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 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種子學校實驗課程實施計畫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成果報告書
委託單位: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執行單位: 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執行教師: 蔡紫德教師 (北區基地大學輔導)
中 華 民 國
1 0 4 年
2 月
6 日
目錄 第一章
實驗計畫概述
------------------------------- 3
壹、 實驗課程實際實施對象
------------------------------ 5
貳、 實驗課程實際實施方法
------------------------------ 7
參、 實驗課程表及進度表
------------------------------ 9
第二章
實驗課程執行內容
壹、 核定實驗課程計畫調整情形
------------------------14
貳、 實驗課程教學歷程影音紀實
------------------------23
參、 學生學習心得與成果
------------------------------35
肆、 教學省思
------------------------------38
伍、 經費使用情形
------------------------------39
2
第一章、實驗計畫概述 壹、 實驗課程大綱、實驗課程實際實施對象 原研哉:「我是一個設計師,但設計師不代表就是一個很會設計的人,設計 師,應該是一個抱設計理想生活的人。」「抱著設計理念生活的設計師,不只是 解決問題,更要早社會一步,先提出問題來。」 本課程內容有兩大主題重點: (一)以教育部「視覺形式美感教育種子學校實驗計畫」核心概念出發,在課 程中建構視覺形式美感能力。 (二)透過設計元素的認識、主題式的設計視覺形式美感體驗歷程,引導學習 者建構對日常物件的設計型思考及創造能力(包含:認識、資料收集、 觀察、尋找問題、思考解決、交流回饋的完整架構),而在內容上以各 式相關議題搭配不同的視覺主題,進而建立不同面向的觀點與經典作品 認識。 「再設計」追求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我們周遭的設計,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探 討設計的本質和內涵。從無到有自然是一種創造,但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 種創造。 本課程透過美感形式元素的認識、以主題式的設計體驗歷程,引導學習者以設 計型思考建構對日常生活觀察思考及創造能力(包含:認識、資料收集、觀察、 尋找問題、思考解決、交流回饋的完整架構),而在內容上圍繞不同的議題式設 計主題,透過從不同面相的觀點與經典作品認識,在學習歷程中除提昇學生視野 的高度與廣度,更同時能建立設計型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設計經驗與美 感應用。 (一) 對學生的學習目標設定 在學習歷程中除提昇學生視野的高度與廣度,更同時能建立設計型 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設計經驗與美感應用,以達成以下目標: 1. 鼓勵學生重視創意設計的觀察分析與製作能力。 2. 激發學生活觀察、研究能力,與創造思考之精神,並從團隊合作中尋 找生活中所發掘之的設計問題,進而提出創造性解決方案。 3. 體察自身所處環境的型態與意義,思考生活與設計環境的關連。 4. 鼓勵學生關懷身旁環境,尋找提升生活品質並有效利用的設計想像。 5. 學習藝術設計相關知識,激發學生多元思考與創意,並學習將創意以 適當美感形式表達。 6. 促使對設計活動有興趣的同學進行科系試探
3
(二) 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期許 1. 保持好奇心、探索生活中事務的無限可能。 2. 懷抱樂於與人分享及尊重多元想法的良好態度, 3. 積極參與分組討論與各項創作活動。 4. 依著熱情與耐力,積極主動準時完成各項作業要求。 5. 能將課堂所學和生活結合,靈活運用, 並於學習社群中交互分享。
課程定位與期許
融合本校心智習性的課程設計 4
(三) 實驗對象: 一、 對象:一年級學生分 A、B、C 三組(請檢視下表清單) 二、 地點: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實驗班級 A:美感教育實驗選修課程班 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 | 美感教育選修班 班級人數
25 人
導
為開放性跨班選修課程
師
授課教師
蔡紫德老師
授課節次
星期五第三、四節
座號
姓名
性別
座號
姓名
性別
102
2
周子芸
女
113
28
劉善順
男
102
4
陳芷芸
女
114
27
鄭安鈞
男
102
21
張天碩
男
115
12
蔡采㚬
女
103
25
許騰勻
男
115
15
李邦瑜
男
104
18
林子翔
女
115
29
游翔麟
男
105
3
吳柏萱
女
116
2
李佳諭
女
105
8
許家寧
女
116
13
盧怡臻
女
105
28
陳柏勳
男
116
14
戴若薇
女
106
3
邱鈺珍
女
116
27
黃浚豪
男
106
25
黃國政
男
117
16
吳政澤
男
108
31
蘇致瑋
男
109
26
張詠碇
男
111
22
唐飛
男
111
30
劉力順
男
112
7
張子芸
女
實驗班級
B:設計型思考: 從全球化變遷到從多元都市班級美術課
班級人數
30 人
導
師
李憶慈老師
授課教師
蔡紫德老師
授課節次
星期二第六、七節
座號
姓名
性別
座號
姓名
性別
01
孔德謙
女
16
吳政澤
男
02
王盈雅
女
17
吳崢
男
03
朱苙亞
女
18
李宗翰
男
5
04
吳語庭
女
19
周奕豪
男
05
汪彣嬨
女
20
林士翔
男
06
唐彗凱
女
21
林子堯
男
07
張羽彤
女
22
柯承砡
男
08
張芸瑄
女
23
洪愷詰
男
09
陳思羽
女
24
胡佳誠
男
10
楊若瑜
女
25
徐衍安
男
11
蔡雨葳
女
26
許勝凱
男
12
蔡書瑄
女
27
楊愷庭
男
13
鍾睿婕
女
28
葉時亞
男
14
文元逵
男
29
簡信玄
男
15
吳仲霖
男
30
魏紹軒
男
實驗班級
C:美術班高一設計課
班級人數
31 人
導
師
李雅妍老師
授課教師
蔡紫德老師
授課節次
星期四第三、四節
座號
姓名
性別
座號
姓名
性別
01
程敏華
女
17
晁岳瑜
女
02
何心妤
女
18
林思華
女
03
林凡琦
女
19
張雅鈞
女
04
李侑庭
女
20
王映蓉
女
05
陳育群
男
21
廖敏伃
女
06
顏子家
女
22
林百興
男
07
陳琮文
男
23
李薇
女
08
張詠欣
女
24
趙英翔
男
09
李明菲
女
25
黃子嫣
女
10
陳天容
女
26
張曼婷
女
11
于韻嵐
女
27
黃茹潔
女
12
陳亮潔
女
28
柯俊羽
男
13
林蕙心
女
29
葉俊毅
男
14
黃家圓
女
30
高聖芸
女
15
沈 薇
女
31
林芸瑄
女
16
葉金翎
女
6
貳、 實驗課程實際實施方法 一、共同規範: 高中藝術領域之「美術」或「藝術生活」課程,選取一個班級, 以二節連排的方式進行;一學期共 32 小時。 二、1 年級以下列方式選擇實施: ◆A 班:美感教育實驗選修課程班 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 | 美感教育選修班 以「外加課程,每週二節連排,共 32 小時」方式 學生來源自不同班級,以選修課程的方式開設, 以課程時間內聚集,二節連排的方式進行。 ◆B、C 兩班:「融入現有課程,每週二節連排,共 32 小時」 B 為設計型思考: 從全球化變遷到從多元都市班級該專題班美術課 統一成班,具班級約束力。 C 為高一美術班美術學分設計課選修連排 習作資源來自本校優質化計畫
實驗班級視覺形式強度分析 7
學生特質與課程對照
C
A B
