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郵資已付 嘉義郵局 許可證 嘉義字第0463號 雜 誌 (第403號) 360 111年 12月會訊 港動35‧飛閱世界 職人打造高品質鮮奶 ──林福成畜牧場 阮位先生與鄭秀女士愛的人生 line@ 基金會網站 基金會FB 地址:616 嘉義縣新港鄉新中路305號 電話:05-3745074 傳真:05-3745830 感謝您對本刊物的支持,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mail至本會信箱或上本會網站與Facebook。 www.hkfce.org.tw hkfce.hk@msa.hinet.net www.facebook. com/hkfce1987 ID:@hkfce
09:20-12:00
09:20-12:00
【複寫.新港】青年小聚 四位青年分別從事獨立策展人、影視、藝術、教育工作者。邀 請您共同參與跨領域的對話與思辯,認識新港獨特的風土。 |時間:12月17日(六) |講者:林正尉、黃怡豪——公民參與×地方觀察10:00-12:00 周學涵、駱巧梅——材質讀取×新媒體藝術14:00-16:00 |地點: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 ◆請於12/14(三)前至https://reurl.cc/jGa4E1報名,或至本會報名。 ◆活動洽詢:05-3745074#65陳小姐 鷗翼版【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12月學校行動閱讀時間表 ▶古民國小: 12月06日(二)
▶復興國小: 12月07日(三)
▶安和國小: 12月08日(四)
▶震旦幼兒園: 12月15日(四)
▶月眉國小: 12月16日(五)
▶文昌國小: 12月20日(二)
▶新港國小:
▶安琪兒幼兒園:
怪獸學園 加碼50點 怪獸學園 加碼100點 凡公教人員參加, 可獲研習時數4小時。 閱讀館圖文創作展 本月圖文創作徵件展,展出 新港國小 學生的作品,以「健 康飲食」為主題,內容豐富,十分精采,歡迎觀賞! |時間:12月01日~12月31日 週二-週五9:00-21:00,週六、週日9: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新港閱讀館2樓空中藝廊 自然米 111年2期新品種 早鳥起飛 本期種植榮獲日本「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金賞大獎的 香米品種——高雄147(香鑽) 秉持自然精神的自然米,不灑農藥、友善土地與生態, 感受對身體最純淨無負擔的稻米原味! 自然米2kg真空裝(白米、糙米) 原價250元 【早鳥價】225元/包 【團購價100包以上】210元/包 ◆請於12/31(六)前至https://reurl.cc/GE14ny訂購 ◆訂購洽詢:05-3745074#16 曾小姐 班級 學生 老師 二年甲班 李宜宸 簡珮麒 二年丙班 洪聖凱 陳怡君 三年甲班 李依蓁 陳志銘 三年丙班 葉依臻 黃咨婷 四年甲班 莊千卉 蔡淑英 四年丙班 葉晉銘 王思梅 班級 學生 老師 四年戊班 林恩亦 王文豪 五年乙班 賴亞靚 曾馨儀 五年乙班 郭姿妤 曾馨儀 五年丁班 郭洆睿 李嘉明 五年丁班 侯佩欣 李嘉明 六年丙班 李芊竺 蔡秀婷 掃我訂購 ※運費另計
09:20-12:00
09:20-12:00
09:20-12:00
09:30-11:00
12月22日(四) 09:20-12:00
12月23日(五) 09:30-11:30
發行人:陳政鴻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編輯委員:王筱雲(組長)、王昭雅、江澤祥、江長益、林秀英、林錦秋、林家再、林婉鈴、林致遠、吳淑媛、侯智桓 郭秀麗、陳素雲、陳俊文、張家芸、張惟智、賴燕玉、蘇淵源 執行編輯:高千惠 文字編輯:曾文秀 印刷所:蘭潭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登記證號:局版台誌字第9971號 中華郵政嘉義字第0463號執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郵撥帳號:03962917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本出版品採環保黃豆油墨印刷,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目錄 22 感謝參與和鼓勵 21 書活講堂 吉娃斯愛科學 黃琦涵 05 港動35.飛閱世界 相信新港 陳政鴻 《複寫•新港》展區導聆(下) 藝文導覽 林正尉 16 播下希望種子,默默耕耘的幕後推手 ──社區工作組 基金會三十五週年 李懿文、楊惠婷、何碧森、徐文昭、陳淑瑛、林國平、林怡岑 10 職人打造高品質鮮奶──林福成畜牧場 好農好食在新港 王昭雅 07 阮位先生與鄭秀女士愛的人生 鄉親故事 侯祥麟、侯智桓 12 阮ㄟ守護.豐裕新港 代代書香.源遠流長
