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81 (2012-01)

Page 1

Dharma Garden

181 2012 • 1 Bi-Monthly

本期專題:解脫自在


目 錄

第181期 2012年1月

新年的話─心淨則國土安..................................................................................... 1 宏意法師

法義探討

專題- 「解脫自在」

智慧如苦藥.................................................................................................................... 2 開仁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序..................................................................................... 6 淨海法師 別別解脫之道.............................................................................................................. 10 任運騰騰:自在的生活.......................................................................................... 14 若為自由故.................................................................................................................... 17 急診室的春天.............................................................................................................. 22 也無風雨也無晴......................................................................................................... 24

宏意法師 諦玄法師 怡宣 慈修 衍頤

見聞覺知

簡單的生活.................................................................................................................... 27 宏意法師

法苑文輯

介紹理查德•沃爾夫教授的新書《資本主義遇到了大麻煩》...... 28 拉薩見聞(下)......................................................................................................... 32 菩提中心禪七............................................................................................................... 36 三十七道品禪修講習............................................................................................... 38

新聞類

李瑋 宏意法師 法財 徐小玲

菩提獎學金申請通告............................................................................................... 41 活動預告......................................................................................................................... 42 活動翦影......................................................................................................................... 44 一、二月各項活動時間表..................................................................................... 47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Publisher:

編輯者: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佛光法苑編委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封面、封底:中國黑龍江雪鄉 攝影:陳綺紅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81, January 2012.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 www.jadebuddha.org Email: dharmagarden.tba@gmail.com


新年的話

心淨則國土安 欣逢陽曆新年,虔祝本會護法和十方信眾平安健康、六時吉祥、福慧無量! 西元二0一二年,是一個令人關心的年份,因為據瑪雅人預測,這是一個劫數。由是 之故,去年經常有人提問:佛教有沒有世界末日的說法。當然,依自然的因果法則講, 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無一法是永恆常住的,說會毀壞,那是因果的必然現象, 不值得驚奇。但是,若一定要將這個劫數定準在二0一二年,那又違背了因緣法的道理, 有待深思。 佛教認為宇宙萬有是活潑有機的,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所住的物質世界, 是「依報」,為人類的「正報」─身體所依。而我們的正報、依報又靠我們所造的業力來 決定它的勝劣。譬如某地本來是無污染的,但如果人不斷地向該處傾倒垃圾,清淨之地就 會變成不清淨,進而會影響人體的健康,造成種種病痛。假如人能及時覺醒,清除污染, 不清淨處又會轉為清淨。所以依「緣起法」說,一切法「無定法」,事事都是可以改變 的。人心淨,則國土安,人心不淨,不待二0一二年,馬上就會災禍現前,在人類過去的 歷史中,已是屢見不鮮。 其次,從個人的自身想,人命只是在呼吸間,一氣不來,馬上就是個人的末日。因 此,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不要總是回憶過去,幻想將來,要活在現在,活在當下;依佛法 正見,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用慈悲喜捨之心,多關心周圍的人,廣結善緣;令現實的人 生更安樂,令這個世界更美好,使娑婆世界,局部局部地變成淨土。 在新年裡,讓我們一起作慶幸想、感恩想和惜緣想;更祈佛光慈佑、人人平安、社會 安樂、世界和平、眾生得度。


智慧如苦藥

釋開仁

《大智度論》卷27〈1 序品〉:「復 次,是大慈、大悲,一切眾生所愛樂;譬 如美藥,人所樂服。智慧如服苦藥,人多 不樂;人多樂故,稱慈悲為大。」(CBETA, T25, no. 1509, p. 257, a23-25)

後來,隨手搜尋了一下本論,果然發 現論主在幾處同樣以「苦藥」為譬喻,來 說明不同層次的教理,現節錄如下,文後 敘述心得:

那天在講課時,當預習《大智度論》卷 27的這段文時,不禁讓我停頓了一下,思 索為何龍樹菩薩會說「慈悲如美藥,智慧如 苦藥」?論言「人所樂服」的慈悲藥不難理 解,因為人人皆喜歡人家對我們有悲愍的慈 心,不過,有智慧不是也很快樂嗎?為何會 用「人多不樂的苦藥」來形容智慧呢?

《大智度論》卷6〈1 序品〉:「有外 道法,雖度眾生,不如實度,何以故?種 種邪見結使殘故。二乘雖有所度,不如所 應度,何以故?無一切智,方便心薄故。 唯有菩薩能如實巧度。譬如渡師,一人以 浮囊草筏渡之,一人以方舟而渡,二渡之 中相降懸殊;菩薩巧渡眾生亦如是。復次, 譬如治病,苦藥針炙,痛而得差;如有妙藥 名蘇陀扇陀,病人眼見,眾病皆愈。除病雖 同,優劣法異。」(CBETA, T25, no. 1509, p. 107, a17-25)

在還未找其他卷數的資料時,我自心 即想到:要獲得佛說的智慧,需要放下與 捨棄人間所愛的五欲五蓋,否則貪染與無 明還相伴左右,怎能讓智慧萌生呢?也因 此,忍耐世間的欲樂、師長的磨練等,歷 經種種,方才能多少對治內心的煩惱,這 是修行者欲獲得智慧的原則與條件,否則 將與智慧絕緣。

在討論到度生的善巧時,菩薩以睿智 與方便的優點,超勝了二乘聖眾(外道當 然不須比的),並舉了兩種譬喻,其二即 為病喻,而說到治病若要用「苦藥針炙」 才能讓痛苦得癒的話,則遠輸於一種用眼 看即可讓病痊癒的「蘇陀扇陀」妙藥,所 以按此而言,這裡的苦藥應喻為二乘的度 生方法。

【第181期‧佛光法苑‧ 】


《大智度論》卷13〈1 序品〉:「問 曰:今說尸羅波羅蜜,當以成佛,何以故 乃讚天福?答曰:佛言三事必得報果不虛: 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好處,修定得解脫。若 單行尸羅,得生好處;若修定、智慧、慈悲 和合,得三乘道。今但讚持戒現世功德,名 聞、安樂後世得報,如偈所讚。譬如小兒, 蜜塗苦藥,然後能服;今先讚戒福,然後人 能持戒,能持戒已,立大誓願,得至佛道— —是為尸羅生尸羅波羅蜜。」(CBETA, T25, no. 1509, p. 159, b2-10) 此段說明我們對修學應先讚嘆戒福業, 等他對此福業有了信心,因緣成熟他就會發 心持戒,若持戒之後,接著就會發大宏願, 勇往前進,直至功德圓滿而成佛。這個對初 學先讚嘆戒福業的說明,宛若餵小孩吃苦藥 時,得先以蜜塗上,因蜜糖而消除對苦味的 害怕,所以也就放心安心地服食,當然吃藥 病就會好了。此處的苦藥,乃用於誘導初學 向上之意。 《大智度論》卷35〈3 習相應品〉:「 復次,一切眾生著世間樂,聞道得涅槃則不 信不樂;以是故以眼見事,喻所不見。譬如 苦藥,服之甚難;假之以蜜,服之則易。」 (CBETA, T25, no. 1509, p. 320, a20-23) 這段文闡述眾生著世間的快樂,對於 離欲寂靜的涅槃安穩,無法起信樂之心, 不過,諸佛菩薩不會因此而捨棄眾生,反 而會用現實與親眼能看見的現象,來比喻 肉眼看不到的境界。就好像吃苦藥時,很 難下口,於是聰明的人會借用蜜的甜味, 讓服藥者不生害怕,而順利將藥給服食下 去。此處的苦藥,指的是現實界你我都很 容易接受的事實。就好比《般若經》說: 「為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 生不滅者不如化。為久學者,說生滅、不 生滅如化。」[1]

《大智度論》卷66〈45 歎信行品〉: 「「安穩」者,眾生著常教無常,著樂者教 苦,著實者教空,著我者教無我,如是等名 安穩。凡夫人聞是,當時雖不喜樂,久久滅 諸煩惱,得安穩樂。如服苦藥,當時雖苦, 後得除患。」(CBETA, T25, no. 1509, p. 526, c16-20) 「常、樂、實、我」是眾生歡喜的執 著,為了讓眾生獲得究竟的安穩涅槃,佛 開示了「無常、苦、空、無我」的方法, 讓眾生類皆有契入聖道的機會。當然,由於 佛的教法與眾生固有的好樂完全相反,所以 開始時都會出現不喜不樂的反應,不過,日 子久了,對治有點力道後,內心的煩惱慢慢 會逐漸消弱,嘗到法的安穩之樂。這猶如口 服苦藥,含在口中當然會不好受,但只要忍 耐吞下去,病就會慢慢去除。這裡的苦藥, 說明的是眾生固有的「愛、樂、欣、喜」阿 賴耶,與正法是背道而馳的,剛開始接觸時 會很難適應,但時間久了,藥生效後,病自 然會痊癒。 《大智度論》卷71〈52 善知識品〉: 「「安穩」者,能破一切煩惱,究竟不變 失。譬如良藥能破病,不問甘苦,以能究 竟除病安穩故。佛能使眾生常安穩,不期一 世、二世。世間樂者,有法雖安穩而不樂; 有法今世苦、後世樂,如服苦藥腹中安穩、 口中不美。是故說佛能與今世、後世樂。」 (CBETA, T25, no. 1509, p. 559, a15-21) 這段闡明佛法的樂有三類:今世樂、後 世樂與涅槃樂。前兩種屬於世間樂,其中分 析到有一種是「今世苦、後世樂」的情況, 就好像為了實踐正命的理想,而不惜辛苦地 更換原本與正法律不相應的工作,這得具 有堅決的毅力,或是為了追求更遠更美好 的後世樂,所以縱使今生苦一點也心甘情 願。[2]論中舉了如服苦藥來說明,因為藥

【第181期‧佛光法苑‧ 】


尚在口中時雖然不美味可口,然而一旦到 了腹中時,藥效產生的話,就會病癒而獲 得安穩。由此可知,這裡以苦藥比喻「今 世苦」的情況,當然目的也許更遠及涅槃 樂,也說不定。 《大智度論》卷87〈75 次第學品〉: 「復次,念佛等六念是初次第行,以易行易 得故。問曰:六念中亦言「不以色念佛」, 云何言「易」?答曰:有法共行,故名為 「易」;譬如服苦藥,以蜜下之則易。」 (CBETA, T25, no. 1509, p. 670, a28-b2) 這段文主要在介紹六隨念法門,其中標 宗說此法門為初學者所設,容易行持的緣 故。不過,外人反問說:念佛也有無相念 佛,為什麼六念是易行之法門呢?論主答 說:有法為伴共行,即名為易,如念佛,剛 開始時須以念佛的種種功德為憶念方便,待 心至定,再轉入無相觀,成就念佛三昧。而 這些有「功德法相隨為伴」的法門,比起直 入無相無緣的法門,或難行難忍的法門,當 然也就是易行道了。舉喻說如服苦藥,加上 蜂蜜的話就容易下口。所以這裡的苦藥,說 為易行道。

【後記】 好久以前就聽聞聖嚴法師曾云「慈悲沒 敵人,智慧沒煩惱」的銘句,現在再讀到龍 樹「慈悲如美藥,智慧如苦藥」的絕配,讓 人心開意解,歡喜雀躍!當然要獲得這種無 煩惱的安穩究竟樂,智慧學習的過程雖然很 苦,但甘甜的美味(甘露味)卻與我們的距 離越來越接近──苦盡甘來,難道,我們不 值得歡喜嗎?記得《大智度論》曾說:「 生死輪轉,往來五道,無親可恃,唯有布 施。」[3]──我想,若把布施換為智慧, 亦更契應真正安穩之法:生死輪轉,往來五 道,無親可恃,唯有智慧!──如此思惟, 苦口良藥,就會欣然嚥下了。 在上述《大智度論》的「苦藥喻」中, 歸結起來,不外乎「優與劣、難與易、遠與 近、究竟與方便」等的比較說明,舉易解 喻,誘導眾生以契入難行之法,令之實現 安穩的究竟樂。

【第181期‧佛光法苑‧ 】


註: [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6〈87 如化 品〉:「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 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畢竟性 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心則驚怖。為 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 生不滅者不如化。」」(大正8,416a91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28 幻聽品〉: 「須菩提語諸天子:「我說佛道如幻如 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有法 勝於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何 以故?諸天子!是幻夢、涅槃不二不 別。」」(大正8,276b6-9) [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註本)》 (p.65~66):「什麼是正命?命是生 存,生活。無論是在家出家,都不能 不生活;衣食住行等一切經濟生活, 合法的得來受用,就名為正命。正常 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

罪惡,都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學 佛的在家眾,不但要是國法所許可的, 而且還要不違於佛法的。如以殺生(如 屠戶,獵戶等),盜,淫(如賣淫,設 妓院等),妄語(以欺騙為生,走江湖 的,多有這一類),酒(如釀酒,設酒 家等)為職業的,佛法中名為『不律 儀』,是邪命,障礙佛法的進修。出 家眾,凡依信眾布施而生存的,是正 命。如兼營醫(完全義務,不犯)、 卜、星、相等為生,或設法騙取信施, 就是邪命。如法的經濟來源,不奢侈不 吝嗇的消費態度,是正命。要這樣,才 能與佛法相應,否則人身也許不保,還 說得上了生死嗎?在抗日戰爭初期,香 港某居士,念佛極虔誠,有一所廣大而 幽靜的別墅,他函請印光大師,離開戰 區,來香港安住。印老問他,才知他世 代以釀酒起家。印老說:你把酒業歇 了,我才能來香港。可是這位老居士, 捨不得。學佛而不修正命,也許就是中 國佛教衰落的原因。學佛法,一定要職 業合法,寧可短期內因職業改變而受到 苦痛,絕不能長此邪命下去,自害害 人!」 [3] 《大智度論》卷11〈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140, c3-4)

【第181期‧佛光法苑‧ 】


《大乘廣五蘊論略解》 序

淨海

編者按:淨海長老曾在佛光法苑連載的著作《大乘廣五蘊論略解》,目前已在台灣 編印中,即將出版。此文乃長老為著作所撰寫的序,於出書前特別刊登。 德州佛教書院自1999年成立以來,每年 夏秋之間,為會友們及本地華人佛教徒,開 辦短期佛法課程,為期三個月,定每週上課 二小時,或邀請外地法師來集中時間上課二 週,講授一經或一論,或一個佛法主要論 題,加強大家對佛法的認識。 2005年8月,德州佛教書院開課,決定 由我講解《大乘廣五蘊論》,當時報名參加 研討的人有六十多位,在開講第一課時,我 就很坦誠的告訴大家:「此論篇幅不長,前 面大部分還比較容易懂,到後面識蘊部分, 由於文字太過簡略,名相和義理比較不容易 講解。到時我能講的就講下去,不懂或難講 的地方,就把它念一遍跳過去,留著以後大 家再去慢慢領會。這是以前我的老師慈航老 人,為同學們講授佛學課時,遇到困難不懂 的地方,常使用的一招方法,不要因為不懂

就不去學習,日後讀多了就會懂了。」後來 我們有些同學,利用這個方法自修佛法,遇 到困難就先跳過去,日後研讀多了,也會自 然通達。 《大乘廣五蘊論》,古往今來註疏不 多,尤其身居海外,參考書更少。當時我 手邊僅有于凌波居士著的《大乘廣五蘊論 講記》(收在《唯識學入門六記》中),是以 懸論大綱的方式講解,雖大部分也引用《廣 論》原文,並未依文逐句多作解釋。 當我講到一半時,班中王偉頤居士, 忽然送我一本蔣維喬編註的《大乘廣五蘊 論註》作參考用。過去她在香港住時,曾 學習過唯識和中觀。再過幾天,她又找出 一本熊十力著的《佛家名相通釋》,本子 已經很破舊了,借給我用,我如獲至寶。

