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志工之愛 牛與牛墟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 國際媽祖文化節 活動花絮
國內郵資已付 新港郵局 許可證 中台字第2380號
雜 誌
206 99年2月會訊 (第249號)
凝神觀賞 綻放藝術之美
開鑼文化藝術之夜
新港‧微笑的故鄉 1
幼稚園組 優選 蔡孟勳 黃子軒 郭芷安 劉姿吟 陳立軒
/安琪兒幼稚園百合花班 /安琪兒幼稚園向日葵班 /安琪兒幼稚園玫瑰花班 /鄉立托兒所大象班 /鄉立托兒所綿羊班
沈鈺翔 蘇純立 江培爾 莊欣諺 林姮妤
/文昌國小一丙 /新港國小一乙 /新港國小一乙 /新港國小一庚 /新港國小二甲
佳作 陳佩君 郭珮甄 楊筑鈞 謝佩紡 楊明勳 林瑞騏 范為晟
中年級組 優選
佳作 羅冠喆 嚴新詠 郭芷嫣 林則丞 蒂班 蔣秉宙 蔡念庭 蘇亭瑜
/安琪兒幼稚園向日葵班 /鄉立托兒所綿羊班 /鄉立托兒所大象班 /鄉立托兒所溪北分所凱
/月眉國小三甲 /安和國小三甲 /新港國小四甲 /新港國小四甲 /新港國小四乙
國中組 優選 高千惠 /新港國中三年16班
高中組
佳作
/震旦幼稚園 /震旦幼稚園 /震旦幼稚園
蔡易達 /安和國小四甲 吳秉翰 /新港國小四乙 徐睿璠 /新港國小三丁 羅育昇 /新港國小四乙 歐陽大年 /新港國小四乙 洪子勝 /新港國小四乙
低年級組 優選 林雯萱 陳沛揚 李奕憲 黃鈺晴 黃昱彰 呂欣穎
林姿綺 陳妤郡 黃昱銘 呂紹齊 胡嘉恩
/古民國小二甲 /古民國小二甲 /文昌國小二丁 /新港國小二丙 /新港國小二庚 /新港國小一丁
高年級組 優選 陳郁茹 邱鼎鈞 黃淇苹 李承翰 周欣瑩
佳作 郭靜惠 /古民國小二甲
/古民國小五甲 /新港國小五戊 /新港國小六丁 /新港國小五丁 /新港國小五甲
1. 陪媽祖過年 2.
/古民國小五甲 /安和國小六甲 /新港國小六丁 /新港國小五戊 /新港國小六丙 /新港國小六丙 /新港國小六乙
優選 曹薾譽 /新港藝術高中一年3班 註:得獎名單,以各校確認後公佈為準。
評審團-按姓名筆劃排列王德合/嘉義高中美術教師 黃照芳/ 全國油畫展評審、世界兒童畫總 評審
蔡瑞妙/嘉義高商廣告設計科教師 鄭淑姿/嘉義高中美術教師 戴明德/嘉義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時間:99/2/13(除夕) 99/2/14(大年初一) 地點:新港奉天宮 內容:21:00 廟口表演 23:00 搶頭香預備 23:15 開廟門搶頭香,新春團拜祈福紅包大放送
山海遊香迎媽祖
庚寅年九天八夜
此次活動足足橫跨了三縣市,除了嘉義縣山區的竹崎、番路也行經靠海的東石、布 袋,此次更遠征到台南縣鹽水鎮,活動也特別結合2010台灣燈會,首次讓媽祖走入 嘉義市區為更多的台灣人民加持祈福。
2 新港‧微笑的故鄉
出巡時間:99/2/19(農曆1/6) 99/2/27(農曆1/14) 時間與地點:2/19 19:00 民雄 大士爺廟 2/20 19:00 2/21 19:00 水上 上天宮 2/22 19:00 2/23 20:00 義竹 修緣禪寺 2/24 20:00 2/25 20:00 溪北 六興宮 2/26 20:00 2/27 20:00 新港街面遶境
嘉義市 城隍廟 太保 後潭鎮福宮 東石 港口宮 新港 奉天宮
*以上活動請洽詢:新港奉天宮05-3742034轉15 林汝靜小姐*
大年初二~初六 2/15 2/19
★任選主菜加自助式歡樂吧,每位NT398元、學童NT298元
(120公分以下) ★主菜可選擇:瑪格麗特手工披薩、菠菜牛肉田園手工
披薩、泰式酸辣脆皮炸雞、碳烤鑲米烏賊佐 蒜味青醬、日式野菜定食(奶蛋素可) ★團圓預約電話
05-3748472,
2/13~14年假休業。 ★ 歡樂吧: 地中海貝殼麵沙拉、奶油麵
包、鮑魚菇海鮮濃湯、台式臘腸義大 麵、印度爪哇咖哩佐香米、當季時蔬、 時令水果、甜點、飲料 (咖啡、紅茶、鳳梨 醋)
第20屆 朋友們 充滿鬥志 且 球 ! 籃 將展開囉 各位喜愛 即 賽 牛 的鬥 名噢! 一年一度 步快來報 腳 緊 加 , 不要遲疑 M8:00開始 (二) A
16日 :99年2月 期 日 賽 籃球場 *比 新港公園 : 點 地 新港‧微笑的故鄉 2月7日止74 曾 3 年 *比賽 文秀小姐 9 9 至 起 0 日 5 4 即 7 3 : 5 期 0 日 會 名 基金 *報 新港文教 報名請洽
*
目錄
05 07 10 12 14 16 19 21
來去新港
志工之愛 陳錦煌
農村懷舊
牛與牛墟 江澤祥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下)
豐收踩街嘉年華 花絮 吳淑媛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下)
開鑼文化藝術之夜 現場直擊 郭秀麗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下)
樂活新港笑開懷 陳素雲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下)
好吃的Folikan來了!西非擊樂團新港全記錄 江季鴻
第一屆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下)
人文的力量 楊美英
徵信
