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文教基金會99年1月會訊

Page 1

{ } 幸福踩街 珍貴的社區經驗 四場青春熱血展演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 國際媽祖文化節 活動花絮

國內郵資已付 新港郵局 許可證 中台字第2380號

雜 誌

205 99年1月會訊 (第248號)

眾妖擾民 媽祖賜福

媽祖收「一ㄠ」熱鬧開鑼

新港‧微笑的故鄉 1


高中組 特優 何伊綺/國立新港藝術高中二年2班/最愛新港:陪我成長 潘奕衡/國立新港藝術高中二年6班/最愛新港:藝術高中

黃淇苹/新港國小六年丁班/最愛新港:交趾陶文化

國小中年級組 特優 李怡君/月眉國小四年乙班/最愛新港:戀戀Q軟可口的 粉圓冰

優等

葉詠馨/嘉義女中一年14班/最愛新港:自行車道 王品方/國立新港藝術高中二年3班/最愛新港:充滿人情 優等 葉家褕/安和國小三年甲班/最愛新港:充滿藝文氣息的 味的菜市場 新港文教基金會 胡嘉恩/新港國小四年乙班/最愛新港:新港街上 佳作 陳琬媖/國立新港藝術高中三年3班/最愛新港:文化 林羿均/嘉義女中一年14班/最愛新港:回憶的校園

國中組 特優 林佳玟/新港國中二年3班/最愛新港:圖書館 呂宜潔/新港國中二年3班/最愛新港:婦女團體

佳作 高正杰/文昌國小三年乙班/最愛新港:咱ㄟ媽祖婆 歐陽大同/新港國小四年乙班/最愛新港:懷舊的鐵路公 園 林高玄/文昌國小三年丁班/最愛新港:好吃的小吃

國小低年級組

優等

特優

林季陽/新港國中一年6班/最愛新港:鐵路公園 李柏錦/新港國中二年3班/最愛新港:田間的那條路

林冠亨/文昌國小二年丙班/最愛新港:葛莉絲阿姨說英 文故事

佳作

優等

林敬智/新港國中一年2班/最愛新港:人情味 王佩薏/新港國中二年3班/最愛新港:幽靜古樸的頂菜園 吳佩蓉/新港國中二年5班/最愛新港:清幽恬靜的河堤

林嘉慶/文昌國小二年丙班/最愛新港:充滿書香味的書 局 林祐謙/文昌國小二年丙班/最愛新港:溫馨的人情味

國小高年級組

佳作

特優 阮皇熹/月眉國小五年乙班/最愛新港:無法抗拒的誘惑 吳舒涵/文昌國小五年甲班/最愛新港:奉天宮與我

林姿瑩/文昌國小二年丙班/最愛新港:新港文教基金會 何沛璇/文昌國小二年丙班/最愛新港:板陶窯工藝園區 王昱樵/新港國小二年丁班/最愛新港:香藝文化園區

優等 林建言/新港國小六年乙班/最愛新港:國際藝術節 (得獎文章將擇期於本會訊刊登,敬請期待) 葉祐萱/安和國小五年甲班/最愛新港:與自然共舞的月 眉農庄

佳作 周雅雯/新港國小六年丙班/最愛新港:新港文教基金會 羅筱晴/新港國小五年己班/最愛新港:新港飴

2 新港‧微笑的故鄉


歲末送溫馨

懷夢卡

民國85年起,新港文教基金會與法華慈善會在歲末年終時, 共同為社區內弱勢與低收入戶的同學們舉辦『歲末送溫情─懷夢卡』活動, 希望藉此活動,提供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所需之的小禮物(新台幣1000元內), 陪伴他們健康、快樂成長,至今已邁入第13年。 誠摯邀請 您成為這群孩子的圓夢者,讓孩子們在愛的世界中成長, 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每一張懷夢卡認購金額為新台幣1,000元, 由新港文教基金會代為購買禮物,並由社區工作組義工於農曆年前, 將各位的溫暖愛心送至孩子們的手中!

認捐方法:1.電話認捐後再至現場繳費 2.現場認捐 3.郵政劃撥。 認捐地點:新港法華慈善會(新港鄉古民街8巷1之18號) 認捐專線:05-3742799 認捐日期:98年12月14日至99年1月17日止 認捐帳號: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鄉新中路305號) 劃撥帳號:03962917 洽詢電話:05-3745074 王文瑜小姐

火鍋溫暖上菜 12/5起,讓客廳精燉火鍋, 溫暖您的心與胃!

第20屆

為您精心調製:新港蕃茄風味鍋、 朋友們 充滿鬥志 ! 酸菜白肉鍋、泰式酸辣鍋、 位喜愛籃球且 將展開囉 各 即 賽 牛 南洋椰奶咖哩鍋、南法香蒜乳酪鍋、 的鬥 名噢! 一年一度 步快來報 腳 緊 加 蒙古養生鍋、田園南瓜鍋 , :00開始 不要遲疑 二) AM8 等多種風味湯底, ( 日 6 1 2月 期:99年 在冷冷的冬天裡,喝一口,幸福滿溢心頭。 籃球場 *比賽日 新港公園 : 日止 點 地 小姐 99年2月7 *比賽 至 起 74 曾文秀 日 0 5 即 4 7 : 3 期 5 *報名日 基金會 0 新港文教 洽 請 名 報

★日期:99/1/22~/1/25 ★地點:1/22東石鄉,1/23太保市、新港鄉,1/24水上鄉, 1/25朴子市 ★活動內容:免費法律諮詢 ★服務單位:東吳大學法律服務社42屆外縣市法律服務隊 ★如有疑問請洽:總幹事/蔡同學0912564828 宣傳長/張同學0988313675

恭賀

*嘉義縣頂菜園發展協會製作之紀錄片『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參加 行政院新聞局、社區大學促進會,98年度公用頻道節目製作人才培訓, 脫穎而出獲得優秀成果影片-公民參與獎。

新港‧微笑的故鄉 3 *本會義工黃偉益先生 榮獲福爾摩沙盃全國太極拳錦標賽37式暨64式太極拳 菁英組冠軍。(按:參加菁英組的資格是必須得過全國性比賽第一名才能參加)