【第181期‧佛光法苑‧ 】


其中上卷大部分就是專門解釋《大乘廣五 蘊論》名相和句中意義的,解決了我講解 時不少的困難。

發展的唯識學說,大體上都吻合相通。對我 們研究唯識,諸法的分類和名相的定義,更 方便容易學習和把握。

2007年夏,《佛光法苑》向我索稿,於 是我就想到曾經講過的《大乘廣五蘊論》, 試著把它編寫出來,題為《大乘廣五蘊論略 解》,供作連載。到今年(2011)秋,我再將 舊稿重新作了一番修改和整理。

三、五蘊法是佛陀住世時常說的基本佛 法內容之一。至於五蘊安立次第的原因,世 親在《俱舍論頌》裡有一頌文說:「隨麤染 器等,界別次第立。」意思是:隨麤的次 第、隨染的次第、隨器的次第、隨界分別 的次第而安立。現在只舉隨界分別的次第 來說,因為一切有情都生存在三界中,即 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五欲(色聲香 味觸)最勝,而五欲中色欲又最勝,故色蘊 安立為第一。色界中禪定都有喜樂受,故受 蘊安立為第二。無色界中加行修觀想,在空 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三無色定,都 以觀想為勝,故想蘊安立為第三。到無色界 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以思心所為最突顯, 思心所能造業,屬於行蘊,故安立行蘊為第 四。識蘊中的四識住(色識住、受識住、想 識住、行識住),能住的是識,所住的是色 受想行,即在四蘊中,都有識的生起,而 住於其中,故識蘊安立為第五。如下表所 示:

現在,我要說的有以下幾點: 一、公元二世紀,印度龍樹論師出世, 造了著名的《中論》等書,融會貫通了阿含 及般若思想,倡揚中觀,一切法緣起性空, 離執二邊,會歸中道,顯示一切法畢竟空無 自性,後被稱為空宗。隨後因佛教的發展, 很多人不能掌握空的真實義,有以為空是什 麼都沒有了,否定一切因果正法,墮入惡趣 空的境地。到公元四世紀中期,無著、世親 出世,針對人們對空義的誤解,另從法相有 的方向來解說佛法,分析一切法依因仗緣而 成,是唯識所現。從現象上講,可見、可 聞、可觸、可知,有它的體性和業用,主 旨也宗歸於緣起中道,後被稱為有宗。 二、世親論師初信一切有部,後 經其兄無著論師感化而改信大乘, 《大乘五蘊論》被推定為他初信仰大 乘後,最早的一部大乘論作。後再經 安慧論師註釋擴充,才成為《大乘廣 五蘊論》。從造論和釋論二者看,都 是以五蘊法為中心,列出色法、心所 法、心不相應行法、心王八識,以及 在附篇的蘊、處、界三科中,也列出 無為法,縱貫將五位百法(略少些)完成 初步的組織架構,建立法相唯識學體系,把 每一個名相的自體性質及其業用功能,都作 了精確的定義和解說,依名相以詮釋整體的 佛法,有如古代佛法名相辭典。而且與後期

四、五蘊中的色蘊,是構成物質世 間的因素,受、想、行、識四蘊,是構成有

【第181期‧佛光法苑‧ 】


法等,這都各有理由。五蘊中受、想二法因 為功用特別殊勝被提出來立為二蘊;在百法 中仍屬為心所法部分。五蘊中行蘊,除去受 想二法以外,包括了四十九個心所法,還包 括不相應行法;百法中的心所法,包括全部 的五十一個心所法及不相應行法。五蘊中的 識蘊放在最後,因為了解受、想、行三蘊, 更深一層才去探討了解識蘊;而百法心王八 識,是列在最先要討論的主題。百法中的無 為法,是出世間法,而五蘊只講世間法,但 在世親《大乘五蘊論》後附加《三科》中, 將無為法攝於十二處的法處。至於五蘊為什 麼不攝無為法?依世親《俱舍論頌》說:「 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

情心理作用的因素。五蘊積聚是說明人類及 宇宙一切事物,都建立在緣起的基礎上,為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五蘊含攝一切法,如 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甚至也 通無為法,是分析解說人生和宇宙的真相, 旨在破除眾生的我執及我所執,在大小乘經 典裡,隨處都說到。依世親《大乘五蘊論》 架構組織,而且多宗於彌勒、無著法相體 系。後來世親再著《百法明門論》。此論 本身很簡略,名相解釋不多,但已逐漸完 成列出他後期的唯識體系。 五、五蘊是色、受、想、行、識,百法 是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色法、無為 法。五蘊與百法的名相和內容幾乎都相同, 其中最大的分別,是排列方法的不同。在五 蘊中色蘊列在最先,因為我們先認識的是物 質世間;百法以心王為主,然後再展開心所

六、初學唯識的人,《百法明門論》和 《大乘廣五蘊論》,都被列為初步入門的論 典。但現在講解的人,多數採用《百法明門 論》,註解的書也特別多。但我認為用《大 乘五蘊論》或《大乘廣五蘊論》(廣論是註 釋五蘊論的,內容更豐富),以五蘊中心思 想連貫教義,更能探求和了知佛法的源流, 而且其中名相,都有論文作精確的解說,讀 起來頗具趣味。所以古德認為,《大乘五蘊 論》是「粗釋體義」,《百法明門論》是「 略陳名數」。近人學者熊十力著《佛家名相 通釋》一書說:「略分二卷,卷上依據《 五蘊論》,綜述法相體系。卷下依據《百 法》,綜述唯識體系。」是有特見的。 三年前,因為《佛光法苑》的索稿,促 使我編寫成這篇稿子,現今在要出版前,特 請伍秉華居士再為我細心地作一次校改,非 常感謝。不過這篇文稿寫出來的,都是依文 解義而已,沒有什麽特殊之見,尚祈高明者多 作指教。

【第181期‧佛光法苑‧ 】


本期專題

解脫自在

振 翅 翔 空 意 從 容

【第181期‧佛光法苑‧ 】

若 知 無 常 速 醒 悟

步 步 踱 來 如 絆 籠

身 在 夢 中 難 覺 夢


解脫自在

別別解脫之道 宏意 別別解脫是梵語「波羅提木叉」的意 譯。其實波羅提木叉就是佛所制之「戒」。 發心持戒者,每持一戒就得一煩惱之解脫, 若持多戒,就得多種煩惱之解脫;因持不同 之戒而能個別消除不同之煩惱,所以稱為「 別別解脫」。 我覺得別別解脫這個修行觀念很好。 人生的問題雖然很多,但不要急,只要一 項一項地適當處理,最後一定可以徹底消 除煩惱。 別別解脫還有一個啟示是:修學佛法 者不要眼高手低,但說不行,而是要把握 當下,看此時此刻,就眼前的問題說,自 己解脫了沒有。別別解脫者應該是就煩惱 解脫煩惱,而不是等哪天開悟後,再找個 總的解脫。 在現實生活中,從最基本上說,人人 都想求個平安,希望自己無災無難,幸福 安樂,健康吉祥。但當我們在求的時候, 多數人都會把獲得平安的方法,訴諸外緣 和他力,以為只要有神有佛保佑、人事和 順,人生就會平安如意。但從實際的經驗 中,我們看到,雖然神佛有意保佑,雖然 各方親友都在關心,但很多人仍然是苦苦 惱惱,不得自在,自尋煩惱。依佛法講,

這是缺少了內觀的功夫,人若不能內觀自 己,根本無法找出煩惱的源頭;既不知源 頭為何,又如何從中解脫呢? 正因為人類的身心變化太快,在快速變 化中,又不知如何導引自己,所以佛門中才 安設「戒、定、慧」三學,作為修道之方 針。戒學的功用是調整生活方式,從實際的 言行中修正缺點。定學的功用是穩定心情, 將雜亂無章的思惟方式和習慣性的種種情緒 反應,使之受到控制,讓人能主宰所思,增 強人的心力。慧學的功用是依正知正見而起 正思惟,從如實的觀察中,了解種種因緣果 報的關係,進而證知緣起則無自性,無自性 則不可執著的道理。若能捨離我執,人就能 破除無明,得根本之解脫。 在修學戒定慧的過程中,有的人會一帆 風順,處處得益;有的則是困難重重,無法 進步。我覺得其中主要的關鍵是:修者是否 具足了「正念」。正念好比是藥的引子,能 令一切修法發揮最大的效力。 什麼是正念?念乃是一種憶念的作用, 能正確、正當地憶念自己的所學、所修,不 令忘失,都是屬於正念的範圍,否則就是「 失念」,記不得;或是「邪念」,將記憶用 在不正當的地方。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具

【第181期‧佛光法苑‧10】


足正念是何等重要,沒有它,正見、正思 惟不能持續,同時其他一切正行也無法開 展。正念貫穿於一切修法之中,是行者的 動力和穩定力,好似車的引擎,也好似車 的方向盤。 由於正念是所有行人必須具備的一種 基本功夫,我將它的功用分成幾項來作些 說明:

一、 正確憶念佛說之法 聞法而不能記憶、保持,是一般大眾的 通病。在講經時,偶爾我會向學員提問,看 大家記不記得以前所講的內容。我發現即使 是一些常用的名相和義理,很多人也都不一 定能記住,必須再次重覆時,聽者才會突然 醒悟,原來曾經學過,但就是想不起來。 無法將佛所說的道理如實記憶,在修行 上是會有耽擱的。譬如受三皈依時,知道自 己要依佛、法、僧三寶為師,也從授皈和尚 的開示中,明白為什麼要皈依三寶。但皈依 之後,隨著歲月的流逝,很多人會慢慢淡 忘發心皈依的意義,甚至會忘記自己是佛 教徒。有的人學佛之 後,非常用功,到處聽 經聞法,但聽完之後, 馬上又還給老師,記不 住。有的人記了一些觀 念,知道佛教講三世因 果、講無常、無我的道 理,但一向人轉述時, 常常無法自圓其說,總 是有些錯誤或不清楚的 地方。這些現象令我深 深感覺,一個人的記憶 力不足、善忘,也確實 不容易如理思惟。

有一次與兩位同學在台北慧日講堂掛 單,很巧,印順導師也回講堂小住幾天。 有一天晚上,我們向導師請法,問如何才能 深入佛法。導師說,多聽多看之後,一要多 講,二要多寫;一個人在講和寫的時候,才 會記憶佛法,深思佛法。因為聽聞了導師的 開示,多年來,我也鼓勵自己多講、多寫, 不要間斷。因為想正確地憶念佛法,一定要 學而時習之,似乎別無他途。特別是看到太 虛大師和印順導師,兩位大德都有過於常人 的記憶力,也才能在幾十年的生命中,貫通 三藏教理,指出佛法的根本精髓,我想這是 他們過去修來的慧力和念力,令人敬仰,也 令人羨慕。

二、 記有益事 不記無益事 在南傳《彌蘭王問經》(巴宙譯)中,龍 軍尊者與彌蘭王有一段對話: 「尊者龍軍,什麼是念的特相?大王, 持續是念的特相,執持是念的特相。……尊 者,如何執持是念的特相?大王,當念起 時,他搜求饒益法與非饒益法之趨向,並

【第181期‧佛光法苑‧11】


作思惟:此法有益,此法無益;此法有助, 此法無助。於是瑜伽行者棄無益法,取有益 法;棄無助法,取有助法。大王,如此,執 持是念的特相。……大王,世尊亦曾作此 說:諸比丘,我說念於事事皆有益。」 從龍軍尊者的開示中,我們了解正念有 兩種特徵:一是「持續」,二是「執持」。 所謂持續就是前面本文所提的能夠經常憶念 佛法的能力,把法義記在腦海之中,不令忘 失。《彌蘭王問經》中,龍軍尊者用譬喻 說:「大王,譬如轉輪王之守藏官,早晚提 醒轉輪王之光榮而說:陛下,你的象若干, 馬若干,車若干,步兵若干,生金若干,熟 金若干,錢財若干,請陛下記住。……如 此,大王,持續是念的特相。」 對於執持的解釋,上面已引了一段原 文,其重點就是要「取有益,棄無益」。 我覺得這是一種執持善法的抉擇能力,對 於淨化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 人總是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如果我們一 直習慣於記憶不好的事情,人一定苦惱無 邊,沒完沒了,永無止盡。相反的,如果 我們選好人好事來記在心中,人生的喜悅 也是無量的。因此,正念的執持作用,也 是行人積極、樂觀的一種心境。永遠記有 益、有助的事情,人就不會向負面發展, 引生苦惱。

三、 能專注於現在 人的思惟活動是不容易控制的,原因 是:一、我們常作跳躍式的思惟,不斷移動 注意力,前一秒鐘想房子,後一秒鐘可能就 會想車子;甚至看書、聽課的時候,也會時 時心不在焉,神遊去了,不能完全定下來投 入一個目標;二、人會把大部份的精神用在 回憶過去和幻想未來,對現前當下,反而不 太留意。如果對眼前的現量境界無法注意,

我們也就不能如實了解身心在無常中的變 化,進而改造自己。 基於上面所講的兩個現象,正念的另一 種作用,就是能不斷地專注於現在,如實地 認識自己,同時也如實地了解周圍的人事 物。這是一種真正照顧自己、安穩生活的功 夫:一方面珍惜善用現前的因緣;二方面不 讓煩惱侵襲,隨時導引自己,走向正道。 佛教講的四念住:觀身、觀受、觀心、 觀法,就是將自己作為一個所觀的對象,隨 時注意自己的生理、感受、心境和思想的 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善則增長,惡則 消除,隨時處理。如此不斷修去,人的憂 鬱、壓力又如何產生呢?

四、 不忘所修之方法 在行的方面,佛教的修行法門確實很 多,由修者自由選擇。但當我們選擇了用 功的方法後,是不是會記得堅持用這個方 法來鍛鍊自己呢?這中間狀況很多,有的 人修修就忘記了,不能持續;有的是把方 法換來換去,心中主意不定,無法堅持, 老是想找一個能快速成就的方法。其實, 一切法門,只要符合戒定慧三學的原則, 都是好方法。其中唯一的差別是,學者是 否容易學習和容易相應。如果感覺還能相 應,就必須堅持下去,修一段時間後,才 會見功,不能心急。 有些方法是短期用功,有些方法則是長 期修練。所謂短期用功,是當我們有因緣 參加一些共修活動時,主持者可能會要求 全體大眾共同用他所教的方法來修。當此 之時,我們也不妨把老師所教的方法,切 實了解後,用共修的機會,專一的實踐一 番。譬如,平時喜歡靜坐觀呼吸的人,如 果有機會參加念佛會,就必需用念佛的方

【第181期‧佛光法苑‧12】


法與大家共修,否則就失去了參加的意義。 其實真會用功的人,是可以把觀呼吸和念佛 貫通起來的,一旦決定了用功的方法後,就 在共修期間,專心憶念這個方法,修這個方 法,不參雜別的方法,也是「保持正念」的 一種作用。 長期修練的方法是屬於長久性的功夫, 或修三年、五年,或十年、二十年,乃至一 輩子都在修。一九八二年,我重病後,深感 自己業障重,於是就發願每日放蒙山,施食 給一切鬼道眾生,廣結善緣。不論人在何 處,晚間一定做施食儀式,身邊總是帶著 一小瓶米。這樣施了十五年後,九八年, 母親往生,我停止施食,改為每日誦《金剛 經》以報母恩,至今未斷。初初開始時,偶 爾出門,生活方式一變,譬如一早參加了某 些儀式,以為誦過經了,其實還沒有讀《金 剛經》,這個時候,需要有些念力來提醒自 己。等習慣養成後,人的感覺會告訴自己, 就會自然地每日誦經。其實學佛者每日都應 發心做點固定的功課,時間不需要長,但天 天修,天天練,長期用功, 久而久之,身心就會得益。 光是堅持所修,不令間斷, 也是一種心力的鍛鍊。