新港‧微笑的故鄉 5 雙囍臨門 在本期會訊截稿前一刻,又接到國 家發展委員會的確認,本會再度獲獎, 得到「111年國家永續發展獎——民 間團體類」的肯定!這是繼9月21日 接到文化部通知,本會獲得第一屆文 化部社區營造獎《社造貢獻獎》,將 於12月13日到台北華山文化創意產 業園區參加頒獎典禮。感謝之外還是 感謝,感謝創會董事長陳錦煌醫師、 歷屆董事會成員們、義工團、秘書處、 鄉親們長期投入、無私付出打下的基 礎,正好為35週年慶,開 啓 一個新的 永續發展。 阮那打開心內閱讀之窗 新港文教基金會成立35年來,秉持 著「希望下一代不變壞」為願景,持 續深耕推動藝文閱讀風氣。從基金會 成立初期開始,光寶集團宋恭源董事 長與夫人阮豊瑛老師就持續支持基金 會圖書推廣與藝文展演等各項活動, 並以阮豊瑛老師父親阮位先生之名義 於基金會會館設立「阮位紀念圖書 館」,為新港孩子提供更豐富的閱讀 活動及圖書資源、造福鄉里。 飛閱世界 新港文教基金會「點亮新港閱讀之 光」計畫,推廣70個《魔法知識庫》 2,300本圖書至新港鄉6所國小,10 月27日上午於新港國小寶壇館,在嘉 義縣政府教育處顏廷育副處長、新港 鄉各界來賓的見證與祝福中,邀請新 港國小顏金郎等六所國小校長與學童, 共同開啟魔法知識庫。《魔法知識庫》 港動35‧飛閱世界 陳政鴻 ◎本會董事長 相信新港 「港動35 點亮新港閱讀之光」記者會
新港‧微笑的故鄉 6 以各學年班級為單位,配置班級閱讀 書箱,由基金會與新港鄉6所國小的 教師們共同組成閱讀推動委員會,精 心挑選新港孩子必讀書單,為學童建 立多元選擇及方便近用的知識共享環 境,打造一座以閱讀建構而成的發電 廠,一步一步點亮新港孩子閱讀路上 的光,讓我們的下一代,具備飛閱世 界的國際視野。 光寶集團宋恭源董事長除了長期推 動台灣LED科技產業的發展外,對於 閱讀的向下扎根更是不遺餘力,而這 其中,新港文教基金會的「阮位紀念 圖書館」便是最好的見證。而面對數 位時代的進步,宋董事長更在今年9 月宣布「點亮閱讀之光」計畫,以個 人名義投入千萬元經費,公益購書近5 萬本,將典範人物的理念分享給青年 世代,期望透過廣泛閱讀,培養兼具 「科技腦、人文心」的年輕人。而其 夫人阮豊瑛老師的故鄉,新港,仍持 續受到這股閱讀力量的守護。 數位閱讀素養 「阮位紀念圖書館」與「維泰號行 動圖書館」,將於今年12月完成增設 護眼、零藍光的電子紙閱讀設備,並 引進優質數位閱讀資源,提供新港孩 子科技近用與體驗數位閱讀的機會。 閱讀是知識學習的基石,培養數位閱 讀素養就是與世界接軌的數位自學力, 我們更期待,在未來孩子無論面對任 何困難或問題,都能在閱讀中找到解 答,有自信地面對這個世界迎面而來 的各項挑戰,歡迎加入新港文教之友, 讓新港閱讀之光能量永續不斷。 最後再度誠摯邀請大家12月4日一 同來新港團圓,平安來過冬! 《魔法知識庫》精心挑選新港孩子必讀書單,讓孩子們享閱讀。 護眼、零藍光的電子紙閱讀機。
新港‧微笑的故鄉 7 溪北村裡養了一群牛 面對溪北村六興宮左手邊有條蜿蜒 的小巷,一路走到底,「林福成畜牧 場」就坐落在這防汛道路旁。牧場的 第二代酪農林憲明退伍後開始接手牧 場至今30多年,經營的時光中,與 「開元食品公司」合作16年了,生乳 供應品質屢次奪冠,且為「戀職人」 品牌鮮乳及100%牛奶球的合作酪農之 一。牧場是其父親林福成在1982年建 設的,運用農業副產品,例如:稻草、 玉米梗、番茄梗等雜糧來餵食牛隻, 從開始的8隻到現在維持常態數量為 400隻;從自產自銷到現在結合高科技 與經驗,穩定乳脂率且提升蛋白質含 量的高品質鮮乳。 與迷人動物為伍 亦苦亦樂牧場生活 台灣常見的牛種為黑白相間的「荷 蘭牛」,屬溫帶動物,性情溫馴,但 卻怕熱。林老闆捉住牛隻的特性,他 說:「養牛也不能硬碰硬,必須順應 天氣飼養,細細觀察氣候的改變,調 整牧場運作。」例如:炎熱的天氣時, 必須讓牛隻吹電扇,噴灑水降溫,否 則牛如果感染「牛型感冒」會讓乳量 下降,也容易讓懷孕中的牛流產,這 對牧場來說會是嚴重的損失。 畜牧的生活每天從早上五點開始, 一直要到下午六、七點才結束工作, 偶爾還得值夜班,因為必須熬夜守著 待產中的牛媽媽,林老闆表示工作時 王昭雅 ◎本刊編輯委員 職人打造高品質鮮奶 ——林福成畜牧場