目錄

05 07 09 12 13 14 16 17 19 21

社區論壇

幸福踩街 張瑞隆 社區放送頭

板頭──珍貴的社區發展經驗(下) 蘇淵源 戴姐姐專欄

天啊,四場青春熱血展演 加油!藝高! 戴秋寶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上)

校園巡演第一站 新港藝術高中 張惟智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上)

奔馳大地的靈魂樂音 新港國中 整理 賴燕玉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上)

在地版的媽祖收妖 歡慶文化節開鑼 王筱雲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上)

我們本來就是妖!嬉班子之「媽祖收妖」演出 江季鴻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上)

媽祖收「ㄧㄠ」行動劇之旅 整理 本刊編輯室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上)

走過人生

第十屆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經典展

文字、圖片提供 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

徵信

24

活動看板

編輯委員:王筱雲(組長) 江澤祥、吳淑媛、宋明晃、徐千文、郭秀麗、陳素雲、戴秋寶、賴燕玉、蘇淵源、杞佩珊、張惟智 執行編輯:黃睿妍

插圖:王文瑜

印刷所:蘭潭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張瑞隆

登記證號:局版台誌字第9971號 中華郵政中台字第0940號執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郵撥帳號:03962917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社區論壇

幸福踩街 張瑞隆 ◎本會董事長

咬仔竹社區 踩街的定裝 照。站在後 排媽祖左側 ,帶著靦腆 笑容的楊清 儀先生,覺 得參加踩街 很幸福。 (本刊編輯室)

12月12日下午,當國際媽祖文化節的踩街活動結束時,我和奉天宮 何達煌董事長在終點向所有參與者感恩致謝。當我向一位裝扮成可 愛的老虎,來自咬仔竹社區的長者說謝謝時,他臉上露出靦腆的微 笑,誠懇的回答我說:「我今年八十歲了,有機會來參加這樣的活 動,我感覺很幸福」,出自一位鄉親長輩的口中,說出「感覺幸 福」的話,讓我感到意外,也深受感動,因為這個時代要「感覺幸 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更何況是日漸體衰的高齡長輩。 我想這位長輩的幸福感,應該歸功於咬仔竹社區一群熱心人士如林 茂山、何燦淵、楊宗耀、施秀敏等,認真的推動各種活動,長輩已 經習慣參與,也享受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的感覺。在新港,有咬仔 竹一樣氣氛的村莊正在不斷增加中,像今年的踩街與往年大不同的 是社區的參與,除了菜公村咬仔竹外,還有三間村、北崙村、中洋 村、大潭村的社區居民來共襄盛舉。在新港這個農村社會,民風淳 樸又保守,要讓居民擺脫平時形象,裝扮又快樂的玩耍,實在不是 新港‧微笑的故鄉 5


一件簡單的事情。從1998年的「新港國際兒童藝術節」,邀請世界有名的美國西雅 圖飛夢社區(Fremont,Seattle)共15位藝術家,到新港來舉辦工作坊,教導鄉民如 何踩街至今,踩街嘉年華已經進入第十一個年頭了,終於看到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 扶老攜幼來參加,真是令人開心。 當然,為了提昇踩街歡樂熱鬧的感覺,基金會也不斷的嘗試與努力,今年我們聘請 三位駐村藝術家,包括吳義芳先生指導肢體動作、楊美英小姐指導戲劇表演、吳娟 小姐指導道具製作、梁采弦老師指導化妝彩繪,他們為三間村、咬仔竹、北崙村、 扶緣服務協會、新港誼大專義工,投注了很多心力,也讓此次踩街活動增加了活潑 與熱鬧的氣氛。另外,奉天宮威揚團哨角隊及千里眼順風耳、夜巡會官將首、藝術 高中十二婆姐及神童團,也增添了些許宗教氣氛,這是此次踩街的另一種特色。 存在台灣人民記憶中最早的遊行經驗,就是國慶日拿著小國旗,排著整齊的隊伍, 一面走路,一面高喊「三民主義萬歲」,「中華民國萬歲」,還有「蔣總統萬 歲」。後來,也曾在元宵節提燈遊行,但總覺得只是虛應故事的活動而已。1998 年飛夢社區的藝術家給新港鄉親帶來全新的遊行經驗,遊行不再只是走路和喊口號 而已,每個參與遊行者本身都是演員,他們可以配合音樂、化妝、道具、肢體動作 等,把街道當成一個現成的舞台,發揮自己的潛能,盡情的表演,享受歡樂熱鬧的 氣氛。而最令人欣慰和高興的莫過於今年聽到我們鄉親長輩在踩街活動中感覺到幸 福,期待每年歲末大家一起來踩街,好好享受幸福的感覺。 奉天宮何達 煌董事長( 中穿西裝者 )與董監事 引導踩街隊 伍前進。 (李文攸 攝)

6 新港‧微笑的故鄉


社區放送頭

板頭――珍貴的社區發展經驗(下) 蘇淵源 ◎本刊編輯委員

板頭厝車站 至灣仔內的 舊鐵道,沿 途綠美化後 的風景真是 美不勝收。 (本刊編輯室)

社區營造朝「剪粘、交趾藝術村」邁進 從豎立「相信火車有一天ㄟ轉來」的看板那一天起,「三空一肖」 就陸續帶領社區進行環境改造,首先將不見的板頭厝車站,依古樣 重建,讓板頭厝車站至灣仔內全線暢通,並在舊鐵道沿途種樹、種 花、植草皮、整修鐵道、撿垃圾,環境變得美輪美奐。透過謝東哲 大師的努力及公部門的力量,建置完成「台糖復興鐵橋站暨遺址戶 外博物館」,每當假日黃昏時,常見鄉親攜家帶眷,或開車,或騎 著腳踏車,沿著鐵道迎風而來,在考古園區的堤防上放風箏、散 步、談心、賞日落美景,是一幅極美的天倫畫面。 由行政院勞委會指導的營造古笨港生活圈──「剪粘、交趾藝術 村」環境區域整合計畫,正在板頭社區進行,各項作品逐一在村裡 各個角落、圍牆上呈現,交趾陶牛車也搬上鐵道,就讀新港國小四 年級的蘇方峰說:「我們的村莊越來越漂亮,假日時阿公阿嬤和 我,常常去幫忙粘作品或整理環境,也有很多人來參觀。」講話的 當下,孩子是驕傲的,交趾陶文化的根苗也在孩子的心中播種,同 新港‧微笑的故鄉 7


