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原創力 生活在花東的人, 用最在地的原創精神, 呈現東岸百百種的面貌。
No.
04
Dec.2019
1 目 錄
目 錄
04
No.
中華民國 108 年創刊 108 年 12 月 15 日出刊
編輯的話 02
免費索取地點 花蓮
發現花東的原創能量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東里社區發展協會
花東故事
另一種日常,東岸的美感生活
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 花蓮火車站遊客中心
05
藝術與生活 享受生活中的自由美學
10
張芷霖
黃芝維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好的擺 都蘭小洋房書店
為文化做一件事 從策展看見花東
璞石咖啡館
臺東
食與藝術的生活實驗 花東的原創浪潮
15
O'rip 生活旅人
許佩珊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臺東美術館 臺東縣遊客服務中心
文化專欄
山海間的藝術沃土
卡塔文化工作室 庫空間
21
尋找心中的月光.海 東海岸的共生藝術
27
晃晃二手書店
邱垂達
雕琢原鄉藝術 走出港口的下一步
版權資訊 方惠萱 發
33
南方以南 看見被隱藏的南迴文化
國
發
臺東生活美
人
方惠萱
39 活動看板
心 小
家
美術 方 一
2010800462
館
2
編輯的話
發現花東的原創能量 花東位於島嶼東陲,倚著海岸山脈面
上的阻隔幾不復存,許多受過藝術教
向太平洋的狹長土地,人類在這裡留
育的學子回鄉貢獻所學,也讓藝術人
下臺灣最古老的生活遺跡,是臺灣最
才有了對外發展的契機。而這幾年在
少工業污染的純淨之地,也是最多原
社區文化及族群意識的抬頭下,有愈
住民族群與各族新移民交流生活之處。
來愈多的藝術工作者返鄉創作,或是 受到東部環境吸引而移居此地的藝術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自然的
創作者,開啟東部不一樣的藝術層次。
力量蓬勃繁盛且生生不息,如此豐厚
如今花東地區開始在藝術發展上發光
的自然環境與多元族群文化,成就了
發熱,不管是在地藝術家、原住民文
得天獨厚與眾不同的文化沃土,滋養
化藝術或是移民東部的創作者,都為
著生活在這山海之間的文化藝術心靈。
這裡留下令人驚豔的作品。
花東文化創意形式之多元,能量累積 之厚實,都是從花東人的生活中,依
近 年, 各 種 藝 術 節、 藝 術 季( 祭 ) 熱
循著天地時序一點一點生長出來的,
潮在全臺各地方興未艾,花東也不例
而這樣的生活情境,和山海人文緊緊
外。從 2015 年起迄今的花東原創生活
相繫著。
節、東海岸大地藝術節,2018 年森川 里海濕地藝術季,南方以南─南迴藝
早年東部因山勢阻隔了人口流動,以
術計畫等,邀請在地與外國藝術家進
漢人為主流的藝術發展遂較西部晚,
行駐地創作,強調人與土地、自然之
反而以原住民為主體的藝術發展較亮
間的連結,以融合、共生的概念進行
眼,隨著時代與科技進步之賜,地理
創作。
3 發 現 花 東 的 原 創 能 量
文化部為活化各地文化創意園區,於
了是南迴段第一次迎來這樣的藝術計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與國立臺東生活美
畫,同時也是臺灣首次出現展場南北
學館兩地辦理花東原創生活節,以串
距離長達 50 公里、橫跨四鄉的計畫型
連整個花東藝術創作者交流及提供平
展演實踐。
台,提升花東地區文化創意產業能見 度。這個專屬於花東地方文化的藝術
不管是一年一度或是單場次的藝術活
節,呈現各種藝術的特質,藉由創作
動,即使是不同的主題、論述與功能,
議題帶著各地方的關懷,記錄走返他
我們依然能在這些藝術場域中看到不
鄉及原鄉的創作歷程,以及傳統知識
一樣的花東印象,而這些活動背後的
與創意的辯證。
藝術家、策展人與執行團隊,他們將 生活經驗轉化為藝術行為,呈現最原
離開市中心,則在海岸線看見「東海
創的花東!
岸大地藝術節」與「森川里海濕地藝 術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是東部地
今年的曙光用不同的樣貌重新出發,
區藝術與土地人文美麗交融的展演活
從看見文學的風景開始,帶領大家走
動之一,每年主題皆與東部海岸土地
進花東,聽到多變的音樂,也走入地
上發生的事情與風景相關;而森川里
方的記憶,本期我們用最亮眼的原創
海濕地藝術季則透過藝術參與傳達「藝
藝術,回首今年的精彩也迎接明年的
術源於土地」與「里山倡議」的精神。
期待。
再往南方,則是看到不同於其它性質 的大規模藝術計畫「南方以南」,除
4
花東故事
另一種日常, 東岸的美感生活 花東土地孕育百百種植物和動物,造就了豐富的生活與文化,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順應太平洋的浪潮, 用智慧與大地共好共創,創造東岸的新生活風尚。
05 藝術與生活 10 食與藝術的生活實驗 15 為文化做一件事
5 藝 術 與 生 活
原為市定古蹟的臺北舊市府,活化轉用成為國內唯一的當代藝術館。
藝術與生活 享受生活中的自由美學 人物
真
,
的連
能
了,
,
當代藝術
人
地不
展藝術
。
大 的畫
用
臺
的
是
型在這 是藝術
方
片
東 大學教 的 ,
,
教
年 ,
熱情,持續 長
之
當代藝術
以
長與
花蓮兩地 任學
文
藝術 ,
長
行
記
實
了, 是
不
。
潘小雪 師大美術系與研究所畢業後,赴比利時新魯汶大學專研美學與現 象學,後獲輔仁大學美學博士。俱跨域的文化視野、泥土化的開 創性格,藝術教育及策展與論述的專業能力。於 2016 ~ 2019 年 擔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
不
6
東部當代藝術先驅者 出生於花蓮玉里的潘小雪,離開家鄉十餘年後, 當她再次踏進花蓮時,看見的卻已不是記憶中 的花蓮,大環境的改變讓她投入生態保育的行 列,並開始規劃與推動花蓮閒置公共空間再利 用及公共藝術。
第一屆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東海岸大地藝 術節提供)
20 多年來,自五大文化園區、 公 共 藝 術 示 範( 實 驗 ) 案、 公 有 閒 置 空 間 再 利 用、 藝 術 介 入 空 間 計 畫、 原 住 民 藝 術 工 作 者 駐 村 計 畫、 花 蓮 國 際 石 雕 藝 術 季 和 戶 外 創 作 營、 青 年 村 落 文 化 行 動 計 畫, 以 及兩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等, 細 數 臺 灣 每 一 個 階 段 的 重 大 藝 文 政 策, 都 有 潘 小 雪 投 入 其 中 的 身 影, 可 謂 東 部 2001 年,潘小雪讓閒置已久的松園別館呈現新的面貌與活力。(松 園別館提供)
