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與設計史

Page 1

學習記錄 課程名稱:規劃與設計史 修習時間:108 學年度上學期(2019.9-2020.1) 一、個人資料 姓 名

莊淯婷

學 號

R08544002

大學背景

逢甲大學 建築學系 1995 年 12 月 20 日 射手座

生日或星座 興 趣 自述

EDM、調酒、烘焙、料理、動漫、YOUTUBE 新店人,在外打拼五年後終於可以回家鄉生活,在他鄉的五年, 學到更多做人處事應有的態度以及獨立思考跟生活的能力,還 有對建築專業美感的表達與訓練,期望進入研究所就讀後可以 學到更多不同的事物,打開自己的眼界,並提升自我。

二、課前自我檢視 (一)我為何要修這門課?除了必修的要求外,我還有什麼修課的理由? 以往建築系的訓練大都聚焦於空間應該怎麼呈現,因此切入角度大都從法規 或是現實層面和美感去考量做設計,但對於大環境或是社會性議題較不會去深入 探討,但其實每一個建築都跟社會息息相關,好的建築會給予好的回饋於社會, 反之亦然。因此了解社會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可以反思到底什麼樣的空間才是真 正適合社會跟帶來好的影響。希望可以透過課堂所學,來當作未來設計空間與建 築時的養分。

(二)我認為環境規劃與設計是什麼? 在還沒看過課程大綱時,從字面上的含意,會覺得環境規劃與設計跟基地分 析與敷地計畫差不多,可能是研究如何去觀察基地以及結合現有的都市計畫法規 去做環境規劃,甚至是討論景觀等,但看過課程大綱後才知道環境規劃與設計, 學的是從不同角度切入探討空間,像是從體制、社會發展、文化、自然等,以及 用更大的尺度的去分析及討論社會與空間彼此的關係。

(三)我希望從這門課學習到什麼能力? 個人期許可以增進及提升對於社會與空間聯繫的敏感度,在未來作設計時,

1


可以有更多不同面向的思考建築跟社會之間的關係,期望設計出來的建築空間或 是都市規劃可以更好的回應目前社會所需。

(四)我對於這門課的上課方式和學習過程有何期待? 上課方式得知是分組討論後滿期待的,因為以往大學分組大都是跟自己同系 的人一組,因此思考的東西是差不多的角度,知道系所有不只是建築系的同學, 且課堂會安排不同系的同學一組,因此還滿期待可以跟非自己系的同學討論議題 ,除了可以拓展多元的思考角度之外,還可以認識不同科系的同學所學之專業, 覺得會是很有趣的學習過程。

(五)面對這門課,我有什麼憂慮? 得知課程需要閱讀許多文本,多少有些憂慮,因為本身平常沒有培養閱讀的 習慣,比起文字其實更喜歡圖像的表達,但知道閱讀是汲取知識重要的過程,所 以還是會盡我所能的去訓練自己培養閱讀的習慣。除此之外,比較憂慮的大概是 跟不同專業領域的同學討論議題並達成共識,達成共識的過程中相信應該會花不 少的時間、耐心及心力。

2


三、學習歷程 第一週 課程介紹:學習方法與規劃的知識圖譜(2019/9/9) ■閱讀材料: 1.Sandercock, Leoni (1998)〈規劃師之養成:為二十一世紀儲備規劃師〉 (鄭文良、 陳惠雯、林秀姿譯)。《城市與設計》4: 21-35。* 8.Eagleton, Terry (1987)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y.” 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y (pp. 24-38). Oxford: Basil Blackwell.(有中譯:理論的意涵*)。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規劃與理論】 1.《規劃師之養成:為二十一世紀儲備規劃師》 

規劃是一個政治過程。

新式的規劃應是反叛的由下而上的設計,打破以往英雄式現代主義規劃,由 下而上的規劃才會更貼因應時代變遷的生活。

「TAMED」跨領於學科的規劃者,因規劃是牽涉環境和設計的學程,因此 未來的規劃者應具備不同的學問,以幾種不同學科組成 TAMED:技術 ( Technical )、 分 析 ( Analytical )、 多 元 文 化 ( Multi-culture )、 生 態 學 (Ecological) 、設計(Design) ,透過了解不同學科,達到更開放且合作的架 構。

3


規劃教育是一種倫理的探索。

2.《理論的意涵》 

一切理論也都是真實的社會實踐。

符號的建構力量:人類的生命本身是一種製造符號的存在,透過符號人才能 保守,維持社會的穩定性。

理論的迸現(出現):理論會出現的原因,是因遇到某些問題,而延伸出自 我反省的實踐,理論是有地方出差錯的症狀。

所謂理論就是由問題轉變成實踐的過程。

理論與實踐的弔詭:因為理論的存在,導致無法從最根本的或最單純的角度 去思考問題的核心。

抱持震驚之情,成為社會主義者的好理由:無法對人類的苦難無動於衷。

生活的保守和務實還是有其必要。

理論與經驗實踐其實是雙向的。

問基本價值的問題。

【談學習】 

教育、學習、教學,是為了改變生命的意義,「讓生命有所不同」。

學習和否學(unlearn),從過去所學的知識與新學的知識互相衝擊、累積、 反省和創新。

【談閱讀】 

第一階段:頭尾和摘要→第二階段:每章節開頭→第三階段:逐字閱讀

畢業前應培養一小時至少念六頁英文的能力。

分辨和評論的能力尤其重要。

分析與主題閱讀培養寫論文的基礎。

■我的心得: 一開始對於規劃與設計史比較沒那麼了解,但聽完老師第一篇在講的《規劃 師之設計養成》的文章後,才知道規劃師的由來和未來的規劃師應該具備的學問, 也才知道為什麼城鄉所會有設計實習課程與這堂課程的安排,還有為什麼城鄉所 會有不同科系背景學生的原因,是為了讓一直以來只在自己專業舒適圈裡的學生

4


,可以跳脫出來,知道學校與業界以外的事情與知識,了解社會真正所需或是反 省自我,在以往的教育訓練中,有哪些是被忽略的但卻很重要的事物,其實攻讀 城鄉所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像書中《理論的意涵》所說「反身性令我們不再純 真」,經過五年的建築教育後,每次在規劃或是設計空間時,總會被所謂的理論 或美學所框住,但做到最後才發現作品其實並沒有實質的去回應基地或是問題所 在,這就聯想到書本裡提到「問基本價值的問題」,在一開始談論議題時,總很 難去思考如何談基本價值的問題,因此常常卡在某一個地方出不來,明明可以有 更多的可能性與價值,但就是想不出來,因此到最後變成只有形式的建築,而我 自己也感到無能為力。也因此才希望未來可以藉由在研究所所學來補足我那塊不 足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夠更懂得從不同角度思考之外與如何批判性的思考問題的 核心與價值。

■我的疑問: 規劃是一個政治過程,還可以理解,是因為規劃攸關社會與人民,但「超驗人文 主義的」裡提到「理論」的誕生就是一種政治性的介入,是指擁有新知識的學生 與老師擁有的認知產生隔閡的意思嗎? 因為新的理論質疑了原來不假思索的預設,並且挑戰了我們對於理性、知識、真 理等等的看法,並強調人文、知識等都必須跟真實的權力關係結合在一起,所以, 知識和理論就是政治性的。所以,這裡不是在說擁有新知識的學生和老師的認知 有隔閡,這裡是在說,新理論對於舊理論的預設、世界觀,以及知識基礎等,都 提出了質疑,而這種質疑具有政治效果。所謂的政治,在這裡就是權力關係的操 縱的意思。

■分組討論概況:

(註:每周學習檔案篇幅,以 3 至 5 頁為宜。每周檔案要接續著寫;每周寫完以 電子郵件寄給教師,批閱發回後,在發回的檔案上接著寫。)

5


第二週 西方現代環境規劃與設計史概說(2019/9/16) ■閱讀材料: 1.Relph, Edward (1998)《現代都市地景》 (謝慶達譯) 。台北:田園城市。 【選讀 1, 3, 4, 6, 10, 11, 12 章】 2. Knox, Paul L. (2019)《城市與設計》 (徐苔玲、王志弘譯) 。新北:群學。 【選讀 1-5 章】 3.Scott, James C. (1998)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中譯:Scott, James C. (2012)《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 (王 曉毅 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選讀 1-5 章】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各書本綱要】 1.《地方都市地景》 

Placelessness→無地方性

6


批評標準化與商業化地景。

推薦書籍:《地方與非地方性》、《弱者的武器》

2.《國家的視角》 

以國家視角去看規劃以及舉例立意良善但失敗的案例。

3.《流動的大都會》 

Makeshift(湊合的)Metropolis(都會)

城市是設計意念(政府、設計者)或是市場力量的結果?

GAP:消費城市與永續城市(海綿城市)的矛盾

4.《城市與設計》 

用設計涵蓋整體→規劃也納入設計的一部分(Ex: CH.3/CH.4)

設計不一定是英雄式和政治獨有,而是從社會、經濟、消費者出來的。

文化經濟、美學經濟興起

引誘消費者花錢的美感→商業導向

設計產業發展成一套供應系統(上中下游): 設計→量化、生產→運送、倉儲→行銷

【談西方現代規劃發展的社會脈絡】 

過去 vs 現代 國家規劃立場的改變: 過去→規劃不是國家的義務 現代→面對工業革命後的問題

資本主義 vs 社會主義 規劃: 資本主義規劃:城市美化運動→美國文藝復興建築(Ex:台灣綠美化) 社會主義規劃:田園城市、光輝城市、無垠城市…

看似中立的法令但有政治經濟社會效果(Ex:土地使用分區→排擠弱勢者

二戰後,因透過政治策略(配給制),反而縮小社會階級差距。

二戰後,規劃的轉變: 規劃成為國家的職能、透過各專業為基礎成立規劃科系。

分殊化→規劃細分更多種類(Ex:交通規劃、都市規劃)

壟斷式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大量生產和消費

第三世界:不均等交換和依賴發展(汙染與廉價勞力取向)

7


推動美國郊區化:汽車、橡膠、營造業、石油

清除式規劃:混合住宅(都更)

1950-1960 理性程序規劃(到現在還是主流)

1960-1970 反省式規劃思想(邊緣、少數)

後現代主義建築:批判的地域主義(目標:有認同的地方性) (Ex:黃聲遠→ 宜蘭地域主義建築師)

規劃目標改變:過去→區域經濟平等 vs 現在→集化經濟成長(Ex:經濟特區)

規劃角色立場改變: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規劃思想的改變:理想→理性→反思

【組報告】 1.《都市與地景》 

問:建築、技術、規則、社會發展就能涵蓋所有社會地景嗎?

(人文主義的狹義思考)

東南亞 Bungalow(平房)→殖民後之折衷式建築

特定問題依情境而定

「自然而然、本來」用字要小心

2.《城市與設計》 

設計放入政治經濟

以設計角度分析城市發展

工業化發展→文化經濟

資本主義的不同發展衍生出不同的設計

意向性→意圖與企圖

3.《國家的視角》 

簡單化和程序化不一定就是必要之惡,而是指出政策的缺點和盲點。

簡單化的背後是複雜化,簡單和複雜是互相牽連的。

問:什麼叫程度(degree),標準是什麼?