新港‧微笑的故鄉 8 間略長又無假期,因為乳牛產乳不等 人,但長期下來也培養他自己有「牛 格特質」溫馴地順應生活,凡事不強 碰。他說一天下來和牛相處的時間比 人還多,忙碌的生活裡,不管心情好 或不好,最紓壓的方式就是到牧場走 走,看看牛群,而且還會得到回應, 他笑笑地說:「牛比兒子乖啊!」 關於牧場裡禽畜糞處理,一般畜舍 透過處理設施篩分過濾到接近排水標 準,再排放出去,林老闆則是選擇回 歸土地,運用到自己栽種的牧草裡做 肥,自有土地及租賃共10公頃,收成 的牧草回到牛的嘴裡再產出好喝的鮮 乳,形成環境共生,友善的循環。 專業分工與經驗累積 產出高品質鮮奶 運用科技管理乳牛之前,每天早上 林憲明和妻子坐在一樓高的台椅,一 人一邊,整整40分鐘盯著一一走出的 乳牛,從步伐、姿態判斷乳牛是否進 入發情期或是身體不舒服。後來引進 科技管理,為乳牛戴上電子腳環,每 日透過電腦數據顯示,了解乳牛的狀 態,再由人工「親眼」判斷來交叉確 認,有時經驗豐富的員工運用「人眼」 會比機器提早發現問題呢! 林憲明(左一)全家一起與牛共「舞」,打造高品質鮮奶。 剛出生的小牛 每天供應新鮮多樣的牧草給乳牛享用
新港‧微笑的故鄉 9 未懷孕過的牛稱「女牛」,一頭牛 從出生到可以產乳,需要2年的時間, 耗時又耗力,所以當乳牛產乳時,總 有貴婦般的待遇,專門營養師按照乳 量或者身體狀況,調配適合的糧草補 充所需養分;配合的獸醫會為牛隻定 期健康檢查,設置柔軟的「水床」禮 遇乳牛媽媽,降低躺臥時的悶熱感; 還有刷背的機械設置,牛站上檯面刷 子自動繞著牛背刷來解癢。所有的設 備和措施為的就是讓牛吃得頭好壯壯, 心情愉快,產出穩定且高品質的鮮乳。 鮮乳美味關鍵 鮮乳的濃醇香是牛奶高溫殺菌後產 生的「梅納反應」,而低溫殺菌更能 保存牛奶的營養價值,但口感較清淡, 台灣普遍採用高溫殺菌(UHT), 口感豐厚且帶濃醇感,因應國人的喜 好以及運送過程的冷鏈條件。而鮮奶 好喝的關鍵除加溫方式,飼養方式、 糧草餵養,都使鮮乳有著美味的差異。 牛隻在夏天炎熱時,增加喝水量和 減少飼料的取用,間接影響牛奶的乳 脂率,所以口感較稀;反之冬天氣候 涼爽舒適,乳牛食量增加,產量增加 毛病也相對的減少。林老闆認為鮮乳 美味最重要的關鍵是乳牛身體健康以 及日糧採食均衡,在追求高產量的同 時,還能夠兼顧到牛乳品質與牛媽媽 的身體健康,才是職人精神。 柔軟的「水床」禮遇乳牛媽媽 自動解癢機 每天新鮮現擠,殺菌封裝,直送開元食品公司。 備註:鮮乳不等於牛奶,鮮乳定義:指以100% 生乳(CNS 3055)為原料,經殺菌包裝後,必須全程冷藏保存、 販售並飲用的乳汁。包含脂肪調整鮮乳(高脂、全脂、中脂、低脂及脫脂)、強化鮮乳及低乳糖鮮乳。
新港‧微笑的故鄉 10 播下希望種子,默默耕耘的幕後推手 ──社區工作組 生命戰士的熱衷參與 李懿文 ◎相信工程社工督導 我於民國106年來基金會任職社工, 看著肢體不便的黃宏文大哥即使人不 舒服還掛念著無法協助活動,電話緊 急通知我要找支援義工,在生命前的 最後一刻,他對於基金會服務社區的 滿心炙熱絲毫未減,每每想起他參與 活動的身影及點滴回憶,我相信他的 無私服務精神將傳承世代,成為我們 大家共同的珍貴記憶。 2019年社區工作組溫馨團聚 黃宏文大哥(右一)2020年參與家庭關懷義工會議 是緣分帶領著我們這群社區工作組義工們,有著這份牽絆,集結大家的努 力,落實善的循環與愛的堅韌,成就以人為本的美好善緣,在孩子的成長歷 程中,我們是陪伴相長的心靈益友,更是能製造驚喜的圓夢達人。
新港‧微笑的故鄉 11 「相信」的力量 楊惠婷 ◎社區組義工 「希望下一代不變壞」是基金會成 立宗旨,持續29年的「懷夢卡認捐活 動」,讓每一位社區義工憑藉資源連 結與家訪看見轉變的起點;讓孩子們 透過一張張懷夢卡重獲雀躍的感動, 給予孩子們信心和溫暖的第一步;讓 改變藉由懷夢卡的力量,從較為困乏 的環境中逐漸獲得改善,在義工眼裡 那是最熱血沸騰的因子與注入希望帶 來的充實。義工們逐戶訪視並給予的 每一份祝福,讓孩子在如願地踏上築 夢踏實那哩路前,能當責地完成人生 的課題挑戰,同時以感謝之心珍惜每 一份來自愛的禮物,是懷夢卡的目的 所在,更是喜獲祝福使人感動的最佳 回報。 珍惜愛物感恩惜福 何碧森 ◎社區組義工 每年訪視時都會告訴小朋友懷夢卡 的目的何在,並讓其瞭解每樣物品得 來不易,要珍惜愛物,並抱持感恩惜 福之情。 愛與關懷是永恆的善報 徐文昭 ◎社區組義工 以「善」作為出發點深植每個人心 中,當初成立「相信工程學生國中組」 需要一團義工媽媽協助,讓大家努力參 與服務學習,很高興這份緣份,讓我 們發揮身為義工角色的宗旨與意義! 欣慰是最鼓舞人心的禮物 陳淑瑛、林國平 ◎社區組義工 因緣際會下,參與社區工作組義工 很久,每次送懷夢卡之前,在家庭訪
社區工作組協助市集防疫管控工作 協助懷夢卡禮物發送 支援火雞餐會的社區工作組義工身影
視過程中並教育他們,使家中環境逐 漸改善,看到孩子們收到懷夢禮物與 年菜的感謝眼神,令人非常欣慰、感 動難忘,感謝基金會義舉,很值得持 續推行。 愛的收取與恩的回報 林怡岑 ◎社區組義工 生活處處有美景,人間時時有溫暖。 愛與關懷,是這世界最不可或缺的東 西。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曾接收 過他人的相助,所以當我們有能力時, 也應該回饋社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猜想,這就是我當志工的初衷吧!
