不是平常意義上的批評。 批評別人有時候甚至會給自己引來災 禍。卡耐基在書裡舉例說,林肯總統年輕 當律師的時候,經常寫匿名信或者匿名詩取 笑、挖苦他不喜歡的人,故意丟在路邊讓人 看得到的地方。有一次他在報紙上發表了一 篇匿名文章,極為辛辣地諷刺一名對手,結 果對手發現匿名文章是林肯寫的,提出要與 林肯決鬥。林肯是要面子的人,所以不能不 同意決鬥。幸虧在決鬥前兩個人都決定放棄 決鬥。這件事給了林肯終生難忘的教訓,痛 改自己的毛病,後來成為被世人讚揚最能寬 容的總統。在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曾給一位 違抗他的命令的將軍寫過一封信。 按照林 肯的命令,本來這位將軍能夠生擒敵方的李 將軍,可是林肯手下的這位將軍沒有「追窮 寇」,而是放了李將軍一馬,令林肯非常失 望和憤怒!然而,林肯手下的這位將軍從來 沒收到過林肯的那封盛怒中寫的信,直到林

肯去世後人們才在他的遺物中看到那封信。 林肯克制了自己,始終就沒把信發出去!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也是一位口 頭、筆頭都不憨厚的人,經常愛寫一些諷 刺、挖苦別人的信,有一次甚至寫信告訴他 稱之為「愚蠢」的出版社編輯,告訴那位編 輯不要自以為是,不要修改他這個大作家作 品的任何一個字!幸虧馬克‧吐溫的太太性 情溫厚,把馬克‧吐溫那些火藥味十足的信 全部扣留下來,沒有寄出去。 很多聽眾朋友可能會問,當我們必須批 評別人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我想引用書裡的 兩個例子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個例子是一個 公司監督工人安全的負責人。這位負責人發 現,很多工人不按公司規定戴安全帽。剛開 始,這位負責人看到工人不戴安全帽就嚴厲 批評,但是他發現工人們給他的臉色很不好 看,而且背地裡還是把安全帽摘下來。後 來,這位負責人改變了做法。他看見不戴安 全帽的工人,首先詢問是不是安全帽戴起來 不舒服,然後耐心解釋安全帽是為了保護他 們的生命安全的。他發現這樣做的結果是戴 安全帽的人多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一位名叫鮑勃‧胡佛的 飛行員。鮑勃的工作是試飛戰鬥機。有一次 他駕駛的飛機在天上出了重大故障,他冒險 採取緊急降落措施,雖然機上三人勉強安全 著陸,但是那架昂貴的戰機完全報廢。鮑勃 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所以他分析飛機 故障的最大可能是機械師使用的燃料不對。 下了飛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燃料,果

【第178期‧佛光法苑‧34】


然,機械師使用的燃料是錯誤的。年輕的機 械師知道戰鬥機已經報廢,而且幾乎使三位 飛行員喪生,為此生了病,見到鮑勃的時 候淚流滿面。依我們的經歷,我們會猜想 鮑勃一定是大發雷霆。結果,鮑勃不僅沒 有批評機械師,而且一邊擁抱年輕的機械 師,一邊告訴他說:「我堅信你永遠不會 再犯同樣錯誤。為了證明我對你的信心, 明天我要請你為我準備F-51型戰機。」我們 完全可以想像年輕的機械師當時的心情和以 後的工作質量。 有頭腦、有眼光的企業家知人善用。我 們前面提到的與戴爾‧卡耐基同姓的美國著 名工業家、企業家、慈善家安德魯‧卡內 基,在1921年為自己的美國鋼鐵公司雇用 的高管是現在赫赫有名的金融界巨頭查爾 斯‧施瓦布,年薪超過一百萬。在那個年 代,每周收入五十美元就算是富人了。安德 魯‧卡內基為什麼以那麼高的薪水雇佣施瓦 布呢?用施瓦布自己的話說,他自己對鋼鐵 工業其實一無所知。他唯一的特長是懂得如 何與人相處,懂得如何能使所有員工都感到 自己是公司重要的一員,從而調動所有員工 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施瓦布說,他在世 界很多地方結識了形形色色的各種人,他發 現對所有人來說,表揚比批評更能使他們更 加努力地工作。他說,老板們最常犯的錯誤 就是當員工做的事情令他們喜歡的時候,他 們不發一詞,而當他們看到員工做的事情不 如他們的意的時候,就大聲斥責。這種老板 不會是成功的老板。