8


■我的心得: 從這週的文本可以了解到從過去到近代之建築與地景的變化之外,並了解到 「建築、規劃、技術以及社會發展」強烈的影響我們現在的都市地景,因為技術 的革新,建築空間從古至今改變了不少,從古希臘講求的對稱和諧到至今可以歪 斜的參數式建築,技術推動著建築也推動著社會發展與規劃,而身處在科技進步 如此快速的世代裡,不禁讓我開始思考,那後現代建築主義後的建築主義又是什 麼?雖然在過去,確實有不少規劃家,努力想改善都市與城鎮的空間,但似乎到 最後因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時代的進步等,規劃出來的空間似乎又不太可行, 就像說書中所說「不管是現代主義的城市地景或是後現代主義的城鎮地景,仍不 足以創造一個正義的社會,現代都市地景和其他時代一樣,都是回應而非創造人 性的條件。」,而在政府與市場的體制下,規劃者又該如何創造人性條件的規劃 呢? 從不同的角度來說,其實環境也是由人、自然、生物等複雜的事物所構成, 但以往到現今的規劃,都是以人為本來思考與設計,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規劃 出來的都市與城鎮,呈現出有秩序和條理的狀態,但如果一直以創造使人與土地 最有效益的空間前提下,人不就成為只會一直為了物質生活的機器嗎?我認為, 未來的規劃應是創造出自由且友善,適合所有人與萬物生活的空間。但如何創造 這件事又顯得很困難跟棘手,畢竟人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生物。

■我的疑問: 既後現代主義後,身為規畫者又該如何回應科技進步後的產物所帶來的都市地景 改變呢?(Ex: AI、參數式設計、3D 列印、共享經濟、物聯網、無人車等) 這個問題太大,因為你還沒有搞清楚規劃和建築設計的複雜性。沒有先搞清楚特 定社會和歷史條件下的建築與規劃鑲嵌在社會、政治和經濟脈絡中的複雜性,就 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再者,其實回頭看世界各地城市的發展,歷經了許多科技的 發展(供水、供電、電信設備、下水道),但除了新東西出現外,還是有很多層 面是跟以往相同或類似,而沒有很根本的差異。所以,不要太專注於新科技,而 是要看到整個龐大的城市發展歷史累積下來的慣性。 最後,第一週已經說過了,規劃是倫理的探詢,你要問怎麼辦(規劃者該如何回 應?這種問法正是我說的非法問題),就要先澄清你自己的價值。 ■分組討論概況: 多虧有助教的提點和建議,因此第一次小組討論還算順利與有效率,一開始 先各派一個代表講述自己在閱讀完書本後的觀察或是重點,而在同學講述完書本 的重點後,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而組員彼此之間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在這個 討論過程中,又會衍生出一些別的議題或問題,因此最後的小組提問也是透過這 樣一個過程得出,因為當周是提問組,因此主要聚焦在要提出什麼問題,所以可 以在較短的時間討論出結果,下周則是簡報組,或許下次的討論需要預留更多時 間溝通及整合。

9


第三週 從傳統社會到殖民現代性的空間治理術(2019/9/23) ■閱讀材料: 2.洪傳祥(2017) 〈臺南水仙宮位址的荷蘭人規劃淵源〉 。 《建築學報》102: 53-74。 * 4.顏亮一(2017) 〈社會危機與空間重構:清代臺北之區域動態〉 《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106: 89-134。* 7.黃世孟、吳旭峯(1991)〈戰前日本受西方社會主義規劃概念影響之檢驗-以 日本式的「職工村」及「田園都市」為探討對象〉 , 《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6: 91101。* 9.葉蔭聰(2003) 〈一個衛生城市的誕生:香港早期公共房屋的殖民建構〉 , 《城 市 與設計學報》13/14: 341-369.* 10.張素玢(2011) 〈移民與山猪的戰爭—國家政策對生態的影響(1910-1930)〉 , 《師大台灣史學報》4: 95-127。*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清領與日治對台灣的影響】 

衛生與現代性→瞭解現代規劃和建築的重要面向

有禮無禮

歷史很複雜,不要用單一角度去看。

清領:

10


台灣清朝(劉銘傳)時就有基礎設施。

清朝政府基於成本、管理考量下統治台灣。

日治: 

民國 51 年開始,不管客家和閩南人都有抗爭。

台灣人崇敬日本人是建立在反對國民黨的基礎上。

【談社會結構的分析視野】 (一)四分法[系統觀、社會結構、大社會] 

社會是有秩序、目標性的。

(二)二分法(動態一點) (三)基礎與上層結構(馬克思) (四)場域觀(社會空間)

(五)網絡觀(源頭很多)

【結論】 

比喻-引喻失義

社會沒有本來的面貌,而是塑造或再現出來的。

【談簡報重點】 1. 這篇文章想問什麼問題 2. 主要論點是什麼

11


3. 案例、方法是什麼 4. 輔助圖表 5. 推導過程(推導論證)

【各組簡報及問題】 1.顏亮一(2017)〈社會危機與空間重構:清代臺北之區域動態〉 問:台北如何構成「獨立區域」? 又何謂「區域」? 

結構連貫體(structured coherence)

臺北盆地的邊界為何? 範圍不同,論證就不同。 (ex:宜蘭是台北的後花園建 立在雪隧的開通。)

區域直到至今並沒有標準答案。

2.黃世孟、吳旭峯(1991)〈戰前日本受西方社會主義規劃概念影響之檢驗-以 日本式的「職工村」及「田園都市」為探討對象〉 

日本是殖民,非前殖民。

Articulation of modes of production

不一致的主體性。

資本主義+封建

■我的心得: 從這週的文本可以了解從荷蘭、清朝到日治這之間,不同國家對台灣的空間 影響,像是台南水仙宮過去在荷治時代,為台南貿易系統重要的一個空間,公秤 與市集廣場的設置,對應著廟宇與廟埕,最後,台南府城是一座奠基於西方空間 規劃融合東方文化的特色城市。而顏亮一(2017)<社會危機與空間重構:清代 臺北之區域動態>,作者透過不同尺度,來分析台北在清代的空間發展,可以看 到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對應到不同的政策,導致台北商業中心空間移轉。 不同的書本講述著不同時代下,不管是殖民下的空間狀態,或是學習西方的 規劃而使的原本的空間結構改變,都是嘗試將傳統的地方空間結合另一種規劃型 態,而因應不同的地方性,形成出來的空間規劃也會相應有著不同面貌,因此透 過本週文本可以初步了解各地在殖民統治下,所形成的空間結構及歷史發展脈絡。

■我的疑問: 從顏亮一(2017) 〈社會危機與空間重構:清代臺北之區域動態〉一文延伸發問: 請問文中提到的「空間作為社會的推動力」,這句話裡的「空間」是指台北的商 業中心嗎?因作者並沒有詳細說明所說空間為何,因此「空間作為社會的推動力」

12


代表的是商業空間對應不同時空下的社會經濟危機的移轉過程嗎? 我不知道,我上課的時候說過了,他沒有明確地說空間是指什麼,而且整體論證 也沒有展現任何空間的主動力量。你如果要將它理解為是商業空間也可以,但是 這些聚落也不只是商業空間而已。例如,最初的八里坌,主要是清朝駐紮軍隊的 地點,以及漢人拓墾者上岸的口岸。

■分組討論概況: 因當週為報告組的緣故,因此討論時間提早了兩個小時開始,因文本的量較 多,因此分成三組同學來研讀不同的書籍,再各自整合跟歸納圖表與重點,因此 開始討論後,各組講述完書本的結論後,最後再討論四本書籍的共同點及問題, 而最後大家也很有效率的在時間內完成所有的討論。

13


第四週 威權侍從體制、發展型國家、社會轉型與空間形構(2019/9/30) ■閱讀材料: 2.邱君萍、蕭全政(2015) 〈臺灣國土規劃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2015〉 ,《政 治學報》60:21-39。* 3.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33-96。 * 8.陳冠甫(1990)〈台灣高科技工業的依賴發展與空間結構-新竹科學園區的個 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113-149。* 10.夏鑄九、陳志梧(1988)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 間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 233-246。* 11.謝昇佑、魏龍達(2009) 〈民粹威權主義?從社區總體營造的推行重探 1990 年 代的民主論述〉,《國家與社會》7: 87-138。*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二戰後的台灣發展】 

軍事國家→進口替代→加工出口→崛起的中產階級不滿政府

 

國家跟社會的關係-民主化 台灣有新自由主義化的現象,但不能算是新自由主義國家,目前還是屬於 發展型國家。 軍事威權統治機器→威權侍從體制的官僚發展型國家→淺層民主的政商夥 伴發展型國家

14


相較過去,政府權力有削弱。

【談文本重點】 

周志龍(2001)〈台灣國土經營管理制度結構變遷〉-從小到大的空間計畫 機制

夏鑄九(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 -文本背景:城鄉所當時接的案子-彰化縣開發計畫

【談國家理論概說】 1.國家、市場、社會之間的關係

公共領域→私人組織+公共行政

2.探討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觀點 新馬克思主義 社會中心論

國家中心論

工具主義與結構主義 -(國家是工具)性別 種族鬥爭,階級鬥爭 後馬克思主義 -主導階級

韋伯式/多元主義 精英主義 新多元主義-群體的競爭 新統合主義 新右派 -國家官僚的利益,確保國 家預算有增加 新制度主義 -國家可以超越資本

3.資本主義國家的體系與關係 Offe 經濟體系(企業家)

政治管理體系

規範性(合法性體系)

4.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危機趨勢 Harbermas

15


危機根源

系統危機

經濟系統 政治系統

經濟危機 合理性危機

社會-文化系統

認同危機 - 正當性危機 -政府無法獲得年輕人 的認同 動機危機 -年輕人不再有動力

【組報告】  第一組 引言-台灣全球化與工業化的發展如何影響空間與都市計畫。 1.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33-96。 *國家政策方向-以累積資本為目標,而不是空間。 2.周志龍(2001)〈台灣國土經營管理制度結構變遷〉, *作者認為國土計畫變成資本主義的工具。 3.周志龍(2019)〈臺灣都市計畫制度及其實踐挑戰特刊序:後工業化台灣都市 計畫制度的再結構-都市計畫法制及其挑戰〉 *目前的都市計畫是因應工業化而產生的。 4.李得全、謝一鋒(2019)〈臺灣都市計畫實施的問題與對策〉。 *探討都市計畫的四大議題。 *市地重劃的徵收土地比區段徵收高。 *土地容積作為財政手段-目前台灣的土地正義最大難題。 

成長經濟-都市政治學的概念,以美國地方政府為研究對象,成長為追求經 濟成長,各種行動團體一起努力追求地方經濟治理聯盟。=治理聯盟

 第二組 引言-空間分工的形成是來自國際分工與要解決的危機。 1.夏鑄九(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263-337。* *農業危機,城鄉移民。 2.陳冠甫(1990)〈台灣高科技工業的依賴發展與空間結構-新竹科學園區的個 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113-149。 *意識型態的霸權,未脫離國家的依賴 *差異地點-地方跟園區分離。 3.夏鑄九、陳志梧(1988)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 間

16


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 233-246。* *地方與資本互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

企業主義式治理→都市的新自由主義化→新都市政治 能動性-外來或資本的力量,可以抵抗或利用機會幫助地域性。

 第三組 1.夏鑄九、陳志梧(1988)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 間 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 233-246。* *國家公園多達九個。 *觀光仍大於保育目標。 2.瞿宛文(2011) 〈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 , 《台灣 社 會研究季刊》84: 243-288。 *新自由主義的盛行反而凸顯國民政府土地改革與發展意志的優勢      

經濟的分配問題為優先考量。 社會經濟力量優先,規劃後而出現,且力量弱。 東亞國家不管中國台灣都還是有在抵制國外的新自由主義經濟。 新自由主義:開放市場... 中華民族的意志傳承。 區域計畫相對都市計畫比較空洞。(ex:農業土地上有許多違建)

■我的心得: 透過這禮拜的文本可以了解自國民政府遷台後,從威權體制到民主開放過程 中,政經體制對土地規劃以及環境的影響。而國民政府對台的態度,也影響著對 土地的策略,還有人與土地的關係。 以蘭嶼為例,擁有傳統文化與習俗的達悟族,原本一直是以孤島化外之地的 角色,默默在台灣旁邊,但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後,島嶼土地政策的改變,促使原 住民改變生活習慣,同時文化的傳承也漸漸消失,轉變成觀光異質點,還成為核 廢料的丟棄地,都造成蘭嶼當地永久性的文化與自然傷害。 除此之外,在政府的政權下產生的地方派系勢力、大型財團、政府部門等, 政商勾結,透過土地獲得利益,都是從過去到現在持續發生的事。因為地方派系 關係,單純由改善社區為出發點的社區營造,也逐漸變成地方勢力把持的工具。 雖然如此,但社區營造還是漸漸改善由上而下變成由下而上的關係,究竟如何從 改善現有體制的問題是值得深思的事。 還記得過去在學習建築法規時,雖然也有學過國土計畫法,但究竟法律是如 何演變至今,同時對土地跟環境的影響是什麼,從沒聽說過,也因此當下不懂為 什麼國土計畫法對建築法規如此重要。而之前去苗栗的實習課時有提到地方政治 跟社區營造之間的問題,但當初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會有這個文化,而經過這禮 拜的文本,可以初步了解整個台灣目前土地和環境與人跟政府之間的關係。

17


■我的疑問: 〈臺灣國土規劃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文本裡提到的「偏差動員」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偏差」是指中央與地方在制定政策後,產生的不合宜行為嗎? 不對,這裡的偏差動員,說穿了只是發動特別偏向於某一方或某一種價值的意思 而已,沒有偏差這個詞通常具有的負面意思。所以,偏差動員,翻譯成白話就是: 政府將社會中有關特定現象的特定價值或觀點,予以動員(挪用)來支持政府的 政策。簡言之,也就是把偏差(社會中的不同意見或價值)予以利用或動員,以 利於政府的政策或施政。

■分組討論概況: 因這禮拜主要是以提問為主,所以各組員依興趣去閱讀想了解的文本,再按 照順序,有閱讀該文本的組員來大概講述文本內容與重點,最後再討論各組員有 沒有問題要提出,主要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而這次因為文本內容主要是有關國 土計畫相關的政策,因此有都計背景的同學,幫助說明一些計畫內容,最後討論 時間還是順利的控制在兩個小時內結束。

第五週 迂迴於國族、現代性與本土之間:空間設計論述與實踐 (2019/10/7) ■閱讀材料:

18


2.江柏煒(2003) 〈“洋裝碗帽"的民族形式:陳嘉庚的學校建築(1910s-1950s)〉 , 《城市與設計學報》15/16: 159-207。* 4.蕭百興(2008) 〈現代都會的「中國性」反歸-戰後初期文化守成主義者以台 北 城市為主要基地的建築國族論述形構(1940s 中~1960s 末)〉,《城市與設計學 報》19: 11-48。* 5.殷寶寧、陳宇玨(2016)〈建築現代性的想像及其終結:中華商場的誕生與死 亡〉,《建築學報》96 期增刊(建築人文空間專刊): 1-26。*) 6.夏鑄九(2014) 〈功能,功能,與一點點象徵-1980 年代之後台灣建築師的現 代性營造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城市與設計學報》21: 41-61。* 8.施植明、江建宇、陳林蔚(2008)〈擬仿的地域主義-黃聲遠的宜蘭經驗〉 , 《設計學報》13(4): 1-23。*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文本重點】 1.楊子樵(2019) 〈感官的格式:建築媒介、抽象化、與殖民地台北的物流批判〉 。 《中外文學》48(1): 11-46。 

研究方式很特別,從建材-小磁磚延伸到大議題。

2.夏鑄九(2014) 〈功能,功能,與一點點象徵-1980 年代之後台灣建築師的現 代性營造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城市與設計學報》21: 41-61。* 

日本最早西式的功能建築也是廠房,工廠建築。

一點點象徵→建築表現形式

19


【談空間設計:形式之戰-Form】 

台灣建築場域演變概略(設計論述 vs. 營造生產的分合)。

比較少被談起的建築營造與制度。

大量生產的販厝(供戰後的移民住宅)。

國宅經濟轉移到資本的高層住宅。

建築作為美學消費對象。

階級分化的城市地景。

【組報告】 

第四組

1.藤森照信(2014)《日本近代建築》 *從明治維新到大正初期,日本建築的發展 *建築/歷史/自明性 

「自明性」是什麼?