當代藝術發展的先驅。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英語:Public art)通常是指以任意媒介創作,且置放或附加於公共空間裡的藝 術作品或各種藝術表現,同時兼具「藝術性」與「公共性」的特質,並具有屬於這個空間、 這個地點、這個時代的獨特性。
7 藝 術 與 生 活
撒古流.巴瓦瓦隆的〈點菸〉,雕塑裝置結合錄像投影,反思傳統文化的消逝。
藝術與生活的一體兩面 綜觀藝術的起點,無不來自生活,舉凡祭典、 儀式、樂舞、圖騰等,逐漸轉變成你我所熟悉 的音樂、舞蹈、繪畫、詩歌、文學等各類型的 藝術。潘小雪認為「藝術來自生活,但它不等 於生活,如何將生活轉化成藝術,是每一位創 作者創作的重點。更進一步的說,生活是藝術 的養分,沒有精采的生活,就沒有好的藝術。」 看似繞口的一段話,卻點出藝術與生活的連結。 當代藝術最關鍵的價值變化,在於創作者開始 思索生活,反省人與人、人與地方、地方與地 方之間的關係,以藝術手法回應日常生存的各 種課題。 近年,原住民藝術的發光發熱,讓花東成了藝 文亮點,進而帶起東岸的藝術熱潮。「原住民 的藝術之所以獨特,在於他們善用作品來表達 對土地與生活的重視。」潘小雪以原住民藝術 風格為例,來串連藝術與生活的二面。
2018 年 台 北 當 代 藝 術 館 Pulima 藝 術 節 展 覽,展現原住民的藝術能量。(Pulima 藝術 節提供)
8
過去,原住民用傳統符號、圖騰,記 錄族群的生活與文化,大多數的工藝 品都與生活息息相關。然而,隨著大 環境的改變,讓許多新一代的藝術創 作者開始思考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之 間的關係,逐步走向抽象、概念式的 表現,將族群與生活的羈絆表現在創 作裡,也許是對部落文化的詮釋、也 許是對環境生態的警語等。長年關注 原 民 藝 術 的 潘 小 雪 認 為, 自 然 的 素 材、強烈的主題、巨大的作品是原民 藝術中常見的特色,他們用自己的方 式定義自己的藝術。對於受學院訓練 的美學標準而言,原民藝術作品常常 具有令人驚豔的震撼力與顛覆性的啟 發作用。
希巨.蘇飛藉由〈翅膀〉傳達並喚醒族人對生態環境 及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反思與重視(南方以南/山冶計 畫提供)
藝術活化 美學生活 隨著公共藝術實驗、公有閒置空間再 利用、藝術介入空間等文化政策的持 續發酵,透過藝術行動或活動,讓藝 術走出美術館空間投身進入生活空間 或生活場域,找回地方魅力或活化地 方已蔚為一股風潮。以東部為例,近 年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花東原創生 活節、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南方以 南─南迴藝術計畫等大型藝術活動, 又或是花蓮鐵道文創園區、池上藝術 村等,不同型式的藝術活化讓美學力 社區與藝術的結合,即使是街區一角也富有城市印 象。(2017 街大歡囍-當代x社區藝術節─黃至正 〈尋找家屋〉)
量 慢 慢 匯 聚, 在 這 片 土 地 上 遍 地 開 花。
9
另一方面,藉由創作者與在地的互動,共創屬於地方的藝術 個性,也讓藝術似乎不再有距離感。「跳出框架後的藝術, 便成為更自由的美學。」每天過著「審美」生活的潘小雪認 為,現代人習慣用理性過生活,面對感性便顯得笨拙,而感 性的內在需要學習,當藝術不再只是限定單一定點的發生, 而是一個群聚、一個共生、一個大社區的共同營造時,相信 藝術的感染力也能融入人心,發現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美學!
藝術家成若涵帶著民眾用導覽的方式介紹作品(2019 街大歡囍-成若涵 建成國中〈愛情森林〉)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館舍建築,落成於 1921 年,原為日治時期專供日本人子弟受教育的「建 成小學校」,之後轉用為臺北市政府辦公廳舍,1996 年被登錄為市定古蹟,在國內藝術界殷 殷關注之下,市定古蹟的臺北舊市府,活化轉用成為國內唯一的「當代藝術館」,並於 2001 年 5 月 26 日正式開幕,從此成為臺北文化地圖上的一個新地標。
藝 術 與 生 活
10
享受吃當季、吃在地的臺東慢食節
食與藝術的生活實驗 花東的原創浪潮 人物
在臺南生活了 1 年,長大 的
裡,
臺東,
在這裡沒有太多 做的,有 。
而
地
文
在臺
片
和
了十多年,
一 生活在都會
一 感受 的 是這裡人情的 的
,
多人
就找
,
以
計畫
有
會以一
與 間的
生意, 人都十 地人的
鄉創意
都是 能,
人都 ,
在地人
以為常的日常生活。
郭麗津 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公司執行長。來自府城,臺北求學工作多年, 經歷民族學與城鄉規劃、社區營造、第三部門思維的磨練,最後 進了規劃顧問公司開始花東兩縣各鄉鎮的奔走。於 2013 年定居落 腳東臺灣,從池上出發創業、深耕臺東地方。
。
11 與 藝 術 生 活
結合食與藝術,讓臺東慢食節現場宛如一場食材展覽會。
食臺東, 的 人精神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臺東有著豐盛且 獨特的物產,舉凡小米、紅藜、洛神花 等,都是當地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加 上多元族群混居,原住民、閩南人、客 家人,都因應臺東的物產而發展出自己 的飲食文化。郭麗津用食物交朋友,挖 掘在地人的飲食方式,將在地原有的飲 食習慣結合國際間吹起的「慢食運動」 風,進而策劃並舉辦臺東慢食節活動。
臺東慢食節不僅強調吃當季、食在地的理念,同時推 廣自備餐具,響應環保。
慢食運動 為 了 對 抗 日 益 盛 行 的 速 食,1986 年 義 大 利 人 卡 爾 洛. 佩 特 里 尼 提 出 慢 食 運 動(Slow Food),提倡維持單個生態區的飲食文化,使用與之相關的蔬果、促進當地飼養業及農業, 亦是慢生活運動最先實行的一部分,至今該運動已發展至全球 122 個國家。
12
2018 花東原創生活節現場活動
臺東的「慢」形成一種特色,對郭麗津而言,她與團隊依附著臺東原有的特質, 過程中卻也不斷看見新的、值得被記錄的亮點,「每個人的慢活在臺東都不一樣, 而臺東有充分的條件支持這樣的生活。」許多被遺忘的飲食文化,在「慢食」的 呼喚下又重新被看見,再次回歸日常,從傳統中建構一種當代的詮釋,觸動了臺 東的轉變,打造出一種既舊又新的臺東風格。