和讚嘆。很多研究發現,妻子離開丈夫或者 丈夫離開妻子,很普通的一個原因是得不到 對方的認可和讚嘆。有一位參加卡耐基的培 訓班的男學員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這 位男學員的妻子參加了一個教會為女會友舉 辦的有關如何提升自我的學習項目。根據這 個學習項目布置的作業,這位妻子請他的丈 夫提出六點建議,幫助她成為更理想的妻 子。她的丈夫說:「讓我考慮一下,第二 天早上我會答覆你。」這位丈夫在卡耐基 的班上向同學們報告說,他本來可以給妻 子列出不只六條建議,但是他想,人哪有十 全十美的?所以第二天早上這位男士早早起 床,為妻子訂購了六枝紅玫瑰,請店家送到 家裡,並且附上一張字條說:「我想不出你 需要改變的六個方面。我愛的就是現在的這 個你。」當天這位男士下班回家時,看到妻 子含淚在大門口等著他! 我覺得卡耐基講的不批評別人,不是出 於明哲保身的考慮,而是基於對人性、社會 經驗的深刻觀察,指出怎樣才是贏得朋友、 影響他人的有效方法。我想用他的話為我們 今天的讀書節目做結尾。卡耐基是這樣說 的:「任何一個傻瓜都會批評、譴責、抱怨 別人,但是只有擁有健全的人格和懂得自我 克制的人才能做到善解人意和原諒別人。」 我希望自己能夠牢記卡耐基的這句話,學會 由衷地欣賞他人,讚揚他人,鼓勵他人,成 就他人,提升自己。

即便是夫妻之間,也需要相互間的認可 【第178期‧佛光法苑‧35】

2011-4-4 於北京


盂蘭盆及供僧 法會籌備小組

問: 從佛寺2011年的月曆看來,今年的盂 蘭盆法會舉行的方式,似乎與往年不太 一樣。 答: 歷年來,佛寺會在盂蘭盆法會前,舉辦 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和「三時繫 念」。週日大法會中,有供僧儀式。 今年計畫盂蘭盆法會將在週六的三時 繫念佛事後圓滿。週日大法會純粹舉 行供僧儀式。 問: 一個是超薦祖先,一個是供養僧寶,為 何湊在一起? 答: 兩者都有報恩的意味。《佛說盂蘭盆 經》是由西晉竺法護譯成漢文。經中 說:目連以天眼通見其亡母生餓鬼道, 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向佛討教救濟之 法。佛指示他,於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 時,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在厄難中 者,集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供養十方 自恣僧。梁武帝蕭衍依據《盂蘭盆經》 而舉行儀式。每於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 供養,自此以後,成為風俗,歷代帝王 以及群眾無不舉行,以報祖德。 問: 依妳的敘述,《佛說盂蘭盆經》中已經 提到供養僧寶,中國的佛教為何很強調 超薦祖先?

答: 農曆七月是佛教的吉祥月、歡喜月, 也是報恩月。中國人強調慎終追遠, 對祖先及父母報恩,這民族性與佛教 的精神很相應。 問: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農曆 七月的大法會,已教導我報了至少兩 重恩囉! 答: 可 以 這 麼 說 。 今 年 農 曆 七 月 的 大 法 會,在形式上,我們對超薦祖先和供 養僧寶兩者都有相對的加強。 問: 願聞其詳。 答: 如同往年,佛寺安排恭誦《地藏菩薩 本願經》,並舉辦「三時繫念佛事」 與蒙山施食。並於法師六日禁足靜修 後,在菩提中心報恩塔舉辦總回向。 此外,今年的點薦亡超渡平安燈的天 數,由往年的七日,延長至十日。 問: 插一下話,法師六日禁足靜修? 答: 在印度,從四月中到七月中是雨季, 佛在世時,以當時的環境條件,規定 出家僧眾每年要閉門專心修行三個 月。在這其間,在家弟子全力護持。 佛教會的法師,為了我們,全年無 休。法師接受幾位於心不忍在家眾的 建議,全體出家眾將於今年八月十四 日到二十日,在菩提中心禁足靜修六 日。

【第178期‧佛光法苑‧36】


問: 靜修期間佛教會的會務如何進行? 答: 將安排在家眾義工,除了打理法師靜修 期間生活所需外,佛教會會務由在家眾 暫代。請幫忙宣導:這六天除了讓法師 們安心修行(不去打擾他們)外,也懇請 更多的義工來維持會務。

答: 法 師 開 了 方 便 之 門 : 能 來 受 五 戒 最 好,如果今年沒把握守住全部五戒, 就來受少分戒,一分乃至四分。 問: 如果已受過五戒的信眾,怎麼辦? 答: 這次能仰仗法師們靜修的功德,回來 受增益戒。

問: 希望大家告訴大家。抱歉剛才岔了妳的 話了,今年的供僧法會如何進行? 答: 八月十四日(星期日)那天,定名為佛歡 喜日供僧法會,除了安排居士代表供僧 外,現正在籌畫讓更多信眾能參予供僧 的儀式。 問: 為何要供養僧寶? 答: 大哉問!供養僧寶也是在報恩。恕在下 才疏學淺,不能詳答。有請在八月十四 日供僧法會那天,前來聆聽淨海法師的 開示「供僧的意義」。 問: 法 師 們 靜 修 結 束 後 , 佛 教 會 有 何 安 排? 答: 也請大家告訴大家:八月二十日(星期 六)上午,在美洲菩提中心恭迎常住法 師出關,爾後將恭請常住法師們為在 家佛弟子傳授三皈五戒,並於報恩塔 回向。 問: 有些會友說,為何遲遲不敢受在家戒, 乃因沒有把握完全守住五戒。