一時的無明衝動而放棄。我想這些修法是沒 有時限的,未覺悟前,永遠有用。

結語 在三十七道品中,提到「念」的地方很 多。譬如:四念住、四如意足中的「念如意 足」、五根中的「念根」、五力中的「念 力」,七覺支中的「念覺支」、八正道的 「正念」,幾乎大部份的修學方式,都離 不開「念」的作用。念是一種記憶,不忘所 修所學,同時也是守護行人的方便,令人提 起精進力,不中途退墮。因此,凡有心向道 者,或想在人生中有所作為者,必需由念上 先下功夫,當念力強盛時,一切所作自然皆 能成辦。否則,我們聽得再多,學得再多, 所有的道理、方法,還是與自己無關。唯有 透過念力的幫忙,人才會把所知、所願變成 日常生活的內容,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 當正念遍一切處時,就會處處自在、處處安 樂,別別解脫。

平時,為了安心,我經 常憶念要「隨息念佛」,用 佛號配合呼吸,使心境減少 雜念,保持平靜。為了增長 慧解,開展正思惟的力量, 佛法的「因果觀」、「慈悲 觀」、「無常觀」、「無我 觀」,也是經常要憶念的一 些法義。每逢思想上有什麼 異常之反應,這些觀照法, 就是一層自然的保護網,維 持應有的正知、正見,不因

【第181期‧佛光法苑‧13】


解脫自在

任運騰騰: 自在的生活 釋諦玄

生活的智慧,就在每一瞬間的抉擇! 在這有限的生命裡,我們一直追逐著想 像中的美好。在學生的年青時代,我們追逐 著名次及成績;在工作上,我們渴望自己那 出眾的才華能被認同及賞識;在異鄉的環境 裡,我們爭取著被尊重的社會地位。於是, 緊繃的臉龐及僵硬的肩膀成了我們的肢體語 言,壓力也自然地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是何 時開始,形成這樣無可奈何的生活模式?在 極度挑戰自己的耐力之後,可否認真地思考 過:人究竟為何而活?學佛的目標是什麼? 是否有那麼一天,我們可以真正地破除妄 想、放下執著?而真正解脫的那一天,又 會是多遠以後的未來? 曾經試著問過許多不同社會階層的人 們:終其一生,你最想要的是什麼?不論 是家庭主婦、上班族、主管、司機、銀行 員,大部分的人都給出一致的答案:快樂 及幸福!是的,我們大家最終都是想要擁 有快樂及幸福。然而,這樣簡單的答案, 卻是大部分現代人覺得遙不可及的夢想。 沒工作的人擔心著找不到工作;有工作的

時候啊,反倒是抱怨著那做不完的事!沒 房子的時候不甘願地付房租;等到有能力 擁有了夢寐以求的新家,又是抱怨著要繳 那昂貴的房屋稅及保險費!快樂對我們而 言,是多麼地遙遠?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慾望及負面的念 頭所造成的,只要學會了轉變心念,心情也 就能隨之開朗。轉變心念時,最重要的就是 靠「智慧」及「平常心」。因為有智慧,才 能做最恰當的抉擇;而有了平常心,才能達 到解脫自在。禪宗的《景德傳燈錄》記載著 騰騰和尚的了元歌:「修道道無可修,問法 法無可問。迷人不了色空,悟者本無逆順。 八萬四千法門,至理不離方寸。」從這樣的 詩句裡,可以得知騰騰和尚「任運騰騰」的 率真性格,也可以看得出他的人生智慧,是 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榜樣。「迷人不了色 空,悟者本無逆順。」被世俗煩擾困住的人 們,就好像是被綁在煩惱的枷鎖中,迷失 在煩惱的境界裡,怎麼能透徹地了解到一 切包羅萬象的事物,都是藉著緣起法的排 列組合而形成,它們是無常的,一直在改 變,哪有一件事可以永恆不變,又哪有一件

【第181期‧佛光法苑‧14】


事值得讓人執著?有智慧的人啊,早就看穿 了因緣和合的道理,不論是成敗、得失、毀 譽、苦樂,都不能擾亂他平靜的心。而每天 面對著生活課題的我們,是要當迷失的人? 還是要當有智慧的人?這種抉擇,就只能靠 自己確實地去實踐,任何再親近的人,也不 能代替我們作選擇。 每一次的考驗,其實都是一次學習的機 會,只要學會用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將會 發現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著佛法的意境。愈 有智慧的人,就愈能體會生命的美,就在每 一刻的當下。只要用平常心面對人生的起 伏、得失,我們會發現快樂及幸福,不是 在那無止盡的追逐中,反而是在眼前的當 下。「修道道無可修,問法法無可問。」 我們往往把佛法、解脫、快樂及自在,看 得太遙遠,於是拼命追尋,仍是找不到答 案。實際上佛法無形無相,非語言、文字 所能形容,愈是往外追求,就愈是背離佛 法的本質了。 趙州禪師曾問南泉和尚:「如何是 道?」 南泉和尚云:「平常心是道。」

趙州云:「還有沒有更高的意境?或是 更深入的解釋」 南泉和尚回答:「只要是失去了平常 心,而妄想佛法還有其他更高深的道理, 那就乖離了佛法的本質。」 趙州禪師仍繼續追問:「不去揣摩測 度,怎麼會瞭解這就是『道』?」 南泉和尚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佛法真實的本 質,超越了想像及揣摩測度,猶如太虛, 廓然洞豁,豈可將它劃入認知的範疇?」 佛法貴在日常生活中的當下體悟,我 們的心只要存著「有所求」,相對的也 就可能造成了「有所失」,有得有失, 這哪能是快樂的人生境界呢?在得失之間 追逐著,我們的心扭曲了,也就立即失去 了佛法的本質,心哪能自在?最重要的是 平常心,面對眼前的每一個腳步,佛法其 實從來沒有離開過日常生活。所以南泉和 尚才會回答「平常心是道。」相同地,臨 濟義玄禪師也曾對門下的學生們說:「佛 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 著衣喫飯,睏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

【第181期‧佛光法苑‧15】


焉。」佛法的道理,貴在落實於生活中的每 一件事上,吃飯時安心吃飯,睡覺時安心睡 覺,這樣簡單的道理,就是平常心的實踐, 也是快樂的道理。 然而這樣簡單的道理,卻是大部分現代 人不願意遵循的法則。往往我們的心是散亂 的,吃飯時忙著看電視及上網查信箱;於是 食不知味,吃飯也變成忙碌的事。睡覺時, 我們的腦筋仍忙碌地運作著,千頭萬緒浮現 於腦海中,不得安心睡覺,也只能求助於安 眠藥幫忙。這時候,快樂又跑到哪裡去了? 反觀古德,簡單的生活,就是佛法的落實之 處。 有一位出家人問趙州禪師:「我新來 到寺院,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乞求禪師開 示。」 趙州云:「喫粥了嗎?」 僧云:「喫粥了。」 趙州云:「洗缽盂去。」 乍聞這一則公案時,所有煩躁的心,頓 時間都平靜了下來。吃飯時就吃飯,吃完 飯就去洗碗,這樣簡單的事,就是佛法, 也是快樂的法則!實在不可思議,佛法就

在吃飯、洗碗之間!只要專心做好手邊的 事,不論它是大事或是小事,只要用心, 這就是修行。佛法的道理,遍一切處,無 所不在,只要用寧靜的心去看待日常生活 的每一件事,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將會 發現處處皆是禪機,處處也是修行用功的 課題。 擁有自在解脫的心,並不是高不可攀 的目標;希望享受快樂,也不是難以企 及的夢想。因為有智慧,解脫就有希望; 因為有平常心,快樂就會自然地融在生活 的每一刻。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應該是灑脫 自在,卻是因為太多的追求,讓我們忘了 那顆單純的心,也忘了最珍貴的平常心, 於是我們享受不到應有的恬適安詳,反倒 是煩惱纏身了。因為我們心中的雜草太多 了,所以才覺得日日不是好日子,人間沒 有好時節。雜草必須靠我們自己身體力 行,才能斬草除根;擾亂心湖的事,還是 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放下!只有平常心, 才沒有任何事可以干擾我們。真正逍遙自 在之道,別無他法,還是要回歸佛法的本 位。唯有學習著活在當下,以平常心面對 生活中的每一刻,才不會被煩惱的枷鎖所 束縛!

【第181期‧佛光法苑‧16】


解脫自在

若為自由故 怡宣 清朝乾隆皇帝到鎮江金山寺欣賞長江的 風光,他問法磬禪師:「長江一日有多少船 往來?」 禪師說:「只有兩條船往來。」 乾隆疑惑地問:「你怎知道只有兩條船 呢?」 禪師說:「一條船為名,一條船為 利。」 這個故事被引用得太多次,網路上一 查,列出的都是引用的文章,想找故事的 出處反而更難了。問問我們自己,真的是 為名利忙碌嗎?絕大多數的人,答案都是 否定的,只能說是為了生活忙碌。名韁利 鎖的束縛,還要有點地位財富,才有機會 體會。一般人量入為出,如果能在自己的 工作環境中升遷幾次就很高興,名利富貴 只有作作夢吧。現任美國中央銀行主席的 Ben Bernake,以前在普林斯頓教書時,只 有他圈子中的人認識,筆者經常經過他一個 辦事的地方,也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美國 政府徵調他上任中央銀行後,經歷美國財政 危機,聲名大燥,全世界都認識他了,這才 是真正名韁利鎖,否則他如果老死在普林斯 頓,連當地的居民,都很少知道這個人的存

在。難怪這麼多人擠破頭要作美國總統,因 為這是世界的權力中心,在華府進出的人, 就是坐著名利的船往來。

如何活得自在 過去在學校常聽到一種說法「我畢業後 的目標是每個月要有XX的收入,因為這樣 我才會活得自在」回想起來,覺得念書的 時代真是天真得不得了,把活得自在的價值 低估太多了。後來出國之前參加了一個留學 座談會,聽到一位大哥發言「念書的目的就 是要就業。」有點嚇一跳,怎麼會這麼消極 呢?念書應該像孫中山說的「念書的目的, 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念書的意義,在創 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這樣子,念起來才有 勁,才會有一點動力。雖然自己不明白什麼 叫做「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好像是說生 小孩的意思,但是覺得不太可能,國父這麼 偉大,怎麼可能說「生命的意義,就是在生 小孩。」不過話說回來,國父到底要表達的 是什麼,筆者也不是很在乎,只是要借用一 下說「念書和很多事一樣,可以增加自己的 利用價值,作一個有用的人。」自己愈有 用,活動的空間也就愈廣,也會愈自在。 一般人身心不自在,並不是名利的束 縛,而是因為生活的負擔。西方人常說「

【第181期‧佛光法苑‧17】


你如果喜歡自己的工作,你就一天都不必工 作。」這真是人生至理名言,假如不喜歡自 己的工作,就覺得身不由己。如果喜歡自己 的工作,不是每天都很自在了嗎?生活的枷 鎖也就消失了。簡單說,從事自己的興趣, 就是讓自己活得自在的最好方法。

身業自在 「每個月要有XX的收入,這樣我才會活 得自在。」是生活的體驗,是一個人在成長 的過程中累積到的經驗。如果自己想要的, 可以用錢買到,就會嚮往金錢帶給自己這種 自在。所以這種自在就是貧窮的另一面,和 貧窮的本質一樣,就是想要擁有。假如自己 想要的金錢買不到,就沒有這種期望了。 貧窮通常指錢不夠用,但是我們短缺的 不只是金錢,只要得不到需要或想要的,就 是一種困窘不自在。比如說聽歌聽得開心, 就跟著唱了起來,唱到不順的地方,唱不下 去了,馬上就發生了歌聲短缺;學生大考小

考,問題無法解決,知識短缺;政客答辯不 通,口才短缺;寫文章的時候,腸枯思竭, 又是墨水短缺。以上種種,都是身心不自 在。可是我們不會希望這些得到自在,卻 會希望在金錢上得到自在,可能是因為金 錢可以換取許多自己心愛的東西,而自己 心愛的東西太多了,只有錢多多才能夠滿 足自己的欲求。 自在雖然是一種好事,但是如果成為一 種追求的目標,就成了一個痛苦的根源。 例如,我們看小鳥自在的飛翔,雖然知道 很好,但是我們不會羡慕,因為我們知道 自己不是鳥,所以也不可能飛。回過頭來 看人類的世界,我們就很容易迷惑,看到 別人擁有的,我們就想要。因為我們看不 穿,以為垂手可得,其實那像飛翔一樣的 遙遠,或者說像飛翔一樣的不真實。這種 迷惑不只是地位財富,就是我們的身體也 是如此,有哪裡故障了,一直想把它弄好, 但往往卻愈弄愈糟糕。在普林斯頓大學對面 的星巴克咖啡屋,常可以看見一位先生, 有一隻手一隻腳殘障了,他就用完好的手 替人開門,給他小費他也不要;秋天到了 掃樹葉,冬天下雪一隻手都可以鏟雪。每 一次見到他,就感到很佩服,他的身體雖 然一半殘障了,卻能善用好的部份修習善 業,增長善根資糧。

口業的自在 有位小朋友向他爸爸說「這台寶馬好漂 亮。」老爸答說「通常開這種車的人,都是 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小朋友反駁道「通 常會這麼說的人,就是買不起寶馬的。」 這個笑話真是道出了現實人生的大道理, 想要口頭高高在上,自己最好有點本事材 料,不然別人就看做酸葡萄心理,說你吃 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以前看過一位記者講

【第181期‧佛光法苑‧18】


的話,他說很多CEO都告訴他「我可以做公 司裡每個人的工作,而且會比每個人都做得 好。」另外一位記者訪問某CEO說「他告訴 我應該怎麼做我的工作,他以為每個人的工 作他都可以勝任,而且做得更好,他大概沒 有說錯。」可見在現實社會中我慢不是問 題,而是要有相當的地位搭配。每一個團 體,真正能講話自在的,大概只有這個團 體的領導者,才有這種享受。也許這就是 為什麼俗話講「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因為「我慢」比天高啊! 逞口舌之快,是世間的口業自在。現 代的政客,口業最不自在,只能講討選民 喜歡的話,所以一定要取樣,知道選民想 聽什麼。美國有一位先生,覺得這樣不甚 如意,就想出了一個方法,立法把選區重 劃,把和候選人不同想法的選民都劃到區 外,這樣他們就和選民一個鼻孔出氣,除 了自己的想法外都不需要知道。不過這種 作法,有效範圍有限,整個國家就不能這 樣處理了。所以想選總統的人,講話就要 小心,不能得罪太多人。

知道平時用多少電,也體會到人類思維模式 有很大的缺點。如果人類繼續這種自在的生 活,恐怕不久的將來,要面臨生存的危機, 回到原始人的生活方式。 在小學學到的一個重要道理說「陽光、 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近來感覺自己 的生存要素,快要成了「水管、電線、瓦斯 管。」前幾年冬天,有位九十三歲老先生兩 個月沒交瓦斯費,瓦斯管被瓦斯公司鎖住, 在家裡凍死。表面看來,這是個金錢的問 題,但其實是人性短視近視的結果。工人明 知道冰冷的天氣,沒有取暖的資源,最低限 度是很難捱的,但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工作, 還是要鎖瓦斯管不敢抗命。2010年十月田 納西一個事件,和這事件成對比,一家房子 著火,滅火隊現場觀察不敢救火,因為上級 命令不許滅火,原因是住戶沒有交「保護費 $75」。這種事情會在美國這樣先進的國家

可見,世間人講話動輒得咎,實在很辛 苦,不如把煩惱降服。心裡不起煩惱,講 話不被無明指揮,別人聽了不會起煩惱, 自己也不會有碰一鼻子灰的危險,那就是 真正口業自在。

人類的自在 據說生命在地球上已經有十億年的歷 史,但是我們現代人設計的生活模式,準 備把地球的資源在一兩百年用完,把人類 的生存條件在一兩百年內摧毀,這種生活 自在的模式,有點像情人常說的「我倆沒 有明天。」打算今天結束就不要活了。今 年家裡停電了三次,每次要燒火取暖,用電 池操作日常生活,特別感到資源的重要,才 【第181期‧佛光法苑‧19】


