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1月會訊
(第428號)
新年新希望 新港老店本產羊肉 起「家」——新港人的後街 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
歡迎呂紹嘉先生率團到新港演出
呂紹嘉 (照片提供:國家交響樂團)
享譽國際的指揮家呂紹嘉,1月25日,率 領國家青年交響樂團一百位青年音樂家,在新 港藝術高中演藝廳,演奏柴可夫斯基的「胡桃 鉗組曲」與「第四號交響曲」,以及顏名秀向 前輩音樂大師江文也致敬的「孤塵」。
在紹嘉老師指揮樂團,開始演奏前,我 們想跟大家分享一張將近百歲的老照片(封 面)——新港第一個西樂團:十位年輕人組成 的鼓號隊。時間在1930年代。
十九世紀,日本明治維新,全力推動政治、 軍事、教育各方面的「文明化」(文明開化), 簡單的說,就是全盤西化。建築有了高聳的水 泥樑柱,繪畫引進了油彩和透視法。音樂當然也不例外,貝多芬、莫札特、史特 勞斯的作品進入仕紳與知識份子的生活。
殖民臺灣,日治政府把西方音樂編進各級學校的教材,也經常舉辦大型音樂活 動。欣賞西方古典音樂成為身份的象徵。仕紳在家裡透過七十八轉黑膠唱片,愛 上許多西方大師。
1908年,出身苗栗的張福興被推薦保送東京音樂學校,成為首位赴日學習音 樂的臺灣人。學成返臺後,張福興培植本土音樂家,組織管弦樂團,也進部落採 集原住民音樂,晚年編著小學音樂課本。在日本教師和學成歸來的臺籍老師的教 導下,以及基督教教堂的推廣,西方音樂成為本土文化生活的一環。
風氣所及,新港也成立了一支鼓號隊。幾位年輕人平日練習,在喜慶的日子, 打鼓吹喇叭,浩浩蕩蕩在新港穿街走巷。封面照片中穿著黑禮服,林典戴著黑禮 帽是林開泰醫生的堂弟,當時擔任新巷庄役場助役(副鄉長)。封面右二是後來 出任新巷公學校(新港國小前身)訓導的阮位。封面右三是蔡瑞妙老師的祖父蔡 乾亨,當時他是新港庄役場的勤務,後來升為庄長的助役。
封面照片見證了一段歷史:新港人跟西方音樂「交陪」至少一百年了。光復後, 書局還在賣貝多芬、舒伯特、華格納的照片,顯然新港是有古典音樂粉絲的。
新港學鋼琴、小提琴的孩子不少,長大後走向這個專業的人卻極稀少。其中最 為鄉民傳誦的是林玉琦醫師一門四傑的故事。
林醫師本人拉小提琴,培植孩子學音樂不遺餘力。長子東哲是小提琴家,也作 曲,作育嘉南英才一甲子,組織嘉藝弦樂團,定期演出,常帶著年輕樂手在嘉義 公園的林子裡排練。二子林秀仁長期擔任臺灣第一個專業爵士樂隊——鼓霸大樂 隊的鋼琴手,常在電視節目演奏,單飛後,遊歷數十個國家演出。三子林秀三是 大提琴家,維也納深造返臺後,投入教學工作,致力改編世界名曲為大提琴樂譜。
不少林氏家族教導的學生往赴歐美留學,返鄉後,繼續帶出一代代的年輕音樂 家。去年,幾代音樂家合作公演,以海頓、莫札特的樂章,還有貝多芬第九交響 曲的大合唱,為93歲的林東哲老師祝壽。
古典音樂在臺灣發展了一百多年,代代相傳精進,終於出現了指揮大師呂紹 嘉。紹嘉老師從小在竹東小鎮學習鋼琴,念台大心理學系時師從陳秋盛學習指 揮,隨後留學歐美,擔任德國幾個歌劇院的音樂總監,2001年出任歐洲音樂重 鎮漢諾瓦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也到世界重要交響樂團客席指揮。
2010年起,呂紹嘉返國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總監九年,離職後,年年回臺灣指 導青少年音樂家。今年,他帶領國家青年交響樂團來到新港。這是新港開鎮以來 最澎湃的音樂大事。
我們熱烈歡迎紹嘉先生和年輕音樂家,相信他們的演出會給新港人留下難忘的 記憶,常常念起聆聽時的快樂和感動,開始在每一天的生活裡,跟音樂結伴,對話。
我們特別感謝國家交響樂團,嘉義縣政府、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國立新港藝術 高中,以及慷慨購票,讓本鄉學童接受美好樂聲啟蒙的人士:新港國小林昭元教 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政鴻、文昌國小校友會理事長林山富、復興國小校友會理事長 陳明珠、月眉國小家長會會長陳志榮、安和國小家長會會長吳光廷、古民國小家 長會會長王世豪。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
每本期刊、圖書就如同知識的光明 燈,我們期盼閱讀這顆知識種子,能 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萌芽茁壯。期待 您與我們一起「種一棵閱讀樹」,一 起悉心灌溉,讓新港的「閱讀樹」蔚 成濃蔭,共同倘佯書香中!