時也種下對未來的 希望。板頭村將新 港產業文化轉入生 活中,與大眾分 享,是一個極成功 的案例,此計劃未 來將擴及南港、 共和及頂菜園等 村,形成一個「剪 粘、交趾藝術生活 圈」。 剪粘、交趾 藝術在板頭 村處處可見 ! (本刊編輯室)

社區經驗分享 板頭社區於97年度參與行政院農委會主辦的「培根計畫」,並於該 年度之社區評比中,獲選為中二區第一名的殊榮,98年度被指定為 該計畫成果展之承辦社區。99年1月24日將有來自中二區二十幾個 社區的民眾及人士匯集於板頭村,盛況可期。板頭社區居民此時正 以迎賓的心情,積極準備各項會前工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士 力先生表示,歡迎新港鄉親屆時能撥冗參與,一同來分享板頭社區 的成果及榮耀。 板頭歡迎您 板頭社區的發展過程,也曾遭遇不少困難,能有今日這樣的成果, 除了有人積極開頭帶領外,社區民眾的認同與主動參與也是難能可 貴的,加上社區發展協會、村辦公室、鄉公所的一路相挺,過程中 民眾與公部門互相配合,所以運作及執行均能事半功倍,因此才能 在全國各社區發展的評比中迅速竄升,並名列前茅。除了給與恭 喜,更值得大家學習。 他們的努力已被大家看到及肯定,目前正持續吸引更多原本持觀望 態度的地方人士主動加入行列,整個社區正面發展的氣氛已然形 成。相信「板頭剪粘、交趾藝術村」將會持續發展,而且會愈來愈 好。(全文完)

8 新港‧微笑的故鄉


社區放送頭

天啊,四場青春熱血展演

加油!藝高!

戴秋寶 ◎本刊編輯委員

2009年暖冬的12月,第一屆國際媽祖文化節上場前, 新港藝術高中的21位學生,終於克服種種困難; 在學校校慶系列活動爭相搶人大作戰下,通過 「媽祖舞蹈工作坊」的考驗,完成「神童婆姐 陣」的藝陣表演團集訓,正式在媽祖文化節開 鑼當天演出。 「天啊,四場青春熱血展演」的澎湃召喚,來 自負責學生工作坊各項事務的訓育組長──駱 巧梅,一張通知書上的標題。受聘為「十二婆姐 陣」的指導老師,和巧梅老師的相處大約有十次。身 為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很容易感受一位教師的風範特質; 我經常從她和學生的互動中,驚嘆這位年輕漂亮才華洋溢的女孩,可以 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得那麼好。 巧梅常常為了學生無法如期或準時來上課,而對我抱歉連連,我也常常 回報絕對的體諒,而讓她寬心。有一次同學告知:「婆祖嬤被老師留下 來算數學。」待拼完功課姍姍來遲,他一臉無奈和歉疚對我笑笑。

由藝高學生 所 飾 演 的 十二婆姐, 熱力十足並 帶有新世代 的創意的表 演,是他們 集訓幾個月 的辛苦結晶 ! (李文攸 攝)

「要認真寫功課哦!不然被禁足就不能表演了。」 「好丟臉,怎麼你也知道?」 「不會啊,這種經驗我也有過。」 原定在學校段考後加上一節課,也因其中一班導師不滿意學生成績,而 不肯放人,我完全體諒老師的心情。 考完試了,藝高校慶系列活動熱騰騰地展開,就如同國際媽祖文化節。 為了「神童婆姐陣」能順利在舞臺上演出,在工作坊結束的五十天後, 我們再度展開複習和預演。巧梅老師一見面馬上報告學生動向,有十幾 名學生退出,理由還算充足。她娓娓道來,沒有激動、沒有抱怨、彷彿 可以站在整體立場觀照所有狀況般,篤定、包容、順隨因緣的圓融態 度。

新港‧微笑的故鄉 9


12月10日晚上,我們在媽祖廟前彩排,第一次穿著鳳仙裝,晚上戴著面具在戶外練 習,原本就視線不良、位置感不足,簡直是半個盲人。中途有位婆姐匆匆趕到,加入 陣式便一陣慌亂,影響左鄰右舍也跟著亂了陣腳,曲終我忍不住說:「是誰一直搞不 清楚方向?」隔著面具,我認不出誰是誰。「我才剛到,很緊張啊!」 一陣心虛,自責怎麼可以苛責趕場的孩子!他們已經盡心盡力了… 巧梅把學生帶到奉天宮,確認了一些事,交給我未來即將演出的四場流程表,再把學 生移交給另兩位老師後,又回到學校忙。她面面俱到,不慌不忙,接手的老師也細心 照料,師生的互動都是亦師亦友,令人感動。 或許大家會認為,教育工作本來就該如此;沒錯,良心工作一樁,愛與榜樣而已。我 所以特別想把與藝高的學生和巧梅老師之間的互動點滴心情寫出來,是因為她這張標 題為「『媽祖舞蹈工作坊』天啊四場青春熱血展演流程」,當中的用心…… 12月12日(六)校慶日 09:45 10:15

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儀式展演

出發至奉天宮 狂奔到奉天宮門口找工作坊講師 表演完狂奔回藝高參加校慶特別節目大賞「超級變變變」

12月12日(六)校慶日 14:30 15:30

國際藝術踩街嘉年華

出發至新港公園 狂奔到公園門口找冠澐(基金會負責人) 廟口表演完馬上返回藝高參加閉幕典禮

第三場是隔天鐵路公園的成果展演出,已經沒有趕場現象。流程表背面是第四場,應 新港旅北同鄉會會長,耕興企業黃文亮總裁之邀,12月19日在年度會員大會中演出。 巧梅老師在通知書上有段勉勵小語:「我知道最近活動很多,大家都很累!不過…… 加油!青春,就是要燃燒!看了大家的表演,老師很以你們為榮的!參加工作坊, 為的就是在我們的高中增添精彩的回憶,體驗不同的人生過程。媽祖舞蹈工作坊的 經驗,相信全台灣的青少年(甚至全世界)只有我們才有這個機會,體驗有別於現 代舞的民俗舞蹈,保存快消失的台灣本土文化!我們那麼辛苦的練習,更要把握機 會表演,讓眾人看見我們藝高人的專業和魅力!打響藝高名聲!大家一起熱血吧! gogogo!!」 有人認為藝高和社區脫節,在我看來,他們與社區再緊密不過,才短短四年,他們除 了整體的融入在地的生活氣脈,更是在校內默默的耕耘,我以一個社區人士參與過他 們的校內活動,有過與他們同處的氛圍鼻息相通,對大多數是外地人的師長和學生之 學校,我希望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加油!藝高人!我愛你們! 10 新港‧微笑的故鄉


