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行程一覽表
參訪行程一覽表
因符合以下的標準,而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合掌造(合掌造り): 是指日本一種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 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合掌造為木造建築物,在 興建的過程中完全不用釘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合掌造的屋頂十分陡峭, 這是使積雪容易滑落不會堆積,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將屋頂壓垮。合掌造每 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朽的屋頂茅草。更換茅草需要大量人力,故每 次有哪一家人的屋頂需要翻修,全村的人就會同心協力完成,合作方式稱 為「結」(ゆい)。將合掌造介紹給全世界的,是德國的建築學者Bruno Taut,他在1935年左右於日本進行傳統民居樣式的調查,實地走訪合掌造 後大感驚艷,在《日本美的再發現》一書中讚譽其為「極端合理,就連日 本境內也相當罕見的傳統庶民建築」。
增加屋頂樑接合強度的力量 穩定整棟房屋的結構安定
沒有用任何金屬釘子固定的合掌造 解體重組都是非常自由的
柱子和柱子間增加斜的木材交叉
1. 軸組:この家はチョウナバリがない例
4. 屋根:叉首の内側には、筋違いを襷に入れる
2. 小屋組(叉首構造:ウスバリを敷き並べ、 その上に叉首を組む)
5. 野地:茅の下地となるよしずを張る
3. 床と屋根:木や竹の簀子で小屋内に床をつくる。 ヤナカを叉首の上に横に渡し、 垂木を並べる
4. 茅葺き:茅を葺いて、合掌造り家屋が完成する
兼六園
日本三大名園之一,迴遊式的庭園 1.反映加賀百萬石文化,具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 兼六園與水戶偕樂園、岡山後樂園,並列日本三大名園之一。兼 六園是代表性的江戶時代大名(諸侯)庭園,歷經多任加賀藩主, 耗費長久歲月建造而成。庭園位於金澤市中心, 可欣賞四季不同風情的美景,深受多數縣民與世界各國的遊客喜愛。 2.在遼闊的土地上建造池塘、人造小山、亭台的迴遊式庭園。 兼六園是「迴遊式」庭園,但也是建造當時各種造園手法的集大成。 回遊式庭園不是在寺廟或宮殿書院欣賞的坐觀式庭園, 而是將土地面積作最充分的利用, 在庭園中挖鑿大池塘,堆砌假山,並在適合的地點穿插建造亭台與茶室, 來訪者必須穿梭其間,才得以瀏覽全貌的庭園。因為庭園中有數塘池水, 還有穿梭其間的曲水,用挖鑿池塘的泥土堆砌而成的假山, 種植著多彩多姿的花草樹木, 因此也稱為「築山(假山)、林泉、迴遊式庭園」。 3.隱含歷代藩主對永世繁榮的祈求。 兼六園雖然歷經多任加賀藩主,耗費長久歲月建造而成, 但建園的基本思想是一以貫之的──即神仙思想。 將大池比擬成大海,海中有島,島上住著長生不老的神仙。 藩主們將祈求長壽與族人永世繁榮的心願,投射在庭園中。 首位建園的五代藩主綱紀,在瓢池中建造了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仙島 ;而十三代藩主齊泰也在霞之池中,建造了蓬萊島。
日本庭院各年代造園特徵: •飛鳥時代(538-710A.D.) 已有在皇宮四周列植灌木、使用植物編製的生垣等造園技術。 掘池築堤、飼養鳥獸、舉行曲水宴、聆聽雅樂等從中國傳來的活動 在貴族中蔚為風尚。須彌山的修築。 •奈良時代(710-794A.D.) 庭園文化開始發展,自「萬葉集」中可發現當時的人們對庭石具有高度 興趣。奈良市佐紀町「平城宮跡」,挖掘出堆疊卵石造成的池岸。 當時的人們不只對石頭具有高度興趣,對植物生態亦相 當關心。 •平安時代(794-1185A.D.) 桓武天皇遷都平安後,造園蓬勃發展,深受唐代文化影響。 前期:貴族邸宅流行利用自然林丘與山麓湧泉建造大規模庭園。 此外,小規模的「坪庭」亦開始發展。 後期:貴族邸宅統一成為「寢殿造」形式。 寺廟為淨土庭園,創造理想的極樂淨土是借的莊嚴氣氛。 著名庭園:平等院、毛越寺跡、觀自在王院跡、無量光院跡、名 古曾瀧跡等。 •鎌倉時代(1185-1333A.D.) 源賴朝幕府建都鎌倉,武權當道,重質樸尚武功,造園風格受禪宗影響 ,在淨土庭園中增添了濃厚的禪味。 高級住宅仍然承接前朝風格,寢殿造系仍為主流。但更加積極利用地形 創造庭園趣味。寺院庭園中多見瀑布或池畔等遺跡,其中多有利用岩盤 建造者,因此至今無大改變。 著名庭園:稱名寺、南禪院、永福寺、建長寺、圓覺寺、永保寺等。 •南北朝時代(1336-1392A.D.) 禪苑與淨土庭園到了這時代仍難以清楚分別。 樸素風尚的枯山水庭園自此時期開始發展。畫作多以黑白色墨表現簡潔 有力對大自然的描寫,表現出回歸自然的憧憬。 著名庭園:夢窗國師的西芳寺、天龍寺。