1/30~2/2大年初二~初五 歡迎回娘家,闔家來團圓!
| 主廚精選 –
酥香檸檬雞 / 蒜片香煎魚肚
酥炸豬排佐蜂蜜芥末醬 / 蕈菇豆腐燒 (蛋奶素) |冬季限定–
天麻當歸鱸魚 / 麻油豬肉 / 剝皮辣椒雞
|新春一路發–
脆薯雞塊雙喜拼盤
◆新春團圓訂位專線:05-3748472 ◆1/20-1/22 公休
請與我們一起「種一棵閱讀樹」
好想知道的動物世界:你問我答翻翻書 (4冊)
小手按按古典音樂有聲書 (4冊) 1120元 幼兒情商繪本 (4冊) 1230元
很有愛的狐狸套書 (3冊):要什麼有什麼麵包店、
神奇的條紋果醬、惡作劇南瓜之謎
觀察、表達、愛地球! SDGs環境永續主題繪本套書 (3冊)
臭臭的書套組:爆笑屎尿屁主題繪本 (3冊)
SEL情緒素養繪本套組1:自我覺察3書 (3冊)
蔬果系列食育繪本套書3:怎麼辦?好煩惱呀! Part1(5冊)
有機自然米113年2期新米
自然米2kg真空裝 (白米、糙米)
|原 價:320元/包
|優惠價:300元/包
|團購價(100包以上):250元/包 ※運費另計
◆請至https://reurl.cc/5vN357訂購 ◆洽詢電話:05-3745074#16 曾小姐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地點:新港閱讀館5F |1月07日 (二) 19:00《南韓民主家政課》x映後座談 |1月11日 (六) 14:00《診所》+《我的診所》 |1月18日 (六) 14:00《吟唱靈魂之歌》 |1月21日 (二) 19:00《沒有她們的星球》
◆電影開演前10分鐘開放入場,採自由入座,準點進正片。
回眸新港百年西樂史
歡迎呂紹嘉先生率團到新港演出
本會整理
新港交流道
新年新希望
陳永華
新港好味道
新港老店本產羊肉——用心經營傳承三代的好味道
王昭雅
採編營特刊 公爾忘私的家——培桂堂
2024新港文化採編營:起「家」——新港人的後街
藝術的家——林國治美術館 回憶的家——妙妙學棠
許原、Joanna、陳憶秋、許曉菁、莊涵晴、呂昀儒、林佳歆、戴季米、郭旻諭
誠品書店——新港培桂堂限定店
18 本月選字:福
本會整理 20
相信工程
傳遞感恩與愛的美好時光
林宗立
健康社區
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
陳錦煌
發行人:陳永華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編輯委員:王昭雅 (組長)、王筱雲、江澤祥、江長益、林秀英、林錦秋、林家再、林婉鈴、林致遠、吳淑媛、侯智桓 郭秀麗、陳素雲、陳俊文、張家芸、張惟智、廖懿姿、賴燕玉、鄭穎芳、鄭百珊、蘇淵源 執行編輯:高千惠 文字編輯:曾文秀 印刷所:蘭潭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登記證號:局版台誌字第9971號 中華郵政嘉義字第0463號執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郵撥帳號:03962917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本出版品採環保黃豆油墨印刷,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陳永華董事長暨全體人員恭請奉天宮四街祖媽,於「平安來過冬」會場祈安賜福。
新港交流道
新年新希望
陳永華 ◎本會董事長
2024年12月8日上午8點,在奉
天宮董事長何達煌及副董事長林秀琴 陪同下,我與副董事長何海率領新港 文教基金會董事、秘書、義工等,恭