24
活動看板
編輯委員:王筱雲(組長) 江澤祥、吳淑媛、宋明晃、徐千文、郭秀麗、陳素雲、戴秋寶、賴燕玉、蘇淵源、杞佩珊、張惟智 執行編輯:黃睿妍
插圖:王文瑜
印刷所:蘭潭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張瑞隆
登記證號:局版台誌字第9971號 中華郵政中台字第0940號執照 登記為雜誌交寄
發行單位: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郵撥帳號:03962917
戶名:新港文教基金會
來去新港
志工之愛 陳錦煌 ◎本會創會董事長、扶緣服務協會理事長
成立四年多的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從一開始的身心障礙 者服務,一路走來,發展到老人、新住民家庭,更重要 的,今年終於跨出新港;這些服務工作,皆需要眾多志工 同心協力,才有可能。12月27日是我們所有可敬志工的聚 會,分享彼此經驗,組織、推選團長,及選舉各組組長的 好日子。看到大家熱烈參與,快樂分享志工之愛的情景,令人感動不已。 這是扶緣成立之後的首度志工大會,也是扶緣志工成立組織,共同學習的開始。 以一個社區型基金會──新港文教基金會的附屬單位──扶緣殘障聯誼會,開始 發展,扶緣和一般社會福利團體最大不同在於:扶緣無法專注於單一項目或單一 障別的服務工作,必須面對社區中各式各樣的服務需求,因此,扶緣的志工,不 僅需要服務熱情,更需要學習成長。 以簡單的獨居老人送餐為例,不是僅僅將仍然溫熱的便當及時送達,還要考慮送 餐對象若有糖尿病、高血壓、牙齒脫落……等慢性病時,需因人不同,注意飯 粒會不會太硬,是否太鹹、太油或量太多,這是需要醫學知識的協助;若便當一 連幾天沒吃完,需具有社工員的服務技巧,敏銳觀察,耐心溝通,以及時發現原 因;若阿公或阿嬤,拒人千里,面無表情,需具心理治療師的溝通及診斷技巧, 來打破僵局;另外,送餐同時,還要小心觀察居住周遭的生活環境:有沒有什麼 東西老人容易絆倒?會不會電線走火?瓦斯關好嗎?逃生路線有否障礙?甚至檢 查藥袋,是不是按時吃藥,而且吃對藥;光是一個送餐服務,需要如此多的專業 知能,何況其他更為複雜的服務工作。 所以,志工的培力工作(Empowerment),是扶緣成長與否的關鍵所在。 本次志工大會,選出高燦老師擔任義工團長,陳義燦先生及宋明晃老師分別擔任 副團長,他們都是基金會時代開始參與服務,資歷近20年的老志工,如何延續新 港的志工文化,再創扶緣服務的新精神,他們三人是最佳人選。志工團設七個服 務組,由志工選出各組組長分別如下:一、關懷訪視組:蔡榮展先生;二、健康 促進組:何碧森先生;三、文書資訊組:周家興先生;四、庶務活動組:董秋英 老師;五、新住民服務組:穆雅妮女士;六、送餐服務組:林麗美女士;七、環 新港‧微笑的故鄉 5
保生活組:楊燕敏老師。他們皆是長期默默協助扶緣工作的一時之選,是志工中的 志工,也是精進扶緣服務工作的骨幹。 老人人口比例已是全國第一高的嘉義縣,面對加入ECFA之後,對傳統農業縣的產業 威脅,以及今年全國稅收短少二、三千億,對社福預算的可能排擠,扶緣的服務工 作,將會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時除了志工本身的培力,如何凝聚、激發、發展志 工團的整體力量,是扶緣未來要走的方向。 觀察27日下午的志工大會,雖然平常分散於新港各個不同角落,彼此互不認識,但 是,或許志工身上散發的頻率類似、基因相同,一下子便融成一體,成為可以一起 工作、一起歡笑的大家庭。在大家選出團長、組長的角色分工後,我深深期望, 扶緣志工可更具體落實由下而上的草根精神,例如:令人敬佩的嘉義縣燙髮公會 成員,他們主動加入扶緣健康補給站,到村落幫助鄉內老人理髮,豐富老人服務的 內涵;另外,「扶緣ㄟ店」也是環保生活組志工及多元工作人員,不斷自行開會 討論、研擬方案、一針一線、一步一腳印,讓「扶緣ㄟ店」成為新港商圈的一大特 色;我更期望,這股由下而上的力量,讓扶緣志工團成為學習型組織,也是創新型 團體。 志工的服務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布施。
世尊於「金剛經」內,一再勉勵眾比丘: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布施是 學佛的初步,同樣道理,志工工作也是善念的開始,期望每位扶緣志工發自初心的 善念,可在扶緣大家庭中彼此交流增進,然後,醞釀成一股暖流,在志工的發心間 迴蕩成長,凝聚成巨大洪流,以吸引更多的新港鄉親的發心。
美
的視窗
奉茶反哺情 ◎吳淑媛∕本刊編輯委員
上一次──洗腳報親恩 我以不自在的心情脫下鞋子讓孩子洗腳 在靦腆、尷尬又溫暖的錯綜心情中 我學習接受孩子對我的愛 這一次──奉茶反哺情 我漸漸習慣孩子可以用一個儀式來愛我 甚至來愛媽媽的媽媽 這杯茶 不僅孝順媽媽 更要孝順阿嬤對你的呵護與提攜 這杯茶 聯繫著細密的親情 也讓孩子 學會不善表達、不會表達的愛 原來「愛」是很自然 但有時又令人不知所措 原來「愛」透過『喀嚓』的相機按鈕──照過來 「美」就在某一個視窗中和你一起微笑了 (98.12.19於新港國小校慶活動)
6 新港‧微笑的故鄉
農村懷舊
牛與牛墟 江澤祥 ◎本刊編輯委員