第五組

引言-現代性在台灣建築的發展。 *中華市場是道路用地不是建築用地,為了遷移的居民而建。 *都市計畫與建築之間的對立與斷裂-違反都市計畫下的建築。 *建築師想把自明性建立在純機能的廠房,因此產生生產空間與機械性的尷尬。

偉大的建築師與國家→使用者立場漸漸上升。

物的能動性?

物的作用力,ex:牆的阻隔,導致人必須繞開。 

建築師所面對的業主獨大,專業折損狀態。專業者中除了醫生相較比較好。

20


■我的心得: 這禮拜的文本主要在講述台灣近代建築發展歷程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從把閔 式屋頂套用到建築形式上,結合西方的殖民建築形式,來追求意識形態的表徵與 現代性的追求,建築身為文化之產物與人類活動的空間,國民政府為了追求一種 返歸中國的意識形態,將國族主義與現代主義結合,而產生當時一系列特殊的中 西結合建築。而隨著國際分工與全球化的影響,1980 年代高科技產業的興起,連 帶影響了建築業,機械空間的代表:廠房,從 1980 到現在還持續興建著,廠房 的存在,在建築師期望的表徵,也就是建築的表現形式,在成本與業主的壓力下, 更顯得難以做到,因此直到現今,大部分的建築還是以功能性為主,象徵對業主 或是一般的消費者來說不是那麼重要,但矛盾的是在現代的建築教育中,卻還是 提倡教導學生烏托邦式的建築表現形式,直到出來業界後,才得知烏托邦式建築, 到最後還是會消失。雖然如此,台灣建築還是有持續想要在表徵與機能中,展現 出只屬於台灣的地方性,以黃聲遠的例子來看,還是值得肯定的,畢竟能夠在大 環境下,做出相較沒那麼國際樣式的建築,在我眼裡已經算是做的很不錯了,雖 然在〈擬仿的地域主義-黃聲遠的宜蘭經驗〉文本中,有提出黃聲遠建築師最後 做的只是視覺造型的表現,而沒有構築文化表現,確實從不同角度來看,會認為 只是視覺,但比起一般的建築設計操作手法與實際層面來看,這樣的操作形式算 是最折衷的狀態了吧。對於建築師如何能像醫師擁有專業的同時,卻不受外界的 限制,大概是目前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的疑問: 「批判性地域主義」主要是應用在建築的角度上,探討建築追求的不只是擬仿的 視覺表現形式,而更注重構築文化表現,那有沒有以「規劃」角度上的批判性地 域主義呢? 沒有。批判的地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就是一種建築學派,著眼於建築風 格及作用的討論。至於環境規劃方面,要主張結合地方風土民情,促進地域文化 的反思性發展,可能也是有這種主張,但不會稱為批判的地域主義。或許,新都 市主義(new urbanism)有一點接近,我們以後會讀到。

■分組討論概況: 這次的討論是目前花最多時間的一次,討論了兩小時半,主要癥結在楊子樵 (2019)〈感官的格式:建築媒介、抽象化、與殖民地台北的物流批判〉裡的一 些文字敘述,該文本討論許久,組員認為這本或許比較適合排在主題為殖民的那 週文本,最後總結各文本除了〈感官的格式〉外,都符合為了追求現代性而產生 的矛盾,最後,大家思考要提出什麼問題的時候,討論的時間比較長,但最終還 是有提出問題,而比較有趣的是有組員說〈功能,功能,與一點點象徵-1980 年 代之後台灣建築師的現 代性營造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這本書像是建築師的業 配文章,令在場的大家覺得滿有趣的,最後除了問題的討論也交代各組員打出講

21


稿摘要,與討論簡報的文本順序等。

第六週 土地與社會發展:土地政治、都市更新、全球化與新自由主 義治理(2019/10/14)

22


■閱讀材料: 1.廖彥豪、瞿宛文(2015) 〈兼顧地主的土地改革: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歷史 過 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 69-145。* 3.何燕堂(2016) 〈被形成的「違占戶」-基隆貴美雜貨店:國土活化政策如何 侵 犯底層人民的居住權?〉,《台灣人權學刊》3(4): 155-166。* 4.周素卿(1999) 〈再造老台北: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的分析〉 , 《地理學報》25: 15-44。* 5.藍逸之、李承嘉、林宜璇(2015) 〈從擴大租隙解析都市更新條例之新自由主 義 邏輯:地產博奕或優質再生?〉,《都市與計劃》42(2): 109-152。* 11.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2009) 〈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 ,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3: 15-32。*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台灣都市計畫演變過程、土地政策的失敗與都市計畫的異化】 

日治時代即有初步的國土規劃: 大東亞共榮圈、國土計畫及區域計畫(1940s)

公共設施危機(1964-1988)

空權(air rights)/ 發展權 最早因歷史保存而發明「容積移轉」牽涉公共利益和生態。

地主-投資客-開發商-政府收地-開發商收容積

台北市公辦都更-斯文里整宅 為政策加碼,給地主加碼,都更基金用完。

23


捷運聯合開發案-美河市 地主的私人土地,用交通用地的金額去便宜購買,再聯合建商蓋豪宅。

因應國共內戰後的歷史經驗,國民政府的政權基礎是地主,因此在土地改革 方面下很多決心,又充滿妥協。

都市土地價格高昂的主要原因,土地掌握在私人大地主與財團手上。

【容積獎勵】 

假公園:建商保留地,在建物蓋好前先規劃整理,可以獲得額外容積。

容積影響的範圍很廣,包含用水、用電、道路、交通等。

國家為了不想出錢做事,因此利用「容積獎勵」來吸引民間做事。

真正的新自由主義政府不是這樣做事。

政府加速都市更新的手段。

容積是公共財,不應隨意發放給建商。

容積影響環境承載率。

【台灣土地政治之演變】 

土地 - 土(soil)地(land)

土地的再開發成為都市的成長來源。

荷蘭統治時期的大量漢人是當時主要勞力來源。 目前的漢人是外勞與難民的後代。

日治時代:清賦-清理土地權益

公告地價、公告現值:

1.

人民持有稅率低,可以攏絡人心。

2.

政府收取土地價格低。

漲價歸公:ex:過去的道路收益費

金融與土地資本環環相扣

1.假使案市值課稅,投資客斷頭,銀行收不到錢,金融市場崩盤。 2.不管是誰,都期待透過土地,房地產翻身。 

擴大租隙

透過容積獎勵,加速都市更新。

24


■我的心得: 本週的文本主要是在解釋 1990 年代後的台灣社會及土地發展脈絡,從過去 的「實施耕者有其田」來弱化地主,鞏固地放勢力,又或是以活化國土為目的的 「國土文化政策」,使弱勢族群失去最基本的居住權,政府收回國有地後把土地 販售給財團,而針對弱勢族群的補償或是配套措施卻是做的很少。 在還沒念過本週文本之前,總以為台灣政府對於徵收土地,是按照法律且不 損他人利益,且是為大眾利益考量來實行政策,但從何燕堂(2016)〈被形成的 「違占戶」-基隆貴美雜貨店:國土活化政策如何侵犯底層人民的居住權?〉文 本內容可以發現,政府以「為社會好」的名義,使用法律來包裝並合法侵害人民 居住權的行為,而弱勢族群因為資源的缺乏,在法律途徑上難以跟政府去做對抗, 導致往往弱勢者只能被政府牽著鼻子走,縱使明明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這麼多年, 卻因為政府想圖利而被迫遷移,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身為規劃者,到底該跟從都市資本的腳步來推動都市更新,還是以批判的角 度去思考該怎麼跳脫目前的框架,改善現階段政府與社會空間之間的關係,但不 得不說資本的確就是促使都市發展的動力,該如何改變資本在政策的地位尤其艱 難,同時,在實行土地政策的時,思考完善的配套措施也很重要,但說實在,身 在汲汲營營的資本世界裡,烏托邦式規劃主義更顯得難以做到。 ■我的疑問: 請問文中裡「幫助民間資本舒緩危機的社會-空間界面」提到的「民間資本」 是指財團或是一般民眾嗎?社會-空間界面的「界面」又是指什麼意思呢? 民間資本,就是指民間的資本(謀取投資利益的資金)啊,無論那個資本是大是 小。界面就是 interface,介於兩方或多方之間的地帶,使得某些流動或交易或交 換得以發生的地帶。 6-5〈從擴大租隙解析都市更新條例之新自由主 義邏輯:地產博奕或優質再生?〉 換言之,臺灣都市更新法制銜接的企業主義內涵,在意義上更接近 Harvey(1989a) 對都市企業主義的批判性認定─成長導向的都市政治及投機資本的場所建構。意 即,都市建成環境對於臺灣版的企業型治理而言,乃係作為國家幫助民間資本舒 緩危機的社會-空間界面,而非前瞻、遠見的創新空間營造。(p.135)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討論因遇到國慶連假,因此採取線上群組討論方式,各自分配文本後, 將文本摘要上傳到雲端簡報,再由有想法的同學提出問題,最後於 Line 群組上 總結討論提問單。

第七週 住宅開發與金權城市:福利、市場、資本與縉紳化 (2019/10/21)

25


■閱讀材料: 4.沈孟穎、傅朝卿(2015) 〈台灣「國民」住宅設計與現代住居空間再現〉 , 《住 宅學報》24(1): 55-99。* 6.陳怡伶、黎德星(2010) 〈新自由主義化、國家與住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演 變〉,《地理學報》59: 105-131。* 7.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 台北:巨流。【選讀:ch.3, 4, 5, 6】* 11.吳縛龍(Wu, Fu-Long) 、韋伯(Klaive Webber) (2010) 〈從經濟全球化和當 地 制度來看北京外國「門禁社區」的增長〉 (王曉曉、馬強強譯) , 《地理學 報》58: 133-147。*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概論】 

政權危機下,住宅是穩定社會的方法之一。

由政府主導的住宅新建其實不少,但優先照顧軍公教。

台灣應該跟南韓做比較,因軍事關係都占了不少國家財政。

26


【台灣住宅課題的宏觀架構】 

住宅課題又可以分成五大類:住宅的政府管制、住宅的形式特徵、住宅的意 識形態、住宅的產業關聯、住宅的需求分析

【台灣住宅形式演變(以性別為視角)】 

1990 年代,第二個家,調節性別權力關係。

彩虹公寓,住家包含私領域與公領域,解放自我的私領域,討論性別議題之 公領域。

住宅放到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台灣現代化住宅與傳統信仰之間的關係演變】 

皇民化運動時神明廳的轉變。

國民住宅未設計神明廳。

祖先被迫出走,從住家轉變到靈骨塔。

除了建築形式的改變,家族也有影響。

【福利、市場、資本、縉紳化】 

針對弱勢的福利住宅,還是以市場為操作機制的住宅,而形成的財團導向的 資本,土地縉紳化後的影響又是什麼。

【都市發展、住宅產業與不動產市場】 

做假買賣,抬高房價,藉此提高利潤。

【組報告】 

因為台灣有龐大的軍事開銷因此無法跟香港一樣擁有大量住宅,同時國有土 地沒有香港政府持有的多。

土地改革政策只有削弱地主的力量,但不到消滅,而是創造更多新的小地主。

1988-1994,政府權力鬆動,大量剩餘資本出現,財團透過開發案獲利。

地方派系較屬於地域性由下往上,財團跟中央比較有關由上往下,資金來源 也不同,地方派系從農會與小銀行貸款,財團跟大銀行貸款。

公民社會力量也是探討土地政策的重要因子,力量足以對抗政府,ex:無殼蝸 牛運動。

27


■我的心得: 這禮拜的文本主要偏向於研究住宅政策、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係,從了解國 宅在 1950 至 1980 年代國宅在政府的地位發展與建築形式的改變,再從〈新自由 主義化、國家與住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演變〉則可以得知在不同時代背景下, 新自由主義對住宅政策的影響,而這幾個文本裡,其中比較有感的是《金權城市: 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這本書,或許是因為書裡的現象 直到現在還是持續進行著,從文本裡可以得知為何都市房價一直在高昂的狀態而 政府卻不積極介入的原因,是因為從過去到現在,政府為了鞏固權力,因此拉攏 利益團體,透過政策的漏洞及消極的土地政策,讓利益團體有機會可以操作土地 與房價,政商之間互相形成一種妥協性聯盟,而一般民眾對於這樣的事實,要改 變卻很難,民眾要面對的除了政府還有財團、建商、政黨、地方派系等,雖然如 此,但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年代,公民社會的力量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強大,在未 來的世代裡,到底要如何改善目前的土地與住宅問題,該從何下手介入改變,以 目前的自己來說,都還是覺得尤其困難,因為不管那個環節都牽扯到各種利益關 係,人都是自私的情況下,要如何以社會大眾為福祉,不管是政府或是利益團體, 他們的態度與立場的改變尤其重要。