迎水官大帝及四街祖媽至新港公園民 俗表演場,參加基金會舉辦的「新港 四季風 平安來過冬」活動,祈求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也祝禱新港鄉 的環境更漂亮更乾淨,新港人更健康 更有智慧。
「平安來過冬」是本會按照春夏秋 冬所舉辦「新港四季風」的冬季活動, 前三季的活動分別為「春日童樂趣」、 「港動祭——臺日友好30文化慶典」、 「秋日迺後街」。每個活動都包含藝 文表演、親子DIY、文創作品、特色飲 食等項目。讓參加的鄉親及外來的賓 客,除了可以享用健康有特色的餐飲 及增進親子感情外,也享受濃濃的藝 文氣氛和滿滿的精神饗宴。
改造後的新港客廳,提供更舒適用餐空間。
新港‧微笑的故鄉 6
2024年本會進行了三個場館的大改 造:一、感謝光寶集團創辦人宋恭源 董事長暨夫人阮豐瑛老師捐款改造阮 位紀念圖書館,增設電腦設備、親子 共讀座位區、青年討論閱讀區,並優 化了燈光照明,提升整體閱讀環境的 品質。二、感謝文化部補助改造新港 客廳(舊糖鐵新港車站站長宿舍),
阮位紀念圖書館提升整體閱讀環境與共讀品質。
除了改善用餐的環境,並與新港文化 館 25號倉庫及鐵路公園形成令人懷 念的鐵道文化聚落。三、感謝榮譽董 事長張瑞隆出資改造1/2自然農場的老 房子,使得這推展有機耕作、環境教 育與食農教育的基地,更加漂亮也更 具有功能性。
在2025新春年頭,特別感謝所有捐 款人熱心贊助,使本會會務能順利推 動。也感謝所有董事、秘書、義工盡 心盡力,讓本會的圖書推廣、藝文展 演、社區工作(相信工程)、環保綠美 化、國際交流等五大主軸活動,得到 各界的認同與肯定。
目前全國正面臨二個非常嚴重的問 題,一個是人口老化,另一個是環境 暖化產生的極端天氣。因此我有二個 新年新希望:第一、希望新港各界共 同努力,能成立更多的關懷據點,充 實送餐與共食的服務,使新港鄉成為
共好共老的社區,讓老人家都能安心 快樂地在社區養老及終老。第二、希 望新港人少放鞭炮,敬拜媽祖和神明 首重誠心,如果能以AI的技術研發虛 擬實境的鞭炮,可以避免產生垃圾、 噪音與空氣汙染,讓新港媽祖不但是 慈悲的媽祖,也是環保的媽祖,更是 科技的媽祖。
最後,祝福大家新春快樂!平安健 康!心想事成!
創齡工作坊陪伴社區長者說演生命故事
新港‧微笑的故鄉 7
新港好味道
�� 電話:05-374-4085
新港老店本產羊肉—— 用心經營傳承三代的好味道
王昭雅 ◎本刊編輯委員
新港早餐中西口味應有盡有,但冬
日清晨若是來碗中藥慢燉的正港本土 羊肉湯,配上滋養的羊油麵線,肯定 是活力滿滿的一天。
返鄉承接家鄉味
「新港老店本產羊肉」位於新港公 園旁,清晨六點開始營業,老闆戴昆 哲52年次,年輕在北部工作成家,30 出頭歲返鄉承接家業。他回憶道,早 期店面開在奉天宮西側廟巷裏(東洋 相館後),巷子以前是小吃街,是真 正「巷仔內」,在那逐漸打出名號。
他戰戰兢兢從父母手上傳承店面,後 續遷移至此,維持美味與好口碑是驕 傲也是堅持。
新港‧微笑的故鄉 8
�� 時間:6:00-13:00 周三公休
�� 地址:新港鄉中山路132號
精選本產新鮮羊肉
戴昆哲表示,美味秘訣來自「本產 肉羊」,每日從肉品市場挑選新鮮電 宰全羊,凌晨4點送至店內,再自行 分切。市面國產羊肉只佔2成,大部 分羊肉腥羶味重,是因為使用進口羊 肉(多屬綿羊)或者國產淘汰乳羊,
未閹割公羊會產生明顯羶味,尤其氣 味存在於皮脂,這類羊肉較常用在羊 肉爐,以重口味蓋過。相對的,本產 改良種肉羊,飼養4-5個月閹割,自 然沒有羶味,禁得起清燉品嘗,也是 老闆用肉首選。
細心觀察客人的喜好 暖胃又暖心
問老闆有無推薦菜單,他說大部分
人會點羊肉清湯,而羊肉部位不同口