發生,似乎不可思議,但是類似的事件一 定還很多沒有見光。究其原因,只是為了 保護自己一份卑微的工作,連剩下的一點 點人性也只好丟在一邊了。我們生活在這 種世界,就好像牛羊給圍了起來,雖然有 吃有喝,但是最後要被拔毛或吃掉,恐怕 由不得自己,活得自在也只是一個假像。 明朝的詩人畫家唐寅說:「籠雞有食湯鍋 近,野鶴無糧天地寬。」我們現代人的生 活好像很舒服自在,但其實卻和籠裡的雞 很像,無法預料自在的日子還有多久。 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創造力,是人類的 長處,急功近利眼光狹礙短淺,是人類的 缺點。人類的文明帶給現代人許多的生活 自在,但是卻無法控制這文明的副作用, 地球在漫長時間累積下來的資源,很快地 燒掉,產生一堆致癌物和不明後果的副產 品。譬如汽車的發明,帶給我們方便,但 是為了運輸一個人,卻是載著幾千磅的重 量,燒掉大量的燃料。假如未來的人類在 寒冷中發抖,質問我們為什麼把油用得這 麼快,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台灣人有一 句俗話「別人的囝仔死不完。」最能代表 這種思想,製造噪音、污染空氣水質,都 沒有關係,只要自己的空氣水質好就可以 了。可是人人如此,也就人人都成了受害 者了。 現代資本主義,把責任過失推給沒有生 命感情的企業個體,公司犯法虧本之下, 負責人居然還可以滿載而歸。政府也是如 此,經商從政的自在,歷史空前。難怪民 主國家的政績,不比獨裁政權好,因為成 敗不必負責任,保護自己的地位最重要。

成就感 「人到無求品自高。」聽來是很矛盾 的,因為品德比別人高還不是追求嗎?立

功立德立言,說來說去,就是為了一個虛 名,和貞節牌坊差不了多少,冬天不能用 來取暖,夏天不能作來納涼,更不能止饑 止渴。不如擺明了為名為利,只要對社會人 群有貢獻,就是自利利他。心理學說的自我 實現就是這麼辦,接受自己的缺點,自在坦 然,不必用矛盾的道德觀來欺騙自己,這才 有可能接近自在。 對攀附名利之徒,如果又說自在,恐怕 是火上加油,反而應該說慚愧,說去私心。 如果一味罵人攀附名利,也有一竿打翻一船 人的嫌疑,有很多人做事是自我追求完美, 也許不離名利,但卻不能說純為虛名。這種 自我要求,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要說建立 人間淨土,也要這種自我要求。但是這種自 我要求卻是不自在的一個潛在因素,因為世 間沒有完美的事物,假如自我要求過度,就 變得坐立不安。因此對自我要求高的人,最 好不要說精進,而要說放鬆。以前聽一位師 父說在德國教禪坐時,講述精進的重要性, 使得本來就很努力的德國人,一個晚上睡眠 縮減到兩三個小時,個個臉龐凹陷好像鬼一 樣。這種追求成就感,自我要求只會使人更 加遠離中道,身心反而不能自在。但是這種 追求完美的執著,如果用在人類需要的地 方,卻是有益社會,所以同樣是不自在, 對人類卻是一種犧牲貢獻,不是名韁利鎖 下的好名之輩可以比擬的。 三國時代,足智多謀的孔明問勇猛善戰 的張飛:「世間上,有什麼您會怕的?」張 飛答道「我什麼都不怕。」孔明於是寫了 個「病」字問張飛,張飛也不得不說「我 怕。」正是英雄只怕病來磨,也可見世間 的自在不可靠,因為只是暫時的舒緩。所 以佛說八苦,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一時自 在快樂,就好像惡瘡暫時得到舒解,如果 沒有根治總是要再發作。所以善知識又說

【第181期‧佛光法苑‧20】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只有滅除貪瞋痴才能 得到真正的自在,否則病苦一來,世間的 自在就煙消雲散了。

如何解脫病苦煩惱呢? 百丈懷海禪師說「一切諸法,莫記憶, 莫緣念,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 無所辨別。」只要您放捨身心,自在的境界 就在眼前。黃蘗禪師開示「若欲得成佛,一 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 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 佛。」也是如此,重點都在捨,不在得到 什麼,只要停止追求、不攀緣,能捨,就 可以自在。 原則上雖然這麼簡單,但真正要在日常 生活中實行,卻是忍字心上一把刀,非常困 難,因為我們的習氣和業力總是要我們執 著。百丈禪師一次開示說道:「佛法不是 小事。老僧昔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 聾。」有人說百丈禪師被馬祖大師吼了一

下開悟了、入定了,這就是禪宗著名的棒 喝。用我們一般人的心態看,沒有人喜歡 給么喝棒打,百丈禪師也以此說明佛法不 是小事,可見這不是容易接受的,只有百丈 禪師才有辦法消受馬祖大師的一吼,也只有 馬祖大師才可以給百丈大師適時一喝。因此 可以說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親近善知識, 也就是古人常講的參學,但是這也不是憑著 僥倖可以成功的。聽說有人靜坐腳痛,師父 就教訓是業障,痛只能忍,後來腳故障,不 能靜坐了;又有人被棒打到受傷,不能握滑 鼠,要開刀治療。這樣是親近善知識嗎?還 是盲喝瞎棒、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呢? 回答這個大問題,以虛雲老和尚對參學的開 示最有啟發性。虛雲老和尚說參學,要有三 樣好;第一要有一對好眼睛,第二要有一雙 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 金剛正眼,能分辨;好耳朵,能理解;好肚 皮,能吸收消化。

【第181期‧佛光法苑‧21】


解脫自在

急診室的春天 慈修 十月七號星期五,我因為背部疼痛寸步 難行,不得不進了St Lukes醫院的急診室。 經過一連串檢驗,醫生說好消息是脊椎沒 有受到傷害,下星期務必讓自己的醫師好 好檢查。給我打了針、吃了藥、手上拿著 藥單慢慢地用雙腳(阿彌陀佛不是用雙手)踱 出醫院。 十月十號星期一,拖著行李,戴上護 腰,腳上吸著脫鞋飛往拉斯維加斯參加全國 性的會議。我的室友在下榻的酒店等我,一 見我狼狽不堪的樣子,滿臉不悅質問我為什 麼把自己搞成像六十歲的老太太,其實我也 蠻委屈的,我是來開會的,又不是參加萬聖 節化妝舞會,而且我本來就是快六十的老太 太,不用扮。 回到房間,我仔細分析這次背部受傷的 原因。一是中秋節我去療養院探望喪子的朋 友,除了全心地開導,還要扮演護士的角 色,幫她抱上床。我和朋友兩個人可是費 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瘦弱的身體放回床 上。蓋好被子,注視她的臉,整個人放鬆 又詳和,當我走出療養院大門,隱約感到 背部有可能受傷。 接下來兩個禮拜公司在Route Inspec tion,白天忙得翻天覆地,晚上不知死活坐 在電腦前長期抗戰,造成我背痛加速惡化。 室友聽完我的緣由,惡狠狠地對我說:「看 你下一次還要不要做義工,多管閒事」。

這真是個有趣的問題,下一次遇到同樣 的事情,我會不會不顧自己的健康和急診 室的巨額帳單,再去抱老太太上床,我的 答案是肯定的,想到老太太撒嬌式的要我 抱,我就會去抱她,如果我能給她一點點 的溫暖。我自己的背痛和她的心痛又怎能 相比。我的背痛可以打針吃藥,心痛只能 用心藥(智慧)醫。 在別人眼中我會不會太笨太愚痴,可是 我內心總是清安又快樂。我是那麼熱愛義 工,無論在佛寺、在公司、在家庭。說起 做義工還得回溯到二十多年前,我那時剛離 婚,每天下班,床不躺、沙發不坐,偏偏縮 在臥室的牆角。一直到辦公室同事說耶誕節 要到了,我們要給某家孤兒院募集禮物。我 除了自己捐, 也開口向朋友募款。有些人 會給,有些人不會。有些人會誇讚兩句,有 些人會惡言相向。我的心因為裝著別人的 痛苦而慢慢回暖。我知道呼吸了,可以笑 出來,興沖沖跟老和尚報告:「我的煩惱少 了」。老和尚慈悲看了我一眼,那個混合著 慈愛又暍責的眼神,一路伴著我走過二十個 春夏秋冬,在學佛的路上不敢懈怠。 隨著年歲的增長,經驗的增加,做義工 對我來說充滿了樂趣,相對的也擴大範圍直 逼心理諮詢。其實我研究所主修組織管理, 專精協商談判。在工作上是同事的勞方代 表,也順便排難解憂。日前我在休息室吃中 餐,站櫃台的Mei一進休息室直嚷嚷:

【第181期‧佛光法苑‧22】


Mei:你看我該怎麼辦? 我:什麼怎麼辦? Mei:我前夫要來參加女兒的婚禮, 誰 都可以來就是不準他來! 我:又不是你的婚禮, 是不是該先問 問你女兒呀? Mei:我不准他來,我怕在婚禮場合會 昏倒。 我:要不然你坐一邊,他坐一邊,儘量 不碰面。 Mei:我不要再見到他,你不知道他傷 我們母女多深。 我:可是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是不是 該學會放下? Mei:你不知道他傷我多深,就像拿把 刀一次又一次向我心裡砍下去。 我:你既然恨之入骨,那你決定要恨 多久?你已經恨了二十年,是不是要再加 二十年,然後帶著恨意入土?你恨只有讓 自己受傷,別人連一點感覺都沒有,真的 不划算。 Mei:我找不到原諒他的理由。 我:找不到理由就先別找,那我們先 學會感激他。感謝他把你推到生命裡最深 沉的谷底,給你機會激發你的潛在能力, 讓你成長、讓你堅強。一個人辛苦地把女

兒帶大,今天在女兒的婚禮上,面對你的前 夫和親友,是展現你豐碩成果的時候。你是 偉大的媽媽。(附註:天下的媽媽都一樣,只 要說她是最偉大的媽媽,一切都好商量。 這一招於公於私都好用,就怕愛你在心口 難開。我母親病危時,我就三不兩時跟媽 媽說,她是天底下最偉大的媽媽,我媽一 定同意我的看法,欣然接受,愉悅地離開 勞苦的世界。) 只見Mei不說話了,糾結的五官慢慢舒 展開。最後我再奉送一句:「你師父也一定 這麼說的」。整個對話的過程,Mei從遠處 的桌子不知什麼時候站到我的面前。她點 頭如搗蒜,帶著微笑離開休息室。這就是 義工,不論何時(包括吃飯的時候)何地,給 別人溫暖,替人建立起信心。 我們要學佛菩薩,達到解脫自在,從義 工做起。佛菩薩是福德智慧具足的聖者,在 做義工的過程中,都包含了兩者。當然做義 工的心態不僅要無怨無悔,而且一定要心存 感激。感激佛寺、家庭、一切眾生給我機會 服務大眾。或許我做的不夠好,不能讓大家 滿意,因為我還是受限到資質、教育和工作 背景。但是對於一切的批評,我都虛心撿 討,有過則改,不會逃避退縮,更不會心 懷委屈。當我們嫻熟的運用六般若蜜在義工 的路上勇往直前,我們的心變柔軟了,願意 為一切眾生做牛做馬,放下對我,我所的執 著,慢慢地朝向解脫自在邁進。

【第181期‧佛光法苑‧23】


解脫自在

也無風雨也無情 衍頤

據維基百科資料記載,在2010年全世界 約有四億左右的佛教徒。佛教能受到諸多信 眾信奉,自有其因由。但從信眾來看,大致 可分幾類:很多人或受家庭、社會影響,相 信佛菩薩可以護佑他們,當他們碰到苦難或 不如意,都會祈求菩薩加被賜福;另一些人 則是覺得佛陀偉大,誓願跟隨學佛,或是祈 求實現某些願望(如求病重的家人康復),而 許願茹素信佛;也有些人因接觸到佛教的 道理,知道跟著佛法的教導去做,可以幫 助自己從煩惱困苦中解脫出來,離苦得樂, 從而信奉佛教。不論從信入、願入或理入, 這只是由於各人根性和因緣不同而有不同的 入路,若要進一步提高,最後都必須平衡發 展,三方面圓滿具足。 而我自己所以被佛教吸引,是由於後者 的原故。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因理想失落, 家庭破碎,經濟窘困…,陷入極端苦痛中, 特別是感情的傷痛,令我感到生之乏味,直 至我上了佛學班,聽聞佛教緣起性空、中道 及無常無我等道理,使我找到了解救的方 法,對生命重新燃起希望。當時我把自己的 體會寫成佛學班結業文章;大致內容後來也 在《佛光法苑》八十二期〈解開心裡的結〉 一文裡登載。

廿多年過去了,回顧一下這段困擾了 我大半生的感情傷痛,真的已放下、解脫 了嗎?過程和最後是如何了結的呢?現在 看起來,當年寫體會時,佛法對我在思想 上、方向上的確有很大幫助,但這畢竟還 是在「聞、思」階段的收益和受用,後來 事實證明,要徹底地放下自在,還必須經 過反覆地對境磨練,在「修」方面不斷努 力,絕不是一蹴即成的。 我在美國時,因為不用面對孩子的父 親,問題可以迴避;但當我不時回香港, 由於我們過去的離離合合,關係曖昧不 明,加上親戚及過去共同的朋友與學生, 令我們不時有機會相見。這使我在處理 上、情緒上不斷受考驗。在眾人面前,表 面上我還冷靜得體以對,但內心則不免在 自尊、委屈、傷害與寬恕、接受、放下之 間作掙扎。有時,在聚會後剩下我們兩人 時,彼此僅談談兒子及周邊朋友的雜事, 大家都避談內心深處的話,最後互相凝視 一下就分別了。那種感覺讓我想起勞勃瑞 福主演的電影「往日情懷」,男女主角分 手後重逢,再離開時的場景。 三年前,我從美國重返香港定居,彼此 接觸機會更多了,在不同的場合,我不時

【第181期‧佛光法苑‧24】


會有不同的角色──年輕時的同隊球友、元 配老婆、夫妻分手後再見的朋友…。在扮演 不同的角色中,我都提醒自己,要保持覺察 的心念和情緒,鑑定自己是否起情執,一次 又一次地以佛法正知正見,朝著不執著、放 下、自在的方向訓練自己,也因此逐步做到 隨遇而安,「演出」自如。 前年,他因長期吸煙引致呼吸障礙,做 完手術後產生的副作用影響之下,體重由兩 百多磅減至不到一百磅,走幾步路就氣喘不 已。他也從高大的俊男變成瘦弱的老人, 他的持續消瘦疲弱,使我意識到他留在世 間的日子不會太長了。這種無常變化的顯 現,更讓我體會到世間真的沒有什麼可長 久執持的。我們執著形象、想法、意見, 追求…,徒令自己增加痛苦煩惱!反之, 若我們能放下所有執持,那麼,心就會無 風無雨、清淨自在。這時我對他可說已無 怨無求,只有一點悲憫的心而已。 去年得知他最後的願望是去越南探望他 的乒乓球學生。他年輕時曾訓練過越南國家 青少年隊,並取得優秀成績。現在這批青少 年不少已成為領導幹部和國手,曾多次邀請

他去越南見面,這是他此生中最光輝及最引 以為榮的。為了滿他的願,四月間我聯絡了 一些當年同輩球友,以「乒乓之友」的名 義去了一趟越南,他受到熱情的接待,而 我又經歷了以球友之角色開始,到後來又 被作師母邀請至一起上座。這時,一切我 都無所謂,順其自然就是了,但求心安, 做了自己能做的事。 六、七月間,他進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一個星期後,我接到他電話,告知身體狀況 極差,一位學生分別送給我們很有效的「明 日葉」已吃完了,我說我種的幾盆還在,可 以拿給他。他說他已經無法自己行動,需要 現在的妻子攙扶才能見我,我說沒有問題。 就這樣我帶著幾小盆「明日葉」,坐火車到 粉嶺一間餐館和他們會面。當我抵達時,她 立刻很熱情站起來招呼我,而他卻已奄奄一 息,垂頭閉目,偶爾勉強說幾句話。我環顧 三人,心裡想: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一個「情」字,就把三個人困擾、苦惱了 多年。今天看著她辛苦地照料他,而我可 以自由飛翔,應該感謝她呢!吃完午餐, 我叫了計程車,把他們兩人送回屋苑,自

