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Garden 191 (2013-09)

Page 1

Dharma Garden

191 2013 • 9 Bi-Monthly

本期專題:生活的藝術


目 錄

第191期 2013年9月

編者的話......................................................................................................................... 1

法義探討

學步園

略說慈悲道場懺法.................................................................................................... 2 超定法師 美國佛教史簡述 (四).............................................................................................. 8 淨海法師 中國佛教史話(十三).......................................................................................... 12 慧璉法師 忘........................................................................................................................................ 16 李瑋

專題- 「生活的藝術」

生活中的中道行......................................................................................................... 18 人間山水......................................................................................................................... 21 一個平凡人的話......................................................................................................... 22 健康又智慧的生活.................................................................................................... 25 生活的藝術.................................................................................................................... 28 生命中的感動.............................................................................................................. 30

如流 伍秉華 張建義 和亞 和禪子 慈弘

法苑文輯

佛教因果觀.................................................................................................................... 32 學佛有感......................................................................................................................... 35 絲路之遊(七)......................................................................................................... 36 佛教本土化,向前跨一步..................................................................................... 39 REMOVAL OF CRAVING................................................................................... 41

智一法師 林宗方 恆律 楊祖愛 Ven. Seelananda

新聞類

活動預告......................................................................................................................... 43 活動翦影......................................................................................................................... 44 九、十月各項活動時間表..................................................................................... 47 專題預告、助印功德錄.......................................................................................... 48

《惠賜稿件,請自行存底,本刊保留刪改權。若未如期刊登,或未採用,恕不退稿,請見諒。》

發行人:

Publisher:

編輯者:

淨海法師、宏意法師

Ven. Jan Hai and Ven. Hung I

佛光法苑編委會

Editor:

Dharma Garden Editing Committee

出版者:

德州佛教會

封面:山景秋韻─科羅拉多州 封面攝影:翁定台 封底攝影:王偉頤 承印者:Long Plan Printing

美洲菩提中心:29123 Mellman RD, Hempstead, Texas 77445 Dharma Garden (USPS 019-577)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exas 77072, Tel:(281) 498-1616, Fax:(281) 498-8133. Issue 191, September 2013. This is a non-profit venture solely supported by contribu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and the readership.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the above address. Website: www.jadebuddha.org Email: dharmagarden.tba@gmail.com


編者的話

世間一切是無常的,佛法要流傳下去,就得一代傳一代才行。世代的輪替是誰都 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如同一年四季,千百年來無人可使它改變或停止!佛教會投下 相當的心血,想方設法地要將佛法傳給年輕的一代。每年的夏令營,均由一群默默耕 耘的義工,設計課程,寓佛教於育樂中,總希望能潛移默化這一批年輕人。同時也儘 量給他們有訓練獨立思考與承擔責任的機會。讓大哥大姊帶領小弟小妹,培養成一個 佛化青年的模範。今年的夏令營已圓滿結束,團員依依不捨,對佛法也生起探討的興 趣。本刊提供一些照片與大家共賞,希望留下美好的回憶。更願佛法能深植於青年一 代的心中! 有緣無緣的人相聚在一起,能共創事業,彼此提攜,是要經過一番努力與體諒的。 本期專題「生活的藝術」,文章多篇,感謝作者不吝提供自身的寶貴經驗,自身的理 解與感受,希望大家能受用,彼此珍惜,互相鼓勵。 今年十月初,本會將再次啟建梁皇法會。一方面感恩三寶的加被,同時也祈求國泰 民安,風調雨順。住持超公長老為此寫下「略說慈悲道場懺法」一文,願大家細讀, 以了解梁皇法會中懺悔與發願的意義,屆時能如法的禮懺,得真實功德!


略說慈悲道場懺法 ──為玉佛寺啟建梁皇大法會而寫

超定

一、緒說 啟建慈悲道場,禮拜《梁皇寶懺》,在 傳統中國佛教界,早已是很普遍流行的法 事。舉凡寺院落成,佛菩薩聖像陞座大典; 或清明報恩,度亡超荐功德;或為師友消災 祈福,都會敦請一班法師來禮拜這一部著名 的梁皇懺。但對於德州玉佛寺而言,實在是 希有難逢的盛會。過去為籌集美洲菩提中心 的建築基金,曾經舉辦兩次大法會。藉此方 便之道,鼓勵會友發心奉獻,同修福慧。如 今,規模宏偉的明心堂、香雲堂、報恩塔和 僧眾共住的寮房,重要工程大致已經完成, 並於2009年佛誕節舉行落成大典。今年又 為提供學員專用教室,增建法堂一棟,硬體 設備齊全,奠定了弘法利生的道基。真是諸 佛生歡喜,龍天降吉祥!茲為感恩三寶的威 德加被,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護法善 信增益福田,經本會執事同仁議決:謹訂於

今秋十月初旬,舉辦第三次的梁皇大法會。 此次特從台灣請來五位比丘僧,領導會友一 起禮懺。圓滿之日,施放瑜伽燄口一堂,超 荐報恩堂內,各姓門中歷代宗親,累劫冤親 債主,暨十方法界無祀孤魂等眾,蒙佛接 引,往生淨土,見佛聞法,共證菩提! 眾所週知,玉佛寺不是經懺道場,一向 以弘揚正法,淨化人心,莊嚴人間淨土為其 宗旨。三十多年來,從事佛教教育、文化、 慈善的工作。上自創會諸公,僧伽大眾以及 全體會友,無不競競業業,精進不懈地,為 荷擔如來家業而努力。事實上各項法務已夠 繁重,對經懺佛事,如何為亡靈在七七之 間,誦何經拜何懺之類的喪事,因人力資源 所限,恕難滿足廣大信眾的需求。不過每逢 會員及其親友往生,法師即率領信徒前往助 念,並主持隆重莊嚴的喪禮。而且,每逢週

【第191期‧佛光法苑‧ 】


日下午作晚課,誦經念佛,功德回向,接引 亡靈往生佛國。這一貫的家風延續至今,已 獲得全體會友的普遍認同。 中國佛教重視音聲佛事,大眾集體共修 時,一起念佛、禮懺、誦經等儀軌。無可否 認的,這是度眾很有效用的方便。佛法有信 願與智證二門,以音聲作佛事,判屬信心為 本的易行道。相對的,智證的正常道,還是 不離信願的方便之道。另外約佛法的解理與 修行來說,也即是聞、思、修、證的歷程。 解門與行門,理論與實踐,彼此間的關聯難 以截然分割。德州佛教會玉佛寺,在會長與 副會長的領導下,秉持解行兼顧,信智並重 的原則;弘揚如來正法,不囿於一宗一派、 一師一道,打破門戶之見,確立了十方道場 的典範。 究竟而言,法性本無二,佛法是一味 的,但以眾生根性的差異,不得不因病與 藥,因材施教,展開種種入道方便。例如 固定的週日共修,上午在大雄寶殿,有兩 堂經論講解,或請外來法師作專題演講; 其間插入一段念佛、誦經的修持項目。觀 音殿則為英語佛學課和靜坐。下午晚課, 誦持阿彌陀經,稱念佛號。另外一班經論 導讀、問題研究,由資深會友帶領探討。星 期六的共修是:拜大悲懺、念佛、靜坐,還 有郊遊、放生等活動。總觀本會定期聚會, 一週之內,除星期一和星期五兩天放香,其 他天天都排滿了。從以上節目看來,玉佛寺 確係一兼容並蓄,五臟俱全,多元化的弘法 道場。接引眾生的原則,一方面注重各人根 性的差別,而施設不同的方便,同時又堅持 佛法的特質,不以相似佛法,盲導眾生。在 團體生活中,倡導六和精神,對人尊重,凡 事包容,絕不自是非他,強人同己。佛法深 廣無涯,應機的法門深淺不一,所持的態度 是:「不棄於中下,亦不滯中下。」依方便

入究竟。但不以方便為究竟,正如《成佛之 道》結頌:「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所 有眾生類,究竟得成佛!」這就是契理又契 機的人間佛教。 二、禮佛懺悔法門 「禮懺功德殊勝行」,基於信願而來的 易行道,確信稱念如來名號,功德無量無 邊。誠如古德勸人念佛、拜懺的法語:「 念佛一句,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 沙。」《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作如是說: (一)「其有得聞寶海如來名號者,執持、 諷誦、歡喜信樂,其人當得七覺意寶,皆當 得立不退轉地,疾成無上正真之道,卻六十 劫生死之罪。」(二)「得聞寶成如來名號 者,執持、諷誦,以清淨心,歡喜信樂,卻 五百劫生死之罪。」(三)「其有得聞寶光 明如來名者,執持、諷誦,歡喜信樂,五體 投地而為作禮,卻二十萬劫生死之罪。」 通行的《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根據《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說:「若有眾生欲得 除滅四重禁罪,欲得懺悔五逆、十惡,欲得 除滅無根謗法極重之罪,當勤誦上藥王、藥 上二菩薩咒;亦當敬禮十方佛;復當敬禮過 去七佛;復當敬禮五十三佛;亦當敬禮賢劫 千佛;復當敬禮三十五佛;然後遍禮十方無 量一切諸佛。晝夜六時,心想明利,猶如流 水,行懺悔法。」 關於懺悔滅罪的思想,我人需了解懺悔 的名義及其類別。懺悔一詞,梵語懺摩,譯 義為容忍、寬恕;悔,不是懊悔、後悔,意 思是向對方認錯,明白地說出自己所犯的罪 過。當知懺悔與持戒的關係:一個人受了 戒,不能保證終身不犯。儒家說:「人非 聖賢,孰能無過?」犯了錯即構成人格的污 點,解脫道上的障礙;懺悔即是補救的唯一 辦法。所謂:「有罪當懺悔,懺悔得清淨,

【第191期‧佛光法苑‧ 】


清淨即安樂。」僧團的特質:和合、清淨、 安樂。在此健全的團體裡修學,個人身心清 淨,大眾和樂,對外才能負起化導眾生,正 法久住的神聖任務。 懺悔方法大約分為「事懺」與「理 懺」,其中事懺又分「作法懺」與「取相 懺」兩類。所謂作法懺,即依所犯戒律的輕 重,而制訂不同處分條文。查僧伽戒律,一 類是道德軌範,如不殺生等戒條。一類是生 活準則,關於衣食住等細節的規約。還有一 類屬於團體制度,規定如何受戒、半月舉行 布薩、每年夏季安居等規定。作法懺是在僧 團大眾中,坦誠發露,說出自己所犯的什麼 罪,請求大眾的寬恕,並下定決心,今後不 再違犯。譬如所犯的屬於僧殘戒,需要在二 十位比丘前,舉行出罪的手續;犯比較輕微 的過失,向四位比丘,或一比丘前求懺悔即 可。經過懺悔後,得以恢復比丘僧的資格。 這種作法懺是聲聞戒的懺悔法。大乘佛教興 起後,十方諸佛無所不在。菩薩僧代取聲聞 僧,對取相懺的懺悔法不再重視了。如上所 舉的懺悔滅罪的大乘經典,在十方佛前,稱 名、憶念、禮拜,憑佛力加持,眾罪消滅; 即使是五逆、十惡、謗法等極重之罪,也可 懺悔清淨。 所謂取相懺,意思是證明:行者是否如 願地達成滅罪之目的。弟子在十方佛前求懺 悔,晝夜六時,至誠懇切,念念相續,終於 感應道交,諸佛現身,異香滿室,或所供鮮 花經久不凋。像這一類瑞相現前,稱為取相 懺。 另一類理懺,又作實相懺、無生懺。偈 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又 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 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

消除。」這是最徹底的懺悔法,正觀緣起 性空,諸法如夢如幻,一旦見空性,般若 火起,燒盡無明惑業薪,達到業盡情空; 不僅業障懺除,煩惱障、苦報障也淨盡無 餘了。 三、菩提心為本的懺悔法 慈悲道場懺法全文分十卷,從歸依三寶 第一起,至囑累第四十止。懺文重點在前六 卷,歸依三寶後,斷疑第二,懺悔第三,發 菩提心第四,發願第五,發迴向心第六,顯 果報第七,出地獄第八,解怨釋結第九。歸 依三寶是學佛的第一課,大乘佛法在五乘共 法的基礎上,不但個人歸依三寶,進而「五 體投地,奉為國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師 長,上中下座,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護世 四王,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 神八部,廣及十方無窮無盡,含靈抱識,水 陸空界一切眾生,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 佛、尊法、賢聖。」既已歸依三寶,務必斷 疑生信,確立正見,從善惡業報等世間正 見,到出世正見的修學。懺悔第三,勸誡 大眾「起勇猛心,發懺悔意,懺悔之力不 可思議。」舉阿闍世王為例,他雖造大逆 罪,由慚愧悔責故,重苦輕受,即所謂拍 球地獄,很快得超昇。懺悔之詞,對於十惡 行,或自作,或教他作,或見作隨喜,乃至 六根行於六識,取於六塵所起的無量罪惡, 仰願十方一切諸佛,接受我等至誠懺悔。發 菩提心第四與發願第五,切念三途苦,觀想 一切眾生皆是我的累世六親眷屬,由此發起 堅強的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令一切 眾生皆共成佛道。菩提心、誓願心、迴向心 是連貫的,學人以成佛為目標,所修六度四 攝等利他行,功德迴施四生六道一切眾生, 共同趣向無上菩提。顯果報第六和第七,以 及出地獄第八,內容與地藏菩薩本願經相 近。如第四卷尾讚:「因緣果報,於理昭

【第191期‧佛光法苑‧ 】


然,鐡 城 縱廣遍三千,苦趣備相連,稽首金 仙,出離眾熬煎。」此六句讚偈,即賅攝以 上三品的涵意。 其次解怨寃釋結一項,懺文最長,第五卷 和第六都在闡明這一專題。眾生無始以來, 起惑造業,往返於六道生死輪迴中,一念之 間,所起怨結,一生所作眾罪,已是計算不 清,何況終身歷劫所起眾罪?愛恨情仇,無 窮無盡。諸佛菩薩為悲心駆 使 ,正是為令眾 生解怨釋結,出離苦海。作為大乘佛教徒, 「我等相與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摩訶 薩,救苦為資糧,解怨為要行,不捨眾生, 忍苦為本。我等今日亦復如是,起勇猛心、 起慈悲心、等如來心,承諸佛力,樹道場 幡,擊甘露鼓,秉智慧弓,執堅固箭,普 為四生六道,三世眾怨,父母師長,六親 眷屬,解怨釋結,已結之怨,一切捨施, 未結之怨,畢竟不結……從今日去乃至菩 提,解怨釋結,無復讎對,一切眾苦,畢 竟斷除。」

飲銅炭坑等地獄、刀兵銅釜等地獄、火城刀 山等地獄、餓鬼道、畜生道等。在此不厭其 煩地一一列舉,代為禮佛求懺悔,具體說明 大乘懺法,普緣一切眾生,上自天道,下至 地獄道,凡未出三界者,皆是慈悲憐愍的對 象,同時也是我人歷劫的恩人,念恩報恩的 對象。今代替他們禮佛,五體投地,懇請三 寶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令諸眾生罪業消滅, 眾苦解脫;四無量心,六波羅密常得現前。 尤其是今日現受地獄苦者,願他們永滅業因 及苦果。「捨地獄身得金剛身,捨離地獄苦 得涅槃樂;憶地獄苦發菩提心,同出火宅, 至於道場,與諸菩薩俱成正覺。」參加禮懺 同仁,觀想以上眾生皆是過去我等父母師 長,生生世世的六親眷屬,那種慈悲心油 然而興,知恩、念恩、報恩之情,自然忘 卻禮拜的疲勞,出自內心湧現的法喜,真 是筆墨難宣啊。

以下從第七卷起,除自慶第十,陳述同 業大眾從歸依以來所得法益,值得踴躍歡喜 自慶之事。祈求三寶攝受,令三界六道眾 生,越生死海,同登覺岸。警緣三寶第十 一,為報三寶宏恩,當發菩提心,立四弘 誓願,勤修福慧,普令法界眾生,生生世 世不離三寶,人人六根清淨,五眼圓明、 四無量心、六波羅密,隨心自在。 第十二懺主謝大眾起,有二十二品,奉 為天道禮佛……為六道發願,為執勞運力禮 佛。做一個菩薩行者,源於慈悲心而起的菩 提行,依禮佛懺悔的易行道,其對象總括: 天道、諸仙、梵王等、阿修羅道一切善神, 龍王、魔王、國王人道、諸王王子、父母、 過去父母、師長、十方比丘比丘尼、十方過 去比丘比丘尼、阿鼻地獄、灰河鐡丸等地獄、

四、六根三業的清淨願 梁皇寶懺第十卷發願第三十九,這裡的 發願是特指三業六根的清淨願;前第二卷的 發願,那是繼發菩提心後,「願生生世世在 在處處,常得憶念發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續 不斷。」願常得供養三寶,莊嚴諸佛國土, 具足四無礙智、六神通力,以此教化眾生, 同登覺岸。