感也有差異,一早處理肉品時必須細 心分切,按部位紋路以不同切法使羊 肉口感一致(軟嫩)。現在冬天麻油 類較受歡迎,選用在地「正港麻油廠」 香氣十足,也常推薦給客人。
有人喜歡當歸,羊肉一定要帶皮, 肉塊不用大塊和當歸一起慢燉,特別 適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家;喜歡嫩一點 的口感,可試試羊腦煎蛋,米酒去腥 麻油爆香,外酥內軟相當迷人;同樣 羊腦當歸湯也是很補。店裡大部分都 是熟客,有時會直接打電話來,說明 人數、需求,剩下交由老闆安排菜色, 也有客人想吃全羊大餐,羊頭吃到羊 尾,老店吸引不少外地客慕名而來。
他自信道,做了這麼多年,哪些客 人適合什麼、喜歡什麼,他都能掌握。
「這是功課,是客人回流的秘密,才 能抓住客人的胃。」隨後還嚴肅補了 一句:「重視細節才是在地老店精神。」
老店新生,堅持傳統又朝向多角化經營 經營至今45年,戴昆哲每天站前台 掌握全場,大姐切肉站炒爐,太太、 女兒備料與跑堂。目前兒女努力承接 技術,預計要交棒。然而羊肉雖美味 溫補,但老輩總會離開,打開年輕客 群仍有挑戰,除了經營老客群也要開 發冷凍包,半生羊肉配清湯包,微波 即可食用,免去熬煮造成肉質老化。
他回想新冠疫情那幾年,生意很差, 依然堅持開店,營收全拿來付房租發 薪水,只好減少員工靠自家人苦撐, 好不容易才挺過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戴昆哲微笑且堅毅地說「做什麼事情 只要用心,人生沒有困難兩個字。」
▲老闆特製「心肝寶貝餐」(羊心、羊肝、腰花),讓慶祝結婚紀念日的客人倍感幸福!▼羊腦煎蛋、羊油麵線、羊雜湯
採編營特刊
2024新港文化採編營: 起「家」——新港人的後街
影像組老師:許原
這次主題深入探索新港特色的三種 「家」:「藝術的家」、「回憶的家」、 「無私的家」。
編輯組實地走訪,採集人物故事、
梳理家的點點滴滴,透過文字延續美 好的記憶。影像組利用短影音發揮創 意,舉例從關鍵字找主題、從視覺找 題材、從諧音玩反差等,啟發學員用 嶄新的眼光詮釋地方文史脈絡,融入
幽默感、自身生命經驗與想像力,發 現原來寫文案、拍影片可以這麼簡單。
各組學員彼此激盪出令人意想不到 的作品,並且充滿自信,難以想像在 這之前大家是短影音小白。有趣的是 學員們不只做幕後,也發掘幾位人設 鮮明的IP潛力股,採訪編輯及影像創 作,能讓更多人體驗微笑故鄉之美, 看見大家紀錄新港的日常風貌樂在其 中,實在是太「港」動了。
陳永華董事長(左3)、許原老師(左5)、Joanna老師(左6)與美工編輯組老師們共同合影。
文字組老師:Joanna 相較於香火鼎盛的奉天宮,緩緩 繞向後方的大興路,有著陪伴日常的 雜貨店、青草店、嫁妝結婚用品百貨 行等,更有歷時兩年修復的林懷民新 港老家——林開泰診療所舊宅「培桂 堂」,與充滿家族情感回憶的「妙妙 學棠」。再往巷內走些,則見以「台 灣阿里山畫家」為名的「林國治美術
館」,原有水泥建物歷經整修,轉化 為令人驚豔的藝術平台。
移居嘉義後,造訪新港已成為我的 日常,但卻是第一次,如此深度認識 這個宗教文化重鎮。
感謝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用心安排, 很開心與「許原影像設計工作室」聯 手,分別針對「刊物採編」及「短影 音創作」為題,和橫跨不同年齡層的 學員們,實際走入採訪現場,在週末 短短兩天,完成令人驚豔的作品,也 同步期待外來更多的美好。
公爾忘私的家——培桂堂
文字組:陳憶秋、許曉菁、莊涵晴 影像組:楊淑玲、杜翊睿、林威佑、張通益 導師:王筱雲、林致遠、何旻致
打開培桂堂的大門