•室町時代(1336-1573A.D.) 受到中國明朝文化影響,生活安定,文學美術進步, 繪畫雕刻、茶道、花道盛行,造園藝術普及。 迴遊式池泉庭園動線流暢變化,視線在空間與時間上改變, 增加風景點並互相調和。枯山水石庭極盛。 著名庭園:龍安寺、大德寺、大仙院、鹿苑寺、慈照寺等。 •安土桃山時代(1568-1603A.D.) 日本的戰國時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為此時代三雄。 興建了許多大規模的土木工事以及豪華的庭園。 茶庭是一種自然式庭園,利用再現一小部份的自然巧妙代表全體。 利用飛石象徵山路;蹲踞手水缽代表湧泉;鋪上松葉代表茂林等, 在有限的基地上令人感覺宛如在深山。 著名庭園:醍醐寺三寶院、園城寺光淨院、二条城庭園、西本願寺等。 •江戶時代(1603-1868A.D.) 將復古的精神、武家造的豪華庭園、初期茶庭等過渡中的設計理念集大 成的時代。大規模的迴遊式庭園、平庭的枯山水、借景法、茶庭設計理 論定型、庭園與建築融合等理論皆在此時代完成。 江戶初期庭園仍然以京都為中心, 因此德川幕府邀請名匠小堀遠州等至江戶營造庭園。 著名庭園:小石川後樂園、芝離宮、赤坂離宮等。 江戶時代中期以後,京都庭園式微,庭園文化的中心轉移至江戶。 著名庭園:濱離宮、六義園等。 不只江戶城外,在地方諸侯居所城內外亦出現許多大型庭園。 例如:岡山後樂園、金澤兼六園、熊本水前寺成趣園、水戶偕樂園等。 乘著庭園趣味的普及以及出版技術發達,此時代庭園相關圖書大量出版 ,庭園漸失藝術性,轉變為遊戲般的個人興趣。 •明治之後(1868-現在) 隨著西洋建築傳入日本,西洋庭園也隨之影響了日本的庭園。 常見法國整形式庭園,以及英國自然式庭園。 如新宿御苑、赤坂離宮等,皆強調曲線美。 將過去日本庭園的技法做基礎,將自然風景寫實地描繪在庭園中的作品 亦出現。現代以後,出現許多具備了草地、菜園、兒童遊戲場等以實用 為目標的現代庭園。
日式庭園常見元素 淨土庭園
通過泉池、島嶼、橋樑、阿彌陀堂等表現極樂淨土的概念。
須彌山
即妙高山。佛經指廣大無邊的山。日本很早就將須彌山的形象運用於 園中。其構建方式是,在庭園中心置一高石,象徵須彌山,周圍置群 石,象徵七金山(圍著須彌山的七座山)。
枯山水
沒有流水,僅用石頭、砂礫表現大海和島嶼,蘊含無限禪意。 枯山水庭園也叫“石庭”。
借景
取庭園外的山、水、樹木和竹林作為背景。
三尊石
石組形式之一,由中間一塊大石、兩邊各一小石組成一個品字形。 表示由主佛和夾侍佛構成的三尊佛。
龍門瀑布
借用中國典故“鯉魚跳龍門”進行佈景。有小型瀑布,瀑布下方有尖 形石頭,象徵鯉魚。據說這種造園手法是由來自南宋的歸化僧蘭溪道 隆開始創作。 “龍門瀑布”一般設置於禪寺庭園內,以鯉魚跳龍門,喻示“大徹大悟”。
坐觀式
日本園林多以靜觀為主,特別是小園林,其觀賞角度只有一個, 雖在園路,也只是看而不是讓人走進去賞玩,故稱為坐觀式園林。
舟遊式
舟遊式是以遊船為交通工具的回游式園林。在大園林中一般是三種方 式結合在一起,大一些的庭院也可用回游式。
回游式
回游式與此相對應,是可以供人走進去賞玩的,其觀賞角度有多個, 可以做到移步換景。
真庭
對真山真水的模仿。
行庭
局部的模擬和少量的省略。
草庭
大量的省略。
松樹
日本庭園主要景木之一。
綠苔
日本庭園中常見之物。
蓬萊三島、 是日本園林很常見的景觀。 龜島與鶴島 石
日本庭園十分講究置石造景。幾乎到了“無石不成景”的地步。
石燈籠
日本庭園中常用的元素。由中國引入。
僧都
又名添水。一截竹筒,流入半筒水後,一段下傾,倒掉積水,另一段 返回原位時敲擊石頭髮出輕脆的聲響。原本是田間用來驚嚇鳥雀的農 具,置於庭園中,有震耳醒心之妙用
六勝:調和相反的景觀,演繹出對照之美。 絕佳美景的代名詞「六勝」。 六勝,指的是「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 。在宋朝《洛陽名園記》中寫道:「洛人云,園圃之勝 不能相兼者六,務宏大 者,少幽邃;人力勝者,少蒼古;多水泉者,難眺望。兼此六者,惟‘湖園’而 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庭園造景無法兼顧六種景觀意境,要展現寬敞氣派 (宏大),就欠缺寂靜清幽與深邃(幽邃);要加上人工雕琢(人力),就喪失 古璞(蒼古)之美;要多用瀑布或池塘(水泉),就沒有開闊的視野。」最後說 的是,「能兼顧這六種景觀意境者,只有湖園」,湖園擁有的便是如此絕佳美景 。兼六園因酷似湖園的意境,兼具六勝,在文政5年(1822),由奧州白河藩主松 平定信命名為兼六園。
宏大、幽邃 「宏大」與「幽邃」意思完全相反,寬敞的地點,基本上就是要明亮開放;而幽 邃的境界,則是要帶有寂靜清幽與深邃。有位老臣在遊園後寫道,「近觀曠闊寬 廣,闊達且闡明也」,描述此庭園寬廣明亮,卻又寫「有如偏遠深山」。顯示在 那個時候,已有人能體會到兼六園中宏大與幽邃共生之美。
霞之池