新港‧微笑的故鄉 12 侯祥麟 ◎阮位二女婿 、侯智桓 ◎本刊編輯委員 大時代下的學校教育者和生命傳承 者,在廣袤的嘉南平原上,經歷世界列 強交會下的日治、戰後與民國的潮起潮 落,是新港人百年來的歷史縮影。他們 相遇、求學、成長,呵護一整個家族, 孕育了橫跨三個世代的愛。 上萬個日子的記憶追尋,由新巷庄到 蓬萊町展開序曲;心中迴流的源起,是 選擇在基隆河畔守護笨港溪旁的故鄉。 鄉親故事 阮ㄟ守護.豐裕新港 代代書香.源遠流長 阮位先生與鄭秀女士愛的人生 阮,是阮位與鄭秀,是阮氏家族,是新巷七二六番地。 守護,是在教育和接生的記憶中,見證生命的誕生與成長。 從阮到我們,因為一教一育,看見家族守護家鄉的積厚與流光。 阮位先生家族1975年於新港自宅前合影 1965年阮位先生與鄭秀女士同遊天仁兒童樂園
新港‧微笑的故鄉 13 阮位先生生平簡歷 阮位先生,1904年(明治37年)出 生,台南州嘉義郡新巷庄(新港鄉)大 潭人,1921年畢業於新巷簡易農業學 校,1923年畢業於台南州教員養成所 (台南師範學校前身),1923至1936 年間服務於新巷公學校擔任訓導。 1946年開始服務於合作金庫嘉義支 庫,1957年調升斗六支庫副理,1961 年回任嘉義支庫,1969年於合作金庫 嘉義支庫副理退休。1979年5月20日 歸信主耶穌,深感神的大愛與恩典, 衷心追隨祂的腳蹤,生命充滿平安與 喜樂!1979年5月31日安息,享年76歲。 鄭秀女士生平簡歷 鄭秀女士,1905年(明治38年) 出生,台南州嘉義郡新巷庄人(新港 鄉),1919年畢業於新巷公學校, 1927年畢業於台北市蓬萊町蓬萊產科 婦人科醫院產婆講習所,同年取得產 婆(助產士)執照,是當時台灣受新 式教育產婆的先驅。1929年就任新巷 公學校校護,1930年開始執行產婆接 生職業。1964年就職新港衛生所,負 責推行家庭計畫工作。1969年當選嘉 義縣模範母親。2001年9月9日安息, 享年97歲。 1966年家族合照 阮位先生 鄭秀女士
14 「產婆桂仔」名號響遍新港 古早台灣婦女生產都仰賴「拾子婆」 或稱「先生媽」接生,接生方法皆承 接先人遺傳下來的經驗。日據時代建 立接生員的培訓制度,「產婆」為分 娩婦女助產士的稱呼,具有西醫生產 相關知識,婦女分娩較為衛生、安全。 鄭秀女士躬逢其盛,成為產婆一份子, 夜以繼日,走遍新港大街小巷及農村, 風雨無阻帶著生產包挨家挨戶到處接 生,接生人數上千人,「產婆桂仔」 的名號響遍全新港。鄭秀女士為人敦 厚樸實,待人真誠,悲天憫人且敬老 憐貧,遇有貧困產婦,不但不收費, 仍然提供產後新生兒的沐浴服務,偉 大的精神於1969年當選嘉義縣模範母 親,當之無愧。 誨人良師轉任金融良才——阮位先生 阮位先生自幼天資卓越,好學不 倦,立志奮發向上當一位堂堂正正的 台灣人。1923~1936年任職新巷公學 校教職期間,儀表文質彬彬,待人接 物謙恭有禮,諄諄教育新港子弟,春 風化雨桃李滿天下,培育新港傑出人 才不計其數。其中最具代表性名人為 政治家林金生先生(1916-2001年), 是名聞國際的舞蹈家林懷民先生的父 親,擔任過嘉義縣長、雲林縣長、交 通部長、內政部長及考試院副院長。 還有新港仁醫洪宗光先生(1923-2003 年),是台灣大學醫學系第一屆畢業 生,懸壺濟世數十年,醫治新港人無 數。 阮位(中)、鄭秀(右)與學生洪宗光醫師(左)合照 ▼ 阮位先生與鄭秀女士和四位女兒及其孫子合影。 鄭秀女士推廣新港地區家庭教育
新港‧微笑的故鄉 15 1946年阮位先生任職合作金庫嘉義 支庫,踏入陌生的金融領域,充分展 現阮位先生虛懷若谷好學不倦的精神, 以誠信、積極、進取、穩重及守法的 人格特質,短期內就融會貫通從事金 融業務。在職中,循規蹈矩恪盡職守, 奉公守法嚴以律己,成為一位傑出的 金融從業人員。阮位先生調任斗六支 庫期間(1957-1961年),每日騎腳踏 車往返新港與民雄火車站,然後轉搭 火車到斗六上班,風雨無阻,刻苦耐 勞的精神,令人感動與敬佩。 一教一育 伉儷情深 阮位先生和鄭秀女士是新巷公學 校的同班同學,同排座位左右為鄰, 學業上互爭第一名傳為美談。兩人於 1926年締結良緣,相互扶持53年, 伉儷情深,育有二男四女,長男阮茂 雄、次男阮敏雄,學經歷均佳,皆為 社會中堅,出類拔萃成就非凡。 阮位先生三女阮豊瑛老師,曾任職 新港國小及文昌國小,教育有方誨人 不倦,造就不少新港的傑出人才。她 遠嫁高雄市宋恭源先生,夫婦兩人刻 苦耐勞,同心協力創業成功,建立台 灣第一家上市電子公司,規模宏大的 「光寶科技集團」,工廠遍及全球, 員工數萬人,宋恭源董事長實乃新港 女婿之光。夫婦兩人平時關懷弱勢, 捐助文教事業不遺餘力,默默奉獻參 與各種公益及慈善活動,累積捐款金 額難以估計。 愛屋及烏 回饋故里 阮豊瑛老師婚後長居台北,但是難 忘自幼生長的新港故鄉,心存感恩的 心,希望有機會能回饋故里;宋恭源 董事長感念新港這塊土地,培育阮豊 瑛老師這等優質人才成為他的賢內助, 無怨無悔照顧他的家庭,讓自己可以 全心全意在事業上衝刺,圓滿他自己 的家庭也關照整個家族,更愛屋及烏, 把心中的愛延伸至太太的故鄉新港。 宋恭源董事長與阮豊瑛老師皆出身 教育界,深刻體悟知識就是力量,今 年更啟動「點亮閱讀之光」計畫,投 入千萬元的公益贈書行動,期待青年 世代透過閱讀涵養人文,追求個人與 群體間的共創、共榮與共好。而多年
設立的「阮位紀念圖書館」,新增數 位閱讀設施,未來也將持續支持軟硬 體的充實與推廣。 宋董事長常說一句話:唯有知識與 教育能翻轉自己的未來,他樂於當這 雙推手。 騎車者為光寶集團宋明峰董事長(宋恭源先生長子) 於新港的兒時記趣。