【第181期‧佛光法苑‧25】


己坐車回九龍,參加朋友們的聚會。在車 上,我觀照自己的心,是如此平靜,可說 一波不起,我只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毫無 雜念。我想,這個近三十年的第一次三人 會面,彷如是對我多年來,對放下感情執 著的努力的一次測試,我終於能放下自在 了!我給自己打了一個滿意的積分。 之後第三天,接獲她來電話,說第二天 時,他已由急救車送進醫院,想見我,叫 我有空去醫院探望他。我和朋友一起看了 他三次,他已插管不能說話,但前兩次他 還很清醒,我感到他眼神流露出複雜的表 情,有一剎間甚至感到含有一絲恨意,我 不知他心裡究竟想什麼;而我則用小黑板 寫著要他好好安心醫病。但心裡卻在說: 我們之間的愛恨情愁、恩恩怨怨就在此生 了結吧,不要再帶到下一世了。

之後,我和劉老師去了湖南南嶽旅行。 一個早上接到電話,說他已往生了。這時我 們剛好抵達長沙一座寺院,我跪在佛陀座 前,祝禱他一路好走,往生淨土。之後,我 認為他在生時,我該做的已做完了,至於死 後一切後事,也就沒必要再參加了。此時, 我想起宏師父寫給我的一張卡片裡面的幾句 話:「…過去應是僧中侶,只因世有未了 緣,從今直去真實處…」但願如此吧! 在實踐徹底放下那漫長歲月困擾我的煩 惱過程中,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要擺脫煩惱困苦,獲得快樂自在,首先 一點,是我們必須具有正知正見,時刻覺察 到自己的情緒波動和起心動念,繼之以佛法 的正見去檢驗它、規範它,這才能把我們的 執著與錯誤不斷地清除。第二、成佛固然要 經「聞、思、修」的階段,同樣,那怕只是 一個問題的解決,一個煩惱的放下,其實 也是要經聞、思、修的過程。如果不聞佛 法,根本就不知方法與目標;如果只停留 在聞思階段,只有理論,而沒有去對境修 行,那我們只是懂得佛學,根本就沒有認 真去學佛。只有勇於面對困境,不斷對境 磨練,修正執見,才能達到輕鬆自在。否 則,把問題、煩惱隱藏起來或採取逃避, 那是永遠不能達到真正地放下自在的。第 三、徹底圓滿的離苦得樂,解脫自在,是 我們的終極目的,或許非一生可以成辦。 但就在今生,就在此刻,我們可以就每個 問題,每個煩惱去別別解脫,逐個放下。 當我們功夫越做得純熟,放下越多,人自 然會愈來愈輕鬆自在,同時也就為成佛積 聚更多資糧了。

【第181期‧佛光法苑‧26】


見聞覺知

簡單的生活 宏意 近年來,經常有人向我要電子郵件的地 址,以便隨時通訊聯絡。當我說沒有個人電 郵時,有的人以為我在開玩笑,不能相信。 其實我也覺得應該設個電郵信箱,趕上時 代,方便大眾。正計畫想用電腦,不巧視 網膜鬆裂,眼睛不好,又耽擱下來,這樣 一拖又是一年多。沒有積極學用電腦,另 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想保留簡單的生活 方式,不希望因網路、電郵的資訊,增加 無謂的複雜,因為我覺得平日的生活已經 夠忙、夠複雜了。 在生活中,無論對人對事,我都希望能 真誠的以直心來溝通,有什麼就說什麼,沒 有的就不要隨意編造,令人與人之間,保持 一份純淨。如果有人用七彎八拐的方式來處 理事情,總是讓你無法了解他真正的想法, 我就會隨他去,因為實在沒有那麼多的精神 和時間來一一地參究。由是之故,在處理佛 教會的種種會務時,為了慎重起見,決定之 前,我一定花時間耐心地聽取各方不同的意 見,但當事情決定之後,不論做與不做,我 都會依決定辦事,恢復簡單的心情,不再諸 多顧慮,患得患失,否則在人多事多的環境 中,如何能安心地生活。 在處人方面,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 是觀德莫觀失,念恩不念怨。不過,這並不 是說善惡不分,是非莫辨,而是在了解善 惡、是非之後,還能生起一股結緣之心,如 法、善巧地與人相處,甚至對不善者,有寬

宏之量,伺機度化。在現實的經驗中,我確 實體會到,為團體服務是要心甘情願,才能 長期地發心,要不然,為了處人就會大傷腦 筋,耗盡心力,最後可能還是不得自在。我 的看法是,只要我們能觀德莫觀失,再差的 人,還是有些長處,再不喜歡的人,還是有 結緣之可能。如此簡單的思惟時,世間還有 什麼不能相處的人呢? 有時候,我們偶爾也會遇到一些莫名其 妙的複雜現象,需要冷靜地面對。譬如在籌 建菩提中心時,為了讓信眾了解工程進度, 我就經常找機會講解中心的現況,我覺得這 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應該的,因為會眾都有 知的權力。但沒想到,有的會友居然會感覺 我只重視菩提中心而不重視玉佛寺。這是不 合事實的,因為玉佛寺的行政工作和弘法活 動,還是由我一直負責著,只是當一切都在 安定中,我又何必多提呢?但菩提中心卻是 一切從頭,要從無到有,過程艱難,需要十 方大眾的支持,當然要多加介紹,否則群眾 又如何認識菩提中心呢?因此,當我們身臨 這樣的處境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持冷 靜,簡單的思惟,不要因為環境的複雜而 令自己變得更複雜。 人間的事,很多是不需要用複雜的思惟 和複雜的語言來處理的,只要我們身、口、 意保持純淨、簡單,生活自然就會少煩、少 惱、少雜亂,同時會多一份平靜和喜悅。

【第181期‧佛光法苑‧27】


介紹理查德•沃爾夫教授的新書

《資本主義遇到了大麻煩》

李瑋

自從九月中旬在紐約首先發起的「佔領 華爾街」群眾運動開始以來,在美國許多大 城市,包括休斯頓,還有世界其他很多國家 的大城市,都引起了強烈的呼應。帶著關心 甚至憂慮,我拜讀了理查德•沃爾夫教授的新 書《資本主義遇到了大麻煩》(When Capi talism Hits the Fan)。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我想首先說明我不 是研究經濟學的,而且也無意從政治思想和 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解讀沃爾夫教授的書,更 無意攻擊任何一種經濟制度和體系。我所關 心的是目前這場經濟危機的性質、原因、對 美國和世界的影響以及可能的對治辦法。 沃爾夫教授從八十年代初就在馬薩諸塞 大學任教,他精通德文和法文,對經濟學領 域的各家學說都有深刻的研究,並且到過世 界很多國家演講。最近他在美國很多場合發 表演說,把複雜枯燥的經濟學理論講得深入 淺出,非常受聽眾歡迎。我想按照以下幾個 小標題介紹沃爾夫教授的新書《資本主義遇 到了大麻煩》:(1)造成這場經濟危機的 原因,(2)普通老百姓和企業、金融界的 不同反應,(3)可能的出路。

(1)造成這場經濟危機的原因 首先,沃爾夫教授指出,這場經濟危機 不是單純的金融危機,其原因比一般人想像 的要複雜得多,而且不是短期內就會結束 的。他指出,美國在三十年代,用了十年 的時間,經過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艱苦努力, 才走出那次經濟大蕭條;而日本至今還沒擺 脫十八年前所遭受的那場經濟危機的陰影。 沃爾夫教授提醒我們,對付這場經濟危機,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還沒找到任何靈丹妙 藥,所以前途不容樂觀。 對美國來說,過去五十年是經濟起飛的 黃金年代,其主要原因包括它土地和氣候資 源得天獨厚、豐富的人才資源、還有第二次 世界大戰在美國本土沒有戰場這個事實。在 二戰結束後的幾十年時間裡,在歐洲、日 本和其他國家在戰爭的廢墟上重建國家的 時候,美國的生產效率和工人的收入不斷 提高,老百姓的物質生活在世界上遙遙領 先,美國經濟在全世界沒有競爭對手。人 們普遍相信,美國夢一定會像芝麻開花節 節高,一代更比一代強。這個現象可以說 是美國特色。這個特色的一個副產品,就

【第181期‧佛光法苑‧28】


是充斥美國社會的消費主義和拜物主義, 還有過分的自信和樂觀。 美國的黃金時代在七十年代開始走下 坡,雖然生產效率繼續不斷提高,但是工人 收入的增長卻開始停滯了,其原因被沃爾夫 教授歸納為四條:第一,科技的進步,特別 是電腦的普及,導致大批工人失業。第二, 從七十年代開始,歐洲、日本率先醫好了戰 爭創傷,為了同美國競爭,不得不在產品質 量和價格上努力和精進。美國製造業所犯的 一個嚴重錯誤是,干脆把汽車和電視的生產 線轉移到國外。像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這樣的 老牌汽車製造廠家,居然不務正業,不下功 夫生產更好的汽車,反而做起了投資和銀行 生意。第三,更多的婦女加入了勞動市場就 業。第四,是大批的移民來到了美國。所有 這些原因,導致了美國工人的工資不再持續 增長,但是為了養家糊口,每個人工作的時 間卻延長了。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卻不用為 工人漲工資,資本家何樂不為! (2)普通老百姓和企業、金融界對經濟 危機的不同反應 面對工作時間的延長而工資沒有增加, 為了維持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美國工薪階 層只好開始靠借款過日子,寅吃卯糧。先是 信用卡,然後是房屋貸款,而且貸款極為容 易獲得,甚至不考慮借款人的償還能力。 與此同時,企業、金融業通過不漲工資 和發放貸款給員工而賺取了空前的利潤。大 量的現金不是用來創造就業機會和改善員工 的生活、工作條件,而是用來兼併其他企業 和金融機構,或者存入銀行,淨吃利息。與 此同時,人們看到主管人員的工資和獎金上 升到了天文數字。 被利潤沖昏了頭腦,企業、工商界創 造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大泡沫,先是投機股

票,然後是低息貸款,大家瘋狂地蓋房、 買房,結果房市這個泡沫也爆破了。現在 的局面是,再也沒有可以能吹得起來的新 泡沫了。 沃爾夫教授警告說,這場經濟危機和以 前的任何一次都不同,因為三十多年來醞 釀的這場危機走到了極端。一方面是疲憊 不堪、憂心忡忡、無力償還貸款的大眾, 一方面是破產的工商企業,這無疑是社會 動亂的溫床。那麼,走出這場噩夢的希望 在哪裡呢? (3)可能的出路 有一種意見認為,政府應該制定嚴格的 金融和財政管理和監督制度,防止像這一次 的經濟危機再度發生。沃爾夫教授認為這個 想法行不通。不錯,歷史上,通過政府干 預,走出經濟危機的先例是有的,譬如在羅 斯福總統任內,就規定了銀行能做什麼、不 能做什麼,公司董事會能做什麼、不能做什 麼、應該做什麼。所以,美國戰後的三十年 實行的是按規章制度辦事的資本主義,而且 當時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確幫助美國走出了 經濟大蕭條。 不過,現在是時過境遷了。從雷根總統 時代開始,美國走上了反規章制度,或者叫 「去規章制度」的道路。在羅斯福總統,後 來還有杜魯門總統、肯尼迪總統、約翰遜總 統任內,美國政府確實制定和實施了一些規 章制度,有效地限制了企業董事會大老板們 為所欲為的權利。不過,問題的另一面是, 這些規章制度極大地激發了董事會大老板們 逃避、消弱和摧毀這些規章制度的決心,而 且他們是極為成功的。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 是,美國社會金錢和政治結合得空前緊密 了。要想讓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和政治力量 的利益集團俯首貼耳服從限制他們權利和特

【第181期‧佛光法苑‧29】


殊利益的規章制度,無異於與虎謀皮。這也 是美國資本主義目前階段的一個特色,就是 政治上實行的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制度, 但是經濟上實行的卻是極少數人剝削大多數 人,主宰大多數人的命運。

獸,就像「社會主義」在美國是洪水猛獸 一樣。我先後在兩個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 經歷了「主義」掛帥、意識形態掛帥的惡 果,深知受害的總是普通老百姓。

不僅如此,美國文化有一個固有的傳 統,一方面民眾在有困難的時候,希望政府 能有所作為,但是另一方面,又害怕政府濫 用權利,先天不信任政府。所以大多數人贊 成「小政府」。還有,雖然沃爾夫教授沒有 直說,卻毫無疑意地暗示指出,很多美國的 普通老百姓已經被洗腦,如果有人提出社會 分配制度公平化、合理化、人性化、照顧弱 勢群體、縮小貧富差距等主張,往往會被扣 上「社會主義」的紅帽子,而「社會主義」 在美國是一個骯髒的字眼。

那麼,沃爾夫教授為我們開的藥方是什 麼呢?連他自己也說,簡直能讓人跌破眼 鏡!據沃爾夫教授了解,在美國民間,從矽 谷一些高科技公司開始,每年都有成百上千 的工人自己當家做主的新企業出現,實行的 是一種真正民主和公平的企業管理形式。在 這種企業裡,工人既是員工,又是公司的管 理者,他們對自己做出的決定負責和承擔後 果。有意思的是,這是馬克思一百多年前提 出來的一種企業管理模式!有意思的是,而 現在在美國這種模式被叫做「成功的具有創 業精神的企業管理模式。」

沃爾夫教授在別的場合說過,美國國會 不同意讓富人按照財富的比例多繳稅,可是 同時卻大砍老年人和在貧困線上生活的窮人 的社會照顧,絕不手軟,毫不留情。這種怪 現象之所以能行得通,就是這樣幹的人打著 愛美國、維護優越的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旗 號。這讓我聯想到,中國大陸在文化革命期 間,有一句流行的話,叫「寧要社會主義的 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那時候,「資本 主義」在中國是個骯髒的字眼,是洪水猛

讀完了沃爾夫教授的書,我不禁啞然失 笑了。我覺得,作為一種經濟學理論和實 踐,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不是 完美的,依我看,甚至是可以互相借鑒的。 在中國實行了四十年的社會主義最後變成了 鐵飯碗、大鍋飯,失去了獎勤懲懶的機制, 忘記了人性裡面還有惰性和自私。而美國的 資本主義走到了今天,同樣因為是不承認人 性裡面有自私和貪婪,甚至保護了貪婪和自 私。事實證明,因為沒有相應的合理制度和

【第181期‧佛光法苑‧30】


道德教育(包括宗教教育),人的貪欲會無 限制地膨脹。 目前橫掃全世界的這場經濟危機,最基 本的原因是財經制度不合理,分配制度不合 理。中國古人知道,一個社會的財富資源「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才是這場世界經濟危 機最深層的癥結所在。美國另一位經濟學 家、諾貝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先生尖銳地 指出:「塔尖1%者擁有最好的房子、最好 的教育、最好的醫生和最棒的生活方式,但 是有一件事看來是金錢買不來的:即意識到 他們的命運和其餘99%的人生活得怎樣息息 相關。……在我們的民主制度下,1%的人 取走將近1/4的國民收入,這樣一種不平等 最終也會讓富人後悔。」 美國的這場經濟危機,是全球經濟危機 的一部分。世界越來越小,各國政府好像也 變得越來越相似了。只要不合理的金融和財 富分配制度不做根本的改變,只要金錢和政 治的骯髒聯姻繼續下去,那麼不管一個國家