原創花東,藝術遍地開花 郭麗津與津和堂的工作夥伴為 2018 年花東原創生活節執行團隊,用最熟悉的「食 文化」為出發點,發酵飲食作為主軸,將主題定調為〈山山海〉、文化實驗〈微 酵相織〉,山山海,指的是包圍著花東地區的中央山脈、海岸山脈,和緊鄰在一 旁的太平洋;微酵相織,則來自於花東地區的釀造飲食。 與部落的祭祀儀式息息相關,由耆老傳承下來的發酵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逐漸式 微。而來到原創生活節的藝術家,或多或少都與發酵飲食有所關連,用新的題目 來讓藝術家詮釋、發揮,讓花東在地飲食文化和風土有一種新的藝術創作的可能 性,則是文化實驗的精神。
13 與 藝 術 生 活
2018 臺東設計展活動
對郭麗津而言,花東原創生活節的「原」不單指原住民,更重要的是在這片土地 上生活的人們,由於日常間的碰撞誕生出靈感火花,產生前所未有的全新獨創, 「正是因為在這裡生活,藝術家才能用他的手、眼和專長去和土地連結,進而有 新的藝術創作。」每天開門見山見海,所聞、所見、所感受到的都是在這片山海 間發生的事,呼吸間流動的能量,藝術家的創作受到風土的滋養,迸發出的靈感 又重新回歸成土地的養分。而花東原創生活節應該背負著一種使命感,願意在這 塊土地上去做文化實驗,給新的人一個舞臺,也透過工作坊等活動,讓原本的前 輩和後進藝術工作者有個交流的機會,花東的藝文能量才能不斷地成長茁壯。
有一種浪潮,叫花東 擺脫過去交通偏遠、地方貧瘠,相對首都生活圈較為落後的印象,花蓮與臺東慢 慢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無論是追逐浪點、參加運動賽事、逛逛藝文市集,「慢活」 儼然形成花東生活的代名詞,讓人有機會脫離都會繁忙的日常,靜下心來體會生 活周遭的小小美好。「那就像是一波浪潮一樣,引領人們慢慢注意到這裡,嚮往 這裡,進而到這裡來。」2018 年,郭麗津以「有一種浪潮,叫臺東」為主題參與 臺東設計展,從她自身的角度,呈現這些年來所看見的東海岸緩慢而漸進的變化。
14
郭麗津用「食」找出另一種屬於臺東的生活藝術
從臺東慢食節到花東原創生活節,花蓮和臺東有著相近的價值觀,「對於這塊土 地,如果能找到大家願意共同努力的共識,一起前進,一起推動那些好的理念, 那麼這樣的浪潮就不只是在臺東。」對於未來的發展,郭麗津認為還有許多事情 可以去實驗,甚至就連「策展」這件事也是一塊很好的實驗材料。「近年來在花 東的活動,只有極少數是年輕人自己辦成功的,若是能讓年輕的策展者和前輩們 一起前進,那將會是未來這塊土地更多元聲音和不同可能性的開始。」 太平洋的海風不僅帶來了豐美的作物,也在縱谷的山巒田野間吹起新風貌,讓東 海岸蛻變成一種值得嚮往追求的生活場域,以及各種創新事物發生的地方。
臺東慢食節 自 2017 年起舉辦的臺東慢食節,用「產地餐桌」與「吃在地、品當季」的概念,逐漸刻劃出「慢 食臺東」的發展方向,並推廣和保存在地多元且豐富的傳統飲食文化,強調追求好品質、乾 淨、公平交易的食物。集結美味、豐富與藝術的料理精華,在得天獨厚的環境中,透過食物 訴說這塊土地上人們生活的模樣。
15 為 文 化 做 一 件 事
以大港口為主要展區的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作品之一森山泰地〈時空焦距〉(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提供)
為文化做一件事 從策展看見花東 人物
, 的
好
。
意
多
先
, 都 沒 一口,就
驗中
與生活,
一下
能是 ,是 大 的
片
以
的,
花東原創生活節
,
不停 的
原創生活節。 一 在 , 不
文
地
10 月開展的花東 年 事策展
的
了。
的
實就是
生活
。
蘇素敏 臺南出生,愛上花東這塊土地,故凝聚深耕花東的夥伴,透過藝 術結合教育、文化、自然環境和部村落,逐步打造花東藝術平臺。 參與花蓮地方誌《O’rip》,創立花蓮日日推廣更有價值的生活 提案。2018 年創辦節點共創,培力居住在花東的青年。
16
花蓮在地生活誌《O’ rip》(O’rip 生活旅人提供)
沒有規劃的隨心人生 居住在花蓮 20 餘年的蘇素敏,生於臺南、成長於瑞典,她的機動性及實踐力極 強,哪邊有她想做的事情,她就會出現在那邊。一一細數她在花蓮的經歷,參與 環境運動、擔任第一屆太平洋詩歌節的工作人員、業餘的現代舞者、玩玩非洲鼓, 記載著豐富在地工藝與深度旅遊資訊的「O'rip 生活旅人」創辦人之一、「花蓮日 日」、「繭裹子 x 花蓮日日」,以及去年創立的「節點共創有限公司」負責人。 在列出經歷之後,一條斜槓真的是不夠用。她笑說:「這一切都是沒有規劃的。」 多半是身旁朋友投入什麼,如果她有興趣就會一起加入。語畢,真想請她開課教 教大家怎麼跟著心走,或許又會是另一番天地。
舉辦大型節慶的社會責任 2016 年開始參與大型展覽,像是第 2 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之後陸續地擔任了 2017 花東原創生活節、2018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2019 花東原創生活節策展人。 關於承攬公部門的大型標案,她幾乎是任重道遠地說,「公部門的經費就是納稅 人的錢,那其實這個標案就不只是這個地方的事情,而是臺灣(人)的事情。」 她開始思考,公部門展覽的受眾是誰?藝術節慶扮演的角色與意義?同時,她也 認識了公部門發包標案的規則、如何擬定經費、發包的環節等等。
17 為 文 化 做 一 件 事
2018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Arya Pandjalu(印尼藝術家)位於磯碟部落的作品〈KITA〉。(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提 供)
隨著越來越多與公部門合作的經驗,她意識到很多事情不是做得開心就好,而是 「如何化解公部門的難處,然後玩得開心又有意義又讓公部門認同策展單位的理 念。」她用著輕快的節奏說著。 在她的策展經驗裡,一個是內容廣泛的花東原創生活節,另一個則是透過在地生 態脈絡連結國際的「里山倡議」精神的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她認為兩者的差異 是前者較以藝術家、藝術家的作品為主,策展方向則是團隊有清楚的主題與內容 希望被民眾觀看,同時也觀看觀眾如何觀看。希望在過程中,引發大家討論花東 的生活,而不單單只是認識悠閒、緩慢的花東。而後者則是注重藝術家與在地居 民一起產出的過程,團隊想要知道的是部落對藝術季的感受是什麼?藝術節慶與 社區關係又是什麼?