【第191期‧佛光法苑‧ 】


發願之前有一段文字:「次復應須發如 是願,尋夫眾惡所起皆緣六根,是知六根眾 禍之本。雖為禍本,亦能招致無量福業。《 勝鬘經》言:守護六根,淨身口意。以此義 證,生善之本。故於六根發大誓願。」 首先,請聆聽世尊開示解脫之道:當六 根緣六塵境界時,於可意不可意觸,不起愛 憎之念;時時正觀無常、苦、空、無我,以 降伏欲貪,俾得隨順於涅槃。當知世間與出 世間,生死輪迴苦與涅槃解脫樂,其分水嶺 即在於六根是否調伏與守護。《雜阿含二七 九經》:「世尊告諸比丘!於此六根不調 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 於未來世必受苦報。」反之,「多聞聖弟 子,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任 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憂惡 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儀,善護眼根; 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如是 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 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 懺文在六根願之後,又發口願。六根,

其實即包括身、口、意的三業;三業的口業 就是六根的舌根。所不同的是:舌根願, 偏重在嘗味,不嘗一切能生貪愛煩惱滋味 之味;恒嘗甘露百種美味之味。而口願的 內容,係指口業的善行,不毀訾三寶;常 讚歎三寶。 發願文分為負面與正面二部份,也即是 消極的遮止惡法(律儀戒),積極的奉行善 法(攝善法戒)。佛法不分解脫道與菩薩 道,其共同點:凡與聖道不相應的,滋長 貪瞋癡煩惱,引發三業不善的六塵境界,從 今日起,乃至證菩提,於其過程中,永遠隔 絕;見聞覺知,語默動靜,時時處處不離法 饒益、義饒益與梵行饒益的修行原則。 茲節錄正面部份如下:(一)眼根願: 「惟願一切眾生,從今日去,眼常見十方常 住,法身湛然之色。常見三十二相紫磨金 色……常見今日道場,大眾歡喜讚法頂受 之色。常見四眾圍繞,聽法渴仰之色。」 (二)耳根願:「耳常聞諸佛說法,八種音 聲。常聞無常、苦、空、無我之聲。常聞八

【第191期‧佛光法苑‧ 】


萬四千波羅密聲……常聞諸佛讚歎,一切眾 生能行十善隨喜之聲。常聞諸佛讚言善哉, 是人不久成佛之聲。」(三)鼻根願:「鼻 常得聞十方世界,牛頭栴檀無價之香……常 聞聖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 身之香。常聞諸佛菩提之香。常聞三十七 品、十二緣觀、六度之香。」(四)舌根 願:「恒嘗香積香飯之味。恒嘗諸佛所食 之味。恒嘗法身戒定慧,熏修所現食味。」 (五)身根願:「常覺十方諸佛淨土,微風 吹身之觸。常覺十方諸佛淨土,七寶浴池, 洗蕩身心之觸。常覺無老病死諸苦之觸。」 (六)意根願:「從今日去乃至菩提,意常 得知貪欲、瞋恚、愚痴為患……常知佛是大 慈悲父,無上醫王;一切尊法為諸眾生病之 良藥;一切賢聖為諸眾生看病之母。常知歸 依三寶,應受五戒,次行十善;如是等法, 能招天上人中勝報。」(七)口願:「從今 日去乃至菩提,口常勸人歸依三寶,受持五 戒,十善六念。常讚誦經典,說諸善事。常 教人近善知識,遠惡知識。」於一一願後, 至心五體投地,禮拜諸佛菩薩。總結所願: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 以慈悲力覆護攝受,令眾等得如願,滿菩提 願。」 五、結說 以上略舉懺文大意,欲知詳細內容,領 解十卷玄文,品嘗其甘露味,必須讀者請來 懺本,精研細究,諦聽善思念之。若能親臨 法會,三業恭敬,如法受持諷誦,肯定能獲 得無窮的受用!

宮。而後顯現天人端嚴之身,前來答謝武帝 的慈恩,並證明禮懺的殊勝功德。基於這一 事實,中國佛教界,千餘年來盛行禮懺,不 論為消災增福壽,或滅罪生淨土,都舉辦梁 皇法會。誠如入懺之前所述:「以此消災, 災消吉至;因茲滅罪,罪滅智生。真救病之 良藥,乃破暗滅之明燈。」台灣佛教流通的 懺本,前有入懺,後有出懺,文辭之美,法 義之妙,令人百讀不厭。尤其在法會中,由 專業的法師群領導唱誦,那種「妙音觀世 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聽來有 如置身佛淨土,諸善上人俱會一處,同聞 覺音之感。 梁皇十卷懺文,配合十地菩薩,每一卷 願滅某種罪(一障、二執、三毒、四重、 五逆、六根、七使、八垢、九結、十纏之 罪。)親證菩薩十地──歡喜、離垢、發 光、焰慧、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 慧、法雲地。「解了寃 、 懺了罪,消災增福 慧(或脫苦生忉利。)龍華三會願相逢,彌 勒佛前親受記。」這是每卷迴向時,懺悔者 至誠懇切的願望。茲再錄出懺的一小段,結 束本文:「伏願:頓除十使,迥脫十纏,圓 發十心,十願滿而真空月朗;修行十地,十 障斷而覺苑華開;塵塵開解脫之門,處處顯 真如之用;冤親普利,凡聖同資;俱承懺悔 之善緣,共證真常之妙道!」

梁皇寶懺,原名慈悲道場懺法,係梁武 帝君為超荐其原配郗夫人,故令寶誌禪師等 十人,搜集有關懺罪經文,列舉諸佛聖號, 編制了這一部文情並茂的懺本。武帝恭迎一 群高僧,啟建壇場,虔誠禮拜,念誦如儀。 懺功圓滿,夫人得脫蟒蛇之報,上生忉利天 【第191期‧佛光法苑‧ 】


美國佛教史簡述(四)

淨海

六、藏傳佛教在美弘法後來居上 西方學術界對藏傳佛教的研究始於19世 紀初,19世紀20年代,匈牙利學者喬瑪進 入西藏,研究藏文大藏經並撰寫了《藏英 辭典》,成為現代西藏學的創始人。此後, 一些西方學者紛紛進入西藏,開始對藏傳 佛教的研究,但僅限於極小的學術範圍。 1959年,隨著大批喇嘛流亡到西方國家, 有些西藏學者在美國各大學任教,許多寺 院在西方國家建立,藏人社區陸續出現, 以及大量的藏傳佛教文獻被翻譯成西方語 言,藏傳佛教開始走出東方。另一方面, 上世紀60至70年代美國經歷了反政府學生 運動,以毒品、搖滾、性解放為代表的失 落的一代和嬉皮士(Hippy)風潮,經過戰爭 的洗禮的人們開始對意識活動及心理狀態 的研究產生興趣,不少人熱衷於從東方宗教 哲學中尋求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呼喚。與此 同時,國外的藏學學術界得到美國洛克菲勒 財團的資助,與藏族中一些外流知識份子和 上層喇嘛合作,有了較大發展。在倫敦、巴 黎、東京、羅馬、西雅圖等地建立了國際藏 學中心,聘請在外的僧俗知識份子參加。美 國的研究後來居上,如哥倫比亞大學、印第

安那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威斯康辛 大學麥迪遜分校等六所大學設有藏文或藏傳 佛教的課程。 一直到上世紀70、80年代後,藏傳佛教 被認為蘊藏著豐富藝術和智慧,得到歐洲裔 美國人的熱愛,發展迅速。1958年,藏傳 格魯派第一座寺院在美國新澤西建立,住 持是位帶有卡爾梅克族血統的蒙古喇嘛旺 傑格西(Geshe Wangyal,1900—1989), 以講授蒙文和藏文為主;曾在西藏哲蚌寺 學習,1955來 美。三年後, 他 創 立 了 「 美國喇嘛教寺 院」(Lamaist Buddhist Monastery of America)。其後從 印度來了四位 年輕的喇嘛, 包括索巴格西 (Geshe Sopa)與 格西旺傑初抵紐約 貢噶喇嘛(Lama

【第191期‧佛光法苑‧ 】


Kunga),逐漸興旺起來,就有幾位哈佛大學 的學生開始跟喇嘛接近,其中包括現今北美 藏學界的頂尖學者,霍普金斯和特曼1。到 70年代初,又新建「美國佛學研究所」, 1973年翻譯出版了迦當派和格魯派的教義 集成。旺傑主要承繼格魯派學說,所以有人 稱他為美國格魯派的開山祖師2。 1959年達賴喇嘛團體逃離西藏至印度 後,部分藏族喇嘛移居美國,自此藏傳佛 教的四大主要宗派,隨後都在美國得到傳 播,其中在1961年,西藏薩迦派(花教)的 戴順(Deshung)仁波切在華盛頓州西雅圖 市的華盛頓大學教授西藏佛教哲學,10年 後,他開始傳授金剛座佛法。塔唐活佛(Tarthang Tulku)、曲嘉仲巴(Chögyam Trugpa, 1939—1987),在美國相當著名。塔唐活 佛出生於西藏東部,兼具噶舉派與寧瑪派 的傳承,1969年到加州柏克萊,創建全美 第一座「寧瑪派禪修中心」(Tibetan Nyingma Meditation Center),後來他還成立 了「佛法出版社」(Dharma Press)等七家

格西旺傑創辦的美國喇嘛教寺院

機構。1970年曲嘉仲巴到達佛蒙特州的巴 納(Barnet),創立「虎尾禪修中心」(Tail of the Tiger Meditation Center)。之後,他熱

曲嘉仲巴創建的那洛巴學院 心邀請十六世噶瑪巴(1924—1981)訪美。 1974年9月18日,大寶法王抵達紐約,後到 佛蒙特,改「虎尾禪修中心」為「噶瑪噶舉 派佛法中心」(Dharma Place of the Karma Kagyu)。十六世噶瑪巴三次訪美,引起了美 國人很大的迴響,曲嘉仲巴藉此發展出名為 「金剛界」(Vijradhatu)的教團組織,包括著 名的「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ress)1。 1974年,他創建那洛巴學院(Naropa Institute)。 相繼在美國建立的各派傳教中心,開辦 學院,成立出版社,創辦雜誌、會刊和通 訊。這些「硬體」設施為藏傳佛教在美國紮 根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各大教派的高 僧還在聞、思、修,講、辯、著作方面吸引 美國民眾,簡化入教手續,縮短修習時限, 以適應西方快節奏的社會;把現代科學某些 成分如醫學、心理學、營養學等融入藏傳佛 教的修習之中,使宗教與科學相融合,將今 生修煉與人性回歸和人類的追求結合起來, 傳授瑜伽禪定,掌握飲食控制和催眠術,把 宗教視為文化產業,與西方宗教如基督教、 天主教、猶太教進行交流。上述「軟體」設 施吸引了美國人對藏傳佛教的信仰,促進了 藏傳佛教在美國的傳播。近年來,由於達賴

【第191期‧佛光法苑‧ 】


喇嘛的影響以及好萊塢的影星如理查.基 爾、馬丁.斯科瑟斯等個人興趣的刺激, 藏傳佛教已進入美國的主流意識3。 藏傳佛教獨特的禪修方式,也引起西方 人的興趣,1968年,有佛教學者說,主要 是感受到藏傳似乎蘊藏著一種非凡的能量或 技術手段。「西方對金剛乘的好感可能不會 變得像禪的誘惑力那樣廣泛,因為大家認為 它過分具有異國情調了。但某些人從中發現 了一種能激起他們思想中的內在潛力和能成 功地面對內心實際的強有力的手段。」因此 導致西方出現大量的藏傳佛教禪修中心,也 有許多著作介紹藏傳密教的神秘體驗1。 美國人對藏傳佛教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第一步,依止藏族高僧學習藏文和佛法;第 二步,翻譯和注疏藏傳佛教經典;第三步, 進行藏傳佛教研究。20世紀以來,美國出 版的英文藏傳佛教經典和論著數以千計,其 中有許多是藏傳佛教高僧如格西旺傑、達塘 活佛和仲巴活佛的作品的英譯本。唐納德. 洛貝茲的《香格里拉的囚徒─藏傳佛教與西 方》深刻地揭示了藏傳佛教在西方的影響和 西方人對藏傳佛教的瞭解、認識與研究。半 個多世紀以來,藏傳佛教在美國的傳播,對 美國壯會、文化、價值觀念和宗教產生了重 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美國人的「藏 化」宗教影響。藏傳佛教與美國宗教從衝突 到融合,打破了基督教、天主教和猶太教統 治美國社會的局面,成為美國宗教的一個組 成部分,培養了一批美國藏傳佛教信徒,擴 大了藏傳佛教的國際影響,一定程度上導致 了美國宗教信徒的「藏傳佛教化」,對美國 學術文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培養了一批西 藏愛好者,有助於美國人對西藏文化的瞭解 和認識,促進了美國藏學的發展,擴大了藏 傳佛教的影響,為美國社會和文化增添了新 的內涵;藏傳佛教的現代性和世俗化增強,

使傳統性和民族性削弱了3。 同時,美國藏傳佛教的《三輪》(Tricycle)雜誌社主編斯特蘭德(Strand)認為,佛教 注重的是內涵的傳播,而不是形式上的宗教 禮儀,對這一點他表示十分憂慮,很多人喜 歡佛教,但並不把它當做宗教,更不在乎其 相關的禮儀。他指出佛教應該像基督教和猶 太教學習,通過洗禮,割禮、婚禮和葬禮等 禮儀把佛教和人們生活聯繫起來。「如果想 要維繫佛教發展,佛教中心應該解決出生、 婚姻和葬禮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宗教服 務的問題。」「美國佛教必須改變,否則就 會消亡4」。 七.美國人的佛學研究與佛教社團 美國的佛學研究是在歐洲(主要在西 歐)的影響之後起步的,但到20世紀70年代 前後,西方佛教的研究中心已從歐洲轉移到 美國,而且美國佛教研究是最繁榮的,這是 不爭議的事實。當然美國傳統的宗教是基督 教,佛教是新傳入的,還没沒有能完全轉型本 土化,佛教仍是少數人的宗教。此節文中僅 介紹一些美國佛教社團和佛學研究的成果, 不作冗長乏味的敘述。

【第191期‧佛光法苑‧10】

富蘭克林埃傑頓及其著作


美國對佛教的研究,晚於英、法、德等 國,而後來居上,現在影響最大,成果最 多,已經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個主要群體。 早在19世紀下葉,梵文大師惠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寫有著名 的《梵文語法》,列出1300多條規則。 20世紀上葉,耶魯大學的埃傑頓(Franklin Edgerton,1885—1963)編有《佛教混淆梵 語:文法與辭典》,是佛教文獻的巨著。 1873年斯里蘭卡舉行佛教和基督教大 辯論,在斯里蘭卡報紙上刊出,以後又以 書冊在美國出版,第一名美國佛教徒奧爾 高特就受到這次的影響,1880年他到達斯 里蘭卡,皈依了佛教及盡力幫助復興斯里 蘭卡的佛教。奧爾高特還影響一位在紐約教 書的瑪利.摩西斯.希根士(Marie Musaeus Higgins)夫人,她是一位美國軍官之寡妻, 後來受奧爾高特之勸說,於1891年到達斯 里蘭卡,為教育奉獻37年,她在斯里蘭卡可 倫坡創辦了女子學院,後來為了紀念她就改 名為摩西斯女子學院。1894年保羅.卡羅 斯在美國出版的《佛陀的福音》(The Gospel of Buddha)一書,選用的材料主要來自上座 部佛教,中譯本有程慧餘居士譯的《佛陀的 綸音》。1893年 在芝加哥舉行的 世界宗教會議, 會上斯里蘭卡居 士達磨波羅作了 演說,呼籲人們 對佛教的重視, 佛教漸漸為西方 人所知。

《哈佛東方叢書》發起人之 一及兼任第一任編輯的朗曼 教授

由哈佛大學 華倫(H.C. Warren)慷慨的捐 助,成立了《

哈 佛 東 方 叢 書》,他與朗曼 (C. R. Lanman, 1850—1941)是 叢書的共同創辦 人。朗曼是哈佛 大學梵文教授, 精通梵文和印度 學,編寫有《梵 語讀本》,成為 學習者必備之 書。華爾特.尤 朗曼教授編寫的名著 《梵語讀本》 金.克拉克是繼 任朗曼在哈佛的 職位,成為第二 任叢書的編輯;第三任是丹尼爾教授(Daniel H. H. Ingalls),是梵文和巴利文學者。 叢書共五十五冊,譯介了多部佛教著述。叢 書第一冊為公元6世紀頃印度宮庭詩人聖勇 的《本生鬘》;第三冊為華倫教授的《佛教 翻譯》,第二十五、二十九、三十冊為《佛 教傳說》(Buddhist Legends),三冊中包括 《法句經註釋》的英譯;第三十七冊為《 經集》;第三十九、四十冊為佛音的《清 淨道論》。叢書是佛教在美國發展的一大 動力5。(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李四龍著:《歐美佛教學術史》,第457458頁。