叫社會主義還是叫資本主義,最終都避免不 了要在主動變革還是被迫變革之間做出選 擇,或許為時太晚,不能選擇。在這場經濟 危機中,世界上已經有九個國家的領導人丟 了烏紗帽,有的還丟了腦袋。公平、合理、 正義越來越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訴求。 目前世界上經濟狀況比較最看好的是德 國和波蘭。德國的經濟模式兼收並蓄資本主 義和社會主義的成功方面,使她走上了一條 民富國強的道路。波蘭也是吸收了資本主義 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成功的經驗,走出了一 條適合自己國家的路。兩國經濟的一個重要 共同特點是分配制度比較公平合理,有效地 防止了過度的兩極分化,實踐了「利合同 均」。也許全世界都應該把眼光多多投向 德國和波蘭,好好學習他們的經驗。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第181期‧佛光法苑‧31】


拉薩見聞(下)

宏意 進入拉薩市,在雅魯藏布酒店辦理了住 宿登記後,我們就去一餐館用晚餐。正吃飯 時,有兩位男士進來問要不要聽歌,可以即 席點歌,由他們二人合唱。在座的大家無人 反對,一致贊同,於是就請二位男士隨意表 演。想不到一曲未終,黃良松先生就起身離 座,走近唱者的身邊,以驚訝的表情,看著 年紀大的那位男士。原來這位男士姓雷,原 籍四川,從小在拉薩長大,通漢語、藏語, 不但能唱藏歌,而且還能反唱,可以用一個 喉嚨,唱出男音和女音。唱男音時,聲調寬 厚,唱女音時,聲調清脆,特別是藏族的民 間歌曲,音調高亮,他也唱得婉轉出色,令 人驚艷。黃先生好像發現了新大陸,馬上就 問雷先生要不要去北京參加星光大道,登台 表演。在座的王偉頤居士似乎也深受感動, 馬上響應,表示願意給雷先生出去北京的旅 費。那天晚上,餐廳的食物雖不太合口味, 但唱歌的安排,卻變成了一件喜事,令黃、 王、雷三人結了一份善緣。後來的兩日中, 經黃良松先生的聯繫,雷先生已確定會先去 江西九江登台演唱,接著再向「星光大道」

努力,我衷心的祝福他,同時這段人間的溫 馨事,我也要把它記下來,以作紀念。在中 國大陸,當多數人都在向「錢」看的時候, 有人能互相關心,互相結緣,實在是值得廣 為宣傳。 離開餐館,我們去布達拉宮前的廣場散 步。夜裡的景色並不寧靜,空地上處處有人 走動,空氣中又有擴音器播放音樂、歌曲, 顯得相當熱鬧。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燈 光的照射下,布達拉宮高聳獨立,穩穩的坐 在山上,別有氣派。回旅館休息時,人雖倦 卻不能眠,半夜間,常在清醒中。最後愈躺

【第181期‧佛光法苑‧32】


頭愈痛,起身靜坐一段時間,頭痛逐漸消 失,最後才能真正入睡。 十五日上午,統戰部派車,由金處長陪 同,先參觀哲蚌寺。哲蚌寺在拉薩西郊,為 格魯派最大寺院,與甘丹、色拉同為拉薩三 大寺。此寺是明永樂十四年(一四一六)由 宗喀巴的弟子絳央卻杰主持修建,建築依山 而造,左右上下互相不斷重疊,靠山面拉薩 河,景色非常優美壯觀。偶爾殿堂間會出現 漢唐式的建築,很特別。在沒有水泥的時 代,藏人用阿嘎土鋪地、蓋頂,看來像磨石 子地,相當堅固。 由於政府正在重修 此寺,所以有很多 地方無法參觀。不 過我們上上下下的 走了一些時間後, 人也累了。最後到 寺中的安老院,與 兩位老喇嘛聊天喝 酥油茶,非常親切 溫馨。

中午稍作休息,下午兩點半又驅車往羅 布林卡,漢譯「寶園」,乃是達賴喇嘛夏季 居住的行宮,裡面有園林水池,花草綠地, 與布達拉宮的環境完全不同,可以接觸大自 然。現在重新修整後,已經變成大眾的休閒 處,也是節日的活動場所,很多藏族人會來 此圍搭帳篷,共同慶祝。當我們參觀完達賴 喇嘛會客的地方,出得門來,見一老婦人坐 在門左邊,右手搖經輪,左手撥佛珠,口中 默念咒語,神情安祥自得,我打個招呼,就 與老人平坐,然後悠閒的與金處長聊聊,感 覺非常好。

【第181期‧佛光法苑‧33】

今天從早到晚,每次 乘車進城,只見成千上 萬的藏族人在街道上成 群成群地依一定的路線 做轉經活動。據云,藏區 正在慶祝薩葛達瓦節,紀 念佛誕,正巧又是農曆十 五,所以人特別多。在一 些十字路口,需動用交警 協助,指揮車輛,才能令


人車通暢。我見人群中有老人、中年人和小 孩,大家不論識與不識,都虔誠歡喜地一起 轉經,非常感人。夜間,天氣突變,城裡下 雨,山上下雪。聽這裡的人說,不要為氣候 擔心,這裡的白天,大部份還是陽光普照, 因此拉薩也叫「陽光城」。 十六日上午,我們十點出發,希望能依 預約好的時間,參觀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每 日只准兩千五百人參觀,藏族除外,不受限 制。外來參觀者,每人交一百人民幣,九十 八元政府收,留兩元给 宮 裡用。本來到了拉 薩,首要目標就是參訪布達拉宮,但想起 高原反應,不敢馬上往高處爬,所以延後 兩日再上去。 布達拉宮始建於西元七世紀,距今已有 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相傳藏王松贊干布與大 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此宮。「布達 拉」是「普陀羅」的音譯,意為觀音菩薩 住的宮殿。它位於拉薩市中心,座落在紅 山上,最高處三千七百六十七米,是世界 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在我的感覺,可 惜的是,宮之四周馬路、建築太近,太密 集,顯得過分吵雜和不協調。特別是藏族 人喜歡在宮之四周做大禮拜和轉經,如今空 間小了,遊人多了,彼此間互有妨礙。當初 若考慮到這一點,應多留些空地,劃出轉經 道,讓轉經者既受尊重又走得安全,應該是 一件好事。 順著石階,漫步走進宮門,身體尚覺適 應。突然間想用洗手間,於是順著指示牌向 右走去,發現廁所是勉強可用之設施,裡面 的小便池和洗手台全用木板封住,不能使 用,並且充滿異味。我想在三十年前,這是 很平常的事,不能見怪,如今中國的經濟發 展成世界第二,布達拉宮又是世界聞名的古 蹟,每日參觀的人又那麼多,為什麼政府沒 有能力將洗手間整理得潔淨些呢?看來這不

是錢的問題,而是衛生觀念的問題。 布達拉宮是木石結構,分紅宮和白宮。 十七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受清朝冊封後,開 始在原有的建築上加建宮室,再經歷代達賴 不斷地擴建後,終於形成了今天的這種格局 和外貌。據導遊說,其最下層之地基寬十餘 米,然後漸漸往上收,最高處也有一米多,

所以非常堅固。此宮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 處,也是行政中心,代表了西藏政教合一 的歷史特徵。 人走在宮裡,不停地上上下下,左彎 右拐,進出了無數空間,裡面確實很大, 何況我們參觀的只是一小部分。若全部走 遍,相信必定費時費力,大不容易。白宮 內,主要是歷代達賴的宮殿,大經堂,政 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紅宮內,則供奉著歷 代達賴的靈塔和各類佛堂,位於整個建築 的中心和頂點。 參觀完布達拉宮,已是下午一點半, 需要吃些東西。我們的導遊卓瑪小姐,是 位虔誠的藏族佛教徒,她不但用心地為我 們講說,同時還隨時禮佛捐錢。走到五世 達賴的靈塔處,本來是不對外開放的,她 與管理人用藏語溝通後,特別開門讓我們 進去禮塔,更令我們感激不已。於是就請 她一起和我們去八廓街吃午飯,接著再參 觀大昭寺,繼續請她講解。

【第181期‧佛光法苑‧34】


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的中心,著名的 八廓街商業區,就是圍繞著大昭寺而展開

的。西元六四七年,藏王松贊干布為尼泊爾 來的赤尊公主而建,她是第一位王妃,所以 名大昭寺;文成公主是第二位,寺名就叫小 昭寺。據卓瑪小姐說,藏王的三位王妃,地 位都是平等的,並不分大小,而且她們都處 得很好,情同姐妹,非常和諧。後來文革期 間,小昭寺受到嚴重破壞,慶幸的是,文成 公主帶來的佛像卻幸運地留在大昭寺中。出 得寺來,我見一十歲左右的藏族小女孩和大 人們在戶外做大禮拜,她神情認真,動作敏 捷,每拜一拜,就用手把放在地上的佛珠撥 一撥,好像在記數。可惜我們急著走,否則 就坐下來看她拜佛,也是一種隨喜的方式。 我覺得,在西藏旅行,除了看自然風景,最 珍貴的還是與藏民族的直接接觸和認識。 晚間統戰部請吃飯,由金處長和工商聯 合會的廖主席等代表招待。我抱著既來之則 安之的心情,實際了解一下官場應酬的一些 狀況。第一,我覺得中國政府的一些單位, 仍然會依照某些模式來辦事,就好像這頓飯 不能不請,吃飯的過程中,又不得不反覆地 敬茶敬酒。第二,在閒談中,除了不批評共 產黨外,其他事情都可自由交談。特別是當 大家講想當年的時候,也會真情流露,互相 幽默。第三,席間有兩位是藏族的公務人

員,漢語流利,不過他們非常客氣,也很 少主動發言講話,不知是不是藏族人在漢 族人前面總是要謙讓。我曾聽金處長說, 他來西藏二十多年,感覺藏人非常善良, 我希望這是多數漢人的感想。 十六日晚回房休息,感覺睡得非常好, 看來高原反應可在兩三天內調整過來。十七 日下午搭機飛廣州前,上午沒事,決定去布 達拉宮參加轉經。一下車,我們就走進轉經 人流,順著時針,右繞布達拉宮。轉經的 人,有的手持經輪,邊走邊搖;有的手拿念 珠,邊走邊念;人人神情輕鬆,但不會互相 高談闊論,保留一份虔誠的專注。我走在隊 伍中,感覺是散步,也像在繞佛,可能是人 群的互相影響,內心歡喜自在。 中午回旅館吃點簡單的午餐,擬一點鐘 準時出發去機場。正在等候用餐時,我發現 為我們服務的小姐,臉型非常像藏傳佛教的 雕塑,看上去就是一副菩薩面,說多像就有 多像。我與她說明後,她也非常高興,我們 合照了一張像,她的藏文名字叫德吉拉姆, 人非常和善。 十七日晚抵達廣州時,已是晚上八點 半,由王偉頤居士招待,在市區住一晚,第 二天再搭直通車回香港。在火車上,王偉頤 居士笑著說,此次西藏之行,一切既平安又 順利,實在值得高興。我覺得在因緣不斷變 化的環境中,我們確實是需要把握當下,發 願起行。這次去香港,如果不是原有的行程 起變化,我也沒有時間去西藏;在設法入藏 的過程中,如果心不安意不定,可能也會半 途而還。人間確實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不 過如果我們有目標有善巧,很多不可思議的 因緣也會自然地會歸起來,令我們的所求, 平安順利,心想事成。最後再次感謝陸志華 居士夫婦,他們的真誠和用心,是此次行程 的基本助緣。

【第181期‧佛光法苑‧35】


菩提中心禪七 法財

自去年底退休以來,有幸能經常參加玉 佛寺週日的法會,深感福報匪淺。平時在職 場上,心無厭足地追求名利權勢和金錢,雖 然物質上有了短暫的滿足和享受,但心靈上 卻空虛疲憊,似乎並沒有真正的得到安寧和 快樂。 常聽朋友居士說,禪七是放下萬緣,安 定身心,了解自己,提昇自己的最佳處方。 今年感恩節,適逢兒子不在家,徵得家裡同 修的同意和支持,初次報名參加菩提中心感 恩節禪七活動,想親身體驗,一探禪七的奧 妙和究竟。 感恩節清晨五點正,在法師準時打板 下,展開了禪七的序幕。此次學員包括美 籍、墨籍人士,並有來自大陸、香港、台灣 的華人,有的從墨西哥搭機過來,有從明尼 蘇達及加州飛來參加,也有從奧斯丁開車過 來的,總共約三十多位學員,真是有緣千里 來學佛,佛性無南北,佛法無國界呀。 五點半,法師帶領大眾在禪堂外的丹墀 經行並做早操,活動筋骨,隨即進入禪堂,

開始靜坐每天的第一支香,約四十五分鐘。 七點吃早齋。玉佛寺的素食美齋早已聞名 休士頓僑界,而菩提中心的早齋更是豐富 無比,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家鄉口味的 蕃薯粥或健康的五穀粥,配上熱呼呼的豆 漿、饅頭和包子,佐以各式醬菜再加上典 座大師─慧度師,親手熱炒了四、五道可口 的菜餚;不僅如此,紅茶、綠茶、香醇的熱 咖啡,任君選用,一時間,竟忘了是來禪修 呢?還是身在渡假村旅遊呢?末學經營旅館 業數十年有餘,走遍無數五星級的旅館,說 真的,難得享受如此美味的早齋呢! 用完溫馨的早齋後,大眾按分配的工 作,幫忙清理環境。八點四十五分,大眾聚 集在隨心亭品茗、靜心,聽宏意法師開示。 隨心亭設計精巧,玲瓏別緻,在此飲茶,清 靜優雅,這種詩情畫意的感受,也只有在菩 提中心這樣的自然景觀下才能享受到。處在 如此清幽的環境下,心中的煩惱執著,已經 自動消除大半了。 九點三十分,正式進入禪堂,由法師為 大家親授八關齋戒,勉勵學員們受持八條戒 法,過一日一夜出家人的生活,功德利益很 大,可以淨化身心,關閉三惡道之門。此儀 式乃佛陀為在家弟子所設,借此一日一夜學 習出家人的生活,聽聞正法,培養正見、 正思惟,放下萬緣,收攝六根,去除無明 妄想,期能一心安住在覺知上用功。才能 明心見性,真正體會清淨禪定的喜悅。上

【第181期‧佛光法苑‧36】


午,依靜坐、經行的程序,反覆交替練習 直到正午。午齋又是一美食佳餚的享受, 提醒自己,美食當前應保持正念,吃到好吃 的知道好吃,但不讓貪心生起。下午休息到 兩點鐘,若氣候良好,法師會帶領大眾經行 至水月湖,在水月觀音前靜坐半小時。若天 公不作美,法師則善巧應變,讓學員們在禪 堂內的經行道經行,然後交替靜坐至五點。 晚課由七點鐘開始,重頭戲先由法師開示, 再靜坐、晚課至九點鐘結束一日課程。如是 反覆七日。 末學第一次參加七日禪修,因平時不精 進練習,臨時抱佛腳,腿功又不行,前兩天 腳酸背痛,心煩意亂如坐針氈,幾乎想打退 堂鼓,幸而第三天開始,心慢慢靜下來,妄 想少了,身體柔軟了,精神也好多了,感覺 非常舒服輕鬆。 經云: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 電。諸位先進大德多數在玉佛寺聽經聞法多 年,如果只是口念心不行,豈不枉費了學佛 的功夫?末學第一次參加打禪七,深覺獲益 無窮,特將親身體驗的禪修功德總結如下, 與各位分享之。 1. 七日禪修期間,遵守禁語規定,沒有 任何電話、電郵干擾。學員們都能確實地攝 心持戒,放下身段後專心用功打坐,心自然 清淨,煩惱也就少了。