里山倡議 「里山」在日文中是指位於高山和平原之間,包含社區、森林和農業的混合地景,里山倡議 旨在透過改善現有過度開發或荒廢不堪的混和地景,創造一個兼顧生活、生產和生態的永續 經營模式,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2010 年聯合國第 10 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大 會通過,由日本政府和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共同推動的「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宣言,世界各地也開始有實踐里山精神的案例出現,臺灣也參與其中。
18
2019 花東原創生活節展前展「誠品花蓮采集╳東岸百百 種」(攝影:阿沐依達露絲.馬耀)
2019 花東原創生活節「東岸百百種」
地方策展的行動意義 不同的節慶有著明確的方向區隔,除了主管機關的不同,其實也源自了策展團隊 於花東生活的觀察,像是醫療資源的缺乏,如何影響居民安排時間,缺乏與外界 對話的語言,造成知識的斷裂等等,不同的現象,都讓團隊不斷思索如何引發更 多討論?藝術節慶在地方內部產生了什麼能量?這些能量又如何延續? 幾乎是大哉問的命題,當部落居民詢問今年怎麼沒有藝術節?抑或部落留下了藝 術節的駐村作品,參與活動的工作人員自主地將過程拍成一個短片,種種可能在 結案之後才看見的效應,那些部落自主能量的顯現,或許都是一個回答,也是她 忙到臉黑,還繼續堅持的原因。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2018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立基於 2017 年「米粑流濕地藝術季」與其前身 2011 至 2012 年的 「水梯田濕地生態環境裝置與水梯田濕地音樂季」,強調阿美族語「米粑流」(mipaliw)「互 助而後美好」的精神與文化,由 13 位藝術家在磯碕、新社、復興、港口 4 個部落進行駐地 創作,思考里山提議中「森、川、里、海」的環境多樣性,透過藝術創作表現東海岸水梯田 復耕與部落文化中山川壯闊之美。
19 為 文 化 做 一 件 事
2019 花東原創生活節展覽作品之一〈織布難在月桃戲〉,由「織布難」的將博.里漢與「月桃戲」的黃芳琪共同創作。
一起玩得開心 今年 10 月於花蓮文創園區開展的 花東原創生活節「東岸百百種─為 文化做一件事」,其實也延續策展 團隊的理念,他們想要呈現花東的 山裡面擁有的、海裡面擁有的,不 同 族 群 在 這 塊 土 地 生 活, 產 生 的 具包容性的花蓮性格,除此之外, 也希望大家動起來,做一件關於文 化 的 事, 可 能 是 吃 個 不 同 於 自 身 文化的食物、欣賞不同族群的創作 等等,而特別的是,這次的參展作 品也都是針對主題發想的創作,藝 術家在理解策展理念以及轉化後產 出的成品,如何反應大家心中的東 岸,是本次展覽值得關注的一大重 點。而在展場中的蘇素敏,當在她 忙 碌 的 時 候, 若 說 一 句「 玩 得 開 心」,她會回以極度燦爛的微笑, Yes,I do !
2019 花東原創生活節展覽作品之一〈風在那裡起〉,拉飛. 邵馬運用漂流木傳達「敬畏大地,順應自然」的訊息。
20
文化專欄
山海間的藝術沃土 長長的海岸線,蔚藍而澄澈,海浪在岩石峭壁間激起壯闊浪花;狹長縱 谷間的綠色通道,連接起花蓮與臺東兩地多元而豐富的山海人文,東海 岸熱情勃發的能量與生命力,都吸引人在此駐足停留,認真感受這片土 地的脈動,孕育出獨特的藝術風情。
21 尋找心中的月光.海 27 雕琢原鄉藝術 33 南方以南
21 尋 找 心 中 的 月 光 . 海
絕美夢幻的月光海舞臺
尋找心中的月光.海 東海岸的共生藝術
,
都
不
文
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月光.海
會,
的大型
藝術
與。
以 的
人物
辦 野下,
了
的在地美食 一
現 的人
月
海面
精
創意 起,
片
是吸引
,
吸引人的,是在
臺
動人的
,
,
。
李韻儀 畢業於輔仁大學哲學系,以及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所時期, 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發展。2005 年李韻儀接手藝 術工作者逗小花的女妖藝廊,並遷至都蘭半山腰有著絕美景色的 月光小棧。女妖藝廊可說是臺灣最偏僻、位於海拔最高處的藝廊。
22
都蘭山上的月光小棧.女妖藝廊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自 2015 年起開始舉辦,至今已邁入第五個年頭,參與人數 逐年成長,成為繼熱氣球嘉年華之後另一項知名的臺東觀光活動。主辦單位東部海 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大力支持以外,在地專業團隊的規劃也功不可沒。其中擔任 2017 ∼ 2019 年總策展人的李韻儀,從第一屆便開始參與規劃,而因為她出色的表 達能力與對在地藝術人文的熟稔,也讓她成為月光.海音樂會不二的主持人選。 李韻儀還有另一個身分,便是都蘭知名景點月光小棧的老闆娘,她在月光小棧所經 營的女妖藝廊,便是她十數年來累積策展功力、藝術論述與觀察東海岸藝文能量演 變的所在。
與東海岸的不解之緣 李韻儀原來並不是臺東人,從小生活在臺北都會,對臺北之外的土地與族群很陌 生。直到大學時,因緣際會到阿里山鄒族部落參訪,第一次進入原住民的世界, 看到族人圍著火堆烤火、喝小酒、談天,突然被這種神祕的氛圍深深觸動。考入 成大藝術研究所後,她便決定以原住民當代藝術作為研究主題。 當時她的研究對象住在臺東,因此三天兩頭便往臺東跑。巧合的是,2000 年前後 的東海岸,剛開始聚集一群有志於藝術創作的人,有的是原本在北部從事藝術工 作的漢人,有的是想要回鄉探索文化之根的原住民,他們不約而同匯流聚集在東 海岸,並以當時閒置的都蘭新東糖廠為基地。