日本FOLIKAN西非鼓舞團抵達新港 象徵著「國際媽祖文化節」的到來…… 媽祖收「一ㄠ」熱鬧開鑼, 新港舞鳳軒北管劇團 嬉班子非洲鼓團 新港大專青年聯誼會 奉天宮威揚哨角隊 社區親子一起跨界演出! 到底跨界演出激發哪些不同的火花? 街頭藝人們如何挑戰自己, 成功詮釋眾妖? 跟著來一探究竟吧……

新港‧微笑的故鄉 11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校園巡演第一站

新港藝術高中

張惟智 ◎本刊編輯委員、新港藝術高中教師

令人期待,由新港奉天宮主辦的「第一屆國際媽祖文化節」,終 於在十二月十二日開鑼了。主辦單位為了讓新港地區的年輕學子 們,有機會可以近距離地接觸這平時少見的西非傳統音樂、樂器 及服飾,特別邀請將於藝術之夜表演的唯一外國藝術團體──日 本福岡「FOLIKAN(フォリカン)西非擊樂團」,前進新港校園作 巡迴表演。校園巡迴演出的第一站,就來到新港藝術高中。12月9 日下午,藝高的學生在學校演藝廳門口等待進場,參與踴躍,整 個演藝廳幾乎爆滿。節目主持人兼即席翻譯是新港「嬉班子非洲 鼓團」團長江鳥老師。一開始江鳥老師就先教大家一個歡呼的口 號和動作,讓在場的學生們可以在演出過程中和主持人及表演者 熱烈互動,讓現場即刻進入很High的氣氛。 整個演出由藝高熱音社五名成員熱鬧開場,他們帶來兩首中英文 曲子做為暖場節目,雖然不是打擊樂表演,卻也展現地主──新 港藝術高中對遠道而來的日本樂團的歡迎之情。緊接著就是主角 FOLIKAN( フォリカン )西非擊樂團成員穿著西非傳統服裝陸續 登場,他們分別帶著一樣西非傳統樂器,一邊演奏一邊進場,讓 觀眾能分別聽清楚不同樂器的樂音。這次到藝高巡迴演出的,包 括團長及成員共四位,他們在將近一個小時的表演裡,帶來了數 首西非傳統的樂曲及舞蹈。中場時,團長除了一一介紹他們的成 員外,還分別介紹他們所帶來的樂器,分別是較常見到的Djembe (山羊皮鼓)與Dunun(牛皮鼓),以及少見的Balafon(木琴)與Kora(葫蘆 琴)。其中西非Balafon(木琴)跟我們常見的木琴樣子很像,但它卻將大小不一 的葫蘆鑽孔當共鳴管,而Kora(葫蘆琴)則是種獨特的弦樂器,它有21根弦,音 色有點像揚琴,據團長說它非常難彈奏,能精通的人不多。 在演奏最後一首曲子前,團員中唯一的女性團員還教大家一些簡單的西非舞蹈動 作。搭配著樂曲,台上台下一起舞動肢體,一起體驗西非音樂、舞蹈的熱力。這 一站的校園巡迴演出,就在大夥手舞足蹈的熱烈氣氛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12 新港‧微笑的故鄉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奔馳大地的靈魂樂音

新港國中

整理 賴燕玉 ◎本刊編輯委員、新港國中教師

鼓樂是人類最原始、最自然的音樂,猶如胎兒在母體中「咚 咚」的心跳聲,充滿生命的律動。來自日本「FOLIKAN」西 非鼓樂團,成軍已十年,是世界頂尖的西非鼓團,成員僅 四人,三樂手加一舞者,個個身懷絕技,精通八種以上的樂 器,是個小而美的樂團,擊打出西非傳統音樂的狂野奔放, 伴隨曼妙熱情的舞姿,異國文化的迷人風彩再次迴蕩在新港 的校園。 陳郁涵/新港國中一年2班 與非洲鼓邂逅是一件美妙的事。撼動人心的演出使我徜徉在 熱情的氣氛中,鼓聲、歌聲走入我的心扉,它撫慰著我心靈 的文化沙漠;它愉悅著我的血液,彷彿遇見知音。悠忽,一 位楊柳般身材的舞者,走下舞台,來個帶動唱,隨後,拍案 叫絕的噹聲,為這次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盧采渝/新港國中一年2班 日本非洲鼓舞團,讓我們一飽耳福,一聲聲沉穩而規律的鼓 音,搭上非洲木琴的主旋律,就像碎冰淋上煉乳那樣一拍即 合,既合諧又鏗鏘有力,在我心底激起起一波波的漣漪和悸 動,在台下看見四位團員自信的眼神,我不得不承認他們好 棒,舞者賣力的炒熱氣氛,整個表演廳沒有一點雜音,因為 大家正全神貫注著。 僅僅四人的 FOLIKAN , 卻掀起校園 裡巨大的非 洲音樂炫風 ,不論是在 新港藝術高 中或新港國 中皆造成熱 烈迴響! (本刊編輯室)

郭怡汝/新港國中二年12班 音 樂 , 對 我 來 說 , 是 一 種 抒 發 , 一 種 短 暫 的 解 脫 …… 。 但 「Folikan」樂團給我的感覺卻不是放肆,而是「震撼」當樂聲響 起,心便跟著節拍跳動著,那鼓聲,彷彿在身體裡產生回音一般,漫 溢、流洩……我了解,那是一種滿足,比起短暫的解脫,那種短暫的 滿足更令我欣喜,空虛被填滿了……。