人力、蒼古 「人力」與「蒼古」也存在著矛盾的關係,有了人工雕琢,就會喪失自然之美。 而兼六園明明是個「只要有小島沙洲水岸,往往就有小橋」的人工庭園,卻仍然 「巨樹參天,青苔遍地」。直至現在,造訪兼六園的遊客,雖然一邊欣賞園內許 多的人工造景,但卻仍不由自主地傾倒在其中的古璞意境中。
瓢池
水泉、眺望 「水泉」,指的是池溏或瀑布等水景。通常水流經之處,大多是位於山間或谷底 等低漥地,於是很難兼顧戲水與眺望遠景。然而在兼六園,遊客不僅可以欣賞近 在身邊的水景,同時還有遼闊的視野──遠方可見內灘砂丘與能登半島,眼前則 有卯辰山,再過去還可眺望白山、醫王山。「水泉」與「眺望」共存,這就是兼 六園最主要的特徵,是其他庭園所無法比擬
眺望台
文化傳統
基地環境
2
效率務實
人與空間
1
觀看賞析
1 整組式的探索:形式的二元對立 2 合掌村與兼六園建材意象探討 庭園 兼六園植栽中的日本文化色彩意象
兼六園 茶文化
花木竹石泉亭橋和"寂茶"共構的 動線與雅空間
* 日本士族與庶民的茶道文化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金澤21世紀美術館位在兼六園旁邊,花了5年時間於2004年10月正式 啟用,為這個擁有加賀百萬石輝煌歷史的金澤名城,帶來當代藝術的豐厚 洗禮。 美術館的名稱「21世紀」所代表的意義就是要與「20世紀」區隔。 也就是說將20世紀的3M主張 (人類至上、金錢至上與唯物主義:Man、︑Money、︑Materialism) 轉化成21世紀的3C主張(知覺、團體智慧與共存:Consciousness︑ Collective Intelligence、Coexistence)
SANAA 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設計者是「SANAA」,也就是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1956 born in Ibaraki Prefecture)與西澤立衛(Ryue NishizawaBorn, 1966 born in Kanagawa Prefectur)於1995年所組成的設計團隊 SANAA透過模糊內外界面的手法,呈現建築的通透性及開放性,並以自由曲 線創造高度流動性的空間,透過內部流體模擬,打造出不用空調系統的理想 室內;融入自然環境的建築地景,讓建築從裡到外與所在地域有良好互動。 代表作包括:2009英國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勞力士學習中心( Rolex Learning Center)、豊島美術館、羅浮宮朗斯分館(Musée du Louvre-Lens)。
普立茲克獎的評語: 對於超過15年,建築師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的合作的SANAA,幾乎是無 法分隔他們各自負責努力哪些特定項目。每棟建築都是來自雙方智慧一起 完成的。他們共同創作許多重要的建築:如長野的O-博物館和金澤21世紀 美術館(日本), the Glass Pavilion at the Toledo Museum (Ohio), De Kunstline Theater and Cultural Center (Almere, the Netherlands), 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 NY), and the recent Rolex Learning Center (Lausanne, Switzerland)。
由妹島和世和西澤的建築看似非常簡單。建築中無縫的整體,其中存在深 厚的研究,並形成了一個感性的人、物、活動和風景在其中。他們喜歡探 索一些連續空間,亮度,透明度成為重要的特質結合在一起。妹島和世和 西澤的建築不同於那些高高矗立或華麗的裝飾。相反,他們尋求建築的基 本素質,產生那種備受讚賞的直率。 而這樣的作法並不會讓工作變得簡單,相反,它是依靠一個嚴格的調查和 鋼鐵般的決心。細緻的調查每個客戶並提供多次設計的可能,產生大量的 圖紙和模型,反覆探索持續不斷的替代。直到那些反覆中仍存在的基本。 轉換成精準的結構邏輯和精確的美感。他們用普通的日常材料,與符合現 代技術的可能;對空間的理解卻顛覆傳統形式。他們往往選擇非層次的空 間,以有限的預算創造樸實無華,合宜的建築物。 他們呼籲公共建築應該像“山中的風景”,永遠不應該失去與周圍環境、 自然的聯繫。 儘管妹島和世和西澤沒有發表論文理論,但他們的工作以嚴謹的調查,呈 現明確的概念。 建築架構,兼具精緻與強大的功能、精確流暢,巧妙而不過分誇張的智慧 ;成功創造建築物環境所能所包含的活動互動性,營造豐滿、豐碩的建築 語言。 森山宅 住宅是由什麼構成? 構成中與環境是什麼關係? 都市始終在旁 生活充塞在虛空間中
梅林之家 凝固生活的景象的不可思議的取 景器,不斷框取生活的每一個剎 那,成為記憶的一部分。生活中 到處都是風景
突然! 20個問題...