一瓶一缽 僧人雲遊十方時,隨身攜帶的 飲食器具。意指少欲知足,隨緣自 在。比喻生活簡樸,家境貧窮。亦 作「一缽一瓶」。見於宋‧辛棄疾( 1140~1207年)〈水調歌頭〉詞:「 萬事幾時足,日月自西東。無窮宇 宙,人是一粟太倉中。一葛一裘經 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更 著一杯酒,夢覺大槐宮。」參閱《全 宋詞》。 出自唐末五代‧禪月貫休禪師( 832~912年)〈陳情獻蜀皇帝〉詩: 「一 瓶 一 缽 垂 垂 老 , 萬 水 千 山 得 得 來。」參閱《卍續藏‧1517‧76冊; 歷朝釋氏資鑑‧卷八》,或《全唐 詩‧卷835_24》。 ─ 《佛典成語》 觀世心編著

【第178期‧佛光法苑‧37】


為什麼要禪修? 圓福法師 禪修開示 慈弘整理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 生。一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 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羅,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 縛一處。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其蛇者, 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 獼猴者,欲入山林。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 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 向所樂方,而不能脫。 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 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 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 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 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 可意法則生其厭。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 求異根境界。此六種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 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 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 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六眾生者, 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 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 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 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佛說此經 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178期‧佛光法苑‧38】

─ 《雜阿含經(一一七一)》


經中以六種未受調伏的動物,譬喻我們 沒有守護的六根─眼、耳、鼻、舌、身、 意。六種動物各有各的習性,各有各的追 求嗜好─狗喜歡往有人的村落裡跑;鳥喜 歡飛向天空;蛇要鑽入地穴;豺狼喜歡在 墳場活動;鱷魚喜歡游向大海;獼猴則喜 歡住在森林裡。如同我們的六根,也各有各 的功能,各有各的攀緣追求,眼睛喜歡看好 看的景物,耳朵喜歡聽好聽的聲音話語,鼻 子喜歡聞芳香的味道,舌頭喜歡嚐美味的食 品,身體喜歡舒適的觸覺,意喜歡悅意的感 受。沒有修習禪定的人,當六根接觸六塵外 境時,遇到歡喜的、可愛的境界,就會產生 粘著、貪愛、執取,遇到不喜歡、不可愛的 境界,就會產生排斥、瞋恚、厭惡。 修習禪定,就是要調伏我們的六根,收 攝我們習慣外放的身心。如同將六種動物, 綁在穩固的柱子上,剛開始時,牠們會到處 亂竄,但由於被綁在柱子上,所以活動的範 圍有限,等跑到筋疲力竭時,牠們就會依 著柱子停息下來。我們禪修,用身念處的 方法,守護六根,也就像將我們每個人身 上,六隻常往外跑的動物馴服下來。 另外,大家初來參加禪修,一天六、七 支香坐下來,全身酸痛,可能會想禪修有什 麼好處呢?為什麼要禪修呢?我們要深信佛 陀的教導,依照佛法修行,親近善士,聽聞 正法,依四聖諦、八正道來修,將來一定可 以解脫煩惱,證入涅槃。依《清淨道論》 所言,修定有五種功德: 一、當下快樂。 二、進一步修毗婆舍那觀的基礎。三、修神

通的基礎。四、死後可以生於天上。五、修 滅盡定的基礎。不過修定的主要目的,是「 為得分別慧」及「為得漏永盡」。因為正見 ─ 如實的知見諸法。是道的前行與主體, 少了它,對於解脫的證得和實踐是不可能達 成的。依定觀察諸法實相,起正見,繼而斷 煩惱,而得究竟的解脫,為此一道跡的必然 次序。所以起無漏慧渡生死海,是佛弟子們 修習定法的最主要動力。對於其它能得的喜 樂、神通等,就輪轉的苦海而言,並沒有什 麼重要性! 佛經上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 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與其懵 懵懂懂的在世間活一百歲,還不如活一天 的時間,能夠聽聞佛法,了知緣起生滅的 道理,如法修行,做一天的賢人。

寂靜禪林開照法師蒞寺弘法 馬來西亞寂靜禪林長老開照法師, 將於七月下旬蒞臨玉佛寺弘法。並於7月 31日(星期日)上午11時於大殿開示。 法師於1987年在檳城洪福寺出家, 再到泰國受比丘戒,1999年在加影成立 寂靜園。法師長期到監獄弘法,也被稱 為「囚犯救星」及「人間地藏菩薩」。