新港‧微笑的故鄉 13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在地版的媽祖收妖 歡慶文化節開鑼 王筱雲 ◎本刊編輯委員、新港國小教師

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囉!結合奉天宮的哨角隊、新藝中肚皮舞團的媽 媽和孩子們、新港大專聯誼會的大專生、嬉班子鼓舞團、老牌舞鳳軒等多個在 地團隊,在奉天宮廟前廣場,合作演出「媽祖收妖」的戲碼,觀眾報以熱烈的掌 聲,攝影機爭相獵取鏡頭,大型媽祖婆偶出現時,觀眾不由得也伸出雙手膜拜, 成功形塑媽祖文化節濃濃的宗教與藝術結合的氣息。 開幕式由新港藝術高中主演的十二婆姐拉開序幕,這些學生是熱舞社的成員,演 來雖然生澀,一點也不具有婆姐的神威,卻有時下年輕人的創意與逗趣,當他們 撩起裙襬,跳起台客舞時,我彷彿看到高雄市世大運的場景──神童團騎著摩托 車,跳熱舞。這是屬於年輕世代的創意,有何不可! 在舞鳳軒演奏福祿壽三仙賀節後,緊接著,重頭戲來了。「媽祖收妖」開演,舞 鳳軒以和樂的鼓樂氣氛帶出農村幸福的景象,由舞鳳軒的成員和新藝中肚皮舞團 的媽媽和孩子們所飾演的農夫和家眷,在村中晒榖玩樂,一派和諧。突然,風雲 變色,一群由大專青年和嬉班子聯合飾演的妖魔鬼怪來作亂,讓農村失去平靜。

驚心動魄的 群妖搶人戲 碼,是從沒 演過戲的新 港親子檔, 經過美英老 師與義芳老 師的培訓, 所展現出來 的成果! (本刊編輯室)

14 新港‧微笑的故鄉


媽祖收妖開 幕戲,最精 采的一幕莫 過於媽祖收 服眾妖的戲 碼。

村民們和鄉長、奉天宮董事們焚香,共同祈求媽祖庇佑,果然媽祖 聽到大家的心聲,帶著哨角隊和陣前千里眼、順風耳,將一群妖魔 收服為官將,大家又回到安樂的生活。

(本刊編輯室)

故事簡單,卻是真實生活的呈現,因為當我們生活有波折時,也常 會請求媽祖保佑,助我們度過逆境。演員們的表演及服裝造型的設 計,不輸專業演員,當然這得感謝吳義芳、楊美英、吳娟三位老師 的指導,他們長期在新港駐鄉,在各社區帶領各個團體做肢體開發 與嘗試戲劇的演出,今天算是驗收成果,而且成效良好。與1998年 第一屆國際藝術節由紙風車劇團指導的那齣「媽祖收妖」相比,今 天可說小而美,但是就像新科縣長張花冠所言,不需要大導演,新 港人依然能演出在地特色,更屬難能可貴。 最後開幕式在長官們敲下祝福的鑼聲,與施放平安氣球下結束,也 開啟一連串的文化節活動。由奉天宮主辦,社區各個單位協辦的合 作模式,相信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目的都在營造新港地區的藝術 氣息,培養我們自己的在地文化,讓新港居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 高。

新港‧微笑的故鄉 15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我們本來就是妖!嬉班子之「媽祖收妖」演出 江季鴻 ◎新港國小教師

這一次由新港奉天宮所舉辦的國際媽祖文化節,終於在12日與13日兩天熱鬧 活動中圓滿落幕。這個新港最重要的文化資產結合基金會與地方資源,成功 的讓在地的文化藝術得以用藝文展演的方式更廣泛的行銷出去。 為了讓這次的藝術節能有一個代表性的在地演出,基金會請來了吳義芳老師 與楊美英老師兩位在舞蹈界與劇場界有名的師資,共同策劃最能代表新港的 一個節目:「媽祖收妖」,並且請我們的好友吳娟老師來協助服裝與舞台道 具的製作。策劃之初曾和義芳與美英老師開幾次會,除了因為新港是嬉班子 的根,演出理當義不容辭外,最重要的,是討論如何有效的結合社區的相關 藝文團體。 之前因為嬉班子和新港的北管社團「舞鳳軒」在基金會20周年的晚會共同演 出後,發現合作上有許多問題需克服,加上原本能練習的時間就不多,於是 兩位老師將音樂性團體作了切分,再以戲劇前後串聯,讓我見識到劇場人的 專業本事和用心。 除了嬉班子與「舞鳳軒」外,新港大專青年團體「新港誼」和一些新港的媽 媽與小朋友也共同參與演出,並請出了奉天宮的哨角隊和千里眼順風耳兩位 神尊來演出,陣容之龐大與複雜,讓這次演出的每分每秒都在與時間賽跑。 好在有專業人士在控管這個演出過程,大家兵分多路,各自排練自己的演出 以及道具,在開演前的連續幾個週末喬出時間來彩排,好戲終於得以上場。 這次的音樂劇「媽祖收妖」,劇情是在說明早期千里眼和順風耳率領眾妖在人 間胡作非為,最後媽祖的收服下成為為媽祖行善的左右助手。嬉班子團員大部分亦 一臉橫肉,看起來就是一副欠揍的妖樣,詮釋起眾妖其實很好上手,但由於要邊打 鼓邊演,動作表情要到位而節奏還不能亂,對鼓手們是一大考驗,多年的街頭演出 累積的能量在這次有很好的驗收機會,大家當然是卯足全力用力的演出。 終於在12/12日早上奉天宮前,台灣第一次非洲鼓結合北管樂與社區藝文跨界的音 樂劇「媽祖收妖」在媽祖保佑下完美的演出。 16 新港‧微笑的故鄉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媽祖收「ㄧㄠ」行動劇之旅 整理 本刊編輯室