Q1:觸發你成為建築師的原因是: 西沢:突然就發覺了... Q2:喜歡的服裝品牌? 西沢:比起義大利人或法國人做的衣服 更喜歡「能揮舞」和有主張的衣服。 Q3:喜歡的食物: 西沢:蕎麥麵
亞里斯多德說藝術與科學時是不分的, 直到文藝復興後、工業革命時是分開的 Q4:常去的店? 西沢:品川翁(品川的蕎麥店) 但建築一直是整合型到知識,一直到路易斯康 利庵(白金的蕎麥店) Q5:犬派還是貓派? 西沢:貓派? 但是也喜歡狗。 Q6:食衣住...生活中比較注重哪一點? 西沢:比較關心車子和住的飯店, 但住還是壓倒性的注意啊。 Q7:(自己設計的以外)喜歡的美術館是? 西沢:Dia Art Foundation - Dia The Chinati Foundation Museum Hombroich Louisiana美術館 Au Palais de Tokyo Q8:尊敬的建築師? 西沢:柯比意、密斯凡得羅 Q9:建築師最重要的資質是? 西沢:提案的基礎、想像力。 Q10:日本貨日本人失去的東西是? 西沢:動態的模式。
Q1:觸發你成為建築師的原因是: 妹島:小學低年級時,看到菊竹清訓的「sky house」 Q2:喜歡的服裝品牌? 妹島:COMME des GARÇONS Q3:喜歡的食物: 妹島:澱粉類。飯或是麵那些... Q4:常去的店? 妹島:東京。天現寺義大利餐廳 東京。門前仲町的日式(紅豆)甜點店 Q5:犬派還是貓派? 妹島:貓派。但是到現在還沒養過貓 狗好可怕啊! Q6:食衣住...生活中比較注重哪一點? 妹島:住、衣、食。買衣服也很喜愛... Q7:(自己設計的以外)喜歡的美術館是? 妹島:Fondation Beyeler....其實很多耶 Q8:尊敬的建築師? 妹島:柯比意、密斯凡得羅 Q9:建築師最重要的資質是? 妹島:忍耐力 Q10:日本或日本人失去的東西是? 妹島:比起失去的, 言語或文化這些基礎的根本錯誤
Q11:反過來說日本人優秀的關鍵是? 西沢:比起歐洲人跟美國人 日本人能創造兼具生活感 與抽象透明性的住宅。 Q12:最愛讀的書? 西沢:Johann Peter Eckermann的<歌德對談>、 Miles Dewey 、夏目漱石的作品...。 Q13:學生時代理想的職業? 西沢:還有體力的時候覺得運動很不錯。 Q14:最捨不得扔掉的東西是? 西沢:該低的東西就該丟了。 Q15:逃避工作現實的方法是? 西沢:散步。不是很長距離的, 大概在事務所中間一直走。 Q16:常常回頭參考的,自己的建築基準? 西沢:沒什麼特別的。 Q17:現在最想一起吃飯的對象是? 西沢:朋友吧。 Q18:理想的工作樣貌? 西沢:人都有人的問題,有趣的人吧... Q19:如果有一年的假期,你想做什麼? 西沢:任何國外的都市丟很期待, 但一個月會想去去南方島嶼...。 Q20:重來一次人生的話,你最想做的職業是? 西沢:可以一個人完成的... 就像作家那樣的職業。
Q1:反過來說日本人優秀的關鍵是? 妹島:歐洲人跟美國人也不一樣,也有他們不同的地方 也一定有更好的優點。 Q2:最愛讀的書? 妹島:亂讀。 Q3:學生時代理想的職業? 妹島:學生時代以為現在應該就是生小孩吧... 研究所實則覺得生或不勝,都還很好。 Q4:最捨不得扔掉的東西是? 妹島:古著洋裝, 就算不會再穿了,也像藝術品啊 Q5:逃避工作現實的方法是? 妹島:氣氛轉換吧...把討厭的事情忘掉。 Q6:常常回頭參考的,自己的建築基準? 妹島:沒什麼特別的說... Q7:現在最想一起吃飯的對象是? 妹島:朋友。 Q8:理想的工作樣貌? 妹島:一個人也能執行工作的樣子 Q9:如果有一年的假期,你想做什麼? 妹島:去南方島嶼,一個月換一個城市居住。 Q10:重來一次人生的話,你最想做的職業是? 妹島:音樂家吧...