「牛轉錢坤新機運,牛耕福田四季春」是牛年最常用來祝福語,在牛年即將結束的歲 末寒冬,筆者參觀了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利用馬賽克創作的水牛和黃牛後,立刻喚起 了筆者對台灣牛的記憶和懷念。筆者生長在農家,從小和水牛為伍,夕陽西下,牧童 騎牛晚歸的情境,筆者親歷其境。所以對牛的記憶和懷念特別深刻,願以拋磚引玉的 心情淺談:「牛和牛墟」和讀者分享,更願更多的老農民一起來緬懷台灣牛的歷史。 很多人談到台灣牛,都以為牛隻是台灣的原住民,其實台灣牛和台灣人(原住民除 外)一樣,都是境外移民而來。據史料記載,荷蘭據台時,為了發展台灣農業,特地 從閩南招募許多閩南人來台灣,投入種稻、種蔗、捕鹿的生產行列。荷蘭人為了讓 漢人有牛可耕田,特地從印度引進一百二十多頭牛到台灣,並設有專管牛隻的養畜與 繁殖的機構:「牛頭司」在早期台灣開發時期,除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勞農民外,就屬 耕牛(台灣水牛和黃牛)最有濃厚的台灣代表象徵。俗諺:「甘願做牛,免驚無犁通 拖。」說的就是台灣人不怕苦的打拼精神。 在嘉南平原上,台灣耕牛曾協助嘉南大圳的興建,對農業灌溉水源有巨大貢獻,馱運 甘蔗、稻米、香蕉……等主要農產,建築用的沙、石、木材、建材……等的搬運也居 功甚偉,連嫁女兒的嫁粧也靠牛車來搬運,在農村到處印有耕牛走運的足跡。耕牛 成了農家的一份子,過年的壓歲錢,耕牛也有一份,家家戶戶養有耕牛,為了避免被 盜,牛隻在牛角上烙碼,為其身分證明書。 耕牛耕田很費時,因為耕牛雖有二匹馬力的力道,但走路不快,一甲水田,從用黎翻 耕,再用割耙碎土,再用手耙鏟地整平,大約要費時十天(現在大型耕耘機只要數小 時),所以水田多的大戶人家,都養有二到三頭體型較大的公牛,並雇有長工幫忙耕 田,至於小農戶,耕地有限,養一頭體型較小的母牛,母牛尚可生小牛,養大後可取 代老牛或販售,當成一種副業。耕牛長大後,為了方便駕御,必須在牛最脆弱的鼻子 上穿洞,裝上鐵或銅製的牛鼻圈,牛脾氣才得以控制,乖乖聽農民使喚,但在牛鼻上 穿洞,又未用麻藥,有多痛,恐怕只有牛知道。公牛還需去勢,一般不打麻醉劑,將 公牛五花大綁在大樹上,讓其動彈不得,獸醫師動手割掉牛睪丸,慘不忍睹,但年輕 力壯的公牛,數天後就復原,現在回憶起殘忍的那一幕,另人聯想起古時候太監去勢 的慘絕人寰,封建帝制的可怕。
新港‧微笑的故鄉 7
農民為了方便牛隻的買賣,便設置了牛隻販售的場所──牛墟(墟:古時候臨時市 集之謂也),日治時期,全省的牛墟高達八十多處,其規模以台南縣的善化牛墟為 最大,其次為鹽水牛墟,再次為北港牛墟。三個牛墟輪流開市,每逢農曆一、四、 七為鹽水牛墟,二、五、八為善化牛墟,三、六、九為北港牛墟,每月各開市九 天,牛墟開張之日,農民、牛販、牛隻大量聚集。牛販有大小牌之分,大牌的資金 雄厚,低買高賣,獲利甚豐,名氣很大,出入以機車或汽車代步,資金不足的牛販 只能當顧客,從中撮合牛隻的買賣,賺取蠅頭小利。牛販不是人人可當,必須具備 對耕牛的豐富知識,如鑑別牛齡(看牛的牙齒)、健康、力道等,他們溝通議價都 使用暗語,一般農民聽不懂,所以牛隻的買賣全依賴牛販。牛在進入牛墟之前,牛 販都把牛化裝一番,利用溪旁的粉土塗抹牛隻的全身,再灌水,牛隻經過打點, 立刻變肥、變大、變年輕,增加顧客談價的籌碼。牛隻在販售的過程,買家都會要 求試車,將牛車的四輪鎖死(用木棍)再坐滿人,試牛拖車的力道、試犁田的力 道等,然後再議價,買賣談成了,賣方還會用紅綢布披上牛角,慶賀一番。買主滿 心歡喜的牽牛回家,並放鞭炮慶祝,隔天灌水的牛排尿後縮小了一圈,才知受騙, 但已經來不及了。牛墟除了販賣耕牛外,兼賣其他與農業有關的用具,吃的、用的 全有,牛墟開市之日人潮多如過江之鯽,歹徒也不少,尤其詐賭。記得有一次,隔 壁村的一位老農,賣了兩隻水牛,得款數萬,一個上午即輸得精光,回去無法面對 家人,在半夜即仰藥自盡矣。隨著科技的發達,農耕逐步被機械取代後,農民紛紛 棄養,耕牛逐漸凋零,牛墟也跟著收攤。全省的牛墟,現在僅存北港和善化兩處, 雖然現在牛墟已無牛可售,與一般市集類似,對農民仍習慣到這裡買生活用品,因 為比外面的商場便宜許多,雖然現在牛墟宛如名存實亡,但文史工作者賴哲顯仍認 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從農業社會的交易行為活絡地方經濟與產業,造 就今天台灣之商業發達與經濟奇蹟,一路走來,牛墟自有它的歷史功勞在。」如今 在善化牛墟設立的碑誌建紀念亭,就是為了緬懷這段善化牛墟的風光歲月與歷史。 耕牛在耕田時,相當吃力和辛苦,農民除了餵以青草或蔗尾外,還會餵食一些米糠 或玉米粉等飼料,農閒時耕牛只要牽到田野農路去吃青草,就長得肥肥胖胖,所以 生長在農村的小孩,放學後或星期例假日,常成群結隊的去餵牛,並一起打陀螺或 玩遊戲。其樂無窮,但偶爾牛會為了爭食而打鬥或牛脾氣發作,小孩無力解決,只 好哭著回家找大人來擺平,現在回憶起來,有趣極了。 台灣耕牛為台灣農民立下汗馬功勞,耕牛有極高的地位,當耕牛年老力衰時,怕被 送到屠宰場去屠殺,農民為了感恩牛隻協助耕作的辛勞,不忍食其肉,所以多數農 家永不食牛肉,為了保存這富有人情味、樸實、感恩的精神,台南縣政府特別向台 糖承租場地,成立「老牛安養中心」,讓退休的老牛在這裡安享天年。 8 新港‧微笑的故鄉
時而悠揚、時而明快、 時而浪漫、時而熱情, 不同節奏的曲調撼動著 現場觀眾的耳膜, 中東樂音、爵士樂曲、西非擊樂 輕輕地流曳在冷空氣中, 溫暖著每個人的心, 這是個充滿異國風情的夜晚……