【第178期‧佛光法苑‧39】


心藥方子 楊祖愛

《般若心經》是佛弟子必讀之經,自古 高僧大德精心加以註解詮釋,單在大藏經中 就已收錄了五十多家註解,坊間流傳的註解 更是不勝枚舉。十九世紀中葉,有英譯本出 現,至二十世紀中葉以來,佛教逐漸被西方 人接受,心經必然的增加了多種西方語言的 譯本。 歷來諸家註釋,有從佛學理論為出發 點,依大般若經宗旨,大智度論、如來藏、 唯識、中觀為論據;也有從宗派思想來推 敲;亦有從科學角度的能量本質,或是哲 學角度的本體現象來解釋。

編者按: 本文入選台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的 「百萬心經入法身」徵文活動,以閱讀星 雲大師 《般若心經的生活觀》著作發表感 想。 本文作者楊祖愛將得獎獎金全數捐贈屏 東縣向陽康復之友協會。楊祖愛本籍江蘇省 鎮江縣,在台灣屏東成長,希望藉此機會將 財施與法施惠及有需要幫助者。作者將入選 原文,轉投佛光法苑,與讀者分享。

洋洋種種,像考大學時案頭堆的參考 書,佛弟子也將《心經》的精簡二百六十 字朗朗上口,背誦如流,但是到底讀懂了 多少,有否思考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可 以泰然應付人生的大學嗎? 星雲大師用親切的口語,舉日常生活 中的實例來詮釋《心經》,戚戚動心,綜 合各家理論,深入淺出不落痕跡,侃侃道 來,把艱深的理論俗化了,把僵硬的教義 活化了。 《心經》,主旨是「無我則無苦」,能

【第178期‧佛光法苑‧40】


洞察五蘊皆空,繼而能解脫執著,達到身心 自在。人的煩惱多由五蘊「色受想行識」而 起,由於五蘊的感受而認為有個固定的「 我」,而產生對自我身心的執取,從而心 生掛礙,無法心安自如。因此破除執著, 了解五蘊皆空的道理,能夠做到度苦厄離 煩惱,是佛弟子的首要功課,但是說來容 易,如何才能做得到? 由星雲大師所舉的現代人貼身的例子, 我們懂得了什麼是空,如何由五蘊皆空來度 一切苦厄,大師不曾咬文嚼字,也無食古 不化,用當代事度當代人,因此容易接受 消化,面對日常生活的瑣碎事物時,容易 產生聯想而有所悟,這是星雲大師弘法利 生,恆順眾生的方便法門。 我生而愚鈍,汲汲營營謀生辛勞,到年 近半百飽嚐了因五蘊六根的雜染而生的諸苦 之後,才有機緣接近佛法。佛學浩瀚,初學 時頗感艱澀,無從著手,所幸得星雲大師講 經弘法的書籍和錄音帶,師父深入淺出,引 我進了門,從此再談佛經比較容易了解融 會。可是道理雖然懂了,修行的過程卻有 起有伏,雜染積習難改,為了做到『不執 著』而頗感吃力,唸了星雲大師對苦的契 理契機的詮釋以後,領悟到修行應該從貼身 的小處著手,於是我選了貪瞋癡三個字作為 修行第一步的戒尺,凡遇煩惱之時,就老老 實實的拿這貪瞋癡三字來捫心自問:我現在 是否心中充滿貪欲,妄想佔有不該得之物?

我是否正在生氣而讓瞋恨之心取代了慈心悲 心?我是否對事理痴愚不明而讓痴愚邪見熄 滅了智慧之燈? 逐漸的,我的天空比以往晴朗了許多, 但是這畢竟只是對表象的克制功夫,在對佛 理的精髓上,還欠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當面 對日常生活的八風─稱、譏、毀、譽、利、 衰、苦、樂─的吹襲時,還是有情緒波動, 不能『端坐紫金蓮』。 由星雲大師的開示中,了解到五蘊皆空 的本質實為「五蘊皆非五蘊」,因為五蘊身 心是在不斷的變化中。例如,此時的我,已 經不是落筆開始寫這篇文章時的我,因為我 們的身心及世間一切事物,都是是隨因緣 流轉,依許多條件互為因果而展現出來的 表象,我們認識了這些表相而產生了對表 相的概念,進而執著於這些概念,便生煩 惱,若能明白這個表相是在不斷變化而終 必壞滅,因而不執著於這個固定的概念, 知道沒有一個固定永遠不變的身心,五蘊 的生滅、垢淨、增減,其實只是因緣和合 的過程,如夢幻泡影般的空相罷了,還有 什麽麼可執著的呢? 再進一步,緣起緣滅的過程,由無明開 始而產生了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 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 死,若能了解這十二因緣的起始無明無知, 實起於對『我』的執著,由此執著而產生了

【第178期‧佛光法苑‧41】


盂蘭盆法會 日期: 8月11~12日(星期四~五) 層層繫縛和苦惱,因而了解苦集滅道四諦, 知道人生苦樂都是無常而終將壞滅。如實見 到諸法空性,因而知道沒有實實在在的「解 脫的智慧」,也沒有實實在在的果位可得, 這就是「無智亦無得」,《心經》至此,把 「空」義闡明了,把破執的路指示了,無執 著自然無罣礙,無恐怖,無顛倒夢想,則達 究竟涅槃。 我的案頭貼了一帖唐朝無際大師的心藥 方子:

時間: 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 活動: 虔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及蒙 山施食 地點: 玉佛寺大雄寶殿 日期: 8月13日(星期六) 時間: 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 活動: 啟建「三時繫念佛事」 地點: 玉佛寺大雄寶殿

溫柔半兩,道理三分,

※法會期間,本會特設有往生超薦 牌位,及結掛祈福平安燈、薦亡超度燈 等。若有任何詢問,請與玉佛寺辦公室 聯絡。電話:281-498-1616

信行要緊,中直一塊,

佛歡喜日供僧法會

孝順十分,老實一個,

日期: 8月14日(星期日) 時間: 上午10時至12時 活動: 恭請淨海長老開示「供僧的意 義」、供僧 時間: 下午1時30分 活動: 恭送常住法師至菩提中心靜修 地點: 玉佛寺大雄寶殿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

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燥, 去火性三分,於平等鍋內研碎,三思為末, 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 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 無病不瘥。 看著這帖心藥方子,腦中浮現的無不是 星雲大師的風範,這貼心藥方子裡的每一味 藥,都在星雲大師的行事風貌中反映出來。 今日,星雲大師以《般若心經的生活觀》饗 我眾生,只盼眾生能將佛理用於日常生活, 擁有自在的心,從容的生活,我熟記星雲大 師的教導,再看看案頭貼的這十味心藥方 子,異曲同工,會心一笑。

日期: 8月20日(星期六) 時間: 上午10時至11時 活動: 傳授三皈五戒 地點: 菩提中心明心堂 時間: 上午11時至12時 活動: 誦經念佛回向 地點: 報恩塔 ※祈願以此法會功德,回向世界和 平,人民安樂,在生者福慧無量,過去 者往生淨土。

【第178期‧佛光法苑‧42】


Mindful Eating

written by: Rosa Morgan Lockwood We know how to sit mindfully in meditation; follow our breath, and still our thoughts, but how do we take this practice to the dinner table? And why should we? If you're like the average American, then eating a meal is a time to multi-task; surf the web, watch television, or drive a car. Even if you actually take the time to sit down at a table, you may not be noticing what you're shoveling into your mouth. The first one or two bites of food you take are generally the only ones you actually notice. So, what practical steps can we take to eat in an enlightened manner?

A

ttitude: Approach the meal with as much reverence as you do your meditation pillow. Aim for a quiet location without distractions, which means turning off your phone ringer.

G

ratitude: Consider what efforts and phenomena went into bringing the food to you: the farmer, grocer, rain, earth, and sun, and give a moment of thanks to all these things. Also, consider if your choice in food has caused harm to any sentient beings.

E

Y

H

at when ou're ungry: This may be a challenge if you're schedule requires you to eat at an appointed time, but you can still moderate the amount you eat based on your hunger. Begin with a small portion, (you can always go back and get more, if you find you need more.)

Eat Slowly: Focus on texture and flavor of

each bite. Triggered by increases in blood sugar and insulin levels, it takes approximately ten minutes for your brain to register whether you've had enough food. By eating slowly, taking a few calming breaths, and even a two minute break midway, you'll be able to gage more accurately how full you are.

B

M

E

enefits of indful ating: Maintaining a healthy body weight, making better food choices, enjoying your food more, sharing time with loved ones, and feeling more calmness in our lives.

【第178期‧佛光法苑‧43】


活 動 翦 影 釋迦牟尼佛聖誕法會及三皈五戒祈福法會 欣逢釋迦牟尼佛聖誕,德州佛教會於 5月8日(星期日)上午十時,於玉佛寺大 雄寶殿舉行慶祝法會,同日下午並舉行三 皈五戒祈福法會。 法會中,德州佛教會副會長宏意法師以 「生活中的佛陀」為題,為大眾開示。法師 闡明釋迦牟尼佛是導師,不是神,是由人修 行圓滿而成佛的。接著由菩提合唱團獻唱、 玉佛寺英語佛學班學員Larry Rice的學佛經 驗分享,和恭迎聖像、獻燈、獻花、佛前大 供等儀式。同時因為當天也是母親節,宏意 法師祝福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之後,大 眾在釋迦牟尼佛聖號唱頌聲中,一一虔敬 浴佛。會後,所有與會母親皆收到少青組 組員獻上的康乃馨。是日參加盛典者共有 約730餘人,更有宏意法師來自緬甸及雲南 的俗家親人,包括宏意法師的弟弟姜慶昌居 士、弟婦楊琴秀居士、妹妹姜華芳居士、妹 婿趙家強居士和姪女姜恬明居士。這是宏意 法師定居休士頓三十餘年來,俗家親人第一 次來訪,實屬因緣難得。 當天下午1:30 於觀音殿舉行正授三皈 五戒儀式,由淨公長老與宏意法師共同主 持。此次求受五戒的戒子中,有李其老居 士以93歲高齡,請受五戒。三皈五戒祈福 法會於發願、三皈依、回向後,約下午三 時圓滿。 新任方丈超公長老普施法雨 玉佛寺現任住持超定長老於六月初抵達 休士頓,停留期間不辭辛勞地在大殿和各佛 學研討班,為本會信眾說法解惑。為紀念印 順導師圓寂六週年,超公長老在5日和13日 兩個星期天上午的大殿弘法,分別宣講「人