Point 1:內外通透,開放的設計
Point 3:與建築一體的公共藝術品
Point 2:不同質感,獨立性高的典藏展覽室
Point 4:穿透室內的自然光 Point 5:宛如在街道中行走的室內廊道
小知識: 先生 皆 川 明 我覺得設計師要傳達的不是物的外在,而是內在的體驗,一種情感體驗的傳達。 -皆川明 皆川明是1967年東京都出身,作品擅長將日本傳統的織物、染印技術活用至布料 使用上,並調和出具有故事感的設計理念。 文化服裝學院畢業後,在 1995 年設立 mina (源自芬蘭語,意譯「我」),初創 mina 的皆川先生,早上在魚店打工,下午到設計工作室工作,此狀況維持了兩 年,也因如此某些織品的圖騰或有些配件,帶有魚的 image (如:取名為 Pacific 的織品,魚包包等) ,目前已經是日本近代最受矚目之一的服裝設計師,他的服 裝使用自己設計的布料,不論印花或是刺繡,設計恆久如新。 mina perhonen品牌 mina既是設計師皆川明的「皆」字讀音,亦是芬蘭語中的「我 」,1995年出道 ,2003年改名 mina perhonen , 因為酷愛北歐文化的他,想做半個芬蘭人,既然 改不了血統,唯有改名,perhonen是芬蘭語中的「蝴蝶」—「我希望我的設計, 美麗一如蝴蝶拍翼飛舞。」對於皆川明而言,每一塊布料也都被珍視的賦予一個 名字,霧中森林、飛鳥、花瓣、蜂巢、軟糖、狂歡節…欣賞皆川明的花布設計, 是一場微醺的美妙體驗。
作為別具里程碑意義的金澤21世紀10週年新制服,我們為了這個累積許多實積 、海內外聞名、具強大吸引力的的美術館,以持續的展覽觸動造訪者的心! 這些事情都累積在社會的記憶中,在那邊工作的工作人員也是那麼的愉快,就 像反射在美術館中的風與光,我以這樣的想法來設計新制服。 今日,社會必然會漸漸理解這是那麼重要的資產,這樣的想法也在制服中綻放 著,拼接著人們的記憶,是我處理新制服的地方,在新款不同之處是將這些違 合感調和起來,靈感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想法。 我希望這個世代的社會能錯落有致的存在,共同營造美好的生活。 (皆川明)
皆川明設計的東京晴空塔制服
皆川明設計的青森美術館制服
皆川明以前立志當一名長跑選手,但慢慢因受傷放棄初衷 藉由一次歐洲旅行慢慢明白了 會引燃自己熱情跟投注心力的是什麼 一步一步,從每件親手縫製寄賣的一人工作室 到現在 很謙虛的說著:「我只是還在嘗試建構中的專門店」 他的語氣很樸實內斂, 但感覺得出 就是有種跟其他設計師不一樣的堅持 設計師所絞盡腦汁為人設計出來的衣服,為什麼一季過後就要拋售呢? 難道換了個季節,設計師的心意就減少了嗎?? 難道明年不會有夏天嗎? 標榜著限量款的設計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虛榮, 或只是促銷的手段? 一件適合自己的衣裳或布料, 應該是值得一穿再穿。
我看了一個好展覽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髣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閒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此誌, 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聞之,欣然規往, 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借景種類 借景可分為: 一、近借。在園中欣賞園外近處的景物。 二、遠借。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景物, 例如靠水的園林,在水邊眺望開闊的水面和遠處的島嶼。 三、鄰借。在園中欣賞相鄰園林的景物。 四、互借。兩座園林或兩個景點之間彼此借資對方的景物。 五、仰借。在園中仰視園外的峰巒、峭壁或鄰寺的高塔。 六、俯借。在園中的高視點,俯瞰園外的景物。 七、應時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節或一天中某一時刻的景物, 主要是借天文景觀、氣象景觀、植物季相變化景觀 和即時的動態景觀。 借景方法大體有三種: 一、開闢賞景透視線,對於賞景的障礙物進行整理或去除, 譬如修剪掉遮擋視線的樹木枝葉等。 在園中建軒、榭、亭、臺,作為視景點, 仰視或平視景物,納煙水之悠悠,收雲山之聳翠, 看梵宇之淩空,賞平林之漠漠。 二、提升視景點的高度,使視景線突破園林的界限, 取俯視或平視遠景的效果。 在園中堆山,築臺,建造樓、閣、亭等, 讓遊者放眼遠望,以窮千里目。 三、借虛景,如朱熹的“半畝方塘”,圓明園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 都俯借了“天光雲影”;上海豫園中的花墻下的月洞, 透露了隔院的水榭。
「日本傳統的建築師喜歡將建築物與周圍的環境及景色融為一體。 當然,我不希望抄襲。 但我十分尊重日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及傳統。」
1 基地環境
2 * 文化傳統
配置保存
5
4
3
動線引導
1 現代建築與在地文化的體現 建築與基地
2 建築造型與空間環境的關係 3 移動:空間中的動線與敘事性
空間與配置
4 觀看:建築與環境的「借景」與「框景」 * 虛實相間的幾何光影 作品與展示
5 展示品與美術館空間的關係