A:美感教育實驗選修課程班→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 | 美感教育選修班 跑班選修學生特質: 。優點:高中生特質成為共通點,學生學習態度及個性、家庭背景多元,具實驗挑戰性。 。缺點:缺乏班級規範及導師約束, 因組員皆不同班級,作業進行以課堂兩小時為主,較難規劃課餘延續性的實作。 。修正:實驗過程課程盡量降低單元困難度與連結複雜性,課程以學生生活思考與觀察省思為主軸。
B:設計型思考:從全球化變遷到從多元都市班級美術課 特定主題(城市設計思考)選修專班學生特質: 。優點:對思考、設計有主動意願,班級學習態度具約束力, 對生活、環境、世界資源能有主動探索的動力。 。缺點:學科外專題課業負擔較重,增加過多獨立單元容易造成學生負擔。 。修正:實驗過程課程減少主題複雜度,搭配專題課程多元主題連結。
C:美術班高一設計課(外加實驗) 藝術專長學生特質: 。優點:學生對感性主題(如:色彩、質感)具基本的敏銳度,。 。缺點:非正式實驗對象,課程時間不及32小時 學生對理性主題(如:比例、構成)容易以直觀操作進行。 。修正:實驗過程課程以個人發展自主作品作為動力,聚焦個人感性的反思凝結, 以學生主動興趣驅動使命感, 延伸理性分配比例構成等排版思考,與功能性的書籍裝幀結構構成之間的連結判斷。
參、 實驗課程表及進度表 一、 實驗課程表 實驗班級
A: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 美感教育選修班
授課節次
週五 3~4 堂
◆課程概要: 「再設計」追求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我們周遭的設計,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 來探討設計的本質和內涵。從無到有自然是一種創造,但將已知的事物陌生 化更是一種創造。 本課程透過設計元素的認識、主題式的設計體驗歷程,引導學習者建構 對日常物件的設計型思考及創造能力(包含:認識、資料收集、觀察、尋找 問題、思考解決、交流回饋的完整架構),而在內容上圍繞不同的議題式設 計主題,透過從不同面相的觀點與經典作品認識,在學習歷程中除提昇學生 視野的高度與廣度,更同時能建立設計型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設計經 驗與美感應用。 本課程以感覺(質感、色彩)與合宜(比例、構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週次與主題 1 2
設計的意義 ---談設計的功能與盲點 合宜的設計(一) 比例是種存在關係
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重點
提要
從美感元素談設計,建立學 生合目的性生活美感概念
比例
人性尺度談空間
由 於 該 班 為 跨 班 選 修 學 生,第 一 堂 課 可 發 覺 學 生 間 彼 此 陌 生,缺 乏 組 織 合 作 的 動 力 , 故提前人體比例測量單元,藉以增加學生交流及尋找生活交集點。
3
考現學與設計
綜合+構成
生活與物件構成間的關聯分 析觀察
延續第二週的日常生活共通性的交集主題, 各 組 進 行 該 物 品 的 使 用 行 為 分 析 與 解 構 。( 本 週 一 堂 課 為 防 災 演 習 )
4
公平世界的設計 ---談通用設計
綜合習作
比例的試驗與認識 生活中比例的影響
跳脫前週的「個人需求」設計,認識通用設計,建立合宜設計概念
校外參訪
實際與設計師面對、 認識生活設計與設計產業, 並凝聚專題設計主題意識
生活五感設計專題討論
綜合:分析
針對各組機能設計 融合質感色彩感受主題聚焦
8
草模
綜合+構成
基本型的構成
9
感覺。感覺(二) ---質感是種修辭學
質感
平面質感的試驗與認識 以質感方塊, 勾勒感覺描述變化
5
台灣設計師週參觀
6
國慶日放假
7
9
10
感覺。感覺(一) ---色彩是種感性體
色彩
11
質感與色彩的延伸分享
質感+色彩
12
感覺。感覺(一) 空間報導:說,空間。
綜合:描述
描述校園動線空間變化
13
浪漫迷路:質感說故事
質感二
( 使 用 Adobe Voice )
色彩的試驗與認識
自然質感的體現: 質感三 切割紙卷製造 框啷。框啷(一) 結構一 ---談型隨機能的結構魔力 框啷。框啷(二) 結構構造 ---坂茂的設計
認識現代主義的設計時代
17
紙首飾的切割
質感應用
人工質感的塑造外 自然質感的運用
18
提案分享與草模繪製
綜合習作
提案與設計
19
草模修正與製造
綜合習作
實作與試驗
20
完成與分享
綜合習作
創作與分享
14 15 16
談紙建築的構造努力
二、主題實施進度表(下圖僅為示例,請依實際授課主題及時程調整)
10
實驗班級
B:設計型思考:從全球化變遷到從 授課節次 多元都市班級美術課
週二 6~7 堂
◆課程概要: 本課程搭配該專題班主題式的學習歷程,引導學習者建構對事務的思考達到 完整的設計型思考能力(包含:認識、資料收集、觀察、尋找問題、思考解 決、交流回饋的完整架構),從期初的實構築、臺灣設計師週出訪活動中, 嘗試以過具美感教育公認較為困難的構築出發,以機能實用性慢慢勾勒美感 與感性的探索修正。 並配合該班的城市主題,結合臺北中山街區的異質探索與東京城市觀察的經 驗,師生共同編撰學習珠磯。 週次與主題
課程內容
1
美感與設計
提要+比例
2
Hous e Vis ion 看 居 住 問 題
空間構成一
3
一塊布一個家
空間+比例
實構築參訪
結構+構造
設計師週講座
設計觀點
5
設計師週參訪
設計體驗
6
一塊布一個家(第一梯)
綜合+構築
4
教學活動重點 從美感元素談設計,建立學 生合目的性生活美感概念 從 Hous e Vis ion 展 , 看不同觀點的住宅配置 從校園空間觀察思考設計 不同的機能需求與構築間的 相互影響。 邀請設計師週策展人 蒞校演講 實際與設計師面對、 認識生活設計與設計產業, 並凝聚專題設計主題意識 快速草模設計
學 生 需 於 課 前 課 餘 時 間 進 行 測 試,以 1 0 分 鐘 + 三 根 木 棍 + 三 碼 白 布 + 三 尺 棉 繩 構 築 一個符合目的與基地的空間,並進行 10 分鐘發表分享。
7
一塊布一個家(第二梯)
綜合+構築
快速草模設計
8
機能外:質感力
綜合+質感
以體驗分享的結果,進行設 計的質感修正
9
Hous e 企 劃 說 明 書 製 作 一
綜合+描述
以道林紙進行設計整理
10
關於設計發想步驟
綜合+檢討
以設計思考的步驟分析自身 作品,並規劃故事性描述, 檢查設計的合理性、合宜性
11
色彩意象
色彩
色彩的特質與意象
12
色彩應用
色彩
色彩的個性與運用
11
13
Hous e 企 劃 說 明 書 製 作 二
綜合+色彩
將企劃書融入色彩設定
14
城市軸線
空間構成二
空間的點線面構成
15
中山街區走讀
城市質感
16
關於質感與質感捕捉
質感
從五感的凝聚描述
17
街區質感手冊編輯
質感+構成
街 區 ( z ine ) 提 案
18
「流動‧臨時性」伊東豊 雄建築創作論述
建築構成
伊東豊雄建築的理念與構成
19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圖書 館建築探訪
校外參訪
20
日本空間美學
文化與設計
東京城市教育旅行
1/22- 27
參訪伊東豊雄大師設計的社 科院圖書館,並邀請何欣怡 老師講授建築中的結構構造 認識日式空間美學,並閱讀 從維新、現代主義浪潮至代 謝派、日本當代建築的流變 詳見附件教育旅行手冊,規 劃美感探索(質感、色彩) 單元於旅途中
二、主題實施進度表(下圖僅為示例,請依實際授課主題及時程調整)
12
實驗班級
C:美術班高一設計課
授課節次
週四 3~4 堂
◆課程概要: 美術班的美感實驗為外加實驗班級,規劃加深型的美感綜合習作單元,本學期以紙張、文 字為元素,以去年構成的名片單元為基礎,發展個人出版書籍的概念,以自我意識凝聚質 感選擇、排版風格與裝訂的機能選擇。 ◆ 要注意的是:本課程並非單純的手工書製作! 本單元強調印前排版與基本大量裝 幀 形 式 的 判 斷 ! 亦即重點放在學生如何將內容進行版面配置,及根據設計選擇裝幀方法。 教 師 說 明 騎 馬 釘、膠 裝、鐵 圈、蛇 腹 折 … 等 不 同 裝 幀 對 閱 讀 與 翻 閱 的 影 響,企 圖 串 連「 結 構 」、「 構 造 」 所 謂 的 「 機 能 - - - 用 」 的 適 切 性 ! ◆ 要注意的是:本課程並非單純的繪本製作! 學生可以選擇圖、文…為內容表達,但是,必須完成兩本以上「可複製」的印刷要求! 目的在訓練學生對排版構成的配置,有真正的理解!