來捐贈數千萬元,於新港文教基金會
新港‧微笑的故鄉 16 林正尉 ◎共同策展人 2022年12月,新港的記憶地景迎 來新的變化——林懷民的祖厝「培桂 堂」重新開放,而他在1970年前後完 成的短篇小說〈辭鄉〉,也將成為嶄 新的記憶。 〈辭鄉〉記述50年前新港車站、培 桂堂、戲院與農會的人際對話及場景。 這也為《複寫•新港》帶來最初始的 策劃構想:「我們之中,會有人沿著 這條文學路徑,『步行』來到展場的。」 正因如此,本展的構作中,特地安排 林懷民的小說、黃怡豪的影像作品, 銜接著展場與新港街區的記憶之處, 讓「行腳•傳承」展區化身成不同空 間轉換的樞紐;換言之,觀眾可以看 到小說主角「陳啟後」走近50年後的 「新•新港」,重新見證新港文教基 金會的茁壯歷程,及鄉親們如何呵護 愛戴的故鄉——新港,已不再是當年的 凋敝衰頹。 周學涵的「履寶磚」裝置作品,在 展期之中,迎來新的旅程,部分作品 持續南漂,且在一定時間後,重新回 到故鄉(展場)。「行腳•傳承」的 策展命題,與周學涵作品的「鞋盒」 材質,不約而同聚焦於「腳足」的意 象,透露作品與人的移動時態,對應 《複寫•新港》主視覺設計的「手」感, 好好地張開身體的空間尺度。 藝文導覽 《複寫•新港》展區導聆(下) 林懷民〈辭鄉〉
新港‧微笑的故鄉 17 我們在「生態•展望」展區中,見 到高千惠的木雕地景作品,連結五個 新港街區的重要場景。有趣的是,當 觀眾遠遠欣賞高千惠的作品牆,五個 木雕似乎拼成一個「手」字;而近看 每個單獨的木雕作品,又能發現腳的 造型,好好感受它吧!端看各位的想 像力。 「淪落丹青經浩劫,輝煌金碧慶重 光。」新港仕紳林維朝在〈祝新港奉 天宮落成式 第四首〉如是寫道。百 餘年前新港匠藝的出現,與災後的廟 宇修建歷程有關。林維朝的古典詩作, 與林怡君的交趾陶作品互為成形,我 們正在面對的疫情,暫且不會消逝, 此讓林怡君的創作帶有重要且朝向未 來的人道警惕。她的作品不透露「輝 煌金碧」,而是在水族箱豢養突變的 蟾蜍,看來親近卻又荒誕,何不當作 全球人們應正視新時代基因突變的擔 憂與警示呢? 由新港藝術高中任以真校長及師 生團隊,與臺中高工、桃園建國國小 共同建構出以藝術為核心串接下的 STEAM精神:三校透過跨領域、動手 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 等課程培力,組成深具創造力的策略 同盟。跨地、跨專長的師生團隊,以 虛擬藝術VR元宇宙、動力裝置及光雕 投影,展現今昔新港風土及人文觀察, 藉此重新邀請觀眾回顧新港的歲月推 移軌跡。 新港小鎮是全球世界的一部分。透 過新港藝術高中STEAM藝術共創計 畫,期許我們進入虛實交界的新世界, 並藉由多重的身體感官經驗,沿著歷 史的重述與空間的伸張來行走。這些 方向有助我們尋覓一個小鎮的創生之 路,我們透過新科技與新形態的合作 經驗,無形之中都在實現「另一個新 港」的可能潛力,並且默默鋪出一條 接一條予人後進的軌道。 黃怡豪《複寫 新港》 複刻 〈辭鄉〉小說主角——陳啟後
18 行腳•傳承 黃怡豪•周學涵•1994年全國文藝季 《親近新港》影像展 ◎第三展區藝術家 一九九四年,新港文教基金會舉辦 「親近新港攝影展」,這些老照片看 得我驚心動魄。我當初做「家族合唱」 這齣舞,的確是為了呈現這些照片。 但一路過來,就把很多對台灣的心情 加進來了。解嚴後,許多被埋葬或淹 沒的事物,逐漸在民間自發的努力下 重見天日。這才有機會在新港看到一 個鄉村的圖像歷史,也幾乎就是近百 年來,台灣基層社會庶民史的縮影。① 林懷民〈台灣,必須有希望〉,《天下雜誌》197期。 黃怡豪和周學涵的創作,模糊了「社 會記憶」研究範疇中,有關公領域和 私領域之間的界線,豐富著本區命題 的生命力。黃怡豪導攝的《複寫新港》 影片,根據1970年代新港青年作家 林懷民的短篇小說〈辭鄉〉(收錄於 《蟬》)為基礎,重新邀請故事主角「陳 啟後」,回到50年後的新港。 黃怡豪重塑「陳啟後」的個人經歷, 賦予新的名字和樣貌,並以影像延展 「文本之後」的新港故事。透過創作 者打造的影像際遇,讓文中的人物, 見證「新 新港」的誕生。「陳啟後」 與今人展開相遇及對話,進而探究「新 港精神」貫穿今昔的核心價值。 周學涵擅長透過自傳記憶、家庭敘 事和個人移動的物質痕跡進行創作。 他的《以思鄉作為一種異鄉軟裝》, 帶著「履寶磚」系列作品返回新港。 創作動機,源自創作者北漂多年的租 屋經驗,持續嘗試如何在異鄉安居、 創造安心與歸屬的感性生產。 數年來,反映創作者於各地的日常 觀察、採集、拾掇與再創。本展呈現 周學涵長期累積的系列作品外,創作 者還將母親多年郵寄的「包裹材料/ 信封」,與在新港採集的「馬賽克磚 樣式」相互揉合,形塑出以思鄉為底 蘊、連結外地與故里的詩性「軟裝」。 周學涵〈履寶磚〉系列作品 重返1994年全國文藝季《親近新港》影像展現場
新港‧微笑的故鄉 19 本區重新「複寫」《親近新港》影 像展部分舊照,以銜接不同世代的新 港人群像和回憶。「重返1994年《親 近新港》影像展現場」,不僅連結 三十餘年的新港藝文展覽史,更加入 新港文教基金會成立的時代見證;於 今,這批影像讓新一代新港人解讀, 得到當代的詮釋及傳承。本展重新編 排這批舊照,產生策展意識包含:族 群、歷史、正義、性別等,臺灣社會 價值近四十年來的演變歷程及重要議 題。立足新港小鎮、放眼臺灣與國際 的社會價值變遷樣貌,是「行腳・傳承」 盼望傳遞的核心立場。 註①:林懷民文中的「親近新港攝影展」,為1994 年全國文藝季期間,新港文教基金會主辦「親近新