■我的疑問: 請問「國家菁英為何與利益團體的關係是不對等的關係呢?」 ,因為在後期, 利益團體的擁有的資本與權力不是跟政府差不多了嗎,所以不應該是對等的關係 嗎,因此才形成一種妥協性聯盟嗎? 7-7《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p. 90 不過 Molotch 的「成長機器」集中在市政府的層次,但在台灣的分析上必須要把中央政府納入討 論,因為地方政府基本上是虛位的,所以我們也發現國家菁英與利益團體的關係是以國家機器為 主的不對等關係,兩者的互動並不像是 Molotch 所提到以追求成長為共同的目標,而是交換彼此 所需的資源。

為何你會以為在作者所討論的 1980 到 1990 年代,地方資本、財團或派系,擁有 完全可以跟國家機器對等的力量?這就錯了。。直到目前為止的 2010 年代,國 家機器的龐大和權能,仍然不是特定的財團、派系或資本可以左右的。國家機器 是個很龐大而複雜的機制。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文本討論主要聚焦於《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 會學分析》這本書,因此在討論前,先各自分配不同篇章閱讀後,再把重點圖示 貼到雲端簡報上,現場再一起討論,因為念同一本書的關係,因此這次在討論上 大家會比較有共識,討論時間也是目前最短的一次。

28


第八週 移動的技術政治:科技依賴、官僚專業主義與民間活力 (2019/10/28) ■閱讀材料: 2.楊子葆(1991)〈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 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 33-103。*

29


5.李安如(2013)〈地方、認同和想像地理:高雄大眾捷運系統的文化政治〉 , 《台灣人類學刊》11(1): 93-122。* 6.王志弘(2012) 〈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88: 1-40。* 7.林崇熙(2001) 〈沉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 , 《科技、醫療與社會》 1: 1-42。* 12.Winner, Langdon (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方俊育、林崇熙譯),收於吳 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 (pp. 123-150),台北:群學。*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問題討論】 

地方性或地方(locality, place)置身於社會變遷中不斷變化,人們也持續創 製和改變地方,何以言保存(preservation)、為何要保存?

各組回答: 第一組 1.集體記憶(價值)與認同

30


2.文化賦權 第二組 1.太抽象 2.必須視個案而定 第三組 1.在地記憶和多樣性 2.有助於連結現況和未來 爭議性:多樣性的必要? 第四組 1.地方保存有助於確認與建構我是誰的疑惑-意義競逐 第五組 1.不是保存地方性,而是保持原真性→UNESCO 爭議性:EX 印度教與回教同時共存的廟宇 第六組 1.歷史沉澱(脈絡)作為支持我是誰的條件

結語 地方是 PLACE 還是 LOCALITY ? 地方性是互相爭鬥的過程,每個人擁護自己想要的價值。 保存是一個意義競圖(競逐)的過程。 保存的目的形式與作用就是一個爭鬥的政治過程。 我到底支持相信什麼?跟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在想什麼? 聚落活化保存:居民跟文化都在,而不是只有歷史建築保存,不然會過於標本化。

【談技術政治】 

本週以 Transportation 交通運輸為主。

移動性與通訊性很有關係。

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技與社會研究:技術連接官僚與民 眾。

技術政治的政治不是指國家治理問題,而是指權力關係。

31


決定論(化約論),決定論是罵人的話。

技術決定論:技術發展有內在動力。 (Ex:有了鐵器即有好的農耕器具,才有 農業革命。)

到底什麼技術是關鍵並影響社會發展?

:不是技術決定社會,而是社會決定技術。

技術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脈絡下,重要的是社會行動者拿技術當工具。

技術政治:科技物本身有政治作用。

技術安排與社會秩序:有種特定的技術系統,必然帶來某種特定的政治行為。

技術在社會的效果。

內在的政治性技術:科技物系統本身的運轉,就影響社會的安排。

【談移動性】 

移動性的概念

物發揮的能動性跟人可以分開嗎?

ANT 的能動性是在網絡中

物在適當的條件與人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

移動(交通運輸)

移動性(力)-MOBILITY

【組報告】 

結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結構理論、大型社會系統。

規訓雖然會內化,但不會徹底實踐在每個人,還是有偏移性。

邊界的界定,在於關心的事物是什麼。

■我的心得: 本週文本主要聚焦於移動性、交通建設、以及技術層面來作探討,其中比較 印象深刻的文本是〈地方、認同和想像地理:高雄大眾捷運系統的文化政治〉, 在過去自身的經驗中,對於高捷的誕生,認為應該是因為當地政府有資金,因此 才得以有這個重大建設,雖說搭乘的人不多,但的確因為捷運的建設,相對會比 較容易吸引外地的人來觀光旅遊,但讀了文本後,才得知原來建設的背後牽扯的 是政治與意識型態,縱使建設的經濟結果沒有帶來很大的效益,但在穩定民意與 鞏固政治權力上,卻是助益的,從此可知,建設本身就是政治的過程。

32


而在〈技術物有政治性嗎?〉 ,跟高雄的捷運案例是有呼應的,從紐約的建築 師故意把橋設計低到讓大眾運輸無法通行,又或是電視的創造,讓政治人物得以 宣傳,又或是汽車的創造,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效應,讓汽車成為「一種」生活 方式,「技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經內化為我們的思考與行為,權力的秘密就 在於我們無法察覺」,對照到現代的話像是目前的社交軟體、媒體等,當大家都 在推崇通訊技術的革新,所帶來更民主與開放的社會時,背後所隱藏的政治陰謀, 卻是被忽略的,就如同文章所說,當技術越強大時,威權的生活方式也將愈來愈 強,因此除了關注技術物本身,技術物所處的環境脈絡也得去了解,當人們迎合 技術的革新時,也必須對政治的面相納入考量,才不會在使用新技術時被默默控 制,卻不自知。

■我的疑問: 請問道德地理的「道德」是什麼意思呢?是指政府對於不同地方,南部和北 部差別待遇後的土地交通規劃政治手段嗎? 道德地理的道德,就是一般的道德的意思啊,也就是好壞善惡的判斷標準,就是 道德。至於道德地理,是在說道德與地理或空間的關係,也就是從道德(好壞善 惡的評斷標準)去探討地理分布、空間配置、地方關係之類的議題。 不過,不是指政府對於不同的地方的差別待遇,而是指特定的地理議題具有道德 意涵,也就是涉及了好壞善惡的評價或規範。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文本以每人分配閱讀兩個文本來討論,討論當天剛好輪到自己負責做記 錄,但在討論時,不小心打翻飲料到電腦上,因此討論過程中間有些手忙腳亂, 不過後來電腦沒事,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至於討論時間則在兩小時內順利結束。

第九週 開放空間的多樣性、公共性與私有化(2019/11/4) ■閱讀材料: 5.林政逸、辛晚教(2001) 〈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 的 個案研究〉,《都市與計劃》28(1): 107-125。*

33


6.畢恆達、郭一勤、夏瑞媛(2008) 〈台灣的街頭塗鴉文化〉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70: 79-120。* 7.王志弘、沈孟穎、林純秀(2009) 〈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台北都會區外圍 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6(1): 3-48。* 8.陳建元、張凱茵、楊賀雯(2016) 〈臺中第一廣場暨周邊地區東南亞族裔空間形 成與轉變〉,《都市與計劃》43(3): 261-289。*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 開放空間/公共空間的公共性】 

公共空間不意味不受限制

公共空間私有化

產權透過獎勵開放獲得

【第一廣場-移工之開放空間】 

公共空間:1.管制性 2.篩選性→導致異質多樣性的活力消失

一廣→移工與本地人的衝突性

台中第一廣場 v.s 香港重慶大廈

台中一廣週圍之東南亞店家為台灣密度最高之區域

一廣有成為特色街區的潛力

【公共空間與公共領域】 

媒體與議會是一個公共領域-

公共領域-社會性制度與場所

34


公共空間商品化

中正紀念堂廣場-虛構公共性

把街頭(公共空間)變成公共領域

新的共空領域(網際網路、臉書)創造出新的形式

多樣性的公共領域(女性、勞工…)

對抗性的公共領域:質疑政府的政策

Ex:香港的公共空間(商業、市場、街道)變成對抗性的公共領域

【街道空間】 

夜市的形成:在側面、邊緣的所在(市場或是小巷子裡才能存活),針對特 定的群體所提供的公共空間。

珍雅各所說之空間後來都縉紳化,因空間舒適性吸引新中產階級與資本的進 駐。

【Affordance 可利用性】 

Affordance 可利用性(能供性):人和環境的關係

地是平的,讓人可以停留,就是提供 affordance。

不是環境的特質而動物或人對於環境特徵的覺察。

EX:新台中火車站的 affordance

場景構作 vs 身體緊留(moring)

官方美學導向的設計,觀景台,拍照打卡,黑色的石椅很燙→場景構作

地下道被封死後,街友流浪到車站周圍不同的角落。

遊民與移工適應環境的方式→身體緊留

一廣提供各種娛樂滿足移工的需求。

整個公共空間的再造,讓邊緣群體被迫改變。

都市計畫不是設計人行道或是建築,而是設計不一樣的人與環境的關係。

【組報告】 

現代主義為何讓城市型態更利於資本運作?

資本有很多種,城市有很多布局,現代主義(土地重劃)加速土地商品化(土地 資本)開發的便利性。交通流通效率較跟產業資本較有關。技術條件提升資本運 作的效率。建築資本是金融資本的潤滑劑。

35


■我的心得: 這週的文本主要是探討的不同類型的公共空間與公共領域,而其中剛好又有 幾個文本算是有過一些經驗或研究,像是〈台灣的街頭塗鴉文化〉,因之前大學 建築設計的主題是街頭塗鴉的關係,因此當初有對塗鴉做了些研究,但比較偏向 跟空間尺度與地點的觀察分析,而文本所提到的政治、社會批判或動機較沒有研 究,因此算是補足我對塗鴉這塊的理解。另一個比較有感的文本是〈臺中第一廣 場暨周邊地區東南亞族裔空間形成與轉變〉,因為之前在台中念書的關係,有去 過一廣幾次,但通常都是去那邊的 KTV 唱歌,因為價格便宜東西又好吃,雖然 的確週遭滿多移工,但對於我來說,倒是不怎麼排斥,反而覺得對他們來說是件 好事,因為可以有個地方讓他們盡情的滿足自己的需求和聯繫感情,而不用受到 他人的眼光干擾,有個可以讓他們做自己的場所。 對於東南亞族裔公共空間所形成的異質地方性,該怎麼規劃一個友善又能讓 當地居民可以接受的公共空間值得好好思考,畢竟隨著時代的進步,有許多產業 又或是看護工,都是由外籍移工來幫忙的,因此提出一個好的族裔空間,在未來 的規劃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間提供的不只是一個大家可以用的空間,更 是讓彼此可以互相了解,聯繫感情的場域,又或是記憶的延續,但在越來越都市 化的情況下,當公共空間變成商品時,似乎本質又變了。而目前最新的公共領域 形式,網際網路,成為人們溝通彼此想法的空間,又或是被上位者操作的空間, 似乎又變得比一般的公共領域或空間更複雜了。

■我的疑問: 請問「新的創意階級」是指什麼階級呢?是指政府以文創導向經濟所產生的 消費族群嗎?作者指出文創不會使城市更具文化氛圍的原因為何呢?因為對我 來說文創的確是再現文化的方法之一。 〈臺中第一廣場暨周邊地區東南亞族裔空間形成與轉變〉p.280 根據 Florida 的定義,創意階級包含了所有從事創意、創新工作者,不是消費者, 也不只是文創工作者。例如,科技研發創新工作者,也是創意階級。不過,在台 灣,是經常將創意階級縮小到文創工作者了。總之,創意階級不是指消費者,而 是指生產者。 再者,作者的意思可能是指官方的文創想像,跟城市的多元文化氛圍有很大差距。 例如,東南亞的族裔文化也是文化,但可能就不在官方的文創想像之中。

