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BOOK
生活美感是適合的、有目的的 並適應於整體的美。
有此養成的人將知道自己能在哪些部分 對物或環境的美化表示尊重、 提出建議甚至進行創造。
0
1
美感教育怎麼做
我們如何看待生活,決定今天的美感。
「美」是當人們的感官接受外來的事物,產生愉悅的感受,而連
結美感的,便是元件與元件之間的關係。當形式與機能達到適切 合宜時,我們便進行了一場美感的體感經驗。
要讓美感「有感」,就必須不能讓它不痛不癢,也就是要讓人 「直接面對」、「有所感覺」。
1
「美感教育」不是技術的學習,而是希望讓我們開始對生活中的
每一件事情敏感,進而願意開啟發現、探索、體驗、嘗試、運用、 整合的歷程;換言之, 「美感教育」是一種素養教育,也是一種自 信心的養成。
我們期待透過美感課程建構「以生活為題,美感探索為歷程」的 學習,讓學習者重新發現生活中美的存在與可能,這啟動美感探
索的入口,我們稱之為「美感構面」 ,包含:色彩、質感、比例、構 成、結構和構造。
2
2
學習工具的開發
從發現開始,進入美感的探索。
美 感 學 習 是 發 展 透 過「動 手 做」創 造 用 手 思 考 的 學 習,工 具 的
開發並不是以製作美感作品的課程或是單純的審美賞析引導, 是開啟學生對美感入口的發現。
每一個美感學習工具的提出與探討,並非是要建構一個強制依
循的教學法則,而希望教學者從這樣的體驗中思考兩個問題: 一是發現之路要通向什麼?二是「動手做」中產生什麼樣的美
感意識?當我們感覺到世界中美感關係存在,才能進而探索他 的關係與可能性,也能真正讓學習者發覺生活中美感的可能。
3
這些工具的練習時間都可以在一小時前後完成,教師也能自行 設計,或是選擇適當的單元素材建構完整的教學主題。
美感學習工具重要是引發美感關係的關鍵能力,而操作的手法、 重點、材料,教師應當如料理人般,可視學生的口味(學習階段
的能力與經驗)設定,自行進行完整課程主題的勾勒,相信必然 有其多元的美感可能。
4
part
3
學習工具的組成
GOAL
發現探索之門的角度。
取決於教學者從哪個方法學的角度開啟學習歷程。 教學者可以透過目標及文本,
part
理解對自己後續教學設計的需要進行工具選擇。
STEP
具體引導學生步上學習歷程的步驟指令。 每個指令不在於找到最美的結果,
而是著重操作者在多次調整中的思考。
5
part
TIP
教學時的操作或討論建議。
通常是關於如何提示學習者,或給出什麼問題,
part
用這些問題來引發操作或思考。
THINKING
與教學者分享或解釋步驟指令的相關思考。 THINKING偏理論,而TIP偏技巧,
只是有時理論也會涉及技巧的解釋,所以界線不那麼一分為二。
6
step
4
學習工具的使用
學習需求的定義
美感學習工具並不直接涉及美感創造的行動,
卻是讓後續的課程學習者能發現、定義學習問題重點的關鍵,
step
建議使用者能先衡量自己後續課程的目標與學習者先備需求。 思考合宜的銜接課程
如果學習者是第一次接觸美感課程, 建議能好好掌握學習工具的完整性, 在工具中的體驗思考,
而能縝密的建構在學習歷程中;
如果學習者已經有基礎美感的能力,
學習工具則可以作為喚醒後續美感教學挑戰的關鍵密碼。
7
step
使用方式的思考
美感學習工具中的材料工具,多為一般生活中可取得, 但如教學者仍有部分困難,
建議可以從工具中的TIP及THINKING中, 思辨工具與自身教學的重點, 思考不同的替代材料。
8
教學上的提醒 「思考」在美感學習時,對學習者是相當重要的,
建議教師能放慢速度,讓學習者有更多調整思考的空間。 避免直接給學習者答案,
以及直接回應好壞也是建議避免的,
儘量讓學習者創造屬於自己的美感練習。
9
老師像是寶藏圖的 繪製者,提供錦囊、 但不能提供答案。
每條路都有可能 可以走向終點。
10
美感就是 I Care!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影像版權 國立交通大學