2. 〈顯密文庫〉網路:《黃夏年文集.20世紀美 國的佛教》。 3. 引自google杜永彬:〈論藏傳佛教在美國的傳 播和影響〉一文。 4.〈中國佛學網海外訊〉:據《Courier-journal》 2009年5月31日報導。 5. 藍吉富主編:《西洋佛教學者傳》,載《世界 佛學名著譯叢》第84冊,第288-289頁。

【第191期‧佛光法苑‧11】


中國佛教史話(十三)

釋慧璉

2、天台宗之教理 慧文的「一心三觀」,到智者時發展 為「圓融三諦」之說。三諦就是空、假、 中三種實相,一心中同時可觀察這三種實 相,而三諦又是「即空、即假、即中」, 圓融無礙的。 慧思以「十如是」(《法華經》〈方便 品〉所說的如是相、性、體、力、作、因、 緣、果、報、本末究竟等)為諸法實相,智 者據此,提出「一念三千」之說。他認為凡 聖共分為十個階層,即十法界(六凡是地 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四聖 是聲聞、緣覺、菩薩、佛),每一法界中 各具十界,共為百界,而每一界中又各具 十如是,如此成了「百界千如」,千如又

各具三種世界(五陰、眾生、國土),合 之即為「三千世界」(一切妙法);每一 有情的一念,即具備此三千,但由於業感 緣起,所以有「隱顯」的不同。 天台宗將修證過程分為六個階段,稱之 「六即」,就是「理即」、「名字即」、「 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 竟即」。 章安灌頂 智者的弟子中,以章安灌頂最為傑出, 他出生於「章安」(在今浙江臨海),因此 稱為「章安灌頂」。智者晚年思想圓熟所講 的《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 觀》(天台三大部),就是由他筆錄成的。

【第191期‧佛光法苑‧12】


他本人的著作有《國清百錄》、《智者大師 別傳》、《涅槃玄義》、《涅槃文句》。 印順導師對天台宗的批評 今人印順導師對中國佛教的各方面,有

圓融之說。導師認為這在中觀學者看來是大 有問題的,因為〈觀四諦品〉裏早已明說「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 第一義諦」,並未提及第三諦;又「中道是 不落兩邊的,緣生而無自性空,空無自性而 緣起,緣起與性空交融無礙,所以稱之為中 道義,即是恰當而確實的。不是離空有外, 另有一第三者的中道」(《中觀論頌講記》 頁474)。 至於天台的「三智一心中得」,導師 以為絕非龍樹之說。三智是「一切智、一 切種智、道(種)智」,一切智與一切種 智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智,菩薩智 與佛智是先後而不能說「一心中得」(〈 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華雨集》 第五冊頁110~4)。

異於古德的看法,以其博大精深的學養,對 各宗派提出了鞭辟入裏的批評。他認為天台 宗也是龍樹學之一,但較之於三論宗,其真 常思想更加濃厚,且又吸收南北朝時禪宗、 地論、成論、攝論等的思想,組織成弘偉的 體系,更是綜合學派(《中觀論頌講記》頁 39)。他認為智者之學的精髓在止觀,如《 六妙門》、《次第禪門》、《摩訶止觀》, 皆為不朽之典籍(〈中國佛教史略〉,《佛 教史地考論》頁28)。 「五時八教」之教判,向來備受贊許, 但導師指出「五時」之說是不合歷史的實 況,而「八教」與「賢首五教」,從義理 上說,與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發展,倒是相 當接近(〈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華 雨集》第四冊頁10)。 天台宗依龍樹《中論》〈觀四諦品〉的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一頌,有三諦(空、假、中)

三論宗 三論宗是依三論立名的,三論指的是龍 樹所著的《中論》、《十二門論》及其弟子 提婆著所著的《百論》。 一、三論宗之傳承 羅什與僧肇 三論宗以傳譯三論的鳩摩羅什為中土初 祖,而羅什傳僧肇,其後的傳承則不甚清 楚。鳩摩羅什逝世後次年(西元414年), 被他譽為「解空第一」的僧肇也因病英年早 逝,這對鳩摩羅什慧業的弘續,自是極大的 損失,更不幸的是後秦的滅亡。後秦姚興在 晚年時,因一再兵敗喪地,終致憂憤成疾, 於義熙十二年(西元416年)過世,其子姚 泓繼位。因姚興諸子爭位,引發內亂,又屢 為夏的赫連勃勃所侵擾,國力更加衰弱。南 方東晉北府名將劉裕有意篡位,為圖名正 言順,必須建立赫赫功業,眼見後秦國勢 衰微,他認為機不可失,遂決心北伐;大

【第191期‧佛光法苑‧13】


兵長驅直入,擊破潼關,進圍長安(今陜 西西安),秦軍迎戰,屢戰屢敗,姚泓出 降,劉裕將他囚送東晉首都建康,斬首示 眾,後秦遂亡。 劉裕雖出身「田舍翁」,但猶能禮敬僧 人,重視法化。是年冬,留守建康的劉裕 心腹劉穆之病卒,劉裕為恐發生政變,以 其子劉義真為安西將軍鎮守關中,自己匆 促東返。其後,關中諸將爭權猜忌,互相 殘殺,夏主赫連勃勃又乘勢南下,進破長 安,關中大亂,劉裕的北府精兵,死傷殆 盡。此時前後,又有西秦與北魏之爭戰, 關中兵連禍結,僧團無以安住,名僧四處流 散,或東向彭城(今江蘇徐州)、壽春(今 安徽壽縣)、建康(今南京)等地,或遁隱 山林,當年逍遙園法會之盛,不復可見。羅 什教學重心的龍樹學,在戰亂中,得不到健 全的發展,這也造成「三論」由僧肇到僧朗 之間的傳承不明。 羅什門下的慧觀、慧嚴、道生等,傾向 真常思想,重視《涅槃》、《華嚴》,其後 真常的經論大量譯出,加以羅什所譯的《成 實論》,在南北朝時受到大力提倡,「三 論」之學,為之一時黯淡,連《大品般若 經》也乏人研究。 僧朗至吉藏 但「三論」之學並不因此斷絕,羅什 弟子僧叡、曇影、僧導等都精研三論,其 後居士周顒、比丘道亮及其弟子智林,都 是傳播者,只是不受重視而已。直到遼東 (今東北)僧朗於五世紀末年來到建康攝 山,且於齊永元二年(501)繼承法度擔任 棲霞寺住持,羅什的「關河舊說」,才得以 復興。僧朗一面領眾禪修,一面弘揚三論、 破斥成實論師,連梁武帝都受其影響而研究 《大品般若經》及《大智度論》。武帝還派

了僧詮、智寂、僧懷、慧令等十人隨從僧朗 研讀三論。 十人弟子中,以僧詮最為傑出,他一 如僧朗,禪教並重,因住攝山止觀寺,人 稱「止觀詮」。僧詮弟子成名的有四人, 即法朗、智辯、慧勇、慧布。法朗奉敕住 在建康興皇寺,陳朝歷代帝王都護持他; 他將三論由山林傳布至首都,本人又學養 深厚、雄辯滔滔,因此他說法時,聽者常 有千人之多。他門下人才濟濟,最英秀出羣 群的是吉藏。 吉藏(549-623)祖籍安息(今伊 朗),生於 建康,自幼 便 聰 慧 異 常,七歲時 依 法 朗 出 家,十四歲 已能了解三 論的義理, 二十歲就能 在 寺 中 覆 講。隋滅陳 時,吉藏離 開興皇寺, 前 往 會 稽 (今浙江紹 興),在嘉祥寺住了十年之久,所以人稱 「嘉祥大師」。晉王楊廣(後之煬帝)在江 都(今江蘇揚州)建慧日道場,又在京城建 日嚴寺,先後延請吉藏任住持。吉藏一生好 學,對於當時流布的經論都能用心研究、注 釋、講述,因此學問非常淵博,著作有《三 論玄義》、《中觀論疏》、《大乘玄論》、 《法華論疏》、《華嚴經遊意》、《淨名玄 論》等二十六部。

【第191期‧佛光法苑‧14】


二、三論宗之教學 1、三論之教判─二藏三輪 吉藏將佛典分為二類,一為「聲聞 藏」,是小乘,不了義的;另一為「菩薩 藏」,是大乘,了義的。吉藏立「三輪」 (三轉法輪)以說明如來一代教法,一是 「根本法輪」,指華嚴經,為一乘教;二 是「枝末法輪」,指阿含經等,為三乘教; 三是「攝末歸本法輪」,指法華經,為會三 歸一教。

教學」的學者,專重玄辯,但破不立,沒 有嚴密的論理組織;「教」「觀」分離, 自難與諸宗抗衡,唐會昌法難之後,「三 論宗」便消褪於中國佛教的歷史長流中( (三論宗風簡說〉,《佛法是救世之光》 頁139)。 但三論的思想散見於他宗體系之中, 綿延流傳至今。近代印順導師提倡中觀, 其弟子們相繼發皇,龍樹學似漸有慧日重 光之勢。

2、三論之教理

三階教

三論宗的教理分為「破邪顯正」、「真 俗二諦」「八不中道」三科。主張破邪即顯 正;真俗二諦是言教的二諦;以八不─不生 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詮 釋中道。

隋代佛教,除了上述大德、宗派之外, 另存有一龐大的佛教團體,就是信行禪師( 540-594)所創立的三階教。信行認為佛 滅後第一個五百年為正法時期,第二個五 百年為像法時期,此為第一、二階;佛滅一 千年後進入末法時期,為第三階。在末法時 期,應行普法,不墮愛憎,視一切眾生皆是 真佛;廢具足戒,強調苦行,普行捨財(立 無盡藏)。三階教由於其無盡藏院之財富積 聚太盛,且其教義被認為違背佛說,隋文帝 開皇二十年(600)曾遭查禁。唐時再度復 興,玄宗時,再遭禁斷。武宗滅佛後,三階 教遂湮沒没無聞。清末,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 物被發現,內有三階教之資料,經學者之研 究,世人才知有三階教之存在,也重新了解 三階教之歷史。(待續)

印順導師對三論宗的批評 印順導師在《中觀論頌講記》中指出: 「如以為三論就是三論宗,這是非常錯誤 的。」(頁39)因為三論宗的思想融合了 真常,若學三論宗,除了三論,其他大乘 經典的《淨名》、《法華》、《勝鬘》、《 涅槃》等都必須研讀(《中觀論頌講記》頁 39)。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人的思想, 與印度有一重隔礙,認為大小經典、論典, 其思想都是一貫的,因此將各種思想融於一 爐,性空大乘與真常大乘的合流,成了勢所 必然(《中觀論頌講記》頁37 )。導師也 認為三論師「雖說三諦,依然是假名絕待的 二諦論;不過立意多少傾向圓融而已」(《 中觀論頌講記》頁474)。 導師更從整個「宗」、「教」的大環境 中,拈出三論宗從中國佛教界消失的原因: 一是因為一分重止觀篤行的學者,由於與達 摩的禪風相近,而被禪宗吸收;而一分重「

【第191期‧佛光法苑‧15】


學 步 園

忘 李瑋

近兩年發現記憶力大不如前。見到有的 熟人,想不起人家的名字;應該每隔一天吃 的藥,有時候不記得吃過了沒有。有一次從 城裡回家,本來應該是「輕車熟路」,居然 錯過兩個高速公路出口,好像是在另一個城 市開車。我覺得現在自己「忘性」比「記 性」強。是不是老了,沒救了呢?我覺得 有必要查查書,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序,而且常常做這想那,缺乏正念和定力 的功夫。前幾年我比較注意記得「在茲念 茲」,做一件事就想那一件事。比如停車的 時候,留意車子停在了哪裡,車燈關沒關, 車鑰匙有沒有放在衣服口袋裡,那時候找不 著鑰匙和車子的情形就很少。近一兩年在正 念、禪定上面用的功夫有些鬆懈,這才是忘 性比記性強的真正原因。

心理學的書上說,遺忘的主要原因有三 個。第一個原因是「衰退」(decay)。比 如學過一種外語,長期不用,就會遺忘。第 二個原因是「替代」(displacement),就 是大腦的短期記憶儲存的內容太多的時候, 新的信息就會把舊的信息取而代之。第三個 原因是「干擾」(interference),比如學 過法語之後,再學習西班牙語的時候,這 兩種語言有時候會互相干擾,這也會影響 記憶。

心理學書上還說,人類的記憶是可以有 選擇性的。瑞典隆德大學的沃德豪斯教授的 一項研究表明,患抑鬱症(depression)和 創傷應對障礙(post-traumatic disorder) 的人,經過一定的訓練,可以選擇永遠忘 記令他們痛苦的記憶。還有,我們的記憶 和生活經歷也有密切的關係。同樣經歷過 「文革」期間上山下鄉運動,我這一代人 對那一段生活的記憶也是有選擇的。當我 們這些當年的「知識青年」聚會的時候, 有人會更多地回憶我們吃過的苦和心靈創 傷,也有人更多地談那一段經歷對我們後 來的人生的正面影響,這都和我們後來的 「命運」有關。

那麼,如何加強我們的記憶呢?心理學 家們提供的方法大概也有三個,第一個可以 叫做「學而時習之」,經常複習;第二個方 法是把信息分門別類接受和儲存,因為有序 的信息容易保存和提取;第三個方法是注意 力集中,就是不管幹什麼,心無旁騖,不走 神兒。我驚訝地意識到,佛法裏面講的正精 進、正憶念、正禪定,不是就可以用來改善 我們的記憶的方法嗎?我自己經歷的那些遺 忘的情形,大多是由於腦子裡的事情雜亂無

看起來,遺忘本身也不是絕對不好。那 些令我們不愉快的記憶、念頭,就像垃圾一 樣,如果積累多了,那我們的心裡就沒有存 放愉快的記憶和念頭的空間了。學佛既然是 要離苦得樂,那就得保持正念,活在當下, 善用好的記憶、好的念頭。

【第191期‧佛光法苑‧16】


本期專題

生活的藝術

高山流水起起落落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 來來往往你爭我奪 自自在在心無掛礙

【第191期‧佛光法苑‧17】


活 的 藝 術

生活中的中道行

如流

願言均此施

清陰分四方

近日地球暖化,日趨嚴重,北極冰塊融 化,生態影響甚大。因此夏季越來越熱,氣 溫屢創高峰。想起千多年前的唐朝,文宗皇 帝李昂曾經寫有《夏日聯句》:「人皆苦炎 熱,我愛夏日長。」以此來給群臣應對,結 果只有柳公權應對曰:「薰風自南來,殿閣 生微涼。」甚得文宗喜愛,更命之寫在殿 上,給群臣欣賞。二百多年後,蘇軾看到此 四句,乃批評柳氏沒有規勸唐文宗顧念老百 姓之疾苦,於是續其四句:「一為居所移, 苦樂永相忘;願言均此施,清陰分四方。」 希望皇帝在享受殿閣涼風時,也希望他要想 到能讓天下百姓一起共享他的歡樂。這也是 蘇氏大乘佛教菩薩心懷的顯露。

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

古代印度夏天炎熱,甚為苦惱,於是以 涅槃為清涼之意,以期解脫即是達到清涼之 地。佛陀每以大火所燒為地獄,大火所聚為 煩惱的譬喻,以此讓弟子體會清涼解脫之可

貴。因此,大乘佛典《華嚴經》便有「菩薩 清涼月,常遊畢竟空」之說,亦是形容大乘 菩薩心如清涼月一樣,無絲毫牽掛,心如太 虛,於畢竟空中入於世間做事。 如何在炎熱中保持清涼?在忙碌中保持 悠閒?在緊張中保持從容?在混亂中保持條 理?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清醒的活在當 下?這是佛家千百年來所不斷強調的,也 是修行所冀望達到的境界。釋尊領導的僧 團在當時的印度沙門團中,是別樹一幟的。 僧團的儀容莊嚴,安心靜默,得到各地王族 及群眾一致的讚美。甚至釋迦太子在未成道 前,當他出家後來到王舍城時,已被當地的 民眾讚賞,傳至頻婆娑羅王耳中,於是接見 他,並勸請太子還俗,協助治理國家。可見 當時釋迦太子已善於收攝根門,儀容整肅而 安詳,收攝諸根而攝化眾生。

語默動靜體安然 佛陀最初五位比丘弟子的阿說示比丘, 是佛弟子中威儀第一的。在他成道後出外乞

【第191期‧佛光法苑‧18】


食時,已吸引到當時未成為佛弟子的舍利弗 的注意,於是向他請教所學法義。當阿說示 說出佛陀所教是緣起法,並誦出「若法因緣 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 說」(《初分說經》卷下)時,舍利弗便 立即得到法眼淨了。由此可見,身體動作 行止威儀除了是修行練習的目標之外,更 是教化眾生的有效途徑。 佛陀常常教示弟子在日常行為中收攝六 根,又說守護根門,不讓心念向外奔馳,在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寤、覺 等等的行為中,攝心於當前,令心逐漸平 伏,煩惱與執著亦漸漸減少,繼而邁向解 脫。這對身心行為動作的時刻觀注,逐漸 發展成為四念住中的身念住法。由觀身如 身,觀注身體當下的姿勢活動舉止,使馳 求的心念收攝於當前活動之中,便隨之而 消解思前想後的虛妄念頭,成為修行解脫 道的重要法門之一。