■分組討論概況: 因組員中剛好有人對塗鴉議題本身就有在關注,因此在討論〈台灣的街頭塗 鴉文化〉時,該組員還會分享許多之前拍攝的塗鴉照片給其他組員看,讓我對塗

36


鴉又多了一些認識,之後又討論到〈臺中第一廣場暨周邊地區東南亞族裔空間形 成與轉變〉時,有組員提到為什麼上位官員對移工聚集於一廣那麼反感,之後大 家就開始就進入了比較發散的討論,雖然比起一開始開學冷靜的聚焦討論還要發 散,但其實我自己是比較偏好這樣熱絡的討論氣氛,討論時間雖然超過兩個小時 一點點,但整體來說還算是順利的。

第十週 鄉村發展、部落振興與農業再生(2019/11/11) ■閱讀材料: 6.楊弘任(2017) 〈「養水種電」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地方政府、光電廠商與在地

37


農漁民,《台灣人類學刊》15(2): 45-96。* 7.蔡晏霖(2016)〈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文化研究》22: 23-74。* 9.官大偉(2014) 〈空間秩序、地理再現與生態政治:台灣山地資源利用/保育的 歷史地理回顧〉,《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7(1): 159-197。* 11.顏愛靜、孫稚堤、陳亭伊(2016) 〈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 鄉石磊部落為例〉,《地理學報》82: 59-86。* 12.張瑋琦(2011) 〈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 , 《台灣人類學 刊》9(1): 99-146。*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鄉村發展】 

規劃者應幫助農業轉型

城鄉混雜是台灣目前很多地區出現的特色。

過去是以農糧產品轉型,現代則是以觀光為導向。

日殖現代性以糖廠為代表,農業技術也是追溯到日治時期。

WTO,糧食變多,農地休耕,520 農民運動。

農藝復興:農村、農業、農民

農村觀光旅遊、小農返鄉,是目前農村的出路嗎?

農村面臨的問題:人口老化,農地賤賣,產量不多…

唯一比較成功的農村案例:池上-碾米廠(有機農業)

還是需要地方一定資本及網絡型態來支持轉型有機農法

38


【談文本】 

物的議會:代議制,物有作用力但沒有能動性。

生態政治部落問題:與現代技術接軌問題、漢人基於同情來理解部落,導致 無法真正理解部落的分工與文化。

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後生產)與有機農業轉型(多功能)的農業分 析。

食物系統與食物體制

【組報告】  非農業所得高於農業所得:EX:土地買賣、老人年金…  農村很多再現和論述,影響我們對鄉村農業的理解。  慣行農業較工業化,有機農業會混作,對水土保持比較好。

■我的心得: 本週文本主要聚焦於鄉村發展、原住民部落與農業轉型等議題,而這週比較 有印象的文本剛好都跟原住民有關,像是以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從有機農業高 山農業轉型成有機農業,在初期的生產成本高於經濟收入,導致農民在轉型初期 艱困,整體而言,有機農業是未來的農業趨勢,因此在轉型初期,政府扮演的角 色十分重要。再來則是以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部落之「風味餐」來延伸討論「在 地食物系統」,近年來的社區總體營造,雖然成功帶動當地飲食文化在觀光產業 或文創產業找到新的位置,但卻與當地文化跟飲食是斷裂的。 從以上兩篇文本可以看到所謂的鄉村除了既定印象的稻田農業,其實還有高 山農業、有機農業、傳統文化的傳承等,鄉村的背後其實是有許多脈絡跟文化去 支持及形塑的,但隨著殖民化與資本主義的影響下,在上位者的眼裡來說,往往 會把高山及平地,鄉村及都市二分化,導致在做決策時,常會忽略生態環境或物 種多元性,以及人與人的關係社會網絡等,因此政府應當從地方觀點出發,幫助 農民及部落農業轉型亦或是文化的傳承,最後更重要的是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我的疑問: 請問文化產業必須是一個「內發性產業」,是建立在一個什麼樣的背景基礎 下提出的理論呢?「內發性產業」的定義又是什麼呢?建立具有文化意義與社會 餐與之生態、生活、生產以及消費就是「內發性產業」嗎? 〈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p.130

39


內發性產業就是指產業發展的力量來自於內部,而非來自於外部的投資或其他力 量。不過,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除非保持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否則所 有地方或部落的發展或生活,都會跟外界發展關聯。 至於文化,也不是內發性產業的核心定義,雖然可能有人認為強調部落文化,可 以凸顯自主性,以及作為自發性產業的基礎。但再度強調,除非自給自足,否則 部落的商業化經濟活動很難完全內發,卻沒有外部推動力量。再者,我不認為單 靠部落文化,就可以撐起有活力的產業。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因為不是報告組的關係,因此分配每人負責閱讀兩個文本並將摘要上傳 雲端簡報,討論過程順遂,在講完我負責的文本後,有稍微分享自身對於有機農 產品的食用與原住民風味餐的經驗,最後討論時間在兩小時內順利結束。

第十一週 文化治理:文史保存、都市再生與藝術介入(2019/11/18) ■閱讀材料: 5.Harvey, David (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 (王志弘譯), 《城市與設計學報》15/16: 1-19。*

40


6.林文一(2015) 〈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 「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以迪 化街區為例〉,《都市與計劃》42(4): 423-454。* 7.邱淑宜(2016)〈城市的創意修補及文創工作者的困境-以臺北市為例〉,《都 市與計劃》43(1): 1-29。* 8.林文一、邱淑宜(2016) 〈上海工業棕地文化創意導向空間修補之批判性檢視〉, 《都市與計劃》43(4): 339-367。* 12.張晴文(2011) 〈藝術介入空間行動做為「新類型」的藝術-其於藝術社會的 定位探討〉,《藝術論文集刊》16/17: 55-70。*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文化治理】 

自然作為運動休閒的開放空間與綠地中-14.15 號公園

閒置空間再利用→文化導向都市再生(Ex:寶藏巖、紀州庵、剝皮寮、蟾蜍 山)

41


聚落文化保存→行政空間再利用→文化導向都市再生→創意城市→智慧城 市(AI.大數據)

空間修補-文化做為空間的發展策略

藝術介入社區與社會-規劃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理論跟社會實踐沒辦法真的連接起來

社區保存-文化保存和生態保育

自然成為全球城市競爭下景觀化的都市意象-生態觀光、都市再生、文化產 業...

階級地理重組-本來可以使用的中下階層居民被排擠出去

文化治理所引發的文化抵抗或策略

文化理性規劃

文化的定義與評價-產業構造、社會經濟

觀光產業(相較起來有污染性)→文化產業

是否賣酒成為藝文空間不同的關鍵

■我的心得: 本週的文本主要聚焦於藝術、文化創意介入城市與社區後所帶來的影響。都 市治理在過去,往往是由上而下,從硬體建設或是房地產導向來進行都市再生, 但在這樣的手段下,土地縉紳化後的結果導致本身的文化是被消滅的,因此全球 開始興起「軟都市主義」,以文化創意或是藝術為導向的都市再生,企圖有別於 以往的都市再生與更新。 〈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 「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 以迪化街區為例〉作者提出「文化經濟領域的戰略性政府化」,文創不一定是市 場或是私有資本,而是地方政府發展的治理工具,以迪化街區為例,雖然政府在 地方成立小組,促進文創產業發展,街區空間更新等,但其實並沒有實質解決都 市問題,政府部門自己都不清楚其政策的必須性或是可實行性。同時,創意社群 與在地社群的斷裂,反而漸漸削弱了當地產業,每當增加一間文創商店,也意味 著少了一間中藥行或是乾貨店,雖然遊客的增加,帶來了人潮,但當文創與美學 需要被「過濾與淨化」又或是「商品化」時,文化形成的脈絡又或是過去的歷史, 往往卻是被忽略的,最後因當地居民或是產業因不懂創意階級之「美學」亦或是 「文化創意」,更難以成為都市治理的主導者。最後軟都市主義背後的房地產導 向結果是連藝術創作者也成為都市再生下的「工具人」。 自己有走過迪化街的想法是,其實感覺上,不管是迪化街又或是別的老街, 商品部分大都大同小異,也的確沒有跟當地文化有直接關係,真要說跟當地比較 有關係的反而通常是「食物」,或許因為食物本身就帶有技術性跟產地的限制, 因此通常反而會讓我記得一個地方的都是食物而不是文創或藝術,但文創的確是

42


比較無污染的產業,同時在營造企業主義城市來說,的確可以給人一種好形象的 感受,但當每個街區都朝文創為導向時,同質性的街區卻失去其自我認同,如何 在這一思潮下,找出有別於文創導向的都市再生,讓街區保有活力但又保留文化 特殊性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的疑問: 請問「藝術介入空間」成為一種「被認可」的藝術,是者被社會大眾所認可, 還是被藝術家所認可呢?為什麼藝術需要被認可呢? 〈藝術介入空間行動做為「新類型」的藝術-其於藝術社會的定位探討〉p.65 這一題似乎上課討論過了吧。因為有些人希望通過藝術來獲得特定的肯定或報酬, 而這種肯定和報酬往往來自於既有體制或場域的認可。當然,如果你不在意這些 認可,甚至連自己做的東西能不能算是藝術,都無所謂,那當然就沒差了。不過, 這種人比較少就是了。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討論因組員各自文本的議題內容相近,都是圍繞著「對文創空間的批判」 , 因此討論上相較起來會比較順利,同時因為組員有人本身是上海人,因此他在閱 讀〈上海工業棕地文化創意導向空間修補之批判性檢視〉時,有說到上海目前智 真的出現許多文創空間,但他跟作者的想法卻不同,對於文創空間沒有那麼多的 批判或消極想法,最後討論時間一樣在兩小時內結束。

第十二週 自然治理:環境政治、生態規劃與災害防救(2019/11/25) ■閱讀材料: 1.曾華璧(2006) 〈臺灣的環境治理(1950-2000):基於生態現代化與生態國家理 論 的分析〉,《台灣史研究》15(4):1 21-148。*

43


2.浦忠勇(2012)〈河川公共性的轉化:曾文溪上游治理的人文反思〉,《台灣原 住民研究論叢》12: 93-128。* 3.王志弘、林純秀(2013) 〈都市自然的治理與轉化:新北市二重疏洪道〉 , 《台 灣 社會研究季刊》92: 35-71。* 4.江欣樺、王志弘、黃若慈(2018) 〈水的延展都市化:坪林水源保護區的領域治 理〉。《都市與計劃》45(2): 131-160。* 5.湯京平、呂季蓉(2006) 〈全球保育運動與地方派系:鰲鼓濕地開發案的政治 經 濟分析〉,《政治學報》42: 1-35。* 6.戴興盛、康文尚、郭靜雯(2013) 〈台灣環評制度設計與執行爭議─反思美麗 灣 案〉,《國家發展研究》12(2): 133-178。*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談 自然治理】 

人類塑造自然,但有其限度。

人跟不同自然的關係其實是千差萬別的。

自然也經歷了一個都市化的過程。

二元對立(人定勝天)→保育自然/互動-辯證-混種(ANT)

44


人與自然不同的關係模式圖(mode of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環境倫理:

以自我利益為核心→利益極大化。 功利主義→對大多數人好,對社會以及他人的責任。 

生態馬克思主義(歐康納)

生產條件(依託在自然上的開採物 ex:石油)

【組報告】 

生態恐怖主義:主張人類死光光也是以人為本的觀念。

原住民生態社會是種貼標籤的行為,推薦書籍「復返」,如何處理原住民的 生活。

台灣往何處去?明確目標:全台做有機,就可以開始調節產業結構,但尤其

45


困難,農地工廠該怎麼辦?未來五十年目標:全島做有機,各科系以農學為 主,以工易農。 

商品化非負面的東西,商品代表的是不是為自己使用而是與人交換的服務。 而是為了追逐商品利潤,從事擴大在生產,而以資本為導向的目的才是負面 的。貨幣從單純的以物易物,變成財富本身。

■我的心得: 本週文本主要聚焦於自然治理,而國家對於環境的態度與政策,又與自然治 理息息相關,在〈臺灣的環境治理(1950-2000):基於生態現代化與生態國家理 論 的分析〉文本中,可以了解台灣的環境治理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因工業 汙染,國家被動主導設立政策與環保部門,到 1980 後,則不再是國家主導,在 民間與國際勢力下,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經濟政策會因為民意的不同意而無法實施, 雖然台灣持續邁向綠色國家前進,但目前的環境政策還是主要以人為本,而非維 護環境為首要目標,政府回應環境危機還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因此在要達到高標 準的綠色國家還有一段距離。 而另一個比較深刻的文本是〈河川公共性的轉化:曾文溪上游治理的人文反 思〉,該文本以曾文溪歷史演變,與鄒族山美部落復育「達娜伊谷溪」為例,講 述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關係,從定耕農業、水庫、攔沙壩,對河川的破壞,也讓部 落與河川的關係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大學曾經在通識課看過一部關於台中河川 白冷圳的紀錄片,導演把河川的上中下游不同的聲音紀錄下來,讓河川自己訴說 它的故事,河川不只灌溉農田,還滋養土地,養育萬物。而在最後作者也提出營 造ㄧ多元協商平台,讓河川整治與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與技能與生態環境論述可 以對話,產生一可持續性發展的河川公共性。