述「八正道」,嘉勉學員在日常生活中,隨 時隨地以正見、正思惟提起正念,以力行十 善,卻除貪瞋癡三毒為依歸。不斷地正精進 用功,以淨心、明心、正定為目標,漏盡心 中的無明和煩惱,以達到明心見性、寂靜涅 槃的般若波羅蜜。 4. 菩提中心佔地五百餘畝,天然的森林 環境,幽靜清新,禪堂、齋堂、隨心亭、 男女眾寮房和迂迴的廊道設計,既舒適又 莊嚴,真是最佳的修行道場,能夠在此禪 修,無異是人間一大福報。 諸位大德,人間福報終有享盡的一天, 一旦福報用完了,又輪迴了。所以平時除了 修福外,還要修心。如何修心?打禪七是踏 板。在哪兒打?菩提中心是最佳的道場,也 是不二的選擇。參加禪七、受八關齋戒,靜 坐一個禮拜,藉持戒的功德,讓我們「由戒 而生定,由定而生慧」,功德不可思量,將 來的果報亦不可思議。佛陀教導我們:「你 必須自修自悟,已到對岸的人,只能指出那 條路而已。」法師也只能為眾生指出一條 明路。若要得到真正的快樂,還得靠你自 己親身來參加體驗。虔誠祈願有緣人,把 握當下機會,一起到菩提中心參加禪七, 提昇自己。

2. 作息行程的安排真是完美無瑕,法師 的善巧方便,隨著學員們的程度、體能狀況 和天候的變化,適當地調整課程,使初學者 都覺得很自在,能心無掛礙地專心用功。 3. 法師開示是學員們每日最盼望的時 刻。法師珠磯妙語,以佛法譬喻人生,句 句扣人心弦,啟發佛性。學員聽完後,皆 大歡喜,信受奉行。此次禪修開示主題是講

【第181期‧佛光法苑‧37】


三十七道品 禪修講習

徐小玲

二00九年十一月繼如法師蒞臨玉佛寺弘 法時,特別為英語佛學班的學員開示「四無 量心的修行」及指導禪修。法師慈悲莊嚴的 行儀,感化薰陶無數英語佛學班的學員。之 後,應淨海長老和宏意法師的邀請,繼如法 師答應會繼續支援德州佛教會的英語弘法活 動。在大家的期盼下,二0一0年十月廿九日 和三十日兩天,繼如法師率領了三位講師蒞 臨佛教會,展開兩天的「三十七道品禪修講 習」課程。 繼如法師一九六一年出生於馬來西亞。 年輕時即出家在泰國上座部佛教參學六年, 之後又在竺摩法師座下,研究二十多年的大 乘佛法,對南北傳佛教皆有極深刻的造詣。 法師一九九二年來美國,曾任紐約大覺寺及 莊嚴寺的住持,現為聖路易士美中佛教會及 支加哥國際友誼佛教會的住持。 此次禪修講習課程,弘法處安排由我負 責全程的活動,所以有機會多親近法師和三 位講師。 三位講師中,Dr. Don Sloane是此次 活動的主要負責人,他在成行的前一天晚

上,才辛苦的把所有資料準備齊全,電郵將 一百三十頁豐富的教材寄送給我。Dr. Don Sloane,中國信眾暱稱他Don叔叔。他在一 九六九年即開始研習佛法,親近喇嘛,對藏 傳佛教多所研究,他也精通太極、瑜伽。十 餘年前,師侍繼如法師至今,Don曾在華盛 頓大學研究所執教十七年,最近才退休。 Katty Choi在一九九五年,於繼如法師 門下受三皈五戒,並於二00四年,於香港 大學取得佛學碩士學位。她不但對巴利文有 研究,而且研習中國佛教史也通達南北傳佛 教。Katty多次參與密集禪修,並譔寫中英 文佛學研究報告和翻譯。 Sharon Carcoran是聖路易士人,二十 歲即開始學習打坐。九一年開始修學佛法及 藏傳佛教,0九年得繼如法師認可為弘法講 師。她目前任職於華盛頓大學的心理系。 十月廿八日繼如法師和三位資深的講師 風塵僕僕從聖路易士飛抵玉佛寺時,已是深 夜,一行人稍作休息後,隔天一早八點鐘開 始,即在玉佛寺大雄寶殿展開一天的課程。 當天有六十位學員參加,在淨海長老介紹師

【第181期‧佛光法苑‧38】


資後,即由繼如法師和三位講師輪番上陣, 說法、禪坐、經行交替進行。 Don叔叔首先開示,他先讚嘆出席的學 員們認真的態度。他說修持三十七道品是 非常困難的工作,有這麼多的人來學習, 足可顯示德州佛教會的信眾們對佛法的信 心與堅持。Don叔叔教大家對佛法要有正確 的觀念,南北傳佛教的基本精神其實是一致 的,都是要讓我們淨化心靈,離苦得樂。他 特別強調,佛陀對在家眾主要是以布施為修 行的根本,以戒律和道德為規範,再以慈悲 喜捨四無量心做為日常生活的準則。Don也 提到「正念」的重要性,正念貫穿四念處、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是我們修行 最重要的一環。一個人的心識想法,日久積 累,習慣成形,就像電線一樣有一個固定的 模式,只有靠我們的覺知和正念,才能把我 們的積習和成見扭轉過來。 Sharon接著講解四念處的修行,身念處 以觀息為主,並在行住坐臥中,都要能正念 覺知了了分明。受念處包括苦受、樂受、不 苦不樂受,也要能正念覺知了了分明。心念 處包括心的專注、鬆散、厭惡、喜愛種種狀 態,以及法念處的世間種種現象,也要正念 覺知了了分明。專修四念處中的任何一法皆 可達到解脫的目標。

繼如法師帶領大家靜坐三十分鐘後,開 始指導經行,此經行的方法乃是法師融合太 極拳的精要所成,可以解決緩慢經行時,身 體不易保持平衡的問題。師父的經行動作是 先將身體的重心置於一腳,當另一隻腳往前 踏穩後,再將身體的重心往前「推送」,轉 移到前腳。每一步都自然平穩,腳步沒有遲 疑,心念保持專注、清晰。這樣的經行,持 續一段時間後,可以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感受 和經驗。 午齋後,Don開始講授四正勤的修持。 四正勤─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 滅、未生善法令生起、已生善法令增長。 親近善知識和聽聞正法可以助益四正勤的 修習。Don並且明細地逐項列出表格,標 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語言、行為及心 意上,修習四正勤的具體方法。接著是四如 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 思惟如意足。修習四如意足,以欲力、精進 力、心力、思惟力,遠離惡不善法。五根和 五力也是修行必具的條件,修習五根─信 根(對治不信)、進根(對治懈怠)、念根(對治 放逸)、定根(對治散亂)、慧根(對治無明煩 惱),能生一切善法,成就五力─信力(可破 除一切邪信)、進力(可斷除諸惡)、念力(可 獲正念)、定力(可斷除情欲煩惱)、慧力(可 達解脫)。

【第181期‧佛光法苑‧39】


接著由Katty主講七覺支。為什麼叫七覺 支?因為以此七種法能助於菩提智慧的開 展。(一)念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 智慧。(二)擇法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 捨棄虛偽法。(三)精進覺支,精勵於正法而 不懈。(四)喜覺支,得正法而喜悅。(五)輕 安覺支,又作猗覺支,指身心輕快安穩。 (六)定覺支,入禪定而心不散亂。(七)捨覺 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Kat ty也介紹了三種禪修的方法:觀息禪、內觀 禪、慈悲禪,選擇正確適宜的方法,配合四 正勤的修習,令我們的身、口、意清淨,禪 修時,才能專注用功。 繼如法師最後總結一天的課程,談到八 正道的修行。法師說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是頑 固而堅硬的,而內心的欲望又是饑渴熾熱 的。修習八正道,首先要以戒律和道德規範 來對治我們的癡欲和貪婪,更重要的是我們 要看清世間的無常、苦、緣起和空性,要有 正見、正思惟。禪修的目的是要訓練我們身 心的和諧,身要健康、心要安定。我們要自 淨其意、自我審查、不斷地培養正念覺知、 持續磨練,行之既久,即可達到身和心的解

脫和自在。 第二天的活動在菩提中心舉行,當天 秋高氣爽,氣候怡人,共有三十五位學 員參加,討論的課題著重於三十七道品的 應用。禪修於下午四點圓滿。學員們個個 法喜充滿,感恩四位老師的教導,尤其是 繼如法師的說法有如「獅子吼」,鏗鏘有 力、充滿了信心、喜悅與攝受力,帶領著 大家追隨佛陀的腳步,向解脫自在的目標 邁進。 三位講師初訪玉佛寺和菩提中心,對玉 佛寺莊嚴的建築、菩提中心禪堂的設施及 園林景觀都稱讚不已,很羨慕休士頓的大 眾有這麼好的學佛環境。他們對佛教會的 招待、可口的餐點及義工團隊的支援也讚 不絕口。此次禪修講習活動得以圓滿,要 歸功於佛寺的常住法師及許多義工們的參 與幫忙。我們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到聖路 易斯美中佛教會參觀繼如法師親手建造的 關房,拜訪熱心弘法的法師及講師們,也 希望他們能再安排來德州佛教會跟休士頓 的佛友結法緣。

【第181期‧佛光法苑‧40】


菩提獎學金申請通告 二0一二年的菩提獎學金又開始受理申 請了。獎學金的申請項目如下:

優良者為優先考量。此項獎學金由德州 佛教會蔡氏紀念金捐助。

一、菩提清寒獎學金:是頒給將入或已入 德州公立大學的學生。申請者須準備 二0一一年的正式報稅單(非正式者 無效)以證明是低收入的家庭。就讀 高中三年級或已入大學的學生均可申 請。將依合格者的需要來考量發放金 額。此項獎學金是由陳明宏紀念金、 沈錦龍紀念金、台美實業、薛瑞榮、 王耀南、宋駕翔、林菲薇、曹王味、楊 秀鶴、黃潮懋、蔡氏紀念金、陳許桂、 羅吳美娥、陳剛猛、陳氏紀念金、汪介 然、黃蘋英、梁慰釗、鍾劉秀春、邱美 玉、廖呂素月、李端爾、吳木水、張李 煥珠、譚家瑜紀念獎學金等及多位無名 善心人士的家屬或基金會為紀念已逝親 人所贊助。

五、陳逸松紀念獎學金:申請者為大三以上 或是法學院的學生,將來準備終身為亞 裔族群謀求權益。陳老先生生前是本會 會員,他一生為弱勢族群奮鬥。提供此 獎學金者為陳逸松夫人。

二、菩提成績特優獎:申請者為公、私立學 校的高三或大學成績特優者。此項獎學 金名額有限,申請者競爭激烈。除了成 績及畢業排名全校(top2%),論文、領 導才能等都將列入評審考量。該項獎學 金由卓聶其純,洪鼎偉等家屬捐助。

菩提獎學金是跨越宗教、種族和文化背景, 開放給休市有心向學的學子。名額有 限,申請者必須符合申請條件,請儘速 申請。有意申請者請至玉佛寺領取申請 單(自己來領)。申請者需由學校直接寄 出成績單(正式成績單,否則無效)。高 三學生並需附SAT成績和排名。申請截 止日期為二0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以郵 戳為憑,逾期不受理。將於四月七日面 試,五月廿日上午九點頒獎,地點均在 玉佛寺。申請合格者必須親自參與面試 和頒獎典禮,申請單也必須自己前往玉 佛寺辦公室領取。任何有關問題請電詢 玉佛寺張景華小姐(281)498-1616(WedSat 10:00AM-5:00PM)。

三、菩提成績進步獎:申請者必須是家庭 或是個人的環境遭受劇變,但仍能發 憤圖強,成績由低等到優等。此項獎 學金由德州佛教會善心人士鄭傳贏夫 婦捐助。 四、工程學生獎:申請者為就讀大學兩年以 上的工程學系學生,並立志將來終身擔 任高科技的工程師,報效社會。以成績

六、葉宗台獎學金:申請者須為高三或大學 生,成績優良之外,特別熱心公益。除 了推薦信證明之外,還得在論文上舉出 實例和經歷。此項獎學金由葉宗台的弟 弟葉宗義夫婦提供。 七、善生獎學金:申請者必須是德州佛教會 少青組的高三學生。參與少青組六個月 以上,並對此組織有貢獻者。需由老師 及少青組組長推薦。此項獎學金由德州 佛教會提供。

【第181期‧佛光法苑‧41】


活 動 預 告

慶祝農曆壬辰年新春系列活動

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本會將自1月22日起,於玉佛寺舉行一系列法會活動: 1月22日(星期日)除夕夜9:30,於大雄寶殿舉行延生普佛;11:45舉行叩鐘儀式。 1月23日(星期一)年初一上午11:20,於大雄寶殿舉行「佛前大供」。 1月28日(星期六)上午9:30至下午4:00,於觀音殿禮拜藥師懺。 1月29日(星期日)上午10:00,於大雄寶殿舉行新春祈福平安法會與團拜活動, 宏意法師將以「新春祈福善思惟」為題為大眾開示。法會結束後,淨海法師和宏意法師 將分派紅包向與會大眾賀年。中午佛寺敬備結緣午齋。下午一時三十分,於觀音殿舉行 「藥師普佛」。 新春法會期間,玉佛寺將懸掛「吉祥平安燈」一連七天,敬希十方信眾隨喜發心點 燈供佛,植福田、增智慧。若有任何詢問,請與玉佛寺辦公室聯絡。281-498-1616

宏意法師主持解行同修班 德州佛教會為了讓新學的大眾,有機會 能循序漸進的深入佛法;也讓久修的會眾, 有機會能溫故知新,解行同修,特別於二 0一二年開辦六個梯次的解行同修班。 第一梯次解行同修班的上課時間是在一 月份的每週五晚上七點半到九點,於觀音殿 上課。將由宏意法師親自授課指導,課程 內容包括佛法開示、研討座談及念佛、靜 坐。本期先開講《吉祥經》,希望會友大 眾把握難得的機會,一起修學佛法,提昇 自我。有意參加者請向玉佛寺辦公室報名 (281-498-1616)。

慧璉法師「中國佛教史概說」講座 台灣養諄暨台中假日佛學院副院長慧璉 法師,應德州佛教會邀請,將於一月中旬抵 達玉佛寺,並於二月六日、十一日兩個星期 六的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於玉佛寺主持佛

學講座,講授「中國佛教史概說」。敬請 有意參加者事先向玉佛寺辦公室報名(281498-1616),俾主辦單位準備餐點。 慧璉法師學經歷:日本早稻田大學東方 哲學碩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現任養諄暨台中假日佛學院副院長、圓光佛 學院教師、香光尼眾佛學院教師、台南竹溪 書院教師、高雄法印講堂講師。

開印法師二月底蒞寺教授「慈心禪」 馬來西亞沙巴寂靜禪林住持開印法師, 應德州佛教會邀請,特別安排於二月廿五 日、廿六日,蒞臨玉佛寺弘法。法師將於 二月廿五日(星期六)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 帶領一日的「慈心禪」。廿六日(星期日)上 午十時至十二時,於大雄寶殿為大眾開示。 開印法師說法善巧,辯才無礙。歡迎會友大 眾踴躍參加聽講。

【第181期‧佛光法苑‧42】


開印法師出生於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 市,1987年依止檳城洪福寺文建上人披剃 出家,畢業於台灣圓光佛學院。曾隨繼程 法師、修靜長老、聖嚴長老、葛印卡老師 及帕奧禪師修習禪法。曾任台灣圓光佛學 院講師,福嚴佛學院教務主任。現任沙巴 寂靜禪林住持。專研阿含、阿毗達磨、南 傳註釋書、清淨道論、大智度論及瑜伽師 地論等。

德州佛教會少青組每月定期活動 德州佛教會少青組於2011年10月份開 始,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開設瑜珈課 程 (dancing yoga) 。瑜珈對於沉靜心情很有 幫助,更是一個舒筋活血,老少皆宜的好運 動。課程是由Evelyn Liang老師免費指導。 Evelyn 老師目前在Houston 的幾個健身中心 都有教授,他將針對青少年的需要而設計課 程,歡迎少青組員及家長們踴躍參加。 少青組目前每個月的固定教學課程有: 第一個星期天–瑜珈、第二個星期天–初級 佛法(Buddhism 101)、第三個星期天– 宏意 法師佛法講座、第四個星期天–(Buddhism 102)。