23 尋 找 心 中 的 月 光 . 海
意識部落成員合影(右起)饒愛琴、哈古、林益千、見維巴里、達鳳、魯碧司.瓦那(前)。
2002 年,這群藝術工作者在金樽海灘發起了「意識部落」的文化實驗,就地取材 使用漂流木搭建自己的住處,一起勞動、分享、創作,展開為期三個月的駐地生 活。李韻儀很自然地被這群人吸引,覺得他們實在太有血有肉了,為了能近距離 觀察、研究他們的創作與想法,她決定搬來臺東定居。 那時李韻儀為了賺取生活費,平時除了寫稿以外,也在都蘭糖廠咖啡屋打工。當 時的糖廠咖啡屋是藝術家的共同客廳,藝術家結束一天的勞動之後,大多會來此 小聚,除了喝酒、唱歌、跳舞放鬆之外,酒後的辯論爭吵也是常見戲碼,李韻儀 在此見證了許多價值觀的衝突與激盪,也體會了與藝術家交流的「眉角」,這對 她後來能長期主持女妖藝廊有莫大幫助。 也因為在女妖藝廊策展的操練,讓她與東海岸的藝文工作者建立堅實的信賴關係, 得以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整合發揮。
意識部落 2002 年,一群有志於藝術創作的青年集結於臺東金樽海灘,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回歸自然、自 我探索的生活,他們自稱「意識部落」。意識部落沒有限定成員的族群、身分、職業,只要 認同一起勞動、分享的理念,願意在其中共同生活的人都可以加入。他們在金樽海灘就地取 材搭建自己的住處,一起生活、創作。意識部落雖然在金樽海灘只維持三個月,但其精神深 刻影響曾參與的成員,這些成員後來也多留駐臺東,並以都蘭新東糖廠為根據地,形成東海 岸獨特的藝術社群。
24
二十年的實驗累積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不是一朝一夕,開個會,請外地的藝術團隊來規劃就能發生 的,它是東海岸這群藝術工作者,二十年來一次次的實驗、碰撞、激盪,累積出 來的。」相較於臺灣其他類似的藝術節,李韻儀點出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在地積累 的特色。 她細數二十年來,東海岸這群藝術工作者相關的活動或事件,有視覺藝術、表演 藝術、音樂類型等等的豐富實踐,如 2002 年第一屆都蘭山藝術節,意識部落的成 員上岸後在都蘭糖廠令人驚豔的裝置藝術展;2007 年開始的東海岸音樂季及加路 蘭手創市集,有音樂會與市集的操練,這些操練包含了藝術工作者與官方單位、 行政組與活動組、不同領域的人之間的磨合,都像是做實驗,逐步累積默契。 在這些實驗過程中,她指出「因為有都蘭糖廠、糖廠咖啡屋這樣的空間,容納了 這群個性比較獨特的藝術工作者,讓他們之間可以合作、激盪,許多活動是在這 些激盪中產生出來的。這是都蘭糖廠還滿重要的地方,在這二十年來,它扮演很 重要的角色。」即使藝術工作者之間會產生一些摩擦,但因為東海岸地廣人稀, 天寬海闊,各自回到家後,有很大的空間跟時間可以冷靜沉澱。「共生的關係, 是東海岸最美也最重要的精神,在狹長的東海岸,人與人之間,進可以親密合作, 退可以保有獨立個性,在這片天地裡,容許各種實驗的發生。」
曾為意識部落成員之一的饒愛琴,2008 年在都蘭糖廠個展中的裝置作品〈遺忘與瞬間〉。
25 尋 找 心 中 的 月 光 . 海
2017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來自印尼藝術家 Arya 的作品〈捕風.捉雨〉
2017 東 海 岸 大 地 藝 術 節 開 放 工 作 室 計 畫- MadL 工作室的「紙繩椅編織計畫」
叛逆野性的東海岸精神 「很有意思的是,這群人一直都在與主流的價值衝撞、抵抗,在過程中反而實踐 出東海岸的創作精神,它其實是很叛逆的。」她特別提到 2011 年「反美麗灣」事 件時,東海岸藝術家自主發起「違. 離集體藝術行動」,沒有任何官方資源,在 杉原沙灘上進駐、辦展、創作,視覺藝術與音樂會、表演藝術融合在一起,說它 是個抗議活動,卻完全是一個藝術節的概念,音樂會當天還吸引了近千人參與, 這也讓人看到藝術文化的力量。 可惜的是,由於這群藝術家的異議角色,讓他們與地方政府的文化單位形成了某 些隔閡。她直言,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雖然也是官方單位主辦,但由於隸屬中央, 反而沒有地方糾結的問題,單純是想把東海岸的深度人文資源整合,因此有比較 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能把過去這些歷練、實驗的結果,用一個比較軟調的方式 呈現。
策展人是一座橋梁 關於策展人的角色,李韻儀說,「很多人可能認為策展人有無比大的權力,但這 裡不是,策展人比較像一座橋樑,要怎樣幫這個藝術社群找到一個跟外界溝通的 方式,去讓別人知道為什麼這群人做的事,是非常珍貴而特別的,是充滿啟示性 的。」對她來說,策展的工作比較像是搭平臺、橋梁、也像翻譯官。
26
談到東海岸藝術家最獨特的 創 作 精 神,「 東 海 岸 的 藝 術 家, 似 乎 對 於 個 人 的 成 就、 名 氣, 不 是 那 麼 看 重, 對 他 們 來 說 更 重 要 的, 反 而 是 怎 麼 在 這 個 大 自 然 裡 面 立 足、 安 身 立 命。」 因 此 他 們 的 作 品 會 注 重 融 入 大 自 然, 而 不 是 突 兀 特 出, 不 管 在 媒 材、 造 型、 色 彩、 創 作 過 程, 都 是 比 較 跟 大 地 融 合 在 一 起, 與自然共生。 雖然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已經 是一個能充分顯現東海岸創 作 精 神 的 舞 臺, 未 來, 李 韻 儀還期望能策劃一場能夠將 身 體 性 的 表 演 藝 術, 與 視 覺 性 的 裝 置 藝 術, 結 合 起 來 設 計到大自然環境中的藝術活 動。 比 如, 有 沒 有 可 能 邀 請 布 拉 瑞 揚 舞 團, 在 都 歷 素 有 「天空之鏡」美名的沙灘上, 進行一場結合舞劇與裝置藝 術 作 品 的 表 演? 聽 完 她 的 願 景,真讓人引領期盼。