不著二邊的中道行 怎樣才能在紛亂迷惘的世間得到清晰的 思念?就猶如在炎炎夏日中如何保持清涼的 心境?佛陀教示我們以中道之行,捨棄極端 的艱苦行、享樂行,離開二端,行持中道, 方為正向解脫之道。他在第一次向五比丘 說法時,便道:「形在苦者,心則惱亂; 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 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我已隨 順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因果經》) 在原始佛典的《雜阿含經》中,釋尊不 斷強調中道行的重要性,除了他在《轉法輪 經》中對五比丘的第一次說法中,已強調「 非苦非樂」二邊的中道行外,在對二十億耳 開示的修行中,亦強調了「非急非緩」的中 道行說法。二十億耳為富家子,因出家後精

進太過,引致退心生起。佛陀於是召見二十 億耳,以調琴之譬喻來說明,向他開示道: 「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 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 逸、莫取相。」(《雜阿含‧254經》)二 十億耳因此常憶念佛所說而行於中道,很快 便證入阿羅漢道,得到徹底解脫。 在另外的一篇經文中,佛陀又為迦旃延 開示「非有非無」的中道正見,佛陀對他說 道:「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 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 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 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 而自知,是名正見。……」迦旃延聞佛所 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雜阿含‧301經》) 佛陀這套不著二邊的中道行教示,讓親 近的弟子迅即成就,徹底解脫成阿羅漢,可 以說是非常有效的教示,亦成為後來佛法的 基本特質。龍樹菩薩便根據此教法,因而撰 寫出《中論》,成為後來大乘中觀思想的基 石。

八正道的中道行 佛陀從另一角度闡釋中道行的教示, 便是從正面直接指出修道滅苦的方向,八 正道便是修中道行之內容。釋尊從親身的 證驗之中,發現了這條能夠達致寧靜、內 證、解脫、正覺的道路。佛陀將這中道分 為八部份,稱之為「八正道」,亦有稱之 為「八聖道」。 八正道是朝向「苦滅」的道路,從這 個立場上看,我們從行為上、語言上、意 念上,以至生活上,均是朝向於這個目標 進發的。事實上,八正道是一個整體的方 法,互相結合統攝著的完整方法。其中每

【第191期‧佛光法苑‧19】


活 的 藝 術

一道均需要伴隨著其餘七道,才能得以圓 滿成就。 在趣向解脫的修行立場,八正道的所謂 「正道」,便應該解釋作「正向於解脫之 道」,如此則不但惡的觀念須捨棄,善的 觀念亦應捨棄,這才表現出去除一切偏執 的徹底解脫境界。從指向於滅苦的目標,放 開一切執著的修行過程中,我們來看八正道 的意義時,便可以看到,第一的「正見」的 意義,便是「正確地觀察五蘊之無常、苦、 非我」,這是如實的知見,對解脫的真正體 現,而不祇是理論上的理解而已。 八正道以下的其餘七支,就是實現這 個解脫之道,而整個實現之過程就是正見 本身。因此,正見既是修行的開始,也是 修行的終結。而作為實現之道的正思乃至 正定,在這種意義下,便是正見本身的運 作體證過程,也就是朝向苦滅之道。 第二的「正志」是正確的思惟,但從 修行上來看,此正確的思惟便不單只是在 生活上的正當思考,而是指朝向息滅煩惱 的思惟了。 第三的「正語」是作為語言之表現,是 以對向苦滅的目標而發展。雖然在世俗生活 上,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語言,是應 該遠離的,但如果是作為正向於苦滅的目標 來表現,例如用來對付外道或冥頑之徒等, 則惡口、妄語等也可以成為正語,不過這是 要在滅苦為前題才會被提出的。如後來的禪 師便是善用正語的修行者。 第四的「正業」是正確的身行,也就是 使外在的行為,成為朝向解脫的行為。一般 的殺盜淫等行為當然是應該遠離,但其實一 切能引致煩惱的行為皆應該捨棄。 第五的「正命」是正確的經濟生活,在

衣食住中實現正見。這也是不只於由正當的 職業來界定正命,而是應從滅除煩惱的方向 來表現出活命之道。 第六的「正勤」是正確的努力策勵,朝 向滅苦的目標而努力。精進是每位佛弟子所 應該努力實踐的,但如果方向目標不正確的 話,便變成盲修瞎練,雖努力而不能得到相 應效果了。 第七的「正念」是正確的專注繫念, 亦是朝向於解脫的作用而專注,這即是從 專注於身心的當下而達致保持醒覺,不再 執取。 最後的「正定」,傳統的註釋說法是指 四禪,但其實是應該指朝向於解脫心志的統 一。它的完成,就是「正見」的完成,也就 是徹底解脫的完成,亦即是究竟涅槃。

生活的藝術—離執的生活 釋尊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入滅,期間 經過四十五年的時間,在在處處教導弟子以 解脫之道,顯示出一代偉大聖者的典範,即 不離世間而安於世俗,不捨有情而導化眾 生;在心無煩惱的同時,又在不斷展開教 化;在徹底解脫之後,更亦面對教團的種種 問題。釋尊由始至終地如實面對及處理生活 上的事情,展現出一位寧靜、從容、如實、 離執、睿智、正覺的聖者風範,可說是處於 生活藝術的頂峰。 從歷史上的高僧大德,遠如慧能大師、 慧遠大師,近如弘一大師、印順導師等,在 在亦展現出他們在生活中的語默動靜,如流 水行雲般,遠離二邊的中道正行,讓弟子們 景仰而學習。他們的言教、身教,無不展 示著生活中的最高藝術—離執的中道行。 讓我們以此為目標,向著徹底解脫的方向 進發吧!

【第191期‧佛光法苑‧20】


人間山水 伍秉華

佛法的義理包含世俗諦(世間法)及勝義 諦 (出世間法),二者的目的都是要幫助眾 生離苦得樂。世俗諦會隨著時間、空間而變 化,勝義諦才能使人得到究竟的解脫,然而 不經過世俗諦的修習,就不可能達成勝義諦 的目標。我們生而為人,生活在這個世間, 就必須接受世俗諦,學習世俗諦,否則將與 這個社會、世界格格不入,也會距離現實愈 來愈遠,唯有肯定人間、現世,才能往前邁 進。未來是現在的延續,如果否定人間的道 路,現世的生活,我們將一無所有。 多年前,有一位師姊負責玉佛寺圖書 館長一職(其實她是基督徒),一次在研討班 上問:「為什麼佛教好像人間還不夠苦似 的,老是說苦呀苦的?」佛教認為生命的 本質是苦,說苦並不是單指一般人所看到 的痛苦,它更深刻指出一切有為法的不圓 滿、不完美、又充滿變化,毫不受我們的 主宰、控制。佛教教導我們要認清這個實 相,學習一些方法不去擁抱「苦」,就不 會被「苦」折磨。 其實一個佛教徒應該是最開心不過的 人,因為我們要向佛學習。在佛像中看到, 在佛經中讀到,佛陀的容顏永遠是快樂、寧 靜、滿足而慈悲的,絕看不到有一絲受難或 痛苦的痕跡。佛教不認同悲愁、苦惱、後

悔、鬱悶等心理,因為這些都是體認真理 的障礙。 生活應該是我們要珍惜的經驗,在緣起 的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會有得意的時候,也 一定會經歷一些痛苦和挫折,這些苦與樂都 能成為生活中的色彩,生命裡的養分。只要 有覺性,我們會從自己寶貴的經驗中尋索出 積極的,正向的觀念。決定生活品質的,不 是生活的際遇,而是我們對待它們的思惟與 心態。 曾經有一位法師談到自己在一次閉關禪 修後,出到屋外,看在眼中的藍天白雲,紅 花綠草以及遠遠望去的一片山林,都變得特 別美麗,頓時覺得自己與這美好的大自然已 經融為一體。這大概就是「我見青山多嫵 媚,青山見我應如是」的境界吧!一個人 如果能如孩童般純真、全然地去認識每一 件遇到的人、事、物,就一定會發現生活中 充滿驚喜、樂趣。讀過一則小笑話,孩子的 赤子之心實在令人生起會心一笑。老師問班 上小朋友:「覺得自己笨的人站起來。」一 個孩子悄悄起立,老師問:「你覺得自己笨 嗎?」孩子搖搖頭說:「不是,可是我不忍 心看老師一個人站在那裡。」 生活可以簡單平凡的過,也可以轟轟烈

【第191期‧佛光法苑‧21】


活 的 藝 術

烈的過,但是不一定要跟著多數人的方向前 進,而應該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每天 要有一些時間獨處(或靜坐) ,這是最好幫助 自己沉澱思緒的時機。碰到問題,要稍安勿 躁,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仔細思索,也許就能 發現以往未曾看出來的端倪。自己內在的力 量是我們握有的最強大的武器,這個精神資 源會讓我們找到一些無法由其他來源獲得的 獨特力量。與自己的內心誠摯交流,通常都 會得到啟發與指引。

每一次我們的六根與外在的六塵接觸, 就會有煩惱產生,但這也正是我們可以修行 的時候。專注在這一剎那,就不會沉溺在思 想的另一個世界中,也不會生活在虛構的問 題上。接納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肯定生活 中的每一個片刻,這是佛陀教給我們的生活 智慧;因為離開此世,就沒有彼世,逃避今 生,就沒有來生。好好活在當下,算不算也 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呢?

一個平凡人的話

張建義

日月如梭,歲月匆匆,二O一二年五月 三十一日,我終於從全職到半休進而全退 了。這幾十年來,自己很少靜下來好好地思 考一下,應該做怎麼樣的人。小時在台灣所 學的都是要我們立大志,做大事,要做一個 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岳飛的「滿江紅」,諸 葛亮的「前、後出師表」,文天祥的「正氣 歌」以及一些勵志的標語,有些還是家庭老 師所教的,如今仍歷歷在目,這些都對我影

響甚深。在校時雖知要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 生,偶而還會得些獎狀,但內心的叛逆卻無 法壓制,這不願向傳統低頭的心理,成年後 不減反長,只是知道如何控制而已。退休後 回想起來,真覺可笑,難怪這一輩子,做人 做得很累。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和億萬個平凡的人 共同生存在這世界,我和念佛有緣,念阿彌 陀佛會使我內心平靜,煩躁減少。對某些人

【第191期‧佛光法苑‧22】


士來說,我是屬於下智鈍根的人。既然是下 智鈍根,那我就老老實實地做一個平凡的人 吧。 文天祥「過零丁洋」中說的「人生自古 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要看有沒有機 緣再說,因為慷慨激昂,從容就義的機會, 可不是要有就有的。 然而做一個平凡的人並不容易,因為他 會和不平凡的人碰到同樣的問題,我們的行 為是根據我們對生活中不同情況的看法而顯 現出來的,現在我把在生活中對某些事項的 看法作一簡單報告,供各位同修大德作一參 考。

眾生有權得到幸福 一切有情眾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基 本要求,那就是想要得到幸福快樂,不想遭 受災害苦難,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有權利使 用不同的方法來克服困難,謀求幸福的生 活,進而達到更高一層的理想願望。然而 我們所用的方法不應該侵犯到他人的權利, 更不應因此而製造他人的苦難,所以在使用 某種方法時,要考慮該方法對日常生活中能 產生消極和積極的效果,以及所能帶來的短 期和長期的利益。佛法說一切世間法是相對 的,因此在做任何事前,必須對當時各種情 況,加以瞭解判斷,而後採取適當的步驟來 完成當初的目標。

宗教很重要 如果一個人真想要幸福生活,追求「精 神培養」是很重要的,這裡所說的「精神培 養」不是指某一種宗教的信仰培養,而是指 對人類與生俱來良好德性的培養,這德性包 括了人類的感情,對人和物的參與、誠實、 自律以及由智慧而引發的良好動機。宗教信 仰是後天得來的,在宗教信仰上,可分兩方

面來說,一方面宗教信仰談到神教全能的上 帝,或佛教的三世輪迴和涅槃,而另一方面 各種教義和傳統,包括人天乘佛教在內,都 是教導我們在這世間成為好人,簡單地說就 是以宗教來加強我們與生俱來良好的德性。 當然,佛教較諸其他宗教有更高的層面,那 就要請法師們來說了。

潛能要覺察 我們每人都有潛在的本能,人類的大腦 是我們的力源,當我們察悟到自己的潛能並 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如把它運用在正確 的方向,這潛能不僅能創造自己美好的生 活,同時也能幫助他人,使其也有良好的 人生。這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經由認識 自己的潛能而生起的。人是可以改變的, 這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由不善到善, 又由不正到正,就是佛教徒所說的修行。 這潛能也和佛性一樣,因貪瞋癡和無明, 令眾生不能明確察悟。 佛教的根本教義是四聖諦:苦、集、 滅、道。這教義基本原則是緣起,因果關 係。關鍵在於要充分利用這因果關係,並且 和八正道,六度波羅密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來 消除貪瞋癡三毒,來覺察這潛能,如此我們 的日常生活行為就顯得有意義了。

笑容很可愛 有人說人類是唯一會笑的動物,據我幾 十年人生經驗,確也只見過人笑,笑是人臉 上非常重要的特徵,然而卻一點不難,只要 輕輕地牽動嘴角上揚,露出潔白整齊的牙 齒,不太整齊潔白也無妨,如此任務便達 成了。很奇怪的,一笑之後,你會發覺身邊 很多事情也跟著改變,心中充滿喜悅,腳步 開始輕快,生人變得友善,工作效率增加, 這些都是因一笑而得到的果報。

【第191期‧佛光法苑‧23】


活 的 藝 術

宏意法師不只一次地在大雄寶殿上提醒 我們要面帶微笑,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所帶 給人的親和力是不可想像的。我個人有此經 驗,先以真誠笑容對人,他人十之八九也會 如此回報,以至先前某些存在的問題,也無 形中消失了。

些小事使人能快樂,也更能促進人的進取 心。因眾生根性各異,能使其快樂的事情 各有不同,下面列舉幾項會或曾經使我快 樂的事,和諸大德同享: 1.做了一件讓父母開心的事 2.看孩子做了我教他的事

笑容是袪除陌生,拉近距離,增進友誼 的良藥。我覺得一個人不必為了維護自我膨 脹的驕傲而吝於一笑,下回在走廊上碰到, 互相笑一下,好嗎?

3.一覺醒來發現還有時間多睡一下

金錢非萬惡

7.不小心聽到背後有人說我好話

我所遇到的人,尤其是知識份子,十之 八九都怕談到錢,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人一 有錢就變得庸俗。我同時也發現,說這些話 的人,似乎並不十分有錢。扳扳手指,我好 像讀了二十二、三年的書,有沒有學問不 談,好歹也稱個讀書人,我恐怕就是那十 分之一二的漏網之魚,因為我覺得談錢不 可怕,金錢非萬惡。我知道有一個人,非常 有錢,名叫比爾蓋茨,我沒聽過他拿錢做了 些什麼萬惡之事,我看他的笑容,也並不庸 俗,看到他太太的笑容也覺得挺可愛的。 其實金錢只是用來衡量事物價值的東 西,錢本身並無雅俗善惡之分,錢之功用, 全視擁有者如何運作,把錢用在正途便可造 福個人和人群,用錯地方也能帶來痛苦。世 間所謂金錢萬惡,皆因人之貪心所造成,因 此在處理金錢時,需提醒自己這是修行的一 個機會,貪心絕不可起,我想這也是把佛法 用在生活當中的一種。

4.在口袋找到被遺忘的錢 5.在佛學研討中間休息時吃點零嘴 6.和關切我或我關切的人擁抱一下 8.知道有人惦念著我 9.對一可愛的小女孩擠一下眼睛而她回報 一笑 10.遇見久違的老朋友發現他舊習未改 11.用一條剛從烘乾機拿出來的熱毛巾擦身 12.慢慢地吃巧克力糖

結語 一個人隨周圍環境,所處社會和個人經 驗,會對如何處理日常生活持有不同的態 度,因而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行為的顯 現。世事無常,人生是苦,雖然人生短暫 的樂也可從身邊小事獲得,但總體來說應 將佛法用在人間生活中,這不僅能幫助自 己,更能幫助他人,使人生更美滿。

小事帶來快樂 人生充滿問題和挑戰,不如意事十常八 九,可是我們忘記了有些小事卻能讓我們感 到快樂一陣,這短暫的快樂在佛法中也是苦 的一種,可是在苦海中浮沉的眾生,偶爾有 【第191期‧佛光法苑‧24】


健 康 又 智 的 慧 生 活

和亞

受到社會大環境價值觀的影響,一般人 總認為擁有「福祿壽喜」四全福的人生才算 圓滿無憾。在未聞佛法之前,我也曾隨波逐 流地在生命的競逐中,盡情追求好的教育, 穩定的工作,健康的身體,好的婚姻,好的 生活品質,好的下一代,好的人際關係,和 其他美好的一切。在社會上,有這種心態的 人比比皆是,持相反看法的人反而會被譏 評為不夠積極。孰知在追逐這些合乎社會 價值觀的成就過程中,人無止境的欲望並 未因此而得到滿足,反而離真正的快樂越 來越遠。 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在追求美好事物 的過程中,期待的感覺是那麼真實,達到目 標時的快樂也不假,失望時的痛楚更是刻骨 銘心,學佛前總以為,人的一生就該如此無 可奈何地在「苦中作樂」。有幸聽聞到佛 法後,才如夢初醒般地看清了,自己容易