菩提學苑新春園遊會 德州佛教會菩提學苑2012年新春團拜, 將於2月5日(星期天)上午9:30於玉佛寺大雄 寶殿舉行。會中全校師生將向佛教會法師們 賀年,並於會後領取紅包和移至青年活動中 心舉行各班學藝表演及園遊會活動。 各班級學藝表演項目包括:唱遊、舞 蹈、功夫,小提琴及多項樂器演奏等,還有 有獎猜燈謎遊戲、遊戲攤位及摸彩活動,園 遊會中更準備各式素食點心、食品義賣,誠 邀會友大眾合家光臨,歡慶佳節。

菩提學苑園遊會義賣所得,將悉數作為 學苑教育經費,以期落實學苑推廣華文教育 及佛法生活化宗旨,歡迎大眾樂捐贊助,共 襄盛舉。

佛教會召開年度「護法委員大會」 德州佛教會將於2月25日(星期六)下 午二時,於玉佛寺大雄寶殿召開2012年度 護法委員大會。會中諸位法師與各處、組執 事將向與會委員作年度會務報告,同時頒發 新當選護法委員証書,所有出席委員並將於 大會中選出九名任期屆滿之新董事。 護法委員會是德州佛教會組織的基石, 敬請護法委員們屆時出席大會,共同為佛教 會現時法務和未來展望貢獻心力。

菩提合唱團徵求團員 成立於1990年的菩提合唱團在淨海長老 和宏意法師的關懷下,一直在寺內擔任法會 和各種活動的演出主幹,並在社區中代表玉 佛寺用歌聲弘揚佛法。 20多年來,菩提合唱團堅持每週一次 的排練,合唱團曾舉辦和參與過無數次演 唱會,每年的謝師宴和慶生會也是團員們 喜愛的活動,王永士師兄教授的樂理課讓 團員們在藝術水平上有進步的空間。 時光在流逝,菩提合唱團在進步,我們 迫切需要更多的新血補充,需要更多的新團 員加入,更多的師兄師姐們加入才可以讓合 唱團發揮更大的作用。 喜歡佛曲嗎?請加入菩提合唱團;不管 你會唱歌還是不會唱歌,我們都會熱情地歡 迎你。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對佛,對長老, 法師們的敬仰,用歌聲做佛事,以實際行動 做玉佛寺的義工。

【第181期‧佛光法苑‧43】


活 動 翦 影 一日禪訓

清心靜慮

10月22日(星期六),本會於玉佛寺觀 音殿舉行一日禪訓教學,恭請德州佛教會副 會長宏意法師主持指導。 宏意法師於課程中講解和示範了禪修之 正確坐姿與專注方法,同時開示靜坐之原 理、利益,以及對治魔障之方法。宏意法師 闡明靜坐是為培養覺知能力,藉此能見內心 深處不淨思惟,並將之根除、淨化。宏意法 師教導學員遇事要多作正面思惟,內心保持 喜悅,少煩少惱,讓思惟逐漸轉化為態度、 習慣和個性,圓滿人生的開展即源於此。宏 意法師同時鼓勵學員於靜坐後要發願回向, 希望人人皆無瞋恨心,安祥自在。 禪訓課程於是日下午四時圓滿,參加課 程的學員經過一日修學,漸漸安住、沉靜, 也學習到如何透過安定的力量來培養正思 惟、正念和正定。

繼如法師「三十七道品禪修講習」 10月29日和30日兩天,繼如法師應德州 佛教會邀請,從聖路易士率領了三位講師蒞 臨佛教會,展開兩天的英語「三十七道品禪 修講習」課程。三位講師,包括在華盛頓 大學研究所執教十七年的Dr. Don Sloane, 在香港大學取得佛學碩士的Katty Choi,以 及目前執教於華盛頓大學心理系的Sharon Carcoran。 第一天的課程在玉佛寺舉行,共有六十 名學員參加。上午八點開始,至下午五點, 由繼如法師和三位講師輪番上陣,講授三十 七道品,並配合禪修的練習。繼如法師強調

三十七道品的修學,藉由自我審查、不斷地 培養正念覺知;經由勤修戒、定、慧,來息 滅我們的貪、瞋、癡。 第二天的活動在菩提中心舉行,當天 秋高氣爽,氣候宜人,共有三十五位學員 參加,當天的課程著重於三十七道品的應 用。禪修於下午四點圓滿。繼如法師的「 獅子吼」,攝受人心。參加的學員們個個 法喜充滿,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佛教會能 再舉辦類似的課程。

2011年度義賣大會圓滿 德州佛教會於11月19日(星期六)上 午十時至下午三時,於玉佛寺舉行2011年 度義賣大會。 是日天氣晴朗,氣溫適中,九點多鐘, 人潮便不斷地湧入,在各類食品、裝飾品、 手工藝品、珠寶、花卉、植物、書畫、佛教 文物等攤位前流覽,小朋友們則在草坪上奔 馳玩耍。義賣會中準備有精緻可口素食點 心,共設有五十餘種食品攤位。除了義賣 食品、物品外,義賣會中尚有卡拉OK義唱 和摸彩。駐休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陳 方正處長、陳彥夆組長,以及德州州議員 武修柏等多位貴賓,亦於午前蒞臨會場, 與大家同樂。

【第181期‧佛光法苑‧44】


德州佛教會舉辦義賣會的目的,除了藉 此活動籌措佛教會弘法利生的經費之外,也 希望社會大眾能經此因緣認識佛教,親近佛 教。所有義賣所得功德金,均將作為道場弘 法和社會慈善福利事業的基金。 德州佛教會義賣大會於19日下午三時, 圓滿落幕。

親子佛學講座 宏意法師講解「正念」

十一月廿日是年度義賣大會過後的星 期天,循往例一般週日法會暫停,但菩提 學苑中文學校特別在上午十時與下午一時 三十分,於玉佛寺大雄寶殿安排了兩場親 子佛學講座,請宏意法師用中、英文為學 生及家長們介紹佛法。 今年法師以「正念」為主題,為大家解 說保持正念的好處。透過遊戲的設計,法師 現場讓學生們體驗「活在當下」的感覺,進 而教導學員們培養正念的方法以及正念在生 活中的實踐。 法師深入淺出的表達及精心設計的教學 方式,讓聽講者印象深刻,學生、老師與家 長都表獲益匪淺。

菩提中心感恩禪七 德州佛教會於十一月廿四日至三十日, 於菩提中心舉行七天的感恩禪修,有近四十 位的中、美人士參加。 此次禪七恭請宏意法師主持,每天從上 午五點打板起床至晚上十點開大禁休息,每 支香的作息安排都很緊湊,讓學員們無暇分 心。透過八關齋戒的受持及止語的規定,讓 學員們很快地能夠收攝身心,用功辦道。每 天晚上法師為學員們講授「八正道」,提醒 學員們要以正見、正思惟為基礎,用正精進 的力量,開發正念與正定。

七天的禪修中,禪堂外有時天晴有時 雨,但學員們在法師的帶領下,個個精進用 功,保持正念,內觀禪修,不為外面的境界 所干擾。禪七圓滿的座談會上,學員們經過 七天的沉澱,個個充滿禪悅法喜,感恩法師 的教導以及內護外護的成就。大家相約下次 的靜修法會再一起共修。

多采多姿的少青組活動 10月22日下午3:00,宏意法師帶領續超 法師、總幹事、秘書和少青組員及家長。進 行一場保齡球聯誼賽。維時兩個多小時的活 動中,大家都意在交誼而非比賽 。在不是

【第181期‧佛光法苑‧45】


自己打球的時段,每個人都抓緊時間聊天。 大家都非常期待,宏意法師下次所帶領的活 動。 少青組於11月12日星期六上午11:00 到 下午03:00在敦煌廣場,參加由"大休斯敦 OCA Chapter" 及 " AM1320德州中文台"舉 辦的愛心捐血和骨髓篩選活動。在這四小 時活動中,少青組員為前來參與活動的人 幫忙做臉部彩繪、宣傳及介紹玉佛寺少青 組和宣導素食。今年是第二次舉辦這項有

意義的活動。希望明年有更多的組員及家 長來共同參與。 11月13日星期天上午10:00到11:00,顏 憲欽師兄在玉佛寺活動中心禮堂,為少青組 講解「什麼是空」。每月的第二星期天,顏 憲欽師兄以《心經》為教材,延伸出十二個 主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少青解說《心 經》的要理。這堂佛法課也歡迎所有家長和 佛寺的師兄師姊參加。

善的種子 兒童英語佛學班 王英 十二月十一日,是玉佛寺兒童英語佛學班秋季學期末的potluck party。以宏意法師 的開場白開始,小壽星Jenny的小提琴表演「三寶歌」及「生日歌」為高潮,豐盛的 potluck,小朋友們滿心歡喜地提著goody bags,家長們喜悅地互道下學期再見為終止, 在這樣溫馨的氣氛中,又一學期的兒童佛學班的課程圓滿結束了。 作為家長,我記得一年前的這時候, 還在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擔心。跟先生 討論著在美國這樣一個物慾極度膨脹的社 會,怎樣才能培養出為人正直,能做正確 抉擇,走正確道路的人。因緣際會,我們 有幸走進德州佛教會玉佛寺這個大家庭。 今年春季,玉佛寺開辦了每週日中午 11:30至12:35的兒童英語佛學班,免 費招收4至11歲的孩子,課程內容包括禮 佛、靜坐、佛學基礎知識,手工或其他活 動。從一開始,女兒就參加了這個活動。三分鐘的靜坐對於好動的小朋友絕非易事,這 種訓練幫助小朋友提高專注力,會讓他們在一生的成長中受益無窮。因此我們全家人都 很感激佛教會提供的課程,同樣感激各位老師投入的熱情、時間及愛心,感謝他們為不 同年齡的孩子精心創意的課程。 五歲多的女兒已經知道了「五戒、四聖諦、八正道」,雖然未必能理解,但一顆 善的種子已經種下,只要適時地澆水、施肥、光照,還怕不會生根、發芽、開花、結 果嗎? 【第181期‧佛光法苑‧46】


玉佛寺 2012 年 1 月、2 月法會活動

日期

1月1日(週日) 1月7日(週六) 1月8日(週日)

1月15日(週日) 1月22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p 1:30p 9:30a

10:00a 10:20a 11:00a 1:30p 10:00a 11:00a 1:30p 10:00a 11:00a 1:30p

內容

融通法師

-

淨海法師

10:20a 10:50a 12:00p 3:00p 10:45a 12:00p 3:00p 10:45a 12:00p 3:00p

9:30p

*1月23日(週一)

11:20a -12:00p

1月28日(週六)

9:30a-4:00p

2月4日(週六) 2月5日(週日)

2月12日(週日)

2月19日(週日) 2月25日(週六) 2月26日(週日)

定期活動 日期 每週日 每週二 每週四 每週五 每週六 每月第二週六 每月第三週六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經論講解 晚 課 共 修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1:00a 除 夕、普 佛、叩鐘禮佛

9:30a

– 12:00p -

10:25a 10:50a 12:00p 3:00p 10:20a 10:50a 12:00p 3:00p 10:45a 12:00p 3:00p 12:00p - 10:45a - 12:00p - 3:00p

時間

9:00a 12:30p 1:30p 9:30a 7:30p 7:30p 9:00a 2:00p 10:30a -

11:30a 3:00p 3:00p 12:00a 9:00p -9:00p 4:00p 4:00p 2:00p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修慧法師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宏意法師:談是論非 淨海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慧璉法師 續超法師 諸位法師

春節佛前大供 禮拜「藥師懺」

10:00a - 12:00p 玉佛寺農曆新春團拜 1:30p - 3:00p 藥師普佛 10:00a 10:25a 11:00p 1:30p 10:00a 10:20a 11:00a 1:30p 10:00a 11:00a 1:30p 9:00a 10:00a 11:00a 1:30p

主持人、地址、講題

- 10:25a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 10:50a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 12:00p 佛法開示 - 3:00p 晚 課 共 修 12:00p 禮拜《大悲懺》

*1月22日(週日)

*1月29日(週日)

時間

宏意法師:新春祈福善思惟 諸位法師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經論講解 晚 課 共 修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玉佛寺禪修會 第一節:念誦、佛法開示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宏意法師

活動內容

靜坐/英語佛法 菩提合唱團練唱 經論研討班 佛學研討班及靜坐 觀音 普門共修會 解行同修班 菩提中心禪修會 粵語佛學班 放生、郊遊、素食野餐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第181期‧佛光法苑 47】

宏意法師:人生如書 修慧法師 淨海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融通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續超法師 淨海法師 淨海法師:南傳《大念住經》 宏意法師:心在那裡 續超法師

主持人/ 主持人 / 地點

宏意法師、弘法處 (觀音殿) 菩提合唱團(大雄寶殿) 鮑克南居士 修慧法師 續超法師 宏意法師 圓福法師 宏意法師 融通法師


- 下 期 專 題 -

快樂的處方簽 追求幸福快樂,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目標,從佛教 的因果法則裡,我們知道必需要先找到能導致快樂的處 方,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才能走上幸福快樂的康莊 大道。您是否已尋獲快樂的處方簽呢?歡迎您提供寶貴 的處方與大家分享。 如蒙賜稿,字數:兩千至三千字,截稿日期:一月三十日。稿件請寄: 德州佛教會佛光法苑編輯組或電郵送至:dharmagarden.tba@gmail.com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佛書助印功德錄

08/14/2011 Richard Lee $100.00 09/30/2011 章榮彬 $100.00 侯宜寧 $20.00 蔣孟容 邱吉爾 $60.00 10/07/2011 梁周婉玲 $50.00 回向陳永昇 $100.00 10/14/2011 黃亞靜 $50.00 10/20/2011 回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才 $20.00 回向周永昌 $100.00 10/28/2011 李以國 $100.00 11/05/2011 無名氏 $100.00 章榮彬 $100.00 無名氏 $80.00 回向葉楊麗娜 $20.00 11/11/2011 呂秀桂 $200.00 宋秀鳳 $200.00 王淑娟 $40.00 11/18/2011 林起湧 $20.00 陳鳳英 $50.00 Paul Su $200.00 12/02/2011 Jason Wu $100.00 Johnny Wu $100.00 朱惟安 $200.00 章榮彬 $100.00 Julie Chen $20.00 回向闞若玟 $100.00 12/08/2011 林靜秋 $100.00 蔣立逵 王仲蕙 $10.00 -------------------------------------------------------

09/30/2011 周遠合家 $100.00 回向張秉乾 陸影梅 $100.00 回向洪國峰 $50.00 10/07/2011 梁周婉玲 $50.00 10/14/2011 李德偉 黎莉 $100.00 回向沈錦龍 $50.00 回向曾進益 $60.00 回向陳永昇 $100.00 10/20/2011 回向謝國思 冠金華 $100.00 李思寧 $25.00 王緒平 $300.00 回向葉琪華 $200.00 10/28/2011 回向周玉秀 陳孝通 $100.00 回向劉朱素梨 $100.00 11/05/2011 回向許徐邦定 $200.00 David T W Lee $50.00 回向沈錦龍 $50.00 11/16/2011 回向吳姚澄 $25.00 熊舸 $40.00 11/18/2011 回向劉淑香往生淨土 $1,000.00 陳鳳英 $50.00 無名氏 $200.00 回向曾進益 $60.00 11/24/2011 李培鼎合家 $50.00 無名氏 $50.00 12/02/2011 薛惠民 $100.00 12/08/2011 Elize Wong $300.00 -------------------------------------------------------

合計

$2,440.00

合計

【第181期‧佛光法苑‧48】

$3,610.00


淨海長老接待陳方正處長(右)及 台塑吳堯明副總經理(左)

嘉賓雲集聽義唱

州議員H.V.先生上台致詞

家裡人多不知份量夠不夠

非常發心熱忱的西北吉他班

開心的兒童

慧度師的獨門廚藝

忙碌多日的典座組義工

少青組烤的玉米香又甜

二 0 一 二 年 義 賣 大 會 翦 影


德州佛教會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慧燈高照無熱惱 乃是人間寂靜時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