間佛教與大乘」和「《無常經》的大意」。 長老在宣講《無常經》時說,印順導師和仁 俊長老圓寂時,弟子和信眾除了稱念「本師 釋迦牟尼佛」聖號外,就是念誦此經。法師 說:若能時時作「無常想」,不但能破除對 親情、事物的執著,更能去我執。 佛教會的幾個佛法研討班,不約而同地 恭 請 長 老蒞臨開 示,而長 老也都慈 悲地一一 應允。甚 至在12日 當天,臨 上飛機的 早上還在 週二學佛 班為學員 們開示。 他說:印 順導師所 倡導的「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就是立本於 根本佛教之淳樸;弘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攝 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也就是為了不讓佛教 過分流於世俗化和商業化,更為了復興佛 教,暢佛本懷。超公在開示中不斷強調發菩 提心的重要,和信、解、行、證是修習佛法 的必然次第。最後他以龍樹菩薩的菩薩精神 「捨己為人、盡其在我、任重致遠」,鼓勵 大家在菩薩道上精進不懈,上求下化。下課 後學員們在觀音殿與超公長老和法師們合影 留念,也為此次豐盛的佛法饗宴畫下了圓滿 的句點。 圓福法師主持菩提中心三日禪修 5月28日至30日,圓福法師於菩提中心 主持三日禪修活動。

【第178期‧佛光法苑‧44】


此次三十位禪修的學員,大多數是三 天全程參加。在圓福法師的指導下,受八 關齋戒、靜坐、經行,攝心安住。共修期 間,法師用流利的中、英語,為學員們開 示「為什麼要禪修」及講解「四聖諦」。 活動結束後,參加的學員都說受益良多, 希望菩提中心以後,能更密集的安排三日 禪的共修法會。 菩提學苑中文學校二十週年校慶及春季班 結業

菩提學苑張校長(右一)與畢業生

德州佛教會「菩提學苑」中文學校於 5月15日上午9:30於玉佛寺大雄寶殿舉行 2010~2011學年度結業典禮。今年是菩提 學苑成立二十週年,學苑也特別安排了許多 表演節目以玆慶祝。 結業典禮中,德州佛教會會長淨海法師 和副會長宏意法師均親臨會場祝賀和開示, 兩位法師感謝二十年來歷任校長的辛勞,也 十分感謝家長們的一路護持。畢業生致畢業 感言時均一致感謝父母對他們中文學習的鼓 勵和堅持,現在已自知學中文的重要。他們 非常感謝老師們多年來耐心的教導,和高興 這些年在學苑交了許多好朋友。典禮於上午 約11時圓滿。

少青組五月份佛學講座與年度餐會

少青組五月份的佛學講座,分別請到孫 嘉麗師姊及Brandy Deutsch,主講「佛法 與科學」及「三毒與其對治的方法」。孫 師姊分別從分子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的 角度切入,讓孩子們了解佛法絕不是迷信。 Brandy師姊是英文佛學班的成員,她以問答 互動的方式,教導孩子們,如何在生活中檢 視自我的貪瞋痴。活潑的課程,讓孩子們感 受到,佛法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 五月二十八日晚上六點至九點,少青組 在活動中心舉行年度聚餐。除了組員和家長 外,還邀請了多位法師及講師,共有六十人 參加。餐會中公佈新任幹部:攝影編輯:戴 娜,財務:王詩婷,秘書:黃美姍,副主席:林 昱均,主席:張御柔,新舊幹部進行交接, 同時感謝佛學講座的講師、及與今年的畢業 生話別。餐會在九點鐘準時結束。 美洲菩提中心有機園地一日遊 美洲菩提中心有機園地,在4月到6月的 第一個週六,舉辦了三次一日遊活動,成果 斐然。一日遊活動內容包括:太極拳教授、 園藝講座、農夫市場、有機種植工作坊、素 食午餐、參觀菩提中心、健康座談、排舞教 學、靜坐及法師開示等。舉辦一日遊活動的 目的是為了:1. 鼓勵種植有機蔬果2. 聆聽 專家演講和分享種植心得3. 促進家人及朋 友間友好緣聚4. 參觀美洲菩提中心和增進 對其環境及活動的認識。

【第178期‧佛光法苑‧45】


2011年菩提獎學金得獎名單 頒發菩提獎學金已舉辦了十七年。今年得獎者包括各種不同的族群,有美國歐裔白人,中南美各國來的拉丁裔,亞 裔除了華人,越南裔,菲律賓裔,還有南亞的印巴裔和阿拉伯約旦裔,非裔中奈及利亞裔。