「培桂堂」,位於新港奉天宮後面 的大興路上,是當地居民稱為詩人良 醫——林開泰醫師的故居,也是享譽 國際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師的故 鄉。林家子弟散在台灣及世界各地發 展,這裡曾經門戶緊閉。2016年,林 懷民老師在家族與縣府間奔走,促成
林家將這棟家宅捐給嘉義縣政府,成 為縣定古蹟,透過公部門出資整修, 於2022年重新開放,讓這座古宅第, 重新開啟大門。
建築特色
「培桂堂」,建造完成於1933年,
是父親林維朝秀才為兒子林開泰醫生 準備的診療所跟住宅。重整後的培桂
新港‧微笑的故鄉 12
學員作品1 學員作品2
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綠意盎然的草 皮及參天的柏樹,右側是大鄧伯花道, 淺紫色花廊,是歇腳、閱讀的好所在, 可通往後側的星巴克。建築的本體, 是一座融合洋式、日式的閩式建築, 家中一景一物,沒有過多的雕飾,充 分展現這個仕紳家族樸實敦厚的家風。
仁醫嚴父——林開泰
走訪林開泰醫師的診間,藥品櫃 裡陳列著盤尼西林等藥品,這在當時 是昂貴的藥物,不惜用以診治病人, 遇見貧者卻又不收診金,可見其仁者 醫生的胸懷。林開泰跟其兒子林新澤 皆在此開業過,維護新港居民健康, 二二八事件當年新港是重災區,也救 治無數傷者。
學員們採訪培桂堂工作人員
走進大廳,「培基固本貽謀遠,桂 子蘭孫衍慶長」的對聯,訴說著一代 仕紳家族對開枝散葉、望子成龍的期 盼。大廳兩旁的新娘房、榻榻米間的 展示,讓人一窺林家其樂融融的生活 畫面,及長大後孩子新婚成家立業的 歷程。踏上後宅的前廊,據說在磨石 子的廊柱間,就是懷民老師童稚時的 第一個舞台,他從小就喜歡表演。
先生娘持家有成
林開泰醫師極重視家中11個孩子的 教育,先生娘吳秀春女士是幼教老師
出身,對孩子的照顧、教養皆親力親 為,三代人43名成員中,有15位博
士、24位碩士,新港人因此暱稱這裡 為「博士窩」。家中豐富的藏書,讓 懷民老師接觸了魯迅《吶喊》和現代 舞創始人《鄧肯自傳》,對他書寫小 說及走上舞蹈之路,提供豐富的養分。
大家的家——培桂堂
如今,來自國際、台灣各地、新港 的人,不約而同踏入培桂堂,培桂堂 由林家成了新港的家,大家的家。林 開泰醫師的後代子孫秉持林維朝公「公 爾忘私」的傳家精神,捐出家宅,讓 大眾得以近距離沈浸在林家的故事中, 進而連結了新港由清末、日治到現代 的發展足跡,一棟家屋,蘊含了豐富 的人文歷史。
學員們充當演員,拍攝如何使用導覽機參觀培桂堂。
新港‧微笑的故鄉 13
藝術的家——林國治美術館
文字組:呂昀儒、林佳歆、戴季米 影像組:林奕宏、李宜蓁、李恆君、許春滿、陳琮諺 導師:王昭雅、林吉洋、林秀英
「新港不只有開台媽祖廟,現在更 多了一座美術館!」但怎麼會有美術
館選在新港這個「草地所在」,為了 幫所有鄉親解答謎題,頂著透中午大 太陽,動身前往宮後街,拜訪坐落在
培桂堂正後門的「林國治美術館」。
許原老師(中)指導學員影像架構
新港‧微笑的故鄉 14
學員作品1
學員作品2
林虹昱是林國治二女兒,也是林國 治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代表美術 館接待採訪小組。她介紹父親雖是鹿 草人,新港卻是父親創作起點,父母 先後在古民、新港國小任教,結婚後 住家就在東洋照相館後,姊妹們也在 新港成長。雖然父親後來轉往市區任 教,921也震垮舊家屋頂,但經過家族 故舊討論,回到新港設置美術館,應 該最能符合父親的「草地風範」。
林國治從就讀鹽水初中就展現藝術 天分,在老師鼓勵下就讀台南師專專 修美術,自學油畫,風格樸實卻藏有 野獸派的狂野,為了刻劃阿里山之美, 踏遍塔山無數次,留下「阿里山畫家」 稱號。
