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8
H
C
-2
9
H
01
IA AO G
N
U
H
C
RT PO FO LIO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系 貳零壹玖 張家豪 作品集
PROFILE 我是張家豪,今年 20 歲,目前就讀於淡江大學建築系二年級 從小開放的家庭並沒有造成我太大的限制,也因此造就了我現在積極嘗試各方 領域的心態,並尋找自我心中對於建築的詮釋與理解 而在學習的路上,不斷的碰撞不斷的跌倒,也慢慢的意會到建築不只是建築, 而是各方面的整合與表達,因此也了解到自我深深的不足
PERSONAL name birth nationality
張家豪
1999.01.28 台灣
因此希望能透過實際的接觸與了解,能更深入的知道與生活層面接軌的樣貌, 而不是只是在學校裡的紙上談兵 而就我目前對建築的了解而言,建築其實是一種大型的語言,來和社會,城市, 建築甚至社會大眾溝通。每個建築師都會有一定對某些事物有自我認知與了 解,而建築就是彼此與彼此之間的橋樑
EDUCATION
PERSONAL SKILL
HOBBIES
SOFTWARE SKILL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communication
台北市淡水區義山路一段 3 號 10 樓
2019
b123360190@gmail.com
Tamkung University
0938634072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NTANTS
建築是什麼?
一個思想的傳達 一個看法 建築是對一件事情的表態
CONTENTS EA1 PROJECT 2
History of Tribe Cuture
EA1 PROJECT 4 Re-Organized Nature Circulation
白鹿傳說
秩序與組織的再創
EA1 PROJECT 6
WALK-IN PHOTOGRAFH 走進照片
EA2 PROJECT 1
Connection of History Cuture 串連時空的橋樑
EA2 PROJECT 2
The Unknown Story of Society 都市中的陰影
EA2 PROJECT 3 Time of Society
workshoppavilion avilion informationco-living station pavilion
都市時間軸
指導老師 李佳豫
指導老師 向登群
PHOTOGRAPH
2019
指導老師 吳宛珊
Tamkung University
指導老師 傅任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指導老師 馮世人
指導老師 劉柯成
EA1 PROJECT
2
History of Tribe Cuture
白鹿傳說
pavilion 指導老師 劉柯成
Site Observation 在現代環境裡,日月潭的孩童們逐漸遺忘部落的過去 因此希望透過一種行為模式的再現來體會著先民的經 歷歷程,並在現代化的世界裡不失去自己原本的根
site 日月潭 邵族部落
plan pavilion design
program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tribe cuture
鹿為引領邵族祖先們來到這片 白 寶地之起源,而刻意在內部用竹 子而製造出的凌亂空間使孩童在 玩耍的同時亦能體會祖先們在追 尋白鹿的過程中那小心翼翼的精 神並了解自己的起源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EWS
PROCESS
EA1 PROJECT
4
Re-Organized Nature Circulation 秩序與組織的再創
pavilion 指導老師 傅任淇
Site Observation 現代社會總被太多的秩序與規則所限制,而環境也因 為對稱的設計,因而成在上下學期中,造成極度的壓 迫感,無法好好的感受到周遭之生活事務與自然
site
利用動線將原本極度對稱的環境一刀剖開,打破這些 秩序與原則,使人們能回歸自然般的感受與放鬆
朝陽科大 紅磚廣場
plan pavilion design
program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break the circulation
A
B PLAN
如何讓人行走於人造設施中,回歸自然般的輕鬆與自在
A
B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ITE PROCESS
STRADGY
EA1 PROJECT
6
Walk-In Photograph
走進照片
指導老師 馮世人
workshop
Site Observation 基地位於學校接近第二校區,屬於偏遠地帶極少人有 使用到 因此希望透過攝影的這件事串起學校與後山之間的連 結
site 朝陽科大 青春廣場
plan workshop design
program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deconstruction of photo
CONCEPT
PLAN
1F 2F
A-A'
A-A'
EXPLODED DRAWING
將攝影更深的一個層面的元素解析出來,並加以組 成空間。希望能透過這些光線,顏色,層次等等元 素的空間呈現,而引領觀眾們進入一個攝影的世界
2019
A-A'
Tamkung University
B-B'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MODEL
EA2 PROJECT
1
Connection of History Cuture 串連時空的橋樑
pavilion 指導老師 吳宛珊
Site Observation 在環境觀察裡,由於淡水靠海,因此自古以來就不停 的有新的文化置入,而那些文化也與彼此相互依存的 保留至今
site 淡水老街
但在現今卻出現了一種特有的文化,將過去的一切取 而代之,使得原本應富有文化氣息的老街不再是原有 的樣貌,反而因為商業大量的置入而使現今的人們失 去了和過往的一種連結
plan pavilion design
program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discinnection of history
PROCESS Stage 1
program
SITUATION 利用空間的碎化將現代的空間還原到那最
history
初的純粹的自然空間 history distance flow
人流改變
flow
Stage 2
sight
層次藉由不同角度的借位而形成虛虛實實的量 體,並藉由人體的移動而有所視覺上的不同
people
線性視覺阻擋
片狀視覺阻擋 視線範圍
people
cirulation sight
people connection
Stage 3
layer
不同向度的層次堆疊希望能達到個人的空間與
sight
視覺交會所形成的交流
cirulation