菩提清寒助學金(由數十位家屬捐助) Mohini Agarwal 許巍文夫婦紀念金提供 Yasmin A. Alaran 黃蘋英紀念金提供 Phuc Anh Bui 董氏基金提供 Thelma Stephanie Canelas 沈錦龍紀念金提供 Jennifer N. Dinh 王鄒怡如紀念金提供 Karen Duong 廖呂素月紀念金提供 Silvia M.Duong楊嘉雯 卓貺來紀念金提供 Genesis D. Fonseca 張李煥珠紀念金提供 Weijia(Tanni) Guan關維佳 無名氏提供 Gretchen U. Hardeway 伍安娜紀念金提供 Victor P.Hu 胡嘉威 余劍鋒紀念金提供 Vy T. Huynh 黃蘋英紀念金提供 Elena Juarez 張李煥珠紀念金提供 Khurram Kabiruddin 宋駕翔紀念金提供 Burabari Kponi 董氏基金提供 Melanie Kwok 郭美琳 曹王味紀念金提供 Lara Lai 陳明宏紀念金提供 Phuc T Le 沈錦龍紀念金提供 Ngoc Le 邱美玉紀念金提供 Phoi Nhu Le 林仁傑夫婦捐助 Hai Van Le 林啟宗紀念金提供 Helen Lee李嘉穎 梁慰釗紀念金提供 Jonathan Liu劉信邑 Kerri Yu(過去得獎者)捐助 Michelle C. Lopez 吳木水紀念金提供 Becky Luu劉碧琪 陳許桂紀念金提供 William Luu劉浩賢 陳保吉紀念金提供 Jazmyne B. McKenzie 葉阿師紀念金提供 Ayesha M. Malik 無名氏捐助 Angelita S. Moreno 邱美玉,葉阿時紀念金共同提供 Briseida Moreno 陳氏基金會提供 Angie N. Nguyen Mike and Liz Chen捐助 Jennifer Nguyen 何鼎昌夫婦捐助 Nancy Nguyen 蔡氏紀念金提供 Trang P. Nguyen 無名氏捐助 Du Nhat Pham 羅美娥,王顧毓芬基金共同提供 Camille Pluck 林菲薇紀念金提供 Janet Shim岑敬儀 無名氏和Carol Church共同捐助 Shahrukh A. Siddiqui Philip Chen(過去得獎者)捐助 Ngoc X.Trang 慈輝基金會捐助 Rama M. Yousef 沈錦龍紀念金提供 Hei(Sally) Yuen袁曦彤 薛瑞榮紀念金提供

成績特優獎 Connie Chen陳蔚嘉 竇氏紀念金提供 Lynda Chowdhury 卓貺來紀念金提供 Alyce Chu朱安麗 康有燃夫婦捐助 Van Diep 楊錫業和陳明宏紀念金共同捐助

Bao-Chau N. Ha 無名氏和林仁傑夫婦捐助 Brian G. Lu盧廣耘 余劍鋒和黃蘋英紀念金共同提供 Kevin Ma馬祥恩 曹王味紀念金提供 Tam Nguyen 無名氏提供 Emily W. Tat 無名氏提供 Connie Wang王楠 陳氏基金會提供 Lee Wang王力 無名氏提供 Chia Chun (Lily) Wu吳家均 董氏基金提供

成績特優工程獎由蔡氏紀念獎學金提供 Diana Duann段嘉美

成績進步獎由賴雲瑞紀念金提供 Zeng-Yu Pun潘震宇 Eddie Trieu趙崇侯

陳逸松紀念金為鼓勵亞裔律師而設 Earvin Chionglo

葉宗台紀念獎學金是給熱心公益的學生 Emily R. Chambers Marie W. Leung梁詠珊 Ngoc-Han Nguyen

葉宗義夫婦捐助 葉宗義夫婦捐助 葉宗義夫婦捐助

洪鼎偉紀念金是給有領導才能的學生 Jimmy Hsueh薛名鈞

吳竺君女士捐助

善生獎學金-獎勵佛教會少青組義工 Anne Chang常安 Benjamin Chang張宇義 Steve Chang張弘德 Leeann Lo盧婉欣 Sandy Shieh謝琬婷

【第178期‧佛光法苑‧46】

德州佛教會提供 德州佛教會提供 德州佛教會提供 德州佛教會提供 德州佛教會提供


玉佛寺 2011 年 7 月、8 月法會活動

日期

7月2日(週六) 7月3日(週日)

7月10日(週日)

7月17日(週日) 7月24日(週日) 7月30日(週六) 7月31日(週日)

時間 – 12:00p

9:30a 10:00a 10:25a 11:00p 1:30p 10:00a 10:25a 11:00p 1:30p 10:00a 11:00a 1:30p 10:00a 11:00a 1:30p 9:00p

9:30a

8月7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p 1:30p

8月21日(週日) 8月27日(週六) 8月28日(週日)