新港‧微笑的故鄉 9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豐收踩街嘉年華
花絮
吳淑媛 ◎本刊編輯委員、新港國中教師
暖暖冬陽照在新港的街道上,今天是個不一樣的日子,媽祖文化節就在這暖暖的 冬天開鑼了!魚貫而出的踩街團體,讓新港街面瘋狂了起來…… 首先進場的是嬉班子非洲鼓團,鼓聲中告訴大家媽祖踩街開始了!咬仔竹的大型 媽祖婆加上虎爺打扮,真是熱鬧強強滾;扶緣的阿公阿嬤用竹棒舞出她們曾經有 過的童年;北崙村民用面具造型共襄盛舉的踏進新港街頭;伴著媽祖婆的千里眼 與順風耳此時也在街頭護衛著踩街的隊伍;育新幼稚園的小朋友變成阿里山的原 住民;新港鄉托的小朋友帶著鴨舌帽在新港街道郊遊;舞鳳軒北管劇團打扮起來
10 新港‧微笑的故鄉
真像是地方士紳呢;大潭村的媽媽與新港媽媽共譜土風舞風情;中洋村喜洋洋農 夫隊扮成可愛的群羊;太極拳新港分會黑褲白衣的穿著頗有架式;古民國小的小 朋友身上背著一隻一隻的瓢蟲來到遊行隊伍中;南華大學的雅樂團與仙女祈福舞 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新港魅力商圈的老闆們帶來特技啦啦隊表演著各式各樣的 絕技;新港夜巡會官將首也來逗熱鬧……等整整27個各有特色的踩街隊伍。 遊行隊伍從中山路到廟口定點展演,然後繞到後街又從中正路回到民俗 公園,在民俗公園門口,何董事長帶領董事們一一握手答謝各個單位的 支持與配合,踩街活動就在每個歡樂的笑臉與笑聲中畫下了句點。 曲終了
人未散
民俗表演場的草地上坐著悠閒的遊客
在溫煦冬陽的照耀下
擷取一些精 采畫面,讓 大家回味那 天的歡樂… … (劉振祥、本刊 編輯室 攝)
欣賞底細爵士樂團的演奏聽著女歌手唱出悠揚的歌聲 人生悠閒
孰大於是──
新港‧微笑的故鄉 11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開鑼文化藝術之夜
現場直擊
郭秀麗 ◎本刊編輯委員、退休教師
七點多,民俗表演場整個場地已熱鬧滾滾,台下觀眾黑鴉鴉一片,井然有序的坐在地 上靜靜的觀賞著舞台上新港街舞代表團的熱歌勁舞。正式節目尚未開始,街舞團銜命 暖場,新港的孩子在專業的燈光、音樂和舞台上,充滿自信的舞動身軀,真是幸運又 幸福,因為在台灣其他任何地方,可是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哪! 節目一開始,嘉義雪之翎舞蹈團打頭陣,以「敦煌飛天」為媽祖文化節拉開序幕,接 續一支又一支經典的中東肚皮舞碼,讓觀眾看得十足過癮。接著是來自台北的Dizzy 爵士樂團,演奏時而抒情浪漫,時而輕快昂揚的爵士樂曲,加上女歌手載歌載舞,充 滿磁性的嗓音,營造現場超棒的浪漫氣氛。第三個節目來自高雄的爵劇影色舞團更是 精彩,20分鐘一氣呵成充滿力度和美感的舞蹈,讓所有觀眾目不轉睛,屏息觀賞,直 到結束才如夢初醒。「哇!」全場爆出驚嘆和如雷的掌聲,果真是全新的視覺饗宴。 最後壓軸的是來自日本福岡的FOLIKAN西非擊樂團,四位年輕多才多藝充滿活力的日 本朋友,以多種特殊的非洲樂器演奏吟唱充滿非洲風情的歌謠。雖然在場 的觀眾,很多不耐久坐及天氣涼冷而陸續離開,但堅持到最後的卻也是熱 情、最令人感動的一群忠心欣賞者,台上台下產生極溫馨的共鳴互動,舞 成一片,一度以為是基金會舉辦「飆舞」活動的錯覺呢! 長達近四個小時的表演時間,我不時環視四周群眾,看到大家展現高度的 自律,安安靜靜地專心觀賞節目,心中很是感動。我們這群久居鄉下的 「庄腳人」,已慢慢學會欣賞表演藝術,而且樂在其中,真是不容易啊!
12 新港‧微笑的故鄉
由FOLIKAN西 非擊樂團、 雪之翎舞蹈 團、Dizzy爵 士樂團、爵 劇影色舞團 、新港街舞 代表團,一 起帶給新港 鄉親一個異 國風情的夜 晚! (劉振祥 攝)
新港‧微笑的故鄉 13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樂活新港笑開懷 陳素雲 ◎本刊編輯委員、退休教師
12月13日早上,由嘉義地檢署、新港奉天宮主辦,扶緣服務協會、新港文教 基金會協辦的「樂活新港──銀髮族、新家庭樂活日」,在新港鐵路公園熱 鬧登場,這是一場關懷銀髮族、新住民,認識多元文化的活動,老老少少都 熱情參與,中正路遊客中心前交通幾乎打結,新港文教基金會義工陳智賢、 林振森等人忙著指揮交通,守護大家的安全。 綠草如茵的鐵路舞台上,北崙、咬仔竹、頂菜園社區,及馨園唸歌會、扶緣 服務協會的阿公、阿嬤,隨著音樂起舞,神情認真而專注,臉上綻開歡喜愉 悅的笑容。咦?舞台上朱家萱、賴秀切老師在指揮,舞台下怎有一位歐吉桑 也手舞足蹈隨之起舞,「人生就要這樣快樂生活才有意義。」這位63歲住西 庄的果農何聰碧如是說。 銀髮族的表演告一段落,緊接著是新港藝術高中的十二婆姐隊、神童團,該 校的熱音社也上來尬舞,頓時,熱情洋溢,表演沸騰起來。壓軸好戲則是來 自日本福岡的Folikan西非擊樂團,這種充滿活力,原始奔放的西非傳統音 樂,充滿了異國風情,觀眾情愫也隨之擾動,深深陶醉在這種來自靈魂深處 的原始樂音中。而街頭藝人也在台下穿梭表演,全場熱鬧滾滾。 新港鐵路公園兩側的攤位前,更是人聲鼎沸,闖關遊戲,琳琅滿目,大人小 孩都玩得不亦樂乎。各項遊戲設計除了注重趣味性及創意性,也兼顧知識 性,頂菜園發展協會的農村資源再生攤位,擺了許多古農具,許多在猜成語 攤上吃癟漏氣的阿公、阿嬤,馬上生龍活虎起來,神采飛揚地如數家珍,把 剛才在成語攤猜輸孫兒的悶氣一掃而空。 扶緣服務協會的二手衣攤位也生意興隆,七、八分新的衣服俗俗賣啦,挽救地球 資源嘛!一旁則是舊書達人何順天的二手書攤,經營資源回收的他,也擔任海瀛 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他將收購的舊書整理分類,再以一本一、二十元出售,其 中小說藏書有一千五百本,他都看完了,每天晚上他都與太太比賽看書,這種樂 在閱讀的精神真令人讚歎啊!此外,鹿草鄉身心健康協會也來共襄盛舉,販售純 14 新港‧微笑的故鄉