週次與主題
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重點
10
色彩意象
色彩
色彩的特質與意象
11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個人少量出版印刷主題說明
12
文字個性
質感元素
以字型為例,談風格意識
13
印刷與紙張基本
比例與構成
基礎印前概念與紙張選擇
14
Paper Show
質感
紙張的觸覺體驗
15
關於質感與質感捕捉
質感
從五感的凝聚描述
16
印前腳本規劃
構成
印刷基本/倍率頁數的規劃
17
書籍裝幀設計
結構與構造
以裝幀為題,結構選擇對閱讀與書籍 手感的影響。
18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製作
19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完成
20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發表
考
台日藝術家限量個人出版 與東京藝術書博覽會
講座
邀請田園城市風格書店展覽組組 長,介紹 2013、2014 台日藝術家參 加 東 京 藝 術 書 市 集 經 驗 與 Z i n e 分 享。
後
二、主題實施進度表(下圖僅為示例,請依實際授課主題及時程調整)
第一章、 實驗課程執行內容 實驗計劃 A
13
第二章
實驗課程執行內容
壹、 核定實驗課程計畫調整情形 (可以對照表呈現) 實驗班級
A: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 美感教育選修班
原規劃週次與主題
課程內容
授課節次
週五 3~4 堂
實際活動重點
課程內容
1
設計的意義 ---談設計的功能與盲點
提要
設計的意義 ---談設計的功能與盲點
提要
2
感覺。感覺(一) 空間報導:說,空間。
描述
合宜的設計(一) 比例是種存在關係
比例
3
感覺。感覺(二) ---質感是種修辭學
質感一
考現學與設計
綜合+構成
4
浪漫迷路:質感說故事
質感二
公平世界的設計---談通用設計
綜合習作
5
感覺。感覺(一) ---色彩是種感性體
色彩一
台灣設計師週參觀
校外參訪
6
收 集 食 衣 住 行 的 數 位 照 片,進 行 色 彩 分 析 描 述( 使 用 A d o b e K u l e r + e v e r n o t e 共 同 筆 記 )
7
個性表徵:我的美感書封
色彩二
生活五感設計專題討論
綜合:分析
8
合宜的設計(一) 比例是種存在關係
比例一
草模
綜合+構成
9
分析字體。字體分析
比例二
感覺。感覺(二) ---質感是種修辭學
質感
10
東拼與西湊-構成的組合
構成一
感覺。感覺(一) -色彩是種感性體
色彩
11
傳達的力量-版面的配置操作
構成二
質感與色彩的延伸分享
質感+色彩
12
框啷。框啷(一) -談型隨機能的結構魔力
結構一
感覺。感覺(一) 空間報導:說,空間。
綜合:描述
13
框啷。框啷(二)-坂茂的設計
結構構造
浪漫迷路:質感說故事
質感二
14
一、現代建築師的家具 二、小活動:複製經典名椅
結構構造 綜合習作
自然質感的體現: 切割紙卷製造
質感三
15
公平世界的設計 ---談通用設計
綜合習作
框啷。框啷(一) ---談型隨機能的結構魔力
結構一
週 末
參訪工業產品設計公司、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或 學學文創志業
國慶日放假
框啷。框啷(二)
16
HAPTIC 記憶中的設計 ---綜合感覺設計
綜合習作
17
紙首飾的切割
質感應用
紙首飾的切割
質感應用
18
浪漫迷路:質感的可能
質感應用
提案分享與草模繪製
綜合習作
19
提案分享與草模繪製
綜合習作
草模修正與製造
綜合習作
20
草模修正與製造
綜合習作
完成與分享
綜合習作
完成與分享
綜合習作
---坂茂的設計
14
結構構造
A 組實驗對照分析: 開學後教師立即觀察到本屆高一的學生因入學模式改變,學生成就感 及主動學習慾望較之前預估低,且因為跨班選修影響,學生缺乏班級 核心的向心力與約束,原來規劃的課程有兩點改變: 1. 課後延伸的課餘觀察與回家作業取消或縮減:因學生積極度高低 有落差,故開學後決定操作為分組進行,但同組組員通常分屬不 同班級,課後聯繫機會極低,故降低或刪減課後操作。 2. 難度高的結構構造操作活動取消,增加自我省思我觀察的感性單 元(質感與色彩經驗)
這樣的改變可觀察到,高中學生與國中階段的自我意識更高,當 學習慾望起始點較低時,需要較多時間引導,而原單元設計接近「設 計型思考的概念,必須建立在學生發展後的反覆討論修整的流程步調, 故遭遇較大困難,但也可以反過來以這樣的困擾點作為發展出口,故 教師選擇提高「個人經驗感受性」的質感與色彩單元,(可發現前頁 中綠色跟藍色部分增加) ,意圖提示學生能將主觀概念進行歸納統整, 並增加大量設計思考與描述的方法引導。 從表格中看不到的堅持是在數位工具融入學生學習的部份,我們 延續課程計畫中的 Adobe Voice,除了有效協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累 積整理資料,更吾壓力的連下學蕭學習的軌跡。 如果要歸納本學期較可惜之處,應該就勢將「製造」部分,移轉 到「企劃思考」,故結構構造的課程發展較為不足。 15
實驗計劃 B 貳、 核定實驗課程計畫調整情形 (可以對照表呈現) 實驗班級
B:設計型思考:從全球化變遷到從 授課節次 多元都市班級美術課
原規劃週次與主題
課程內容
週二 6~7 堂
實際活動重點
課程內容
1
設計的意義 ---談設計的功能與盲點
提要
美感與設計
提要+比例
2
感覺。感覺(一) 空間感知:伸展五感看環境。
觀察
House Vision 看 居 住 問 題
空間構成一
空間報導:說,空間。
描述
一塊布一個家
空間+比例
3
感覺。感覺(二) ---質感是種修辭學
質感一
實構築參訪
結構+構造
4
浪漫迷路:質感說故事 質感的可能
質感二
設計師週講座
設計觀點
5
國慶日課外習題:完成自己的質感雕塑,收集 自己食衣住行的數位照片
設計師週參訪
設計體驗
6
感覺。感覺(一) ---色彩是種感性體
一塊布一個家(第一梯)
色彩一
綜合+構築
學 生 需 於 課 前 課 餘 時 間 進 行 測 試,以 1 0 分 鐘 + 三根木棍+三碼白布+三尺棉繩構築一個符合 目的與基地的空間,並進行 10 分鐘發表分享。
假 期 7
將之前的數位照片進行色彩分 析描述(使用 Adobe Kuler+ evernote 共同筆記)
色彩二
一塊布一個家(第二梯)
綜合+構築
8
合宜的設計(一) 比例是種存在關係
比例一
機能外:質感力
綜合+質感
9
合宜的設計(二) ---構成是種組合創造