緊張,無法承受高壓,心無法安定,一心 追求完美的主要根源是:過於在乎自己(我 執過重),無法接受無常變化的事實(患得患 失),和總是為未來擔憂(沒有正念)。佛教的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 靜已說明了一切世間現象的真實面貌。欲界 眾生的我們終其一生,汲汲營營所追求的欲 樂和成就,都只是暫時的,無法永久存在。 雖然每一個當下的感覺都是那麼深刻,其實 是虛幻的(無常變化),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 是一種痛苦。若能深信佛法,並如實依教奉 行,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在日常的人事之間, 自然可以減少困擾,化解紛爭,當下就能締 造出一個健康又智慧的生活。 在別人眼中一向生活蠻好的我,心中卻 常常覺得不安與惶恐,好像生命中有個無形 的缺口,怎麼補都補不滿似的,常常被自己 紊亂的思緒弄得精疲力盡。「為了尋求一個

【第191期‧佛光法苑‧25】


活 的 藝 術

安心之法」就是引導我皈依三寶,修學佛法 的主要因素。因為自知不足,所以要修正那 些不足之處,因為心有不安,所以要覓得一 個安心之法。三寶的確是最值得我們信賴的 皈依處,除了能提供我們面對現實生活所需 的正知見外(智慧),也能讓我們有機會向大 慈大悲的佛菩薩們學習,把一向執「我」的 心放柔軟、放寬廣(慈悲)。大乘佛教中強調 自利利他,無論自己遭遇到什麼困頓,都不 會忘記將眾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佛教最偉 大的精神,莫過於能將煩惱轉變為增長慈 悲、智慧的資糧(煩惱即菩提)。 所謂「煩惱即菩提」就是將原本痛苦的 事,積極轉變成提升自己慈悲、智慧的動 力。沒有人會否認生病了是件非常痛苦的 事,死亡更令一般凡夫怖畏不已,但佛陀 卻教導眾生從知苦、知苦因、尋求滅苦之 道下手,不斷修正自己的過失以達到徹底離 苦的境界。佛法告訴我們,只要有正確的見 解和方法,就可以把痛苦轉變為趣向解脫的 資糧。或許有人不太理解:生病哪有什麼好 處?怎麼可能?實際上通過疾病的折磨,原 來自己特別傲慢,什麼人都不放在眼裏,但 生病之後,就會慢慢體會到人生痛苦的普遍 性,自己和別人究竟有何差別(平等性)?有 什麼值得讓自己覺得高人一等的呢?有如此 的思惟就能從而改變以往傲慢的態度,開始 懂得去注意自己的過失,並關心周遭的人, 也因此對人生的方向可以重新定位。若真能 有如此的轉變,這個病苦對人生就有了另一 種正向的意義。 我有一位好友(C女士),她七十歲的先生 (B先生)一向健康,卻在兩年前被診斷出得 了骨癌。這個消息來得突然,卻沒有因此震 昏他們的頭,在整理好思緒後他們開始如常 地處理一些必要的事物,如訂立遺囑,換一 輛更合用的新車,拜訪一些遠地的親友…。

兩夫妻理性地接受骨癌患者有五年存活率的 可能性,B先生告訴C太太:「我經歷過越 戰,沒有戰死,剩下來的歲月其實都是多 活的。」太太也鼓勵他:「雖然生病了,仍 然要快樂地活著,若是每天都愁苦地害怕即 將死亡,每天都像死了一次似的,人只要到 那天死一次就夠了。」當她轉述他們的對話 時,她的眼神充滿勇氣和理性,讓我不免為 之動容。從B先生開始接受化療開始,他仍 持續一星期兩天的半職工作,其他的時間他 會拜訪朋友,自己去接受定期的復建治療, 並且每天下廚。C女士則繼續她每日的運動 和與朋友的社交等。兩夫妻共同的默契是「 與癌症共存」,不過分強調病的存在,但當 朋友關心病況時,他們也能坦然說明。兩年 來的治療情況還算穩定,B先生一直保持對 主治醫生的高度信心與感謝,他說:「醫生 已讓我多活了兩年」。最近醫生為B先生換 了化療的藥,也比較昂貴,在C女士的鼓勵 下他決定全力配合新的治療。目前除了定期 的化療時間外,在體力許可下他們仍然繼續 旅行和進行一些必要的活動,生活一切如 常。這對朋友並沒有特別的信仰,卻能以如 此積極、平靜的態度接受生病的事實,和面 對生命變化中的考驗,的確讓人敬佩不已。 雖然B先生病了,能擁有如此正確的心態, 他們的生活是健康又充滿智慧的。讓我們一 起祝福他們。 在朋友送我的一本書《在印度遇見佛 陀》,我初次認識了它的作者,常霖法師于 2010在台灣玉佛寺隨果如法師剃度出家。 他的特殊身份十分引人注目,因為他曾是香 港著名的攝影師葉青霖,擁有成功的事業, 美滿的家庭,卻在正值最有名氣的時期,毅 然決然拋下一切世俗的名利,走上追求真理 的修行之路,之後並於港、台兩地以「攝影 禪」接引禪眾。很多人會對法師放下家庭和 名利,一心出家修行不免存疑,究竟是什麼

【第191期‧佛光法苑‧26】


力量讓他做出如此重大的人生抉擇?就以他 自己最平實的言詞道出他的初發心吧!在自 序中他這麼寫著:「在我而言,佛陀傳下來 的教法,不僅幫助我度過了父親往生所帶來 的傷痛,以及對生命的困惑,更幫助我打開 心懷,懂得為他人付出。你會發現,那種教 法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說是大自 然的法則;用這種理念去生活,你就能找到 快樂。」讀完《在印度遇見佛陀》,我對這 位人生智者,勇於面對自己和追求真理的決 心,不禁肅然起敬。 曾聽過法師們講經時提到,藏地大德密 勒日巴尊者,因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 有了後來那麼高的成就。由於他被強奪了一 切財產,為了報復才去學誅法,回來殺了很

套一句時髦的現代用語「自我感覺良 好」,同義於「過於看重自己」,也就是 佛法中所指出會造成煩惱和痛苦的主要因 素─「我執」。話說,蘇東坡年輕的時候, 是個傲氣十足的人。一日在田間小路上和一 個挑著一擔泥的村姑狹路相逢,兩人互不相 讓。村姑想出一策出了上聯:「一擔重泥擋 子路」,要蘇東坡對出下聯才肯讓路。蘇東 坡一聽,這個上聯可真生疏,一時竟想不出 下聯以對,只好認輸並脫下鞋襪為村姑讓了 路。事實上,一個人的貴賤,決不是自己能 訂下標準的。一個人若能不過於看重自己, 就能處處為他人著想,淡化我執,其實這是 在培養一種良好習慣的,一種達觀的處世態 度,和一種成熟淡泊的情操。用這種心態做 人處事,煩惱和壓力自然減少,生活自然和 諧。 這是一段猶太人的智慧之語,「世界上 沒有悲、喜劇之分,能從悲劇中走出來的, 就是喜劇;若只沉溺於喜劇的,則是一個悲 劇。」由此可見,要過怎麼樣的生活完全取 決於自己,我們可以沉溺於痛苦之中自怨自 艾過一生;也可以利用傷痛讓自己提升成 長。畢竟一切感覺都只是眾生六根接觸六 境時,暫時產生的作用而已,沒有絕對的好 壞,永遠只在變化之中,是好是壞要看我們 懂不懂得善用這些機緣了。若能懂得以慈悲 和智慧處理生活中的痛苦,就能產生很大的 利益,大家也就沒有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 樂,而應當學習如何將痛苦、不順、逆境轉 變成趣向佛道的動力。

多人。造了如此罪業之後,他從內心深處生 起極大的懺悔,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惡 人。為了懺悔,他經歷種種苦行,最後獲 得了無上的證悟,成為歷史上了不起的大 成就者,這個例子證明了只要遵循正道修 行,自然能在泥濘裡開出潔淨的蓮花。

修學佛法要確實地將正知見落實在生活 上,才有徹底斷除一切煩惱的可能,和擁有 真正健康又智慧的生活,願以上這些口耳相 傳和周遭發生的故事,能提供給大家再一次 省思的機會,並共勉之。

【第191期‧佛光法苑‧27】


活 的 藝 術

依據因果的法則,反映出來的果報當然就是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台灣有句諺語 「天公疼憨人」,因為憨人的心思單純,而 得天助。

生 活 的 藝 術

現代人亂七八糟的資訊接觸得過分的 多,要他們有淨念幾乎不可能。反映出來 的就是天災人禍不斷,環境汚 污 染嚴重,繼 而演變大至國家,小至個人都在為生存的資 源而爭奪。弄得國也不泰,民也不安。翻開 歷史,不都是如此嗎?只是現代的爭奪更激 烈殘酷罷了。 我的襁褓時期正值抗日戰爭末期,為躲 日本兵而逃亡,途中發高燒,沒有醫生及藥 物,留下的後遺症是體弱多病。五歲前,外 婆為我準備過三次小棺材,我命大,沒死 成,都活過來了。可是整個小學期間都常常 因病缺課。另外一個後遺症就是中度重聽及 平衡系統不健全,但是這個毛病沒人知道。 學校每個年級的老師的評語都是「上課不專 心,反應遲鈍,喜歡看窗外,又不聽大人的 話」。很自然的被貼上了儍傻子的標簽。小學 四年級之前的成績永遠掛班尾。 和禪子

生活的範圍很廣,大而言之,宇宙萬法 皆是生活,小而言之,個人生命的延續就是 生活。生而為人,就是在充滿五欲的㺽環境中 掙扎,所以才要以律法來規範。但現在資訊 瞬息之間就可傳遍各地,人心的躁動與資訊 傳播的速度成正比。宗教的敎教條也經常失去 了正面的作用,反而被邪知邪見的人,利用 宗教來作為控制人們的工具。 在佛法中,我學到的第一句話就是「自 淨其意」。人們總是妄念紛飛,很少淨念。

在被喊儍傻子的同時,只有媽媽認為我很 聰明。我很黏媽媽。升上小學五年級,我彷 彿突然間開了竅,算術很好,令老師吃驚, 我這個儍 傻 瓜由班尾變成五、六年級的第一 名,順利考進了省立台中女中。我的數理 科目成績都很好,升學之路平坦。但「反 應遲鈍,不聽話」的評語一直跟著我。由 初中而高中更增加了諸如五音不全,學不會 唱歌,體育課差勁,學不會跳舞,不通人情 世故,不明事理……等等的一大堆評語。總 之,我成了個怪人,還是只有媽媽認為我聰 明可愛,媽媽總是給我很多很多的笑容,也 就養成了我愛笑的習慣。在爹爹眼中我們成 了一對儍傻母女。

【第191期‧佛光法苑‧28】


因家中經濟的關係,高中畢業以後,以 第一志願考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理學 院,大一新生的共同科目是各系集中在一間 大敎教室上課,我一個字都聽不見。一連串的 檢查,才發現自己有中度重聽,以及右耳平 衡不良的毛病。這總算對以前一大堆的評語 有了合理的解釋,爹爹終於認為我是孺子可敎 教了。但是此時我的個性幾乎定了型,種種 的優點、缺點也差不多養成了。 當年的助聽器是個龐然大物,又貴也買 不起。隨著心智的成長,漸漸體會了人們的 殘忍。人們對聽障人的歧視、白眼相向、不 耐煩等等縂都會刺傷我,唯有向媽媽哭訴。媽 媽總是告訴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媽媽 教敎我不要去求十全十美,否則一全一美都得 不到。只求五全五美,加上自己的奮發努 力、真誠做人,一定可以得到七全八美。 對媽媽的話我終生奉行,在我生命的各個 階段都得到了印證。這是母愛的藝術。對 現代很多欲望強烈,而又好吃懶做的人應 該是一劑良方吧!

事滿足。得憂鬱症的人很多,靠藥物只有更 糟。若以正面的心態來看半瓶水,用此方式 來過日子,身心都會很軽輕鬆的。 今生有幸,於五十㱑歲時走入佛門。現屆 古稀之年又能住到菩提中心來,這裡環境清 淨,空氣新鮮,更重要的是人為的電磁輻射 波降至最低的程度,這對身心健康是求之不 得的莫大福報。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內心能 依佛法來淨心,又有外在環境的寧靜,內外 互相輔助,就有很大的機會做到「自淨其 意」,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是絶 絕 對可能的。 現代的人若能實心實意做到少欲知足,才是 使身心能夠安寧的上上策。

因為重聽的關係,我不喜歡人多的場 合,人一多,反正聽不清,就不說話。養成 了看人們動作表情的習慣,久而久之學會了 看表情猜人心,有時猜對,有時猜錯。這對 我實在是個災難。因此在美國選擇了不怎麼 須要社交要求的工作。我工作專心又準確, 得到主管的信任,對於我的重聽完全包容及 配合。心理上又有丈夫可以完全依賴,心中 煩惱少,雖然日子忙得昏天黑地,我還是喜 歡笑。兩個兒女也因此而個性開朗,他們獨 立自主,各方面都遠遠超出我這個儍老媽。我 心滿意足。 如今科技發達的國家,百姓們天天活在 尖端科技的知識爆炸的㺽環境中,只見其利, 不察其弊,弄得人人神經緊張,而又不能事

【第191期‧佛光法苑‧29】


活 的 藝 術

生命中的感動

慈弘

幽默大師林語堂博士在他的《人生就像 一首詩》書中曾說:「沒有人會說一個有 童年、壯年,和老年的人生不是一個美滿 的辦法;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之分, 一年有四季之分,這個辦法是很好的。人 生沒有所謂好壞之分,只有『什麼東西在 哪一個季節是好的』的問題。」看到這樣 的表達,我覺得頗有佛教無常觀的意味。 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後,身心就不斷 地變化,或稱為成長,或稱為老化。不論 我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任憑皇親國 戚或販夫走卒,誰也無法阻止這無常的變 化。佛陀教導我們如實地觀察自我身心及 外在世界的種種現象,如實地了知所有現 象界的存在,無有常性可得。對無常的現 象有了深刻的體證之後,對我們這一期的 生命,應該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二十多年前,因為無常,先生換工作, 我們舉家必須搬遷到休士頓。離開求學時 期的親朋好友,心中有的是不捨與無奈; 面對陌生的新環境,心中也充滿了惶恐與 不安。當時怎樣也沒有料到,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感恩善因善緣的聚會,一次臨

時的參訪,一位法師的親切接引,一位會友 「請到五觀堂一起吃中飯」的溫馨招呼,讓 我們一家從此走進了德州佛教會玉佛寺,開 啟了我們的「新生命」。每次在玉佛寺裡聽 經聞法,當聽到一句受用的經偈時,都能給 自己帶來無量的法喜,清涼的法水滋潤了熱 惱的身心,讓我常有醍醐灌頂的感受。 因為自己得到了佛法的好處,所以常常 希望有更多的人也能一起來分享法益。或許 是願力使然,因此踏上了二十多年的義工生 涯─藉以報佛恩、報師長恩、報眾生恩。無 常的變動,原以為是愛別離、求不得的苦 果,沒想到看似被動的搬遷,卻讓我們尋 得生命中的至寶,讓我的人生有了更具體 的目標與意義。 二十多年前,因為無常,兩位跟我們有 緣的小菩薩誕生在我們家,我和先生誠惶誠 恐地一邊看書,一邊養育小孩。謹記達賴喇 嘛說的:小孩不是屬於我們的,應該把小孩 看成我們最好的朋友。幼童時期,他們需要 我們的幫忙照顧;青少年時期,他們需要我 們的人生指引;長大成人後,他們是可以跟 我們分享人生經驗的好朋友。陪伴著他們,