sight
Stage 4
combine
cirulation
將 上 述 空 間 感 受 結 合 並 有 所 收 斂, 使 其 不 顯 得 雜亂無秩序
cirulation 漸進
shades
透過空間的營造表達對當地現代議題之看法,並希望能透過此空間能做出改變
SECTION
ELEVATION
EA2 PROJECT
2
The Unknown Story of Society 都市中的陰影
information station 指導老師 向登群
Site Observation 再經過基地觀察與基地分析後,我注意到了這塊基地 在過去和現在所發生的一些重大改變,因而去造就出 了現在的這個問題
site 華山大草原
plan
注意到了基地中的某一族群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也 就是街友 因此希望透過我的設計以挽回街友在社會中的形象, 去帶動所屬的基地
information station design
program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hadow of the city
PROGRAM
有七成的街友是有工作的 最多人做的是舉牌、出陣頭、臨時工 Now
部落裡沒有街友 鄉下也沒看過街友 在都市裡面人跟人的關係是比較容易斷裂的
環境所造成的惡性循環
在看與被看之間
在這樣的環境裡 又能做出怎樣選擇
將生活完整全露與街道當中 妳我所看到的並不全然
透過打破這個循環 改變人們心中的標籤
資訊傳達重建你我之間關係
相異族群間的共融 街友就如同一個我們所不了解的族群
我們應試著去了解
透過資訊傳達得互利關係 而非因為不了解而去否定他人
供享之虛空間 看似獨立之實空間(不同族群)
生活環境改善與基地關係
尊重 與 平等
怎樣的空間
如何透過空的分配與安排 呈現出平常我們所不了解的另一面
並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怎樣的環境
是友善的
重拾與社會之間的連結
關係是金錢的交換消費
PLAN
B'
A
A' B
2F PLAN
1F PLAN
SECTION
B-B' SECTION
街友是什麼?他們是誰?你我之間又有何不ㄧ樣
WEST ELEVATION
2019
NORTH ELEVATION
Tamkung University
A-A' SECTIO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ELEVATION
EA2 PROJECT Time of Society
3 都市時間軸
co-living 指導老師 李佳豫
Site Observation 首先探討了共享這件事更深層的意義,並發現到他被 運用到許多不同更深層一些的一些層面,如共享辦公 室,共享住宅,共享經濟等 ... 凡事生活瑣事皆可共享, 影響範圍也蠻深遠的
site 萬華壽德里
plan
共享代表的是另一種生活型態的轉變 簡單來說,就是最佳有效的利用所有空間不浪費,並 更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感情, 不再局限於家之中,開始走向社會
co-living design
program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ime's transformation
NOW
FUTURE
2018
PROGRAM
2038
十年後我們將過怎樣的生活 二十年後我們將過怎樣的生活 (社會。經濟。環境議題)
發展
(隨時間而有所變化與因應)
家
個人
SITE ANALYSIS time line
社會
國家
組成的轉變 (日本社會單身人口 > 1/3)
共享住宅基本見解
AGE 20-30
AGE 40-60
。增加人與人之間連結性。 。移動性高。 。活動:外>內。 。依賴他人。
AGE 10
個體
AGE 10 AGE 20-30
個體
個體
社會組成
AGE 40-60
AGE 10
10 year AGE 40-60
互動模式轉變 空間模式轉變 AGE 20-30
AGE 10
台北萬華區 Taipei Wanhua
再生
(將原有東西以不同行事再度活躍)
吸引年輕人回潮
便利交通
成長
便宜房租 co-working
再生
經驗傳承
age 10
台北的根。台北的家 保留原有眷村特色
age 20
人情與記憶 大量違建
狹小室內空間不得將空間向外移動 (產生人與人之間互動)
age 30
互利共生 CONCEPT
各取所需 互相照應
改革 flow
流動性(替換率) 3/28
relation
7/28
family
elasticity
空間彈性(開放性)
connection
空間結構(空間碎化)
1/28
人口結構(關係組成) single
互利共生
傳統
CONNECTION
SPACE family
single C
B
B
B A
B A
A
B
B
A
A
A
B
A
第一共享空間
B
B
屋頂利用
B
C
屋頂利用
B
A
A
A
巷 弄 空 間
B
A
B
A
內庭
B
A
A
5F
80%
70%
5F
50%
邁向第二共享空間
80%
single room
70%
50%
30%
balcony
4F
connective (sight)
4F
communal space interative
coutyard
participative
personal
society
3F
3F
3F
住宅 一級共享 二級共享
透過公共空間 作為私人領域至私人領域之間的連結
三級共享 電梯 / 逃生梯 2F
透過一種模矩化的設計達到可變動的住宅空間
future
2F
now
陽台
在不失隱私的情況下 做最大程度的共享
VIEW FROM SITE (vertical view)
假如有一天 年輕人不再是年輕人
老年人不再是老年人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bas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那住宅是什麼
PHOTOGRAPH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o me, photography is art of observation. It ’s about finding something interesting in an ordinary place…I’ve found it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things you see and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 way you see them. -Elliott Erwitt
建築是什麼?
一個思想的傳達 一個看法 建築是對一件事情的表態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系 貳零壹玖 張家豪 作品集
2019
Tamk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