古口吉生 谷口吉生(1937年10月17日─)是一位知名的日本建築師,近期的知名作品 包含紐約的現代美術館新館。2005年10月17日,他獲得了日本美術協會頒發 的第17屆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的建築獎項。 谷口吉生的父親谷口吉郎也是一位建築師,但他在大學時期並未受父親 影響,主修建築,反而是在慶應義塾大學主修機械工學,1960年畢業後,經 常參與父親與建築師朋友的聚會討論,漸漸對建築產生興趣,于是出國到哈 佛大學念設計研究所,1964年畢業,谷口吉生曾與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短暫 的工作過,此建築大師影響谷口吉生的風格甚多。1964到1972年,谷口曾在 丹下健三的工作室工作,197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之後也曾和知 名的野口勇、Peter Walker、Genichiro Inokuma合作。(謝宗哲老師曾認為穀 口可能也影響單下載現代主義風格上許多) 谷口的建築作品帶有很強烈的正方型切割風格,常用大片玻璃或是薄形 的結構,造型相當簡潔,其中最有名的幾乎都是日本博物館或美術館。如東 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葛西臨海公園休息屋水晶視野屋、葛西臨海水 族館、土門拳紀念館、豐田市美術館等。 1997年紐約現代美術館計劃擴館並進行國際的建築競圖,谷口吉生的設 計從多位知名的國際建築師中脫穎而出,博物館方認為谷口的設計加強了館 內展示空間。也能以建築特色帶來新的營收。新館在2004年開幕,有6層樓 高。作品列表1978年:資生堂企業資料館 1983年:土門拳紀念館 1989年: 東京都葛西臨海水族園 1990年:長野信濃美術館東山魁夷館 1991年:丸龜 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 1995年:豊田市美術館 1999年:東京國立博物館 法隆寺寶物館 2004年:香川縣立東山魁夷瀨戶內海美術館 2005年:紐約現 代美術館新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百年紀念館 (2007年完工) 日產汽車新辦公大 樓(2009年完工)... 丹下的三大弟子: 磯崎新:最受影響的 (跟從丹下十幾年~並參與大阪萬國) 槙文彥:只跟半年~後又參與代謝派 谷口吉生:紳士般的風格是濃厚貴族氣質的建築師 讀完哈佛碩士才回來跟從丹下~ 反過來使丹下受到某部分西方的刺激 是丹下最喜愛的學生。 1995 豐田市立美術館可說是地景與建築的完美結合
節錄:五十嵐太郎談古口吉生 巨大的規模和精巧的細節 谷口吉生是一個獨特的日本建築師。 如果檢查歷史,可以指出以下兩點。 1.谷口很少有住宅的工作。 通常日本建築師,大部份的工作開 始在他自己的房子或是狹窄的房子 ,然後才繼續在公共設施加強。但 是谷口,在美國接受建築教育之後 ,就是在丹下健工作事務所工作, 擔任海外城市規模的計劃執行。 獨立的作品也是從美術館為中心的 公共設施,商業大樓幾乎沒有。 2.他不喜歡競圖,出人意料的是,“ 現代藝術博物館”是他參加的第一 次設計競賽。回想起來開始時他也 想拒絕參加。也許也是這種態度讓 他脫穎而出。 沒有臉(表情)的建築 如果把建築擬人化時,窗就像眼、門 就像口。但谷口的建築卻往往沒有這 些… 反射的影像性 知名建築表面有交疊的影像,而谷口 的影像性則是來自透明性的反射、多 重的映照…現象,谷口透過水面反射 ,提高了環境反射增幅,提昇了建築 的藝術性。 觀客移動中的視覺連鎖,也是很重要 的論述,設計時對基地的觀察,不亂 讓人意識到周遭的風景,導入日本傳
統的空間,谷口擅長借景的手法,將生動的切割了都市形象,再《MoMA》 再展示聽得縫隙間有許多都市的映像,實現了谷口式的空間圖像。 新生的 MOMA和金澤21 兩個都是日本建築師在2004開幕的話題美術館,兩個都不在郊區的都心位 置,無法一眼看到全貌。 不像畢爾包古根漢一樣的不定型,圓與方的幾何構成,都是白色立方體交錯 中滲透進內外部空間的交錯的開放感。 但除了上述的共通性,還有有很多不同之處,SANAA以水平/平面空間展開 ,對照古口垂直/斷面的處理 相對於金澤21彷彿從宇宙中降落的圓盤,MOMA的案子好像一開始就在那裡 了,幾乎沒有感受到世新的設計案。也是相較其他建築師競圖提案時,谷口 對曼哈頓的城市脈絡與MOMA歷史的更加考據般,谷口靈活的以現代建築語 彙,將過去的空間復原並讓人更注意到周遭既存的高樓層的存在感,換句話 說,自然的讓人感受到現地的存在感,正式這件作品了不起的地方。 而金澤21世紀美術館,而是即使在別的場域存在也可以般,我曾稱呼它為 另類的現代建築,圓、矩型、玻璃的透明性,都是現代建築的常見元件,但 SANAA如此大膽的重組之,即使是現代建築也是難得一見的。 那谷口的MOMA有什麼呢?他柔軟的聆聽業主要求,彷彿現代主義建築的更 新與再生。
Point 1:建築與京都城的軸線訊息
知新館彷彿一進去就被卡住的軸線,由京 博的南門進入往北方前進的入口,這個直 線一直一直往南延伸就是三十三間堂的南 大門,「本館和池塘連結東西軸線,在格 狀網絡中考慮到平安京的建立與歷史,並 且意識到自然與南北中軸」 谷口設計的入口,是豐成秀吉打開的方廣 寺門跡,可以看到谷口對古都的建立的保 存。(這裡本來是豐成發願蓋方廣寺的遺 跡,短暫存在高19公尺的夢幻大佛(比東 大寺大佛16公尺高),後來因為隔年的慶 長伏見地震倒壞,秀吉死後,嫡子再度發 願銅製大佛,後來又在灌漿時發生意外引 發大火,聯大佛殿都燒壞了,方廣寺此後 不斷地震天災雷擊,到江戶中期就沒人敢 再提重建了。