內容,展開代際對話。 生態•展望 高千惠•林怡君•駱巧梅+國立新港藝 術高中STEAM課程師生 ◎第四展區藝術家 創作者們透過自身的生態意識,連 結多樣化的土地倫理及時空觀念,共 譜「手作、謙誠與傳承」的新港精神。 高千惠設計師服務於新港文教基金
風格,吸引更多讀者結緣新港的人文
林怡君的交趾陶創作《金蟾蜍》, 投射了她對疫情改變遺傳基因定序及 「生物多樣性」何以影響人類生存的 終極隱憂;並且不從華人文化傳統中 高千惠〈新港 手藝〉
港」系列活動中,由顏新珠與廖嘉展於新港蒐集一千 多張老照片,策劃之《影像 新港——從古笨港到新 港》。本展脈絡中,將該展簡稱《親近新港》影像展, 向其致敬;並依當時展覽文案「舊的歷史 新的鄉土, 親近你所不知道的新港」為核心精神,選取部分照片
會,也玩木雕。她的木藝創作,一來 體現新港的風土及自然觀察;二則連 結新港和日本古川町的長久友誼。創 作者透過臺、日兩地長期對自然素材 的運用、匠藝和社會教育等層面的深 度往來,持續引發創作動力。此外, 她多年致力於《會訊》開創新的設計
風情。
新港‧微笑的故鄉 20 蟾蜍被賦予「招財」的吉祥寓意著手 創作。 她從「演化」的角度思考生物的可 遺傳性狀在世代間複製及傳遞,而基 因突變可使性狀產生質變,造成個體 間的遺傳變異。因此,她以交趾陶創 造出謎樣生物,看似由青蛙變異,卻 像蟾蜍,令人摸不著頭緒。林怡君盼 從不同的表現手法和意義傳達,讓金 蟾蜍的形象產生特殊的違和感。她使 用了「陌生化」的藝術技巧,盼以這 種疏離效果,邀請觀眾理性判斷,進 而省思人造環境對自然的危害。 駱巧梅帶領新港藝術高中教師蔡梅 音、楊淑萍、黃心筠與學生,共創的 新媒體藝術裝置在本區呈現。新港藝 術高中透過跨領域STEAM藝術教學成 果,以虛擬元宇宙、動力裝置及光雕 投影,展現今昔新港風土及人文觀察。 本作意圖創造新的感官體驗,邀請 民眾沉浸新港的「未來想像」;透過 科技實驗,將元宇宙內的新港街景, 以實體再現而出,讓觀眾體驗日常生 活與歷史推演的進程與藝術的創意表 現。其中的動力藝術裝置,代表新港 歷史中的五分車。車子移動軌跡隱含 時間流動,與乘載居民的共同回憶。 林怡君〈金蟾蜍〉 駱巧梅(左一)與國立新港藝術高中師生〈STEAM藝術共創〉
新港‧微笑的故鄉 21 書活講堂 「吉娃斯愛科學活動營」全體學員合影 吉娃斯愛科學 受到大小朋友喜愛的「吉娃斯愛科 學活動營」又來了,傅麗玉教授帶著 吉娃斯、飛卉及乃奈與大家同樂,教 室裡滿滿的聽眾、還有孩子們的童言 童語,讓閱讀館一瞬間熱鬧許多。 活動開始,老師帶來最新一季未公 開的動畫影集,讓大夥兒一飽眼福, 讓我對之後的故事發展越發好奇,孩 子們也紛紛提問各種與拼板舟、達悟 族相關的問題,例如:飛魚季、拼板 舟的木材使用、鬼頭刀為什麼不會飛 等問題。接下來的手作時間,老師讓 大家發揮創意,利用紙板及竹筷子, 做出屬於自己的陀螺,再多方嘗試加 以改良,削尖轉軸、增加重量讓陀螺 能旋轉得又快又久,每一組再上台比 賽,小朋友們卯起勁的努力嘗試,臉 上的笑容絲毫不減,對他們而言,過 程比結果還有趣許多。 比賽結束後,傅麗玉教授利用影集, 告訴大家陀螺轉動的原理為角動量, 與形狀、物體質量相關,同時也介紹 了泰雅族的紋面與打獵習俗,沒想到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發問,差點就 考倒了教授,我頓時發覺:其實我們 比想像中還不了解這群在島上生活許 久的原住民,而有人願意挺身而出讓 世界更知道這群人的特有文化,是非 常偉大的一件事。 透過這次的活動,除了對原住民族 文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還久違地體 驗了手作的成就感,自己製作陀螺、 思考該怎麼強化作品,還能在暑假與 其他小朋友同樂,減少看手機的時間, 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教授還給了大 家方塊吉娃斯、飛卉及乃奈的DIY,在 家空閒的話就拿出來做做看吧! 黃琦涵 ◎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
感謝參與和鼓勵
本刊編輯室
新港文教基金會是由一群熱心公益的地方 人士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希望提供一個 讓大家愛鄉心意得以匯聚的空間。我們的 郵撥帳號是03962917,戶名是「新港文教 基金會」,我們是嘉義地方法院嘉院源民勤 02864號,登記有案之文教財團法人,您的 捐款可以申請年度報繳所得稅列舉扣除額。 本年度因下列人士慷慨捐贈,使我們的工作 得到莫大的助力與鼓勵;我們在此公佈徵信, 也鄭重表達我們至誠的謝意。《新港文教基 金會之友捐款》,簡稱「會友捐款」。
新港文教基金會捐款
郵政劃撥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帳號:03962917
銀行匯款
銀行:嘉義縣新港鄉農會本會(代號:617)
帳號:00817-22-0606250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相信工程捐款
銀行:嘉義縣新港鄉農會本會 (代號:617)
帳號:00817-21-2389300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相信工程專戶