【第191期‧佛光法苑‧30】


一路走來,確實讓我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 恩。兩個小孩,乖巧體貼,多年來一直護持 我在佛寺做全職的義工,學校裡的事,他們 多數自己打理,不勞我和先生費神。上大學 前,他們也加入玉佛寺義工的行列,每週日 在法會上幫忙彈琴伴奏,也贏得了佛寺許多 阿姨、叔叔的疼愛。如今兩個小菩薩都已踏 入社會,開始他們另一階段的人生。 女兒從小立志要當一個好老師,因為她 覺得老師對小孩的成長,扮演很重要的角 色。我們身為資優學生的父母,也曾自私 地希望女兒選擇社會地位較高,或待遇較 好的行業。但當聽到她說,如果她當一個好 老師,教出很多很多很有成就的好學生,那 他們對社會將會有很大的貢獻時,我和先生 就決定全力支持她的選擇。四年的教學,她 苦口婆心地勸導脫軌的學生回歸正道,循循 善誘條件較差的學生努力向學,確實改變了 許多學生的命運。每當看到她因為學生的改 變,而產生難以言喻的喜悅時,我們也衷心 地讚嘆祝福她,也體會到快樂和金錢不一定 是畫上等號的。 因為無常,因為可以改變,女兒把握這 樣的機會,獻身教育,點滴地幫忙提昇人 品,改善社會,淨化人間。學佛後,常常 覺得小孩是我們的善知識,他們純潔善良的 童心,可以喚起我們久被塵勞封鎖的赤子之 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他們的 熱情理想,可以重燃我們被冷酷現實磨滅的 希望之火,鼓舞我們走在菩薩道上,勇猛精 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兒子去年開始上班,上班前,他問了 姊姊上班後的應酬、交通及治裝費等種種 開銷,之後,告訴姊姊,他上班後的第一 件事是要送媽咪一輛新車。姊姊知道後, 表示將隨喜贊助頭款。我在客廳的遠端, 聽了只覺得非常窩心,沒有當真。沒想到

在感恩節前夕,兒子送簡訊,約我在車行 見面,親手將新車的鑰匙交給我,只輕鬆 地跟我說:SUV的車子重心比較高,轉彎 時別開太快。我強忍著眼眶裡喜悅感恩的 淚水,對著兒子,竟說不出話來。 因為無常,所以玩玩具車的小男孩長大 了,也更懂事了。孩子們順利成長,應是為 人父母最大的喜悅,從沒有期望小孩的回 報。但生活中,孩子貼心的表現,常常讓 我內心充滿感恩。感恩大家的善緣相聚, 感恩彼此的互相扶持、互相包容。 仲夏的午後,啜著手中的咖啡,欣賞著 窗外的及時雨。院子裡的草皮因著雨水的 滋潤,更加綠意盎然了。回首過去的二十 多年,日子就在一場一場殊勝的法筵,一 期一期法苑的編輯中過去了。法筵的學員 們,有老會友離開,也有新成員加入;佛 光法苑的編輯們,多年來,有的因為工作搬 遷、有的因為家庭忙碌,不能再參與工作, 人事上也數度變動。我自己非常感恩這二十 多年來,雖也有些不順的因緣出現,但因為 法師們及周圍善知識的鼓勵與支持,讓我能 持續發心在佛教會修學佛法,幫忙做義工, 服務大眾,沒有虛度光陰。 想想自己的生活,雖沒有豐功偉業,但 充滿法喜;雖不是家財萬貫,但知足常樂。 因為擁有佛法的寶藏,讓我在無常中覺醒。 憨山大師的「醒世歌」裡,最後說道:「生 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 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鬥 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 不知何處是家鄉。」如果能日日生活在無 常的正見裡,我們應該就不愁終場落幕的 歸宿了。

【第191期‧佛光法苑‧31】


佛教因果觀 ─2013年3月9日應邀講於普陀山寶陀講寺

智一

「佛教因果觀」,這是佛教一個最基本 的概念,也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話題。可以 說,佛經三藏十二部,幾乎處處都有談論到 這一個問題。這一問題之所以被反覆探討, 是因為它的意義和內涵是非常的深刻,特別 是對我們的現實世間生活有着 非 常重要的意 義。在我們這一個人心浮躁,道德倫理時刻 都有崩潰可能的時代,它更有着安定人心、提 高心靈素養,促進倫理教化,以及幫助構建 和睦家庭、和諧社會的作用。正因為如此, 今天我仍然選擇這一題目與大家一起探討, 若有錯誤的地方,還請諸位法師、諸位善知 識不吝指教。我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與大家 一起來探討這一問題。

自作自受)3.三世因果。這是我們第二部分 所要討論的內容。

﹝世俗的因果觀﹞因果的信仰是極其普 遍流行的,它並不是佛教所獨家所有的。只 是因果的道理極其的幽深奧妙,唯佛教才能 對它深入圓滿地解說。而世俗之人,雖然也 談論因果,並不能深入,而且往往是充滿着明 顯的錯誤的。在第一部份內容裡,簡單地列 舉幾種普遍信仰的世俗因果觀念。

因果觀或因果報應的思想,是一個極其 普遍的世俗信仰。它的內涵極其豐富,影響 也極其深遠。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哲人賢 聖提倡這一思想。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柏拉 圖在他不朽名著《理想國》裡說到:「凡人 在世有一罪者,在死後受十倍的懲罰;凡人 在世公道而勇敢者,在死後每一項亦受十倍 之報酬。」中國的偉大先哲孔子也認為「獲 罪於天,無所禱也。」儒家的《易經》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 有餘殃。」道家之《太上感應篇》也說:

﹝佛教的因果觀﹞佛教的因果學說之所 以被認為是正論,能深入並圓滿地解說世間 複雜的因果現象,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特 徵上:1.緣起因果,2.行為(業力)因果(

﹝佛教因果觀的現實意義﹞1.由緣起因 果,認識到緣起相關,彼此依存的道理,自 然能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社會的協調。 2.由業力因果,認知自作自受,為自己行為 負責,自然有利於人類的自覺自律,減少犯 罪作惡的行為,對匡正人心,安定社會起到 非凡的功效。3.由三世因果,認識到罪業不 亡,因果不爽的道理,能打消人類的投機取 巧的僥倖心理,並開發人類的善惡有報的良 知,有助於社會不良風氣的改善。

世俗的因果觀

【第191期‧佛光法苑‧32】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 隨形。」 雖然,世上有很多哲人賢聖提倡因果, 談論因果。但由於因果的道理是非常的幽深 奧妙,大多數人並不能深入地認識因果的道 理,更不能如實合理地解說因果的道理,更 多的甚至是錯誤地解說因果的道理。在世俗 所普遍流傳的因果觀裡,大致可歸納為以下 幾種:

神造的一因說 這一種因果觀,是從現有的世間萬法上 去推究其第一因。最終認為,世間萬法的背 後,必有一個大力者,即神在操控。現有世 間萬法是果,而神是第一因或根本因,這即 是神造的一因說。神造萬物的思想,在東西 方文化中都流行存在。古印度信奉大梵天或 自在天,能造萬物,中國人信奉盤古開天 地,西方人信仰萬能的主或上帝能創造萬 物。這種神造的一因說,是為佛教所徹底 否認和批判的,被稱為邪因邪果說。如果 說,世上萬物都是神所造作的,那麼萬能 的神又從何而來呢?由此可見,此種因果 說實難能令人接受。

機械的宿因說 這一種因果觀,是把現 世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 機械地歸因於宿業,認為今 生的一切,無論是好或是壞 的,是苦或是樂的,都是過 去業因的結果,今生無論如 何努力,都是無法改變宿業 所決定的現果。這種宿因 說,也被世俗社會所普遍信 仰,但卻也為佛教所批判 的,因為它完全忽視了現生

行為的作用。如果現生今世的一切,都是 宿業決定的,那麼我們現生行善積德,努 力進取又有何意義呢?何不如坐享其成, 靜等宿命的安排呢。這種消極待命的因果 觀,看來也不值得我們信受。 因中有果無果說 在佛陀的時代,印度的思想界中對因果 的認識,還有着因中有果與無果的兩種觀念。 主張因中有果的,是以數論派為代表,他們 是從世間果法的觀察中得到這一結論的。如 說菜子中有油,油是果,菜子是因。如因中 無果,菜子中為什麼會出油?假使無油可以 出油,石中無油,為什麼不出油呢?由此可 見,因中是有果的。 主張因中無果的,是以勝論派為代表。 勝論學者認為因中有果說是不合道理的,他 們也是從世俗經驗中得到這一結論的。他們 認為因中雖無果,但從過去經驗知道它是生 果之因。如過去見過從炭生火,現在一見到 炭,就知炭是火因,沒有炭也就沒有炭火。 這兩家主張是相互矛盾的,他們的缺點都是 錯誤地認為因果是有真實自性的。

佛教的因果觀 佛教所說的因果理論,在我看來,有三 個特點與眾不同。 1.緣起因果 緣起理論是佛教的核心 思想,佛陀於菩提樹下所 覺悟的大法即是緣起的理 論。他認識到:「有因有 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 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 因有緣世間滅。」世間萬 有,皆是緣生緣滅。即是

【第191期‧佛光法苑‧33】


在眾多的因緣條件的聚合之下才生起,一 旦因緣離散,便歸滅亡。並且萬物之間, 是彼此依存,展轉互為因果的。 因果,全稱應當是因緣果報。由於中國 人好簡,所以只稱因果。也正因為如此,佛 教的因果觀常常被人誤會為單因單果的機械 的因果關係,由此常常不自覺地落入宿命論 或定命論,誤以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過去的 宿業所決定安排的,毫無改變的可能性,忽 略了現生行為的作用,因此產生了消極待命 的人生觀念。試問,如果今生的一切皆是宿 業決定(宿命)的,那麼我們今生的努力, 如學佛行善又有何意義呢?一切的努力皆不 是徒勞嗎? 因緣果報,直接告訴我們果報是緣起 的,它需要眾多因緣條件的結合才能形成。 我們宿世所造作的善惡業因,只是眾多因緣 中的一個重要或主要因素,並不是唯一的因 素。過去的業因,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助 緣,並不會馬上招感果報。但一旦有足夠 的助緣(條件),果報便會現起。正如經 上所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 緣會遇時,果報還自生。」 我們過去世所造的業因,無論善惡,已 成定型,是不可能更改的。但從業因到業 果,還需現世業緣的配合。如果業緣不具 足,果報便不會現起。過去業因,會給我 們今生或來世招感怎樣性質的果報,在很 大程度上還要看我們現生今世所造作的業 緣。或許一個人,在過去世造下了很多的 惡業,很有可能今生或來世會招感很重的惡 報。但是,在今生他有緣聽聞佛法,止惡行 善,不再造作惡業,過去的惡業就有可能缺 乏業緣而不感報,或因為業緣性質的改變而 更改了它的相應的果報的性質,如重報輕受 或不受,甚至有可能變成惡業善報等。

對我們凡夫眾生來說,我們所注重的是 今生和來世,而不是過去。因為過去,無論 好壞已成過去。而我們能掌控的,也只有現 在和未來。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因無明而造作 惡業的這一事實,但我們可以從現生努力, 止惡行善,造作善業,創造善緣,這樣我們 就很有可能為我們迎來一個美好的將來。 這種緣起的因果思想,給我們透露了一 個信息:善惡果報雖有一定的規律,但並非 一成不變的。隨着我們現生行為(業緣)的變 化,相應的果報也可能產生變化。也正因為 如此,我們才有機會通過當下或今生的努力 來改變我們的人生命運。緣起因果肯定了我 們現世行為的作用,因為因果是緣起的,果 報是可以隨着業緣的改變而改變,我們學佛行 善,今生的一切努力才變得有意義。因果緣 起,肯定了我們現生行為的作用,也使我們 的將來充滿了希望。 2.業力因果 業力因果,或稱行為因果。根據佛教, 因果法則是遍通一切的,包括宇宙間的萬事 萬物,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因果的關係網 中。不但佛教是這樣講的,就是世人也是 這樣認為的。 在南傳佛教的經典上,有提到五種因 果,即物理因果,自然因果,種子因果, 心法因果和行為因果。佛教是以有情為主 體,而人類又是有情的中心。因此,佛教 所說的因果,特別強調人類行為的因果, 即業力因果。佛教認為,是人類的行為( 業)決定着 人 類的命運。放眼世間,人類之 所以有美醜智愚以及貧富貴賤等的差別,都 是他們各自行為的結果,是自作(業)自受 (果)的。正如《業報差別經》所說:「一 切眾生繫於業,隨業而轉,以是因緣,有上 中下之差別。」(待續)

【第191期‧佛光法苑‧34】


學佛有感 林宗方

世界上不論是對人也好,對物也好, 要達到相看兩不厭,全靠一個「緣」字。 對一個靜態的東西看得順眼,全憑個人單 方面的觀感,是比較容易的;但人與人之 間要相看兩不厭,若沒有緣分和同樣的嗜 好作為「助緣」是絕不可能。俗語說:有 緣千里來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緣有善 緣惡緣,緣會不期而至也會莫名其妙地消 散。因此緣來時要把握珍惜,那麼當緣盡 時,也就不會遺憾。 2008年我初次接觸佛法,同班有一位 師姊她學佛已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很欣 賞、讚嘆,也尊敬她。很想有機會向她請 教佛法,但總是缺少一個緣字,始終無法接 近,既便在佛寺的廊道上相遇照面時,我們 也從未停下腳步相談。我想我跟這位師姊之 間大概缺少一個緣,或許其中有什麼誤解, 不管是什麼原因,既然不投緣,就一切隨緣 吧!就藉著這些人事現象來自我反省,並斷 除煩惱。也真該謝謝她,讓我在修行道上能 多了一層認知和學習放下。 修行不只是關門自修,要走出去面對大 眾以藉境修行。佛法很深,對根機不利的我 而言,談不上懂。但我懂得四個字,「量力 布施」的含義。從2008至今,每星期我教 授五堂瑜伽課,我在能力範圍內量力布施 時間,走出去接觸社會,利用時間做利人 利己的事,學以致用地教授瑜伽(梵文「聯 結」)。練習瑜伽可以給學員們身心做良好 的充電,加上適宜的陽光及呼吸,正確的精 神生活態度,都是保持健康的要素。

我自幼出生在佛教家庭,上有兄下有 弟,家中唯一的女兒夾在兄弟中間的我, 個性直爽沒心機,容易相信別人,心裡從 無敵人又好客,缺點是怕寂寞,膽子小又 有點嬌寵。我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下接觸 到大環境的挑戰,難免牽扯到是非,不善 於排解困擾的我,常處於四面楚歌的尷尬 和掙扎。當我選擇離開時,主辦單位好意 挽留,考慮後決定留下來,也算是我在修行 上的一種成長。誰也不敢保證此後不再有是 非,但我學會了,不管面對任何是非,我「 以靜制動」,最後這些是非自己無聲無息地 消散了。現在我教學教得很開心,也看到同 學們學瑜伽後的受益。而我上完課後,一定 衷心祝福同學們身心健康。 聽聞佛法是培養正知見,學佛並非只 是研究經藏文字就能透徹,而是在日常生 活中,能藉人事來警惕自己,藉外相來教 導自己,自我反省斷除煩惱。若不知善用 人我是非來作為修行的教材,反而處處與 人計較,只會招來滿心煩惱,未免可惜。 我們若能用純正的心念來學佛,就不會 有偏失差錯。如果修行只是為求取名望地位 讚嘆自己毀謗他人,就如同生意人一樣,推 銷貨品時會誇讚自己的貨品好,批評他人貨 品的缺點,這是雜染的心。學佛就像是在坡 度很陡的山坡上騎腳踏車,唯有我們不斷地 踩着踏板前進才不會倒退回原點。輕易得自滿 而放棄努力,失敗將伴隨而來。正法難遇, 人身難得。把握時刻造善因,得善果,才不 枉今生得人身。

【第191期‧佛光法苑‧35】


絲路之遊(七) 恆律

青海湖 車行將近三個鐘頭,始抵達青海湖。青 海湖又名「庫庫卓爾」即蒙語「青色的海」 之意。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是最大的鹹 水湖。青海湖地處高原的東北部,湖的四周 高山環抱,北面是崇宏壯麗的大通山,東面 是巍峨的明山,南面是逶迤綿延的青海南 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離西寧約 200公里,海拔為3,200米。它的周長360公 里,面積達4583平方公里。在青海湖畔眺 望,但見蒼翠的遠山,合圍環抱,碧澄的 湖水,波光瀲灩;蔥綠的草灘,羊群似雲, 一望無際的湖面上碧波連天,雪山倒映,鳥 飛魚躍。青海湖就在這高山草原之間,構成 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綺麗 的景色。青海湖日出日落的景色尤其迷人, 充滿了詩情畫意,由於時間的匆忙,我們只 能乘船在湖面上作短暫的遊湖,舟行湖上, 涼風習習,抬頭仰望藍空,青海湖的天空藍 得醉人,湖面一望無際,真是湖水共長天一 色,遠處草原的雲,草原的山,美得如畫。 在這裡沒有閃爍刺眼的燈光,沒有車聲,人 聲,沒有都市的喧囂聲,我們徜徉在大自然 的懷抱中,我們擁抱著大自然與大自然合而 為一,我們沉醉在老子的「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裡。在現代文明無孔

不入的今日,願這塊純樸聖潔的土地,永遠 保持自然原始的風貌,不被污染。這純樸而 不加雕琢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大家正沉醉於這迷人的景色,不知不 覺,時間已過了兩個鐘頭。下了船,小楠 正呼喊大家上車時,卻見淨海師父輕飄飄 地走到湖邊,雙腳蹲下手觸湖水,然後又 將手指伸入口中。途中我問師父,水的味 道如何?曰:「有一點鹹。」淨海老法師 真具有求知和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在暮色蒼茫中,我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這 青色之海,回西寧市。 歸途中經過日月山,導遊小楠又告訴我 們一則感人的故事。相傳唐太宗時,文成公 主遠嫁吐蕃,曾在此峰頂翹首東望,鄉愁油 然而生,不禁取出臨行時,皇后所賜「明寶 鏡」觀看,鏡中頓時生出長安迷人景色。公 主悲喜交集,不慎失手,把「日月寶鏡」摔 成兩半,此為「日月山」之由來。公主離開 日月山,繼續西走,回頭向東遙望故鄉時, 發現視線已被重山阻隔,禁不住流下悲傷 的淚水,淚水幻化成一條小河,因為同情 公主的悲傷,隨著公主一同向西流去,這 就是著名的「倒淌河」。抵達西寧已是夜 晚8:00pm。