2018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藝術家作品-林鴻文〈時間的暱語〉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交通部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自 2015 年起舉辦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集結了自然環境、部落 生活、棲息居住、旅行為主題。「駐地創作營」的海內外藝術家們,分別駐訪在東海岸途間 的風景區,將對大地的情感寄託在創作之中。沿著臺十一線的悠美海線,許多活動因應而生, 邀請旅人體驗東海岸的迷人的生態與人文地景。
27 雕 琢 原 鄉 藝 術
愈來愈多的藝術活動在港口部落展開(2016 藝術 Pakongko〈來自紅櫸木的信物〉安聖惠/攝影:Kacaw Kaokoy Cikatopay)
雕琢原鄉藝術 走出港口的下一步 人物
在花蓮海線南 海 口 創
,
。 能量豐富,
的豐
鄉,有一
力之
文
方
片
為大港口的地方,
有
石
年以獨特的部落藝術
,
多學
臺南藝術大學的
緣
會下
了港口,發現港口的
橋梁的
色,
藝術
雕琢, 為東海岸藝術的一
力之
與部落連
藝術的學生都會
月 大港
港口藝術得以
石。
王力之 來自臺北,2005 年參加「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後移居花蓮港 口部落,2010 年成立藝文職人工作室、2011 年成立品牌「Osaw 有魚」,2016 年將閒置派出所空間打造成「Cepo’藝術中心」, 利用藝術、教育與展覽,在部落生活中探索出文化傳承的出路。
28
王力之的 adihay(多)ko foting(魚)系列創作
港口部落 Makota’ ay 港口部落,是花蓮縣最古老的阿美 族部落之一。自古流傳著 Cilangansan(奇拉 雅山)神人創生傳說,在族人於 Cepo’ 事件遭 清兵屠殺後,遺族遷徙定居在花蓮海岸山脈與 太平洋之間、近秀姑巒溪出海口的平原位置, 發展出豐富的 Pangcah(阿美族)生活文化智 慧。至今部落仍遵循著嚴謹的 selal(年齡階 級制度)、ilisin(年祭)、misacepo’ (海祭) 等傳統祭儀與生活規範,是東海岸阿美族重要 的文化傳承之地。 王力之用河豚魚骨為素材的作品
部落旺盛生命力 從小到大都在都市裡長大的王力之,2005 年參加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在石梯 坪生活了兩個禮拜後,憑著一股傻勁與衝勁,就決定定居原鄉,「在花蓮豐濱港 口部落,找到了一種扎扎實實『腳踩在土地上的感覺』,覺得港口這地方很新鮮 很好玩,是一個生命力很旺盛的地方。」她在部落裡成立了有魚工作室,取其有 餘之意,正是因為珍惜即是滿足,不只是對自然的尊重,也是對物資的珍惜。 王力之觀察發現,其實部落內原住民的孩子創作能量相當強,卻因為接觸的資源 比都市美術班的孩子少很多,失去發展的空間與機會,而目前制式的教育體制也 沒辦法讓孩子透徹認識自己的文化。再者,許多出身部落的藝術家,大部分並沒 有學院訓練的背景,造成部落裡也缺乏藝術行政等相關專業的人。回過頭看看自 己學院出身,熟稔主流藝術界系統,這樣的背景讓使命感油然而生,決定在投身 港口。
29
教育與記錄並進 對於部落的藝術工作,王力之從兩個面向雙管齊下,第一個就是從孩子的教育, 2015 年她與村長 Sakoma、母語老師 Rara Dongi、夫婿 Laway 等,針對港口 部落重要的海洋文化訪問了多位部落耆老後,以阿美族語寫下《港口部落阿美族 海洋生活知識繪本》。 書中記錄了海岸阿美族重要的海洋活動,搭配港口國小孩子的繪畫,希望藉由這 樣的繪本,讓孩子們在故事裡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而且繪本故事裡的主角都是 村子裡的耆老,更能帶動學習的熱情。 第二個就是部落記憶的採集與記錄,近年王力之和部落文史工作者不斷地採集故 事,不過她發現只進行文化調查、口述訪談仍然不夠,還需要將這些記憶實作出 來具體的傳承才有用。她以釀酒為例,「釀酒過程中需要很多工具,但是很多人 的家裡可能都沒有,那這件事情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於是請老人家把釀酒工具 做出來,有了這些工具以後,部落內的婦女需要釀酒就會跟我們借工具,傳承的 輪子才開始轉動。」
王力之藉由繪畫讓部落的孩子認識海洋文化
雕 琢 原 鄉 藝 術
30
不管是彩繪牆或拼貼,王力之希望用藝術讓生活變得更好。(小獵犬號創作有限公司提供)
部落文化與藝術 「 港 口 的 藝 術 發 展, 跟 藝 術 的 成 員 有 關。」 談 起 港 口 部 落 的 藝 術 型 態, 王 力 之 這 樣 詮 釋。 與 東 海 岸 同 樣 知 名 的 藝 術 部 落 都 蘭 相 較, 都 蘭 的 藝 術 型 態 比 較 偏 向 多 元 的 整 合, 其 發 展 的 型 態 來 自 於 不 同 國 家 的 人 聚 集 在 都 蘭, 這 樣 混 和 的環境發展出獨特的藝術樣態。 而港口部落卻不同,在這裡從事創作的藝術家,多半都是土生土長的港口人,幾 乎沒有從外地移居過來的藝術家,有趣的是,港口部落有相當多嫁進來的藝術媳 婦。王力之說,嫁進來的媳婦,很多都是藝術背景,臺藝大、北藝大或南藝大畢 業的都有。她也在搬入港口部落後,情定原鄉,嫁給部落青年新秀藝術家。 結婚前的王力之,雖然已經居住在港口部落,投入部落裡的各種藝術活動,但卻 是因為婚姻進入老公的家族,從不同的立場與視角切入、認識真實的部落後,才 更加專注在港口部落藝術的傳承與文化採集。她從傳統老家的生活模式開始,一 年一年慢慢逐步訪談,把港口的文化記憶拼湊起來。 「少了個人作品並不代表我不再創作,因為面對部落裡的公眾事務,讓我更有創 作的動力。換句話說,身為一個創作者,創造一件作品已經不能滿足我,我希望 花我的力氣可以改變世界,讓生活環境變得更好。」王力之這樣說。
31