Point 2.新與舊的連結語彙
除了歷史紋理的關照外,針對1895年由建築師片山東熊設計的本館,康德的 第一個弟子,建於明治跨越江戶時代動盪年代的仿文藝復興風格,谷口不同 於原址昭和40年(1965年)。森田慶一設計的建築,以連續的外露柱子+下 方特意為之的凹槽,企圖連貫本館的視覺感。 谷口看似極為乾淨的現代建築風格,在此反而像能舞台一般,優質的對本館 提出敬意。
Point 3:體現日式極簡風味的現代建築 + 暗示機能的空間處理
與與建築物外在的俐落極簡現代建築不同,內部的裝飾聚集大量日本元素, 尤其是由外而內的光線,就像自古以來日本家屋將日光以屋簷阻擋後,投射 在地上的竹帘(障子)上的光影,形成建築物內外的光的明度韻律。 「大廳是個什麼都沒展示,讓人放鬆的空間」展示品在那一牆之隔之處, 和諧的存在在陰影的保護中,這裡為了保存,避免強光直射藝術品。
Point 4:觀看:動線引導的日本視覺美學
知新館事實上已經是一個非常日式意念的建築,建築物之前有一個不同於西 方透視的景觀,而是一個超越物理距離的深度景觀,這樣的取景構圖其實是 一個非常浮世繪的作法… 具有遠、中、近景的層次,在下圖中可見的,遠景是水平線上的天空(空の 靄),中央的樹松、前方的道路和屋頂,這三個景臊重疊出一個往前邁進的 距離感表現。 考慮日本美術手法和概念表現在「真、行、草(しん、ぎょう、そう)」 花道、庭院、料理的擺盤調度…
美的感性思索的歷程方式。 真:中心的主角 行:嚴謹的補完與其背景(中介) 草:自由伸展的餘裕 所以這地方詮釋了一種曖昧的層次, 這也是日本文化趣味之處 這裡「真」的位置是松樹, 實際上並沒有比建築物大的大樹 但是其實途中的景色也是一個實際上的配角 後面的建築物反而是行的背景
Point 5:觀看:動線引導的日本視覺美學
受付處(售票口)の的屋簷和牆壁,上方頂切割出的景觀,讓人在入場前感 知了這一些日式的美,有種「見越しの松」的意涵。 這也有葛飾北齋の富嶽三十六景の「尾州不二見原」作品的設想。
Point 6 展示品與美術館空間的關係
承(3)談到的歷史文物展品保護性 ,建築還採用獨特的打光及新式的高 透明度玻璃,使關者與展品,既有隔 閡。又擁有透徹清晰的視覺。
平成知新館作為與西洋式的明治古都館對比 的現代建築,是棟相當強調寺本空間構成要 素的建築物。不管是柱子跟樑的軸線組合與 深度,半透明素材的使用、幾何學的構成形 式... 金屬與玻璃的現代素材,表現出一棟具備日 本傳統建築思考的空間。
基地環境
文化傳統
1 * 3 配置保存
建築與基地
5
2 4
動線引導
1 建築與京都城的軸線訊息 2 新與舊的連結語彙
空間與配置
3 體現日式極簡風味的現代建築 + 暗示機能的空間處理 4 觀看:動線引導的日本視覺美學
作品與展示
5 展示品與美術館空間的關係 * (延伸)谷口吉生的建築傳承
某種程度... 這棟建築就像鈴木大拙的禪學般 「從本質上看,禪是一種見性之法, 並為我們指出掙脫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 從入口進去,要先經過一條幽暗的長廊, 好像離開人世的喧囂, 被壓縮到一個簡單素淨的空間, 然後才能到達鈴木大拙的文件展示區。 看完他的禪學人生之後, 參觀者被帶到一個開闊的內庭, 內庭的水池平靜, 猶如禪學心靈寧靜的內在心境。 藉著巧妙的空間設計, 谷口吉生讓參觀者領略禪學幽遠的深意。
公共空間的日俗機能 (如洗手間) 被安置在入口之外 而參觀者 沈澱>>學習>>洗滌>>思索 最後留下自己的心路 完美的配置出一種 乾淨而層次分明的空間。
谷口吉生建築師極為乾淨簡潔俐落的線條,時常分割出一種框璟般的內外景 也如同平成知新館一般,展示出一種浮世繪般重要的「真」... 我們對谷口的作品印象很深是上野的法隆寺寶物館,因為淨土庭園的完美構 圖、極簡的復古和風樣式,讓法隆寺的皇室收藏能呈現給國民,日本的國際 樣式風格就在這樣的場所,毫無違合感的呈現了歷史。 淨土庭園的格局似乎: 水/建築,自然/人工,此岸/彼岸, 以簡化的二元對立讓西方人也更容易理解。
1 生活感與形而上的空間配置 2 觀看:建築與環境的「借景」與「框景」 3 移動:空間中的動線與敘事性 4 淨土式水場域在空間中的討論
禪學精神
周遭植栽的介入
2 1 4
*
經典內在形塑
3
動線引導
1 生活感與形而上的空間配置 空間與配置
3 移動:空間中的動線與敘事性
建築與基地
2
觀看:建築與環境的「借景」與「框景」
4 淨土式水場域在空間中的討論 * 空間中的日本禪學與品格力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建築修復
4 3 文化資產價值
5 經典內在形塑
1
2
物我觀看
動線引導
未來 現世 象徵西方極樂世界的 「鳳凰堂」代表未來 東邊太陽昇起的「朝日山」 有東方極樂世界的 「藥師如來」,代表過去
坐向 向東而建。朝陽直射正面。 觀察的建築形式當中, 觀察文化對於鳳凰堂的坐落, 如同在浮島中的極樂世界, 與栗生明的現代建築 對於這個文化的尊重,形成的鳳翔館。 建在池中島上,宛如浮於極樂寶 池的宮殿一般,平安時代的書本 《續本朝往生傳》中有「欲知極 樂,當去拜宇治御寺」,
宮殿式建築是朝南、前面有園池 ,從宮殿穿過迴廊、經過屋可至 釣殿,但鳳凰堂朝東而建,左右 迴廊僅作裝飾之用,無法穿行。
1 物我觀看:文化意念與空間 空間構成
2 淨土式水場域在空間中的討論 3 空間秩序的營造 4 展品與美術館空間的配置
作品與展示
5 文化資產再造 * 東/西方宗教與建築之視覺型式比較
中堂內部,日本最古老的和繪
柱子近似仙台媒體館 的結構...