慈愛女子獎學金
本月捐款芳名 (111.10.16~111.11.05) 臨時捐款(依地區、捐款順序排列)
台北 侯祥麟 100,000元 桃園 鄭木炎 3,000元 高雄 吳石永 200,000元
相信工程捐款 (111.10.16~111.11.05)
何錕聰、何林葉 1,000元 張健福 1,000元 陳氏家廟 5,000元 侯祥麟 20,000元
每月捐3,000元 林崇民 每月捐1,000元 王見仲 陳昱志 每月捐800元 林秀蘭 每月捐300元 甘玉霜 張雅筑 黃文惠 葉鳳仙 每月捐200元 和發電氣屋 王柏琹 王思琪
每月捐100元 林灑華 洪貴美 陳呂素真 亞力山大 精品咖啡莊園 陳信翰 陳彥樺 陳宥佐 陳連村 陳淑瑜 黃爸爸咖啡 蘇珮淋 劉美雅
圖書推廣捐款 (111.10.16~111.11.05)
張順興 5,000元
新港‧微笑的故鄉 22
◎匯款後請來電或郵件告知捐款人姓名、地址、聯絡電話、 收據開立方式,以便我們開收據給您,謝謝。 ◎本期臨時捐款徵信由111年10月16日至111年11月 05日止,111年11月06日至111年12月15日期間之 捐款人姓名,將刊載於112年01月會訊。 信用卡單次捐款 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新港法華慈善會捐贈便當白米 *祥好蔬菜捐款便當蔬菜
銀行:嘉義縣新港鄉農會本會(代號:617) 帳號:00817-21-2706410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慈愛女子獎學金專戶
半年捐 12,000元
陳永華
半年捐 6,000元
李麗真
林嚴山
洪菁苑 郭秀麗
黃乾三
半年捐 3,600元
蘇淵源 半年捐 3,000元
何昌益 林杏芬 林國平
林宥嫻
國美紙器股 份有公司 郭茂雄 盧盈州 謝銘東 鍾玉磬 半年捐 2,000元 宏大鑿井工 程有限公司 林宗偉 嚴藤雄 半年捐 1,200元
何秀麗 吳振東 吳芳娥
李進興
林姿緣 徐文志 馬齡瑩 莊孟達 莊春枝 陳秋慧 陳麗娜 葉忠益 賴青建 半年捐 1,000元 李春利 張志誠 許勝博 陳譓鈞 賴亨忠 賴郁秀
半年捐 600元 方中信 王素秋 王清奇 史玉芬 江哲頫 何明訓 何美麗
何錦華
吳正浴 吳岱蓉 吳淑英
李翠萍
林文錡
林巧萍 林宛承 林明仁
林青熙
林青穆
林素珠
林博宏 林雅慧
林楷庭
林楷傑
林銘村
施平郎
洪楓鈞
張妙如
張淑真
張萍珊
張瑞津
莊宜茹
莊秀貞 許秀雲 郭文盛
郭敏靜
郭麗敏 陳秋雲 陳美惠 陳榮森
陳淑瑛 陳靜瑩 陳麗美 侯月霞 傅寶寬
曾淑卿 黃采葶 黃英娥 黃慧珠 盧秋真
龔晉正 半年捐 500元
余金蘭 蔡尚 半年捐 300元 楊芳敏 一年捐 1,200元 張麗娟 郭益守 陳玉娟 陳圳岸 陳美如 蕭麗桂
捐10,000元 耕興股份有 限公司 陳政鴻 何宗烈 捐5,000元 千葉火鍋 新港香藝 文化館 捐3,000元 葉宗宜 捐2,000元 江中琇 林崇民 捐1,200元 鄭汀舟 捐1,000元 安琪兒幼兒園
江明志
江澤祥 李錦昇 李龍駒 林玉美
林玉娟
林志成 吳鴻謀 張文真 張家彰 張瑞隆 陳政毅 陳忠正 陳智賢 陳錦煌
陳靜枝 賴瑋昌
新生交通有 限公司
葉黃玉鳳 廖貴珍 謝東哲
捐500元 杜振發 林永森 林秋桂 林娟旭 陳明善 陳信良 陳素雲 劉顏寶月 鄭俊賢 捐300元 呂明塘 宋明晃 李滄隆 阮國惟 林月祝 洪文周 吳國富 徐嘉麟 陳文乾 陳明順 陳培瑜 陳俊杰 陳清城 陳姵玹 陳冠陵 陳義燦 黃信翰 謝政雲 謝泓鈞 捐250元 范宋卿 捐200元 王金福 王筱雲 王傳宗 石文信 呂明龍 李錦培 杜林芳花
林秀月 林孟錦 林孟學 林鈺涵 徐東海 吳汀輝 郭香洵 陳意佳 陳意爭 陳意淳 陳博文 曾文雅 黃文霞 雄蜂養蜂場 華穎文化有 限公司
豪哥農牧場 蕭粲勳
鴻偉打字行 嚴玉真 捐100元
王友仁 王百惠 王孟文 王維程 王靜文 王藝樺 江培爾 江紫薇 江錦松
何文瓊
何明煌
何俊岳
何星輝 何淑霞 何隆欽
何瓊端 吳永旭 吳秀娟 吳松杭
吳科慧 吳冠陞 吳淑梅 吳淑媛 呂其福 呂昊人 李忠義 李妤萱 李浩彰 李浩榮 李進發 李秉勳 李淑美 李淑華 李淑萍 杞佩珊 沈雅姬 芸揚有限公司
官美卉 林文泰 林育湄 林良夫 林玫足
林秀英 林秀蘭 林明毅 林東園 林玠虢 林美女 林春美 林郁村 林家弘 林張蔭 林祐本 林榮煜 林婉鈴 林錦秋
林灑津 柯美月 施秀真
亞力山大精 品咖啡莊園 洪上祐 洪嘉妏 洪嘉鴻 洪榮聰 徐千文 徐作芳 徐東陽 徐清佑 徐麗娟 邱美智 侯序謙 侯孟希 侯孟淳 康宋村 張家芸 張庭芸 張惟智 張福政 莊燕蓉 陳世彬 陳玉玟 陳忍弦 陳宜欣 陳芳惠 陳宣蓉 陳英凱 陳信雄 陳建任 陳冠芝 陳淑惠 陳淑萍 陳淑暖 陳滄浪 陳麗雲 郭明坤 郭乃榕 郭茂源 翁淑珍
曾亭瑜
曾芷琳 曾崇育
曾銘義
曾煥琦 ㄊ湯良玉 黃天壽 黃文淵 黃忠護 黃明華 黃治榮 黃柏堅 黃美香 黃珮綸 黃歆甯 微田糕餅 新港肉粽秀 達易通信器
材行 楊千金 楊敦復 葉孟其 葉思欣
詹清森 顏秀芬 劉文賢 劉芷安 劉美伶 劉瑞捷 劉政昇 劉孋姿 歐陽柏侯
潘岳境
蔡佳宜 蔡家昕 蔡淑娟 綠蘭香花坊
鄭明展 鄭美慧 蕭宗煌
蕭華珍 賴志毅 賴玫娟 賴淑茹 賴朝和 賴黃允 賴燕玉 賴麗絨 謝坤峰 謝菀真 謝菀蓉 簡鳳珠 顏怡恬 羅加佳 龔麗燕 鑫旻電器行