■我的疑問: 請問都市自然治理的轉變過程本身就是「資本累積之空間修補」嗎?也就是 都市自然隨著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影響,自然商品化、縉紳化的結果是種資本累 積嗎? 〈都市自然的治理與轉化:新北市二重疏洪道〉p.66 不是,都市自然的治理是一回事,是否能夠發揮資本積累危機的修補效果,是另 一回事。國家的自然治理除了順應經濟需求外,當然還有防止災難、社會福利等 等作用。簡言之,並非所有的自然治理都跟資本主義有關,也不見得跟商品化、 縉紳化有關。我的文章裡面,只是說了堤外公園化對於週邊水岸房地產有提升價 格的效果,但並沒有否認堤外綠地提供了集體消費的休閒去處,以及具有環境主 義色彩的溼地保育作用,這些都跟自然的商品化沒有直接相關,頂多是間接關係 (也就是因為美景和好環境而有助於提升房價)。

46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一樣每人先分配兩個文本閱讀後,再把各文本之摘要記錄在雲端簡報上, 方便大家溝通討論,而這次講到〈結構下的行動-高雄柴山果農面對人猴關係轉 變之 調適與抵抗〉 ,組員及自己都對於猴子都有些實際接觸經驗,因此討論到此 文本時,大家特別熱絡,最後,一樣順利在兩小時內完成討論,但因為提問當下, 大家想不出來,因此最後用猜拳的方式決定來決定誰想問題。

47


第十三週 重訪西方規劃烏托邦:田園城市、區域規劃、 光輝城市、 城市美化運動與新都市主義(2019/12/2) ■閱讀材料: 4.Hall, Peter (2014) “The city in the garden: the garden-city solution: London, Paris, Berlin, New York, 1900-1940”, in Cities of Tomorrow (4th ed.)(pp. 90-148). Oxford, UK: Blackwell. *(中譯-繁體字版:Hall, Peter(2017) 《明日城市:二十世紀 城 市規劃設計的思想史》 (第三版) (吳綱立譯) 。台北:聯經。簡體字版:Hall, Peter (2009) 《明日之城:一部關於 20 世紀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思想史》 (童明譯) 。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5.Hall, Peter (2014) “The city in the region: the birth of regional planning: Edinburgh, New York, London, 1900-1940”, in Cities of Tomorrow (4th ed.)(pp. 149-201). Oxford, UK: Blackwell.(有中譯)* 6.Hall, Peter (2014) “The city of towers: the Corbusian radiant city: Paris, Chandigarh, Brasilia, London, St Louis, 1920-1970”, in Cities of Tomorrow (4th ed.)(pp. 237-290). Oxford, UK: Blackwell.(有中譯)* 7.Hall, Peter (2014) “The city of monuments: the city beautiful movement: Chicago, New Delhi, Berlin, Moscow, 1900-1945”, in Cities of Tomorrow (4th ed.)(pp. 202-236). Oxford, UK: Blackwell.(有中譯)*

■主要論點圖示:

48


■課堂紀錄: 【田園與區域城市】 

田園城市想利用綠帶,以綠帶限制城市擴張。分散小城市

區域城市更重視土地自然人文產業等對城市的影響。從整個大區域來著眼

田園與區域城市相同處:避免城市擴張,以及避免過多人口聚集於城市。

田園與區域差別處:區域城市注重不同特性的大小城市,可以跟區域地理學 結合,而田園城市只關注建構小規模的城市。

紐約不是區域城市的理想,太過於龐大。

田園跟區域城市都無法透過私人資本達成。

臥房城市:沒有整合工作與居住。

田納西流域計畫

【紀念碑與企業之城】 

紀念碑之城:城市美化運動,偏向主導性規畫實務,大規模實現,發生點都 是在市中心商業區的規畫。

資產階級想要透過城市的美化運動來襯托他們的地位,文化心理,提升市民 的榮耀感。Ex:台中綠川、柳川也是城市美化運動的一種。

企業之城:城市美化運動的進階版,破敗之地轉變成商辦大樓等等。

真正主流趨勢:紀念碑之城、企業之城

【雜道之城】 雜道之城:中上階級的郊區化,縉紳化的源頭。

【塔樓之城】 

社會主義理想:田園之城、區域之城、塔樓之城。

柯比意用前瞻性的想法及進步的技術,將人口集中於高樓裡,留設出大量開 放空間,延伸出大街廓設計。

柯比意跟集權國家(納粹)之接觸,因此才得以實現其規畫。

【自建之城】 

Sweat Equity:人民自主,由下而上自己蓋房子,可能被主流汙名為違建,但

49


是是自力營造的社區,開啟社區規畫設計運動。柏克萊學派。

【理論之城】 

理論之城:加州學派

主婦:由日本概念而來。

山崎亮:日本社區營造代表,可以引入英國社區規畫的脈絡。

【Peter hall 立場】 Peter hall 立場:悲觀的自由主義者,曾經幫香港規畫經濟特區,對現代規畫的百 年歷史有他的感嘆。 永遠的底層階級:縱然過去社會主義式的都市規劃想要為貧窮者提供良好的生活 支持網絡,但到最後貧窮依舊存在,貧富兩級還是惡化的。

【霍華德、萊特與柯比意的比較(田園、廣畝、光輝城市)】 

田園城市:合作市的社會主義,太注重形式,雖然有設想公共機構但這些在 實際委託的建築師蓋出來後,是落空的。溫和分散化。

廣畝城市(Broadacres) :傑佛遜民主派,個人主義,反城市,強調分權,小 農場才是立國精神,城市次之,家家戶戶都有農場,高速公路網將農場串連 一起,這樣分散化的理想使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土地 生活。極端分散化。

光輝城市:工團主義(無政府主義),理性組織,建築與規劃如機械般運作 設計。

中永和和三重模仿美國的城市規畫,不是田園城市。

【談 資本主義】 

國家和國族主義在解釋歷史改變還是很重要的。

換言之,資本主義本身是非常動盪不安的經濟體制,經常有危機,但因為其 他機制會支持資本主義,因此不會倒。

50


■我的心得: 本週主要聚焦於近代西方城市規劃的起源與脈絡,其中又以 Peter hall《明日 之城》為西方規劃論述之代表,從不同主題去論述西方規劃,像是田園城市、區 域城市、塔樓城市等,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城市理論,雖然文中作者提到柯比意式 的規劃太過於注重建築形式,而少了對社會與環境的重視,但柯比意對於現代的 建築史卻有著巨大的影響。在課堂上,老師有提到萊特本身是反城市的,其實可 以透過其作品發現,萊特的建築通常為低矮且水平向度,又或是崇尚自然的,因 此這類型的建築剛好可以呼應其反城市的概念。對於紀念碑之城,最有感而發大 概是歐洲國家,過去曾經去過的歐洲國家,常看到以雕像為中心的放射性的道路, 又或是高聳巨大的紀念性建築,都可以看到當時國家政府的權威性。

■我的疑問: 請問為何作者 Peter hall 會認同約恩.朗指出「規劃不屬於城市設計的範疇」 呢?在文章裡作者偏向把規劃與設計分開定義,但以自身過往經驗中,規劃跟設 計不應該是同個範疇且有著上下層級的關係嗎? 《明日之城-塔樓之城》p.272 規劃和設計有密切關係,但是顯然一者稱為規劃,一者稱為設計,當然還是可以 區別開來的。有關係,並不表示完全相同。所以,規劃不是城市設計的範疇,但 是兩者關係可以很密切。再者,也不見得是上下層的關係,而是先後的關係。 都市規劃主要是土地使用分區和公共設施的大區域配置,都市設計主要是具體象 徵形式的表現(包含街區立面、細部空間配置、景觀植栽等)。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討論因為是報告組,因此每兩個組員負責一篇文本並製做該摘要與圖說, 在討論過程中,因都來自同個書本《明日之城》,因此在互相理解時,較可以找 出文本之間的關係與脈絡。最後,討論時間一樣在兩小時內結束。

51


第十四週 理性程序規劃及其批判;政策分析取向的反思(2019/12/9) ■閱讀材料: 2.Friedmann, John (1987) “Two centuries of planning theory: an overview”, in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p. 51-85).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曾旭正(1990) 〈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年代論戰的回顧〉 , 《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3(1): 177-193。* 4.Allmendinger, Philip (2011)〈規劃的系統論與理性論〉 , 《規劃理論》 (戴伯芬譯) (pp. 51-82),台北:巨流。 5.Brooks, Michael P. (2002) “Centralized 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applied scientist”,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81-96). Chicago: Planners Press.*(中譯: Brooks, Michael P.(2013) 《寫給從業者的規劃理論》 (葉齊茂、倪曉暉譯)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Brooks, Michael P. (2002) “Centralized non-rationality: the planner confronts politics”,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97-106). Chicago: Planners Press.* (中譯:Brooks, Michael P.(2013) 《寫給從業者的規劃理論》 (葉齊茂、 倪曉暉 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7.Stone, Deborah (2007)《政策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 (朱道凱譯) ,台北:群學。 【閱讀〈市場與城邦〉 、 〈公平〉 、 〈效率〉 、 〈數字〉 、 〈利益〉 、 〈決策〉】

■主要論點圖示:

52


■課堂紀錄: 【 正當性與合理性 】 

正當性( legitimacy )不等於合法性( legality )

規劃較注重合理性( rationality ),繼而產生合理與合法的矛盾。

合理性:工具(形式)理性、目的(價值)理性、溝通理性、慎思明辨的能 力

工具(形式)理性:成本效益分析(cp 值),效益大於成本(專業之恥)。

合理性一般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但做出的結果卻不是準確的。

溝通理性之四項理想言談的判準:真誠、正確、正當(適當)、可理解性

【 理性 】 

理性即為「慎思明辨的能力」:慎思:謹慎思考。明辨:做出決斷的能力。

人們總在誤認、誤識之中,持續完成社會生活。

沒有理性,生活還是可以持續運轉。

理性會脫離現實。

同一種價值的不同認定和詮釋:什麼叫平等?

【 正義 】 

何謂正義(公義)(justice)?

功利主義、社會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自由主義

【 黃金原則 】 

西方倫理學:黃金原則(Golden Rule)

西方: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

東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程序理論 】 

程序理論只談程序,講述規劃如何操作的程序,因此不談社會經濟科學,屬 於形式理論,即方法論代替理論。

規劃需要程序,但如果只靠程序,又太抽象,因此還是需要社會分析、經濟 學等彌補不足之處。

53


【 組報告 】 

社會改革和社會轉型要區分清楚

規劃理論其實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式,應自己學習分類歸納。

評估的必要性:課責

規劃的評估標準不同,因規劃為公部門花大量金錢做建設,因此需要透過評 估來讓人負責。

直線與直角正交:幾何形式,訴諸某種文化慣性,較好管理。

實質理論:解決問題本身。V.S 程序理論:其實是一種方法論。

以理性為主的理論主要還是在講方法,而不牽涉實質內涵。

政策弔詭過於二分:市場 v.s 城邦

互動因熱情生出更多的東西。

平等之分類:抽籤、需求層面、多元化觀點下照顧特定群體 、機會平等

人類社會沒有單一的公平,界定公平的過程中即是一種政治過程。

階級劃分:階級財富、社會身望地位、教育程度

■我的心得: 這週的文本主要是聚焦於理性程序規劃與政治決策,早期西方規劃從理性為 出發點,認為規劃是一門無關政治的理性科學,而其中專業者透過量化的工具來 達到合理與理性的規劃,但當視規劃為科學與技術的產物時,也有人質疑規劃不 應只是那麼理性科學的,而是應感性且需要與人溝通的,因此也才有了不同於理 性程序規劃的參與式規劃。政治決策在過往,往往也是以理性為主,但在《政策 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文本中,作者理念乃是政治的本質所在,不管是提出政 治的過程或是結果,都是因為不同人的理念而生,因此所謂的理性計畫是不存在 的,政治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規劃離不開政治,而政治又是以複雜理念建構而成時,似乎只能透過理性 的程序規劃,在衝突與矛盾的利益環境下,相對才能做出比較好的結果,縱然可 能不是最佳的方案,身為專業者,最後,到底應該以理性或感性的做法做規劃, 顯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的疑問: 在〈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年代論戰的回顧〉文中,作者透過世界應該 或真正呈現的樣貌,來比擬程序性理論的目標是將世界之不理性(即問題)導向 理性(目標),認為其極具烏托邦色彩,但如果是用非程序性的理論來處理問題 難道就不具烏托邦色彩嗎?