金澤車站
金澤車站主要由鋁合金樑柱結構加上玻 璃覆蓋,是日本最大的鋁合金建築,氣 勢恢宏憾人。 東口廣場屋頂呈現弧形狀,由鋁合金樑 柱構造出骨架,再覆以玻璃, 球面最大直徑達180公尺, 屋頂鋪設3019片採光玻璃,離地挑高 29.5公尺,通透感十足的頂面, 使得氣候無論晴雨,皆達最佳採光, 天晴時,室內玻璃光與陽光交互反射, 形成倒影瀲豔的美景。 由於金澤氣候長年多雨多雪, 因此這個圓頂形的弧狀玻璃屋頂, 猶如一把撐開的大傘, 表達了為旅客撐起歡迎大傘的體貼之意 這傘狀屋頂,將落下的雨水集中蒐集起 來,作為車站盥洗用水。 廣場的大門形制宏偉, 是由兩根由很多木條組構的造型木柱撐 起,高13.5公尺,被稱為鼓門, 設計自金澤地區傳統能劇流派「加賀寶
京都車站 京都車站的立面充滿變化而來,比 如說前面的由鋁合金樑柱結構立面 體,在接受光線的同時就能把各種 天空映像給聚集在一起,像是可以 進行拼貼那樣。而關於內部,則是 帶進地形的特性,並準備了讓人們 可以在當中任意移動的路徑,而得 以在當中浮遊。 而實際上在人們活動的同時,的確 是可以把人們在階梯或橋上的移動 視為一種浮遊的狀態。 包含了空中的路徑,各種橋樑類的 構造,讓整個網路變得多而豐富, 也作一些像小廣場之類的空間,然 後只要再加上像是小型地標的吸引 裝置,人們就會變得更容易移動。 吸引裝置(attractor)原廣司在自己 所設計的京都車站中, 為了形能夠促使人的流動與分布得 以產生的無法預測的場所配置之記 號裝置。 以這個作為吸引器來加以表現,從 照明用的燈塔、休息用的小亭子這 種有意圖的標記, 到作為空調出入風口或樹木,並及 於芋些看不出來的特定站立道具為 止,都具有作為吸裝置的功能。
吸引器.....
原廣司 JR京都車站是以谷為概念設計, 原廣司在《聚落的100則啟示》中寫道: 「谷是反轉的山,也是負的中心點。」
把都市藏在住宅裡 關於共同幻想,他說:「共同幻想創造了所有聚落與都市。」 關於風景,他說:「風景中有社會,有大自然的願望和悲傷。」 關於逃亡者,他說:「逃亡者建立了樂園。出走吧!」 關於事物的距離,他說:「保持持離,以事物可相互感應的方式。」 關於風,他說:「風,是無形事物的象徵。讓風揚起,聆聽風的聲音。」 關於島嶼,他說:「不可思議的是,每個聚落都是島嶼。」
城市入口意象
車站的內部輸運機能
2 建築工法
3 1
形式
空間
*
內部空間的配置來看 京都車站是一個如山谷聚落般的巨大量體 金澤車站的內部則是分門別類的安置各種運輸機能 以視覺形式的焦點來看 京都車站以一些吸引裝置(attractor)來做為人定位的點 而金澤車站則是入口意象的展示 以文化轉譯的鼓門,作為工藝之城的迎接點
1
空間配置:短時間探訪動線記錄
2
鋁合金樑柱結構空間的形式與意向
3
金澤車站鼓門的結構構造觀察
*
車站指標與動線指引觀察
車站x2
建築保存
古都觀光
1
2 消費
動線 生活
3
建築與保存
1 庶民生活與在地構築形式 2 消費:包裝與圖案紋理 (金澤車站百番街+東茶屋街)
消費與生活
3
生活:美食文化色彩(看時間)
東茶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