構成一
House 企劃說明書製作一
綜合+描述
10
傳達的力量-版面的配置操作
構成二
關於設計發想步驟
綜合+檢討
色彩意象
色彩
色彩應用
色彩
House 企劃說明書製作二
綜合+色彩
11 12 13
框啷。框啷(一) 結構一 ---談型隨機能的結構魔力 仿生的秩序 結構二 ---結構的變身術 專家講演:謝宗哲教授 / 講題:「在北回歸線 上共舞的安藤建築」
14
校外教學 : 參訪亞洲大學現代藝術美術館、路 思義教堂、台中大都會歌劇院
城市軸線
空間構成二
15
擬人的建築紙上設計
綜合
中山街區走讀
城市質感
16
框啷。框啷---構造的形式
構造一
關於質感與質感捕捉
質感
17
框啷。框啷---構造的呈現
構造二
街區質感手冊編輯
質感+構成
18
坂茂的設計
結構、構造
伊東豊雄建築創作論述
建築構成
19
完成與分享
綜合習作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建築 探訪
校外參訪
20
參訪工業產品設計公司 或學學文創志業
參訪
日本空間美學
文化與設計
東京城市教育旅行
1/22-27
16
B 組實驗對照分析: 開學後教師立即觀察儘管與 A 組學生同屬本屆高一新生,但學生學習 積極度較高,且思考力與行動力均表現出色,故與預設「空間」「建 築」的主題設計一致,但搭配期初的實構築展出,將原本預設難度較 高的結構構造發展時間放大,刪減第一次實驗已完成過的色彩分析單 元,而嘗試將「感性元素」(質感與色彩)均同時回歸到構築設計的 規劃上。
比較有趣的是,因為該班同時有「設計型思考:從全球化變遷到從多 元都市專題」同時也是本人參與規劃,故有機會大量融入現實生活的 都市觀察與建築專業,從課程修正上可以看到本學期除了期初大量融 入「實構築」、「House Vision」的設計概念,發展結合中正廣闊校園 的「三根木頭一個家」(表格中的”一塊布一個家”)單元,以三為 基數,讓學生思考構築中的「支」與「撐」的關係,「空間的塑造」 在這個活動中也許像是主題,但進行模式卻是變形版的「設計思考」, 個人在高中端實驗設計型思考多年,發覺受限於活動時間與學生考試 壓力,設計型思考中最重要的「修正」、「回饋」,往往在學期中難 以完整施展,而尤其是學生習慣以「完成」看待學習成果,故在本單 元進行上,我們巧妙的將設計型思考中的「草模」階段放大,讓學生 在足夠的時間中,思考作品的可能性與修正空間,進而融入美感教育 其他要素,讓作品更趨成熟。
17
期末時也為了連結東京城市教育旅行的美感觀察,以「臺北市中 山街區」為主題,進行街區走讀,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註), 帶領孩子做深度與差異化的走讀,除了把握設計性思考中的多元觀點, 也期待以美感分享的方式,讓學生將所見的事物,能經過思考整理而 傳達給他人。
註:我們邀請了老屋新生建築專家孫啟榕老師、 文化建築空間研究凌宗魁先生、 社會議題關懷者謝小塔小姐,帶領該班做分區走讀。 而除了街區走讀的質感探索,我們也回顧期初的構築活動,邀請交通 大學何欣怡老師,陪著孩子參觀伊東豊雄的臺大社科院圖書館建築, 不同於大都會歌劇院的複雜,孩子在社科院前的草坪上,與何老師進 行「何謂結構構造」、「如何觀看建築」的腦力激盪!
從欣怡老師的討論奇妙的從蛋糕開始認識構造 之後我們步入圖書館,從自然弧面觀察天花板 親手觸摸宛如大地的咖啡色地毯、感受水冷系統的細膩設計 竹子密集板材的弧面書架、牛皮坐椅的堅持,一燈一凳,都充滿巧思 18
學生分組走讀後,製作兩本街區小書,其中一本以「城市質感」 為題,製作後作為贈送日本知名社區營造單位 SHIBAURA HOUSE 的 伊東社長,真正以城市美感為禮物,進行文化交流。
學生專注聆聽著名的日本社區營造團體 SHIBAURA HOUSE, 並在台灣親手至製作台北街區手工書表達感謝 而在教育旅行中,不只是城市議題,也勾勒多個美感單元串連學生學 習,比方說隈研吾大師建築作品中的質感搜索、反轉住宅的色彩體驗, 相信都將學習從課堂踏入世界。
學生以身體感知空間,以思考認識城市 19
實驗計劃 C 壹、 核定實驗課程計畫調整情形 (可以對照表呈現) 實驗班級
C:美術班高一設計課
原規劃週次與主題
授課節次
課程內容
實際活動重點
週四 3~4 堂 課程內容
參訪王文志、席時斌立體作品
結構構造
10
色彩意象
色彩
11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12
文字個性
質感元素
13
印刷與紙張基本
比例與構成
1 §
14
專家講演:謝宗哲教授 / 講題:「在北回歸線 上共舞的安藤建築」
Paper Show
質感
15
能屈能伸高帽子草稿
關於質感與質感捕捉
質感
印前腳本規劃
構成
書籍裝幀設計
結構與構造
16 17
綜合習作
冰雪女王與赤道美人的帽子 綜合習作 觸感 參訪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及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台中大都會歌劇院
18
個性高帽的製作
綜合習作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19
個性高帽的製作
綜合習作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20
個性高帽的分享
綜合習作
Zine:小誌革命
習作+構成
台日藝術家限量個人出版 與東京藝術書博覽會
講座
C 組實驗對照分析: 這一組的實驗群原本就是課程外加,但兩個原因造成規劃上的改變: 1. 高一設計課期初原本就是以公共藝術裝置為主,如果學期中兩個作 品都已立體方式呈現,會降低課程多元性。 2. 在第一單元後明顯發現美術班學生對創造缺乏預先規劃的概念,一 般都隨感覺行動,希望以「印刷出版」為挑戰,規劃一個綜合活動。 而上學期的實驗經驗也讓我對高中實驗課程中「真實的融入學生需求 的主題與材料」有比較明確的想法,在決定不再直接製作立體垂直作 品後,加上 B 組學生在結構構造上的發展強度也補足整個實驗計劃的 平衡,我就重新編寫了以下發展方向: 1. 符合美術班創作慾望:以「個人出版」為題 2. 以需要規劃安排構成為關鍵:繼前學期的名片合版設計後,將目光 關注至書籍的出版。 3. 兼具廣度後的高度:透過多次邀約,情商田園城市風格書店幾乎原 汁原味的移植 2014 年的 Zine 展覽,讓學生作品一同與港日台藝術 家出版呈現。 20
在 C 組實驗課程因為是外加實驗,相對比較自在餘裕,但雖然美術班 在美感教育實驗計劃中屬「不需要參與實驗的對象」,但以筆者觀察 美感教育的四個教學步驟與三年來學生學習的反應,美術班學生其實 是相當迫切需要美感教育的指導的,故第二期程的實驗仍主動規劃本 組課程活動。
!