54


這牽涉到如何理解烏托邦,如果烏托邦是指提出一種與現實不符合的理想狀態的 話,那麼某些處理實質議題(非程序性的理論)的理論觀點,當然也有其規範性 或烏托邦的特質。不過,這裡特別用來指稱程序理論,是在說這種理論對於理性 邏輯或思維的設想過於偏離了現實,至於現實本身到底是理性或非理性,那就又 是另一回事了(應該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體)。不過,另一方面,有烏托邦色 彩也不見得是壞事。我認為,所有的理論都必然有一點烏托邦色彩,因為理論雖 然來自經驗現實,也試圖介入或解釋經驗現實,但也必須跟經驗現實保持一點距 離,方能具有一點指導或規範或反思的餘地。 〈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年代論戰的回顧〉p.187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討論比較有意思的是,因組上剛好有同學是地政系,因此在 談到 John Friedmann《兩個世紀的規劃理論概覽》時,該組員有特別 提到規劃政治型態分成的四個傳統,剛好對應的學校為:政策分析(成 大)、社會學習與社會改革(政大)、社會動員(台大),算是討論文本外 的新發現。最後,討論時間一樣在兩小時內順利結束。 這種學校分類可能不太對。因為台大不見得只有社會動員,也頗為強調社會學習 和改革的部分。或者說,其實每個學校都是個混合體,很難說屬於哪一類。

55


第十五週 規劃政治:辯護式規劃、進步式規劃、溝通理性、女性主 義與後現代思潮(2019/12/16) ■閱讀材料: 2.Brooks, Michael P. (2002) “Decentralized 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political activist”,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107-118). Chicago: Planners Press.* (中譯: Brooks, Michael P.(2013) 《寫給從業者的規劃理論》 (葉齊茂、倪曉暉譯)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Davidoff, Paul (1996)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305-322) Cambridge, MA: Blackwell.* 4.Harvey, David (1996) “On planning the ideology of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176-197) Cambridge, MA: Blackwell.*(有中譯:「籌謀規劃的意識形態」) 5.邢幼田(1990)〈進步式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3(1): 95-111。* 6.Brooks, Michael P. (2002) “Decentralized non-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communicator”,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119-133). Chicago: Planners Press.* (中譯:Brooks, Michael P.(2013) 《寫給從業者的規劃理論》 (葉齊茂、 倪曉暉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主要論點圖示:

56


■課堂紀錄: 【面對規劃最重要的議題】 

第二組:調整成長型規劃邏輯以處理不同尺度城市的緊縮議題

其他組:社會有很多不同的利益衝突,規劃者提出一個讓各方都可以接受的 答案,達到最大公共利益。協調專業。

【談各種規劃取向】 

哈維立場:推翻資本主義

後現代規劃:世界是片斷碎裂混亂的過程,精神分裂的主體,沒有一致性, 沒有真理的情況下,完全沒辦法做規劃。

實質規劃:ex:霍華德-花園城市

理性程序規劃:方法論、建模

辯護式規劃:站在相對弱勢的立場,捍衛他們權利,公平的讓弱勢者可以發 聲,但是要收錢,規劃者如辯護律師般,提出不同的規劃方案,但未質疑基 本的結構與規則。

政治經濟學對規劃的批判:Harvey, David 正統馬派,不推翻資本主義就是 共謀者。學理式的批判。

基進規劃:社會運動,早期: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進步式規劃:體制內的改革

平等規劃:更願意跟政客合作協調,從基進規劃裡來看,還不夠基進。

邢幼田:理應外合,OURS 就是其中一種 NGO 組織。

女性主義規劃:以女性主義觀點為出發

社會學習和溝通式規劃:規劃者姿態放低

後現代規劃:沒有框架可言,很難有務實規畫操作,乍看多元,但其實非常 主流,原則化的個人追求效用最大化,新自由主義。

【談規畫專業】 

規劃專業-工具主體化:透過不同的工具,轉譯協調不同的利益者。

規劃者如何面對社會以及需要釐清規劃者的處境。

漸進式規劃:經濟的自由

民主規劃:政治的自由

57


【談女性主義】 

女性主義:三分法—自由主義、基進(分離)主義、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女性主義:先解決階級形構的問題。

存在主義的女性主義:被批判以男人看齊。

策略性的本質論:哪有固定的客觀正義解釋和穩固的主體和自我,反本質, 女人之間不同的差異性。

【組報告】 

與其一直討論規劃的方法,反而應該思考規劃到底是什麼?

平等規劃較辯論式規劃晚出現,平等規劃雖然帶有社會主義但較注重資源分 配的平等。

個人選擇觀,把選擇放給個人,現在的社會不是過去的人所選擇嗎?

啟蒙:用另類的眼光做出選擇。

比較好的思想:馬可思主義跟自由主義的交互辯論。

不符應主流規劃秩序是否就會被貼上烏托邦的標籤?

但是主流社會卻要求大家創新、追夢,但到最後卻發現那些烏托邦是空想。

資本主義 vs 社會主義

努力維持社會資本主義而推動社會的 基於情感,無法忍受不公不義,而不維 進步。 持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

■我的心得: 本週主要聚焦於不同規畫之不同政治主張,以及女性主義與後現代思潮,而 其中辯護式規劃又不同於上週注重方法論的程序理性規劃,在立場上,更希望從 弱勢者的角度做規劃,又或是希望可以在體制內做出改革。在 Harvey, David《籌 謀規劃的意識形態》文本中,可以得知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下,為了維持資本或政 府良好的建成環境,以及服務社會再生產的目的,規劃師成為了穩定和促進和諧 社會的專業者,從干預以恢復及延續社會秩序的平衡。 而在邢幼田〈進步式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的文本最後提 出,認為規劃過程也是一種社會過程,都市規劃與社會運動是沒有絕對的二分, 兩者皆只是不同型式的政治實踐,而其中又提到社會運動是社會變革的主要動力, 雖然社會變革或許可以改善社會某部分問題,但在改革的過程中,是否又會去影 響或是損害不同立場的人群利益呢?改革是一定要的,但究竟如何拿捏,似乎又 是一個很艱難的問題。

58


■我的疑問: 在《籌謀規劃的意識形態》最後,作者指出「我們甚至可以開始規劃社會的 重建,而非只是謀籌規劃的意識形態。」請問社會的重建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 重建是指重建什麼呢? 《籌謀規劃的意識形態》p.14 社會的重建就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灰燼上,重建社會主義社會。重建是重建社會 運作的基本邏輯,從持續擴大再生產的利潤追逐,轉變為基於使用價值的需求而 公平分配。

■分組討論概況: 其實本週討論像較於前幾週的討論,會比較有張力,因為到後面跟組員有談 到關於社會改革的必要性問題時,因與另一個組員看法不同,所以互相思辨起來。 以往的討論可能大家比較有共識,所以比較不會辯論,但經過這次的討論後,才 發現自己跟組員的價值觀或立場似乎不同,所以滿糾結的,雖然價值觀沒有對錯 之分,但是當對方強加自己的價值觀給自己時,感覺真的不是很好,雖然知道組 員可能是想讓我多學習不同觀念,但可能自己也需要時間調適。

59


第十六週 權力、慾望、論述與科技物:傅柯、拉岡、多元文化規劃 與 STS 觀點(2019/12/23) ■閱讀材料: 2.Gunder, Michael and Jean Hillier (2009) “Planning as an empty signifier.” In Planning in Ten Words or Less: A Lacanian Entanglement with Spatial Planning (pp. 1-21). Surrey. UK: Ashgate.* 3.Sandercock, Leonie (2003) “Who knows? exploring planning’s knowledges.” In Cosmopolis II: Mongrel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pp. 59-82). London: Continuum.* (有中譯:「誰知道?探索規劃的知識」) 4.Rydin, Yvonne and Laura Tate (2016)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ANT.” In Yvonne Rydin and Laura Tate (eds.), Actor Networks of Planning: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Actor Network Theory (pp. 3-24). London: Routledge.* 6.Metzger, Jonathan (2014) “Spatial planning and/as caring for more-than-human pla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6: 1001-1011.* 7.Boelens, Luuk (2010) “Theorizing practice and practising theory: Outlines for an Actor-relational-approach in planning.” Planning Theory, 9(1): 28-62.*

■主要論點圖示:

60


■課堂紀錄: 【後現代規劃】 

後結構-符號、象徵

Ant 物質符號學,跟後結構很像。

認知論、認識論-誰在認知與認識,認知的主體是誰,不是全然的後結構主 義,而是。檢討規劃者如何認識世界,透過不同的工具來認識世界,但工具 本身卻是衝突的。

【ARA 與 ANT】 

ARA:忽略物的作用與能動性。

ANT:應該以網絡為主,保持其 ARA 取向。一般社會理論,遍及各種社會 學理論。擅長分析已經形成的網絡。不是理論而是一種分析方法、關聯社會 學。

ANT 反對解釋,深描,只能描述不能解釋,但描述的符號其實已經附加了價 值與預設立場。透過符號的描述來顯現當時社會對於事物的重視。

當規劃指向未來時,ANT 要怎麼做,未來的物與人如何連結?卑之無甚高 問。

成功與否,使用主義,成敗論英雄。

ANT:

1.不是解釋性理論而是分析方法。 2.擅長深描與分析現有的物與人的網絡。 3.如果規劃解要用 ANT 當作未來規畫的指引,有點矛盾,因其比較偏實務主義。 

OPP-各方的物與人、行動者達成一個共識,不得不通過的通行點。使 A 狀 態變成 B 狀態,形成網絡。Ex:邱大興-無障礙設施。

【傅柯與拉岡】 

傅柯:分析權力關係。

主權 Sovereignty→規訓 Discipline(解剖政治)→治理(術)Governance(生 命政治) 主權:領土、領域、邊界、監獄、規訓

拉岡:規劃牽涉人類的心理動力,如何解釋願景與現實的落差,透過符號來 解析人類欲望。

1980 後現代規劃(傅柯、拉岡):解析規劃是什麼。

61


正義城市、空間正義論、反叛的城市、造反城市:左翼觀點與立場。

【環境規劃設計專業的重要議題】 

規劃設計:調節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根源:資本主義、父權體制、工業化與都市化導致生態失衡、缺乏民主監督 和參與的國家治理體制。

議題:社會及區域極化發展、城鄉失衡、緊縮與擴張並存。建成環境的(性 別及其他社會區分)不平等。氣候邊遷,自然與人為傷害遽增。

解方:社會主義、區域均衡、友善城市、韌性城市

可具體實行的規劃設計:人行環境的全面改善。

目標:無論城鄉,行人路權優先,營造人行空間成為城鄉的關鍵公共空間。

【組報告】 

對傅柯來說沒有權力客觀。Knowledge/power

立足點本身沒有客觀中立,反啟蒙的後結構立場。

規劃是權力關係的運作,knowledge 和 power 的糾纏。

分析權力關係後,但真正的實踐又是另外一回事。

神祕主義:不能說是感性,而是透過冥想。

技術本身就是一個網絡,Ex:電腦的零件組成,人使用電腦形成的行動網絡。

關係存有論、本體論:所有事物都是網絡關係。

■我的心得: 本週文本主要聚焦於後現代規劃理論與不同學者之觀點,而其中又以傅柯、 拉岡與行動者網絡理論為主,後現代規劃理論相對於理性程序規劃理論,更強調 規劃的彈性與不確定性,但在閱讀後現代理論的文本後,雖然文本作者還是有提 出一些列點式的方法來思考後現代規劃,但相比之前的理性程序規劃理論,在實 際操作層面上,比較起來是相對薄弱的。但其中,在《誰知道?探索規劃的知識》 文本中,提出的規劃認識論是滿有意思的觀點,先從原住民的視角來解析認識論, 人往往因為過去的訓練,而限制了看待世界的角度,進而局限了規劃者的眼界, 而該文本最後,作者也提出了幾點關於規劃實踐的多重性認識論,像是透過對話、 經驗、地方知識、非語言的事物,又或是透過沉思與行動中來認識地方。對於大 學經過建築訓練五年的自己來說,經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對於該作者的想法滿有 感覺的,因為這學期不管是規劃與設計史課或是實習課,跟以往學習的事物,或

62


是看待事物的角度,真的滿不同的。而透過學習一系列的後現代規劃理論後,來 認識與了解理性規畫框架外的事物,讓規劃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疑問: 柏拉圖堅持,情感和胃口(慾望)是腐敗的影響,知性必須「單獨出發」以 便從事實際的思慮(Nussbaum, 1990: 76)。請問「知性必須「單獨出發」以便從 事實際的思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誰知道?探索規劃的知識》p.3 很簡單,就是知性或理智或理性,必須脫離情感、情緒之類的干擾,才能夠好好 思慮。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為提問組,因此除了有中文譯本的文本都看之外,每人還要閱讀兩篇英 文文本,而這次的討論因為是以英文文本為主,所以部分的組員或是我自己不太 能充分理解有些文本的內容,因此這次在討論方面,大家的說詞會比較保守一些, 除了討論文本外,也有討論懶人包的主題,原本提出的懶人包主題因為主題不夠 明確,因此後來主題又改為智慧城市。