手工的幸運貝。多元文化組這一攤最特別,兩張大掛圖,介紹柬埔寨、 泰國、越南、印尼四個國家的風土民情,攤位上擺滿了不同國家的飾 品,有玩偶、木雕、面具等,讓人猜猜這是哪一個國家的物件。顧攤的 志工是住在菜公村的穆麗娜,她說,新港的外籍新娘主要來自四個東南 亞國家,她的故鄉就在印尼雅加達。訝異於這位嬌 小可愛的印尼女子竟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國、台語, 駐足與她攀談了起來,她說嫁到新港已十幾年了, 孩子一個唸高一,一個唸國三。她先生到印尼開工 廠兩人認識的,嫁到新港後,公婆待她不錯,她也 慢慢適應這裡的生活;如果遇到問題,扶緣的秘書 林詩涵等人也會協助,現在,她已認定新港是她的 第二個故鄉了。想不到小小的新港鄉,竟也在不知 不覺中趕上了國際化、多元化的時代腳步。 人氣最紅不讓的攤位則是「新港歷史文化尋寶 趣」,這是新港魅力商圈為了配合第一屆奉天宮國 際媽祖文化節所舉辦的「樂活新港」,特別規劃的 尋寶活動。旅客中心旁月台上擺放了六輛嶄新的捷 安特變速車,成了吸晴的焦點,只要過三關──喊 聲震新港、尋找開台媽祖、博杯敬天地,即可參加 抽獎,每個關卡前均大排長龍。在第一關卡前,筆 者目睹一幕逗趣的場面,民眾須手持大聲公,喊出 通關密語才可過關,通關密語「我愛新港」。許多 小孩都輕易過關了,輪到一位阿嬤,「請大聲說出 我愛新港」,「新港!」阿麼大概歹勢說出「愛」 這個字,故省略了。「不對!要說你愛新港。」 陽光輕灑, 銀髮族樂活 開唱著,鐵 路公園兩旁 的攤位人聲 鼎沸,構成 一幅老老少 少樂開懷的 畫面。
「你愛新港!」「不對!不對!要說我愛新港!」「我愛新港!」阿嬤
(本刊編輯室、 李文攸 攝)
中暖烘烘的,關懷銀髮族、新住民的種子已悄悄播種、萌芽,期盼新港
中氣十足地大聲喊了出來,終於過關了,臉上漾開童真的笑容,一旁觀 看的人早就笑歪了。 冬陽和煦的照耀下,溫馨創意的節目與遊戲中,老老少少都樂開懷,胸 成為樂土,一處「樂活」的好所在。 新港‧微笑的故鄉 15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好吃的Folikan來了!西非擊樂團新港全記錄 江季鴻 ◎新港國小教師
我們是好吃的Folikan! 「有沒有好吃?大家說!」 每每結束一首歌曲,或者是結束完整場的演出,幾乎變成 「Folikan」的經紀人與主持人的我總是會大聲問台下的觀 眾這句話。現場看「Folikan」最過癮的地方,不是那過於 愛現的氣氛(嬉班子就是!),而是那種扎扎實實,精緻的 技巧表現與歌曲的安排,非洲音樂透過台上沉穩的四位表 演者被完美的詮釋著的那種過程。 自從2006年到日本硫磺島以來,「Folikan」就是我非常想 要介紹給台灣曼丁同志們的一個優質團體,他們在非洲音 樂與現代融合方面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典範。「Folikan」的 非洲音樂將粗獷的原始質感進化成帶著都會品味的民俗融 合音樂,奇妙的四人組合有著超過10種樂器的混合演奏,但是不論如何的搭配, 「Folikan」的音樂聽到最後就是兩個字:「好聽!」 感謝讓這一切成真的最重要贊助者「新港奉天宮」,以及讓整個媽祖文化節成功發 生的「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就是這麼的可愛,當你有份理念與遠景在,這塊土 地總是能讓你美夢成真! 新港文教基金會在暑假開始幫奉天宮規劃「第一屆的新港媽祖國際藝術節」的藝文 展演團隊,規劃之初剛好是我今年從日本結束馬爺的工作坊回來的時刻,當我得知 他們正在尋找外國表演團隊時,我絲毫不考慮的就推薦了他們,這支僅僅四人就能 在全日本各地巡迴的團體,在經過基金會與奉天宮相關負責人討論過後最後拍板定 案。等了3年,「Folikan」要來台灣了! 而當消息曝光後,就陸陸續續接到不少朋友們的訊息,希望能安排時間讓 「Folikan」能在台灣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為了滿足台灣非洲鼓舞界的朋友學習 渴望,當得知他們的台灣之行得以成真時,我就開始認真規劃他們的工作坊。但由 於我並不是主辦單位,且這次「Folikan」來台灣的行程規劃裡並沒有包含開課事 16 新港‧微笑的故鄉
宜,最後在奉天宮與基金會的包容,加上「Folikan」團員們的熱忱相 挺,終於讓嬉班子能在沒有票房壓力下在12月8日至9日為大家舉辦工作 坊。(大家要大力的為奉天宮與基金會拍手) 這次「Folikan」來到了新港,除了在12月12日與12月13日連 續兩場精采演出外,主辦單位也在12月9日新港藝術高中與12 月11日新港國中安排了兩場的校園巡演,並在12月9日在奉天 宮前舉辦了記者會,由「Folikan」演出Kassa。演出Kassa是 有原因的,因為這首曲子是西非農民們在農耕收割完後會演 奏的曲子,當第一天從桃園接機風塵僕僕回到新港時,經過 一望無際的嘉南平原,我告訴他們新港是個農業鄉鎮,居民 職業以務農為主,所以這次記者會上,他們特地在記者會上 演奏Kassa獻給新港的農夫們。 兩場的校園巡演裡,偶爾我和Yuji會天外飛來一筆的搞笑, 而Miyako在活動結束前的帶動總是把氣氛炒熱到最高點,40 分鐘演出時間總是欲罷不能,這是他們演出的熱忱與誠意, 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聽到他們的音樂、喜歡他們的音樂。 好吃的Folikan 擁有絕佳的舞台 魅力,總是輕易 引起觀眾共鳴, 一起沉浸於非洲 樂音中! (本刊編輯室)