媽祖收「ㄧㄠ」行動劇演出20分鐘落幕,而長達4 個月的「妖怪化訓練」,卻是6位新港大專青年義 工心中不可抹滅的珍藏。 呂長益/嘉義高中畢 為了「當ㄧㄠ」,我們開始接受肢體開發課程, 引導我們所要呈現妖怪的模樣,美英老師利用 「山海經」裡的圖示、還有一堆鬼怪卡通來啟發 靈感,在當下真的有點茫然,難道這樣就能產生 出妖魔鬼怪嗎?幸好老師幽默的用聲音、動作、 想像、畫面練習,久而久之也漸漸了解到妖要如 何的表現和體態呈現。緊接著義芳老師加強肢體 動作訓練,從基本暖身到舞台上走位,無一不細 心指導,那段期間真是拉我筋骨、勞我體膚啊! 隔天過後絕對腰酸背痛。道具則是在吳娟老師的 指導下才能創造出似魔似妖酷炫的造型,最後由 采絃老師教我們臉部彩繪,相信這是畫龍點睛的 一大絕筆啊! 陳旻竫/南台科技大學 培訓時的每堂課對我而言都是突破,體力上的突 破、肢體上的突破、心理上的突破,好多好多 嬉班子和新 港大專青年 義工所詮釋 的眾妖,真 是超有舞台 魅力,使得 現場相機的 閃光燈閃個 不停。 (本刊編輯室、 李文攸 攝)

課程需要突破。累不累?可以很肯定的回答「累」,但我會說「值 得」。從一開始的戲劇課到後來的服裝造型,相信夥伴們都長了白 髮,絞盡腦汁想著造型、動作,每個禮拜走進上課地點都會覺得是場 噩夢,深怕自己做不出一個好造型,沒辦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 我心裡一直告訴自己,「加油!堅持到底」。而這幾個月來遇到的障 礙,像與學校課業相撞、肢體不太協調等,所有的回憶就在落幕那刻 湧出感動。 新港‧微笑的故鄉 17


黃莞茹/嘉義女中 培訓的過程中有許多人退訓了,我也曾想要放棄,那時候天使與惡魔開始交戰,惡 魔說:「放棄吧!只要放棄了妳就可以享受輕鬆愜意的下午時光。」而天使說: 「不!不!不!妳要堅持下去呀,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有誰的高中生活有當過街 頭藝人?只要你努力下去,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經驗。」還好天使戰勝了惡魔,上課 時我努力學習,或許回到家會全身痠痛好幾天,這都是因為我在乎這一次的活動。 表演的那兩天結束後,突然發覺捨不得離開「當妖」的日子,雖然走在路上會被異 樣的眼光注視著,踩街時跟小朋友握手把他們弄哭的小小尷尬,我們都一起克服, 享受過程中的美好,相信這在我們心中都會留下最璀璨的一頁。 蔡函霓/海洋大學 這次的演出結合許多新港在地的團隊,經過了一次次的磨合,我們從一開始的不知 所措,到後來可以搭配不同團隊順利的演出。12月13日在鐵路公園的活動,是只有 街頭藝人的獨自演出,剛開始大家因為緊張而有些肢體僵硬,但有了觀眾的鼓勵再 加上慢慢的習慣了當時的環境,大家都漸漸的進入了狀況,表現也都越來越自然。 活動結束,街頭藝人的任務終結了,想起每個禮拜趕回新港上課及排練,雖然有些 辛苦,但也學到了更多之前不曾觸碰的東西,辛苦總是會得到報酬的! 嚴健維/彰化師範大學 表演完後,大家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並大喊:「我們辦到了!」還記得表演前每 個星期六,我們都必須從各地奔波回來上課,一開始是美英老師的肢體開發與戲劇 表演,讓我們從平常的觀眾搖身一變成為表演者,雖然不是很專業,但慢慢也有一 點「形」出來,美英老師還訓練我們團體默契,畢竟是群妖,如何互相幫忙也很重 要。吳娟老師則幫助我們設計身上裝扮,讓我們展現出妖魔鬼怪的視覺效果。最 後義芳老師教我們去揣摩妖的動作,要完全把自己當成是妖怪,漸漸的我們「妖魔 化」了。一路走來和夥伴們建立了深厚感情,雖犧牲假日時間,但一切都很值得。 張小蜜/台東大學 總共大約來回了台東、新港十一趟,從8月29日開始了我的行動劇之旅。很高興能 撐過這十一趟不斷的來回,身為一位表演者聽到觀眾的掌聲後,之前的努力都是值 得。曾經想要放棄,因為很羨慕假日的時候室友們可以參加很多台東縣市的活動。 十一個禮拜,每次要在車上渡過16個小時來回新港台東,但我完成了我的戲劇之 旅,這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回憶之一,也很榮幸身為新港人和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義 工,謝謝給我這機會盡情演出。 18 新港‧微笑的故鄉


藝文導覽

走過人生

第十屆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經典展

文字、圖片提供 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

新港籍「當代油畫悍將」鄭乃文老師與他所創立的「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將於 1月23日起返鄉舉辦精典創作展。 畫會及前理事長簡歷 「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是由義大利米蘭藝術學院油畫技巧組碩士畢業的鄭乃文副 教授,於2000年6月10日創立。獲得楊造化老師(旅日畫家,數十次法 國沙龍入選)、張炳南老師(中部美展評議委員)、李元亨老師 (大葉大學教授、美術學會評審老師)、陳景容老師(全國美 展評審、美研所所長)等資深油畫家推薦與支持。目前有165 餘位畫友,成員屬性多為專業畫家、高中、國中美術老師及 業餘畫家等等,會員亦涵蓋多縣市。 鄭乃文(1964-2009),嘉義縣新港人,自美國克 理富蘭藝術學院畢業後,取得義大利米蘭藝術學 院獎學金深造,精研後印象畫派技巧,作品多次在 義大利和美國各大藝廊展出,畫作先後於1988、 2003與2005年,入選法國秋季沙龍展。 會員作品賞析介紹 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至今已進入十個年頭,每位協 會會員對於創作投注熱情與認真研究的精神,屢屢 受到國際性法國春秋季沙龍的入選肯定。這足以顯 示會員在油畫技巧上的純熟,作品表現具有國際 性水準,能與國際畫壇接軌,值得讚許表揚。 另一方面透過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網站的成 立,呈現協會會員多年來不斷創作的優秀之作, 也提供同好一個分享創作的平台。 一向創作作品以前衛大膽著稱的前理事長鄭乃 文,2009因罹患癌症去世。鄭乃文理事長生前畫 風前衛大膽狂放。此次經典展將由鄭理事長及會 員們聯展,希望讓大家永遠懷念鄭理事長,讓大 新港‧微笑的故鄉 19