【第191期‧佛光法苑‧36】


晚餐時,導遊小楠贈送每人一個月餅, 餐廳也特別出了一道月餅,才想起原來今天 是中秋節,我們就在這世界的屋脊─青康藏 高原度過一個難忘的中秋節。到今天為止, 我們從休士頓出發已整整在外度過十五天 了,也許旅途的勞累或水土不服,有一半團 員不是感冒、咳嗽,就是頭痛或夜不安眠, 在這本是與家人共聚團圓的時刻,卻在旅途 中生病,望著天上的明月,令人油然興起一 股不如歸去的感覺。東坡居士曰:「但願人 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高原上,我們也 對所有的親朋寄予無限的祝福,願一切眾生 平安快樂。夜宿西寧大廈。

塔爾寺 23日晨8:20am專車前往塔爾寺,車行 約一個多鐘頭,到達時寺裡已是人山人海, 信徒遊客一波一波地湧來,寺廟香火鼎盛, 熱鬧非凡。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八 座白色的小尖塔,代表著釋迦牟尼佛八相成 道。沿著右邊的走道步行而下,可看到大金 瓦殿,小金瓦殿,彌勒殿,釋迦殿,大經 堂,文殊菩薩殿…等等。殿宇重疊,高低錯 落,綠牆金瓦,華麗莊嚴,燦爛輝煌,佈局 嚴謹,風格獨特,是集漢藏風格於一體的宏 偉建築群。塔爾寺是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六大寺院之一,是青海省藏傳佛教中的第一 大寺院,原名塔兒寺,得名於寺中大金瓦殿 內紀念宗喀巴大師的大金塔。宗喀巴大師是 黃教創始人,這裡也是大師的誕生地。整座 廟宇佔地四十多公頃。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 美。酥油花壁畫和堆鏽具有獨特風格,有很 高的藝術價值,被譽為「塔爾寺三絕」。最 後此地導遊還特別安排我們參見塔爾寺的方 丈─宗康仁波切。會見時有一個獻白巾(哈 達)的儀軌,即我們每人拿著一條潔淨的白 巾交給宗康仁波切,仁波切再將這條白巾放 在你的頭上,意即祈求師父的加持或祈福, 而其真實的意義是你以清淨心求法,而清淨 心是人人本來具有的,師父也不能給你,故 此代表清淨心的白巾接著師父的手還給你, 表示修行是藉著師父的因緣,看到自己本來 的清淨心。宗康仁波切非常安靜慈祥,有一 股很強的攝受力,予人有一種「若且常在 定,無有不定時」的感覺。我們也請高師 姐代表供養活佛。午餐後,2:00pm我們又 踏上征途,往甘肅省會─蘭州。 蘭州 蘭州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中國地理的 幾何中心,是一座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尤 以回族人口居多。蘭州是黃河流域唯一黃河 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依山傍水,山靜水 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南北 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

【第191期‧佛光法苑‧37】


9月24日晨7:50,我們由蘭州往天水。 是日晨,細雨霏霏,車子在山谷平原間奔 馳,這裡不再是一片荒野或草原,凡有平 原處,即有一塊塊排列整齊的農田羅布其 間,田裡種植著小麥,玉米,果樹及各類蔬 菜等。車子經過無數的山洞,高山平原,不 再有洗手間的困擾。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 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 河兩大流域,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 產豐富,有「小江南」之稱。抵達天水後, 即逕奔「伏羲廟」參觀。

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抵達蘭州後,我們先去參觀「黃河水 車園」,是古代蘭州用來灌溉的水車,即 明人「段旭」所造。隨後拜訪孕育中華兒 女的「黃河母親像」是名雕塑家何鄂女士 的作品,長6米,寬2.2米,高2.6米。雕塑 中的母親,秀髮飄拂,神態賢慧而慈祥, 身材碩長而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 抬頭,微曲右臂仰臥於波濤之上,右側依 偎著一伏臥的裸身小孩,舉頭憨笑,顯得 頑皮可愛,你可以想像是男孩,也可以想像 是女孩,這表示男女平等,都是中華兒女, 華夏子孫。接著又參觀橫跨黃河的第一座鐵 橋,建於西元1907年(清光緒33年),由 德國商人承建,至今已103年,依然完美如 初。站在黃河邊,望著那湍急滾濁的河水, 滔滔不絕地向東流去,不禁想起兩千五百年 前,孔老夫子是否也在這河邊望水而嘆「逝 者如斯,不捨晝夜。」站在黃河邊,凝視著 那晝夜不捨滾滾向東流去的河水,這是黃河 上游,時常氾濫成災的黃河,在這裡卻顯得 那麼柔和,河水灌溉著這一塊大地。這黃河 流域也孕育了世界三大古老文明之一的中國 文明。這裡是古戰場,人們為了爭權奪利, 廝殺慘烈,正是「滾滾黃河東逝水,浪花淘 盡英雄淚」,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多少可 歌可泣的故事。夜宿蘭州飛天大酒店。

伏羲廟 伏羲廟,雕樑畫棟,古柏森森,其建築 肅穆古樸,巍峨壯觀,是海外華人尋祖追宗 的聖地。殿宇排列對稱整齊,佈局嚴謹。廟 中有古柏參天的大樹,有伏羲泥塑的彩繪像 及伏羲首創八卦圖,教民佃魚,牧畜、造 書契…等。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廟宇 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 闊幽深。廟內古建築包括戲樓、牌坊、大 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等共 10座。院內遍布古柏,據導遊說,明代原 有64株,象徵伏羲六十四卦,現存37株, 挺拔蒼翠,濃蔭蔽日,伏羲廟大門內側東牆 角有古槐樹一株,據說是唐代所植。接著我 們參觀麥積山石窟。(待續)

【第191期‧佛光法苑‧38】


佛教本土化,向前跨一步 楊祖愛

休士頓區宗教服務組織於1969年成立, 成員來自基督教系的各派別及猶太教。幾經 改革,今日他的全名是 「休士頓宗教交流 協會」(Interfaith Ministries for Greater Houston,以下簡稱“交流協會“),其宗 旨是以對話、合作和服務的方式,作為各宗 教間的橋樑,聯合大休士頓地區各不同宗 教組織,共同努力建設和協社會,它的主 要活動之一是定期舉辦晚餐對話活動,協 助自願主辦家庭邀請不同宗教的人士到家 裡聚餐,利用晚餐時間討論分享宗教的異 同與合作。 此項活動行之有年,已對促進社會融洽 取得一些效果。在2001年穆斯林攻擊美國 世貿大樓的911事件之後,美國舉國憤怒, 箭頭指向回教徒,交流協會在該時發揮了重 要的和諧作用,回教人士藉此管道宣揚回教 的和平理念,澄清誤解。 從去年底始,交流協會把晚餐對話的模 式擴大,以從印度大陸起源而延伸出來的三 大宗教為主題,分別為印度教、錫克教及佛 教舉辦了一系列的三次大範圍的晚餐對話活 動。下一個系列為從西亞中東地帶起源的三 大宗教為主題,分別為基督教、天主教和回 教。 以佛教為主題的晚餐對話,是休士頓佛 教界一大盛事,德州佛教會早在三個月前就 已開始籌劃,徐小玲師姐和李瑋師兄是德州

佛教會對交流協會的代表,先後擔任協會董 事,多年來對信仰交流活動不遺餘力,貢獻 良多。這次為了晚餐對話活動更是積極連絡 佛教界人士,安排自願提供晚餐的家庭,以 每家十位客人為準,共有十五家自願參與主 辦晚餐對話盛舉,其中十二家來自德州佛教 會,是玉佛寺的護法信眾,另外三處由慈濟 基金美南分會、西藏Ligmincha德州分會及 日本日蓮宗在美國休士頓分會的會友參與。 另外有八家分別支援這些主辦家庭,共襄盛 舉。翁定台師姐和我搭配算一家。 活動的宗旨是把佛教介紹給交流協會 的成員,佛教教義博大精深,要在短短一 餐飯的對話中,把佛教精髓以淺易的語言 介紹給不曾接觸過佛教的人,確實不能掉 以輕心。 交流協會的連絡主任蘿倫女士給我們傳 來了對話的重點提示:介紹佛教的起源、禮 儀、基本教義、個人信佛的心路歷程、如何 實行佛法、可曾被人誤解過、解釋佛教因 果、業力、輪迴、涅槃、慈悲與悟道之觀 念。蘿倫還附上參考資料,令我詫異感動, 詫異的是這樣一位年輕的西方基督徒,居然 對佛教有這麼仔細的研究;感動的是,她如 此細心敬業地給我們提示重點,協助把晚餐 對話辦好,鼓勵宣揚佛教,她對宗教的平等 包容心,實在令人敬佩。 定台與我的晚餐客人中,有一對猶太

【第191期‧佛光法苑‧39】


老夫婦,一對猶太年輕夫婦,三位基督教 白人,和一位印度教的印裔。在一個小時 的時間内 , 由定台先開場,介紹了佛陀捨棄 王子的舒適生活而尋道悟道宣道的事蹟, 講述四聖諦、八正道、五戒和慈悲喜捨的 意義,經由佛理,她認識了自己,認清自 己就是智慧,就是力量。 我隨之介紹了苦集滅道的起因是貪瞋癡 三毒。因果關係是普世共認的,而佛教的殊 勝之處在於強調「緣」這個成份,有因要有 緣才會有果,所以把握緣是很重要的。由 把握緣而引伸到活 在當下的觀念和對 業力的掌握,再往 深處引,提到緣起 性空,無我和離執 的觀念了。最後也 簡單的介紹了八識 和輪迴,我用了一 些簡短的故事和比 方,也藉了一些基 督教聖經和回教可 蘭經內的經句作比較。 餐會對話的最後一個鐘頭,是大家討論 和提問,猶太教的老夫婦,是雙雙退休的大 學英語教授,與我們分享了猶太佛教徒的 情況。在美國,有公開記錄的第一位改信 佛教的猶太人是作家Charles Strauss,他 在1893年的第一屆世界宗教大會演說時, 公開宣稱改信佛教,此後並致力於佛教在 美國的傳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 疲憊的一代」的活躍,掀起了美國人對禪 坐的興趣。1960年以後,猶太人對佛教的 認同,由幾位猶太導師的提倡而更上一層 樓。近年來美國數種民調對於猶太人認同 佛教的人數調查,從6%到20%不等,當然 民調通常有誤差,不過佛教融入西方文化及

世界潮流的趨勢可見一斑。名人信奉佛教, 對於佛教的推廣發揚有登高一呼的效果,猶 太詩人作家中有多人改信佛教,電影《鋼鐵 人》和《復仇者聯盟》男主角勞勃道尼,老 牌女明星歌蒂韓都信佛教;在非猶太人的西 方人中,信奉佛教的人也很多,蘋果電腦的 史蒂夫賈伯斯常年打坐吃素,電影明星李察 基爾出錢出力介紹佛教給社會大眾,都對佛 教進入西方社會有巨大影響。 晚餐對話討論中,在醫界服務的愛麗莎 說:「我要謝謝妳們把佛教介紹給我,今天 我最高興學到的是佛 教中的八識觀念,我 是基督教安息日會的 教友,我們的教義裡 相信有《生命書》, 每個人的一生行為都 記在裡面,和佛教裡 的第八識有相似之 處。」 宗教的目的在勸 人向善,因此是沒有 地域之分的,但是宗教的發展有其各自的文 化背景,要推廣宗教就要本土化,不可故步 自封,基督教自元朝就已進入中國,佛教走 向西方是近二世紀的事。一棵樹的種子落在 那塊泥裡,就在那塊泥裡出芽生長,要它長 得茁壯,就要適應那兒的泥土陽光空氣。佛 教在西方,要發展就要本土化,不僅要有語 言溝通的能力,還要對西方宗教有開放接受 的胸懷。「休士頓宗教交流協會」的活動一 向是朝著包容切磋的方向走,為佛教舉辦的 晚餐對話,確實給佛教在休士頓發展添加了 助力,休士頓的佛弟子們合力參與,可圈可 點。今後尚需再接再厲,也希望在別的城市 有這樣的活動,將佛教由點而面,作更進一 步本土化的推廣。

【第191期‧佛光法苑‧40】


Removal of Craving

Bhikkhu T. Seelananda

Craving or an intense urge is tanhā in Pāli. This is the cause of un-satisfactoriness, stress, distress, depression and discomfort. Craving arises because of feelings. It is because of craving we attach to things, thinking ‘this is mine’, ‘this is me’ and ‘this is myself.’ Not only that, according to the Great Discourse on Causes (DN.15), it is because of craving that seeking arises, and dependent on seeking acquisition arises. Dependent on acquisition ascertainment arises; dependent on ascertainment, desire and passion arise; dependent on desire and passion, attachment arises; dependent on attachment, possessiveness arises; dependent on possessiveness, stinginess arises; dependent on stinginess, defensiveness arises. It is because of defensiveness that various, unskillful, evil phenomena come into play: the taking up of sticks, knives and other weapons; conflicts, quarrels, and disputes;

accusations, divisive speech, and lies. Here, the Buddha says, “This is the cause, this is the reason, this is the origination, this is the requisite condition for seeking—i.e., craving.” So, if craving is totally stopped there is no more seeking. With no more seeking the chain of conflict ceases. For the stoppage of craving the Buddha has pointed out the way. Mindfulness is the way. When there is the eye and forms, eye consciousness arises. The meeting of these—eye, forms and consciousness—is eye contact. Because of contact, feeling arises. Because of feelings, craving arises. When there is craving the cycle starts to play out with attachment, existence, birth, decay and death, sorrow, lamentation, pain and distress arise and together with these the whole mass of un-satisfactoriness arises. How to stop this spinning of the cycle? It is clear that feeling is the cause of craving. According to the

【第191期‧佛光法苑‧41】


teaching of the Buddha, in order to stop anything one has to stop the cause of it. So, since the cause of craving is feelings one has to stop feelings. But because of our ignorance and delusion we cannot understand feelings at the time of the arising of feelings. We simply merge with feelings. If the feeling is pleasant we grasp it; then craving arises. If it is painful feeling, we then refuse it; then aversion arises. If the feeling is neither painful-nor-pleasant, then we are deluded by that feeling. Then what should we do? We have to understand the cause of feelings, too. The cause of feelings is contact. This is where three things come together. When these three things (the internal base, external base and consciousness) come together, if we are mindful, we can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cycle of the origin of the whole mass of un-satisfactoriness as well as the nature of the cessation of un-satisfactoriness. For this purpose, wise-atten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When we develop and cultivate mindfulness, one develops wise-attention simultaneously. And this is why we have to practice,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mindfulness.

duce and/or completely eliminate craving should practice meditation on mindfulness of body, feelings, mind and mental objects. This is the way. The Buddha said, “This is the only direct way for this purpose.” Besides the above four kinds of mindfulness, there are several other ways to practice mindfulness. These includ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mindfulness of death, mindfulness of elements and mindfulness of body (kāyagatāsati). When we practice mindfulness it always conjoins with clear comprehension. This is how we come to the path with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we’re really doing. With this clear understanding our practic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ear to us. Then we want to practice more and more. Whenever we practice more we can gain more and more experiences. That itself is the way toward the complete removal of craving and the attainment of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Removal of craving itself is Nibbāna. The Buddha says:

It is only through mindfulness, clear comprehension and wise attention that one can see through and penetrate things as they are. That is vipassnā (insight) or wisdom. Therefore, whoever wishes to understand, re-

“The craving of a person who lives negligently spreads like a creeping vine. Such a person leaps ever onward like a monkey seeking fruit in the forest ....” “The streams flow everywhere; the creeper of craving sprouts and remains. Seeing that the creeper has sprouted, use insight to cut it at the root.”