而日本人的幽默方式也是十分的特別,每當主持人問他們音樂好不好聽 時,他們總是用剛剛惡補不久的破爛中文,大聲的說:「好吃!」 好吃、美味!「大家好!我們是好吃的Folikan!」 Folikan團員在我家 透過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的國外表演團隊,通常是安排住宿在新港的接 待家庭裡,這次由於只邀請Folikan一團四人,所以直接安排Hiroki與 Miyako夫妻檔住在張瑞隆董事長家、Yuji 與Takao兩位羅漢腳就住在我 那兒。這對他們應該是難得的經驗,Yuji告訴我他們很喜歡這樣子的安 排,可以幫助他們對於我們的文化更加了解。相較於冰冷的旅館,接待 家庭能給他們的關懷是更多倍的。 從12月8日開著大台遊覽車去機場接他們四人開始,我就是一路陪著他 們,用破爛的英文夾雜沒幾句日文和他們搏感情,也有機會好好觀察在 日本當地非洲鼓舞地位舉足輕重的四位前輩。舞台上有著一身本領的他 新港‧微笑的故鄉 17
們,平日真的是隨和到 不行,可以感覺得出來 他們真的是彼此真心相 待的好友,一路互相扶 持拼到現在,從骨子裡 去玩音樂去跳舞,用全 身細胞去感覺曼丁。 Yuji是Folikan的團長, 早在10多年前就去了西 非幾內亞和馬利共和國 Folikan與新 港接待家庭 基金會張董 事長與江鳥 兩家人在新 港文教基金 會前送別留 影。
學習,目前在日本也是 中生代非洲鼓界的精神領袖,Hiroki、Miyako與Takao三位也分別去了 這兩個國家數次,其中Hiroki還去了塞內加爾,是團裡面進出西非次數 最多的鼓手,多達7次。他們會將整年表演與教學累積下來的金錢當做 旅費,等時機一到就揹起行囊去進修。
(江季鴻 攝)
這次來到台灣,其實他們對一切食宿的要求不高,倒是我儘可能地帶他 們到處吃吃喝喝,盼讓他們對台灣留下深刻的印象。台灣有許多小吃他 們從來沒吃過,或許我們的口味較重,Hikoki不知怎麼搞的只要吃到了 甜食就頻跑廁所尿尿。Yuji要求吃的東西讓我傻眼,他希望我能幫他找 到「鹹蛤仔」,就是泡著醬油醃製的蛤仔,他說曾經在日本的台式餐廳 吃過,就很想再吃一次。(我很想請他起個大早自己去傳統市場買) 特別值得一提,他們對「九層塔」的反應以驚為天人來形容。感覺吃到 了皇帝佳餚般的美味,頻頻問這是麼植物,我還特地買了九層塔的種子 送給Miyako,讓她帶回日本去種種看。 在這裡要謝謝全哥和全嫂12月10日晚上的佳餚招待,讓他們更加感受我 們南部人的熱情,也謝謝瞪得大大兩隻眼睛的顏哥一起招呼他們,雖然 事後他們還是不知道顏哥的名子,只有用「某某塔羅桑」來稱呼,但是 他們還是希望透過我來感謝台南的好友們。 南部的鄉親還是值得驕傲的! 18 新港‧微笑的故鄉
開鑼文化週 活動花絮
人文的力量 楊美英 ◎那個劇團藝術總監、台南大學藝術創作與應用學系兼任講師、文建會「社區劇場推廣計畫」講師
2008年的夏天,我開始了「文化新港‧駐鄉計畫」,這是自從1998年參與新港首次舉 辦的國際性藝術節活動之後,睽違十年,透過「社區劇場」的媒介,再次與這座小鎮 有了美好的聯繫。迄今,連續兩年的駐鄉計畫,讓我感覺好比一趟再一趟的深度人文 對話的旅程。從1998年的國際兒童藝術節,到2002的國際青少年嘉年華、2004年國際 文化團圓節……2009年國際媽祖文化節,合計六次的盛大活動,新港建立了屬於在地 特色的國際藝術節,不僅讓新港鄉親們有更寬廣的視野,從2004年開始,還進一步安 排國外的展演團體必須巡迴表演,造福其他鄉鎮的居民和學生,發揮藝術節更大的經 濟效益,值得讚許,同時,培植地方的藝術展演團隊,推動出國交流,對於在地環境 的整體藝術涵養與國際文化交流經驗,長期累積無形的正面影響。 話說前年第一次踏入咬仔竹社區活動中心,眼前廿餘位的阿公阿嬤一張張和藹笑容, 如此溫煦,剛開始做暖身或是劇場遊戲,大多帶著幾分羞赧,尤其是幾個阿嬤更是含 蓄,彷彿讓我窺見了她們一輩子的傳統婦女美德堅持,卻又願意跟著大家一起投入、 玩耍,漸漸地,阿公阿嬤的笑容越來越開懷,肢體的開放度越來越大,特別是談起在 地的風土特色,更是踴躍發表、泱泱大方,經過分組討論、排演,熱烈又融洽,各自 呈現出心目中的在地特別景觀,樸拙但生動的集體身體雕塑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從中,我感受到的正是這個社群縱然完全沒有劇場活動的背景,可是長期浸淫於新港 人文藝術相關活動的耳濡目染,一種在地氛圍的薰陶,尤其是在地社區關懷據點長時 間經營,這群純樸務農的阿公阿嬤累積了可觀的團體活動經驗,自然擁有了向心力、 互動與表達、互助合作的習慣,這些能力雖說屬於無形,卻也具體可感。 同時期,每個週日早上拜訪的三間村活動中心,則是幡然不同的樣貌,屬於婆婆媽媽 和一大群的孩子,年齡從四五歲到國高中不等,隨著時間推演,男性成員完全消失 了,2009年可說只剩下兩三位媽媽和國小以下的幼童,成為貫穿活動全程的主力, 展現了參與劇場活動的高度熱情,同時強烈感受到他們對於地方上缺乏藝文活動的飢 渴。藝文飢渴所帶來的動力與熱情,同樣可在新港誼成員身上看見,特別是2008年他 們被賦予了藝術踩街之外的雙重任務:街頭藝人與藝術節主題「蹦米香」演出。因 此,九月開學之後,剛剛成為大學新鮮人的他們,每週從各地趕回新港上課、排演及 新港‧微笑的故鄉 19