!
筆者 102 學年度規劃的美感教育施行步驟 動機:從經驗上我們可以發現美術班學生大部分是視覺記憶直接 手部呈現,優秀的手感與創作技巧優勢,反而容易忽略思考轉化 的程序,這樣的狀況容易在美術班學生的海報設計與作品集、畫 冊編排中產生問題,上述的思考成為本課程的規劃動機。 挑戰與特色:當課程動機凝聚後,接下來便需要檢視學生與挑戰 議題間的平衡,承上所述,這樣的實驗課程看似簡單,其實卻是 試圖改變學生面對題目的創作方式,故必須增加創作的吸引力, 情商田園城市風格書店,帶入台日藝術家個人出版的「小誌革命 展」,讓學生作品有機會與藝術家創作共同展出。 21
必須再次強調!本課程非「手工書」或是「繪本製作」課程!
結構構造
本課程並非單純的手工書製作! 本單元強調印前排版與基本大量裝幀形式的判斷! 亦即重點放在學生如何將內容進行版面配置,及根據設計選 擇裝幀方法。教師說明騎馬釘、膠裝、鐵圈、蛇腹折…等不 同裝幀對閱讀與翻閱的影響,企圖串連「結構」、「構造」所 謂的「機能---用」的適切性! ★學生必須判斷以下狀況什麼樣的裝訂方式較為適合: 1. 希 望 書 籍 翻 閱 時 能 完 全 打 開 攤 平 。 (膠裝不適合) 2. 左 右 兩 方 是 否 有 連 續 跨 頁 的 版 面 設 計 。 (鐵圈裝訂會斷開畫面) 3. 頁 數 是 否 超 過 40 頁 或 是 需 要 書 背 。 (騎馬釘不適合) 如此將結構構造的思考,聚焦至學生垂手可得的印刷品中。
色彩質感
比例構成
1.融入生活: 經過 102 學年第二學期的質感課程實驗,在補土塑造質感成 功的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真的從「懂得」進而融入「生 活」,我想紙張是我在反覆思考課程後選擇的答案。 2.感官差異: 我們向印刷廠購置不同類別、也是一般學生較難在坊間購置 的紙張,並分「傳統人文」、「手抄自然」、「機器科技」 三類,讓學生針對個人作品選擇適合用紙。 3.特色與機能: 而質感與色彩還會造成他的功能性不同,比方紙張的磅數會 影響是否能擔任封面或是騎馬釘內頁的選擇。的 表面質地也會牽涉他可不可能受到噴墨、雷射…甚至能不能 進去印表機。 4.從一張到多張的時間性: 書籍不同於名片,從書封到蝴蝶頁、內容頁、章節轉換…都 有可能有紙張的差異變化,因為閱讀產生時間序,也達到質 感描述故事的功能。 本課程並非單純的繪本製作! 學生可以選擇圖、文…為內容表達,但是,必須完成兩本以 上「可複製」的印刷要求!目 的 在 訓 練 學 生 對 排 版 構 成 的 配置,有真正的理解!
22
貳、 實驗課程教學歷程影音紀實 A 組實驗教學歷程影音紀實 實驗班級
A: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 美感教育選修班
授課節次
週五 3~4 堂
學生示例:115 班 12 號蔡采㚬同學(女)
由於是跨班選修,故以打散方式進行分組
學生每週都必須進行主題進度發表交流
學生進行比例測量,同時了解組員的興趣,尋找專題可能的共同焦點
蔡采㚬同學收集的校園質感照片
23
描述生態持中不同質感的綠
分享操場看到的色彩
族群設定懶懶的年輕學生 背景故事設定:一個學生, 早上起床很累,還很想睡 覺,半睡半醒的情況下去上 學,買早餐的時候,因為零 錢包輕巧方便攜帶,所以不 用花太多時間找錢包。再上 體育課的時候,跑步不會有 零錢的碰撞聲音,簡單俐落 的外表,看起來不會俗氣, 錢包也可以很時尚。 討論過程
草模試做
24
上為質感感覺。下為質感機能
利用平板裝置上的 Adobe Voice 將收集的想法整理成商品描述
最終學生必須模仿坊間的商品銷售企劃,將作品進行整理介紹。 另一組學生的手機架質感描述也相當有趣
25
B 組實驗教學歷程影音紀實
實驗班級
B:設計型思考:從全球化變遷到從多元都 市班級美術課
授課節次
期初參觀實構築展覽
台灣設計師週策展人演講分享設計歷程
指導實習老師規劃色彩課程活動
26
週 二 6~7 堂
色彩競賽
試用各種不同的色彩分析 APP
結構構造單元:以三根木頭、三碼布、三尺棉繩搭空間
描述創作想法
整理分析色彩質感
27
舉辦臺北市中山街區走讀
街區走讀參觀 2014 老屋新生首獎
分享互動
以蛇腹折方式呈現,方便學生製作正反變化
其中一本必須以質感描述方式呈現
致贈給日本 shibaura house 社長
28
學生以城市的質感廣遇到細節、表層到內部創作四個街區質感記憶,或是故事方式亦可
學生觀察日本日比谷區建築的構成與彼此間的關係
以代官山的商業建築構成比較差異
認識大師建築質感表現
學生主動探索公園內隱藏的質感變化
29
精心製作教育旅行手冊,並在每天增加美感閱讀(示例:晴空塔的色彩、光線設定與皆川明服裝設計師)
30
C 組實驗教學歷程影音紀實 實驗班級
C:美術班高一設計課
期初參觀台灣當代裝置藝術家:王文志 以有限區域的無限結構為作品特徵, 視覺焦點在縫隙穿透層疊當中往返編織著。 除了對文明都會中資訊泛濫的逆向思考, 也探尋隱藏在民間土地裏 包含草根、地域、非知識等源源不絕的活動力量, 引發觀者體會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天命。
授課節次
週四 3~4 堂