該館執行長鍾寓建介紹,林國治畫 風嚴謹,在畫作裡面經常可以閱讀到 「繪畫性、美術性與文學性」。林虹 昱更回憶趣事,父親教畫重視實物觀 察,她曾經一連好幾個禮拜都在校園 抓螳螂,放在手上觀察臨摹,重視螳 螂細節如腳、觸鬚的呈現,還會要學
生在畫作背面寫日記,他會給予評論 關心學生。
林國治的創作理念「生活就是藝術, 越平凡的越珍貴。」美人蕉(月桃) 是居家植物,雖是平凡景色,它的葉 子卻能展現旋轉的生命力,像是個跳 舞的女生,也呈現出高低起伏的音樂 性,美人蕉畫作裡藏有男與女的曖昧。
林虹昱說父親常講「人生就是一雙 筷子,一個碗。」生活簡簡單單,只 求在藝術創作裡面豐富生命,所以開 館展覽主題就是「人生」。家族捨嘉 義市區選在新港設館,除了尊重父親 的鄉土理念也是飲水思源。感謝有很
多父母親的學生故舊還記得他們,開 館後經常來拜訪,這種親切感好似家 族從未離開。
林國治美術館內部設計結合阿里山 與檜木元素,重金聘請日本匠師施作, 工藝精湛充滿巧思,尤其階梯式書 架——供參訪者休憩與閱讀,未來希望 能推動偏鄉美學教育,帶著畫具到鄉 下,教小朋友畫作,再展覽推廣出去, 類似行動藝廊的概念,希望激勵更多 學子進入美術的世界。
老師(站立者)指導學員採編技巧
林國治美術館董事長(中)、執行長(右1) 與學員相視而笑合影
新港‧微笑的故鄉 15
回憶的家——妙妙學棠
文字組:郭旻諭(主筆)、周馨瑀、李珮瑩 影像組:莊欣翰、蔡瑞俽、張益銓、鄭百珊 導師:林錦秋、張惟智、鄭穎芳
家與夢想的交響曲
喧囂的大興路,「妙妙學棠」宛如 一處隱秘的樂園。在角落,以深沉的 情感與對美好的生活的熱愛,編織出 一曲家與夢想的交響曲。
夢想之初
「妙妙學棠」源於妙妙老師,對家 深切的眷戀與生活藝術的無限追求。
當年大興路改造時,她決定從自家的 門前開始,讓曾經熟悉的街道,重新 散發出美的芬芳。2000年,妙妙老師 先以自家門牌號碼,將它命名為「27 號櫥窗」,為展示生活美學的空間,
訴說著對美的理解與對生活的熱愛。
學棠裡每一個角落、每一件擺設,無 不透露著老師的心血與心靈的共鳴。
新港‧微笑的故鄉 16
學員作品1 學員作品2
以父之名:棠
時間的洗禮,這空間漸漸蘊含更深 的內涵。2021年,藉由親人撰文與父 親學生的口述,出版《音緣聚會,蔡 玉棠先生逝世六十週年紀念》。這不 僅是個人夢想的延續,更是一種對家 族與家鄉的深沉敬意。妙妙老師深感 自己一路走來都在學習父親認真、積 極、富有使命感的精神,於是將空間 更名為「妙妙學棠」,「棠」字是對 自己敬愛的父親致敬。
時光隧道
妙妙學棠的空間安排,如同一首優 雅的時光之歌,分屬三個不同年代, 構成一條通往過去與現代的時光隧道。 每步前行,都是一次歷史與現實的穿
越,它承載著記憶的重量與情感的溫
度。前面是1994年加建的,它承載著 新港文教基金會、培桂堂、林國治美 術館的聯繫;中間的是1976年整建,
展示老師收藏的貓,那些不僅是物件, 更是與親友之間愛的象徵;最後是 1947年建的,是妙妙老師的父親蔡玉
棠先生實際生活過的空間,是珍藏家 族記憶的廂房。
迴響
妙妙老師說:「如果家家戶戶都充
滿愛與美,社會哪有問題?」這句話 無疑是一種對家庭價值的深切呼喚, 也是對世界的期許。妙妙老師將個人 情感與家族記憶編織在一起,讓自己 的夢想化為現實。透過這個學棠,將 家的溫暖與夢想的力量,傳遞給每一 位到訪者。
妙妙學棠無疑是一首關於家的歌頌, 是夢想與現實的交響曲。它將繼續在 時光的流轉中,奏響更多關於家的美 麗樂章,為更多人帶來啟發。
新港‧微笑的故鄉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