【第191期‧佛光法苑‧42】


活 動 預 告

法的次第,如實培養正念、正知,開啟正 智,可以令我們超越憂悲惱苦。

繼如法師將主持感恩節四念處禪七 德州佛教會為提供忙碌的現代人,有 個沉澱充電的機會,特別於11月27日(星期 三)下午7點至12月4日(星期三)下午3點,於 菩提中心舉辦「四念處禪七」,恭請美中佛 教會住持繼如法師蒞臨主持。 《雜阿含經》第六○七經,世尊對諸 比丘說:「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 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 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 處。」依四念處修行,透過身、受、心、

繼如法師出家三十餘年,去年的感恩 節也曾慈悲蒞臨帶領四念處禪七。法師曾 要學員熟記:「善止身者,能知身觸;善 觀身者,得破身結」,「勤息蘊障,受取 勝境;觀注出入,正智當前。」修習四念 處終可斷除身見而得解脫。 您想超越憂悲、息滅惱苦嗎?歡迎您報 名參加菩提中心感恩節的四念處禪七。詳情 請洽玉佛寺辦公室:281-498-1616或菩提 中心辦公室:979-921-6969

啟建慈悲道場梁皇大法會 德州佛教會將於2013年10月3日(星期四)至10月6日(星期日),於玉佛寺恭請淨海 長老、超定長老、宏意法師帶領,同時禮請台灣多位法師參與禮拜『梁皇寶懺』四永 日,圓滿之日下午,施放瑜伽焰口法事一堂,普施十方法界,六道群靈,共證菩提。 並以此禮懺功德,回向一切有情,消災免難、福壽增長。歡迎本會會友及十方信眾同 來禮懺,同霑法益! 10月7日(星期一)下午二時,本會將於美洲菩提中心舉行灑淨儀式及施放大蒙山施 食一堂。祈願以此功德回向報恩塔追思堂內各姓門中歷代祖先暨法界無祀孤魂等眾, 蒙佛接引,往生淨土,究竟常樂!歡迎信眾隨喜參加,共襄盛舉,同霑法益。 註:法會期間玉佛寺特設有消災祿位、超薦牌位,及打齋供眾功德。詳情資料, 請與玉佛寺辦公室接洽,電話:281-498-1616 慈悲道場禮懺時間表 日

10月3日 (週四) 10月4、5日 (週五、六) 10月6日 (週日)

8:30am ~ 6:00pm 9:00am ~ 6:00pm 9:00am ~ 12:00pm

灑淨,禮懺 禮懺 禮懺

玉佛寺 玉佛寺 玉佛寺

10月6日 (週日) 10月7日 (週一)

2:00pm ~ 6:00pm 2:00pm ~ 5:00pm

施放瑜伽焰口 灑淨,施放大蒙山

玉佛寺 菩提中心

※ 10月3日至6日法會期間,本寺備辦午齋與禮懺大眾結緣。 敬請禮懺會眾盡可能穿著海青入堂,以莊嚴壇場。 【第191期‧佛光法苑‧43】


活 動 翦 影

時間是下午1:30至2:30,非常歡迎會友大眾 參加。若有任何詢問,或是欲報名者,請與 玉佛寺辦公室聯絡,電話:281-498-1616 休士頓「愛心組織」慈善義賣活動

德州佛教會素食料理烹飪班開課 德州佛教會自6月16日起,於玉佛寺五 觀堂開班教授素食料理烹飪,禮請美洲菩提 中心明心堂助理監院修道師主持,課程內容 包括素食食材認識與挑選、烹飪技巧,以及 成果分享,希望藉此課程因緣建立和推廣健 康的素食理念。

德州佛教會為了響應「休士頓愛心組 織」年度慈善募款活動,7月4日(星期四) 上午,佛教會會長淨海長老率領融通法師, 以及慈善組長呂振益等十餘位義工執事前往 休士頓「愛心組織」於中華文化服務中心所 舉辦的園遊會,參與義賣募款活動。 此次義賣會,佛教會典座組備辦了百頁 豆腐、炒米粉等食物義賣,共募得善款一千 一百元,拔得頭籌。佛教會菩提合唱團和太 極拳班同時為大會提供表演節目。 德州佛教會除了贊助愛心組織義賣活 動外,佛教會會友每年尚額外贊助愛心組 織數千元。今年愛心活動募得的善款,將 幫助休士頓Grissom小學清寒學生的全年教 學用品。 2013年菩提中心青少年佛學夏令營圓滿

16日課程中,修道師共示範了三道素 食:雪裡紅蠶豆泥、涼拌小菜碧綠金絲和溫 補健脾開胃湯,四十餘位學員於教學中踴躍 提問,品嘗成果時更是歡喜讚歎,課堂氣氛 愉悅融洽。德州佛教會會長淨海長老於上課 前蒞臨開示,鼓勵大家多吃素,有益健康。 修道師也提醒學員做素食時,要時時心存供 養心、歡喜心,以培養護生理念和慈愛心。 素食,除了對個人健康有助益,對我們處身 的世界也是個極大的善舉。 德州佛教會素食料理烹飪班預定每月開 班一次,今年的上課日期將分別為:6/16、 7/21、8/11、9/15、10/20、11/17、12/15,

美洲菩提中心於7月4日至7月7日舉行 2013年青少年佛學夏令營,共有56名學 員及20餘名輔導員參加,其中有6位緬甸 裔學員由Sayadaw U Nandavamsa法師帶 領,來自Amarillo市(距離休士頓約十小 時車程)。 今年夏令營主題訂名為「毅力」(Perseverance)。營導師–美洲菩提中心住持 宏意法師於7月7日結營典禮中,特別開示 鼓勵學員要培養智慧並訂出人生正確方向, 法師說:未來是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立定志 願後,就要憑藉願力和努力不懈的精神達到 目標。

【第191期‧佛光法苑‧44】


青少年佛學夏令營課程內容十分豐富, 基礎佛學課程恭請修慧法師和馬超雲居士 教授佛教歷史、佛陀生平,以及佛法基本 義理;每天早晚課誦恭請圓福法師和修道 師帶領。另外尚禮請多位老師,分別教授 瑜伽、盆栽、插花、國畫、書法、彩繪, 及專題演講。團康遊戲中包涵了創作與益 智,讓少青們無論在體能或心智方面,皆 能有良好的發揮。 7月6日晚間,淨海法師和諸位法師帶領 學員和義工執事百餘人於明心堂舉行「燃燈 供佛」儀式。淨海法師為大眾開示:燭火, 代表的是智慧光明,可以破除黑暗,破除愚 癡;舉行傳燈儀式是為啟發心中的智慧光 明,佛法的道理、思想,將燈燈相傳,一 代代延續。燃燈儀式後,學員們紛紛發表 心得,大家十分感念美洲菩提中心舉辦夏令 營,四天的時間學到許多好知識與理念;也 交到許多好朋友。另外最重要的是感謝慧度 師讓人齒頰留香、懷念不已的好齋飯。 7月7日,營區安排一日家長營活動。林 得海、廖吾浩、林仁傑三位居士分別以「 塑膠對人類的貢獻與危害」、「禪坐與調 心」、「中醫保健」為題,與三十餘位家 長座談,討論熱烈。午齋後,結營典禮中, 宏意法師感謝大家的參加與支持。Sayadaw U Nandavamsa法師以巴利文唱頌祝福每一 位在座者都有成功的未來,所求皆能如願。 2013年青少年佛學夏令營於7日下午3時大 合照後,圓滿落幕。 佛教書院「方便之道」課程圓滿 佛教會每年德州佛教書院暑期班的課 程,一直是信眾會友們最期待的法筵之一。 今年佛教書院特別恭請任教於台灣福嚴佛學 院的圓波法師,以印順導師的著作《法雨 集》第二冊「方便之道」為教材,於七月

淨海長老(右五)圓波法師(左五)與學員合影

十五日至廿六日兩週,星期一至星期五晚 上,帶領大家探討佛法在印度的演化及方 便之道產生的歷史背景。 圓波法師在課程中指出:釋迦牟尼佛於 二千五百多年前,誕生於中印度。出家, 修行,在菩提伽耶成佛。成佛後,四十五 (或作九)年間,遊行於恆河兩岸,為大 眾說法,佛法才流行於人間。所以不可忘 記了,一切佛法是出現於印度人間的。印 順導師在他的書中也語重心長地提到:方 便,是不能沒有的;方便適應,才能有利於 佛法的弘布。然方便過時而不再適應的,應 有「正直捨方便」的精神,闡揚佛法真義, 應用有利人間,淨化人間的方便。希望誠信 佛法的讀者,從印度佛教思想的流變中,能 時時回顧,不忘正法,為正法而懷念人間的 佛陀。 暑期班「方便之道」二十小時的密集 課程,在圓波法師有次第、有系統的講述 後,四十多位上課的學員們個個如醍醐灌 頂,法喜充滿,為此次書院課程畫上圓滿 的句點。

【第191期‧佛光法苑‧45】


家庭(Host Family)家去度週末,每個學員 都認了美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台灣來 的家長們也都親熱地稱呼徐忠輝師兄的媽媽 一聲”阿嬤”呢!第四周,則由布萊克伍德 教育土地學會(Blackwood Educational Land Institute)帶來20位的西方家庭不同族裔的青 少年,來共住共同活動,學員們不但增加學 習語文的機會,更加強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的體驗,豐厚了人生的見聞。

2013年德州菩提人文夏令營圓滿

2013年德州菩提人文夏令營於7月8日, 首先迎來自台灣的學員二十六位和五位家 長;並於7月13日迎來了由北京來的三位學 員和兩位家長,共計有三十六位來自台灣海 峽兩岸的大小朋友們,在美洲菩提中心相聚 四週,歡歡喜喜地共同生活,共同學習 。

常住師父們慈悲,不但帶領早課、飯前 供養和發願;還常常為學員和家長們隨緣開 示和帶領禪坐。慧度法師帶領著典座義工菩 薩們,以可口的素食度眾,功德無量。田素 珠居士和她的家人,這幾年來為人文營無私 無我的護持。最重要的是:師父的願力和佛 菩薩的加持,讓學員和家長們都能高高興興 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本年度的人文營 就此圓滿落幕。

德州菩提人文夏令營於2011年首先開 辦,經過兩年的調試期,本年度課程的安 排和駐營帶團等,均邀請當地華樂高中兩位 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Daniel Hockday和Amy Frey,負責規劃和領導;同時邀請華樂高中 應屆畢業生三位當老師的助理,配上三位經 驗豐富的雙語輔導員。英語課程安排以實學 實用為前提,再介紹美國和德州的文化和生 活體驗來豐厚課程的內涵,並且為家長們安 排了由Ms. Lyn Eade教導的ESL課程,增加 家長學習語文的機會。課外參訪包括到中 心附近小鎮實習英語會話,參觀長角牛牧 場,歷史古跡,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 米勒戶外劇場,同時去觀看棒球賽等等外; 並且到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和 科珀斯 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在列星頓號航空 母艦(USS Lexington)過夜聽鬼故事,讓人 人毛骨聳然。最讓學員們喜愛的是到寄宿

【第191期‧佛光法苑‧46】


­­玉佛寺2013年9月、10月法會活動 日 期 8月29日~9月2日

時 間 三日

三日禪修

圓福法師 菩提中心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念佛、止靜、三皈依、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9月1日(週日) 9月7日(週六)

9:30a - 12:00p

禮拜《大悲懺》

融通法師

10:00a 10:25a 11:00a 1:30p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經論講解 晚 課 共 修

修慧法師

9月8日(週日)

9月15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念佛、止靜、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融通法師:從聲聞到菩薩 續超法師

9月22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修慧法師 超定長老:佛教的報恩思想 融通法師

9月29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念佛、止靜、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融通法師 超定長老:佛教的隨業受報與隨願自在 修慧法師

禮拜《梁皇寶懺》

諸位法師 玉佛寺

-

10:25a 11:00a 12:00p 3:00p

主持人、地點、講題

10:00a 10:25a 11:00a 1:30p

10月3~6日

-

內 容

10:25a 11:00a 12:00p 3:00p

4永日

融通法師:皆大歡喜 融通法師

修慧法師:從人到成佛之路 修慧法師

-

10:25a 11:00a 12:00p 3:00p

生日法會:藥師讚、宣讀疏文 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佛法開示 晚 課 共 修

淨海長老

10月13日(週日)

10:00a 10:25a 11:00a 1:30p 10:00a 10:25a 11:00a 1:30p

-

10:25a 11:00a 12:00p 3:00p

爐香讚、八大人覺經、三皈依 念佛、止靜、回向 經論講解 晚 課 共 修

修慧法師

10月20日(週日)

10月27日(週日)

10:00a - 10:45a 11:00a - 12:00p 1:30p - 3:00p

第一節:禪修靜坐、開示、回向 第二節:佛法開示、問答 晚 課 共 修

淨海長老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融通法師­­­

時間 9:00a - 11:30a 12:30p - 3:00p 1:30p - 3:00p 9:30a - 12:00p 7:30p - 9:00p 2:00p - 4:00p 10:30a - 2:00p 9:00a - 12:00p

活動內容 靜坐/英語佛法 菩提合唱團練唱 經論研討班 佛學研討班及靜坐 觀音普門共修會 粵語佛學班 放生、郊遊、素食野餐 玉佛寺禪修會

主 持 人 、地 點 宏意法師、弘法處 (觀音殿) 菩提合唱團(大雄寶殿) 鮑克南居士 修慧法師 續超法師 宏意法師 融通法師 修慧法師

淨海長老:雜阿含經選講 續超法師

修慧法師:佛法與人類和平 淨海長老­­­­­

定期活動 日期 每週日 每週二 每週四 每月第二週六 每月第三週六 每月第四週六

[註:如有更改,將另行公布或通知。]

【第191期‧佛光法苑‧47】


- 下 期 專 題 -

掌握

命 運

的秘方

佛法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是無常變易的,沒有固定不變的事 物。所以命運不是命定的,它是掌握在您手中,也就是說,人有自己 的選擇。種善因得樂果,種惡因得苦果。因果是絲毫不爽,自作還得自受,完 全由自己感果。在您的一生當中,是否曾經有一些關鍵的抉擇,讓您的生命因而改 觀了呢?可願與大家經驗分享否? 如蒙賜稿,字數:兩千至三千字,截稿日期:九月三十日。稿件請寄:德州佛教 會佛光法苑編輯組或電郵至:dharmagarden.tba@gmail.com

佛書助印功德錄 05/30/2013 05/30/2013 06/06/2013 06/06/2013 06/06/2013 06/06/2013 06/06/2013 06/06/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28/2013 06/28/2013 07/04/2013 07/04/2013 07/04/2013 07/04/2013 07/04/2013 07/12/2013 07/12/2013 07/12/2013 07/12/2013 07/18/2013 07/18/2013 07/25/2013 07/28/2013 08/08/2013 08/08/2013 08/08/2013 08/08/2013 08/11/2013

回向曾進益 $60.00 無名氏 $100.00 趙嵩齡 $100.00 回向曾予 $50.00 盧月珍 $500.00 沈桂雯 $50.00 劉勤漢 $50.00 回向李其 $430.00 陳仲衍合家 $70.00 回向沈錦龍 $50.00 陸和 $25.00 何君安合家 $50.00 王興國 $50.00 回向Zachary Weinberg $50.00 Muoi Tang $50.00 回向費居瑞芝 $100.00 回向費居瑞芝 $100.00 回向費居瑞芝 $100.00 王新復 $300.00 回向Wee Huat Leong $100.00 回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材 $20.00 回向李其 $500.00 薛惠民合家 $100.00 無名氏 $100.00 回向沈錦龍 $50.00 陳仲衍合家 $70.00 回向金盛美 $300.00 回向張本涵 $25.00 Willaim Cheung $50.00 回向黃威 $50.00 回向張秉乾 陸影梅 $200.00 回向冤親債主 $10.00 回向沈錦龍 $50.00

08/11/2013 08/11/2013

回向繆蘇碧玉 回向徐兆景

合計

$100.00 $50.00

$4,060.00

佛光法苑助印芳名 06/12/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12/2013 06/28/2013 06/28/2013 06/28/2013 06/28/2013 06/28/2013 07/12/2013 07/18/2013 07/25/2013 07/25/2013 07/25/2013 07/25/2013 08/02/2013 08/02/2013 08/02/2013 08/04/2013 08/04/2013 08/04/2013 08/04/2013

翁傳彥 $100.00 阮仁和 $100.00 阮仁傑 $100.00 回向李其 $50.00 回向戴文達 $100.00 吳沛怡 $100.00 章榮彬 $100.00 回向Zachary Weinberg $50.00 高林麗珠 $20.00 回向冤親債主 $100.00 無名氏 $100.00 黃亞靜 $50.00 無名氏 $100.00 回向金盛美 $300.00 陳雅玲 $20.00 陳雅雯 $20.00 陳盛雄 $100.00 回向林多源 徐妙 林士材 $20.00 周罕珮 $100.00 徐梅玉 $200.00 章榮彬 $100.00 翁傳彥 $100.00 阮仁傑 $100.00 阮仁和 $100.00

合計

【第191期‧佛光法苑‧48】

$2,230.00


燃燈供佛

學習疊羅漢

少青聆聽「佛陀的一生」

結營,皆大歡喜 情意相投,同心圓夢

淨公為全體信眾在佛前祈福

迎請和尚

典座組義工恭送法師

全體信眾虔誦地藏經並放蒙山

清 涼 法 音 燈 燈 相 傳 佛 歡 喜 日 信 眾 供 僧


德州佛教會

Texas Buddhist Association, Inc. 6969 Westbranch Drive Houston, TX 77072 TEL: (281) 498-1616 URL: www.jadebuddha.org

同行善知識 共向安穩處

Periodicals Postage paid at Houston, Texas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