期初參觀台灣當代裝置藝術家:席時斌 專長複合媒材之雕塑與裝置。 創作多變,多種材質、顏色、處理、尺寸的組合, 內則專注於揀擇日常物象的結構與形貌, 透過「分解 / 重組」的手法 打造出隱性奇異的形體與空間。
結構構造大至空間構築,小到物體構建,都充滿影響力,一天之內參觀不同的藝術家作品,思考結構構造的意義。
提出個人構想,相互交流
學生對特殊紙張的質感感到相當新奇
觸摸不同材質的紙張
31
製作案例:張雅鈞同學的「如果」
草稿佈版規劃
材質思考
第一版希望以透明投影片為分段頁
人物設定及第一版標準字
文字設計過程
定稿
材質試印
定案
32
角色設定及開始繪製黑稿
33
田園城市 Zine 專業佈展
學生參與佈展
國內外藝術家創作集結校園
課程中分享
學生會因為閱讀需求選擇不同的裝訂方式,也相對影響佈版
這名學生選擇水蜜桃紙,因為該紙張無法列印,故設計了書腰:為了完全開啟,以騎馬釘為裝訂方 式,而又希望書封較硬實,故以三部分製作。 34
參、 學生學習心得與成果 三個實驗課程皆在聆聽六大美感形式說明後,進行不同比重的發展,依據班級狀 況及主題,也有不同的學習成果呈現: A: 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美感教育選修班 因為成班方式為定時跨班選修,來源不同班級同學,課後分組同學能延續討論, 一同製作的機率幾乎為零,故採課堂兩小時內進行為方式,步調稍慢,但是著重 在彼此討論,改善高中生在設計行為上的主觀性,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學習後, 對設計的想法,漸漸從表面的直觀喜好,從六大形式美感,增加不同角度的觀點: 116 班盧怡臻同學表示: 「熱愛跳舞的我,喜歡在自己閒暇時揮灑汗水,包包中總是帶著耳罩式 耳機,等到要練五十,卻又要再帶音箱,既大又貴又笨重。因此,我想, 如果能把兩者結合為一體,該有多好?這款耳機與喇吧的結合,亮麗外 表是視覺的饗宴,似棉花的內部帶點童年的味道,一件一件構築我們的 靈感。」 102 班張天碩同學: 「耳機要結合音箱的功能,要考慮到許多不同的問題,比如他如何轉變, 外形是如何,構造,質感,有許多的問題都需要我們來解決,在小組討 論後一一的克服,完成了我們的想法,雖然可能不是完美的,不過有新 的創意構想,就可能啟發別人有新的的突破,我們都在想,想著如何讓 生活更美好,我們要考慮生活周遭的每一樣事物,就能有效地找出可以 改良的地方,然後創新。」 或許仍有不成熟之處,但是仍令人感動。 B: 設計型思考:從全球化變遷到從多元都市班級美術課 該班因為另外的專題選修的關係,同組討論切磋的氣息濃厚,能將討論時間及測 試時間安排在課後,故能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進行作品展示與分享,學生對不 同組別的作品能有時間理解與提出意見的機會,較為深刻,也在接受光華雜誌的 報導時,得到相當肯定。
35
為 117 班參觀實構築活動
36
117 班進行結構構造課程 C: 美術班高一設計課 身為外加實驗的美術班,六大主題僅簡單說明後,便著重在綜合習作的發展, 可以很明顯這群藝術型創作的孩子並不習慣「詳細規劃後再開始繪製」的設計流 程,過程中仍可感受到孩子的迷惑,但是相對也能將書籍中:騎馬釘、膠裝、鐵 圈、蛇腹折…等不同結構構造,對閱讀與翻閱的機能影響納入前置規劃中。 而因為這群學生的藝術基礎更為深刻,過程中也邀請「天青設計」總監洪立 達先生,蒞校為同學解說「文字在平面設計中的質感變化與基本要素」,學生基 於此進行作品說明牌的設計。
認識文字的構成要素與書體質感 37
學生自製說明牌(第一次用專業軟體,稍有凌亂感)
Rt
書籍介紹:這本ZINE的主題是用簡潔的文字配 上橡皮印章的小插圖來介紹我自己。 製本結構:因為橡皮印章的手做感濃厚,所以我選 擇用騎馬釘裝訂,騎馬釘裝訂會使書頁側邊形成斜 面,讓整本書的手做感更強烈。 質感介紹:封面使用的是硬殼加水蜜桃紙,書封是 牛皮紙,內頁是有淡淡紋路的丹迪紙,蓋上橡皮印 章別有一番趣味。 色彩介紹:我所選擇的主色調是米色,在搭配上淺 咖啡色的書封和黑色的印章,希望營造出溫暖質樸 的感覺。
寫出︐並用插 畫 呈 現
書籍介紹 : 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對生活的感觸︐用文字
製本結構: 用明信片的方式呈現︐簡潔且方便閱讀 質感介紹: 使用平滑不反光的象牙卡 色彩介紹: 用亮色系的色彩呈現童話的感覺
書籍介紹:以採訪七位對自己有著夢想和實現決 心的人,探究各種人對未來的執著。
製本結構:電腦排版輸出最後以膠裝裝訂。
質感介紹:想要達到簡單的排版和設計,烘托出 內容的精采。
色彩介紹:除了封面較繽紛,其餘內頁都是盡量 以簡潔的黑白作呈現。
書籍介紹:高中少女的旅遊及日常吃喝記錄
製本結構:膠裝 避免騎馬釘裝訂闔上會有空隙
質感介紹:封面採較粗糙的白棉絮 內頁以滑順的 薄磅象牙表現美食的印象
色彩介紹:每幅小圖皆是以偏暖色系的水彩繪成, 呈現食物給人的溫暖感受
ZZSH。ZINE
ZZSH。ZINE
ZZSH。ZINE ZZSH。ZINE ZZSH。ZINE
關於我的十一件事
懶 THE SECRET
DREAM?DREAMER? 當夢想與現實並肩而行
學生自製說明牌(第一次用專業軟體,稍有凌亂感)
Thinking of you
ZZSH。ZINE