大家說英語 5760/二年 翰螢電動車 一手車訊 1900 高雄 何宗烈 未來少年 4399 新港 王筱雲 經理人月刊 1600 江長益 鄉間小路 1650 何宜秦 小日子享生活誌 960 何淑霞 戶外探索 880 吳俊謀 典藏今藝術&投資 1800
李冠澐 嬰兒與母親2070 李秋盆 ELLE(她雜誌) 1600 和盟橡膠有限公司 今周刊 3500 國家地理雜誌 2500
林國平 親子天下 720
林嚴山 SMART智富月刊 1100
金長發百貨五金行 遠見 1380
侯元芳 漂亮家居1680
侯鴻明 農訓1000
未來兒童3999
會友捐款 (111年1月~12月每月捐款,*為本月新增捐款者) 方便捐款 (111年6/15、12/15扣款,*為本月新增捐款者) 「種一棵閱讀樹」 111年期刊認養捐款 歡迎加入新港文教之友! 只要每年捐款1200元,即可 獲得新港文教之友卡! 憑卡購買新港文教基金會相關產品可 享9折優惠。 至特約商店可享購物折扣,更多會友 權益、活動辦法,請詳洽本會網站。 雲林 呂冠佑 food NEXT食力1200 嘉義 林聰顯 康健 1600 黃文淵 讀者文摘(中文版) 1580 葉文德 TRAVELER Luxe 旅人誌2280 盧俊榮
黃靖惠
張惠琪 商業周刊3555 郭純華 PAR表演藝術 720 陳柏丞 天下 2980 陳翔 料理台灣 900 曾文雅 快樂廚房1300 嘉新大藥局 經貿透視 2500 CHEERS快樂工作人 750 農友 600 TURNS (ターンズ)(日文) 2550 台灣山岳 1600/二年 張老師月刊 1560 新小牛頓 3000 鄭忠能 國語青少年 3600 豐年 1400 蕭來塘 TO GO泛遊情報 1600 蕭惠中診所 VOGUE時尚 1600 常春 1800 蘇淵源 科學人1980
P3 自然米 111年2期新品種 早鳥起飛
P3 12/1-12/31 圖文創作 新港閱讀館 2 樓
週六~週日10:00-12:00、 14:00-17:00 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
5 6 7 8 9 10 11
P3 09:20-12: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古民國小
P3 09:20-12: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復興國小 15:00 葛麗絲阿姨 說英文故事 新港閱讀館3樓
P3 09:20-12: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安和國小
P3 09:30-11: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新港鄉立幼兒園
P3 10:00-11:00 神奇故事屋 新港閱讀館3樓 12 13 14 15 16 17 18 15:00 葛麗絲阿姨 說英文故事 新港閱讀館3樓
P3 09:30-11: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震旦幼兒園
P3 09:20-12: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月眉國小 P3 19:00-20:20 名曲欣賞講座 新港閱讀館5樓
P3 10:00-11:00 神奇故事屋 新港閱讀館3樓 P3 10:00-16:00 「複寫•新港」 青年小聚 新港文化館. 25號倉庫
閱讀館服務時間同基金會開館時間,辦理借書證請攜帶2吋照片一張,至本會填寫申請表即可。1樓為期刊雜誌、新書、 有聲DVD、閱覽區;2樓為青少年書區、主題書區;3樓為兒童書區,歡迎阿公阿嬤伴孫、爸媽陪孩子,快樂來閱讀! 新港閱讀館訊息 感謝 贈書 《人間福報》一年份 林敬倫 《天下雜誌…等》3冊 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 《一片披薩一塊錢…等》103冊 郭元鎧 Mon 二 Tue 三 Wed 四 Thu 五 Fri 六 Sat 日 Sun 1 2 3 4 即日起至112/1/15 35週年特展「複寫•新港」
週二~週五14:00-17:00
19 20 21 22 23 24 25 P3 09:20-12: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文昌國小 15:00 葛麗絲阿姨 說英文故事 新港閱讀館3樓 P3 09:20-12: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新港國小 P3 09:30-11:00 維泰號行動圖書館 安琪兒幼兒園 義工幹部參訪 休館一日 義工幹部參訪 休館一日 26 27 28 29 30 31 15:00 葛麗絲阿姨 說英文故事 新港閱讀館3樓 ◎新港文教基金會開館時間:週二~週五上午9:00~晚上9:00, 週六、週日上午9:00~下午5: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得因本會各項業務酌予調整,遠地參觀者敬請先電話洽詢05-3745074。 月活動看板 12 P2 07:45-15:30 新港.動35 平安祭 新港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