家用懷念心情去追思及感 謝。 今年中華民國油畫創 作協會經典巡迴展, 將 於 鶯 歌 城 市 小 築 (2009/12/16~2010/1/17)及嘉

義新港文教基金會展出 (2010/1/23~2010/2/28)。這次

展覽的藝術家有鄭乃文理 事長、許家梅、彭美聰、 黃梅英、蔡瓊書、卓隨 霞、林雪華、吳馨美、潘 翠玲、謝聖隆、李如、林 賢郎、林嘉珍、張小薇、

鄭乃文/ 城市風華

王佩玉、蔡森旺、曾聰 智、黃鳳春、孫培懋、謝秋惠、周欽照等等……。 第十屆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巡迴經典展作品涵蓋了許多的風格,有現代繪畫與 抽象意味之作品、也有前期印象派季後期印象派風格的佳作、更有表現實力的寫 實風格。我們很高興此次能有新舊會員更多元化的作品共同展出,也又另一種創 新的展現。不論傳統與現代的創作技巧都是創作者思想與美的記錄,期許本屆能 給大眾不同的美的饗宴。也希望各位能夠共襄盛舉給予畫會支持與鼓勵。

走過人生 第十屆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經典展 開幕茶會:99年1月23日(六)下午2:00 (含創作導覽分享)

99/1/23-2/28

展覽期間:

週二至週五14:00~17:00(週一、春節年假及國定假日休館) 週六、日10:00~12:00、14:00~17:00 (學校團體預約參觀不在此限)

展覽地點: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嘉義縣新港鄉登雲路111巷2號) 洽詢電話:團體參觀導覽預約05-3745074 http://www.hkfce.org.tw <蹦米香的遊藝生活部落>http://blog.pixnet.net/hkfceart

鄭乃文/ 冬季朝陽

20 新港‧微笑的故鄉

◎本展覽開放時間,得因本會各項業務酌予調整,遠地參觀者敬請事先電 話洽詢,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徵信

感謝參與 和鼓勵 本刊編輯室 新港文教基金會是由一群熱 心公益的地方人士成立的非 營利性組織,希望提供一個 讓大家愛鄉心意得以匯聚 的空間。我們的郵撥帳號是 03962917,戶名是「新港文 教基金會」,我們是嘉義 地方法院嘉院源民勤02864 號,登記有案之文教財團法 人,您的捐款可以申請年度 報繳所得稅列舉扣除額。 本年度因下列人士慷慨捐 贈,使我們的工作得到莫大 的助力與鼓勵;我們在這兒 公佈徵信,也鄭重表達我們 至誠的謝意。《新港文教基 金會之友捐款》,簡稱「會 友捐款」。

◎本次臨時捐款 徵信至 12/15 止, 12/16 至 1/15 期間 之捐款人姓名,將 刊載於 99 年 2 月份 會訊。 ◎為了避免您親自 到基金會捐款或到 郵局劃撥等候之不 便,本會與郵局及 新港鄉農會辦理媒 體代收轉帳,定期 從您的存款簿或劃 撥帳戶內扣款。希 望此「方便捐款」 辦法,可以節省您 許多寶貴的時間。 歡迎您與本會聯繫 並多加利用。

新港‧微笑的故鄉 21


本月捐款芳名

臨時捐款

(依地區、捐款順序排列) 台北 陳宗梁 桃園 石枚 台中 林有志 彰化 黃良安 雲林 林景禧

嘉義 捐2,000元 吳銀正 高雄 捐2,000元 徐武雄 新港 捐5,000元 戴秋寶 周佳麗 捐300元 趙迺乾 楊舒斐 捐2,000元 孫瑞坤 呂明塘

捐1,000元 捐3,000元 捐3,000元 捐3,000元 捐1,200元 捐300元 捐5,000元 捐2,000元

關懷學童捐款 (99年1月~12月每月捐款) 捐600元 王見仲 林素絹

22 新港‧微笑的故鄉

鈺盛工業社 徐天良 蒲佳玲


方便捐款

(每年6/15、12/15扣款)

半年捐 12,000 元 陳永華 半年捐6,000 元 李麗真 林嚴山 洪恭鐘 郭秀麗 郭秉忠 陳美華 黃乾三 半年捐3,000 元 何昌益

會友捐款

周艷鈴 林杏芬 侯月霞 翁麗貞 國美紙器股 份有公司 郭茂雄 陳河水 陳雪卿 陳義雄 盧盈州 謝彩雲 謝銘東 半年捐2,000 元 林宗偉

洪文裕 半年捐1,800 元 林月祝 半年捐1,200 元 何秀麗 林文錡 林姿緣 徐文志 馬齡瑩 莊孟達 莊春枝 陳秀玲 陳麗娜 葉忠益

半年捐1,000 元 楊勝田 鄭雅資 賴亨忠 賴郁秀 張志誠 半年捐800元 林國平 半年捐600元 方中信 王清奇 王素秋 史玉芬 江淑玲 江哲頫

何美麗 何欣學 何錦華 何秀珍 何明訓 吳岱蓉 吳淑英 吳正浴 呂瑞芝 李翠萍 林青熙 林青穆 林聰輝 林銘村 林素珠 林雅慧

林嘉怡 林政哲 林明仁 林巧萍 林柏廷 林清維 林楷庭 林育靖 林宛承 施平郎 柯昱丞 張瑞津 張淑真 張萍珊 莊秀貞 郭文盛

郭麗敏 郭敏靜 陳淑瑛 陳靜瑩 陳譓鈞 陳美惠 陳麗美 傅寶寬 曾淑卿 黃采葶 黃慧珠 黃琇鳳 黃英娥 楊芳淳 廖正馨 蔡錦華

盧秋真 龔晉正 半年捐500元 余金蘭 蔡尚彣 半年捐300元 李佳頤 紀如雯 楊芳敏 一年捐2,400 元 陳潤篤 一年捐1,200 元 洪麗英 郭益守

張麗娟 陳美如 陳圳岸 陳玉娟 蕭麗桂 一年捐600元 魯盈吟 陳純怡

吳瑞文 吳永旭 呂月桃 呂其福 呂玫芬 呂穗枝 李佳倫 李忠義 李明友 李明駿 李秉勳 李秋金 李素蓮 李淑美 李淑華 李麗芬 杜招芬 杞珮珊 沈雅姬 沈鄭瓊敏 易淑芬 林文泰 林良夫 林怡均 林東園 林金珠 林玠虢 林春美 林家弘 林祐本 林清晃 林銘科