設計自己的街頭藝人造型,十分辛苦, 相當賣力。 相較之下,2009年的駐鄉活動對象,比 2008年多了兩個新的社群,更能感受 到來自於團體活動經驗背景的差異。譬 如:一,北崙社區的成員包括許多中年 男女,可說是年輕力壯,展演的慾望急 切,似乎對於多元創造性藝術活動、在 地集體記憶與環境議題的討論、醞釀等 咬仔竹阿公 阿嬤積極投 入的和煦笑 容,是楊美 英老師難以 忘懷的畫面 。
過程,比較想要省略,直接進入戲劇表演的實務操作,走上舞台,其中的表演能
(本刊編輯室)
不同的切入角度,甚或提出強烈的批判與意見、深入觀察與分享,提供作為活動
量值得拭目以待。二,扶緣的老人關懷據點,可清楚感覺到來自街面的阿公阿嬤 們擁有各自的退休教師或家庭主婦的特定氣質,除了彼此的熟稔度、向心力大大 不同於類似咬仔竹、三間村等社群外,對劇場遊戲或在地議題討論的參與,也有 帶領者的我多重的激盪,可說是一次特別的經驗。 除了個人感受的差異,2009「駐鄉計畫」還有個不同之處,即是與吳義芳、吳娟 一起進行結合了戲劇、舞蹈、視覺造型的「媽祖收一ㄠ」行動劇,匯聚在地的傳 統北管「舞鳳軒」、非洲鼓「嬉班子」、「新港誼」大專青年、社區媽媽小朋友 們共同演出,可說是藝術創作到地方社群的跨界合作──難度不低的跨界創舉。 當2009年12月12日早上十點,置身舞台兩側,監看表演流程同時,驀然想起這次 的「媽祖收一ㄠ」行動劇,或許比起1998年《媽祖收妖》花燈劇少了幾分在夏夜 裡締造了奉天宮前的璀璨沸騰,然而,十年前的花燈劇凸顯的是外包表演團隊的 炫目登場,眼前呈現的卻是更感人、且更不容易的在地攜手共創的亮麗成績。 同樣一瞬間閃過腦海的感動,乃是來自於已經完成的兩次「駐鄉計畫」,除了再 次感受到這座小鎮人情風土的淳樸可愛,更棒的是,透過長期進駐的來往互動, 深刻感受到一種來自人的力量,無論世局混亂、政治口水滿天飛,生活在這裡的 人們平安、踏實的以自己可以投射的能量,可以共同關心地方的未來願景、共同 投入藝術的創造行動,建立一個屬於地方自主的國際藝術節,給在這裡的各種年 齡各種職業的人們一段熱情洋溢的真實經驗,重新為自己定位,具體展現一種人 文的力量!
20 新港‧微笑的故鄉
徵信
感謝參與 和鼓勵 本刊編輯室 新港文教基金會是由一群熱 心公益的地方人士成立的非 營利性組織,希望提供一個 讓大家愛鄉心意得以匯聚 的空間。我們的郵撥帳號是 03962917,戶名是「新港文 教基金會」,我們是嘉義 地方法院嘉院源民勤02864 號,登記有案之文教財團法 人,您的捐款可以申請年度 報繳所得稅列舉扣除額。 本年度因下列人士慷慨捐 贈,使我們的工作得到莫大 的助力與鼓勵;我們在這兒 公佈徵信,也鄭重表達我們 至誠的謝意。《新港文教基 金會之友捐款》,簡稱「會 友捐款」。
◎本次臨時捐款徵 信至1/15止,1/16 至 2/15 期間之捐款 人姓名,將刊載於
99年3月份會訊。 ◎為了避免您親自 到基金會捐款或到 郵局劃撥等候之不 便,本會與郵局及 新港鄉農會辦理媒 體代收轉帳,定期 從您的存款簿或劃 撥帳戶內扣款。希 望此「方便捐款」 辦法,可以節省您 許多寶貴的時間。 歡迎您與本會聯繫 並多加利用。 新港‧微笑的故鄉 21
本月捐款芳名
臨時捐款
(依地區、捐款順序排列) 台北 趙迺定 捐2,500元 楊志彬 捐200元 桃園 謝協泰 捐2,000元 林珉珊 捐2,000元 新竹 陳佩琳 捐100元 台中 林亮全 捐2,000元 李麗娟 捐5,000元 嘉義 賴清木 捐500元 賴戴月桂 捐500元 賴威宇 捐500元 劉叡明 捐500元
劉佩怡 捐500元 鄧靜汶 捐100元 賴雅二 捐1,000元 林聰德 捐2,000元 陳怡伶 捐300元 台南 鄭幸雄 捐1,000元 高雄 蔡碧梅 捐2,000元 新港 戴秋寶 捐2,500元 晨達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 捐500,000元 林欣欣 捐200元 無名氏 捐500元 翁坤明 捐2,000元
關懷學童捐款 (99年1月~12月每月捐款) 捐600元 王見仲 林素絹
22 新港‧微笑的故鄉
鈺盛工業社 徐天良 蒲佳玲
方便捐款
(每年6/15、12/15扣款)
半年捐 12,000 元 陳永華 半年捐6,000 元 李麗真 林嚴山 洪恭鐘 郭秀麗 郭秉忠 陳美華 黃乾三 半年捐3,000 元 何昌益
會友捐款
周艷鈴 林杏芬 侯月霞 翁麗貞 國美紙器股 份有公司 郭茂雄 陳河水 陳雪卿 陳義雄 盧盈州 謝彩雲 謝銘東 半年捐2,000 元 林宗偉
洪文裕 半年捐1,800 元 林月祝 半年捐1,200 元 何秀麗 林文錡 林姿緣 徐文志 馬齡瑩 莊孟達 莊春枝 陳秀玲 陳麗娜 葉忠益
半年捐1,000 元 楊勝田 鄭雅資 賴亨忠 賴郁秀 張志誠 半年捐800元 林國平 半年捐600元 方中信 王清奇 王素秋 史玉芬 江淑玲 江哲頫
何美麗 何欣學 何錦華 何秀珍 何明訓 吳岱蓉 吳淑英 吳正浴 呂瑞芝 李翠萍 林青熙 林青穆 林聰輝 林銘村 林素珠 林雅慧