在藝術領域的全新觀念中認為越在地就越國際,綜觀港口的藝術風格,她認為很 當代也很傳統,傳統並非意味創作傳統,而是生活的很傳統,簡單而言,部落的 生活模式、祭典等文化保留的很傳統,這讓藝術的元素很傳統,但創作出來的作 品卻是很當代很國際的。
港口藝術下一步 「部落生活適合小朋友成長,也適合老人養老,不管年紀多大多小,都很適合在 部落生活」,不過部落的老人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小孩則是需要多元教育,這 兩者在目前部落中都相當缺乏,王力之選擇花力氣在多元教育,用藝術的方式幫 助港口。 王力之認為偏鄉藝術教育有很大的隱憂,「因為我住在港口、豐濱,可以為這個 地方盡力,但東海岸的部落其實很缺專業藝術老師。部落的文化、藝術若不加緊 保留,將來會面臨斷層的命運。」 隨著花蓮港口部落周邊復興、新社的藝術逐漸被看見,2017 年的米粑流濕地藝術 季到 2018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逐漸導入許多國際藝術家到花蓮參與創作,為當 地中小學教育挹注許多創作能量。自然方面,生態梯田漸漸恢復,隨著青年洄游 帶動部落復甦,也為部落創造不同的經濟模式。
從王力之作品〈百魚圖〉中,港口部落豐饒的海洋文化一覽無遺。(Wata 提供)
雕 琢 原 鄉 藝 術
32
有魚亦為「有餘」,所有文創商品都與「魚」設計相關。
天下雜誌也曾經撰文指 出,港口部落的水梯田, 名 符 其 實 是「 藝 術 家 的 田」,這裡有許多「半農 半 X」的創作者,自然也 是創作能量最強的社區。 未來,王力之期待港口能 得到更多海內外藝術家的 青睞,也歡迎帶著專業來 部落分享,也讓部落獨有 的文化風景回饋給來自各 地的藝術家,彼此激盪出 更多創新想法,營造更加 豐富多元的互助互惠藝術 型態。
Cepo’藝術中心不定期舉辦活動或展覽,為藝術與文化環境的開放基地與 教育中心。(Cepo’藝術中心提供)
33 南 方 以 南
華源海灣是南迴美景之一 (攝影:方惠萱)
南方以南 看見被隱藏的部落文化 人物
起臺
東南方的臺東,
中會
現出
美 的東海岸 南 在臺東的南方, 與大 這 地 在多 人 有
的山
與
文
, 東的
方
是 是
片
的
性。為了
方, 南方以南 南 藝術計畫 就此 生, 大
看
是
以 ,
,留在大 大
計畫
大道,
。 了太
是一
山
並認
中的, 這
新 解南 在地。
林怡華 現任山冶計畫藝術總監,習以跨題材進行實驗操演,關注藝術介 入現實之在地實踐。近期策展包含北埔藝術小鎮「未來的昔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池田亮司個展」共同策展人、2018 年「南方以 南─南迴藝術計畫」、2017 年「映像節─破壞控制」等。
地
34
接地氣的藝術計畫 臺灣近幾年愈來愈多的公共藝術作品創 作,公共藝術的「公共」,其實不只是公 共空間這樣狹隘的定義,重點在於公眾, 要做與公眾和在地有感、有連結的藝術。 「 南 方 以 南 The Hidden South ─ 島 嶼 之南,猶有另一南方。」一句略具詩意的 句子,除了指出這段由臺 9 線南迴公路所 貫通、亦為南島文化重要場域的地理特徵 外,同時用「以南」延伸了「超越方向與 偏見」的意涵,提示著我們是否想過還有 另一個「我們並不熟悉的南方」,英文名 The Hidden South(隱藏的南方)表達 出這個計畫想要將南迴那些隱藏的文化重 新被重視。
由大武鄉大鳥部落的藝術家張敦顥重新改造部落入 口意象〈笆札筏視角〉
策展人林怡華認為,目前許多尊重 原住民的活動計畫,很多類似於一 種補償心理,「我們都說要尊重原 民文化,但是具體要尊重什麼卻完 全沒有概念,許多活動是建構在一 個外來的思維與想像。」 因此南方以南的初衷,就是思考如 何接地氣,有別其他計畫,避免將 作品用移植的方式置入這個空間, 而是與地方學習,試著從南迴在地 的角度出發,成為從地方長出來的 作品,同時策劃更多的活動、工作 坊、行動等,邀請地方的各領域的 高蘇貞瑋作品〈Cacavalj 部落驛站〉位在金峰鄉正興村,作 品包含部落青年對族群文化的重視與認同感。
專家與居民作為引路者,把當地的 風貌與特色傳達出來。
35 南 方 以 南
藝術家融入部落,體驗在地生活。
駐地創作不僅是與在地的互動,也是藝術 家們彼此的創意交流。
深入在地找尋靈感 原住民文化的生活樣貌相當特殊,一個部落就猶如一個國家,林怡華認為,就算 自己住在臺東,但來到了南迴也是外來者的身份。因此,要讓南方以南呈現出南 迴當地特色,團隊與藝術家們就必須完全的融入,每一位都要進駐在地生活並與 當地人交流,沉浸式藝術是這個計畫的重點。 接地氣並非說一說或行銷包裝就可以,在這樣少有公共藝術的場域進行創作,很 多困難需要克服與解決。計畫初期就面臨許多挑戰,第一就是自然氣候的挑戰, 去年籌備期間剛好是夏天,炎熱的氣候加上不時颳起的焚風,讓創作更加困難, 有些藝術家甚至多次中暑,一番折騰後才完成創作。 第二就是如何在這面廣大的場域中找到合適的場地,成為作品最合適的「展場」, 林怡華分享,離開城市或是美術館等白盒子空間,當代藝術到了未知的領域,到 了南迴這個地方一切都需要「從零開始」。 除了自然,生活在南迴的「人」也是挑戰之一。臺東許多地方,時常有外地人唐 突的藉以各種計劃的名義,消費那不曾被打擾的寧靜,也因此當計畫開跑,還沒 有足夠的時間交流前,有許多民眾很期待,同時也有來自部落的反對聲浪。
36
除了藝術作品,展期間也舉辦各種活動讓在地或遊客共同參與。
「碰到排斥的人是很幸運的,因為排斥的那些人代表他們更加關心自己的文化。」 面對不一樣的意見,林怡華說出自己的想法。一般人或許會覺得那是一種阻力, 但對她來說,這個藝術計畫的初衷,就是跟在地人站在同一方向,關懷在地的心 是一致的,所以那些反對的人才是最想要的合作的夥伴。
不打擾部落的堅持 「錯誤的藝術是負擔,也是垃圾。」林怡華拋出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一個大型 的藝術品被創作出來,被擺放到場域空間中,都需要思考長遠的問題,這東西放 置多久?會不會帶來什麼麻煩?民眾是否會一窩蜂?會破壞或是打擾當地的部落 或是自然嗎? 林怡華指出,南方以南的藝術作品,多半不是在部落內,很多都是在臺 9 線的路 旁等。對原住民來說,部落與家的關係是開放性的,個人住家與部落場域並沒有 明顯的分隔,因此當觀光客踏入到部落內,就好像是踏入到家裡面,「這些藝術 品如果沒有合適的緣由突然放到部落內,讓很多人去拍照,就很像家門大開讓訪 客恣意進出參觀,那是不但失禮更是干擾的事情。」