書籍介紹: 影子是因為有光才呈現出來的, 但他並不會因為重疊而改變顏色 , 所以可以創造出許多不同的花樣
製本結構: 騎馬釘適合較輕薄的書
磅的道林紙,摸起來比較厚又不像影 印紙那麼滑
ZZSH。ZINE
藝術是源自於內心想法的呈現,就如孩子毫不吝嗇於將心中幻想
騎馬釘裝訂,書封再自己裁切後製
質感介紹:
以騎馬釘裝訂,避免中央圖片受到破壞
色彩介紹: 影子本身是黑色的,但背景卻是彩色的想像圖, 反應出影子不只是無趣的, 而是可以利用想像來把它變成彩色而有趣的
150
書籍介紹:
製本結構:
磅白絲棉紙做第一層封面,內頁為道林紙
影像
Life
與感受表達出來,創作是需要保有些許天真的。書名﹁ARTless﹂意思就 是﹃天真的、無虛飾的、自然的﹄
質感介紹:
書封我選擇大自然中較常見的咖啡色,因為主題也有關於自然,
有粗糙的紋路目的是希望多些質感
色彩介紹:
這是一本集結了卡片與手繪設計的手工類小書以四季的印象 為主題設計出人們印象中季節的感覺
本書以打洞並用扣鐶裝訂再以長型的水晶紙包覆防止跑頁這
書籍介紹:
製本結構:
我主要運用較厚紙張來做出了許多壓膜的圖案紋路增加觸感
色彩主要以淡粉色系為主水彩以淡彩呈現對比不會過於明顯
有手工書的質感不會過於平板還加上燙粉增添凹凸效果
既目的在於可以全開觀賞增加翻頁的便利性
質感介紹: 色彩介紹:
書籍介紹:本書主要以明孫武之志為主,藉由 易懂的文字,教你戰勝自我。 製本結構:我使用騎馬釘製做此書,因為可以 使人有攜帶方便之感,它是輕鬆的 兵書。 質感介紹:內頁使用瀰漫紙,封面則是略有纖 維的紙,質感粗糙泛黃,如古書。 色彩介紹:大致是明度較低的色彩。封面是遣 咖啡色,接近竹簡的顏色,要表現 古色古香的感覺。
孫武所云
ZZSH。ZINE
ARTless
Thinking of you
學生自製說明牌(第一次用專業軟體,稍有凌亂感)
Thinking of you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關於記錄生活中成長點滴的 小冊子,一生中總是會經歷許多困難 ,但只要肯鼓起勇氣,去面對挑戰, 夢想就在這一點一滴中逐漸起飛
製本結構: 封面是雪銅紙,一本膠裝,紙質厚, 一本騎馬釘裝訂,紙質薄
質感介紹: 堅硬的封面是兩面牆,保護住了整本 書,其中的蝴蝶頁半透明,有細微的 顆粒質感,而內頁則是比較平滑
色彩介紹: 暖色調,紅橘是封面主要的顏色,帶 給別人溫馨有活力的感覺,畫面中有 些浮水印的剪貼,液體自由流動的曲 線,引領你進入的是一個不受拘束的 自由創作的世界
書籍介紹:在資訊爆發的年代 讓 郵 的每一頁 洒出光輝的復古感給人看了有莫名 的動心
製本結構:多種紙 白膠 ... 起碼釘
質感介紹:用遠看無什麼特別 近看有小小凸凹 的小紙卡
色彩介紹:大致上採用橘當底色 混亂複雜剪貼 似遊樂中的指揮棒 隨性而耀眼
書籍介紹:影子是因為有光才呈現出來的,但他 並不會因為重疊而改變顏色所以可以 創造出許多不同的花樣
ZZSH。ZINE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集結了卡片與手繪設計的手 工類 小書以四季的印象為主題設計出 人們印象中季節的感覺 製本結構: 本書以打洞並用扣鐶裝訂再以長型的 水晶紙包覆防止跑頁這既目的在於可 以全開 觀賞增加翻頁的便利性 質感介紹: 我主要運用較厚紙張來做出了許多壓 膜的圖案紋路增加觸感有手工書的質 感不會過於平板還加上燙粉增添凹凸 效果 色彩介紹: 色彩主要以淡粉色系為主水彩以淡彩 呈現對比不會過於明顯
書籍介紹:
製本結構: 質感介紹:
色彩介紹:
生活點滴 郵樂
影像
ZZSH。ZINE ZZSH。ZINE ZZSH。ZINE
ZZSH。ZINE
ZZSH。ZINE
製本結構:騎馬釘適合較輕薄的書
磅的道林紙,摸起來比較厚又不像 影印紙那麼滑 質感介紹:
色彩介紹:影子本身是黑色的,但背景卻是彩色 的想像圖,反應出影子不只是無趣的 ,而是可以利用想像來把它變成彩色而 有趣的
150
Thinking of you 你以為的ㄕˋ?
點
學生自製說明牌(第一次用專業軟體,稍有凌亂感)
書籍介紹:藝術是源自於內心想法的呈現,就如 孩子毫不吝嗇於將心中幻想與感受表 達出來,創作是需要保有些許天真的。 書名 ﹁ARTless﹂意思就是天真的、 無虛飾的、自然的﹄ 製本結構:騎馬釘裝訂,書封再自己裁切後製
左邊表示小男孩的心情,右邊表示母親的心情 ,中間則是正在進行的事件。。有時候,我們 書籍介紹: 會忘記去理解別人,忘記自己的本意,忘記別 人有別人的生活。形成一道又一道誤會的鎖。 嘗試使用全頁式外加連結大封面的圖片,有點 下翻的騎馬釘使它可以打到全開。
製本結構: 麻煩但是意外的成功達到效果。然後再採用上 原本想用有些粗糙的紙質當作內頁,但是格式 質感介紹: 太小而無法如願。個人覺得封面用紙很酷,它 不是一個會讓你記得手感的紙,但它也沒有光 滑到視它為普通。 選擇使用黑白階描述劇情,其實是受了,抵岸 色彩介紹: 這本書的影響,也代表中間的格子不受到人們 彩色的感情的渲染,堅守著單純客觀的生活。
Dialyze Spetacle 生活點滴
質感介紹:磅白絲棉紙做第一層封面, 內頁為道林紙 色彩介紹:書封我選擇大自然中較常見的咖啡色, 因為主題也有關於自然,有粗糙的紋路 目的是希望多些質感
Go on a trip
步步走過
書籍介紹:從我的視野 從你的視野 觀看
...