林錦秋 林倚盟 林郁村 施秀真 柯美月 洪上祐 洪瑞 洪嘉鴻 洪榮聰 徐千文 徐作芳 徐東陽 徐麗娟 翁寬和 馬陳興 康宋村 康朝順 張平順 張庭芸 張瑞滿 張麗紅 張伊秀 陳永興 陳玉玟 陳協和 陳宗一 陳宜欣 陳昆明 陳芳惠 陳信甫 陳冠瑜 陳春花

陳柏璋 陳淑美 陳淑惠 陳淑萍 陳萱蓉 陳錦蘭 陳靜琪 陳瓊娥 陳韻筑 陳培瑜 曾建豪 曾煥琦 曾瀛敏 湯良玉 程清爐 黃天壽 黃玉君 黃吳英 黃明華 黃治榮 黃美香 黃家珮 黃敬長 黃靖紋 黃滿貴 黃懷萱 楊千金 楊峻川 楊敦復 溫金龍 葉孟其 葉思欣

葉洺郃 葉淑雯 詹清森 綠蘭香花坊 劉文賢 劉智全 劉瑞捷 劉顏寶月 劉孋姿 歐陽柏侯 潘岳境 蔡正明 蔡育生 蔡家昕 鄭如芬 鄭明展 鄭雯瑩 盧明輝 盧彥和 蕭華珍 賴玫娟 賴朝和 賴燕玉 賴麗絨 戴文玲 戴玉治 戴思寬 戴思喆 戴秋蝦 戴崧哲 謝孟芬 謝坤峰

鍾蘭華 簡鳳珠 顏怡恬 魏春蘭 羅加佳 蘇瑞雯 覺淑君 龔麗燕

(98年1月~12月每月捐款)

捐10,000元 耕興股份有 限公司 捐2,000元 林崇民 邱晉煌 張瑞隆 捐1,200元 鄭汀舟 捐1,000元 安琪兒幼稚 園 江澤祥 吳英昭 吳麗容 林本仁 林柏蒼 林景煥 張文真 陳政毅 陳智賢 陳錦煌 新生交通公 司 楊千鶴 鄭寶桂 戴秋寶 藝昌陶藝廠 捐500元 台灣珍豬新 港養豬合作 社

何明博 余新富 吳水生 李參禛 周炳志 林永森 林旻憲 林娟旭 林訓逸 林釗圭 邱淑冠 邱淑盈 邱淑苑 邱薰慧 翁崇豪 郭明森 陳明善 陳信良 陳素雲 黃金泉 黃英敏 葉國輝 蔡永隆 蔡榮鴻 鄭文雄 鄭俊賢 蕭福田 捐300元 天然工坊 毛儀成 吳基福 呂明塘

陳榮森 陳禧烈 曾文雅 黃文霞 葉文德 蕭粲勳 鴻偉打字行 嚴玉真 嚴清欽 捐100元 王友仁 捐250元 王百惠 古笨港交趾陶 王孟文 工作室 王靜文 范宋卿 王藝樺 捐200元 王富桓 王筱雲 江喬瑛 江紫薇 江錦松 何永森 何文瓊 何守政 何佳純 何淑貞 何宜欣 何隆欽 何明煌 呂明龍 何碧森 李明記 吳世斌 李秋菊 吳玉玫 李國芬 吳玉真 林振森 吳秀娟 徐東海 吳松杭 郭月照 吳長法 郭香洵 吳美馨 陳崇仁 吳敏男 陳淑暖 吳淑媛 宋明晃 李滄隆 徐金德 陳桂芳 陳清城 陳義燦 陳慶哲 黃俊傑 經緯單車休閒 館 鄭美慧

新港‧微笑的故鄉 23


◎新港文教基金會開館時間:週二~六上午9:00~晚上9:00, 週日上午9:00~下午5: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得因本會各項業務酌予調整, 遠地參觀者敬請先電話洽詢05-3745074。

1月活動看板 Mon

Tue

Wed 三

The 四

15:00(每週三) 葛麗絲阿姨 說英文故事 新港文教基金會3樓

Fri 五

Sat 六

Sun 日

1

2

3

4 11

5 6 12 13

7 14

8 15

9 16

10

18

19 20

21

22

23~2/28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p19 週二~週五14:00~17:00 週六日10:00~12:00 14:00~17:00 「走過人生─第十屆中 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經 典展」 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 免費法律諮詢活動 p3 新港鄉

98/12/14~17 p3 懷夢卡認捐 新港法華慈善會

99/2/7前截止 p3 籃球鬥牛賽 報名 新港文教基金會

圖書館訊息圖書館服務時間同基金會開館時間,辦理借書證請攜帶2吋照片一張,至本會填 寫申請表即可。館內圖書以兒童青少年為主,成人為輔,藏書豐富含有聲DVD, 歡迎多加利用!!

圖書巡迴車時間表/ 社區巡迴 校園巡迴

贈書芳名

中洋村 1/9、1/23 週六09:00~12:00 大潭村 1/10、1/24 週日09:00~12:00 文昌國小 1/11 週一09:00~12:00 安和國小 1/13 週三09:00~12:00 月眉國小 1/15 週五09:00~14:00

西庄村 1/10、1/24 週日14:00~17:00 復興國小1/12 週二09:00~12:00 古民國小1/14 週四09:00~12:00

賴培櫻 贈《與羹堯新傳》……等24冊

讀者請注意 因資料庫重整,將更新會訊寄送者名單,且為了不 浪費資源,故從 99年2月 開始,本會訊除了繼續寄 送給 捐款者、董事、義工 外,欲收到會訊者,請 於1月31號 1月31號前將姓名、會訊編號,以電話、mail或傳 前將姓名、會訊編號,以電話、mail或傳 真通知本會,無回覆者恕不再寄送會訊,感謝大家 的協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