37 南 方 以 南
藝術家陳勇昌〈豐饒〉用陶壺與小米表達排灣族對土地倫 理的重視 來自菲律賓的塗鴉藝術家 Dexter Fernandez 用〈Vuvu & Vuvu〉為大武國中換上不一樣的外牆。
但不管怎樣,仍然有人會問,部落到底需不需要當代藝術的進駐?面對這樣的問 題,林怡華認為,不同的藝術計畫有不同的答案,但以南方以南來說,其實這個 答案明確地該反過來,「肯定的是當代藝術需要部落」在她的觀察下,當代藝術 在全球化與網路的發達下,造成同質性與均質性越來越高,藉由南方以南這個計 畫,對於策展團隊與藝術家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經驗,收穫非常多。 現在很多藝術計畫都是從地方創生、觀光的角度出發,目的專注在人口回流與消 費觀光,但南方以南計畫不同,從頭到尾都在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南方以南」, 如何做出必要性,如何去建構藝術的意涵,如何跟地方共生,這才是重點,而大 家所關心的經濟效益與人口回流則會陸續以更加自然的方式發生。
種下永續發展種子 2018 年,展覽為期三個月的南迴計畫走入尾聲之際,各界以及許多訪客都很關心 會不會有下一屆南方以南,或是南方以南是否會持續,更有人在思考這個計畫為 南迴帶來什麼?或是改變了南迴什麼?回首這個計畫,林怡華認為,這個藝術計 畫並不是要改變,這些藝術作品就好像在南迴種下種子,讓當地的文化與藝術在 未來的日子能相互成長發酵。
38
南迴的美就如同藝術家游文富作品〈南方向量〉的創作理念:風經過遙遠的海,來到臺東的狹小縱向平原,橫縱間交 織出迷人的人文面向。
與過去的策展案例相較,南方以南更像是一個學習生活和問題排解的過程,她以 九份為例,一個地方若過量的引導觀光客進來,那會破壞當地文化,但南方以南 的核心就是希望南迴的文化能夠被彰顯,因此從頭到尾都是在不斷的考慮損害控 制,亦即是這個計畫如何避免對地方產生困擾,同時思考如何解決各式各樣的問 題。 藝術作品並不是這個計畫的重點,藝術在這個計畫中扮演了「觸媒」的角色,讓 外地訪客等可以看到南迴的珍貴文化涵養。未來,南迴在大家的心中不再只有臺 9 線的大馬路,更多屬於南迴的印象能夠被認識學習,能更深刻的認識當地的文化 涵養與藝術能量,更具體的尊重獨特的南迴文化。
39
活動看板 主展覽室 藝術圖像 2020
展期:12/25 ~ 109/01/07
臺東當代藝術家聯誼展 梁奕焚領著 9 位門生,演繹出「藝術圖像 2020.臺東當代藝術家聯誼展」。藝術 圖像是每一位畫家表達其個人的主觀思維和形式圖像,對藝術做出的詮釋。臺東好 山好水充滿靈氣,藝術圖像的藝術家,有志一同從臺東出發,對當代人的生活,當 代社會環境生態,藝術美學的關懷,提出不一樣的反思,表現出每個人不同的創作 及形式圖像和心靈思維,相信「藝術圖像 2020」的這 9 位藝術家,就如九道活水, 將為東海岸藝術界注入新的活力和表現的面相。
希望藝廊 衝突與撕裂
展期:109/01/16 ~ 02/10
藉由抽象與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展現心中的情感,由手中的筆觸展現出內心的激盪與 情感的衝擊,內心的世界藉由油彩表達心中對於對立造成衝擊的吶喊,更希望藉由 藝術的美讓本來是好姊妹的罷工同事放下心中的執念,再一起重新展翅高飛於天際。
東臺舊影
展期:109/02/13 ~ 03/04
日治時期東臺灣繪葉書影像展 日治時期臺東、花蓮港二地均有公私單位發行風景明信片,也就是繪葉書。如今昔 年東臺灣影像已經不易覓得,這些繪葉書成為我們窺探舊日東臺灣風采的重要來源, 此次所展出的繪葉書以臺東廳和花蓮港廳為主,內容除了山川風景外,更可以看到 當時人們生活的日常模樣。
實驗藝廊 戀戀花東
展期:109/01/16 ~ 02/10
心靈音樂饗宴陳秀珠油畫個展 油畫與音樂結合的熱情與用心,用繪畫純然的貼近自己的內心,讓音樂的律動與色 彩線條跟隨心靈及足跡探索周遭的美好,妝點豐富更瑰麗精采的人生並邀您一同走 進心中故鄉之美。
蔡漁文字藝術展
展期:109/02/13 ~ 03/23
安平才女蔡漁,以 " 文字 " 探索生命的課題,並創作永恆不朽的藝術價值。
40
生活工坊
2020「箱織相惜」:文面族群編織陪伴教學特展
展期:109/01/09 ~ 03/20
分享文面族群傳統編織文化,呈現文面族群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編織傳承的文化脈絡,及與生命記憶的 連結。
中 山 路
生活工坊
希望藝廊
更生路 希望藝廊
美學大樓
主展覽室
實驗藝廊
文化百老匯
行政大樓 大同路
展覽時間 週一至週日 08:30~12:00 13:30~17:00 (週二休館)
srv@ttcsec.gov.tw 950 臺東市大同路 254 號 089-322248 089-331097 www.ttcsec.gov.tw
往火車站
更生路 臺東縣政府
往 飛 機 鯉魚山 場
中 山 路
臺東生活美學館 光 大同路 明 路 正氣路 新生路
鐵花村
客運轉運站
往 花 蓮 中 華 路 往 高 雄
2019後山文學獎 「2019後山文學獎」頒獎典禮11月16日上午10時在本館禮堂盛大擧辦,本屆共 有64位獎項得主,李吉崇館長表示:今年度「全民書寫─短文類」不限國籍,將 後山文學獎品牌推向國際,有來自香港、日本、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地的作 品,可見「後山文學獎」已在國際上打開知名度。本館將持續辦理此項徵文活 動,繼續推動文學閱讀及寫作,盼藉此培養更多寫作人才,累積更多創作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