製本結構:膠裝 配合圖幅需要 以更佳呈現
質感介紹:封面選用白萊尼 滑順質感 內頁選用象牙 搭配封面
堅硬的封面是兩面牆,保護住了整本書,其中的蝴蝶頁半透明 ,有細微的顆粒質感,而內頁則是比較平滑
封面是雪銅紙,一本膠裝,紙質厚,一本騎馬釘裝訂,紙質薄
這是一本關於記錄生活中成長點滴的小冊子,一生中總是會 經歷許多困難,但只要肯鼓起勇氣,去面對挑戰,夢想就 在這一點一滴中逐漸起飛
色彩介紹:從早上到傍晚 使用暖色系到寒色系為 主調
書籍介紹:
製本結構: 質感介紹: 色彩介紹:
暖色調,紅橘是封面主要的顏色,帶給別人溫馨有活力的感覺 ,畫面中有些浮水印的剪貼,液體自由流動的曲線,引領你進 入的是一個不受拘束的自由創作的世界
ZZSH。ZINE
ZZSH。ZINE
ZZSH。ZINE
ARTless 開鎖
ZZSH。ZINE
點
肆、 教學省思 這一次在進行美感教育實驗的同時,教育現場也迎接了第一屆全面免 試入學的學生,雖然實驗的對象期待是全面的,但是面對開學後差異極大 的學生學習樣貌,可以明顯感受到與過往經驗截然不同的學習風景,故幾 乎是立即性的,決定對課程規劃進行調整,但仍保持在中核心目標不變: A 組:以質感色彩等感覺形式進行設計行為思考。 B 組:以結構構造的機能性為設計起始,在進行美感元素的加入、修正。 C 組:以理性的構成與結構構造,發展感性自主意識的創造。 但在三個實驗中,面對不同學習反應,我產生不同的省思與感想: A: 好創意:與未知的日常相遇。美感教育選修班 狀況:因為是自由選修,雖然規劃即是期待敞開美感學習的門戶,但 也產生許多危機,首先在本屆入學學生學習能力上,班級中明 顯出現部分思考能力或是學習習慣跟不上同組夥伴的同學,而 課程設計又以思考為重,並沒有太多機械性操作行為,教師必 須不斷停下課程做反覆性的說明,以避免部分學生過度輕率的 認知自己已經完成設計;或是因為同組同學並無更深刻的情感, 在同組產生爭議時,容易氣氛凝重的進度不前,教師便需要對 事件進行了解排除;如此一來一往,時間也相對較為吃緊,師 生之間都產生時間壓力。 檢討:過高的實驗目標可能是這個組別發生的問題,所以在來學期的 選修規劃上,是安排數週「任務行為」達成累積後,在進行「檢 討分享」的設計思考,一方面期待增加所有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一方面期待能產生無形的思考能力外,更具像的成果展示。 B: 設計型思考:從全球化變遷到從多元都市班級美術課 狀況:因為是教師同時是這個班級的另一個大型專題的指導老師,因 為相處時間長,且有導師協力所以學生學習狀況相對穩定,同 組間團隊合作及良性競爭的情況令人讚賞。 加上前述城市專題格外的計畫補助,強化了學習過程中外在資 源的豐富性,故可將美感連貫至教室外的城市議題,甚至於期 末時,赴日進行比較學習,但資源過多也造成課程主軸的過度 豐富,學生較難將前後單元做更深刻的連貫,加上高一生活繁 忙,部分責任感高的同學明顯壓力較高。 42
檢討:與 A 組學習相反的是,B 組或許應該更為放慢角度,試著增加 教師對前幾週的反覆討論,以延伸至下一單元,但總體而言, 這一班的實驗室相當令人讚賞的。 C: 美術班高一設計課 因為是外加的實驗,六大形式主題僅簡單帶過,隨即進行高度轉化後 的綜合習作,雖然成果良好,但仍與去年相同,感到美術班學生的確 在美感的理性形式思考有迫切需求,但因為為融入既有設計課程,時 間必須控制得當,以免壓縮原來的專業術科,較為可惜,事實上教師 還滿期待學生能更扎實的學習基本的美感練習。
第三章、經費使用情形 (詳見下頁)
43
合計
合計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實⽀支總額(元)
0
0
所屬年度:103 計畫主持⼈人:簡菲莉 單位:新臺幣元 備
註
三、本部委辦各機關學校團體經費所採購之設備,屬本部財產,應列⼊入本部財產帳,並應於契約內約定受委辦單位為財產代管單位。計畫結束後受委辦單位如需繼續使⽤用設備 者,應依規定辦理;請於本表備註欄查填辦理情形。 四、計畫執⾏行率未達百分之⼋八⼗十者,請敘明原因。 五、各⼤大專校院之科技計畫、邁向頂尖⼤大學等專案計畫中屬研究性質者,或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列管之計畫,始得適⽤用彈性經費⽀支⽤用規定。 六、若計畫執⾏行無涉財產管理者,得免經財產管理單位蓋章。
機關學校⾸首⻑⾧長(或團體負責⼈人):
*執⾏行率未達80%之原因說明
■其他:無剩餘款,不繳回
□依核撥結報作業要點辦理( ■繳回 □不繳回)
□依合約約定( □繳回 □不繳回)
*餘款繳回⽅方式
是否辦理受贈、移撥或另訂定財產代管契約:□是 □否
是否需繼續使⽤用本項財產:□是□否
是否編送採購清冊⾄至教育部登記財產產籍:□是 ■否
100,000 請勾選 * 100,000 ■經常⾨門 □資本⾨門 *若屬資本⾨門經費,請查填財產管理情形
業務單位: 主(會)計單位: 備註: ⼀一、本表請隨函檢送⼄乙份。 ⼆二、本表「教育部核定計畫⾦金額」係計畫⾦金額經本部審核調整後之⾦金額;若未調整,則填原提計畫⾦金額。
彈性經費
可⽀支⽤用額度(元)
是否適⽤用彈性經費⽀支⽤用規定(註五) ( □是 ■否),勾選「是」者,請填下列⽀支⽤用情形
業務費
撥付⾦金額 執⾏行結餘款 (E=B-C)
教育部委辦經費收⽀支結算表
執⾏行單位名稱: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計畫名稱: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103學年度第1學期實驗課程實施計畫 教育部辦理⽅方式: □政府採購法 □⾏行政指⽰示 ■⾏行政協助 教育部核定函⽇日期⽂文號:103年9⽉月23⽇日臺教師(⼀一)字第1030000000A號函 計畫期程:103 年 09 ⽉月 01 ⽇日⾄至104年 01 ⽉月 31 ⽇日 教育部核定 教育部 計畫結餘款 實⽀支⾦金額 計畫⾦金額 經費項⺫⽬目 撥付⾦金額 (D=A-C) (C) (A) (B)
0
實⽀支 12,800 16,800 1,600 2,875 426 5,000 2,400 25,000 15,000 5,600 9,380 15,919
主(會)計單位:
總價 16,000 16,800 1,600 2,875 426 5,000 2,400 25,000 15,000 5,600 9,380 15,919
賸餘 3,2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經費執⾏行明細
校⻑⾧長:
執⾏行率 8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備註 (舉例,此欄位請刪除) 09/01⾄至01/22兼代課鐘點費 2015/1/6辦理臺⼤大社科院院參訪 處理課程記錄資料及材料設備管理⼈人員 上述⼈人事費補充健保費 成果活動宣傳海報及赴⽇日美感探索學習單 台⽇日藝術家出版座談及交流活動⼈人員誤餐 課程及教學材料 中⽇日⽂文專業美感設計書籍資料費 期初藝術家構築型美感校外參訪⾞車資 參觀台灣設計師週團體⾨門票 ⽂文具⽤用品及校外美感探索資訊耗材
執⾏行率低於80%或超過130%請說明
備註: 一、本表請併同收支結算表各乙式2份及成果報告等相關資料送繳宜蘭縣政府辦理核結。 二、本實驗課程經費賸餘款視為未執行,須全數繳回,原始憑証留校備查。 三、經費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執行。
承辦⼈人: 聯絡電話:02-28234811
1式 ⼈人次 125份 3式 1臺次 67⼈人次 1式
數量 10⼩小時 42節 1節 25⼩小時
計畫經費核定明細
單價 講師鐘點費 1,600 兼代課鐘點費 400 外聘講師鐘點費1,600 臨時⼯工資/⼯工讀費/⼯工作費 115 全⺠民健康保險補充保費 印刷費 5,000 膳費 80 材料費 200 資料蒐集費 5,000 租⾞車費 5,600 / ⾨門票 導覽 140 雜⽀支 合計
經費項⺫⽬目
執⾏行單位: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103學年度第1學期實驗課程實施計畫經費細⺫⽬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