定期活動 日期 每週日 每週二 每週四 每月第二週六 每月第三週六

10:25a 10:50p 12:00p 3:00p 10:25a 10:50p 12:00p 3:00p 10:45a 12:00p 3:00p 10:45a 12:00p 3:00p 12:00p

10:00a - 10:45a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11:00a - 12:00p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8月6日(週六)

*8月11~12日 *8月13日(六) *8月14日(週日) *8/15~20日

-

內容

禮拜《大悲懺》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經論講解 晚 課 共 修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念 佛 會

7::30p 9:00a 10:00a 1:30p 10:00a 11:00a 1:30p 9:00p

– 12:00p

禮拜《大悲懺》

- 10:25a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 10:50p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 12:00p 佛法開示 - 3:00p 晚 課 共 修 盂蘭盆法會 - 9:30p 誦念《地藏菩薩本願經》二晚 - 4:30p 《三時繫念》佛事 12:00a 佛歡喜日供僧法會 常住僧眾往菩提中心禁足靜修 - 10:45a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 12:00p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 3:00p 晚 課 共 修 12:00p 念 佛 會

10:00a - 10:45a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11:00a - 12:00p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1:30p - 3:00p 晚 課 共 修

時間

9:00a 12:30p 1:30p 9:30a 7:30p 2:00p 10:30a

活動內容

- 11:30a 靜坐/英語佛法 - 3:00p 菩提合唱團練唱 3:00p 經論研討班 - 12:00p 佛學研討班及靜坐 - 9:00p 普門品共修 - 4:00p 粵語佛學班 - 2:00p 放生、郊遊、素食野餐

融通法師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

:《勝鬘經要義》

大航法師:四諦之原理與應用 續超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宏意法師:學佛的地圖 修慧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宏意法師:忍辱妙方 修道師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開照法師 淨海法師 融通法師 宏意法師 宏意法師:戒定真香 融通法師 全體法師 全體法師 諸位法師 諸位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宏意法師:生活禪徑 續超法師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宏意法師:舌燦蓮花 修慧法師 主持人/ 主持人 / 地點

宏意法師、弘法處 (觀音殿) 菩提合唱團(大雄寶殿) 鮑克南居士 修慧法師 續超法師 宏意法師 融通法師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主持人、地址、講題

融通法師 融通法師

【第178期‧佛光法苑‧47】


- 下 期 專 題 -

如何用功辦道 在佛門道場裡,師父和善知識們常常鼓勵學佛者要 「用功辦道」。但生活忙碌的現代人,常常說:「實 在太忙了,沒有時間修行。」 唐朝,有源禪師曾經請教大珠慧海禪師說:「 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嗎?」大珠慧海回答說:「用功!」 又問:「怎樣用功呢?」「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可見修行不 一定要在禪堂裡,用功不一定要在蒲團上。 您每天如何修行?如何用功?歡迎您提供寶貴的修行經驗,分享大 眾。 如蒙賜稿,字數:兩千至三千字,截稿日期:七月三十日。稿件請寄: 德州佛教會佛光法苑編輯組或電郵送至:dharmagarden.tba@gmail.com

佛書助印功德錄 4/6/2011 4/14/2011 4/22/2011 4/28/2011 5/6/2011 5/12/2011 5/20/2011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錢詩麟 薛靜修 吳麗娟 袁青山 回向沈錦龍 回向何財 回向張李錦屏往生 王俊程 回向曾進益 回向蘇馬金華 鍾林雲英 李思寧 周李偉美 趙湧鋒 回向王金絹往生淨土 無名氏 翁錫肇 黃瑞銑 林瑞薰 馮梅桂 王新復

$60.00 $50.00 $100.00 $60.00 $50.00 $50.00 $100.00 $100.00 $60.00 $200.00 $50.00 $25.00 $100.00 $20.00 $20.00 $20.00 $2,000.00 $33.00 $1,500.00 $150.00

01/28/2011 4/6/2011 4/14/2011 4/22/2011 5/6/2011 5/12/2011 5/20/2011

---------------------------------------------------------------------

-------------------------------------------------------------------------

合計

Samuel Lai $50.00 無名氏 $100.00 薛靜修 $50.00 無名氏 $50.00 楊惠燕 $100.00 黃亞靜 $50.00 翁傳彥 $100.00 阮仁傑 $100.00 阮仁和 $200.00 回向何呂玉針往生 $50.00 回向游進財往生淨土 $200.00 李思佳 $50.00 回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才 $20.00 章榮彬 $100.00 詹硯文 $150.00 無名氏 $100.00 陳寶珠 $1,000.00

$4,748.00 【第178期‧佛光法苑‧48】

合計

$2,420.00


ృϦߏԴǵֻཀ‫ৣݤ‬ᆶࣥ٩‫ޣיڙ‬ӝቹ

ٔ ֿ ࡘ ቖ ႢȒȒ ᇙ ధ ࡣ ढ ࣗ ຮ ൂ Ꮝ Ӯ ݉ ԇ


፬‫هײ‬೤ၠ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代代相傳依水地 各各有身命不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