林嘉怡 林政哲 林明仁 林巧萍 林柏廷 林清維 林楷庭 林育靖 林宛承 施平郎 柯昱丞 張瑞津 張淑真 張萍珊 莊秀貞 郭文盛
郭麗敏 郭敏靜 陳淑瑛 陳靜瑩 陳譓鈞 陳美惠 陳麗美 傅寶寬 曾淑卿 黃采葶 黃慧珠 黃琇鳳 黃英娥 楊芳淳 廖正馨 蔡錦華
盧秋真 龔晉正 半年捐500元 余金蘭 蔡尚彣 半年捐300元 李佳頤 紀如雯 楊芳敏 一年捐2,400 元 陳潤篤 一年捐1,200 元 洪麗英 郭益守
張麗娟 陳美如 陳圳岸 陳玉娟 蕭麗桂 一年捐600元 魯盈吟 陳純怡
吳淑媛 吳瑞文 吳永旭 呂月桃 呂其福 呂玫芬 呂穗枝 李佳倫 李忠義 李明友 李明駿 李秉勳 李秋金 李素蓮 李淑美 李淑華 李麗芬 杜招芬 杞珮珊 沈雅姬 沈鄭瓊敏 易淑芬 林文泰 林良夫 林怡均 林東園 林金珠 林玠虢 林春美 林家弘 林祐本 林清晃
林銘科 林錦秋 林倚盟 林郁村 施秀真 柯美月 洪上祐 洪瑞 洪嘉鴻 洪榮聰 徐千文 徐作芳 徐東陽 徐麗娟 翁寬和 馬陳興 康宋村 康朝順 張平順 張庭芸 張瑞滿 張麗紅 張伊秀 張福政 陳永興 陳玉玟 陳協和 陳宗一 陳宜欣 陳昆明 陳芳惠 陳信甫
陳冠瑜 陳春花 陳柏璋 陳淑美 陳淑惠 陳淑萍 陳萱蓉 陳錦蘭 陳靜琪 陳瓊娥 陳韻筑 陳培瑜 曾建豪 曾煥琦 曾瀛敏 湯良玉 程清爐 黃天壽 黃玉君 黃吳英 黃明華 黃治榮 黃美香 黃家珮 黃敬長 黃靖紋 黃滿貴 黃懷萱 楊千金 楊峻川 楊敦復 溫金龍
葉孟其 葉思欣 葉洺郃 葉淑雯 詹清森 綠蘭香花坊 劉文賢 劉智全 劉瑞捷 劉顏寶月 劉孋姿 歐陽柏侯 潘岳境 蔡正明 蔡育生 蔡家昕 鄭如芬 鄭明展 鄭雯瑩 盧明輝 盧彥和 蕭華珍 賴玫娟 賴朝和 賴燕玉 賴麗絨 戴文玲 戴玉治 戴思寬 戴思喆 戴秋蝦 戴崧哲
謝孟芬 謝坤峰 鍾蘭華 簡鳳珠 顏怡恬 魏春蘭 羅加佳 蘇瑞雯 覺淑君 龔麗燕
(99年1月~12月每月捐款)
捐10,000元 耕興股份有 限公司 捐2,000元 林崇民 邱晉煌 張瑞隆 捐1,200元 鄭汀舟 捐1,000元 安琪兒幼稚 園 江澤祥 吳英昭 吳麗容 林本仁 林柏蒼 林景煥 張文真 陳政毅 陳智賢 陳錦煌 新生交通公 司 楊千鶴 鄭寶桂 戴秋寶 藝昌陶藝廠 捐500元 台灣珍豬新 港養豬合作 社
何明博 余新富 吳水生 李參禛 周炳志 林永森 林旻憲 林娟旭 林訓逸 林釗圭 邱淑冠 邱淑盈 邱淑苑 邱薰慧 翁崇豪 郭明森 陳明善 陳信良 陳素雲 黃金泉 黃英敏 葉國輝 蔡永隆 蔡榮鴻 鄭文雄 鄭俊賢 蕭福田 捐300元 天然工坊 毛儀成 吳基福 呂明塘
陳淑暖 陳榮森 陳禧烈 曾文雅 黃文霞 葉文德 蕭粲勳 鴻偉打字行 嚴玉真 嚴清欽 捐100元 捐250元 王友仁 古笨港交趾陶 王百惠 工作室 王孟文 范宋卿 王靜文 捐200元 王藝樺 王筱雲 王富桓 江紫薇 江喬瑛 何永森 江錦松 何守政 何文瓊 何淑貞 何佳純 何隆欽 何宜欣 呂明龍 何明煌 李明記 何碧森 李秋菊 吳世斌 李國芬 吳玉玫 李建輝 吳玉真 林振森 吳秀娟 徐東海 吳松杭 郭月照 吳長法 郭香洵 吳美馨 陳崇仁 吳敏男 宋明晃 李滄隆 徐金德 陳桂芳 陳清城 陳義燦 陳慶哲 黃俊傑 經緯單車休閒 館 鄭美慧
新港‧微笑的故鄉 23
親愛的鄉親及支持基金會的所有朋友們: 在新的一年,祝大家虎年大吉大利,虎氣沖天、虎虎 生豐。新春快樂! 新港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張瑞隆暨全體董事 敬賀
◎新港文教基金會開館時間:週二~六上午9:00~晚上9:00, 週日上午9:00~下午5: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得因本會各項業務酌予調整, 遠地參觀者敬請先電話洽詢05-3745074。 ◎2/13~2/18為本會與新港文化館春節休館期間,暫停開放,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2月活動看板 Tue 二
Wed 三
1
2
8
9
Mon
一
The 四
Fri 五
Sat 六
Sun 日
3 15:00(每週三) 4~10 葛麗絲阿姨 說英文故事 本月暫停
新港國際青少 年交流
5
6
7
10
11
12
13~18 p2 14 本會與新港 文化館 春節休館 13~14
15~19
p3 新春團圓特餐 新港客廳
16 8:00
p3 籃球鬥牛賽 新港公園籃球場
17
18
19~2/27 p2
22
23
24
25
26
九天八夜山海 遊香迎媽祖 新港奉天宮
陪媽祖過年 新港奉天宮
p3 籃球鬥牛賽 報名截止 新港文教基金會
20
21
27
1/27~28 週二~週五14:00~17:00 週六日10:00~12:00 14:00~17:00 「走過人生─第十屆中華民 國油畫創作協會經典展」 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
圖書館訊息圖書館服務時間同基金會開館時間,辦理借書證請攜帶2吋照片一張,至本會填 寫申請表即可。館內圖書以兒童青少年為主,成人為輔,藏書豐富含有聲DVD, 歡迎多加利用!!
圖書巡迴車時間表/ 社區巡迴
中洋村 2/6 大潭村 2/7
週六09:00~12:00 週日09:00~12:00
校園巡迴
暫停巡迴
贈書芳名
陳紀瑞 贈《水滸傳》……等81本 林國智 贈《巧連智》……等45本
西庄村 2/7
週日14: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