63


第十七週 現代性與資本主義下的空間設計及其出路(2019/12/30) ■閱讀材料: 1.夏鑄九(1992) 〈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 上之同道〉 , 《理論建築》 (pp. 20-48)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另見:夏鑄 九(1987) 〈對一個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上之批判:開文.林 區及 其知識上之同道〉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1): 119-131。*) (第 四組) 2.夏鑄九(1992)〈模式語言及非正式營造系統的認識論批判:亞歷山大及其同 志〉 , 《理論建築》 (pp. 87-125)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另見:夏鑄九 (1989) 〈模式語言及非正式營造系統的認識論批判:亞歴山大及其同志〉。《國 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4(1): 49-65。*)(第四組) 4.夏鑄九(1992) 〈批判的歷史計劃:曼菲德.塔夫利與威尼斯學派〉 , 《理論建 築》 (pp. 87-125)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另見:夏鑄九(1989) 〈批判 的歷史計劃之認識論批判:曼菲德‧塔夫利及威尼斯學派〉 。 《國立台灣大學建 築 與城鄉研究學報》5(1): 107-122。*)(第五組) 5.王志弘(1997) 〈評介《建築與烏托邦:設計與資本主義的發展》〉 , 《城市與設 計》1: 209-224。*(第五組) 7.Heynen, Hilde (2012) “Architecture as critique of modernity”, in 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 A Critique (pp. 148-218 ). Cambridge: MIT Press.(有中譯:高政軒譯 (2012) 〈建築作為對現代性的批判〉 , 《建築與現代性》 (pp.152-224) ,台北: 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第五組)

■主要論點圖示:

64


■課堂紀錄: 【建築與現代性】 

現代設計與工業設計大量生產又密切的關係。

理論建築與意識形態批判。

現代性成為共同批判源頭。

【現代性與資本主義】 

以現代科技廣建便宜的舒適住宅來解決貧民居住問題。

60.70 社會運動:把人找回來,注重使用者經驗,社區參與。

POE:建築使用後評估,做為以後新建建築的參照。

環境心理學:特定的行為與脈絡。

Kevin Lynch:透過五元素來定義自明性。

亞歷山大:使用者透過自身經驗發展模式語言。

補償式:無法翻轉根本問題。

符號學分析:歐美結構主義的批判→建築與都市設計之形式分析

設計的論述形構(傅柯理論)→設計的文化研究→設計倫理、為人民設計

【設計勞動研究】 

設計勞動研究:設計的社會關係與勞動過程是什麼?到底如何自我定位?

藝術工人(剛畢業的設計系學生)→專業服務者(員工)→美學企業家(老 闆)

做設計:做一個好平面(藝術工人)→滿足客戶的需求、收錢(專業服務者)

設計就是勞動。

建築與現代性:意識形態與實踐的落差。

擬仿:批判性的模仿與複製。

學院的建築理論學無法改變設計監造的勞動事實。

【組報告】 

非人道建築→把人的生活痕跡抹滅

擬仿與再現的差別:擬仿:不完全一樣,在模擬的過程中有超越性、否定性、 進步性。建築與空間的方法。再現:完全一樣的呈現。

65


■我的心得: 本週的文本主要聚焦於建築與空間設計在現代性與資本主義下的社會關係, 從工業化、標準化下的形式理性美學設計,轉向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設計。而林 區的都市意象五元素與亞歷山大的建築模式語言,在過去大學時就已經接觸過, 但對這兩個學者的批判倒是透過此次課程才得以接觸,針對這兩人的批判大都聚 焦在其理論沒有關心到更複雜的社會體系脈絡、意識形態等,但對於我來說,這 些理論試圖在這麼複雜的社會空間系統下,提出一種較客觀可以切入研究空間的 方法已經很不錯了。對於建築作為對於現代性的批判,其中提出的擬仿的概念還 滿感同身受的,因在大一建築教育下,老師就會希望我們把周遭環境一些抽象元 素,像是氣味、視線、密度等透過符號來擬仿出來,但弔詭的是,到了大五的畢 業設計,過去所學的擬仿又或是建築之意識形態又顯得很不實際,甚至出了業界, 就更加不可能實現了。對於設計勞動研究,以我為例的話,大一到大三可能還會 像藝術工人,對設計有著崇高的幻想,但後來畢業後,其實也覺得滿足業足需求 就可以,畢竟現實層面的限制真的太多。

■我的疑問: 不過一旦進入生產重組的領域,建築與都市計畫就是規劃的客體而非主體了。 請問「生產重組的領域」是指在資本主義下的狀態嗎?「客體而非主體」又是指 什麼意思呢? 〈評介《建築與烏托邦:設計與資本主義的發展》〉p.215 生產重組,可能在資本主義底下也可能在社會主義底下,無論是甚麼樣的經濟模 式,都可以重組生產。再者,客體而非主體,指的是建築(architecture)和都市計畫 (plan)成為規劃的對象(要完成的對象),而不是規劃的主角(主角是各種利害關係 人)。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為報告組,因此這次的討論主要聚焦於三個文本,分別是〈批判的歷史 計劃:曼菲德.塔夫利與威尼斯學派〉 、 〈評介《建築與烏托邦:設計與資本主義 的發展》〉 、 〈建築作為對現代性的批判〉 ,而在討論時,有同學提出擬仿與再現是 否是一樣的,我雖然不認同,但又不知確定其根本的上的差異,因此就把該問題 於課堂上提出了,至於討論時間一樣在兩小時內順利結束。

66


第十八週 民主過程中的專業:參與式規劃設計、審議式民主、社區 運動與戰術性都市主義(2019/1/6) ■閱讀材料: 1.黃瑞茂(2000) 〈社區行動重構「生活地圖」 :台北福林社區社區參與公園改造 經驗(1993-98)〉,《都市與計劃》27(1): 81-96。* 2.夏鑄九、成露茜、陳幸均、戴伯芬(2002) 〈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大理街社區運 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 141-172。* 3.林文一、邱淑宜(2014)〈後政治的社區動員與共識建構-一個臺北社區文化 建構的案例〉,《地理學報》72: 85-109。* 4.莊雅仲(2005) 〈巡守社區:權力、衝突與都市地方政治〉 , 《台灣人類學刊》3(2): 79-114。* 5.杜文苓、張國偉、吳嘉純(2009) 〈審議民主在空間議題上的新實驗:以中港 河 廊通學步道願景工作坊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2: 69-104。*(第三組) 6.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 3(1): 77-104。* 9.Kang, Min Jay (2017) “Reconstructing spatial narratives as a mode of action research and planning: Dialogical community actions of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neighborhoods of Ka-la-k-a´, Taipei.” Action Research, pp. 1-22. DOI: 10.1177/1476750317733806.* 10.Lydon, Mike and Anthony Garcia (2015) “Disturbing the order of things.” In Tactical Urbanism: Short-term Action for Long-term Change (pp. 1-23).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主要論點圖示:

67


■課堂紀錄: 【 寫作技巧 】 

文字過長問題,多加標點符號。思果,翻譯研究,找好的散文。

而是轉折的意思,不能當句首。不要亂用因為所以。

開頭→引導句

【   

社會的重構 】 民主:民治、民有、民享 台灣基本社會構造的轉變。 人民-中共、民眾-國民黨、群眾-自主和正當性意味

【    

地方的構成 】 什麼是地方? 地方派、村莊、廟宇網絡 地方的武裝力量 鄉紳、地主、商人階層

【   

規劃之源:剩餘與超越 】 過剩資源的處理與利用,是資源也是麻煩。 過度→創新,創新耗費更多的資源。 誇富宴:一次把多出來的食物吃光,確保社會的平衡機制,讓部落不會過 度擴張,不破壞自然的機制,多出來的財富會產生階級效應,人類透過剩 餘來打破規則。

【      

認識論與存有論 】 規劃的實質理論是什麼? 規劃牽涉到認識論,有關世界、自己的認識。 DATA=與料 規畫設計者在面對複雜的社會關係時,同時要學習如何調整。 符號建構論,語言學的轉向。 認識論:如何獲得知識,怎麼知道取得的知識是正確的,即真理。

【       

民主過程中的專業規劃者定位 】 都是溝通協調組織,只是場域不同。 思考專業者與民眾的關係。 規劃場域的構造。 現實的分析:政經構造、主體型態、符號、物質生態。 行動方案:明確的目標與操作策略。 結構能力:因為這個位置產生的能力。 審議式民主:公民養成計畫、綏靖治理術、投石問路策略或是社會轉型計 畫?  居民到底是什麼?可以分很多種,具有地方性的居民、具有主體性的公 民…

68


居民、公民、刁民、庶民、鄉民…

【 組報告 】

Bottom down-由下而下:集中在非正式來談。

■我的心得: 本週文本的主題主要聚焦在社區參與、審議式民主與參與式規劃設計,以及 參與式規劃設計延伸討論的認識存有論。從不同案例的社區行動、參與、動員, 可以發現大都是以小尺度社區的對象為主,同時以凝聚社區意識與文化認同為目 標,做出一系列的社區行動,以大理街社區為例,在經歷一連串不同利益、衝突 與協商,最終形成社區自我賦權時,在面對全球化資本主義與都更的壓力下,是 接受都更消滅社區,又或是抵抗,使地方產業活化提升競爭力,對於不同立場的 人來說,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在〈審議民主在空間議題上的新實驗:以中港河廊通學步道願景工作坊為例〉 文本中,可以了解審議式民主與參與式規劃的差別性,雖然審議式民主會被認為 較少採納不同大眾的想法,但其實我是滿認同審議式民主追求共識這件事,相較 參與式設計因為過於彈性與廣泛,到最後呈現出來的成果應該做到什麼程度,又 或是其本質到底是什麼,筆者認為是有些模糊的,但弔詭的是,因為其模糊性, 所以才吸引人們去探討它的本質,不斷從做中學的概念。 另一個我比較有感的文本是〈戰術性都市主義〉,裡面提到的案例讓我想到 大學時的訓練,有一學年做的建築設計,比較偏向實構築,選擇的基地往往都是 待被活化的空間,透過放置的小型建築體,來創造不同的活動行為發生,現在想 想,那個時候做的設計大概也算是種戰術型都市主義的一部分。

■我的疑問: 大理街社區的都市運動所支持的市民城市是:追求公共空間,城市是「使用 價值」的實現;以市民參與,肯定以社區為基礎之自我管理;保存糖廍文化,珍 惜老市區鄰里生活與地方文化之認同。請問「城市是使用價值的實現」是指城市 的價值應該以市民生活為主嗎? 〈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大理街社區運動〉p.170 使用價值為先是指都市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和活動,應該是以滿足人的實際需要為

69


先,而不是以賺錢為先(通過交換來賺取價差,也就是交換價值的運用) 。所以, 不是以市民生活為主,因為市民生活可能也牽涉了交換價值(商業、生意、經濟 活動等),使用價值為先是指滿足實際需求(可能不一定是通過交換或商業,更 可能是通過公部門提供的集體消費,例如公園、免費或廉價藝文活動、健康保險、 學校教育等等)。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是最後一次討論,在分工完後,決定這次報告由兩位同學負責,兩位同 學各自講述負責報告的文本後,大家再一起來討論,最後,討論時間一樣在兩小 時內結束。

四、我的綜合學習心得 透過這學期的閱讀與課程教學,讓我學習與認識了很多過去所沒接觸的領域 或理論,每週聚焦的文本主題都很清晰,但有些比較偏向社會學的主題,那週就 會念得比較吃力,會比較難以自身經驗所學來感同身受,或是較難領悟文本所說 的一些理論,反而對一些實際案例會比較有想法,整體來說算是收穫滿多的一學 期,透過每週的學習紀錄表與讀書會,預習與複習,加深學習的記憶,我認為這 樣的學習方法滿好的。同時,透過讀書會的討論過程,讓我漸漸發現自己的立場 與想法,過去的我,不太會去思考一些太深層的人文議題,也不太會跟師長或同 學討論這方面的事物,因此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成長吧!最後,讀書會還想要謝 謝王歡助教,平時助教就會適時的在我們討論到不太理解或是糾結的文本部分時, 出來協助說明或釐清觀念,對於我們組整體的討論助益很大。

五、給這門課程及教師的建議 真的要給建議的話,大概就是座位的安排吧,因為目前的課桌椅 安排是大桌形式,但平常其實課堂上很少有共同討論的部分,而且組 員其實都分散著坐,所以好像反而沒有大桌的必要。同時,目前的座 位安排,我認為最好的規劃應該是都面向前方老師的位子會比較好, 在觀看簡報或是閱聽來說效果會比較好。 但是桌子已經購置了,很難拆成一個一個分離的座位。但是,大家可以把椅子轉 九十度,不要面向桌子,而是面向正前方。以前就有實驗過,你們本來就可以自 己把椅子轉個方向,但是,可能很多人還是習慣面對桌子來用電腦。

7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